时间:2023-07-12 16:49:51
导语:在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注重特色,调大规模,强调品牌。一是注重特色,形成了××以黄姜、反季节蔬菜为主,××的巴西菇、白蘑菇为主,××的优质超级稻、黄姜、反季节蔬菜为主,××的生态示范项目为主,各具特色的产业项目。二是调大规模,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由去年1000亩,发展到2000亩,计划冬季种植2000亩,食用菌大棚由110个到160个,力求达到260个;生态示范项目力求发展150个;三是我们打造好的青扁豆、美国红菜为主的绿色蔬菜品牌,有“黄金之药”称号的黄姜品牌,有山珍之称的巴西菇和白蘑菇的食用菌品牌,着力以组织生产向商品流通的转向。
二、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政策。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和农业。我们用好用足扶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政策,信用部门积极行动,核定项目,发放信贷资金130多万元,产业老板也投入了资金70余万元,充分激活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三、推行好“大户”带动运作模式。我们实行了干部联系产业大户的制度,充分发挥“大户带动”示范作用。×××××年计划出栏200头以上,现存栏50多头,各出栏30多头,建好沼气池2个;××××发展食用菌大棚6个,年纯收入可达3万多元。这一批典型的事例,起到鲜明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促使我乡规模养殖和食用菌项目得以逢勃发展。
四、以市场运作为主,发展订单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政府必须做好积极地引导工作,但也必须按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运作,发展订单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切实降低农业产业化风险的有力保障。我们有1700亩蔬菜生产实行订单农业,由×××公司和××蔬菜公司进行销售;有由××鹏老板组织生产销售的食用菌产业;有隆平高科分公司、县药材开发办组织销售的优质超级稻、黄姜等产业。
五、实行菜稻连种,提高土地的覆种指数。我们积极支持已有的科研成果的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提高农业产品科技含量。推行100亩的的韩国罗卜——超级杂交稻——美国红菜的三季种植方式,有效提高土地的覆种指数,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六、发挥资源优势,租赁土规模经营农业产业成为农村经营新方向。我们着力引导农业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吸引两位投资业主租赁土地700多亩,规模经营以韩国罗卜、青扁豆、美国红菜等品种为主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使租赁土规模经营农业产业成为我乡生产经营的新方式。
关键词 气象科技服务;特色农业;服务现状;发展对策;甘肃武威
中图分类号 P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194-01
武威市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 ℃,降水量60~610 mm,蒸发量1 400~3 010 mm,日照时数2 200~3 030 h,无霜期85~165 d。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武威市干旱、倒春寒、霜冻、冰雹、沙尘暴、大风、洪涝等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给特色农业品质及产量造成很大影响,特色农业发展对气象科技服务需求日益增强。武威市气象部门必须加强气象科技为特色农业服务工作,探索气象科技服务有效策略,为武威市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
1 服务现状
1.1 实践内容
一是分别在古浪县、凉州区等地区设置了啤酒大麦、酿酒葡萄、制种玉米等特色农业试验观测点,对其生育期气候特点进行观测研究,以期掌握其气候适应性及高产特点,为当地农户做好农业气象服务。二是结合武威市农业生产模式的实际情况,更新气象服务内容,为武威市“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与农业部门协作开展项目研究,确定当地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等级指标,为农业部门进行病虫害防治规划、农作物布局及农业结构调整等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四是不断拓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增雨以及蓄水功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由孤立、分散、阶段性作业拓展为规模化、集约化、一年四季持续,作业区域覆盖南部祁连山区河流、水库等水源源头和北部重点生态、农业需水区。现阶段,武威市人工增雨雪、防雹作业点达60个,覆盖面积6 000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8%,有效防御了农业气象灾害,降低了特色农业经济损失[1]。
1.2 存在的问题
气象科技服务是特色农业发展有力的科技支撑。但是由于长期存在资金投入欠缺、创新性缺乏以及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导致气象科技研发机构不够完善,致使气象科技服务缺乏创新性,无法适应特色农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再加上许多气象科技服务人员属于临时工或兼职人员,未接受专业系统培训,不能熟练掌握气象科技服务工作要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缺乏责任意识及工作主观能动性,阻碍了气象科技为特色农业服务的深入开展。
2 发展对策
2.1 提高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气象部门必须不断创新气象科技服务形式,丰富气象科技服务内容,开发适合特色农业发展的专业化、个性化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提高气象科技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服务水平。
2.2 加强气象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建设
要建立健全基层气象科技服务系统建设,如大气监测、气象声讯、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等各项先进气象系统,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气象科技服务。加强部门与行业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研究_发特色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相关项目,有效提升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为武威市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气象科技服务。强化气象科技服务体系的管理以及制度创新能力,使部门与行业联动高效运行,保证部门资源与信息共享,将气象科技为特色农业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2-3]。
2.3 加强气象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培养
武威市气象局要将气象科技服务人才需求列入本部门人才战略规划,采取外引内培等多渠道引进与培养气象科技服务专门人才。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有利于气象科技服务人才发挥自身优势的良好机制与工作环境。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气象科技服务专业技能、高度负责的气象科技服务技术骨干,提升气象科技服务队伍整体素质。结合气象科技为特色农业服务实际需求,选拔一批工作优秀的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组织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特色农业气象科技业务培训学习,学成归来后将所学气象科技服务知识传授给其他同事,共同提升专业素质。加强对气象科技研究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研究开发人员专业水平,激励广大气象科技服务人员开展特色农业服务创新性研究。建立健全气象科技服务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气象科技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推动气象科技为特色农业服务的有序开展[4]。
3 结语
气象科技服务在特色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武威市气象部门在气象科技为特色农业服务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颇有成效,但仍存在着资金投入欠缺、创新性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须加大资金、人才、技术等投入力度,提升气象科技服务水平,促进武威市特色农业高效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周能.广西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与思考[J].广西气象,2006(增刊1):105-106.
[2] 张旭晖,商兆堂,蒯志敏,等.江苏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30):13332-13333.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廊坊;农业经济
1廊坊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产品缺乏品牌效益
近年来,廊坊的农产品主要包括粮食、蔬菜、花卉,以及畜产品。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以上农产品规模已经初步成型。同时,带动了农产品的深加工。与此同时,廊坊的农产品在京津消费市场中,已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推广的过程中,小烧鸡、窝头、大城驴肉等农产品因为包装粗糙、保质期短等原因,不能体现品牌的效应,从而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1.2机械化程度低,技术力量薄弱
调查显示,很多地方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业管理方式,机械化程度不高,技术力量非常薄弱。第一,在种养品种上,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产品。其中,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比例很少。第二,在种养方式上,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第三,在协作方式上,以农业合作社为基本单位。然而,农业合作社的规模比较小,缺乏影响力,不能对农户进行有效的管理。
1.3劳动对象素质不高
在我国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民涌入到城市当中,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劳动力以知识分子、青壮年居多。由于人才的流失现象,导致了廊坊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同时,再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影响,使当地的劳动力质量不断降低。与此同时,真正有文化、懂管理的农户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严重阻碍了廊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1.4农业培训服务不完善
廊坊市在推广农业技术时,主要以充实一线生产的技术人员为主力军。但是,这些技术人员在农业方面的知识、技能长期不能得到更新,不能起到很好的培训效果。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生老病死,导致技术培训出现断层现象。可以看出,以上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农技培训的范围。不仅如此,该培训手段由于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农业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2提高廊坊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办法与手段
2.1取得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必须提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度。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地政府就农业发展而言,本着“同城化”发展的理念,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一,争取京津地区在人才、市场、技术方面的支持,打破农业发展中的体制障碍。第二,建立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重点发展项目、区域经济发展中,努力创建合作关系。第三,从决策层面出发,与京津地区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促进京津冀农业的健康发展。
2.2积极采用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寻求合作空间
与其他都是农业发展现状相比,北京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比较高。该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5个发展圈,分别是城市农业发展圈、近郊农业发展圈、远郊农业发展圈、平原农业发展圈,以及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以上农业发展圈包括了多样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比如生态农业、景观农业、精品农业、绿色农业等。因此,廊坊市应该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借鉴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多的合作空间。
2.3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
首先,利用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宣传手段,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意识。在宣传的过程中,使农民了解到更多的市场需求,加深对环保养殖的理解。其次,选择优秀的农业合作社为示范基地,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让有文化、懂管理,农业技术强的人担任培训专员,负责对农户的培训。最后,各地政府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在农业经济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变生产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
2.4加强对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加大科技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以此来提高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当前,廊坊市政府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比如建立京津发展合作项目,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实力。
2.5发展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
当前,京津旅游观光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廊坊市可以借鉴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开发出种养、垂钓、休闲、娱乐、餐饮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尤其是要发挥以特色养殖为内容的体验式休闲产业。从市场调查情况来看,当前京津冀周边多数地区还没有被开发。可见,该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鉴于此,可以采用错位发展的办法。总而言之,在发展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中,应该重视品牌、特色效应,提高休闲农业的品质和服务,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2.6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要求进一步引导、鼓励发展生态型环保农业模式。首先,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其次,定期对农户进行生态农业方面的宣传,提高在生产中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再次,充分利用绿色环保理念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必须重视宣传的作用。
3廊坊市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
3.1立体现代农业
立体农业的含义是: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相结合,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化农业的优势作用。具体来讲,立体农业主要是加强农作物与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联系,达到互相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发挥以上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多种功能,进而打造出优质、高效的农业结构。其发展的特点是:第一,节约了土地,实现了技术、劳动力、资金的合理配置。第二,充分利用了光、水、热等自然资源,提高了作物的产出率。第三,减少了有害物质残留,保护了环境,增强了土壤的肥力。第四,促进了经济、环境、农业的协调发展。立体现代农业模式包括:农田立体现代农业、菜地立体现代农业、林间套种立体现代农业。当前,在利益驱动下,导致北方林地被大面积砍伐,加重了环境污染程度。同时,林地的生产周期比较长,短时间很难见效。鉴于此,采用立体现代农业模式,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其中,廊坊某技术学院研制的食用菌已经通过了验收,并在很多地方进行种植、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3.2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具有投资高、收益高等特点。该发展模式依靠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提供反季节农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在设施农业中,首先要采购质量高、效率高的设施设备,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品种以及栽培技术。根据农业种类的特点,将设施农业分为设施养殖、设施园艺两个部分。其中,设置园艺包括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以上温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技术与管理的水平要求比较高。另外,在设施养殖中,包括两个类别,分别是畜牧养殖与水产养殖。
3.3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集休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当前,观光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5个大的类型。分别是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实践证明,观光农业不仅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经济,而且带动了教育、卫生、交通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3.4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指的是:以签订合同的方式,明确农户与购买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在合同中应该明确规定农产品的数量、价值,付款的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该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产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该以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依据,不能盲目跟风,否则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3.5特色农业
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产业资源等优势,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廊坊市拥有多样化的特色农产品,完全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在于: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提高了市场占有份额。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
3.6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指的是: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促进环境与农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在绿色农业中,包括多项现代化技术,比如生物学技术、深耕轮作技术、农药安全管理技术等。当前,大部分农机农业就属于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同,绿色农业更注重环境、经济、农业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
4结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必须转变农业发展的结构。本文以廊坊市农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该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农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具体改进的办法与措施。比如,取得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积极采用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寻求合作空间;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加强对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投入;构筑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最后,介绍了当前廊坊市的几种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宁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发展探究――以廊坊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为例[J].北京农业,2015(21).
[2]李刚.京津冀一体化下廊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8).
关键词: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目标导向:西部地区
农业经济是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促进该地区作为全国“生态屏障”地位的巩固以及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化、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金融危机下农业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决定了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能遵循传统的路径进行,需要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寻找一种更好更适应的发展方式。因此,研究新时期西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目标导向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西部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
1.1 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农业经济是西部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西部农村地区产业增加值结构中,农业、牧业、林业和渔业分别为56.0%、33.2%、5.0%和3.1%,农业增加值占有较大优势。同时,从四大区域农村地区产值结构的比较看,农业不仅比例高,而且变化相对缓慢(见表1)。此外,西部地区农业分项产业产值结构与全国水平相比有一定差异(见表2),水果、坚果和中药材等西部有发展优势的产业产值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发展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谷物和粮食作物产值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农业的产业结构与自身资源优势并不吻合,没有体现出西部农业的特色资源优势。
1.2 农业发展的立地条件比较强烈
农业发展的立地条件是指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形态和生理活动的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各种外部环境条件的总和,其引致产生的农业发展环境约束是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自然因素所在。在西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水土资源匹配错位等问题形成了西部农业发展环境的外在约束,且约束作用不断增强。一方面,区域发展农业的天然条件相对较差,如陕甘宁地区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秦巴山区与横断山区地质构造复杂,滑坡与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多地少且零碎贫瘠,石漠化威胁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较为严重,2007年,西部受灾面积、成灾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到全国的32.29%、32.99%、46.70%。其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涝灾和旱灾面积分别占到31.55%和36.51%,而同期除涝面积仅占到全国的4.99%,水库的容量和水库数量占到同期的23.86%和29.0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部地区农业灾害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例、旱灾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例分别高出4.5和5.5个百分点。此外,人们的农业耕作更多采用的是落后的掠夺式生产经营方式,其中西北绿洲传统耕作方式高达63.4%,既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进一步加剧农业立地条件恶化,又影响了农业产量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3 农民收入增加相对滞缓
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贫困农民收入。目前,影响西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因素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产量增加对农民收入的提高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农产品价格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的事实使得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弱,不可能再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原本就是西部农村薄弱环节的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更是不断趋缓。西部地区农民的人均总收入、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现金收入的变化都体现出这种趋缓的特点(见表3)。此外,通过收入结构变化的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人均总收入结构,还是人均纯收入结构与人均现金收入结构,家庭经营收入比例虽然有不小的下降,但仍在收入结构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而作为城乡居民收入重要来源的财产性收入比例一直较低(见表4)。
西部农民收入增加渠道不畅与相对滞缓以及收入结构过分依赖家庭经营收入的现状,迫切需要立足西部农村实际,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结合西部实际,在“一村一品”工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提供具有较大附加值的农产品作为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部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西部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农业发展的契机。
1.4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高
市场上农产品销售困难现象愈加凸显与销售额不断攀升的并存事实表明:农产品供给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产品难以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这一点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西部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小、生产分散和产品相对单一化,形成的农业生产结构难以满足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的消费需求。如西部的小麦多为品质相对较差的软粒小麦,且其小麦专用粉的品种数量和比例都远低于东部和中部;水果方面耐储藏、适宜深加工的特殊品种较少,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分级分等、包装保鲜等方面重视不足;肉牛出栏率和产肉率、乳牛产奶量和乳质都比较低。换言之,西部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的不高以及生产成本的不断提升是近年来其农产品竞争力下降、发生销售困难和价格下跌的一个主要原因。
1.5 金融危机引发农业发展外部环境恶化
金融危机对农业发展影响的路径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外需萎缩对农产品需求与价格的影响;二是外需透过贸易、投资和服务等领域对国内经济增速的减幅作用对农产品需求与价格的影响。具体而言:第一,农产品的价格全面下行。农业部监测显示,2008年9月以来,多数的农产品价格由前期持续上涨转为掉头下行,且随时间的推移,价格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大。如2009年2月稻谷、玉米的价格分别比2008年9月下降了5.1%和11.5%;猪肉的价格比2008年2月(猪肉价格最高的时候)同期下降了21.1%。第二,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出口额与出口量均出现下降。2008年,蔬菜、水果、苹果汁出口额增速分别下降了10.8%、38.6%、7.4%。第三,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困难加大。据农业部各省年末预报数汇总统计,2008年第4季度全国的乡镇企业月平均出货值比全年月平均数低了8.9%,全年出货值增速回落了7.46%。
2 西部农业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目标导向
结合西部农业结构调整背景,新时期西部农业发展的目标导向应该是立足农业特色化、推进特色
农业现代化。具体而言,就是以不同生态功能区分类为指导,从区域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出发,分析区域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区域特色资源与特殊条件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并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推进其现代化,实现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调整方向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2.1 立足特色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西部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与物种资源呈现多样化特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农业特色化正是立足西部实际,实现农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说,战略调整特色化内涵的确立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1)特色农业是西部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立足于差异化的发展思路,特色农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民增收,为发展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创造条件。(2)特色化是西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利用西部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品和产业,培育具有西部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西部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3)特色农业是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基于特色资源的特色农业,把农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注重农业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改善西部农业发展外在环境,实现农业特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立足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然归宿。立足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依托物质条件、科学技术、产业体系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提升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只有积极推进西部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才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节约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西部农村来说,农业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调整目标主要是形成涵盖现代农业、现代草产业、现代林产业等的大农业。
3 构建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实现的政策框架
3.1 树立现代农业产业观,拓展产业认识理念
从当前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看,现代农业产业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现代农业资源观。认为农业资源不仅涵盖农业资源、农地资源及其依附于农地的其他资源,而且还涵盖了作为农业发展基础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从利用情况看,还应包括未被开发利用的潜在资源。(2)现代农业环境观。认为农业环境是指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3)现代农业产业观。认为农业既包括传统划分上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还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产业,应该以产业的加速融合来推进农业的发展壮大。(4)现代农业的资源、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观。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农业生态环境效益外部性的内部化制度为核心,以产业开发带动资源培育和利用,以资源培育、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使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达到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
对比发现,现代农业产业观点的丰富内涵与西部农业结构战略转型的目标导向相互吻合,因此,在结构的转型中,首要任务就是立足现代农业的产业认识来发展特色农业,着重通过以下2种途径加以实现:一是立足产业传统和人才储备,选取和提升传统特色农业;二是立足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挖掘和培育新型特色农业。
3.2 以抓带为手段,实现西部农业的跨越发展
抓带跨越战略是指以“抓两头带中间”为手段,实现西部农业从弱到强、粗到精、大到更大、高到更高、特到更特的重大跨越。一方面,跨越战略符合西部农业资源禀赋、本地市场需求、国际市场潜力与国内市场份额的的客观实际,是西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抓带是西部农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方式与手段,也是西部农业改变“高端不高、低端太低和中间不精”发展现状,快速有效实现战略转型的依托路径。
具体实施路径如下:(1)产品层次抓带跨越。依托高端产品打造、低端产品升级和对中端产品的推拉带动实现西部农产品的跨越式升级发展。(2)市场层次抓带跨越。依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省内市场深挖和对国内市场扩展的推拉带动实现市场占有的跨越式升级发展。(3)空间层次抓带跨越。依托农业产业聚集区辐射、镇域特色农业开发和对区域农业升级的推拉带动实现空间布局的优化提升,使得各农业资源区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协调发展。(4)企业层次抓带跨越。依托企业集团组建、,J、型企业培育和对中型企业发展的推拉带动实现企业层次结构的优化升级,使组织形式发挥出更大的规模效应,为实现产业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5)资源层次抓带跨越。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发掘、文化资源开发和对其他农业资源利用的推拉带动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农业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效应,为实现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部门层次抓带跨越。依托农业核心部门和直接相关部门的建设以及对间接相关部门的推拉带动实现各部门合理分工支持农业资源的高效管理,使西部农业发挥出更大的协同效应,为实现战略调整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确立西部农业的优先发展领域
3.3.1 西部节水旱作农业
西部旱作农业发展,在总体上要适应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以发展生态型产业和特色优质农、牧、果商品生产及其产业链延伸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进种植业“二元结构三元化”,实现“粮、经、饲”协调发展。具体而言:第一,实现发展思路的四大转向。即发展思路转向旱作与节水相结合。建设内容转向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生产路线转向改造开发与适应开发相结合,发展目标转向生产能力提升与生态、经济利益提高相结合。第二,本世纪初西部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取向应该设置为提高旱作农业的硬技术和新技术含量。要以粮草轮作、农田集雨、保护性耕作、覆盖栽培、土壤水库充蓄增容和抗旱节水生化制剂等西部旱作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突破为重点,构建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和农林牧结合为途径的3种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第三,立足区域实际,构建区域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在以新疆为主体的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要本着“增产少增地、增地少增水”的原则,积极应用激光平地、管道输水以及微灌喷灌等局部灌溉技术,建立统一的节水管理、调度与监测技术;在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主体的半干旱地区,要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的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天然退化等区域性问题,立足自然降水的有效保持和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大力发展以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基因资源潜力开发为中心的种植技术体系以及以覆盖技术和雨水集流补灌技术为重点的旱作节水技术,服务西部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3.2 青藏高原地域特色农业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特殊,生物资源别具特色,具有名优特农产品开发的巨大潜力。其未来发展思路应该以高原畜牧业作为重点,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进行资源深加工并实施产业化经营。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积极发挥青藏高原的特殊“冷凉”气候资源优势,以蚕豆、油菜、青稞、中药材和反季节蔬菜等特色种植业为重点。形成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旧。第二,依托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藏系绵羊和绒山羊资源,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政策的重点选择,不断强化高寒地区毛、绒、肉加工工业的产业特色和出口创汇能力。第三,针对资源相对分散的格局,以“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为依托,建立农业产业链有效延伸的空间载体,实现分散资源的有效聚集,进而推动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特色农业产业链基地品牌的塑造以及标准化生产的实现。
3.4 强化农业制度改革,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3.4.1 构建大多数农民工向真正意义上产业工人转化的政策框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输出
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台国家层面的城乡一体化政策:允许农民工以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放弃来获得进入城镇后长期、合法的社会保障费用;允许农民工在获得一定补偿并自愿退宅还耕的前提下和城镇居民一样自由迁徙、落户;允许取得城镇户籍的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租住廉租房或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以及低保政策等方面享有一样的权利;允许过去医保所交费用向城市有效、自然转移,并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医保政策。
3.4.2 率先在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区推行“9+3”义务教育模式,提高农业主体对政策以及市场的把握和应用能力
国家可借鉴英国的“教育优先区”政策㈣和美国的“补偿教育”政策㈣,将西部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区作为“教育优先发展区”,率先实施“9+3”义务教育模式的试点工作。“9+3”义务教育模式是指将现在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再向后扩展3年,即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仍然按照现有考试选拔的方式进行分流,能够进入高中的继续进入高中学习,不能进入高中学习的直接转入不超过3年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习阶段。2种情况的学杂费都通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予以减免,但教育同样带有强制性,所有学龄阶段的孩子都必须完成学业。
【关键词】 黄冈市 休闲农业 发展对策
“十”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当今社会,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压力日趋增大。节假日想释放压力、体验不同生活促使他们渴望去体验乡下农家生活,得到身心的放松;回归自然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普遍趋势。这也为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休闲农业也就应运而生。大别山地区所辖的黄冈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山区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自然资源。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有效地开发利用大别山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使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1、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黄冈市国土面积1744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4%,农业人口556万人。黄冈市休闲农业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呈现如下特征。
(1)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业发展渐成气候。发展休闲农业既要市场基础,又需要资源依托,黄冈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休闲农业所依托的特色农业基地基本形成。目前,黄冈市各县依托著名景点的休闲农业,除为游客以及黄冈市民提供食宿服务外,还借助当地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开发了诸如农园观光、农事体验、康体健身、农事教育等休闲农业活动项目,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2)涌现出一批发展休闲农业的特色地区。黄冈市休闲农业最初以垂钓休闲、品农家菜、赏农家景、住农家房为主。因其地形复杂,气候独特,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其休闲农业正是通过优美的农业自然环境与其相应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过程和农业劳作,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事体验、农家休闲、田野自然风光为主体的休闲农业产业。涌现了一批如麻城龟山风景旅游区,横岗山避暑山庄,英山桃花源,英山温泉山庄,罗田农家乐等休闲农业休闲观光基地。
2、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发展规模在大别山区位居前列。但是在发展中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总体规划与政策扶持不够、基础设施欠缺,休闲农业项目特色缺乏,经营管理不够规范等方面。
(1)缺乏总体规划和政策扶持。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黄冈市休闲农业最早是从农家乐形式开始发展。但是由于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缺乏政府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导,导致休闲农业在开发和发展中存在盲目性和重复建设问题,忽略依靠自身的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品,造成同一地区的休闲农业产品同质化竞争问题,加剧休闲农业企业后期经营管理中的困难,使休闲农业难以朝纵深方向发展。例如,在黄冈市罗田县的乡村,村民自发开展农家乐,规模都比较小,提供的休闲农业项目大同小异,各农家乐之间的恶性竞争激烈,总体规划的缺乏,对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无序,使得休闲农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不清,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极大影响了当地的景区景观。此外,黄冈市休闲农业与人文旅游景点之间缺乏联动性,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黄冈市对发展休闲农业重视与支持力度不大。对休闲农业的资金投入很少,扶持政策及资金投入基本集中在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反面,特别是将发展重点都集中在文化旅游方面,忽视了休闲农业的发展。缺少对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及扶持政策,投资基本处于自发的状态,休闲农业总体布局不够完善,资金支持不足,软件及硬件配套设施比较落后,使休闲农业整体发展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因此,黄冈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渐成规模,但仍处于市场培育期,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信息,管理等方面加以扶持和引导。
(2)基础设施不健全。由于起步时间较晚,黄冈市休闲农业尚未成熟,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档次较低,使得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健全的问题。黄冈市城乡间的交通状况虽然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未实现真正的四通八达,所以对去往休闲农业旅游地的游客来说,交通状况仍需改善。参加休闲农业项目的游客虽然初衷是为了回归自然,观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但是食宿方面仍然希望接近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以及对卫生状况比较注重。拿休闲农业发展状况较好的英山温泉山庄来说,当地发展休闲农业的资源优势明显,拥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三个国字号招牌。但英山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旅游道路交通状况需改善,景区内部循环步道尚未完善,区内供水、供电、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仍然不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不配套,旅行社存在小、散、弱、差等问题,停车场、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不齐全,方便游客的景区相关标牌标识、路标等设施不全,安全防护等设施都需改善。
(3)休闲农业项目缺乏特色。黄冈市休闲农业的投资者大多是旅游景点或城市郊区的农业企业或当地村民,他们盖起了小洋楼、仿效城市的生活方式,开始发展休闲农业,使得城市化与人工化倾向严重,忽视了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特色与内涵,脱离了休闲农业赖以生存的“农”味,丧失了特色。此外,以当地村民为主体的经营者的经济实力不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导致开发的休闲农业项目功能单一,缺乏特色与创新,无外乎垂钓、就餐、住宿、打牌、采摘活动等。休闲农业经营者基本是将经营重点放在餐饮上,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带有参与体验性质的农村生产活动、农村生活方式的内容过少,休闲农业项目没有形成当地特色,参与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低。目前,黄冈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是观光农园及农家乐,缺少特色项目,严重阻碍了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含金量的提高以及休闲农业知名度的提升,同时无法满足现代旅游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导致体验休闲农业项目的回头客较少,重游率较低。例如,英山温泉山庄、英山桃花源、罗田农家乐、横岗山避暑山庄均是市星级农家乐,发展模式相似,都是依托大别山景区,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赏农家景为主题,而开展观光、采摘、垂钓以及供游客参与体验的农业生产活动较少,项目同质化严重,特色不明显,恶性竞争较为明显,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较难带动回头客。从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尚未形成一定特色,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雷同。
(4)经营管理不规范。发展休闲农业,在经营、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都都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对管理水平的要求很高。而黄冈市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大多经营者是当地的村民或者来自其他领域,缺少相应的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经验,缺乏专业的培训,对休闲农业缺乏科学认识,管理水平及组织能力较低,在进行休闲农业发展决策时往往是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或者模仿其他地区的发展,导致开发的休闲农业项目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罗田县,红安县,蕲春县等休闲旅游村都是以经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服务及工作人员基本上以经营者的亲朋及乡邻为主,经营管理中的随意性和混乱性比较明显,从业人员由于文化水平偏低、没有受到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难以在经营管理以及服务水平上提高经营档次,与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其次,开发者和经营者主要为当地村民,缺乏对区域大旅游格局的了解和合理规划,经营管理不到位,导致服务档次较低,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随意处理污水等问题严重。此外,黄冈市休闲农业企业经营者对休闲农业的宣传积极性不高,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宣传促销的意识不强,导致黄冈市休闲农业缺少品牌效应。
二、黄冈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黄冈市休闲农业整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要想进一步促进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应实施以下对策。
1、增强产业扶持和引导
黄冈市相关政府部门应转变观念,认识到休闲农业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并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促进和维护休闲农业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制定针对休闲农业的财政优惠政策。增强对休闲农业的产业扶持,除采取专项资金补助、宽松的信贷条件、税收优惠等措施外,还可以资助成立互融资担保机构,缓解休闲农业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在休闲农业资源丰富、有特色的地区,例如黄冈市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红安县,通过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休闲农业的合理布局,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借助各自优势,增强产业扶持力度,重点扶持英山生态观光茶园、横岗山避暑山庄、罗田农家乐、英山温泉山庄休闲疗养中心等一批休闲农业企业,从中培育出一批知名休闲农业品牌。其次,各级政府应做好休闲农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和总体规划。由黄冈市旅游局、农业委员会联合行动,组织旅游、农业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对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状况、特色农业资源及农村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进行专业调研,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考察和统计黄冈市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规模、名称、分布、位置、特色等,绘制休闲农业及资源分布图,建立休闲农业资源信息系统,为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全面、切实、可靠的资源信息,科学合理规划各县的休闲农业资源。休闲农业的规划应与农业布局、生态环境建设相一致,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的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麻城市应在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下,依据各自的人文古迹、自然等旅游资源的分布、微观区位特征等条件,制定出适合当地休闲农业发展的布局规划。再次,发展休闲农业目的和发展农业一样,都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保障当地农民的利益。因此黄冈市政府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完善与农民有关的制度和法规,制定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相关制度和规范,提供如工资、农民工培训等保障。最后,黄冈市政府应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解决各旅游景点以及休闲农业旅游地的交通、通讯、环保等问题,完善水电设施,供水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
2、促进休闲农业与文化旅游联动发展
黄冈市文化积淀丰厚,自然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尤以文化旅游资源见长,优势非常突出,与山水旅游资源优势交相辉映。黄冈市近年来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兴建了蕲春李时珍国际医药港、大别山博物馆等大型文化旅游产业园。休闲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都隶属于休闲产业,客源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交叉重合的部分,休闲农业与文化旅游的发展应该是合作而非竞争的关系,要实现双赢,就应该在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流等方面协调统一,建立共同发展的关系。黄冈市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对文化旅游充分重视的契机,实现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
3、突出特色,树立品牌效应
休闲农业的特色是休闲农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所在,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城市居民到乡村地区进行农业观光、休闲和度假,主要就是受到乡村地区不同于城市环境的吸引,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体验优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的风俗民情、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基础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源泉,开发建设中便应充分开发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休闲农业资源,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突出当地的鲜明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品牌代表着旅游市场和游客的广泛认可,品牌就是优质信誉的保证,品牌和特色相辅相成。因此,首先应该在“农”字上做文章,以农为根本,体现乡村特色、乡土特色,依赖农村的田园风光、山水农业景观,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其次,在“特”字上做文章,突出当地的区域特征,通过对当地的独特的土特产品进行包装改造,提升档次,将农产品发展为旅游产品,做到一地一品。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开发和发展要依据不同乡村区域的农业资源、农业文化、乡土文化和区位条件,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个性化和差异化,形成各自鲜明特点。如英山县桃花源,可以借助其独特的自然资源,设计突出当地历史文化及传统民俗文化的休闲农业项目,充分展现当地的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打造特色产品,增强吸引力,避免低层次的开发与模仿,与其它地区的休闲农业区别开来,使游客体验获得更多的民俗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农业知识等,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双重需求。应积极借鉴其他各县或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打造一批具有不同资源特色及类型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将黄冈市休闲农业打造成既包含休闲观光项目,又包括会议接待、基地培训等高端旅游项目。
4、加大宣传力度,打响知名度
发展休闲农业,应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黄冈市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知名度。找准目标市场,借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如在各车站、码头等人流量大的地段设置广告牌,在各休闲农业旅游地附近的高速公路广告牌上做广告;通过拍摄当地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风景片,在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上进行宣传,介绍黄冈市休闲农业旅游地的文章及照片等;借助各种旅游交易会、展览会、新闻会、旅游组织年会等平台进行介绍推广;举办节事活动、主题活动,如通过举办美食节、桃花节、龙舟节、采摘节、摄影节等活动,实现黄冈市休闲农业的推广宣传。现阶段黄冈市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投入大手笔的资金为文化旅游进行各式宣传,因而,可以通过黄冈市宣传文化旅游的契机,实现休闲农业的联动宣传。此外,除旅游者之外,还要重视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增强他们对发展当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共同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实现扩大客源市场的目的,以此促进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5、重视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是旅游业与农业的交叉结合,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涉及农业、休闲、旅游、生态、文化等综合知识,需要专业的综合性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因而,休闲农业企业可以与黄冈市旅游专业培训机构及院校合作,例如通过与黄冈师范学院合作,培养具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专业人才,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让他们对黄冈市的风俗民情、行业服务规范和准则、休闲农业景点等情况有专业性的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服务水平。此外,应充分重视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地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使村民保持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营造良好的休闲农业发展氛围。
三、结语
随着城市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对农业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的环境改善功能和休闲观光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的休闲功能正是社会需求发生改变的结果。发展休闲农业,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发展黄冈市休闲农业对促进黄冈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注:项目基金:黄冈师范学院博士基金(2012029403);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般项目(2013002303);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2013001903)。)
【参考文献】
[1] 钟平:休闲农业发展之欧美借鉴[J].农村工作通讯,2009(7).
[2] 孙伟东、金华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3] 吕红杰、于太君:浅析我国休闲农业在经济环境下的发展[J].民营科技,2009(10).
[4] 陈艳、龙岳林、张佳娴、李苗: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9).
[5] 孙明泉: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 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 邓蓉: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休闲农业发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22).
[8] 郭焕成、任国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
[9] 胡海洋:体验营销在休闲农业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6(12).
[10] 余希: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3).
[11] 王圣军、张宇:休闲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2007(2).
关键词: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15-0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经济发展已显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正在渐渐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已不再是解决大众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推行具有鲜明特色、竞争力强、绿色和谐发展理念突出的特色农业,对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益处。其中,农业科技技术创新和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区位等优势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
1 特色农业的定义及其发展背景
所谓特色农业,自然是与传统的、普通的农业生产活动有所区别,通常有其独特之处,它是有效利用特殊的地理、气候、资源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如今,特色农业产品销售良好,在区域内外的市场竞争中有绝对优势[1]。在我国,地区农业生产各具特色,类别数以千计。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开始出现结构性过剩,告别了供量长期短缺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表现为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开始旺盛,所以农业生产的目标也部分转向了满足人们多层次目标需求上来。过去的农业生产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现如今特色、绿色的农产品才是大众追求的目标,再加上促进农民增收这项硬指标的推动,特色农业逐渐升温[2]。特色农业的良好发展,是由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成果。对于贫困落后地区而言,发展特色农业能够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发展特色农业时,不是千遍一律的只推行一种模式,而是依据当地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条件,找出一条适宜发展的道路。
2 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资金缺乏 当前国家针对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虽然实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和出台了一些帮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条件,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资金上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缺乏。资金是农业企业发展的支柱,相关涉农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还是比较大,而招商引资困难是农业企业资金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3]。之所以农村招商引资难,主要是农业具有投资回收期长的特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强,导致招商效果不尽如人意。资金缺乏的另一原因是银行贷款程序复杂,农业生产企业申请困难,难以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和资金循环。
2.2 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村级道路多为村民集资自建,路面窄而糙,满足不了实际要求,出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要加快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生产,只有通过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来实现。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道路崎岖难行且不配套,严重限制了农业机械进入,不仅导致农业规模化生产成为难题,也限制了投资和新兴产业进入,致使农产品不能有效转化成商品,农业市场化水平低。
2.3 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 大量年轻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只是一些缺乏体力、技能不足和思想滞后的老人,他们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投入大量体力劳动到传统农业生产中,又加上农业收益比较低的原因,导致农村个别地方出现资源闲置现象,而且传统农耕也无法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大部分老一辈农民仅进行维持生活的简单农业生产,导致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极低,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特别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说,劳动力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又加上交通闭塞,体现时代潮流的新技术、新思想难以在当地传播,现代农业发展举步维艰。
2.4 配套体系不健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莫测,农产品市场的情况更加复杂,而农民只想在农业产业化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但由于产业化的配套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缺乏、利润点较低和相关技术运用不得当等等一些问题,导致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产业化生产还是停留在初次加工和生产,像技术、深加工、运销系统、管理等产业链的综合发展等方面都不强[3]。另外,缺乏新型的流通交易平台也是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市场落后的一大原因,市场规模较小、信息来源较滞后和相关培育工作进展速度慢等这些问题也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贫困地区的各种农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也不高,规模较小,运行体制不健全,管理落后,服务层次低,获取市场信息速度慢,不能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产品市场开发不足,很难将特色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
3 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调控能力 相关部门应完善农业产业发展计划,把计划落到实处,加大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规范流转,土地集中流转以稳妥有序推进“小块并大块”等橹行模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经营[5]。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村生产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提高扶持力度。要让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要提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视程度,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培育一些懂经营、会管理、知技术等新型农业生产者,当然也要培养农民的个人素质,使得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国家政策。
3.2 加快特色农业布局调整 要实施好特色农业的产业布局,首先,应对当地基本情况有一个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自然条件、生物资源、社会文化、农耕习惯以及农户对农业技术的掌握情况的调查,只有这样,才能客观提出具有各地区鲜明特色的农业发展方向;其次,要解决好农业生产布局紊乱、小而全、大而散、镇乡村雷同等问题,可以依据自然资源和社会基础设施条件,积极运用劳动地域分工原理,广泛推行现代农业技术,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给予同等重视,从而有效解决小规模、细碎化经营与大市场统一之间的矛盾[4],实现农业增收。
3.3 利用Y源优势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贫困地区应充分挖掘当地所独具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通过基地建设加强特色发展。合理调整农业发展布局,如构建“两带一区”,借着错季生产、错峰上市、错位发展的热潮,积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规模生产特早熟、特晚熟、特优质“三特”农业,做大做优特色农产业效益,挖掘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基地[5]。以蕲春地区为例,可以培育如优质茶叶基地、优质水稻基地、地道中药材基地、特色水产品基地、蔬菜基地和香猪、奶牛、山羊等特色养殖业基地。当然,基地的建设都要因地制宜。建设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要合理利用当地农业优势资源,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规范基地经营管理制度,积极提升示范区档次和科技含量,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推进示范区建设。
3.4 重视农业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按照产业化发展要求进行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技术院校的合作,通过“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产业对接,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使用新设备,采用工艺,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推广增产增效新技术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5]。另外,政府、企业及农业组织应制定灵活的选人、用人的政策,提高人才待遇,拓展发展空间,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生产基地农民进行培训。不仅是培训他们的农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提高农户的市场意识、团队意识、信誉意识和安全意识等,使广大农户真正了解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3.5 把握发展趋势,迎合市场需求 各地区深度挖掘当地农业资源特色、采取特殊的加工与运营模式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要本着“紧抓特色、拓宽功能、产业化生产经营、适度规模”的原则。并时刻关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变化,及时把握发展趋势,迎合市场需求,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前瞻性、系统性的开发[2]。避免简单照搬发展模式,假用特色之名背离特色,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导致产销脱节等问题,致使特色农业发展走入误区。
参考文献
[1]刘敏华,马永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析[J].农业经济,2009(2):3-4.
[2]刘彦,张旭,郑策.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2012(16):7-10.
[3]李宁.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以方山县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6(08):95-97.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改进;河套地区
北方地区多为平原,在农业生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河套地区由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组成,河套地区地理位置很好,土层肥厚、土壤肥沃、光照条件比较好,并有黄河支流灌溉,河套地区就形成了灌溉农业,不仅农业发展的挺好,而且副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河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基础条件差
河套地区虽然具有发展农业的天然优势,但农业发展的基础却很差,平原地区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地方。近些年,虽然河套地区由于水利设施、灌溉渠道和排灌能力等问题都有所改善,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农田还没有好好地规划,田块多分散不规则,盐碱化现象还存在,且种植的作物比较单一,主要以种植葵花为主,这样一来阻碍了农田的产量以及品种的多样化,不仅如此,连年经营一种庄稼导致土地板结,病虫害严重[1]。河套地区的耕地的利用效率也不高,因此生产的产出率低,只有很少一部分土地生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只能种一些耐盐的作物,整体产量比较低,生产效益也不高。
1.2经营规模小、竞争力小
河套地区农业生产多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这种粗放且分散的经营,使农产品产量比较低,而且种植出来的农产品精品和名品更是少之又少,生产成本比较高,这种分散经营也相应地分散了河套地区农业发展的竞争力,小规模生产导致其在市场上占据不了优势,因此很难在市场上掌握主动权。河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多生产一些特色的农产品,并曾经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随着其经营方式的不得当这些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占有率逐渐降低。
1.3现行的科技服务体制缺乏
在如今的现代化社会中,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但是河套地区却缺乏相应的科技服务体制,很多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高职称人员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技术知识的更新速度很慢,与市场的需求脱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但很多技术人员的价值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导致河套地区农业发展没有及时的信息服务,市场应变能力比较差,阻碍了农业的生产发展。
1.4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
在现代化的环境中,河套地区农民由于文化素质比较低,而且土地分散经营,土地一家一户,地块零散,不利于机械的播种和收割。因此,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水平都很低,河套地区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但特色农业需要技术的支持,农民却十分缺乏专业的技术素养,因此农产品生产的效率不高、质量也不高,导致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比较小[2]。
2河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改进策略
2.1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农村年轻人进城打工生活的现象越来越多,导致村里留下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导致农村即将面临着一大问题:有充足的耕地却无人耕种,因此很多土地不能充分利用,以至于土地产生的效益下降,面对这种情况就必须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在原有的基础上以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流转,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流转机制,通过机制的作用,使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别是使土地集中在一些专用农户手中,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的效益。
2.2以农户为主体,多渠道投资
农业生产与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为了促进河套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要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农户为主体进行多渠道的投资,把农民的钱有效地集中起来,打造农业生产的新形式,将资金充分地利用起来,促进农业的发展[3]。此外,国家也要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如放宽信贷政策,使农民有足够的资金完善河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资金支持,农民们才有资本进行技术探索,才能把技术因素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农业生产从初级的加工向深加工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及质量。
2.3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体,因此农民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新时代需要新一代高素质的农民。因此,要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术知识以及技术技能,要完善农村的基础教育、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素质,并与多层次的培训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农民的专业素养,培养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型的农民人才,为河套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2.4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河套地区在其自身的优势的基础上,有利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但必须在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特色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促进河套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农民生活的稳定离不开粮食生产的稳定。因此,在合理控制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经营多种经济作物,为河套地区农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瓜果等特色农产品是河套地区的特色,因此要以市场为风向标,重点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保障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保证其质量和产量,进军国内外的市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5农业产业化经营
河套地区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必须打破分散经营、小规模经营的弊端,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紧抓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大力投入资金完善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不仅如此还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培育良好的品种,从生产到加工各个环节都要重视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将河套地区分散经营的农户集中起来,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把整个地区的种植、养殖、加工、贸易等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扩大河套地区农业的生产规模,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3结语
以河套地区为例的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但是只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以农户为主体,多渠道投资、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就能够切实地促进北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崔俊梅 单位: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胜丰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中国区域农业发展现状与农户土地参股研究——以河套地区为例[J].商业文化,2014(32):42-43.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结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构筑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打牢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前全市“三农”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一体化新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资源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农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武装、采用先进管理的高投入高产出效益型农业。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可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力举措。现代农业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开放型农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通过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就会迅速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素质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前提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其它方面的发展目标。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就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扎实推进。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对构筑区域发展新高地、打造区域增长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二、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我市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迈进,以科技化、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框架初步形成,但用辩证观点分析研判,可以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与矛盾问题并存,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优势不够突出,特色不明显、产业竞争力不强,远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一)既要看到农业产出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又要看到继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依然繁重。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05.5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38倍;粮棉油、瓜菜、畜产品、果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应当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依然繁重。
(二)既要看到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又要看到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难度明显加大。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5元,连续4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然高达2.6:1,但同时看到,在连续四年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实令人堪忧。
(三)既要看到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又要看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尽管随着各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上看,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设施落后不配套、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远没过关,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形势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既要看到农业科技有了长足进
步,又要看到农业发展方式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传统农业比重依然偏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任务依然艰巨。
(五)既要看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明显提升,又要看到继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90余家,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带动基地450万亩、养殖规模1.5亿头只、农户100万户,但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档次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业体系不健全、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然突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仍然艰巨。
同时,也应看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开展,各级对“三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农村作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投入重点和重要取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都为下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型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坚持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
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建设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的奋斗目标,这是立足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展特色畜牧业,壮大做强淡水渔业,发展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化和延续,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现代农业的正确选择。
我市已基本具备建设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和产业基础:从产业基础看,经过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对农业结构实施深度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深度培植开发,全市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基础不断加强,并且培植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积极了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全省位置看:我市农业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畜牧业,地方名优品种众多,常年产值和肉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10;渔业,我市拥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淡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1/4;种植业,粮食、棉花产量占全省1/10。从所处区位看:我市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通道,既是生态建设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又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带,发展生态农业既是客观要求,也是必然选择。总之,我市拥有建设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可靠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
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总体构想:(特色现代农业的模样)大力开发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等地方畜禽良种,尽快形成品种资源充分开发、生产布局合理、规模优势突出、加工体系健全、质量安全可靠、品牌效益凸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牧大市。立足淡水资源丰富的实际,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努力做大做强微山湖系列品牌,尽快形成宜渔资源充分利用、产品结构优化、产业体系健全、品牌优势突出、产量和效益位居全国前列的淡水渔业强市。坚持以优质安全为前提、现代科技为支撑、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努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尽快建成农业标准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产出效益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名市。通过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和生态农业名市建设的推进,带动提高全市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构筑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本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特色畜牧大市建设,以开发保护九大地方畜禽良种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四畜两禽”,即鲁西黄牛、优质生猪、小尾寒羊、青山羊和肉鸭、蛋鸭。建设“三区一带”,即西部牛羊产业区、中部肉鸭产业区、东部生猪产业区和沿湖蛋鸭产业带。培植“六大品牌”,即鲁西黄牛、优质生猪、小尾寒羊、青山羊和绿源肉鸭、微山麻鸭。淡水渔业强市建设,着力构筑养殖、加工、流通三大龙头企业集群,打造湖区、库区、采煤塌陷区、池塘养殖区和沿黄开发区五大高标准健康养殖基地,健全完善科技创新
与推广、水产品质量监管、渔业环境监测、水产苗种检疫、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渔政执法管理、渔业风险救助七大支撑体系,实现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法制化、生态化、设施化、规模化九化渔业发展格局。生态农业名市建设,通过实施“两减三保”、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植被绿化与水土保持、现代农业功能拓展七大工程,实现农业结构优化、生产过程清洁、生态技术科学、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构筑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应遵循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原则。按照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要求,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物质基础。发达的物质装备条件,是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着眼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重点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二)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科技支撑。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在健全完善高效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特色畜牧业、淡水渔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实施联合攻关、集中突破,集成配套、集中推广,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三)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不断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多种功能。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农业功能已由单纯的食品保障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领域延伸。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形态不断丰富、比较效益不断提升。在确保粮食和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培植发展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
(四)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创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组织机制。运用现代经营形式重组传统农业,必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极大地发展农业生产力。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组织农业发展,
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多环节增值增效。
关键词:农业发展 高原特色农业 楚雄州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95-03
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作为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云南省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楚雄州作为滇中高原的主体区域和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在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州委、州政府以加快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进楚雄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责任感,要求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方面,楚雄要先行一步,将楚雄特色农业做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样板,成为楚雄州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楚雄州农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1.楚雄州农业发展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楚雄州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日益提升,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十一五”期末,楚雄州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52.5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将近一倍。2010年在发生特大持续干旱的情况下,楚雄州仍然取得了粮食总产量达96.03万吨,肉类总产量达33.3万吨,蔬菜总产量125.36万吨的较好收获。2011年,楚雄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1.2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96.75亿元,林业产值16.71亿元,畜牧业产值65.40亿元,渔业产值2.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27元,比2006年增加2242元,年均增长14.18%。
2.楚雄州农业发展特点。(1)发展条件得到加强。2007年到2011年间,各级政府对农林水建设投入不断增加,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本建设成效显著。楚雄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18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91.25万亩,建成高稳产农田地达100多万亩(400千克以上),高效栽培设施农业面积3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14万千瓦,机耕作业面积近200万亩。随着农村水、电、路、通信等的通达率全面提高,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发展方式日益改善。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农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从83%下降为78%,农村服务业稳定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比由2005年的58.26:5.03:35.40:1.31调整为2011年的53.37:9.22:36.07:1.34,农业比重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比重上升。粮、经种植结构比由67:33调整为63:37,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值持续增长。林业、畜牧业的生产结构也不断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说明资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更加高效。(3)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加强,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良种选育方面,育成“楚粳”、“楚麦”新品种7个,成功选育国家级优质肉猪配套系“滇撒猪”,通过科技推广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楚雄州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楚粳系列水稻良种推广占楚雄州适宜区的80%以上。主要动物疫病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控制、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栽培等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农业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力度加大。楚雄州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810万亩次、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项目2.6万亩、实施粮食作物间套种增粮项目200万亩和地膜玉米种植项目100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4)发展特色逐步显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生产发展要求,初步建立和形成了畜禽、水(干)果、优质稻米、马铃薯、蔬菜、优质茶、精制菜油、人工食用菌等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楚雄州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数量分别达到114个、51个和12个,较“十五”期末分别增加了45个、38个和10个,楚雄州累计认定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的农产品原料基地面积111.72万亩,产量41.9万吨,产值达10.06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累计达到2076个,发展订单农业产值达15亿元,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1466个和13亿元,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有较大提高。
二、楚雄州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与农业发展的需要相比,楚雄州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水库、沟渠、道路的老化现象严重,难于抵抗重大自然灾害的袭击。2009年以来连续大旱造成较大的成灾面积,受灾程度之大,甚至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出现严重困难的状况,凸显了楚雄州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产需要的差距。农机装备水平较低,机械作业在主要产业领域和主要生产环节的覆盖面明显不足,在相当大的区域内人畜动力和手工操作还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
2.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特色产业发展缓慢,优势不突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水平低,产前、产中、产后衔接不够紧密。龙头企业整体还处于散、小、弱的状态,难以带动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技术人才,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普通产品多,名特优产品和品牌产品少,难以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
3.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标准示范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生产物流、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信息化服务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导致了: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不规范,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不强;二是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生产经营程度不高;三是农业生产投入和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4.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不足。一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标准化生产、加工业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严重缺乏;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三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科技投入机制。
5.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发展资金需求量大,但整体投入量偏低。财政支农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和省财政,州、县(市)因财政力量薄弱,对农业投入不足,且投入增幅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幅。农村银行、信用社为保证效益防范风险,对农户、涉农企业的贷款条件较为严格,贷款难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户和农业企业因积累能力低下一般缺乏扩大再生产的投入资金,发展资金不足是楚雄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三、楚雄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条件分析
1.内部条件。(1)自然资源。楚雄州是滇中高原的主体部分,山地面积占楚雄州总面积的90%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楚雄州总土地面积4388.7万亩,其中耕地238.36万亩(土地详查资料近400万亩),水田123.95万亩,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较多,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90人,人均土地面积宽阔。(2)生态环境。楚雄州森林面积宽广,林地面积达17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5%,位列全省第二、滇中第一。有自然保护区19个,保护区面积285万亩,其中国家级保护区面积48万亩。境内重化工企业少,没有明显的工业污染。随着天然林保护、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程的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发展优质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3)社会经济。楚雄州生产总值(GDP)从2006年的217.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6年增长75.8%,年均递增11.9%,比全国同期增速高1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也高出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3亿元,增长31.6%,年均递增5.6%;第二产业增加值208.4亿元,增长100.2%,年均递增14.9%;第三产业增加值165.8亿元,增长81.8%,年均递增12.7%。人均GDP从2006年的8441元增至2011年的18416元,年均递增16.9%。2011年,楚雄州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1亿元,为发展楚雄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经济基础。(4)产业基础。经过十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的持续推进,楚雄州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经作物的比例逐步调整,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有所下降,一些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如特色水果、反季蔬菜、中药材、油料作物等的种植面积逐步增长,经济作物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目前,元谋蔬菜、大姚核桃、永仁葡萄、楚粳良种等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特色产业,为发展楚雄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外部环境。(1)市场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与欧美日特别是东南亚的农业贸易领域不断拓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楚雄的多种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随着欧美日市场技术壁垒不断提高,虽然在某些时候某些领域存在着贸易摩擦,但也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契机,促使我们将市场压力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善农业发展手段,推进高原优质特色农业发展的动力。(2)区位环境。楚雄地处滇中经济圈,是距省会昆明最近的中等城市之一,既有利于将产品高效率低成本地输送到全省最大的市场,继而走向国内外市场,又利于得到强大的省会中心城市的经济技术辐射支持,有效地承接产业要素的流动和转移。在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中,楚雄处于大通道重要的节点上,人流、物流、信息流将给楚雄农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3)政策环境。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桥头堡”战略的机遇,规划发展滇中经济区建设,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增产百亿斤计划、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支持投入力度。近期又召开了全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大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和支持对策,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4)国际环境。最近十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时期,农业国际合作的领域和区域不断扩大,中国农业融入国际体系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实施后,出境通道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商贸洽谈、交易展销等规模不断扩大,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更为楚雄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四、楚雄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协同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要建立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加大对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力度,建立和完善分工协调、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实施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的部门领导责任制,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实行目标管理,纳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内容。
2.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必须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以标准化的生产条件支撑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要大力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重点开展骨干水源工程、农村“五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灌区农田水利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供水保障能力;大力加强以植树造林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天然林保护、低产林地改造、小流域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重点开展生态公益林保护、低产林地改造,以经济林基地建设的形式,在全面提高林地水土保持能力的同时,增强林业的生产能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对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3.调整产业政策,明确发展重点。发展楚雄高原特色农业,必须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资源有优势、产业有基础、市场有潜力、技术有保障的产业门类,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对投资楚雄特色农业领域的企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各种税费优惠。在市场准入政策上,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开展连锁经营;在品牌建设政策上,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组织,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支持向出口或潜在出口国家和地区申请商标的国际注册,支持这些注册商标争创云南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制,引导和鼓励农民在采用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推动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4.实施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涉及楚雄州各优势特色农业,面广量大,建设时间长,必须以规划为龙头,进行统筹安排。要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制定各部门支持高原特色农业的工作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按规划安排项目资金,加强规划的约束性、指导性,确保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健康有序发展。在产业布局上,立足于楚雄州土地面积宽阔、资源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和地处滇中经济圈所具有的优势,集中政府财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吸引州内外资源向优势产区聚集,对特定区域实施整体开发,以大基地、大园区培育大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带,构造特色产业群,注重规模效益。
5.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战略合作。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实施“桥头堡”战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楚雄州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源、资金和市场,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进入楚雄州现代农业产业的项目建设,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发投资机制,提升楚雄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机制,发挥楚雄州在良种繁育、农业开发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和自主品牌、高技术、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合作。
6.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要逐步健全完善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楚雄州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加大公益覆盖范围,鼓励经营发展。支持发展农机专业化服务,优先发展主要作物、主要作业环节、主要生产领域的农业服务,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村有综合服务社(便利店)、乡有中心超市、县有配送中心三位一体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形成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配送服务。健全和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三项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1Y456)资助。]
参考文献:
1.张帆.胡洪江.农业要以保供给、促增收为目标[N].人民日报专访:秦光荣书记畅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2012.03.06(9)
2.李跃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研究[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8)
3.赵明轩.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甘肃特色农业[J].发展,2010(1)
4.余丽霞.四川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0(11)
5.翁伯琦,刘荣章.科学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农业[J].东南学术,2009(4)
6.李文庆,张东祥.西北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探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