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

时间:2023-07-12 16:49:55

导语:在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敲胆经;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平衡

一、足少阳胆经的中医理论

1.调脏腑

《读书随笔云》:“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内经》云:“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因此,少阳经气和则全身气机调畅,足少阳胆经有通调脏腑气机的功效。

2.利脾胃

足少阳经属胆络肝。“胆者,中精之腑,主藏精汁”胆汁的疏泄,全赖经脉之气的正常发挥。“胆为奇恒之腑,内藏精汁,肝之余气泄之于胆,聚而成精,是为胆汁,与胃共同腐熟消化水谷”,可助脾胃之运化水谷。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HYPERLINK“http:///view/371695.htm”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

3.助中焦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曰:“少阳初生之气也,归于上焦而主纳,归于中焦而主化,纳化水谷之精微”。胆经主枢,可助中焦运化,中焦脾胃功能正常,气血充足,胆气方壮;气血不足,胆气则虚。

4.通心神

心主血脉,,藏神是以精血为基础的,“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因此胆主决断和心主神明,在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精神活动和抵御外侵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5.升阳气

一日之中,胆为子时,子时阳生,故胆有管理阳气输注到全身十二经脉,主持阳气发挥正常功能的作用。阳气生发的正常、顺利则能推动维持全身脏腑经脉的气血正常运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6.与肝通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二者共同疏泄精汁助消化;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知医必辨》云:“胆在肝叶之下,肝气上逆必挟胆火而来,其犯胃也,呕吐夹酸夹苦,酸者肝火,苦则胆火”,“肝气上逆,以致胆气上逆”而肝经症状,又有胆气不舒的表现,因此二者在辩证和治疗上也是相互伴随和相互影响的。

二、敲胆经的好处

足少阳胆经共四十四个穴位,主要分布于人体头部的眼耳部、躯干、腿及脚的外侧等,目前大家所说的“敲胆经”并非是字面上的去敲打全部的穴位,而是通过敲打某一部位的经络路线或者几个重要的穴位,且易操作。

1.升气血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春季属性为木,人体的升发主要靠肝气,故春季肝气旺,肝胆二经互为表里,敲胆经则能排泄促进肝经畅达。有学者认为每天由上而下沿裤缝敲打两大腿外侧(从臀部到膝盖段),两三次即可提升气血,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对于感冒的病症来说,西药虽能“打压”症状,却不能将体内的“风寒”驱除,且还有可能影响肺伤及胆,使气血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可通过敲胆经来提升气血,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2.治失眠

有学者推测认为,通过敲打胆经可使大脑兴奋抑制的刺激方式转变。左卧姿,敲打右腿胆经穴位,可转变左脑语言中枢兴奋导致的失眠;右卧姿敲打,则可转变右脑图象中枢兴奋导致的失眠。使睡眠中枢的兴奋性大于觉醒中枢的兴奋性,达到自我催眠即心理放松和躯体放松的目的,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3.抗衰老

现代衰老学说以自由基学说、细胞凋亡学说、免疫功能紊乱学说等为代表。中医理论则认为衰老大多因气血失调,血流受阻,瘀血内停,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所致。而敲胆经可通过手及其他敲打物,在体表经穴直接刺激,而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经脉通畅,瘀血消除来实现对气血运行的促进作用,达到抗衰老的功效。

4.控制糖尿病

机体摄入脂肪太多,导致胆汁不足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敲胆经可强迫胆汁分泌,通过敲打、推揉或者是用空心拳的方法,从腋下开始,经由腰腹部、臀部、沿大腿外侧直到膝盖处,做重点疏通,每天四五分钟即可达到控糖的目的。

5.瘦腿

有学者认为:胆经不通的人,在胆经路过的大腿外侧会堆积脂肪,即人体排不掉的垃圾。如果运动,这些垃圾就会往下流动,而堆积在小腿肚上,这些东西通过运动和药物是很难排掉的,而通过敲大腿外侧的胆经,可以逐步清除大腿处堆积的毒素,从而达到健身健美的效果。

三、敲胆经的“坏处”

有的人通过敲胆经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也有部分人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失眠及一些上火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违背了中医理论的辩证治疗的原则。

中医讲阴阳,也注重人体气机的调整。敲胆经也属于经络治疗的一部分,阳经穴就是身体站立时能显现在外面的经穴,具有发散、升提气机的作用;阴经穴即不能被阳光照射,身体里、内侧的经穴,则多具有滋阴、敛降的作用。

由此可知那些盲目敲胆经,却出现新症状可能忽视了体内的阴阳平衡的缘故。胆经在身体的侧面,属于阳经。敲胆经是把人体的气机发散和升发,而对于阴虚的人,则会出现头晕、乏力、烦躁等阴虚内火上升的症状,而继续敲胆经的话,病情便会加重。因此对于胆经气机不畅、阳虚的人可以通过敲胆经,疏通经络、排出病邪,不仅可以改善胆经的病变,同时还可以调理其它脏腑的功能。

除了阴阳平衡的辩证外,还有一点就是“敲”的原因,要注意敲的频率、力度。中医治病讲究虚、实、补、泻,即虚症用补,实症用泄的原则。频率快、力度大、受力面积小的敲法为泄,适合阴虚及体质较好的年轻人;而频率慢、力度小、受力面积大的敲法为补,适合阳虚及一些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小孩。

综上所述,虽敲胆经的益处多多,但也不能盲目的从众,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正确且有效地敲胆经。

四、敲胆经之我见

从中医理论中可知足少阳胆经的对五脏六腑和身体气机的通调、运行是十分肯定的,且起着统领脏腑经络的作用。而现如今,人们对敲胆经的操作效果却褒贬不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对足少阳胆经的中医基础知识欠缺,盲目性太强。

2、没有根据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采用适度的力量和适宜的频率。

3、每天敲打的时间段不固定,坚持的时间不够长或者断断续续。

4、根据身体机能的适应性,对刚一开始敲打的不良反应效果做出错误的判断。

而对于敲胆经的效果,仅凭中医理论基础和大多数受益者的说辞来支持,很难让西方学者接受和信服,因此通过科学的实验和数据,来说明敲胆经对人体生理、生化、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应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吕斌.敲胆经气血升[J].家庭医学,2010,6:50-51.

第2篇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泌尿外科病例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74岁,平均56.2岁。治疗组中男23,女17例;年龄23至76岁,平均57.1岁。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

1.2.2 干预组 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中医护理,主要措施包括:

1.2.2.1 饮食:食物是使人体基本生命活动得以维持的主要营养来源,食物对于人体而言不仅仅具有营养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我国传统医学对药食同源非常重视,食物和药物一样,都具有“寒、热、温、凉”的属性和“辛、甘、酸、苦、咸”的味道,中医学理论认为“五味可以入五脏,辛可入肺脏,甘可入脾脏,酸可入肝脏,苦可入心脏,咸可入肾脏”,患有不同性质疾病的患者在对食物进行调护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对于属肾阳虚的患者,应该尽量多食一些温热补肾食物,比如羊肉、狗肉、鹿肉等,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食盐,可以达到引经入肾的效果,使药效进一步提高。对于一些湿热下注的患者,其日常饮食应该以清淡、偏凉食物为主,尽量少食甘、咸食品,以防出现湿热清化不利症状,对病情的恢复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1.2.2.2 情志:中医学理论中将导致该类患者发病的病因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其中情志致病是导致该类患者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有正常的情志活动,中医学中将其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不调就会导致患者发病,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发病多与恐、怒、思、忧二者相关,故对其进行护理时应该尽可能使心情保持舒畅,使紧张情绪消除,避免出现忧思恼怒情绪[2]。

1.2.2.3 特殊护理:中医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技术比较独特,在泌尿外科疾病中应用相对较多,如针灸、拔罐、熏洗、刮痧、温熨等治疗方法,它们不仅是中医治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护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如针对尿闭症状可以采用针灸、局部热敷等方法进行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针对前列腺疾病患者可以采用熏洗、坐浴等方法进行治疗,使局部用药进一步加强,与单纯的口服用药比较疗效更好,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要保证做到熟练掌握,应用于临床,可以使护理工作的内容得到更大的丰富,使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充分体现。对两组治疗时间、不良反应、满意度进行比较[3]。

2 结果

2.1 住院治疗时间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分别为(11.2±1.3)d和(6.8±1.5)d,干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和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和对护理服务满意的人数分别为8例和3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0%和80%;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和对护理服务满意的人数分别为2例和3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和95%。

第3篇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LBL+PBL+TBL+CBL多种教学模式的联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03417);保定市科技局项目(18ZF185)

[作者简介]李元滨(通信作者)(1981—),女,河北保定人,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1-0165-03[收稿日期]2020-02-15

一、中医内科学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并明确指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医药千百年来在维护中华民族的身体健康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在众多的中医学科中,中医内科学是继中医经典、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基础课程后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以病因为依据,以外感和内伤杂病为分类方法,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肢体等多种病证,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临证要点、预防调护等诸多内容,与中医基础知识密切相关,是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逻辑性不强,对所学基础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比较吃力,困惑较多,缺少发散性思维等问题。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质量,改善目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已成为中医内科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优秀创新型人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结合相关教学方法及本人教学经验,本文探讨了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二、目前中医内科学的各种教学方法各有优劣

1.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是传统的“教学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基础,主要体现在系统地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强调理论学习的深度和系统性[1]。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中长期存在,有助于学生梳理基础理论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LBL教学法对基础和临床扎实的学生而言,相当于对其既往学习知识的综合和温习,但对新学者来说,初始学生还能按部就班做笔记,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因采用同一个模式及框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等问题,甚至疲于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基本不能体味到学习的兴趣及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2.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主動思考的能力[2]。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对初始接触临床课程的医学生比较适合。但PBL教学模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学生不能适应小组讨论,对老师的启发和诱导无动于衷,消极应对,不愿或不能针对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将自己主动排除在讨论之外,因此对部分学生来说只能流于形式。其实,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和个人的经验、经历及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知识结构决定了问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仅仅采用PBL模式也不完全适合中医内科学的教学。

3.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方法(Team-BasedLearning,TBL)是以团队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3],由教师提前告知学生教学内容和要点,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要点进行充分预习和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时间用于小组测试、个人测试和应用性练习。TBL教学模式中教师有主导地位转变为指导地位,学生组成团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利用小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重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缺点是不利于掌控课堂时间,可能会影响课程进度。同时,对中医相关问题的认识可能有意见及见解不同的现象,对相同的问题很难形成共识,加之知识结构不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更容易出现意见分歧,可见,TBL的应用对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也有不合适的地方。

4.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是以案例为导向的一种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其过程是通过教师引导下的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它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注重专业知识的获得,学生在实战中锻炼自身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真实病例的引导,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逐步形成临床诊疗思维,渗透科研思维,进而提升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初接触临床的学生而言,因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的不足,自学难度较大,耗费时间较长,学生会产生浮躁心理。

三、LBL+PBL+TBL+CBL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单用LBL教学模式,容易出现理论与临床脱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接受程度有限;单用PBL教学模式,容易流于形式;单用TBL教学模式,容易形成学生之间的互相依赖;单用CBL教学法,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乐趣。为此,我们尝试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及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有研究显示[4],对初进临床的学生实施PBL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分数也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CBL教学法更接受,考核成绩、自评和互评分数均优于PBL组。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学生之间的协作性较差,个别学生甚至袖手旁观,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独立完成问题。

中医内科学是综合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单独一种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授课教师有责任灵活运用授课方式,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信心,同时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将多种教学模式合理应用、有效融合以培养新型人才,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1.加强授课方式的更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BL、TBL、CBL教学法是学习临床课程的大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运用这些辅教学手段能活跃课堂气氛,利于课程知识传授任务的有效完成,能够使学生对零散知识点全面把握,通过反复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利用小组讨论和协作探究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课堂与教师角色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学生的学习也向主动学习转变。同时,授课教师还应将临床见习穿插在中医内科学教学期间,让学生接触真正的临床,引导学生培养临床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找寻答案,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

2.增加学生对中医学习的信心。中医学的学科特点使其不能像西医学一样拿出更多直观的资料佐证诊断、治疗效果等。临床上确实存在用西医学的标准评价、指导中医,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医过程中会变得不自信,对中医的疗效持怀疑态度,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学习中医是浪费时间。这种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也不利于中医学的传承发展,甚至还会引起中医学的倒退。这就需要我们任课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医案开展教学,选择真实、可靠、完整且能体现中医学优势的临床病例,同时也可以邀请名老中医给学生做专题讲座,传授学习中医的方法和临证经验,向学生展示如何应用中医学整体观念、取象比类、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审证求因、药物归经等经典理论知识指导临床,使学生充分了解疾病的全过程以及治疗后疾病的转归,尤其是对于新病种或者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以此为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3.加强对于课程结构的优化。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以解决临床医学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学科,更强调逻辑和推理思维,基础课程的讲解模式和课程结构设置不适用中医内科学,因此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一是对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医内科学课程一般安排在中医经典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课程之后进行,在讲授中医内科学各章节时,可以先引领学生回顾涉及本章节既往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继而逐步进入病证学习,易于学生接受,便于记忆掌握,同时可以防止基础知识的“废用性遗忘”。二是对问题的设置。教师要做好引导,尽可能选择开放式问题,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也利于学生开阔思路、发散性思考、积极性提高,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便于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病例。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PBL、TBL、CBL教学模式是开放式教学模式,不确定因素较多,相应地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师资教学筛选中,应侧重授课教师师德(医德)、理论、实践、综合知识等方面。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需要有高尚的师德(医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中医使命感,更扎实的理论知识、更丰厚的知识储备、更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敏锐的逻辑推理能力、开阔创新的思维及教育心理学知识。

中醫内科学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相关知识的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学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学生既往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而仅仅依靠书本内容来解决临床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医德高尚,文学功底深厚,综合知识较全面,谙熟经典理论并结合时代问题提出新理论,解决时代医疗相关问题,是历代中医名家的普遍特点。笔者认为,谙熟经典理论、兼取中医各家之长,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及时代人文背景,根据自身的特点,将所学理论内化为解决时代问题的实用性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是提高中医学师资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对药物、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认识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前提[5,6]。同时,中医学师资应对现代科学有充分的了解,二者虽归属不同体系,但研究的对象均是人体,二者可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不可偏执一端,以偏概全或用现代科学内容机械阐述中医学的相关理论,当以引导思考为主,以防误导。

第4篇

【关键词】中医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93-02

最近一百年是人类发展进步变化最快的一百年,人类几乎以超越以往数千年的速度发展变化着,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现代医学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医则走过了坎坷曲折的百年,经历了民国的废止中医、建国初期的改造中医、后的发展中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化中医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复兴中医等发展阶段,危机重重,中医“后继乏人”、“后继乏术”。中医继承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问题,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21世纪, 我们应如何振兴与发展中医事业, 应培养一批什么样的中医人才? 培养一种什么样结构的中医人才群体? 这将直接关系到中医的前途和发展。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群体, 才能进一步发展学术,中医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代代传承[ 1]。

1 现代中医人才要姓“中”

1.1 建立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近代中医药院校教育照搬西医教育模式,重西医概念,轻中医特色。中西医学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和人体的方式,看待真理及获得真理的方式。如果不考虑中西医学的重大区别,硬把两者捆绑在一起,认为应该用西医学术来解释中医,尤其是以为可以用西医来规定中医理论中什么科学、什么不科学,然后按照西医来搞科研教学,那是行不通的。不但不会促进中医的发展,而且还会窒息中医。在现在的中医高等教育中,用西医理论诠释中医概念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六版教材的中医基础将“血”解释为“在血管里流动的红色液体”显然违背了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核心问题。这不能不使人想起:当年余云岫到日本学了一年解剖,回头就骂中医不知五脏长在何处。

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是中医在诊断疾病与施治过程中的核心能力,是中医人才最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因此,对中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

现代中医教育要培养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 中医基本功扎实的高级人才。此类人才必须具有坚实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 宽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精通中医辨证和临床, 具备承载和传承中医“原始基因”的素质。在教育方式上, 实行传统师承教育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师承授受, 学到名师纯正的学术经验和思想精髓。在课程设置上, 减少外语、计算机、西医类等课程的课时, 增加中医经典、儒家经典的学习, 真正做到使名老中医后继有人。

1.2 打牢传统文化根基

中医药学是在中国古代的人文、自然、思维成果和医疗临床实践经验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独特医学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中医药学逐步构建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及病因病机学、证候学等独特的理论体系,发明了望闻问切、中药、针灸、推拿等临床诊疗技术,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了以象思维为中心的临床思维方法。这些医药学传统智慧财富,并不归属于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因而无论它的知识构成还是学术思想和思维方式,都迥异于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为学术基础,以原子论、机械论、实验、定量、现代逻辑等方法论为思维特征的现代科学体系。

由于中医药学与现代知识这两种体系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尤其值得重视。当代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几乎都是精究现代科学技术,如数学、物理、化学。各级教学只重视应试教育,忽略了人文教育,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于文理医理并重的中医药学教育来讲,单薄而贫瘠的传统文化背景很难体悟到中医的深邃和神妙。纵观现代成绩斐然的老一辈名中医药专家,很多从小接受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熏陶,因此他们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把握和思维方式的运用,更符合中医药学科的规律。20世纪的蒲辅周、施今墨、陆瘦燕、董建华、姜春华、钱伯煊、时逸人、王渭川、魏长春等著名中医药专家,都是在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西式基础教育训练的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中医药,从而为其奠定了中国式思维方式的基础。

现代中医人才培养应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搞好中医药文化教育,从文化的角度帮助中医大学生解决学习中医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和困惑,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福建、成都、广 州、上海、黑龙江、吉林等十余家中医药大学、中医院、博物馆等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从文化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东西方文化学、中西医比较学、中医药临床优势等角度,编写了全国第一本专门针对中医药大学新生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启蒙教材——《中医文化入学教育》。该教材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主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 毛嘉陵主编。《中医文化入学教育》教材的编写和课程开设,可望填补中医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的一项空白,而且也可望使刚入学的中医大学生能够从接触中医药的初期就能对中医科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 现代中医人才要姓“博”

从目前中医院校输出的人才特点看, 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综合判断能力较差, 缺乏科学思维方式的指导;二是获取医学科研和医疗实践新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差; 三是道德素质滑坡, 缺乏应有的团结互助、公平竞争精神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是人文精神欠缺, 普遍忽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学、美学等社会人文类课程的学习和对人文精神的崇尚。因此, 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 不能很好地处理医患关系以及高科技与人的关系, 缺乏奉献医疗卫生事业的精神和从事医疗工作应有的热情, 在医学科研活动中也不能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医学医疗“ 以人为本”[2]的理念。

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 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中医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培养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 学文科的,应适当攻读理科范畴中的某些知识, 迎接自然科学的挑战; 学理科的, 更应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这种复合型跨学科的学习势在必行, 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所以说21世纪新型复合型中医人才的基本要求应该是: 人文与社会科学( 包括法律、资源、经济、伦理) 基本知识与基础修养; 广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及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知识; 熟练地应用电子计算机与计算机化的本专业情报信息系统; 相当的外语书写、阅读与表达交际能力; 坚实的医学科学理论、技术基础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把握医学科学的发展方向; 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能力, 广泛的适应能力与竞争创新意识; 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以及参与社区保健及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3 现代中医人才必须学习现代科技

传统中医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来实现,而远古西医是通过视、触、叩、听来诊断,现代西医则渗入大量的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诊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明、发展,CT、MIR、DSA、HIFU刀、血液透析、先进的生物化学检验、超声诊断、介入诊疗等先进的诊疗手段引入以及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医学发展。随着现代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西医在疾病诊疗中日益突显优势,在医疗份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给中医药的发展以及大众对中医的认知度提出了挑战。我们不能把这些技术只局限于西医领域,更应该把它归结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实际上这是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所造成的,更是为了适应满足患者的需求所造成的[3]。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是中西医共享技术,这就要求现代中医人才必须学习现代科技。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医院校教育固然应以中医为主体,但绝不能忽视对中医专业人才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模式及科研思路与方法的培养。应在强调以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为主体的同时, 重视现代自然科学、现代医学、计算机、现代诊断仪器、统计学及科研思路与方法等科技知识的教育, 给古老的中医科学注入现代科学的新鲜血液, 以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新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构想[ J] .中医教育, 2005, 24( 5) : 1.

第5篇

现在国内的中医英语教学存在着师资严重缺乏的隐忧,中医和外语两门学科需要较大的投入才能有所建树,而两者的融会贯通就更花费时间和精力。教材缺乏系统性也是困扰中医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李照国认为,专家、专著和专论是判断一门学科是否建立的三大标准,而目前中医英语只是一门“准学科”。学生的语言及文化底子差。中医院校的外语教学改革任务重于普通高校,学生不仅要学学英语,还有医学英语(西医英语)和中医英语,对于硬件和软件方面有很多要求,李照国坦言,由于学生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底子普遍比较薄弱,中医英语就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众所周知,《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习者的“圣经”,学好中医必须能够熟读乃至背诵该书,但现在很多学生甚至连通读都做不到。

中医英语教学的特殊性要求中医理论与专业英语相结合

中医英语属于专科英语,学习者尤其是教授者必须在充分理解专科,及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才能在中医英语交流及教学中做到准确、有效、通顺地表达。反过来,中医英语除了对中医的理解和掌握中医术语的英语表达外不论是语法,是句式,还是思维习惯、文化内涵都属于综合英语的范畴。这就要求学习及教授中医英语的人应该具备较高的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中医英语是以中医为基础的英语语言转换过程,所以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与良好的英语语言功底是掌握中医英语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基本条件。

中医英语的特殊性要求培养独特的师资力量

由于中医源于中国文化,语言深奥难懂,用西方思维来解读是极易产生误解,也无法真正道出其中的奥妙。这就要求中医英语的教授者要既懂中医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文水平。基于目前国内医学高校师资力量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联合中医专业及英语专业教师共同研究中医英语的教育教学工作。目前在职的中医专业教师的英文水平较差,能够胜任中医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数量极少,而担任中医英语教学工作的大多是英语教师,而且使用的教材也多半是由英语专业的人翻译的。由于译者非中医专业人士,又由于中医反映着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其中有些概念在英语中是没有对应语的,再加上中医用语自身的规范化程度不高,存在着一词多义、数词同义、概念交叉的现象,非英语专业的人翻译出的中医英语往往误译,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学校应大力加强及鼓励中医专业师资与英语专业师资的紧密联合,共同探讨研究中医英语教育教学策略,互相学习,互补中医或英语专业的欠缺所在;并且学校要高度重视从事中医专业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应设立专项经费计划,每年派出教师进修外语。另外,学校还可聘请外籍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口语培训,加快师资建设的步伐。教师的在职培训尤为重要,结合工作实际,在有一定公共英语的基础上,加强专业英语特别是中医专业英语的学习,从而打造出优秀的教授中医英语的师资力量。

中医英语教材的使用及编订

中医英语教学在全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教材建设落后,目前中医英语教材大多是中医原版的翻译,缺乏语言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支持。现有教材还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体系,选择面窄,针对性不强,远远不能适应中医发展的需要。而使用合适的教材是中医专业英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为了中医英语教学的有效进行,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研究中医英语教材,编辑出版更加科学、实用的中医专业英语教材。为确保中医英语教材编制的准确性、规范性及实用性,我们提倡中医与英语两门专业的教师根据本校及中医英语发展状况联手编制教材。

中医英语的教学策略

通过中医英语的教学实践,我们意识到,中医英语的教学要不同于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历来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法,而中医英语教学面对的是已经具有相当的语言知识水平和专业知识的高年级大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大大超过他们的英语老师。众所周知英语老师的中医专业知识是普遍欠缺的,再加上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传授于学生的知识难免含有错误成分,或者无法讲解到位。因此以教师为中心的中医英语教学法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造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教学目的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应该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既能掌握并理解知识,又能增强学生积极创造并运用中医英语的教学方法。其基本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以现代各项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为支持,采用互动教学法,例如师生问答讨论法,专题讨论法,学生报告讨论法以及学生质疑挑错大比拼等。全面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的采取一些促进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其具体做法如下:

由于缺乏翻译知识和文化意识,学生往往只会在英语中寻找与汉语对应的词,而忽略了文化及语境等因素,从而造成错译、误解,甚至闹出笑话。因而让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在同一语言的不同语境下使用不同的译法。比如中医有“少火生气”的说法。如不推敲“生气”在这里的含义而直接用“angry”来翻译的话,就完全曲解了原文,也会使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另外,同一个术语,在针对不同的读者群时,译文就必须考虑读者的认知语境和阅读反应,也就是要考虑译文的实际交际效果,宜采用不同的译法。一般说来,对于医学研究人员、临床(西)医师或有志于学习中医的人,就适宜采用科技英语构词法中的缩合法、缀合法等构成的专业性强、比较规范的术语,这样便于中西医之间的贯通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而对于不懂西医但对中医有兴趣、愿意了解中医或有意接受中医治疗的普通读者群,由于他们大多不懂拉丁文、希腊文之类的,也不谙西医,如果译文中尽是由各种词缀组成的术语,会使他们望而生畏,也就起不到翻译的交际效果了,故应尽量用浅显的普通词汇,比如尽量选用根据复合法构成的术语。如“高血压”一词,对于专业人士可采用“hypertension”,而对普通读者则宜用“highbloodpressure”。

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我国学者王佐良先生也曾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故而在教学中既强调文化修养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又注意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不仅掌握翻译理论和技巧,同时又深化文化知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困难直接体现在语汇缺失与词义冲突上,即:源语词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的语汇,或者与译后的对应词语所载的文化信息相互矛盾或者不一致。如在翻译“《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中的“动脉”时,我就告诉他们不能想当然地把“动脉”理解为与静脉相对的动脉而译成artery。中医古籍中语言非常精练,概括性相当强,有许多术语或词汇在英语中不能简单地找对应词(equivolent)。在阅读时要仔细推敲,只有准确理解了原文的意思,才有可能忠实于原文。此处所谓“动脉”指的是脉之搏动,故宜译为pulse。

第6篇

关键词:中医内科诊治疑难病辨病方法

1引言

中医临床研究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及民族医药学的临床科学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以应用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基础研究。近50年来,特别是党的以后,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中医临床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还是有部分疑难病目前医学还没有办法医治的。本文研究讨论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方法。

2疑难病的特征

“疑难病是指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内,学术界所公认的,具有诊断辨证难、临床治疗难等特点的临床各科疾病的总称。”疑难病具有以下特征:(1)临床表现繁多纷杂、罕奇;(2)病因病机错综复杂;(3)证型难分难辨;(4)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或无效。形成临床“疑难病”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临床医师的经验及医学知识的覆盖面;(2)疾病表现的个体化及其特殊性;(3)特殊的实验室或器械检查;(4)雄厚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操作基本功。但其主要原因是部分临床医师责任性不强、不注重临床诊断思维的培养、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忽略病史采集和全面仔细体格检查的重要性、盲目依赖或过分相信辅助检查结果及过早选定专业致使知识面过窄等。要提高疑难病的诊治水平,首先要提高辩证辨病水平,在辩证准确的基础上,拓宽治疗思路与方法。

3增强辨证辨病的能力

3.1辨病因

对每种疑难病病因的个性探索总结非常重要,不仅做到多病共因,也要追求百病百因,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要完全满足于“三因”学说。不要表面所见,临床细究病因;拓宽思路,辨证入微;如路志正曾遇某患者心前区痛14年,历治无效,细察其中之微乃有“小腹胀满尿次必多,腹宽心痛也随之缓”,抓住小便一症,辨为肾阳衰微,水气逆上凌心,阻痹胸阳,用真武汤,2剂犹罩影之效。蒲辅周曾在某医院会诊一女孩,15岁,高烧,关节痛,已半年余,3次住院,用多种抗生素、激素、也服了一些中药,一直未效。蒲老细问得知,初春淋雨,衣服湿透,而后起病,结合关节痛、白带、经闭、苔白腻。求知病因为寒湿郁闭潜伏,有化热外透之势,故从寒湿论治,通利宣痹除湿而愈。

3.2辨病性

疑难病的证候往往表里不一,症状杂乱,许多病都有种种假象。许多疑难病疗效不佳就是由于真假难辨,或真假误辨所致。故临床要特别注意鉴别阴盛格阳,阳盛格阴,大实有羸象,至虚有盛候等情况,还要注意脏腑主病主证与各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对一些证候、病状、舌脉不一致的病证,要善于从舌脉方面认真加以审辨;辨别真假,还要注意识别某些西药引起的假象如服用雌激素可致舌质红,服用某些抗生素可致舌苔增厚出现黄褐苔、黑毛苔等。随着应用西药的情况日见增多,对于识别因某些西药所致的舌象,唯有以辨证为依据才能提高疗效。

3.3辨病位

任何病都归属五脏六腑,然而疑难病的病位,又应结合临床思辩来定位。在疑难病的治疗中,没有一个诊断、一套治疗方案,始终不变,而是随着疾病发展而定位。比如肝硬化腹水,病位在肝,但当出现腹水,那就应看到肝硬化波及脾肾的因果关系,此时则当重在调理脾肾。换言之,肝硬化在通常的条件下,则以疏肝软坚散结为治,而在腹水突出的情况治疗又应侧重脾之运化,肾之疏泄功能有所改善,再议治肝。

3.4延长“四诊”,微观辩证

有些疑难病证用宏观辨证施治,得不到满意的疗效,应借助微观检查,以探明病因,重新审视组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是这类疾病一部分浅表病情已表现,另一部分深层病情尚未出现,后者多有实质性病理变化,处于主导地位,不治后者,前者无法解决,宏观辨证无效。

3.5中医,增加新说,开拓思路

3.5.1参合辨病,优势互补

辨证是从宏观整体人手,对于局部病理往往考虑不够,有失之于过疏、针对性不强的缺陷;辨病则多着眼于局部微观改变,其针对性虽强但常有短于过偏、忽略整体的不足。辨证结合辨病,辨病使辨证进一步深化,则更有利于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许多表现不循常理的疾病,只有精于辨病,才能正确、完善地辨证。

3.5.2拓宽知识广度

例:眩晕一症,既往多从肝阳上亢、痰湿中阻、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方面辨证,而颈椎病导致的椎动脉痉挛或狭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全所致的“颈性眩晕”,若以传统方法辨证虽不悖医理,但由于针对性欠强,以此引导治疗,效果可能不甚理想,至少疗程较长;结合辨病,则此病有瘀血阻络、脉络失畅、脑失奉养的病机存在,治疗重点参入活血化瘀之法,并结合传统的全身辨证,对解除脑供血不全的疗效较为迅捷。又如激素的副反应:单纯依据传统辨证方法,以其多有形丰体胖、面赤烘热、多食善饥、汗多毛密而辨为肝火或肝阳亢旺,以泻火为主治疗,加重病情,贻害无穷。参考现代医学知识及中西医结合研究最新成果,则能很好地认识这个辨证问题。长期应用较大剂量皮质激素,导致对机体自身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严重抑制,当撤除外源性皮质激素时,因患者自身肾上腺皮质严重萎缩不能产生足够的内源性皮质激素,致使激素依赖;大剂量应用激素之初,激素阳热症状即使尚未表现出来,但产生此类症状的潜在因素已经形成,此时应用中药滋肾泻火法能够保护肾上腺皮质轴,减轻外源性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抑制,使其免于萎缩;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已造成抑制,并有严重萎缩,这时的阳热症状是外源性激素造成,撤除激素,这些症状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由于内源性激素的分泌不足,内在证型已转化为肾阳虚证为主,而外在表象仍有肝火偏旺;这时就不宜再用泻火,而正相反,应该用补肾温阳法治疗,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促使萎缩的肾上腺皮质恢复功能。故在撤减激素时应辨证为肾阳不足而以温肾法治之乃为正治。

临床诊断标准的制定来自大量、长期的临床实践,反映了疾病的真实性,随着医学的进步而不断完善,以便科研和学术交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更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然而标准是疾病的共性,是一般规律的总结。随着历史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某些疾病也表现得不那么典型了。

4疑难病治疗思路与方法

4.1区分标本

疑难病病情复杂多变,有许多头绪,抓住任何一点进行治疗都有一定道理,标本缓急不易区别,需善辨缓急而抓住主要矛盾。或先治其标,或先治其本,或标本兼治。标本兼治之中又有熟轻熟重,熟多熟少之不同。尤其是在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证中,区别标本轻重缓急更为重要。

4.2突破常规

一些疑难病,采用中医传统治法,即使辨证准确,用方用药合理,但其疗效却不一定满意。对这类病证,不必一味拘泥于传统辨证或固守某法某方,而是应开拓思路,融汇新知,老法新用,中西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如西医诊断的消化性溃疡,中医传统按胃脘痛辨证论治。近年有报道按“胃疽”、“疮疡”论治,取得了较好疗效。

4.3吸取现代科学研究成果

实践证明,把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与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起来,用于治疗一些疑难病,是一条大有潜力的途径。从总体讲,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不断地吸取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为我所用,补己之短,以求发展,而不能孤芳自赏,固步自封。

4.4另辟蹊径

拓宽思路,仔细分析病情,另辟蹊径,往往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临床上耳聋多从肝胆、肾调治。然而干祖望认为,许多耳聋患者,并无肝胆肾经见证,反有肺卫不和之状,取宣肺之品疗效甚佳。还有的耳聋,从清心泻火入手,往往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4.5多法联用

多法联用,不是将各种不同性味功效的药物杂乱无章的堆砌。“其处方既寓有巧思,配伍又极其精密,这是中医处方学一个造诣很深的境界。”

4.6抓住主要矛盾

每一病证均有一或两个主症,这是辨证的主要依据。与主症相伴的是兼症、次生症,或是其它疾病造成的症,属于主症之外的它症。有时它症表现也很突出,达到喧宾夺主的地步,易使辨证误入歧途,久治无功,所谓“大逆以多歧亡羊”故也。这是症有层次,纵向辨证抓主症、原发症。同样,亦有同一患者身患多种疾病,原有疾病的症会干扰后患疾病的辨证,若不分主次,按全身整体辨证入手,往往见症庞杂、辨证繁复,病机主线欠明,使治疗针对性削弱。

4.7相对守方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慢性病如相”“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医师在辨证顽疾沉疴时必须胸有主见,对疾病的发展趋势应有正确的、足够的估计,此类疾病的治疗当以年计,甚则终生治疗(如某些内分泌病、自身免疫病、遗传性疾病等)。辨证不宜乱事更张,治疗应向患者说明以争取配合。这有赖于医师平时对专业知识的扎实掌握,同时亦须旁通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只有多闻博识,才能如此胸有成竹、水到渠成。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的治疗都是辨证明确、守法不更,坚持治疗数年而收效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少也需要半年时间。

4.8先解决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解决后,主要矛盾便迎刃而解。先把主要疾病周围的兼症、并发症、续发症一个一个地消灭,然后把主症也清除掉。其一,把相关疾病同时治愈,主症就单纯而可取猛药,可以一鼓而擒之。其二,病与病之间有联系性的,喉科的加咳嗽,更其是喉源性咳嗽,你治不好咳嗽喉病也难愈;喉病存在一天,咳嗽照样一天也不息止。中医一贯强调“急标缓本”“先本后标”等治法,有时把“撒一网”的一锅端治法,常常置诸脑后。

4.9中西药结合

应该注意合理应用中西药物,即在指导思想上取中药之长和西药之长,进行具体方案上的结合,其结合成功的标志应当在疗效的提高。如:尿结石总攻疗法中,用中药排石汤加阿托品扩张输尿管,明显提高了排石效果;肝硬化腹水病人,发现病人在应用速尿等高效利水药物而不能排尿时,加用行气利水的中药收到了理想的利尿效果。

5如何提高疑难病辨证治疗水平

5.1崇高的医德

(1)具有崇高的医德。

(2)对中医全部理论要精通、能变化、善运用。

(3)知识要广博,尤其是对于边缘科学。

(4)善于捕捉信息、利用信息。

治疗疑难病要求医生具有高度的医德责任,崇高的医德情感,善良的医德良心和严格的医德守密行为。疑难病的诊治不同于常见病、多发病的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是特异性:靠习惯的、常规的思维方式,规范化、程序化的诊断手段,原有的、现成的治疗措施,是很难奏效的。二是挑战性。三是风险性。要闯、要创,要冒风险,甚至要付出遭受挫折和失败的代价。四是敏感性。医患双方对此类疾病心理上都比较敏感,患者自身负担重,压力大,强烈的求生心理,驱使其有病乱求医,有病找名医,由此所致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求医行为;医务人员面临难题多,办法少,强烈的治病救人心理,驱使其在实践中探索,在缺少办法中寻找办法,由此所致也容易发生一些不规范行为。

5.1.1医德责任

必须把疑难病患者的利益和需要放在第一位,尽职尽责地诊断治疗;应该排除一切不利于诊治的各种干扰,尤其是不得用经济效益的动机背离这一崇高原则;三是对疑难病患者健康负责的医德责任感,应该成为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和习惯。

5.1.2医德情感

医德情感是指医务人员关心、同情、热爱患者,发自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同情心,待病人如亲人的心理反应。不断提高疑难病的诊治水平,才能逐步地对诊治疑难病达到倾心、执著的程度,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智慧、技术、精力奉献给服务对象,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当从一个方位观察问题不行,再换一个方位时,仍然对患者一心一意,全力救治;当从一个角度分析问题不行,再变一个角度时,仍然对患者一往情深,尊重关心。当通过一种途径和手段难以解决问题,再选择一种途径和手段时,仍然对患者一如既往,认真负责。

5.1.3医德良心

诊治疑难病,在思维、途径、手段和措施上往往不同于常见病、多发病,探索研究,试验选择,求新求异的情况较多,因此用职业良心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做到在提出独到的见解和主张,采取创新性的医疗措施的过程中,能够心地善良、慈悲为怀,正确选择合乎医德的行为,避免不合乎医德行为的发生;在运用没有既成方法直接套用,不存在确定规则可供遵循,而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的过程中,能够自我誓约,谨慎行事;在实施不是他人已考虑成熟、运筹帷幄的成功做法,而是在医学活动的空白地带“垦荒”的过程中,能够长善救失,趋利避害,发扬长处,克服不足,争取最佳治疗效果。

5.1.4医德守密

一是对患者为了诊治需要提供的各种个人的秘密与隐私,不应随意泄露,更不能当作“奇闻”、“笑料”任意传播;二是患者不愿向别人透露的诊治信息,包括病因、诊断、治疗、进展和预后等要为其保守秘密;三是关于某些患者的病情及结果,不要轻意告诉本人。

5.2精通中医理论,灵活变通应用

多读书从历代中医古典中,从现代科技书籍都可以得到灵感;中医任何论点,都是近乎固定的。但在实际运用时,必需顾及临时的实际情况,不一定刻舟求剑地死抱着书本;不读无用之书。什么是无用之书呢?如(1)那些套用经文的书,不论需要不需要,适合不适合,都套用1~2句经文,以为是突出中医本色。可是真正显示出中医的理论,却不是一两句经文。而且甚至经文和你文有矛盾。(2)刻板常规的书。风寒证都是舌苔薄白,脉浮紧,治以辛温解表。风热证都是舌苔薄黄,脉浮大,治以辛凉解表。

5.3一专多能

由于分科过细,若病人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复杂多样,致有些疑难病仍得不到及时确诊。因此,全科医生应不断学习专科的知识,专科医生应不断扩展整体观点,这对于疑难病的思考大有益处。一个好的专科医生,往往有很强的全科基础,一个好的全科医生,常常是一种或几种专业的专家。一些需专科医生诊治的疾病对非专科医生来说也是疑难病。

5.4终身学习

利用主观和客观可利用的一切形式,持之以恒地进行医学再教育,即所谓的“终身学习”,从理论-实践-理论-再回到实践,不但提高对疑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疑难病症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今日之疑难病症则为明日之众所周知病症也。名医也有治不了的病,名医同样要加强学习。

5.5充分应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

做到“心中有西医”,“眼中无西医”。心中有西医,是在对疑难病的诊断上,在治疗效果监测上,在预后的判断上,一定要应用现代医学的手段和技术,尽量做到诊断明确,使知道我们面对的究竟是一个什么疾病,它的目前治疗水平怎么样?西医有无特效的治法和药物?它发展到哪个阶段?预后如何?有没有给中医留下治疗余地?辨病不只是为明确病名。要认识疾病发展全过程总规律,因此还要尽可能弄清疾病的病理组织变化,生理功能紊乱及相应的生化或分子水平的改变基础。更有一些疑难病通过中西医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了,但西医的实验室指标并未得到改善,实际上病情仍在发展,如慢性肝炎,病人感觉一切都很好,化验却发现转氨酶依然很高,此时如不借助西医诊断而仅根据临床症状消失而停止治疗,慢性肝炎失去监测而酿成肝硬化,从而失去了有效的治疗时机。“眼中无西医”:抛开西医传统认识对治疗的束缚,完全用中医理论去辨证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变不治之证为可治之证,在确立治法方剂选用药物时不受西医的干扰。辨证之前,先要将患者的临床表现翻译成中医的术语。如肺炎球菌肺炎,西医的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周身疼痛、衰弱乏力、咳嗽、咯痰、纳差、恶心呕吐、腹胀等,再加上脉数舌红苔黄显然是一个邪热壅肺证。

5.6深入分析以前的治疗经过

包括中西医治疗在内。通过分析以前治疗用药后的反应而得到反射出许多足供辫证的极好根据。(1)明了用过而乏效的方药,不使走重复之路。(2)分析当时的病情背景。(3)分析出是否由于错误的治疗所造成的疑难病症――错误的治疗导致疑难症者很多很多,所以古人常有“不死于病而死于药”的感叹。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