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6:49:56
导语:在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陇南市;特色农产品;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44-02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秦岭南坡山地、岷山东端山底和大坝山缘山地的交汇处,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之间;海拔2000~4000米,是物产丰富、山川绮丽之地,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一、陇南市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分析
(一)得天独厚的的自然生态环境
陇南地处我国北亚热带西北边缘,在全国农业气候区划中处于北亚热带秦巴区及其向青藏高原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属于我国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水热资源丰富,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统计资料表明,陇南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热量和降水较为丰富,全区多年平均气温10~15℃,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700小时以上,年平均降水量400~900毫米,降水变率10%~17%,无霜期160天以上。陇南山区是甘肃省惟一的北亚热带气候区和积温最多的地区,积温的有效性好,降水丰富,且冬季多暖区,农业生产多种经营条件优越。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下,陇南地区形成了相应的植被、土壤类型和分布状况,植被和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随着海拔的升高,形成了复杂的森林、土壤及其组合类型。森林植被的水平分布,从南到北可分为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和针阔混交林带。陇南地区的土壤水平分布由于受东、南方向湿热气流的影响,形成了从东南向西北呈黄棕壤―棕壤―褐土―黑钙土的规律性分布。气候、植被、土壤垂直和水平变化大的自然环境,虽然不利于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温暖湿润,适生的生物种类繁多,具有发展经济林果、药材等地方特色经济的天然优势。
(二)悠久的特色农业种植史
农业生产具有历史继承性,陇南地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劳动人民积累了发展特色农业的丰富经验。茶叶、花椒、桑蚕和中药材种植均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特别是武都区的花椒,更是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北魏时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 “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陇南的花椒以其芳香浓郁、麻味纯正、色泽艳丽而享誉古今中外,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
(三)较好的发展基础
陇南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各地将特色农业列为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推进项目, 花椒、核桃、油橄榄、银杏、茶叶、蚕桑、苹果、中药材、蔬菜、肉牛肉羊、烤烟、食用菌等一大批名、特、优、新产品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并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批量生产,核桃、花椒、中药、蔬菜基地初步形成。2004年,陇南市核桃种植达22万亩;花椒种植达12万亩;栽桑560万株,全年养蚕1.01万张,产鲜茧63.98万斤, 加工干茧128.2吨;茶园面积达到8万多亩,投产茶园近3万亩,无性系优质高效茶园9400亩,丰产茶园2800 亩,茶叶总产量68万公斤;种植中药材35.647万亩,加上上年留床面积,累积种植面积达到69.05万亩;苹果种植面积达36.7万亩。截止2007年底,该市特色产业面积已达50万公顷,其中,花椒、油橄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跃居全国第一,核桃面积和产量居甘肃省第一、全国第四。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陇南市还大力推广名、特、优、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特色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步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产业化经营,已初步形成了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林艺、园艺等特色农产品类型体系。
二、陇南市发展特色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产业布局上存在盲目性
陇南县域经济表现出较低的产业聚集度。县域缺乏科学的内部分工,中小企业集群少,具有区域特色的聚集产业规模不大,聚集能力低,难有大的作为。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在各县(区)的发展大同小异,各县特色不明显。
(二)部分特色农产品产区生产条件差
陇南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存在着投入少、管理粗放的突出问题。如药材生产种植分散、规模不大,农民仅仅把药材作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尚未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种植区域,大多未能按照药材栽培的特殊性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只按照一般农作物对待,导致药材产量不高、品质下降,降低了药材的药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另外,花椒、核桃等大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旱作区,土壤瘠薄,干旱缺水,生产环境不容乐观。
(三)农民素质低,影响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教育布局的不合理和落后的经济条件造成了陇南县域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落后,教育落后带来的人的素质劣势造成了经济缓慢的发展。根据2004年农村统计年报显示,陇南市126万农村从业人员中,文盲和半文盲33.34万人,占26.46%,小学毕业人数54.81万人,占43.50%。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明显处于竞争劣势,缺乏市场开发和经营意识,销售方式多为传统原始小摊小贩(用挑担或架子车运至集市贩卖),与现代市场产销模式有很大距离,直接影响了特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另外,经济外向度和市场化程度低,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三、陇南市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陇南特色农业的发展主要突出一个“特”字。为了避免特色农业发展中的盲目性和重复发展,各级政府应从市场需求和当地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区位优势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生产布局向生态适宜区集中”的原则,科学制定适合本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具体指导本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在制定规划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农民意愿,坚持市场导向、区域分工、体制创新、科技支撑、政府引导的原则,避免盲目性。各地的资源禀赋是不同的,只有对本地资源进行开发,生产出具有当地资源特色的优势产品,才能不断地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
(二)开拓资金来源,建立有效的投资体系
资金短缺是制约陇南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解决资金问题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发挥导向作用,加大投入力度,要多渠道投入资金,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是财政应安排一定资金加强水、电、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各地要创造条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按照“效益优先,因地制宜,规模经营,循序渐进”的原则,调整信贷结构,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掌握足够产业政策信息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具有发展前景、效益良好、牵引力大的特色农业组织进行重点扶持,帮助解决技改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信贷资金投入。三是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外资和鼓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投资当地特色农业,形成多元投资体系。
(三)提升农民素质,发挥农民主导作用
农民是农业的生产者,在特色农业的形成和持续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进行组织创新。各级政府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以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为龙头的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特色农业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大、辐射面宽、抗风险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外向型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适时引导其强强联合,组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探索特色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公司+农户”等一体化经营的经验,不断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农户”、“特色农产品生产合作社”等多种组织形式,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甘肃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2]李仲芳等. 甘肃花椒病虫害及其防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SWOT分析法;特色文化;文化产业;农村;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60-04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
LIU Li-ying,LU Jian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was defined.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ies were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ly by SWOT analysis. Moreover,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SWOT analysis;special culture;cultural industries;countryside;Hebei province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12WT106)
文化产业又称内容产业、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经济属性也有文化属性[1]。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依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创作和生产为主体,多采用作坊式生产模式,为社会提供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河北省“三农”问题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优势
1.1.1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又大多集中在乡镇及农村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文化资源为形成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发展源泉。着眼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同时兼顾文化特质,可以将河北地区适合产业开发的农村文化资源分为以下五大类:特色农业资源,如顺平桃花、满城草莓、赵县雪花梨等;特色旅游资源,如张家口草原文化、承德皇家文化、保定清西陵;特色民俗艺术,包括河北梆子、评剧等21个地方剧种,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等130多种地方传统舞蹈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包括唐山皮影、武强年画、蔚县剪纸等数十种特色民间工艺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如西柏坡革命圣地。
1.1.2优越的地理位置河北省环绕首都北京、毗邻天津,与京津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梯度差”使河北省具有接受辐射、借力发展的独特优势[2]。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在内的环渤海战略经济圈,文化产业单位上万家,涉及20多个行业,集中了我国80%的影音制作机构和人才。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和产业集聚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通过大力培育和招商引资等措施,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农村文化产业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1.1.3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经济属性,农民收入水平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会对文化产业的精神需求更加强烈,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可带动农村文化旅游业、特色饮食业、特色手工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河北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由2005年的3 481.60、130.71元增长到2012年的8 449.60、365.08元,增幅分别为142.69%、179.31%,恩格尔系数也由41.02%下降到33.12%。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经济基础。
1.2劣势
1.2.1发展机制不健全首先投融资机制不完善。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小、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文化产业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资金需求量大,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致使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举步维艰[3]。文化产业是新兴行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前景预期远不如城市文化产业,投资者不愿冒风险;企业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经营风险大,降低了银行的贷款意愿,加大了企业贷款难度,农村文化企业投融资面临困境。其次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村小农意识还比较严重,偏重眼前利益,市场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发展格局;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引起政府的重视,仍以文化事业发展形式进行,相关管理部门、机构不健全,缺乏对市场的有效监督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政策。
1.2.2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缺乏传统文化产业和产品比重偏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的贡献率依次为12.0%、52.7%、35.3%,虽然同1994年三次产业贡献率(15.1%、55.8%、29.1%)相比,农业的贡献率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仍为主导,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是增幅很小,同发达国家60%~70%的比例仍有很大差距。同时缺乏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够,德艺双馨的民俗艺术家、民间工艺技术缺乏继承人,导致文化人才断层;农村工作环境不及城市,大学生不愿回农村工作,造成既懂管理、又懂营销的高素质人才流失;农村文化产业经纪人短缺也是造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重视不够,地方设立的传统文化技术学校只重视文化艺术技术的培养,缺乏对学生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思想教育。
1.2.3文化园区、集聚区亟待完善河北省有7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多数集聚区缺乏完整的产业规划和管理,特色不够显著,造成文化资源浪费,最后因“有园无业”变成产品的展览园或文化博物馆。园区专业人才的缺乏,咨询机构、服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为文化企业进入、初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一条龙服务机构缺乏,都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文化集聚区的长期发展。集聚区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等经济优势,如果不能与区域特色文化相容,并产生文化黏性,则没有任何意义[4]。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企业在一定区域集聚,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初始动力,要使其持续发展,园区内部管理很重要,如果管理不善、不遵循市场规律,那么,这种集聚只是一种空壳[5]。
1.2.4农村文化消费支出比重低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不仅影响着产业资源的配置方式,还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河北省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低于城市。2005-2011年农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年均7.22%,小于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0.71%);全国农村及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分别为9.57%、12.85%,河北省农村和城市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为7.22%、10.71%,均落后于全国文化消费水平。
1.3机遇
1.3.1产业政策环境优势河北省先后出台《河北省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10-2015年)》、《河北省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繁荣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完善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政策规定,突出抓一批以蔚县、曲阳、武强、平泉、北戴河、丰宁、双滦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县(区),按照“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为产业,实施产业带动战略,树立一批县域文化发展典型。最后,河北省政府每年评选出“三个十”,即十个文化特色县、十个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及十个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更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1.3.2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有经验可循河北省部分农村积极地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为其他农村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特色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经验借鉴。蔚县剪纸是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典型,被称为“蔚县模式”,其2012年剪纸产值达5.1亿元,占全县GDP的6.4%,初步形成“展示-营销-基地-培训”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成为蔚县新的支柱性产业。蔚县剪纸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积极通过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途径推动技术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在技术创新、内容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业态创新。坚持由分散的小作坊逐渐走向规模化、连锁化生产经营,由店面销售走向网上营销,由单纯的实体集聚走向有着巨大潜在消费市场的无形集聚的道路。河北省推广蔚县经验,将引导各地深入挖掘当地可业开发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聚集区,重点培育曲阳石雕、馆陶黑陶、衡水内画、蔚县剪纸等民间工艺地域性产业基地。
1.4威胁
1.4.1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等因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较低。2011年河北省居民消费平均水平为9 551元,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4 893元,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5 331元相比差距甚远,城乡消费水平比为3.133∶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1.4.2其他文化大省的威胁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大省,近年来河北省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04-2011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0%,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20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但河北省文化产业起步晚于北京、上海、广州、湖南等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未真正成为河北省的经济支柱产业,与北京、上海、湖南、浙江等省的文化产业贡献率(6%~12%)差距还很大。
2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2.1建立“双轨制”投融资机制
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民营资本注入、引进外资”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利用政府和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投融资机制解决农民资金短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加快建立民营中小银行的步伐。商业银行从基层撤出后,广大的县域农村只剩下农村信用社这一单一的金融机构,加之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经营效益不高、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致使相关地区的中小文化企业处于无法获得金融支持的困难境地。因此,在依托现有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应逐步创造条件并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准入机制,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步伐。建立商业性中小企业银行,可由城市合作银行或城乡信用合作社联合改制而来,充分发挥这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建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专营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
2.2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联动作用
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联动性,可以和其他产业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产业模式。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可以改变农村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政府引导开发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将农业资源同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当地特色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味饮食、民族服饰等资源,开发休闲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的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引导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服务、餐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特色文化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加强农民文化知识的培养,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培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队伍,加速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制定吸引高校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定向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人才优势,为县域及广大农村输送文化专业人才,加大地方性文化手工艺制品技术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培养文化技术传承人的同时,进行中华五千年传统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
2.3完善实体集聚,打造无形集聚
完善实体集聚区的建设需要依托各个历史文化街区、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优势,建立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园区、基地,逐步形成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业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要满足不同人的精神需求,因地制宜,依托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将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个性化、差异化[6]。打造园区无形集聚新模式则要求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网络的建设,实现园区集聚不仅可以是实体形式的集聚,还可以形成无形集聚,如逐步实现“网络集聚”,不仅可以简化企业入驻园区繁琐的手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还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扩大文化企业的交流范围。
2.4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
政府应重点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电影院等,丰富农村文化消费,并完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电子营销网络服务,拓展销售渠道。第二,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开发适合不同消费者的特色文化产品,以适应农村和城市消费水平差异和消费形式多样的特点。第三,积极引进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打造特色文化项目,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文化形象,还能提高农村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餐饮业、民俗演艺业的发展[7]。
2.5实施文化产业“死”-“活”-“动”战略
政府应将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注重结合农村本地实际,发挥乡镇及农村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时应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对产业发展进行定位,积极借鉴典型示范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其他产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死”到“活”的转变。同时,加强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使各种资源能够在区域之间流动,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享有比较优势带来的溢出效应[8],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真正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活”到“动”的转变。
3小结
河北省农村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明显。应对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走特色发展道路,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极大地发挥文化产业的文化和经济两种属性。发展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完善投融资机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文化同商业、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相结合,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河北省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文化消费环境。坚持走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使河北省逐渐从文化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
参考文献:
[1] 张俊生.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探究――以芜湖市为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2011(6):73-76.
[2] 李乐明,叶彩琴.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路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41-43.
[3] 潘彩霞,高晓春,张彦国.唐山滦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11-16.
[4] 焦斌龙,焦志明.集聚度、根植性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0(8):41-44.
[5] 姜长宝.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9(9):236-239.
[6] 张姣姣.论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30):160-161.
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要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明确现有条件和资源、地方政策、基础设施、用地规模等产业状况;要对人口、文化、习俗等人文状况有清晰的把握,才能对区域发展的可能性作出准确而全面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农业规划的相关政策以及特色小镇的相关政策,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特色小镇的类型和方向,对农业的发展形式和内容给予战略定位。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有助于农业特色小镇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的形成,从而顺利进行小镇构建。
2.功能区规划
在功能区的分布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民风民俗,原住民的认可度是农业特色小镇得以建设的基础。同时,明确若干的功能区,如景观设计、核心区划定、产业区建设、示范区位置等。这些规划的影响因素包括现有的地势特点、建设布局、产业关联程度等。突出特色、体现重点,科学协调地确定当地农业特色小镇应发挥的功能和影响。
3.产业规划
从产业项目的规划和引进上看,农业休闲体验项目与农业高新项目数应成为主导;从预期产值来看,农业高新项目的产值将会高于休闲体验项目的产值。应与相关部门签好相关协议,如完善初级的基础设施,并在政策上相应帮扶,双方还签订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协议,承诺共同保护和开发农业资源,共建美丽农业特色小镇。同时,形成若干个代表性企业,打造新型农业业态,优化农业结构,突出农业体验项目与农业高新项目的优势。
4.运行模式规划
农业特色小镇运用什么样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是其成功与否的一大因素。在对各类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管理模式是目前较有效率的一种方式。农业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单位而是创新创业平台,因此要赋予企业更多的管理权和主动权,进而发挥其优质资源、高效管理模式,为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助力,以点带面,促进农业特色小镇的综合竞争实力提升。
关键词 特色农业;竞争力;限制因素;问题;对策;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297-02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地区投资环境不断完善,为甘肃特色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同周边其他省份相比较,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整体水平仍相对落后。因此,正确认识甘肃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现状,对于弥补发展的不足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甘肃是西部农业大省,粮食、中药材、蔬果和畜产品都是其传统优势产业。经过政府多年的扶持,目前甘肃已经在传统优势产业中初步培育起了一些特色产业集群。制种、中药材、蔬果、啤酒原料、棉花等产业集群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初见成效。草食畜牧业和马铃薯两大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属全国领先水平。紫花苜蓿、中药材、啤酒大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甘肃许多特色农产品已经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来源,优质小杂粮、脱水蔬菜、果酒果汁、番茄酱、油橄榄等农产品出口韩国、日本、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且出口量逐年增加。
2 甘肃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分析
由于农业综合竞争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2.1 规模竞争力
选择包括农、林、牧、渔诸产业在内的值型指标来衡量农业规模竞争力水平。从表1可以看出,甘肃农业整体产值在全国属低下水平,占全国比重较低,可见农业规模处于劣势。
2.2 基础竞争力
生产函数理论表明: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决定了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水平。同样,农业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其配置对农业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并决定了农业的基础竞争力。
由于甘肃省人均耕地面积较全国平均水平要高,生产运作的机械化程度和每百户拥有的拖拉机数这2个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其他南方省份更是高出许多,说明其基础竞争力水平较强。但从表2可以看出,甘肃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率为17.77%,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远远高于南方省份,与其他西北地区相比,属文盲率较高的省份。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的现状在甘肃农村经济发展中是一个突出的障碍,这种情况必然制约甘肃特色农业劳动力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农业科技的普及。
2.3 效益竞争力
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农村人均纯收入这3个指标可以综合反映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的情况,进而反映效益竞争力;该文主要选择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农业从业人员主要农产品生产量来表征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水平。
从表3可以看出,甘肃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甘肃省2008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落后全国15~20年,仅相当于全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而农村人均纯收入也只达到发达省份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由此表明,甘肃农业生产的效益竞争力水平相当落后。
2.4 结构竞争力
农业经济结构反映了社会分工的格局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分布状况。该文选择第一产业占总产值比重、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3个指标来衡量农业结构竞争力。
从表4可以看出,甘肃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和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第二、三产业发展落后。从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比重来看,与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明显差距,说明甘肃省经济对农业的依赖度较高,但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第二、三产业服务于第一产业的能力也较低,因此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2.5 现代化竞争力
机械化、电力化、化学化和水利化这4个方面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该文选取单位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以反映机械化装备水平;以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反映农业电力化水平;以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以1 hm2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计算),反映各区域农业化学化程度;选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以反映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水利状况。从表5可以看出,甘肃农业在以上几个指标上基本都属落后,因此整体来说,甘肃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综合以上5个方面的竞争力指标可以判断,甘肃农业经济的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只能算是一个农业大省,并非农业强省,其综合竞争力只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3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3.1 生态环境劣势
甘肃生态环境较其他省份劣势,农业发展中最大的障碍是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310 mm,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干旱,风暴、霜冻和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往往给甘肃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近年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增大,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解决甘肃省粮食自给有一定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地膜覆盖造成的“白色污染”在全省范围内普遍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甘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劳动力素质劣势
甘肃属教育相对落后省份,全省文盲或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口仅占11.97%。妇女中文盲与半文盲的比例则更大。文化程度的普遍偏低致使农业科技推广困难,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严重制约农业生产效率。
3.3 科技劣势
据调查显示,农业科技在甘肃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占40%左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3,大约只有5%的技术真正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科技含量低,生产机械化运作能力差,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将直接制约甘肃农业发展,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羁绊。
3.4 信息劣势
信息化已成为主导世界经济和制约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因素。甘肃信息化各要素指数在西部地区均处落后,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信息服务的渠道不畅通。特别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发展较慢,信息化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甘肃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5 规模劣势
2010年,甘肃特色农业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6个,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到500家。截至2010年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 800个。这些数值虽较以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其他省份相比,在绝对数量和增速上都落后许多。这说明甘肃农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覆盖面窄,参与农户比例不高,利益和运行机制不规范,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大影响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3.6 制度劣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我国农业制度围绕市场经济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但许多制度瓶颈仍未完全消除。一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经营制度严重阻碍农业规模经济的发展。二是不合理、不规范的农村财税制度难以激励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三是现行的农村信用制度和农业发展支持体系的缺陷严重打击了农民的投资欲望,更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民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产权不明晰的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都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矛盾在甘肃特色农业发展上表现尤为突出。
4 提升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建议
4.1 调整特色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特色农业集群化的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3个方面。甘肃要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完善的产业体系要求下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有选择地重点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外资项目,进而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完善,调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布局。
4.2 大力引进和挖掘农业技术人才,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
一是要通过制订优待政策,吸引省外农业科技人才。二是要鼓励和支持省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特色农业基地密切配合,订单式的培养特色农业技术人才。三是在选择农业推广技术时,要注重选择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和可操作性佳的农业技术。对推广的技术要简化操作程序,降低操作成本,不断改进和提高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努力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不断得到提高。
4.3 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特别是要重点扶持绿色品牌
甘肃特色农业缺乏知名品牌和市场号召力。今后甘肃要重视品牌建设,以打造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提升市场号召力。同时,要顺应市场对绿色农产品需求旺盛的趋势,重点培育绿色农业品牌,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从产到销都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严格把关,更要注重绿色品牌认证[1-2]。
4.4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制度创新
政府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健全土地使用和补充制度。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制度创新,改进农村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提高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才能充分调动农业人口的生产积极性。
4.5 建立高效的资源合理利用、保护、更新机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一方面大力推进新的节能技术,改良节水设施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土地休耕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提高复种率,加强立体农业开发保护耕地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农民中树立环保意识,同时要加强环保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强制执行环境保护条例,规范农业生产行为。努力改善土地资源条件,更要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3-5]。
5 参考文献
[1] 马丽荣,王生林.加快转变甘肃农业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09(7):157-160.
[2] 张冰舟,谈存峰.甘肃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1):34-37.
[3] 许立新,黄园军.甘肃农业经济结构比较优势分析[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71-73.
【关键词】北川;羌族自治县;维斯特集团;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B
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紧贴市场需求,优化各种生产要素配置,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的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目前对特色农业的理论研究较多,而针对特定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实践而进行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还不足。但由于区域不同,农业发展模式也因地而异。针对特定区域开展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对于完善特色农业理论体系,指导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山东援建北川的重点农业产业项目,也是北川为发展特色农业引进的重点项目之一。本文主要分析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生产、加工、销售的特色农业模式,以丰富特色农业理论体系,为北川、四川乃至全国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一、北川羌族自治县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分析
(一)自然条件的特殊性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地处四川盆地向藏东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中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西部边缘与高原干热河谷气候交汇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县城曲山,年平均气温15.6℃;降水量1827.5毫米。地形复杂,植被多样,物种丰富,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二)政策优势
2003年国家提出要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西部特色农业开始,特色农业在我国西部得到了快速发展。北川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北川县委常委、副县长王久华提出“北川县要同绕‘高山蔬菜、林特多经、特色养殖、园林园艺、乡村旅游’五大产业,重点发展高山缓季节蔬菜、高品质茶叶、魔芋等特色基地,逐步形成规模性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
二、维斯特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探究
(一)依托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
维斯特集团在特色农产品的整个生产阶段都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存活率,提升了农产品产量,提高了农产品的利润率。
在育苗方面,采用集团工厂化育苗管理方法进行育苗,引进“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sugar-freemicropropaga-tion)”,通过人工控制动态调整优化植物生长环境,为种苗繁殖生长提供最佳的CO2浓度、光照、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提高植株的光合速率,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发育,苗齐、苗壮。其优势表现在:集约化生产、技术水平先进、商业化程度高,经济效益显著;植株生长健康,存活率高,营养价值高;培育生产成本低,利润率显著提高。
在生长环境管理方面,采用了智能温室技术对植株进行智能化管理,计算机参与操作大幅度提供高了工作效率实现无人自动操作,同时计算机采集实时采集温室内环境数据,为专家决策提供现实依据。
在栽培方面,主要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与传统有土栽培技术相比,无土栽培技术有巨大的优势:使用营养液栽培提高肥料使用率,杜绝了环境污染;无土栽培杜绝了病虫害的滋生;发展立体农业,提高了空间使用率;根据作物生长情况随时配置合适的营养液保持营养平衡。由于减少了自然灾害、病虫害、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二)引进先进设备,发展精深加工
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引进精粉机、研磨机等先进魔芋加工设备、采取魔芋深加工技术对魔芋进行深加工,其凭借先进、独特农产品加工模式取得的了巨大经济效益。
首先,对比维斯特特色魔芋产品加工与传统魔芋产品加工可以发现:传统魔芋产品建立在自然经济为主的基础上,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北川维斯特魔芋加工建立在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上,利用先进魔芋加工机械,进行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它不断地运用现代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营养学、卫生学等知识以及新的技术革命成果来改进魔芋加工工艺。将传统的廉价的魔芋加工为魔芋胶、魔芋粉及“东方魔粒”等价格高昂的商品。且掌握和运用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微生物、食品包装、食品保藏及运输等各种专门技术及一系列的现代管理等,促进了北川魔芋加工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再者,对比维斯特魔芋产品与普通魔芋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可以看出:普通魔芋产品卖价低廉,市场平均价格为3元/斤,年产量为5000~6000吨/亩,而维斯特经过精加工后的魔芋精粉和魔芋胶,价格高至239~300元/斤,年产量可达800~1300吨/亩。配合先进的魔芋加工技术如精粉细化加工微粉技术、无机溶剂保护加工精粉技术等,每年可生产加工各种魔芋食品1000吨、各等级优质魔芋精粉1500吨、纯化魔芋精粉800吨、魔芋胶800吨。维斯特魔芋加工厂巨大的魔芋需求量直接拉动魔芋种植农户每户每年增收6000元一8000元,其加工板块年销售净利润可达60~70万,以实践论证了科学技术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农业效益的迅速增收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运用网络技术,搭建销售平台
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不畅已成为阻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是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经济的不匹配。由于农产品季节性、结构性、区域过剩性等一系列因素,拓展销售渠道成为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目前美国约2/3的农民拥有计算机,因农业需要上网的时间每周平均两小时,而这方面是我国农业销售的短板。网络营销不仅可以实现远距离买卖还可以应用于“市场调查”、“交易洽谈”、“付款结算”等其他活动。另外运用网络营销可以增加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农产品损耗以及制定正确的生产决策。传统农业销售信息来源不稳定,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导致生产决策失误。基于网络营销的这些优点,北川维斯特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北川维斯特商品交易所”,实现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网上交易。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在家点击网页,通过网上商城、现货挂牌交易、招标拍卖交易、订单交易等多种交易模式完成交易,且商品均为标准化分等级商品,杜绝了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建设成为果品蔬菜和特色农产品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打造中国西南部最大的电子交易平台。网络的交易方式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使得定价更加市场化,交易所中的最低交易单位是一手25公斤,每天大约有20~30万手,总质量在50~75万公斤左右,市场极为活跃。农产品贸易与现代金融的结合,也引导农民选择性的种植农产品,减少市场风险,并且通过远期的交割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损失。
三、农业发展启示
(一)转变经营管理方式,走集约化道路
作者在对北川县周边土地占有量进行调查后发现,当地农民土地拥有量平均仅为3亩每户,大部分土地的种植、管理仍比较分散,生产面积小,小农经济体现明显。而相比之下,维斯特农业生产基地占地100亩,生产管理集中化,充分利用土地,实现农业集约型发展,是传统农业发展突破的一个表现,给传统农业集中化发展提供一个典范。
(二)提高科技普及率,降低生产风险
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采用智能温室、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无土栽培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农产品生长速度加快,种子的出苗率提高,免受天气变化影响,大大降低了生产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而相比之下,传统农业的菜农种植,种子出苗率大部分在80%以下,极易受天气和病虫害的影响,农业产量不稳定,风险高。
建议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加强农村科教培训,将科学技术带人农村,实现大范围的农业生产科技化。以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以科技带动的新兴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休闲农业在体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休闲农业发展呈现一片祥和的状态,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其暗藏的问题也得以暴露,因此怎样解决当前休闲农业发展,探究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发展途径,也已然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在体验经济视野下,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壮大,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当前休闲农业企业积极与旅游集团合作,两者合作共创佳绩,这种合作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旅游业的业绩,也开辟了休闲农业旅游路线[4]。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4年1月,福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达到24个,同期增长了5个,在良好的发展趋势下,福建省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休闲农业的类型上,从全国整体休闲农业发展方向上来看,休闲农业逐渐向规模化与多元化方向发展,转变了从传统单一的发展模式。当前休闲农业的发展类型包括,观光果林,体验式渔业、农业生产、农业采摘(收获)、民俗文化休闲体验、体验式茶业等多种类型。
(二)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休闲农业在快速发展背景下,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包括休闲农业项目开展不合理,众多农业资源利用呈现不合理状况。在当前的休闲农业相关活动中,各项项目的展开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农家乐”等活动难以得到创新,致使旅游资源浪费,休闲旅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将会出现缓慢增长的状况。休闲旅游脱离农业文化。农业发展依附于农业的生产与劳作,在长期的农业活动之中,逐渐形成众多农业文化,例如传统的采茶歌,之所以农业艰苦的生产体验得到众多群众的喜爱,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业文化的依托,在农业文化的渲染下,休闲农业才得以发展与壮大。但是从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休闲旅游脱离了农业文化,各项休闲农业活动并未体现出地方特色,对于农业文化发掘力度仍显不足[5]。休闲服务水平难以达到实际需求。市场需求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而休闲农业作为服务行业,服务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前来消费,一方面希望得到质量较好的服务,一方面希望在实际的体验中得到人生与生活的领悟。但从当前的休闲农业发展来看,农业本属于第一产业,而休闲农业则偏向于第三产业,在这种跨维度上的转型中,农民的素质并未得到及时的转型,即使农民自身具备朴实祥和的形象,但是对于服务行业,与服务相关知识,农民仍然处于欠缺的状态,因此导致当前休闲服务水平难以达到实际顾客的需求。
二、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提升途径
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呈现出的相关问题不可忽视,本文认为想要提升休闲农业发展途径,需从几下几方面着手。
(一)统筹全局,合理规划
在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发展逐渐呈现出疲软的状况,基于此,应着手于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查找当前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分析其原因,统筹全局工作,之后对休闲农业进行规划。在当前休闲农业中,不难发展休闲农业与其相关的各项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旦出现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将会牵扯至当地整个经济的发展。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将休闲农业与当地经济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之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正式休闲农业发挥的地位,统筹全局,运营周边城市发展带动休闲农业的进步,在政府国际的大力支持下,合理利用当地的相关农业资源,创新休闲农业各项活动。改变传统农家乐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例如可根据游客情况,在农家乐的基础上,结合游戏的方式,将游客进行分组,设置多个游戏环节,让游客既可体验到农业项目,还可在劳动中,体验游戏的乐趣。还可利用周边旅游资源,建设相关的旅游景点,例如可组织游客到周边乡下、森林、湖泊等地进行旅游,增加相关的旅游项目,为游客更好的体验自然生活。但在开发相关旅游项目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可持续性的开发,在享受自然资源回馈的基础上,保护和爱护自然。
(二)加强农业文化建设
农业文化是农业在千百年迁徙与演变过程中凝结的智慧结晶,因此对于农业文化的建设与开发,可帮助休闲农业提升其发展绩效,扭转其发展困境。加强农业文化建设需着手于农业文化的特征,打造当地特有文化的特色。在体验经济视野下,充分挖掘特色农耕文化,在进行农耕文化建设过程中,可进行相关充农耕景观建设,例如农业体验园、农业观光园、农业培育园,明确各个农耕景观的作用,并对其中的农业文化进行接受[6]。例如转基因农产品,有些城乡人士虽听闻过转基因,但并未真正了解,因此可在观光中进行讲解,让人们了解到转基因食品的功效,转变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在进行农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当地特色农业文化。例如采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茶中可领略人生与感悟人生,而采摘茶时,也体现着一定的茶文化,例如采茶对于时间的要求,不同茶种对于茶嫩芽的要求与采摘手法也不同,在采茶中,一些民族要举行相关的活动准备,如服装准备、采摘工具准备等。这些活动准备中,各项项目的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应充分保护这些特色的民俗农业文化,与此同时,在建设文化时,也可利用周边城市,建立产业群效应,培育自身休闲农业品牌,以便于扩大当地休闲农业知名度,促进休闲农业更好的发展。
(三)定位于市场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市场需求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休闲农业的正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应积极定位于市场需求,转变其自身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在发展过程之中尤其注重提升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休闲农业在规模化发展中,需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即使为小型农家乐品牌其相关的经营人员也需进行服务教育,让顾客体验休闲农业生活,并非自租旅游,应在游客观光或体验过程之中,做好相关介绍与帮助工作。在当前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负面旅游信息屡见不鲜,对于休闲农业来说,亦是一个巨大考验,而分析其核心问题完全可以将其归类至服务领域范围当中,因此休闲农业旅游要想得到有效发展,重要的手段便是全面明确市场需求定位,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尤其着重注意儿童与老人的安全问题,在采摘的过程之中防止儿童与老人受伤,也是休闲农业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让游客既体验到回归传统农业的乐趣,也需让游客感受到现代化的生活体验,以便于在体验经济视野下,更好的提升休闲农业发展。
三、结论
一、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山西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推进特色农业全面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色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特色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明显提升。但整体而言,山西特色农业仍然存在产业化程度偏低、市场交易不规范、科技转化率不高等深层次问题。
1.产业化程度低。特色农业经营化水平高低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一般来说,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越高,其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占有率越高。从整体经营水平看,现阶段山西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尚不完善,和其他省份相比,经营水平低,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少,仅有25家。2015年列入“513”工程的省级龙头企业仅81家。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就很难起到同行业带动辐射作用,影响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2.市场交易不规范。目前,特色农业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厂商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会采取不正当手段,钻法律的“空子”。市场交易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准则和规范。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厂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通过一些特卖促销活动以低价销售产品,不能保证特色农产品的优质新鲜。另外,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真假辨别能力低,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部分特色农产品定价过高,有的甚至形成市场垄断,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
3.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从山西省公共财政投入中不难看出,山西省农业研发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1。在国家对各省份的财政投入中,对山西省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其中科学技术的投入为62.06亿元,农业相关的投入仅为339.69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最少。
二、制约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山西省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科技水平不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不通畅、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不合理等。
1.科技创新能力和投入不足。特色农业是资源、劳动力、科技相结合的一种农业,它是一种高效农业。所以,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现阶段而言,山西省特色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完善,特色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一方面,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高技术水平的科技人员偏少,非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比较短缺,许多现代化的生物科技、农业设施、信息技术等还未得到很好的应用。而且,农业科技转化率低,科技资源与经济建设结合不紧密。
2.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不通畅。山西省因地处大陆内部,交通不便和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成为山西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如表2可以看出,中部六省中山西省交通运输就业人数相对较少,且集中在铁路运输业,水运和航空就业人数较少。进一步说明山西省航空和水运发展缓慢,这就导致特色农产品新鲜度和保质期延长。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山西省运输线路总长度仅为143687.4公里,在中部六省中运输里程最短。其中,公路运输里程最长,为139343公里,但是在六省中排名最后。可见,身处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利,对山西省对外运输特色农产品影响很大。另外,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条件不容乐观,许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道路、运输设备、仓储设施、保鲜设备等硬件设施还很落后,现代化信息网络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市场信息不灵,信息收集、传递手段落后,时效性差使绝大多数农户不能及时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
3.劳动力素质偏低。随着农业产业技术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要求农民对该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越来越高,文化程度的高低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山西省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力大部分是体力型的,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如图1显示的是2013年山西省农村受教育程度。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总劳动人口的22.7%,初中文化程度占47.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8%。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农业高新技术的普及,使得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农户自身生产意识薄弱、风险意识不强,阻碍了特色农业向科学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的发展。
4.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目前山西省虽然创建出水塔老陈醋、冠云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古城纯牛奶、六味斋酱肉等一批农产品品牌,但是大多数农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不注重农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建设。在2014年农业部最新公布的全国1191家龙头企业名单中,山西省合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6家,仅占2.2%。这对于树立山西省特色农业品牌,提高知名度非常不利。5.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不合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而政策因素往往是作为外部因素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因素同样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往往政策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带动或抑制特色农业的发展。因此,山西省省委、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以区域利益符合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鼓励政策,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相关的抑制政策能够有效地防止盲目开发农业资源。
三、加快发展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对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加快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把农业做强、做优,增强市场竞争是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要加强具有山西省特色的优质杂粮的选择和栽培。根据山西省农业地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因地制宜培育适合各农业生态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重点研究具有特殊用途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农产品结构要立足市场经济需求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提高绿色蔬菜种植产量。要研究制定鼓励优势品牌和高新技术农畜产品出口的具体政策,积极引导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民营加工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龙头企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对提高产业化水平至关重要。所以,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增强山西特色经济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把确实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作为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其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和发展山西特色农产品的综合加工“龙头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后,积极开发绿色食品和地方特色农业土特产品。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开发绿色食品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更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3.加强政府监督和扶持力度,促进山西特色农业发展。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农业政策、资金投入以及监督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具体而言,首先,政府要制定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为特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法律环境,对经营特色农产品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和适当的税收减免或者降低税率。其次,要加强对特色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根据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应从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信息渠道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支持特色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教育、农业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加大投入,增加对农业灾害的补贴;同时,逐步建立完善农业科学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农民根本利益。
4.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保障。省委、省政府应该在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短期培训等方式。对于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民来说,可以请专家进行专门的培训,政府给予一些补贴,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快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进而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结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构筑具有__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打牢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前全市“三农”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一体化新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资源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农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武装、采用先进管理的高投入高产出效益型农业。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可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力举措。现代农业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开放型农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通过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就会迅速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素质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前提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其它方面的发展目标。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就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扎实推进。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对构筑__区域发展新高地、打造区域增长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二、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准确把握__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我市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迈进,以科技化、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框架初步形成,但用辩证观点分析研判,可以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与矛盾问题并存,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优势不够突出,特色不明显、产业竞争力不强,远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一)既要看到农业产出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又要看到继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依然繁重。20__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05.5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38倍;粮棉油、瓜菜、畜产品、果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应当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依然繁重。
(二)既要看到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又要看到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难度明显加大。20__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5元,连续4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然高达2.6:1,但同时看到,在连续四年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实令人堪忧。
(三)既要看到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又要看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尽管随着各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上看,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设施落后不配套、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远没过关,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形势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既要看到农业科技有了长足进步,又要看到农业发展方式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传统农业比重依然偏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任务依然艰巨。
(五)既要看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明显提升,又要看到继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90余家,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带动基地450万亩、养殖规模1.5亿头只、农户100万户,但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档次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业体系不健全、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然突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仍然艰巨。
同时,也应看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开展,各级对“三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农村作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投入重点和重要取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都为下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__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型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坚持多措并举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建设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的奋斗目标,这是立足__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展特色畜牧业,壮大做强淡水渔业,发展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__农业上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化和延续,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具有鲜明__特色现代农业的正确选择。
我市已基本具备建设__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和产业基础:从产业基础看,经过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对农业结构实施深度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深度培植开发,全市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基础不断加强,并且培植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积极了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全省位置看:我市农业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畜牧业,地方名优品种众多,常年产值和肉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10;渔业,我市拥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淡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1/4;种植业,粮食、棉花产量占全省1/10。从所处区位看:我市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通道,既是生态建设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又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带,发展生态农业既是客观要求,也是必然选择。总之,我市拥有建设发展__特色现代农业的可靠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
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总体构想:(__特色现代农业的模样)大力开发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等地方畜禽良种,尽快形成品种资源充分开发、生产布局合理、规模优势突出、加工体系健全、质量安全可靠、品牌效益凸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牧大市。立足__淡水资源丰富的实际,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努力做大做强微山湖系列品牌,尽快形成宜渔资源充分利用、产品结构优化、产业体系健全、品牌优势突出、产量和效益位居全国前列的淡水渔业强市。坚持以优质安全为前提、现代科技为支撑、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努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尽快建成农业标准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产出效益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名市。通过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和生态农业名市建设的推进,带动提高全市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构筑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特色畜牧大市建设,以开发保护九大地方畜禽良种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四畜两禽”,即鲁西黄牛、优质生猪、小尾寒羊、__青山羊和肉鸭、蛋鸭。建设“三区一带”,即西部牛羊产业区、中部肉鸭产业区、东部生猪产业区和沿湖蛋鸭产业带。培植“六大品牌”,即鲁西黄牛、__优质生猪、小尾寒羊、__青山羊和绿源肉鸭、微山麻鸭。淡水渔业强市建设,着力构筑养殖、加工、流通三大龙头企业集群,打造湖区、库区、采煤塌陷区、池塘养殖区和沿黄开发区五大高标准健康养殖基地,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水产品质量监管、渔业环境监测、水产苗种检疫、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渔政执法管理、渔业风险救助七大支撑体系,实现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法制化、生态化、设施化、规模化九化渔业发展格局。生态农业名市建设,通过实施“两减三保”、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植被绿化与水土保持、现代农业功能拓展七大工程,实现农业结构优化、生产过程清洁、生态技术科学、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构筑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应遵循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原则。按照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要求,构建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物质基础。发达的物质装备条件,是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着眼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重点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二)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科技支撑。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在健全完善高效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特色畜牧业、淡水渔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实施联合攻关、集中突破,集成配套、集中推广,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三)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不断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多种功能。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农业功能已由单纯的食品保障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领域延伸。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形态不断丰富、比较效益不断提升。在确保粮食和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培植发展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
(四)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创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组织机制。运用现代经营形式重组传统农业,必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极大地发展农业生产力。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组织农业发展,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多环节增值增效。
关键词:中西部;效益农业;增收
效益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利于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中西部地区发展效益农业,既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三农问题的解决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效益农业的内涵
效益农业,是指强调收益和利益,确保农民增收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从微观主体,即农民的角度来讲,效益农业就是能够为经营者创造满意的收入,或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从宏观主体,即政府角度来讲,效益农业就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效益农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农业发展从追求产量、保证区域供给转移到追求质量、维持可观经济效益。效益农业不再单纯地强调满足农民温饱,而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实施原则。效益农业是市场化农业,它从市场需求出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以产生更高经济效益。其次,效益农业也是精品农业和科技农业,其通过先进生产技术的引入,促进农业品牌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综合质量和价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效益农业,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同时也是农民群体的迫切需求。
二、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改造能力差
客观而言,中西部地区耕种环境较差,改造成本高,这成为了限制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由于中西部地区耕地条件的限制,区域内的农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为落后,与东部发达地区、国际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目前,受耕种条件的限制,中西部地区多数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只有少数老弱群体留守农村,依靠农作物种植来勉强自给自足。然而,随着中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可耕种土地数量进一步减少,农业发展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二)生产能力低
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依旧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农作物种植和农产品产量基本依赖于季节气候。如果当年风调雨顺,作物生产良好,农民就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收成。但是,一旦季节变化无常,雨水短缺的情况下,农作物生产将遭受巨大影响,农民收成也会锐减。
其次,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自然灾害相对较多,导致农业产量无法得到可靠保障。中西部地区多山地丘陵,夏季降水比较集中,容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大量梯田容易被毁坏,严重影响到农业正常生产。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特别是在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下,经济损失非常大。
(三)综合效益低
目前,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东部主要农业地区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且相对比较平坦,易于机械化作业,大量先进、高效种植和生产方式的运用极大地保障了农业效益。而中西部地区目前仍旧以人工作业为主,无论是在农作物的种植还是收割方面都基本依靠人力来完成。巨大的技术悬殊,导致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能力严重不足。此外,中西部地区缺乏对市场的把握,很少在农作物品种方面下工夫,种植理念也比较落后,导致农业收入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三、中西部地区发展效益农业的基本要求
中西部地区效益农业的发展,必须强调农业的特色化、标准化和科技化生产。效益农业必须从地区农业实际出发,深入挖掘和剖析地区农产品特色,遵循坚持重点扶持、多样发展的原则,走特色化农业产业发展道路。
其次,中西部地区效益农业必须强调发展的标准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发展效益r业必须在加强特色化定位的同时强调产品的高标准,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此外,还要强调科技化发展路线。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自然条件更为恶劣,因此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产品产量不足。为实现效益农业,必须实施科技路线,加强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引入,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快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步伐。
四、中西部地区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宏观调控
中西部地区发展效益农业,必须以政府宏观调控做支持,健全我国现行的农业法律法规,推动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中西部地区农业综合竞争力。效益农业的发展,还需要完善的交通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做保障,以实现农业的国际化。
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交通网络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农产品的高速运输,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道路交通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地区经济、文化和信息交流。地方政府应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效益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必须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互联网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网络建设,农民能够及时快速地了解和掌握最新农业信息,并获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价格走向分析,从而加快生产调整,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重视技术推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和变革能够极大地优化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对于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而言,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势在必行。地方政府在发展效益农业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地推广立体化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生态农业。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严重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一方面,针对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政府应该给予更高的农业补贴资金,鼓励农民购买机械化生产设备,以缓解靠天吃饭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建立农业机械合作社,加强与农业机械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通过租赁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对应的机械生产设备,同时为企业提供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
(三)优化农业结构
为加快效益农业的推广和实行,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丰富农产品种类,促进农业的多样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效益农业强调农业的市场化,而不是单纯的满足农民生产所需。效益农业必须立足于市场,通过品牌化和多样化来占据更为广阔的市场。地方政府必须依照地区农业发展实际,调整农产品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附加值较高、市场需求量较大和利润较高的农产品,适当削减低价农产品占比。
为保证农业结构优化工作的落实,地方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群体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转变农民生产观念。地方政府要组建专门的效益农业推广和宣传部门,深入基层群众开展教育和宣传活动,帮助农民接受先进的技术培训和教育,使农民形成市场化思维,提高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当然,地方农业企业也应该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调整农产品加工和生产结构,严格把控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带动中西部地区农业品牌化和多样化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突出地方特色
中西部效益农业的发展,还应坚持地方特色,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减少市场竞争压力,促进地方效益农业的稳步发展。目前,农产品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农产品同质化严重。而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自身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显然处于劣势竞争地位。对此,必须加强农产品特色挖掘,在产品品种、价格、口味和质量上形成独特优势。
中西部地区效益农业发展中,必须充分剖析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发展当地种植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围绕主导产品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不断增强地区农产品综合竞争力。虽然西部地区山地、丘陵居多,不利于机械化农业推广,但是,许多优秀的特色农产品在全球享有较高知名度,如夏的枸杞,汉中的茶叶、板栗等,都有着良好的市场口碑。对此,地方政府应该将这些特色农产品作为效益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以获取更多经济利润。
五、结语
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转变农民传统农业观念,通过特色农产品挖掘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化、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皮竟,蒲昌权,熊艳,等.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