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1 06:06:23
导语:在思想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当四条边线框定了一个对象的形式和内容的同时,就已经框定了摄影者的视角、他所要表达的意义和他的审美取向。照相机代表了摄影者的眼睛,却被摄影者用这些线条把看到的变成了他想看到的或是打算看到的视野,因此,照相机又是摄影者眼睛的聚焦器、选择器,是一个中介,联系起了观看者和对象;作品(照片)是一个窗口,摄影者推开了这扇窗,让人们通过它看到了他想让人们看的。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照相机后边的眼睛是怎样选择对象的,他选择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选择?这就是我们在审视摄影作品之前所预设的问题,以求得到解答。其实任何艺术都是这样,我们并不与作者进行直接的交谈和对话,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想听他们讲什么,而是通过他们的作品去领悟、感觉、解读。这也是我们对PK选手及其作品的态度。
观念—客观与主观:他们都带着一种搜索捕捉的目光,他们准备拍摄的对象在理论上其实也都是共同的,只不过他们提供的作品则显示了极大的不同。从中,可以读出他们事前为自己这次创作所做的价值预设是不同的。这也许与他们各自的创作经历有关,与他们往常拍摄所设置的习惯目标不同,所以,这次的拍摄尽管有组织者为他们限定的条件,但是依然无法完全摆脱自己在习惯目标的选择上的敏感性。这就是他们对摄影创作的理解和目的所在,反映了他们的摄影观念的差别。吴建斌的社会写实路线,关注的是社会民生百态,因此他的作品中对象都是处在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情感和动作,以及他们与环境的关系。这种情态说明他们都生活在各自的心境和对环境的反映当中,照相机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到他们此时此刻的活动和状态。作者把照相机隐藏得很好。而戴安娜则显示了对这次创作进行了相对成熟的构想,那就是对这座文化名山做一种文化的表现。作为一个中国文化的“他者”,她始终处于试图以中国文化第一人称的身份却又不可能完全丢弃异国文化的“他者”视点的矛盾之中,而其作品却因此蕴含了两种文化视角,可算巧妙的融合。如果说吴建斌的作品尽量保持一种客观的话,那么戴安娜的作品则更凸显主观的把控。
风格—再现与表现:经典文艺理论中这是一个被一再讨论的问题。一般来说,在形式风格上,中国民族艺术传统重视后者,而西方传统则强调前者。但是在现代,西方的形式创造已达百年,只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才被再发现,并受到中国艺术家的追捧。这不是一种“悖论”,而是反映出艺术观念向现代性的演进。但是在中国,现实主义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它的规定性使得中国民族艺术的表现性传统中断,而在现代形式演进当中,对西方的追赶在摄影领域表现得并不明显。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两位作者在创作风格上显示了观念差异。严格说,戴安娜的作品在形式创造上并不具有典型性。但是在用形式表达中国文化内容方面的努力应该说是很有特点的。首先她从观念出发,运用中国文化元素作为创作的统领,去有意识地捕捉具有意象性的画面,眼光很为独特,表现性强。而吴建斌则依然尊重着本土文化的思维惯性和纪实再现的原则,重在表现人,现实的人、特殊自然环境中的人、人的群体性、人与景观的关系等等,而且这些人都处在行动中,即使是身体静止,而目光、情感走向依然都在动作中,具有现场感。他的形式创造不在于将画面形象抽象化,而在于具象性、稳定性和在场性。
关键词:墨家文化;非攻思想;探析
墨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乱”。那时“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再加上物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封建地主经济代替了原来的封建领主经济,这一切都激发了大国的野心,他们不惜发动战争去掠夺他国版图、财富、人口。面对这种局面,他反思现状,提出非攻。
一、多元思想探析
(一)政治上国家之间平等交往的准则
从政治层面来看,“非攻”折射出一种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交往准则。生活于乱世中的墨子,亲眼目睹了各国诸侯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土地、财富,不断发动战争,相互残杀,这一切后果承担者却是人民。为此,他认为这一切祸乱产生的根源是不相爱引起的,从兼爱立场出发,提出“非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国与国之间平等对待,互惠互利。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仍然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仍需发扬国家之间的平等准则,平等对待,从而共同去寻求双方更好地发展,做到共赢。
(二)军事上积极防御的军事思想
从军事层面看,“非攻”蕴含着积极的军事防御思想。即“有备无患”和“全方位防御”。“非攻”本身是一种反战思想,但他也主张积极备战。在当时那个大国进攻小国、强国凌侮弱国的情况下,他指出“备者,国之重也”。如此可见,面对强国的威胁,做好军事防备是需要从各方面着手的,也就是全方位的防御。不得不说,墨子的“非攻”智慧在当时的先进之处。时至今日,世界总体局势趋于稳定,但局部冲突不断,特别是一些小国、弱国,常会遭到来自大国的侵略,这个时候,做好本国的国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三)思想上以“兼爱”为理论基础
从思想层面来看,“非攻”将“兼爱”作为理论基础。做到非攻的前提是兼爱,如果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做到兼爱,又怎么会出现猜疑、战争。对于小国弱国充满同情,他希望通过“兼爱”,使人与人之间能相互关爱,国与国之间平等对待,即只有普遍的爱,才是人类拯救自己的唯一希望。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社会因其儒家的周礼而存在着“不平等”的爱,墨子从兼爱立场出发,呼吁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爱,普遍的爱。二者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小国,对于减轻人民痛苦、制止战争都有着重大作用。
二、“非攻”思想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在思想层面,墨子高举“非攻”这面和平旗帜,反对攻伐战争,提倡国与国之间平等共处,为其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坏境,以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是他“非攻”思想的闪光点;在政治层面,他敢于从平等观入手,提出了国与国之间平等交往的准则,即“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在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与墨子“非攻”并称为非暴力论的“兼爱”思想也逐步运用到国家问题上来,指导国家间的各项事宜。
(二)局限性
“非攻”思想是墨子结合当时社会现状和历史条件而提出来的,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其一,作为一个小生产者,未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根源,只是简单地将当时天下大乱、诸侯混战归结于人们的不相爱,带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其二,是由其所处的阶级立场的限制。他所提出的“非攻”只是站在小生产者和人民立场来说,没有考虑到统治者的利益,也就是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
三、结语
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就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提出了“非攻”,主张国与国之间平等对待、互惠互利,反对大攻小 、强执弱等一系列有助于构建国际新秩序的准则。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经济、技术等层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主载国际新秩序的却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在早在二十世纪末就提出了第三个全球化―“民主与”全球化,但在实际的执行中,却经常打着其旗号去干涉别国内政,从而为其称霸全球做准备。这正应了那句“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这与墨子所说的以“义”之名去讨伐他国是同等的道理。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走的是和平崛起的道路,也就是“在不给现有秩序带来冲击的情况下实现发展,希望能找到给临近各国带来好处的崛起方式”。中国也会与其他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影响国际新秩序的行为,并且锲而不舍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寻求人类的共同发展,努力创建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水渭松.国学大讲堂墨子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17.
[2]张月娥.墨家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问题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2:10.
[3]陈广忠,陈青远,付芮.淮南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03.
[4]里功.老子庄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23.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8:239.
[6]王裕安.墨学研究论丛(第五期)[M].山东:齐鲁书社,2001:2.
[7]邓英树,向宝云.墨子与社会问题透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18.
[8]方勇译注.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32.
[9]孙中原.墨者智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255.
[10]方勇译注.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122.
[11]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3.
[12]徐希燕.墨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71.
关键词:中原;思想文化;力量;和谐;传承
1 中原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有九州,河南居九州中心,称为“中州”,简称“豫”,但因河南境内平原较多,所以称为“中原”,中原泛指以洛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专指河南省。那么什么是中原思想文化?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原思想文化则主要是指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即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是百家蜂起、诸子争鸣传统思想的活跃时期,其中包括儒、道、法、墨家等思想。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他讲说的地域主要是在中原。道家思想的老子,他长期生活在中原地区而写下了《道德经》。程颢、程颐是河南洛阳人,宋学的开创者,他们不仅把儒学推向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峰,而且成为了宋元明清以来的主流意识形态。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也是河南人,他提出了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合一的统治思想。汉唐以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儒道互补,加上佛学的调适,在宋代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意识形态,这也是在中原地区完成的,可以说这些与河南都有着很深的渊源。
2 中原思想文化的力量所在
中原思想文化的力量在于深刻、进步、传播、传承、创新、活化。中原思想文化始终传达着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理念,不仅涵盖了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而且还体现了向往和平、友好相处、和睦和谐的精神境界。
2.1 中原思想文化的力量在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仁”即是“爱人”的道德学说,主张“仁、礼”。仁,主要体现人道精神,指同情、爱护、关心的心态;礼,则体现礼制精神,是指礼仪、礼貌这样的规矩。孔子提倡“杀身成仁”,意思就是说为了维护“仁”这一道德思想理念,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克己复礼为仁”即是讲要促使自己的视觉、听觉、语言、行动都要符合“礼”的规定。而孔子把“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等作为基本要求来规范弟子的言行举止,更是把诚信看作做人行事的出发点。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说无论一个人的才华有多横溢,知识有多渊博,总是会有不懂的问题,只有实事求是、虚心求教的态度,从中学习到更多更渊博的知识才是聪明、智慧的选择。“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出并归纳的五个最重要的道德要求,五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存,随着社会演变和文明的推进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大厦的支柱,不仅带动了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它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气、造就优良品格、培养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进步,可以说中原思想文化的力量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中原思想文化的力量是促进和谐、维护稳定
和合理念是中原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老子提出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孔子《论语》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儒、道、释的思想中都包含着“和”的内容。和合,就是其本身字义,“和”一般情况下指和谐、和平、祥和;“合”一般则是指结合、合作、融合。
“和合”的最高理想实现是“和谐”,“和谐”是人类从古至今一直追求、崇尚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以及文明持中的和谐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即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睦,它所反映的是世间万物的普遍规律,它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天地万物)相互之间的统一。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和”是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和谐”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直追求的美好理想,政通人和是人们理想的政治心态和社会生态。不仅为今天的道德素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找到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一条生态与经济“共赢”的道路。所以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发展问题时,我们只有以文化的力量、扩大共识,才能有效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贸易冲突摩擦等共同难题。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沟通心灵、促进和谐的独特作用,用文化的力量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为应对挑战、加快发展营造人心齐、社会安、大局稳的良好氛围。
2.3 中原思想文化的力量在于引领东方文明的进程
长期以来,中原思想文化一直引领着东方文明的进程,甚至远播西方文明,并绽放出瑰丽的文化特色和魅力。《马可・波罗游记》对当时东方国度和谐思想的赞扬至今仍然被人们所称道。1988年,全球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如果人类想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之前,去学习孔子的智慧。”这充分地证明了中原文化在精神境界上所建构的文化思想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如天下大同的理想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大德曰生的人文情怀,在环境污染恶化、能源消耗严重、人为灾难频繁的今天,不仅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建设的美好理想,而且对于世界文明的进步也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3 中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活化
文化凝结历史,文化连接未来。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深刻哲理、精辟论断等,都可以不断地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以“道”解释了宇宙万物的演变,其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把人和地、天、道并列,并且认为地、天、道、人相互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与现代社会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相一致。我们也可以把《道德经》中顺应自然、效法自然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管理的内涵和发展思想,而且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天地。
《论语》强调“仁”“礼”思想,“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相互尊重的情感。“礼”,即是指建立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标准和准则。在现代的生活中,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例如,看到别人的不幸遭遇,仁者应该有恻隐之心,不应掺杂功利去计较和考虑,而应当伸出援手相助。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感人事迹,每年评选的感动中国,他们的身上都能体现出仁爱的传统精神和美德,这是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承与活化。
我们也可以把《论语》中的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的职业道德结合起来,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不仅提高了中华民族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更体现了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规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和秩序。
4 结语
中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决定了中原思想文化对于中华文明意识形态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我们今天进行道德建设、人格完善,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思想意识与世界的关系
思想意识与世界的关系,古人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的。古人认为:一方面,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动物植物等等一切现象,都是思想意识所显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没有思想意识就没有世界;另一方面,思想意识摄取世界现象成为思想意识的内容,没有世界就没有思想意识内容。古人的这一观点,与现代人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差距。现代人认为思想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没有客观世界就没有思想意识。这一观点与古人观点相比较,现代人的观点只是古人观点的一个方面,没有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认识。古人的观点就象左和右、上和下相对存在一样,思想意识是左,是上,世界是右,是下,思想意识和世界是相对存在的。
2思想意识与世界的起源及其变化
古人从思想意识和世界相对存在这一观点,解释了思想意识和世界的起源问题。古人认为,在思想意识和世界没形成以前,是空寂的,没有你我的相对,没有左右上下的相对,没有时间空间的相对,没有一切一切的相对。当想要看,想要听,想要嗅,想要尝,想要触时,就这一个念头一动,就有了影像,就产生了相对。有了相对,就有了思想意识内容,有了内容,相对的影像就形成了世界。古人有这样的描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就是空寂,有就是思想意识和世界相对,有了相对,思想意识就有了内容,随着思想意识内容的积累和沉淀就显现出世界的万事万物。古人对生命的认识和现代人不一样,现代人认为有形象活动的个体是生命,古人则认为思想意识是根本,思想意识就是生命。在思想意识和世界形成初期,因为思想意识中的内容很少,思想意识处于模糊状态,并没有一定形象,思想意识只是一种存在,所以世界也处于混沌状态,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不很分明。随着思想意识摄取内容的增加,思想意识有了形象,这就是现代人说的生命(但不一定是现代人的形象);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也变的清晰,这就是现代人说的世界。思想意识内容在变化,所以世界也在变化,思想意识和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思想意识内容变的好,世界就变的好;思想意识内容变的坏,世界就变的坏。
3思想意识的多样性与多维世界
思想意识和世界是相对存在的,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在无数的生命中,每个生命的思想意识都不一样,但总有相似或相近的,这些思想意识相似或者相近的生命群体,就会显现出相同的世界。因此古人就有了这样的谚语:“物以类居,人以群分”,“善一堆恶一群,什么样的人找什么样的人”等等。所有这些古人的言说,都指向了一个观点:思想意识的多样性显现出多维的世界。既然还有多维世界存在,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呢?这就好像有多盏灯光,这盏灯的光和那盏灯的光互相交涉,有的生命生活在这个光中,有的生命生活在那个光中,生活在这个光中的,看不到那个光中的。多维世界也是这样,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互相交涉,但互相不妨碍,这个世界的生命看不到那个世界景象,那个世界的生命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景象。所以天堂不在天上,地狱不在地下,天堂地狱和我们在一起又不在一起,这话好像矛盾,但却是古人的重要观点。古人认为,思想意识所显现的世界大概有这么几类:(1)在相对世界中以贪婪的思想意识为指导而所做的行为语言,这种行为语言反过来被思想意识所摄取成为思想意识中的内容,那么其所显现的世界是饿鬼界。饿鬼世界景象是一片荒野,在饿鬼界生活的生命很难找到食物用品,感受非常痛苦。(2)在相对世界中以嗔恚的思想意识为指导而所做的行为语言,这种行为语言反过来被思想意识所摄取成为思想意识中的内容,那么其所显现的世界是地狱界。地狱世界的景象是铜墙铁壁斧钺钩叉,在地狱中的生命承受着各种刑具惩罚的痛苦。(3)在相对世界中以慈悲的思想意识为指导而所做的行为语言,这种行为语言反过来被思想意识所摄取成为思想意识中的内容,那么其所显现的世界是天堂界。天堂世界的景象是亭台楼阁奇花异草,在天堂中的生命过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向这样思想意识所显现的世界还有很多,古人都有很详细的描述,这些不是我们研究的中心,在此不一一赘述。
一、思想政治课堂引进乡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乡土文化进课堂彰显人文价值
乡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中形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地域文化,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民在历史的沿革中创造和发展的,又必将对这里的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笔者的家乡政和县早在商周时期先民对政和的开发就已揭开序幕。“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大浪淘沙,闪烁着历史光芒的一处处古迹遗珠,令今人流连感怀。著名理学家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云根书院,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被称为“中国活化石”的四平戏,融汇着乡土情感、民族智慧的40多座古廊桥,黄巢营寨的弥漫硝烟,千年寺院的旷古钟声,跨越历史时空悠悠地诉说着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过往……无论是以物质还是以非物质的形式呈现的乡土文化都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特有的人文价值。因此将其引入课堂,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乡土情结,引起共鸣,促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二)乡土文化进课堂体现课改理念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整合的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从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特色开发,努力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学校和政治课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大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创造实践条件,增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发掘乡土文化以作为课程资源便是其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有说服力的特色教学资源。立足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利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政治课堂教学的要求。并且课堂教学中引进乡土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家乡之情,促使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探究乡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价值
1.利用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实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兴趣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学过于关注和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忽视学生兴趣倾向和心理特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又大多是远离自己经验的“书本知识”,这容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制约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乡土文化是来源于学生们生长和生活着的地区,大多数学生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又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节课,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对比,知道不同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等这些基本认识,更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与生活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活动“城乡文化大家谈”:结合教材第六页第一个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不同地区文化特色的对比。在学生活动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强调,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带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此时我给学生引入极具有乡土色彩,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政和四平戏介绍:“《辞海》中也认为已经灭绝的四平戏,奇迹般在闽江源头的一片古老大山中发现,并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古老剧种历经数百年,在渐渐消逝的今天,又慢慢地苏醒……”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配以恰当的文字介绍,向同学们徐徐展现出一幅古时政和先民精神生活的生动画卷。古老而熟悉的戏台,带着浓浓乡土味道而又亲切的曲音,弥合了课堂与学生生活的心理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乡土文化创境导学,改变课堂呈现模式。
现行思想政治课程建构方式,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即要求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种课程强调学生从现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这种课程,主张用富有意义的案例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思想政治课堂引入乡土文化资源,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飘散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学生在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这将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必定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另一方面,现行统编教材的普遍适用性与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一本教科书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地区的学生。而这正为乡土教学资源价值的体现提供了空间。乡土文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感上更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乡土文化创境激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优化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廊桥是政和先民遗留下的文化瑰宝。在政和目前完整地保存着洞宫花桥、后山廊桥、洋后廊桥、赤溪廊桥、杨源廊桥等,大大小小有40多座。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专家们在考察中发现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原本以为已消失却在闽浙大地重现。这无异于在闽浙大地上发掘了一座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侏罗纪公园”,尘封了900多年的虹桥结构重见天日。政和廊桥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在于桥与庙的紧密结合,每一座廊桥中基本都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这使廊桥承载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廊桥虽然简单而又普通,但它犹如一本读不完的书。它代表一种文化,一种乡土情感,它又是融汇了民族智慧的载体。在讲解“文化”这一大家“熟知并非真知”的抽象的概念时,我改变以往讲解概念贯用的做法,不惜发费较多的时间向大家呈现廊桥这一文化现象,通过廊桥这一生动直观、又能调起大家兴致的资料,和同学们一起从技术,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文化的概念。如此一来抽象的概念不再晦涩,严肃的课堂不再刻板,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利用乡土文化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堂应从过去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能力。教学中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为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就某个问题,收集相关的本地材料或事例。在课堂上,教师则组织学生围绕乡土实例中所蕴含的某一个突出问题发表见解,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提出各种问题或就问题的解决从不同侧面,自由发表见解。
政和茶叶生产有着千年的历史。宋元时期,政和东平一带曾是“建安北苑贡茶”的主产地之一。政和又是白茶的故乡,白茶因其特异的品质和保健功能独具一格,尤以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驰名,如今已成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政和工夫,为福建省三大工夫茶之一亦为福建红茶中最具高山品质特色的条型茶。近年,在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打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战略的推动与引导下,政和功夫红茶十年磨一剑,正进入一个飞跃期,逐渐做大做强。政和茶产业发展的悠久历史及积淀的深厚茶文化是拓展思想政治课堂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
在学生学完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我县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上政和资讯网查询、社会调查、采访等方式对我县的悠久的茶文化展开研究。研究的问题包括:政和茶发展的历史、茶文化传说故事、茶艺或茶道、关于茶叶的健康知识、茶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政和茶产业发展现状、政和茶产业今后发展思路等角度,学生可以任选其中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最后要求以调查报告、小论文、数据报表或是诗歌、对联的文学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加深了对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问题的认识,更加深了对家乡历史、地理、人文的认识,培养了对家乡的感情也增强了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4.利用乡土文化唤醒乡土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实现三维目标。
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学校德育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文化生活”模块用先进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学生,更加凸显了本课程特有的德育性质和价值。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要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都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教学过程有机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如优秀古代先贤事迹、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古朴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古时遗存、有趣的传说事故等,努力挖掘其中积极文化内涵与精神营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要通过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体会,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自觉坚持爱国主义。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内容,学生都有一定了解但缺乏高层次的深入思考。课堂上适时引入政和古代先贤的乡土素材,就能避免老声重谈的平淡,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堂上我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鲁迅所说的“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在家乡历史上是否存在这样的人物?如果存在,请举例说明,他们的具体事迹如何?学生在课前查阅、了解的基础上分组展开讨论、发言:如南山岗下的开拓者叶延一、许延二,兄弟二人于唐大和年间同朝为官。他们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后因奸人谗害同时被贬,南下福建山区隐居。做为政和早期的开拓者,他们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兴建寺庙、传播宗教文化、注重教育培养人才,为政和民风开化做出重要贡献;忧国忧民陈朝老,为人刚直,十分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曾因多次上书力谏而遭贬。陈朝老回到故乡,隐居故里著书立说,教育故乡子弟。他胸怀大局,心怀百姓,做了不少益于国民的事;此外还有忠国殉国吴廷用,贤孝楷模陈文礼,诗人朱松,名宦贤吏陈桓等等。师生在交流这些古圣先贤的事迹之后无不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一方面是为自己生活圣贤故里深感骄傲与自豪,另一方面也为古代先贤身上所具有精神所折服。
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积极引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使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受到更强的震撼,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以唤醒学生的乡土情结,进而衍生出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
[论文摘要]受消费主义思潮以及某些陋俗文化观念的影响,消费异化现象正在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异化造就了特殊的消费文化以及消费文化心态。消费异化为畸形、非理性消费行为提供了支持,不合理的消费文化又助长了消费异化的泛滥。解读消费异化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倡导推进健康向上的消费理念有积极意义。同时,开展对属于陋俗的消费文化、理念、行为的批判,有助于人们对消费意义的认知。全方位认知消费异化的危害,建立符合国情、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是抵制消费异化的必要手段。
一
一般认为,消费异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进人消费时代的伴生物。所谓“消费异化”是指消费超越了自身的内涵,使人的消费价值目标发生偏离,导致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扭曲,消费的原始、本真意义发生了改变。这种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消费’。本来意义上的消费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其目的是对需要的满足,这是正常消费。异化消费则是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消费,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是不合理的消费。“人们的消费就不再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种手段,而成了一种对商品象征意义的符号消费,即成了一种异化消费。论及消费异化及其种种表现,可谓涉及诸多领域,俯拾即是。择其要者,仅从以下两个侧面略作说明。
其一,符号化的扭曲与曲解。消费或消费行为“符号化”是指人们消费的目的并非为了满足于各种消费品一般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追求具体需求以外的某些符号表征。“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的服务和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闭现代社会,商品(包括各种服务)越来越多地带有符号意义与特征,符号已成为商品的另外一种价值。然而,符号毕竟不是商品的全部属性,也不应淹没商品最基本的属性。一段时间以来,相当一部分国人过分看重消费品的符号意义,过分追求符号的外延意义,使符号意义发生扭曲,消费行为、观念发生了异化。一些人的消费目的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符号欲望”。其中有腰缠万贯,一掷千金的富豪大款,也有追逐“时尚”,还谈不上富足的工薪族。前者消费过程中追求各种名目的名牌、高档消费品,目的是为了昭示自己的富有—消费品是其身份、富有的象征、标识,并不考虑消费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否相符。对于豪华、奢侈的追求彻底消解了消费品最基本的属性。于是,抽什么品牌的香烟,开哪国生产的高档名车,穿哪个名牌的时装成为这些人的消费追求;于是,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消费需求,应运而生地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天价”消费品:“天价年夜饭”、“天价香烟”、“天价豪宅”……。虽然他们只是人群中的少数或极少数,但所造成的“负激励”效应却是巨大的,催生了另一部分不属于富豪、大款阶层的、对消费和商品符号化情有独钟消费者。这些人的收人显然无法和富翁大款相提并论,但对符号化的追求并不示弱:消费的目的也是为了显示身份、地位,照顾“门面”,满足虚荣心。于是,收人并不丰厚的“白领”吃住高档,穿用名牌—追求高消费,成为生活水平的虚假符号。超前消费导致了少数人“花明天的钱,今天尽情享乐”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有学者指出,高消费“为消费异化提供了温床”闭。无论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这种过度符号化的异化消费都是非理性消费,应当予以批判。
消费符号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异化了消费品的基本功能,是消费行为的异化,但实际上是价值观念的扭曲,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所谓,卜经济”效应,远远超出消费领域或经济领域。其中,消费文化的导向作用在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强劲的势头。整个消费过程中,人往往受商品—符号的左右,人与商品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针对符号及其消费意义的逐步增多,许多时候物品消费即是符号消费的现实,有学者指出:“符号消费的实质在于社会身份的建构”。人们购买消费品、商品的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追赶潮流、领略时尚、炫耀财富与富有等等与真正的商品属性毫不相关的欲望—“符号欲”。此间,人是否“在场”取决于商品的符号“价值”。因此,“借助商品的符号价值,人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商品变成了欲望和着迷的对象,炫耀性消费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有些商品会得到人们的偏爱,而这些问题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所无法解释的。的确,根据生产决定消费的理论,无法解释人们对符号消费的“执著”。也许我们只能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剖析。因为“人的符号活动的实现就是‘文化’、‘文化世界’。据此,有理由认为,消费文化的“异化”是根源所在。
其二,浪费消费。某种意义上讲,浪费消费也属于消费符号化性质,与消费符号化有所不同的是,浪费消费不仅是消费符号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且凸显浪费特征,形式多种多样,甚至渗透到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所谓浪费消费顾名思义,消费本身即是浪费,丝毫不顾及节约理念的存在。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是国人送葬时的花圈开销。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国人每年为死者送葬烧掉的花圈价值竟然高达13.3亿人民币!无论出于何种需求目的,满足什么类型的消费需求,每年白白烧掉十几亿元人民币的纸张,对于一个人均资源非常不富裕的国度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中国本是一个有着勤俭持家,厉行节约节约浓厚传统的国度,但由于消费主义以及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优良传统正在被人淡漠,各种消费中的浪费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时下的国人,无论身居穷乡僻壤,还是大都市市民;无论是大款巨富,还是贫困人群,均对青年人的婚姻开销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和热情。从嫁妆购置,到大摆婚宴,场面与铺张一直呈上涨势头。各种花费,数量巨大,其中不乏有无谓的、属于浪费性质的支出。当下青年人结婚上的花销和“大方”的心态,穷人和富人并无本质差异,可谓“富人有一富人的奢侈,穷人有穷人的浪费”。人们在分析国人在婚丧上花销的浪费原因时,大多强调陋俗文化在作祟。陋俗文化、不切实际的攀比之风的确助长了消费浪费风气的蔓延。这些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从更深层次剖析,不难发现这些浪费消费也属于消费的异化,背离了消费行为、消费模式最基本的准则:合理、正当、健康。
涉及国人消费行为中的浪费问题,除了前面列举的两个典型事例外,还可以列举出许多。尽人皆知的事例可信手拈来:餐桌上的浪费、一次性用品的泛滥成灾、名目繁杂的“豪华包装”等等。国人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不舍为天文数字,“豪华包装”的资源浪费同样惊人,媒体屡屡予以尖锐批评,依然有禁难止。无疑,这些浪费消费也属于消费异化,堪称日常生活消费中另一种特殊“符号消费”。消费异化的大行其道与消费主义思潮的涌人有直接关系。但剖析各种非理性消费,又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必须承认,我们自己原有的某些消费陋俗文化的存在,有意无意之中助长了消费主义思潮背景下的消费异化。显然,由于消费异化种种负面效应,致使消费异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许多情况下,浪费消费、消费异化在现实生活中助长了陋俗文化的蔓延,反之,借助消费异化,陋俗文化也得到了大行其道的“有力支持”。两者可谓“相得益彰”。过分追逐符号化、浪费铺张是消费异化的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凸显着非理性消费的特征。针对五花八门的浪费,有人建议出台《反浪费法》。诚然,依法治理浪费有可取之处,但对于消费异化、浪费消费的治理完全“依法办事”可操作性并不强。因为消费毕竟是个人权利,在权利本位社会里,抵制消费异化主要还应来自道德、文化层面的支持。文化不可能彻底改变、扭转消费异化,但健康的消费文化对于倡导理性消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节约消费,自觉抵制消费异化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
关于消费异化、浪费消费等,学术界多有论述,但主要侧重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笔者认为,应侧重文化批判的视角认识消费异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异化现象是必要的。如何营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文化和文化氛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侧重如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的批判与批判的文化。所谓文化批判,主要指既对各种直接影响人们消费心理、价值观的陋俗文化进行批判(并非对整个消费文化进行批判),还应对伴随消费主义进人本土时挟带的种种消极的价值观和消费理念予以批判,如与异化消费密切相关的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价值观的批判等。这里所说的批判的文化主要指,建构新型消费文化过程中,刻意培养消费者对本土陋俗文化、外来消极文化认知的自觉,使广大消费者能够理性地消费,能够对消费异化有本质的认识,进而强化对消费异化的抵抗力。当然,批判的目的不仅仅限于颠覆,更重要者在于建构。我们确实需要建构新型的消费文化,一方面通过新型的消费文化抵制陋俗文化的侵蚀;另一方面,则通过新型消费文化的建构,实现文化批判的目标。批判消费异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首先应在理论上对消费意义予以认知。必须告知国人,什么样的消费理念、行为模式才是合理的、理性的、健康的,才是我们倡导推行的。一般来说,消费的第一推动力是需求,即消费是由需求决定的。消费者消费各种消费品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某些精神需求。消费异化消解了消费品的自然属性、物理属性,突出、追求的是符号价值,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异化。因此,展开对消费异化的文化批判是必要的。
第二,关注消费伦理。根据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理论可知,消费具有伦理性,是一种伦理现象。因此,消费必须遵守相关伦理的约束。今天的消费伦理应侧重两方面内涵:一是弘扬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的理念,并使之成为消费理念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勿忘可持续发展、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积极提倡可持续消费。消费理应恪守相应的伦理准则种种带有“透支”性质的各种消费,既是消费的异化,也有违于合理的、适度的消费原则。“适度消费的精髓是节约。崇尚节俭的消费是自古以来的美德,即使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也还是一种美德,仍需大力提倡。我们主张节约,决不是让人们去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不是反对人们追求更幸福的生活,而是为了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使人、社会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而这正是为了使人们更幸福的生活。
针对消费异化、符号化,除了应当大力倡导合理消费之外,还应经常告诫国人,能够挥洒自如消费的只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应选择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在不降低消费水平的前提下,人们的消费不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与个人生理的承载能力,消费水平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收人水平,排除多余消费和避免超前消费。时下某些人的消费行为与国家倡导的节约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与收人、国情形成了悖论:一方面,我们承认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对各种高档奢侈品的消费比之发达国家并不逊色;一方面存在着生产过剩与消费拉动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则是对商品符号和意义的狂热追求;一方面,我们认同资源并不富足的现实,另一方面,消费资源消费的大手大脚让发达国家“望尘莫及”;所谓消费的“个性化”,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平均收人并不相称……。这些悖论说明了消费伦理的缺失(有人称之为失范),有必要针对消费异化、浪费消费重塑新型的消费伦理观念。
第三,倡导理性的消费价值观与合理适度的消费理念。什么是理性消费价值观?我们认为,核心内容应是适度消费,对各种消费有一种“量力而行”的自觉,能够认知消费品的物的属性和符号之间的关系,不为符号所左右,符号不会是消费价值的全部。消费只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必须对消费有正确认知。物质消费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也具备激发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功能。然而,不健康的消费理念往往把正常的消费异化为对物质、消费品占有的无限冲动,并形成了赚更多的钱,购买更多的消费品,纵情享乐的循环圈。这些现象与商品、消费的泛化与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价值观念绝无二致。任何形式的消费异化,一览无遗地表现为消费者对物质财富的极度追求,必然导致物欲泛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无止境的物欲追求必然随之泛滥,各种腐朽、没落思想均可在此找到滋生的土壤,对人们精神生活的负面消加作用是巨大的。
消费异化对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精神也随之发生异化。“人们在享受消费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的同时,却沦为了消费的奴隶,人们在消费中迷失了自我,进而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费异化使人越来越与自身的本质相异,丧失着美好、素朴的‘精神家园’。事实证明,异化消费、过度消费、把消费视为生活终极目的的行为模式并不能够给人增加幸福感,无法体验精神生活的神圣与崇高,大多仅仅局限于物欲消费的满足,人沦落为物、享乐的附属物。主体性在物质消费、符号消费、追逐富足中悄然沦落,满足各种欲望的多重选择与精神家园逐步缺失并存,消费异化支配下的人势必缺少精神超越,批判意识无从谈起。故此,建构新型消费理念、消费价值观不仅是对消费异化的批判,更有助于人们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消费社会的现实不可回避,批判消费异化,建构新的消费理念、价值观念则是国人不能绕过的思想历程。
第四,正确的舆论和媒体导向必不可少。消费主义以及消费异化的流行,一方面是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涌人,另一方面,媒体的导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后现代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结缘,不断推出各种感性“情调”、时尚,使消费异化具备了社会化特征。商家通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无孔不人地进行“狂轰滥炸”式广告宣传,喋喋不休地(潜移默化地或公开地)引导人们、鼓励人们进行消费,“各种传媒铺天盖地地冲击和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把大量虚假的物质需求强加于人。”图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鼓噪与消费主义一起成为消费异化的得力“帮凶”,迎合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助长了消费异化之风,消解了健康的消费文化。充斥各种媒体的享乐主义、物质主义、购物的享乐等内容倾向,直接加剧了消费异化的势头。因此,建构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媒体、宣传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不可或缺。消费主义滥筋于美国,是社会经济发达的产物。这种观念、理念进人中国后,应当审慎考量之处为应看其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如同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价值观念等不可以全盘移植西方国家的模式一样,对待起源西方的消费主义我们也应谨慎对待,冷静分析。对此,媒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道家思想;现代武术文化;积极影响;局限性
Taoist Id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Wushu Culture
PAN Xiao-bo1, Huang Qiang2
(1. Department of PE, The Second Institute of Education of Hubei, Wuhan 430205, Hubei;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Hubei)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rn martial art culture and ancient Taoist thought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ancient Taoist thoughts on modern martial art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many elements of the ancient Taoist thoughts concerning self-cultivation, longevity, etc. have great and positive effect on modern martial art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herent limitations in ancient Taoist culture exerted negative effects on modern Martial Arts and weakened certain aspects of modern martial arts.
【Keywords】 Taoism thought, Modern martial art culture,Positive influence, Limitations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和左右,道家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学派。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其崇尚自然、无为而治、返朴归真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乃至东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武术文化领域亦是如此,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对我国武术的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在今天的现代武术文化中仍发挥着积极作用,人们试图利用道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来不断发展和完善今天的现代武术文化体系,这也是历史赋予这一宝贵的中国文化遗产的光荣使命。我们应该正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利用我国特有的道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使我国现代武术文化更加积极、健康地发展。
1道家思想的“尊道而贵德”与现代武术文化的“武德”
“尊道而贵德”中的“道”指的是道家思想的教义、教理。任何一门自成体系的理论和学说都有其一系列的对信奉它的人所制订的章程和守则。在《道德经・德篇》中,老子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是成人成圣的朴素哲学。道家将“德”立于“道”之上、之前,说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已经充分认识到“德”在道家育人方面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中华武术深受这种朴素哲学思想的洗涤和影响,涌现出很多具有高尚“武德”品质的豪杰、侠客。自古到今在武林中流传着“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等武林名谚。而且很多拳种和文人侠士都着重阐述了“艺”与“德”之间的关系。苌家拳的《切学条目》中就明确规定:“学拳宜以德行为先,方是正人君,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平行静和,善气迎人”,并且将其定为苌家拳的门规和戒律。鲁国大夫孙叔豹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为三不朽。”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准则。在修业、学道和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方面强调了“德”的重要作用〔1〕。
中华武术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道家的思想,将“武德”和“武礼”融为一体。在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武德内容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比如: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义气”,带有“三纲五常”思想的“唯师命是从”的行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武术中的“武德”也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武德”已不再局限于武术之中,而是扩展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有的还被赋予了更为广阔的涵义。如国际武术联合会规定的抱拳礼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本着当代武术为和平与友谊服务的宗旨,抱拳礼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屈左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2〕。今日的习武者要对我国古代的道家思想进行分析,继承道家思想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道家思想,树立新的武德观;继承道家思想中关于“尊道而贵德”的精华,也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道家思想的“养生学说”与现代武术文化的“健身”
养生学说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道家的生命学说和养生方法对我国武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特别是它的吐纳行气术与保健治疗功更始以其独特的养生价值奠定了道家学说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在养生学说的思想指导下,经历了近三千年的发展演化,道家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保健养生锻炼方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保健强身的效果。道家的锻炼方法中,按运动特点,可分为四大类:以肢体运动配合呼吸的导引术;以调整呼吸为主的行气术;以沉思冥想意识锻炼为主的存思术;以及高级修炼功法的内丹术。这些功法内容详实,功效显著,早在先秦时期就深受人们的喜爱。
道家的“养生学说”在形成的过程中,也有与其他学派不同的地方,它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快乐的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此,道家思想里的“乐生、重生”,鼓励人们至少要竟其天年,其最高理想是“长生成仙”。《太平经》说:“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后可也”〔3〕。正是由于道家的“乐生、重生”思想,使得人们不断的完善养生学说,同时又促使人们去追求寻找长生成仙的方法。在道家思想看来,寿命并不是天决定的,而是决定于自己,只要通过自身持之以恒地修炼,就能达到长寿成仙的境界。正是由于道家思想的存在,才使得部分人群过分追求长生之术,过分依赖于道家的炼丹术,导致了人们对自身疾病没有得到正确认识,也使得古代道家信奉者对自身健康形成了错误认识。
依据有关科学调查测算,人的自然寿限可达到130-150岁,要提高人类的自然寿命没有什么仙丹妙药,关键在于加强自我保健。现代医学健康的标准不再是身体没有疾病的状态,我国古代道家思想中的养生学说强调身心合修,注重精神和体魄的平衡发展,宜于塑造心理、生理都健康的人〔4〕。现代武术也正是运用了古代道家思想中的养生学说,在练习的过程中,注重精神与肉体的相互性,使两者能够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人们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健康的体魄,可以养成健全的心理。长期练习武术的人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不怕挫折。
现代武术文化在注重健身功效的同时,对我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养生学说”也要注意去伪存真。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养生术有很多财富,但也有一些故弄玄虚的东西,比如:有的人强调“炼丹”,有的人把五行和八卦与人体简单、生硬地对照等。我们在将现代武术的健身功效与道家的养生学说联系的同时,一定要相信科学技术,相信现代医学,争取能够做到养生、健身与科技同行。
3 道家思想的“神形兼修”与现代武术文化的“整体和谐观”
道家对“神形”的认识已经上升到哲学的范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精神和物质关系的一种特殊现象。《太平经・四行本末诀》说:“今是委气神人者,乃与元气合行并力,与四时五行共生。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气,天气者受之于元气。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亡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因此,神与气是相合的而不是相离的,神气绝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道家修炼的基本主张是“形神具俱妙,与道合真”〔5〕。道家的主张和追求与中华武术相关致密的有内丹、导引等。内丹术是源于古代气功的静功,主要以人生具有的精、气、神“三宝”为内练的要素,即形神兼修;而导引则更多地通过躯干、四肢的运动来增强体质。这些都是道家思想中形神兼修的最好体现。
现代武术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和谐观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色。现代武术视人体身心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和谐为美。个体的身心和谐是武术最根本的特征。武术视人体生命为一大系统,心与身是统一的,“心者身之主”而心不离身,“心者身之不躯”而身不离心,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锻炼〔6〕。现代武术的整体和谐,实即人心身内外的统一,心身内外的和谐。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现代武术的整体和谐观主要是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此外武术套路在技术上也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步法,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心身。
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渗透于现代武术文化体系之中,主要表现于武术的“身心和谐”、“天人和谐”、“人际和谐”,并贯穿于武术技法形态中的动静、刚柔、虚实、开合等一系列范畴及体现于武术竞技意识上的超越与礼让,形与神统一等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中华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与道家思想的依附关系,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具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
4 道家思想的“限制论”与现代武术文化的“竞争论”
道家的思想体系虽然是以“道”为核心,但其最基本的精神却在“自然”两字。道家哲学是一种以自然哲学为架构的、以“自然之道”贯穿始终的思想体系,它的本体论、人生观、政治哲学等都无不主张“道法自然”,体现了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道家思想有着返朴归真、释放人性的特点,却丝毫没有反理性的冲动。从一定社会效果来看,道家思想在限制主义的同时,也限制了必要的感性冲动,这种拒绝冒险、回避竞争的态度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的竞争意识〔7〕。
当今世界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竞争机制能给人一种危机感,竞争意识能促进人们不断上进。作为现代武术,更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力争在各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武术竞赛要求公平竞争,从竞赛规则到赛场的判罚以至最后成绩的认定,都体现了法规的公平性。在公平性面前,就需要武术练习者不断地参与竞争,只有不断的竞争,才能将对手击败,才能在武术比赛中鹤立鸡群,才能将现代武术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5 道家思想的“封闭性”与现代武术文化的“开放性”
道家思想的封闭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思想往往局限于固定的框架之中,道德规范、教育模式等灌输给人们的都是要循规蹈矩,不可异想天开。而这种封闭性思维方式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发展、推陈出新、借鉴外来先进经验等,都产生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传统体育项目不胜枚举,仅武术一项就有一千多种小项目(包括拳、械),而现在流失的已有一半以上。许多民族传统体育品种虽然流传下来,但多数是通过口传身授,使得传播的范围受到极大的制约。这就反映了我们长期缺乏对经验的总结、提炼,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方面的不足。
作为中国宝贵文化遗产的武术,在由古代武术发展至现代武术的过程,也是武术向广大人民群众甚至海内外人士逐渐开放的过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武术运动,出现了一股“武术热”、“功夫热”,从而推动了一些国家体育运动的开展。中国武术在东南亚各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很流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至今仍保留着精武体育会。在每年举行的东南亚武术邀请赛上表演的拳术,除流行的五祖拳外,还有泰拳、缅甸拳、本扎(印尼拳)等,都是吸收了中国武术技法而发展起来的一些拳种〔8〕。
随着许多国家和地方出现的“武术热”,世界上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1985年,在一些国家武术组织的共同倡议下,先后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国际武术联盟和南美洲武术联合会,这些都是现代武术开放性的结果。在武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打破古代道家思想的封闭观念,要敢于对世界开放,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也必将推动现代武术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6 道家思想的“消极等待”与现代武术文化的“创新拼搏”
东方文化总是置身于“宁静以致远”,以“不变应万变”的古老民族文化中,长期以来,道家思想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推崇和赞赏。但是,道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特别是对民族传统体育事业而言,是一种弱者的思想,其一向思索的“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思想潜伏着巨大的危机。道家思想追求的是一种消极等待、顺随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然而这种寄托是道家思想的一大优点,也是道家思想的最大缺点,长此以往,必将造成创新拼搏意识的缺失。
中国武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武术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一种创新,创新一直是推动武术向前发展的无限动力。武术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茹毛饮血的年代,原始的狩猎生活使得人们为了有限的食物而时常展开生存斗争,人们由此便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代武术中各种拳种、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术、器械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伴随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的过程,现代武术也逐渐走向国际化的进程,这些都是现代武术文化中创新拼搏的结果〔9〕。没有创新拼搏,就没有现代武术文化的今天,在现代武术文化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要敢于批判古代道家思想的“消极等待”意识,要不断创新、不断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将现代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7 结论与建议
道家思想及其人生哲学是一个思维开阔、意境广阔的理论体系,它追求的是一种“乘物以游心”的理想人生境界,用淡泊名利、平安乐道的人生态度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倡导和平和自由的心理状态来对待世间万物,在和自然平等对话、交流中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对现代武术文化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但道家思想对于现代武术文化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对民族心理的影响更是如此。在现代武术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积极发挥道家思想在现代武术文化中的积极影响,使其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将现代武术文化逐渐推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华博.中国世界武术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2.
〔2〕赵国庆.中华武术文化解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6.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7.
〔4〕王宁.道家思想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借鉴〔J〕.搏击.2006,3(7):17-19.
〔5〕王斌.道教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33-34.
〔6〕冯胜兰.道家思想对体育文化的双重价值影响〔J〕.搏击,2008.5(8):75-77.
〔7〕吴俊清.浅析道教文化与中华武术渊源〔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95-06.
关键词:歌剧;宗教;信仰;自我精神
一、歌剧与宗教形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悲剧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最早形成于1600年左右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1597年意大利作曲家佩里以主调音乐为织体写了一部太阳神阿波罗初恋故事的抒情音乐戏剧《达芙妮》,1600年,又与作曲家尤里奥、卡奇尼合创了一部音乐戏剧《优丽狄茜》,是西方音乐史上至今发现现存最早的歌剧,从此歌剧一直非常盛行。歌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以自己的方式接受、反映、引领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社会生活。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17、18世纪有意大利的正歌剧、法国的抒情歌剧、英国假面剧、意大利的谐歌剧等等;19世纪有法国大歌剧、意大利的喜歌剧、德国的轻歌剧等等。歌剧多在歌剧院里进行演出,其舞台布置之华丽,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冲击,心灵的洗涤净化,思想的震撼以及使观众在欣赏歌剧中产生美感。
宗教的起始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代,由于当时的人类对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而社会生活又急需解释诸如风雨雷电,生老病死现象产生的原因,人类求生存求幸福的本能催生了宗教,产生了,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宗教”一词,源于“Religion”意为广泛,主要意指对神道的信仰。宗教包括宗教心理学、宗教人类学、宗教历史学、宗教社会学、其本质以三个中心为基准:分别是以的对象(神或神性物)为中心;以的主体(人)为中心;以的环境(社会)为中心。宗教文化至始至终都影响着人类社会文化和政治,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主宰人们的精神世界,控制着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显现着宗教思想和文化的身影。歌剧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宗教渗透和影响了歌剧的曲式创作、内容、形式、音乐及其歌剧的主题思想。有些歌剧甚至直接以宗教教理为主题思想,以宗教音乐歌曲为主题歌曲来创作歌剧。本文试以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为例,以艺术、宗教、哲学等视角探析宗教思想和文化对整部歌剧的影响,以及歌剧中个人自我精神追求中表现的特点。
二、歌剧《魔笛》作品中的宗教思想及
通过分析歌剧《魔笛》的主题思想,作品中蕴含有更深层次的理念即在其作品中的宗教思想和文化、信仰,体现了人的自我精神的本质追求。宗教思想和文化是精神层面的,同样是指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精神的体现、是对上帝(神)的一种崇高精神追求。归根结底是一种个人自我精神最高境界的追求。歌剧《魔笛》是以童话的形式来创作的,以神圣的爱情为主题,此作品的音乐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动听。全剧围绕着男主人公塔米诺,为了爱在经历了总总考验,最终赢得夜后的女儿帕米娜,以圆满的爱情大团圆为结局。剧中有一支象征着可以战胜一切邪恶的“魔笛”贯穿于整部歌剧的剧情之中。此“魔笛”的象征意义不仅是能够演奏出美妙的声音,而且是驱除邪恶的武器,“魔笛”是一种精神外化呈现的形式。这支“魔笛”(精神)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此力量可以破除爱情考验中的种种磨难,可以说是“神灵”庇护的化身。
歌剧《魔笛》分为序曲、第一幕,第二幕。以“魔笛”的出现为线索。纵观整部歌剧剧情发展,“魔笛”具有超人的智慧,能量和意志,具有宗教教义,教理和宗教感情,具有无所不能的魔力,具有无所不在的超能力,“魔笛”是物化了的神,具体化了的宗教教具。“魔笛”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幕,塔米诺在看了夜后女儿的照片之后产生了爱慕之情,夜后的三名侍女给了塔米诺一支魔笛,让他去营救夜后的女儿。“魔笛” 第二次出现是在第十五场,场景转为充满神圣气氛的森林中,林深处有所寺院,其三门的名称分别是:《智慧寺院》《理性寺院》《本性寺院》。从寺院的名称中看出“智慧、理性、本性”,体现了宗教思想和文化。在宗教中“智慧”代表至高无上的思维力量;理性是宗教中所讲的人在任何事物面前要时时刻刻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才能够分辨事物真伪;“本性”则是宗教中指人的自然属性。宗教作为整体,不是单纯的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之中的主观观念,它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是与社会结构相结合的现实的社会力量。在第十五场中塔米诺吹奏笛子,许多动物都跑过来听笛声,笛声一停动物们就散去,此场景中 “魔笛”美妙的声音象征着一种美好神奇的力量。“神奇的力量”在宗教思想和文化中体现了超自然、超空间、超宇宙的非物质能量。“魔笛”声音的“美”不仅来自于魔笛本身,还来自于吹奏人塔米诺的内心精神,笛声表现出了“博爱”的宗教感情。“博爱”在宗教思想和文化中“爱”是整个宗教的核心体现。
在第十九场中塔米诺和帕米娜的第一次见面,紧紧拥抱在一起。萨拉斯特罗引导塔米诺和帕帕盖诺走进考验的殿堂。萨拉斯特罗告诉祭司们,“塔米诺希望接受神灵对他的考验,他是一位具有坚贞意志和沉默美德的人,一向富有善性。而且又有俄赛里斯和伊希斯神的保佑,所以还是满足了他的愿望吧!”在这个场景中我们通过大祭司、神庙、神灵、神灵考验的出现,可以看到歌剧场景、人物及情节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神”是和崇拜的对象,是超自然的力量,只有通过“神”这个对象来无形的规定自己的言语行为,才能得到帕米娜。而这一自身的显示,属于精神外化的形式。人精神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意识”,人的“自我意识”在所有的事物面前占着主导地位。“自我意识”就是精神的本质。这次是以“沉默”为考验,塔米诺取得了这次考验的胜利。接下来是更加危险的考验,祭司们让塔米诺继续保持“沉默”。
“在第二幕的第七场到第十二场主要讲述的是夜后给自己的女儿一把短剑,命令她杀死大祭司萨罗斯特罗。帕米娜因此陷入沉思,认为决不能杀死萨罗斯特罗。在十二场中,帕米娜希望萨拉斯特罗能豁勉其母亲的的罪恶,萨拉斯特罗安慰帕米娜,唱了一首咏叹调,这是一首庄严的、有名的萨拉斯特罗的咏叹调。歌词为“在这神圣的殿堂里,没有复仇的人,凡是来到这里的人都懂得,要把爱别人做为自己的义务”。歌词内容与宗教思想和文化息息相关。在这里体现了是以人为中心的。在宗教思想和文化中宣扬的“博爱”、“宽恕”的美德。这种“博爱”是人类自我意识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
“魔笛”第三次出现是在歌剧的十七场。塔米诺再次吹起笛子,帕米娜出现了,帕米娜向塔米诺问话时,塔米诺却一言不发,塔米诺正在接受着神灵对其考验继续保持沉默,坚贞的意志力就是自己战胜自己。在这部歌剧的第二十八场中,这次考验更加艰险:两座大岩石,一座瀑布。可听见轰隆隆的咆哮声;另有一座燃烧着熊熊的烈火。塔米诺穿着轻便的服装,光着脚。有两个黑色的武装的男人给塔米诺念了金字塔上的铭文。两名男子唱出“你带着苦难在这条道路上奔驰,领受着火、水、空气、和大地的洗礼。如果你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就能从人世升入天堂。到那时,伊希斯的奇迹,就会彻底清洗你的罪恶的身躯”。塔米诺勇敢的做出了回答。就在要出发时,帕米娜呼唤着他,他们再次相拥。二人相互呼唤着:“我的塔米诺!啊!我多么幸福!”“我的帕米娜!啊!多么幸福!靠着爱和魔笛的力量,在恐怖的道路上,经受了一切考验。塔米诺吹着笛子他们共同走进了火、水之中。当门开时,他们看到了金壁辉煌寺院的路,考验结束,最终他们战胜了艰难险阻。拥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对爱的精神追求,走上了通向光明的幸福之路。
歌剧《魔笛》作品中的剧情发展无不与宗教思想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时时刻刻的体现着一个人应该具有的精神本质,“善良、博爱、自由、平等”。
三、宗教思想和文化在这部歌剧的艺术表现中所体现的意义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融汇了多个国家所特有的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尤其是作品创作中体现的宗教色彩更为明显。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如祭司的合唱,旋律深沉、浓重、具有神秘的色彩,给观众们一种庄严、崇高的肃穆感;大祭司萨拉斯特罗的咏叹调《在这圣神的殿堂里》,男低音宽广的慢板唱出了庄严肃穆的主题,明朗的大调色彩和音调所呈现的内在力度,显示出光明力量的神圣和不可战胜。从歌剧的人物角度来看,夜后象征黑暗势力;萨拉斯特罗象征着光明,夜后和大祭司萨拉斯特罗矛盾冲突中宗教思想也展现的淋漓尽致,萨拉斯特罗用自己的博爱、善良、宽容精神感化了夜后,体现了宗教中 “博爱、善良、人性”的宗教思想;又如“三名神女”,“三名引路仙童”,“大祭司萨拉斯特罗”等都是宗教人物。“三”这个数字在宗教中代表的“天(神)、地、人”,纵观整部歌剧的人物编排上多有“三”这个数字,属于宗教习惯。从歌剧剧情发展的角度来看,宗教思想一直贯穿始终。从开始的三名神女救了塔米诺到赠于“魔笛”,再到大祭司萨拉斯特罗救夜后的女儿,在救助的过程中又经历了神灵设立的重重考验,最终塔米诺和帕米娜成了圣教徒。整部歌剧反映了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并且为之进行艰苦斗争,歌颂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思想,更妙的是配上了典型的新教赞歌式的音乐,更加显示了宗教文化中庄严、肃穆感。从歌剧的舞台场景的角度看:寺院的名称是宗教教理的语言;歌剧终场设置的舞台展现了宗教的“天(神)、地、人”寓意。信仰是一种意识的体现,它是个人对神的敬仰和崇拜,以神的思想要求自己的思想。例如《魔笛》中塔米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不怕任何的艰难险阻,在这种坚定的意志力和勇气之下,此精神一直支撑着他走向幸福。从歌剧《魔笛》的创作背景看:这部歌剧产生于十八世纪,这个时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阶段,当时最为流行的思想是:“人性、善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博爱”,莫扎特受时代影响创作了《魔笛》,《魔笛》具有时代的宗教痕迹。宗教思想和文化宣扬博大永恒的爱,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在心灵上得以安慰,使人们忘记痛苦保持一颗平常的心,积极向善的心对待自己周边的事物,给了人一种极大的精神依托。在宗教中没有仇恨,没有罪恶,只有爱。宗教思想和文化对歌剧的创造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整部歌剧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思想内涵,使人们不仅欣赏到了华丽的歌剧,而且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四、结语
通过对歌剧《魔笛》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宗教思想和文化对歌剧主题思想、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歌剧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人的文化精神追求。宗教思想和文化与歌剧,两者看似独立的存在,实际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为歌剧虽是一种在舞台上的表演形式,又是表现作者自身创作思想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作者精神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整部歌剧主题思想和宗教思想、宗教文化、其实就是自我意识的体现,“魔笛”就是自我意识抽象化的外在表现实体,代表了“精神、博爱、善良、人性”等宗教思想理念。宗教思想和文化有其社会功能性,它代表的是一种政体,是国家控制民众思想的一种政治手段。我们从艺术文化的角度来看,宗教思想和文化在这里起到了积极的一面,但极力宣扬神灵至上的问题还有待于思考。
参考文献:
[1]【加】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著,懂江阳译.《宗教的意义与总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张玄,徐国弼,申文凯,安绍石译著.《西洋歌剧名作解说》.人民音乐出版社
[3]李申著.《宗教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德】乔、威、弗、黑格尔著/魏庆征译.《宗教哲学》中国社会出版社
[5]钱苑 林华著.《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6]王怀兴 主编.《世界文化简史》.齐鲁书社
[7]吴大吉著.《从哲学到宗教学》.宗教文化出版社
[关键词]《双节堂庸训》;思想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周 t(1981―),男,贵州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贵州贵阳 550018)
一、《双节堂庸训》简介
《双节堂庸训》的作者是汪辉祖(1730―1807),字焕曾,号龙庄居士,浙江萧山瓜沥人,清代政学两界的名幕、良吏。据史料记载,汪辉祖早年家境贫困,父早亡,为养生母和继母,尝尽生活的艰辛。汪辉祖早年e业不顺,多次应试未中,随后入幕僚为绍兴师爷。由于好学上进,精明干练,博览群书,后于乾隆四十年(1775)中进士,曾任湖南宁远知县、道州牧等官职。乾隆五十六年(1791),任道州牧后因足疾辞官回乡,退养在萧山苏家潭。
《双节堂庸训》属于汪氏家谱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记载了汪氏族人的家族教育思想。从《自序》来看,《双节堂庸训》的产生时间为乾隆五十九年(1796年)正月癸卯。另外,《自序》中亦表明,汪氏家族中的家谱家训之作并非其全部独创,而是在学习与思考《颜氏家训》、《袁氏世范》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特殊人生经历、总结人世沧桑以及汪氏家族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作。汪辉祖创作《双节堂庸训》,其根本目的在于教育汪氏族人乃至世人践行正确的正心、修身、齐家、处世和教育之道。
二、《双节堂庸训》主要思想内容
《双节堂庸训》属于汪氏家族家训思想文化的经典之作,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刻且贴近现实生活,是不可多得的个人正心、修身、齐家、教育和为人处事的重要宝典。从内容上看,该家训分为“述先、律己、治家、应世、蕃后、述师、述友”6篇,共219条,囊括正心修身、律己治学、为人处世、教育子女等内容,融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以及生活谚语,以积极探索和践行正确的家族与家庭教育之道,其中,最值得学习与践行的是“律己、治家、应世、蕃后”四卷中的教育思想。
(一)“律己”卷。“律己”卷主要论述立志与做人的关系,强调做人先要立志,才会有定力,才会经得起困难与挫折,才会经得起财与色的考验,从而临终时才不会感叹虚度人生。
(二)“治家”卷。“治家卷”主要论述尊老爱幼之道,对于父母,强调顺是孝的前提与基础;对于整个家庭而言,强调父母要勤俭持家;对于子女的教育,强调父母要做子女的示范与榜样的同时,还应该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
(三)“应世”卷。“应世卷”主要论述个人为人处世之道,强调不欺负弱小、诚心待人、谨慎处世、吃亏谦让,明辨善恶、以邻为伴,和睦相处。
(四)“蕃后”卷。“蕃后卷”的思想最为丰富和庞大,主要论述养育后代,要存心利物,即教育子孙知物力之艰难,知用财之道,勿游手好闲。还强调多读书,学以致用,练就治生之本领。
三、《双节堂庸训》的特点
《双节堂庸训》作为汪氏家族家训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均体现出自身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内容上的博大精深。《双节堂庸训》覆盖了正心、修身、齐家、交往等教育思想,甚至就某一方面来说,也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是中国传统优秀儒家文化与汪氏家族家训文化互动融合的产物。
二是形式上的集成表现手法。在形式上,《双节堂庸训》综合运用了古代汉语和白话文相结合的形式,兼具古文和现代文的特点。另外,在表现手法上,是传统理论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
三是理论性与实操性的有机统一。从《双节堂庸训》的内容上来看,不但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对于个人如何正心、修身、齐家和处世,兼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四是针对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在该家训中,针对的是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如在“守身”方面,强调“财色两关尤当著力”,在当下现实生活中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四、《双节堂庸训》的辩证思想
《双节堂庸训》博大精深,充满丰富的辩证思想,现以“律己”卷为例,展现其丰富且有指导性的辩证思想。
一是处理立志与成事的关系。在谈到立志与成事时,首先强调立志,同时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即“做人先立志”、“须耐困境”、“做事要有恒”等,强调了过程与目标的统一,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思想,强调远大目标与坚定信仰的统一。
二是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律己”卷中主要体现为“贵慎小节”的细节决定成败思想。汪辉祖在“律己”卷中论述细节时指出,“著新衣者,恐有污染,时时爱护;一经垢玷,便不甚惜;至于浣亦留痕,则听其敝矣。儒者,凛凛清操,无敢试以不肖之事。稍不自谨,辄为人所持,其势必至于逾闲败检。故自爱之士,不可有一毫自玷,当于小节先加严慎。”即强调个人修身当严格要求,并从小事和细节上做起,否则将会影响个人修身齐家之整体。
三是处理名(虚)与实的关系。“律己”卷认为,“造物忌名,非实至名归之名,乃声闻过情之名也。盛名所归,不但其实难副,兼恐其后难继。幸而得名,兢兢业业,求即于无过,自为鬼神呵护;若以名自炫,必有物焉败之。验往征今,若合符节。”即强调个人在修身处事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否则名过于实或名不副实,均是为人处世之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