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时间:2023-07-13 16:43:46

导语:在生态自然观的作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第1篇

摘 要 的自然观是人和自然与社会辩证统一的实践意义基础上的自然观,走生态文明的道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思想,不仅科学合理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和应有关系,更为生态文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从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三个角度来阐述自然观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蕴含。

关键词 自然观 生态文明 唯物史观

将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相对照,我们很容易发现生态文明思想与自然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承继关系,生态文明是自然观中的应有之义。自然观不仅为建构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想原则,同时它的一些理论也反映了生态文明的重要观点。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探析,也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实践上的指导。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理论点来探讨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思想蕴涵。

一、从辩证法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思想蕴涵

近代形而上学机械论的自然观和价值论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恶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这种自然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孤立起来,将动态的人类演化与静态的自然界相分离,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不到“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这个辩证统一关系,这无疑是引导人们毫无顾忌地迫害自然,破坏生态环境。自然观提出了全新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有力地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机械的自然观。自然观表明,人们应该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分析和处理生态问题,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关系。“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也就是说自然界不仅提供了生活资料,而且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提供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场所。其次,马克思不仅仅单纯阐述了人依赖于自然,更重要的是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同时也深刻地指出了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说明人根源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又依赖于自然界。

自然观从辩证法的角度为人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哲学依据,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从认识论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思想蕴涵

实践的观点是贯穿哲学认识论部分的核心,也是贯穿自然观的核心。劳动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态和取向。本质地看,实践观具有深刻的生态文明内涵。马克思肯定劳动实践具有社会属性,同时又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即将劳动实践纳入自然系统及其演化的过程中,来把握其规律。马克思将劳动实践看作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同时将劳动实践视为“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劳动实践是自然系统进化的产物,人连同其劳动实践都是属于大自然系统的,没有劳动实践就没有大自然系统中物质变换。马克思认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因此必须要对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实践活动过程加以规范。马克思提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实践观应有的价值规范包括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它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文明思想,内含人性与物性、权力与义务、自我与万物相统一的文明理念。劳动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也就是说,劳动实践不仅是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源的方式,而且是人与整个自然系统实现生态平衡和稳定的机制。通过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实现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资源再生、持续进化,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所定义的劳动实践并不是人对自然的征服支配,而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式。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详细阐述了人对于自然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进一步实践的方法论过程,明确了自然界对人的价值,以及人在认识及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自然观在认识论上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一方面,人是具有能动创造性的自然存在物,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另一方面人“同动植物一样,也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不能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而只能自觉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将自然看作是一个的孤立现象,而非一个活的有机系统;将自然界只看作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而非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导致自然生态被严重破坏。

三、从唯物史观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思想蕴涵

哲学认为,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其社会性,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无可厚非是一种社会性的历史活动。人是社会的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制约。这也是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早在19世纪,马克思便就生态环境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了深刻剖析,“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同时,恩格斯认为,要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就必须学会预见人类行为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并根据这种预见来调节自身的行为。他指出:“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我们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也就有可能去控制和调节这些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以及态度发生重要变革的结果便是文明的转型。当今,全球化进程把全人类的生态问题凸现的更加明显,我们理应承担起作为社会中的人的基本责任,自觉调整自身的生活目标和生存方式,坚持和谐和公正(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系统的协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扬弃旧有的自然观,扬弃工业文明的自然观。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的,与工业文明的机械论自然观不同,它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系统,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和动态发展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5,7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0.

[3]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观.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6.

[4]李景源,杨通进,余涌.论生态文明.光明日报.2004.4(30):3.

第2篇

关键字:园林设计;自然观;科学;技术

Abstract: modern city landscape is the indispensable factors, is the product of natural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View of na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iew is the main theory of natural dialecti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throughout this several theory a center clues.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d the botanical garden in shallow design, how to work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heories.

Keyword: garden design; View of nature; Science;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设计是园林景观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其中的立意、构思与设计人的自然观、世界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园林设计中的自然观与当前的人类发展和城市发展中生态学、美学、园林工程学的应用有着某种不谋而合的趋同,所以重新全面地反悟园林设计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会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建设有所启示,对于正确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园林设计

1.1 园林的概念和含义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1.2 园林设计涵盖的因素

园林设计的因素包含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与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路和场地,植物种植,置石,假山与小品的设置等。是文科与理工科的贯穿、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交融、在广义建筑学中与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共同组成一个学科和建设的系列。

2自然观

2.1自然观的定义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自然观包括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自然发展史,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包括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人在自然界里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对自然界的看法,进而形成总观点,产生处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观。

2.2 自然观的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自然观经历了四个基本发展阶段,即古代朴素的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理解和描述。它是的一部分,是哲学的组成部分。

3 科学技术观

3.1科学

广义地说,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狭义地说,科学仅指自然科学,尤指其中的基础自然科学,即不把技术包括在内。科学的涵义是:关于自然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以及为获得这种知识体系所从事的认识活动和所建立的社会建制。首先,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其次,科学还是对自然界的认识活动;再者,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建制。

3.2 技术

技术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知识、技能的总和。技术既有客观的物质因素,也有主观的精神因素;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技术是科学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中介。

3.3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第一生产力”,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科学技术观反映人们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总的看法,它是总结科学技术的特点以及性质、作用和科技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它不等同于现实的、直接的物质生产力,它只有通过一系列环节并纳入生产过程,渗透导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去,强化这些要素的功能,实现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4园林设计与自然观、科学技术观

4.1园林设计中的“自然观”

园林中的“自然观”指在园林设计中所体现的关于自然的理念和审美标准,即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造园的思想核心是人们的自然观念,不同的自然观念是形成不同造园体系的内在原因。”从“自然观”的视角来研究园林,就是从深层次的一个角度来认识园林的本质。

4.1.1园林中表现自然内容的主要特征——“表现什么样的自然”

(1)神话中的自然:园林的原始形式灵台、灵沼都是人们对自然山川、河流崇拜,从而摹仿的产物

(2)现实中的自然:从汉代开始人们已经把现实中的山水作为园林中的摹仿对象,并追求“有若自然”。

(3)理想化的自然:园林中摹仿的是经过人心灵提炼、加工过的自然山水之美,它也许不是现实中的哪座名山,但它却具备了所有山水美的特征,是符合“自然山水之道”的,是“可行、可观、可游、可居”的山水。

4.1.2园林表现自然方式的主要特征——“如何表现自然”

(1)写实地摹仿自然:写实地摹仿自然比摹拟神山仙境前进了一步,自然山水已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人们造园已经是为了“娱人”,而不再是出于“娱神”的目的。

(2)写意地表达自然:山水画经过唐宋的发展,更加成熟,更加强调画家心灵思想的表达。艺术无疑都是以表现人生,表现人之心灵世界,表现宇宙万象作为对象和目的的。

4.2园林设计与科学技术观

园林和其它行业一样,科学技术承担了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人与物之间像传媒一样发生着主要的催化作用。发展园林事业要有土地、人力、财力、物力,除此以外,科学技术不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源泉,而且是决策的基础、建设的力量、管理的依据。

(1)园林决策的科学化需要科学技术。科学的决策来源于科学的评价,科学的评价来源于科学的依据。

(2)园林规划需要提高科学技术。现在园林绿化的功能已从单纯的游憩,发展到生态平衡的高度。在绿化系统的规划方面如何满足多功能的需求,应综合生态学园林和社会发展战略,运用园林规划的技术方法,形成一个既有科学内容,又有政策策略的发展蓝图,规划水平的提高首先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3)园林设计施工技术现代化需要科学技术。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开拓前进,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园林建设工程。

(4)园林植物的繁殖、栽培技术的提高.需要科学技术,运用生物工程、遗传学等基础原理繁育新品种,才能大幅度地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消耗。

(5)园林专用机械的设计、制造、维修需要科学技术。机械是科学的物化,是人体机能的扩大,只有运用现代科学,才能摆脱多年来园林行业里的繁重体力劳动的束缚。

(6)园林管理现代化需要科学技术。由传统的经验管理,提高到科学管理直到现化管理,实现园林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园林行业特点进行开拓和创新。

5 小结

自然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永恒的主题,园林历来都是在表现自然的,不管是现实中的自然,还是人们理想中的自然。“自然”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对“自然”概念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园林中的自然观,我们有必要重新全面理解“自然”的概念。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以“自然”观主要表现为“山水即自然”,“曲即自然”,“天然即自然”。这和我们当前生态学的观点以及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悟中国传统园林的“自然观”,这对正确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的园林行业的生产,很大程度上还以手工劳动为主,许多技术依赖于劳动者个人的熟练程度。工作效率的提高有些还靠个人的体力和勤劳。有些专门技艺还要依靠个人经验的积累,缺乏系统的科学总结;有时由于某些有经验的师傅退休而技艺失传,园林管理缺乏规范化,科学性,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改变行业的落后状况,根本在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出具有先进水平的植物繁殖方法,培育出新的品种,创造出新的产业结构,科学技术所以要走在前头,只有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改变落后面貌。

参考文献

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关士续,申仲英等.自然辨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第3篇

关键词:景区规划;自然辩证法;生态自然观

近年来,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旅游产业作为促进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推手,其规模也将越来越大,旅游业将越来越专业化。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理论作为依据对旅游业进行全方位地管理。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自然观在旅游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它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1]。它吸取了历史上自然观的精华,摒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研究和认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学图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和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二、 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它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就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指导我们在旅游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旅游资源,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这一整套理论,要求我们在旅游开发中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 旅游业中的自然辩证法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旅游规划经相关政府审批后,是该区各类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旅游规划要求从系统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旅游规划对象的综合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的复杂结构,从发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旅游景区规划人员通过对景观的开发,给予人以特定的需要,满足人们休闲放松的心理要求,同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还注意保护现有旅游资源,不以消耗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利益,因此它充分体现了自然辩证法生态自然观中,坚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长远、整体利益的要求和思想。

1.旅游景区规划要遵循生态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新景区开发在满足人的生活与发展时,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协调一致。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的旅游业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但随之而来的景区发展失衡的现象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旅游业遭到重创,绝大多数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跌入深渊,主要旅游发展指标一派惨淡,唯独丽江逆市而上,一枝独秀。然而,丽江新旧城区的规划失衡,乃是未来20年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软肋。如不改弦更张,丽江古城将被商业街、集贸市场、宾馆团团围住,成为庸常城市化围墙里的“街心公园”,一如今天的紫禁城,因为北京的新老城区建设严重失衡,早已经失去了“城”的意涵,成为孤零零的博物馆。所以,我们在进行景区规划时,必须遵循尊重自然,与自然协调一致而不可看重眼前之利。

2. 景区规划必须注重人的发展

如果说景区规划过程中所考虑的安全因素是保证人的存在,那么设计规划出来的景区则是注重人的发展。如果所设计规划出来的景区是安全可靠的,则进一步为发挥它为为人所用的功效,必须提升人的绩效。首先,景区规划就是为人类使用而设计,就是为提升生活品质而存在。很多面向市场的景区无不以满足游客需求突显其使用价值而存在。其次,提高游客满意度的产品才更受青睐更有市场。为满足人的不同需求,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面向不同人群而规划设计出来。例如,旅游景区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景观特征分类:山岳型风景区,峡谷型风景区,岩洞型风景区,江河型风景区,湖泊型风景区,海滨型风景区,森林型风景区,草原型,史迹型风景区,革命纪念地,综合型风景区;按功能设施分类:观光型风景区,游览型风景区,休假型风景区,民俗型风景区,生态型风景区,综合型风景区。

3. 景区规划必须注重游客的满意度。

面向市场的产品都是方便人的使用,景区也一样,需要体现其使用价值。投向市场的旅游景区必须考虑到游客的舒服度和满意度。一件面向市场的产品,人们看了不喜欢,用起来不舒服,这样的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是可想而知的。现在许多人旅游产品从规划、功用等多方面给特定的人群提供特定而周到的服务,很受市场青睐。如何通过刮花设计的景区与游客达到“贴心”的效果,如何从不同的视角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产品的价值也就在于它能满足人的需求,脱离人的满意度而谈产品显得空洞而没有了方向。因为没有人的需求和增进人的满意度作为指导,景区规划的发展也就迷失了方向,所以,旅游景区规划的发展体现了服务于人、关心人、尊重人的精神,只有如此,旅游业才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四、 结语

自然辩证法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而为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下,旅游业发展、景区规划应该更加重视人与包括人造物在内的自然的协调发展。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出现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发展。人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统一,离不开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离不开物质性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根本基础 [3]。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索景区规划与人类、与包括人造物在内自然环境的内在自然规律,对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修渝.自然辩证法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沈杨.软件工程中的自然辩证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6).

[3]翁翼飞,张麟.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辩证法[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

第4篇

一、实践自然观的丰富内涵

传统机械自然观只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之处,而忽略了人与自然内在的统一性。其实,马克思在早期就从实践唯物主义的层面阐述了人、自然与社会三者内在的统一性。“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所以,在他那里有着关于自己依靠自己本身的诞生、关于自己的产生过程的显而易见、无可辩驳的证明。”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本身已把外部对象世界(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作为自身内部的一个不言而喻的环节包含于自身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是通达人自身、自然界与社会的唯一可靠的现实根基,就像海德格尔用“此在”通达整个世界。自然界并非完全外在于人类的“自然”存在,而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在人的世界里,并不存在抽象的自然界,抽象的自然界本身是无目的、无意义的,它不与人的感性发生关系,因而是一种“非存在物”;感性的自然界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同时也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或“精神食粮”。通常人们仅仅把人看作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而马克思认为,“整个自然界”,包括那些人所无法企及的日月星辰等等,都成了人的一部分。整个自然界,包括在人之前和在人的视野之外的自然,都成为了一个产生人、发展到人的合乎目的的系统。现实的自然界的形成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之中,即人类的历史中。“全部历史、发展史都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所做的准备。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必须从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地确立人类对待自然的合理态度。现实的自然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而人是创造自然的自然。因此,人类对自然进行能动地改造的过程,也就是人自我改造的过程。人就不应仅仅把自然作为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的对象和工具,而必须把自然看作自我生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遵守自然的客观规律,也就是遵守人自身的内在规定性。以这种新的视角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最终得以显现的条件,是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基本保证,是从机械自然观到实践自然观的观念变革的必然要求。实践自然观从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人与自然历史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突破传统伦理的局限,扩展伦理的范围,使得自然成为人自身的一个部分。实践自然观真正扬弃了自然和人、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对立,人在对象(自然)上确证了他自身,对象(自然)也是他创造出来的,所以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仍然是对象化了的他自身:自然界是自己的身体,至于他人,则是另一个自己。在实践自然观的视角下,“人”的遮蔽(显现)与“自然”的(遮蔽)显现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人类未产生之前,自然界是不完整的、未完成的、片面的,人只是潜在的;在人处于异化状态时,人被遮蔽了,而自然仅仅沦落为“工具”,其本质上的丰富性与完整性也被遮蔽了;全面的自然就是人,全面的人就是自然本身、就是全部自然,自然界由此获得了真正的彻底的独立性,人(包括他的“无机身体”的人)也具有了本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上帝也就根本不需要了。这就是人与自然达到“同时性显现”的状态,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实践自然观并不是要求人们无所作为,消极地保持人与自然的共存和原始的和谐,而是要求人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寻求人与自然在共同发展中的动态平衡。在实践自然观的视域下,人类会自觉地反思现代科技的价值,不仅使人享受现代科技的福祉,而且也应考虑科技对“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的可能效应。尊重自然也就是尊重人自身,这是一种新的环保理念。实践自然观不仅有利于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对于有效地调控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不同文明之间等关系也具有其丰富的内涵。要使人与自然得以双重显现,后面四重关系的有效调控也是必不可少的,或许是更为根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在实践自然观的基础上,超越传统自然观而提出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二、实践自然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首次清晰地阐述:“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被普遍认同和接受。我国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以往发展观念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观念的重大突破,这种发展观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一是肯定了发展的基础和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二是显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认为发展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三是主张代际公平,即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资本。四是倡导代内公平,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中,发达国家应承担对环境修复的更多责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建立在实践自然观基础上,体现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它们同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两方面内容的基本原则,相互补充;它们也同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通过自我调节而达到统一,二者相互引导,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可持续性原则,即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阀值”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遵循真理原则就是正视自然的这一规律,客观地认识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规律。同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是人的发展,是主体的合目的性的需要和主观欲求,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原则。因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体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

实践作为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一方面,实践是人特有的,是包含目的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另一方面,主体改造客体,主体自身也得到改造,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正是从人出发,从实践出发,才能有对属人的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也正是从人、从实践出发,才找到事物的价值依据。因此,这也正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依据。无论真理还是价值,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自然观上,坚持实践的自然观,就意味着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实践的自然观,既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又遵循主体的目的和需要;既有真理因素的作用,也有价值因素的作用,是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实践自然观是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首先,实践自然观是现实的自然观,而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抽象自然观,后者把自然界看成外在于人的纯粹的客观事物的集合。马克思从实践出发,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又指出其合乎人的目的性。他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主观需要的统一。其次,实践自然观尊重自然,确立合理的主体性,合情合理地阐发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作为类的存在物,既是人与人共生的群体,又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既要考虑当代人的生存问题,又要考虑后代子孙的生存问题,要遵循一种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在发展问题上确立合理性的原则。最后,实践自然观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对立,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确立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平衡观。马克思指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在《手稿》中,他主张“解放自然”,“使整个自然界复活”,主张对自然的占有应该是一种“属人的占有”,而不是动物式的掠夺、占有。他在谈到人对自然的作用时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种自然美、生态美的实践只能为人所有。“只有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意即自然和人的实践是相统一的,生态规律和人类实践活动也是应该能够统一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践自然观的内在要求,实践所实现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实际上是真善美的统一。人们改造世界,实际上是要改变那本来如此的现实世界的现状,创造对人来说是应当如此的对象世界。这个对象世界不仅是人们已经掌握了的真理的对象化,而且是人们善的、幸福的、美好的愿望的对象化。因此,对人来说,这是体现着真、善、美的统一的对象世界。实践的合理性在于克服实践的负效应,使客体变化适合人性,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改变对自然的片面认识。正如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诫我们的那样:“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我们要看到人和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践中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第5篇

[关键词] 生态医学模式;理论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01-03

Study on theoretical basis of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

YU Xiuping,LIU Dianen,LIU Wenxiu,WANG Xiaoqin

(Weifang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Province,Weifang 261042, China)

[Abstract]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has exposed its defect gradually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Especially it can't reflect the importa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uman health.Therefore,we are likely to need a mew medical model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This paper analyses ecologic view of nature,system theory,ecological ethics and so on,then find there has a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I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medical model.

[Key words]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 Theoretical basis; Study

20世纪70年代,一些专家提出,当前的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即以前人类的疾病主要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传染病,而今后的主要疾病则是由社会和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发的“慢性病”,这一理念也得到了WHO的认同[1]。但是近年来的一系列传染病,如2003年的SARS、在部分地区流行的禽流感、2009年的H1N1流感等,不仅给人类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教育课,同时也对该医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全面检验,迫使人们不得不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后SARS时代存在的合理性作些思考[2]。

虽然不少学者已经看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存在着缺陷,并在系统思维指导下提出了有别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甚至有人提出了“大生态模式”、“四元医学模式”、“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整体医学模式”、“大小宇宙相应模式”、“卫生生态学医学模式”等,但作为一个科学概念的医学模式,应该符合科学的要求并与已有的科学概念相融洽。“生态医学模式”就是符合这样要求的一个概念,它的产生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

1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随着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而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也有丰富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直接的理论来源[3]。生态自然观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上认为,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中,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自然界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因为科学史证明了,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不断改造、支配自然界, 使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人类的烙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20世纪,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的发展,丰富了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使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又有了新的发展,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及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一致。这些充满生态智慧的光辉思想,在医学上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的医学认为,人类本身应与自然环境和体内环境和谐一致、共生共存、相互适应、共同发展,这也是生态医学模式的主要观点。

2 系统论思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通过分析发现,这种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以“分析、还原”为特征的线性思维方式,它虽然考虑到了致病因素和治病方法不仅仅只有生物方面,还包括社会、心理方面,但是并没有考虑全面,忽视了生态环境等因素。显然,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人类医学研究的需要,这时就需要更先进的方法论及更完善的医学模式,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的生态医学模式便进入了人们的研究领域。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它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论的基本方法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各个领域,也为医学模式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生态医学模式以系统论为指导,强调把健康和疾病放在全方位的背景下考察, 认为人是一个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人的健康和疾病取决于这个复杂系统中各层次、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4]。疾病的发生除病原体这一外因外,还与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有关。

3 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伴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到来而形成的一种全世界的伦理观念。生态伦理观以尊重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伦理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但是在社会化、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无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引发了一系列传染病,如疯牛病、SARS等,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因此,人们必须吸取教训,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泥潭,学会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物,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共生、和谐。

生态伦理思想自古有之,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便符合当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代医学形成了“人体阴阳五行说”、“自然诊治”等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这些都对当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生态医学模式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把人摆在了自然界的正确位置上,认为人类应与不同层次的内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达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使人的寿命达到理想水平。

4 学者对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比生物医学模式更具科学内涵,赢得了国内外学者对它的认同。但是随着人类的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长足发展和进步,该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正确引领、指导医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在如何消除其缺陷、建立新的医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探讨。

将生态纳入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早就有人提出过。陶功定教授在17年前就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其专著《大生态医学模式论-医学未来发展战略之哲学和伦理学论证》首创大生态医学模式理论。他认为医学正面临新的革命,最佳的医学研究方法就是确立一个充分体现人类理性精神而不是满足于现有有利技术手段的宏观的医学理论形态。应该建立最佳的“医学模式”,即以“大生态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卢焯明、陈诗慧等提出了“基因、生物、心理、自然、社会模式”。梁兆科认为:“目前倍受推崇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仍存在很大缺陷,能全面和深刻反映现代医学实践和认识的模式应为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他认为这一医学模式既能全面地反映人的本质,反映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也能全面概括当代实践领域,并能给健康下一个较完美的定义。在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很多学者认识了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探讨了在当前医学模式下二者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又提出了人体生态医学、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等观点。

从认识发展的逻辑上来看,树立生态理念,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生态医学模式将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5 传统的生态医学思想

传统的中国医学文化中有着丰厚的社会人文与医学相统一的辨证思想,也体现着生态观。

《黄帝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考察,确立疾病的形成原因、诊断、防治原理和思路、方法,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主线。《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在医学实践整体运动中贯穿平衡论思想,它的平衡观十分丰富,包括自然界的平衡、人体内的平衡,以及体内外环境的平衡[6]。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即从两个生态环境失调论疾病形成的原因。《黄帝内经》还有着顺应环境四时、“形与气相任则寿”、“志闲而少欲”的养生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心身健康观,“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自然死亡观等顺应自然发展的生态医学观[7]。

同样,中医学中的生态医学思想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历史。中医理论的本质和科学内核,始终是一种生态医学适应理论,中医强调整体观、辨证施治和治未病都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8]。如中医的整体观不仅重视人体自身组成的生态体,同时也强调人和自然生态环境应和谐统一,“人与天地相参”,就指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在观察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同时,不能仅着眼于人体本身,应看到人与自然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中医治病强调辨证施治,它认为,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相同;而不同疾病如果证候相同,也可运用同一治疗方法。

6 科学发展观呼唤新的医学模式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一战略目标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各个社会层面的矛盾不断加剧,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发展理念的进步,也显示出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整的方向,它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改革方向、总体模式和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上的指导意义不言自明。特别是思考医学模式变革这样重大问题,更应该自觉地遵循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方向[9]。

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同时,还要求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而生态医学模式也是以此为前提的。

生态医学模式持有和谐平衡观,与自然界及其他生物共生共存、相互适应。要求在对医学中关于人的健康、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构建时,必须给包括病原体在内的自然界的其他成员以相应的存在空间;对于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影响平衡的因素应通过相互磨合与调整的方式加以解决,对不适应问题的干预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手段,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去除或回避。生态医学模式还主张协调发展。某些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有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冲击,破坏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在现代医学中表现为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不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医疗高新技术的过度应用、医患关系的僵硬、高额的医疗费用等,而这些都有望在生态医学模式中得到缓解甚至是解决,从而使现代医学回到协调、科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来。同时,现代医学的协调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是相互依赖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为现代医学的协调发展提供外部条件;现代医学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就使得人人都能享受同等的医疗资源,生理、心理、社会健康都有保障,也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为人们真正做到从生态学、社会学的角度防治疾病提供了可能性,既是生态医学模式的主导方向,也是建立生态医学模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田勘,宋立新.疫病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82-184.

[2]刘典恩,杨瑞贞.生态医学模式:后SARS时代的选择[J].医学与哲学,2003,24(11):27.

[3]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

[4]谭得俅.以系统论为指导,全方位贯彻现代医学模式[J].医学与社会,1999,12(4):29.

[5]纪文静.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23.

[6]陶功定.《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溯源(待续)[J].山西中医,2005,21(2):44.

[7]陶功定.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J].山西中医,2004,20(3):36.

[8]马伯英.中医学是优质的生态医学[J].发明与创新,2007,1(3):29-3O.

第6篇

1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解构

基于现代性思想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强调人只对自身(包括其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只有人类物种的成员才具备成为道德顾客的资格;人对人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的义务,只是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它看重人的理性,认为理性可以解决一切难题,坚信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使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降低,从而使人凭借自己的力量来获得幸福的生活。

1.1强调人的理性的张扬

近代启蒙运动以来,人类了解并认识到理性在把握客观世界以及改造外部客体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类找到了自身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独特性,可以使人高高的凌驾于自然之上,运用理性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将自然视为服务于人类利益的资源。这种认识让人们有了一种自豪感,人类终于从上帝那里得到了思想的无穷力量,在管理自然的过程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所以人在自然面前也就摆脱了过去那种唯唯诺诺的地位,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为所欲为,尽量向自然索取财富,破坏自然而不是与自然和谐共处,战胜自然而不是人与自然形成统一的整体,久而久之,人与自然的矛盾越发尖锐。其实,在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在规律面前,人是脆弱的,人不可能征服自然,人的每一次征服行为,自然都会以更加暴力的手段来报复人类,这是自然发展的定律,也是人类理性的悲歌。

1.2坚守社会进步的理念

随着人类理性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由理性而产生的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人们开始逐渐将自身的幸福寄托在了社会进步发展的理念上。人们坚信:只要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高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就越来越低,人类受到自然的限制就会越来越少,例如,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就基本上不受自然生态的制约,人只要掌握了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的法宝,人就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生活在人类智慧的双手创造的世界里。这种理念的产生与发展,造成了人们思维上的偏激,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因为人是主体,人有理性,人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人能够运用自身的力量使自然人化,形成人化自然,并且可以使其区别于自然,所以人往往生成一个惯性思维倾向,总觉得人终有一天可以挣脱大自然的枷锁,可以跳出生态系统而生存,这似乎成了人类思维幼稚病的主要表现。

2重新界定自然:后现代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核心

现代性环境伦理从人类的理性出发,围绕人类这个中心,仅仅将世界的主体赋予人类自身,歪曲了对自然的客观公正的评价,需要新的理论对其进行扬弃。后现代环境伦理从自然的整体性出发,从人与自然的价值评价入手,重新界定自然,确立新的自然观,为人类端正偏颇的生态视野,改变自然工具论的思想惯性起着破旧立新的作用。

2.1端正研究自然的科学态度

近代以来的自然观无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无不强调理性在人改造自然中的基础性的作用,它们主张要用数学和物理学来研究自然,将自然数学化、物理化。的确,基于数学和物理学所认识的自然观对于我们了解自然是必须的,也是基本的,但它并没有揭示自然的内在本质,援引著名生态伦理学家罗尔斯顿的话,即是其研究的根本问题是它们关注的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哲学家必须把有生命的东西纳入哲学思考的范围,而“正是这种有活力的生命使他们得以成为一个哲学家的”。后现代环境伦理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的一个整体,认识自然中的一员,人不是站在自然系统之外的立法者,更不是主宰自然的裁判员,人及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与其他子系统有着密切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人用理性的武器也无法克服的。事实上,人类生命的维持和发展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人应该持有一种整体系统多元的生态学世界观,它昭示人们:“我们与世界是一个整体,世界若不包含于我们之中,我们便不完整;同样,我们若不包含于世界之中,世界也是不完整的”。就像一个物的两个面,我们要用数学、物理学的眼光把握它,必然将其分割、破碎、孤立并僵化的看待它。因为人类也处于整个生态系统之中,人也是自然的一员,我们往往很容易犯主客混淆的毛病,常常理所当然的将自己看作主体,运用主体中心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异于自己的自然万物,这必然让人有一种优越感,有一种支配感。从后现代环境伦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思维惯性是产生人与自然矛盾并发生人类破坏自然事件的思想根源,人总想将自己树立在万物灵长的位置上,却不知自身不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分离开来,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载体,人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必须从自然界输入物质、能量、信息,然后在输出废弃物,自然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命的物质提供者,还是分解人类废弃物,储存丰富有机物的大仓库,这种整体联系的统一性伴随人类的产生与发展,是后现代环境伦理强调并坚持整体自然观的现实思想基础。

2.2拓展自然应有的内在价值

传统的价值观把人看作是一切价值的来源,人是价值的源泉与核心,解决问题与处理事情都要以人为价值中心,而非人的自然万物只有外在的工具性价值,换句话说,只有人有内在价值,其他万物都只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仅有被人利用的价值。在传统的价值观的支配下,人们关注的是人的价值的最大化,关注自然仅仅是把它作为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这种价值观完全否认了自然界的内生性的“自然价值”,认为人类所需要的对自然的“消费”完全是人类本身创造和应当具有的,由此推出“资源无价”和“环境无价”,并理直气壮的掠夺和挥霍自然资源,加剧了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后现代环境伦理质疑工具价值观,主张人与自然都相互存在着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人的内在价值是人以自身发展为尺度的价值,而自然的内在价值即是人与自然所构成的统一体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价值;自然的工具价值在于相对于人来说的可利用性,而人的工具价值则在于人有权利影响自然,并同时有义务保护自然。这一价值体系的转变进一步拓展了后现代的生态价值观,它借助价值对等互利的原则,从一个侧面强调了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否定了人的价值中心地位,引起人们对于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的重视,为进一步摆正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地位,促进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提供了生态伦理上的重要思想基础。

3人与自然的和谐理论:后现代环境伦理

3.1人的权利也是有限度的

既然自然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那么作为其一部分的人类来说就不应为所欲为,肆意践踏自然的内在协调性,因此,人的发展应该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基本稳定为责任。罗尔斯顿认为:人有权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是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这首先承认了人基本的生存发展权利,但是,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而普通的一员,我们的发展权利又不得不有所限制,应该以不打破整个系统的基本平衡为限度,单反过来又不压制权利。在这一点上,后现代环境伦理将关注的焦点从人类转移到了整个生态系统,从一个部分扩展到了系统整体,强调“一种具有生物学意识的健全的伦理”应当更看重物种和生态系统,而不是个体。所以,摆在人类面前的选择,既涉及人与人的关系,又涉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且后者更为深刻,更为重要,是人类这个局部个体与自然整体的关系,相比而言,这个来得更有价值,更应受到人们的重视。

3.2生态亦有道德优先性

生态系统作为包含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体,它的内在价值就更应优先于人类生存的价值,这种推理是不言而喻的,也是有其合理性的。而这个推理又导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生态亦有道德优先性,那么人类能否拥有自己的文明而又不改变生态系统?其实,回答是肯定的。人对环境的某些影响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人类区别开两类对立的需要能力就可以。所谓两类对立的需要能力,即指为了满足生死攸关的基本需要能力和边缘的、过分的、无关紧要的需要能力。前者是人类正当的、合理的欲求,而后者则是人类贪婪意识的产物,是造成环境破坏的主要动力源,因为这种欲求严重侵犯了其他自然物的生存权利,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权利平衡,在剥夺别的生物生存空间的同时,人类也种下了自毁前途的邪恶之种。面对人类欲求的不断膨胀,宣扬并鼓吹生态系统的道德优先性确实有助于人类认清自己的合理欲求,端正自己在整个生态大系统中的位置,为树立和谐共生的科学生态观提供了理论上的重要支持。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规划;江西省;建议

引 言

生态园林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项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从诞生到推广均面临着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政府的极力倡导。可以说,生态园里城市规划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其实城市生态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全球各个国家以及我国各级城市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相对较晚,理论体系并不足以支持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各级相关单位以及社会群众对其认识较为肤浅,发展的基本要素以及可行性措施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论。因此,作为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之路,必须要明确对其的认识,加强对其的研究和探讨,根据不同城市的条件制定可行的措施,以帮助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发展模式顺利推广,促进我国现代化、科学化、生态化建设的全面实施。

1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及特征

1.1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目前,生态园林城市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社会群众普遍将其与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划为等号,特别是一些机构对生态园林城市的认知度更为短浅,认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就是生态园林城市,进而在相关规划建设中没有抓住关键任务和核心环节,从而导致城市规划四不像。众所周知,生态园林城市的提出和实践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实践证明,还需要理论基础为其保驾护航。因此,相关机构以及相关学者必须要不断地完善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论研究体系,为其缓解城市压力、推进城市健康规划建设提供可行性的理论基础,帮助其形成更好的思路和对策,以起到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的积极作用。

以当下全球对其相关的研究显示,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正随着其在各国的推广而不断完善,其内容更为丰富、更为适合现代城市发展需要。首先,从其概念产生的过程来看,生态园林城市的出发点是保护环境,缓解城市污染,追求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共赢,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其实践结果的反作用,现在的生态园林城市内涵已经远远超过与初始的范围。

早在2004年,我国众多园林城市的市长以及中外园林专家学者、政府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发表了《深圳宣言》一文,在这篇宣言中诸多学者对生态园林城市达成了初步共识,认为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必须要包括:保护非再生自然资源;珍惜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抢救逐渐消亡的历史文化;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建设舒适宜人的绿色家园;缩小区域差异与平衡发展;重视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承担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这内容。《深圳宣言》在当时是我国各级城市实施推行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文件。

随后,在2013年人民日报又以专刊的形式对生态园林城市做了更为形象的界定:生态园林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必须推行的城市发展模式,其具有强烈的理性美和感性美,将城市理性的科学发展与感性的园林美感相结合,将人类追求的价值观、经济观与生态系统追求的自然发展观相融合,为人民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唯美的园林意境。

1.2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特征

生态园林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文明进化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依赖于人们的需求而不断进步。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显示,目前我国居民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已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对消费资料的追求也上升到享受型阶段,因此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发展势必迎合居民的需求而发展,由简单的环保规划到更复杂的理性感性相结合的园林城市规划方向发展,从低级的追求数量到追求较高级别的质量方向推进,不断地协调、平衡规划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整体城市规划的质量,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目前我国的生态园林城市发现,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园林城市的生态、社会、美感有着本质的差别,其自身具备以下特征:

1.2.1 生态性

生态园林城市与园林城市不同,其在加强园林绿化的基础上,更注重环境的生态性。以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评选为例,入选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必须要好,其城市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以及恢复水平必须要强大,公众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必须要高,只有这样才能够入选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前,江西省的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有宜春、景德镇、新余、南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另外多了九江、上饶、萍乡三个城市,这几个城市无一不是具备优渥的生态环境而著称,其能够充分将城市自身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城市发展相融合,以生态学与系统学原理规划城市,城市各功能区的规划极具生态美、环境美,居民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也高居我省前列。

1.2.2 观赏性

生态园林城市,不可避免的要包含生态美、园林美,而这些美感又势必具备观赏性和艺术性。因此,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必须要建立在城市具备观赏性的基础上,将园林设计的更具有地方特色和艺术感,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要以美学理论为指导方针,营造一种自然美、人文美与园林相结合的居住环境,促使居民生活在一个生态园林的意境中。

1.2.3 持续性

任何牵扯到生态字眼的城市规划,就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生态园林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时间、空间、资源的具体情况,满足后代对环境的需要,将眼光放得更为宽广一些,不要只顾眼前利益打破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现在的生态环境能够以一种健康、持续、协调的姿态延续下去。

1.2.4 区域性

以我省为例,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必须要考虑整个省份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与人文风情,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只有将这些关系协调处理得当,才能够更好地实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平衡、协调、有序的现代化城市。另外,各个城市的生态园林规划还需要具备自身的区域性,形成自身的特色,这样才能够增加城市的竞争力以及关注度,更好地吸引外界眼球,发展自身经济。

2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基本要素可以分为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两大方面,其中精神要素包括观念要素和人文要素,物质要素则包括有自然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见表1)。

2.1 自然观

通常情况下,自然观属于文化观念范畴,自然观的形成、演变对我国城市建设有着关键影响作用,同时也对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比如,很多政府以及企业选址都会考虑风水学说,参考风水学说决定城市布局同样在城市规划中有着较多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手段日益丰富,自然观也更趋向于开发资源、利用资源,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许多恶劣的环境破坏情况。因此,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必须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重视城市结构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发展与生态的共生共赢,开拓更具有生态发展观的生存环境,将“人与自然”这个课题更好地实践落实出来。

2.2 城市观

城市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生态园林城市规划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照顾居民的利益,将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城市环境建设的核心标准。城市的功能区设置、空间利用以及环境的塑造,园林效果的设计着重于居民的感受与需求,生态园林城市的最终效果是需要居民给予反馈的,其价值在于使平常老板姓能够充分享受到城市的功能,看到城市的园林美感。

2.3 人文要素

人文要素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文化要素、社会要素、政治以及经济要素,这些内容是显示城市形态的关键因素,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总方针也必须要体现出来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文化要素方面,一个优秀的城市必须要保持一个地区、民族的特色,将其整体特征通过城市规划体现出来,比如城市精神要素、场所、特色、历史等要素。

2.4 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对于城市而言,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性质、规模、形态以及潜力,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习俗,城市的任何活动都是依赖与自然环境以及建筑而进行的,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也必须要利用与改造自然环境,将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自然建筑相结合。

2.5 社会环境要素

这里主要是说城市地表形态、城市功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要素,生态园林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城市功能的变迁、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尤其是近年来城市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更需要规划中将不断改变的交通设施考虑进去,充分探究如何才能够将城市发展与这些环境要素融合于一体。

3 结束语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要建立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特点,建立空间与生态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城市观、保护环境资源的发展观,整合城市的各项资源,建立和谐、科学、有序、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江苏:南京林业大学,2010.

[2]张汉南.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理论探讨[J].河南建材,2012(2):26~27.

[3]廖爱军.生态园林城市-未来人居模式[J].辽宁林业科技,2010(6):37~38.

第8篇

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抽象自然观不同,马克思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从而实现了在自然观上的划时代变革。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是“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产物,“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既然理念现在是作为它自身的否定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它对自身是外在的,那么自然就并非仅仅相对于这种理念(和这种理念的主观存在,即精神)才是外在的,相反的,外在性就构成自然的规定,在这种规定中自然才作为自然而存在。”[1]对此,马克思深刻指出:“这种抽象思维的外在性就是……自然界,就是自然界对抽象思维所表现的那样。自然界对抽象思维说来是外在的,是抽象思维的自我丧失;而抽象思维也是外在地把自然界作为抽象的思想来理解,然而是作为外化的、抽象的思维来理解。”[2]160与黑格尔的自然观不同,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一种“纯粹自然”的本真存在,是人们感性活动的对象性存在,其实在在于没有看到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工业活动的中介下形成的现实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自然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费尔巴哈只强调人是自然界的派生物,过分突出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自然界对人来讲的本原性、始基性,而没有体悟到人对自然界能动的反作用(肯定性或否定性)。因此,“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绝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3]50

通过对以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为代表的抽象自然观的批判,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自然观:人化自然。首先,自然史分为两个部分,即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史和人类产生后的自然史,前者不过是为人类的形成所作的准备,人类学关注的是人类产生后的自然界,即通过人的实践而形成的“现实的”、“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或是“人化的自然界”[2]128。它“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3]76。“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2]178-179其次,“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4]305实践活动使统一的自然界分化为“人化自然”和“天然自然”,并且推动“天然的自然”不断向“人化自然”转化。自然的发展过程实质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131。最后,自然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己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4]301

马克思强调人化自然,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从根本上否定天然自然的存在,外部自然的优先地位仍然保留着。自然界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起着一种前提性的作用“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人靠自然界生活。”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4]272生命活动的性质决定了人类具有对于动物的明显优越性,成为一种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但是具有能动性并不意味着从根本上改变“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4]324的属性。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阳光、空气、水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环境的变化对于人类器官、心智的影响使人类具备了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人类产生以后,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生产工具的改善,对自然改造的程度逐渐增强,自然的整体面貌受到前所未有的改变。但是,自然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其独有的运行规律,它内部依然遵循着物质循环、能量守恒、新陈代谢规律。人类改造自然改变的只能是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而不能改变或创造规律,物质性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永远不会改变,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

马克思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三个维度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957。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人作为人的存在,两者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人只能在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稳定的前提下优先实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也就是说,人在优先实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时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以及生物链结构的复杂性,使其能够具有发挥功能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观以及在自然观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区分的前提下,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化自然的重要性,提倡人对自然的改造,符合人类基本的利益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高扬人化自然的前提下,人类中心主义不自觉地忽略了天然自然的存在,忽略了自然自身存在、发展、演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立性和规律性。在自然观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人类中心主义过于强调人类当下的现实的短期利益,把自然当做实现人类永不满足的欲求的工具,自然成了资源、材料的代名词而忽略了其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源的基础地位,人类走向了一条永无止境地(除非自然已经在人类的破坏中消失)开发、控制和征服自然的不归路。这样一来,人也就成了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自然发号施令的将军,自然成了必须听从人类指挥的奴隶。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已经严重偏离了马克思在自然观基础上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阐述。首先,人类中心主义只看到了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取人类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实现自我利益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所具有的遵循自然规律,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责任;其次,人类中心主义完全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它只看到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而忽略了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对人类的反作用;最后,人类中心主义忽略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是实现人类自己的目的和利益的前提,放纵人类自身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

二、实践观的维度

实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还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多次论述了实践的重要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思维的此岸性。并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自然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从《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人道主义”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实践唯物主义”概念称呼自己的哲学,这些都说明了实践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实践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对象性活动,是人作为主体对客体进行能动地改造活动,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从实践本性上看,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在生产实践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作为一种主体性活动,实践必然面临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价值选择的终极尺度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从最低的要求来看,是为了从自然界获得直接的生活资料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们……正如任何动物一样,他们首先要吃、喝等等,也就是说,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5]从最高的要求来看,是为了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即为了使人摆脱动物本能而成为有自觉能动性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说,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人的利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人类的利益,离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就失去了意义,自然物也就不具有什么价值。

马克思强调价值选择的终极尺度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价值选择忽略自然尺度,不关心自然的“利益”。在他看来,从主客体作用的直接表现效果来看,人类社会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是对立的。一方面,强调人类社会的利益必然对自然的“利益”产生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与改造给自然界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在某种程度上(有时这种程度达到威胁人类生存的地步)对人类社会的利益构成挑战与威胁。但是,从它们的深层内涵分析,人类社会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又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自然“利益”受到损害,人类社会的利益也必将受到损害;自然的“利益”受到维护,人的利益也将能够顺利实现,这一切都取决于人类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对待自然的态度。如何保证自然的“利益”不受到损害的同时又实现人类社会的最大利益呢?马克思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既要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当做价值选择的终极尺度,同时又要关心自然的“利益”,做到坚持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相统一。他深刻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3]47相对于动物而言,生命活动的性质凸显了人的优越性,“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它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3]46人类因作为有意识的自然存在物而从根本上与动物区别开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的实质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固守价值选择所依据的物的尺度。“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实质是要求人们放弃对自然过于功利的追求,走坚持自然和谐与提高人的审美愉悦相统一的发展道路,这是做到价值选择坚持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相统一的经典体现。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价值选择的尺度只能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外在自然的“利益”,外在自然的“利益”只是一个工具性的价值而不是终极性的价值。确实,终极性的价值只能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中心主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作为工具性价值的外在自然的“利益”与作为终极性的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并不是可以割裂开来的独立自存的甚至是对立的利益,它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且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自然的“利益”受到损害,人类社会的利益也必将受到损害。人类中心主义虽然坚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利益这一终极性价值,但是,由于在价值选择上忽略甚至无视自然的“利益”这一物的尺度,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好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辩证关系,最终不可能实现甚至威胁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因此,人类中心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不符合马克思实践观价值选择尺度要求的。

第9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自然观;生态人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226—03

生态问题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制度政策、人们日常生活行为密切相连,而且还关涉人的思想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此项功能,显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近十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研究不少,但成果较零散。首先是研究内容有分歧,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价值研究(借鉴生态学思维和方法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人们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及意义),这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内涵的理解不统一;其次是大多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研究停留于表面介绍,缺乏理论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维护生态平衡功能之间的必要性;再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研究立足点不明确,较少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活动,提出实现这种价值功能的相应内容。

本文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即上文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活动对于人们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及内容。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也应从中获取相关理论资源。本文还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要以培养生态人为目标,形成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理论探讨:马恩的自然观

(一)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态首指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影响、制约、改造),还包括在整个自然系统下人类社会内部诸要素关系,即处于社会中的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在马恩所处的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生态未被大多数人所关注,并不构成现实问题,生态学也还处于学科知识积累的萌芽期,所以在他们那里并不可能形成现代意义的生态学理论。尽管如此,马克思在批判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敏锐地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青年时期持续到成熟时期。伊格尔顿提到“人对自然的一种迷信,现代为商品拜物教……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是与他对自然的关注紧密相连的。”[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发了早期的自然观,表达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身体观念。“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于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2]56人与自然是高度依存的内在统一关系。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从自然中获取生存物质材料,改造的过程表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说:“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2]56用“身体”一词来形容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自然是人类进行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他眼中的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原料,而且被注入了理想的、浪漫的感情,甚至具有形而上的特征。所以他认为现实的资本主义工业虽然反映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能力,也因异化劳动破坏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

早期马克思从浪漫人本学唯物主义看待自然,用身体来形容人与自然融合统一的关系。显然他关注自然的方法和内容并非生态学层面的,但坚持自然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前提地位,对自然持有实用主义和审美意义的双重理解,人与自然不能停留在单向度无节制的“索取——供给”关系上,不应将自然视为冷冰冰的利用对象。马克思透露了人与自然之间共生依存的关系,人对自然应带有热爱的情感。

(二)对“自然——人——社会”关系的考察:依存的整体观念及发展的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