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8 04:13:13
导语:在城乡统筹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Abstract]Integrating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inthefinalanalysis,istheallocationofresources.Theallocationofresourcesinurbanandruraldecidesunisonous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Becauseofmanyconstraints,urbanandruralexistsmanycontradictionsandproblems,suchasnon-smoothflowofresources,unreasonableflowingdirectionofresources,unevendistributionofresources,inadequateuseofresources.Inaccordancewiththerequirementofco-ordinate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urbanandruralresourcesareintegrated.Weshouldemphasizetheregulatedroleofgovernment,theleadingroleofthecities,theabsorbed,gatheredroleofruralvariouscarrierstoresources,andthesecurityroleofsystem.
[KeyWord]Allocationofresources,integratedofurbanandrural,government
一、资源配置与城乡统筹相关分析
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非常骄人,1978~2005年,中国的GDP在27年中平均保持着每年9%的增长水平,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骄傲的成绩。但是,必须看到,这个高增长确确实实掩盖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城乡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大矛盾,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必须要过的一个坎。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么高的增长水平,到底依靠的是什么。经济增长主要就是靠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要有足够的市场容量,能够吸纳所创造的财富;一个是要有足够的资源,能够支撑这么高的增长速度。[1]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一般情况下,资源的丰裕程度,资源投入的多寡,资源的流动组合状况,直接决定一国一地发展的快慢。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资源有静态和动态之分,一个城市和一个乡村资源的拥有量,一方面取决于自身固有的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或者说静态资源,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另一方面又取决于组织、吸引、聚集资源的能力,如通过各种手段和办法,吸引、聚集各方的人才、资金、技术等具有动态性的资源为已所有、为己所用,从而扩大资源的拥有量,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千方百计在市场上吸引、聚集自己短缺的资源,这是城乡政府、城乡经济主体在推动和实现自身发展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战略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必然选择。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一个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作好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文章。[2]近年来,为什么城乡差距非但未有缩小且有扩大的趋势,究其根源则在于城乡各自所拥有的,所能吸引和支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可以说,城乡差距扩大的核心问题在于城乡发展速度问题,城乡发展速度的核心问题在于城乡资源投入问题。多年来对城市发展的资源投入,其规模和数量明显多于农村,质量高于农村,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城乡资源分割和配置失衡,农村资源严重匮乏,这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症结所在。要加快农村发展,让城乡求得一个合理的发展速度,必须调节好、有效地解决城乡资源配置问题。
二、城乡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资源完全受政府计划调控,改革开放后,城乡资源流动配置的大门被打开,市场配置资源的力度明显加强,涉及的范围明显加大,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按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要求看,城乡资源占有量存在巨大的差异,城乡资源流动、组合中仍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资源流动不顺畅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但就这几年的状况看,由于体制障碍,市场还未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城乡资源流动还不够顺畅。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贸易隔阂,制约了物质流、资金流、人力流、信息流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正常循环,各种资源还不能按经济主体的意愿,畅通无阻地在城乡间进行自由流动,这突出表现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上。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劳动力二元就业制度,这几年建立的又是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对城乡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采取了种种歧视性的政策措施,犹如一道道闸门,把农民挡在城市大门之外,直至今天仍然严重影响、阻碍了城乡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农村劳动力流动。
(二)城乡资源流向不合理
农村有大量的资源,但是农村不但吸引不了城市资源,而且农村现有的资源,政府应投入农村的资源不断向城市流动,出现了不合理的城乡资源配置格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财政资金流出。国家通过财政手段,以税收的形式从农村拿走大量的资金,但是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却是很少的。据有关专家测算,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资金在农村的流动,明显分为两个时期:1984年之前,财政资金是向农村净流入的,但流入量逐年减少;1985年以后,财政资金是农村净流出的,且流出数量快速增加。在1985年至2002年17年间,财政农业收入与财政农业支出的差额累计达到11709亿元;仅2002年,农村资金通过财政渠道净流出即达1976亿元。随着农村财政资金流出额的扩大,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也逐年下降。国家财政支农的比重1991年至1999年分别为10.03%、10%、9.5%、9.2%、8.4%、8.8%和8.3%,1998年虽提高到10.4%,但直接用于农业的只有20亿元,1999年国家增发了600亿元国债,但直接应用于农业的为零。2000年,财政支农支出为767亿元,仅相当于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4.8%。如扣除当年征收的农业各税465亿元,及农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等,财政实际支农支出数额更小。
2、农村信贷资金流出。以农户储蓄存款和农业存款反映金融部门从农村筹集的资金,以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反映金融部门向农村注入的资金,有关专家据此测算,1996-2002年,农村地区通过信贷渠道流出的资金由1912亿元增加到5473亿元,增长了近3倍。
3、农村人才资源的流出。由于农村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生活艰苦等原因,许多农村科技人才向城市流动或改行做其他工作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农村科技人才严重短缺。不仅原有的科技人才不断流失,而且近年来那些年龄较轻、文化水平较高或有一技之长的精壮劳动力也纷纷流向城市打工去了。目前留在农村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95%以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这是许多实证研究早已得出的结论。
(三)城乡资源分配不平衡
城乡资源分配存在明显的片面性、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多三少上。
一是资源分配对经济发展考虑多,对社会事业考虑少。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眼中,发展似乎就是增长,特别是受政府政绩考核制度的影响,城乡政府却常常把GDP的增长摆在一个“主角”地位,而把社会事业发展摆到一个“配角”和“服务”的地位。无论是对科技,还是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城乡均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农村尤为严重。从而造成了经济高增长,社会低发展的失衡局面。
二是资源分配对城市投入多,对农村投入少。我国农村人口占70%,城市人口占30%,但是,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用在农村的仅占23%;国家对卫生资源的投入,用在农村的仅占30%,这是一种典型的“倒三角”模式。这种状况造成了城乡之间极大的不公平和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三是资源分配上对近期发展考虑多,对于持续发展考虑少。为了追求政绩,城乡政府均存在对城乡近期发展投入多,对涉及长远或者说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投入少的现象。为了追求近期的发展,轻视环境保护,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发展的现象普遍存在。经济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生态恶化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生态环境整体功能下降。
(四)城乡资源利用不充分
在我国城乡资源配置中,既存在资源短缺,相互争压短缺资源的矛盾,又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充分,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保护不力造成的浪费、水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的浪费。
三、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深层原因
中国城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主要在于中国国内的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
1、制度障碍。目前城乡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实行的城乡分离的二元制度造成的。“二元制度”是发展经济学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建国以后,为了加快工业建设,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运用各种行政手段,从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农村集中有限的资源,形成工业和城市建设资金的原始积累。这样做,尽管在当时有其历史的必要性,使我国用不太长的时间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其中主要的一个负面结果就是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城乡分割、各自独立发展、互不平等的经济制度,导致了决策的城市倾向、就业的农村歧视和产业政策的“重城轻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抑制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农村发展严重滞后。
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根源完全归咎于28年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二元结构上,因为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用了28年去改革,但是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到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确实需要认真地分析和反省一下我们的一系列的经济政策。
2、政府主导经济。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取得的骄人的成绩是和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分不开的。但是,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再加之,现行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的影响,加上受稳定城乡市场、安置城市就业、建设居民住宅、解决好居民菜篮子问题等多方面资金需求压力的推动,迫使政府决策者在制订政策时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利益上,把追求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和获取政府任期内的经济利益作为目标,这样政府资源配置政策的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倾向表现得十分明显。无益于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城乡资源配置质量的提高。
在这里,我们以上世纪80年代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作为例子,就能很明显得看到,政府主导经济是导致我国整个资源配置不协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一,在80年代的苏南,资源基本上都掌握在政府和准政府手中,农户个人掌握不了资源。但不同的是,从温州当时的情况看,之所以能出现这么活跃的经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农户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掌握资源、去创业、去发展。因此,谁支配资源,决定了这个区域、这个国家的经济是否有活力。其二,80年代的苏南是集体在积累财富、政府在积累财富;温州就不是这样,是一个个有生机、有活力的企业在积累财富。那么,尽管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规模在积累财富,由于掌握和支配这些财富的机制是不一样的,所以,再使用这些财富的效率也是明显不一样的。其三,80年代的温州,大家都公认政府是一个“小政府”,政府的职能就是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的。而在其他很多地方,政府把企业家的职能“背”过来了,却把政府的职能忘记了。以上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职能的错位是导致我国整个资源配置出现不协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具体地讲,就是政府和官员在支配资源,政府和部门在积累财富,而政府到处去找项目、要投资。这样一种错位才导致了整个资源配置的不合理。[1]
3、法律缺陷。法律对资源的流向和流量,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对资源配置的方法和程度也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资源配置中的问题也与我国某些法律中存在缺陷相关,例如《土地管理法》的某些缺陷,给多征滥占耕地、侵犯农民权益提供了方便,这突出反映在征地范围和程序上。一切都由政府和用地单位说了算。类似这些缺陷,其他一些法律制度也存在,势必造成资源配置不当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激励机制扭曲。在政府部门,向上级负责的“官本位”导向不仅停留在观念上,而且体现在体制上。地区发展的衡量和考核及相互之间的竞争,主要使用产值指标和财政收入指标。现行财税体制继承了传统的间接税为主、生产环节征收为主的模式,客观上强化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氛围。
四、城乡资源整合中的主要思路
针对以上城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抓住问题的深层原因,以统筹城乡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在城乡资源的整合中的调控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城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这是市场经济内在的客观要求。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些重要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上城乡在许多关键性社会经济资源的占有水平、配置能力、利用效率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能坐等市场机制去自发调节城乡资源,城乡政府在坚持让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同时,也需要改善和加强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调节,特别是对短缺资源的调控。
政府和市场到底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如何在两者之间达成适度的平衡。[3]根据资源的性质,供求状况和市场运行规律的要求,可区别不同情况,决定政府和市场各自介入资源配置的程度,以及可采用的方法。对以下三种资源分别考虑政府和市场如何结合调控问题。一是对城乡土地资源。应考虑运用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调节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利益补偿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还需以行政手段为主。由于这类资源配置上的特殊性质,在近期内不可能在完全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完全的市场调节,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在城乡间统一调配或者作出统一的要求是必要的。但政府调控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绝不能损害土地转让方的权益。二是对资金和技术等资源。鉴于目前乡村对这些资源存在着严重短缺的现状,也需要政府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同时也需要研究一些例外,比如可将城市对乡村的对口支援以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对口支援方有必要也有责任采取一些非市场的办法支持受援方,如调动一些地方财政资金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资金和技术流向乡村。至于中央财政当然应加强向农村倾斜的力度。三是劳动力资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应主要通过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让城乡劳动者通过竞争平等就业。政府的责任是加强对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做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引导、组织和管理工作。城市政府应积极帮助农村培训劳动力,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应由财政支付。
(二)发挥城市在城乡资源整合中的带动作用
城市经济作为现代经济的主体,聚集了社会上主要的经济要素,居于城乡区域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对农村区域经济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城乡资源整合中,城市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资源配置中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要研究城市资源如何向农村流动,带动农村发展的机制、途径、方式。
根据一些地方的经验,可考虑采用以下机制和方式:一是带动式。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当然也是各种资源的聚集中心、配置中心,完全有条件通过发挥各种中心的作用,带动农村发展。城市这个中心应积极为农村提供资源要素,如生产设备、技术设备、能源产品、人才资源、资金投入等,城市还应帮助农村对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涉及资源配置的主要环节,进行规划和协调。二是辐射式。我国的现代城市是交通、通讯、信息、技术等服务网络的枢纽,农村是网络的延伸,城市通过枢纽可向周边农村辐射,提供各种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此需要城市强化枢纽配置功能,并以自身为龙头,支持各种网络建设,完善交通、科技、信息、社会服务网络建设,提供网络联系程度和功能。三是示范式。资源的流动,资源的有效组合,城市比农村具有更多的优势,更高的配置水平,因此城市在资源配置各个层面,会对广大农村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重视发挥城市对农村示范引导效应,这对城乡之间的资源交换、对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均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当然我们也不主张农村小城镇都一味地、盲目地模仿大城市,都修大马路,建大广场,而应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三)重视发挥各种载体对各种资源要素的吸纳和聚集作用
如何使城市资源向农业、农村“回流”,许多地方的经验表明,积极培植载体,能迅速形成并放大资源的吸纳效应和积聚效应。具体说,就是高标准地规划、建设郊县的科技园区、重点乡镇的工业园区及其所依托的小城镇,使城乡资源在流动整合中,有一个资源汇聚点、吸纳点、对接点,形成新的、具有发展意义的经济增长点。
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使乡镇企业相对集中。乡镇企业是非农生产的主体,必须向园区集中,使资源在园区积聚,并把园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互为依托,互促发展。二是使园区相对集中。实施以中心工业园区为聚核的集中工业化战略。但在行政分割的状态下,大规模的推进乡镇工业跨地域集中是很难的。为此,在乡镇工业园区这一层次上,可根据区位优势、工业基础条件,选择若干个中心工业园区,并以此为聚核将邻近工业小区整合为具有“聚核——吸引力”功能的园区集群。向中心园区集群发展中的规模效应,不仅应该体现在增量集聚上,而且也同样注重对存量乡镇工业构成强大吸引力。三是政府调控问题。政府对工业园区和小城镇建设,无疑具有多方面调控功能。政府可运用制度供给者的特殊条件和权威性,运用掌握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法律手段和意识形态等诸多优势,纠正城镇化中的“市场失灵”,协调城镇化中城乡、工农以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使园区和小城镇迅速形成资源积聚的功能和效应。
(四)重视制度对城乡资源整合的保障作用
制度改革任务十分艰巨,择其要者,一是改革城乡分治,“一国二策”的二元户籍制度,为城乡人力资源的流动、组合提供广阔的空间。二是改革农地产权制度,给农民以土地使用权转让,交易的权利。对此,要科学界定农地产权关系,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和支配权,而且还应有转让权,从而使原本静态的土地资源具有动态性,以农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人口城镇化。三是深化乡镇企业产权改革,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与城市企业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经济合作,与城市大企业组织跨行业、跨所有制企业集团,兼并、租赁、购买城市中小企业,或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社区组织建设。资本经营一体化必将冲破城乡行政性、社区性的制度壁垒,使城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上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会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土地使用权,企业产权和资本这些最重要的资源活跃起来,潜能发挥起来,从而从根本提高城乡资源的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锡文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期
论文关键词:城乡统筹,商丘农业经济发展,有效途径,探究
伴随着城乡统筹试点的逐步展开,我国农业经济又将实现跨越式发展。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不难发现:由长期剪刀差抑制农业经济的发展;演变到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来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直到现在将农业经济发展纳入到城市经济发展的体系内。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须明确这样一个事实:受到我国各区域之间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在展开城乡统筹实践过程中,还应根据本区域的特性小论文,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农业经济发展途径。
综上所述,本着以上农业经济发展原则,笔者将就商丘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探讨。
一、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如上文指出的,城乡统筹的目的在于:改变以往将城市与农村经济隔离发展的态势,通过将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中,在城市与农村经济能量的耦合过程中,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中,农村经济又主要以农业经济的形态存在着。
由此可见,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阐述如下:
(一)农业经济产业化的要求
农业经济产业化可以被理解为:(1)农业生产企业化;(2)农业生产规模化;(3)农业生产与城市需求形成有效的供应链。其中,农业生产企业化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仍然缺乏。将过去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转变为企业生产模式小论文,才能通过分工、协作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考察农产品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可知:农业产品生产由技术因素所决定,其最小有效规模偏大。为此,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方能在技术层面趋于最优经济效益目标。对于第三个方面,则是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
(二)农业经济与城市经济互补性的要求
本文并不强调,农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类型之间的严格分工。因为,这种严格分工将使农业经济发展类型,被锁定在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上。最终,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城乡之间一定的经济互补性,可以通过一种耦合联动,推进各自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小论文,在整体上增进了经济福利水平。
二、基于内在要求探究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
上文已从普适性层面阐述了“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将目光转移到河南省商丘市的农业经济发展上,还须进一步探究其目标导向。最终,为商丘农业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的够建提供思路。
(一)培育河南东部经济增长极
河南省的经济若要实现腾飞,则需要省域各经济增长极所建构的节点,在此基础上完成各节点间的线型经济覆盖,最后在线型交叉中形成网状结构经济覆盖,方能实现全省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商丘市处于河南省东部边缘,通过联动本市农业经济发展,将够建出河南东部经济增长极,成为推动河南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建立沟通周遍省份的枢纽
河南地处中原,缺少区位优势。从资源禀赋条件来看小论文,其农业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面食加工行业中,河南省也处于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比较优势面前,河南省须通过商丘市的区位优势,在该区域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来开展与周边省份的经贸活动。
三、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
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阐述,有关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如下:
(一)建立外向型农业加工生产基地
建立外向型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1)满足河南省对农产品的需求。这一需求,在本省经济发展体系内,完成商丘农业经济能量的积累。(2)建立与外省市及国外的农产品供给联系。伴随着商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效率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已无法被河南省所完全吸纳。为此,须通过商丘市政府的农产品对外公关活动小论文,实现过剩产能的外部消化。最终,获得农业发展资金。
(二)完善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体系
城乡统筹实则促进了,城市与农村在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价值联系。其物化的外在表现则是:供应链体系。在加速资本周转的内在要求下,惟有完善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体系,才能实现。在物流体系的构建中,须把握这样几个技术要点:(1)不改变原有城市与农村的物流体系架构;(2)着重构建连接城市与农村物流体系间的节点;(3)由于农村物流体系承担着农用物资下放,及农产品上收的双重任务。因此,与城市物流体系连接的节点应设计为两个。
参考文献:
[1]赵奕凌.西部县域工业发展资金缺损的机制分析与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2]安永学.红古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1(6).
[3]李壮壮.我国各地区农业综合发展的评价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1(6).
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和贵州省地理学会承办。会议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热点、焦点和关键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设置了大会主题报告和分会场交流。佘之祥、蔡运龙、刘彦随、熊康宁等4位知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城市化与农村土地问题》、《农业与农村的多功能性》、《统筹城乡发展与土地整治方略》、《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的大会主题报告。
大会设立了两个分会场,共有近40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或分会场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采用了“报告+提问+辩论+评述”的方式进行学术报告,强化了学术交流的灵活性与互动性。
为了激励土地资源青年科技人才,本次大会设立了“全国土地资源研究优秀论文奖”。由河南大学乔家君提交的论文《河南省农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环境》等20篇论文荣获一等奖,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婷婷提交的论文《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演变格局研究》等22篇论文荣获二等奖。
本次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将于2012年8月由贵州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论文集收录了经严格筛选的学术论文75篇,计120余万字,涉及农村土地整治理论与方法、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及案例、农村非农化及其土地流转、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及政策、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城乡协调发展与土地资源战略、喀斯特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乡村发展等前沿领域,展示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与乡村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新进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为论文集出版作序。
论文关键词:全民医疗保障,医疗改革,城乡一体化
一、珠海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
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在将城市和农村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制度设计安排,通过提供保险、救助等形式向全体公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一项医疗保障制度。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我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也呈现出二元化、碎片化的特征,在城市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农村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加上不完善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基本上实现了“全民享有医保”这个基本目标,但二元医疗保障体制的弊端已成为制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构建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实现全体居民公平、有效的享受医疗保障已成为了当务之急。
珠海由于改革开放,已由一座海滨小县城发展为如今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在改革发展过中没有像深圳一样大量引进外来人口医疗改革,再加上珠海政府对珠海的城市形象定位,珠海一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及较少的人口总量。珠海没有体制包袱、人口少、经济发展相对均衡,被选为医疗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珠海于1998年启动医疗保险改革,经历十几年的发展,珠海医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观其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将其概述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初步建立了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1998年,珠海作为医疗改革试点城市为响应国家号召,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定了医疗保险缴费由国家、单位及职工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以及基本医疗费由个人、社保医疗统筹基金共同分担的新型医疗保险方式。2000年,珠海作为贯彻医改试点城市,率先把外来工大病统筹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制定了外来工大病医疗保险办法。同时还把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人员及下岗特困工也纳入了医疗范畴。
(二)第二阶段:建立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2003年,珠海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截止到2007年全市新农合参保率为93%,形成了严密的农村医疗保障网,让广大的农民享受到医疗保障的福利核心期刊。该制度在2008年随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台而被正式废除。
(三)第三阶段:建立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2006年,珠海率先出台了未成年医疗保险办法,打破户籍限制,外来人口的子女与本市未成年享有同等医疗待遇。
2007年12月推出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外来工大病医疗保险和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之外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范畴,以家庭为单位缴费和政府补贴的方式建立医保统筹基金,对住院医疗以及部分门诊病种(目前为32种)进行医疗保障。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医疗改革,其中参保人缴费250元,财政补贴150元。参保人住院核准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为10万元。[1]根据持续缴费时间确定的参保人医保待遇限额。
2007年12月5日珠海市政府又《关于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健康城市工程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而后相继颁布了《珠海市推行“小病治疗免费”实施试点方案》、《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及《珠海市实施城乡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等三个配套文件。标志着珠海进入了“大病统筹救助,中病医疗保险,小病治疗免费”的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新时期。
二、珠海市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的现状
(一) 珠海市医疗保障概述
珠海市人口(包括外来人口)总计145万,其中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已达120万人,其中基本职工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均达95%以上。全民医保目标在珠海得到了实现。珠海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推行“大病统筹救助、中病进入保险、小病治疗免费”的全民医保的三角架构模式,涵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基本医疗救助制度。目前珠海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还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与未成年设立了外来劳务人员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制度。此外还推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更多的困难群体。形成了“四基本一救助”模式。
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四基本”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缴费及待遇标准如下列表所示:
表1:珠海市各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
险种
缴费方式
缴费比例
备注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按月(每人)
按缴费基数:
单位6%,个人2%
参加门诊统筹:
统筹基金50元+个人账户50元
外来劳务人员大病医疗
按月(每人)
按缴费基数:
单位2%,个人不缴费
参加门诊统筹:
统筹基金安排100元,个人不缴费
城乡居民医疗
按年(以家庭为单位)
一般居民:参保人每人每年250元,政府补贴150元
参加门诊统筹:
统筹基金50元+财政补贴25元+个人缴费25元
“特殊人群”:参保人每人每年25元,政府补贴375元
参加门诊统筹:
个人不缴费,由财政补贴
未成年人医疗保险
按年(每人)
未成年人(包括在校大学生):每人每年60元
参加门诊统筹:
统筹基金50元+财政补贴25元+个人缴费25元
【论文关键词】民族地区;产业网络化发展;城乡统筹
城乡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关于城乡关系的现实选择和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是过去城乡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等等观点的一个延续和发展,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它强调应由政府来组织构建城乡互动发展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彻底解决城乡关系问题。因此,构建城乡互动发展机制是政府统筹城乡的核心内容。产业是城乡发展的基础,城乡产业网络化发展是建立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促进城乡互动发展的重要手段。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10年末总人口618540人,其中,农业人口占67.3%,少数民族人口占21.6%,在2011年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排名第八,这里的城乡融合度还很低,同时,具有民族地区共有的特点:汉族经济的发达与少数民族经济的极度落后并存,如何在整个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时统筹城乡,让广大民族地区农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分享到区域经济增长的成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论文以西昌市为例,探究民族地区产业网络化发展的途径,以促进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视觉下城乡产业网络化发展的内涵
统筹城乡视觉下产业网络化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时,必须对农村和城市的产业结构统筹考虑,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良性互动、相互融合、协调发展。通过产业网络化发展,形成城乡产业之间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有序化系统,在非空间层面上形成有机的产业链,在空间层面上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密集区,从而有力促进城乡互动发展,进而促进城乡统筹。因此,统筹城乡视觉下产业网络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空间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
二、民族地区产业网络化发展的策略
(一)科学定位区域空间优势产业,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在产业网络化发展中,三次产业应合理地布局在小城镇、乡村、城市,城乡之间应以产业为纽带形成有机的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应为城镇体系建设提业支撑,从而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为实现城市和农村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创造充分条件。因此,必须自然条件、区域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对区域空间进行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即实行空间功能分区,这也是实现差别化、特色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如对西昌市域可以做如下划分:①西昌城区及其邻近区域。该区域包括西昌城区、西郊乡、高枧乡、小庙乡,应进行现代服务业和居住为主的城市建设,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商贸等服务业,建成现代商贸区,增强人口集聚能力;②经久工业园区和太和工业园区及其邻近区域,具体包括:裕隆回族乡、高草回族乡、佑君镇、中坝乡、阿七乡、黄联关镇、黄水乡、洛古波乡、西溪乡、马道镇,该区域应依托经久工业园区和太和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重工业并加快城镇建设,放宽人口进入的限制,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③成凉工业园区及其邻近区域。该区域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发展对生态环境基本没有影响的制造业、加工业,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商贸、服务等产业。具体包括:樟木菁乡、琅环乡、月华乡、礼州镇、兴胜乡、小庙乡、西乡乡、安宁镇、四合乡,该区域可以依托成凉工业园区发展对生态环境基本没有影响的制造业、加工业等轻工业,发展蔬菜种植业、畜牧业、观光农业、休闲业、物流业等,并加快城镇建设,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④山区。该区域属于彝族聚居区,自然条件较差,工业开发成本较高,因此,要限制工业开发,主要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具有彝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同时注重保持生态环境质量,鼓励交通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不适宜居住的乡的人口外迁。具体包括民胜乡、响水乡、开元乡、磨盘乡、荞地乡、银厂乡、白马乡、巴汝乡、马鞍山乡、安哈镇、大箐乡;⑤邛海泸山风景区。包括两部分:一是大兴乡、川兴镇非临海的区域,该区域主要依托邛海泸山风景区发展旅游业、观光农业和蔬菜种植业;二是邛海泸山风景区、海南乡、大兴乡、川兴镇临海的区域,该区域应尽可能维持自然原生态,完全避免城镇建设和工业开发,主要发展旅游业。
(二)完善产业园区建设
产业园区可以促使大量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围绕大中型企业形成互相衔接的产业链条,产生规模效益和产业集聚效应等,是区域工业化的主要途径。西昌市已建成了成凉工业园区、经久工业园区和太和工业园区,但是目前还应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建设:
1.扩大园区规模及其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借鉴日本的工业园区实现城乡产业互动、韩国的“农村工业园区计划”和英国在远离城市的地区建立“农村发展区”等经验,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 扩大园区规模及其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城乡产业互动。 转贴于 2.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做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准入条件。以工业园区作为手段和中介目标,以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作为最终方向,形成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是区域新型工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产业集群是一种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自发形成的聚集,而工业园区则是一种人为促成的集聚。如果考察一些发展得比较成功的工业园区,可以发现,园区内产业和企业呈集群发展状态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工业园区对产业的集群发展可能产生的促进作用是,园内企业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系或者与园外企业的联系,如专业化分工合作,技术创新传递交流,以及对本地资源需求的增加,使园内企业形成集群并根植于本地,同时带动园外企业以园区为中心形成外围群落。因此,西昌市在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中要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做为准入条件,比如,经久工业园区和太和工业园区集中的企业应有利于形成矿业产业集群;成凉工业园区集中的企业应有利于形成绿色产业集群。
(三)整合城乡产业,形成主导城乡发展的共同板块
目前,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城乡产业过度发散。整合城乡产业的目的是催化本地优势产业聚集效应,放大优势产品的市场供应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区域内城乡已有的产业,按照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一般产业进行分类,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本地区资源主要向优势产业、支柱产业靠拢;二是从本地资源优势出发,按照市场层次的发展变化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加快本地产业分化和重组,形成产业新优势。
城乡产业整合应该坚持四个原则: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二是城乡产业直接衔接,在区域内促进城乡三次产业的相互协作,实现农业的优势产品与城市、城镇的加工业直接对接,城市和城镇的教育、科技、信息等第三产业与农业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对接;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城乡产业整合的一般趋势是,中心城市把制造业分散到周边的城镇,实现自身产业结构高度优化,即从物质生产中心转向现代服务中心。在传统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往往把污染型企业直接转移到小城镇。因此,民族地区城乡产业整合一定要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而严格按照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进行产业转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四是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发展“多乡一品”,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板块,为城市、城镇的发展提供农产品消费和生产原材料支持。
(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推动农业企业化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的网络化
不同区域应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灵活的产业化模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区域农业产业链的网络化。在这一过程中,西昌市政府应着重解决四个问题:
1.作好农业产业布局,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及特色产业。
2.大力扶植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这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可以通过组建企业集团的方式进行。即政府制定政策引导一些优秀企业兼并重组本地的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充分发挥优秀企业的带头作用,让优秀企业为本地乡镇企业提供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传播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帮助其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成为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此外,通过组建企业集团,还可以使优秀企业与西昌市的龙头企业之间形成比较紧密的网络化联系,建立一个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努力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充分发挥产业网络化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3.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可以借鉴成都市的业主租赁模式、股份合作模式、村企合作模式、股份制合作摸式、“两股一改”模式和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模式等创新西昌市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4.注重人才培养和开发,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智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参与者是农民与农业企业,农民的农产品种植经营技能和农业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直接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因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智力支持必须从农民和企业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另一方面,就农业企业而言,全面实施企业发展人才战略,打破传统人才流动机制。针对农业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开发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在工资待遇、社会福利、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和倾斜,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增强农业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从而提升农业企业市场竞争力。
(五)建立城乡产业网络化发展的资金支持机制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发展资金严重匮乏的问题,西昌市的农村缺乏发展资金显得更为突出。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借助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争取国家的政策性投入;②增加西昌市财政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③充分发挥政府担保公司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④用国有资金组建现代农业投资公司一类的机构,增加城乡产业投资主体;⑤以政府信用为杠杆,引导基金、保险、信托等多种投资资金,吸收各种社会闲散资金,投向城乡产业项目;⑥在农村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和小额信贷互为补充、互相匹配、分工合理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重点应加大对西昌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力度,增强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的能力,引导农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国有银行投资农村,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包括中外资的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落户西昌,引导培育农村民间资金互助社。
论文关键词:全民医疗保障,医疗改革,城乡一体化
一、珠海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
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在将城市和农村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制度设计安排,通过提供保险、救助等形式向全体公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一项医疗保障制度。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我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也呈现出二元化、碎片化的特征,在城市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农村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加上不完善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基本上实现了“全民享有医保”这个基本目标,但二元医疗保障体制的弊端已成为制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构建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实现全体居民公平、有效的享受医疗保障已成为了当务之急。
珠海由于改革开放,已由一座海滨小县城发展为如今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在改革发展过中没有像深圳一样大量引进外来人口医疗改革,再加上珠海政府对珠海的城市形象定位,珠海一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及较少的人口总量。珠海没有体制包袱、人口少、经济发展相对均衡,被选为医疗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珠海于1998年启动医疗保险改革,经历十几年的发展,珠海医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观其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将其概述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初步建立了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1998年,珠海作为医疗改革试点城市为响应国家号召,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定了医疗保险缴费由国家、单位及职工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以及基本医疗费由个人、社保医疗统筹基金共同分担的新型医疗保险方式。2000年,珠海作为贯彻医改试点城市,率先把外来工大病统筹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制定了外来工大病医疗保险办法。同时还把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人员及下岗特困工也纳入了医疗范畴。
(二)第二阶段:建立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2003年,珠海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截止到2007年全市新农合参保率为93%,形成了严密的农村医疗保障网,让广大的农民享受到医疗保障的福利核心期刊。该制度在2008年随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台而被正式废除。
(三)第三阶段:建立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2006年,珠海率先出台了未成年医疗保险办法,打破户籍限制,外来人口的子女与本市未成年享有同等医疗待遇。
2007年12月推出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外来工大病医疗保险和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之外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范畴,以家庭为单位缴费和政府补贴的方式建立医保统筹基金,对住院医疗以及部分门诊病种(目前为32种)进行医疗保障。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医疗改革,其中参保人缴费250元,财政补贴150元。参保人住院核准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为10万元。[1]根据持续缴费时间确定的参保人医保待遇限额。
2007年12月5日珠海市政府又《关于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健康城市工程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而后相继颁布了《珠海市推行“小病治疗免费”实施试点方案》、《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及《珠海市实施城乡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等三个配套文件。标志着珠海进入了“大病统筹救助,中病医疗保险,小病治疗免费”的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新时期。
二、珠海市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的现状
(一) 珠海市医疗保障概述
珠海市人口(包括外来人口)总计145万,其中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已达120万人,其中基本职工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均达95%以上。全民医保目标在珠海得到了实现。珠海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推行“大病统筹救助、中病进入保险、小病治疗免费”的全民医保的三角架构模式,涵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基本医疗救助制度。目前珠海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还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与未成年设立了外来劳务人员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制度。此外还推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更多的困难群体。形成了“四基本一救助”模式。
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四基本”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缴费及待遇标准如下列表所示:
表1:珠海市各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
险种
缴费方式
缴费比例
备注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按月(每人)
按缴费基数:
单位6%,个人2%
参加门诊统筹:
统筹基金50元+个人账户50元
外来劳务人员大病医疗
按月(每人)
按缴费基数:
单位2%,个人不缴费
参加门诊统筹:
统筹基金安排100元,个人不缴费
城乡居民医疗
按年(以家庭为单位)
一般居民:参保人每人每年250元,政府补贴150元
参加门诊统筹:
统筹基金50元+财政补贴25元+个人缴费25元
“特殊人群”:参保人每人每年25元,政府补贴375元
参加门诊统筹:
个人不缴费,由财政补贴
未成年人医疗保险
按年(每人)
未成年人(包括在校大学生):每人每年60元
参加门诊统筹:
统筹基金50元+财政补贴25元+个人缴费25元
备注:社保年度是指当年的7月1日起至次年的6月30日止。
特殊人群:指享受低保待遇居民、重度残疾居民、农民和被征地农民
(四)建立多层次的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全民医保”目标在珠海已成为了现实。构建了“小病治疗免费,中病医疗保险,大病统筹救助”的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各级财政对城乡居民医保的补助水平也由现在的每人每年175元(未成年人每人每年85元),提高为每人每年200元以上,并着重解决灵活就业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及大学生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医疗救助覆盖了困难家庭和个人,免费为公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民众编织了一张严密的医疗保障安全网。
(五)构建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
珠海医改最大的亮点在于整合了城镇居民医保与农村医保两大医保体系,消除“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医保统筹,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核心期刊。珠海市新医改把城镇居民、农民和被征地农民一并纳入保障范围医疗改革,统一标准缴费,享受同等待遇,获得相同的财政补贴,消除了农村与城镇的差别。全面构建起统筹城乡、公平高效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四、对珠海医保模式的思考
为了巩固和完善珠海城乡一体化全民医保改革的成果,结合医保改革的实施现状,对现行的珠海医保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社区诊所资源的投资力度
对社区诊所的医疗设备、人员引进方面给予补贴与支持,推行“全科医生”制度,形成在基层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医疗卫生队伍。通过提高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吸引群众,分担公立医院的资源负担,完善医疗资源配置效率。
(二)加强疾病的预防与保健工作
民众普遍有“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政府在积极推进医疗改革的同时,应更多关注疾病的防控。通过加大对各种疾病预防重要性的宣传,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对本区域内的人口做好疾病防范和监控工作,降低疾病发病率,有效节约医疗资源。
(三)完善医保诚信监督机制
首先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医保观,通过信息化建设对参保人的就医行为进行实时监控与诚信记录,有效避免参保人的道德风险。其次,健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控体系建设,完善对医疗机构的诚信等级评价制度,规范定点医院与定点药店的医疗服务行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间通过推行科学的医疗费用结算方法,采取多样化、立体化的费用结算医疗改革,最大限度减少违规行为。再次,通过对公立医院的配套改革,有效减少医院和医生由于利益需求而产生的道德风险。最后,改革药品流通机制减少药价虚高现象,加强药物监管,减少药品的滥用及提高用药安全性。
珠海在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的同时,借鉴了国内外医疗改革的成功经验,通过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扩大保障面和提高保障待遇,消除城乡差距,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给全国范围内的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效经验。
参考文献:
[1]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实施城乡医疗救助试行办法》
[2]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3]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推行“小病治疗免费”实施试点方案》
[4]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健康城市工程的实施意见》
[5]刘岚.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与改革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4
[6]珠海市率先启动城乡一体化全民医保制度.中央卫生部办公厅网站,2009(11).
[7]新华社.珠海市政府正式启动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11).
【论文摘要】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这个问题,报告对于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通盘考虑和配置各种资源,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所以,湖北要结合本省实际,在实践工作中,必须注意在城乡经济发展的路径上要有新思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为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物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但是,与沿海经济发达省相比,湖北农村所占比重偏高,农村人口较多,城镇化率较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相对较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相当艰巨。因此,根据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和湖北的发展实际,我认为,湖北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城区与农村的互补优势,积极推进城乡资源重组整合,在城乡互动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均衡、健康科学发展。
1 统筹城乡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1 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农业基础地位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完全改变,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仍然是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2 继续强化完善支农惠农政策
虽然农民得到了较多实惠,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农业生产条件依然落后。这就需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3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
2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湖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困难多,优势少,任务重的实际,必须格外精心地统筹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关系。
2.1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也是湖北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迫切问题。近几年来,湖北城市经济发展很快,城市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城市越来越漂亮,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备。与之比较,农村的发展相对缓慢,许多地方农村面貌变化不大,功能依旧,一些农村村容不整洁,生态环境较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工作指导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由于抓城市发展出政绩快,抓农村发展出政绩慢,一些领导的注意力不自觉地倾向了城市。同时,抓城市发展办法多,抓农村发展办法少,也是我们工作方法上需进一步改进加强的重要课题。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一些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应该在这些方面不懈地努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城乡和谐,加快城市化进程。
2.2 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湖北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应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内容。一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较少的产业。针对湖北农村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第三产业比重低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除了发展传统的商贸、餐饮、修理业外,还要特别重视发展现代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以及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业。同时,要强化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外部环境,在政策措施上,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用就业奖励、劳动成本补贴、减免税等政策工具,对创造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政策鼓励。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三是鼓励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对于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投资环境,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各项优质服务。
2.3 加大财政对农村投入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要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使农村充分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的投入力度,主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政府要真正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职责,让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和农民连续“参合”的奖励机制,调动农民“参合”的积极性,让农民看得起病。要积极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工作。二是切实增加对农村“路水电气医学”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逐步缩小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三是继续提高对农林牧渔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对种植大户、畜牧大户、养殖大户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及时掌握重要的、易产生波动的农产品、畜产品产销信息,应用财政补贴等手段进行政策引导,避免产品和价格的大起大落现象,稳定市场价格,统筹兼顾城乡居民利益。
3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统筹机制
湖北必须要在内在动力上探索新机制,推动制度创新,着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统筹机制。
3.1 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
城区近郊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仅由于大量土地征用造成了失地失业农民,而且由于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城乡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的不统一,阻碍了失地失业农民和农村富裕农民的平等再就业。
3.2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保制度
新一轮城乡发展,要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一是完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二是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3.3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事业制度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24-02
根据教育部2012年版本科人才培养专业目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乡规划方向拆分而来[1],原来100多所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此专业,但各个学校所依存的学科背景大不相同,但是培养目标都基本相同,要培养能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形成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该专业的专业实习普遍存在着“实习”与“就业”分离、“实习”与“设计”分离、“实习”与“论文”分离、实习模式单一等现象,如何将这些结合起来,探索一体化的专业实习模式,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有关实习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实习基地[2]、实习方法[3-5]、实习指导教师[6-7]等内容,但是,缺乏对实习模式的综合统筹考虑。因此,开展“三结合”的实习模式研究具有前瞻性和重要实践意义。
一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习面临的问题与改革背景
1 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校资源超负荷运转和企业的市场化运作等因素,使得专业实习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不愿支付培训成本。基于各种因素,很多规划设计单位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城乡规划行业属于技术门槛高行业,生产中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员工培训,学生到设计公司实习,往往不能够马上进行规划设计,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还会增加企业的食宿成本和培训负担。
(2)传统集中实习模式单一。传统实习主要采用集中实习模式,学生人数多,规划设计公司接受能力有限,很多企业仅能容纳3~5人,能够有时间指导学生的工程技术人员非常有限。在当前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个性化的、多元的。而集中实习的单一模式不能适应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3)就业压力影响学生实习投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所有的理论课程都已经结束,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正是就业找工作的时候,因此,学生奔波于各种人才招聘会、思考各种就业的可能机会、尝试各种心仪的行业,导致不能够全身心投入专业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实习效果。
2 专业实习的改革背景
目前,国家针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出台了很多政策,目标指向都是为了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转型。《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实践教学模式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通过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地方高校的办学思路应转到服务地方经济、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综合协调能力、制图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需要认真思考。合理地制定毕业实习模式,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回应。目前,全国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高等学校大约有100多所,绝大多数学校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确定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很强的同性,错位发展应该是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方向,地方应用型学院应该将人才培养定位为能够做村镇规划的应用型人才。
二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三结合”实习模式构建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由“专业实习、就业创业、论文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体系构成,具体包括专业实习与就业创业结合,专业实习与论文设计结合,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三个部分组成。(图1)。
1 生产实习与就业创业结合
生产实习与就业创业结合,即学生的专业实习领域、毕业就业方向、毕业后创业意向相结合。生产实习阶段是专业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度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有很多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参与了实习单位的很多实际应用项目,通过这个阶段的培养,很多学生完全能够胜任其工作,实习单位每年也要引进一批人才充实自己的工作队伍,为了节约培训成本,就会将实习学生中业务能力强的实习聘为员工,特别是那些本地生源的实习学生更是受到特别的青睐。同时,在这个万众创业的时代,实习学生更是充满期待,因此,在这长达8个月的专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更是将其作为创业的试验田。特别是我校设立的创业园,可以免费为创业学生提供免除租金两年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学生在其进行创业。从2008年开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利用专业实习时间进行创业的每年有5人左右,占全部实习学生的10%。
2 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结合
“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结合,毕业设计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将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即把实习单位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在实习单位师傅和学校指导教师的双重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既增强了实践动手的真实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弥补了校内毕业设计与校外生产实际相脱节的情况。将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即把实习单位生产中面临的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在实习单位师傅负责指导学生实际数据的处理,学校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研究,既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提高了研究的兴趣,也提高了指导教师研究的实际应用度。从2008年开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将专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一整个学期,与毕业设计结合,同时毕业论文也可以在这个阶段完成。我们在实施时采取有实习单位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学生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双导师(实习单位师傅、学校指导教师)、校企联合汇报制度,企业教师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学校指导教师也要具有讲师职称和硕士生学位的教师。
3 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结合
集中实习即集中式实习教学,安排在实习基地进行,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带队,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指导,有指导教师对生活安全进行安排,有利于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之间更多的交流。分散实习即学生自我联系实习单位,主要靠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网上指导,由实习学生家长进行实习安全管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定点就业。无论哪种实习方式,都有其优缺点,但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培养才是关键,因此,我们认为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应该结合进行,l挥各自的优势,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分散实习,特别注重过程管理。在学生提出申请、提交实习单位接收证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后,经过实习指导小组同意后方可实施,实习期间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专门管理,通过电话、微信与学生及实习单位、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实行“三导师”的指导。
本文总结了我国目前本科人才培养的实习模式特点,分析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存在问题与改革背景,提出了“三结合”的专业实习模式,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总结了其近十年来的“三结合”实习教学模式的特点,希望提高应用型、创新性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吴重光,程远,余端仪.建立校内仿真实习基地改革生
产实习模式[J].化工高等教育,1997,8(2):32-35.
[3]马健生,孙珂.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免费师范生研究型
教育实习模式初探[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3):25-27.
[4]李本俊,孙长海,陈丽坤.以就业为导向建立药学高职
多元化实习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6,8(2):30-35.
[5]李长庚,孙克辉,盛利元.高校理工类专业生产实习模
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
(6):12-14.
[6]胡幼常.产学研结合的毕业实习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
科技,2012(5):33-35.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实施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限制了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和城乡人口的融和。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二元化社会结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论文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二元化社会结构;养老保险制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构筑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逐步解体,以社会成员户籍划分城乡社会保障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已越来越受到所有制和用工形式多样性的变化、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后身份异化和部分地区出现城乡一体化的挑战。目前,许多地方已实施或正在探索户籍制度改革,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实施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却限制了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和城乡人口的融和。因此,统筹或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二元化社会结构的重要推动手段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城镇职工为主要参保对象,并延伸至有缴费能力的城镇居民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日臻成熟和完善,形成了“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多个层次、逐步统一”的制度特征。以农村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于缺乏经济基础的支撑和政策制度的保障,大部分的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处在探索和试点的过程中,其持续发展的瓶颈仍未突破。从发展理念、保障模式、待遇水平、制度衔接等方面对现行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比较,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从发展养老保险的政府责任上讲
各级政府仍然存在“重城镇,轻农村”的养老保险发展观。从当前政府出台的社会保险宏观规划和有关政策措施来看,主要是解决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同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并负责资金最终“兜底”。而对于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而言,则认为土地和家庭是农民养老保障的重要载体,构建这一制度并不迫在眉睫,当前主要任务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政府在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上,起步比较迟,投入的资金也不多。目前,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已呈现严重失衡的发展态势,这主要是由于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险发展观上普遍存在“重城镇,轻农村”的观念。
(二)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模式上讲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城镇养老保障制度最重要的特征是强制性,其资金来源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制度运行中基金如不足支付时,国家承担最终支付者的责任,这些机制确保了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长久发展。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看,大部分地区农村养老保险采取农民个人自愿参加,基金完全积累的方式,资金来源以个人缴费为主,各地依其经济状况给予一定的补助,这种储蓄制的保障模式,一是在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以及增长缓慢的经济状况下,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并非农民投入的首要选择,做强做大养老保险基金难度很大,二是这一制度缺乏统筹调剂、保障功能弱化、保障水平有限,农民普遍注重眼前利益,参保意愿不高,也就没有参保的积极性。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政府财政保障来支撑,缺乏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没有发展的空间和后劲。
(三)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上讲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从根本上保障参保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功能就是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确保年老后能安享晚年。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远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已建立了随经济发展适时调高待遇水平的调整机制,使广大退休人员能充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农村养老保险待遇的发放标准,主要依靠个人积累养老保险费的总额来确定,由于缴费水平低,特别是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其待遇根本无法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在一些地方月发放标准只有几十元,尚不足低保水平,有的地方标准更低,较低的待遇水平没有达到国家和农民所预期的保障效果。(四)从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度衔接上讲,城乡分割的二元养老保障体系没有双向沟通的衔接管道。人员在不同地区流动,这是社会发展的常态,养老保障制度也须解决基金转移和保险关系接续的问题。当前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对城市居民流动到其它统筹地区的,本人的养老保险关系以及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可转移到流入地,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金额可以累计计算。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民,在养老保险转移上,一方面农民进城务工后,在城镇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其个人帐户资金不能向农村转移,只能办理退保,无法与以后积累的养老保险费合并计算;另一方面在农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当农民融进城镇成为居民时,在农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能向城市转移,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只能从头起步。养老保障制度上的城乡壁垒没有互通的衔接管道,已成为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扩展参保范围和加快基金积累的主要障碍。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客观存在,导致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上必然存在城乡差别,但两者应统筹发展,在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不能忽视广大农民的养老保险权益。当前我国农村出现的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和老龄化、土地和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和部分地区的城市化,对全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要求更为迫切。 转贴于
二、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制度建设
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适应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做好统筹规划。一是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周边农村及大中城市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应通过完善农民工、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与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相衔接并与之相适应的养老保障制度;二是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广大农村,应主要通过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进一步完善农村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为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速,加快其发展,建立较为健全的、覆盖全体农民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因此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一)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转化的必然结果,据不完全统计农民工就业大军全国有二亿多人。农民工从其身份上讲可塑性强,既可融人城镇成为居民,也可返回乡村成为农民;从其工作性质上讲,流动性大,身份变化快。因此不能把养老保险视为城镇居民的专利,也不能不顾现实国情建立同城镇居民一样标准的农民工的养老保障制度。在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应以建立以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制度为主要选择,这样的制度模式既可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也可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相衔接。筹资上以个人缴费为主,单位为辅与城镇职工的缴费水平保持适当的差距,但不能过大。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费全部进入其个人账户内,个人账户的资金专用于本人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农民工的个人账户可按规定记息、接续、转移和继承,特别是要设计好农民工个人账户向城镇或农村转移的制度衔接。只有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障体系,其养老保险关系与个人账户资金可随同本人转移(从城镇到农村或从农村到城镇),这样农民工不论是在城镇安居还是年龄大了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都可使其年老后的基本生活得到比较稳定的保障。
(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用土地转为非农用地,现累计失地农民在4000万一5000万人之间,已成为非常庞大的社会群体,而且失地农民人数仍在增长,全国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存在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困境。失地农民是城市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也应成为城市化的受益者,应按照“土地换社保”以及“保障基本、广泛覆盖、共同负担、统筹共济”的原则,将失地农民纳入到城镇养老保障的统筹范围中来。把失地农民纳入城市养老保障体系,要从制度上明确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是今后征地的前置性条件。失地农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政府和集体应予以支持,合理划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方承担保费的比例和限额;同时应多渠道筹措后备资金,主要办法是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土地储备增值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充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后备基金内。只有通过“土地换社保”,才能真正保障失地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