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43:52
导语:在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 青冈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 宜君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启示 浅析新疆乌苏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 海东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及对策 三北防护林监测体系建设与工程管理问题的探讨 宜君县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分析 西宁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从三北防护林工程看生态文化建设 阿荣旗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技术与投资效益分析 扎兰屯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措施及效益分析 浅析固原市原州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 简述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建设的主要作法 天津市三北防护林体系五期工程建设的意义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五期工程中期建设经验及建议 浅谈乡宁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宜君县“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发展现状探析 西吉县三北防护林工程退化林分现状及改造模式 马路滩林业总场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的成效及做法 临夏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体系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灵台县自然概况
`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全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东南与陕西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本省崇信、泾川县毗邻。辖7镇4乡3个办事处,153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 总面积2760平方公里,总人口23.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30人;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干旱、霜冻、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
2、灵台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概况
据调查截止20016年,全县共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185.57万亩,累计人工造林149.6万亩,飞播造林6.11万亩,封山育林29.86万亩公顷。其中三北防护林一、二、三、四期工程建设灵台县净增造林保存面积55.2万亩,保存率为35.7%,一、二、三、四期保存率分别为38%、32.7%、18.4%、53.7%,保存状况不容乐观。现正在建设中的五期工程只完成计划的8.9%,为了有效地提高工程造林质量,促进灵台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根据灵台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探讨对策及策略,为今后工程建设找出更加有效的途径。
3、灵台县三北防护林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长远分析,“三北”工程投资大,要求高,投入和效益相比,相差甚远,后期管护举步 维艰,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政策落实不到位,权属不够清晰 产权问题是保证营造林质量的动力之源。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谁造谁有”,但实际上无论是在国有林地,集体林地还是私人承包林地上造的林,除林业部门重视林地的管护和成活率外,集体承包人都漠不关心,产权不明确已严重影响了造林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2“重造轻管”的现象客观存在。受干旱等特殊自然条件的限制,灵台县造林保存率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国家造林补助标准较低,重点林业工程往往只安排造林经费,造林后未成林造林地的管护经费不能及时到位,致使“有钱造林,没钱管护”!
3.3林业科技整体水平不高,支撑能力较弱。灵台县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林业科技发展水平不高,部分成熟适用技术因为资金投入、技术推广人员少等原因不能得到广泛推广,从而造成林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低,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转化率不高。
3.4林业工程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灵台县林业工程管理仍处于较低层次,在工程建设质量监控、森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4、“三北”防护林今后应该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4.1加大政策执行的力度,深化林地产权制度政策 政策的落实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国家在近年来出台了许多关于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法规。但从目前看,仍然落实不到位。因此,各级政府应改变思路,从争项目、跑资金的工作重心转移出来,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加大造林质量的监督,努力建立起造林质量保证体系。同时要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民营林业股份林业及家庭承包等经营方式。鼓励全社会参与到“三北”建设中来,实行谁承包、谁治理、谁受益,或实行拍卖,允许承包期间有价转让。
4.2调整质量管理方式,实行全程质量管理 客观地讲,我们的林业工程质量管理在整体上仍处于事后检查的初始阶段,缺乏对工程质量的全程跟踪,出现质量问题也就是采取补救措施,不良影响无法根除。因此,我们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调整质量管理方式,真正把工程造林的各道工序、各个环节置于监控之下,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头。
4.3转变传统观念,有选择性地实施人工造林 在“三北”防护林实施期间,人们为了尽快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见到树林,再加上在灵台县开发耗水的农业种植大棚蔬菜、苹果等,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造成更加严重的生态问题。干旱地已造林子严重退化,绝大多数都成了长不大的“小老头树”,年复一年地硬挺着当“摆设”,充其量也就是数字形式上的“存在”。如我县的北部塬区以及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严重的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立地条件差,对于这样的地区,则不宜大面积实施人工造林,尽可能采用封山育林或人工栽植灌木。三北防护林工程在灵台应作为护路林和农田防护林实施。
4.4筹集资金,加大对我县“三北”工程投入力度,尽量落实配套资金 虽然国家对我县“三北”工程投入力度较大,但是相对于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来说还是显得捉襟见肘,而且还要治理南部丘陵沟壑区的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资金的缺口很大。因此,首先要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和省林业厅加大对我县“三北”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其次要吸收民间资本开展股份制林业;第三要做好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工作,在资金相对充裕的年份,尽量予以保证,以提高单位面积投入,保证造林质量。
4.5丰富造林模式,提高投资效益 我县在“三北”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造林模式和树种。不可一刀切,加大封育在“三北”工程造林中的比重。该封的坚决要封,在品种选择上,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坚决杜绝大规模纯林的营造。同时应提倡发展具有短期经济效益的造林模式,实现长期短期效益的结合,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结合,提高投资效益,调动林农的积极性。
关键词:防雷防灾;防雷管理;防雷减灾技术应用
前言
雷电是多种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它具有较大的压力,能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破坏性极大。雷电常常表现出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等特点。雷电灾害是我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较快,电子信息系统、智能系统、计算机网络在我国各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雷击一旦发生,造成的危害是及其巨大的,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防雷减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防雷减灾管理及技术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1 防雷防灾管理
雷电放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威力巨大对自然客体的具有较大的破坏,雷击危害可能会殃及到自然界的每个角落,因而雷电防护可以看作是一件公益事业。由于雷电现象的产生机理相当复杂,学术上还不能完全的解释清楚,因而在防雷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亦是方方面面的。所以,从诸多角度说来,防雷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1.1 我国防雷防灾管理现状
我国现在雷电防护管理工作在有关部门指导下,经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雷击电磁脉冲防护领域开创了全新局面。但总的说来我国的防雷工作还缺乏一定的系统工程的观念,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缺乏系统工程的观念
自从相关部了某些标准提倡全国执行以来,许多行业都陆续提出了自己行业的标准,于是出现了各管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面。尽管国家相关机关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以期在全国内形成行业大联合,实现一致的管理,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明显的效果。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经济、法制、行政、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做充分的调查研究,征求广泛的意见,权衡利弊兼顾各方利益解决。
第二、技术标准以及法规缺乏系统工程的观念
一项防雷工程往往需要执行多项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同时还有行业的、地方的标准和规定,如建筑、电气、采暖空调、消防、交通、防雷以及市政规划设计等方面的设计规范。因为我国在标准化体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使得这些规范以及标准经常重复出现,更有甚者会相互矛盾,导致工程技术参与人员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当然雷电防护相关产品标准的重复或者不一致,以及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所述的内容不一致,还有同一术语不同的含义等现象偶然会发生。
1.2 加强防雷防灾检测管理
防雷装置的检测,与一般的工作不同,它所涉及的方面关系到各行各业,依法对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检测以及技术服务,需要有着科学、完善的机构组织,并对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防雷部门有着防雷技术与人才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尤其是有些部委系统防雷的技术力量以及设备配置有较高的实力与基础,甚至多年都在进行相关方面的工作,然而这些部门的防雷系统是部门自成的体系,没有组成一个完善的防雷体系,而且还缺乏规范的管理。那么,怎样才能利用好多个方面不同的优势,既能履行政府给予我们职能,又不在行业内造成垄断现象。
首先应形成防雷装置检测网,这样就能较好地发挥不同部门的职能作用。若单单由气象部门单方面承担安全检测任务,就难以达成目的,有的部门或者特殊行业是我们能力难以达到的。
其次为坚持检测管理,可制定检测资质审批制度、对资质进行年审的制度、相关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资料上报制度、复检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仪器年检制度等,最大程度地让管理工作规范化。
另外,领导重视、坚持防雷检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并提高检测服务的质量,这也是防雷防灾,确保安全生产,以及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2 综合防雷减灾技术的应用
2.1 信息系统雷电综合防护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行业信息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由于信息系统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导致其抗磁干扰能力以及耐过压能力都较为低下,这使的雷击破坏情况经常发生,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导致的经济损失愈来愈大。因而,在防雷减灾工作中信息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已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做好信息系统的综合防雷减灾工作,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直击雷防护是基础。现代防雷技术讲究综合防护,信息系统防雷保护的基础是其有可靠地直击雷防护装置。其要求不仅能保护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还能为其内部信息技术设备以及网络系统创作优秀电磁环境,同时为信息系统防雷击提供基础条件。
2.2 智能建筑物防雷要点
智能建筑防雷减灾的基本含义是:以布线作为防雷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作为防护桥梁,综合建筑物内各系统,实现对建筑物各个系统的综合管理。因此,智能建筑防雷减灾除了对感应雷、直击雷的防护外,应尤其注意其综合布线系统。
另外,防雷电电磁屏蔽、电磁脉冲、等电位连接等防雷措施对智能建筑来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不同信息系统间具有共性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独特性性,正确地认识这种独特性,并采取针对性的防雷措施,才能做到全面防雷减灾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69-2
一、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
黑龙江农业防灾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增幅不大,基础设施近10余年来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每年防灾建设投入都仅仅用于维持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耗费上,而没有达到改善基础设施的抗灾目的,起不到有效抵御农业气象灾害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大投入,提高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从减灾工程性措施入手,要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除涝面积,增加机电排灌站装机容量和排灌面积,发挥水库防汛抗旱的调蓄功能。修缮和保护现有防灾减灾工程,对农村主要生产生活工程进行加固,使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各种防灾工程的效益。应当增加资金投入机制,贯彻落实救灾防灾专项资金政策。抗灾防灾资金的使用要有重点,不宜遍地撒网;同时还应科学规划,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同防灾抗灾工作结合起来。
气象灾害防御事关农业生产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各级政府要按照《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一是积极探索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针对台风、干旱、洪涝、低温冰冻、冰雹等常发的自然灾害,加强农业气象对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逐步发展防御灾害的信息系统,提高关键农事季节和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需求,开展关键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和农业重大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二是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加强气象灾情普查和隐患排查。探索和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积极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和重大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着重开展农村雷电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编制农村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加强农村雷电监测预警。制定农村防雷技术规范和防雷标准,定期开展农村防雷装置检测。加强农村雷电易发及高发区建筑物、农村中小学等人员密集场所、农村供电设施及易燃易爆场所等的雷电防护工程建设。三是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强农村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作业示范基地,完善各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在适当的时候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建立跨省区、跨流域联合人工增雨作业体系,开展针对农业抗旱、水库蓄水、缓解高温及森林防火的人工增雨作业。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人工防雹作业布局,开展联防作业。四是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完善山洪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气象次生和衍生灾害的防御标准和措施,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的能力。五是全面推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播发制度。广播电视、移动、联通、电信等部门密切配合,增加播出次数,实时插播气象灾害信息,稳定播出时间,确保气象信息和各种预警信息及时传送到农民手里,提前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六是建立灾情报告制度,健全汇报网络,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上报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救援措施。
三、加强农业的生态保护,提高农业系统承灾能力
黑龙江目前正处于经济新的发展阶段,尤其要注意农业经济中的抗灾防灾问题,应当摸索防灾减灾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模式。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坚持防灾减灾与环境保护工程优先的原则,将可能导致引起次生环境恶化和由此导致的生态灾害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各种防灾减灾法规,依法防灾减灾,加强防灾减灾执法力度,规范防灾减灾经济行为。提高抗灾能力,应当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树立减灾就是发展效益,减灾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农村公众自我防护与救灾的能力和意识。完善灾害预警体系,做好抗灾减灾组织工作,加强重大灾害监测、预测和预报能力。实践证明,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在灾害预报和监测上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社会对灾害的反应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社会的有效防灾抗灾能力。
建立环境的生态补偿机制应当立即建立环境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一套比较规范的生态、环境补偿办法,并将这些资金用于抗灾投入上。与此,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对地区退耕还林的经济补偿的力度,并能够切实地贯彻、实施到位。
农田的灌溉离不开水资源,要保护好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黑龙江省水资源稀缺,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比开发水资源产生的效果会更好;要建立水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当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合理地发展水浇地和种植水稻的工作,使该地区的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要杜绝一些地方为追求近期利益盲目开采地下水的行为,提高农民对水资源的正确认识,做到节约利用水资源;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发展和推进节水设施的开发与研究,加大节水技术的推广,同时,也可以利用“天上水”、地表水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耕地的生态保护也要加大力度,对那些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地区坚决退耕还草还林,促进生态保护;建立保护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对耕地实行轮作制的种植、生产,提高土地的肥力,改善耕地的质量。黑龙江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应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特殊生态功能区,用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到动物、生物之间多样性的协调,禁止捕杀鼠虫的天敌,使有害动物与天敌之间形成彼此制约的数量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服务水平,推广农业抗灾减灾技术
要在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的同时,加强农村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农网、手机短信等方式,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解决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信息“最后1km”的问题。大力发展农业气象特色服务,包括开展针对不同农事季节的农用天气预报,发展面向不同产业类型和农村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型气象服务模式等,不断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要针对我市多发重发的气象灾害,大力推广农业抗灾减灾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灾害的防御水平。一是推广行之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水利设施建设,重点组织实施水库、当家塘和排灌沟渠、泵站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实施农田林网化,进一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有效防御干旱、洪涝和干热风等灾害。二是推广行之有效的农艺技术措施,包括调整农业布局和结构,对丘陵岗地易旱地区,大幅度压缩水稻种植面积,改为旱种作物,变对抗性为适应性,有效防御干旱灾害;选用耐高温(或低温)品种,适当调整播期,合理灌溉,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喷施赤霉素、多效素,可明显减缓高温热害、低温冷害的危害。三是推广行之有效的抗旱技术措施,包括推广水稻旱育秧、直播稻、工厂化集中育秧,地膜、秸秆覆盖,喷灌、滴灌和软管浇灌,喷洒抗旱剂等节水农业技术。
五、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用信息技术实现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接收,它们之间分工明确、联系紧密、各负其责,同时,肩负着数据集成、行情分析、信息和信息接收工作。通过信息加工系统,再借助有专业素质分析能力的专家队伍,对收集到的部分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及时、高效地进行甄别、整理、分析、加工,分类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的资料档案,政府的相关部门再进行分析预测,提出相应的规避风险的预警对策;预警信息的监测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农业部门和农民进行,让农民第一时间了解农业气象灾害的情况,还要加大力度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信息接收系统,向市、县及乡镇部门传达信息,建立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网络。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健全农村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组织体系,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损失。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突出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气象、农业、水利、交通、民政等部门要明确职责,通力合作。加强乡镇气象服务机构建设,落实专门人员,配备服务设施,确保乡有分管领导、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有气象协理员,促进气象灾害预警与防灾减灾应急组织高效运作。
【参考文献】
[1]张波主编.农业灾害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关键词】建筑灾害;宏观防灾;细观防灾;微观防灾
建筑从它出现的时期就被赋予了满足人类居住和生产的各种需求的使命,而其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抵御自然灾害或是猛兽的袭击等等,在今天人类群居生活空前繁荣的时期,建筑在发挥原有作用的同时,它在各种自然、人为灾害中的损毁也造成了许多惨痛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伴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多灾并发、大灾多发现象突出,灾害之大、范围之广,救灾之难全球罕见。
在我国,灾害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但它们往往都具有危害性、突发性、区域性、衍生性、持续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为建筑的防灾减灾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与障碍,因此,需要加深对灾害的认识,研究其规律,找出防灾、抗灾的方法,把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我认为应该从建筑宏观、细观与微观三个方面对建筑防灾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1 建筑宏观防灾
建筑宏观防灾,指的是从宏观的角度,即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用宽广的视野来做好城市防灾规划,提高城市安全性。城市应在规划阶段科学地、充分地考虑到防灾、减灾、救灾的需求,并对应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层面逐一落实,建立一个综合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提高现代化城市抗御灾害及事故的能力。
其具体方法:
1.1 选址 应根据地质、气象条件采用有关地形、地貌、地层和地基等基础资料,确定城市选址与规模。有效避开不利的地质环境,减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气象造成破坏的程度。如,山地城市依据安全空间确定城市规模,避免或减少因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对城市造成的破坏。
1.2 规划 根据城市的环境特点与发生各类灾害的可能,编制抗震,防洪,消防,人防和地质灾害防护等专业规划。各项防灾,减灾的专业规划应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划原则,标准与措施。结合城市用地的分区布局,提出用于城市综合防灾的具体量化的用地与空间。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考虑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要求,规划出有利于城市安全的用地结构与布局,留出适宜的开放空间与防护用地,包括城市公园,广场,体育场,绿地,空旷场地,停车场和大型人防工程等。
1.3 布局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必须将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设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区,并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对布局不合理的旧城区影响城市安全的工厂、仓库,必须纳入近期改造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限期迁移或改变生产使用性质等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工业灾害发生时对城市居民的伤害。同时要合理布置居住区和各项市政工程设施。另外,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方式。做好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安全的规划布局,对于保障城市和对外交通运输的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4 管理 要提高城市综合减灾的能力。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采用适应灾害环境的建筑群体布局和建筑体型组合,提高适应灾害环境的能力,并为救灾创造必要的条件。提高城市综合减灾的能力。
1.4.1 建立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救护、恢复系统,使城市因各种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大大降低;
1.4.2 改进监测潜在灾害源的技术,建立自动防范或减轻灾害损失的城市管理系统;
1.4.3 提高水库、水塔、电站等永久性基础设施的可靠性;
1.4.4 建立环城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调度管理系统;
1.4.5 建立对一切潜在有害物质,包括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易燃易爆危险品,进行监测、屏蔽、销毁和防落的严密措施。
1.4.6 适当提高各类绿地规划建设指标。一个城市只有具备相当面积的绿地,才能为抗灾救灾提供基本条件。现代居住区人口密度大、高度集中,楼房林立。如果没有一定面积(人均1平方米以上)绿地,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们就不知去何处避灾。有了小区专用绿地,居民可应付突发灾害就近避害,同时提高了居民之间的自救能力。
2 建筑细观防灾
所谓细观的建筑防灾就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初步阶段,通过设计上的巧妙定位来重点突出建筑的防灾减灾概念。建筑师的方案构思是复杂抽象的思维,它是建筑创作的基础,而概念设计更侧重表现方案构思的本质特点,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将设计意图清楚地表达出来。防灾减灾概念设计就是要将防灾减灾的设计意图与建筑立意,建筑体量,立面造型,平面布局等等进行紧密的联系,建筑设计中要尽量保证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避免楼层错层,因为简单、对称的结构体型容易估计其地震反应,容易采取结构措施和进行细部处理。因此防灾减灾的概念设计为建筑的防灾减灾提供有利的先决条件。使建筑物在建筑设计层面上实现防灾减灾的效果。譬如,在抗震设防地区,要根据烈度的等级来确定建筑所适宜的体型和结构样式,排除一些不合适的建筑体量。再如,高层建筑周边如果凹进凸出很多,发生火灾时,那些深凹进部分形成狭窄胡同,就会变成一个个拔火筒,火焰窜出窗口,迅速地向上蔓延。所以,建筑设计要从源头上消除隐患。
对于单体建筑的防灾减灾,现当代建筑中有许多创新的例子,比如意大利米兰皮瑞利大厦采用流线型平面增强了抗风能力;西尔斯大厦九筒束一身,沿高度隔数十层断其一二,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高层建筑抗风结构设计的明显进展;香港中国银行与西尔斯大厦类似,将矩形筒换为三角形筒;埃菲尔铁塔形体设计成与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轮廓线重合,抗风更显合理。这些建筑都达到了建筑与结构的完美统一,堪为现当代建筑防灾减灾设计的典范。
另外,建筑主次有别,按建筑的重要性等级对不同建筑或同一建筑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安全设计标准。要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选址,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趋利避害,提高建筑对灾难的适应性,积极适应灾害环境,提高防灾综合效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3 建筑微观防灾
建筑微观防灾,是将研究重心着眼于局部,在建筑规范的引导下设计建筑物,即是将设计与防灾减灾方法必须做到的条条框框相结合,创作出安全性、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容的作品,使建筑物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尽量避免或者减少灾害带来的危害。另外设计应因灾而异,突出防灾重点,在建筑设计中考虑灾害地域性。
其具体做法:
3.1 结构:主要是采取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加大空间刚度,高置剪力墙、圈梁、结构柱,改善支撑体系,改进节点构造,提高建筑材料的强度、延性等措施。
3.2 选材:主要看材质,构架。好的材质能够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材料 做为保证,构架再好,一推就倒,一点就然是不行的。
3.3 严格按规范设计:规范的执行力,直接影响一栋建筑在灾难发生时的逃生、疏散和救援能力,合理的设计能为人的逃生争取更多的时间。如,建筑构造设以致用,要注重一下几点:
3.3.1 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化。
3.3.2 抵御外界各种因素侵袭的维护作用。如防水层、防潮层、防火区、防火门;灭火喷头;高层建筑中的避难层等等
3.3.3 安全疏散及防护作用。如地面楼梯坡道、疏散楼梯、走道、安全出口、阳台护栏处理等.
3.3.4 抵抗各种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形,如房屋中变形缝的设置
4 宏观防灾、细观防灾与微观防灾的相互关系
首先,宏观防灾、细观防灾与微观防灾,这三者之间不存在孰轻孰重的区别,它们只是建筑防灾设计的不同阶段。我们在城市建设的开始阶段,就要先分析建筑建成后未来可能将会遇到的灾害,通过方案的对比讨论,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并在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时刻关注这一点,也就是建筑的细观和微观方面的防灾设计了。
其次,宏观防灾应该是细观防灾和微观防灾的目标和所要达成的最终效果,而细观防灾和微观防灾又是宏观防灾的基础和保证。在规划阶段,就要对建筑的防灾标准进行定位,在初步阶段确定了某一项建筑防灾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之后,就要抓住这一项的主要方式来进行细部的建筑设计。细观的防灾设计也影响和决定着微观的结构细部构造和构件设计,比如,建筑设计中要尽量保证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避免楼层错层,道理很清楚,简单、对称的结构体型容易估计其地震反应,容易采取结构措施和进行细部处理。
其实,宏观建筑防灾、细观建筑防灾与微观建筑防灾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比身体、器官、细胞的关系,一旦宏观控制不利或失效了,就会造成器官损伤而不能正常工作,微观层面的每个细胞都会受到影响,细胞的工作负荷会越来越大,直至不能满足防灾需要。而如果我们的细胞出现了问题,也会使器官不能正常工作,这会直接导致身体的不适,宏观防灾又会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所以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很紧密的。
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灾害是可减轻的,防灾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任何灾害都有他的运动规律和破坏机理。现今在我国肆虐的各种灾害都有记录。根据记录结合科学技术手段掌握灾害一般运动规律和破坏机理,可在建筑设计中依据灾害破坏机理和运动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方法和原则进行设防。防灾重在预防,预防是人类对付各种灾害的不可忽视的一个前提。我们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原则,为生活创造出更加美观,和谐,安全,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力鹏 开展城市与建筑“适灾”, 规划设计研究 建筑学报 1995.1
[2]金磊 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的未来学研究 重庆建筑 2007.2
[3]黄文林 概念设计与个性表达―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初探 华中建筑 2006.24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架构不断夯实社区民防工的基础
长期以来街道党工委始终把社区民防工放在街道体工一盘棋中通盘考虑聚力量体推进。将社区民防工列入社区建设考核内容每年定期听取民防工汇报部署阶段性工任务实行季度例会、半年考核和年底总结。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为总指挥城管主任、人武部领导和党工委副书记为副总指挥相关科所长和专干为成员的街道民事防护指挥部下设指挥协调、疏散掩蔽防护、消除空袭和灾害后果、物质保障、车辆运输、维护治安和动员支前7个指挥组每个指挥组设正、副组长各1人。战时平时指挥程序、战时人口疏散、战时人员掩蔽、消除空袭后果、平时防灾等都得到具体落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对民防工给予了大力支持街道、社区由专人负责各支队伍人员大多由机关干部组成并在组训时间上予以保证每年用于民防工的经费都达到万元以上。去年年初街道又投入1。3万元为应急抢险队和消防队装备了服装、各种工具等。街道还为指挥室配置了有线、无线通信设备器材为通信情报室配置了计算机、传真机、电话交换机和报警器材等。6个社区居委会分别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居委会综治干部任队长、物业职工和社区居民任成员的社区民防志愿队伍分抢险、巡防、医疗、消防四个工组具体承担应急预警、抢险、医疗救护、消防等应急任务包括以城管和行政后勤人员为主组成近13人的抢险抢修队伍以司法、片警和物业保安为主组成的26人的治安消防队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为主组成的14人的医疗救护队伍从而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社区民防组织及应急队伍体系。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广泛稳定的人员队伍为社区民防工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制拟制应急预案规范完善社区民防工的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民防预案是民防工规范运的基础。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街道民事防护预案》、《××街道民事防护保障方案》等并制定了社区民防志愿活动制度、值班预警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民防演练制度等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防建设工机制。在制定预案过程中我们坚持既体现上级要求又结合社区实际抓好预案细化实现可行性、操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比如我们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就建立了包括抗震救灾、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火灾消防等13项具体应急预案。我们还建立起灾害信息的、分析、报告和通报制度。加强主管部门联系保障灾害信息的畅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要求;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及时为居民提供灾情信息督促居民做好防灾工。各社区能够根据上级预警预报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地点做出灾情预警并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上报灾害信息、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民的需求。各项制度和工预案的建立保证了个灾情处流程的有条不紊提高了社区民防工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三、发动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大力营造社区民防工的氛围
社区民防工应以不断满足居民安全需求、鼓励市民追求安全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因此我们注意寻找社区民防生活和工的结合点注重发动群众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社区民防工的普及性。一是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社区艺术团、秧歌队、锣鼓队等体活动队伍组织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向市民宣传民防知识。充分利用板报、标语、书画展、分发宣传资料以及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出简报等形式对社区民防工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加以宣传和推广增强社区和居民群众对民防宣传工的认同、向心力。每年在 《防空法》颁布实施纪念日的一周内街道民防办都要对市民开展民防知识宣传活动每年夏季街道民防办都举办一次以民防内容为主题的大型乘凉晚会通过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提高市民对民防工的认识和对减灾救灾的重视。多年以来××电视台、电台、大报和晚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对我街道民防工的报道达到近20件次。二是拓宽渠道深化教育。坚持民防教育社会化将防灾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去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系统坚持政、校、企、社四结合实施全方位的减灾教育宣传。在望海社区建立民防教育基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教育计划和教育制度坚持做到每周组织一次社区干部学习民防知识、每月组织一次社区居民学习活动并对辖区内的望海小学的学生经常性地开展民防知识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有的放矢开展培训。对社区干部、民防志愿队伍开展防灾减灾组织指挥知识培训确保社区指挥员懂组织能指挥;通过民防教育基地对社区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培训构建家庭防灾减灾单元;区防办也不定期地委派各类专业人员深入到学校、社区、企业、宾馆根据不同对象举办了培训班大力宣传民防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和提高了社区群众的民防意识和安全自救保护意识受到了辖区单位和居民的欢迎。
四、设计载体强化应急演练切实增强社区民防工的实效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探长”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乡镇防汛抗旱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1年乡镇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021年,张掖市域内累计降雨总量总体偏少,黑河、梨园河等河流来水平稳,未发生大范围流域性暴雨洪水。面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势,张掖市坚持统一指挥、科学调度、精心组织、扎实备汛,狠抓责任落实,深化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各项防汛措施,成功应对处置多次暴雨天气过程,防汛减灾实现了“零伤亡”目标,圆满完成了年度防汛抗旱工作任务。全市防汛工作扎实有力、汛旱灾情形势总体稳定。
一是安排部署到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始终把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防汛减灾工作首位,多次听取工作汇报, 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防汛抗旱工作,对全年防汛抗旱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安全度汛。
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全市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及部门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夯实责任,构建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水库、河道、城市防洪、地质灾害区域、中小学校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防汛责任人和重点防洪工程承包责任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防汛抗旱工作组织体系。
三是督查检查到位。入汛以来,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以查全、查实、查细为原则,结合全市安全生产三年整治专项行动和“六查六看”防汛专项检查,及时部署和开展汛期大检查,检点防护单位165家、水库(水电站)60多座、地质灾害隐患点200多个,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77项,清理疏浚河道洪道13.9公里。
四是监测预警到位。市、县区气象、水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充分利用雨情自动监测站、人工监测点、水情监测站、气象雷达等预警设施,加强河流水情、山体滑坡、泥石流的监测预报,及时掌握水情、雨情动态,各类防灾减灾预警信息98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03期,气象信息快报22期,大风蓝色预警信号112期,周天气预报38期,发送防灾减灾预警服务提示短信和气象服务短信20.8万条。
五是救援准备到位。严格落实防汛物资储备制度,全市8个灾物资储备库(含省级库1个),储备各类应急救灾物资75198件,其中市本级储备应急救灾物资共3类16种27项39个规格型号57290件(个);县区储备应急救灾物资17908件。
关键词:防灾减灾、村镇建设、地质灾害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形势
村镇建设中的防灾减灾规划是村镇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城镇防灾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随着 “十二五”规划的展开,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突破50%,农业人口在不断向非农转移,但是中国还仍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还仍占很大的比重,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条件,安全保障仍需得到国家的关注及支持。并且近几年来,灾害的不断发生,损失最多,且最为严重的基本都是农村地带,因此做好村镇建设工作,加强村镇防灾减灾规划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问题。如近几年年就发生了多起影响区域较大 造成损失较严重的自然灾害:新疆北部六十年一遇的连续暴雪降温天气,云南元谋5.4级地震,西南地区持续半年多的五十年不遇的大旱,青海玉树7.1级地震,江西 福建等南方10省区的严重洪涝灾害,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台湾花莲县5.6级地震等等 除此之外,各地区危害相对较小 未经媒体报道的自然灾害亦不计其数,同样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二、我国村镇防灾减灾现状
目前我国村镇防灾减灾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村镇或偏远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政府的监管服务力度小、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少,而使得在防灾减灾规划并没有做的很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防灾空间规划与建设考虑少2..防灾设施不完善2.建筑物防灾标准低4.环境问题严重,包括村镇自身的环境污染,以及一些城市工厂在村镇的污染5.防灾的观念落后,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观念
直接影响防灾规划编制的质量和防灾设施建设水平。重“救”轻“防”的观念, 导致防灾、减灾的物资投入长期不足, 有限的防灾投入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弱化了防灾管理能力的建设, 使得农村的防灾能力非常脆弱。其实, 灾害一旦发生, 采取什么措施都为时晚矣, 而大部分时候人们所重视的恰恰就是灾害发生后的应对, 而不是危机前的预防。 另外, 视灾害为小概率事件, 存在侥幸麻痹心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也是防灾规划建设的一大障碍。
三、防灾减灾规划在村镇建设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的灾害类型有很多,如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海洋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农作物灾害,森林灾害等等,主要就常见的一些灾害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出了村镇建设中应如何避免灾害发生,顺利开展防灾减灾规划。
一、生态环境因素的考虑
人与自然是需要和谐共存的,而不是你战胜我,我战胜你的敌对状态,最好的案例就是甘肃舟曲的8.7特大泥石流灾害,舟曲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曾是一个“孕育原始森林”的地方,享有“不二扬州”、“陇上江南”等美誉,但由于过度的森林砍伐,导致森林覆盖率有原来的75%降到现在的 20%,又由于无度的水电开发,必须炸山开坡,导致岩体松动,弃渣堵塞河道,从而引发新的滑坡。因此村镇建设中 不应不顾生态破坏而去建设村镇,发展村镇,应该从生态的角度,尽可能的保护原生植被,尽可能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开发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尽可能多的植树造林,以减少水土流失,防止不必要的灾害发生。
二、选址的确定
村庄建设规划前进行科学合理的用地选址是预防灾害重要的一步。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结合村庄自然地理环境勘测资料, 合理选择村庄建设用地, 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 对存在隐患和风险的选址要坚决予以否定;村庄选址、规划和农村住宅设计前,首先分析当地的地质构造情况,使其用地和建设项目尽可能避开地质断裂带等地质构造复杂和不稳定地段。再依据地震基本烈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村庄的设防烈度,根据场地和地质条件确定抗震有利和不利地段。远离地质构造复杂的山体和沟道,实在无法避开 时应修建防护工程选址的不合理还会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有些村镇甚至建在滑坡、泄洪道或与地震带平行的区域; 且大多数村镇宅基地批复通常为一个区域,村民建房地点的选择随意,缺乏专业性指导,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旦地震发生, 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这些次生灾害往往形成灾害链,阻断交通,影响灾后救援重建。
三.合理空间布局
合理布局村庄防灾空间用地, 形成具有良好防灾能力的村庄空间结构。我国传统的村庄往往以线性的街道组织村庄结构, 空间建设很少注重开敞的公共空间的建设, 而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能够达到有效降低传染病、 阻断灾害、及时疏散以及避难的作用。首先, 各项用地之间要协调有序, 避免因相互干扰而形成新的灾源。其次, 应注意将村庄的道路、 广场、 绿地、 河湖水系、 地下空间等的规划布局与村庄的防灾相结合,如尽可能采用组团式,可将抗震不利地段规划为道路用地、农田用地、山林用地、对外交通用地等场地条件要求不是很高的土地使用类型;同时村中心预留绿地,作为避震疏散场地;注意与住宅庭院、 街道、 水系及外部交通之间进行有序的协调连接,在灾情发生时,村民能够迅速疏散, 从住宅庭院到村庄街道再到公共场所,形成点、 线、 面结合的系统化防灾空间。
四.建造安全稳固的住宅。
我国农村房屋特点就是建筑质量差,结构简单;建筑结构不合理,抗震能力差,由于农村购买合格的建筑材料比较困难 , 因此建造房屋的材料质量就很难保证。
此外 , 大多数农民民居在建设时没有统一的合理规划 , 没有选择好的地基 , 没有避开古河道 , 没有避开构造断裂带。 很多农村民居随意乱建 , 房子间距过小 , 道路弯曲狭窄。这在 1997年 5月 31日福建永安西南 MS5 . 2级地震、1998年 1月 10日河北张北 MS6 . 2级地震中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国内外多次破坏性地震 (尤其是发生在山区、丘陵地区的破坏性地震 )的调查资料表明 , 至少有95%以上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是直接由于地面震动所造成的。因此,新农村的住宅建设应遵循简单明确、 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 施工方便和可重复利用的原则。建设主管部门应依据当地的灾害特点制定合理的防灾标准,从建筑形态、建筑结构等方面对居住防灾进行建设性指导。抗震方面, 应指导住宅建设进行合理的平面与立面设计, 体形尽量规则、 对称,选用合理的符合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结构措施, 加强建设施工时的质量管理;防火方面, 建筑单体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防火间距,住宅出入口与疏散通路联系紧密,建筑设计一定的防火构件如防火山墙, 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进行规范化的防火处理;对于经常遭遇台风暴雨等灾害的建筑,建筑的高度要进行适当的控制, 建筑体型应尽量采用规则的形状, 采取传统的坡屋顶形式, 以达到良好的防风、排雨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慧娟. 关于提高地震高发地区农村房屋抗震能力的思考[J]. 理论前沿. 2005(14)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灾害也不断发生,而且地质灾害种类繁多,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不计其数。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多达几十亿元。因此,掌握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管理措施的相关理论知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防灾减灾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一、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作用或者地质条件恶化、人类活动破坏而导致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盐渍化等〔1〕。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带来的危害严重。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体系和统计调查,崩塌、泥石流、地面变形、滑坡等类型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
二、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一)地震灾害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两个最活跃的地震带上,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1976年我国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经济损失无法计算;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一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地震灾害的主要特征是:突发性强、地域分布广、发生频率较高、震级强度大、震源不深、破坏性大、损失严重。带来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不同程度的破坏;生命线工程的破坏,比如交通、给水、排水、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工程系统;地面变形,地震往往会造成地裂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此外,地震还会引发火灾、水灾、海啸、病菌传播、有毒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
(二)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率高,在各种地质灾害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尤为明显。〔3〕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貌高差大、降雨量也大,这些特点极易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此外,火山喷发也易导致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历史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长白山火山千年大喷发曾导致大面积的山体崩塌,滑坡,火山灰空降,泥石流,熔岩流,碎屑流等严重自然灾害,至今有部分地区无法种植开垦,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这些灾害的主要特征是:山区斜坡地带、历时短暂、突然发生、来势凶猛、破环性强。带来河流通道堵塞、交通要道中断等破坏现象,严重影响灾区工农业生产,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地面变形灾害
地面变形灾害主要包括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经世界各地专家研究员长期调查研究,普遍认为造成地面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人为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水,地下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引起的。地面变形灾害的主要特征有分布广、规模大、危害严重。〔4〕全国有天津、上海、无锡等40多个发达城市受地面变形灾害影响,导致公路、地下通道、铁路、水库、通信等设施破坏,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不利,而且破坏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土地退化灾害
土地退化灾害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盐渍化等自然灾害。我国生态环境深受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土地沙漠化的影响,土地过度浪费,无法进行种植或者放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土地退化灾害的主要特征有土地沙化、干旱、周期长、危害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0多万平方千米;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超过150万平方千米,而且在自然条件恶劣,风力吹拂作用下,非沙漠地区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日趋严重,再加上人为不合理开垦及过度放牧因素,导致我国土地沙漠化趋势仍然呈增长的趋势。
三、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措施
地质灾害的广泛性、突发性强、危害严重特点,决定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程需要较大的经济投入。因此,防治管理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及施工都应实现科学性、可操作性、最小风险与最大效益的有机结合,〔5〕并且要依据导致地质灾害的根本原因来确定实际有效的防治措施,这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工作。
(一)加强对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和预报机制的科学技术研究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虽然地质灾害是一种不可避免而且难以精确预报的自然现象,但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地质灾害的预防研究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加强对各种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及地质灾害巡查,制定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分级响应程序,还要做好相关的应急保障,比如救灾队伍、物资、装备保障,通信的流畅传递保障等应急措施。〔6〕全面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信息,为可能受灾地区的人民群众的及时撤离,重大工程的有效保护等提供宝贵的缓冲时间。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国家政府部门应号召相关科研部门和人才积极投入该项研究中,共同努力,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信息社会服务系统建设
按地区分级,各部门认真合作,积极实地调查,统计完善地区灾害数据库建设,提供相关的地质数据、监测数据、气象数据、水文数据等,实现信息共享,地级、市级、省级、国家级部门之间的自然灾害网络平台数据保持流畅,共同研究各类防灾的信息,及时交流更新,随时掌握可能受灾区的动态信息,将有效信息在系统网站上,这样人民群众也可以掌握相关地质灾害的信息,做好相应的防灾准备工作,因此,各级政府应完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信息社会服务系统建设,为社会群体服务,这是具有实际价值意义的。
(三)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和减少人为破坏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要根据本区域自然条件,科学地进行防治工程规划建设活动,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合理开垦,宜牧则牧,防止水土流失。要合理开采地下矿产资源、石油、地下水,量入为出,维持地下水的动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减少垃圾的产生,约束人类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比如人工滥伐森林树木、工程建设随意的开挖等现象,积极宣传环保意识,保证重大工程的安全实施,避免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健康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加强关于地质灾害应急等基本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虽然我国社会防灾意识正在逐步提升,减灾能力有所增强,但少数人的防灾减灾意识淡薄、自救互救能力低、灾难预防措施少等现象依然使我们深感焦虑,人类生命安全得不到可靠保障。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于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较低,宣传工作开展的很少,尤其在偏远的贫穷落后的山区,防灾保护意识很浅淡。由于地质灾害本身的不确定性及突发性,随时会带来不可预料的生命威胁,因此,有关政府部门对广大人民群众地质灾害相关知识的教育,同时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应加大健康积极的宣传与教育。此外,适当组织人们进行防灾减灾演习活动,提高人们自我保护、互救的意识和能力,在面对灾害时,不再畏惧,反而有自己的独立生存能力。地质灾害应急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保护他人生命安全,所以有必要开展宣传与教育这方面的工作。
(五)加强突发性地质灾害勘察力度
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识别地质灾害在本区域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分布情况,为了保护城镇、企业、主要干道、桥梁等设施的安全,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勘察与检测,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评价该区域地质灾害的动态趋势,应尽量避开地质灾害危害区。制定科学的防灾规划,针对不同的工程建设不同的防护、加固工程〔7〕。根据勘察和评价的结果,选择适宜的建设基地,结合地区的自然条件合理开发,尽可能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对地质灾害的勘察工作显得极其重要。
(六)贯彻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责任制
相关各级政府应加强所在管辖区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责任制度建设,尤其对人为过失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进行领导追责,要依法治国,时刻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领导尽职尽责,做好当地的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保护所在区域的人民生命,阻止不合理的工程开发或者有安全隐患的工程实施。贯彻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责任制,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山洪灾害;规划;原则;对策
一、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原则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反映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研究和制定全国山洪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和对策措施.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我国山丘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原则。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山洪灾害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也给人类自身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加强管理,规范人类活动,制止对河流行洪场所的侵占,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改变耕作方式等措施,改善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土资源。
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规划要求着重开展责任制组织体系、监测预警、预案等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及时预警,提前组织危险地区群众转移;通过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重点保护对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要的工程保护措施。
③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各山洪灾害区的特点,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做出全面的规划,并与改善生态与环境相结合,做到标本兼治。
④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要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部门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实现近期和远期规划防治目标。
⑤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点多面广,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防治措施应因地制宜。既要重视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山丘区的现实状况,尽量采用经济、实用的设施、设备和方式方法,广泛、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工作。
二、山洪灾害防治主要对策措施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历时短、范围小而散,但易造成人员伤亡。对山洪灾害威胁区内的人员和财产主要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既不合理也不经济。山洪灾害防治要立足于采取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御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
在研究山洪灾害分布、成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划分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措施。规划的主要对策措施有以下方面:
1.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落实责任制并编制预案、实施搬迁避让、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防灾管理等。
(1)加强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
山洪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决定了防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和承担防灾工作。规划要求在全社会加强山洪灾害风险宣传培训,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使山洪灾害防治成为山丘区各级政府、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2)开展山洪灾害普查
规划要求大力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工作。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灾害发生临界雨量的制定方法,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来源。根据临界雨量,通过分析,规划将降雨诱发的山洪灾害易发程度分为三级: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中国降雨诱发山洪灾害的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东北部、秦巴山地、湖南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淮河上游山区、南岭山地、太行山、燕山、辽东半岛、长白山、大小兴安岭、以及新疆的昆仑山、天山等地。但是,由于规划工作的局限性,大量的隐患点还没有被发现,同时由于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还可能造成一些新的隐患或灾害点出现。因此,需要不断加大普查力度,扩大普查范围,为防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建设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实时的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并及时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措施。监测系统包括气象、水文、滑坡、泥石流等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系统。规划新建自动气象站3886个,多普勒雷达站44个;新建自动雨量站8735个,水文站466个.人工简易观测站l2.5万个;布设泥石流专业监测站(点)1926个,滑坡专业监测站(点)2676个,泥石流、滑坡群测群防村组11880个。规划建设连接30955个监测站(点)的通信网络、1836个县级信息共享平台及警报传输通信设备、21193套乡镇警报传输通信设备.建设县级以上专业部门问网络互联,配置l2.5万套无线广播警报器以及锣、鼓、号等人工预警设备。开发气象、水文预报模型等。
(4)落实责任制并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建立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建立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的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在有山洪发生征兆和初发时就能做到快速、准确地通知可能受灾群众,并按照预案确定的路线和方法及时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规划明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特点.进行山洪灾害普查,划分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明确山洪灾害威胁范围与影响程度:建立山洪灾害防御领导、指挥及组织机构;确定避灾预警程序和临时转移人口的路线和地点;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制定救灾方案及救灾补偿措施等。
(5)实施搬迁避让
对处于山洪灾害危险区、生存条件恶劣、地势低洼而治理困难地方的居民规划拟采取永久搬迁的措施。要创造条件,政策引导,鼓励居住分散的居民结合移民建镇永久迁移。对移民新址、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须进行山洪灾害危害性评估.保障移民迁入安全地区,避免二次搬迁或造成新的山洪灾害。对难以治理的滑坡、难于防护的村镇,要求调整山洪易发区土地利用结构、村镇布局。在城镇及村镇建设、居民建房时应尽量避开灾害易发点。
(6)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与山洪灾害防治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是规范山丘区人类活动。保证山洪灾害防治措施顺利实施.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促进山丘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规划要求制定风险区控制政策法规,有效控制风险区人口增长、村镇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制定风险区管理政策法规,规范风险区日常防灾管理、山洪灾害地区城乡规划建设的管理,维护风险区防灾减灾设施功能,规范人类活动,有效减轻山洪灾害。
(7)加强防灾管理
山丘区资源无序开发、居民点选址不当、城镇不合理建设等人类活动往往加剧或导致山洪灾害的发生。规划要求加强防灾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社会生活、生产行为进行管理.以适应或规避山洪灾害风险。加强山洪易发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管理,对山洪易发区范围内的城镇、交通、厂矿及居民点等建设项目需进行防灾评估;加强河道、防灾设施的管理.以维护河道泄流能力,确保防灾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2.工程措施
对受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严重威胁的城镇、大型工矿企业或重要基础设施,通过经济技术比较,规划适当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保障重要防护对象的安全。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等。
1)山洪沟治理
对严重威胁村镇、县城、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大面积农田的山洪沟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山洪沟治理措施主要有护岸及堤防工程、沟道疏浚工程、排洪渠等。规划采取工程措施治理的山洪沟约18000条.需加固、新建护岸及堤防工程长度94710km.加固改造和新建排洪渠工程89650km,疏浚沟道8920km。
(2)泥石流沟治理
对保护对象重要、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沟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泥石流沟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排导工程、拦挡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蓄水工程等。规划治理的泥石流沟共2462条.需修建拦挡工程13457座、排导工程8546km、停淤工程1480座。
(3)滑坡治理
根据滑坡危险性分类.对威胁到集镇、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不稳定滑坡。考虑治理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滑坡治理的措施主要要有:排水、削坡、减重反压、抗滑挡墙、抗滑桩、锚固、抗滑键等。规划治理的滑坡1391个.需修建截排水沟398400m.挡土墙904.5万m.抗滑桩679.1万m,锚索34.7万m,削坡减载8350万m3.
(4)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对一旦溃坝将造成山洪灾害防治区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病险水库.在现有工程基础上,通过采取综合加固措施.消除病险.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使用。恢复和完善水库应有的防洪减灾功能.消除防洪隐患。本次规划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均为小型水库.共16521座,其中小(1)型水库2999座,小(2)型水库1352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