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效智能监管

时间:2023-07-13 16:43:54

导语:在高效智能监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效智能监管

第1篇

1目的意义

2010年两院整合以来,各行政职能部门在医院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随着医院规模的壮大和各项工作的深入,院党委认为通过建立职能科室考核机制以进一步强化行政职能科室的管理服务意识和执行力已是当务之急。为此,医院抓住机会,不断强化职能科室的管理服务意识和执行力,力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型管理团队。结合年初签订的科室工作目标责任书,医院制定了职能科室工作能力测评表,主要以临床、医技科室、后勤班组对职能科室的工作质量、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全局意识、组织管理情况为考核重点,每季度对照标准逐项打分,并将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

2主要做法

2.1精心策划,力求客观如实

2.1.1被考核对象: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审计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办、科教科、信息科、药事科、医保办、预保科、感管科、器械科、总务科、保卫科、物管办、档案室、组织科、宣传科、团委21个机关职能科室。

2.1.2量化测评项目:对履行职责、执行有力、主动服务、严格管理、以身作则、遵纪守规、处事公正、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学习氛围、创新举措、工作实效等12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分,最高分5分,最低分0分。每一项中,4~5分,好;2~3分,良好;0~1分,差。

2.1.3参加考评人员(填表人身份):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药剂人员、后勤员工和其它人员。

2.2深入一线,客观公正取样为了更好的倾听一线员工对职能科室的评价、对职能科室工作的要求和希望,改变了既往的测评工作多是在班组长以上会议上进行,干部测评干部的做法。此次测评采用随机抽取某一时间截面工作岗位上的一线员工,以当场发放、当场收取、填写表格的方式,了解职能科室在临床一线员工中的印象和要求,力求能够客观公正的反映职能科室的工作。做到发扬民主,阳光透明,公开公平。在测评中,倾听了员工意见,了解了员工需求,调动了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2011年7月、10月和2012年1月,在院党委统一布署安排下,由组织科和纪委具体组织实施,到各个病区、诊室、医技科室和后勤岗位,采取随机取样,征求在同一时间段在岗的员工意见。采用当场发放,由其投入票箱,使参与测评员工打消顾虑,能够比较客观公正作出评价。2011年7月份测评随机抽取了222名员工,10月份测评随机抽取了261名员工;2012年1月随机抽取了185名员工。

2.3考评结果,一定范围公布三次测评结果分别为职能科室最高分为93.95、91.97、94.41,最低分为88.38、88.39、89.33,平均分为91.38 、90.30和92.30。测评结果已在院长办公会上宣布,并由分管领导与其分管的职能科室见面,起到鞭策和提醒作用。

第2篇

样本人群的基本情况统计如表1:从文化程度看,中职(职高)、高职最多,总共占82.8%,这也反映了现实旅游企业中员工学历层次的主要集中在中职(职高)和高职,他们是旅游企业人才队伍中的“蓝领”;从企业类别看,旅行社和饭店最多,共占78.7%。我国旅行社总量多,规模小,但是机构齐全,因此,各级管理人员总数量的较中,旅行社行业往往最多;店酒数量较多、规模较大,服务和管理人员数量较多;景区的数量及用人规模相对较少。样本在旅游各类行业中分布并不均匀,但基本反映旅游企业客观实际;从岗位分布看,调查人群普通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占主体,总共占89.9%。因为,旅游企业中人员结构呈“金字塔”型,基层普通员工和中管理人员数量总和占主体。

二、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知识结构分析

调查中要求被调查对象对八类知识进行复选,其统计结果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旅游企业首先要求的是旅游行业专业知识,选择频次为96.7%;其次是历史与文化知识、外语与写作知识、公关与礼仪知识,选择频次都超过83.0%,这些也是旅游职业需具有的最基本知识,也充分体现了旅游业的知识性、文化性和服务性。从业人员知识需求总体上表现出了“T”型结构特征,即需要纵向的旅游行业专业知识,也需要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文史、语言、礼仪、财经、法律等横向综合知识,它们相互支撑,形成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综合职业能力分析

调查组采用德尔菲法,根据专家的评定,对每种能力筛选了七类要素要求被调查对象进行复选,按照选择频次多少进行比较分析。1.专业能力。专业能力要素构成和选择频次如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和市场营销策划能力是旅游企业最需要的,选择频次分别为98.3%和97.0%,也反应产品开发设计和市场营销策划是企业最核心的工作,对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是物件与规范操作能力,选择频次为93.3%,它是指在旅游企业中各岗位中对器具、物品、仪器及行业规范的操作能力;再次是引导讲解能力和法规应用能力,因为旅游行业是人对人的服务,需要沟通、交流、讲述、引导等,同时,工作中要依法规范和处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和纠纷,引导讲解能力和法规应用能力在旅行社和景区中服务和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2.方法能力。方法能力要素构成和选择频次如图3。在图示显示中可以看到,改造创新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是企业最需要的,选择频次分别为96.2%和91.5%,其次是独立思考能力选择频次为84.4%,再次是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学习掌握新技术能力,选择频次分别为76.5%、73.9%和73.7%。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我国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旅游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创新经济,旅游业是一个前景广阔、需求强劲、增长迅速、关联度高的新兴产业,其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业态也在不断出现。加之,现代旅游者自身也逐渐成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旅游需求逐步个性化等,旅游业需要产业开拓、产品创新、市场开发和设备设施改造等,要求从业人员跟进和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步伐,较强的改造创新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自然是很关键的。同时,旅游从业者应当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业务知识,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增强职业适应性,让自己始终处在旅游业发展潮流的前沿,还应具备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学习掌握新技术能力等。3.社会能力。社会能力要素构成和选择频次如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沟通协调能力显得突出,选择频次分达96.4%。旅游业从业人员服务对象是游客,他们是具有丰富感情和各种心理需要的人,且个性特征差异大,要做好服务工作,需要加强同他们广泛的交流、沟通,以取得相互理解,默契配合,达到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目的。此外,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还要同企业内部和各业务单位的人员打交道,协调处理好同他们之间的关系,工作中各个环节才能够紧密衔接,计划安排的内容才能顺利得到实施。其次是团队协作能力和诚信与敬业,选择频次分别为85.6%和80.6%,公关礼仪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选择频次也都在66.6%以上。旅游业具有产业部门的多样性和产品的综合性特性。在旅游从业人员工作中,大多要担当组织者和协调人的角色,每一次活动,都离不开饭店、景点、旅行社还有交通、商贸等方面的配合参与,必须要有整体意识和协作精神。从工作性质看,旅游业是综合行业,服务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不确定性大、面临的诱惑大等特征,从而要求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和诚信敬业品质、公关礼仪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也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行业对从业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要求。

三、对策

(一)找准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落实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是培养从事旅游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一种应用导向或职业特征突出的专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考虑从事旅游业各项工作需要具备各种知识、能力的实用人才,不能偏离未来旅游工作职业与岗位需求方向。从前面的调查分析得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以培养具有旅游行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实、素质高、技能强的高级服务和管理人才为专业定位,高职重点抓好服务技能与基本经营管理能力,本科主要抓好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能力。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旅游管理知识、基础理论和较强的从业技能,具备旅行社、景区景点和酒店等旅游企业的服务与管理能力,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和较高的英语与信息化水平,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

(二)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根据旅游业岗位群及工作岗位的关键能力、能力要素对应设置课程,同时,课程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反馈优化教学内容[2-3]。考虑横纵向结合,以及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职业性、综合性、整体性和选择性[4]。将课程模块化设置为通识模块、专业模块两部分,对于专科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要整合课程门类和降低知识难度,教学内容紧贴实践,做到学以致用。1.通识模块。奠定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培养的基础。需设置思政、英语、文史、艺体、计算机基础、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尤其要加强历史与文化知识、外语与写作知识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意识。2.专业模块。旅游专业知识是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调查中选择频次最高为96.7%,它应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为专业知识积淀、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撑。内容应包括:(1)财经和现代管理知识:经济知识、金融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安全与危机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饭店管理等的知识。(2)旅游专业知识:旅游学、地理学、心理学、资源学、市场学、休闲学、行业法规、行业安全、规划与策划等知识。(3)旅游行业知识:导游、线路设计、景区服务、旅行社服务、饭店服务、公关与礼仪、旅游信息化等知识。

(三)找准培养路径,夯实实践教学体系

以“校企政互动、工学创交替”为主要路径,构建认知实习、小学期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职业资格(能力)考试、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等有机融合、相互交替的实践教学体系,各类实践教学的总学时不低于40%,集中实践采用“基础知识—认知实习—专业知识—顶岗实习—综合知识—综合实践”的模式,在实践中开发和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注重实训教学、实践教学与创业培养环节。优化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实行“校、政、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在实际工作场所和具体岗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加大校内专业实训室建设力度,必备的校内实训场所,如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实验室、旅游信息管理模拟实训室、形体礼仪实训实验室、茶艺实训室、酒水(调酒)实训室等,保证实训课程的开出率在95%以上;举办专题讲座,扩大知识面。可开办“专业名师进课堂”、“企业高管进课堂”和“青年师生互动恳谈”等专项活动;举办和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大赛,如水果拼盘大赛、导游大赛、形体礼仪大赛、旅游线路设计和创新创业大赛等,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的目的,培养学生未来职业与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改进教学方式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要实现教育教学目标,需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双能型”教师队伍。从旅游业的工作性质看,旅游业是服务行业,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必须加强实习、实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相关的程序性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程序性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知识。因此,要注重教师与行业的结合程度,强调教师的实践经历,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来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通过定期到行业部门中挂职、顶岗学习等方式,增强教师实践感知能力。也可以聘请旅游实业界精英或实践经验丰富的技能标兵为兼职教师和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实现企业与学校教师的双向对流,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培养水平。教学中,应注重课堂讲授与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案例剖析、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等相结合,以行动导向为改革的突破口,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手段上,将影像、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信息量增大,且具有动态性、直观性和开放性;[3]考评方式上,建立与职业技能资格考核体系接轨的考评系统,使课程知识与职业技能双达标,使得“课、岗、证、评”相融合。

(五)注重职业认知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第3篇

1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产生了一种新的服务观念――知识服务,它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与利用,从而形成新的具有独特价值的知识产品,最终满足读者教学与科研的多元化信息需求。日前,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不尽如人意,如专题情报调研服务、决策咨询服务、信息产品开发服务等新的服务项目没有开展或者不到位。造成不能满足读者多层次需要局面的原因有许多,一方面是信息技术与信息环境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是高校图书馆员自身的知识服务能力不足带来的困难,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故此,要为读者提供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与服务功能之上的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员知识服务能力的建设刻不容缓。

2高校图书馆员知识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

2. 1知识发现与识别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网络的迅猛发展,网上信息数量剧增,但是质量良荞不齐。基于这种环境,高校图书馆员要根据读者的特定目的或者服务需求,从人量的文献与网络信息中发现隐含在其中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辨识知识的价值及用途,同时合理化组织知识。这既是高校图书馆员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又是其满足不同读者的信息需要应该具备的知识发现与识别能力。

2. 2知识获取能力

在知识化、数字化的当今,任何一个图书馆员,哪怕是某一特定专业或者领域的专家,也不可能掌握全人类所有的知识资源。因此,为了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知识的动态获取能力,确保馆员在读者需要时能够及时帮助他们获取相应的知识,高校图书馆员必须与众多渠道分别建立并保持一个顺畅而稳定的知识流通机制。

2. 3知识组织能力

一方面,知识组织有序地揭示了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它是以读者吸收、利用知识的规律性与模式为前提,充分考虑读者的信息需求,采取对知识单元进行重新组合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由于知识离散而给读者带来的查询和检索的不便,实现知识的有序化,最终达到为读者提供方便其理解与使用的精炼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知识组织采用融合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系统地对知识进行分类整合和处理。整合的目的是为读者带来更为可靠的结果以及更高的效率。高校图书馆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知识资源的聚类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多元化知识需求,又有效地控制和传递知识,提高知识利用率。

2. 4知识评估能力

知识评估既是知识转换、知识传播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又是高校图书馆员强化知识管理和控制,为读者提供更高效知识服务的极为重要的能力。为了保障知识评估的有效实施,高校图书馆必须建立相应的知识评估小组,同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适应高校图书馆馆情的知识评估指标体系。

3高校图书馆员知识服务能力的建设

3. 1树立高校图书馆员知识服务的新理念

高校大多数读者认为图书馆员只是图书的管理者而非知识的传递者,产生这种看法的主要原因是其服务工作做得不到位、不能满足读者需求。为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馆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教育使馆员理解现代图书馆功能的转变与核心的工作内容;使馆员认识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方向;使馆员明自知识服务是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的;使馆员树立“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一切”的服务理念,激发其服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关注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促进知识服务服务质量的提升与整体水平的提高。

3.2加强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

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并且全方位地挖掘馆员知识服务方而的技能。第一,完善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满足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与知识服务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必须进一步完善馆员的专业结构与学历结构,大力打造知识服务团队,通过开展有效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对知识服务的需要。同时,高校图书馆要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知识主导型图书馆文化,营造一种能够促进学习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以及鼓励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促使馆员建立自觉合作、自觉交流、自觉共享、自觉创新的价值观,并建设一支适应知识服务的具有团队意识的馆员队伍。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缺乏拥有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馆员,而他们正是图书馆迫切需要的最有实力且最精锐的馆员。因此,为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应用技术型高校图书馆必须引进精通应用技术知识的馆员。

3 3提升馆员的学术素养

高校图书馆要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通过再教育与培训等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服务意识。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每个馆员不同的潜质,确定相应的培养方式与目标,同时要求馆员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与知识结构,不断充实与完善自己,在学习与工作中不断获取新技能、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另外,高校图书馆要积极组织馆员参与各种馆际学术交流活动以及高校图工委组织的各类活动,不断加强与兄弟院校图书馆的相互合作,让馆员在意识上产生接受先进方法的主动性、迫切性,从而使馆员了解图书馆界的发展动态,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态势。通过以上活动,开阔馆员的视野、启发馆员的思路、提升馆员的学术素养,同时又拓展交流、合作的范围。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能源;管理网络平台;数据采集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向全世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以节能减排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将成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我国能源相对匮乏,更需要合理利用,并将其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其办学规模、校园面积及师生数量增长较快,能源消耗也大幅增加。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抑制能源不合理增长,制定长远节能规划,通过技术手段使节能目标落到实处。

高校能源管理的现状

当前,高校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杜绝“跑冒滴漏”的措施,安装了大量节能器具,同时加大了节能的宣传力度。但对于能源的使用和管理还属于粗放型。所用的能耗计量终端大多还是传统的电子式或机械式计量表,由于其机械齿轮易于磨损,易造成数据误差,计量仪表体积大而笨重,自身也会产生较大功耗。计量器具大多只具备一级考核,没有二级及以下用能考核,这些是高校能源计量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很多高校为了满足新校区教学、科研、生活的需要,虽然增加了大量的节能设备,但对能源的计量考核仍停留在原有水平上。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校园产业、科研开发的快速增长,高校能源管理部门的任务越来越重。由于缺少能源管理技术人员,在软环境管理上资金投入不足,无法实现全方位的能耗监控和计量,传统单一的计量收费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因此,一些高校在新校区建设和老校区改造中,逐步引入了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来进行建筑能耗的管理,以建立适应其发展的能源管理网络平台。

高校能源管理网络平台的构建

校园能源管理网络平台的构建旨在通过校园网络实现校园能耗的管理和监控,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协调处理能耗用户、设施设备之间的关系,改善并优化能源环境。整个系统在技术上先进、简便、实用。系统平台主要由三个部分构建而成:对能源进行管理的系统平台软件,基于ip技术和电力载波技术的数据集中器或远程抄表技术,采用电力线载波智能化网络电表或射频卡水表等计量终端。

能源管理系统应用软件能源管理平台是基于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远程网络传输系统对能源的使用进行监控,利用智能卡、电子采集器等技术对能源的使用进行有效控制的智能管理平台。平台的运行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在技术和设备上可以使用当前较为成熟的网络连接模式和电子设备,以保证整个系统平台的稳定、可靠,同时兼顾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原则。整个系统以开放式架构,执行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以保证各供应商产品的协同运行并考虑投资者的长远利益。系统软件可以做成以web-service为接口的多功能开放软件,能够用来管理、控制并配置水、电等能源表具与数据采集器。系统与目前的网络系统相兼容,还可以汇总和报告能源使用中的突发事件,允许远程配置能源表和数据集中器,调整计费率。允许系统远程控制表具的开关,适应大小不同规模的系统运行,维系从表具、数据采集器,到服务器乃至整个系统的运行。 系统软件还可以集成多个应用模块组合,包括数据采集与转换模块、数据分析与汇总模块、安全运行模块、紧急事务处理模块、数据库与能源应对策略模块等,系统平台以视窗界面呈现,实现有效的能源策略分析。在上述模块中,通过运行流程及时确认能源使用异常状况,提供修正措施,使能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避免造成整个能源网内的故障。

数据集中及远程抄表技术用电数据远程集中抄表利用电力线载波传递电表的数据,实现远程集中抄表和收费控制。电力线远程传输技术实现了智能设备的即插即用,数据集中器根据用户的设定来采集和储存来自电表的数据,数据集中器通过连接到tcp/ip的广域网络来实现远程通信,可以将控制命令和数据文件下载到相关设备中,并控制一个电表或一组电表。通过具有扩频载波通信技术的强抗干扰电力线,可以将校园用电设施设备的用电量远程集中。数据集中器除了可以采集数据外,还可以增加控制过程,如安全检测和远程控制能力,在系统运行中监测电表和线路的运行故障,以及任何人为改变相线连接的现象,有效防止故障和窃电现象的产生。同时,可进行远程控制线路的切换和中继调整,建立与能源管理平台软件的连接,通过软件驱动的方式,实现对不同能耗设施设备及各种子系统的数据集成,基于标准的microsoft架构和成熟的网络服务(sql server等)以及通信协议(tcp/ip、http、ftp

等)与能源管理平台互联。能源数据可以利用校园网在不同的子系统或设施设备中采集而得,使用软件协议无缝链接,实现远程自动化采集。

数据采集终端高校的能耗设施设备以往所装置的终端表具大多是传统的计量器具,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终端表具的技术含量也大幅提升,采用单项电力线载波的led电能表和cpu射频卡表具等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终端的使用,延长了表具的寿命,而且故障率极低,实现远程抄表和收费控制,表具功耗也大为降低。以电表为例,具备电力线载波采集器的电表,可以轻松做到双向电力线通信,同时可以记录多个用电参数,包括供电质量、故障预警及异常报告等。

能源管理系统网络平台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主要特点系统平台具有集中统一的管理能力,具有多级集中统一的管理中心,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系统以安全为核心,具有开放性,能有机地与校园网络连接,融合成一个整体。随着学校的发展变化,系统必须能适合多种规模,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能随时适应对系统的扩容要求。系统还应具有兼容性和灵活性,能适应产品的升级换代。系统平台所选择的网络及终端器具应标准化、规范化,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以及较强的自检功能。

管理网络平台的功能实现校园能源管理网络平台,是通过对校园能源消耗数据的自动采集,进行集中统计和数据综合分析,来实现校园内能耗数据的共享、交换、检测、管理以及控制。随着能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利用校园网络实现能源使用的监测、控制及管理是完全可行的。该平台可以对能源使用设施和设备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监视,设置模拟屏,对各耗能单元进行全局监控。如整个系统或局部单元出现能耗异常,可立即显示异常部位并示警,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在运转中,网络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如下功能:数据采集功能、用能监控功能、账务管理功能、数据汇总和分析功能等。

结语

能源短缺仍将是今后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网络化能源管理平台的建立,符合我国能源发展的长远战略。该平台的建立可以全面提升能源管理的技术层次,提高管理人员和能源使用者的节能意识,高效率地降低能耗。这一平台的使用,可以有效节约能源,降低高校的运行成本,对社会低碳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永生.网络化能源服务平台nes[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5,(2).

第5篇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信息化机构;管理模式;CIO体制

一、引言

高校信息化,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1]。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在实施并推广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应根据自身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水平、改善教学环境。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提出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发展的理论基础,明确了在高等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为高等学校全面把握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力求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步入一个科学规划、全面发展的良性轨道指明了全新的发展道路。但纵观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建设不完善与管理职能缺失所致。

二、当前高校信息化机构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主要弊端

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经过起步发展阶段、系统集成阶段,目前在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学已经开始与发达国家的大学信息化管理同步进入应用集成和信息集成阶段。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跳跃大,与此相伴随的必然是:思想乱、障碍多、漏洞大[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学校主管部门领导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

很多高校领导没有从战略高度去认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观念十分薄弱,并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服务、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不仅严重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如有的高校领导对信息化职能机构缺乏了解,对学校信息化机构的定位也五化八门;还有的主管领导和部门甚至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许多决定大多只停留在会议讨论和文件上,往往是口头上讲得多,实际上却做得很少。从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看,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一种服务,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能够促进教育模式、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二)学校信息化机构体制不健全

1.信息化机构名称众多,机构重叠,职能范围模糊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信息化方面尚没有个明确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很多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机构部门众多,存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等问题。“机构的设置,目前除电教中心或教育技术中心外,又有了信息中心、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等等,机构重叠,造成了不少浪费。[3]”学校各种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等虚拟机构,更是层出不穷,山头林立,声势浩大。众多部门的存在导致机构职责划分不清,职能范围模糊,信息流动不顺畅,资金人才资源浪费严重,部门间协调统一困难,更谈不上具有战略研究、规划的功能[4]。

2.隶属关系复杂,管理体制混乱

在机构设置上,由于没有明确的教育行政主观部门或现成的设置模式可供参考,不少高校在体制上对“信息化机构”的职能、性质、级别、归属等问题,认识不一。许多高校忽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和实际状况,机构设置与调整随意频繁,领导主观意图明显,“长官意志”泛滥成灾。特别让人忧虑的是,当前高校信息化机构没有独立建制,挂靠在其它机构下的现象已经成为我国多数高等学校信息化管理机构普遍存在的事实,有的改名换姓,独树旗帜;有的干脆挂靠校办、宣传部;有的甚至设在教务处、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不同的机构设置方式实际上反映了对教育信息化不同的认识,不同认识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多头管理、多人负责”混乱局面,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被多方牵扯,利益被多方争夺,形成不了强大的凝聚力[5]。

3.机构定位不准,人员地位偏低,职称评定困难,处境尴尬

对高校的信息化机构的定位,多年一直存在许多争议,业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目前,对教育信息化机构的人员配置尚没有指导性标准,很多高校把信息化职能机构定性为教学辅助机构或行政机构,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为教辅人员;有些高校甚至把信息化教育机构看成是技术性的、后勤服务性的机构。定位不准,导致教职员工对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工作的认同度降低,同时也增加了信息化机构工作人员在编制上、岗位上、职责界定上的困难。许多机构人员的工作性质与学校规定的岗位考核内容严重不符,甚至冲突不断,这无形中给当前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增加了干扰,也严重影响了机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机构人员存在的职务晋升难、职称评定难、待遇低,地位低下,人才流失严重等现实问题,从某种程度又给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问题是高校信息化现有体制下难以根除和解决的,它已经成为当今高校信息化工程的“切肤之痛”[6]。因此,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在机构人员的编制、地位及职称评定上,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我国高校信息化机构人员编制方面的指导性标准文件,这不仅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今后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必然选择。

(三)对信息化建设扮演的角色和建设内容认识不清

当前高校信息化机构工作人员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各自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应当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工作任务在认识上还不够清楚,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的分工协作还不够明确。业务部门认为信息化建设是本部门的事情,与技术部门无关,从而导致建设容易维护难,投入使用后没有技术实力去维护,半途而废;同样,技术部门认为信息化建设是技术部门的工作,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从而导致得不到业务部门的认可,落得辛辛苦苦建成却很难甚至无法投入使用。有调查表明,很多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应包括的内容,网络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的认可度达到100%,但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以及电子资源等建设的认可度不足80%,通过数据叫以清楚地看出各高校对信息化建设内容认识的片而性,并没有把E-learning,E-management,E-service等作为整体建设方案进行考虑[7]。

(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特别是人才资源配置极为有限

许多地方性高校,特别是地理位置偏远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资源配置上远远不能满足教育规模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行政隶属关系上看,地方性大学一般都是地方政府的附属机构,其办学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大都来源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配置和企业的支持,所以受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主管部门决策层观念的影响比较大。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大多数地方高校用于信息建设的专项资金还非常有限,加上地理位置的偏远,使人才的引进成为束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成为影响信息渠道的畅通、制约信息资源交流的瓶颈。目前,很多学校已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努力地在进行改善,但还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多年来高校扩招也使得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信息资源增长速度更难以跟上办学规模扩大步伐[8]。

三、构建我国高校信息化机构建设和管理新模式

当前学校各部处、院系涉及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越来越多,单靠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信息中心等职能部门是很难协调和推进工作的。信息不畅通而造成的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在目前我国高校极其严重,出路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的机遇,完善学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改革现有管理体制,才能真正打破部门壁垒,使信息流动畅通,这是提高我国高校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目前国内明确建立CIO(Chief In-

formation Officer)体制的高校虽然只有北京大学等少数几家,但大多数高校都结合我国实际,选择了“信息化建设委员会”领导和管理模式。所以,为全面推进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迫切需要进行观念更新和体制创新[9]。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化机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与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给高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交流等带来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必将对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产生深远影响。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纯的技术问题开始转向管理问题、制度问题。加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高校建立信息化职能机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主管领导和现有的信息化建设决策机构,应当从高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去把握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一般认为,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是负责制定实施并推广教育信息化的机构,它肩负着营造信息技术环境、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和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任,这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10]。因此,高校决策机构只有提高认识,重构适合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之路,改革和创新现有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才能使高校信息化建设走出目前“条块分割”“机构重叠”的混乱局面。

(二)明晰责任,正确认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内涵

高校信息化建设要健康发展,要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信息化机构的决策层及工作人员,就必须从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建设的内涵出发,明晰各自承担的工作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协调统一,步调一致,发挥合力。多年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就是要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是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就是要促进教育现代化。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但辉煌背后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去解决,否则,势必会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产生干扰和影响。我们只有围绕以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建设,才能使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偏离发展的轴心。同时,处理好环境建设、资源建设与组织建设是之间的发展关系,我们才能在今后工作中真正做到建设、发展、运行、服务、维护的和谐统一。

(三)优化整合,强化高校信息化机构队伍建设的质量和规模

目前高校信息化机构的“条块分割”管理,必然导致高校信息化建设队伍“支离破碎”。针对这一现状,一些有战略眼光的大学管理者借鉴国外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开始意识到,只有创建与数字化、全球化背景相适应的大学信息化管理体制,统一战略规划,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立与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才能提高大学在信息技术新环境中的决策、管理水平,由此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推动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高效重组,必然要求各高校信息化机构做到“名符其实”,不能只“挂牌”而无“授权”,更不应能因编制和岗位问题而长期处于“挂靠”地位。教育主管部门应从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入手,及时制定出台相应文件,消除部门信息壁垒,改善机构人员的待遇,解决机构挂靠困局,最大限度地化解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教育信息化,人才要先行。高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一支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数字化校园的软硬件环境要求信息化机构人员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管理和教学。纵观我国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状况,同日益增长的校园信息化服务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本无法满足高校目前高校信息化发展速度和规模的要求。高校信息化队伍的质量、数量、规模、业务能力等参差不齐,东西部高校之间、中央与地方高校之间、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特别是在信息化资源配置、人才竞争中发展极不平衡,管理体制与运行体制矛盾更为突出。因此,通过引进和培训,提高信息化人才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一支包含用户服务人员、应用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备份管理员、机房管理员、系统操作员、部门信息员等多种角色的信息化运行服务队伍,是提升信息化校园服务水平,加强校园服务体系的建设的重要保障[11]。

(四)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增强信息流动共享

提高信息化决策层次,从战略高度来重视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从根本扭转和消除信息化机构间信息交流的壁垒,是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机构改革和建设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校参与校园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情况看,多头管理、重复管理、职权分散的状况仍然占居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地位,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不仅严重制约着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校际间信息的交流、合作和共享,也不利于人才交流和观念更新。近几年,我国许多专家已经借鉴美国高校CIO的发展经验,对美国高校信息化进程中CIO角色和体制的进行研究,它给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带来重要启示。同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目前国内也有少数几家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明确建立了CIO体制,但选择的管理模式在沟通、交流、对话的机会上仍显不足,仍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这需要专家们一起来深入研究、思考[12]。但不管如何,提升高校信息化机构,特别是决策层的地位,从加强校际间信息交流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的角度讲,还是值得大力倡导和积极响应的。

四、结论

高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纵深发展和对高校教育教学变改产生的巨大影响,人们对于信息化建设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相信高校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建立也将随着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并将逐步走向发展和完善,信息化机构的地位也将得到大幅提升。这就要求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层,应当从教育发展的全局和战略角度去看待发展模式、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在信息化建设中既要重视硬件建设,又要重视软件建设,既要强化运行服务,又要强化体制管理创新,努力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使高校信息化机构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大展宏图,再创新绩。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l3.

[2]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3

(9):22-25.

[3][4][9][12]李逢庆,桑新民.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CIO角色研究及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1).

[5]丁青,吉翔.做好高校的CIO——对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3):8-11.

[6]刘小娟,汤益芳.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边缘化现象及对策研究[J].福建电脑,2008(4):

189-190.

[7]孙强,樊仰月,李欢欢等.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

10-12.

[8]刘锡禧.信息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及媒介素养教育[DB/OL]..

[10]张辉.美国著名高校信息化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技术研究,2011(1):74-77.

第6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多重功能;实现机制;构建

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似乎更多时候是从理论层面进行着探讨,而未能在实践领域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关于这一点,可能归因于学校管理层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问题。然而,在增强学生体质的传统认识下,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还承担着构建校园文化方面的重任。根据文化建设的圈层理论可知,行为文化建设成为了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高校职能相结合的行为文化建设,不仅需要从学生行为操守上进行塑造,还应在精神面貌上给予提升。惟有这样,才能全面支撑校园文化的形成。

从上述阐述中不难看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存在着多重功能定位。此时便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如何将文化建设功能引入到管理创新之中呢。问题的回答实则仍须从组织和制度两个方面展开。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对多重功能的理解

根据本文主题所要表达的意图来看,多重功能可以从主导功能和衍生功能两大部分来进行理解。

1.1主导功能

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来看,其承担着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并使其获得体育人文精神熏陶等任务。因此,主导功能可具体表述为:(1)提升身体素质。提升身体素质依赖于科学的体育教学内容支撑,这不仅需要在课程设计上下工夫,还应在师资素养和场地配置上做文章。不难看出,只有通过三者的高度融合,才能满足高校数目庞大学生的需要。(2)获得人文熏陶。体育不仅是一种运动,也是内含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浓缩于体育人文精神之中。将这种人文精神灌输到学生思想中,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岗位上不断开拓和进取。

1.2衍生功能

关于衍生功能实则就是开篇所提到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包括思想文化,还包括行为文化。其中,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将有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也能够满足大学生勇于章显个体的心态。从这一点出发可以看出,衍生功能主要就指向行为文化建设方面。然而长期以来,受到体育教育管理只针对课程教学,而学生活动受团委和学工部管理的割裂状态影响,管理活动很少涉及这一衍生领域。为此,在多重目标的实现上应积极解决两大版块的融合问题。

2.理解基础上的实现目标定位

理解基础上的实现目标定位可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2.1针对主导功能的目标定位

(1)提升身体素质方面。不可否认,受到课程设置要求的限制,高校体育教学只在低年级中开设。这就意味着,每周两次的体育教学根本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当学生处于高年级之后也就更无法从体育教学中获益了。为此,此处的目标定位应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自觉相契合。通过学生体育锻炼自觉的形成,来推动自身今后的体育锻炼实践。(2)获得人文熏陶方面。体育人文精神的释放与接受无法单纯通过体育教学来实现,而需要在学校体育活动氛围下来逐渐吸收。关于这一问题似乎与下面的衍生功能相接近,实则不然,其更需要从正式的体育活动安排上下工夫。可见,这正是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重点之一。

2.2针对衍生功能的目标定位

本文的衍生功能主要是指行为文化的建设,而这中建设可以通过正式程序来开展(如,运动会),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程序来实现(如,班级体育活动)。目前,正因存在着正式与非正式间的割裂状态。因此,目标定位可归纳为:(1)跨部门联动方面。应在高校管理层的亲自关心下,建立以体育教学部门为核心的跨部门联动机制。通过联动团委、学工部来更好的推动高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最终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2)体育活动协调方面。体育活动协调方面主要涉及到体育器材的供给,以及裁判人员的配备与培训。其中对于后者,主要仍承担对系、班级成员的培训工作,从而促进他们在非正式程序下能够充分开展体育活动。

3.目标驱动下的实现机制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目标驱动下,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机制构建:

3.1主导功能方面

(1)基于学校现有的组织资源。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考察“组织资源”范畴,实则是指:师资与教学设施设备。其中,师资处于关键地位。为此,大学体育教学在探析与创新中应基于这两个前提。师资之所以处于“关键地位”,在于:1)课程教学创新需要他们的参与和推动;2)课程教学创新的有效性,需要他们在实践中来检验。(2)植根于学校的教学实践需要。大学体育教学包含于大学学科教学的体系中,本身具有明确的教学大纲的指导。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其目的与结果评价指标是统一的。为此,植根于学校的教学实践需要,则主要体现在:通过构建具体的教学实施手段,来实现与达到明确的教学目标与结果。

3.2衍生功能方面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这里需要高校管理层来牵头。或者可以在组织和制度建设下,推动三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这里笔者只是强调,应充分进行非正式程序下的体育教育管理创新,因为这中基于系、班级的学生活动,具有很强的学生基础,并在组织管理上的难度也较小。因此,这值得以后进一步去思考。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本文从独特的视角下对文章主题展开了有意的探索。

4、小结

本文认为,根据主题所要表达的意图来看,多重功能可以从主导功能和衍生功能两大部分来进行理解。机制构建应围绕着:基于学校现有的组织资源、植根于学校的教学实践需要,以及发挥非正式程序下的体育管理功能来展开。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李汉桥.高校体育创新教学与学生兴趣的培养[J].大众科技,2011,(7).

[2]丁勇江.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校体育创新教学初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12).

第7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08-03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推进,高校科技战线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抢抓机遇,深入发展。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同时解决企业用人难、学生就业难的直接问题,提升高校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主要切入点。关于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各地高校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如组织教师定期培训、增加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等,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整体角度上讲,还远不能满足我国实践教育缺失的发展需求。

一、我国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教学现状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日益繁重,授课压力加剧,再加上实践经验匮乏,多缺乏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当然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较快,学历水平和国际化层次也有显著提升,理论教学稳步推进,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有出色表现;部分教师能够参与科研,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多数科研成果仅停留在学术研究上,多以论文的形式体现,而实际应用较少,理论成果也大多难以解决直观的实际问题。由于高校考核机制、企业创新思维、政府行业导向等因素导致高校教师对自我的实践动手能力难以引起重视,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从教师组成结构上讲,许多高校都将学历、高水平论文、科研成果等作为师资引进的主要条件,关于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考虑较少,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由于书面展示的学术成果少而被拒之门外。目前各个高校引进师资时大多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学历层次得到明显提高,但大多数博士理论知识扎实却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在企业或研究所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进校后直接接触教学任务,没有一个系统的实践能力培训的过程;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来自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但该部分教师的比例较小,且该部分教师在进入高校后,时间和精力也逐步往教学工作上转移,在新技术、新工艺飞速发展的现今,不能及时接触市场前沿的最新成果,原有的实践能力已不能适应新的行业需求,进而无法为学生带来实际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指导。

第二,在对教师的考核管理上,从“985工程”、“211工程”到地方本科院校,都对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大部分高校也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只是停留在一般的书面文件上,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高校也多以承接项目的级别、获奖多少、作为聘用、晋升、分配的考核标准,而积极参与实践创新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成果推广和产业化等工作的教师,却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和鼓励,激励机制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导致高校教师无心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第三,从教师的授课模式来看,高校教育已经进入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时代,尽管各地高校都在加快深化教学改革,但传统的理论教学对现今的教学模式仍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授课时只是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或是照本宣科,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从教师的自我意识方面来说,部分教师的实践创新欲望不强,意识多停留在教学任务完成即可,发表学术论文多是为了职称评定、升职加薪,没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想要投入到创新实践的科学研究中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自然远远不够。

第五,从教师的实践能力来讲,部分教师缺乏实践创新的能力,没有接触过或者长期脱离科研前沿和生产一线,不了解前沿技术,缺乏广阔的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方向。等教师依靠论文评上高级职称后,往往由于面子问题不敢也不乐意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工作,从而导致其实践创新能力缺乏。

二、提升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提高教育质量是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是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提高上述能力的关键环节。

1.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是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的巨大阻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就高高举起了改革的大旗,但是在“重理论,轻实践”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需要在长期不断的教学实践的摸索中加强认识,从而从内心接受这种从理论化教学向综合实践型教学的转变。当前一方面要改变高校的传统教育理念,加快提升高校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在观念转变的基础上,还需要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使高校教师树立起强烈的实践意识。另一方面各地高校应着手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明确实践教育的内涵,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本校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各地高校还应不断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展以教师实践能力为主要导向的研究和培训。

例如,笔者所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制定2009年教学计划时,优化了大部分课程的理论环节,大幅度提升了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各类实习、电子竞赛等科技活动)的比重。规定教师每年必须进到实验室针对授课内容亲身带教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要求教师带队,组织毕业班学生到企业实习,通过现场的理论指导和与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的沟通,巩固和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的同时,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近几年,学院先后在“挑战杯”大赛中获得奖励17项,2013年更是获得陕西省“挑战杯”大赛的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本科组获奖12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在近年全国自动化协会组织的机器人大赛中获奖1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在RoboCup机器人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中,电气类学生获得了14项国家级和校级项目支持。这些成绩的获得与学院注重实践环节教学的工作密切相关。

2.教师队伍的组成发生结构化转变,重视多渠道引进教师

目前我国多数地方院校的教师都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但却缺乏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引进教师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法。我国兼职教师的比例很小,聘请校外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才进校做兼职教师,不仅解决了高校教师实践能力较低、建立校内实践场所的技术指导困难等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些校外的兼职教师可以带来本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前沿的信息,使得理论教学更好地结合实践,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促进全校教师整体实践能力的提高。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从陕西省重机所、电子20所聘请高级工程师6名,参与教学并指导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认识生产实习实践,这些兼职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具有丰富的实践项目经验,其在传授实践知识时更生动、更可行,真正提高了学生对实践的认识。另外,还拓展了学校与企业的横向合作渠道,提高了科研团队的实际动手能力。

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促使校企合作系统化、规模化

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政产学研用”高等教育发展方针的有效实现途径,是高校持续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保障。当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困扰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难题,许多企业不愿接收在校学生入驻实习。对此,各地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政府干预以及政策扶持来保证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例如,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践,协助高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高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在实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稳固建立,还可以解决企业用人难、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多年来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致力于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能力,整合资源,在校内建设模拟实训教室,既能保证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又可以让教师在理论授课和实践创新中更加游刃有余。

(1)电子实习基地。占地约300m2,拥有SIM贴片、精密焊机、电路板腐蚀加工等设备,能够面向全校电类和近电类专业开展电子工程训练。

(2)电气工程实训基地。占地约250m2,拥有电气控制柜、PLC控制器、变频器和三相异步电机及触摸屏控制器等设备,能够面向电气类专业开展工业电气实践训练,完成控制接线图、控制程序和系统调试等近工程实践内容。

(3)机器人创新基地。占地约200m2,拥有足球机器人、跳舞机器人等设备,能够面向电气类专业开展机器人控制实践训练,为参加各种机器人比赛进行赛前模拟训练。

(4)课外科技制作基地。占地约100m2,拥有网络计算机、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实验工具,能够为电气类学生进行课外兴趣小组开展自由创新训练活动,配合学院科协完成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校内实习实训场地为基础,有计划、有选择地与相关企业单位和科研单位先后签订了实习实训合作培养协议,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生产实习有了可靠的保证。学院现与三峡水力发电厂、葛洲坝水力发电厂、西玛电机厂、许继电气、西安金源电气、陕西石头河水力发电厂等单位联合建设了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

4.积极推进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教师科研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高校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决定了高校的教育质量,同时也是评定高校层次的重要指标。一方面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不仅要考虑SCI高水平论文,同时要考虑教师科研成果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新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首先需要在企业或工程技术中心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政府评选各类科技人才时要向服务地方的科技应用性教师做一定倾斜,甚至专门给出一定比例,避免目前针对高校人员多以论文、专利等基础研究成果评定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的现象;高校考核往往重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市政府部门科技项目,对高校与企业的横向课题认可度不高,为此需要政府针对这类横向课题进行认定并给予其“名份”。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合适的产学研利益分配机制,使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能够分享科技成果产业化带来的利润。

西安工程大学鼓励教师进入生产一线,电子信息学院多名教师被评为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学院设置专项科研实践经费,让教师在科研创新实践中无资金周转的后顾之忧;建立教学改革的课题立项制度,鼓励教师承接政企事业单位的纵向课题,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又为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增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要求教师必须达到一定的科研实践能力,承接一定的实用型项目等;设立科研实践奖励制度,以创新性实践教学成果为基点,奖励实践教学团队和教师,对优秀实践课程、创新型实验课题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奖励,对体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学生实践成果,如各类学科竞赛、优秀社会实践、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等,在奖励学生的同时,也对相应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

5.鼓励教师结合最新技术和实际教学,撰写高校实践教学类教材

高校实践教材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工具之一,是体现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载体。开展专业实践教材撰写工作,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有助于教师把握课程整体教学架构,还可以增强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水平。科学组织教材撰写队伍,合理吸纳青年教师参与编写工作,在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1)实践教材编写的理念。现有的高校教材多为传统的教学理念,理论知识分量过重,应用实践的内容较少,创新实践特点不突出,已经无法顺应时代潮流,切合当前的教育模式。编写实践教材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校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实践教材应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性培养。在当前“宽口径、通识性”的教育模式下,如果没有一本指导性强的实践教材,教与学双方都很难真正实现“按需教学,按需发展”的教学目的。

首先,应当统一实践教材编写人员对实践教学及其教材编写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教师讨论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明确各学科的实践教学应当从何着手,编写实践教学大纲,从而为编写实践性教材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校方也可以适当的在经费上予以资助,出台相关鼓励政策,调整教师科研比重,提高教师参与编写实践教材的主动性。

其次,实践教材的编写要体现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必须基于服务课程教学的总目的。很多时候,实践教学都不是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而是很多课程紧密联系,还有可能跨专业跨学科,因此,实践教材的编写不宜独立开展,而是要系统性、多元化的共同开发实践性系列教材,将相近专业和学科的课程统筹考虑,融会贯通。要根据教学目标,细化课程模块,每个模块都应具备理论掌握、实践技能、综合巩固、课后提高等具体要求,这样一来,从教师到学生都能把理论内容与实践创新结合起来。

最后,实践教材应当充分整合教师的科研成果。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大学的职能,教师在承接了纵向课题和横向项目之后,要及时总结反馈项目的最新进展,在教材中整合教师的科研成果。对于教师来说,授课变得得心应手;对于学生来说,结合实例的理论知识在学习中也不是那么枯燥。

实践性教材的编写应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性、实用性、完整性、适应性、实践性、可行性。科学性是指实践教材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结构完整,内容有条理;实用性是指教材编写的目的应是面向应用型教学的培养;完整性是指教材应当全面反应本学科专业课程所涉及到的重点知识点和方法;适应性是指教材需要贴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实践性是指教材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突出理论,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行性是指在实践项目方面,时间、目的、内容、准备方法、步骤以及预期效果方面是不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随着实践教学的不断发展,实践教材还会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实践教材的编写还应建立合理的教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的调查问卷形式,评价实践教材的满意度和缺陷在哪里,以不断改进和升华,紧跟时代,同步更新实践教材的最近知识点和技术方法。另外,实践教学类教材必须把握现状,紧密结合区域性经济发展,构建适合自己学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编写出切合本校实际、特色鲜明的实践教材,以满足教学和学生的需要,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只有这种高质量的有实践特色的教材,才能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欢迎。

(2)学院实践教材的编写成果。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师积极编写教材和专著,先后出版了《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智能变电站原理与应用》等10余部教材和专著。结合教改项目研究成果先后在《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中国教育教学杂志》、《西安工程科技学报》、《中国电力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探索”、“构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电类专业实践环节”、“‘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等教学论文,为创新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

三、结语

总之,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服务市场为导向,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各地高校今后仍要继续坚持和发展的重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顺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高校的教学方式和整体环境,二者相互促进才能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李春燕.提高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36-38.

[2]王永利.工科高校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4):55-57.

[3]王静霞.谈高职实践教材编写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30-31.

第8篇

迅速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后,各地高职院校积极投入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努力达到社会服务领先,真正实现全方位社会服务功能,关键仍然是要建设一支体现高职特点的师资队伍。

一、从社会服务功能内涵上看对高职教师的特殊要求

各地高职院校通过对社会服务能力的深入研究,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和内涵上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人才服务。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就是为社会提供成千上万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技术服务。为地方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三是培训服务。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培训服务是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优势项目。四是文化服务。高职院校是所在区域的文化中心和文化高地,处于社会先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五是咨询服务。咨询服务被认为是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最简单、最原始、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

针对构成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五个基本方面,不难看出,无论哪个方面,教师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高职院校教师面向社会服务的能力,主要源于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和“就业导向”。社会服务能力应该是教师的人才培养职能和应用技术研究职能的合理延伸。教师的活动直接体现了学校的所有活动,如果高职教师的活动远离了他人、社区和社会,高职院校必将逐渐与整个社会脱节。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与社会相互合作、相互促进。这就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仅是教学专家,还必须具备行业专家的经验和能力。高职教师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和咨询服务等所有方面,都必须主动适应和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特殊要求。所以说,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就是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深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当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在适应社会服务要求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适应社会服务上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

1.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娴熟的专业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该条件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所缺少的。高职教师师资力量先天发育不足――教师缺乏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高职院校中的相当比例的专任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担任一线教师的工作任务,这些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掌握较好,但由于缺乏一线企业的工作实践,缺乏行业、企业一线岗位工作经验和专业岗位工作技能,在教学上自身就缺乏动手操作能力,更不用说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和服务社会了。

分析其成因,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而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因为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虽然教育主管单位提出把高职院校教师下到企业单位进行锻炼、增加企业工作经验、提高实操能力,作为提升高职教师能力培养的一个途经。实际情况却是伴随着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很多教师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工作负担很重,疲于应对校内的教学科研任务,去企业实践和锻炼的时间得不到有效保证。另外,企业在高职教育中责任缺失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校企合作常常是不均衡发展,造成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往往与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需要相脱节。

2.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不足

高职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部分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与企业的联系较少,对去行业、企业实践提升职业技能方面重视不够,认为开展社会服务与己无关。特别是,学校也缺少社会服务方面的激励机制,师资培养机制不健全,无法激发教师进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激励或奖励主要包括教师晋升、教师地位和威望等方面。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对高职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聘用、考核、职称等方面,仍沿用普通高校教师资格标准及考核办法。以职称评审为例,高职院校职称评定工作基本上照搬普通高校的要求,看重的是教师的学历与论文的数量、质量,而对其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技术资格未做明确要求。这样就导致高职院校教师都不太注重旨在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而是关起门来搞科研,其所得到的科研成果往往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未能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不利于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

三、如何建设适应社会服务要求的高职教师队伍

1.增强教师主动参加实践的意识和紧迫感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行业、企业一线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教师的角度说,实践教学技能是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专业教师的个人发展,而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又是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因素。相对高职院校而言,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校企合作深入程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学院应将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工作放在师资队伍培养工作的首位。高职教师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素质。在理论方面上,可以组织教师交流、相互学习以及外出参观等形式;在实践方面上,可以通过到实践基地顶岗实习、参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确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政策方针,更好的担负起教育的重任,增强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意识和紧迫感。

2.以企业为依托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以企业为依托尽快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有效保障,也是高职教师实践教学技能提升的理想场所。在学院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参加新上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提升和维护原有专业实训室;积极开展实训中的新实验、新项目、新专业和新课程的开发,以求在校内实践室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使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也要引进行业、企业一线的专业技能岗位能工巧匠,达到在校内建设模拟仿真实训基地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能力和对校内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技能的目的。

3.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为教师搭建实践的平台

为提高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就需要为教师提供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教师提供与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自身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优势,加强各专业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实践培训的机会,有利于其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为今后丰富教学内容,搜集教学素材,为教师提升实践能力、开展科研、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基地等方式,提高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

4.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第9篇

1 代建制的优势

1.1 提高工程社会效益

代建制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投资资金断裂的问题,没有实行代建制制度时,由于政府投资资金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常会出现超出预算现象,资金难以及时补充,存在拖欠问题。代建制的实施还可避免“三超”问题的出现,以前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也没有丰富的建设经验,会容易出现“三超”现象,代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

1.2 促进工程管理规范化

代建制的实施可使政府职能发生转变,政府不在对工程进行建设,主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可通过市场运作机制对工程的建设工作进行调节。实行代建制可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建设企业只是拥有建设职能,需按照相关法律规范独立完成工程建设工作,期间要受到各方监督,并没有资金调动等权力。代建制可将工程权责进行明确区分,形成健康的建设、监督机制。

1.3 提高政府投资工程的经济效益

代建制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政府投资工程的经济效益,代建制制度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由专业企业对政府投资工程进行建设,可以使市场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施工企业对政府投资工程进行代建,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施工企业可以对投资工程进行管理和建设,政府不必参与建设工作,但是要对工程进行必要监测,工程完成后要交给工程使用者,施工企业要确保工程的质量。代建制的实施,可以明确工程中各方的权责,彼此相互制约,形成健康的工程管理环境。工程使用者与代建企业进行充分合作,使用者明确自己的需求,同时对工程资金的使用情况、工期进度等进行检查,代建企业有专业人员和技术对工程进行建设,可以设计出全面的施工方案,包括工程结构、形状等方面,并且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避免出现浪费资金的问题,代建企业可以对工程进行专业化管理,因为代建企业本身的市场化性质,能够根据政府的相关规定对投资资金进行掌控,按照规范标准对工程进行管理,投资是不能被工程使用者掌控的,否则易出现投资不稳定问题。

2 代建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2.1 对代建制度及服务费缺乏统一认识

虽然代建制度被提出,但代建制的参与者并没有此进行充分理解。代建企业对代建制的本质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代建职能。工程使用者没有正确看待代建制度,对于代建工作采取不配合态度,阻碍代建制度的实施。政府也没有建立全面的代建管理机制,也缺乏必要的文件支持。在代建制度实施过程中,代建服务费并没有可参考的标准,一些地方根据工程投资概算的百分之一进行计算,代建服务费偏低,如果代建企业没有完成工程施工的要求,就要承担相关责任,受到较重的处罚。另外,虽然在代建合同中规定如果使资金得到节省可给予代建企业一定奖励,但在实际施工中,工程投资预算并不多,很难出现剩余资金,即便资金出现剩余,代建企业也难以得到相应奖励。

2.2 市场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在代建制实施中,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相关法律并没有对明确责任主体。对政府、工程使用者、监督部门之间的监督权责没有进行明确,社会方面的监督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监督渠道没有全面建立。在市场运行中,在选择代建人方面并没有相应的规范程序,市场中易出现不公平竞争现象。并且在实际代建过程中,相关部门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激励与竞争机制,在考核方面也没有对绩效、声誉等进行明确规定。再就是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信息披露制度,相应的制约作用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2.3 法律体系不完善

关于代建制方面的法律还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一些法律并没有对代建企业的相关法律地位进行确认,一些地区如北京规定代建企业可以对政府投资工程进行建设,但是因最高法并没有明确提出相关法律规定,政府并没有给予代建企业必要的文件支持,且政府并没有对工程的管理权责进行明确划分,管理方面存在交叉及不对应问题,不利于代建工作的开展。此外,法律也没有对代建企业的权责进行明确规定,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这就会使代建企业的权责出现模糊现象,政府和工程使用者也很难对代建企业进行全面委托,代建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充分发挥建设职能。

3 代建制完善措施

3.1 建立代建制收费统一标准

为了充分发挥代建制度的优势,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代建制收费统一标准,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将发达地区的代建费用设为建设企业管理费的三倍,可围绕这个数值进行适当调节,在经济较差的地方可收取较少的服务费,即服务费的收取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确定。如果将工程直接交给代建企业,服务费应该控制在标准数值的百分之八十以内,咨询费用应控制在百分之三十以内。对于投资工程,代建企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应对当前各地区代建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代建机制进行规范。具体可以对代建企业的权责进行明确,承认代建企业和代建制的法律地位,同时还要对代建机制中一系列程序进行规范,如代建企业选择机制、代建激励与竞争机制等,对代建制实施科学化管理。

3.3 健全监督体系

相关部门还要建立全面的监督体系,对于政府部门之间要明确监督责任与权力,规定权责的具体内容,避免发生混乱现象,对监督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可以对代建市场进行监督,在市场中要将代建企业绩效、考评等信息进行公开,增加信息的透明度,还要对市场招标流程等环节进行监督。另外,也要对代建工程进行监督,主要监测建设环节和具体实施环节。建设、财政等部门要做到有效配合,提高工作效率。除此,需建立社会监督制度,完善代建工程听证、投诉等机制,并注意与媒体进行合作,利用舆论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