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43:54
导语:在高效能的时间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25-02
培养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是许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与专业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及综合能力息息相关。没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因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
高职院校教师的招聘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大学毕业生,这部分教师在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中所占比例较大。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均是从学生到教师,没有医院和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实际操作能力普遍较差;二是医院和企业的专家教授,这部分教师的比例较小。他们在来到高等职业学校之前已经具有较强的医院和企业工作能力,但在来到高等职业学校后,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很少再从事以前的临床工作和企业技术操作工作。较少接触医学新进展、新技术、新设备,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他们原有的一些医学实践知识逐步老化,已不能适应新的医院和企业岗位要求,从而导致这部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下降。从目前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现状我们看到,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普遍较差,亟待提高。
二、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方法
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欠缺不仅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解决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出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采用多种途径引进人才
从高校引进的硕士生、博士生,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技能尤为缺乏,必须通过到医院和企业实践培训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因而适合作为学校的科研人才储备,以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需要一些已经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多途径引进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引进医院和企业中具有较强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的专家教授来校任教,他们掌握着最新的医学动态信息,掌握医学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这些知识是在短时间内很难获得的。他们缺乏的是作为教师的教学技巧,但他们的学习能力一般较强,将他们引进学校后,通过专门的教学技能培训,使其同时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实践教学技能,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名师。从医院和企业不断的引进人才,还可以避免实践知识的落后,使学校的教学跟得上科技的发展步伐。从医院和企业引进的专家教授还可以对其他实践能力较差的教师进行技能的培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教师整体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医院坐诊与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目前,多数医学高等职业学校都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附属医院,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社会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校外实习基地,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聘请医院和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到学校进行专业讲座,与教师沟通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请医院和企业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全面的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学校定期派教师到医院和企业进行业务实践,直接接触工作实际,边实践,边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管理信息,把行业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这对于那些毫无实践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来说,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由于各行各业都是不断发展的,对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也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方面的锻炼,才能确保知识的不断更新。对于新引进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前,学校应先派他们到实习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技能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不仅能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保证教师顺利的到各个岗位进行学习和锻炼。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以为企业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实现双赢,使企业更愿意接纳教师进行实践。
(三)加强附属医院建设,校内实训室建设
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学校投资相对较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专业教师授课时间和实习锻炼时间发生冲突,尤其在专业教师缺乏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尤为突出。教师如果授课,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到企业实习,更别说挂职锻炼;教师如果到企业去学习,专业课的授课任务又没有保障。建立校内实训室是解决这种矛盾的较好方法。学校根据专业需要建立相应的实习厂或模拟实训室,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这样教师可以到实习厂或实训室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实训室的实习,教师的实践能力将会不断提高。由于校内实训室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机动灵活,解决了校外实践时间紧的难题。同时模拟实训室也有自身的优点,可以把实际工作的各环节精炼到一起,节省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这也是校外实习基地所不能做到的,校外实习不可能在短期内把各个工作环节都系统的学习到,受时间限制较大。对于校内实训室投资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在实训室中所学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还可以利用实训设备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最大程度的发挥实训室的作用,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
(四)聘请医院和企业的专家教授兼职教师
国外的许多职业学校都聘请了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为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兼职教师比例较小,并且多数是其他职业学校该专业的教师来承担相应的课程,不过是职业学校之间的一个交流,而真正来源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较低的问题。对于兼职教师的问题,多数职业学校认识不够,不愿意聘请企业人员来校讲课,原因在于兼职教师的授课费用高于校内教师,并且管理困难。其实兼职教师的聘用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校内教师实践时间难以保证的难题,又解决了建立校内实训室大量经费投入的困难,同时最重要的是这些兼职教师会带来行业最新的技术和信息,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工作实践,紧跟行业的不断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具备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因而聘用兼职教师的综合效益较高,是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践能力较差的重要途径。对于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学校可进行一定的培训,尽可能的使兼职教师固定化,以确保教学质量,并利于教学管理。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学校应制定有利的政策和措施,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参加实践应和授课享受同等待遇,同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应把实践能力作为评审的条件之一,这样才能使知识与能力并重,全面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结论
总之,通过各种渠道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促进专业更好的发展,使高等职业学校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这也是高等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涂珍梅.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6).
\[2\]肇立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08,(5).
\[3\]李金良.谈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J\].现代技能开发,2002,(05).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能力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趋高,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必然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选择人才将不仅仅是凭一纸文凭,而要看毕业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也就是对他们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本领。本文以笔者所在院校的高职钢结构工程专业为例,从此专业的课程实训环节为切入点,论述如何在校内教育阶段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1]
由于我校钢结构专业开设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其它建筑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形成了现如今先单项实训,然后综合实训,再顶岗实习的方式。在方案设置时按照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在每学期讲授完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后,在学期期末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单项实训。基础知识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基础,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专业课程的继续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好基础知识,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其次,改变原有沉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增加一些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内容。比如:在第一学期我们上完建筑制图与识图这样的基础课程后,在期末安排识图实训;在第二学期上完建筑构造后,期末安排相应的建筑构造实训。这些单项实训能够很好的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基础掌握的扎实。[2]
二、当学生在第二年(即第三、四学期),第三学期上完钢结构识图和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后,期末安排相应的钢结构单层厂房的模型制作,第四学期上完钢构详图设计课程后,我们要求学生做相应的钢结构的详图设计,并要能熟练运用CAD制图。由于前期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基础的单项实训,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期在做综合实训时,花费在这上面的时间就较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必须加强实践环节,一味的理论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要在现实中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三、顶岗实习的设置。我系各专业采用的是”2+1”的模式,即学生在校内进行两年的理论学习,最后一年让学生进入企业,以实习生的名义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加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好的结合。前面的实训环节是学生在校内完成的,后面一年的企业锻炼是在企业老师的知道下进行的。有一定实习经验的学生在择业时占有很好的优势,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在一些高校已经初显成效,这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是极为有利的。
在校的学习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好地进行顶岗实习,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技能竞赛。技能竞赛对增强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更新、整合、改革以及课程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技能竞赛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技能掌握慢的学生则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通过竞赛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
在考试内容上的选择,理论课程强调以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为主,按照够用、实用的原则考核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操作或理论+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重点放在技能的考核上。在成绩的构成比例上,要加大平时成绩和平时的考核力度,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功夫在平时,要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平时学习和训练;在成绩评价标准取向上,要推进社会化考核,加大用人单位在学生成绩和能力评价中的权重。
总之,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的根本问题。只有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对实践动手能力的加强,完善符合学院自身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就能更好的达到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兵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195-196页
论文关键词:绩效管理 高校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评价指标
0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化时代。高等学校要面向现代化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和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鼓励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
1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
1.1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理解模糊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方略和教学模式也相对陈旧,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课堂授课制仍然是当前的主流教学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就是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观念意识薄弱。在各校开展的教育技术培训中,很多人对学习教育技术理论没兴趣,教师只知道要学习掌握某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能,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懂得如何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
1_2对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全新的学科。高校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由于一些教师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整体能力有限,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时更多的是将传统教学作简单的数字化处理后,在网上展示教学内容,缺乏互动性和及时性,学生很难接受。尽管有些学校开展了一些教育技术培训,但由于受训者认识不足,培训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1.3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评价指标缺失在我们国内,从国家到地方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发展高校教师现代化、网络化教学,以及与学生进行沟通,评价学生学习能力,构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其专业,是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我国只有《中小学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和《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规范》,对于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没有合理的标准设立,培训的组织者无章可循,使培训工作处于一种较为杂乱的状态,给培训与衡量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
2绩效管理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1培训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内容相近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价和诊断,绩效改进四个阶段。而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分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要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就要做到培训的计划、培训方案实施、培训『效果评价以及培训结果诊断。因此,从内容上看,培训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内容上较为相近,绩效管理完全可以用于教师培训后管理。
2.2培训管理与绩效管理同样注重结果的运用绩效管理以结果为导向,注重对绩效考核及考核结果的运用。目前,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后,很多培训机构或教师所在学校并没有对培训后教师进行系统性培训后评价,也没有对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进行跟踪调查或给予指导,使得培训后教师的教学一切照旧。可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结果的运用与否及如何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师培训的效果。因此,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实行绩效管理,可有效的避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流于形式。
3基于绩效管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3.1影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绩效因素美国学者将影响绩效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的内部因素又分为知识、技能和内存能力、具体如下①知识和技能。这些影响因素是可以在短期的培训中通过集中学习一些关于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课程来实现的。②内存能力。可以是指个人具有的智力、体质、动机和期望等。现实中,参训教师认为外界因素(环境和组织)是其参加培训的动机。因此培训难以影响参训教师的动机和期望,相反参训教师的动机和期望会反过来影响培训的效果。③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参训教师所在组织的环境和资源,这些因素都受参训教师所在组织的影响和控制,培训显得力不从心。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如果能通过培训评价这一外在因素来影响高校教师参训的动机,能有效地调动其内在动力,最终实现教育技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实践能力导向;任务驱动型教学;人力资源管理;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49-02
随着人力资源对于组织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由从属地位转变为战略相关的地位。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缺口不断扩大,素质要求提高。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准确定位、分层培养,重点大学普遍研究实力雄厚,应着重培养高层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人才,地方院校毕业生更多参与企业管理实践,因此,这类院校应根植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着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都需要哪些主要的实践能力呢?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一项对广东地区的调研表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相关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实务,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企业占87.9%。另外,根据一份针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调查显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需求为25%,管理专业知识为19%,工作责任观9%,以下依次为计算机运用能力、外语能力、计划与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1]
由此可见,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而目前各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因此,除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之外,对在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对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至关重要。
二、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20年的不懈探索,目前全国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达到297家,年毕业生人数超过2万。然而,第三方调查机构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缺口达50万人以上。这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上,目前我国地方综合类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培养方案中实践性环节的学时比重偏低。与国外高校相比,国内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环节所占学时比重明显偏低,以我校为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8版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学分要求为31学分,按平均每学分16学时计算,实践性教学环节只有496学时,经修订的2012版培养方案中,实践性学分提高为3分,相当于624学时,实践学时(分)占总学时(分)的比重为22.67%;郑州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学分要求为34,相当于490学时,实践学时(分)占总学时(分)的比重仅为19.43%。相比之下,美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人员测评与甄选、面试、培训等环节上均安排大量模拟演练与实习,最大程度上培养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学时要求的差别,可以看出中美高校在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理念差别。
2.理论课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以我校为例,由于同一专业学生人数偏多(一般为80~90人),大课学生甚至达到160~180人,其他地方综合类高校情况类似。师资、基础设施等软硬件资源的局限,导致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课教学方式不得不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分析和少量学生参与活动,真正的案例讨论和课堂互动活动很难开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非常有限,学习积极性受挫。相比之下,美国高校的授课形式更加多样化,通常综合运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等多种形式,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比较丰富,录音录像设备、投影仪、互联网等现代教学工具十分普遍。
3.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不够紧密,学生的实践机会偏少。目前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能力提升,主要通过鼓励实验课、学生参加“挑战杯”、“SRTP(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自行联系实习等方式来完成,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普遍偏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而美国高校有大量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导师耐心指导、同学密切协作,使学生在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在英国,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
鉴于以上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国内地方高校应在协助学生构建其自身的专业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能力导向的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品格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和特点,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特征及其运行机制。[2]针对以上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构建实践能力导向的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1.加大实践环节比重,实现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交叉嵌入。借鉴国外经验,在现有培养方案基础上,加大实践环节比重,同时在理论课的适当环节加入实验内容,实验课的适当环节加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交叉嵌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打牢专业基础。例如,在《专业导论》的引导下指导大一新生初步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招聘与人才测评》课程中加入心理测试、职业倾向探究等实验项目,并通过开展员工招聘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习积累知识和运用知识。
2.引入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如果能够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参与学习,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的过程,通过探寻新知识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逻辑联系,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与能力。[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的许多课程,如管理沟通、员工招聘与培训、领导科学等,均可以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通过课程的总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设计,将课程内容分解为方便操作的多个模块,如管理沟通可以划分为体验沟通、学会倾听、练习表达、撰写文书等方面,激发学生竞争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完成任务,注重学生的积极体验和主动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开发更多实验项目,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拟专业实验室”,开发更多适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验项目,通过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人格和性格特征,因人制宜,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利用HRM沙盘,模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经营活动间的关联;利用拓展训练,鼓励学生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塑造团队精神。
4.促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的过程监控。努力促进校企合作,改变人文社科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偏少、质量有待提升的问题。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规模和数量,实行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鼓励学生企业实习实践过程中检验能力、查遗补漏,实现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高校、社会共同培养。同时,要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过程监控。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有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二年级的认识实习,三年级的市场调查、工商管理模拟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阶段论文和业务实习,四年级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涵盖了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与提高、专业知识的模拟运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和管理流程的了解、企业案例分析等能力的训练,各实践环节作用的发挥,有赖于老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更需要严格的过程监控。
5.参与咨询项目,锻炼实战能力。结合任课教师担任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将相对独立的子项目交由学生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前期调研、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和评价均由学生负责,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研究和实施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对一项工作完成过程的全面思考。参与项目研究,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理解,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还可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的意识,团结协作、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
四、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素质高低,关系组织人才汇聚的效率、人才运用的效果以及核心人才保留的可能。作为地方综合类高校,应立足自身学科优势,准确定位,为我国实践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亚芬,薛虹.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2):119-121.
[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馆;大学在校生;自我心理调适;心理健康调适教育功能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议主题精神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开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运用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成为各高校教育群体深思、探究的突出问题。图书馆作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第二课堂,天然具有服务、育人双重职能,故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教育存在必然联系,必须积极介入并开展讲求实效的工作。
一、高校图书馆积极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教育工程的天然条件
高等院校图书馆是大学在校生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是其课余信息传递交流融通的理想平台,是构建其全方位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必须充分利用、发挥和挖掘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教育方向的天然优势,积极介入,主动作为,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应有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大学在校生心理健康调适教育的无替代依托
图书馆乃是人类创造的知识王国,长期工作积淀使其坐拥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宝贵资源,此乃图书馆特有之条件。近年来全国高校倍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图书的采集工作,收集大量名人传记,各种励志成才广为流传的畅销图书,供在校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和调适其可塑性青年心理,激发学生自我塑造成才的动力。以我院馆为例:每年派员参加全国书展,采购图书时特别关注最近出版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著作。除此还有大量的契合学生兴趣点和社会热点的电子图书和期刊,这些文献资源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调适的重要依托,也是图书管理人员引导学生读好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教育的人文载体。
(二)高校图书馆宁静优雅的环境是大学生心理状态自我调整的最佳场所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阅读场所都有极大的时代特色,敞亮的阅览室、科学布局书库和现代化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报告厅等,书架桌椅整齐划一,排列有序,明快的装饰布局,排放有序的图书,经过优选后张贴在四壁上的劝学励志性名人名言,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整体美学建筑空间和阅读空间。熙和的气氛、幽幽的墨香,对学生淡化烦躁心绪,心灵得以沉静,凝神反思过往,提升思想境界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学生们进入图书馆感觉有所需书籍为伴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也可以相应获得几分心灵的恬静,感觉的舒适,进而激发和保持其上进的内在活力。长期受如此环境之陶冶,学生们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与习惯会养成自塑性优化。
(三)高校图书馆是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场所
此项实践活动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获得各系部、校团委的合力支持。就我院来讲,经由工作协调,图书馆领导牵头分别组织起以学生党员、志愿者、勤工助学者等为主体骨干的多支学生队伍。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每天课余时间都可以在图书馆里发现这些青年人的身影,看见他们和图书馆人员寒暄之后在一起热忱工作,亲切地交流。与馆员一起参与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月”活动和新生入馆教育及与广大读者分享读书体会等,通过他们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学走进图书馆。学生们通过参加图书馆的各种实践活动,不仅为图书馆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学到很多在第一课堂与书本里找不到的东西,进一步强化了学生服务他人的意识,也为日后更好更快地适应变化的社会准备了条件。
二、充分挖掘和拓展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教育中的潜在功能
高校图书馆自20世纪初叶在中国大学校园应运而生至今已近百年,在以纸质书刊作为载体传播知识的时代,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知识宝库的社会地位无可替代。由于电子时代的开启,电子媒体横空出世,知识载体与传播渠道迅疾呈现多样化趋势。时代的快速发展,也为图书馆及时拓展功能开辟了广阔空间,图书馆升级的同时对于其管理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战,这种挑战的基本特征是使得图书馆由传统的循环运行转化为动态跟进。只有不断地创新管理运作方式,更新馆藏,培训人员,引进现代化电子手段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
(一)加强馆员自身修养,提供和谐、温馨的学习研究心理环境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一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心理学规律进行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准是天然标杆,不言自明地成为在校生心理健康调适教育具体活动的直接范式,正所谓师从关系。故而,高校图书馆必须将加强馆员自身修养和心理调适置于首位,首先应该提倡馆员热爱读书学习,以一贯之地保持良好的文化素养心理素养,藉此为学生营造温馨、怡情、和谐的学习研究心理环境;其次是把优化服务育人工作和展开在校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教育予以有机揉合,以为师的精神风貌,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全面精到的服务,以真诚之心、爱护之心去接待学生,引领学习。鉴于此,我院馆数年来坚持培训馆员多期,并完善创新管理制度,并与河北省图书馆就馆员培训、馆际互借等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为推进在校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教育工作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适时优化馆藏图书,对应在校生心理健康调适教育的动态性需要
高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基本都是在校学生,结合各年级学生在校生活中所显露的共性问题以及大学生的个性问题,我馆工作人员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深入了解,科学统计,有针对性地补充人文及心理素质方面的书刊,做到有的放矢。譬如:及时引进人生感悟与文学、人生感悟与哲学、体育与健康、职场、励志、创业、为人处世、人物传记、经典优秀文学作品、发明创造等文献信息资料,供学生们涉猎借以逐步提高必备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同时也发挥出陶冶情操的功效,因人而宜地调整并克服不良心理,进而帮助学生提高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观,提高自身基本素质。
(三)企划、开展各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活动,多向度营造心理健康调适教育环境
“活动育人”是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有效的教育方式,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图书馆要创新理念,积极开展各种寓意新颖的专题讲座等活动,借以缓释或消弭学生们的心理疾患,促进其身心健康发育,激发学生们奋发有为的学习研究精神。以河北司法警官职业教育学院为例:本学期,笔者根据新生入学后的基本特征,适时开办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并在事中、事后和学生们进行一对一和一对众式的良性互动,受到新生们的一致好评。讲座结束之后,相当一部分学生主动到院图书馆询问如何规划课余学习,怎样选读相关书籍,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他们显露出浓厚而向往的兴趣,这种讲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另外,我院图书馆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每年都要组织读书月活动。譬如:2015年的读书月活动以“快乐阅读精彩人生”为主题,编制出十二类主题的好书推荐书目,评选“读书达人”、“金点子”奖和“我的一本书”主题征文、“图书馆与阅读”主题摄影大赛及美文诵读大赛等系列活动,以赛事引领读书,以赛事激发阅读,通过发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使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观,体验美的享受,在培育大学人文精神、激发学生潜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而有实效的作用。
(四)发挥校园局域网络优势,健全健康的网络交流枢纽功能
当代网络的飞速发展,促成多媒体信息传播异军突起,对传统的高等院校图书馆简单循环运行方式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图书馆运行动态跟进提供了机遇。电子技术的引入对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教育展示出前所未有的空间。图书馆一方面推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优选经典影像视频等文图声多媒体资源,借以陶冶学生情操,帮助他们放松心情,调适心理,缓解其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图书馆在客观理性评价传统纸媒功能,传承和创新纸媒书刊服务之基础上,必须科学认识和充分利用以互联网、手持智能终端为核心的当代电子信息传播交流技术,主动给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教育提供网络化、实时在线化等全方位服务,强化时代意识,提供交流互动平台。
同时图书馆应注重环境创新建设,持续性保持颐和氛围,这种氛围有着潜移默化性调适教育功能,既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又放松了其心情,自然缓解了不良情绪。据我院前些年毕业的若干著名校友的信息反馈:在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就学期间,院图书馆是他们一生中非常值得回忆和留得住记忆的情怀之地,他们之所以能在社会上取得事业上的些许成就,与在校求学时院图书馆作出的突出贡献密不可分。故而,精心营造宁静雅致、充满文化气息和人文氛围的环境,是高校图书馆长期的动态性任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重视和加强大学在校生的心理健康调适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发展,顺利修完学业,渴求成才的内在条件,也是时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高等院校图书馆应当着力关注,主动、积极地介入大学在校生的心理健康调适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服务育人。通过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水平。藉以帮助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因时预防和减轻、消除学生的心理疾患,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进一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苯那普利、倍他乐克对治疗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停服其他降压药1周后,以初始剂量口服苯那普利5mg,qd,倍他乐克25mg,qd,根据降压疗效、心率、心律变化调整剂量,采用统计学配方法检验治疗前后血压、心脏彩超、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血压值由(188±28)/(112±20)mmHg降至(120±10)/(78±18)mmHg,心率由(96±8)次/min减为(68±7)次/min,复查心电图STT改变及房性、室性早搏、房颤等各种心律失常均有明显好转,心脏彩超复查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有明显改善,以上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在90%以上。结论 两药合用,可减少用药剂量,增强降压疗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可增加心肌供血、供氧,改善左室舒张功能,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苯那普利;倍他乐克
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其猝死率、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是危及老年人生存及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不仅仅是把血压降至正常,更重要的是减轻并且能够逆转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本人用小剂量苯那普利、倍他乐克对治疗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10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选择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高血压2级84例,高血压3级22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倍他乐克禁忌证者)。男86例,女20例,年龄60~84岁,平均67.8岁。
1.2 方法 治疗前测血压,查血、尿常规、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心脏彩超、心电图。停服其他降压药1周,初始剂量均以苯那普利5mg每日早上空腹顿服,同时给倍他乐克25mg每日早晚饭后顿服,开始服药期间每周随访1次,测血压、心率、心律、观察临床疗效,血压稳定者,半月随访1次。测血压均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前休息15min,坐位测血压2次,取平均值。根据血压、心率、疗效,调整苯那普利、倍他乐克剂量;其中3例男性,2例女性患者按初始剂量服用2周后,血压虽降至正常范围,但心率减慢至48~55次/min,即把倍他乐克减为6.25~12.5mg qd。苯那普利加至5mg bid后,血压心率维持正常;5例男性和3例女性患者均为高血压3级,服药2周后血压无明显下降,改为倍他乐克25~50mg bid,苯那普利5mg bid后有6例患者血压逐渐降至正常,仍有2例患者血压高于正常,且心率偏快,倍他乐克加至75mg bid后取得较好疗效。其余患者均按初始剂量治疗。所有病例6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心电图,结果见表1、表2。
1.3 统计学处理 以治疗前后自身资料,采用统计学配对方式进行检验,判断统计学差异,实验室各项指标,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
2 结果
治疗6个月后,血压值由(188±28)/(112±20)mmHg降至(120±10)/(78±18)mmHg,有显著性差异(P
高血压心脏病舒张功能减退,导致左室舒张期充盈压升高,舒张早期快速充盈血量减少,故VE峰充盈率降低而舒张晚期左房容量增大,左房扩展使左房代偿加强收缩导致房缩期充盈血量增多,VA峰增高,故VE/VA比值1(P
3 讨论
治老年高血压并发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往往是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易引起心律失常。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退行性改变,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室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不仅是左室而且也累及左房。左房做功增加及左房不匀称扩大,左房肌应激性增强,传导和不应期不一致都是高血压易致房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苯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阻止血管紧张素I(Ang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使体内AngⅡ减少,导致血管扩张、醛固酮分泌减少,使血压降低。此外,还可以抑制激肽酶Ⅱ,减少缓肽酶的降解,使PGE2和PGI的合成增加,加强血管扩张作用,更有利于降压,而且由于血管扩张作用,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射血分数,改善心脏功能。还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改善心功能,间接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明显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心源性猝死[2]。
倍他乐克是脂溶性的长效β1受体阻滞剂,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对糖代谢和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降压作用为心脏β1受体阻断后的心输出量降低,同时也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并使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降低,不仅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而且能防治心肌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符合最新的高血压治疗原则。老年高血压,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心肌缺血,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及心动过速,以上两药合用,用药剂量减少,作用加强,有利于缺血区域心肌血流的再分布,并改善血管内血液瘀滞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增加心肌供血、供氧,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对心电图STT有明显动态改善,控制心律失常,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降低猝死率。两药合用,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轻(本组用药因苯那普利引起剧烈咳嗽2例,脸部皮疹1例,停服苯那普利,改用吲达帕胺治疗,未统计在内,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新生.高血压病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6(23):223.
关键词:中职生;时间管理;问题;探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27-03
时间是世界上最充分的资源,每个人每天都拥有24小时;然而时间又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每个人一天只能拥有24小时。对于这种资源人们要像对待其他稀有资源一样系统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分配使用和管理,从而进行高效能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然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应通过加强中职生对时间的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职能作用来引导促进中职生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一、中职生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大多是“分流生”(即:经过初中毕业考试就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未参加升学考试),他们处在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夹缝”位置。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他们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多数是为了逃避升学所带来的压力,报着“混张文凭”找个工作的思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控能力较差,课业成绩较差。之所以出现自控能力差、课业成绩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职学生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存在时间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
(一)中职学生认识时间观念的现状
中职生普遍存在着时间浪费现象,缺乏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有效管理。心中没有远大的理想,不了解自身的价值需求。例如有部分学生夜里通宵上网、白天上课犯困、玩手机、聊微信、听音乐和打扑克等,白白消耗时间创造不出任何价值和效率。目前中职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理念,认识不到时间的有效性与宝贵性,时间的价值感较差;对于学习和生活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事先没有合理的安排,也不能根据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缺少对时间的监控;在时间消费上没有主动意识,无法有效安排自己的时间。
(二)中职学生隐性的时间浪费现状
时间管理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中职学生在校学习中分不清主次,不能合理地运用时间。首先表现在,学生对于时间管理的认识模糊,自我价值定位不够;学习上缺乏计划,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所学专业没有进行分类,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专业理论课及实习课没有合理地进行时间分配;没有用计划和限时的方法来解决学习中的拖延现象。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要养成给自己施加压力的习惯,而不是等待别人给你施加压力。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是关键,只有改变才能使时间管理达到有效。
(三)中职学生显性的时间浪费现状
时间是生命,时间是金钱,人们往往重视生命,善于理财,却疏于时间的管理。当今很多中职学生为了寻求心里安慰和刺激,经常熬夜上网聊天或玩游戏,导致第二天逃课、上课打瞌睡,学习效率很低。上网熬夜的最严重后果是侵占了学生睡眠时间,损坏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会导致学生精神涣散。从健康的角度讲,熬夜的害处很多。因为人若经常熬夜最容易疲劳、精神不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破坏了学生自身的生命节律和健康。
二、时间管理的必要性
时间是生命的组成单位,是一种特殊的、珍贵的、稀缺的资源,人的生命是由分秒点滴聚成。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所谓时间管理,其实就是做好决策,是决策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不重要。时间管理不是让学生如何避免浪费时间,而是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利用好时间。我们所说的时间管理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最短的时间,实现你想要达成的更多目标,以求时间利用的最大化,达到多赢的效果。
三、时间管理缺失的原因及探究
(一)缺乏对时间管理的认识
在落后的管理观念中,人们看不到时间的价值,不知道时间的作用。造成中职生对时间管理认识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在原因方面分析,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认识不足,学习起来毫无兴趣,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上学无用的认识。从外在原因分析上看,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学校方面,由于教育投入不足,一方面导致学费上涨幅度大大超过了大部分家庭的承受之限,另一方面,学校的实验、实习设备教学资源不足,影响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激发了矛盾的产生。社会方面,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抬头,认为无论是学没学到技术或知识,毕业后出来找工作也是凭关系,最终导致学生对上学能否取得实际操作技能认识不足,更谈不上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
(二)缺少必要的时间管理制度
要提高学生活动的单位时间效率,学校应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时间管理制度,要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工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量计算方法。众所周知,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制订一个顺序表,会对突然涌来的大量学习任务感到手足无措。首先我们要明确行动目标,把自己一天中要做的事,分出一个等级来,然后才能有条不紊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干下去。每天早上制定一个先后表,然后再加上一个进度表,这样就会更有利于完成我们自己的目标了。其次把行动分清层次:把当前的学习任务划分出层次,什么是必须、立刻或在近期内要做好的学习任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可以获得最大回报的事情上,而别将时间花费在对成功无益或很少益处的事情上。同时还要制定一份科学的休息时间表,从而保证自己的学习过程始终在精力充沛的状态下。
(三)缺欠有效的时间管理激励机制
中职学校缺欠时间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理利用时间管理给自己带来的进步和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所带来的成果。学校应针对学生每天或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进行考核和评比后,用一定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荣誉激励或就业激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通过诱导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定学习目标,建立起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了解学生个体的价值观,通过沟通使学生认识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性质,让学生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所认识,懂得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学校的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就会内在地作用于学校教学系统本身,使学校机能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并进一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四、中职生时间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对时间管理的必要认识
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对时间管理进行高度认识和培养,因为时间管理需要中职学生设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需要多方思考和缜密的计划,需要时间管理的策略和好方法,需要对自身学习时间的分配进行改善和创新。如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中职学生应当树立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时间管理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学习的一种技巧,也是学生学习和生存的基本要素。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珍惜今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做到今天的学习任务决不拖到明天来完成。将身边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利用起来,提高学习效率。中职学生还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这对今后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带来很大的好处。要做到事先有安排,掌握分配合理的休息时间,学习中不要拖拖拉拉,要当机立断,避免杂乱无章。如果能多学一些才艺或技能则会大大增加就业的机会。
(二)努力提高时间创造的效能
如果一个人想在同样的时间内做比别人更多更重要的事,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学习的效果,不仅仅是衡量使用时间的数量,而是要依靠时间的利用率,在利用时间上以良好的效果取代时间的数量。尽量避免浪费大好的时光。当今中职学生应养成凡事追求高效率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学习方法,改掉在学习中拖拉的不良习惯,提高单位时间内学习的效能。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合理组织利用课余时间和闲暇时间,创造时间管理价值的最大化效能。
(三)抢抓机遇把握学习时机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校期间有良好的师资条件和丰富的实验、实习设备,学会抓住在校学习的时机,就是掌握了时间管理的精华所在。时间就像我们丢失的物件一样,不能失而复得,花费了金钱,尚可以赚回,若挥霍了时间的话,任何一个人都无力挽回。机会离不开时间,时间是机会的生命。作为中职学生,要审时度势,提高自己的预见能力和洞察力,在机会到来时,紧紧抓住它,切不可坐失良机。
五、发挥学校、教师在中职生时间管理的作用
(一)学校对中职生的时间要统筹安排
学校应在每年开学前就积极合理地分析和安排各项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学生不会因遇到各种琐碎的或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乱自己原有的学习计划,他们会更好地支配各自课余时间。预先对各项学习任务可能使用的时间进行估计,对用时间较长的学习任务要提前着手,并且在制订计划时要留有余地,以防出现突发状况打乱计划而致使学习任务无法完成。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详细的规划,使各专业班级的理论课和实习课程开设不发生意外冲突,顺利地从专业理论知识过度到实习阶段。合理的课程安排能够使学生身心愉快,既不会因各门课程开设的过于紧凑而忙不过来,也不会因课程开设顺序不合理而烦躁不安。其次,学校也应对项目化教学、实验实习、各类考试、大小会议、体育比赛、课外兴趣活动等进行科学统筹。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时间管理氛围,促进中职学生进行高效能的时间管理。
(二)教师对中职生的时间使用要做好引导作用
首先是分清主次,科学地利用好时间。例如新生入学教育,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做好自我的科学定位,利用德育课、第二兴趣课堂、与学生个别谈话等教育方式。让学生一进学校的大门就树立起时间管理的理念,让学生懂得没有时间观念,学习计划再好,目标再高,能力再强,也是空的,时间就是我们学习潜在的资本。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每个可利用的时间,压缩时间的流程,才能使时间价值最大化。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该给学生渗透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思想和方法,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着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师也应该率先垂范,对自己的时间管理要高度重视,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规划好了时间就规划好了人生,中职学生要摒弃陈旧的时间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学校应该讲究教学效益,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充分协调,将时间管理的技巧应用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促进中职学生进行高效能的时间管理。
参考文献:
[1]董莉萍.郑州市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李艳芬.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状况及对策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邵鹏飞.中职生思想品德现状及改善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04).
因为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我辞掉工作开了一家小店。每天都有很多必须完成的事情。可是,每当我要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总有诸多理由逼迫我延后。因为我还要照料丈夫和儿子。
以我一天的生活为例吧,在我做自己的事情以前,我必须――
要给孩子做好午饭,因为他要带到学校去;
需要接送儿子去学校:
要给丈夫养的鱼和儿子养的兔子喂食:
要收拾好房间;
要处理家庭琐事。水电费话费充值、打电器维修电话、检查煤气等总能遇到一样;
要打电话了解员工的在岗情况:
要带儿子参加课外课程,钢琴、外语、书法等;
要检查儿子的作业、督促爷俩洗澡、睡前给儿子读故事;
要洗掉脏衣服:
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要打理店里进货、要回访客户、要查阅账单。明知道这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也是我想去完成的,可是即便是这些必须要做的事情,我都没时间去做,每次的计划和决心都因为那些每天必须面对的事情一拖再拖。我该怎么样寻找时间呢?你的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可以被无穷无尽的家庭事务吞没,也可以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地流逝。每天都觉得自己上班忙,可是,当你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想想这一天究竟做成了几件事情呢7
心理学家总结了以下几条浪费时间的主观原因――就是它们吞没了你的时间。
1做事目标不明确。
2作风拖拉。
3缺乏优先顺序,抓不住重点。
4过于注重细节。
5没有条理,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6,事必躬亲,不懂得授权。
7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
现在回到对读者来信的分析上:其实每晚提前准备孩子第二天的午餐,这样第二天早上可以空余一点时间;接送孩子、给他的宠物喂食、讲睡前故事,为什么就不考虑教孩子学会打理自己的事情呢?如果家里的宠物让你花费太多时间,可不可以不再饲养?谁规定房间每天都要打扫、衣服每天都要洗呢?
其实,没有任何事情是不能改变的。时间不是用在需要的事情上,而是应该用在值得的事情上。如果不试着去简化生活中的压力与责任,那么真的很难找到时间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OFF学》
作者大前研一,“日本战略之父”,“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年轻的时候开始,对于‘on’(工作)与‘off’(休闲)都应该同样地关注,并且设法创造出时间、金钱、悠闲的心情,尽情地享受人生。”这就是大前研一的“OFF学”。
时间管理必读书目: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作者阿兰・拉金教授,哈佛大学MBA,美国时间管理之父。该书是时间管理领域最为杰出、经典的作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在自传中推荐。
《数位时间管理达人》
团队成员要一起设计和建造世界上最令人兴奋和最具创意的过山车,这是一个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团队项目,此项目能否成功取决于团队共享信息、知识、设备和资源的努力,训练收益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学习建立高效能团队,领会领导力与执行力,把握时间管理技能。
(1)项目设计
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及项目资源的稀缺性,该课程只要求学生做出最高不能高于160cm,最低不能低于40cm的“简易过山车(篮球能从该过山车顺利通过则可)”,过山车只能依靠自身驱动,不得借助人力,只能用官方指定材料,“过山车”必须从起点开始,按设计要求前进并抵达终点才算完成,每小组获得启动资金500万元,以及相同数量的基础资源,稀缺资源(钳子、锯弓、接头)可向供应商租用、购买,价格确定,并根据小组实际情况在租用时间内向其他小组出租、出售,价格自行商定。资金不足时,可向银行贷款,利息:10%/笔,也可向其他小组私募,利息自行商定。项目完成时间3小时。每组启动资金500万元,管材6根,接头10个,新购管材200万元/根,接头300万元/个,钳子租金150万元/20分钟,锯弓租金250万元/20分钟。每组角色分配:项目经理1名,负责沟通和监督项目进度;营销经理1名,负责市场需求的调研和产品概念;生产经理1名,将审查最佳做法和过程的改进;财务经理1名,负责费用控制及项目预算;采购经理1名,负责原材料价格谈判及采购。整个项目完成采用商业互动的模式,将5~6人组成一个小型设计团队,且每组确定一个负责人,便于联系和管理。教师负责项目任务的安排与设计要求的讲解,监督项目的实施并分类指导。学生要认真倾听老师关于项目制作的要求,包括原材料要求、资金要求和时间要求等,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的方法完成项目,同时还要考虑与其他小组的合作。
(2)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老师讲述项目制作要求后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分工协作,按项目要求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控制时间,勾勒完成项目的初步设想并付诸实施。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悉心指导,重点提示、难点引导、困惑解答,必要时总体协调,且自始至终扮演观察员及材料与稀缺资源供应商角色。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项目教学法具体的执行过程,是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工协作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管理能力、分析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的过程,同样也是项目教学成败的重要阶段。在“疯狂过山车”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每小组要有关于完成项目的初步设想及任务分工,按照设计科学合理—用料精准—加工考究—高效节能—领导有力的工作要求协作实施完成项目,教师主要针对一些技术难题给学生总体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快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项目完成验收后,老师和学生要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评价团队协作能力与员工工作愿望与管理效能等。
(3)总结与评价
“在疯狂过山车”项目完成后并不意味着该堂课的终结,教师和学生都要认真总结评价,根据该课程性质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结果评价比较简单,虽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小问题,如稀缺资源管理不科学导致项目完成代价大、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工程完成质量不高等,但是经过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最终成功完成此项目,即篮球顺利从起点回到终点。过程评价略显复杂,需要逐一分析。简易“疯狂过山车”项目的成功完成关键在于团队与团队的协作与沟通,沟通协作良好,则时间资源与稀缺资源耗用少。该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团队协作与沟通方面比较欠缺,最终导致资源未有效利用,虽然结果是基本成功的,但是付出的经济代价和时间代价比较大。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团队与团队之间有分歧,成员与领导之间有分歧,成员与成员之间有分歧,但是遇到分歧时没有一个有力的领导去引导大家,即全体成员领导力与执行力不突出。部分同学时间管理技能薄弱,在资源利用方面,未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时间价值。但是也有少数同学相当聪明,时间管理技能超强,高效意识突出。在资源利用方面,同学普遍存在资源看管不力、浪费资源的问题。总之,项目基本成功完成,课后针对学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95%的学生认为课堂组织形式较好,对此项目非常感兴趣,对学习效果非常满意,通过该项目的完成,最大的收获是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领悟了团队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理解了在管理中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内涵,熟知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对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一些思考项目
教学法有许多传统式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成功实施也要有诸多条件作保障。
(1)项目来源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需要有诸多与专业相关的项目作为支撑教材供师生共同使用,但是相关的资料相当匮乏,导致实践教学缺乏良好的项目支撑。笔者认为项目教学法亟待有相关支撑教材出版供教学使用,教材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有了教材实践教学的计划性、实操性就更强,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就越有益。
(2)师资培训
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多数实训基地的建设都是围绕着职业能力设立的,未能真正从管理的角度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管理技能,有关教师管理技能方面的培训更是捉襟见肘,导致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总是力不从心。所以建议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能够让专业教师参加系统化培训,拓展教师视野,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给学生输送新鲜血液。
(3)实施环境
“环境”(Context)在语言学中称为语境,这里的环境不是地理意义上的环境,而是指学习的环境(LearningContext),是关于理解并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一整套文化环境。由于项目教学法强调职业实践性,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环境应包括学生的经验基础、促进学习的因素和学以致用的方向。因此,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合理的空间选择,所选区域尽量安静少受外界干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项目的制作与完成上。其次,所选场地空间要宽敞,使小组之间在项目完成上既不受影响又能及时协调沟通,即空间大小的选择要恰到好处。
(4)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