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机关行政的作用

时间:2023-07-13 16:43:56

导语:在机关行政的作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机关行政的作用

第1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基本职能;经济发展

一、引言

中国经济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经济中尤其是在社会整体资源的配置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政府管理部门也不是完全退出,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那么对于经济治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由来已久,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然手段之一,是国家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等机关,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的监督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目标、管理方式、监督对象以及监管领域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在新时代更好的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说工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对经济进行监管、为市场提供服务、促进经济环境良性发展的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从微观上来说,主要是指各级政府所属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本文希望能够对该问题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发掘,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一次前期的准备。

二、工商行政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特别是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整个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更多的转变为服务发展、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以及消费维权等方面,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保障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1.提供优惠政策,创造良好创业环境

“十二五规划”更进一步强调市场的作用,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地位,国家更加放松了私营工商企业的管制,尤其是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的提出,各级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开始对对大学生、下岗工人、专业退役军人、农民等创业群体给予诸多优惠政策。最典型的就是逐渐流行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机制,简化了办事流程,优化了办事效率。同时各地工商管理部门开始放松市场准入制度,放宽了出资方式、出资额度和出资时间,比如很多地方为了鼓励创业,开始实行注册公司零首付,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为经营者提供便利,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另外,对创业者实行税费减免。税收费用是初创公司必须承担的一项成本,为了减轻创业主体的负担,工商管理相关部门推行了税收费用减免的政策。湖北省就在2014年推出了对在校和毕业3年以内的大学生创业给予工商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属于登记类、证照类、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除此之外,2016年还专门投入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予以补贴、以及提供创客孵化器等服务。

2.转变管理思路,提供优质市场服务

首先,为消费者提供维权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新时期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市场主体,为社会提供各式各样商品和服务,尤其是电商经济的发展,网络购物兴起,让消费者面临着各种不确定风险,比如不合格商品、不安全食品、售后不到位等问题突出,这就需要工商管理部门来为消费者提供权益保障。其次,提供更好的商标和专利权的保护。随着双创政策的提出,各种新思维、新产品、新专利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这些内容是社会创新和进步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商标权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将直接关系到相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经济秩序能否正常平稳运行。主管部门必须对这些内容进行保护,打击侵犯商标、专利等违法行为,让经营者的权益有保护,从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其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需要为社会提供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信息、资料,为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经济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合同鉴证与合同争议提供相应的行政调解服务。当然作为掌握相应工商管理类信息的部门,也有责任为市场主体提供企业资质查询、企业信用查询和其他市场信息的披露的服务。

3.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方面作用巨大,虽然政府简政放权,不在进行过多的事前监管,但是同时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协同监管,落实部门监管责任等。从对企业微观活动的干预转向对市场主体行为、市场活动的监管,从传统的“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这将推动政府管理方式由事前审批为主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更加有利于形成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同时,要大力完善以信用等级、行业风险等为基础的行业分类监管体系。基于信用等级、行业风险等进行的行业分类监管,将使得整个监管体系更加精细、更加有效,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使得对各行业的监管更加有效,针对性更强,继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另外,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打击、整治力度,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惩治虚假违法广告、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违法行为,对于净化广告市场环境,规范市场主体的广告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益于形成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继而有效地促进经济大局的稳定,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运行。

三、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重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议题,这都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在市场上进行适当干预和介入,从中真正发挥作用,真正落实监管职责,做好市场经济的“带头人”和“监管者”,真正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夏斌 单位:武汉市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周燕.工商行政管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J].企业导报,2014,7(54):29.

第2篇

关键词:战略薪酬管理;持续竞争优势;作用机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来发展迅速,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践已被证明是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来源,而战略性薪酬管理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组成成分,显然是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之一。

一、战略性薪酬管理内涵

所谓战略性薪酬管理,是Milkovich在1988年提出的,指在做薪酬决策时对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作出适当的反应,并且配合或支持全盘的、长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Milkovich认为战略性薪酬管理就是将对组织绩效具有关键性的薪酬决策模式,即凡是对组织绩效产生重大影响的薪酬决策就是具有战略性,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战略性薪酬管理等于战略性薪酬决策。

战略薪酬管理认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并将人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产,这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战略性管理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战略性薪酬管理强调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和协调发展,在制定薪酬战略时,既考虑企业战略和市场环境,又兼顾到员工的各种需求。同样,薪酬体系的设计不仅注重薪酬方案的战略性和整体性,还关注企业文化氛围、员工的贡献、员工满意度和员工精神收益。这样的薪酬战略及体系才能真正吸引人、留住核心人才、激励员工,保持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波特(Michael Porter)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指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价值是客户愿意支付的价钱,而超额价钱产生于以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效益补偿高价而有余。”把握竞争优势的概念是对其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基础。

对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已经很多,主要是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不断研究和完善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学派: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学派,以沃纳菲尔特、科斯和蒙哥马利等为代表的资源学派,以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德为代表的核心能力学派以及知识管理学派。综合这四个学派对竞争优势的含义、表现形式和提高路径的分析都持有不同的观点,但在企业竞争优势的三个显著特点上持相同的意见:(1)能为企业增加价值(2)具有差异性,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3)与企业价值观和战略相一致。

三、战略薪酬管理与竞争优势作用机理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J.Pfeffer曾在《经理人员获得的竞争优势》中系统描述过提高公司竞争优势的16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其中有5种是关于薪酬管理实践的,这说明良好的薪酬管理能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薪酬战略的核心即是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薪酬决策使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战略薪酬管理从两个方面对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下图是战略新薪酬管理与竞争优势作用机理模型:

战略性薪酬管理与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

1.直接影响

这是指战略性薪酬本身可以带来竞争优势。

乔治T米尔科维奇在《薪酬管理》中提出的薪酬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模块:薪酬目标、构成薪酬体系基础的政策、构建薪酬体系的技术。在薪酬政策中,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是指与竞争对手的薪酬比较,企业参照其他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给自己的薪酬水平定位,不仅考虑薪酬水平还考虑薪酬组合,这种薪酬体系是市场驱动型的,外部竞争性的决策一方面确保薪酬足以吸引和留住核心人力资源 ――一旦员工发现他们的薪酬低于业内其他同行时,他们就可能会离开;另一方面控制劳动力成本以使本公司的产品货服务价格在全球经济中具有竞争力,由此可见外部竞争性可以直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核心人才和成本优势。由于在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企业的薪酬成本各个竞争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为企业通过薪酬管理来直接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空间,那些在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做的好的企业自然会在财务上获得优势。

2.间接影响

合理的战略性薪酬管理,能影响员工的满意度、态度和行为,导致企业绩效的改进,最终产生竞争优势。薪酬可以影响雇员的工作质量和对顾客的关心程度,也会影响他们的组织公民行为,甚至会影响员工利用工会或法律对付雇主的倾向。薪酬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竞争性,使员工将自己的薪酬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感受公平、公正,这会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员工工作的能力,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搞公司的效率和效益。此外,从米尔科维奇的模型中,与传统的薪酬管理相比,战略性薪酬管理不仅强调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竞争性,还重视员工的贡献,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所以分配制度更加合理,也把薪酬的激励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通过薪酬的传导作用,影响员工的工作质量,增强员工对顾客需求的关注,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公司的声望并树立起良好的公司形象;也能影响他们的组织公民行为,自愿的做出对公司有益的行为,提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及创新的和改进的主动性。员工满意度高了,就会改变工作态度和行为,减少了离职率和流动性,这直接带来企业效益的提高,企业绩效的改进必然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四、小结

企业有多种方式可以获取竞争优势,但是很多却容易被模仿和复制,不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不断的创新。而从战略角度出发的薪酬管理战略因公司而异,不能简单的被复制,所以通过战略薪酬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更为持久的竞争优势。此外,薪酬管理作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有利手段,必须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相融合,同时还要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中的其他战略,如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战略相协调,为企业提供有利的人才保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谢衡.战略薪酬管理浅析[J].人力资源开发,2008(18)2:181-183.

[2]朱伟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9-126.

[3]余元春.薪酬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作用机理分析[J].现代商业,2008(5):184-185.

[4]徐瑞前.竞争优势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机理探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7):48-49.

[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8]蔡勇.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J].人力资源开发,354-355.

第3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市政建设管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让广大群众有一个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对此,人性化管理显示出了它的重要作用。

在市政建设管理工作中,人性化管理指建设管理部门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在充分尊重广大群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满足广大群众的利益,并依据正当有序的程序进行理性化、人性化的建设管理。它集中表现为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表现出理解、尊重、关爱和帮助,其实质为以人为本,促进公民文明、法律意识的增强,提高管理效益、社会效益。这是建设管理工作的深化和完善,是管理技巧、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发生变化的外在体现。人性化管理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人性化:二是管理。从表面看,他们相辅相成,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制度是人性化的保证,而人性化又是管理的深化和完善,是管理艺术化的重要体现。但从深层次上讲,其中也存有主次关系,即以“管理”为主,“人性化”为辅。在现代社会,人性化管理在市政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市政建设管理中进行人性化管理能树立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人性化管理以感情为基础,能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更亲近,可以消除隔阂,化解矛盾,有利于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在市政建设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就是要时刻把广大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建设、施工、管理过程中,进行人性化规划、设计、施工,处处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过去,一些城市在市政建设管理中,由于某些方面考虑不周,没有很好地兼顾群众利益,有的施工队伍夜晚施工,造成噪音扰民,有的地方一条道路反复挖沟,影响群众出行,这些非人性化的行为,造成了群众与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近年来,在市政建设管理中,各级政府和领导充分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利益,执政为民,为民办实事,建设了大量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市政基础设施,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间接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第二,市政建设管理中进行人性化管理能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营造舒适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把城市建成适宜人居、适宜创业的城市,也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人性化管理的目的也在此,具体就是在市政建设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市政建设管理工作,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完善一批水、气、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建立市政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构建好城市发展的框架,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在某种意义上,人性化管理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促进了经济的良性发展。

第三,市政建设管理中进行人行化管理能让广大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体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而社会发展进步的目的恰是为了满足人的种种需求,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社会尊重人的权利,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的发展环境,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市政建设管理水平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市政建设管理就要发挥出其社会功能,要充分考虑各种人性化要素,表现出对人的理解、尊重、关爱和帮助,满足群众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需求,提高服务水平,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人性化管理已成为各城市市政管理部门的共识,各市政管理部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彰显人性化管理的人文内涵。然而,市政建设管理中仍存在非人性化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阻滞了法治建设的前进步伐。因此,消除市政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非人性化现象,构建和谐社会,全面、稳定、持续和健康地实施人性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出长期的努力。

第一,在城市市政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人性化要素,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人性化规划设计。通常所说的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就是说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针对人类的各种需要展开的,这些需要不仅仅是物质生活需要,更包含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是设计本源的回归。我们只有弄清楚最终的目的,才有可能使规划设计更贴近城市居民的某种精神需求,心理、行为、文化应该是城市人性化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市政建设要把搞好规划作为首要工作和头等大事,对城市中心区、重点地段、重要街区等能够集中反映和突出城市风貌特色的“标志性地段、标志性建筑群、标志性建筑物”以及主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进行认真谨慎的研究决策,并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有效地避免了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规划设计注重体现独特的风格,“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城市规划要在细节上进一步完善,如为残疾人着想的“无障碍设计”,在有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人性化设计,解决人们关注的问题,方便群众的生活。

第4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及证券主管部门:

    最近,发现有些地方在新股发行中存在着认购表销售收入使用的浪费现象,例如包租高级宾馆,支付手续费、劳务费没有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等。这既不利于廉政建设,也造成了浪费。为加强新股发行工作中的费用管理,保证今年新股认购工作的顺利进行,特通知如下:

    1.各地在新股发行工作中,应由审计部门派专人负责有关财务问题的监督工作,对售表收入设立专门帐户进行管理。

    2.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纪律,控制发行工作中的费用开支水平。支付给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手续费、劳务费等,应比照相关业务的费用标准执行;严禁使用认购表销售收入购置与发行工作无关的商品及用于高消费;违反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3.发行工作结束后,应由审计部门就发行工作中的收入和费用开支情况出具审计报告;售表收入扣除必要开支后的余额部分应上交财政专帐保管,待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核实后再行处理。

第5篇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瑞舒伐他汀;心肌保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6.127

目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 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最为快速、有效的手段, 临床治疗中可使冠心病致死率得到明显降低, 并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该介入手术治疗方法的术式为侵入式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将对患者心脏功能产生重大影响, 从而造成患者术后出现显著心肌保护作用。为剖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前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8例ACS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并取得显著成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ACS患者128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64例。其中治疗组患者男31例, 女33例, 患者年龄44~80岁, 平均年龄(54.8±6.2)岁, 病程1~6 h, 平均病程(3.2±0.5)h。对照组中男33例, 女31例, 患者年龄43~79岁, 平均年龄(53.7±6.1)岁, 病程1~5 h, 平均病程(3.0±0.4)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方法[2] 本次实验选取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在2002年出台的关于ACS的诊断标准。

1. 3 排除标准 本次试验中选取患者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带有慢性感染性病菌、术前进行外科手术或存在手术创伤、器质性心脏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同时排除对他汀类药物存在过敏反应患者。

1. 4 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治疗, 其治疗内容主要是抗血小板、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对照组于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后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 给药方式为口服, 用药剂量为20 mg/d。治疗组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前1 h进行瑞舒伐他汀治疗, 给药方式为口服, 剂量为40 mg, 并于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后再次进行瑞舒伐他汀治疗, 用药剂量为20 mg/d。

1. 5 观察指标 对PCI患者术前、术后12 h内的cTNT、CK-MB值、心脏并发症等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12 h CK-MB、cTNT值比较 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前CK-MB、c TNT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 h CK-MB、cTNT值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心脏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PCI术后3 d内, 治疗组64例患者中1例出现心源性死亡, 1例心肌梗死, 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患者64例中5例出现心源性死亡, 2例心肌梗死, 心脏并发症发生率是10.94%。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当前ACS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是行PCI。术后检测患者CK-MB、cTNT指标, 能够直接反应患者在手术中心肌受损的程度[3]。现在他汀类药物合理使用在围术期已经受到了普遍关注, 并成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技术。在术前采用他汀类药物, 能够对血栓形成起到有效预防作用, 并起到抗炎治疗作用, 有利于在手术中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瑞舒伐他汀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能够起到抑制人体HMG-CoA还原酶的作用, 从而使手术中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处于稳定状态, 明显提高内皮细胞功能性, 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发生几率, 并有效降低泡沫细胞出现, 防止血管平滑肌细胞数量暴增, 起到积极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4]。对HMG-CoA还原酶抑制过程中, 阿托伐他汀使用剂量是8.2 nmol/L, 辛伐他汀使用剂量是11.2 nmol/L, 瑞舒伐他汀使用剂量是5.4 nmol/L, 同类药物使用剂量比较, 瑞舒伐他汀使用剂量最少, 效果更优, 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本次研究中本院选取128例ACS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术后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 治疗组手术前进行第1次瑞舒伐他汀治疗, 手术后再次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术后12 h CK-MB、cTN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手术前, 进行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 可有效降低手术中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和心脏病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金艳, 张庆华, 亢瑞娜, 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PCI治疗后中断他汀对预后的影响.重庆医学, 2014, 43(22):2938.

[2] 李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前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1):180.

[3] 高远, 关启刚, 孙宇姣, 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汀的效果对比.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2(3):235.

第6篇

[关键词]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左心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7—0159—02

Observation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

XIE Shilia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Lin'gao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Hainan Province,Lin'gao 5718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te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 with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or(ALVF). Methods 86 cases of ALVF patients from my hospital in March 2010—2012 year in Mar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each of 43 cases.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anti—heart failure treatment;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on the basis of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 treat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lood gas analysis and treatment efficiency.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patients were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showe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12 h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PaO2 PacO2,pH back to normal,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 difference(t = 3.428,2.835,2.307,P < 0.05). Control group of 43 cases,13 cases were recovered,10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in 7 cases and 13 case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9.8%;treatment group were cured 19 cases,13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in 6 cases,5 case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4%,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rance on ALVF patients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very obvious,it is worth further clinical use and promotion.

第7篇

关键词:辛伐他汀;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1.4 R25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5-0391-03

血管内皮是具有产生和分泌几十种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内分泌和旁分泌器官,对血管正常功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当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时,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endolhdin,ET)等异常分泌或释放过多,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合成、释放和活性受损,导致NO和内皮素-l(ET-1)的动态失衡。研究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e―nary syndrome,ACS)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不稳定斑块形成和血管功能改变有关。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作用,特别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与其临床收益具有因果联系。国外资料显示强效降脂比标准降脂更能使冠心病高危病人收益,然而,国内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时,由于顾及费用及安全性问题,普遍采用的是中小剂量。本研究着重观察他汀类药物降脂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时效和量效关系,旨在探讨中小剂量是否也具有良好的降脂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人选及排除标准2005年1月-2006年3月,因有典型临床症状而收住我院的ACS病人。人选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殖死(AMI)诊断标准符合WHO标准,即持续典型的胸痛30 min以上,典型心电图动态变化,心肌酶动态变化。具有以上任何两项即确诊。②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排除标准:发病前2周内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合并严重肝、肾疾病及其他器官功能不全、肌病/月几炎进展期、病情特别危重者。本研究共人选85例。

1.2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单肓、对照、自身配对设计的研究方法,分组如下:对照组20例,仅给予常规及饮食治疗;辛伐他汀20mg/d组(20 mg组)23例,辛伐他汀40mg/d组(40 mg组)21例,辛伐他汀80mg/d组(80mg组)21例,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片20mg,40mg,80mg,每晚睡前服用;所有病人入选后24h内获取血标本待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ET-1,NO,并行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测定。服用辛伐他汀8周。服药后4周、8周及停药2周复测ET-1,NO,FMD,NMD。每次检查前空腹12h后取外周静脉血10mL。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r2检验,P

2 结果

2.1各组ACS病人的临床资料各组临床基线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血脂情况)、入院后各组临床基本用药情况[溶栓剂、抗凝剂、抗血小板剂、β一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等]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2.2各组随访期间ET-1和NO变化情况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具有明显降低ET-1及升高NO的作用,4周时效果已相当显著(P

2.3各组随访期间FMD和NMD变化情况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具有明显升高FMD的作用,各组组内比较4周时疗效已显著,8周时进一步巩固(P

2.4安全性分析辛伐他汀80mg组中有2例退出研究,1例因服药15d后出现关节酸痛自动退出试验,另1例因服药14d出现肝酶升高超过5倍即退出试验。肝酶升高1.5倍~2.5倍共6例,辛伐他汀80mg组2例、辛伐他汀40mg组2例、辛伐他汀20mg组1例服用保肝药物肝酶均可降至正常并随访至研究结束。

3 讨论

ET-1和NO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的一对血管舒、缩因子。ET-1是目前发现作用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的缩血管多肽,并具有强大的细胞分裂特性,且以冠状动脉对其最敏感。高浓度内皮素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同时,还通过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NO是一种酶催化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强有力的扩张血管作用,并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NO和ET-1在体内通过保持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来维持血管基础张力,平衡一旦破坏,将影响血管张力,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有关研究通过高胆固醇血症兔模型证明,外周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是全身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标

志,高胆固醇血症时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既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又持续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Adams等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了800例无动脉硬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4mg的肱动脉舒张反应,结果发现在伴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的无症状者中,对外源性NO的血管舒张反应也受损。采用超声法和检测FMD及检验血ET-l和NO水平评价内皮功能已获得广泛公认和应用,且肱动脉的FMD作为反映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窗口”作用也已得到证实。本研究发现,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均具有明显降低ET-1及升高FMD及NO的作用,4周时疗效已显著,停药2周各指标均明显恢复,但与治疗前相比,辛伐他汀80 mg组尚存轻度降低ET-1的作用,3种剂量组升高NO、FMD的作用仍可见,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NO亦有升高趋势,对照组NO升高的原因可能与硝酸酯类药物应用有关,硝酸脂类药物在血管中与细胞内SH基结合产生NO。本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对FMD和NMD具有不同的作用,提示随着剂量的增加在稳定和恢复血管内皮功能具有的保护作用增强。

他汀类药物调控ET-1和NO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数资料认为一氧化氮合酶(NOS)是NO生成的最主要的限速因子,他汀类药物通过上调NOS浓度来增加NO的合成。Lanfs等发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以时间依赖性模式降低内皮源性NOS信使核糖核酸(eNOSmRNA)及蛋白水平,他汀类药物可完全阻止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NOS的下调,从而促进NO的释放。

他汀类药物在血管性疾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他汀类药物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本研究显示,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辛伐他汀80mg组与其他治疗组相比,降脂及保护内皮功能作用的差距减少,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与其有益作用有相抵消的趋势。

第8篇

关键词:ISO9001质量体系;可持续控制;有效运行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 A

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来进行企业管理,的确使一部分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由于忽视了质量管理体系“重在有效运行”、“重在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在实施管理体系中,未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执行,导致管理体系与实际运行脱节现象,使企业的员工仍按习惯于旧的方式操作,管理体系形同虚设,这样阻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执行,以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企业通过认证只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而保证质量体系是否能够持续有效运行才是企业认证的根本。

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主要有:

1.流于表面形式、不重效果,忽视质量管理的实效性。

2.全员参与不够,仅靠少数管理人员推进质量体系运行结果推而不进。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管理层及员工对体系建立意义认识不深,对体系文件理解不透,对体系运行监管不严,致使持续改进效果。

3.质量体系文件未能针对其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对工作指导作用不大。有的企业体系文件架构虽已构建起来,对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等环节也进行了规范要求,但从体系运行情况来看,存在职责界定、管理权限不清晰、落实执行不力,文件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使体系运行存有偏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较低。

4.体系运行缺乏动态管理意识。质量管理体系是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动态科学管理体系,只有结合实际及时更新,才能确保体系在PDCA模式下持续改进。例如,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法律法规的识别更新等项目中,缺乏动态管理意识,机械地更换日期而不变更内容的情况,也影响体系的运行质量。

5.质量体系自我完善机制薄弱、管理评审深度不充分,纠正和预防措施不能防止问题的再发生。单纯追求“持续的符合性”,对质量目标的实现和质量改进不能起到较好作用。

6.内审人员管理薄弱,激励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内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审工作的绩效考核不全面,或考核内容不切实际,使内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团队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那么,企业通过认证后将如何提高质量体系运行效果及正确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作以下探析。针对企业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领导重视是提高质量体系建立并保持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后盾。

很多企业认证后质量管理滑坡都是与领导的重视不够分不开的。如体系建立初期,企业最高管理者十分重视,授予较高的职责权限,同时也投入了相当的时间精力,以身作则,对质量体系文件加深理解,在整个企业内营造了积极的贯标氛围。但取得证书后,很多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往往对贯彻执行力度的关注日趋减弱,主要基于质量体系建立初期的重视仅仅是取得证书的认识。最高管理者在认证后抓执行力度下降,认为质量体系只是企业为满足市场需要而建立的,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体系的执行上,根本还停留在认证前的状态。有的企业领导,要求下属要严格按文件执行,强调提高执行力,而领导自己带头不按要求执行,上行下效,各级管理人员各自为战,质量体系没有有效的运行,仅仅是为一张认证证书,失去了体系认真的真正目的。

管理层是体系运行的先导,管理层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体系运行的整体效果,因此,管理层务必要身先士卒,主动学习体系文件,要清晰体系建立的目的及意义,清楚体系整体框架结构,熟悉体系日常监管程序,每年接受不小于8小时的体系知识培训,内容包括适用于企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危险源有关的运行控制程序及管理方案等。同时要通过体系内审、管理评审及外部监审的机会,加强体系实践培训,提高全员对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所以,企业领导对体系运行的重视与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从最高管理者做起,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领导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重视管理和以身作则起关键作用,培养持续改进的意识和价值观。

2.全员参与。质量体系运行是全员性的,领导的重视只是体系贯彻执行的基础,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如何提高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保证。做好全员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对新员工、特别新管理人员培训要及时跟上。企业应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到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必要的培训,提高培训的层次、深度、持续性。强化全员树立质量、责任服务意识,克服培训流于形式的做法,真正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3.实事求是,深入调研,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管理文件体系。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企业规模、危害因素、技术工艺、职工素质等因素进行科学细致分析,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简洁操作,易于执行,务实高效的文件体系构架。务必要结合实践,踏实调研,深入摸索,细化文件编制基础工作,强化文件修订评审,建立起一套简洁高效的管理体系文件。

4.提高体系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全面考核,绩效管理,认真抓好质量体系内审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内审员是管理层与基层沟通的纽带,是体系持续运行的监管者,是第三方监督审核的联络员,是不符合项改进与纠正的实施者,在整个体系运行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一是加强内审员的选拔与任用管理。目前,行业体系内审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体系文件理解不透,一定程度影响着体系运行质量。因此要抓好内审员的选拔与任用管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内审员管理办法》,对任用条件严格把关。同时要具有相应的语言文字能力,能起草一般性文件和专题调研报告,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内审人员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思想政治觉悟高,热爱本职工作。二是强化内审员培训。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内审员培训计划与方案,并要使每一位内审员达到相应的任职要求,使其深入理解体系文件,了解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本单位的组织、管理机制运作和安全管理基本情况,熟悉各种安全防范措施,掌握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安全教育培训和档案管理知识等。使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管理技能、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三是加强对内审员考核,强化绩效管理。制定《内审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及《内审员奖惩办法》,所制定考核标准必须要量化。所制定的奖惩办法奖惩明确,为员工提供一个意志行为选择的依据。

5.完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自觉按体系要求严格执行。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其目的是引导员工贯彻执行质量体系运行的动机,在实现企业质量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持续下去。有的企业体系执行不好,原因之一,是缺乏激励措施或激励没有兑现,工作做多做少,认真不认真,得不到激励和认同,慢慢地随大流,责任心丧失,工作拖延,效率低。因此,奖惩依据的制定必须公开透明,所有内审员都能准确、全面地把握其具体内涵和要求,避免发生为了奖励而奖励,为了惩罚而惩罚的无效活动。大大提高全员参与体系建设的热情,增加正面的激励把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员工自动自觉按质量体系要求严格执行。真正会把优化体系管理为己任,对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会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6.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提高执行力。

第9篇

[关键词]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评分;儿童死亡风险评分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6-38-02

Roles and Correlation of 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 and 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in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ZHU Qin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Shaoxing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Shaoxing 31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 and 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PRISⅢ) in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and its relationship. Methods To assess the PCIS and PRISMⅢ in 62 cases children with ARDS. The time was children into the PICU,PICU stay and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condition and the condition diagnosed. Results The PCIS and PRISMⅢ could not play a forecast role in children with ARDS(P>0.05),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CIS and PRISMⅢ between survival group the and death group(P>0.05).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wo scores(P<0.05). Conclusion The PCIS and PRISMⅢ have on accuracy for mortality prediction in children with ARDS.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小儿危重病评分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可以对PICU患儿的病情及其疾病的预后起到很好的评估作用。10年前关于儿童死亡风险评分的使用已经有相关报道,但是关于以上两种评分对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进行评价的报道在国内外均报道较少。本研究对62例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2例儿童ARDS患儿均为我院2009年3月~2011年7月就诊的病例,疾病的诊断参考文献[1],其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30d,最大15岁,平均年龄为(5.01±1.7)岁。体重最小2.5kg,最大51.9kg,平均体重为(16.37±3.5)kg。

1.2 方法

将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依据患儿的疾病转归分为死亡组(37例)和存活组(25例),对其危重评分(PCIS)及儿童死亡风险评分(PRISMⅢ)进行评定,时间分别为患儿入PICU(1)、住PICU病情最重(2)及其确诊病情(3)和病情最重(4)时进行。ARDS严重程度的评价为患儿的临床表现结合血气、呼吸机参数、胸片及其肺损伤评分,PICU是否处于最重时根据其ARDS严重程度及其患儿肺外脏器功能障碍状况综合评定。

1.3 评分方法[2,3]

PRISMⅢ评分包括体温、pH、血肌酐、白细胞计数等17个生理参数、26个生理参数范围,患儿的PRISM III评分越高,则表明其病情越严重,越具有较大的死亡风险。PCIS评分包括对心率、血压(收缩压)等10项生理指标的评估,各个生理指标具有相等的评分值,100分为满分,患儿所得的评分越低,表明其病情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对以上两个评分能不能对患儿的死亡危险起到预测作用使用Logistic概率型回归分析检验,不同组别间两种评分的分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采用t检验,对其数值的变化规律以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两种评分间是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及其相关程度如何使用直线相关分析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PCIS及PRISMIII分值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1。

2.2 ARDS死亡组与存活组PCIS及PRISMIII评分的比较

见表2。

2.3 ARDS患儿不同时间点的PCIS及PRISMⅢ评分

PCIS在1、2、3、4四个时间的评分分别为(76.17±10.51)、(71.59±10.12)、(74.93±12.05)和(72.18±10.91);PRISMIII在1、2、3、4四个时间的评分分别为(8.73±2.95)、(14.62±4.96)、(12.17±4.35)和(14.75±4.79)。见表3。

2.4 PCIS与PRISMIII之间的相关关系

PCIS与PRISMIII在1、2、3、4四个时间点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0.352、-0.307、-0.341,P值均<0.05。见表4。

3 讨论

PCIS可以评估危重患儿的病情,在国内已经广泛使用。有研究证实,PCIS能够对病情的轻重做出准确的判断,能够对患儿的死亡危险起到准确的预测作用,其在评估危重患儿病情时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进行使用。患儿的死亡危险程度可以由其评分值计算得出,现在PCIS评分已经成为PICU患儿病情准确评估及其预测疾病预后的标准化工具。PRISMIII是一种最新的PRISM评分,由于其除了有舒张压、呼吸频率等5项与病情的评估及预后关系密切的指标外,同时又新增了7项观察指标及酸中毒状态,比最初的PRISM评分对死亡预测更为精确[4]。

本研究对以上两个评分能不能对患儿的死亡危险起到预测作用使用Logistic概率型回归分析检验,结果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其不能对ARDS患儿的死亡风险进行正确的预测。与ARDS患儿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儿在各个时间点的PCIS评分均较低,而PRISMIII评分均较高,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ICU与ARDS最重时的危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以上两个时间点的时间有重叠。与入PICU时的PCIS评分比较,住PICU和ARDS最重时评分明显较低,PCIS评分在入PICU时与住PICU最重时及与ARDS最重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RDS确诊时PCIS评分比较住PICU和ARDS最重时显著较低,与ARDS最重时比较,ARDS确诊与P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说明儿童的ARDS病情越重,而患儿的危重评分越低。对PRISMIII评分的均数进行观察,发现随着患儿的病情越严重,其PRISMIII评分也呈上升趋势,经过统计学分析,PRISMIII评分在入PICU时与其他三个时间点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与其他三个时间点比较,在患儿刚入PICU时其具有明显较低的死亡风险,此结果与ARDS病情的发展规律明显的相符;与确诊ARDS时的PRISMIII评分比较,PICU最重及其ARDS最重时评分较高,由此结果进行观察发现可能与确诊ARDS时比较,其他两个时间点是患儿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但是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三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说明,在对反映儿童ARDS病情、评价患儿死亡风险过程中PRISMIII评分缺乏统计学的验证。研究结果还发现,PCIS及其PRISMIII评分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与相关报道的结果不完全一致,推测原因可能为两者之间具有相同的疾病谱导致。

总之,PCIS及PRISMIII评分虽然不能对ARDS患儿的死亡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但是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病情进行反映。

[参考文献]

[1] 段培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临床治疗体会[J].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6):1171-1172.

[2] Pollack MM,Patal KM,Ruttimann UE. An update 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J]. Crit Care Med,1996,24(5):743-752.

[3] 李耿,喻文亮,于学军,等.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和死亡指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51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