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企业投资分析

时间:2023-07-13 16:44:00

导语:在企业投资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投资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并购、投资、筹资

一、企业并购的投资分析

并购实质上是企业的投资活动,但是并购和一般的投资活动又有很大的差异,并购主要是通过并购后企业产生的协同效应来增加股东的价值。投资战略的核心简单地说就是“低买高卖”,对于并购战略而言一样,就是期望所买的企业能“物超所值”。但是,被收购企业的所有者为什么会以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将其卖出,主要原因是:交易双方对该企业的价值估计不一致。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下,这种估价上的不一致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所有的投资者对未来有同样的预期,对风险有同样的偏好。然而现实中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及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对企业未来增长的前景有不同的看法,或者对基本风险水应不一及企业面临的机会成本不同。从而影响对企业价值的判断。所以竞争的不充分性是产生并购的基础。

并购投资主要出现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与成熟阶段,因为在此阶段,鉴于企业未来良好的成长预期,企业通过权益性融资和自身产品销售产生巨大的现金流为其投资活动提供了可能和资金保障。同时,由于此阶段企业急需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及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来维持其在同行业的竞争优势,以上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来实现,因而企业的投资需求旺盛。但是,市场瞬息万变,如何节省投资过程的时间成为关键,而并购为实现上述要求提供了一条捷径。

(一)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伴随着产品销售的高速增长,虽然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所降低,但企业的总体风险依然较高。此时如果企业的财务战略安排不当,即用负债融资进行规模扩张,结果会导致企业的总体风险加大,相应地投资人要求提高其未来的收益预期。如果风险加大所带来的收益不能抵消投资人提高的收益预期,企业的市场价值随之降低。此时,该企业可能成为被收购的目标,收购后,通过对该企业的财务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降低其总体风险,就能获得由此产生的增加值。

此阶段,如果采用收购目标企业股权的方式,那么对于目标企业本身来说,收购资金并没有进入企业内部,目标企业的总体风险依然没有变化。为了降低其总体风险,收购企业不得不重新注入新的权益资本或向其他投资者募集权益资本,使其财务风险下降,进而降低其总体风险。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加大了并购企业的并购成本,而且可能破坏了并购企业本身的风险结构,从而降低并购企业的价值。因此,此阶段对目标企业的并购主要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增加被并购企业的权益资本,降低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以此达到降低其总体风险。尽管对目标企业增资扩股会稀释其每股的权益,但鉴于在企业的发展阶段对未来良好的成长预期,企业业绩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被稀释的权益,因此,企业的每股权益不会随之下降。

(二)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企业的净现金流量比较充裕,企业的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如果不及时调整企业的财务战略,用负债杠杆来平衡降低的经营风险,结果会使企业的整体价值降低,导致企业股价被低估,从而成为被收购的目标。收购该企业后,通过剥离多余的现金,利用负债杠杆强化核心业务的创现能力。由于利用负债使企业的总体风险得到平衡,企业的价值随之上升。

与处于发展期的企业并购相反,如果对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并购采用增资扩股的方式,不但不能提高被并购企业的价值,反而进一步降低其价值。因为在成熟期,经营风险明显较企业发展阶段低,企业内部积累了大量的现金,加之此阶段利用负债融资获取的资金已经基本满足了其投资的需求。随着企业未来成长的进一步降低,增资扩股流入目标企业的权益资金很难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在企业未来的收益预期降低的情况下,必然稀释其每股权益,进而降低企业的价值。因此,对处于成熟期企业的并购主要采取收购目标企业股权的方式进入,然后调整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结构,将多余的现金通过现金分红或股份回购的方式分配给投资者,利用适度的负债来解决短缺的投资资金需求。此种并购方式,一方面减少了并购企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目标企业的总体风险,提升目标企业的市场价值。

二、企业并购的筹资规划

筹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筹资结构是企业财务战略的核心,在企业并购中,并购资金的安排是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而资金筹措的结构安排直接影响企业并购的效果。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由于其面临的经营风险和并购的目的不同,并购资金筹措的结构有很大差异。

(一)在企业的发展期,经营风险较大,并购的目的主要是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进而形成行业竞争优势,以降低经营风险。如果企业的并购资金使用负债融资,必然会使并购企业的总体风险加大,负债杠杆带来的收益难以抵消风险加大带来的投资人未来收益预期的上升,结果导致企业整体价值的下降。因此,在这一阶段并购资金的来源主要采取权益资金和利润留存。权益资金的筹集通过以下方式获得:(1)向资本市场增发股份筹集收购资金;(2)发行可转换债券;(3)和被收购企业的投资者用股权交换的方式进行并购。

(二)在企业的成熟阶段,由于市场对该企业的产品需求已经趋于饱和,企业的增长速度变缓甚至停止,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此阶段,并购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和扩大现有的市场份额及提高效率。

鉴于企业的未来市场前景不被看好,如果在并购中继续使用权益融资势必会稀释现有投资人的收益,从而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因为此阶段企业的所有投资活动主要是保持目前的收益不下降。同时,此阶段企业的经营风险已处于较低的水平,为企业采用负债杠杆融资提供了可能。因此,这一阶段并购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通过适度的留存收益和长期负债。企业长期负债的取得主要通过以下方式:(1)发行企业债券;(2)向金融机构借取。

三、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

企业并购可采用现金支付、债券支付和股票支付的方式。选择何种支付方式,需要结合并购双方的成本和并购方的企业风险综合考虑。

(一)税负因素

并购公司并购目标公司既可以用现金支付,也可以用证券(普通股、债券)支付,但不同的支付方式税负不同。如果并购方用现金或债券支付,那么目标公司的股东收到现金时要立即纳税,但如果用普通股支付,则目标公司的股东在收到股票时可以免税,直到股票出售后才计算资本收益或损失,按相应的资本收益税率纳税,因此可以获得延迟纳税和减轻税负的好处。

对于并购方而言,税负考虑的是并购时所取得的资产的摊销基础,如果用现金或债券支付,则并购取得的资产将按其支付价格作为资产的摊销基础。反之,如果并购企业用普通股支付,则并购获得的资产将按资产的原价值进行摊销。资产摊销额的大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和企业未来的现金净流量。

由此可见,如果税负是考虑并购支付方式的唯一因素,那么目标企业将喜欢并购企业用股票支付,以达到延迟纳税和减轻税负的目的;而并购企业则更愿意用现金和债券的方式支付,以扩大其并购资产的摊销额,降低未来的税负。然而,出税负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并购的支付方式。

(二)并购企业的所处的生命周期

并购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对并购资金的支付方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其发展期,如果用现金或债券的支付方式,则势必导致其风险的增大,从而降低其本身的市场价值,因此,并购企业更愿意用股票支付的方式。尽管股票支付方式可能稀释并购企业的每股权益,但在此阶段,并购企业由于其良好的成长前景,会很快弥补被稀释的权益。而在其成熟期,如果用股票方式支付并购资金,则由于其未来成长的放缓,结果导致并购企业每股权益被稀释,从而降低企业的价值,因此并购企业喜欢用现金或债券的方式支付。同时在此阶段,企业本身业务产生大量的现金流入量和负债杠杆的运用为其用现金或债券支付并购资金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Sudarsanam,P.S.MergersandAcquisitions,PrenticeHallEurope,1998

2、张云亭著:顶级财务总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金融投资;研究

一、中国企业金融投资失利的原因

(一)国外投行控制金融市场定价权。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自身的经济体系,尤其是金融体系建立和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整个的国际金融市场当中长期所处的地位不高,而许多发达国家控制着金融市场的定价权,这就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金融投资的成功率。特别是对于国外投行来说,其在购买我国的一些金融股权之前,往往会通过一些舆论来营造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不健全的氛围,通过舆论压力来渲染不良贷款的严重性,进而压低我国金融机构的股价,最终谋取暴利。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国外投行对于金融市场的定价权有着严格的把控,这就使得其能够利用较低的代价来获得我国金融机构的股权,进而影响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当中的投资行为,大大增加了中资企业的失败率。

(二)国外评级公司滥用评级。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往往掌握在国外的一些评级公司手中,他们在对中国信用进行评级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左右,往往采用一些不合理的标准来降低中国企业的信用评级,这对于中国企业国际金融投资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尽管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这种行为进行批评,但是受到利益的驱使,这些机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于中国企业评级的歪曲。因此,受到国外评级公司滥用评级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当中所处的地位十分不利,对于投资行为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严重降低了中国企业的国际金融市场投资成功率。

(三)投资风险防控缺乏有效措施。我国企业在不稳定的国际市场开拓经营,除了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外,还可能存在政治、战争、外汇等方面的风险。我国企业投资,特别是在一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就经常受到该国非商业风险的严重危险而导致重大损失,但我国还未建立和完善对抗海外政治、战争、外汇等方面非商业风险的法律体系,这不利于中国企业对外扩大直接投资。

二、优化中国企业国际金融投资的策略

(一)发挥国内政治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也显著提升,国际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社会中有了更多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充分的发挥出我国在政治体制优势和国际政治影响力,为中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投资行为提供有利的支持,进而最大程度上的促进投资成功率的提升。

(二)建立自己的国际投资顾问公司。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投资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纳国际投资顾问公司的意见,这就使得其在开展投资活动过程中缺乏高度的自主性,对于投资成功率的提升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优化国际金融投资行为,中国企业必须要建立自身的国际投资顾问公司。通过这类机构来对我国的投资企业进行服务,进而最大程度的保证投资决策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为促进投资效益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在优化国际金融投资行为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开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来更好的对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进行整合,不断的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更好的促进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为建设经济强国、促进国际金融投资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强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战略,通过国家的形式来更好的促进投资效率的提升,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发展新形势,进而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完善我国开放型的经济市场,利用我国国际地位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信心提升,中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四)强化政府金融监管职能。在开展国际金融投资行为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促进投资成功率的提升,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对于金融投资的监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出监管当局以及国资委等机构的作用,保证中资企业的各项投资行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与此同时,应该通过发挥国内投资顾问机构的作用,对基金以及银行的QDII投资行为进行有效地指导,从而避免出现过于依赖国际评级公司的情况的发生,通过促进中资企业投资行为自主性的提升,最大程度上的保证投资行为的成功率。

三、结语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国外投行的影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滥用评级,以及投资风险防控缺乏有效措施使得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在不断的加大,投资成功率不高,经常出现一些投资失利的情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强化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投资当中的问题研究,采取发挥国内政治优势、建立自身的国际投资顾问公司、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强化政府金融监管职能等有利的措施,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我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作者:刘江秀 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健身观念 锻炼

一、人力资本与健康投资产生的背景

根据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投资包括用于医疗保健的投资;用于正规教育的投资;用于在职培训的投资;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用于个人和家庭为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进行流动的投资。我国学者将上述理论归纳为医疗保健的投资;教育的投资;迁移投资。研究认为“教育的投资在整个人力资本投资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头等重要的投资。因为健康投资使人得以存在,以及智力、精神活动的必要前提,所以,医疗保健投资是其他两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从健康投资的角度出发,人力资本所提出的医疗保健投资是“通过对医疗、卫生、保健、营养等进行投资,以此来恢复、维持或改善、提高人的体能(体力和精力),增进健康水平,这种投资方式恰恰是最经济、最有效、最快捷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低水平生活导致健身观念淡薄

按恩格尔系数划分贫困家庭的尺度,企业职工均在60%以上,属于贫困线,属于体育低消费群体。研究表明,收入与消费关系十分密切。(见表1、2)

统计结果证明,企业职工收入与体育锻炼的内容、目的、地点、时间、次数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与锻炼目的、锻炼次数非常相关。体育消费是为了满足人们特定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越优越,体育消费的投入的比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除此之外,人们的体育习惯、生活节奏、余暇时间、体育观念、社会环境等都与体育消费有关。应该说,体育消费行为既是生活水平的缩影,又是人们体育健身观的折射。

2.不良心态影响健身观念形成

调查显示,企业职工有矛盾心理占15.5%,压抑心理占18.4%,挫折心理占6.4%,消沉心理10.6%,疑虑心理5.1%,其他心理状态的365人,占43.6%。

体育作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称为现代社会的“安全阀”“社会竞争缩影”,改革开放带来社会体制、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变化,同时也产生许多矛盾。据社会学专家研究,除了必要的道德和法制教育外,体育可以起到缓解、宣泄、减少下岗浪潮带来的社会震荡和各种矛盾的作用。

三、结论与对策

1.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再就业劳动者素质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的因素和能动因素,发展体育运动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从经济学角度,体育锻炼要占用一定的时间,之所以强调体育健身的作用,是因为可以理解为体育是一种旨在追求未来效用的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从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再生产的角度,体育锻炼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它投资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从人力资本配置的需要寻找合适的物质资本,最大限度的优化实现自身的价值,较好把握从新配置人力资本的再就业机会。

2.调整不良心态,拓宽人力资本运营的空间

现代企业职工压力大,无论是环境,还是心态,都发生的很大的变化,由于种种不良的心境,导致无形中缩小就业的渠道,缩小人力资本运营的空间。体育的社会情感功能是与人的社会心理稳定性直接有关的,通过体育服务工程进行情感解困工作,调整不良心态,使之产生和形成与社会一致的心理。因此,企业职工应主动适应社会和家庭环境,把就业看成是一场智力、体力、心理上的竞争,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挖掘潜能,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3.树立健康观念,加速人力资本投资

要树立健身观念,消除健康投资是一种简单的消费支出的旧观念,主动积极的进行健康投资,同时要积极参加培训,要主动锻炼、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丰富自身的人力资本,为创业储备本领。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增加企业职工的健康存量、知识存量、技能存量,存量的增加,意味着“生病时间”的减少和“健康时间”的增加,意味着创业的基础储备增加,从而有利于产出增加,个人的收入也随之增加。因此,这种投入是有效的投入,也是一种成本性投入。企业职工自身还应从市场经济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来提高对健康投资的认识。

4.发挥体育的健身作用, 开展“体育服务工程”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以体育作纽带和桥梁促进创业工程实施,吸引广大企业职工参与,以达到关心引导、交流情感、开阔渠道、稳定大局的目的。“体育服务工程”的内容包括:体育进万家活动;与企业职工联手健身活动;多帮一、多带一健身活动;健身广场活动;健身小区活动;健身家庭活动;社区体育竞赛等项健身活动。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展“体育服务工程”对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融合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积极的作用,对促进“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管理世界(京),1998

[2]倪同云: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8

第4篇

【关键词】 赊销;信用;指标体系;投资

一、投资视野下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的涵义、指标与特点

(一)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的“投资”之涵义

因授信人的不同,信用可以分为以下三类:银行信用:由从事货币资金经营的银行发放的信用;投资信用:一般是由金融机构或私人基金向企业提供的相对较长期的信用,以帮助受益者开办企业、购置土地、建筑、设备等固定资产;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对企业或者消费者个人的赊销。通常,企业赊销信用多被归属到商业信用之中,对赊销信用的研究,从商业信用的角度研究者多,而从投资视野角度研究者少。

在当前对企业赊销信用决策的相关研究文献成果中,将赊销当成企业促销手段与关注赊销成本的论述较为常见:如李红梅(2003)在《健全赊销管理:企业应对信用风险的盾牌》文中认为:企业赊销一方面可扩大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另一方面,有可能会造成现金周转风险和坏账风险,引发信用危机,要健全赊销管理。这是“手段论”的代表性观点;王莉莉(2003)在《企业赊销活动的财务管理》文中认为:企业赊销的成本由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组成,应加强管理。这是“成本论”的代表性观点。然而,在企业赊销信用决策中,赊销还存在另外一种重要功能:投资功能,即赊销信用是企业投资理财的一种方式。在相关研究文献中,注意到赊销“投资功能”的文献是“成本论”中有关“机会成本”的论点:机会成本是指企业的资金被应收账款占用所丧失的潜在收益。也就是说,如果将这些资金用于投资,可以为企业取得投资收益。在实际工作中,也是用赊销与投资利率的乘积来计算机会成本,但仅止于此,没有进一步的探讨与深入,缺乏较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及分析。

笔者认为,赊销信用是企业将商品资金投资于客户,以取得收益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投资功能”是赊销信用决策的重要内容。从商业信用角度,研究者多出于促销以占领市场份额的动机,属于企业赊销信用管理的短期考虑,而从投资信用角度,研究者多是出于企业减少市场经济中各种风险的考虑,属于企业赊销信用管理的长期考虑。就像企业一般都会保有一定数量的债券、银行存款等各种形式的流动储备防备无法预知的风险一样,当企业以赊销形式进行投资时,赊销资金同样具有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作用。这时,企业是作为一个金融中介对其客户进行授信,从而赚取高于市场利率的收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信用交易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交易形式,市场经济正在从货币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化,赊销已成为企业销售方式中的主要方式,其数额在销售收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赊销资金的质量与安全,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投资的视野下,摒弃“手段论”与“成本论”观点的不足之处,重新审视与研究赊销信用投资的作用与功能,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与一阶段收回投资特点

1. 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

在投资视野下,企业信用管理赊销决策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赊销资金净现值、赊销资金净现值率、赊销资金现值指数、赊销资金内含报酬率等指标(见图1)。具体分析如下。

(1) 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中四个指标的具体涵义

赊销资金净现值是指在投资期间内,按一定的贴现率计算的各年现金净流量之和。所采取的贴现率可以是投资者的资金成本,也可是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低投资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IRR表示内含报酬率。

当我们将企业赊销给客户的资金视同为一项“投资”以后,就可以对企业的赊销资金进行“投资项目管理”,计算出其内含报酬率,并与企业资金成本指标相比较,判断企业赊销信用投资的质量,为研究企业的赊销信用决策是否妥当提供了一个“风向性”指标。

(2) 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中四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公式的推导与分析之中,就会发现,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中四个指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当净现值大于零时,净现值率大于零时,现值指数大于1,内含报酬率大于企业期望的最低报酬率;当净现值率等于零时,净现值率等于零,现值指数等于1,内含报酬率等于企业期望的最低报酬率;当净现值小于零时,净现值率小于零时,现值指数小于1,内含报酬率小于企业期望的最低报酬率。

综上所述,根据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企业可以准确把握企业赊销资金现状,找到问题的症结与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关措施,保证赊销资金的安全与质量。

2.企业赊销信用决策之“一阶段收回投资”特点

通常,在进行项目投资分析时,将投资时期分为建设期与经营期,建设期形成固定资产,而经营期形成利润。利润是营业现金收入扣除营业成本、税金等多项支出后的现金净流量,它是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先弥补经营期间的各项现金支出后的余额,这称为“第一阶段收回投资”。然后,以利润弥补固定资产投资支出,这称之为“第二阶段收回投资”,这样,在项目投资分析时,就存在两个收回投资的阶段,这称之为项目投资的“二阶段收回投资”。

然而,在企业赊销信用决策中,企业将赊销资金投资给客户,不存在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当客户偿还应收账款时,不存在以利润弥补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的情况,所以存在“一阶段收回投资”特点。这个特点在计算赊销资金现金流量的过程中,是以一次或分次收回应收账款的现金流入量之和与赊销投资额相抵减表现出来的。

二、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应用

(一) 企业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应用的基本假设

企业赊销信用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涉及现金流量等多项指标计算,为简化分析,应满足以下基本假设:

(1)时点指标:内含报酬率计算中所涉及的价值指标,均按年初或年末的时点处理;

(2)确定性:与计算相关的赊销量、产品价格、各项成本、所得税率等因素为已知常数;

(3)全投资:在计算时只考虑赊销资金总量的变化情况,不分赊销产品、赊销种类等具体赊销形式,均视作赊销资金。

(二)示例

本文采用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57)2003年至2006年年报所公布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见表1)。贴现率按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3年至5年贷款利率5.58%为准,以2003年1年期应收账款为基数,分别计算和说明赊销信用决策各项评价指标。计算过程及结果如表1:

从上述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的计算不难看出,厦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净现值大于零,净现值率大于零,现值指数大于1,内含报酬率为50.88%。所以,可认为厦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赊销信用投资方案是恰当的。

三、 结论

对赊销信用的研究,从商业信用的角度研究者多,而从投资视野角度研究者少。笔者认为,赊销信用是企业将商品资金投资于客户,以取得收益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投资功能”是赊销信用决策的重要内容。论文建立了赊销信用决策分析指标体系,并以实际数据为例,进行分析与说明,从而使赊销信用决策结果更加准确,为企业赊销信用管理提供了依据,便于企业准确把握企业赊销资金现状,改善企业赊销资金的质量,提高了相关决策分析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及可操作性,在市场经济从货币经济转为信用经济的当代,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 柳絮,韩玉启.企业信用销售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5,(3).

[2] 李红梅,缪传江. 健全赊销管理: 企业应对信用风险的盾牌. 煤炭经济研究,2003.

[3] 王莉莉.企业赊销活动的财务管理.财会研究,2003,(9).

第5篇

主体风险为投资主体即企业主观的不确定而造成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包括招聘风险、岗位匹配风险、培训风险、管理风险。招聘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及招聘的时间限制,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无法全面了解应聘者的全部信息而导致招聘对象选择错误,未能胜任岗位工作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可用引进员工胜任度来评估,员工胜任度为引进新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比率。岗位匹配风险:企业在对招聘员工进行岗位分配时由于未能充分了解每个员工的特长和才能而无法将每个员工安排在适合及满意的岗位,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可用工作完成率、工作质量优秀率、岗位满意率、人力资本闲置率来评估。工作完成率为规定的时间完成工作的比率,工作质量优秀率为优秀工作与所有工作量的比率,岗位满意率为员工满意的岗位与所有岗位的比率,人力资本闲置率为闲置人力与所有人力的比率。培训风险:由于企业培训对象选择错误或市场需求变化、科技进步等原因导致培训失效,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可用高层次人力资本比率、关键人力资本比率、培训投资收益率、人力资本效能发挥增长率来评估。高层次人力资本比率是高层次人才与员工总数的比率,关键人力资本比率是关键人才与员工总数的比率,培训投资收益率为培训利润增长额与培训投资额的比率,人力资本效能发挥增长率为培训后单位时间工作增长量与培训前单位时间内工作量的比率。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薪酬福利、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绩效考评不合理不科学,工作环境差等原因而造成的人力资本流失、员工消极怠工等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可用出勤率、工作时间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员工满意度、违纪违规率评估。出勤率为一定时间内出勤人数与总人数的比率,工作时间利用率为有效工作时间与总工作时间的比率,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的总产值与员工总数之比,员工满意度是对企业满意的员工人数与员工总数(或抽样调查员工数)的比率。

2客体风险

道德风险:由于员工个人素质及道德的低下,消极怠工、泄露公司机密等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可用违纪违规率、合同内违约率来评估,违纪违规率是一定时间内违纪违规人数与总人数的比率,合同内违约率是合同期内违约人数与总人数的比率。人力资本外流风险:由于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管理因素、职业规划等原因企业员工寻求其他雇主而离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可用离职率来评估,离职率是一定时间内离职总数与总人数的比率。个人意外风险:由于自然灾害或疾病等原因造成员工伤亡或丧失劳动能力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可用个人意外发生率来评估,为一定时期内个人意外发生次数与总人数的比率。根据以上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企业数据进行收集、企业相关人士进行调查打分,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进行风险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论制定相关风险防范和预警措施。

3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3.1详细的投资环境分析

企业要对自身的情况和经营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做出正确的人力风险投资决策,制定长远的人力发展投资规划。首先企业要时刻密切关注国家的政策法规,密切把握国家及当地的宏观政策,从而确保人力资本投资的正确性;其次要时刻关注行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前沿,从而保持适度的人力资本投资,不会因为投资不足影响企业经营或者由于投资过度而造成资源浪费;第三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避免投资不足或过度。

3.2制定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招聘培训体系。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前需根据企业性质和自身情况运用工作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人力资本需求的类别、知识结构以及心理性格等,从而制定符合企业的招聘需求计划,运用一定的人力测评方法招聘和安排符合每个岗位的人才。对企业人力,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定期对不同知识层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制定合理的人才培训体系,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绩效考评和薪酬福利体系。企业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人力资本特性制定公平公正完善的绩效考评和薪酬福利体系,使优秀员工得以晋升实现其价值,绩效差实施换岗等措施,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降低人才流失率。(3)激励约束体系。对公司不同类别的工作人员实行差异化的激励措施,构建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以及需求激励在内的多层次员工激励体系。在激励的同时要制定合理的约束机制,从而约束员工的行为,避免和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主要包括合同约束和制度约束,公司制定完善的岗位职责和员工行为规章制度,签订劳动合同以及技术保密等合同,严格约束员工的行为。

3.3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体系

第6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投资现状问题原因分析对策

【论文摘要】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随着生产要素的多元化,投资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无论是投资的主体、对象,还是投资的工具、方式等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由于投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投资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力图做大做强,扩大规模、增强效益、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企业投资的现状

在企业不断运转过程中,投资和再投资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企业经过一系列筹资活动后,可能积累了不少资金,如何使用这些资金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呢?要达到上述企业经营理财的目标(即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就必须用全面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投资活动。

投资是指为了获取将来某些不确定的价值而放弃目前一定价值的决策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未来价值。

我国大多企业现状是有了资金想发展,却不善于、不敢于进行投资。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复杂,投资风险越来越大,不少企业难以对投资机会做出理性判断,不敢将资金轻易投出,害怕血本无归。这种现象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在商品供应充足甚至过剩的经济背景下,激烈的竞争,残酷的优胜劣汰,使这些企业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死死把握住手中的资金,维持自己的主营业务,只求能维持现状就万事大吉。而在国有企业也存在着相同的现状,这固然取决于决策者学识水平、素质胆识和责任心使命感,但更大程度决定于现存社会经济的环境压力、干部考核体制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

二、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无疑是企业变革求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还是像以往那样循规蹈矩,无所作为,其结果必然是走投无路,山穷水尽。除在现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企业还存在如下问题,以下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找出其解决对策。

1、管理方式不当,损失严重

企业投资方式陈旧,融资渠道单一,管理方式落后,监督措施不力,很难发现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即使勉强发现也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投资失误、投资重复、投资浪费、投资亏损。

原因:不科学的投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投资管理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失调。投资的体制和机制不顺,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忽视科学投资战略规划和精确的预算控制,没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分析和市场应急措施,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等。

对策:实施一种先进的投资管理方法。管理要依法而行,管理要建章健制,形成一套真正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投资管理方法,按照投资建议、可行性论证、投资决策、投出资产处置和销售等环节对投资实施全程控制和监督。健全投资管理机构,完善投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制定严格的投资管理制度。界定关键区域的责权利,既要防止权力重叠,又要避免权力真空。实施必要的责任追究机制和合理奖惩办法,形成齐抓共管之势,产生管理协同效应。力争每一项投资都能做到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运行、高效能管理、事前论证民主科学、事中监督及时有效、事后考核评价准确。

2、缺乏市场调研意识

市场调研是系统地收集、分析和报告信息的过程,它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市场调研包括市场调查和营销分析,不仅要有可靠的实地调查数据,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已有的真实材料进行分析。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重视市场调研,缺乏对供需关系的研究,产品设计和制造不能完全针对市场。

原因:有些企业往往没有掌握充足的可靠的信息,因此专门研究规避风险问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不做市场调查,或市场调查的方法不当,缺乏科学依据,搜集数据失真,从而导致错误理论,误导企业选项,最终导致决策失误。

对策:企业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掌握足够的信息。进行市场调查的方法有许多,比如座谈会、街头访问、入户调查、跟踪测试、商店研究、企业研究、二手资料收集等等,每个企业应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采用的方法。

3、投资风险大

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一个企业进行投资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的经营者对该企业如何经营而承担的风险,包括对内投资风险和对外投资风险。对内投资风险与其本身经营密切相关,对内投资一旦形成后,其投资风险就包括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企业特别风险和自身不可控制的市场风险。而对外风险和本企业的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它包括被投资企业的特别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这两种风险对投资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控制的。

原因:一些企业由于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缺乏驾驭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尤其是一些私营中小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没有树立风险意识,投资随意性大,导致其投资项目风险更高。

对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加强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人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因素,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也会起到减少投资损失的作用。

4、投资决策缺乏创新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说过:“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经营,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决策,决策的核心问题是创新。”国外许多企业由于投资善于创新,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使比自己大的企业想吃吃不掉。我国的很多企业投资创新意识不够,往往追随比自己大的企业或同行相近企业的投资模式以及投资做法,缺乏创新,不能通过投资培植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

原因:决策带有盲目性。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过程中的一系列变革,实际导致了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领导不从本企业所处环境角度研究改革政策措施的性质及其影响,并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重大投资决策便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盲目性。

对策:树立投资决策的创新意识。企业应该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推陈出新,以不间断的自我积累、产品开发与升级、技术创新,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来实现企业的发展。而不是去抢占看来会盈利的非自己经营领域的市场。不知简单的盲从只会使整个市场空间越来越小,面对如潮的外国企业,诺大的市场只能拱手相让。我国的企业也应该吸取国外企业成功的经验,培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文章。

5、投资决策者素质低,决策水平不高

在资金不足的困扰下,如何进行投资并能取得良好的收益,对每一个企业投资决策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其因在于投资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许多投资者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有的甚至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何谈进行投资决策与获取投资决策信息的能力。由于有的企业在人、财、物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势,影响了其获取投资决策信息的能力和渠道;不注意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处理,许多企业会计核算不够健全,因而,很少深入地分析处理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原因:在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程度较高,存在比较熟悉的职业经理市场,对于管理素质的界定、划分和测评都有比较成熟的体系标准,管理者的知识、能力结构相对合理。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经理市场刚刚启动,现有的管理者也大多与行政级别挂钩,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知识,加上管理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较小,造成管理者群体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不能完全适应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

对策:一支优秀的投资管理队伍。随着投资领域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越来越需要一支协同有效的管理者队伍。要有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战略,培养一批具有新思维,掌握科学方法,既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又有投资管理经验和有关财务、金融、审计、税务、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各方面人才。

6、投资决策程序混乱

投资完全取决于决策者——不管是国有企业的高管和董事会特别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是中小民营企业老板的个人偏好、经验和知识,缺乏长远发展战略考虑,不经民主决策程序,没有必要的投资论证,盲目投资、意气投资、感情投资、政治投资等现象层出不穷。

原因:不民主的投资决策程序。对于国有企业造成目前这种不民主决策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中一元制下董事会监督权、经营权与决策权混同。

对策:采用一种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建立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程序,改变决策者仅仅靠经验、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观念和做法,拓展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强调企业自主投资过程中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延伸决策者智力和视野,从而使决策者将原先模糊的管理经验和决策程序进行规范化、定量化,最大限度地消除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保证决策的合理化、管理的现代化。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得到投资信息之后,应避免一言堂的误区,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科学决策。

三、企业投资的进一步思考

企业要想永远生存下去并得到发展壮大,除了要认识到在其投资中的现状、问题及采取必要的措施之外,还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应特别重视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企业进入市场以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内部的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风险客观存在。因此企业领导,需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快速科学的做出投资决策。尤其是有些行业,由于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强,决策一旦失误,损失巨大,因此投资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2、企业投资风险及其控制

由于客观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每一项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投资决策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比较小,可以忽略它们的影响;如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且足以影响方案的选择,那么就必须对它进行测量并在决策中加以考虑。否则一旦决策失误,其损失将是长远而巨大的。因此企业在投资时必须要经过预测、决策,并对投资项目实施严格的审核与管理,以防范和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3、建立投资退出战略

第7篇

事实上,以行动为导向的企业决策者会重点关注投资中作为先行者带来的先行优势,而忽略投资决策中的实物期权的价值。这些决策者认为,推迟进入市场会使得利润被竞争者抢走,因此他们就会选择放弃实物期权。如果先进入到市场上企业有能力阻止跟随者获得市场份额,它就会拥有先行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跟随者受到先行者的巨大威胁,并被迫做出尽早进入市场的决策。这个竞争的结果就导致了潜在进入者推动先行者比它期望的时间更早的进入市场。一旦这种思维成为定式,决策者可能推进项目速度过快,而承担不必要的技术和市场的风险,并且加剧了前沿技术研发工作的实际困难。先行优势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品牌的忠诚度,技术的领先,以及工艺创新的可能性等。

1.企业形象和声誉创新的重要动机之一就是:消费者会将创新性来确定企业的形象,而不是贬义的“山寨”形象,而该企业也会被看作是一个“前沿”的企业,不过这很难说是对企业良好声誉的正面效益。

2.品牌忠诚度和转换成本先进入市场的领先者的品牌忠诚度就是获得忠诚的客户,他们是不太可能尝试跟随者的产品。

3.创立全新产品还是改造旧产品在创新获得利益有很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先行优势往往会稍纵即逝。以制造超级巨无霸飞机为例,主要是空中客车公司和波音公司之间的竞争。

4.专利技术在“专利丛林”里的高新技术公司,很多的创新和专利都会被其他竞争对手干扰。也许结局是稳赢的诉讼,也会由于审判和冻结的时间太久,导致先行优势尽失。

二、跟随者并不会“后下手遭殃”

二战后东亚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日本和亚洲“四条小龙”维持了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被称为“东亚奇迹”。在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中,没有多少新技术是这些国家发明的,他们的技术创新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然后在生产过程中加以改良。我国在改革后二十多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相当大的原因并非在高精尖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突破,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跟随者往往发展的比先行者要快。仍然有很多企业决策者没有意识到,作为追随者也具有很重要的优势:能够在不可逆转的投资进行之前更多了解技术,观察市场反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功能深入考察,以避免在过时的或者难度过大的技术上投资。并且跟随者可能会在顾客教育、员工培训、政府审批、基础投资等很多方面比先行者节省大量的投资,却可以从中获益。这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个长时间的全面的研究中,一个创新产品的成功从设计到生产和销售的时间里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先行优势。先行优势可能需要很大,才能激励企业决策者提早行使实物期权,即立刻投资。如果强大的先行优势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可能就需要仔细的进行实物期权分析了。决策者通常都会采取执行那些净现值为正的投资,他们要抢占竞争的胜利果实,实现先行优势。然而,正如之前研究的一些产品和市场,可以看出要小心这种先行优势的力量。因为正相反,跟随者在学习了先行者优点,去掉了其缺点之后,很容易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等待也有价值

第8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资;博弈分析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任何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要减少事故发生,事故的发生会对企业造成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要减少因事故导致企业经济受损,当然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建筑行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必须减少因事故导致的人生伤亡,职业病以及财产损失。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希望企业能够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人们的这些需要有赖于企业通过安全投资实现。加强安全投资的研究对于监督经营者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增加企业的安全投资有利于改善安全生产状况。

二.建筑工程安全投资的涵义

(一)建筑工程安全投资的概念

建筑工程安全投资,是指为了实现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建设过程中投入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建筑工程安全投资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项目工作人员,安全技术,安全设施,安全教育以及相应的安全培训及保健费用。由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则不属于建筑工程安全投资的范围。

(二)建筑工程安全投资的来源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投资的来源包括以下途径:

1.工程预算周边各建设施工安全的相关费用。

2.施工建设过程中企业内部的投入资金,其中包括项目投资计划和更新改造资金,企业生产运行或发展基金,税后留利或利润留成,职业安全健康公积金。

3.国家和行业资金。

4.其他资金。包括向银行及信用社贷款,租赁安全投资所需的设备,向其他施工企业借入或者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

(三)影响安全投资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行业能够投入多少资金到安全投资方面归根结底受社会经济水平的限制。经济落后的地区人们往往会将经济投入到生活的需求上,对安全的投资较少。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然而然会对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增加,人们对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增加自然而然会导致企业对安全投资的比重偏大。

2.政治因素

一个国家的政治对社会的安全投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治形势,政治决策会影响到人们对安全投资的认知。比如当人们生活水平低下时我国大力提倡发展生产力,对人们的安全和健康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在政治决策上会提出提高企业对安全投资的比重,这样人们自认而然会加强对安全投资的重视程度。

3.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提高会使安全的经济基础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安全科学技术水平,因此如果安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经济的消耗,那么安全投资应该符合这个需求。否则过大的投入会造成社会经济的浪费。

4.生产技术

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企业的安全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因此不同企业的生产技术对安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企业在进行安全投资时要与该企业的生产技术相符合。

三.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资现状

建筑工程的安全投资的管理制度是由建筑施工企业来制定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投资因素是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投资意愿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对待安全投资的态度。投资能力,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决策者是否具有安全投资分析,策划,实施以及审核的能力。但是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资并不理想,企业的意愿不足,同时企业进行安全投资的结构亦不合理。

(一)意愿不足

建筑行业竞争压力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产压力,因此在进行投资时,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不愿意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进行投资,施工企业往往会忽视安全风险的客观存在。同时,我国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足,对安全投资不达标的企业也没有进行严肃的整治,这样就会导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投资方面意愿不足。

(二)安全投资能力差

1.投资结构不合理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安全投资时要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安全投资结构,这样就会使安全投资在准确的方向下开展。但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投资结构的方面重视度不足,一般投资结构都是通过经验所得提出来的,这样就会导致结构的不合理性,不能实现资金的有效分配。

2.投资效益差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安全投资之后,如果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益,那么则会对决策者的投资意愿造成强大的挫伤。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在进行投资时必然会考虑效益问题,长期的投资效益差进而会影响到安全投资的有效开展。

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资的博弈分析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资原动力缺乏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对企业安全投资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现运用博弈论进行相应的阐述。决策主体之家具有相互竞争的性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作出安全投资决策时要根据市场竞争考虑到自己的投资情况。

(二)建筑施工企业与政府监督部门之间的理由博弈分析

企业缺乏相关的安全投资动力与政府监督力度不大有关。因此监督部门本着对从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并且要对违反安全投资规定的企业给予严厉处罚,企业考虑自身的利润和惩罚成本,在一定条件下会增加安全投入,如果监管部门只考虑监管成本不力,那么企业会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放弃自身的安全投入。

五.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行业,但是由于建筑行业是一个机械会水平高,工作量大,并且危险性强的行业导致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争相关注的焦点。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事故的发生在一定条件下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减少事故发生对我国建筑行业造成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技术,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企业为了节省投资而降低在安全方面的投资比重,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和投资效益差有关,因此为了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投资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要改善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投资状况,以及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资的相关监督,通过这些方面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投资上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梁美健,朱允伟. 基于“互赢”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资制约机制的构建[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09)

[2] 郝玉芹. 煤炭企业安全投资非线性优化模型设计[J]. 煤炭经济研究, 2008(06)

[3] 王永斌,吴璐君. 我国建筑安全投入现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6)

[4] 刘芳,许程洁. 基于灰色系统关联分析的施工企业安全投资研究[J]. 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03)

[5] 张鸿.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J]. 科技资讯,2010(18)

[6] 李毓锋.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探讨[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04)

[7] 郑洪.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明施工[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2)

[8] 王翠芳,田晓娜,黄娜娜.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04)

第9篇

    [关键词] 海外投资 风险分析 航天工业

    一、引言

    航天项目的投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任何项目都是有风险的。项目投资过程所具有的复杂性、一次性、创新性和独特性等,以及企业内部外部的许多关系与变数造就了项目投资运营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很好的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就会造成巨大损失。航天工业企业海外投资项目投资的大投入、项目时间长的特点,客观上决定了投资项目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在项目决策需要积极开展项目风险评估,通过各种方法去识别、科学度量和分析评估项目的各种风险。

    航天工业的海外投资风险涉及众多的因素,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航天工业海外投资,不仅面临一般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分线、资金风险等,还受技术保密、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下面就航天工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因素展开分析。

    二、航天工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1.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由于项目技术本身的不足及可替代的新技术出现等给投资带来的风险.对投资企业来说,理想的产品应是具有较小的技术风险,具有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专用特点,并且能够获得高于一般的平均回报。评估技术风险包括技术的成熟性、替代技术、技术的生命周期、技术的适用性四方面。

    2.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评估是最为投资者所关注的,同时考虑到一部分风险投资项目所采用的评估作法,所以该部分指标的采集应力求全面和细致。它主要用于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项目资金来源及其使用的合理性。这里包括企业历史的财务报表分析、未来财务预测、融资方案、资金经营能力、获利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3.市场风险

    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项目能否获得成功的问题上,市场拥有最终的发言权和裁判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竞争逐渐成为产品能否获取市场份额、项目能否取得收益的重要影响因素。一项投资的产品竞争力直接对项目的收益产生影响。没有竞争力就没有市场份额,产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收回投资也就成为泡影。竞争因素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区分,首先是产品自身所能体现的竞争能力,它是产品在竞争中所必须修炼好的“内功”,主要包括产品独特性、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其次是外部竞争因素所产生的作用,包括替代产品、竞争对手实力及其战略等方面。这里,我们使用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市场潜力、产品竞争力、服务水平、营销能力、潜在竞争对手情况等指标来表示。

    4.实施风险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原材料供应、人员等方面难以预见的障碍出现给项目企业带来的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需要考察的评估指标有:项目实施进度;设备水平;实施人员的构成和物资能源的供应情况。我们这里考虑项目的实施进度、设备水平、实施人员构成、物资原料供应四方面的指标。

    5.社会与政策风险

    指由于国家政策、法规、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动导致市场需求发生改变所引发的风险进一步划分为国家政治、经济坏境和项目与政策、法规的相容度两个指标。国家和地区往往对与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有关的投资项目有政策性倾斜和鼓励,如税收优惠等,这种来自政府的支持可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效益。同样,违反政府法规的项目会受到经营上限制甚至禁止。我们将是否符合投资国的产业政策、投资地方的政府支持、政治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作为考察的对象。

    6.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和上述其它风险相比,一般被看作软风险。首先,它是为了优化配置(即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而协调和充分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源的能力,项目是否有独特的企业文化的培育、良好的管理机制的支持等等对树立形象及项目的长期盈利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次,管理是识别、测量和驾驭风险,即风险管理的能力。仅仅将现有的条件充分加以利用还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风险的认识及相应的风险意识、风险防范和风险化解措施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管理的主要功能就是在风险尚未出现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并监视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风险尽可能地不发生;在风险初见端倪时一把它消灭在萌芽阶段;在风险确实出现时对它加以控制和管理,以减小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获得盈利。

    7.退出或终止风险

    由于项目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人们一向十分重视投资项目的选择。但由于事物的多变性和人们对事物发展之洞察力的有限性,投资项目的风险并不因为项目实施前的正确选择而不复存在;相反,可能会由于情况的变化使项目风险增大,并伴随项目运行的全过程,致使投资项目可能失败于早期、中期或后期。如果对具有潜在失败危险的投资项目的评估不充分而追加无谓的投资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通常来说,项目的最后执行结果只有两个状态:成功与失败。相应地,项目进入终止过程后,采用两种方式来终止项目:正常终止和非正常终止。在项目正常终止后,应对项目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估,实现项目的移交和清算。如果是风险投资项目,还要考虑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当采用非正常终止方式对项目进行收尾时,要综合考虑影响终止项目的决定因素,制定项目终止决策,执行决策,并处理好终止后的事务。考虑到投资项目包含有风险投资的内容,所以,本文专门设置了退出或中止风险的评估指标。主要考察的指标有投资回收期、项目移交和清算、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

    三、航天工业海外投资风险技术指标选择

    上述的风险类型之间也存在相互的影响,比如,技术的领先水平影响市场的占有情况,管理水平的高低也能对实施风险产生影响等等。因此,本文构建航天工业企业海外投资分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所示。

    参考文献:

    [1]于国宝:航天科工集团跨国经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4):29~33

    [2]Geir Gripsrud. Gabriel R.G Benito.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retailing: modeling the pattern of foreign market entry.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58:1672~1680

    [3]Rigenti,E.and D.Comminos ,The Practice of Project Management: Guide to theBusiness-Foeused Approach,Kogan Page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