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小学德育研究

时间:2023-07-13 16:44:03

导语:在中小学德育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小学德育研究

第1篇

[论文摘要]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论文联

再次,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发展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主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所以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在整体构建德育目标内容基础上,要树立“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整体构建本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包含德育的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四个紧密联系的要素。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1、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

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即“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新课程标准设计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四个生活维度,提出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生活主题,充分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

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在于更加切近德育的客观规律。第一,生活是德性发展的动力源泉。道德是人的“生活规则”和实践结果,人的道德素质所体现的是对生活规则的运用能力。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家的条件和环境。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水平逐渐提高,随着人参与社会实践程度的加深,社会实践不断对人的道德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与人目前道德水平这间形成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道德需要。这种道德需要包含着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是人参与道德实践、发燕尾服自身德性的动力。德育活动课本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与社会生活建立起多种联系,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引进了源头活水,增强了动力。第二,促进德性的整体性发展。传统德育课程偏重于道德知识体系和道德认知,现代认知派又将认知引向单纯的道德判断和思维技巧,造成德性发展的片面性。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个体只有置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能达成这种统一。同进,道德意义上的完整德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还要通过成就自影响社会,成就他人,即完整的德性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同样,只有参与生活实践,才能实现这种统一。这两种统一表现为人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即道德主体。《德育》读本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主体的“双主体”理念,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止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在教育者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发燕尾服道德能力,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开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道德主体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德育;研究

中小学对社会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接触的信息,来源于大众媒体尤其是网络报道在其脑海中形成的社会图景。由此,如何开展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教育,引导中小学正确面对网络信息,是值得政府、媒介、学校以及相关机构研究的课题。

一、加强德育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尤为突出的是设计活泼、色彩鲜艳的网络游戏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游戏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而处在生理、心理的“束缚”和“摆脱束缚”特殊阶段的中小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弱。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德育教育网络中的信息建设,一定要遵循“内主外辅”的原则,把重点放在拓宽教育信息的内涵上面,增强信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影响力。

1.要把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列入学校德育和管理的常规工作之中

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机构,将网络德育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公民教育的高度上来,真正重视网络素质教育,并将这项教育内容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融入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去。

(1)策划主题活动。每年中小学生拥有近3个月的寒暑假,为避免中小学生过度沉迷网络,社会、学校、家庭有责任为中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汇演、计算机网页创意大赛、动漫制作等课外活动,丰富中小学生的业余生活,调动青少年学生的上进心和创造性,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

(2)课堂成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要在信息技术课上加大力度做好具体引导工作,让课堂学习不再是“锻炼”,而成为一种享受,自然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道德观也会包含其中。

(3)学校要从管理和技术上进行必要的约束。作为教师不能完全阻隔有害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但应尽量最大可能地将有害信息杜绝在课堂之外。因此需要动员全体教师力量来建设现代校园网络教育资源。在开发建设的同时也进行应用,可以及时发现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进行更新、改正和维护。有了软件的环境,还应为学生提供具有创新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完善网络教育中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2.学校德育要主动出击,抢占网络阵地,构建学校网络德育体系

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中小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判断和应用能力。在网络活动中中小学生的自我选择的比例较大,教育干预的比例较小,因此培养及发展中学生具有自主的选择判断能力,辨别信息的真伪,了解信息的价值,使他们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利用网络学习和生活,着重培养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等教育。中小学生上网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因此通过校园里的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宣传橱窗、阅报栏等与校园计算机网络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积极、健康的立体文化环境。还可以开展网络德育课,注重网络伦理和法制教育,以及举办网络讲座。

二、积极培养适应德育教育现代化要求的“网络型”教育人才

加强网络技术培训、提高德育教育者的网络技术水平是构建德育教育网络载体的重要步骤。

1.在德育教育者中大力普及网络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方面,教师必须加强对网络的体系构架和工作原理的了解与掌握,以熟练地运用网络来开展德育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常用网络软件工具,增强网络中的德育教育信息的表现力。在网络软件工具中,我们认为教师要着重掌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网络工具:一方面是有助于发挥网络功能优势的工具,如Foxmail,Outlook,Internet Express等网络浏览工具,以及搜索引擎的使用等。另一方面是有关网络建设和网页设计的工具,如运用Frontpage2000、FlashMX等制作网页的技术。教师如果对这些技术只是闻其名却不知其用,则将直接影响教育者在学生中的声誉和威信,给德育教育网络化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着重培养一批能够熟练运用、管理和维护德育教育网络的综合型人才

重点针对中小学生教育进行专业的网络德育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德育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网络德育教育的知识和方式,使他们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有机融入必要的网络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要对教育进行专门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不同阶段网络德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佛年.中国教育的未来[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2]彭隆辉,孙继儒.中学德育课教学与改革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志强.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吴铎.中学德育课教学法: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德育 渗透对策

1.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1.1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

当前小学体育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涉及十分广泛,不仅包含学生个人性格的培养,还包含整个班级或者集体的合作精神培育。总的来说,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因此德育教育十分有必要。对于个人来讲,德育教育包括学生的品质、性格和行为举止培养,如老师教导学生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应该迎难而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与他人友好相处;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其渡过难关等。对于集体来讲,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具备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更好地发挥集体与团队的重要作用。

1.2小学体育学科德育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

当前进行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的学校,一般设立专门的体育教研组规划进行小学体育德育教育,受到学校教导处的领导。这种管理机构设置模式比较普遍,并且组成简单、效率高,但是比较局限,不能与学生其他方面的德育教育相结合。还有部分学校拥有与校长职级制直接相关联的德育管理系统,这种模式为体育德育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搭建了重要的桥梁,并且从上到下加强了学校对于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的管理工作,保障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水平、品质思想与道德观念的共同成长。

1.3小学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

学校在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老师的师德培养。只有老师的道德品质提高了,他们才能处处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从而加大德育教育的渗透力度。当前小学对于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不再像以往随便招收,而是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学业与道德水平。对于已经从事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师,学校也开始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其业务能力与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使德育教学的展开更有效与迅速。

2.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部分体育教师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还有部分小学体育老师认为小学体育就是学生在学习之余的放松课程,只要能让学生玩好并且不受伤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至于德育教育应该是思想品德老师的责任,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因为这部分体育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德育与智育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促进作用。基于这种思想,他们在小学体育课中并没有自觉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即使学校已经制定出相应的德育教育培养方案,也会偷工减料、应付了事,德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完全由着自己的心情而定,完全不考虑教学计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除了思想不重视之外,部分体育老师还在行为上表现出了对德育教育的不重视,他们一方面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思想道德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不积极进行阅读和学习,因此并没有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当然也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应有的德育教育。

2.2小学体育中的德育教育效率不高。

在小学体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具备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体育本身就包含着非常多的德育内容,但是一部分体育老师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保障,他们往往不对教材和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只是单纯地进行说教,并没有因人而异地积极探索适当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容易被这种单一的说教弄得心烦意乱,继而从内心排斥德育教育,不仅使德育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同样不利于体育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此外,德育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也是影响德育教育的因素之一,比如前些年我国对于青少年关于帮助他人的教育中心是见义勇为,但是这种方式明显会对没有足够自我保护能力的未成年人造成伤害,因此现在学校全部进行见义智为的德育教育,如果小学体育教师不了解这一思想的转变,仍旧教育学生见义勇为,势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3小学体育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培养,要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稳定发展,或许当时并不能看出什么,但是从长远眼光来看还是十分有成效的,因为这种积累性和长期性,学生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显得很重要。但是当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仅仅是体育老师单方面进行,学校各级领导并没有对教师德育教育渗透的情况做出评价,也没有建立学生的德育档案,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规划。而小学体育教师在没有德育教育体系的监督和管理之下,往往用自己熟悉或者简单方便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这不仅没有科学的说服力,而且会限制小学体育教育德育渗透的有效实施。

3.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对策研究

3.1提高体育教师渗透德育的能力。

教师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的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品格和道德的形成,因此学校要积极对体育老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自觉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从德育和智育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培训班,聘请行业有经验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和问题解答,帮助老师找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给予专业建议;联合其他学校举办经验交流会,交流彼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从而达到互相帮助、提高的目的;学校内部开展公开课评选活动,通过观看公开课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做出评价,同时也使观看公开课的其他老师从中吸取经验,以开展自我反思和自我改正。

3.2健全德育评价体系,把体育教学落到实处。

降权德育评价体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健全体育教师的师德工作评价体系,二是健全学生的品德评价体系。健全教师的使得评价体系有助于老师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从而给学生树立优秀的道德标准,具体评价可以依靠一些考核办法,比如领导评价,学校领导根据每个老师平时的表现给予评分;再比如教师之间的互相评价,因为彼此之间十分熟悉,因此评价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此外,还有学生的评价,因为学生是被教育者,老师德育教育的成效全部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健全学生的品德评价体系,可以通过老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两种途径,老师的评价可以从客观方面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评价,而自我评价是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评价,这两种途径的结合,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现学生的品德发展。

3.3提高小学体育教师选择渗透德育方法的能力。

每个学校或者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其特定的特点,因此教师要选择不同且适合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会使学生易于接受,并且要坚决抵制单一的说教,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游戏比赛法是德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体育游戏不仅使处于高学习压力下的学生有更丰富的课余活动,同时还为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供了有利环境,培养了学生之间互尊互助、互相关爱和当今社会必需的竞争意识。

4.结语

在小学教学中,体育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任。本文立足实践,着眼未来,希望能对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工作有所启示,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回顾与分析

    1.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 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 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

    2.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法,凯 洛夫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

    3.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如:为了改变大声喊叫的唱 歌,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 器乐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属于“凯洛夫 式”的。

    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 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 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一个时期内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仍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教育理 论基本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 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 ;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所 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学了九年音乐 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的思路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 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小 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 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研究、总结国内的经验及其模式。

    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音乐教研网络相继建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音乐 教学的有志改革者,他们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各方面进行单因子改革或整体改革的实验,他们的思路及经验, 在各地的刊物上都有报导,我们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工作。

    3.加强对国外音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研究。

    本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 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开 拓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 教学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 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 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美国的曼哈顿维尔音乐 课程计划,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以及螺旋型课程等,为音乐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 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上这些体系与流派,共同的特征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环境上都以宽松的形式,在没有课桌椅的宽敞教室内进行音乐实践与活动 。我们可以将这些体系的教学模式简约为如下图式:

    奥尔夫教学模式为:探索——模仿——即兴——创造

    曼哈顿维尔课程的五个教学环节:

    自由探索有指导的探索探索性的即兴表演有计划的即兴表演强化

    综合音乐感教学活动模式为:

    附图{图}

    三、音乐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 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 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2.生动与主动。

    “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 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质量与效益。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 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音乐教 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3.传授与创造。

    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 。从现代的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 个性发展。因此,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而我们的音乐教 学过程中,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要贯 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4.静态与动态。

    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音乐本身是非语义 性的,体态律动学的诞生,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 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

    5.单一与综合。

    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有多种,主要为声乐(歌唱)、器乐、欣赏、音乐常识与基本训练。作为普及的学校 音乐教学,“综合”是它的主体,而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综合”更为适宜。

    四、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

    1.我们对唱游课进行了初步总结:①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 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 目的,以培养他们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为进入中高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一方面积淀为 具备审美情操的基石,从而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唱游课的指导思想:“动中学,玩中学,乐 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③唱游课的相关策略:a注重兴趣;b人人参与;c创设情景;d加强表现;e加入竞赛 ;f即兴创作。④通过归纳,初步形成了游戏教学模式:

    附图{图}这一模式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让儿童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游戏中去学习音乐,在 游戏中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当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后,及时加以鼓励,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 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游戏模式既是唱游课的教学模式,也是唱游教 学的过程,这模式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紧扣,循环发展。这一模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 ,还可引伸到中年级。⑤唱游课教学评估,采用“音乐乐园”、“小小音乐会”等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能力、 审美情趣进行测试,并评定“优、良、中、差”。

    2.小学的中、高年级及初中,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游戏模式 逐步过渡到游戏、活动模式活动模式:

    导入活动创作表演、评议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与策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网络技术在教育和教学中广泛运用,改变了百年依旧的教学环境,创新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生活,已逐渐成为信息化时代人们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但与此同时,主宰着家庭教育的家长,主导着学校教育的校长和一线教师们,“谈网色变”的现象却十分普遍,一方面,学生们极其喜欢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学习与探究;而另一方面,家长和学校又总是严格限制或者禁止学生上网,这种矛盾人人皆知。究其原因,因为家长和学校都担心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做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担心学生会网络成瘾,担心学生会轻信广告信息被骗等等。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一方面媒体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等现象进行过强化报道,为家长和学校担心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更为关键的是,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令人担忧,他们缺少对媒介的分析与批判能力。因而,大力倡导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媒介素质,已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一项新的课题。

一、媒体、媒介、传媒与媒介素养概念

由于媒体、媒介、传媒这三个名词是来自于英文“Medium”(Media的复数)一词。英文中“Medium”的意思是指“一种中介物、工具或机构:它是一种用来承载或传递效果或信息的物质或渠道”。但译成中文后,对应出现多个名词,在应用中就出现了疑惑的现象。“媒介”是“使双方(人或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它是以语言、音效、图像等符号来承载信息的物质实体。“传媒”是指“传播媒介,特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工具”。由于“媒体”、“传媒”两个概念的侧重点为“组织机构”,而“媒介”的侧重点在于“产品”或“渠道”,对机构无法进行教育,而对已成为现实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媒介,探讨其与人的关系却十分必要。因此,从教育角度出发,更侧重于使用“媒介”这个概念。关于“媒介素养”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诠释。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研究学者张开于2003年就给出了定义:“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2008年又对该定义进行了更新。另外,媒介教育研究者白传之、闫欢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批判性地解读和欣赏多种媒介讯息与作品以及利用媒介获得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相对来说,张开的定义较为清晰,易懂,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表述其中。而后一种定义相对简洁,其中白传之和闫欢的定义中不仅强调了“批判性解读能力”,还强调了“利用媒介发展自己”的观点。综合以上定义,我们可以析出,“媒介素养”最为关键的素养就是“批判性地解读信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发展自己”等。显然,这种素养是信息社会中人人必备的一种素养,它有别于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需要急待提升的一种新型基本素养。

二、媒介素养内涵的发展

媒介素养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在过去几十年间,媒介素养经历了四次大的范式转移。最初是基于保护主义立场。当时,报纸、广播、电影等大众传媒刚刚开始普及,基于大众媒介对人们的负面影响这一背景,为了对青少年“保护”而采取的一种“免疫”措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职责是给公众打预防针,防止侵害;20世纪60年代,媒介素养强调提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这一时期,电影电视进一步普及,多元文化观念渐渐被人们接受。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由简单拒斥向辨别鉴赏转型,人们需要提升的不再是免疫力而是分辨力,以辨别不同媒介内容、品质、品位的高下,并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20世纪80年代,媒介素养的重点是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读,强调大众媒介制造假性意识的巨大潜力,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由外部文化强加的价值观念,而媒介正好代表了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所以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批判解读能力;20世纪90年代,对媒介文本批判性解读转为“赋权”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分析、推理、传播和自我表达技能的发展来提升自。在国际上有关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同时,中国大陆有关媒介素养的研究近年来重要性也不断凸显。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者卜卫1997年第一次将媒介素养的概念引入中国大陆,到今天媒介素养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媒介素养理论与实践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到目前为止,大陆无论是面向公众,还是面向中小学和幼儿园都还很少开展正规的、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就是和台湾地区相比差距也非常大。因此,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新领域,全面培养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与内容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媒介素养研究的深入,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尤其是世纪之交,媒介素养研究与教育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1990年和1992年加拿大的媒介素养协会主办了两次国际会议,1996年后美国各州中小学课程标准,开始大量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尽管如此,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根据自身的国情,确立了不同价值取向和教育内容的媒介素养教育,如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批判性教育”,而日本媒介素养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侧重于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和利用的“传播能力”。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就侧重于平衡媒介内容、媒介生产和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引导青少年对媒体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主要有两种观念:一是“赋权”式的启蒙导向与“适应”式的宏大价值导向。前一类观念主张以“赋权”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赋予权力是一个过程,受众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批判地运用存在于他们直接经验之外的知识与方法,目的是加深他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以“赋权”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具有借助媒介启发人们摆脱蒙昧的意义,能够启蒙受教育者个人的权利意识,引导人们以批判的思维解构媒介,从而理解自身的社会处境,学会利用媒介维护自身利益,积极主动地争取个人的自由幸福以及社会的民主公正;后一类观念主张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要“适应”国情并体现宏大价值。主张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要教育我们的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和捍卫者。这类主张致力于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维护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意义”,偏重于社会层面的诉求。我们认为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这两者都需要考虑,既要培养受众个体的自由和利益诉求的主动性,同时也必须考虑国家社会层面的需要,做到“赋权”与“适应”兼容。我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重点关注“批判性地解读信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发展自己”三个方面重要素养的培养。要养成这三个方面的媒介素养,可借助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媒介素养中心创立者伊丽莎白。托曼提出的“五个核心概念”和“五个关键问题”来阐释和剖析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五个核心概念是: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是建构的;媒介信息是用媒介语言按其自身规则来被建构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媒介包含价值和观点大多数媒介信息是为了获取利润或权力被建构的。五个关键问题是:谁创造了这个信息?应用了什么创新技术来吸引我们的注意?不同的人对这个信息理解与我可能会有怎样的差别?在这个信息上,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价值和观点被表达或略去?为什么这个信息被发送?对“五大核心概念”和“五大关键问题”的深刻理解过程,就是受众的“批判性地解读信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发展自己”三个方面媒介素养的培养过程,这也正是我们进行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四、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参照其它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在我国中小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普及和弥补过程中,建议采取如下策略。

1.政府部门通过立法来推进“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支持。在我国,政府是教育的主导部门,因而从政策和体制层面保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开展是关键因素。政府可以通过成立专门机构来负责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建立相关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推行。同时,高校应为政府决策机关提供专业上的支持,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和培养资源,只有这样才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真正落实到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去。实际上,这种做法在国外已有很多先例:如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的努力,安大略省最先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课堂教育,成为北美第一个正式从法律上规定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为必修课的地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K-12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

第6篇

【关键词】中小学;贫困生资助;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贫困生资助政策已成为保证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小学生资助工作已成为义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贫困家庭学生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有利支持。但是,目前许多中小学在组织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忽略了学生的精神资助,受助学生责任心、感恩意识严重匮乏。对此,感恩励志教育在中小学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有效渗透,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此,笔者结合相关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对感恩励志教育渗透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一、实现感恩励志教育在资助工作管理中的有效渗透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资助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管理体系,因此,要想实现感恩励志教育在中小学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有效渗透,应将感恩励志教育融入到整个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中。

首先,结合资助项目渗透感恩励志教育内容:目前,针对中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而言,我国除免除中小学学生学杂费外,政府以及地方院校推出了国家助学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救助贫困中小学学生补助、免费班车等资助政策。对此,中小学校可依据不同资助项目类型,在“育人”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感恩励志教育渗透,用以提升学生感恩意识。例如,救助贫困中小学学生补助主要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给予的教育补贴,对此,学校在依据该资助项目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资助项目的意义所在,让学生对国家发展以及资助工作具有充分了解,并通过组织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确立受助者,从而给予学生以鼓励,提升学生正确认知能力,激烈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向上[1]。

其次,依据资助工作管理环节渗透感恩励志教育内容:学校在组织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应对资助工作具有明确的认知与理解,并根据资助工作各环节要求,创设感恩励志教育活动,用以实现学生资助工作与感恩励志教育工作的协同性发展与管理。例如,在学生受助申请时,教育管理者事先召开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初步促M学生对感恩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在申请书中进行感恩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在受助申请审核过程中,将学生道德行为与人格品质列为评审标准中,使学生对资助工作具有正确的认知,使学生对道德、行为、品质、感恩重要性具有直观感知,从而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提升;对已受资助学生积极向上、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典型代表给予鼓励与表扬,形成“从众”与“帮带”效应,而对奢侈浪费、不知感恩的学生取消受助资格,为资助工作中感恩励志教育提供良好氛围[2]。

二、利用日常教育教学渗透感恩励志教育

日常课堂教育教学作为教学机构教育工作的主体,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育机构可通过利用课堂教学,推动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励志教育与知识教育、德育教育、审美教育、价值教育、情感教育的协调性发展,实现日常教学管理下感恩励志教育的有效渗透[3]。

一方面,教育机构可将感恩励志教育列为日常课程教学体系中,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与生长特性合理编制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通过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感恩励志知识的理性传递,用以培养学生感恩、励志情怀[4]。如,在实际教学中融入资助工作相关内容(包括免费班车、义务教学教材免费政策等),从而提升学生感恩意识与荣誉感。

另一方面,教育机构可将感恩励志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进行融合,包括语文、思想品德、音乐、绘画、体育等学科。例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现代感恩励志代表人物事迹等融入到语文阅读与写作中,实现感恩励志教育相关品质与素养的渗透,促进学生诚信、团结、感恩、自立自强、不畏挫折、坚毅、宽容、自信、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三、营造感恩励志教育环境,拓展感恩励志教育途径

学校可通过组织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感恩励志教育氛围,开拓感恩励志教育渗透途径[5]。例如,学校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感恩演讲比赛、感恩励志主题征文、感恩励志文艺汇演、感恩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营造良好校园感恩励志教育氛围;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母亲节)、教师(教师节)、学生(儿童节/青年节)、老人(重阳节)、祖国(国庆节)的感恩之情。

学校也可依据现代化教学平台,为贫困生搭建感恩励志教育平台,促进贫困生感恩行为的具体体现,实现感恩励志教育多元化构建。例如,组织贫困生志愿者活动,引导贫困生给予身边的人以帮助;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感恩励志教育网络平台,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渗透与发展,用以保证感恩励志教育质量与效果的提升。例如,通过家庭教育使学生在与父母沟通与交流工程中,感知父母的不易,提升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情怀;通过社会、媒体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生活中感染学生,帮助中小学生尤其是贫困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思想情感理念。

四、构建中小学感恩励志教育渗透机制

中小学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励志教育的渗透是一项系统化、复杂、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学生发展趋势,建立长效感恩励志教育渗透机制,在保证资助工作规范化、全面化、真实化、准确化、公正公平化的基础上,实现感恩励志教育常态化、协调化的发展。从而保证学生在享受政策的同时,履行义务。例如,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促进学生感恩行为的有效实行,尊重学生自尊心,提升学生自信心。

总而言之,感恩励志教育在中小学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有效渗透,是一项复杂、系统的过程。相关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应在认知到感恩励志教育渗透重要性的基础上,转变教育教学管理观念,实现义务教育工作中感恩教育与知识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情感教育等一体化、协调化发展,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与培养,提升贫困生感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铭,王守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6:56-58.

[2]郝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S1:82-83+98.

[3]张大卫.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18:79-84.

第7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文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078-03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蕴藏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师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人格品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几年来,哈尔滨市按照中央和省有关会议精神,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旋律,始终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以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构筑生活化德育体系的建设目标,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我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培养文化的高度自觉与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对我们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先进性、思想性,发挥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传承,从而引领未成年人思想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上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青少年崇尚真善美,憎恶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同时要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从老师、同学身上感受到激励、尊重和友爱,从班级和团队活动中感受到和谐与温暖,从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

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疑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和持久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育德环境,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挥积极作用。

二、哈尔滨市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些年来,我市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要求从各学校校情、师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整体谋划,整体设计各自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同时要求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内涵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些要求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内涵的提升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时,我市非常注重其内涵的提升。尽管各中小学校做法各异,但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上,都是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力求体现各自的办学思想。如49中学为每一名师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尚志一中“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双城兆麟中学的“麟园精神”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精神,是对学校人文传统、治学精神、办学风格的理性思维,是学校展示给社会的一张“文化名片”。同时,各中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确立校训、形成校风、制作校徽,创作校歌时,充分提炼校园文化精髓。如南马路小学的“自主、合作、立异、追新”;第八中学的“你为成材走进来,我为发展走出去”;文化学校的“我能行,因为我知道该做什么”;第五中学“良好的习惯,是你一生取不完的利息”的校训已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主线。学生们受到校园精神的熏陶和激励,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成长的精神动力。

(二)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我市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功能,各学校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传统美德、英雄事迹、国内外重大科学发明和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等,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中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在校园的各种场合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通过环境建设、学科渗透、实践活动,编辑校报校刊,制作教风宣传牌,建立校史陈列室和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让师生耳濡目染,增强师生对校园人文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尚志小学根据自己的特点规划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成功打造了以“尚志”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雷锋、红岩、兆麟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以时代精神和学生精神需求为切入点加以设计,在内容上都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

校园里各种寓意深刻、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联系校园文化“软硬”件的桥梁和纽带;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减轻学生各种压力的一种方式。我市各中小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组织和开展了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如有的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开展实践活动;有的学校以“看家乡、爱家乡、颂家乡”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有的学校组织学生积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展夏令营、磨炼营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以及各中小学校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品香粽、赛龙舟、话端午、中秋赏菊诗会等实践活动。同时各中小学校将传播民族节日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民俗、民风的宣传教育,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用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塑造学生高尚品德,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三、哈尔滨市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其别指出,要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虽然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肯定,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市一些学校,由于对校园文化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准确,对校园文化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把握还不够系统、科学,导致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同时还有一些人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冲击,是浪费时间,是不务正业;认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美化校园环境、建设文化活动设施、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奢侈等,这些都影响着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校园文化既有共性的一面,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正是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体现,对学校成员具有巨大号召力和感召力的根源所在。但是,我市一些中小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尚未注重体现各学校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凸显学校的特色,从而不利于提高校园文化的吸引力。

(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活力

我市一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看起来布局合理,格调也幽雅,但缺少特点,形式单一。张贴的名人像、警句格言等一成不变,学生对其熟视无睹,布置成了一种摆设。教室布置整齐划一,墙面整洁干净,感觉不到生命的流动,缺少鲜活的育人平台。

(四)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创新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不少学校的文化活动看起来丰富多彩,但缺乏创新性。况且一些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多以应付上级为目的,组织不够科学严谨,看起来轰轰烈烈,但说教型的偏多,没有体现校园文化多层次、多内容的特点。

四、加强哈尔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方位配合。因此,我市有关部门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统筹协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设优质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实现哈尔滨市新发展战略和目标,为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我市各中小学校要不断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措施,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有章可循。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尽快制定本校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中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同时,各中小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建设结合起来,在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同时,还要投入必要的资金给予物质保障,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

(二)丰富载体,服务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种隐性的东西,它必须依赖于各种载体来体现,校园文化也是如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载体,才能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因此,我市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以课程为载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中小学教育阵地;以网络为载体,拓展教学空间;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建设氛围;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制度文化;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课堂教学与学生德育建设、生活自我管理相结合,与学生学习目标相结合,打造社会主义校园文化。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有效利用校园文化的各种载体,才能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让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形成具有本校办学的鲜明特色。

(三)开展活动,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活力

我市中小学校应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结合各自特点和文化传承实际,开展特色鲜明且具活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形成“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新格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尊重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差异、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既要体现知识性、科学性,又要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多措并举,挖掘学校文化特色

由于各中小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学生特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也应有其独特的风格。挖掘我市各中小学校园文化特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传统是历史赋予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在积淀学校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凸显其特色。二是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根据各学校学生特点和人文精神,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形成校园文化特色。三是特色创新。既要以现有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又要根据时展的需要规划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景。在规划时,要着力以特色确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位,体现校园文化特色。

(五)努力创新,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性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新的环境变化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要本着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原则,进行全面规划,整体推进。一是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握主题,选择更贴近国情、校情、学生实际的文化主题,形成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健康的和积极的校园文化。二是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束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校园文化富有时代气息。三是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要把校园文化活动的触角延伸至校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与企业、社区等联姻,形成校园、社会互动网络,使师生学习和生活受到感染和熏陶。在借助社会力量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 of Strengthening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Harbin City

DING Ji-cheng,DING Gui-fang

(Sociology institute,Harbin Social Science alademe,Harbin 150010;

Meris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Qiqihar city,Qiqihar 161021,China)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训练方法

在新课标改革实施以来,语言训练成了语言类学科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语言训练,小学语文成了运用语言训练最为普遍的前沿阵地。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语言训练的方法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更是显著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从而营造出互惠共赢的局面。

一、语言训练的重要作用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始终贯穿整个学科体系。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语言的训练,其在整体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语言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搭配合理详细的方案进行训练,不能盲目求快、急功近利。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进行语言训练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要加强对语言训练手段多样化的重视。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根本是一种基本的技能,需要不断地运用和积累,然后逐步地得到提升,这与其他的体育竞技类技能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都忽视了词语的积累,更缺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年纪小,理解力和思考能力尚未完善。此时注重词汇和语言的积累对于他们来说为时尚早,不免有操之过急的嫌疑。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只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对其中优美的词汇或语句则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学生由于缺乏语言和词汇的积累,往往导致在日后的训练和写作练习时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写些什么。

另外,在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缺乏与人的交流和沟通,自私自利、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点暴露无遗,和以往相比,孤僻、不合群的学生人数也在与日俱增。而语言训练这种充满互和交流性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之间可以平等交流、相互沟通,对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训练这一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综合素养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二、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涯里,小学语文学习就是其中的一叶扁舟。而语言训练就是这一叶扁舟上鼓起的帆,如何能让小学语文学习这叶扁舟“远航”,则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设立语言训练目标和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语言训练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训练目标和学习任务,不仅方便以后具体对语言训练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未来的语文学习增添了更大的学习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大小制定任务与目标。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训练主要是以正确拼写汉字和语文听读能力的培养为主。高年级的学生,年纪稍长,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更强,此时的语言训练应该以流利表达自身观点,能够基本分析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主。

为了加强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训练,教师除了布置单一的语文抄写作业外,还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把其中觉得比较好的词语摘录下来,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全方位地学习语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全班分组讨论,语言训练中的这种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和交流,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对整体语文学习的把握与认知得到升华,还能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环境中学习小学语文,从而大大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训练中,最后的环节就是对训练成果的评价和总结。这种评价是相互的,既有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整体评价,也有对学生个人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互相的评价。在最后的评价中,教师要对语言训练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重点表扬,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更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语言训练这一教学方法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通过语言训练,锻炼了小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水平。通过语言训练,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通过语言训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加强对语言训练的应用,并且积极进行更多该种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

第9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 在给中小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甚至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和危害。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生网络成瘾这个社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旨在找出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基本对策。我们要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真正戒除网瘾,以促进我市中小学校健康稳定地发展。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伊宁市第七中学、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的学生和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310份,有效回收288份。访谈的对象为上述三所学校的部分学生。

2.研究方法

“伊宁市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的调查是一项实证性的研究,在研究中主要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作为研究手段,开展了集体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等。

二、调查内容

“伊宁市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以访谈作为补充,就课题关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家长隔阂;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上网情况;上网对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影响;网络成瘾的特征。

三、资料的统计分析

问卷经过整理后录入计算机,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调查结果

1.被调查青少年的基本信息

(1)性别

在本次调查的288人中(按有效收回的调查问卷人数统计),初中生(男生)84人,初中生(女生)110人,高中生(男生)46人,高中生(女生)48人,上网人数率91.6%。初中生上网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88%,上网的女生仅占女生总人数的72%,高中生上网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89%,高中生上网的女生仅占女生总人数的72.9%,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可见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上网成瘾。

(2)父母的文化程度

调查表明,上网同学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小学以下的有10.35%,初中的占40.3%,高中的占37.6%,大专的占14.4%,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占23.3%。相对比而言,未上网同学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小学以下的有16.5%,初中的占38.6%,高中的占33.0%,大专的占9.1%,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占2.8%。上网同学和未上网同学父母的文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别,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上网的比例也就越高。

(3)家庭收入

在家庭收入上,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集中于500~1000元和1000~2000元,有效比例分别为8%和8.7%,而未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集中于200~500元和500~1000元,比例都是16%。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明显高于未上网青少年的家庭人均月收入。

2.青少年上网的基本情况

(1)上网青少年家中的电脑和联网情况

在家里已经配电脑的青少年人数率较多,其中家里配置了联网的青少年较少,而在家里未配电脑的青少年的人数率较多。

(2)上网时间

青少年每次上网的时间多集中在一小时左右和两到三小时,每次上网时间非常长和非常短的青少年比例都不超过10%。调查表明,大多数青少年上网的时间比较合理。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为两到三小时。

(3)上网地点

被调查的青少年中,11.3%的青少年在家里上网,45.3%的青少年在网吧上网,9.2%的同学在学校上网,在同学家上网的占5.2%。可见网吧是青少年获得网络资源的重要场所,它对青少年接受影响产生作用,因此如何处理网吧建设和网吧管理问题不容忽视。家庭排在青少年上网的第二场所,证明家庭也是青少年获得网络资源的重要场所,因此家庭的网络状况以及家长对网络的认识会对青少年接受网络的影响发挥一定作用。主要在学校上网的青少年比例较小,说明学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作为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在为青少年提供网络资源和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4)青少年上网的目的

青少年上网的目的依次为娱乐放松、查询信息、与人交往、辅助学习、了解社会和学习电脑技术。这反映出被调查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和寻找信息。

五、讨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健康心理日趋成为二十一世纪对人才选择的重要条件,作为时代的新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进而能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就显得越发重要。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仍不成熟,各项心理健康指标均不稳定,甚至有的中学生的心理年龄表现得要小于他们的生理年龄。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和好奇心强。这些特点对于中学生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中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相对比较狭窄,涉世不深、阅历较浅,鉴别力、选择力、自控力不强,对一些不良事物缺乏免疫力,加之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在变化万千的各种社会环境中,容易受到诱惑,容易上当受骗,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根据2008年5月伊宁市3所民族中学调查报告表明,大多数青少年的网络使用集中在角色扮演、游戏、信息聊天上。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男孩和女孩在网络使用上的内容有显著差异。男孩们更喜欢在电脑上玩网络游戏,而女孩们更喜欢在网上和朋友聊天,发e-mail。

从整体情况看,中学生的网络应用情况较好,主要表现为:学生上网的时间较为合理;多数人能正确对待网上交友;善于利用网络这种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从调查数据看,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和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对网络成瘾人群进行调查,发现网络成瘾者共24人,成瘾率为9.4%。

中学生在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状况上存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角色差异。

上网时间、上网动机、上网地点与网络成瘾间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在上网活动方面,与非网瘾群体相比,网瘾群体的活动有一些明显的特征。网瘾群体上网活动更倾向于娱乐性。

网络成瘾学生与未成瘾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差异。网络成瘾学生主要表现出高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人际关系敏感,有明显的敌对倾向。成瘾者的这些心理障碍使他们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很容易受到挫折和失败。由于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矛盾或压力时,不善于向别人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很少得到家人、同学、教师和朋友的关照和帮助,因此就转而求助于宽松、匿名、互动、开放的网络。在网上可以轻松、随意地与他人交谈,建立自己的网络人际关系,这种宽松、互动、开放的网络成为网络成瘾者建立网上人际关系,逃避现实,发泄自己消极情绪的场所。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复杂的,有自身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从自身原因看,很多是因为心理因素引发的,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上网群体,在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青少年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形成矛盾,生理心理发展需求与社会教育要求也形成了矛盾,这些都会使青少年难于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难于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易使青少年产生各种心理困扰,以上问题都将对青少年网络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当他们面对这些五光十色的外部信息时,由于年龄较小,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还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其个人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启发学生认识信息时代的特点,使学生站在立志做时代新人的高度,自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网上行为不可避免地对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逆反心理使教师不能仅仅依赖简单的说教,只有通过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明辨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我们可以通过认真授课,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与学生谈心,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提高认识并走向成熟。但学习是中学生主要的生活内容,是他们最为敏感、最易于受到良性或非良性刺激而引起一系列心理效应的重要的生活内容。教师应抓住解决有关学习的心理问题,通过帮助他们体验战胜学习困难,缓解学习压力,进而获取良好的成绩,促使学生体会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过程,从中悟其规律,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总之,网络是信息的基础,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大力普及网络知识,打破网络的神秘,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观,正确处理好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趋利避害,掌握上网的正确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合理选择信息,就能经受住网络时代的挑战,使网络发挥真正的作用,让全社会联起手来,共同创造。同时,开展各种科技兴趣活动、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等会将一部分青少年从网络中吸引到现实生活中来,让其充分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乐趣,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对青少年教师及其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知识培训,及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从生活、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给网络成瘾者提供关怀与心理支持,尽早帮助其摆脱网瘾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林绚群.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