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8 00:27:00
导语:在初二地理册知识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于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热门范文 初中地理作为次科存在教学时间缺少,学生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的实际情况。地理科要求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虽然每年都有所下降,但实际上一些知识点还是比较难于掌握,遗忘率非常高,如资源中矿产的分布、降水的分布规律等,如果硬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会严重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做到教学上使学生通过“悟”来学习,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放下包袱,对一些难懂的知识点只要求学生知道便可以了。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即是开发学生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就能更好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对地理科的好感,为将来高中地理的高层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的学习方法是“悟”的要决。
各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兴趣。地理作为次科,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更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否则学生会放弃地理这一科。但地理课本的知识编排过于严肃,趣味性不足,故事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开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触类旁通,做好引导,理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是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例证,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引证了地球的自转;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证了地球的公转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体验来引导,如讲到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单纯讲应如何做,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黑水河的可怕、废气呛人的滋味,同时让他们写上一份调查报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讲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番禺地区的自然特征去理解。
2、情景感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由感性思维转入理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途径,而地理知识的直观感悟更是比较可用的。如讲述到沙漠地貌时,让学生从一张清晰度高的实物景观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气候干燥特征,其效果比老师讲一万句有用得多。又如讲述南北气候异同时,用两张南北方特色景观的图片进行对比,再加上表格练习,学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讲西欧和北美气候和地形关系时,运用寥寥数笔的简笔画画出两个地区的差异,再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效果更好。
3、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来使学生有所“悟”。
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知识间带规律性的东西,如说到南方地区时,可让学生用北方地区来对比,找出南方地区独有的自然特征;又如讲到北美的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时,可用欧洲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来比较,就能使北美的气候特征鲜明突出。通过对学生进行对比思维的培养,就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进行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树立地理知识的全局感。
4、合理的讨论是启发学习的好方法。
过去,我们的教学一直强调提问、讲授、严肃的课堂纪律,却从来没有安排学生讨论,其实这是个误区,其实,只要教师调控得当,预留一定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讨论的时间,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讲述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时,列出几个引导性的提纲,如:对气候影响的四大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对南极气候的影响等,让学生讨论其成因,通过过去积累下来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5、培养外展思维是“悟”的提高。
地理教学的感悟还在于举一反三。地理课本的知识内容与一些时事问题密切相关,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一些热点问题,在增加地理知识的可用性的同时,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就可由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延伸至开发大西北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有关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讨论研究开发西北地区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学生纷纷表示真正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6、开展多种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如果设计安排得当,则会极大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我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观星,面对满天繁星,细听星座的动人传说,通过高倍放大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环形山,学生的兴致未曾如此高涨过。虽然,对于星座的知识,他们不一定会懂,但他们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被激发起来。
7、动手制作效果更佳。
自己设计并动手制造小道具或者收集地理小标本、地理小资料,会使学生从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识。如讲到南方的水稻土、红壤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到郊外收集标本并进行观察记录,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讲到经纬线的分布时,在课前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小地球仪,再进行观察后完成表格练习,效果比教师费力讲解效果好。
8、让学生设计一些小表演或演示也能提高学生的悟性。
在地理教学中,有一些本来很有趣的知识内容却被课本讲述得非常枯燥,此时,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图片、声像资料或文字资料,进行自己设计的演示,效果也不错。如讲到旅游时,课本的风光图片非常有限,文字内容太过严肃,会做成学生感到难记的现象,这时可由学生担任导游的角色,让他们自己收集资料来讲述祖国河山壮丽的风光和旅游名胜分布的位置(可联系交通中铁路的分布),又或者让他们制作相关内容的手抄报,以及风光照片进行演示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感悟知识。又如讲述广州地区“三年一中变”的成果,就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自主编辑,进行演示性讲解,教学效果比老师讲授好得多。
9、增强学生的阅读机会,让他们学会发问、懂得看书、学会查找资料,成为学习的主人。
地理的科普读物有很多都是形式生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如《少年科学》、《世界奇观》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书、多思考。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讲述课外所学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悟性。
要“悟”关键在于教者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地理知识之间带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和规律性,学习上要悟,则要求教者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懂得知识间一般的联系,引导他们去发掘课本上的知识,不要包办一切。如在区域地理中,气候一般都受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的影响,气候和地形等又决定了区域的自然特征,而经济特征、人口分布和生活特色又受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交通和资源分布的影响。
教师可以在讲课的基础上,总结出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规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综合法),为他们将来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好像讲述青藏地区的特点时,由于前面已讲述了多个区域特点,学生已大概掌握了区域特征分析方法,此时,就不应再由教师讲授太多,教者可列出几个提纲式的引导问题,让学生分小组研究解决,再由教师整理出思路。另外,也可以设立一个地理主题,让学生按小组收集资料进行讲解,效果也好。
关于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热门范文
一、情况分析:本学期担任初一年级的教学任务,面对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不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好教学的切入点,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教材为湘教版新教材,其内容同以前相比教淡化了具体知识,虽然内容浅显了,知识点少了,难度降低了,但并不说明课就好上了。如果我们不认真去挖掘,将失去课改的意义,所以要用务实的态度紧跟课改的步伐,学习新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在努力学习积极尝试中不断提高。
二、教学目标:按照大纲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以学校、年级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用多种方式和教学模式,高效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提高,同时传授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由“我要学”向“我会学”和“我乐学”深入,构建综合素质的形成。
三、采取措施:
1、抓好常规教学,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并及时进行反思,形成文字。
2、倾听学生意见,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6、利用网络获取多方面教学素材,充实课堂内容。
7、做好考试分析工作,全面分析各班级、各学生的学习质量分析。
8、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以整合学科内容,并逐渐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关于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热门范文
一、学生状况分析
初二年级时一个历经1个学年有序建设的、并颇有成效的年级,年级整体情况较好,生活、学习基本上能按部就班,全年级225名学生,有六个班级,除初二(1)外,均形成了有序课堂。初二(1)班有学生37名,班级分为活跃,最能深度学习,需要完善的是课堂秩序;初二(2)班有学生37名、初二(3)班有学生32名、初二(4)有学生33名、初二(5)班有学生41名、初二(6)班有学生35名,这5个班级基本形成了有序课堂,为有效教学事先存在了基础。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地理为中国地理的区域部分,主题是中国大区域内不同尺度的区域状况。主要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区域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用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
三、教学目标
1、让复杂的内容变简单
2、让简单的框架丰富起来
3、经营有效课堂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
(1)充分发挥“几何地图教学法”和“地理学案”的作用。
(2)强化地理学案,以“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基础化”为思路,深化学案的设计和应用。
(3)充分准备,高质量完成地理会考任务。
2、措施
(1)每一节课强调学习思路,明确整体线索和正在进行的环节。
陈钱林在家庭教育中倡导“自主学习法”的家教妙法,把自己的两个孩子―― 陈杳与陈杲送进世界名校的大门。自主学习具有神奇的魅力!而其操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只要家长有心,完全可以利用寒暑假的空闲时间引导孩子学会这项技能。
自学从探究、拓展学习开始
引导陈杳与陈杲探究,开始于幼儿期,要求较低,更多带有游戏的色彩。
探究与游戏的区别在于,以学习引导游戏,在游戏中多一些学习目的,多一些假设、联想、归类与推理,多一些反思、感悟。两个孩子探究的“课题”,涉及动物、植物、天文、地理、历史等。因为年幼,探究不可能取得“科学成果”,但不知不觉中,他们知识面拓宽了,学习能力也获得了发展。
小学开始自学效果最好
陈杲6岁上小学。大约3个月后,我吃惊地发现一个大问题:陈杲的数学思维退步了。期末,我与陈杲商量,做出了大胆的决定:跳级。
陈杲直接从六年制的第二册跳到五年制的第四册。刚开始时,陈杲成绩不好,过了半个学期,成绩上来了。跳级后,陈杲不断受到老师、亲友的称赞,学习兴趣很浓。第四册读完后,又跳了一年直接读第七册。同样,成绩再次赶了上来。
两次跳级,我都是给他教科书让他自学,他不懂时,我们夫妻俩帮助解疑。英语(精品课)难自学,我请老师辅导了他一段时间。等跟上同年级的功课后,我引导他将自学的习惯坚持了下来,抽空自学课外书。
陈杲在家学习很自觉,按课程表自学。如课程表上是语文,他就学习语文;课程表上是体育,他就跳绳、玩乒乓球。因尝试自学,陈杲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特别高。
每学期开始后,陈杲总是很快地将全册教材自学完毕。读初二时,陈杲已经将初三的数学、科学学完。就算很难自学的英语,他也总是超前学习。
这让陈杲增加了自信,也提升了学习能力。
初中开始自学也不迟
陈杳自学,从初中开始。陈杳刚读初中时,学习压力明显增大。一次,晚上10点我才回家,发现陈杳还在做作业,我妻子在旁边陪着。我叫陈杳先睡觉,她不肯,将已做好的作业本、书本扔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做未完成的作业。
我想这么苦学总不是办法,就引导陈杳大胆自学。我引导陈杳合理分配作业时间。刚开始时,成绩有所下降。那段时间,我也吃不准,但我还是引导陈杳坚持自学。我们商量,如果真的不行,不能太勉强,干脆早点转方向。
大约两个月后,陈杳的成绩慢慢上来了。第一学期期末考,陈杳考了班级第13名,信心大增。第二个学期,陈杳在学习方法上有了改进,成绩明显进步,期中考、期末考都取得班级前10名。
陈杳读初二后,自学逐步成为习惯。她基本上能分清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每个双休日,陈杳都自学下星期的内容,将下星期的一些配套题目先做好一些,成绩也开始拔尖。
寒假中,陈杳基本自学完了初二下学期的课程。初二期末,陈杳已自W完初三的课程。陈杳参加中考模拟考,成绩名列前茅。
超前学习具有神奇魅力
我在读初中时,我父母托人从杭州邮购了《数理化自学丛书》,我自学后,数理化很快拔尖。我个人的自学经历,使我深切体会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力,而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当孩子能自主学习时,其能力的发展将明显提速,自然更有利于超前学习,这样就进入良性循环。陈杲的超前学习,主要是看教材,并做相应的习题。
陈杳的超前学习,自己到新华书店找了教材全解,进行自学。比学校教学进度略微超前,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课余时向老师请教。
陈杳总结说:“许多知识点,如果要求每次都搞清楚,会花很多时间,甚至会钻牛角尖,但学了后边的内容,回过头来再看原来的‘拦路虎’,克服起来会很轻松。”
自学的精髓在于尊重个性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在一个教学主题开始以后,教师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这节教材中“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这一目时,我是如下进行教学设计的:首先引导学生谈一谈我们吉林通化地区空气状况,然后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第48页“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这一目,然后做《走进地理世界》里对应的练习。这样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对空气质量好坏高低的标准这一知识点产生了一 种非常强烈的去了解的渴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开始了积极主动地学习,由传统学习方式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需求,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后面的自主学习中去。
二、加强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为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在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倡导合作交流,相互学习。例如在学习 七年级上册地图知识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实际作图能力,我将七年级(5)班的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在分组时充分注意到各种特长生的合理搭配,并要求各小组准备好绘图的必备工具,针对我校校园面积小的特点,要求各组在一个活动课里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活动开始后,各小组都表现了极大的活动热情,进行了恰当的分工,测量、记录、换算、画图、复核,就这样学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信息交流,通过面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启发,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为了达到速度和质量的双层要求,在整个过程中有许多同学异常着急急、兴奋,不仅流下了劳动的汗水,有的同学甚至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心灵之间进行了碰撞,拥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小组内的集体力量,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三、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在“合作与互动”的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是以他们的动为基础的,而他们的动又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预习的方法达到启动的效果。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如新单词的领读及分析,尤其在词汇量较大的单元或课文;在新的语法引入课堂之前,可以通过笔头做预习题先了解知识点;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进行初中英语第二册(下)Lesson 102 Miss Evans教学之前,我组织学生观看了泰坦尼克号最后下沉时的片段,在正式上课之前提出以下问题:
1. Do you remember the film we saw yesterday? What is it?
2.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ship?
3.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sad story?
4. Today’s lesson will tell us a young woman. She was in that ship when the ship sank. Do you know who she is? And what happened to her at last?
由于学生已经看过电影,印象比较深,对故事里的大致情节有所了解,使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二、 “合作与互动”的基础——学生自学
在新授课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例如,初中英语第二册(下)Lesson 102 Miss Evans一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1. 学习有用的词组或单词:here and there, thankful, set off, hole, life, on watch, sink, pleasant, look out, make room for, take one’s place。
2. 熟读该课文,尽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该故事。
3. 用关键词介绍泰坦尼克号这个故事的有关情况。
三、 “合作与互动”的主体及关键——小组讨论
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作为主体的小组讨论有如下要求:
首先,划分好合作互动学习小组非常有必要。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小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也是较常用的一种,同桌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其优点是随机进行,轻巧便于操作。这种合作方法一般在以对话为主的课文中采用,如要求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复述对话,以及两人合作重新组织类似的对话并表演出来等。
第二种:四人小组,由前后位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种形式一般比较适合巩固性操练,或者是提取性问题讨论,也可用于调查性练习。
如在用过去进行时写句子练习中,我要求学生先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询问他们组的成员在昨天的某个时间正在做什么,再分别做记录,最后向大家汇报他们组员的调查情况。
第三种:竞争学习也是合作互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无论小组、横排、竖排、同桌、四人、或随机叫排、叫组等综合形式的运用,都会收到学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涨的良好效果。在这种合作方式下,我一般采用以大组为单位。如一次我把听写改成竟猜的形式,以每大组为单位,当我说出中文时,只要知道的同学马上站起来说,哪组快、多哪组就获胜,学生表现相当积极。总之,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各种分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转贴于
其次,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在英语教学课堂上,讨论一般有两种形式:以同桌为单位讨论和以一个学习小组(一般为前后两桌4人)为单位讨论,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之内。例如,在初中英语第二册(下)Lesson 102 Miss Evans一课中,我先提出以上提到的四个问题,在学生自己阅读一遍课文之后,要求各个学习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够完整,这时,教师不能讲解、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当学生有困难时,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
最后,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四、“合作与互动”的特点
首先,要注意合作互动学习的全体性。
在合作互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让尖子生更尖,也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跟上教学进程。
其次,提高从合作到启动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互动活动能使英语课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趣味性”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有许多,如歌曲、影片、表演、竞赛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中喜闻乐见的学习互动形式。其中节奏与体态教学更不能忽视。如初二英语第二册(下)系动词及系表结构介绍时,我把一张写有系表结构的几个句子的纸给一位同学,让她站在讲台前,用身体语言表达出句子的意思,其他同学来猜这个形容词。正因为合作交流的作用,学生兴趣很浓。
最后,充分发挥“合作与互动”的创造性。
在合作互动学习中,师生都要发挥其创造性。好的老师,可以将不好的教材变成好教材;不好的老师,可以将好教材变成不好的教材。也就是说,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能力以外,还要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变通、引申及创新。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新的高 中课程计划与原有的高中课程计划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高中课程结构体现了坚持面向全体学 生,因材施教,既有统一的基本要求,又有适度灵活性的精神。根据高中课程计划的规定,地理科是学科类课 程,采取了必修和限定选修两种方式。高一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每周3课时;高二、 高三限定选修,供升学 预备教育文科学生选修,高二每周1课时,高三每周2课时。新的高中地理课程,三个年级均有地理课,保证了 高中地理教学的连续性。
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依据国家教委1996年5 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编 写而成。今年秋季开学后,先在天津、山西、江西三省市试教,而后进行修改,于2000年在全国推广。
新的高中地理教材与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相比,从教材的总体框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到教材的表 达等都有一些创新。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使教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
新大纲中,高一地理的教学目标有5点, 其中第一点是“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组成及其主要特 征,理解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第二点是“了解人类各种活动对环 境的影响、相应人文环境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点是“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 产生的重大问题,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其实施途径”。从这几点要求可看出,新的高中地理 教材要求学生建立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观念,这实际上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当然,生物等 学科也会涉及到一些可持续发展问题,但更多的只能在地理课中讲述。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课责 无旁贷。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对现行高中地理人地关系主题的深化。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编 写的。阐明人地关系的确是地理教育永恒的主题,协调人地关系是我们的目标,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要 看采取哪种发展模式。环境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更侧重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话, 新的高中地理教材在此基础上,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其所包含的大 部分内容也与高中地理的内容相吻合,因此,从素质教育出发,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高中地理教材的 框架。
我们在设计新的高中地理教材的总体框架时,认真学习和研究了新大纲突破地理圈层,从环境的角度组织 教学内容的思路,认识到高中地理的核心是讲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这都离不开环境。以人类为中心 ,按照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程度,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可由远及近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 境,在这个框架下,教材讲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环境的关系。对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则融入了 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新的认识。例如,教材介绍了工业的不同发展类型,使学生了解到工业生产正在从资源密 集型逐步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即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我们认为,新高中地理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的 知识框架,把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真正放在地理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加强了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
教学内容的选择
从《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要点看,有一部分教学内容是新的,例如“海洋环境”和“人类 的生产活动”两部分中的大部分内容;有一部分教学内容与原高中地理的相应部分基本相同。例如,“宇宙环 境”、“大气环境”;还有一部分知识内容基本相同,但知识重新组合,例如“陆地环境”。不论是哪类知识 ,我们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把它们以新的视角纳入新的教材体系中。
1.教材编制有三个重心,即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认为从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来看 ,地理学发展至今天,应该说是应用性或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的知识广泛用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 之中。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在知识体系、逻辑顺序、文字表述等方面都有许多优点。但在实际地理教学中,学 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我们感到问题的症结之一是教材的理论性较强,而联系实际不够,学生不能“学以致 用”。对学生来说,这个“用”应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释和解 决一些地理现象和问题;能够借用相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继续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因此,我们把 联系实际,写实、写活教材作为教材的新特点来对待。
当今社会,在经济、技术高度发达的同时,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也一个个接踵而至。这些问题 的解决,无一不依赖于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发展类型的转变。近一个时期,全世界包括我国的科 学工作者举行的一系列活动,如“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21世纪议程”等,都反 映了这个内容。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密切联系这些实际。例如,“大气环境”这一单元,与过去高中地 理教材相同章节相比,关于大气的科学知识内容要求有所降低,而取材的角度更多地转向阐述人类活动与大气 环境的关系,特别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如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问题,大气环境保护问题等,都结合了大 量的实际例子。“海洋环境”这一单元,在以前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是没有的,新教材中除了讲述海洋的基本特 征外,更多的篇幅是讲述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海洋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海洋空间的拓展, 海洋对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影响,以及海洋环境污染问题。“陆地环境”这一单元,综合了以前高中地理教材中 的一部分地学知识,并给予新的思路,即不从地学的角度组织教材内容,而是主要讲述陆地环境的各组成要素 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陆地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质灾害问题。“人类的生产活动”这一单 元,更是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教材在介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工业区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采取剖析 典型事例的方法,努力把每个农业类型或工业区的内容落在实处,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农业类型是怎样运作的 ,各工业区有什么特点。我们认为,教材注意与实际联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与现 代社会的关系,地理本身的实用性才能够显示出来。学生乐于学习地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才有可能进行 下去。
2.教材编制要考虑两个因素,即教与学。一本优秀的教科书,要能做到教师好教,学生好学。这就要求教 材的编者在考虑学科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考虑教学过程如何进行。
从与义务教育初中地理的教学衔接来看,初中地理在初一和初二开设,初三没有地理课,这样在高一开设 地理课,肯定会有部分地理知识已经遗忘。高一地理课的内容要考虑这个实际,对每一节课知识的容量不能过 满,要留有余地,给教师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的时间。此外,我们降低了部分地理知识的难度,例如,“宇宙环 境”这一单元,删减原来高中地理教材有关恒星、行星等属于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转偏向 力作了简化处理,只讲现象不讲原理。这样,尽量减少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难点,使教学顺利进行。我们还考 虑到教师备课方便,参考了一些国外教材的做法,教材采用单元一课结构。一课的容量就是一课时,内容相对 完整。
从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来看,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教的作用逐渐减小 ,越来越多地依靠学生的独立性。因此,我们必须在考虑教师教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这就对教材结 构的设计、内容的表达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突出教材的教学性,我们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析过程,不直接给出结论;第二,力求增强教材的启发性和趣味性,文字生动、图文 并茂;第三,必学和选学内容结合,增强教材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3.突出能力的培养。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对能力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高中地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式 要符合高中学生的思维水平。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用了多种小栏目,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能力起了 很好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对高中学生来说就显得比较浅。高中地理教材应该更注重通过对地理事物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即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战略的以及立体的思维方式。因此,从表面上看,教 材采用的形式或“花样”不如初中地理教材丰富,但是仔细分析,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广度和深度都上了一个新 的台阶。例如,教材各单元的内容都注重过程的分析,包括一些自然地理过程和生产过程,这实际上就在教给 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除此之外,教材在每课都设计了“活动”,让学生动手(一些实验)、动脑(联系 实际分析问题)、动口(讨论问题)。同时,我们还把一些地理技能分成若干个专题列入教材,供学生自学自 练。例如,“制做地理资料卡片”、“地理数据的表达和运用”、“怎样进行野外观察”等。这样,通过课文 、活动和自学自做等形式,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教材的组织结构
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主张通过传授结构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着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 创造性。如何把地理知识结构化,也就是把地理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起来,需要精心构 建教材的结构。我们认为要考虑好三个“结合”:一是教材中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者的结合;二是教材中 课文、图像、作业(有的学者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把这三者看作为教材这个大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三者的结 合;三是这两个系列的结合。
新教材可以看做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必须修习的部分。在这部分中,知识、 能力、思想教育三项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表达形式上看,课文、图像和作业相互配合使用,使学生从学习知 识到检查学习效果,层层递进,比较完整。例如,“1.1 人类认识的宇宙”有两个知识点:一是人类目前观测 到的宇宙;二是宇宙中的地球。能力要求主要是学会比较、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 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思想教育要求是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在确定了这些知识点和基本要求后,我们要寻找最 合适的表达方式。在这课中,配合课文,我们选择了照片、示意图、表格等不同的方式,使教材的直观性、趣 味性和可读性得到了加强。最后,教材还安排了“活动”的内容。需要说明是这里的“活动”与每单元后的“ 综合练习”不同,它更侧重利用本课所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分析一些问题,而“综合练习”更侧重复习本单 元所学的知识。
第二部分是学生选学的部分。安排这部分内容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增加教材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 同学校的需要;二是虽然在必学部分中贯穿着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但是还需要进一步落实,使这三条线索 更加清晰。这部分内容又分为三个“板块”。第一块是“阅读篇”,通过阅读选编的文章,让学生体会一些道 理(思想教育不是强加于学生的)。我们选编了5篇文章:“人类天地观的演变”, “天下第一气象站”,“ 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地理环境的演变”,“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第二块是“技 能篇”,通过介绍一些地理技能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切实掌握一些方法。我们选了学习地理比较实用的5个方法 或技能, 排列的顺序既体现了由简单到综合的层次,又适当配合课文内容:“制作地理资料卡片”,“分析地 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地理数据的表示和运用”,“怎样进行野外观察”,“地理事物的表述方法”。第三 块是“练习篇”,通过做单元综合练习,分别对单元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附: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目录
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述职报告这种带有艺术性的论说文,正如所有科学文章如议论文、说明文一样,下面是小编整合的地理教师教学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共同阅读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
地理教师教学个人述职报告范文120__年_月开始我担任了二中学校三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
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
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__》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
4、配套习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问题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各项工作扎扎实实、井井有条这让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将到来的下学期新课改尚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却又颇感任重道远。
要正确引领并促进自己教育教学技能的专业成长必须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方式和个人时间管理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加强日常工作的归纳、总结与反思。
地理教师教学个人述职报告范文2一学期的工作很快就要结束,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现在的工作状态,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时间匆匆而过,回顾20__—20__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现在的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首先是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认识、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出成绩。在自己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进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输业等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通信、邮电、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如: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尽管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尚存在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地理教师教学个人述职报告范文3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1、2、3班和高一年级1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了抓好教学,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课前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复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具体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教学情况
1.教学成绩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二1、2、3三个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地理的学习观念有所转变,一部分学生有了突破性进展。
2.课堂教学情况
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素质发展情况
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4.作业完成情况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本学期的作业分了好几部分:配套练习活页卷、综合题分析、课堂作业及训练卷的形式给学生增加做题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5.日常考核
本学期学生考核除进行单元检测外,也注重了新课标要求下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而不是只盯在学生的成绩上。
二、教研情况
本学期积极听取同校各科老师的优秀示范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还积极参加区县级教研活动,并积极总结经验,要求进步。
三、考核情况
我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及学校规章制度,按时到班上课,不拖堂。
四、主要经验或教训
1、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地理教师教学个人述职报告范文4本学期我所任教的是初二年的地理教学工作,一学期下来,我收获颇丰,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的体会是老师间的竞争合作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体会到学生的学习任务要实到位才能保证他们的成绩,要教好一个学生不难,但是要教好整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就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在思想上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恪守良好的师风师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认为,要想在学生心目树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的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还要在道德行为上以身作则,以已服人。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首先是做好备课工作,新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贴近生活,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讲课时加入生活元素。对此我每学期都订阅了地理教学参考,通过认真阅读研究和经常上网了解相关的学科信息,还关注每天的新闻时事等,通过这样可以说经常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当然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通过课堂观察、课后了解和测验了解他们的原有基础,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考虑教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和安排活动,备教材,也备学生。
再者,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是关键。在课堂上老师要合理组织好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作好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信息反馈,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让学生过于活跃,否则不利于控制课堂纪律,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我觉得对于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对学生不能放任自由,所以我选择传统与自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也是我的一个心得体会,把主要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给出,然后采取组内合作和组间竞赛来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出优胜组,此法颇受学生欢迎。
还有,适量适时的练习、作业和测验也是必要的。课后通过对学生的作业、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每次测验中总结学生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加以强调订正。让学生改正后告诉我为什么,确保他们真正懂,使知识真正得到理解巩固。
最后,为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要对学生分层次进行适当的培优扶差。对于中等生,主要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启发他们的思维。对后进生,要进行思想补差和知识补差,二者不可偏废。坚持对差生进行分类补差,采取集体和个引辅导的方式,逐人逐科落实。
当然,在工作上我还是存在许多不足。譬如,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人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因为教的班级多,不能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落实到位等等。因此经常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使我长进不少。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地理教师教学个人述职报告范文5紧张有序的一年又结束了,在学校、年级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都相对圆满的完成了高考备考任务,不管成绩如何,一年来平平稳稳、按部就班的贯彻了学校、年级组安排的各项教学管理任务,在期间有有得有失,有成功的喜悦,已存在遗憾,下面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科组备考方面
结合我校学生基础差的特点,我们采取低要求,低难度,采用小步教学法,每节课讲解课本两节的内容,尤其是对必修课本,基本上是又给学生讲了一遍,对每个知识点讲完就练习,在课堂上巩固,不把问题留给学生,不把问题留到课外,避免积少成多。今年的一轮复习花费了六个月的时间,我们把学生应该掌握的二百多个知识点逐一复习到位,摸清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储备,为第二轮复习打下了基矗从期中考试和模拟考试的成绩来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年我的主要做法有
1、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双基落实。
能力的高低,归根结缔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要求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夯实,对知识点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做了两方面:一方面充分利用课本、地图册中的各类附图、插图、图表等,把课本的基础知识落实到图上,以图带文,以文带图,实现图文转换,以及图表之间的变化、转化,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表象是多变的,本质是不变的,本质即基础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理清学科内的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形成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的能力。
2、做好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掌握了的学习方法,才能使他们的学习具有持续性,并能受益终生。在学习中主要采用引导学生提问的方法和引导学生反思。引导学生提问。不仅是在学习中提出教材内容中的问题,也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主动的提问题,从而启发思维方式,使问题得以解决。
3、立足课堂主阵地,把课本内容复习到位,扫清知识死角。
课堂练习一对一进行,讲练结合,既记住了知识,又加强了应用。单元练习每章不少,结合学校考试和学科自考,及时检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在今后教学中加以重视:
1、对世界地理部分复习过于简略(时间紧迫)区域特征不够细化,初高中的衔接做的不好。
2、学生作业的检查批改应该更加具体,对目标生应尽量面批面改。
3、单元考试后应该让学生自己做好总结,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形成了知识网络,具备一定的学科技能。
第二轮复习重点是进行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使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对地理事物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在知识专题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内容进行了取舍,主要针对第一轮复习中发现的薄弱知识点进行巩固完善查漏补缺,加强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弥补缺陷。
4、高考既是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考察,也是对心理素养的考验,二轮复习中还应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
针对此时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坚定信念,分析反省自己,合理把握高度和难度,恰当安排复习时间,克服考前疲劳。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印度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命运”。这句话,不仅道出了教师的教育之要,更精练地说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结合我高三(8)班的具体情况,这一格言成了我这一学期教育工作的指向。
高三以来我们八班的情况大致如下:
其一,基本素质悬殊较大。虽说是文科班程度最差的班级,但经过高二一年的科任频繁变换,导致班上同学由于不适应而学习积极性下降。在期末考,该班没有一个成绩较高的同学,又中间各个分数段人数较少,教学操作的难度由此增大;从学生品德看,整个班的同学平常表现良好,这是八班的优点。从性别看,男女生比例差异大,女生有30人,而男生仅有12人。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女生多对一个班来讲并不是好打理的事。
关键词:物理学习 兴趣培养
正文:
兴趣指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忙于脱身。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有机结合,是提高物理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别是整体基础较差的农村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以下几点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场白”
小学升初中是一个角色的转变,初一进入初二是知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如何吸引学生,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某些老师认为树立威信最重要,因此在第一节师生见面的开场白上,多数老师都宣布了“铁”的课堂纪律,课堂上的要求,以及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和对将来中考的影响,也许这种方法保证了以后的课堂纪律,但这样必然对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学生处处小心,担心自己出错或学不好物理影响将来中考,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第一堂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老师应该是和蔼可亲的,而不是又凶又恶的“老虎”。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第一堂师生见面课的时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起。如作一些简要的自我介绍;简要的纪律说明,强调作业要求等;特别是介绍有关物理的一些趣事,例如筷子放入装有水的碗中看起来是弯折的,这是光的折射;“天狗吃月”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我国的万里长城以及埃及的金字塔的修建是用什么工具来运输此庞大的石头;死海不死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竟是一颗德国的子弹。为什么飞行员能抓住一颗子弹呢,你学了运动的相对性后,你也能像飞行员一样抓住一颗子弹的。军事上上使用的核潜艇,宇宙飞船,过山车等与物理有关的知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可以讲到下课铃响,让学生感到一游未尽。一节课下来,会让学生认识到老师知识渊博,同时对老师产生敬佩心理。自然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觉得物理非常有趣,一心的想要学物理。“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已成功了一半。
二,上课之门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书,还要注意育人。而有些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受,忽约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物理课本上编写的一些科学家好学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法国科学家安培好学的故事:有一次,他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猛一抬头,发现前面有一块黑板,不由喜上心头,马上掏出一支随身携带的粉笔,把脑袋中的问题计算起来,这块黑板向前移动了,安培一边跟着前移,一边计算着。渐渐的黑板移动更快了,这位专心的计算者也跟着跑起来。当他实在跑不动而停下来时,发现这并不是什么黑板,而是马车的后背。他望着车背上的公式渐渐远去,懊丧地叹了一口气“唉!可惜还没有算完。”当然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教学“六认真”是必不可少的。除做好常规的教学外,针对整体基础水平差的学生,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上课前尽量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性备课,立足于课本,讲解尽量浅显易懂。课堂气氛要活跃,语言要风趣,幽默,提倡轻松愉快教学法。如以故事导学:用“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入平面镜成像;用“阿基米德鉴定黄冠”的故事引入密度的测量实验。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还要讲究艺术,注意随机应变,临变不慌,因势利导。有的老师遇类似情况就过于紧张,方寸大乱,不知如何是好,往往含糊其辞,敷衍搪塞,要么置之不理,消极回避:要么大动肝火,怒斥学生。转嫁危机,这些非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使问题复杂化,并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如一位老师在连电路时,连好后灯泡不亮,下面的同学都在嘀咕,而这为老师没有慌,而是说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电压表检验电路的故障,下面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检查是那里出了问题。结果这位老师熟练的找出了毛病,同学们也佩服的笑了。由于老师的冷静而生智及时调整了教学过程,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反而在学生头脑中巩固了用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这一技能。
转贴于 第二方面,做好书上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人们拿着鸡蛋的时候都小心谨慎的,但如果将鸡蛋握在手中即使用较大的劲也压不坏。在演示的时,可以叫一位力气较大的同学来完成,让学生觉得实验的真实性。再解释其中的道理是因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原因。再比如说,讲蒸发吸热时,让学生自己在手臂上涂上酒精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感觉,让他们身临其境。再发两支温度计给学生,将其中的一支涂上酒精,待一会后,对比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验证蒸发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第三方面,对于学生实验更应该认真对待,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上串并联电路时学生就很感兴趣。老师在演示的时候,就伸长脖子在观察,如果让他们自己去连接电路,则一定会有很高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讲解后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实验。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时,一些老师是先总结了透镜成像的特点,再让学生去做实验,这样学生带着结论去完成实验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上这一内容时可以调整一下,先让学生去完成实验,再和老师一起总结。这样更利于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用废牙膏皮来完成“核潜艇”浮沉实验。用气球来演示力的作用效果实验等。
第四方面,还要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莎士比亚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产”。廉姆杰尔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所以对于差生,我们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我校某班有一位成绩差的学生,但对体育特别爱好,在一次运动会上为班上夺得了多项第一,老师发现后给与他肯定并说如果他把这种勇于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放到学习上,那你的成绩一定会提高,一定会迎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结果这位同学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后,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上升,后来考入了某重点体院。教师一句赞扬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颔首的微笑,一个肯定的动作,一次低难度的考试,都可以使差生体会到鼓励,信赖,满意的情感,从而树立起学好物理的自信心,促使他们逐步转化。
三:课后作业处理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布置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我在我校06级二班试着这样实验了一个月,同时进行了一次检测,从分析看,根据我校情况,不能完全丢掉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因为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太差,还不能完全丢掉课本,相反的在这方面还应加强。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为了避免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作业范围,让学生在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只限最少题量,而不作同一要求,分选做题和必做题。让有精力的学生做更富有个性的作业。要求基础差的同学记住书上的公式,定义等知识点。
针对整体基础差的学生,从以上方面进行加强,多花精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行,一定能启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全面完成义务教育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心理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魏龙渝 第九章154页
2《论语》
1 上好物理“引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此上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启蒙学科,就象百米赛跑一样,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都是我的新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同一起点,同一教师,同样教学,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象历届学生,努力争取成功。”在上新课前采用几个典型的演示实验把学生带进物理学科的大门,在上课时对学生说我们先来看两个小“魔术”:①将一个用插头接好的电灯插亮,故意在线上留下一个很松的接头,轻轻一拉就不断的冒出火花。此时再用手轻轻拉动电线,使接头不断的冒出火花,增加紧张气氛,反复两次,最后很自然地把线头用手直接接牢,用胶布包好,再三警告学生这个实验目前大家绝对不能做,是有生命危险的,到学了安全用电以后,大家知道注意事项就可以做了。②然后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让学生检查一下是不是普通的杯子和纸,然后装满一杯水,把纸放到上面,再问学生,杯子倒过来后纸会不会落下,水会不会流出,让学生议论一会后,再做倒杯纸托水演示实验,此时学生都会发出赞叹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和喜悦,这些直观的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高涨的情绪,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何吸引学生,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某些老师认为树立威信最重要,因此在第一节师生见面的开场白上,多数老师都宣布了“铁”的课堂纪律,课堂上的要求,以及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和对将来中考的影响,也许这种方法保证了以后的课堂纪律,但这样必然对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处处小心。担心自己出错或学不好物理影响将来中考,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第一堂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老师应该是和蔼可亲的,而不是又凶又恶的“老虎”。
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第一堂师生见面课的时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起。如作一些简要的自我介绍;简要的纪律说明,强调作业要求等;特别是介绍有关物理的一些趣事,例如筷子放入装有水的碗中看起来是弯折的。这是光的折射;“天狗吃月”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我国的万里长城以及埃及的金字塔的修建是用什么工具来运输此庞大的石头;死海不死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竟是一颗德国的子弹。为什么飞行员能抓住一颗子弹呢,你学了运动的相对性后,你也能像飞行员一样抓住一颗子弹的。军事上使用的核潜艇,宇宙飞船,过山车等与物理有关的知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可以讲到下课铃响,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一节课下来,会让学生认识到老师知识渊博,同时对老师产生敬佩心理。自然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觉得物理非常有趣,一心的想要学习好物理。“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已成功了一半。
2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充当了一个容纳知识的“容器”,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被动接受,在学生的心中教师讲的内容完全就是真理,不容质疑,学生个个正襟危坐。装成“专心致致”听讲的样子。整个课堂气氛低沉,这样的教学不但收效不大,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中,一位学生组装好实物电路,进行操作时,灯泡无论如何都不发光,当时他急的满头大汗,左顾右盼希望得到帮助,当我走过去时,他急忙站起来说:“教师,对不起,我不是在左顾右盼,我只是想寻求帮助。”我当时一愣,我没有要责怪他的意思,他为何有如此想法呢?我微微一笑,俯下身耐心地讲解引导他思考分析,在他自动操作下终于检查出电路的故障(灯泡灯丝断了)。当时他的那个兴奋劲溢于言表,全都写在脸上。我不得不进行反思,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如果平时在教学中多做这方面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更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应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愉快和自由,对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妄加评断、斥责,要保护学生理解的自由,容许学生对物理环境、物理认识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要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索中片面、甚至是有些“怪异”的意见和想法,以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为进一步探究性学习创造环境,同时让学生感到自己在探究学习中是有成绩的,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价值。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诱导他们用积极的东西克服消极东西,要对学生给予不同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的自尊心得以强化,增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自信。有意识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景,在教师语言的启迪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场景,如临其景,不仅促使全班学生,全神贯注地认知,而且激发学生有情感地主动参与学习,如在讲磨擦时可让学生回忆在家拉手推车时,同样重的车走在水泥路上和土路上的感觉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拉重车和轻车的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出影响磨擦力大小的因素。用学生熟悉的场景,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因为他有生活亲历,现象直观,结果易得。总之,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农村中学学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们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成功,这也正是我们教育者最愿看到的事实。
3 课后作业及时批改面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布置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我在进行了一次检测后,从分析看,根据我校情况,因为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还不能完全丢掉课本,相反的在这方面还应加强。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为了避免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作业范围,让学生在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只限最少题量,而不作同一要求,分选做题和必做题。让有精力的学生做更富有个性的作业。要求基础差的同学记住书上的公式,定义等知识点。针对整体基础较差的学生,课后作业及时批改面辅,从以上方面进行加强,多花精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行,持之以恒,一定能启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逐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全面完成义务教育的教学任务。
4 重视演示实验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教师不能深入钻研教材,更不要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工作的需要,每到一个学校习惯翻翻教师的备课本看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有的老师对一章的备课不足200字,问他在写这一章的整章备课时都读了哪些材料?用到了哪些课程资源?回答很干脆――“教科书”. 再问对《标准》的理解怎样?回答更利索――“没看”. 这一现状真是令人担忧.
我们知道,备课是教学的必要条件,通常分三步:第一步,对整册教材的备课. 新学期开始教师应在开学前浏览一遍即将讲授的教材,了解本册教材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各章节的相互关系,以及这样安排的目的和其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关的情感教育内容,从而做到对全册教材胸有成竹. 第二步,对每章的备课. 在讲授各章之前,应对本章的内容仔细阅读,深入分析它的各组成部分,找出贯穿其中的主线,从而把握各节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明确本章的教学要求,正确地把握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并能从数学思想的高度把握全章的教学内容. 第三步,课时备课. 深究细研地阅读一节教材,通过分析要弄清这节教材在本章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是什么?如何把知识点、能力点融于其中等.
无论哪一步的备课,教师都应自觉地依据《标准》的要求,广泛阅读有关的课程资源,“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 大家知道,《标准》规定的仅仅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平台,是“底线”要求. 而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 对学生而言,教科书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科书. 就初中而言,教育部目前推荐了9套数学教材,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框架特色和处理方式,教师在备课时除应仔细推敲《标准》和自己所使用的教材外,至少还应持有别的两套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的方向.
例如,教师如果用的是青岛出版社和泰山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简称泰山本),那么在备“实数”这一章的课时,将会发现“实数”一章包括“勾股定理”和“数的开方”两部分内容. 这种处理方式与别的版本是不一样的:
传统的教材对这两部分内容一直是分开处理的,例如,义务教育大纲版的教材是分代数和几何编写的,将“数的开方”编入《代数》第二册,把“勾股定理”编入《几何》第二册,都安排在初二学年学习,这样难以保证“同步”学习,必然导致内容上的“顺序颠倒”现象或事实上的“内容交织”而不能“言称”的现象.
再如,目前正在实验用的《标准》版本中的人教版本是先安排的实数,在间隔7章后才安排的勾股定理;华师大版本是先安排的实数,在间隔两章后才安排的勾股定理;北师大版本是先安排的勾股定理,随后紧挨着的就是实数.
这些版本都人为的把实数和勾股定理割裂开来,将二者独立处理. 这样的处理方式都不如泰山本的安排符合“数学史实”. 理由是:从《标准》可知勾股定理和实数分别是“空间与图形”和“数与代数”两个领域的核心内容,他们分别代表着“形”和“数”. 从科学发展史来看,二者是并存发展的. 如2,3,等无理数是伴随着勾股定理的发现而诞生的,所以说无理数使得勾股定理对于边长是任意正数的直角三角形都能成立,反过来,勾股定理使得无理数有了明确直观的几何解释. 可见,把二者合为一体,能揭示出他们之间本来固有的实质性的联系,并且较好的体现了数学的整体性和文化价值,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 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的那样:“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对于每一个重难点概念,只有做到深入钻研教科书,并大量阅读与之相关的材料,才能真正具备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师个人除了自己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外,还应以数学组为单位,抓住一些重要的章(单元、概念),搞好集体备课,对于集体备课,我们认为重在明确本章的地位,对于本章所涉及的内容,教材是怎样统筹处理安排的,统一本章的教学重难点,定出引导学生学习本章的宏观思路等等. 所有这些都必须以深入钻研有关的课程资源为基础.
2 教学过程重视结果,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锐角三角函数”(所用教材为华师大版). 这个老师的教学大体分以下环节(我们的目的不是评讲这节课,因此只给出要点):
1.复习求操场上旗杆高度的方法;
2.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归纳:在直角三角形中,只要一个锐角的大小不变,那么不管这个直角三角形大小如何,该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在RtABC中,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惟一确定的,进而指出,另外三个比值也是惟一确定的;
3.教师讲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例题;
4.让学生探索、计算得到sin30°的值,得到一个结论;
5.布置作业.
这节课是比较典型的传授课,没有展现出“三角函数”的形成过程,其基本模式是“复习――引入新课――重难点讲解――练习巩固――布置作业”. 这位老师认为:(1)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研究教材时,没有对教材内容前后的本质联系进行系统的整理,导致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 (2)教师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不能把当初数学家发现这些知识的思维过程及教师备课时的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这样就导致思维错位. (3)不能暴露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这样的教学只能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正如学生所反映的那样,我们的老师“列方程总是胸有成竹,添设辅助线总是马到成功,演算证明总是简捷而又灵活”,“我们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或不会)”. 这样的教学掩盖、湮没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数学真实应用的思维活动. 这样的教学将会抑制学生的探索、发现、创新思想,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学生学到的只能是死的数学知识.
《标准》在刻画数学知识技能时除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目标性动词外,还首次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动词. 这足以说明数学教学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设法把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通过二次改造,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思路去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探索,让同学们在经历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问题的结论和方法之间的精彩过程,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积极“和谐”的建构过程,从而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千万不要把知识直接“塞”给学生,否则,就会出现“教师抛的快,学生忘的更快”的情形. 因此,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下面我们在这个意义上,给出“锐角三角函数”这节课的设计要点:
1.在过程中剖析概念的本质,明确其外延
对概念的深化认识必须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作深入的剖析,剖析概念的内涵就是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对于三角函数,可抓住正弦函数进行剖析,正弦函数涉及到比的定义、角的大小、点的坐标、距离公式、相似三角形、函数概念等知识. 正弦函数的值本质上是一个“比值”. 为了突出这个比值,结合图1,今说明如下:
图1(1)正弦函数是一个比;
(2)这个比是∠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纵坐标y与这一点到原点的距离r的比值;
(3)这个比值随∠α的确定而确定,与点在∠A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这一点可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来说明);
(4)由于y的绝对值≤r,所以这个比值不会超过1.
以上就是正弦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发现:∠α的终边上的一点P(x,y)一旦确定,就涉及x、y、r这三个量,任取其中两个就可以确定一个比值,这样的比值有且只有六个. 因此,基本三角函数只有六个,这便是三角函数的外延,在初中我们仅学习这六个中的四个.
2.引导学生探索得到这个“比值”就是“函数”的结论
紧扣函数这一概念,让学生找出上述“比值”中的自变量、函数及它们的对应规律. (这时,∠α是自变量,函数是“比”,这个“比”之所以叫做的函数,就在于对∠α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一个确定的比值与之相对应). 有了这样的一些认识,学生对正弦函数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了.
3.展示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过程
三角函数概念是一个用发生定义方式定义的概念,应借助于图形,通过定义的形成过程揭示出概念的发生过程. 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过程,实质上就给出了如下的一个构造程序:
(1)建立坐标系;
(2)计算∠α终边上一点P(x,y)到原点的距离r;
(3)作yr,xr,yx,xy四个比;
(4)分别给出四个比的名称;
(5)给出三角函数的定义.
图2在具体引导时,必须揭示出三角函数的产生过程,这样易于接受和掌握. 如sin30°的产生过程是:建立如图2所示的坐标系,在30°角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x,y),显然,P点到O的距离r=2y,所以sin30°=yr=y2y=12.
教师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准确地理解并把握描述知识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的有关动词的含义. 把握准它们的含义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能过低的要求学生,这样就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完不成学习的任务,造成对后续学习缺乏“奠基”的知识,必然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打不好;二是不能过高的要求学生,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身心健康,久而久之将会抹杀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样也达不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前者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教学要求”过低,后者便是“教学要求”过高.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由于教师把握不准描述目标的一些动词的含义所致. 多年的教书实践告诉我们,持这两个“极端”的教师是造成有些学生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因素,这样必然会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不讲背景和过程,把结论硬塞给学生. 不注意引导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割裂过程与结果的连续性. 没有合理理解数学教学的过程特征,忽视过程本身丰富的内在价值.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强调数学教学的过程特征,彰显数学教学的过程价值是《标准》的突出特色之一.
3 对“合作交流”不能正确理解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学生在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许多教师就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教师的动机和想法都是对的. 然而,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不恰当的滥用现象. 合作的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有:
3.1 把合作学习看成了一种“灵丹妙药”
目前,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情况:不管什么内容的数学课,都用小组合作,把合作学习当作灵丹妙药. 我们知道合作学习不是一种教学形式的简单变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理念的升级和更新. 而数学中的一些约定、规则是不适宜让学生合作探究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概念、定理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生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经过探究得到的,对这样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只能是浪费时间. 像小学低年级的计算题(计算25×16-12÷4),初中的解方程(解方程2x-1=9),有关简单几何题目的运算(如α、β是互余的两角,且α是β的2倍,求α、β)等题目,如果让学生合作,充其量不过是比比计算速度,校对一下答案而已. 因此,类似这样一些无实质性、无意义的合作,我们建议教师还是不要再演给别人看,要真正树立起并落实好“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教育教学思想.
任何一门课中都有大量的不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再加上低年级的学生也不能进行实质性的合作,一般来说,过易、过难或者难以合作、难以交流的内容,都不宜让学生合作学习,另外,在一节课中安排合作学习的次数也不宜过多,对此,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合作的时机要准确把握,每次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应充分. 以具体的教育“现实”作为可否用合作学习的标准,而不可一味的追求“时髦合作”.
3.2 合作学习的题目设计的不具有“挑战性”
对于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一定要设计好合作探究的题目,并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如果题目设计的不科学、对学生没有挑战性、无引导学生探究的实际意义,这种假讨论、伪装的合作,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例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北师大版)第一课时的内容是:探索得到“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一位老师设计了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合作:
(1)画一个ABC,使∠B=60°. 与同伴交流,你们所画的三角形相似吗?
(2)与同伴合作,一人画ABC,另一人画A′B′C′,使得∠A和∠A′都等于给定的∠α,∠B和∠B′都等于给定的∠β. 比较你们所画的两个三角形,∠C和∠C′相等吗?对应边的比ABA′B′=ACA′C′=BCB′C′相等吗?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就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探索,理由有二:首先∠α,∠β是固定的,不具有普遍性;其次,学生的活动不充分. 对于类似这些问题理应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重现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索活动,应该让他们多进行自主探索、发现、归纳、交流等活动,所以仅通过画一二个图形是不够的.
下面是我们对这节课给出的一连串问题:
如图3,给出了ABC和DEF的大小,请思考下面的问题:
图3(1)∠C与∠F,∠A与∠D相等吗?
(2)ABDE,BCEF,ACDF彼此相等吗?
(3)ABC∽DEF吗?
(4)在ABC和DEF中,如果让∠B和∠E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度数,而保持边AB、DE、BC、EF的长度不变,ABC和DEF仍能保持相似吗?
(5)在ABC和DEF中,如果∠B和∠E的大小不变,改变AB、BC、DE、EF的长度,并使ABDE=BCEF,你还能得到ABC和DEF相似的结论吗?
学生面对这一连串的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问题,先通过度量计算,然后思考、交流,最后自己就能归纳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3.3 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充足
应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必须给学生留下大量的自主探索时间,切忌匆匆结束合作交流的过程,否则就是无效合作. 常见的情况是,教师布置完问题几分钟后就叫停,学生根本没有思考完这些问题,更不用说交流了.
4 多媒体教学“喧宾夺主”
《标准》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它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等. 所以,现在只要是公开课,如果不用多媒体就好像觉得这节课准备得不充分. 特别是教坛新秀评比、优质课评比更是如此. 我们认为,用具体形象的多媒体可使学生能从中体验到形象与抽象的关系,较好的理解问题,表现是学习氛围浓厚,学生也比较喜欢. 但透过这种表面现象可以看出,教师似乎成了课堂教学的奴隶,而多媒体教学程序的粉墨登场,却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宰.
例如,有一位老师上《全等形》,这一节课主要介绍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全等的图形,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们生活中的全等形,这个老师收集了许多图片,也确实把这种美感带给了大家,所以在课件的导入上就花费了将近20分钟的时间,由于欣赏时间太长,学生只顾看那么多美丽的图片,势必把教学的重点淡化了. 这样就违背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本意,走到了多媒体教学的另外一个极端.
5 对教学反思仅仅是应付而已
从听课座谈或检查教师的备课本可以发现教师对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是很不够的,出现执教老师不会说(写)教学反思的怪现象. 我们认为教师深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对于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 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 具体说来,教师的教学反思应该是:
5.1 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每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完成一节课后,要回顾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标准》要求在教学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在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时,教师应认真的思考一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5.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我们知道在面对具有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时,采用同样的教法,教授同样的内容显然是不公平的. 《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应该是教师针对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与学的方式,寻求复合、多变、立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真正需要,进行差异性教学,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 也就是说,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当面向各种学习类型的学生,设计多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性教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 因此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现实是否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5.3 反思是否把课堂变成了与学生平等交往的阵地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生学的动态过程组成的,教学中如果能实现这两个过程的平衡,使教师教的动态过程与学生学的动态过程能做到同步发展,这是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 因此,《标准》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特别强调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任务不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手段,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从本质上讲,教学活动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积极化. 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是看教师能否把课堂变成自己与学生进行平等交往的阵地,对此教师应进行深刻的反思.
5.4 反思自己是否参与了课程的开发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学科进行编排的,因此,“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 《标准》意义下的课程资源建设还要大大加强,它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 可见,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可以让教师与学生能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的所谓“体验课程”. 这就决定了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对教学内容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解读,并对其进行变革与创新,把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和学生不再处于课程之外,他们已经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不能仅是课程的机械执行者,更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把教学过程由传统的“课程的传递和执行”过程转变为“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这样以来,教学与课程就能做到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的融为一体,一节课下来,教师应反思一下自己对课程的开发利用情况.
5.5 反思再“设计”
通过前面的四个反思,教师已经意识到自己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至此还不够,还要思考一下如果再让我上这节课,我该怎样设计?这才是反思的根本所在!再设计时就要发扬长处,改进不足之处,这样的课才是有生命力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以上我们分析论述了目前数学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根本问题,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应不断地加强学习和研究《标准》的新理念,努力把握数学课程改革的主流问题,以提高自己的综合执教能力,通过数学教育使学生既能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具备相应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用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其在情感、意志、品质及思维方法等方面,受到广泛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李树臣. 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全面落实课改精神[J] .当代教育科学,2003,(3).
[2] 李树臣. 钻研数学教材宜分三步进行[J] .中学数学杂志,2003,(5).
[3] 李树臣. 论知识经济时代中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8).
[4] 李树臣.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改革的若干特点[J] .山东教育,2004,(11).
[5] 李红婷,李树臣. 新课改下数学教育的两大突出问题[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7).
[6] 李树臣.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J] .中学数学杂志,2006,(4).
[7] 教育部. 数学课程《数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8] 刘兼,孙晓天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