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35:44
导语:在神经内科科室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护士;岗位管理
护士岗位管理是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实施科学的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护理工作绩效考评,稳定临床护士队伍的基础。《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无疑将引领护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1]。如何能够真正在实践中落实文件的要求,是需要我们广大管理者认真思考,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时展的需要。从2013年1月~12月开始,在护理部的指导下我科作为医院第一批模版病房对临床一线护士实施岗位管理。从护士弹性排班、以岗位管理的绩效考核与分配、个人与岗位共同发展的分层培训体系、护理模式改变和护士分级管理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制度框架,通过在临床护士从身份管理到实施岗位管理的课题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护理模式的转变
小组式的护理模式转化为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将病区内每一张床位指定责任护士,并在病房门口标示责任护士的姓名,即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提供整体性连续的护理,负责全部护理活动的计划、实施与评价,8h上班,24h负责,坚持实施扁平化、动态化管理,做到人人管床,推行床旁责任制,采用移动式护士站,减少护士来回走动,增加直接护理时数,科室结合专科特点个性化排班,做到全员参与基础护理,个个动手护理患者,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2导师制护士分层培训
2.1依据护理部护士分级标准将科室所有护士划分三个级别:
2.1.1一级护士:新上岗或工作2年之内的护士
2.1.2二级护士:具有护师职称或工作满2年的护士
2.1.3三级护士:具有主管护师或以上职称的护士
2.2导师制安排
2.2.1一级护士均有一位二级护士指定为其导师,实施一对一培训;
2.2.2二级护士指定一位三级护士为其导师,实施一对一或一对二以上的培训;
2.2.3三级护士指定护士长为其导师,实施一对一或一对二以上的培训;
2.3实施方法:
2.3.1科室依据护理部制定一、二、三级护士的培训计划结合专科特色制定专科一、二、三级护士的培训和考核方法,人手一册由各自导师对护士进行培训与指导并记录。一级护士升为二级护士按护理部制定的标准由科室小组考核合格晋升,二级护士升为三级护士按护理部制定的标准由科室申报护理部考核合格才能晋升。
2.3.2导师和其指导的护士两人进行双人夜班制,白班尽可能的排在同时上班,便于导师对护士的指导。
3护士实施分级管理
一、二、三级护士在科室总护士人数的百分比分别是50%、35%、15%。一级护士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为负责病情较轻患者的护理;二级护士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为负责病情较重患者的护理;三级护士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为负责重患者的护理,同时还要担负专科护理指导、临床带教等工作[1]。
除完成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外人人参与管理,护士长依据护士个人能力特点将科室的护理质量和部分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做到事事有人管,每月召开护理质量控制反馈会,对科室工作存在的问题运用鱼骨图进行根因分析,不断总结,制定改进措施,组织实施,持续改进运用PDCA循环进行科学管理。以岗位管理为核心,将护士负责的工作质量与其每月的绩效进行联动。
4护士弹性排班
4.1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按忙时人不少,闲时人不多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班次的人力衔接,实行弹性排班;
4.2就目前现有的人力资源26人(包含护士长),科室设有NICU4张床按责监、连、P、N、夜协的排班模式,每班配备护士2名,病房48张床位分为五个区域,每天每个区域分别配备责任护士1名;
4.3排班时注意一、二、三级护士结合,避免科内护士年轻化而影响护理工作;
4.4试行新型双夜班模式:病区由4人实行一二一的双人包夜班模式,即四名护士由两组导师和其指导的护士实施夜班包班制(在1个月里隔天上一个17:00~8:00;不上白班),科里所有护士分组1个月一轮换。夜班护士上夜班期间不分管病房。此种模式排班弥补了护士人员不足的困难,增加了白班人次,且责任护士负责的区域相对固定,增进责任护士与患者双方的了解,同时又有利于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的实施;
4.5利用交接班及班内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对排班与实际工作不符造成的偏差采取纠正措施。包括四个区域之间人力再分配,如突发事件人员的增加,工作量不足时调休,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防止人浮与事,以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
4.6护士长每日评估病区患者,将病情危重,护理难度较大患者分配给有经验,有能力的护士负责;
4.7如有突发事件如抢救、护士突发请假,需要增加人力,原则上先安排上白班休第2d的护士,其次是安排上晚班休第2d的护士。科室内无法安排时,向科护士长报告请求增援。
4.8每周排班前护士长根据护士休假要求,在保证完成各项任务和质量的基础上尽量满足护士的要求使护士能劳逸结合,迅速恢复体力,上班能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愉快的心情,高效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以岗位管理的绩效考核与分配
5.1护理部作为医院绩效评审委员会和绩效仲裁委员会成员之一,参与医院绩效分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护士长每月绩效由护理部考核后单独发放,不再计入病区内。由于该方式避免了士长分配过程中自身利益的冲突,保证了病区绩效考核分配的公平性、可行性。
5.2个性化二次分配 在全科护士讨论一致认可的基础上,形成本单元个性化的二次分配方案;奖金的95%与护士责任岗位、护理工作质量,工作量、绩效考核挂钩,5%作为科室基金,以岗位管理结合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公平、公正、公开。对各层护士起到激励作用大大的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6通过一年实施岗位管理的研究,我科护理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
6.1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科室共有护士26名,除护士长、2名护士参与课题研究和2名轮科护士未参与调查共有21名固定护士参与调查。在2012年9月还是以身份管理模式由护理部对本科室所在的固定护士单独会谈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和2013年实施岗位管理模式以后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前后进行对比总满意度提升25.2%,以层级管理满意度提升最明显,提升了38%,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和工作量的满意度均提升33.3%。所有参与调查的护士对《临床护士实施岗位管理的研究》课题都不知情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见表1。
6.2患者对优质服务满意度: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多,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对护士的服务能力要求高,通过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主动优质服务的意识,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在护理部每月随机对各护理单元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我科患者对护士工作2013全年满意度居全院第一名达100%
6.3基础护理质量:全年平均分为98.54,全院15个科室年度排名第四;
6.4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全年平均分为99.19急救物品完好率为100%,全院15个科室年度排名第三。
6.5健康教育护理质量:全年平均分98.67为全院15个科室年度排名第五.
6.6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护理部对我科一、二、三级护士抽查操作考试的合格率为100%,无人补考。
6.7年压疮发生率:神经内科的患者70%都是卧床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特别容易发生压疮,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责任护士的主动服务,我科2013年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0。
7结论
经过1年的护士岗位管理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事实证明岗位管理优于身份管理,能够极大的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为医院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好的社会效益就会给医院带来好的经济效益。护士的分层培养有利于护士职业规划不断向专科护士发展提高护士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护士队伍的稳定。增进科室文化建设,真正意义上体现多劳多酬,优劳优酬;打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神经内科护士团队。提高护理管理适合推广实施并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但是由于我们护理工作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护士人员配备不足,劳动量大;医院管理条件的限制后勤支持系统不够,使得护士的非护理工作时间增加;护士的社会地位不高,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媒体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等导致护理队伍的不稳定。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各家医院都在积极探索无陪护护理模式,更需要大量的护理人才,所以护士岗位管理不仅需要医院层面的重视,提高护士的待遇,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理解、尊重,为护士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充分发挥护士能力价值;以利于护理事业的长足发展,更好的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群众满意、社会满意!护士满意!
[关键词] 临床药师;处方负面清单;神经内科;辅助用药;合理用药;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1-0077-03
辅助用药尚没有准确定义,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的Mesh: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或通过影响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作用机制、代谢以增加其疗效的药物,或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品,常用于预防或者治疗肿瘤、肝病以及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的辅助治疗[1]。国内专家意见:辅助用药是既非对因又非对症的药物,该类药物通常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相关疾病、功能紊乱,或提高免疫力,临床常用于肿瘤、肝病以及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2]。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最早用于经济领域,相当于投资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除清单上的,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负面清单作为一种创新管理模式,近年来已陆续拓展到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建设[3]和护理操作。我院临床药师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神经内科相关专业指南的推荐意见等制定神经内科辅助用药处方负面清单制度,在辅助用药合理使用中取得一定实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5年1月正式实施神经内科辅助用药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相关药品进行合理用药干预,本课题抽取处方负面清单制度管理前(2014年1~6月)及管理后(2016年1~6月)神经内科使用辅助药品病志各300份。2014年病例中男173例,女127例,年龄55~79岁,平均(68±3)岁;2016年病例中男164例,女136例,年龄47~84岁,平均(59±4)岁。根据负面清单标准填写评价表。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按照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原则,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神经内科相关药物治疗指南,临床药师联合神经内科医师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筛选出相关辅助用药品种,并制定神经内科辅助用药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本文抽取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前后神经内科辅助药品病例各300份,由临床药师进行神经内科辅助用药处方点评。点评内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包括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等合理用药指标。见表1。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通过两组用药评价,管理后各个方面不合理使用比例明显低于管理前(P
3 讨论
神经内科辅助用药包括神经营养类、自由基清除药、活血化瘀类中药等,涉及依达拉奉、丁苯酞、马来酸桂哌齐特、脑蛋白水解物、川芎嗪、前列地尔、奥扎格雷、舒血宁、奥拉西坦、血栓通、血塞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等品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7号)文件要求:建立处方点评和医师约谈制度,重点跟踪监控辅助用药。我院临床药师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神经内科辅助用药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并进行处方点评;根据点评结果指导用药,规范医生处方行为,切实减少不合理用药,使神经内科辅助用药合理性有显著提高。
神经内科辅助治疗用药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基本原则,临床药师通过制定处方负面清单,规定了神经内科辅助用药的适应证、疗程、用法用量等相关合理使用标准。针对以上合理用药规范,处方负面清单规定:①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规定的适应证、延长疗程、增加剂量、超说明书用药。②在治疗过程中,一名患者辅助用药不得使用两种以上同类药物(以药理作用计,无论口服/注射及中成药)。③每日用量不得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最小剂量。④每一种辅助治疗用药临床应用时间不得超过说明书规定的一个疗程的最短天数。⑤生物制剂及血液制剂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神经营养类是神经内科辅助治疗主要药物,使用量上占有很大比例。X缺血可诱导多种神经保护因子的表达: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化生长因子(TGF)等均对神经元有保护和滋养作用。实验研究[4-6]表明脑蛋白水解物可以明显改善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且远期疗效显著。所以神经元营养剂的使用有一定的时效性,应该合理、规范地使用,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用药。处方负面清单明确限定了该种药品的疗程。除此,处方负面清单针对联合用药提出明确规定如谷红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含有乙酰谷酰胺和红花提取物两种药物,为患者开具该药后不得再使用其他品种的辅助药品。
其次,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是一类以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中成药,此类药物按其特点和主治不同,分为活血调经药、活血止痛药、破血消徵药和活血疗伤药4类[7,8]。中医理论认为,离经之血如不能及时排除消散,或是血液运行受阻,淤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就形成瘀血。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治疗,且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9,10]。由于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整体观念,加之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中成药在活血化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11,12]。综合药物现代研究及临床观察[13],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保护受损心肌细胞及脑细胞、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再灌注损伤等作用。为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处方负面清单规定:有出血倾向者不得使用此类;此类药物亦不得与非甾体抗炎药或血小板抑制药物联合使用。此类药物又因其归属中药范畴,而中药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因此根据中医理论、中药气味、功效,结合患者临床辨病、辨证,更重要的是辨证,不同中成药在具体应用中还是有差异的,在临床使用中,相同疾病具有不同的证,不同的疾病具有相同的证,这就是中医理论精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14]。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同样遵循此原则,在遵循药物使用说明书同时,不能局限于此,在掌握现代药理作用的同时,应结合患者的舌脉征象辨证使用,发挥其最佳作用和功效,从而使中医与西医有机结合[15],如处方负面清单规定:急诊不得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药物使用过程中,因其影响因素很多,中成药作为与时俱进、传统与现代结合产物,在临床发挥了很大作用,仍在不断摸索与完善中。处方负面清单出于安全角度管理只是部分,其他有待进一步论证。
总之,神经内科辅助用药处方负面清喂芾砟J酱俳了辅助用药的合理使用,为临床药师提供新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Sund K.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use of adjuvant medicine in hospital[J]. Herald Med,2014,33(1):128-129.
[2] 韩爽,钟敏涛,李锦,等. 我国辅助用药应用现状及管理对策初探[J]. 中国药学杂志,2016,25(8):678-682.
[3] 王燕,杨志伟. 医院实行处方负面清单管理的实践[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7):588-590.
[4] 李燕宏,何俐钧.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15,3(6):829-830.
[5] 王炳国,吴中亚.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24):70-72.
[6] 李萍,安中平,段建钢.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3):259-262.
[7] 盖亚男,王晶[. 老年冠心病要合理选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4):340-341.
[8] 胡金萍. 活血化瘀中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5):189-192.
[9] 段练,熊兴,江王阶. 冠心病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与活血化瘀[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1):1561-1566.
[10] 张伟,谷明明,孙璐璐,等. 活血化瘀中药对COPD血管重塑的干预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8):254-257.
[11] 任红英.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缺氧治疗的研究现状[J]. 山东医药,2014,54(10):97-99.
[12] 陈水清. 2013-2015年厦门市第五医院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应用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8): 1091-1093.
[13] 张建国,吴俊峰,吴峻荣. 浅谈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的合理应用[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7):67-68.
[14] 吕志国,谢雁鸣,黎明全,赵建军,魏戌. 缺血性脑血管病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的合理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2):3494-3499.
神经外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创建于1953年,是国内建立最早的神经外科科室。1978年,该科室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培养基地,1985年被批准为博士培养基地,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6年被认定为国家首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1年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专科排行榜》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名列全国第五。经过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共同努力,该科室的医疗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该科室拥有正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主治医师46人,共开放住院床位260余张(包括神经外科ICU床位20张),独立的现代化专科手术室8间,拥有包括手术显微镜、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神经内窥镜、立体定向仪、神经导航仪、超声吸引器及数字化手术平台等国际一流的硬件设施。近年来,该科室的年门诊量高达20000余人次,年住院人数达6000余人,年手术量高达5000余例。目前,该科室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的大型神经外科诊疗中心之一。
袁贤瑞医生简介:袁贤瑞医生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组副组长、湖南省神经外科委员会主委、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专家委员、《国际神经病学与神经外科学杂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袁贤瑞主任曾多次应邀访问欧美等国的神经外科中心,并与之进行学术交流。他擅长治疗脑膜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脑干及四脑室内肿瘤、三叉神经鞘瘤、颈静脉孔区肿瘤,尤其擅长做动脉瘤手术、动-静脉畸形手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等手术。迄今为止,袁贤瑞主任亲自主刀施行颅底、脑、脑干、脊髓等部位的肿瘤及血管显微手术多达6000余例,手术的成功率高达99.5%,有“湘雅名医”的美誉。
刘景平医生简介:刘景平医生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专家委员、湖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及长沙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委员。刘景平教授1983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留校后被分配到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此后一直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7年来,他凭借着扎实的显微神经外科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独立开展了多种外科领域复杂手术的研究工作,曾奇迹般地一次性全部切除颅内及高颈段8个肿瘤。刘景平教授擅长做脑干肿瘤手术、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手术、大型颅咽管瘤手术、三脑室肿瘤手术、高颈段髓内肿瘤切除手术等,尤其在诊治脑积水及儿童神经外科疾病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神经内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是由我国神经病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黄友岐教授于1934年创建的,是国内建立最早的神经内科科室。1993年,该科室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培养基地,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经过黄友岐、欧阳珊、陆雪芬、谢光洁、杨期东等老一代神经内科专家的不懈努力,该科室在临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人员梯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该科室共拥有医护人员145人,其中正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2人,共开放住院床位214张,另设有3个普通病房,1个老年病房,1个重症监护室及独立的急诊系统。近年来,该科室的年门诊量高达15万人次,年住院人数达5500余人。目前,该科室主要开展的诊疗技术有:彩色多谱勒超声脑血流检测(TCD)、重心平衡检查及治疗、诱发电位肌电图检测、远程脑电监测、多导睡眠监测、脑电地形图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生化及病毒学检查、脑出血颅内血肿穿刺术、脑血管疾病介入诊断治疗术、肌肉活检术、神经活检术、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神经系统免疫疾病特异性免疫吸附治疗等。
肖波医生简介:肖波医生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内科学杂志》社长、《神经病学与神经免疫学杂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肖波主任师从我国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黄友歧教授和谢光洁教授,擅长诊治癫痫及周围神经病。近年来,肖波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或主译了《神经病学》、《癫痫治疗学》、《神经病学住院医师手册》及《神经病学药物治疗》等教材或专著,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奖等多种奖项。
唐北沙医生简介:唐北沙医生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唐北沙教授擅长诊治帕金森综合征、老年痴呆、运动神经元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病、腓骨肌萎缩症、痉挛性截瘫等多种神经变性疾病和神经遗传疾病。
耳鼻咽喉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是上世纪20年代由我国耳鼻咽喉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林筱周教授创建的,是湖南省建立最早的耳鼻咽喉科室,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林筱周、彭勇炎、陶正德、李学正和肖健云等老一代耳鼻咽喉科专家的带领下,该科室在内镜颅底外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并成功地开展了多种复杂的颅底外科手术,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目前,该科室共开放住院床位101张,另设有15个诊室和8间隔音室,年门诊量高达9.6万人次,年手术量达4300余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的治疗范围是: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喉癌、下咽癌、鼻咽癌、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扁桃体良恶性肿瘤、颈段食管癌、颈段气管肿瘤、腮腺颌下腺肿瘤、颈动脉体瘤、颈静脉球体瘤、早期声带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孙虹医生简介:孙虹医生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耳鼻咽喉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肿瘤学会副主委、美国耳鼻咽喉科学研究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孙虹院长是我国重点学科耳鼻咽喉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他擅长诊治各种耳科疾病、难治性或复发性鼻科疾病及耳鼻咽喉头颈肿瘤。
肖健云医生简介:肖健云医生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学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学会主委、《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肖健云教授擅长诊治鼻咽癌、颅颌肿瘤及各种耳科疾病。
普外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是国家级重点科室、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科室,是湖南省和邻近省份的普外科医疗中心。该科室现有住院床位620余张,年门诊量高达118659人次,年住院人数高达21495人,年手术量近1.7万例,位居全国各大医院前列。目前,该科室下设有内镜微创外科、肝脏外科、腹部器官移植外科、胆胰外科、门静脉高压症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乳腺外科及甲状腺外科等大型专科,拥有正教授45人,副教授54人,博士生导师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此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还设有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移植医学工程技术中心、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心、肝癌研究室等5个科研机构,拥有价值100万元以上的原子力显微镜、MARS人工肝脏支持系统、内生场肿瘤热疗仪、CUSA、操作模拟系统、原子力显微镜、高效液相色检测仪、全套双向凝胶电泳装置、双向电泳图像分析系统等诊疗设备,总价值在6900万元以上。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一流的诊疗水平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深受广大患者的信任。
【关键词】 现患率;调查;感染
医院现患率调查指在特定的时间对医院特定患者病情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又称横断面调查。本次研究从本院感染现患率出发进行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的管理质量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感染现患率调查可以为医院感染目标性检查提供有效的依据, 帮助医院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选取2010~2014年在本院住院的1075例患者, 实际调查1014例, 实查率为94.33%, 其中男575例, 女500例, 年龄1~89岁, 平均年龄52.4岁。发生感染87例, 感染现患率为8.58%。
1. 2 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院感质控医师组成调查小组。在调查前1周内对所有接受调查的住院患者进行各项感染性疾病相关检查。调查方式采取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相结合, 对所有住院患者情况按要求填入调查表。
1. 3 感染诊断标准 均参照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如有诊断疑问, 经小组讨论后决定。
1. 4 统计学方法 调查表填好后交由感染管理科统一整理, 对数据进行统计,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 行χ2检验。P
2 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所有科室中感染现患率的比较中,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比例居于第1位, 占实查例数的38.1%, 远远高出其它科室的现患率水平;口腔科、消化科、整形科所占比例也较高, 分别为21.1%、20.5%、18.2%;心血管科和普外科的感染现患率都相对较低, 仅占4.3%和4.1%;其他重点科室现患率处于居中水平, 神经外科占13.5%, 血液病科占13.2%, 内分泌科占12.7%, 神经内科占9.6%, 肾病科占7.1%, 烧伤科占7.0%, 儿外科占7.0%, 内科其他占7.0%。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以呼吸道、泌尿系统和手术切口高居前3位, 分别占26.4%、21.9%、21.9%, 血液、皮肤软组织、胃肠道及其他一些部位的感染率较低, 腹腔感染现患率为10.3%, 血液为5.8%, 皮肤软组织为3.4%, 胃肠道为3.4%。
3 讨论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内容之一,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以提供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1]。对于现患率的调查通常采取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病例调查可以快速了解患者的完整病史和相关诊疗资料, 床旁调查可以通过患者的描述对病例调查进行补充, 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症状和生理特征等。
本院的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显示, 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人数为总调查人数的8.58%, 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发生感染较多的是ICU和部分外科科室, 这些患者在机体防御能力上都较低, 有明显开放性感染伤口或曾进行侵入性操作, 容易受到病菌威胁。从医院感染部位来看, 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和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导致感染的原因与病区环境是分不开的, 病房洁净度不高、通风效果差等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侵入性操作过多, 如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反复吸痰、气管切开, 容易造成黏膜的损伤, 特别是随气管插管的延长, 患者咳痰反射及排痰功能丧失, 容易造成感染增加[2]。
目前医院感染是导致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院感染不仅给紧缺的医疗资源带来更加沉重的负担, 而且也将对患者的经济带来额外的损失。因此, 预防医院感染成为医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 病室多通风以减少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对于侵入性操作, 临床医生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 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 尽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本次医院现患率调查对本院的感染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检验作用, 同时也为以后的感染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对于现患率较高的科室和易感人群,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降低现患率, 节约医疗资源, 体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疗效果和经济上的双重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桂凤, 冯秀兰, 郑永芳, 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医药前沿, 2012, 2(10):121-122.
一:强化法律意识,严格制度落实,保障护理安全
1: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防范风险意识,新的《护士条例》颁布后,及时组织全员护士进行专项培训及解读,5月份选派专人(护理部急诊室2人)参加卫生部在省厅组织的条例培训,使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为更好地履行职责,依法行医,提供了依据,做到知法守法,更好地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及他人利益,目前全院护士持证上岗率达100%。
2: 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今年以来,护理部重点在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五项核心制度的执行上下功夫,护理部深入科室严格考核,现场抽查,实地进行医嘱查对和交接,掌握制度落实情况,通过两周的检查落实,使护理人员真正理解了核心制度的内涵,懂得了如何用制度指导实际工作。认真落实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及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展开缺陷文化分享,结合借鉴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组织进行讨论,查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今年护理部对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不严导致的缺陷、护理文书记录不真实所引起的缺陷、病人在转科及辅助检查途中存在的缺陷、医嘱查对环节上的缺陷这四件案例,组织召开护理质量缺陷讨论会,全院护士都受益非浅
3: 在医院组织的医疗质量百日安全整治活动中,制定安全目标及考核细则,严格落实,层层签订护理安全责任书,责任到人,更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法律意识、安全意任意识。
二:强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1: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年轻护士长开拓思维,勇于创新,做到科科管理有特色.各科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了长期医嘱治疗、处置、执行明细表,设计了化验单收送交接表格,责任护士建立起随身携带记录本,在观察、治疗和沟通时,随时发现问题做记录,使书写病例既避开治疗高峰期,又能保证文书记录的真实、客观、准确性,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序无误。
2: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 坚持护士长例会和护士长夜查房制,将年计划、月重点、 周安排及时安排部署,组织实施, 今年在以往护士长常规夜查房基础上制定 "一日查房一重点", 做到重点突出,督促有力,加大了例会精神的贯彻执行力度,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
加大了对护士长目标管理的考核,明确护士长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确立其在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有效提高了护士长预测—控制—改进工作的能力,同时悉心指导新上任护士长工作,帮助她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护理部深入科室督促引导护士长合理安排每日工作,制坚持一日四查房,重点对新入院、手术前后和危重
及生活不能自理、 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进行督导检查, 掌握护理工作落实到位情况,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
3: 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行全院一盘棋,护理部围绕“挖掘员工潜能、发挥最高效能、创造最大价值”的管理理念,科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工作上严要求,生活上细照顾,实施人性化管理,指导科室弹性排班,加强节假日、休息日、中午及夜间值班期间,繁忙、易疲劳时间的护理人力配备,排班做到新老搭配,相互协作
兼顾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发挥其互补性,对一些家庭有特殊情况,健康状况差,待产和哺乳期的年轻护士,班次上给于照顾,使她们能工作家庭两不误。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创造工作的和谐氛围,增强了管理效能,有效提高了护理群体质量。面对上半年我院外科病人居多不下,下半年内科病人持续增加,护理人员紧缺的状况,,护理部统筹调配护理人员10余次, 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优化组合,满足了临床工作需要,确保了护理安全。
4: 强化护士长开源节流的管理理念 今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已波及到中国,医院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护理部要求护士长开拓思维,创新理念,开源节流,树立安全责任和危机意识,寻求科室发展之路,团结一心,共度难关.
三: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环节质量
本年度重新制定完善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既应急流程,科室下发了病人安全10大目标,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保证了护理人员有章可循.
1: 制定了防范住院患者跌倒制度及各类导管防脱落制度。
2: 完善了查对制度 打破了以往重形式轻落实的弊端, 重新设计了新的医嘱查对登记表,严格一日三查二签字一审核,有效杜绝了医嘱转录、执行过程中的疏漏,护理部用了两周时间进行检查落实。强化了环节质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3:完善了各环节交接质量,设计了院前急救与急诊室 、急诊室与病房、 手术室与科室、产房与母婴同室病人交接记录表,危重病人电话预约,病人转运途中加强病情观察与急救护理,准确记录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用药、处置、检查等,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降低了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的风险,体现了治疗处置的连续性,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 完善了护理会诊制度 充分发挥各科室间的协作性、互补性,调动本院人才,解决了护理中的疑难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
5: 完善了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健全了急救体系,提高了急救水平。
6: 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部将9月份定为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月,对运行中的病历和已归档的病历,开展了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组织全病区护士长,从各科抽取危重、典型、疑难病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叉点评,在认真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共性、个性问题,召开全院护士专门会议,分析原因,进行讨论,院内统一规范,达成共识,强化督导落实,使护理文书质量进一步提高。
7:规范床头卡的设置 统一了加床床号,治疗台设置了与病室床号、病历夹一致的编号,有利于查对,有效地避免了查对环节的差错,今年购置了腕带识别标志,在三起突发公共事件中,应用于急诊急救时快速、准确设别病人,保证了治疗及时到位。
四: 落实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 年内共招聘护理专科学历人员( )人 、本科( )人,护理队伍梯队建设更趋于合理, 我们对护理人员的培养以“年轻护士全科化”为导向综合培养, 按计划进行科室轮转,重点加强基础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的提高, 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 从容应对紧急状态下跨科室人力资源的调配。
2:为适应护理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特色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业务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今年选派神经内科、急诊科5名护士赴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有 余人次护理人员参加了省内外护理业务和管理培训,为医院注了入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推动了我院护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
3:注重培养高学历年轻骨干护士,有意识的培养第二梯队,苦练基本功,加强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培训,护理部通过提问、抽查考核等形式,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在岗讲协作—发扬团队精神,下班忙充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开拓思维,勇于创新,把学历价值转化为工作价值。
4:按计划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三基训练和专科技能培训,全年共组织护理查房12次,护理业务学习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护患沟通技巧和专科知识。年内组织全院护士进行了密闭式静脉输液、无菌技术操作等15项护理技能培训,在强化三基培训的同时,强化急救意识,提高抢救水平,对低年资护士又专门进行了急救知识技能的强化培训考核,和为期两周的礼仪培训,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急救水平,进行了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5: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组织参与、竞争争优的积极性 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全院开展了护理理论及技能比武,选派优秀者参加地区组织的5.12理论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郝黎杰取得了吕梁地区单项操作比武的三等奖,我院护理部被吕梁地区卫生局评为护理先进集体,被吕梁地区妇联会授予三八红旗手。全院对评选出的10名十佳护士和15名优秀护士,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前三名的护士,进行表彰奖励。
6:继续实行在岗培训和多渠道学历培训和相结合 聘请专家来院授课,医院组织业务学习。鼓励护理人员自修及参加各种培训 ,截止今年底已有 人获专科学历,人获得本科学历,11月份我院16名中级护理人员参加高级职称考试,15人以优异成绩达标,我院护理人员扎实的理论技术水平得到肯定。
五:创新环境更好的提升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质易
1:规范病房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住院环境
今年急诊科与内科搬进新改造的楼,使住院环境更加幽雅、舒适。好的环境需要有好的管理,护理部加大对病区管理的检查力度。全院病区管理质量同步提高。
2:全院积极开展温馨周到的护理服务 为住院患者24小时提供热水,全病区设置了晾衣架,儿科、妇产科提供了尿布风干服务项目,神经内科为重症病人成立了专门的护理小组,开展无陪护理,全院开展了多说一句话服务,即:“治疗前多解释一句”,“治疗后多安慰一句”,“出院时多关照一句”,以拉近护患之间距离,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年内护理服务满度调查,满意率达94.7?。
一、医学一系工作
2010年医学一系承担了学校10个专业,14门临床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完成教学8197学时,其中理论课4768学时,实验课342时。加强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生信息员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并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按质按量地完成了两个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定期编写教学简报,将正反两方面信息及时反馈给各教研室和教师本人,并督促教研室提出整改措施,形成了封闭的教学监控环路。良好的教学管理,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我系2010届毕业生709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并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有178人,占25.11%,实际录取122人,占17.21%,创我系历史上最好成绩。这充分反映出通过教学评估,我系的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医学教育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教学,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我系的实践教学面临较大困难。为增加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2010年我系克服困难,合理安排,充分挖掘潜力,增添了主干课程的课间见习,并增加集中见习和实习前技能培训的课时数,从教学安排上保证了学生有一定的实践机会。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坚持开展实习中期检查,并逐步增加检查范围,加大检查力度。2010年我系组成了内、外、妇、儿教研室的资深专家检查组,先后对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国人民第四一一医院、上海市闸北区北站医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等5所教学医院进行了实习中期检查。本次教学检查工作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校领导和教务处领导亲临教学检查现场指导工作。通过此次教学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教学医院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实习带教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了各教学医院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也增强了医学院在各教学医院的影响力。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适应临床医疗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是我系追求的目标。为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2010年我系改革了毕业考试形式,由原来的单一笔试模式改为笔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多站式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组织附院、二院及地区医院三十余名高职称临床教师,历时7天时间,逐一对709名毕业生,从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体格检查与技能操作、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三个方面,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前对学生进行了广泛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考前辅导,引导学生认真复习。结果709名毕业学生仅有8名学生不及格,经过补考全部通过。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毕业考试改革显示了极大的实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大计划,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2010年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作好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工作的同时,作为主要单位参加了学校申报国家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工作。2010年我系内科学、诊断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外科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显示我系的课程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附院工作
1.教学工作2010年附院共接收各专业实习学生623人,1月6日临床专业实习生正式进入我院实习,为使同学们很快实现从医学生向临床实习生转变,在吸取去年评建期间的经验基础上,我们精心组织了十三个理论讲座,包括医院介绍、医疗流程、实习管理规范、院感知识、医疗文书的书写、临床技能操作、无菌技术、影像诊断原则等内容,由医院的临床专家和管理人员主讲,对实习生进行上岗前的系统培训,岗前培训历时十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训结束进行了结业考试。为完善各临床科室实习带教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激活管理机制,我们一直紧抓各科室实习带教工作,并要求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室实习带教计划和出科考核方案。今年组织专家组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4次实习带教检查,专家们均严格按照教学管理考核评分表逐项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并根据各科室的工作情况给予了切实公正的评价。通过检查,大多数科室按照实习带教管理制度建立了带教工作档案、完成了科室教学活动计划、学生出科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
今年6月起,组织内、外、妇、儿教研室的专家对临床专业的实习医生进行了三轮大出科技能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外科无菌技术、腹腔穿刺、胸腔穿刺、外科换药、影像读片等十几个单项的考核,基本上涵概了临床医疗常规操作的内容,通过考核极大提高了实习医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和适应能力,加强了我院实习医生出科考核管理,全面提升了实习质量。为提高我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增强临床教师教学意识,于2010年8月组织举办了“医院2010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本次竞赛共49名青年教师参加。本届教学竞赛分为临床医技组和护理组两组同时进行,采取集中竞赛,现场评分,专家组与学生组评分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参赛者均积极准备,经过现场专家及评委认真评分和评议,共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院副主任医师的教学查房水平,进一步规范教学活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关于举办“副主任医师临床教学查房竞赛”的通知》要求,将医院所有副主任医师分为3个年度进行教学查房竞赛。
本年度的教学查房竞赛自4月15日起已进行了两个月,聘请6名教学督导专家作为评委,参赛选手为我院21个临床科室共30名副主任医师。教学查房实行全程摄像,由专家现场打分和观看录像打分相结合。查房内容为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实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病、多发病,入选病例由选手自行提供。此次竞赛不但强化了我院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带教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教学查房的规范开展,而且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临床带教教师,
2.加强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为促进我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统一领导和协调全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我院于今年9月成立了“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办公室”,办公室在医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制定我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指导、管理全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经培训管理办公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各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班开始了理论和实践授课。本学期侧重公共知识和临床技能培训,共计93学时。
3.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年中医院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第三周期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进行了中期检查。临床药理学、消化内科、性医学科、超声医学科、普外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感染疾病科共九个学科负责人分别就本周期第一阶段学科建设情况作了相关汇报。通过检查,进一步了解了各学科学科建设规划执行情况,为顺利完成周期建设目标提供了保证。今年,我院和同志被省人事厅确认为第六批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0年10月,经个人申请、科室推荐、教授委员会及专家评审、院长办公会会议研究,确定我院第一周期(第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2人,第一周期青年骨干医师10人,至此,我院共选拔第一周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6人,后备人选19人,青年骨干医师10人,培养周期为3年。为加快我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给医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医院出台了《医学院医院引进人才专项科研基金管理办法》,鼓励其早出成果。
4.科研工作2010年度我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3项,其中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项;省教育厅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项;省卫生厅临床应用技术项目28项,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项目1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0项,医学院中青年及人文社科科研基金项目45项,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4项,本年度共获科研经费99.60万元。组织1项科技成果鉴定,已在科技厅登记科技成果共3项。截止2010年12月14日,全院共258篇,其中SCI期刊2篇,国家重点期刊20篇,国家级期刊89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3部。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半年的进修生活已经圆满的画上了句号。细数这六个月来的短暂时光,我倍感珍惜。因为我知道,这次医院选派我出去进修学习,除了因为医院业务发展需要外,还包含了院部领导对我的充分信任和殷切希望,我也把这次进修当做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通过这半年时间的进修学习,不仅提高了我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还使我开拓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让我终身受益匪浅,同时也明确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下面就我这次进修学习机会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西南地区临床中医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也是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感染病临床基地。我所在的心血管科是国家新药临床试验中心心血管基地、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该科主要采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同时,该科还开展了冠心病和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各种起搏器置入术。
半年来,在代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熟练掌握了心血管系统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瓣膜病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在ccu中对心血管科各种急危重症的治疗和抢救流程有了一定的熟悉和掌握;我还熟练掌握了心血管科疾病的问诊方法、技巧、查体要点和常规药品准确、合理应用,能够独立完成心电图机的操作,掌握了阅读心电图的要点,能够准确出具报告单;同时,我还观摩学习了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永久起搏器植入、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等各种介入治疗。
在进修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折服于他们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还被他们科学、规范的科室管理深深打动,尤其体现在他们核心医疗制度的落实方面。作为享誉西南地区的一所中医三甲教学医院,他们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所在的心血管科,分为三个医疗组,住院医师全都是主治以上职称,每个医疗组每天都有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科室主任、副主任固定每周一、四业务查房;除了常规的晨间查房外,各个医疗组还经常自己组织下午查房;在查房过程中,他们对每个病人的病情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点评,让每个参与查房的医生都能“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要是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本科室以外的其他症状,他们就会立即邀请相关科室会诊;每周一、三、五是他们开展介入治疗的时间,周二、周四下午就会进行术前讨论;每周一下午是死亡讨论时间,周三下午是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时间;周五下午是业务学习讲座时间;他们还特别重视医患沟通制度,每个病人入院后都会由经治医生亲自书写一份医患沟通记录,上面详细记载了病人病情和诊断、拟定的治疗方案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对危重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反复多次与病人家属沟通;介入手术治疗的病人除常规签具手术同意书外,还有一份术前谈话记录;另外,科室还专门设有医疗教学秘书,负责科室的病历质量和教学安排。
作为一所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治疗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心血管科开展的中医治疗项目一般有灸法治疗、耳穴治疗、中药浴足、中药塌渍、针刺等中医治疗项目,以前三者居多;灸法治疗是采用购置的冠心灸、强肾灸、镇痛灸等,入院后每个病人发放一个疗程(7天);耳穴治疗是他们自制的。他们的中药浴足开展得最为普遍,几乎每个病人都会使用。这是因为他们规定有严格的中药饮片使用比例(要求达到药占比的25%),所以他们除给病人开具口服中药外,还开展了中药浴足,用以提高中药饮片使用比例。
作为专治心血管疾病的科室,科室内的设备使用率高又是该科室的一大特点。心血管科共设有80张病床,但心电监护仪就配置有40余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病人常规心电监护,介入治疗后的病人亦常规心电监护2-3天。科内还配备有床旁多普勒超声仪,入院病人常规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另外,科内还设有心功能检查室,对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病人常规开展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及动态血压检查,每天该科配备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仪及动态血压监测仪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心脏介入及非药物器械治疗是现代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大趋势。该科拥有一个介入导管室,配备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主要开展左右心导管检查和监护、冠脉造影术、经皮冠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心脏瓣膜球囊扩张术、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安置各种心脏起搏器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为该科创造了可观的医疗业务收入。
在科室的绩效考核方面,他们以个人创造的医疗业务收入为标准,采用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来调动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他们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医疗质量指标为主要内容,把病历书写质量、核心医疗制度落实、中医辨证论治合格率、中西药占比、四合理运用、医疗差错发生率及参加教学活动的情况等作为考核依据,制定了科室人员综合考核细则,每月由科室医疗教学秘书对科内人员(医生)进行考核,充分体现出了科室管理的透明化和公开化。
在护理工作方面,他们采用护理分组的工作模式把护理人员分成2个工作小组,每组设护理组长1名。每个工作小组又分为治疗组、办工组、巡视组、机动组等,各小组分工合作、团结协作,使繁杂的护理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通过这半年时间来的进修学习,让我的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感受到了基层医院与三级甲等医院之间在软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的明显差距。时值我院创建二级乙等中医医院之际,我把自己在进修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想与住院内科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以下几点愚见,望能为科室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严格执行核心医疗制度
核心医疗制度的落实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在科室常规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应严格落实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核心医疗制度。就我院职称结构而言,现住院内科已完全具备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能力,但由于副主任以上职称人员每天承担着门诊医疗任务,致使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困难,建议每周指定一天上午为副主任医师在内科业务的查房时间,这一天上午指定查房的副主任医师不承担门诊医疗任务。
2、加大科室硬件投入
现代诊疗技术的开展,除需具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外,硬件设施的投入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进修学习期间的感受,让我深深体会到在我院由于设备的缺乏,有些时候真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与无奈,科室急危重症比例不高也与硬件设施的缺乏有一定关系。就现在住院内科业务开展而言,建议医院检验科开展利钠肽、n末端-利钠肽原、血气分析等检验项目,为内科购置脑功能治疗仪、脑血流图检测仪等设备,同时建议开展无痛胃镜检查。另外,科室现有闲置呼吸机一台,建议派人学习使用。
3、充分彰显中医特色
自我院创建二级中医医院以来,内科就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之前科室常规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有针刺、耳穴、穴位敷贴、艾灸、刮痧、耳尖放血、拔罐、灌肠等项目。由于新农合政策的限制,现科室开展的治疗项目仅有针刺、穴位敷贴、艾灸三种。但不管那种中医治疗项目,都一直没有在患者心目中形成是我院“中医特色治疗”的概念,甚至如针刺等侵袭性操作部分患者还很排斥。我认为,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的做法,为大多数病人开展中药浴足治疗。其理由是首先每个人每天都要洗脚,在洗脚的时候加上点中药汤剂大家很乐意接受;其次部分排斥口服药物(特别是排斥口服中药)的病人也情愿接受这种方法的中医药治疗;再次,该治疗方法不具有侵袭性;第四,在提高治疗收入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中药饮片的药占比。另外,科室应尽快研制出自己的院内制剂,如他们的银葶清肺口服液、中风醒脑注射液使用都非常广泛。
4、细化科室人员专业
住院内科属于大内科范畴,收治的病人遍及内科的各个系统。由于医院条件及病人资源所限,不能像三级医院那样分出细化的二级科室,科室人员也不可能达到科科精通的要求。所以,就需要细化科室人员的专业方向,不是要求每个系统的专业方向都细化,至少要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专业细化到科室人员的人头上,做到“百家争鸣、各引一端”。目前内科已有人员在心血管和消化内科方面完成了进修学习,建议统筹安排人员进修呼吸、内分泌和神经内科。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为期1年的进修学习刚刚结束,我又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工作岗位。首先要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还要感谢各位同事,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学业。
我进修的单位是中国人民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它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陕西省优势医疗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层建设标兵科室,是西北地区支气管镜诊治培训中心、呼吸机培训基地。陕西省医学会呼吸结核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全军呼吸学科副主任委员单位。呼吸内科共两个病区,设有床位80张,另有过敏反应疾病研究室,肺功血气室、支气管镜室、呼吸内科重症加强病房及呼吸内科实验室。是陕西省和西北地区呼吸内科技术、设备最精良的先进单位。这儿的老师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不仅诊疗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而且十分重视后辈的培养,保持着强大的人才梯队,桃李遍天下。
他们科室主任每周查房1次,三线每周查房2次。查房时感觉气氛和谐,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允许不违反原则的分歧。唐都医院一向强调综合治疗,全科不定期组织有放射诊断科、病理科、外科、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参加的联合大查房。查房时,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生仔细阅片,分析可能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同时年轻医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合理的综合治疗是唐都医院高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参加的学术活动主要有:每周2次理论学习、治疗新进展;每周1次科内学术讨论;不定期的对外学术交流,包括国内外著名专家的讲课、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长期高强度、自觉的学习、交流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我也小有收获。首先是系统学习了相关基础知识、最新的诊疗技术,全面熟练掌握了呼吸科及相关科室常见并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规操作如胸膜腔闭式引流、胸膜活检、经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基本掌握支气管镜、胸腔镜等操作要领。
再次,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病理科、诊断科等。综合实力的突出,才能有诊疗高水平。
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了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会让我们迎刃而解,豁然开朗。尽管如此,常规治疗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我觉得,依靠我院目前的技术、设备,只要能规范的、合理的运用常规技术,开展力所能及的新业务、新技术,也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进修体会及建议:
1、科室要发展,医院要强大,在竞争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走专科化建设道路,学科门类齐全,科学在发展,学术有专攻,学科门类越分越细,必须加强各学科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2、医院要发展,必须要加强内科各亚科、外科各亚科、儿科、妇产科、放射科、ct室、超声室、心电图、肺功能室等各科室之间的合作,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才能有诊疗高水平,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3、建议成立专门的呼吸内科,成立强大的胸外科,目前流行病学显示,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第4位,在农村占第3位,肺癌无论是发病率(120万年)还是死亡率(110万年)均居全球癌症首位,在我国肺癌已超过癌症死因的20%,根据疾病谱及我院目前情况,为了争取这部分病员,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建议尽快添置支气管镜、胸腔镜等先进设备,并加快这方面人员的培养,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胸外科、呼吸科没有支气管镜是无法生存的,更不用谈发展。加大及严格掌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危病人的适应症,可以挽救大部分呼吸科患者的生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建议重危病人(尤其是呼吸科的病人)常规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患者病情预后有更好的判断,同时也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暂时可以开展胸膜活检、经皮肺穿等新业务,可以开展肿瘤的胸腔灌注治疗等综合治疗。可以开展呼吸机治疗。
4、建议医院成立综合急救中心,建立急救留观室,合并撤销输液室,这样也有利于留观室的病人的管理及得到更好地治疗,符合住院条件的建议患者应该收住院治疗,同时也给医院创造了更好的经济收入。全院各科室医务人员轮转,急诊科医生不固定,让急诊科医生也学有专长,学而有所用,让全院医务人员得到全面发展,让住院部的医生得到急诊方面的培训,掌握急救知识及技术。
以上是我对医院的一点小小的建议,如有不妥,还望各位领导谅解,因为我是中医院的人,院兴我荣,我爱医院。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在xxx骨科进修学习的一年,一年的时间,不丰富但很充实,切身体会和感同身受,真的受益匪浅。
回首在xxx骨科的一年进修,有细仔询问病史的时候,有认真查体的时候,有安静听课的时候,有勿忙带病人加检查的时候,有老实站一天手术台的时候,有翻阅书籍文献的时候等等一幕幕,在我写回顾总结的时候呈现于我脑海。虽然有些工作已经是很熟悉了,但每天和xx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如查房,问病史,查体等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能重新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规范的角度来讲相差甚远,所以这一年没白来,从最基本的学起,不但学习了他们高深的脊柱关节套路,而且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去规范了自己的行为。
孜孜不倦的对专业的追求。xx作为全国的疑难病诊治中心,所以在骨科领域也经常能碰到很多少见病,罕见病。当他们碰到没见过疾病时,他们就会去查阅大量的文献,并组织全科一起来学习查阅的文献,并讨论治疗方案。医学虽然是个经验科学,对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但是尊重循证医学证据更重要。他们会对已经治疗过的病例资料全部保存完好,以利于总结治疗经验。
明确管床医生的概念。其实是对管床医生概念的明确就是对临床医生最好的诠释。管床医生就一线住院医,做好自己所管床位病人的病历书写等文书工作,完成相关检查和术前、术后会诊,处理病人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有问题及时向上级医汇报。所以住院医留下来加班是常有的事,因为他们的事情繁琐、工作量大,他们不会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去做。只有每天踏实地将自己的床管理好了,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临床医生了。做好住院医才能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
近日,根据江苏省卫生计生委最新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各种性质的医疗联合体126家,其中医疗集团45家、医联体81家。医联体中紧密型46家、松散型35家,前者实现统一调配资源(包括固定资产、人力资本等)、统一人事、分配、财务、后勤、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统一信息平台,后者多数为共同执行规章制度,实现分工协作。
医联体并非新事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单单北京、上海、浙江等十一个省市就建立了近千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医疗协作联合体。新医改之后,医联体又再次进入大家的视线,而且“又”成为医改新模式之一,被赋予了新时期的重任。组成了医疗联合体,优化医疗资源,把大医院的医生和技术下沉到基层,以此来破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冷冷清清的难题;让基层的医生有机会开拓业务,得到技术层面的锻炼。那么,医联体能否真的实现这一目标呢?
是互惠互利,
还是形同虚设?
自从医联体的概念被提出后,各地医联体的建设用轰轰烈烈来形容,毫不为过。名目繁多、规格不一的医联体犹如雨后春笋,不胜枚举。近日,北京市某医院院长表示,该院医联体的目标将扩至300家。这也是迄今为止的统计中成员最多的医联体。
几年前,政策制定者决定尝试一条破解无序就医的新路,让大型公立医院和基层医院“抱团”发展。时至今日,医联体的发展蔚为壮观。以北京为例,2016年底前,全市医联体的数量会达到50个左右,争取实现居民全覆盖。
尽管各地医联体貌似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纵横交错的医联体能否破解无序就医仍存争议。
政府:小手拉大手 医院“抱团”一起走
就在2014年5月上旬,北京市卫计委印发2014年医政工作要点,要求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建设。4月27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医联体在京成立;5月5日,朝阳医院医疗联盟获得河北燕达国际医院的加入,此前朝阳医院已与另外3家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朝阳医院医疗联盟”;5月28日,北京儿童医院跨省组建医联体共吸纳了包括湖南省儿童医院、大连市儿童医院在内的集团成员单位13家。不止北京,全国各地各种名目繁多、规格不一的医联体也犹如雨后春笋、不胜枚举……
自“小手拉大手”的概念提出以来,医联体在卫生主管部门被持续“叫好”。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钟东波曾在《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会上表示,原来患者确诊一个病要跑三四次大医院,首诊在社区之后,可以先到社区医院做检查,如果病情比较复杂,则由社区医院负责预约,直接转诊到大医院,住院治疗后再回到社区继续接受康复治疗。“大医院将专注处理疑难复杂病和急危重症,其他成员单位主要诊治常见病、多发病。”钟东波说,医联体不仅可以提高大医院床位周转率,还能缓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情况。
医院:整合资源打通合作 医联体让大小医院都得利
对于大多数参与到医联体建设的大医院来说,医联体获得更多的是褒奖。据北京朝阳医院社区部主任胡云岭介绍,由北京朝阳医院牵头组建的医联体内部均设有绿色通道,资源共享。由于影像资料互认,社区医院可以将拍好的影像片上传给朝阳医院的专家进行诊断,非常方便。据统计,仅2013年,北京朝阳医院共向基层医院下转病人707人,以让一些治疗稳定、诊断明确、术后康复期的病人不占用三级医院的资源。
“我们医联体的特色是,大医院的各个科室与成员单位医院的强势科室对接,让对方强势科室更强,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朝阳医院医院的骨科就和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骨科对接,为此朝阳医院派出了7位主任医师去社区医院担任副主任,一方面可以提升其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胡云岭介绍,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进而实现首诊在社区,分级诊疗。
北京儿童医院集团目前集结了12家省级儿童医院,面对外界质疑,院长倪鑫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第一,组建儿童医院医联体,集团内部会评出首席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这些人都在集团内活动。这些专家里面可能只有五个来自北京儿童医院的,如果有13家医院,每家医院出五个人,就是65个人,而不是北京儿童医院出65个人。这些人流动起来以后,就可以带动和扶持各个医院的发展。第二,我们在集团内推行远程医疗服务,通过远程医疗进行互动,这也是国家鼓励和提倡的。一年来,我们有一千多人通过远程医疗进行治疗,这样也减少了我们的人力成本。
现实:权责不分 利益不明 多数医联体形同虚设
强调医联体的正向作用十分必要,但现实中的问题其实还是存在不少不能视而不见的问题。
“让技术跑,而不是病人跑”,是当初政府牵头组建医联体的初衷,不过,在推广了几年之后,不少媒体对于医联体的评价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首先,基层药少是很多患者不愿转诊的重要原因。在社区医院,由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类少,很多患者生病仍然需要到大医院,一些“老病号”也要定期到大医院排队挂号开药。比如心脏病患者长期服用的波立维,癌症患者用的抗癌药物,级别较高的抗生素、止疼药等,这些药都是患者在大医院治疗之后康复期的用药,但是在社区医院却没有。
其次,如果在大医院做手术,在手术期内被转诊至医联体内的一、二级医院进行康复,诊疗技术能否得到保障也是患者十分关注的内容(大多数患者还是只相信大医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孙东东认为,一些医联体之所以形同虚设,是因为患者对基层医院医生不够信任,如何提升基层医生水平,是组建医联体过程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大医院专家到医联体内的社区医院工作只与个人晋升挂钩,多半医生不太积极。为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卫生部门决定,会申请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作为经费保障,给下基层的专家一定补贴,以此调动医生积极性。
双向转诊的困难不仅体现在患者身上,从医院的角度看,医院也并不愿放走“优质”患者、接收没有太多“油水”的普通病人。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发展部部长李军考斯表示,建设医联体的关键在于确定各成员医院的利益如何分配。对于医院来说,主要收入一般在前期的项目检查、手术和药物治疗,后期“延续性治疗和康复性治疗”让医院很难获得高额利润,谁都不愿意接收住院患者。
医联体的
“疗效”和“副作用”
一定程度上确实缓解看病扎堆
三年前,乾县马连镇农民胡文鹏患脑溢血,因在当地一家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就转到了位于咸阳的铁道总公司二十局医院。虽然治疗效果明显,但看病的过程,却十分艰难。
根据胡文鹏的描述,这个医院床位都占满了,楼道睡人,打水那个地方都睡有病人。由于床位紧张,胡文鹏只能在楼道加床住了四天,才住进了病房。今年五月初,他又一次发病,考虑到去咸阳路远又麻烦,就住进了离家较近的乾县中医院。
延安大学医学院咸阳医院院长康彦文表示:我们的成员医院,我们可以派医生、派护士,派相关的管理人员到基层去,把我们的技术、把我们的管理理念送到基层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我们大医院的诊断。
让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人才向基层下沉,正是大部分省市在推行和建立医疗联合体时表达出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其目的,是要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大型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技水平的提升和共同发展,让患者在基层看病,缓解大医院看病“扎堆”问题。乾县中医院院长代晔表示,目前作为基层医院,缺少的就是技术和人才。通过这种模式,能够使基层人员在素质上、专业技术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升。
医疗联合体,从某种程度上看起来确实可以使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更加明确,在医疗联合体内,普通小病在基层就诊,基层解决不了的,在医疗联合体内,转到上级医院,在大医院经过及时治疗后,再转入基层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理想中的状态确实如此,但是事实上还是有不小的难度。
专家坐诊医保报销成难题
医联体的主要目的是让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那么,医疗联合体立起来了,实际运行中能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吗?今年3月份,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雁塔区医疗联合体成立,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医疗联合体成员之一。按照双方约定,西安交大一附院给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去了3名医疗专家,521医院派去了1名医生坐诊。现在,除了521医院的医生每周一三五上午正常坐诊之外,交大一附院的专家却很难坚持。
西安市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张虹说:“年龄太大了,80多岁。我们需要年富力强的。医联体派这样的人(专家)让我们很操心,希望有年富力强的专家来。”
而对于三级医院来说,目前,本身就诊患者较多,医护任务繁重,要派出年富力强的专家一时难以实现。
而更让医疗联合体难以发挥作用的,还有目前的医保制度。64岁的高大昆因为患有慢性病,以前常在三甲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看病,自从宝鸡铁五处医院加入了中心医院的“联合体”后,因为也有中心医院的专家坐诊,加上离家近、医院患者少,挂号、排队方便,他就开始在铁五处医院看病,但医保报销却成了难题。为何?原来,高大昆在铁五处住院,有些项目需要到中心医院检查,因为设备原因,检查完了出院了以后,这检查费用竟然报不了。如果没有医联体,高大昆这类患者只要到一康(宝鸡市中心医院)住院,很快就出院报销了,而现在却必须通过市上医保科再转过来报销。
收治病人越多资金缺口越大
目前,由于农村合疗和医保,都是定额预付,医保部门根据医院的诊疗人次、上年度医保支出等指标进行测算,将医保资金直接预付给医院。作为医疗联合体中的陇县人民医院来说,住院病人数量增多,原本定额预付的资金为每月213万元,但目前实际报销支出每月达到280万元左右,每月有67万元的缺,收治的病人越多,资金空缺就越大,让医院很犯难。
陇县人民医院院长张引儒介绍说,干部职工医保这一块,他对每个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有所要求,超支费用较大。那么超支怎么解决?张引儒无奈表示,暂时目前由医院承担。在医联体模式中,优质医疗资源确实得到下沉,却仍需“补钙”。
目前,大部分已组建的医联体,都是带有自发性质的章程来约束,医联体内的成员医院,可以毫不影响地随意退出。更让医院感到无奈的是,在医联体内对危重病人内向上转诊都比较容易,而要让患者向下级医院转诊康复治疗,比较因难。
对此宝鸡市中心医院外联部部长李宝丽解释说,主要原因还是病人还是不相信基层。同时,大部分情况下,医院是没有办法预留床位的,因为病人多床位少,有人就专门在门口的小旅馆住着等床位,你空着床不让住就会产生医患矛盾,这也使转院“这件小事”困难重重。
要让医联体分级诊疗的设想成为老百姓自觉接受看病习惯,关键是看好医生、好技术在不在基层、有没有方便高效符合实际的医保制度。还有,如果医联体仅仅停留在上级医院无偿支援的层面上,而没有建立起一个利益、责任共担的机制,可能也会很难持久有效地坚持下去。要让医疗联合体充分发挥出本应该有的作用,仍需要各方面努力和政策的改革完善。
绕不过利益“坎”的
医联体
对基层医疗机构不见得是福音
对于成立医联体,舆论方面好坏参半,不过也有专家持有自己的看法。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提出,无论是集团化还是医联体、医疗协作体,有其一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但并不是最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方向。区域化、有序的分级分工医疗体系建设,一定是自上而下且有完善的顶层设计,也是在区域交通、就医习惯和需求等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的,目前的种种自发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有专家指出,成立医联体是在目前我国医生数量严重不足、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大城市大医院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做出的积极探索,是医改过程中的一个暂时现象,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加大对基层医院的投入,让基层医院自身强壮筋骨,留住病人。
然而,医联体目前多是医疗机构个体之间的“自由恋爱”,如果不加以监管,可能会有大医院“跑马圈地”之嫌,从而影响医疗资源的整体布局,加剧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布。病人认的是医生,不是医联体,医联体的转诊却给他们就医带来了“方便”。所以,此举也可能将基层的患者“虹吸”至大医院,致使大医院接收了更多的小病小痛。大医院的医护人员忙着为大小患者服务,工作量增加,在疲惫的同时,医院和社区之间的利益分配也容易产生非常大的矛盾。
更像一种市场扩张
有人认为,实际上,如今的医联体更像是一种市场扩张。不少大医院的院长认为:“我们不占领就被别人占领。”不难看出,“抢占高地”乃公立医院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但是,我们这种市场扩张的医联体又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下美国的梅奥医疗中心(MAYO Clinic)和退伍军人医疗体系(VHA)。MAYO是基于一种规模经营下的成本效益最大化,VHA是政府财政保证的为退伍军人提供质量一致的医疗系统,两者都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但他们系统内的文化、质量与意志都是一致的,系统内不存在所谓的双向转诊。
且不说各地的政府财政如何解决区域医疗投入水平的差异,也且不说社会医疗保障给投保人的报销有多少,就医院而言,每个医院的文化就有很大的差异。既然有差异,甚至有些还差异不小,为何还要联合?归根结底,这可能也是当前限制公立医院规模扩张的一种逆动。虽然常常赞美这种联合是各方受益,而事实上,每一个医联体最大的收益者是主体医院,很多被联合的基层医疗机构的基底被抽空了,被垄断了。
在市场环境和政府投入不足下,公立医院只能在市场上竞争,寻求差异性发展固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在一种残酷的市场竞争的刺激下,每一个医院,不论大小,总都以生存为第一需求,要在夹缝中发展,要么“卧薪尝胆”,要么“智取华山”。从市场的角度看,没有任何一家医院会“心甘情愿”培养竞争对手;而对于对手来说,也没有谁愿意永远“寄人篱下”或替他人作嫁衣裳。
医联体最终应引导有序就医
医联体的“虹吸”阻碍了正常的双向转诊通道,使之异化为“能上难下”甚至是“能上不能下”,不利于重建分级分段医疗制度,影响了分级指导与支援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患者一味往大医院跑,移动无序,不仅医疗效率低下,还促使社会风险上升。这样的医联体已明显与初衷相背离。
与人财物统一调配的紧密型医联体不同,目前各地推行的大部分是松散型医联体。在业内人士看来,松散型即大医院向下级医院提供专家和技术支持,这种援助行政味更浓,难以形成长效机制。不过,尽管权责利益不明,大家各自为政,但医联体大医院帮扶小医院的做法仍是值得肯定。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原部长李军考斯认为,目前一些地区发展的学科型医联体值得推广,并且实施起来也更加容易。
2014年6月,北京老年医院与安贞医院心血管疾病联合诊疗中心正式成立,这是北京首个学科医联体。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介绍说,医联体成立后,会安排主任每周来北京老年医院出诊两至三天,并且定期进行高危和高风险的手术。同时,组织远程医疗、查房和会诊。北京市医管局也表示,将进一步探索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加快医院学科发展强强联合的模式,打造优势学科。
有业内专家表示,在改革的过程当中,不把公立医院创收机制进行改变,医联体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说,医改的目标之一是引导患者有序就医,但是从目前来看,医联体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现实:
大医院vs社区,难接轨
用药与大医院对接不上
有些药虽然在社区用药目录上,但是厂家已经停止生产。有些药即使很便宜,受医保分级报销办法限制,社区也买不到。
在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居住的李阿姨患有高血压,常年需要服用3种药物,有两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买到,有一种药叫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只能去二级及以上医院买。
社区药不全,急坏患者,也难为了下到社区的专家。“一些便宜好用的普药,在社区买不到,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这个专家也难办。”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金淼,自从去年3月被派驻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后,经常遇到没药的问题。他举例说,维生素B1、眩晕停等,都是常见病用药,但是买不到。原来,有些药虽然在社区用药目录上,但是厂家已经停止生产。有些药即使很便宜,受医保分级报销办法限制,社区也买不到。
有一名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专家下到社区后,发现社区几乎没有肿瘤科的药物,于是改开汤药,但是汤药的品种也不全。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楠说,社区用药与大医院对接不上,很多专科用药社区没有,一些百姓惯常使用的药物没有列入医保,无法报销。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医院医保用药目录与社区不一样,社区用药较少,比医院少了约一半,而且很多药即使品名一样,但生产渠道不一样,患者并不认可,觉得药效不一样。不少下社区的专家表示,只能开单子让患者去大医院拿药,一些住院的患者需要自费到外面购药。“医联体让专家下社区,就是要引导患者回社区看病,如果社区没有药,患者还得去大医院买药,医联体的政策红利就打了折扣,制约了医联体的发展。”金淼说。
接收分流患者力不从心
医保对社区实行总额控制,诊疗能力不足,业务量加大,都是社区在医联体中的“成长烦恼”。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在逐步提高,尝试着接纳更多的患者,比如很多专科医生下社区后,社区医生也学会诊断该类患者了。但是,社区也陷入“成长的烦恼”。
――医保对社区实行总额控制。一些专家反映,社区患者平均每天的医保额度少,医生开药很容易超过额度。患者分流到社区,势必对控费指标造成压力。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万冬桂说,医保额度是目前制约医联体发展的一大问题。社区医院医保额度太少,每年700多万元,平均到每天只有2万元左右,一个社区医院的患者每天至少有200多人,平均到每个患者身上只有100多元,这对医生是一个很大的束缚。
――诊疗能力不足。下派社区出诊的专家发现,每次出诊、查病房,都有一大批社区医生跟着学习,他们专科水平较低,且缺乏系统的学习。对他们来说,跟着专家学习,是一次难得的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金淼说:“一些很常见的神经内科症状,他们都不太了解,不会诊断,将来要将这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转回社区管理,仍需要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培训。”此外,除了朝阳区,其他区县还有大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病房,患者无法回到社区康复,大大影响医联体分流患者的功能。
――业务量加大,人手不足。在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人真不少,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一早就去排队,设病房的社区几乎满床了。“专家下社区后,我们改造病房,收治病人模式改变。但是随专家而来的大查房,让我们病区护士吃不消,工作量加大,原来一人能管整个病区,现在管不过来了,那我们就得增加人手,但社区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经费有限,收入仍然没有多大变化,造成人心不稳。”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说,这虽然是基层医疗能力提升的阵痛过程,但仍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否则社区对分级诊疗会力不从心。
松散型不如紧密型
松散型医联体更多的是技术上的合作,主要障碍在于病人双向转诊后利益划分,以及医院和社区信息、资源共享问题
北京世纪坛医院医联体内部一直在力推患者诊疗信息共享和远程会诊,目前已完成可以和海淀智慧卫生系统平台对接的信息平台系统改造,逐步实现医联体成员单位内的远程诊断。
“医联体应该致力于整合医疗,实现对患者疾病全程的预防、治疗、康复的管理,才是真正的分级诊疗,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世纪坛医院副院长阎勇说。在医联体运行的近两年时间里,阎勇发现,所有成员单位中,4家世纪坛医院直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核心医院运转更顺畅,真正实现对患者的全程管理。而下转到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由于不是直属管理,在信息共享、沟通方面不顺畅,导致一些患者失联,患者还是没有享受到医联体的便利。
社区目前诊疗能力仍不强,医联体内并不明确哪些疾病在哪级机构就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陶红兵认为,有些社区在慢病诊疗和管理方面已经做得很好,甚至效果比大医院还好。因此,先从慢性病、常见病开始,制定就诊流程,确定医院和社区联合的疾病临床路径,建立医保、财政、信息、设备、人才等方面利益共享机制。专家认为,只有卫生、人社、财政等多部门共同推进,核心医院与成员单位在人事安排、财政划拨等方面权责清晰,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将医联体这艘大船推向分级诊疗的对岸,而这也是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