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产业发展机遇

时间:2023-07-14 16:35:45

导语:在产业发展机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产业发展机遇

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已发展成为辐射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金融产业集聚地,初步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私募基金管理中心和闻名全国的“风险投资之都”,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已有近两百家、市值逾万亿,证券公司家数居全国之首,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净值和创投机构占全国的比重均约为1 / 3,银行业营业网点超过 1300 家 ;深圳金融业的总资产达3.7 万亿元 ,位居全国第三 ;深圳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在去年伦敦金融城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深圳排名位居我国境内城市第二。总之,经过 30 年艰苦努力,深圳金融业已形成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十二五”时期是深圳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加快实现国家赋予深圳的五大战略定位,大力推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在此期间,深圳金融业面临新的机遇以及挑战:

第一,深港金融合作很可能步入深水区,深圳金融业将在更广阔和高端的平台实现跨越。 未来 5 年,深港跨境货币合作机制将更加成熟,两地在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将承担更大功能,这将促进内地资金的跨境流动,促进深港货币一体化市场的形成。 深港两地银行支付、外币清算系统、债券回购等交易系统的对接进程有望加快。 因而,无论是从机构互设,还是从业务合作、体制创新及管理提升方面,深圳金融业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有望取得新突破,深圳金融业在“珠三角”及全国的影响力将继续强化。笔者认为,经过准确定位和共同努力,未来五年,深圳在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基金与财富管理、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人才聚集、金融信息管理等重要方面有望取得新突破,整体金融创新能力继续提升。 深圳金融业在促进珠三角、粤港澳经济圈的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区域乃至全国金融资源流动聚集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形成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深圳金融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三,深圳经济金融开放度将继续增强,有利于深圳金融业“走出去”及国际竞争力提升。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在未来5 年将继续发挥体制优势, 进一步提高经济金融的开放度。尤其在金融领域,深圳除了在国内争取更多的先行先试机会,同时借助深港合作的大平台,有望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进驻深圳。 本土金融机构在积极打造民族品牌的同时,也将积极“走出去”,实现国际竞争力的更快提升。

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深圳金融业也存在诸多挑战,深圳金融业原有的体制优势已经开始弱化,深圳在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开放程度等方面均落后于北京和上海;尤其是,深圳在金融生态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不利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因素,其突出表现在深圳的人才环境和商业环境令人堪忧,尤其是受制于相对落后的教育和医疗环境,深圳金融人才环境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较后。 另外,深圳商务运营成本的上升过快。深圳的土地使用、场地租售、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等运营成本加速上升迹象已经开始显现。因此,深圳加强金融生态建设、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的任务更为紧迫。

二、“十二五”期间深圳金融业发展的重点及策略建议

第一,加快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目前国家正在全力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的深圳,不仅出口额连续17 年雄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而且毗邻正在打造国际化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香港,独特优势无人可及。下一步,深圳应利用现有的基础,大胆创新,与其它城市继续拉大距离,做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 笔者建议:一是在深圳设立“金融保税区”式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在该区域内非境内居民间的贸易资金往来采用境外管理模式,但严格控制境内与离岸金融中心间的资金流动,并与香港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开展互补合作; 二是设立深港人民币 FDI 投资目录 , 为鼓励项目设立“绿色通道 ”,加快立项审批 ,允许境外投资者在备案后直接汇入人民币投资深圳;三是促进两地银行在港合作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支持并参与港交所推出以人民币计价追踪深证成指的上市基金(ETF);合作推出可互换金融产品,在两地交易所同时挂牌交易;四是加快实现境内支付系统与香港人民币即时支付与结算系统(RTGS)的跨境联网,为人民币跨境结算及投资提供强大支持。

第二,着力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财富管理中心。 深圳打造财富管理中心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居民财富不断增多。 目前深圳人均GDP 已接近 1.3 万美元,人均收入接近 3 万元人民币,超过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标准,位居国内城市榜首;二是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CTR 市场研究公司曾对中国城市居民金融理财需求进行追踪研究显示,相较京沪等其他七大城市 ,深圳居民理财意识更强、理财需求更为旺盛和迫切;三是金融机构种类齐全。深圳目前拥有3 家商业银行总部、19 家证券公司总部、10 家保险公司总部、11 家期货公司总部和全国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总部,外资金融机构约有50 家, 为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载体。深圳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财富管理中心,需要在市场建设、机构发展、产品创新和市场培育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市场建设方面,深圳应致力于加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柜台交易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另类投资市场的建设,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将深交所打造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与主板市场形成互补;借鉴香港经验,建立起横跨基金专户理财、券商集合理财、信托计划、保险收益产品、银行理财的统一信息平台;加强两地交易所的互联互通,积极探 索深港两地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双重挂牌,促进两地公司相互上市,实现投资者的跨境交易、跨境互换和联网交易,并允许两地银行机构相互代销各种证券产品。 机构发展方面,深圳可在自身权限范围内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财富管理机构、私人银行机构入驻,加快发展信用评级、保险精算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并鼓励设立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产品创新方面,支持鼓励金融机构设计开发多样化的金融投资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产品,产品标的可由目前较为常见的债券、股票、黄金等,扩展至红酒、艺术品、房地产信托,以及碳金融、水指数、气候基金等国际新型理财产品; 同时鼓励扶持大力拓展 QDII 业务,争取在香港金融市场上开展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多品种的金融投资。 市场培育方面,借鉴香港经验加强监管,增强产品设计和销售环节的透明度;加强投资者理财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各相关部门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采取形式多样、科学有效的举措,建立长期稳定的教育培训机制, 把投资者理财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第三,加快构建风险投资体系。 风险投资是高科技创新的引擎,是支持自主创新最好的金融机制。 深圳是全国风险投资最活跃地区,云集 500 多家风险投资机构 ,共计管理资金约 2000 亿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深圳风险投资仍存在很大差距。 为此,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尽快设立创业投资政策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补偿基金,建立以政府资本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资本筹集和循环机制;探索推行以有限合伙制为主的风险资本组织形式,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资本运作机制 ;探索开展柜台交易,培育不同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以完善多元化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第2篇

[关键词]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挑战;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25.150

1 影视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影视文化产业是指把影视文化元素和商品经济活动相结合,顺应时展的要求,通过生产、加工、创造、复制等多种手段生成影视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影视文化需求的产业系统。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的经济性逐渐增强,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它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中国影视文化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据普华永道报告显示,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从2013年的31.3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59亿美元,涨幅高达88%。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额已达217.69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7.51%,是2005年全年票房总额的13.6倍。由我国电影票房收入的快速增长可以看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有着美好的前景,但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如:影视文化品牌建设不强,影视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影视文化产品发展出现低俗化等,而且与世界领先国家的影视文化产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应对所面临的挑战,解决好存在的一些问题,牢牢把握住发展的良好机遇,促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

2.1 数字信息科技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进步,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高,数字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影视文化产业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如:我国立体视觉技术、文化内容数字化技术、中国文化GIS技术的开发研究,将会使影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逐渐增强,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多姿多彩,提高了影视产品的质量,对消费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而且更新速度也更加快,能及时满足人们的影视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受到环境、气候、场地等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它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数字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许多限制因素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降低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成本,扩大了盈利空间,这使影视文化产业逐渐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性,促进了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2 国际市场开拓,沟通交流加强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也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潮流,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时代中,影视文化产业也趋于全球化,开始超出国界,面向国际市场。传统的国内影视文化产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市场范围比较狭窄,而加入WTO后,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开始对外发展,开拓更大、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无疑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此外,在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也促进了中外影视文化产品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取长补短,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其国际影响力。所以加入WTO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机遇。

2.3 国家扶持力度日渐增大

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扶持。2011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强调通过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措施支持电影产业发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引入社会资本,资金、技术、设备等投入逐渐增大,可见国家致力于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它的扶持力度也日渐增大,并逐渐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它的稳步发展,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很好的机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3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与问题

3.1 缺乏对影视文化品牌的建设

文化品牌不仅是文化产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统一,而且也是体现国际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可见文化品牌对一个文化产业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它甚至是文化产业的精神与灵魂,影视文化产业也是如此。显然,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提供的影视文化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化,但许多影视文化产业在影视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过分地看中“量”的生产,而忽视了“质”的提供,缺乏对影视文化品牌的重要建设,导致其产品缺乏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世界影视文化产业领先的国家往往十分重视影视文化品牌的建设,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很强。这使得在与国际影视产品竞争中,我国的产品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这将不利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3.2 影视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缺乏产业化经营观念,短时期内难以成为强有力的市场主体。影视企业呈现出分散、弱小的特征,导致多数影视企业只能依靠控制作品的制作成本,来降低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但是小额的投资难以生产出吸引人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无人问津,使得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可以看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当今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化世界中,这不仅将不利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而且伴随着国际影视文化产品的“走进来”,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也将难以竞争得过它们,从而发展空间大大受到了限制,市场份额将大大减少,这将会阻碍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3.3 产品逐渐出现低俗化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国民收入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这都推动了我国影视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创意化。但我们也要清楚看到,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拜金主义盛行,以致有些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扭曲,他们为了获利,不惜去迎合某些人的低俗趣味而生产一些不良的影视作品,这不仅会导致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陷入低俗化、急功近利的泥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影视文化品牌建设

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探索建立健全影视文化品牌保护法,切实保护影视文化品牌,严厉打击各种盗版等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影视制作人要逐渐转变创作观念,不能简单地过分看中“量”的提供,要重视“质”的创作,可以运用市场营销理念进行创作――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影视市场状况,进行市场细分和正确的品牌定位,不断加强影视文化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培育知名影视文化品牌。

4.2 推动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由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国家可以采取建立影视文化产业园的措施,推动同类影视文化产业走向集聚,在产业园中,促进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先进技术等,加强同类影视产业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延长影视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

4.3 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解决好我国影视文化产品逐渐出现低俗化的问题,国家应该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引导影视文化产品创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国家还应该大力打击生产低俗影视文化产品的行为,并对情节严重者予以取缔。另外,影视文化产品创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第3篇

当今发展的世界,文化与经济、社会、政治相互交融,并且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其已经深深融入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中去。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一样,如在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想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还指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利一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传媒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而传媒产业的现代化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和宣传平台,同时文化产业的现代化业为传媒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作为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抓住这一广阔发展契机,以信息文化问主导,以利一学技术为手段,将传媒经济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探讨下。

1.对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的研究

文化产业简单来讲其所指的就是从事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的一项经济活动,开展这项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产业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如教育领域、娱乐行业、影视行业、新闻出版行业等,都可以说是文化领域范畴之内。我们知道,随着利一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兴的文化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网络书刊、影视作品等都得以批量生产和推广,并且在现今的传播技术支持下在全球迅速推广开来,为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总之,文化产业与传媒经济的融合是经济社会快速的必然产物。

2.完善传媒经济运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1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俨然人类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与更新的利一学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所以,传媒经济和文化产业活动如何抓住这次发展机遇,来重新树立我国文化大国的形象,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完善传媒经济运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几项有力措施。第一,要求我们要对市场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想为文化产业项目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就必须对市场有一个利一学、精确的定位。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与当时的时展所离不开,可以说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和反应,先进的文化可以转换为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文化不能反应时代的发展,且落后与当时的生产力,势必会影响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知道,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只有让文化产业的发展顺应生产你的发展,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2.2提高传媒经济运营的现代化水平。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传媒经济运营的市场化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完善,但是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传媒领域的垄断问题,所以,要想推动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就必须打破这种垄断局面,放宽市场准入,来提高业内的竞争机制,增加业内的竞争主体,推动业内企业的技术、业务水平升级,实现业内行业的重组、兼并、联合,做大做强我国的传媒行业。第二,提高我国传媒经济运营的国际化水平。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经融入到世界团体中去,所以,传媒经济的发展要抓住这次机遇,积极引进国外传媒资本,借鉴国外传媒经济运营成功经验,来提高国内文化产业的升级、创新。第三,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传媒经营的产业化,是传媒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将传媒业中的盈利行业和公益性行业利一学的划分开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行对不同运营模式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实现传媒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传媒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提高传媒产业经营的社会化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实施的不断深化,传媒产业发展要有效结合高新技术,加强与各领域之间的合作,最终实现社会化的统一、开放、利一学、有序的市场。第五,要求不断提高传媒产业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即传媒经营企业要不断优化内部产业结构,积极拓展产业经营范围,将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发行等纳入经营范围,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经营的传媒集团。

第4篇

关键词:油菜 SWOT分析 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70-03

一、贵州省油菜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的油菜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油菜籽产量一度跃居全国前三甲。从2004年到2013年十年间,贵州省油菜年播种面积从48.24万平方公顷到50.67万平方公顷,总产从73.93万吨到81.77万吨,最高单产达115公斤。受国际金融危机、加入WTO、大豆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从2004-2013年油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出现了很大的波动。油菜的产业化水平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较低,加工业严重滞后于种植业。

二、贵州省发展油菜产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1.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贵州省处于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充足,具有发展油菜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候条件与多样化地势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为新品种的培育、筛选提供了足够的条件。同时,由于贵州特殊的地势条件使得贵州生产出来的油菜品质好,出油率高,这样为贵州的油菜在国内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2.技术力量雄厚。贵州省注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成立油菜研究所,聘请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通过项目合作共建、技术联合攻关等形式,加快最新油菜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这些科研单位以及技术工作人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在油菜品种引进与筛选、栽培、土壤改良、土肥水管理、保花、光温控制、病虫害防治、贮藏加工等方面提供技术保障。

3.具有成本优势。油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栽培前整地、栽植、管理、采收等生产环节上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栽培成本很高。而贵州省的普通劳动力成本是发达国家的1/30~1/20,仅劳动力成本的降低就为油菜产业化提供强大竞争能力和足够的利润空间。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经营分散化。贵州省的油菜种植模式主要有企业种植与散户分散种植两种存在方式,且后者为主,并且渐渐的出现了油菜种植合作社,但是合作社的规模和经营模式都比较初级。受小农思维的影响,越来越多农民改植收益更高的农作物,经营分散化日趋严重。过于分散化的种植格局将会导致质量标准难以统一,整体议价能力不足,制约油菜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2.资源禀赋日益紧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耕地大量被占用,贵州省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面积数量的减少使得油菜种植面积难以保证,从而影响我国的油料安全战略。工业三废的排放、农药化肥的滥用使得土地的污染不断加重,贵州省耕地整体质量下降。土地资源不足、质量差,人地资源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油菜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3.机械化水平较低。截至2014年,全国油菜机收水平仅为27.2%,机械栽植水平更低。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难点。贵州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原因,地块小,生产者素质低,油菜种植、机收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0%以上的油菜生产全靠人力,这既不利于油菜的产业化进程,也难以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

(三)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广阔的发展空间。菜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花生油、豆油都小,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菜籽油和豆饼市场前景广阔。同时,菜籽油因性质稳定,在工业、航天、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油菜种产业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

2.优惠的政策扶植。为了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保证油菜籽的持续稳定供给,贵州省农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油菜种植户每年每亩可以领到十块钱补贴;针对冬油菜容易遭受霜冻侵害,由政府牵头,设立农业保险,入保的农民也可以得到政府的补助,这样既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又降低了农民承担的风险。

3.区域内替代品威胁小。油菜的常规产品为菜籽油,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高达99%,药用和食用价值较高。菜籽油因高亚油酸、高维生素、低胆固醇的特性,因此它具有其他食用油不具备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经常食用优质菜籽油,有利于血管、神经及大脑的发育,对婴儿和青少年的益智健脑大有裨益。

(四)威胁(Threats)分析

1.产业化水平低。目前贵州省油菜的产业化水平较低,而国外油菜的加工产品已经几乎可以广泛应用到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可以说,加工业的发展是决定油菜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关键,而目前贵州省的油菜几乎全部是以油菜籽形式供应市场。产业化水平过于低下导致抵御风险的能力过低,一旦油料市场完全放开,势必会对贵州省油菜产业造成巨大的影响。

2.国内国际竞争激烈。加入WTO,油菜的生产和供给受国内外两个市场双重影响,食用油的价格易受国际整体油价波动的影响。同时,国门大开使得国外质优价廉的油料产品涌入我国,已对我国的油料产品生产与供应构成严重威胁。随着耕地面积的下降,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贵州省的油菜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较其他油菜生产大省均处于下滑状态。

3.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类高校中关于油菜种植的研究较少,油菜种植方面的专才匮乏,多数都是靠经验来管理,缺乏科学性。油菜相关企业以及科研院所,薪资过低,科研经费较少导致人员流失、转行较为常见。同时在油菜产业的营销、品牌树立、生产规模化问题的研究方面力度欠缺。

三、贵州省油菜产业战略选择

(一)方案分析

通过对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构造出贵州省油菜产业发展的SWOT矩阵(表1),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讨论有利于贵州省油菜产业发展的对策,通过对内部能力和外部因素的综合分析,贵州省应该立足实际、突出当地特色,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遇,抓住机会,弱化和克服劣势,化解外部威胁,充分利用广阔的发展空间、强有力的政策支撑、雄厚的科研力量促进和推动贵州省油菜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从四种战略组合来看,WT战略是一种的保守战略,没有价值。WO战略和ST战略介于WT战略和SO战略之间,是折中的战略考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稳妥推进贵州省油菜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操作性较强,可以予以考虑。SO战略是一种理想型的战略,综合考虑贵州省油菜产业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并不具备增长型的战略的发展条件,当前贵州省油菜产业发展正处于转折的特殊时期,优势与劣势同在、机会与威胁并存,因此在今后的油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抓住外部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传统油菜产业的改造步伐,促进生产条件的升级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缩短从折中的WO战略和ST战略到理想的SO战略的转化进程。

(二)发展对策

1.完善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应该发挥好宏观调控的功能,首先,支持油菜产业规模化发展,对达到一定种植规模的县、镇、村庄和农户给予物质奖励,并在农田水利等农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其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资金、税务、行政审批流程上对油菜加工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培育具有示范带动性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链拉长,推动油菜产业纵深发展,吸引更多的油菜加工企业落户贵州。再次,银行应该将油菜生产企业、油菜生态旅游公司列为优先扶持对象,最大程度满足他们合理的资金需求,根据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针对农业生产的特性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最后,顺应当代农业发展规律,将油菜产业与生态观光旅游业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的叠加优势,打造一种绿色、科学、环保、高效的油菜产业发展模式。

2.提高油菜产业的科技含量。借助油菜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加快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升油菜品质。鼓励引导建立油菜加工企业,实行产加销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打造“生态、绿色、有机”品牌,进一步提升油菜品质。推动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高校科技工作站,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针对现有品种抗性降低的现象,应该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组织科研力量,加快研制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同时研制新的更适宜本地气候和环境的油菜新品种,不断筛选,不断更新。当前贵州省油菜加工产品仍以菜籽和菜籽油为代表的初级产品为主,所以油菜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以高附加值、高产值、高利用率的食品添加剂、剂、化妆品、药用等方面为主,实现油菜效能的最大发挥。针对油菜及菜籽的冷链加工、物流、仓储的研究也应该加快进程。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可以辅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利用二维码技术包装产品来跟踪油菜籽的产地、责任生产人信息,从源头上保证油菜产品的质量,增强贵州省油菜产品的竞争力。为了保证油菜的周年持续性生产的实现,在冰霜季节采取大棚种植模式,大棚种植既能解决分散种植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又节省劳动力,增加收益。

3.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油菜种植方面,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为油菜生产企业提供土地流转、生产、信贷扶持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发展油菜种植,推广“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油菜种植合作社将农户聚集在一起更容易实现规模经营,降低了生产成本。合作社下的生产经营模式既提高了农户的议价能力,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又增加了公司的违约成本,使农民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油菜生产和市场方面,以龙头企业为纽带,利用不同地区、不同油菜生产企业的订单和目标群体的差异,在本省供应出现短缺的时候,可以通过区域间合作从其他地区和企业实现油菜产品在不同区域间的调配,及时补充市场的需求。

4.重视人才培养。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提高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生活水平,决定性因素在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政府和企业要树立人才观念,重视油菜专业生产人才培养。首先,科研部门和政府要引进专门的人才,为其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保证留住人才。地方农业部门要经常性地邀请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该领域的新知识,对整个生产过程提供专业指导。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职业种植人,为实现油菜的科学规模种植生产提供后备力量。其次,在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解除其后顾之忧之后,对于油菜的科研成果要及时转化,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从科研到效益的转变过程,保证科研能够持续稳定的创造收益。最后,通过举办博览会,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及时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对于性状和产量适合本区的新型产品要及时引入,进而提高本省科研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四、结论

综合来看,贵州省油菜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从宏观来看,贵州省油菜产业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大于劣势,要解决好贵州省油菜产业发展的问题,关键在于油菜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一个由政府牵头,企业、合作社参与,集生态景观科学、科技环保理念、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贵州省油菜产业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力度,转变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加快产业结构变革,实现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促进油菜产业升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油菜产业运行机制,帮助贵州省油菜产业走出困局,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俊,韩燕红,吕春霞.基于SWOT分析的胶南蓝莓产业发展战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

[2] 宗锦耀.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对策[J].农机市场,2008(6)

[3] 朱希刚.我国油菜籽生产面临的问题和若干发展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03(1)

[4] 李红霞,王保福,刘润萍,王恒炜.甘肃省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

[5] 金明华,崔良杰.基于SWOT分析法的黑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6] 孙兆慧,金彦平.京台休闲农业合作SWOT分析[J].亚太经济,2013(6)

[7] 马锞,曾国玲,郑芝波,李巧红,胡锐清,罗诗.东莞发展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4(5)

[8] 李晴.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型与思考[J].求实,2014(S1)

[9] 范亚东,吴玲,师喜军.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商业经济,2015(2)

[10] 吴三忙,李树民.“公司+农户”型农业生产组织运行中的悖论及其化解[J].贵州社会科学,2007(4)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第5篇

关键词:传媒经济;文化产业;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84-03

一、引言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进一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内容革命的深入,一场波及全球的信息传输手段的大汇流爆发了,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传媒汇流。由此,数字技术成为一切信息传媒形态的技术基础,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传媒产业及其运营则为文化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并对其产生深刻而复杂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抓住内容革命这一契机,以信息文化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发挥传媒经济运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引导与推进作用,实现和谐的共振互动,最终实现繁荣中华文化的共同目标。

二、传媒经济运营与文化产业发展

1450年,德国人谷登堡对一台旧的榨油机进行改造,发明了西方历史上的第一台活字印刷机。这一发明对文艺复兴出现和中世纪的终结起到了巨大作用。印刷术使书籍数量的剧增,使西方近代教育兴起并迅速繁荣,从而大大改变了西方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的面貌,所以麦克卢汉把现代文明称为“谷登堡的遗产”。500年后,电视机的发明,使得大量的信息被传送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地球开始变成一个越来越小的“村子”。

面对今日互联网技术引发的媒体革命,很难说究竟是印刷术及电视的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大,还是互联网革命的贡献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新媒体是一种既超越了电视媒体的广度,又超过了印刷媒体的深度媒体,而且由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它具备了从前任何媒体都不曾具备的力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莉女士(惠普公司CEO)把眼前这场信息媒体革命称为“数字化文艺复兴”(Digital Renascence)。

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决定力量,正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面貌和发展模式。事实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传播产业的规模在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媒介产品亦成为当代人们消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产业的发展状况代表着传媒经济的变化规模。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媒介规模连年增长,媒介产业经济收入由150亿元增加到2031亿元,从占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0.9%递增到3.1%。传媒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有人断言,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两个“超级产业”。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产业,与文化产业更是有着具有完全超出传统含义的关联性。在当今时代,它们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媒产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而是现代社会的两个“标志性产业”,彼此相互定义,相互依存,甚至互为表里。所以,文化产业只有成为传媒产业的“内容”,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传媒产业只有成为文化产业的“载体”,才具有真实的价值。

(一)传媒与文化

传媒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一言以蔽之,即共栖而存,既冲突又和谐。文化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各种层面,它提供了了解和引导人类行为的规则。而传播则属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文化能够影响传播。无疑,传播本身属于文化范畴,而文化也经由人类的传播行为得以延续传承。

文化的一个特性便是超稳定性,而实现其超稳定性的一个主要手段便是传播的持续和不断扩大。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并且相互影响。在现代经济领域,传媒产业已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传媒产业所获得的较大发展与其所依存的文化资源日益深厚不无关系。

一般来说,多样性的文化要求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与其相对应,这对于传媒产业的市场细分与定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充分发挥文化多样性的优势,而导致了人文资源在现代产业运营中处于边缘化。因此,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构建一种具有现代性的生活理念,营造一种凝聚和激励人的社会氛围,是现代传媒应该承担起的历史使命。

(二)媒体内容可以形成产业

从国际宏观背景看,向内容产业转型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如前文所述,国际性的文化产业发展以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标志,划分为传统文化产业和现代文化产业两个时期。在前一时期,文化产业被称为“文化工业”,而在后一时期,则被称为“内容产业”。

所谓“内容产业”,脱胎于通讯、传媒、计算机等诸领域产业融合后的结构转换和升级,是传媒手段革命的必然产物。欧洲人最先认识到,由于传媒汇流导致传媒频道的资源过剩和传媒内容不足,信息社会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构造“基础设施”的新的发展阶段。然而,这一基础设施不是通过建造更大规模的物理网络与硬件设施完成,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通过“文化遗产数字化”和强化“内容原创”而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容产业是现代传媒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这方面,美国人再一次走在最前列。美国没有什么文化遗产,却率先将“内容产业”纳入商业和产业化轨道,通过1997年“北美行业分类系统”的颁布,美国已经向世人宣布了他们将信息内容(特别是文化内容)作为信息产业的主体。我们由此看到,文化遗产作为新经济资源的意义已经凸现,各国文化遗产已经暴露在国际文化传媒巨头的掠夺与竞争压力之下。

我国的文化产业领域正在从纵向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渐地向横向分布的产业链模式转变,文化产品的制作与流通正在成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关键性环节,文化遗产的整理和文化资源的开发正在成为新的产业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内容产业正在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转型的一个新特征。传媒内容的制作和流通已经成为目前最具市场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的领域。

(三)新媒体与文化产业

熊澄宇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性概念,今天的新媒体

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在以并存、互补、融合、创新为特点的媒体生态环境中,新媒体不断推动着媒介整合与文化产业发展。

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但它的最根本的特点不是消解,而是重建。借用熊彼特的话说,新媒体的根本特点是“破坏性创造”。

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也即媒体整合的过程,新媒体的特点决定了新媒体产业与传统媒体产业的巨大差异。在现代经济系统中,新媒体产业已逐步形成产业链条,并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新媒体产业强大的集聚与扩张功能在于,通过媒介载体的无限魅力,辐射、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环节,呈现一种随处可见的人文景象。

中国传媒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国际最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知名的管理顾问机构普华永道预估,全球娱乐与传媒产业未来五年内将以每年7.2%的速度增长,而中国未来五年传媒产业的成长速度,约是世界增长率的3倍。根据著名的媒体研究机构AC尼尔森公司的调查,中国内地2001年媒体广告总量达112亿美元,在亚太地区列第一,是澳大利亚总广告量的3.7倍,年成长率为15.8%。因此,作为传播介质的前沿,新媒体的出现必将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传媒经济运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信息时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人们将不论地域和种族,友好地相处在一个数字化的地球村里,平等地面对传播媒介带来的机遇和便利。不断更新与发展的传播媒介成为文化传播和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抓住机遇,通过传媒经济运营弘扬中华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树立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形象,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准确确定传媒经营的市场定位

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准确地确定传媒经营的市场定位,即通过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传播,把先进文化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任何时代的文化发展,都反映着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文化作品代表先进文化,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成为障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一般说来,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消费水平和社会经济体制,既决定着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总量和结构,又决定着其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文化产业的产业规模、发展水平、运营机制、管理方式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宣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精神时尚,才能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二)努力提高传媒经营的“五化”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从提高传媒经营的“五化”入手:

一是提高传媒经营的市场化。对非公益性传媒领域,要进一步打破垄断经营,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增加竞争主体,加快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联合、重组、兼并传媒单位,组建传媒产业集团,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条件成熟时再进行运作,切忌依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整合,避免一哄而起,大起大落。

二是提高传媒经营的国际化。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积极引进传媒资本,引进先进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引进先进制作技术,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和附加值。

三是提高传媒经营的产业化。要通过合理划分传媒产业中的竞争性行业和公益性行业,实行不同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培育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市场主体,推动赢利性业务走向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四是提高传媒经营的社会化。建立开放性的创新发展机制,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快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支撑,尽快形成社会化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五是提高传媒经营的组织化。鼓励实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如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等,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经营的传媒集团。

(三)加快传媒产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第6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房地产,规划

从区域经济来看,房地产业是一个区域差异巨大、级差收益明显的行业。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差异,使不同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程度、房地产业的布局结构、规模,速度等产生巨大的地域性差别。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而房地产商品属于高档次耐用性商品,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必须有高度发达的一二产业与高经济收入水平为后盾。与此相适应,一个区域的房地产业发展的程度也必然受到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状况的制约。我国是一个土地辽阔,各地区经济水平极不平衡的国家,各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技术条件、管理水平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有很大差异。这种不平衡也决定了房地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房地产业的因素主要有:(1)经济发展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GDP、人均 GDP、居民年收入及消费支出水平);(2)区域城市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及等级);(3)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业聚集程度);(4)区域经济开放度及行业政策。我国作为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因此房地产业的发达程度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明显要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而具体原因则基本可由以上所述区域经济因素来解释。

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当地房地产业的规模和结构,房地产业受区域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较为剧烈。从历史经验数据来看,房地产业的复苏和萧条两个阶段相比区域经济发展周期略有滞后,但是繁荣和衰退两个阶段却往往发生在经济发展周期之前。这一方面说明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正相关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房地产业存在投机炒作成分,在繁荣时容易产生行业泡沫,在衰退时投资者又急于抛售撤退。因此,当区域经济增长时,居民收入提高,市场对商品住宅的需求增加,房地产业出现繁荣;相反当区域经济停滞或者下降时,居民消费水平和购房意愿下降,市场对商品住宅的需求减少,房地产业出现衰退。由此可见,房地产业作为一种需要高投资规模、较长回收期的行业更加需要有良性的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基础。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房地产住宅投资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主要指标是:区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及人均 GDP、居民年均收入及消费水平、区域经济增长能力、区域经济规划前景等方面。在我国,随着各地区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大量的个人和家庭对商品住宅的需求大大提升。国际学者普遍认为,一个健康的房地产业业,其投资规模在区域 GDP 中应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只有稳定的开发规模和投资额度才能保证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柱产业的作用。根据一份联合国针对 70 多个国家的房地产业调查,各国房地产业投资额平均为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 3%-8%。结合表 1 可以看出,1950 年至 1973 年的美国房地产业投资额占当年 GDP 的平均比例为 4.5%,最高峰时为 1950 年的 7.0%,21 世纪后已经逐步下降至 2.5%。20 世纪 70 年代的日本房地产业投资额占当年 GDP 的平均比例为 7.0%,峰值达到 1973 年时的 8.3%,后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房地产业投资额占 GDP 比重缓步下降,至 2008 年该比例已经下降至 3.2%。而我国房地产业起步较晚,在 1980 年时房地产投资占 GDP 比重仅为 2.1%,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后,2009 年时峰值达到 6.6%,已经接近美日两国当年房地产泡沫最大时的比例水平。综合考察多个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房地产业投资额与当年 GDP 之间均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尽管有时房地产业的投资比重会因为短期政策导向等原因偏离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偏离是暂时的,从长期看区域 GDP 对房地产业具有基础性约束。

            表1  中美日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分析

国家 年份 房地产投资占 GDP 比重

中国 1980 2.1%

  2000 4.2%

  2009 6.6%

美国 1950  7.0%(峰值)

  2005 6.1%

  2009 2.5%

日本 1955 3.4%

  1973 8.7%(峰值)

  2008 3.2%

同时,一个区域的房地产业规模也与当地的人均 GDP 有着密切关系。据世界银行对各国的房地产业调查分析结果,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当其人均GDP 达到 1300 美元时,房地产业的投资比重在整个 GDP 中的比例最高,人均GDP 超过 1300 美元后该比例逐步走低。据统计,当区域人均 GDP 达到 800-4000美元的水平时,该地区房地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当区域人均 GDP 达到4000-8000 美元时,该地区房地产业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011 年我国人均 GDP已经突破 5000 美元,意味着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的房地产业产业将处于稳定增长阶段。结合表 2,Simon Smith Kuznets(1971)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一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速具有密切关系。

表2  GNP增速与房地产业的关系分析

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速 房地产业发展

<4% 萎缩

4%-5% 停滞或倒退

5%-8% 稳定发展

>8% 高速发展

10%-15% 飞速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在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及住房制度改革近15 年来的表现尤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快速增长,从 1978 年全国 GDP 的 3645 亿元到 2011 年全国 GDP 的 47 万亿元,年均增速近 10%。结合图 1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业投资额及其占 GDP 比重都在逐年升高,房地产业与宏观经济的联系十分紧密。2008 年受国际金融局势动荡,房地产业投资力度有所减少是由货币政策及信贷收紧等市场环境的因素导致。2011 年在中央政府加大对房地产业调控的背景环境下,房地产业增速不减,主要是受 全国土地供应加大和 1000 万套保障房投资增加的因素影响。由此可见,宏观经济的增长及住房制度的变化时刻影响着房地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增长。

 

             图1  1997-2011 年我国房地产业投资占 GDP 比重

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地区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房地产业投资的增加。据向为民(2007)通过利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我国 1986-2003 年间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和房地产投资都处于持续增长阶段,且房地产投资增速相比城市化进程要更快,两者均保持相对平稳上升的趋势,且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为 0.205。据统计,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已有 3 亿多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预计到 2020 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 59%,半城市化人口将达到 1.28亿。全国性的城市化进程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使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人口的增长必然伴随着对住宅及相关配套设施的需求增长,这为我国房地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Ray•M•Northam(1979)提出的“诺瑟姆曲线”表明,世界各国城市发展过程的轨迹是一条被拉长的“S”型曲线,他将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率在 30%以下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为城市化率在 30%-70%的中级阶段;第三阶段是城市化率在超过 70%后的终极阶段,在城市化率达到 90%以后趋于饱和。其数学模型表示如下:Y=1/(1+Ce-rt),其中Y表示城市化水平;C为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起步早晚;r为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慢;t为时间。结合图 2可以看出,根据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特点,其上必有一个拐点 A,当城市化率低于 A 点所对应的城市化率 Y1 时,称之为城市化进程的前期阶段,城市化率将以递增的速度提高;当城市化率高于 A 点所对应的城市化率 Y1 时,称之为城市化进程的后期阶段,城市化率将以递减的速度提高。如果按照城市化进程的绝对变化速度划分,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起步期、加速期、减速期和平稳期四个阶段。

 

图2 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直接扩大居民对房地产业的需求,按照城市化进程的阶段规律,我国基本还处于城市化前期阶段的加速期。结合表 3 可以看出,我国在 1960 年时城市化率还不足 20%,自 1978 年改革开放后则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至 2010 年时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 47.5%。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率50%将趋于城市化进程阶段性规律中的拐点,这之后城市化进程增速加有所下降。按照中国人口发展目标,我国 2020 年时人口总数将达到 14.9 亿人,其中城市人口总数为 8.9 亿人。

                 表3  我国城市化进程统计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城市化率 11.20% 19.80% 17.40% 20.20% 26.40% 36.20% 47.50% 59.80%

增速  76.8% -12.1% 16.1% 30.7% 37.1% 31.2% 25.9%

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业带来的发展空间是十分巨大的,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中来,由于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递增的规律,城市化进程将促使我国房地产业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从 1998 年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已经大为改善。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 1998 年的 18.7 平方米已经提高到 2011 年的 31.6 平方米,该项指标迈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这距离发达国家的居民居住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据统计 21 世纪初发达国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美国 80 平方米,英国 45 平方米,德国 41 平方米,法国 37 平方米,日本 31 平方米。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30 平方米时,房地产住宅市场将会保持旺盛的住房需求。

结合表 4可以看出,城市潜在的住宅需求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在扣除房屋自然折旧的情况下,影响住宅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新增城市人口、原有城市人口的居住水平和住宅自然折旧率。以我国 2010 年城市化率达到 47.5%计算,全国城市人口将比 2005 年增加 1.35 亿人,按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30 平方米计算,新增住宅需求达到 40.5 亿平方米,即年均需新增住宅建筑面积 8.1 亿平方米。而实际上截止 2010 年,我国住宅增量为 24.8 亿平方米,总存量为 170 亿平方米。如果按照 1.25%的年折旧率计算,每年折旧 2.1 亿平方米。按此类推,2011-2020年我国房地产业的总需求至少在 129 亿平方米,年均新增需求 12.9 亿平方米。

表4  我国城镇潜在住宅需求量

 2006-2010 年 2011-2020 年

 总需求 年需求 总需求 年需求

新增城市人口需求面积 40.50 8.10 67.90 6.79

原有城市人口需求面积 21.92 4.38 34.85 3.49

住宅自然折旧面积 9.17 1.83 26.14 2.61

合计 71.59 14.32 128.99 12.89

目前我国东部局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的已达到 60%。从短期看,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要继续明显快于西部地区,前者平均每年增长 1.08 个百分点,而后者则只有 0.71 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的省区有:江苏、福建、山东、广西、广东,其年平均增加数为 1 个百分点以上;提高较慢的省区有:内蒙古、黑龙江、贵州、甘肃,其年平均增加数为 0.55 个百分点左右。但总体上说,省际间城市化差异未来将趋于缩小,最高和最低间的差异将由 4 倍降为 2倍多。

地区城市化水平对我国房地产业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城市化进程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对开发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房地产业企业需要充分预估未来发展局势,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三、区域产业聚集的影响

区位理论认为,产业聚集(agglomerration)不但会对经济活动和产业空间分布带来影响,还会对不同地理区位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产业聚集在一个区域内所产生的持续性的生产率增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并与因聚集所带来的技术、人口、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外部性经济影响密切相关。产业聚集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当地房地产业的投资水平。CharlesH.Wurtzebach(2001)对区域产业聚集和房地产业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最终表明一个区域内房地产业的兴衰会受区域经济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Paul Krugman设计了“圆钟模型”(Clock Face Model)来说明区域产业聚集进程中产业和人口的集中过程。表明产业和人口最终会流到两个初始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去, 而其他城市则剩下那些由于受资源限制不能流动和迁移成本高昂的产业和人口。即区域间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或扩散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当区域经济没有实现一体化时,产业和人口倾向于分散在不同区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在中心区发生产业聚集成为主导力量。

                  图3  产业聚集的双重循环模式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阶段,各区域产业与人口聚集过程在不断发生。结合图3可以看出,区域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在聚集过程中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使越来越多的人口、资金向区域内产业“中心地”集中,最终影响区域房地产业的需求。产业结构变化、产业规模扩张带来的资源集中使企业数量增多及生产能力提高,并带动区域内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劳动需求,产业升级催生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并导致劳动力的不断迁入,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对房地产业的需求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安旭东等,中国房地产投资的结构研究[J].城市研究.1999(3)

2、范克危,房地产投资市场聚类分析研究[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09(9)

3、盛承懋、方志达,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房地产投资[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11(3)

4、王勇,中国城市住宅价格供需关系模型及其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建设管理分册).2012(3)

5、刘立民,房地产价格的形成与决定—兼议北京房价为何居高不下[J].城乡建设.2012(8)

6、李立,李永辉:论当前影响房价的因素及变动趋势[J].东岳论从.2002(6).

7、龙奋杰,吴公樑:城市人口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03(9).

8、 Leo Grebler and Leland S.Burns:Construction Cyc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World War II,AREUER,Jounl Vol 10,1982.

第7篇

关键词:世博会;乘数效应;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70-04

一、前言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经济界对世博经济影响和我国会展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许多对策性建议。主要从如何利用世博商机、会展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中的作用等总体角度进行讨论。然而,这些讨论大多属于不同部门的对策性研究,缺乏一个统一的研究基础;而且,不同研究成果之间很难相互比较。因此,所提出的经济影响很难测量。这说明,目前对世博经济影响的研究尚缺乏一个可以和其他国家进行综合比较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标准。随着国内外经济理论方法、特别是投入产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对世博经济影响的分析更多的是从世博会的收入与支出、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出发,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比较测量会展经济影响的范围和大小,并在与以往世博会相互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经济预测。

本文从国际比较和上海市实际情况出发,以2002年上海市投入产出表和统计数据为基本依据,详细测量世博会给上海带来的经济影响;便于从客观角度分析影响世博经济的各种因素;便于同国外会展经济的研究进行比较;使未来提出的相应产业政策建议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世博会投资效应分析

举办世博会的经济影响主要是通过2003―2009年的世博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带动的。这些支出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个部分。其中,直接投资包括运营费、参展费、展馆与相关设施建设费、新增城市基础设施费(包括世博会直接带动的市政建设投资和交通运输投资);间接投资是指即使不举办世博会也需要进行的投资,只不过因举办世博会而提前或进一步加强的投资。本研究将只集中在对直接投资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世博会投资经济影响按照已经成熟的经济理论分为首轮直接影响和新增投资乘数带动的引致影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举办城市――上海市本身。因此,必须首先明确上海世博会投资流向沪外地区的投资漏损率,投资的一部分所产生的增值就是投资带动经济的直接影响;最后,根据对上海市投资乘数的测算,计算得到上海世博投资的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按照经济学理论和世博经济的特点,主要围绕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GDP、就业和涉及的核心产业展开分析。

(一)2010年世博会投资对上海直接经济影响分析

根据上海2002年包含的131个投入产出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和相关统计,我们可以计算世博会直接投资对上海GDP的首轮影响。首先,通过分析上海近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出在上海的投资中流入沪外经济的比例,即上海投资的漏损率;其次,从世博直接投资中扣除沪外支出的部分,得到上海世博投资沪内实际发生额;然后,按照沪内发生额与(1-漏损率)的乘积,计算得到上海世博直接投资对本地经济的首轮增加值影响;最后,根据对上海投资乘数的测算,计算得到上海世博投资的间接影响。

1.上海市运营总支出中流出沪外的漏损率

用产品、服务的净出口除以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总额的和就得到漏损率。对于漏损率目前尚没有理论上的相互关联,以最近几年漏损率的平均值来估算未来几年的情况。根据1998―2002年的相关数据(表1),计算出这五年的平均漏损率为9.12%,以此来估计后期情况。

2.各项世博直接投资的首轮增加值计算

从世博投资的结构来看,不同类型的世博投资在上海和在沪外的比例不同,下面分别测算不同类型的直接投资在上海投资的部分,再由第一步算出的漏损比例,得到每种投资的增加值影响。

从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全部与世博会直接相关的新增投资来看,按照各项投资与(1-漏损率)的乘积,计算得到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的首轮增加值,见表2。

(二)包括引致影响在内的世博会直接投资对上海GDP的影响

根据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原理,每一轮都会相应地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投资乘数的原理表明,首轮投资增加的收入转化为各种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形式流入生产要素所有者,即各种经济主体手中,这些经济主体会把增加收入的一部分再用于购买其他物品从而再形成GDP,如此往复,越来越小,最后趋向于零。在计算出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的首轮增加值后,还需要继续按照乘数原理计算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的引致影响。测算一项投资的直接经济效应的简单方法是“投资乘数”。假设国民收入和投资是线性关系,则可以表示为:Y=a+bI(Y代表国民收入,I代表投资,a和b代表回归方程式的系数)。那么新增投资I究竟能够带来多少新增国民收入GDP呢?这主要决定于投资乘数b,其关系式为:

GDP=b×I(1)

其中投资乘数b由历史数据求得。根据上海市1990―2002年期间的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见表2)进行回归分析,可以求得

GDP=227+1.9I(2)

由(2)式可知,上海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投资乘数为1.9。

据计算,投资乘数平均值为1.9。由此,利用世博直接投资与乘数值计算引致影响,进而求出世博投资的总体经济影响,见表4。

可见,世博新增城市基础设施支出对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是所有支出中最大的,为1425.59亿元,占全部影响的62.73%;世博展馆与相关设施建设支出的影响为423.53亿元,占第二位,为总影响的18.64%;参展费的影响次之,为总影响的14.91%;运营费的影响最小,为总影响的3.73%。

三、世博会对上海产业发展的推动效应

2010年上海将主办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体的世博会,历届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机遇,更是全方位展示本国和举办城市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成就,提高国家以及城市竞争力的大好机会。对于主办城市而言,世博会将成为推动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改造的动力。

(一)2010年世博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世博会不仅对举办地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通过“旅游消费链”,还将对举办地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上海位于长江之首,上海世博会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带动华东,辐射全国。2010年世博会更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给这个魅力无限,前景辉煌的东方明珠注以新的活力。为上海加快旅游业和会展业的发展以及旅游和会展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世博会前后,上海将以独具特色的会展旅游,现代都市游和周边秀美的江南风光游吸引国内外的游客。据预计,2010年7 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中有30%~35%的人会选择在华东地区继续参观游览。

如此大的客流量将会促使上海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幅度提高硬件设施水平以满足客运要求。届时,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00万人次,建设65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络,年客运量将达到4 000万人次;上海旅游集散中心辟有100多条线路,并将开辟世博会专用的旅游线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这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据统计,至2010年,上海旅游业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将突破500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均比2002年翻一番,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达2 000亿元,旅游业的增加值增幅超出全市平均增幅,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二)2010年世博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

150多年的历史表明,世博会不仅是展示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各行业聚首的盛会,而且还是各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竞技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与文明的真实记录。在当今社会,世博会必将进一步展示新一轮的科学技术文明,继续推动蓬勃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前发展。

利用世博会的拉动效应和聚集效应,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利用世博会项目建设,优化上海市及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借世博会科技交流的平台,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通过举办世博会,广揽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所需人才;利用世博会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刺激作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服务业的渗透与融合;以世博会展示“中国研发”为目标,激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的科技创新活力。

而且世博会的场馆建设、通信、城市交通及绿色环保都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如环保技术、建筑节能技术、节水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网络宽带技术等等。不仅给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还势必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巨大发展。通过面向世界进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合作,促进人才的汇聚与使用,高新成果的转化与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组与合并,上海将逐渐成为高新技术的核心城市,努力推动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并且带来无限商机,为以后全面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三)世博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具有时代性、独创性和普遍性三个特点。体现了21世纪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要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成为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不仅世博会本身必须充分体现这一主题,而作为举办城市的上海,也必须体现这一主题。

在改善人居环境上,世博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世博会园区通常占地很大,因此各举办城市在修建时,往往将其与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结合在一起。上海这次也是如此。目前选定的上海世博会园区,原是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因此,功能改造后,不仅将一举彻底拔掉这个市中心最大的污染源,而且将为广大市民创造高质量的公共活动空间,居民的环境生活质量将由此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二,举办世博会,将促进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绿化、环保、给排水等――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从而将明显提高所有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便捷程度和舒适程度。

园区建成后的世博园区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形成能源联供系统,实现多能源的联合供应、储存、再循环的局面。这些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硫化钠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潮汐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不仅实现节能,而且实现能源再生产。

四、世博经济的风险评估

奥运会和世博会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有机会就有成本,有投资就有风险,预期的收益不等于现实的收获。我们在乐见世博会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经济方面可能出现的“负效应”。

第一,世博会用于场馆和世博园区的直接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主要是由于:一是世博园区的投资是一种特殊的非经营性公共产品,二是世博园区的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和先进性,如果本地企业不存在竞争优势,那么世博会的项目建设就会在招标过程中被国外或外地企业抢占,从而对本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第二,世博会有可能给举办城市带来经济损失。纵观世博会举办的历史,举办国的承办者有盈有亏,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博会,仅吸引了1 800万游客,承办公司亏损了24亿马克;而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之后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十年发展迅猛,促进了整个日本经济的增长。

第三,上海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筹办世博会,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情况,尤其是容易出现房地产泡沫膨胀,给本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隐患。而当曲终人散,会议落幕,消费需求骤减,世博园区出现闲置现象,两地经济将进入一段“衰退期”,形成所谓的“低谷效应”。

作为会展经济,世博经济很大程度上都是“注意力经济”。能否吸引更多的人参会、参展和参观,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世博会能否实现赢利。世博会收入主要为门票收入和参展商的展位费。可以看出,世博会举办成败的经济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的人数,只有人气旺,才能实现两会的景气。因此在筹办世博会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品牌的宣传,并充分利用举办城市当地的旅游资源,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争取办成特色世博。

五、小结

世博会作为世界级的项目,属于会展经济。作为会展项目本身,须通过投资和消费两种“乘数效应”来显示其对当地经济拉动的经济意义。现代会展经济就是注意力经济。当世博会的整体规划已经完成并开始实施以后,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国内外注意力,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就引动了项目的经济成长性。世博会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努力将其办好以及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同时,努力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应该是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阿尔弗雷德•海勒.文明的进程: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 克劳德•塞尔旺,竹田一平.国际级博览会影响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3] 阿尔诺•勃兰特,等.汉诺威世博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The Shanghai Econom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under the World Expo Influence

YANG Lin,WANG Bo,SHEN Lu-yao

(College of Managment,Shanghai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 No doubt 2010 World Expo will be a great element for Shanghai's economic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ultiplier Effect,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for 2010 World Expo in Shanghai's economy, meanwhile it will als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industries. But whether we can get the expect return after investing so much? We should try to make out the maximum economic return when we're focus on World Expo itself.

第8篇

近年来,为了适应小体积、大容量的要求,NAND FLASH被迫向高集成度发展。在技术方面,目前16~19纳米工艺已是极限,进一步压缩尺寸会带来极高的成本且导致存储位不再稳定可靠。于是,3D NAND FLASH应运而生。通过增加立体硅层的办法,来达到既提高单位面积存储密度,又改善存储单元性能的目的。3D NAND FLASH不仅能够增加容量,也可以将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全球处于数据爆发式增长的时代,2020年数据总量将超过40ZB,比2012年增长14倍。由此测算到2020年,市场对于3D NAND FLASH产能的需求超过每月250万片。三星和东芝已经在产能上布局,新建的工厂今年将提供每月20万片的产能。即使所有厂家增加设备、改进生产线,3D NAND FLASH的产能也只约为每月30万片。到2020年需要更大的产能供给才能弥补供需缺口。

新兴应用领域发展所需的产能与美日韩企业扩充产能不及所产生的产能缺口,为我国3D NAND FLASH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一方面,中国是NAND FLASH的主要市场。中国是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心,手机、闪存卡和闪存盘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70%,平板电脑产量占90%以上。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报告,中国NAND FLASH市场份额占全球的52.4%。按照该比例,2020年,中国市场需求将达到每月120万片。我国庞大的终端制造与消费市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9篇

[关键词]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战略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64-02

云计算是利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集群,通过互联网方式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给使用者所提供的IT服务,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后的第三次IT革命。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已将云计算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重点发展。2010年10月,我国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通知,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据专家预测,云计算产业市场空间巨大,我国的市场规模有望在3年内突破1万亿元,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家上市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家云计算试点城市的推出,该行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北京和上海分别推出了“祥云工程”和“云海计划”来支持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力图打造云计算产业基地;福州提出建设中国东部云数据中心、国内云计算产业高端研发以及服务产业核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此外天津、青岛、济南、南京、成都、佛山以及深圳等城市均已建立了云计算相关平台。

哈尔滨市作为全国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试点城市和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发展云计算产业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充沛的能源储备。这些独特资源禀赋,为哈尔滨市发展云计算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黑龙江省副省长孙尧在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发展基地启动仪式上提出,要在哈尔滨市打造“中国云谷”,在哈南新城建设“国际数据城”,构建完整的云计算技术核心产业链,用3年时间形成百亿规模的云计算新兴产业,中长期目标是使其成为国家大型行业数据储备中心、物联网数据中心、政府数据中心、新媒体数据中心、电子商务数据中心和地理信息数据中心。目前,哈南国际数据城已建成5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近300余家,初步形成以基础云为核心,物联云、政务云、媒体云、公共云、医疗云、游戏云和互联云等齐聚“云谷”的产业发展架构,表明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开局良好。然而,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哈尔滨市必须率先发展,抢占先机。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认真谋划,将发展云计算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

哈尔滨市已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加快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云计算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国内外都属于产业的起步阶段,所以发展云计算产业是哈尔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次重大机遇,应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重点扶植。目前,哈尔滨市的云计算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与其他城市相比在某些方面还处于弱势地位,例如:哈尔滨市在电子计算机硬件生产、网络运营商发展、经营模式创新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等方面还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需要从全局的角度、乃至整合全省资源的角度谋划发展。目前,北京“祥云工程”、上海“云海计划”都制订了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对发展重点、实施步骤、战略目标等方面都做了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而哈尔滨市仅在哈南新城建设中有所体现,还缺乏全市的统一规划。要想超前发展,抢占先机,单靠哈南新城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尽快制定更加详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政策,引领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二、突出特色,实现结合方式及盈利模式的创新

云计算应用范围很广,几乎可以应用到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所以哈尔滨市发展云计算产业必须突出特色,应依托哈尔滨市现有的产业优势错位发展,重点打造惠及民生、市场空间广阔的行业及高端服务业平台。结合哈南新城的发展规划,哈尔滨市应重点在装备制造研发、地理信息及灾备数据、医疗产品研发与应用、电子政务、物联网、阳光教育、新媒体及软件服务、电子商务、金融终端、农业技术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应用云计算,加强云计算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突出服务这一主题,实现云计算的商业价值,推动产业与产业、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的有效链接与互动,并实现科学的盈利模式。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不同的产业特点,研究如何实现与云计算产业的结合方式与盈利模式的创新,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培植一批先导用户,发展一批中间运营商,扶持一批专业的服务企业,逐步将云计算先进技术推广到各行各业。构建哈尔滨市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条,带动信息技术产业整体提升,促进实体经济全面发展。

三、加强合作,抢占云计算产业技术制高点

云计算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资金门槛,直接面对的是世界范围的网络和服务竞争,发展速度与规模是该行业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整合资金、管理、人力和上下游资源,抢占技术高地是哈尔滨市惟一的选择。

(一)应组建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从以往哈尔滨市一些产业发展状况看,很多产业起步较早、但发展慢,一些企业过度强调“自主研发”,市域内的企业间缺乏联合与沟通,与外地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也很不够到位,经常是我们的研究成果还没有成型,南方的企业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为了使云计算产业不重蹈覆辙,必须尽快建立有实质性合作的行业联盟。由政府主导,通过行业协会对云计算行业中出现的共性难题设立研究项目,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同时要强化同行业合作,降低内耗,共同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据悉,我国已成立了“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中国云计算技术产业联盟”等多个联合体,政府应当鼓励哈尔滨市的相关企业和组织参与这些联盟,争取实现信息与研究成果共享,共同携手促进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二)积极鼓励支持有关方面制定或参与制定“云计算”产业相关标准

2010年11月在深圳举办了“中国云计算标准化研讨会”,我国相关标准化组织也启动了云计算的标准研究及规划工作。由于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往往掌握着该行业的话语权,哈尔滨市应当组织引导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可先结合哈尔滨市哈南国际数据城的建设总结出一系列相关的地方性标准,进而再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确立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的领先地位。

四、加强宣传,建立健全保障措施

(一)要加大宣传,突出区位优势,打响“中国云谷”品牌

要通过各种媒体造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同时可以通过专题推介活动,宣传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优势,例如针对日本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推介哈尔滨市的灾备项目。

(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促进云计算产业的对外合作

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产业交流活动,加强哈尔滨市与国内外云计算领先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举办云计算产业高峰论坛,鼓励哈尔滨市云计算企业面向全国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成熟解决方案,提高哈尔滨市云计算技术和服务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三)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

要对哈尔滨市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核心技术、关键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并出台有关税收、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