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时间:2023-07-14 16:35:47

导语:在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华元素;认知意识

目前对于语文教学认知方面持论者虽多,但涉及的往往是字词句、篇章段的解说,而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语文教学对“中华元素”的认知意识。所谓“中华元素”是指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等。它包括中国独有的著名建筑、历史人文景观、重大发明创造、民俗、手工艺、传统戏曲、重要学术思想、历史人物、图腾、吉祥物等,如万里长城、古代四大发明、诗词、戏曲、京剧、脸谱、刺绣、茶叶、中国象棋等等都可称之为“中华元素”。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中华元素”的认知教育,不仅对传承和发展祖国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悠悠中华,文明久远,在众多领域积淀了无数的“中华元素”,它们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人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手段来传承它们,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中华元素”认知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如在讲授唐诗宋词时,教师可结合课文介绍唐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各个流派的主要特点、成就,教导学生学会诗词赏析,学会领略祖国诗词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加深诗词文化这一“中华元素”的认识和认同。这样不仅能使我们教学双方更加积极主动,帮助我们自觉地克服语言教学中面临的困惑,而且将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语文教学与本民族的文化紧密相关,它的“传道、授业、解惑”无不深深地渗入本民族的文化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知识天地的开拓、思想教育的进行,都离不开民族化的工具(语言、文字),都不少了文化精神的熏陶。比如世界观的教育,文学艺术观的教育,都是以本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伦规范、审美情趣来进行的。对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也首先是依仗本民族的语言工具、以本民族的思维特征为基础去发展去培养的,离开了这个根本和基础,就谈不上任何培养和发展。当我们的教学双方在认知上达到这样一种高度,语文教学就会呈现一种高质量、高效率。

“汉语是一种学习和使用方便、表现力极强因而始终充满生命力的语言。”[1]在世界文化史上,汉语始终处于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的对外影响始终存在。在古代,不少国家和民族,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老挝、泰国等受汉语的影响颇大,其语言皆吸纳了不少汉语的词语。而在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汉语的影响不断扩大。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可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正逐渐跃升为全球仅次于英语的新的最有影响力的强势语言。汉语作为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在国际上的重要性正不断提高,学习汉语的人数亦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大学以及中小学、民间机构开设了汉语课程。而我国大陆众多大学建立了对外汉语学院、对外汉语系或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另外还有许多民间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来我国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乃至对外汉语教师都有些供不应求。如同全球学习英语所创造的巨大产业一般,新兴的全球汉语热,也已经启动了庞大的汉语教学产业,并刺激了相关的图书、音像出版业的迅速发展。这是我们加强语文教学认知意识培养的外部动力。

而且,加强语文教学中“中华元素”的认知意识在当今也显得越来越紧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学生越来越有条件和更多机会接触到外部信息。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使“中华元素”意识在部分学生中呈现淡化的趋势。近些年韩剧、“韩流”的盛行;西方影视媒体对我国校园的影响。一些学生中形成了这样一种价值判断,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外国的语言文字比中国的强”。

今天国际信息交流要求有一套统一的字母符号,便利计算机的国际传输,于是产生“单一罗马化”的设计,用统一的一套罗马(拉丁)字母书写全世界的语言,“汉语拼音方案”已经成为汉语罗马字的国际标准,编号定为:ISO7098。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些人的错觉,认为汉语言文字将要消失。其实这并没有否定汉语言文字的本质特征,这种传输过程,只是使汉语言文字换了一种形式,而呈现出来的仍然是汉语言文字。就语文教学的意义来说,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截然两分的,两者密切相关,但由于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特别是教师忽略语文教学中所蕴涵的中华文化价值之强调,造成了很多学生仅仅把语文作为一个工具来学习,语文教学成为当今争议最多的科目之一。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存在人文素养问题,对“中华元素”知之不多,知之不确切。因此,加强语文教学中“中华元素”的认知意识已经十分紧迫。“经济全球化固然导致了民族文化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但也促进了对文化个性风格或本质特征反弹式的强烈守护和执着追求,也就是说,既要世界化又要民族化(或本土化),仍是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发展的时代主流。”[2]

语文教学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底座之上的文化行为,它参与文化,同时反映文化,特别是中学的语文教学担负着民族文化的代传任务,不论是教学内容、目的,还是教学过程,都深深地渗透了民族的文化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因此,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中华元素”的认知意识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语文教学中“中华元素”的认知意识。

第一,通过对比教学,帮助学生领会汉语言的优越性。今天的学生越来越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学习汉语以外的语言文字。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此方面的对比教学,来帮助学生领会汉语言的优越性。通常,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与英语课堂教学是彼此分离的。虽然我们看到更多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将英语学习与汉语学习进行对照,但很少看到语文教师将汉语学习与英语学习进行对照的。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汉语汉字的世纪。没有对照和体验,要学生真正领会汉语言的优越性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做法是,语文教师直接将两种语言文字某些方面进行对照,让学生在对照领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越性,或者请英语教师到课堂中参与教学。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汉字的读音不像拼音字母那样简单,许多汉字往往是一个字形有两三个甚至更多的读音。汉字的字义就更加复杂,一个汉字不但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表达多种含义,而同一含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又可以有不同的感彩。另外,一个汉字的信息远远超过拼音字母的信息量。在计算机高度发达的今天,汉字也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由于汉字字形具有大量信息,因而成为计算机最易于识别的文字。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电脑这个载体,让学生切实通过不同语言文字的输入与输出的效率对照中领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越性。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越性,学生一定会更加热爱它学习它。

第二,充分把握和利用好教材中的“中华元素”,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是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们应该承担的重任。广大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准确把握和利用好教材中的“中华元素”。事实上,我国现行的语文教学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精髓的反映,它包含了大量的、流传千古的历代名著、名篇、诗词、神话传说、戏曲,介绍了著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重大的发明创造、重要的学术思想,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民俗民风、传统节日、民族服饰、特色食品等等,内涵十分丰富。仅以历史知识一项而言,有人统计现行编印的中学语文教材里,有74篇课文涉及了中国历史上30多个历史事件、30多部历史著作和60多个历史人物。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把握和灵活运用教材中的这些“中华元素”,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中华元素”的认同意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和主动性。

第三,创新方法手段,变语言形式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在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方式方法单一,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语言的了解与把握,而忽略了“情”、“意”方面氛围的营造和相关方面的教育。语文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讲究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时代在发展变化,“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必须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化,紧跟着瞬息万变的历史步伐,向信息化时代前进。”[4]我们只有以新的形式、新的手段来诠释祖国的语言文字,才能更好地发掘出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更好地传承祖国文化。2008年北京运会开幕式中“活字”组合独特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非凡魅力。“今日的语文教育要有中国特色,就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就要有面向新世纪的浓郁的时代进取精神,变语言形式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变低效率为高效率,尊重和发展教的个性与学的个性,探索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途径。”[3]这种教学形式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热情,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的认同意识、热爱意识。

第四,正确认识语文动态和发展现象,增强责任意识。语文现象是动态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也相应地变动着。特别是在社会发生重大或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语文现象的变化也特别大,特别快。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对外交流增多。这种交流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语文现象。它一方面丰富了我们汉语语言的词汇及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们汉语文的混乱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已进入到各个行业乃至千家万户,甚至一些中小学的课堂里。今天学校里的语文教学尚未来得及对这一现象加以适当的安排处理。而语文这一现象就带来一系列新的情况与问题,如计算机语言的使用,人机对话对于语言的要求,五花八门的汉字编码的选择以及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许多其他问题。只有将这些新出现的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促进祖国语言文字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将新出现的词汇与课堂教学紧紧联系起来,通过对如“虚拟世界”、“软实力”、“视频”等解释来充分说明汉语言的表达能力,也通过安排学生运用电脑进行写作活动来直接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和克服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努力避免语言文字使用的错误,使学生养成运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的习惯。比如我们运用电脑打字,形成文稿后,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检查因语言编程所限而造成的错字或者错句。因为,电脑打字中,同音所造成的错字或者错句往往使人易于忽视。

语文教学活力的获取,它来源于对祖国语言文字历史积淀的真感知和创新,一方面,我们要把握汉语言文字历史的积淀,使其本质性的东西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发展汉语言文字的“中华元素”。这种认知意识的形成将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5.

[2] 张新民.全球语境下的中华学科建设[A].文化探索与理性反思――新世纪中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9.

[3] 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A].语文学科教育探索[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3.

第2篇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170-02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它包括对自己民族语言、道德、生活方式、文化产品等方面的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这种力量促使文化共同体成员紧密地团结起来,自觉维护所属文化体系的利益。传统社会,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现代化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近年来,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愈益深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为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指明了方向。

一、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民族认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民族是一个人群共同体,对其中的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其次,是民族文化的认同。共同文化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没有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不可能形成对民族的认同。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人们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了自己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将自我归属于国家,才会关心国家利益,形成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作为多民族国家,我们非常需要建立一种理性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现中华民族的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分析国内存在的各种分裂主义,实际上都是缺乏国家认同或者是民族认同,地域认同超越了国家认同造成的。只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保持各民族的团结和谐。文化认同则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对现实主流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认同的主要内容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性上看,文化可以分为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两者是以文化传统作为连接的,或者说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但是因为社会的急剧转型,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之间产生了某种断裂——一些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和发展,在中国这种断裂更为明显。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比较明显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历史造就的传统的认同,一个就是对现实文化体系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带来的是历史自豪感,对现实的认同才能生成现实的自豪感,只有巩固对现实文化的认同才能更好地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没有对现实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就容易被外来优势文化认同、地域认同、自然民族认同超越,影响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现实文化的认同,最重要的是形成对主流文化所包含的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于前者,在我们国内甚至整个华人群体都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对于后者,即使在国内,也有很多不一致的声音。厚古而非今,并不仅仅是个人认知能力的欠缺,也有我们当前文化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影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在内容、结构方面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作为文化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还没有获得它应该达到的认同度。

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以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的先进性为支撑的,这种文化先进性又是以国力的强盛为证明的。我们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历史,是汉唐的历史,是明朝中前期的历史,总之都是国力强盛的时期。应当说,在封建农耕社会的很长的时间里,以儒学为基本思想的主流文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完成了整合社会思潮的任务,因而也具有了较强的凝聚力。中国社会历史上多次统一局面的形成是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的。

考察国人对当前文化的认同度还不高。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首先,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优越性还没有充分显现。这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文化竞争力还比较弱,表现为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我们还没有明显优势。二是虽然我国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还没有达到能充分证明文化先进性优越性的程度。其次,我们当前的文化秩序还不尽合理。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这就产生了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应是的并存关系,即既保持各自的特色方式,又有明确的共同终极目标。并且,多元文化的发展必须围绕并服务于主流文化,必须顺应主流文化的导向,而不是相反。在一个主流文化模糊、缺乏的国度里,人们会失去了方向感、迷乱了价值观,也就很难达成稳定的文化认同,民族就会日渐丧失内聚力,社会逐渐动荡不安。当前,我们的主流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尤其是其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还不是非常明确而具体,这对人们形成对主流文化的认同肯定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思潮跌宕起伏,碰撞摩擦,此消彼长;中国社会发展的程度很不均衡,各种性质的文化也各自有所依附,所以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还是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而且这种不一致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潜在的,是表里不一的情况。基于上述的原因,我们所期望的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秩序还没有真正的、完全的建立起来。

反思这种现实,首先要承认社会意识滞后于社会发展现实的客观规律,也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人是有能动性的,人与文化的关系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认同是一种关系,认同包括了主体与客体、认同者与被认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虽然很大程度上依靠社会发展证明这种文化先进性、优越性,但是也不能否定通过文化建设、教化和熏陶增强文化认同的必然性。提升文化认同,必须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提升文化的认同

“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同时,文化自觉指的又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关系。”[1]文化自觉对于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文化自觉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我国百余年文化转型之所以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就在于缺乏文化自觉。当前,文化冲突风云激荡,甚至演变成军事战争,因此文化战所争夺和捍卫的并非仅是纯文化,而是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和生命,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意识形式(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2]对于提高民族的文化自觉,我们决不能轻视。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觉,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稳住根基,获得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继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

文化自信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表现为对既有文化优良传统的肯定与坚持。同时,也表现为对当下的文化自信,如果没有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将会流为思古之幽情,成为无力应对现实和外来文化冲击而只能暂避一时的“精神慰藉所”,创造未来新文化的自信与活力也将会因缺乏当下的根基而无以真正挺立和激活。其次,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待外来文化的理性态度和开放的胸襟。在外来文化面前,不自傲、不自卑,对文化差异的包容,是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的反映;认识到文化各有所长,对外来文化能够辩证取舍,积极地吸纳其精髓为我所用,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再次,文化自信表现为对自己文化发展前景的主动把握。不陶醉在过去的光荣之中,以长远的眼光把握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勇敢地推进现有文化体系的转型,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新的辉煌,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这是文化自信的最高体现。

提升人们的文化自觉,要提升人们对文化地位文化意义的认识,要引导人们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传统文化、主流文化。要通过各种传媒广泛宣传,要通过文化产品的熏陶教化,要通过各种途径的教育涵养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增强人们的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沿着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正确路线健康地发展。

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重点在于增强人们以当下为基点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形成和强化人们对当代对文化成就、文化创新创造能力与文化发展前景的自信。这实际上涉及对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建设成就、核心价值观、国民素质等各方面的认同与自信。增强人们对这些方面的信心,不仅要加强建设成就的展示、宣传,更要依靠社会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幸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文化自信最有力的现实支撑。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大众化;大众文化;文化基础;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要推动大众化,文化基础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精神源泉,国别化是根植于这个基础之上的一个国家的灵魂的再创造。当代中国化必须建立在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基础之上,进而运用其最基本的理论去塑造人们的认识。“所谓当代中国大众化,从形式上说,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有助于其宣传和传播。” [1]从文化意义上讲,要形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必须从人民大众的不同文化层次去划分大众化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大众化与中华传统文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思想在体现在中华文明史上的每个阶段。《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368大众化的过程正是各种文化各尽其能的表现。“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3]23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历史传承性,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对正确理解和实践大众化的文化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要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力量去积极引领大众意识,防止大众对理论产生认识上的僵化。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必然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滞后性,于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大众化必然成为引导人们认识新生事物的灯塔。“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空场’。‘空场’并不表明没有任何文化精神,恰恰相反,现实情况是,同时拥有太多的文化精神,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文化精神同时包围和挤压着,它们互相冲突、碰撞、排斥,而没有哪一种能够成为主导性的文化精神。”[4]301在大众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文化上的引路者,而中华传统文化则为当代中国大众化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大众化的文化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主体,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传播对象的群体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方式。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当代大众化的文化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方式。大众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普遍价值观形成的相对统一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大众化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形成相对统一的价值观取向。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二)不同文化之间相对统一的和谐共生。要建设和谐共生的文化首先必须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在相互交融间会产生碰撞。因此,我们要在充分探究其内在矛盾的基础之上去诠释其内在的统一性。和谐状态不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消失,而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结果。(三)大众文化是动态的文化。大众文化的动态性要求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指导新的实践。

第4篇

摘要:十九世纪末的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之后,女性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也重新审视前人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女性意识。《道德经》与《圣经》这两部经典著作中提到的有关女性的问题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两者的对比分析甚少,本文就尝试将两部著作中有关女性形象以及女性地位的描写进行对比,去发掘中西文化对待女性问题的异同。

关键词:道德经 圣经 女性形象 女性地位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019-01

《道德经》与《圣经》分别是汉民族与古希伯来民族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是译本最多的经典。《道德经》又名《老子》,由九九八十一章洋洋洒洒五千言组成,古今中外诸多学者与批评家对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养生学、管理学等广大领域都做出了造诣颇深的学术研究。《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构成,《旧约》是犹太教经书,《新约》则记录了耶稣基督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其内涵意义深远。

自十九世纪末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之后,人们便开始重新审视男权社会下女性作为他者的边缘地位,一次又一次对男权统治地位提出了质疑,女性也开始得到身体、思想上的解放。自此女性地位一直收到极高程度的关注,也是一直有争议的话题。到底女性应该是与男性的地位平等甚至高于男性还是应该作为附属品,作为他者受男性的支配?在这两部经典中而不乏诸多有关女性的描写。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这两部经典中所体现出来的人们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一、女性形象

两部著作中的女性都是美的、伟大的、智慧的。《道德经》中的女性以柔为美,突出了女性的阴柔美相对于阳刚美即男性的优越性。“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水具有与女性相同的阴柔的品质,水散于天,渗入地而滋养万物,就像是女性慈母般的关爱,也像是女性贤妻搬的奉献,水向低处流,却最终汇聚成海,显现出女性的包容之心。“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根”《道德经,第六章》,玄牝即为母性生殖器官,乃是“天根”,“天根”便当崇敬,故女性应为尊。此处一语道出了女性的母性特质之伟大。道,即便母性。道的女性特质在诸多篇章中都有描写,老子认为女性是万物之始,之根源所在。正是由于女性的特殊的生殖作用才使得人类繁衍生息,女性之美之伟大不仅表现与其包容包含奉献,也表现与此。《道德经》中女性智慧最伟大之处便是无为,以追求全人类的和谐为最终目标。

《圣经》中女性也都是美丽的智慧的,例如夏娃、路德、以斯贴。《以斯贴记》中这样描写: “the maid was fair and beautiful”。她们的美丽首先体现在外貌外形上,她们通过玩手段、耍心机赢得了另一个伟大男人的欢心,为自己赢得幸福,保护了自己的子民。但同时是以他人的牺牲为代价的。夏娃----人类之母,她勇敢并且渴望智慧。她带领人类走向智慧、文明,使人类摆脱了愚昧无知。在人类发展史上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虽然人类被赶出伊甸园,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夏娃带领人类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伊斯贴与其叔叔联手策划计谋打败了哈曼,保护了自己的子民,并最终得到幸福。路得具有一个女人应该具备的一切美德,她渴望得到快乐幸福,虽然她耍了一个小小的心机,才最终赢得了国王的青睐,但是她自食其力。圣经中大多女性的出现大多伴有智慧而生,她们的伟大、智慧其实也是相对而言。

二、女性之地位

《道德经》中的女性与男性处于平等地位,强调的是两性平等、和谐,甚至还突出了阴柔美相对于阳刚美的优越性,从这方面来看,女性地位还要略高于男性地位。“万物负阴而抱阳,冲之以为和”这一句就强调了人类的繁衍生息并不是男性或者女性单方可以完成的,而是阴阳平衡才促使了生命的繁衍生息。所以在《道德经》中所提倡的是男女平等和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进人类的共同进步。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指出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大意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可以冲击坚硬的东西,却只有水可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所以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这个道理是天下人无人不晓的一个道理。女性的阴柔特性的优越性表达得淋漓尽致。

但是《圣经》中的女性无一例外都是在男性光辉照耀下的产物,不管从叙述还是话语权角度来看都是他者,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大多数女性的出场都与男性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例如圣经中女性的名字大多是以某男性的母亲、妻妾的方式命名的,表面上看这些女性是在场的,但却是为了衬托那些不在场的男性。这些女性缺乏自主权,虽然有些章节也颂扬了女性的智谋,但她们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只是为了衬托背后男人的伟大并且繁衍人类而存在,当某一个女性繁衍了后代之后,便从叙事中消失,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出现过。夏娃是男人的一根肋骨便成人形,象征着其作为附属品,受男性管辖的边缘地位,虽然她引导人类走向文明,但是这种他者身份却无可厚非。

结束语

这两部经典研究越来越多,角度也各有不同。不断有学者对于老子、上帝的身份提出质疑,有人怀疑老子本身就是女性,上帝的形象中也有女性特质。通过分析这两部经典中女性形象,对于老子,上帝身份的怀疑,现在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管前人对女性的地位如何看待,当今人们对女性的态度已经大有改观。并且由于中西文传统文化,女性地位发生变化的过程也稍有不同。

参考文献:

[1]《老子传》海南市:海南海南出版社 余世存 2010年10月

[2]《西方文论选读》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 朱志荣 杨俊蕾 2008年7月

[3]《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李银河 2005年

第5篇

摘 要 旅游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出于对异域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的好奇。在传统的关于旅游的概念中,旅游者带着本族群的文化烙印来到目的地,审视和鉴赏“它文化”的特异性,并在与自己文化的比较中得到效用,同时通过自身言行影响“它文化”。随着传播媒体的快速兴起和发展,旅游所产生的文化传播和变迁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在我国少数民族区域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接受“它文化”的影响并影响着“它文化”。本文通过对网络时代旅游中的旅游文化通过经济心理的作用产生变迁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旅游人类学 文化变迁 经济心理 舞台真实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和山区,近些年随着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也日益深化。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开始利用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和特色的自然风景进行旅游开发。随着网络媒体的作用日益显化和外来旅游者的不断增多,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植入和和本民族对外来文化的主动融入态势更加明显,文化交流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那么,这里面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后果怎样,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一、传统的旅游人类学中的文化旅游

1977年美国史密斯教授主编的《旅游者与东道主:旅游人类学研究》使得新兴的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内容明确:即对旅游者及旅游本身的研究以及旅游业的出现和发展给东道国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影响和研究。后来者正是在史密斯和以前诸多学者的基础上研究逐渐深入和扩展。

格雷本教授延续了早期人类学家的实质论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探索土著部落的社会文化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迁,在他的诸多论文中深刻的阐述了现代旅游给东道国和接待地区的地方文化带来的文化碰撞,涵化甚至文化转型。

美国马康奈教授在研究目的地文化产品时,借用了戏剧舞台理论,认为在人们的行为中存在展现于外的前台行为和掩藏于内的后台行为。于是马康奈提出了类似的“舞台真实”的概念,精辟的论述了呈现在旅游者前面的“前台文化”与真实生活中的存于后台的民族文化之间的不同、区分前后台文化的利弊以及经济文化影响。

纳什则更加客观的探究了旅游人类学的文化影响,他更注重从旅游者以及东道主居民之间文化的互动来描述旅游的文化影响。更重要的是,他注意到了旅游者到来的文化的强势侵入和东道主居民的主动被涵化。他把这种文化植入比较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入,从而引起了更多的关于文化保护的忧虑和措施。

我们从以上的旅游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引进过程中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脉络。它的研究核心很明确的指向了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标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诸多学者的研究中,很多都提到了土著民族这样一个概念来描述和不知觉的强化了旅游的单向文化影响。我觉得这种历史沿革固然可以是理论变得更为透彻,但是在现今条件下,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旅游的文化影响已经从单向的、缓慢的、平面的变成了双向的,快速的、立体的影响。

二、旅游文化与经济心理

民族地区的固有文化是反映当地存在的一种结果。当他们为了发展经济而把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包装展示个别人看时,由于外来者的介入,他们的消费行为,语言行为,逐渐进入了当地的社会存在,必然会引起意识等文化现象的异化。这两种文化因为旅游而产生碰撞,碰撞的效果可能是互斥,也可能是相互吸取部分文化因素,使原有文化产生量变,它的实质结果是缓慢的部分质变;也有可能因为碰撞而产生文化的趋同和涵化现象。那么在每个结果肯定后有隐藏的原因。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和封闭的生活空间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对于外界来说是一种文化上的诱惑。但是,当旅游者(通常相对于民族地区居民是在经济上比较优越的)来到该地,他们的相对阔绰的消费会不自觉的在东道主地居民中产生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弱化了东道主的经济心理,使其对以前的自身文化产生了一种潜意识的怀疑甚至排斥。基于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精辟论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相对巨大的经济优势产生了一种文化领导权。因此旅游文化的相互作用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的经济力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心理。民族经济心理为民族群体与经济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在这样的相对劣势的经济状况下对外来文化的崇尚和膜拜会引起外来文化的强势植入甚至主动被涵化。

现代交流和旅游的媒体化以及网络化加速了民族地区的弱势经济心理的认同和集体焦虑,他脱离了以前旅游者影响的单一形式,扩大了影响的范围和速度。随着网络和通讯媒体的迅速普及和推广,旅游者可以在不能去的地方通过别人旅游的成果在媒体上得到资讯,甚至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且不分时间和距离。对东道主地来讲,一方面为了吸引旅游者不得不对自己的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进行包装和推介,另一方面也更快捷的了解到了外来文化的魅力。这种魅力也许是一种感受,也许是一种崇拜,然后可能会模仿。这样两种文化的交流逐渐的脱离了时间、空间、距离、范围等的限制,对具有弱势经济心理的东道主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弱势与文化弱势

少数民族地区的弱势经济心理来源于他们的经济弱势与文化弱势。少数民族的经济弱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从许多数据中得到解读,下面是2008年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值的简单比较情况,而文化弱势则可以通过教育程度来衡量,我只罗列了在校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和人均出版图书册数这两项。

从以上几项简单的指标可以看出不论是哪一项民族自治地方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值。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虽然比以往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旅游者比较,经济劣势必然会产生心里劣势。这种经济心理劣势会带来一种寻求平衡的冲动,在不能立刻改善的情况下,一方面会通过质疑自身发展的缺陷,其中就可能包括质疑自身的文化劣势;另一方面会模仿沉淀在优势者身上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正是旅游者的文化表征。于是,文化变迁开始发生。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这种变迁进行得更为剧烈和广泛。随着互联网和电视、报纸等媒体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发覆盖,一方面东道主居民获得得文化的通道更为快速和便捷,这种对“他文化”的获取还只是一种感性认知,这种感性认知随着旅游者的到来得到现实的强化,从而有一种更为强烈的改变自己的激励。另一方面,随着东道主经济的逐渐发展,居民也开始逐渐走出去进行旅游经商等活动,进行网络推介自己的文化并可以实时的得到别人对自己文化的正面或负面评价。

四、舞台真实、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

文化到底是一个民族意识形态中最本质和牢固的部分,在面对外来冲击时。觉醒的东道主居民依旧认识到自身文化中也有着非常灿烂和值得骄傲的部分。于是在把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推介时通过各种方法来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这就产生了旅游文化的“舞台真实”。

“舞台真实”是马康奈的经典描述。他将旅游场域比作一个大舞台, 并划分出前台和后台。后台是东道主文化寄居于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抽象地旅游资源实在; 前台是游客所感受到的文化,最常见的是东道主的旅游产品展示地。后台真实的生活场景经过提炼被当做旅游资源而包装成旅游产品的过程便是“舞台化”。舞台化的提出主要基于两点考虑: 其一,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防止由于大量旅游者直接侵入民族文化原生地而引发大规模的文化涵化、文化变迁等问题, 这是舞台化的必要性; 其二, 为了满足旅游者对于异域文化的猎奇心理, 满足市场对民族文化旅游的需求, 这是舞台化的可行性。

文化的变迁首先是附身于主体的后台文化的变迁,主体的体验通过经济心理的变化使异文化以自己的意识来表征,从而使异文化有了另一种表现形式,从而也使自身文化蜕变成了区别于以前前台真实的不真实的真实。经济心理是一个容器,它决定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了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主体能动性表现为主动被涵化还是被动主涵化抑或主动主涵化。涵化就是一个文化改造和覆盖的过程。当弱势文化的主体预期这种持续的文化被涵化使这个民族的长期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变得更大,那么短期得经济心理劣势会被长期的预期收益所取代,从而会采取措施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那么在不牺牲短期经济收益的基础上进行的“舞台真实”就成了一种商业化的理所当然。

五、民族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保护

显然,光靠一种文化前台的操作是不足以保留民族文化的精粹的。“舞台真实”是一种隔离行为,但是文化的交流怎么能通过这种机械方法完全切割。因此,采取措施保护后台文化的精粹才是根本的措施。民族地区居民的经济心理在网络化条件下的变迁从单个和缓慢变成了一种群体性的快速的从众,在这一方面网络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羊群效应”的头羊。

首先,让民族地区居民感受到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这种独特性和优越性可以通过舞台化来获取经济收益,可以是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有了深厚的文化支撑,如果失去了这种独特性和优越性,这个民族的存在将受到威胁。

其次,在宣传手段上,不能有他文化相对优越性的强烈暗示,并不自觉的把这种文化优越同经济优越挂钩甚至等同,使民族地区居民的经济心理转变产生倾向。

最后,不能把文化前台和文化后全割裂。前台文化是比较固化的形式,通常表现的是节日、婚嫁、服装、信仰等民俗文化。如果可以骄傲的正视自己的文化,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如同前台一样把文化在后台表现出来。民族节日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现在的许多人即使不知道圣诞节等洋节是怎么回事,也跟风过而冷落了自己的民族节日,冷落自己的民俗,让许多特色的民俗文化走入了博物馆文化馆,甚至在前台也难以见到了,这不能不说是媒体的引导走入了偏区。

参考文献:

[1]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龚锐.从异域到本土――­旅游人类学的西学东渐评述.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李秋洪.广西民族经济心理的跨文化比较.广西民族研究.2003.1.

第6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今天文明世界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文化洗礼和近现代的文化融合。它总是能够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再加以本身的创新,把它“中国化”,成为中国的标志。固步自封、墨守陈规的旧时代已经过去,在新时期我们必然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播,让它不仅仅在中国绽放,同时也在世界常开不败。这就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民办高校学生现今在思想上面临的问题

民办高校是中国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相对公立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的办学性质使然,使得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与公办院校不同,同时存在问题方面更为复杂。

1.相对于公立高校,民办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问题更复杂

首先是学生整体的素质不高。入学的分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相较综合文化知识,民办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在意,认为专业技能对自己以后的就业尤为重要,而对我国现行的法律、教育、经济等热点问题,尤其是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对很多常见问题的看法还都停留在较浅显的表面。

其次,民办高校学生缺乏国家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他们没有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认为国家离自己很遥远,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对自己以后从业从业并没有什么帮助,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示冷漠态度。

再次,民办高校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一点确实与公办高校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对自身社会地位的定位不同,在今后事业上的追求也不相同。民办大学生对自身的利益更关注更在意,没有对社会大爱,也无传承的意识。

最后,民办高校大学生较公立高校大学生更容易接受西方思潮的影响。譬如,对中国传统节日漠不关心,盼望节日也只是为了放假,而西方节日圣诞节的来临,有些学生即使不放假也要提前策划、安排寻找机会出去聚会。这样的盲目崇洋导致大学生对“三观”树立的迷茫,甚至对国家意识形态、民族信仰都产生怀疑。

2.民办高校学生还有一些大多数公立大学生所不具备的特点

民办高校大学生虽对国家政治经济等大方向的了解不够,但他们更灵敏的社会权利意识、公平意识。由于民办高校的收费标准较普通高校的高很多,所以民办大学生就会有较强的教育消费意识。据调查,有95%的民办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成本意识,觉得自己学习更像是一种投资,对教育的花销是有所图的追求教育回报。再次,民办高校学生有较强的生存意识,关注自己毕业去向,不想自己从校门走出去后就失业。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上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方面,民办高校有着自身的弊端和特殊性;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般规律性。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体青年的思想趋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学校方面因素:

首先,民办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的民办高校领导把培养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着重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其次,一般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总体实力偏弱。同时,可能民办高校在资金配备上也较公立高校上薄弱,没有国家财政上的支持,导致思想教育方式没能形成合力。

2.学生方面因素:

首先,民办高校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大难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学生在很多方面上都表现的参差不齐,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办高校的一些大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通过自己不经意的一些表现就会引起身边同学的思想上的波动,例如,常见的会产生攀比消费、自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定位错误。

其次,市场经济的负面刺激导致学生产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轻蔑。

3.社会方面因素:

一方面,社会各界会对民办高校出来的学生有一定的偏见,甚至歧视。社会的认可度不高也是民办高校发展之路上的一个突出问题。造成这种社会口碑的原因是某些民办高校为了经济效益而降低了教育水平,从而给民办高校带上了“高收费”和“低质量”的帽子。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经费支持较公立高校也是不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学校没有经费开展项目研究及组织一些思想教育实践活动。

三.如何在传统文化视野下强化当前民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大学生作为我们国家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重大任务。他们的道德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日后我国的发展走向,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学生方面对策:

第一,多读书,读好书。孔子作为古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性相近,习相远”就主张人的道德的完善不能完全依靠自然的生长,还有后天的教育培养和自己的领悟。读一些励志的富有哲学意义的书,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只有读书的量而忽略了读书的质。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要自己去寻找去汲取一些精神上的养料。适当加入一些国学方面的书籍,开始大家都会觉得难看不懂,但是不要紧,贵在坚持。第二,民办高校大学生要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对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才能进一步确立自己肩负起国家社会的历史使命。第三,民办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主动接受新鲜的时代信号,把握好老师的主题思路,学习优秀传统美德,让课堂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并结合自身对汲取到的养分吸收、分解、消化。

2.学校方面对策:

重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从而充分展现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优越地位,为加强整体水平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民办高校提高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先进的思想为主逐渐替代原有的单纯的课余生活的校园文化,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主流位置。其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加强传统文化课程讲授的数量和质量,可以采取学分制,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未必免学生在个体差异、知识水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自我意识的参差不齐,老师教学可以采用梯度教学,分层次的教学。再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的管理。想在校园文化中加入思想政治就必须加强管理,针对一些社团或学生组织,打着学校的招牌去拉赞助,过于看重经费支持而误入歧途。这个时候就可能出现贷款、信用卡等问题。还有,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在“互联网+”的这个大背景下,发挥其优越性。利用QQ、微博、微信公众号发表积极上进的思想动态,组织思想政治小组建立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思想,在全校范围内学习。还有,利用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作为突破口。因为民办高校学生更看重自己以后的就业问题,都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掌握看的很重。学校方面可以以学生们关心的就业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逐步渗透关注思想政治的观念。从而让学生了解,认为自己随时与国家息息相关,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让学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充分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精神,提高学生对国家政治的理论认同。

3.社会方面对策;

首先,应改变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识,民办高校应文化自信。社会各界应肯定民办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宣传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力度,使民办高校存在一个良好的口碑,提高社会认同感。其次,应加大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力度,较公立高校,民办高校是公司制的企业,但较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民办高校与之不同。政府应专门为广大民办高校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在传统文化思想――“传承”的精神下,民办高校毕业的优秀校友应尽力反哺母校,为母校尽微薄之力。

四.传统文化视野下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任务,不仅对各项工作有着积极影响,同时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不竭动力,并且塑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国精神。教育不能停留在“授之鱼”,应坚持“授之以捕鱼”。在前些年不被看好的80后现在也已成为了各个领域中的精英,90后同样,在大学期间培养他们的“捕鱼”精神为日后步入社会做充分准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展现其独特美的同时又加入新鲜的创新元素,真正的做到海纳百川,吸收先进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之中。

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整体精神。民族文化把群体价值视为道德中心形成了特有的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形成了良好的荣辱观。荣辱观所提倡的就是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精神就能够帮助新时期的大学生树立好自己人生中的“三观”。

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加强诚信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传统文化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古人总结的文字精髓,古人所总结出来的道理在现今仍然实用,无论在哪朝哪代,信用的地位总是无法改变。在现今高校学生中有一些学生人因金钱的诱惑而陷入贷款而丢失信用。高校大学生要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消除负面的一些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要善于发扬和传承,再与国外文化交流和吸取,保存着包容的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赋予新的含义。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忽视并且要大力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以期实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温美琳.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J]. 法制与社会,2010(34).

[3]李菁.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

[4]曲江滨,张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

[5]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和”意识 现代平面设计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意识之概述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和”与“谐”同义,强调世间万物的和谐。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和”理论的雏形是“自然之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后演变为“礼乐之和”。“礼乐之和”在夏商周时分化为“礼”与“乐”。“乐”,在远古,主要指音乐的和谐,是乐、歌(诗)、舞的集合。“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是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的总称,也包括礼节仪式。虽然“礼”强调的是“分”“别”“异”,但其最终目的仍在于“和”。礼乐之和一方面用“礼”来制约、规范“乐”,另一方面用“乐”来辅佐、推广“礼”,“和”是两者的和谐统一。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自然之和”“礼乐之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强调整体性、和谐性与统一性。它的形成,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由被动地接受发展为主动地适应和能动地改造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体生命与宇宙万物生命的和谐融合。

二、现代平面设计视觉三元素之“和”

传统文化中,“和”肯定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兼容并包,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现代平面设计的最高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和”,它从视觉信息传达的立场出发,将各种设计信息如图形、色彩、文字等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化为视觉语言,处理好美与传达效果的关系的同时,以最具和谐美感的视觉语言的组合方式,实现信息和情感的有效表现传达。这不仅要求画面各视觉元素的高度融合,还要求信息在传达的过程中与受众等各方面的整体和谐,最终使受众在感受和谐美的同时能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实现现代平面设计之目的。

(一)图形之和

图形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图形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信息的准确传达以及与受众的理解和接受。

由于图形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它不分国家、民族、男女老幼等,都为人所看懂,具有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优越性,因此,所表达的感情和传达的信息比其他视觉元素更形象、直接,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但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图形设计的表现形式总是与社会的整体审美意识、材料、技术等相适应的,同时还与人们对图形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有效地把握图形语言的平面视觉化设计,这种设计不是简单地对原有传统图形的再现,而是在现代审美观念、科学技术、传播手段等基础上,从心理——生理——审美结构出发,把可视感、动态感和立体感纳入对传统图形中的感知、辨识和设计的整个运动过程,使再现的图形元素在和谐的基础上,富有现代特色又体现民族独特个性。其次,还要考虑图形元素在视觉传播过程中与受众的整体关系,是否能够感染受众、引导受众的行为。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图形元素设计和传播的整个过程才能和谐、统一、完整,从而达到迅速准确传达信息以及引导受众行为的目的。

转贴于

(二)色彩之和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它是一种主观性设计色彩,与公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在观者的感受中具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当代美国著名的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就曾经说过:“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考虑色彩不同的心理效应,引起色彩心理效应的因素比较复杂,在传统色彩设计中,顾及较多的是引起色彩心理效应的人文因素——观者的群体和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社会文化以及民族特征等等。现代的色彩设计在人文因素的基础上,还考虑了造成色彩心理效应的不同技术手段因素,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各方面因素。由于科技的发展,传统印刷色彩的套色方式发展到现在的影视色彩、网络色彩等,色彩在视觉展示方式和技术表现上都有了很大的差异,在报纸杂志上适用的色彩,将之运用到网络上则未必和谐,而网络上的色彩与电视、电影的色彩又有差异。平面设计中的色彩之和,在此时已演变为不仅包含了平面构成中色彩元素本身的各种对比与调和,还包括色彩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运用的和谐与统一。

(三)文字之和

在中国设计师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汉字在文字设计中是运用最多的一种语言符号。“和”意识强调整体性、和谐性与统一性,汉字的创造无疑是遵循这一法则的,它用最简洁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丰富的设计手段设计出结构完美、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汉字本身就是一件最具和谐美感的平面设计作品。

作为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之一,文字设计要研究诸多方面的内容,如字体表现样式、艺术风格、文字的编排以及文字蕴含的更为潜在的情绪等等。同时还要综合研究与图形、色彩等要素的关联,从而使文字设计从单纯的说明与装饰转向运用字形、图形或结构本身去反映内容,追求“形式以悦目,意美以感心”的理想效果。但不管对文字进行何种艺术加工,都要让受众能够解读,如果设计的文字在表现形式不和谐、不统一,造成“形”和“意”的混淆,受众无法接受和理解所要传达的信息,则失去了文字设计的意义。当代中国设计师有很多都是利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设计观念,从汉字所蕴藏的中国文化深层意义中去探寻一些设计元素和灵感,并从不同的视角去表现以汉字为代表的具有纯正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国平面艺术,使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发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三、结语

在国际文化的影响下,我国设计师的设计日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回眸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发现,不管我国设计师接受的现代信息和科技程度有多高,我们总是能够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优秀设计师的作品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和”之韵味、精神、“和”之最美境界。那是在任何的设计环境下都会被一直保持的本民族的独特风格。而在当代,真正优秀的设计师也正是凭着作品中的不同于他国的本民族特色而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尊敬的。

参考文献:

[1]陈秀萍中国文化画卷[M].海洋出版社.2006年

[2]卢影平面设计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8篇

关键词: “和”意识 现代平面设计 视觉三元素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意识之概述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和”与“谐”同义,强调世间万物的和谐。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和”理论的雏形是“自然之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后演变为“礼乐之和”。“礼乐之和”在夏商周时分化为“礼”与“乐”。“乐”,在远古,主要指音乐的和谐,是乐、歌(诗)、舞的集合。“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是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的总称,也包括礼节仪式。虽然“礼”强调的是“分”“别”“异”,但其最终目的仍在于“和”。礼乐之和一方面用“礼”来制约、规范“乐”,另一方面用“乐”来辅佐、推广“礼”,“和”是两者的和谐统一。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自然之和”“礼乐之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强调整体性、和谐性与统一性。它的形成,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由被动地接受发展为主动地适应和能动地改造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个体生命与宇宙万物生命的和谐融合。

二、现代平面设计视觉三元素之“和”

在传统文化中,“和”肯定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兼容并包,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现代平面设计的最高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和”,它从视觉信息传达的立场出发,将各种设计信息如图形、色彩、文字等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化为视觉语言,处理好美与传达效果的关系,并以最具和谐美感的视觉语言的组合方式,实现信息和情感的有效表现传达。这不仅要求画面各视觉元素的高度融合,而且要求信息在传达的过程中与受众等各方面的整体和谐,最终使受众在感受和谐美的同时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实现现代平面设计之目的。

(一)图形之和

图形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图形和谐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信息的准确传达,以及与受众的理解和接受。

由于图形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不分国家、民族、男女老幼等,都为人所看懂,具有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优越性,因此,它所表达的感情和传达的信息比其他视觉元素更形象、直接,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但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图形设计的表现形式总是与社会的整体审美意识、材料、技术等相适应的,同时还与人们对图形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有效地把握图形语言的平面视觉化设计,这种设计不是简单地对原有传统图形的再现,而是在现代审美观念、科学技术、传播手段等基础上,从心理―生理―审美结构出发,把可视感、动态感和立体感纳入对传统图形中的感知、辨识和设计的整个运动过程,使再现的图形元素在和谐的基础上,富有现代特色又体现民族独特个性。其次要考虑图形元素在视觉传播过程中与受众的整体关系,是否能够感染受众、引导受众的行为。只有二者完美结合,图形元素设计和传播的整个过程才能和谐、统一、完整,从而达到迅速准确传达信息及引导受众行为的目的。

(二)色彩之和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它是一种主观性设计色彩,与公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在观者的感受中具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美国当代著名的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曾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色彩不同的心理效应,引起色彩心理效应的因素比较复杂,在传统色彩设计中,顾及较多的是引起色彩心理效应的人文因素――观者的群体和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社会文化、民族特征等。现代的色彩设计在人文因素的基础上,还考虑了造成色彩心理效应的不同技术手段因素,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各方面因素。由于科技的发展,传统印刷色彩的套色方式发展到现在的影视色彩、网络色彩等,色彩在视觉展示方式和技术表现上都有了很大的差异,在报纸杂志上适用的色彩,将之运用到网络上则未必和谐,而网络上的色彩与电视、电影的色彩又有差异。平面设计中的色彩之和,在此时已演变为不仅包含平面构成中色彩元素本身的各种对比与调和,而且包括色彩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运用的和谐与统一。

(三)文字之和

在中国设计师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汉字在文字设计中是运用最多的一种语言符号。“和”意识强调整体性、和谐性与统一性,汉字的创造无疑是遵循这一法则的,它用最简洁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丰富的设计手段设计出结构完美、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汉字本身就是一件最具和谐美感的平面设计作品。

作为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之一,文字设计要研究诸多方面的内容,如字体表现样式、艺术风格,文字的编排,以及文字蕴含的更为潜在的情绪,等等,同时还要综合研究与图形、色彩等要素的关联,从而使文字设计从单纯的说明与装饰转向运用字形、图形或结构本身去反映内容,追求“形式以悦目,意美以感心”的理想效果。但不论对文字进行何种艺术加工,都要让受众能够解读,如果设计的文字在表现形式不和谐、不统一,造成“形”和“意”的混淆,受众无法接受和理解所要传达的信息,则失去了文字设计的意义。当代中国设计师有很多都是利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设计观念,从汉字所蕴藏的中国文化深层意义中探寻一些设计元素和灵感,并从不同的视角表现以汉字为代表的具有纯正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国平面艺术,使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三、结语

在国际文化的影响下,我国设计师的设计日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回眸设计发展的历程,我们发现,不论我国设计师接受的现代信息和科技程度有多高,我们都能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优秀设计师的作品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和”之韵味、精神,“和”之最美境界。那是在任何的设计环境下都会被一直保持的本民族的独特风格。而在当代,真正优秀的设计师也正是凭着作品中的不同于他国的本民族特色而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尊敬。

参考文献:

[1]陈秀萍.中国文化画卷[M].海洋出版社,2006.6.

[2]卢影.平面设计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

第9篇

【关键词】自由版式设计;趣味性;文字图形化;虚实关系;色彩变换;正负空间

从最早的西方现代主义到现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领域日趋多元化、全球化、自由化,古典的、程序化的版式设计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在这样背景下自由版式设计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成为版式设计发展的一种主流趋势。所谓的自由版式设计,是一种无任何限制的设计,设计元素可自由组合排列,这样无规则的设计赋予了版式设计自由、活泼等特性,带来了无限自由而富有形象力的空间,让欣赏者在艺术体验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期待感,获得了一些乐趣。之所以要探索自由版式设计的趣味性,主要在于深入挖掘自由版式设计的优越性,寻找用现代视觉艺术的设计手段呈现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新风格,表现出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从而开拓艺术事业的新局面。

一、版式中的自由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通常是指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和构成元素进行组合编排,使信息的传达有序而又美观的一种设计方法。我国现存的版式设计历史可追溯到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时期,那时候的版面设计主要围绕书籍而展开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订口为轴心左右两页对称,字距、行距有统一的尺寸标准。这种古典、朴素的版式设计及其实践,为日后的编排创作积累了宝贵财富和参考价值。20世纪初,达达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出现为自由版式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达达主义和未来主义时期的艺术设计提倡“创造性”,版面设计元素基本摆脱了古典设计的理性和静态,而代表人物马里内蒂提出的“自由印刷版面”更被视为之后自由版面设计的起源。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脑制版技术的普及使自由版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迅速成为设计领域内一股势不可挡的趋势。特别是美国著名设计师戴维・卡森所提出的自由版式设计理念,改变了传统版式设计中的字体、书法规律,让人们对版式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对版面设计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

自由版式,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具体的限定条件,是一种编排元素自由编排的设计方式,有自己特有的特点,比如版心的自由性、版式对版心的不限定性、文字图形化、字体多样化、内容不可读性、破碎的解构性等。正是这些特点或优点共同作用下,自由版式设计才有了其它版式所不具备的优越性。现如今,自由版式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类书籍、平面广告、报刊等版式设计中,以一种全新的版式形式展现视觉元素,传递人文艺术气息,呈现传统文化。总之,自由版式设计一种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它突破了传统版式设计的限制,是对传统版式设计的一种重新解读,让人们在艺术体验过程中对作品产生了期待感和乐趣。

二、自由版式设计的趣味性体现

在人们审美观念日益多元化、审美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下,固定死板的版式编排不再受到青睐,自由版式设计则以独特的优越性闯入人们视野,日益受到重视和喜爱。为了探讨自由版式设计的趣味性,下面从其造型元素(文字、图形、色彩)及虚实关系入手进行了简要分析,力求用设计理论及设计实践清楚告知人们自由版式设计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视觉艺术鉴赏能力。

(一)文字图形化效果处理下的趣味

在视觉传达过程中,文字作为丰富的信息资源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通常通过文字阅读来领略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所写文字中蕴藏的宗旨和思想,而隐藏在文字内涵下的艺术价值很容易被忽视。在自由版式设计中,文字除了承载着作者浓厚情感之外,还承担着其它功能,即通过各种视觉编排形式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林立于各种媒介载体之上,是版式设计者情感的宣泄与流露。可见,文字在自由版式设计中担任着重要的编排元素的角色,我们需要对其功能有个正确认知。

文字图形化,或文字与图形一体化,是文字在自由版式设计中作为编排元素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这种处理改变了文字原本的单一表现形式,使其通过各种编排与组织形式有了更广阔的延伸空间,也为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乐趣。所以在不影响文章主旨表达的前提下,自由版式设计中文字可以打破在传统版式设计里的中规中矩的编排形式。例如,根据图形变化需要而变化文字走向,或是将文字叠加在图形之上,做虚化的文字效果处理,或是将文字交叉重叠,增加文字层次感,或使文字作为图形的一份而存在,成为形象化的一种图形。事实上,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只是它本身的文字功能超过了其作为图形的价值,人们看文字多是看它的意思是什么,很少注意它的艺术形象。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没有图形化处理文字不会影响它的功能,而开始经过图形化处理的文字却能保证自身功能的前提下为读者增添乐趣,因为这样的文字看起来更“赏心悦目”,更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例如,有“舞动的北京”之意的“京”,它就是文字图形化的最简单形式,让人们看到这一图形化文字顿时感受到奥林匹奥运会的内涵,有了一种别样的趣味。

(二)图像变形与重构下的趣味

在版式设计中,图像不仅是作为辅助传达文字内容的一种设计元素,也是一种提高设计可读性与趣味性的有效途径,其主要作用是对文字及内容做清晰的视觉说明与形象化阐释,同时对版面进行装饰与美化。欣赏者的审美感受更倾向于一种瞬间反应,而图像无疑是快速抓住欣赏者视线的最直接的“点”,也是刺激欣赏者产生反应的最直接的“点”,它能捕捉欣赏者内心,叩击其心灵,使其情感上受到触动或震撼。

自由版式是版式设计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图像作为自由版式设计中的重要编排元素之一,其所承担的功能与其他编排元素息息相关。它不能孤立地立于版面之上,要与其它编排元素有一定联系,而这种联系而可以通过“形式美法则”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其它元素的添加来表现,更可以通过图像的变形与重构来表现。尤其,通过图像变形与重构能使其形象灵动,充分趣味性,给人带来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体现。在对图像变形与重构中,设计者将自己对原始物象特有的体会、感受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图像的形式与风格发生改变,从而使人们对图像产生不同于原来的感觉。例如,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副姚明“哭笑不得”的漫画,给人的是一种诙谐形象,与现实中睿智、侃侃而谈的形象完全不符,但是恰恰是这种图像的变形与重构使这幅人物漫画给人带来了无限乐趣。

(三)色彩变换的节奏性下的趣味

色彩是版式设计的编排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暗示与心理感受,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色彩喜好。在自由版式设计中,设计者对色彩的运用与编排不能仅凭个人喜好,要针对设计内容的需要和设计对象的不同来决定色彩的选择和编排形式,把握好色彩变换的节奏感。倘若把握不好这一点,色彩变换可能失去节奏感,产生不了趣味性,人们也将难以从色彩变换的节奏感中体会到那份轻松与愉悦。

自由版式设计中的色彩变换的节奏感表现形式有这样几种:连续的大面积的黑白灰关系与小部分色彩的对比产生的节奏感;不同的色相与明度之间的变换产生的节奏感;同一种颜色中不同的位置、比例的变换与分配产生的节奏感;通过大胆地使用补色,强化局部之间的对比变化来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当色彩变换的节奏感与人们产生某个相同频率的共鸣时,其中的趣味性便会显现出来,人们也会得到审美情趣的满足。

(四)正负空间和谐的虚实关系下的趣味

自由版式设计中的每个元素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想它们齐心协力的去演绎不同的视觉画面,则需要处理好每一元素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正空间”与“负空间”则是一对重要关系。文字、图形、色彩等元素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一个版面之中,都具有了生命,其在版面上占的空间是正空间,而留白部分则是负空间。当然,留白并非狭义上的留白,既指没有放置任何元素的空间,也指视觉效果较弱的文字、图像、色彩等,如半透明的图像等。在版面设计中,正空间与负空间之间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是虚实关系,他们互相的膨胀、挤压、收缩,使整个版面产生了张力和流动感,当这种流动感趋于稳定与饱和状态时,整个版面会产生舒适的视觉效果,而这则是正负空间合理分配下的“和谐”关系。在这“和谐”关系下的文字、图像、色彩等元素互相配合,相得益彰,营建恰到好处的虚实效果,趣味性便应运而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由版式设计是一种视觉艺术传达的新的设计手段,它以无限定条件的自由编排和组合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版式设计发展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主要在于自由版式设计活泼、无限制的设计富含了无限趣味性,给人带来了期待与乐趣。在自由版式实际设计中,设计者要抱着一份热忱的态度去认真研究文字、图像、色彩等造型元素,了解它们合理的编排与组合,把握好正负空间的虚实关系,然后针对设计对象,尽量多的尝试富含趣味性的造型设计,不断推陈出新,使各个元素得到形式上的自由与解放,又能准确表达设计意图,最终产生令人愉悦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①周峰,刘中华.论戴维・卡森自由版式设计的功能特点[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②王惠.书籍装帧中的自由版式设计[J].华章.2011(26)

③周峰,刘中华.论戴维・卡森自由版式设计的功能特点[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④李丽娇.版式中的自由版式设计[J].青春岁月.2011(22)

⑤冯丽.自由版式设计的风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