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35:48
导语:在期货量化交易策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概没有出现过这么密集的伤心消息了――2月21日,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与世长辞;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蒂莫西・富尔斯特(Timothy Fuerst)在同一天去世;3月6日,美国金融学会讣告,著名金融学家罗蒂芬・罗斯(Stephen A・Ross)在家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对接触过现代金融学科的人而言,都知道套利定价理论(APT,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的伟大之处。
就在人们纷纷对西方财经圈大牛表示缅怀之时,传来一个中国投资大佬境外因病医治无效过世的消息,让整个量化投资圈颇为震惊。
这个大佬就是量游投资创始人朱天华。我打开他的微信,签名“交易是统计游戏”赫然醒目呈现在那里,或许也是他公司名的来由。
朱总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有15年美国顶级投行经验,任美国高盛集团交易和销售部董事总经理。关键是在高盛,朱博负责金融产品量化、程式化和高频化的交易和策略,主管美国的国债期货、国债现货,包括利率期货、外汇、商品期货还曾任瑞士信贷全球自营部的总监、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固定收益部副总裁和资深交易员、美国IDC固定收益和金融衍生品资深策略专家。
放眼华人量化投资圈,大概没几个人能有这样丰富而资深的背景了。
一般来说,回国创业的量化创业者有三类,第一类是像朱天华这样真正受过顶尖投行熏陶的扎实大牛,少之又少;第二类是海外大机构做过几年相关工作的,基本知道主要套路;第三类是非主流对冲基金合伙人,或是从策略转投资、从研究转投资的新人。
我后来与朱天华总共有过三面之缘,每次都在讲风控。
第一次见到朱总是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的论坛上,当时话题还算应景――对冲基金在中国的困境与对策。朱总参加的是圆桌讨论环节,穿着松松垮垮的休闲外套,他个头略小,脸上不带微笑,神情略显沧桑。他说话虽声不大,但气场强烈,当时依稀记得的重要观点是:很多人太不敬畏投资了,不知道投资中的不确定性有多难控制。
第二次是在虹口区对冲基金园区附近一家酒店大堂。那时大概是2016年5月,听说朱总很久不见投资人了。我当时像平常一样咨询他一些问题,但我很快就发现,朱总交流起来有自己的频道。他说得更多的是一些形而上学的理念。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去年底上海的一个对冲基金论坛上。他坐在前排一个有名牌的座位上,冷静地观察着这个热闹的世界,周围是喧闹的年轻人。他穿着还是一样朴素,一样不为人所注意,感觉整个人有些消瘦。看他提前要走,我与他打了个招呼,他依旧低调地浅浅一笑。
不过,短短的几次接触,发现朱总仍有几点交易原则值得借鉴。
1.分散化。多品种多交易方法。朱总坚持量化交易,他覆盖的交易品种有期货、股指、商品期权、分级、ETF等,他基本都在做一些多品种的交易策略。这与他在高盛时一脉相承,他当时负责金融产品量化、程式化和高频化的交易和策略,对美国国债期货、国债现货,包括利率期货、外汇、商品期货等各品种也非常精通。
2.寻求趋势相反机会。朱总偏重微观,偏重统计意义上的回归,在量化交易中尽量找一些与趋势策略相反机会的策略,与趋势模型做较好的组合补充。
3.永远敬畏风险。他信服凯恩斯所言的“市场保持不理性的时间可能比你保持不破产的时间更长”。至于具体方法,主要通过对海量数据风控解决方式。他说起过去美国白银市场,曾经从5元涨到80元,后来跌到10元、2元、1元,非常无法想象。他也提到当时高盛躲过次贷危机最强大的是其风控,在他看来,风控才是资产管理的灵魂。
4.人工智能是方向。2003年朱总在雷曼期间就接触了深度学习专家,拥有下棋人工智能,只是没feedback。现在可以通过Led work等神经网络实现策略复兴、优化,也可以通过非结构化思维,进行头寸与风险分配,主要通过历史数据,再用反馈测试。
总之,在朱总眼中,中国市场刚刚起步,阿尔法机会巨大。
想起《黑天鹅》一书的作者纳西姆・塔勒布对他的理念形成重要冲击的一刻――当时,塔勒布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工作,这份工作让他的喉咙嘶哑。起初,他也没在意,返回纽约后才去看医生。医生语气凝重地告诉他,他得了喉癌。塔勒布听罢心里一沉,外面正好细雨霏霏,他在淅淅沥沥的雨中走了一程又一程。他走进医学图书馆,发疯似地查找医学文献了解自己的病情。衣服上流下的雨水在他脚下形成了一个小水洼,竟然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因为喉癌通常是那些抽了一辈子烟且烟瘾很大的人,才有可能得的。塔勒布还很年轻,关键是他几乎不吸烟。像他这样的人患喉癌的概率小之又小,连十万分之一都不到。他成了一只黑天鹅!后来,每每他投资的时候,这份深刻的与死亡很近的印象盘踞于他脑中,由此自然发展出了黑天鹅投资体系,对风险中的“肥尾”尤为重视。
天上掉下来 “Master”
“Master”是2016年底先后登陆中国国内两大围棋网站。起初,他悄无声息、接二连三地击败中日韩三国围棋高手。当人们发现这个神秘人物时,他已将世界声名显赫的50多名高手“腰斩”。 其中包括目前中韩“第一人”的柯洁和朴廷桓,以及古力、常昊等十多位过往的世界冠军。即使是这些全球顶尖级围棋高手,聚集在围棋平台上,群起抵抗Master,他们还是一败涂地,就像是针对全球公认智力级别最高的围棋界一次集体的定向“屠杀”。其中,围棋世界冠军朴庭恒连败5次,古力、陈耀华连败三局,还有曾经放言“就算 AlphaGo(“围棋狗”)赢了李世h,但它A不了我”的现世界“第一棋手”柯洁也连败三局。
在Master取得46连胜之后,“棋圣”聂卫平针对Master棋路撰文点评说,这一招“直接点角很奇怪,明显不符棋理,但意外成立”;那一招“左上角撞实黑棋的下法难以苟同,然而它就这么下了,还能赢”…… ;在充分研究了Master战例后,“棋圣”也按耐不住内心的冲动,在1月4日下午亲自出马对弈。再次吸引了全球公众的眼球。尽管“棋圣”的宝刀未老,尽管他很沉着稳健,尽管战况比之前52场更加胶着,但还是在坚持到254手后,以7.5目败给了Master。此时,连胜54局的Master第一次用繁体中文显示出了五个大字:谢谢聂老师!
直到Master拿下第59场胜利后,才突然宣布自己就是人工智能的“围棋狗”,就是2016年3月在韩国首尔以4:1大比分战胜围棋前世界冠军、韩国名将李世h九段的、举世瞩目围棋“人机世界大战”的主角。随即,谷歌DeepMind团队也声明证实,“Master”是最新版本人工智能的AlphaGo程序。并表示这次将过半世界围棋冠军掀翻“马”下的挑战仅是“一次非正式测试”。
由于围棋变化极其复杂,即便是算力无双的计算机,也无法穷尽黑白两子在棋盘里361个点位上的所有变化。所以,一度曾被认为是人类智慧的最后堡垒。国际象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用了不到10年时间完成了AI战胜人类的战绩,而今天,围棋AI只用了不到10个月就以“一次非正式测试”的形式完败了人类。
在众围棋高手惊呼看不懂“围棋狗”的一些落子意图时,围棋古谱、棋理及以往的经验已经失效了;在众高手与“围棋狗”对弈不超过平均240手就败北时,已经宣告了人类算法和算力都已落伍。以至于,谷歌DeepMind团队不无讽刺地称,这仅是“一次非正式测试”。暗含着当下没必要再进行正式比赛了。因为,需要给围棋界甚至是人类自己留下些许面子和尊严。而更重要的是,面对已经获得的通杀战绩,穷尽黑白两子在棋盘里361个点位上的所有变化要比与高手一较高下更有价值。
从算法交易到人工智能与量化交易相结合
史上最早使用算法交易的案例可追溯到1949年。那时,对冲基金之父阿尔弗雷德・琼斯用空多3:7的比例进行资产配置交易。从1955年到1964年间,其综合年化回报率竟高达28%。进入上世纪60年代,投资者又开始引用计算机进行周期分析与价格预测。进而,使这类交易系统不断完善,逐渐发展成后来的算法交易。很快,这种算法交易策略在华尔街生根开花,并带来可观收益。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大量使用,华尔街各大交易平台都开始允许执行算法交易,由于这种算法交易能快速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控制市场冲击成本,并还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而且还能隐藏交易意图规避监管。致使算法交易在股票、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期货以及外汇等市场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09年有投资银行研究报告称,超过50%,甚至是75%的股票交易都是通过算法进行自动交易的,商品期货市场也有类似的应用规模。2016年5月,《机构投资者》旗下出版物《阿尔法》公布的“2016年全球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排行榜显示,前十位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中,有八位是量化基金经理,前25位有一半属于量化交易。因此,在索罗斯的名气被数学家西蒙斯超过时,在股神巴菲特年化20%的收益神话被大奖章年化35%(1989-2007)打败时,量化交易的神秘才更受市场关注。
随着大量计算机IT工程师的加入,使金融机构原有通过编写简单函数,设计一些指标,观察数据分布,再进行“简陋”的量化交易模式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为此,陆续走上引进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量化交易相结合的模式上,特别是将人工智能中的4个子领域:图谱识别,机器学习,自适应功能以及策略遗传基因优化等贯穿整个量化交易的始终。并在自动报告生成、金融智能搜索、人工智能辅助量化交易和智能投顾等四个领域大显身手,更甚者,正在开始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和规划等)。
在了解了上述信息后,也就不难理解“围棋狗”为何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屠杀”世界围棋众多泰斗们了。
游荡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原油狗”们
随着实物石油贸易中的石油价格成为无疆界金融资本投机套利的标的后,油价就从微观经济学的层面上升到了宏观经济学的领域,并相继成为各市场主体进行资产配置与进行避险的标的。正因宏观经济层面新增了油价这一驱动因子,所以,每当一轮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爆发,油价无一例外地要同步发生一轮大幅震荡。反过来,又增加着各市场主体进行资产配置和避险的内生动力。同时,美国监管机构也不会丧失这种天赐的“良机”,不失时机地要根据其国内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一纵市场的违规稽查和巨额处罚,用以补充其财政收入和打击他国的竞争对手,特别是针对欧洲的竞争者,进而又增加了监管风险和对价格的扰动。
自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以来,已公开查处了针对Libor(伦敦银行间拆放款利率)、WM/Reuters基准汇率、ISDAfix利率指数和包括原油在内的商品期货的操纵行为。涉罪主体除巴克莱、瑞银、德银、汇丰、高盛、摩根大通等全球顶尖级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外,甚至还有世界级的综合性石油公司,如英国石油公司(BP)等。为了规避风险,这些金融机构和交易所创新出了众多权证类、期货、期权、二元期权和各种商品指数的金融工具,又依此组成了各种场内及场外的资产组合与配置策略。
比如针对NYMEX市场WTI原油与ICE市场Brent原油进行的跨市场套利策略。两者虽都是原油,且同处全球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但因受各自不同货币、财税等宏观驱动因子的影响,致使二油价波动幅度不同,且又运行在相应的价差区间内。进而为投机套利提供了可能与机会,也为有实力的实体公司提供了避险和资产配置的可能――用道硗臣频姆椒ǎ进行量化交易。
例如,可将WTI和Brent价差波动区间计算出来,给出一个置信区间,如99%。即在99%的情况下WTI和Brent的价差波动是在该区间。当价差触发上限时,做空这个价差,触发下限时,做多这个价差。尽管NYMEX和ICE交易所已将这种量化策略制成了标准的价差交易合约(工具),但因这种被量化的价差合约过于透明,易暴露在监管者的“放大镜”下,进而迫使更多投资银行与石油公司躲进场外市场进行交易,以规避监管。一旦场外交易达成,这些投行等市场主体会用计算机时时刻刻跟踪计算此价差,然后在其设定的区间上下限完成自动开平仓交易。同时,为确保其统计得出的置信区间价差的安全性,他们还会积极携巨资进入场内期货等市场对油价涨跌施加影响,确保其在场外进行资产配制的头寸安全。
其实,为了牟取暴利,各投行等金融机构还用计算机量化研发并使用了大量高杠杆的商品指数金融工具(参见笔者在本杂志2016年第三期刊发的“商品指数金融工具化对石油市场的影响”)。随着全球性货币的超发,包括原油在内的所有大宗商品和资源资产价格一路盘升,但随量宽的收缩,油价又会受到这类金融政策调控的影响而下跌,因此,这种政策风险又迫使着更多实体企业进入市场寻求规避主级上涨正向波中风险。
为此,这种量化后的石油金融工具应运而生,其中,瑞信就曾经推出过三倍于标普高盛原油指数ETN(VelocityShares Daily 3x Long Crude,交易代码为,UWTI),因其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暴利的期望值,而备受市场欢迎。但好事多磨,在2014年7月以后,油价暴跌了50%,但UWTI的价值却陡降99.6%。特别是,那些没有量化能力的投资者原想通过使用这类投资工具进行资产配置或避险,但却忽视了这类产品本身的缺陷(高杠杆和短期产品特性),造成自身的巨大风险。于是,瑞信不得不在2016年12月8日退出纽交所。将有需求的实体企业重新逼回场外市场进行交易。
今天,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无论是进行资产配置还是进行避险操作,量化交易已经是一种重要的交易手段,而“原油狗”也早已悄悄登陆。虽然笔者仅是从去年才开始研究和开发这类“狗”的,但却很快理解了既往无法解释的价格频繁在瞬间(一分钟或数秒内)暴涨暴跌的原因,其实,它就是程序化交易与反程序化交易博弈时大量程序化止损指令被触发的结果。而这种可怕的后果通常会造成价格在超短期的巨幅震荡,直接引起弱势反向一方暴仓并给其带来巨额亏损。
有鉴于此,它不仅要求参与者能够看得懂价格瞬间变动的内在逻辑,还需要有能够将其转化为可量化策略予以应对的“原油狗”,只有如此方能提高在石油市场上的生存机会。
能否诞生超级“原油狗”?
就程序设计本身而言,石油期货市场里的价格变量和涉及的算法,远不及人类智慧巅峰的“围棋”复杂。因此,与“围棋狗”类似的“原油狗”早已登陆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并悄无声息地参与着实体企业对原油及其产品的定价,并从中牟利,只是这些量化策略的“黑箱”没有被利益相关者完全披露出来而已。
从事期货行业十余年,始终有个不变的愿望,就是通过期货稳定的投资获利,达到财务上自由,实现既拥有财富,又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的理想。这些年在期货市场的投资经历也是没齿难忘,但是总感觉缺乏有效的总结,《期货投资的艺术》帮我完成了这必须而又有意义的工作。
作者黄圣根通过自己真实的交易经历和感受,帮助大家诠释了期货市场的真是本质,经历了期货市场又胜到衰,从低谷回到健康发展之路,作为见证者和亲历者,从客观层面帮我们还原了中国期货市场的本来面目,同时也为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期货投资的艺术》书中提到了牛皮市的突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盘整突破,以往这是个看起来很主观的交易策略,但是作者通过量化的方式帮助我们诠释了这一在技术分析领域运用最为广泛的交易策略,特别是在我的交易头脑中使这一策略获得了新生,解决了我对主观交易策略多年来存在的困惑。
时间是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成本的,精力包括时间和体力,而对于期货投资,成本就意味着大量的金钱的投入。这就引入了止损的问题,初涉市场的人多半会理解为简单的亏损离场,而作者让大家更明晰了止损的真谛,止损是个体系,有时候是以退为进,正如《潜伏》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止损的目的是保存实力,通过有效的保护自己的资金,等待机会的出现,应该跟兵法不谋而合吧。期货市场即战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期货投资也是生死存亡事,止损是期货生存之王道。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期货人,把自己在期货中经历和见识过的投资心态与大家分享,这在市场很多相关书籍中很少见到,这说明作者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一直身处期货市场的交易最前线,分享的东西恰恰是交易者的心声,能与之产生巨大的共鸣,也为屡战屡败的投资者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投资心态是参与期货交易的核心,无法解决心态问题就始终无法形成投资上的跨越,这也是作者给参与期货的投资者最大的警醒之处,而不是像大多数投资者认为的,期货市场的成败取决于看对看错。
股票策略:
30位基金经理平均年度收益92.02%
股票策略中,30位基金经理2015年平均年度收益率为92.02%,平均月度复合回报率为5.47%。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旭诺资产李旭东、黑森投资周涛和泽泉投资辛宇,综合表现突出。
旭诺资产李旭东,民间派基金经理,10年以上的投资管理经验,操作风格以趋势、波段性为主,仓位控制灵活。李旭东管理的“旭诺成长择时对冲1号”2015年实现160.22%的年度收益率,同时风险控制较好,近1年最大回撤为7.07%。
黑森投资周涛,投资风格以价值投资为主,套利为辅,主要依靠量化模型进行投资及风控,注重长期复利、防御型风格。周涛管理的“黑森9号”2015年实现80.94%的年度收益率,近1年最大回撤仅为3.99%。
泽泉投资辛宇,新生代实战派代表,选股风格以基本面为主,同时尊重市场趋势,配以波段性操作。辛宇管理的“泽泉涨停板1号”2015年实现116.53%的年度收益率,近1年最大回撤为5.95%。据了解,泽泉旗下产品自2015年6月中股灾前成功逃顶以来,一直处于空仓状态,或择机入场。
债券策略:
5位基金经理平均年度收益18.63%
债券策略中,5位基金经理2015年平均年度收益率为18.63%,平均月度复合回报率为1.42%。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宁聚投资谢叶强和葛鹏、乐瑞资产王笑冬、万葵投资张俊。
宁聚投资以“低风险稳健投资”为核心理念,总经理兼基金经理谢叶强曾就职于申银万国,另一位基金经理葛鹏具有13年金融市场投资和研究经历,长期从事低风险策略下大资金投资管理工作。他们共同管理的“宁聚大额宝”2015年实现11.06%的年度收益率,取得持续稳定的业绩。
乐瑞资产专注于债券等低风险领域,基金经理王笑冬拥有6年债券市场从业经验,在固定收益和宏观策略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王笑冬管理的“乐瑞强债4号”2015年实现19.10%的年度收益率。
万葵投资张俊,现任东莞万葵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6年证券实盘交易经验。张俊管理的“万葵稳利债2期”2015年实现22.92%的年度收益率。
管理期货:
5位基金经理平均年度收益231.60%
管理期货策略中,5位基金经理2015年平均年度收益率为231.60%,平均月度复合回报率为9.55%。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紫熙投资严忠、明K投资裘慧明和富善投资林成栋。
紫熙投资严忠,长期担任江苏瑞华投资控股集团衍生品部总经理,从业20余年,擅长股票、期货的主观趋势投资,有比较完整的交易体系,其管理的“紫熙投资敏进1号”2015年实现486.70%的年度收益率,平均最大回撤17.81%。
明K投资裘慧明,曾就职于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投资银行、瑞银投资银行的自营量化交易部门,担任投资经理或交易员,有13年以上的投资经验。裘慧明擅长统计套利、高频交易、宏观对冲、事件驱动等策略,投资风格稳健,管理账户“明K对冲1号”2015年实现360.49%的年度收益率,平均最大回撤为42.34%,业绩波动稍大。
富善投资林成栋,超过11年的股票投资经验,林成栋管理的“富善致远2号”2015年实现82.96%的年度收益率,平均最大回撤11.86%。
相对价值:
5位基金经理平均年度收益17.85%
相对价值策略中,5位基金经理2015年平均年度收益率为17.85%,平均月度复合回报率为1.65%。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宽智投资董安、申毅投资申毅和思晔投资张晔。
宽智投资董安,有17年投资从业经历,长期从事投资项目风险评估,证券组合投资风险控制,对冲、量化投资的风险度量与控制,他管理的“宽智阿尔法对冲1号”2015年实现10.79%的年度收益率,最大回撤0.75%,中性特征鲜明。
申毅投资申毅,1999年担任高盛ETF美国自营部门的负责人,并创立了高盛欧洲ETF部门。2004年他回国成立申毅投资,以自营资金从事A股套利交易,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对冲基金。申毅管理的“申毅对冲1号”2015年实现14.24%的年度收益率,平均最大回撤1.13%,业绩比较稳健。
思晔投资张晔,曾任翰堂山全球资本合伙人、量化交易总监,他管理的“安进16期思晔对冲1号”2015年实现20.71%的年度收益率,最大回撤仅1.72%,波动极小,风险收益比俱佳。
此外,相对价值策略综合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还有朱雀投资李华轮、梁跃军和信合东方唐伟晔。值得一提的是,唐伟晔管理的“信合东方”自2010年9月27日成立以来,连续5年均取得绝对正回报,2015年实现22.77%的年度收益率,均保持良好的业绩持续性。
宏观策略:5位基金经理平均年度收益102.68%
宏观策略中,5位基金经理2015年平均年度收益率为102.68%,平均月度复合回报为5.56%。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乐正资本王江平、尊嘉资产宋炳山和前海一线投资胡志忠。
乐正资本王江平, 具有22年投资经验,曾在中信证券管理社保组合、资管计划,具备大规模资金管理经验和良好的业绩记录。王江平擅长自上而下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在股票、固定收益、商品市场中寻找趋势性的投资机会,使用灵活的交易或对冲策略,他管理的“乐正资本鼎盛”2015年实现187.90%的年度收益率,最大回撤2.02%,股灾期间逆势上涨,基本无回撤。
尊嘉资产宋炳山,具有多年的公募背景,曾在多家基金公司任职基金经理,2008年“奔私”成立尊驾资产,作为国内对冲基金的开拓者,拥有多风格、多层次的数量化投资策略,通过自主研发的程序化交易系统来强化收益的客观性和可持续性。宋炳山管理的“尊嘉新盈冲”2015年实现146.54%的年度收益率,平均最大回撤19.41%,风险稍高。
另一方面,王博生认为,股指期货经历从严格监管到有序放开加速了量化投资领域优胜劣汰、产能出清的过程,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股指期货限仓之前许多私募量化策略同质化严重,许多选股能力并不出色的投顾通过衍生品套利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股指期货限仓后,许多alpha能力不强的私募选择退出量化领域,能够生存下来的私募均有自己独特的看家本领,能够通过选股来抵消负基差的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松绑股指期货短期内有助于扩大量化基金的规模空间,增加市场上的中性策略,吸引机构投资者再度入场。长远而言,有助于充分发挥期指的套期保值功能,从而进一步吸引长线资金的入市。加上目前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相对合理,市场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中金所此举有助于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定增并购】
龙韵股份:潜在交易对象属国有企业 标的未来经营业务属娱乐业
龙韵股份披露重组进展,此次交易的潜在交易对象属于国有企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两家标的公司未来经营业务属于娱乐业。
关键词:双向交易;指数基金;量化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5-0004-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5.01
一、引言
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指数基金是一种比股票更好的投资对象。但实际上,指数化投资本质上只是一种择股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选出一篮子股票,解决了“买什么”的问题,但对于交易系统中“什么时候买和卖”并没有很好的指示,也不能保证在短期内就能获得良好表现。由于绝大部分基金都不能跑赢指数基金,李海波(2008)建议普通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但是应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在局部地区的长期熊市中不适合长期投资指数基金,二是在全球股市的长期熊市中不适合长期投资指数基金[1]。但仍有很多专家在向投资者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即对指数基金应当长期持有。实际上,“长期投资”不等于简单的“持有不卖”。国内多数文献都将重点放在指数基金样本构建和跟踪误差计量方面(张帆,2007;赵勇,2010)[2][3],而鲜有针对指数基金进行投资组合的研究。本文将在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指数基金的量化投资进行系统研究,分别在单向做多机制和双向交易机制背景下构建指数基金量化交易系统。本文将引入一套“择时”机制,将其与指数基金自身的“择股”优势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在长期当中战胜市场和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在2011年12月融资融券标的再次扩容,7只ETF指数基金被纳入交易标的之后,双向交易机制下的盈利模式跟以往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基于趋势分析的量化交易将赋予指数基金产品更多的吸引力。
二、理论基础与样本选取
(一)理论基础
指数基金量化交易的基石是趋势分析,而趋势分析是建立在技术分析的三个假设条件之上的,即:所有的信息己反映在价格之上;市场是按趋势运行的;历史将会重演。在技术分析方法中,“趋势”是核心内容之一。趋势交易方法在国内和国外、专业和非专业投资者中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本文将基于趋势交易的思想,来对指数基金进行量化。
(二)指数样本的选择
趋势交易的本质就是“顺势而为”,抓住波段收益。在对指数基金进行量化之前,选择什么样的指数来进行量化是首要问题。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笔者发现指数表现有着鲜明的“个性”:大盘指数运行较稳定,波动幅度不大,区间运行时间较长,用它来做趋势交易的收益不高但波动率也较低;中小盘指数表现则更为活跃,趋势变化更快,波动幅度更大,区间运行时间较短。相比较而言,中小盘指数是更为理想的交易标的,因此,在以下的量化分析当中笔者选取沪深300指数代表大盘指数,选取中小板指数代表中小盘指数。
(三)时间周期的选择
笔者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这段时期作为研究样本,其间包含了大牛市、大熊市、盘整震荡市等多种情形,完成了几个完整的牛熊轮回,用这样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三、实证方法与实证结果
(一)实证方法
首先,笔者选择最简单、最直观的均线交易系统(MA)作为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体现的是“叉点”交易思想:即在短周期均线上穿长周期均线形成“金叉”时买入;短周期均线下穿长周期均线形成“死叉”时卖出。交易周期用日K线①。然后,笔者采用“插值法”的思路对交易系统进行优化,即选择不同的参数组代入交易系统当中来测试效果,评价的标准包括:收益率、标准差、平均盈利、平均亏损、最大盈利、最大亏损、最大回撤幅度、最长滞涨周期等。
(二)实证结果
1.单边做多机制下的统计结果
在单向交易机制下,运用大智慧证券分析软件采用MA交易系统对2006.01―2011.12期间的沪深300指数和中小板指数进行优化可得到表1和图1与图2。
从表1可知,不管是沪深300指数还是中小板指,在MA交易系统中的表现要远优于“一直持有”策略;简单买入中小板指并一直持有的话,收益率为94.40%,而在MA交易系统中的收益率为764.18%。另一个特点就是在MA交易系统中,平均盈利与平均亏损的比值都在2以上,充分体现了“小亏大赢”的投资思想。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MA交易系统的净值表现更加稳定向上,与指数本身的走势相比,回撤幅度更小,波动幅度更小而总收益率更高。
2.在双向交易机制下的统计结果(无空仓)
在即可做多也可做空但无空仓的双向交易机制下,运用华财经Mytrader2009软件采用MA交易系统对2006.01 -2011.12期间的沪深300指数和中小板指数进行优化得到表2和图3与图4。
在双向交易机制下,MA交易系统的表现更优于“一直持有策略”,表现为不仅有“多头盈利”部份,同时还有“空头盈利”部份。同时,平均盈利与平均亏损的比值进一步放大,更多地体现了“小亏大盈”。由于做空带来的收益加上连续获利的复利作用,使得最终收益率比较单向做多交易下又有了较大的提升。与图1、2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图3和图4中MA交易系统的净值上升得更加陡峭,也更加平滑,说明在双向交易机制下总收益率更多,同时回撤幅度波动幅度更小。
3.不同投资策略下收益率和风险比较
由表3可知,从收益率角度出发,在单向做多机制下,不管是中小板指还是沪深300指数,采用MA交易系统的表现都要远优于“一直持有”的收益,也远远超过了同期主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而且这还没有将空仓时间的收益计算在内(实际上空仓时间很长,而且在空仓时间资金还可以投入到一些流动性好的固定收益投资品种)。另外,在采用相同的交易系统进行优化的条件下,中小盘指数的表现要优于大盘指数(沪深300),这说明选择什么样的指数非常重要。
总的来看,从波动程度、最大回撤幅度角度看,MA交易系统的净值曲线并没有和指数曲线一样出现大幅震荡,回撤幅度更小,滞涨时间更短,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步向上的增长,符合“长期稳定”的赢利之道。采用MA交易系统对指数基金进行投资,不仅在收益率方面表现更佳,而且风险控制也远优于“一直持有”策略。
四、结语
(一)结论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双边交易机制下采用MA交易系统对指数基金进行操作的结果要远优于单边做多机制,更优于“一直持有”策略,同时也优于同期主动型管理基金的表现。但要将其付诸于实际操作当中,还要解决以下问题。
1.盯住指数是否有可双向交易的交易品种。2011月12月融资融券标的扩容之前,只有泸深300指数可以通过IF股指期货进行做空交易从而实现双向交易,其它指数基金只能做多交易在融资融券标的扩容之后,新加入7只ETF基金可通过融券方式进行做空,但到目前为止,可供做空的指数基金产品数量还比较少,指数产品本身的管理资金规模也有限,难以吸引大规模资金进入。随着融券标的逐步放开,会有更多的指数基金产品纳入做空的标的范畴。
2.交易成本的问题,特别是融券融券的交易成本。以上数据分析都是在低成本假设(佣金费率设为千分之0.3)基础上完成的,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申购指数基金的实际费率还要低(很多指数基金超过500万的申购费只要1000元),若采用融券卖空,则需要支付一笔融券费用,这将增加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收益。对中小投资者来说,交易成本最低的还是ETF基金和LOF里面的指数基金,因为可以在场内进行买卖而不用交印花税,远低于在场外申购赎回交易。事实上,现行市场成本最低的卖空方式是股指期货,但目前股指期货交易标的只有沪深300指数,而且交易门槛比较高,不适合广大中小投资者。
3.流动性的问题,即市场容量的问题。指数基金进行量化投资,首先要有一个足够容量足够品种的指数基金市场。而现在,很多投资者对指数化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表示怀疑,新的指数基金产品发行举步维艰,老的指数基金份额也在不断缩水,这对机构投资者特别是FOF(基金中的基金)管理者参与到这个市场带来的难题。
4.模型选择、整合、参数优化问题。一个好的交易模型是量化投资追求的“圣杯”,要构建一个优秀的量化交易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处理工作。过去的良好表现只能代表过去,过去表现良好的模型和参数在将来未必有良好的表现。几乎不存在一如既往表现良好的模型和参数,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对原来的模型和参数进行调整。
(二)建议
1.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而言,应该更清晰地理解 “长期投资”的概念,即“长期投资”不等于“长期持有”,理解在原有的单边做多的交易机制下,即使是做长期投资,也会有很多时间是处于空仓状态。在新的双向交易机制下,投资者要学会使用做空工具,利用融资融券,开辟新的盈利模式,熟悉新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标的。
2.对于基金管理者而言,应使用做空机制来对冲系统风险。据统计,2011年中国FOF产品(主要是券商类FOF)全年平均业绩为-22.5%,几乎与基金的平均亏损持平。可见,大多数FOF基金的管理者没有使用做空机制对冲系统风险,甚至没有进行基本的仓位控制来回避系统风险。事实证明,在现有的中国市场采用“一直持有”的投资策略是无效的。而如果引入基金量化交易系统,特别指数基金具有的成本和选股独特优势,将大大提升FOF产品的业绩,这是未来中国FOF产品发展的方向。
3.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应进一步推动指数基金在中国的发展,促使更多的指数化产品面市,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从历史看,指数基金产品必将成为中国基金业发展的重点,针对指数基金进行量化投资的需求,将刺激更多的指数基金上市,这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到基金市场。
参考文献:
[1]余伟.我国开放式指数基金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2008年至2010年度数据的分析[J].企业导报,2011(7).
[2]齐岳,王文超.指数基金投资绩效分析[J].经济问题,2011(2).
[3]李海波.指数基金投资策略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10).
对冲工具的应用,使得基金投资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进入“工业化时代”。正因为如此,对冲基金的出现,也被成为中国基金业的第二次飞跃。有理由相信,2012年的对冲基金会有更靓丽的表现。
市场的不景气,让2011年的公募和私募基金“熊头熊脸”,也陷进投资者的抱怨和质疑声中。黑暗中,谁会是2012年光明的使者?
2011年是艰难的一年,对于基金投资人来说更是如此。大盘跌去22%,公募基金几乎全军覆没,私募基金亏损也超过9成。不过,正是在这样的一片肃杀之中,新兴的对冲基金创造的业绩才更为引人注目,就像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公募私募双双落水
简单的一句“熊市来了”,几乎搅乱了整个市场。与持续上涨的投资愿望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深怕通胀的人们,在2011年盼来的是继2008年以来最差的业绩。无论公募与私募,都未能幸免于难。
一份来自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暴露了公募基金的很多问题。一向被寄予厚望的股票型基金,就像个“扶不起的阿斗”,以全年下跌25.02%,跑输大盘3.3个百分点的成绩在跌幅榜里排名第一,跌破了投资者的眼镜。
而略好于股票型基金的指数型基金,22.35%的跌幅显然也无法向投资者交出满意的答卷。同样的,仓位限制比较灵活的混合型基金也未能在这个时候鹤立鸡群,全年下跌21.95%。QDII基金与封闭式基金亦如是,分别以跌幅20.81%和16.67%而不被看好。
曾经风光无限的债券基金,2.81%的跌幅改写了连续6年获得正收益的历史,再也难回2008年7%以上正收益的美好时光。
就连保本型基金也不保本,虽然微跌0.71%,但投资者已丧失了对“保本神话”的信任。
货币基金算是公募基金里唯一的“幸运儿”,以3.48%的正收益成为唯一的“风景”。但仔细想来,“这也仅仅相当于一年期的定存。”一位投资者苦笑着说。
和公募基金一样,私募的日子也不好过。从2011年12月31日的不完全数据来看,私募平均跌幅为17.49%,逾九成的私募基金都处于亏损状态。
“无论公募和私募,都面临着投资者的信任危机。”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乐嘉庆表示,基金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
对冲元年
突破瓶颈的方向在哪里?答案是对冲基金。这要感谢2010年推出的股指期货,正是这一衍生品的出现,让A股投资人第一次有了对冲风险的工具。借助股指期货这一利器,中国式对冲基金开始显山露水,而且是券商、私募、公募“三剑客”齐齐上阵。
拔得对冲基金头筹的是在股指期货方面涉足很深的国泰君安。2011年3月,他们推出了名为“君享量化”的券商理财产品,该产品号称“中国第一只对冲基金”,原计划发行3亿元,但发行当天认购就达到5亿元,并停止申购。
公募基金中,易方达是在对冲领域走在最前面的,他们于2011年成立了多只对冲类“一对多”产品,市场传言资金规模在100亿元以上。
试水对冲的主力则是私募基金。据国泰君安期货不完全统计,2011年约有50余家私募基金运用了股指期货、融券等对冲工具。其中,民森投资是推出对冲基金较多的一家,2011年共推出4期对冲产品,合计募资接近10亿元,公司主动停止接受新资金。
众多的对冲基金集中亮相,难怪业界把2011年称为“对冲元年”。“对冲基金作为一个方向非常值得肯定,是基金行业的第二次飞跃。事实证明通过共同基金实现理财目标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对冲基金的诞生是众望所归。”好买基金乐嘉庆说。
业绩不错
对冲基金的出现,改变了股票投资靠天吃饭的局面,从追求相对收益进入了追求绝对收益的新阶段。而从2011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式对冲基金的业绩相当不错,实施市场中性策略的对冲基金,基本上都实现了对冲系统风险(大盘2011年暴跌22%)、获得绝对收益的目标。
有着“中国第一只对冲基金”之称的君享量化采取的就是市场中性策略,其2011年末净值为1.0323元,9个多月实现3.23%的收益率。
所谓市场中性策略,就是在买入股票的同时,建立期指空仓,将大盘风险对冲掉,只博取投资组合的相对收益。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丁远管理的朱雀丁远指数中性基金是一个典型的市场中性基金。该基金以70%的资产买入选中的股票,然后卖空股指期货,对冲大盘风险。
这种稳健的市场中性策略是目前中国式对冲基金采取的主流方式,而其他对冲策略也正在逐步出现。
比如,瀚鑫泰安?量化成长1期就是一款宏观对冲策略,主要是通过应用宏观经济理论,来辨别市场和资产价格的走势、反转和波动,对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对出现的趋势进行跟踪投资,以做多或做空交易来取得超额收益。该基金2011年3月成立,到年末收益率为6.54%。
还有一些对冲基金采用的是股票多空策略,如崔军管理的“创赢2号(宝赢对冲)”获得了高达48.51%的年度收益,高居合伙制私募基金排行榜头名。该基金在看跌大势的时候采用市场中性,但看涨的时候会在期指上的头寸空翻多,增加了基金的杠杆率。
当然,这种策略风险也更大。比如,同样采用股票多空策略的尚道乾坤合伙基金成立于2011年9月,到年末收益率为-3.1%。
限制不小
虽然对冲基金已经开始暂露头角,但面临的限制仍然不少。
首先是能够用于对冲的“武器”太少,目前国内只有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一两种对冲工具可以使用。不过,2011年10月28日,《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的出炉,让对冲基金又有了一种有力的武器。
其次,不是所有的投资机构都可以自由参与股指期货。根据目前的规定,信托型私募(阳光私募)、券商集合理财、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时,只能做套期保值,不能做投机,仓位被限制在20%。
只有基金专户、券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不受此规定限制,与此同时,有限合伙企业参与股指期货虽然没有可以遵循的业务指引,但也没有明确的限制。这就意味着,能够真正成为对冲基金的,只有基金专户、券商“小集合”和有限合伙制私募。
“目前对冲基金的市场份额还很小”,乐嘉庆表示,目前买对冲基金赚到钱的投资者还比较少,“加上门槛高,私募专户的门槛要100万元,这对于一般的劳苦大众还比较遥远。”
此外,乐嘉庆强调,“对冲基金有很多种类,它丰富了基金市场。但不能盲目地认为所有的对冲基金都是好的。”而
且目前中国的对冲基金大多刚刚开始操作,过往业绩有限。
不过,“对冲基金毕竟已经开放做了,一些限制今后会慢慢消失的。我仍然认为对冲基金一定是中国基金未来的发展方向。”朝阳永续总经理廖冰说。
中国对冲基金的几种策略
1、市场中性策略
该策略在一些股票上做多,而在另一些股票上做空,从而对冲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以获取绝对收益。在国内,由于股票做空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目前国内一般都是通过在股票上进行做多,同时股指期货上进行做空。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明确采取市场中性策略的私募有民森与朱雀。
民森在2011年3月底推出了三只非结构化的市场中性基金:民晟A号、民晟B号和民晟C号,6月底,民森又推出了一只结构化的市场中性基金:民晟G号。这几只市场中性基金选股的范围仅限于沪深300的指标股,选股完全依照模型,并且每只股票的占比都非常低。
朱雀在2011年4月中旬推出朱雀丁远指数中性基金,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丁远教授负责投资运作。丁远的策略主要是通过财务指标的数量化方式来进行,并且对被选股票的财务报表进行甄别来构建股票现货组合。另外,丁远也利用股指期货来对冲股票现货全部组合的市值。
这几只基金基本做到了与股市的低相关性,但赚取的绝对收益也较少,均没有跑赢银行定期存款。但市场中性基金投资运作的时间较短,短期业绩不一定具有代表性,长期或有良好表现。
2、宏观对冲策略
该策略通过对经济体联动和经济周期的分析,把握不同资产类别(包括股票,期指,大宗商品等)的相关性及其与经济周期的互动性,识别金融资产价格的失衡错配现象,进行投资布局与战略对冲。
2011年4月初,梵基成立了国内第一只宏观对冲基金一一梵基一号。该基金投资的品种主要包括股票、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债券、利率及相关产品、融资融券等等,主要投资国内金融市场。另外,泓湖在20n年9月底成立了一只新的宏观对冲基金——泓湖重域,投资范围包括国内各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债券、基金和股指期货等。泓湖重域也是采取有限合伙的架构。
3、管理期货策略
管理期货基金(CTA)由于主要交易期货和期权等品种,因此与股市的相关性极低,是重要的分散化投资工具。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 量化投资 相关性 探究
金融衍生品与量化投资之间的相关性是当前经济发展比较重要的研究议题,两者的有效配合在某种程度上能使投资者获得较为丰富的投资收益,并且将风险以及杠杆性将至最低。就当前现状而言,金融衍生品内容越来越多,而量化投资投资工具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多的投资方式以及渠道,并使其在最小风险值内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文章主要介绍了金融衍生品及量化投资,重点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最后论述了两者有效融合的前提下如何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值。
一、金融衍生品与量化投资概念阐述以及其发展
(一)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在我国经济中运用范围不断扩宽,它是基于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且对于全球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加剧世界经济一体化、促使金融一体化的逐步形成,金融衍生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带动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所谓金融衍生品,它是与金融相关,并由其引发的派生物,属于一种金融交易工具。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我国金融市场逐渐趋向完善,这也为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其发展日益壮大并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并且与信贷以及货币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最终促进了金融资产配置的逐渐完善,即风险管理的复杂链条。从目前情况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前景,相对应的工业以及房地产发展相对较好,在此基础之上,依据高杠杆原理,金融产品自身的优势性彻底被展现出来,并为投资者带来相对较好的经济效益值。但是金融产品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谓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可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但如果运用不当将会引发极为严重的后果。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发生了多起由于金融产品运用不当而引发的经济损失,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CDS等金融产品,其在美国金融市场运作中出现风险管理不当的现象,也就是风险失控,继而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金融衍生品主要是基于与金融有关产品的通过不同方式衍生而来,主要包含四种基本形式,分别是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其价格的变动规律主要是由基础标的物所决定的,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的,而金融衍生品的价值主要与基础工具的相关因素有关,比如利率、汇率、市场价格、指数、信用等级等等,从本质上分析,它属于虚拟的有价证券,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权利证书,给予投资者基础性的权利,且与实物资本有着很大的区别,能够使投资者获得投资收益。与一般金融产品相比,金融产品有了极大的改良与进步,产品结构更为复杂,其定价模式基本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复杂数学模型为主,将多种风险以及因子,如Beta、Delta、Rho、久期等,通过多种方式的映射、组合、分解复合等,继而形成金融衍生品,结构层次多样。金融产品虽然为投资者提供了发展契机,但是也存在极大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形成与交易与结算有着直接的关联,上述两种交易形式基本发生在将来,基于高杠杆的影响,市场风险难以有效控制,预测就更难以估计。
(二)量化投资
量化投资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相较于定性投资,量化投资科学性更强,并且具备相应的理论依据。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可以利用数学、统计学,还可以借助数据挖掘等方法,以此构建投资策略,管理投资组合,继而实现风险管理,利用数据模型,借助系统交易信号,系统会自动完成相关交易。从本质上分析,量化投资属于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经验累加,然后利用数学模型的功能性,继而实现信息化的表达。量化投资形式具有自身的优势特点,这也是传统投资形式不可比拟的,它主要将投资者经验累积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即数学模型,继而转化至计算机中,运用相对科学的计算方式,实现产品投资,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数学模型也得以不断优化。无论是数量化的投资,还是依靠计算机程序的投资,对于技术的要求极为苛刻,在业界誉为“黑箱交易”,从某种角度分析,量化投资基本不依赖大脑,而是依据交易系统,继而实施具体的决策,上述交易系统是之前确定的,且形式非常复杂的,这样的系统往往具备较高的精准度。与此同时,交易系统开发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即程序算法设计,部分开发者通常会采取相应措施,加密交易系统,以此保障知识产权不受侵害。外界投资者对此并不清楚,具体运行机制也存在极大的疑问。量化投资者基于交易系统的前提下,收集市场最新的数据变化,同时采集与之相关的信息,将其输送至交易模型里,然后通过科学的计算,数据的挖掘,加密信息的处理,最终敲定资产配置方案,确定交易的最佳时机。按照相关公式进行量化投资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相对理性的投资,其自身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分析策略这一环节,突出明晰性以及一致性,与此同时,运用信息与公式,由此获得的结果基本相同,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交易者非常有利,避免由于其客观性以及随意性而引发的交易失误。
针对量化投资而言,其涵盖多个方面:就现状而言,主要包括量化资产配置、量化投资交易、风险管理。以资产配置为例,必须要基于行业选择的前提下,以此实施有效配置,然后依据策略组合,在行业内开展相关工作,实行资产优化。量化资产投资,它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总体投资方向,确定发展前景最好的行业、风格和产品。换言之,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规律,选择市场以及产品,然后给予最佳资金分配方案。相较于传统的投资形式,量化投资更具一定的优势,更具科学以及合理性,同时兼具高信度。投资者可以依据数据模型,对整个市场进行有效分析,继而给予相对准确的判断,以此进行理性投资决策。
二、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金融衍生品与量化投资的有效结合能够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投资者能够选择相对发展较好的金融产品进行量化投资,由此收获了相对丰富的投资收益,因而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有效融合具有划时代意义。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形势良好,也因此带动了金融衍生品的迅速扩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增值。但是以我国现有金融衍生品现状来说,无论是从行业总量、规模,还是参与范围及层次方面来看,金融衍生品都还属于小众市场,仍需不断创新与改革。从目前情况分析,对于大部分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对于金融衍生品的了解还不够透彻,这也导致了民主对于金融衍生品的了解甚少,基本都停留在电视或是报纸上对于金融衍生品的看法,这于金融衍生品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很多实体企业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比如参与期货市场,实施套期保值,以此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也在某种程度上扩宽市场发展。
金融市场发展速度的加快,股指期货得以大面积扩散,指数期权也扩大了应用范围,这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而言是极为有利的因素,为量化投资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迎来发展机遇。借助量化投资原理,运用相关实践方法,通过计算机程序实施投资交易,这将是之后金融衍生品投资的主流方向。
金融衍生品的诞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功能性集中体现在投资风险规避,它形成的主要动因与投资者关系密切,满足其转移风险的需求,同时实现其套期保值实际需求,这一过程又被称为风险对冲,这样可以使投资者运用相对较少的低成本,基于现货价格变动,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从目前形势分析,量化投资在我国金融衍生品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对冲实践需要借助相关载体,也就是具备一定的期货市场方可实现,但是基于交易品种单一的现状,这使得量化投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股指期权的诞生,个股期权的逐步实施,扩大了金融市场的投资发展,让更多的投资者增加了风险规避渠道,推动了量化投资范围的不断扩大。量化交易策略也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更具创造性,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衍生品的诞生以及投入使用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交易的逐步完善,这其中金融衍生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即价格发现。所谓价格发现功能,主要从参与者角度出发,他们通过获得信息,且基于价格预期,利用公开拍卖形式,或是借助电脑进行撮合交易,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获取市场真实需求,供求关系,并且极具竞争性以及预期性的体系。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金融市场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应用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金融交易所的相关交易实现跨越式的进步,通过这种形式形成的价格权威性更强。上述价格通过不同的传播工具不断扩散,如报纸、电视、网络等,范围波及全球,俨然成为市场价格的引领者,这为大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其透过相关经济信息了解经济动态,以便帮助投资者给予正确的决策,借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量化投资相较于传统投资形式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速度与规则,从某种角度分析,我们可以预期,量化交易应用范围,促使市场报价更为紧密,成交更为频繁,从而增强市场流动性。与此同时,基于量化交易策略而言,其中部分交易存在策略的相似性,这对于未来的金融市场影响颇大,集中体现在市场价格波动这一方面,具体表现为高波动性以及规律性,上述改变与量化投资有着非常直接的关联。
金融衍生品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量化投资是基于传统投资形式基础上的创新与变革,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就好比人和人之间的合作,通过量化投资,金融衍生品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受益,彰显其风险规避功能,量化投资对于投资者而言是巨大的福音,使其更理性地进行投资,从而避免由于自身主观原因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能够有效消除非预期损失。针对金融衍生品而言,其不断发展对量化投资而言也是非常有益的,为其提供应用平台,借助不同领域资源整合,从总体角度分析,优化金融市场,交易环境不断完善,并且对投资者影响极大,使其投资理念不断升华,投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看提高,继而促使投资者通过结合金融衍生品与量化投资获取丰厚的投资收益。总的来说,金融衍生品与量化投资可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彼此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对金融市场发展益处多多。
三、结语
总体来说,金融衍生品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广泛运用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量化投资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投资理念,将金融衍生品与量化投资有效融合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效,这于金融市场经济发展而言也是极为有利的因素,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平台,促使其获得比较丰富的投资收益。文章主要介绍了金融衍生品以及量化投资的发展,重点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李东昌.金融衍生品与量化投资相关性研究初探[J].山东工业技术,2015(06).
[2]张梅.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与控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02).
[3]寇宏,袁鹰,王庆芳.套期保值与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05).
[4]林世光.可拓学在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中的量化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11).
[5]薛智胜.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探析――以金融衍生品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01).
【关键词】期货公司 创新业务 资产管理
我国的期货市场自1992年诞生以来,经历了野蛮生长、清理整顿和规范发展三个阶,目前期货业正迈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2014年5月9日,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 , 对未来10年期货市场改革发展做了战略性设计和规划, 体现了政府对期货业和期货市场改革的重视, 为期货经营机构的创新和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而2014年9月16日证监会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简称“创新意见”)更是给期货公司的未来规划指明了方向。
一、期货公司业务创新的必要性
在“国九条”和“创新意见”前,期货公司的业务只有经纪通道业务一项,过于单一。在经历了经纪业务低门槛的竞争后,传统经纪业务收入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从过去两年期货公司的财务报表来看,目前期货公司获利的主要途径还是手续费佣金、交易所返还和银行的价差利润。从政策上来看,过去的二十年里,相比于银行、证券和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期货公司受到的政策监管的种种限制,从而导致其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未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未来只有通过政策进一步松绑,帮助期货公司增加其他的获利途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状况。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子公司和国际业务是期货公司业务创新的三个主要方向。
二、资产管理业务
2012年《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推出后,彻底打破了期货公司高度依赖经纪业务的单一化发展局面,期货公司开始向投资、研究、管理一体化发展模式的转变,目前具体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如下:
(1)传统期货公司的自主发展模式。部分具有传统优势的期货公司,充分发挥其期货研究领域的独有优势,并在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开放前已经通过另设投资公司的方式尝试了期货投资管理业务,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交易人才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如永安期货“一对一”资管产品规模达到15亿元,基金专户类产品超过30亿元。
(2)券商系期货公司的自主发展模式。一些具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依托金融工程研究领域的突出优势,利用量化策略和程序化交易手段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例如,广发期货资产管理产品策略主要是量化对冲、套利、单边趋势,产品规模超过20亿元,在已发行的产品中,自主策略产品规模约为14亿元。
(3)提供期货通道服务的资产管理模式。期货通道服务是指期货公司将交易通道出借给私募机构,协助私募机构发行阳光化资管产品,并协助完成销售的过程。
(4)私募合作模式的资产管理业务。与私募机构合作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一般情况下是私募机构提供交易策略、进行市场操作,期货公司负责募集资金、风险监控,双方约定一定比例的收益分成模式。目前多数期货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均采取该模式。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后,依然面临一些问制约他的成长,主要如下:
(1)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已有很多年,具有一定的规模且种类繁多,市场的认知度也较高,他们均已利用自己的资源进行保护,期货资管作为一个新的参与者难以实现平等或具有优势地进行业务合作与协同,进而制约了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发展。
(2)市场容量有限。商品期货大多容纳的资金有限,且很多合约不活跃,缺乏流动性,从而制约了期货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股指期货容纳资金比商品期货大很多,但2015年股灾后的交易制度调整,成交量和持仓量大幅减小,进而影响了很多期货资管产品的策略。
(3)期货公司人才短缺。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行业中的全牌照业务,期投资工具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金融工具,因此需要跨专业型的人才,而目前夸专业人才的短缺是制约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迈向“大资管”的瓶颈。
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虽然还有一些问题,但在创新业务里发展最快。对于此项业务今后的发展,期货公司应当以产品为核心竞争力,凭借自身的特点设计开发其他金融机构没有的产品。另外,每个期货公司因结合自身的背景,为股东提供相应的风险管理产品或方案,从而进一步实现期货公司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
三、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
基于现货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行业的历史使命,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业务发展也是为了进一步的实现期现对接从而服务实体经济。风险管理公司业务设立初衷就是通过子公司从均价交易逐步发展场外衍生品的柜台业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风险管理产品。从中期协公布的信息看截止到2015年8月底,已有39 家风险子公司完成试点备案,但这一方面也从在很多问题,束缚了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发展。
首先,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面临资金不足融资难的问题。子公司涉足仓单服务等现货风险管理业务时,需要大量资金。由于子公司是创新型公司,企业实力不足,经营流水不足,缺少信用积累且涉足期货领域,因此金融机构对其授信评级较为谨慎。其次,2012 年12 月中期协的《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的业务试点工作指引》也明确规定,期货公司以出资额为限对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不得为子公司提供融资和担保。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子公司获得有风险敞口的资金非常困难。因此受限于资金不足,子公司对于资金占用量大的业务都很难涉足,从其他渠道融资成本也较高,对子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造成很大压力。
其次是法律风险。子公司跟企业签订的定价、合作套保等都是个性化场外的风险管理协议,在国内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一旦企业违约,子公司即便要进行司法诉讼都面临巨大的问题。目前子公司提供的仓单服务主要有标准仓单串换、标准仓单销售、标准仓单回购、标准仓单收购,以及标准仓单质押、非标准仓单质押等。这涉及到子公司、客户、监管仓库的三方协议,不仅存在着客户与仓库串通进行重复质押的风险,而且也涉及到仓单的背书转让与质权实现问题。
最后是政策方面的束缚。境内大多数实体企业还无法通过正规渠道参与境外衍生品市场交易,而子公司也无法参与工具较多的境外衍生品市场,同时国内市场目前只有期货类衍生品,缺少期权、互换、掉期等更加方便的衍生工具。因此子公司为企业提供个性化风险管理服务的能力还比较有限,自身面临很大的风险,对冲成本很高。
对于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面对的问题,更多的还是需要监管部门的政策扶持。首先,可由监管部门牵头,与银行达成协议,对风险管理子公司开设绿色通道。毕竟风险管理子公司虽然没有“金融机构”之名,但却有金融监管之实。子公司的会计审计都需要由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审计标准高于一般贸易企业。再加上期货公司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交的报告中均包含了经过审计的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所以其监管方面是很严格的,可以在融资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其次,有关部门或机构可以借鉴考虑在国内建立一个高效、规范、透明、信用度高的OTC市场信息平台,为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及相关衍生品交易提供监督和第三方清算服务,避免交易违约和纠纷。此外,有关部门或机构还应考虑建立一个仓单综合信息平台,它要去做仓单的公示系统,增加市场的透明性。试图把仓库、出质人、质权人及其他参与者都联系起来,解决在途、在库、日常保管监控等问题。
四、期货公司的国际化业务
早期的境外期货业务因各地市场准入门槛不统一,致使中介机构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最终以国务院1994年3月发文明令禁止境外期货业务收尾。得益于中国加入WTO,2001年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重启,这也预示着进入创新试点阶段。目前,6家期货公司在中国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为内地在香港或海外的分支机构相关业务;3家期货公司获准开展境外试点业务。此外,2013年7月,通过海外跨国收购成立的广发金融交易(英国)有限公司,获批成为LME圈内交易会员,成为期货公司国际化的一次有益尝试。整体来看,期货公司国际化道路如同摸着石头过河,与美国期货佣金商(Futures Commission Merchant,FCM)国际化程度尚存差距。
作为期货公司创新业务,境外业务的开展与期货公司经营规模大小、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高低等息息相关。现阶段,我国期货经营机构的弱小和创新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期货公司国际化的短板,加快推进期货经营机构的创新发展刻不容缓。
2015年9月,《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出台,其别强调要“扩大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期货市场国际化迎来发展机遇。根据目前国内期货行业的情况来看,期货公司国际化,必须注重“内外兼修”。于内,借助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强筋健骨”;于外,拓展境外渠道“走出去”。一方面,期货公司通过调整经纪业务服务和盈利模式,整合资源,深耕传统经纪业务;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业务,发挥资产管理业务与经纪业务、其他创新业务的协同效应。与此同时,以子公司为端口,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专家”优势,通过场内外互动服务实体经济。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配合实体企业“走出去”,期货公司可以积极推进境外业务,其将不再局限于国内现有的业务领域和品种,而是在全球视野下,探索自身的业务模式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并在全球市场上与国际机构进行竞争,中国的期货行业将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新一轮的蜕变。
综上所述, 当前期货及衍生品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期货公司应当借助政策的东风,把握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共同努力,扎实推进期货经营机构的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功能齐备、服务高效、结构合理、经营稳健的现代期货及衍生品服务体系, 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萍.政策松绑后期货公司的转型方向[J].现代营销,2014.
[2]胡愈越,张少鹏.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发展[J].中国金融,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