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35:50
导语:在社交媒体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音教室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听力、口语以及翻译的水平。语音教室从广义上说也是属于多媒体教室,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语音教室的管理和维护与多媒体教室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应根据语音室的特点进行管理。
一、我校语言实验室管理现状
我校语音部主要承担全校新老两个校区的语音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语言实验室是外语教学的基础设施,它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直观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外语的辅助环境,尤其是近几年数字化语音室的建成和使用,使语音室成为更加方便快捷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备。语音部在老校区共有语音室7间,新校区共有语音室24间,其中数字语言实验室18套,可容纳1900人共同上课。语言实验室配有投影仪、DVD播放机、视频展台等教学设备,教师用计算机可以直接访问校内教学资源服务器、IPTV、互联网等教学资源,给教师授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大量鲜活的外语教学资料。数字语言实验室引入了网络教学等功能,可以进行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初级同声传译,实现口语考试等。语音部共有技术管理人员7名,其中实验师2名、助理实验师4名、行政管理人员1名,语音部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完成学校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外,语音部还承担了国家级别的外语考试任务,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自学考试等,还有各类外语教学和外语培训任务以及外语讲座等。
目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努力开展数字语音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建设,不断提升数字语音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档次和水平,认真做好日常使用和维护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本文提出语音教室管理与维护的具体措施如下。
二、语音实验室管理与维护
(一)语音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1.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维护。多媒体语音教室的电脑已经安装有常用软件,任课教师所携带的软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杀毒;并由专业管理人员来负责安装;多媒体语音教室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更新维护,避免因计算机系统盘损坏影响正常教学。
2.计算机硬件维护与保养。硬件的维护大致包括电源系统和设备两大部分。从电源系统看,安装电源时应该尽量使用固定式的安装,应该经常性的检查,避免因电流短路或接触不良而引发火灾。计算机应当安装有保护软件和杀毒软件,以保证计算机系统不被破坏或删除;同时还要安装系统管理软件,及时检查与维护系统、清理系统垃圾文件,使计算机始终能够保持处于优化运行状态。
(二)不断完善语音实验室的制度管理
1.集中统一管理多媒体网络语音教室语音实验室教学设备的技术保障和管理维护应当由专职人员统一管理。在语音实验室的使用上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建立起使用登记制度和维修记录制度等,制定出多媒体的操作规章流程以及管理人员职责的规章制度等。
2.制定和完善语音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规章制度,和多媒体教学平台的管理规章制度。任课教师必须经过教育技术部门培训合格后,并且获得了语音实验室使用证,才能使用多媒体语音教学设备;教师必须规范的使用多媒体语音设备,不能私自搬动设备和接线、插座等;使用人员不能在计算机中随意安装各类软件,不能随意更改操作系统。
3.建立健各项岗位责任制
(1)建立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对语音实验室的管理实行绩效考核与奖罚分明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应该为每台设备建立健全档案,掌握设备使用情况,填写发生故障时的状况和维修情况。
(2)建立教师使用语音实验室设备责任制,教师在使用语音教室时,须遵守相关规定,进行登记,然后领取控制台钥匙,使用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各类设备一定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如因操作失误导致故障,由相关老师负责。
(3)建立学生使用语音实验室设备责任制,学生按规定的座位号就座使用设备,必须做到爱护设备,不能随意搬动设备、安装各种软件,对因人为造成的设备损坏进行追责,严肃处理。
(三)对相关人员进行语音设备使用技术和管理的相关培训
1.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相关技术培训,跟上设备的更新步伐,及时掌握新的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方法。
2.对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培训同样是对多媒体语音教室设备管理重要的一环,应在每个学期开学前对相关的任课教师进行多媒体语音设备使用流程现场培训,以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出现的设备故障。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社交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基础。现阶段,我国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市场营销工作正朝着社交媒体方向发展下去,已经成为了各个企业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社交媒体可以有效的加强企业与用户、消费者的双方的交流,实现及时交流、互动,增加彼此的依赖性,塑造全新的企业行形象,加深人们对企业的认知想,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社交媒体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社交媒体 企业 市场营销 应用
前言:在这个现代化社会中,社交媒体的出现与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拉近世界与人民之间的距离。社交媒体的出现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获取网络资源的方式,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来说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总之,社交媒体的出现在世界范围之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社交媒体概述
(一)社交媒体概述
社交媒体是web2.0系统发展而来,群众可以通过网站进行信息资源撰写、分享、评价等,为群众彼此提供分享之间的意见、见解、经验的平台。现阶段,常见的社交媒体主要包括了微信、微博、博客、社交网站等。近年来,我国社交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传播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的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社交媒体特征
社交媒体是经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创作的新闻咨询平台,可以有效的为新闻信息行传播,加深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认知。现阶段,我国社交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参与性:社会媒体的出现可以有效的加深人们对信息资源认知,并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信息资源分享、评价、分析活动中去,从而提升社交媒体的参与性。每一个人民群众都是信息的传播者、接受者、反馈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界限;
(2)公开性:社交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为群众提供一个免费的参与平台,提升社交媒体的公开性,从而保证信息资源的分享、传播等工作都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3)双向性: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传播”的形式发展下去,并通过媒体进行信息传播,而信息呈现出的单向流动。社交媒体的出现可以随时随地的允许信息传递、反馈、评价等,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二、社交媒体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一)展示企业品牌
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当前的背景形势下,消费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为向企业提出自己对产品的意见与问题,而企业可以通过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从而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让消费者通过不同的渠道、途径来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提高对社交媒体的认知,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推广宣传方案,并做好媒体选择、内容投放、活动设计等各方面的活动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项高品质、高质量的宣传方案,增强企业经营生产的透明度,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创建忠实用户群
社交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可以有效的为企业提供多种的服务渠道,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其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应该积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创建属于自己忠实的用户群,只有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渠道,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大数据的支持,社交媒体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对消费者进行管理,对消费者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跟踪处理。另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并根据企业消费群体状况进行分类管理,更好的提升企业的营销效率。
(三)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做好消费者所使用产品各项数据信息的收集、管理工作,并加强对其分析,了解不同用户的消费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优化、改良,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的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充分挖掘经济市场中的更多需求,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水平。
(四)提高企业营销绩效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可以有效的加强企业产品信息流通、传递,比如说,加深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服务的认知,并将自身的观点进行、分享,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营销绩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社交媒体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决策消M观念,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口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
(五)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广告费用的成本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加强产品服务的宣传管理,加深人们对企业的认知,帮助企业树立的品牌形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市场营销工作主要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软文、广告、信息等内容的,减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广告宣传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快速发展[5]。因此,社交媒体在实际应用期间有着低投入、低成本、高回报等特点。
总结:在当前的社交媒体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步,应该加强社交媒体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并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经营发展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林青叶,李重桃.企业众包模式下的移动营销战略――由蓝色光标传播集团并购案例引发的思考[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05:69-71.
[2]何升华,尹正江.角色扮演法在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32-34.
关键词:社交媒体;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后现代主义
冯羲才最初引用的一组资料突显了传统村落逐渐消失的现状:“中国2000年有370万个村庄;2010年,这一数据已经下降到了260万,这意味着每天大约有300个村庄在消失。”[1]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下,人们热衷于追求即时满足感的快餐式文化,大大压缩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空间。而许多传统村落也在追随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文化淡化的特征,如村落语言、村落仪式、村落艺术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退,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失忆”危机,因此,借助媒介重构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迫在眉睫。技术变革促进了媒介记忆形态的演进,也使人类的记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口语媒介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并使用媒介储存和记忆过去,媒介成为个体记忆的延展,成为集体记忆的承载者——即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构建与重构是迫切需要媒介的。社交媒体是重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最适用的媒介,如今人人都是“媒体人”,社交媒体自带的“去中心化”特征使众多的独立媒体人制作出有关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所以使用社交媒体讲述村落故事对集体记忆的重构作用在当下是无可取代的。再把视野转向当今我国乡村,一个个“媒介化”的村落悄然而起,基于社交媒体下的四川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影像也逐渐显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因此,本文将基于社交媒体之下,探究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的构建,并分析其“颠覆传统”“去中心化”“戏仿性”“拼贴性”等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以及其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显现的原因。
1社交媒体下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的构建
1.1社交媒体的特征决定了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以影像为主要媒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传统村落到哪里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电脑、手机上下载的各种社交媒体软件成为村落个体传媒使用的主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对村庄的社会生活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传统的乡村社会或少数民族聚居地作为一种独特稳定的传播区,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语境和区域特点,但在媒体的介入下,其固有的传播语境发生了变化,并对当地的社会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段优秀的影像是创作者对历史、人文、生活的独特理解与综合表现,影像记录能够使历史景象鲜活再现,相比于静态图片的呈现,影像侧重记录时间的流动性,交代事件发生的过程,能够更为真实地展现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村民的生活状态,也能够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动态的记录和保存[2]。例如,非遗纪录片《神性的天空》讲述了被尊为能够连接生死与神灵的“通灵者”,为羌族文化的宣传助力不少;《神性的天空》取景地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导演通84THEFILM影视过纪实的拍摄手法将风光旖旎的岷江山水、源远流长的释比文化展露无遗,影片中随处可见的羌族特色服饰、仪式歌舞等与羌寨的青山绿水相呼应,全片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羌族文化特色。此外,与更加深度、专业的长视频(故事片、纪录片等)构建不同,短视频更适应社交媒体的传播语态及观众碎片化、视频化的阅读体验,互动性、草根性及娱乐性都更强,由此决定了社交媒体构建村落集体记忆以影像为主要媒介。形态各异的影像担负着叙述真实、唤醒集体记忆的历史使命,也是表达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社交媒体的特性更决定了影像是其构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主要媒介,用影像讲述村落故事不仅是建构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其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品格。
1.2社交媒体中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构建的主要内容
抖音所属的字节跳动公司曾一组抖音县域景点数据报告,在前100个热门县域景点中,四川省以11个景点成为县域景点热度最高的省份[3]。位于川西大邑县的新场古镇就通过抖音以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对当地村落中独具川西特色的风景建筑、农副产品、传统美食和人物风俗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每天在其社交媒体平台观看点赞的网友数以万计。再以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爆红的四川甘孜20岁藏族小伙丁真为例,因为意外出现在一名摄影师不到十秒的视频镜头里,伴随着甘孜理塘的蓝天草地和原生态纯真的笑脸吸引了万千网友,不仅入选2020年十大旅游事件,各省市文旅部门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也纷纷加入制造话题。丁真在社交媒体上的爆红,促使甘孜当地的旅游经济显著提升,其日常生活的短视频,如赛马、放牛等也在社交媒体中广泛传播,几乎引发了全网记忆的建构。社交媒体中,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构建的内容主要为村落的自然风光、传统美食、民间工艺、生活碎片等[4],这部分内容往往轻松直白,娱乐性强,不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即可理解,拍摄时也比较容易取材,因此受到社交媒体传播者和受众的偏爱。
2基于社交媒体下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体现
步入工业社会后,人们将科学技术视为珍宝,其在逐渐显现出问题的同时也引发人们进行思考,因此,以批判为主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由此诞生。回顾哈桑的理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即是颠覆现代社会已有的体系,对抗现代性并建立理性的秩序[5]。简单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一切现有规则的打破和对新的风格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断掀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促使无数电影研究者投入其研究过程,后现代主义与电影艺术相融合[6],因而“颠覆”则成了后现代主义影像的核心思想。这种影像以反传统的立场对传统电影进行深度思考,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拍摄习惯,拼贴等千奇百怪的艺术技巧与手段,带给观众的是“自我意识强烈”“无序”“浪漫”的一部部反传统影像[7]。哈桑曾把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归纳为不确定的内在性,在后现代主义影像中,个性化、自由化、去中心化、矛盾多元化、颠覆性、拼贴性等美学特征也体现在影像的题材选择、叙事手段和表现形式等方面[8]。
2.1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意味着放弃了对中心权威性、同一性和确定性的强调,对“主流”的概念发出了挑战,倡导多元性和差异性。任何事物都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也就更看重人的个性化与自由化,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人们拥有了话语权,人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如今的社交媒体大多应用“中心化的媒体和分散的媒体”模式,除了传统的、中心化的传播媒体外,社交媒介自然具有一种去中心化的特征,每个人都能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人。过去中心化的主流媒体更多表达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村落集体记忆影像,如《中国古村落》《了不起的村落》等,主流媒体对于传统题材的选择更有利于观众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国家自信,但在如今社交媒体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题材已经突破主流媒体传统题材的限制,它们不仅保留了主流媒体的价值观,更显现出“颠覆传统”的特征,出现了“边缘化”的题材,如“四川矮人村”——全村男女身高只有80厘米。除此之外,“四川长寿村”“神秘的东方古堡”等“边缘化”题材的影像也以猎奇的角度引发关注,其影片内容不再遵循主流文化,而是将镜头瞄准了各村落的奇异事件,选题上颠覆了传统文化价值观,但却有不少外地旅客因此引发好奇心走进四川一座座的“神秘”村落。由此可见,“边缘化”题材的出现不是偶然,是顺应当今社交媒体发展趋势的结果。因社交媒体“去中心化”的特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人[9],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的美学特征也让更多四川传统村落的人民群众勇敢发声,有关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也逐渐个性化、多元化。媒体人有关村落的一个个影像记录,为人们构建了一个深刻完整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
2.2戏仿性
“戏仿”希腊原文为“摹仿的歌者”,在后现代主义文本中体现为对社会现实、神话历史文本等的一种荒诞滑稽的模仿,从而达到旧意义充分解构的效果。影像中的戏仿,是对文学、过去影像、社会事实等的一种“特殊的再现”,在经过改编后,影像夸张、荒诞、滑稽的风格引发观众思考。在四川省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的传统村落桃坪羌寨中拍摄的影片《杀生》,改编自陈铁军的中篇小说《儿戏杀人》,影片讲述了一群人如何联手杀死了一个“不合规矩”之人的故事。影片不仅有小说故事片段的别样再现,更将桃坪羌寨的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片段特殊再现,整部影片充斥着荒诞悬疑和黑色喜剧的元素,也折射出各种乌合之众的民族集体心理和潜藏的人性心思及人性的复杂,甚是耐人寻味。除了后现代主义“戏仿性”美学特征的体现,《杀生》的选题也是“去中心化”“颠覆传统”的体现,通过荒诞喜剧的戏仿性改编,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影像以一种别样深刻的方式留在观众心中[10]。影片《杀生》在腾讯、优酷等长视频类社交媒体平台播出后,在讨论区引发了热烈讨论,观众都对桃坪羌寨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堡”充满探索欲望。
2.3拼贴性
传统影像的叙事手法多遵循线性叙事,而现代社交媒体多以碎片化叙事的微小视频为主,以“微小叙事”取代“宏大叙事”。村民将不同场景拍摄的影像以拼贴的形式。“拼贴”原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一种创作技巧,指将无序的片段随意拼贴为一个整体的手法。这些零散的片段是大众熟知的,但拼贴出的整体却有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给大众带来一种异化的审美体验[11]。后来,“拼贴”手法也常出现在后现代主义影像中,将毫无联系甚至混乱的影像片段拼贴成一个完整的影像,往往能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意图感想,引发观众别样的思考。所以以用户自制短视频为核心竞争力的短视频类社交媒体,在近年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抖音、快手等头部平台的日活跃用户均已超过3亿,其拍摄制作流程简单、成本低廉,每个短视频在15~30秒,符合现代社会快餐化的生活需求,社交属性极强。例如,近日走红的“四川理塘小伙丁真”的视频在微博、抖音等多类社交媒体平台上播放,引发网友关注视频的主要表现形式都是对丁真日常生活零散片段的拼贴。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拼贴性”的表现形式已运用到大多数的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的重构中,这些看似无序的碎片影像却能给观众拼贴出一幅完整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图。
3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一个个独立“媒体人”出现了,现今已与传统的主流媒体形成了并存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带来的流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容量限制,“用户生成内容(UCG)”模式应运而生——用户原创内容。当今社会的媒体内容是主流媒体生产和用户生产相辅相成的,因此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的显现顺应了社交媒体发展的趋势,即社交媒体“UCG”模式的发展趋势,而社交媒体也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着眼于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后现代主义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世界观的怀疑。自文艺复兴开始,人本位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对以神为本产生怀疑,甚至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由此看来,在传统文化传承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和保留是并存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的显现和人们对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的保留,以及对我国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构建是相得益彰的。社交媒体自带的“去中心化”特征使众多的独立媒体人制作出有关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之后通过“戏仿”、拼贴等手法将碎片化的影像展现给观众,观众心中由此拼贴出一幅完整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图。
参考文献:
[1]郑宇彤.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手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7:39.
[2]郑荣.关于乡土中国视域下我国纪录片创作的嬗变[J].新闻研究导刊,2016(8):228.
[3]何顺民,曹文泉.媒介场景视角下政务短视频的传播[J].青年记者,2020(2):35-36.
[4]宫承波,田园.短视频火爆背后的大众视觉消费转向[J].新闻论坛,2018(1):12-14.
[5]郭瑶.浅谈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保定:河北大学,2016:20.
[6]蓝凡.后现代电影的“后式”风格[J].艺术百家,2014(4):108-120.
[7]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0-56.
[8]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101-110.
[9]刘雅菲.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20(23):163-164.
[10]李展.黑《杀生》脸谱化人物形象的塑造[J].电影文学,2016(15):52-54.
在我国新时代社会媒体中,人们生活的环境处处都充满着互联网的身影,传媒形式从传统的单一到现在的多元化转变,其中在最早期出现的网站是中华网,到后来的搜索引擎百度的出现,再到现如今的微信、微博等诸多社交网站平台,社会中各大企业单位也开始运用新媒体来宣传自身企业文化、企业产品、企业形象等,运用名人效应带动营销逐渐和消费者建立互相取利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扩宽企业单位产品销售渠道,有效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为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社会化媒体是基于互联网Web技术与移动技术的运用将两者沟通形式转变为互动传播的新形式的媒体。社会媒体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又被覆盖上一层新的定义那就是社交网站,为了能满足广大的网络用户来分享自己所见所闻或者学习知识等,社交网站所承载的就是大众文化的交流是一种平台。现如今被大众所熟知的社交媒体主要有微信、微博、博客、知乎、论坛等一系列社交媒体。跟随者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而后又出现以视觉为主的社交媒体主要有优酷、腾讯、爱奇艺等诸多视觉社交媒体,这些新交流媒体的出现深受大众的喜爱。在互联网品牌传播的时代,社会媒体的形式主要是为了满足网络用户传播、创造知识等,用此来形成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广泛流动性。社会化媒体的开放性是指大多数网站平台针对用户都是开放的,不收取任何费用,并且其操作是相对简单的,适合网络用户去使用。与此同时,开放性不仅不收取任何费用,其内容也都是积极的,增加网络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交流互动,分享自身的所见所闻,还有就是开放性所传播社交信息的渠道也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社会化媒体的互动性具体表现在所创建的社交媒体网站上使网络用户能积极参与,自发的去分享所见所闻,并在分享过程中取得大众群体的认识,甚至会出现被很多大众人群所熟知从而变为名人,若自身有足够的粉丝量,那么其影响力都不会低于小型的社交媒体平台,社会化媒体时效性具体表现在新闻资讯传播等方面,因为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下的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时代,我国所占有的智能化手机设备比2016年提升了30%,因此,社会化媒体自身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了,网络用户可以不受限制的分享和创新视觉等社交内容。从而使得社会化媒体的实效性得到充分的展现。社会化媒体的关联性优质具体表现为其不仅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传播,还可以在传统传媒之间相互影响传播,这样会有效扩宽了社交媒体的传播区域。社会化媒体平台中的网络用户还可以运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对自身周边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关联,比如,自己朋友的亲人,朋友的知己等人群进行规范的关联,这也是在无形中增加了自身的媒体社交圈的扩大,可以有效增加网络用户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加社会化媒体在实际中的使用效果。
2 企业品牌传播理论
企业品牌传播指的是企业用自身的品牌价值为传播基础,在品牌种类整体架构下,与社会现状发展相结合,运用社交网络进行传播的方式,将企业自身品牌进行推广,使更多的人去了解去认知,以此来达到树立品牌的影响力,扩宽企业产品售货渠道,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都是以自身品牌传播为销售核心,企业品牌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认可,从心理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加企业品牌形象,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传统的企业品牌传播方式是会受到社会环境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宣传,是当时主要传播的途径,然而在互联网不断发展今天,媒体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繁多,越来越独特,企业为了结合更多的新形式,都不是以直接传播为企业品牌主要目的,而在运用有效的手法,挖掘自身品牌的潜在消费者,用现如今最火爆的社交平台作为传播载体,对消费者做到随时宣传的效果,这样就能快速提高企业品牌的形象以及其影响力,增加企业品牌知名度和企业的公众信力。
3 社会化媒体企业品牌传播现状
3.1 企业品牌缺少创新方式
企业品牌的创新方案是一个企业品牌传播的重点,优质的品牌不仅能带给企业自身的营销额还能有效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是,从现阶段来看,企业品牌在进行创新方案策划时,并没有将产品诸多特点以及消费者心理作为重点,我国较大部分企业在宣传品牌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盲目跟风,其主要是想跟随时代潮流并没有考虑到企业自身的营销额,企业品牌宣传缺少实用性的内容,没有亮点,这样很难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如果长时间这样那么在消费者心理就会产生对企业品牌的信耐感降低,减少其购买欲望,在新时代的社会化媒体中凝聚着诸多社交网络形式,随着这些火爆社交平台的发展,其市场有大批的年轻大众,他们自身的性格开放,思想靠前,没有什么拘束。因此,企业品牌想要得到更好的效益就必须要针对这些社交平台展开有效的策划方案,要抓住这批年轻群众,要让企业品牌吸引到他们的关注。
3.2 企业品牌宣传缺少互动,太过形式化
社会化媒体只是一个网络用户交流的平台,有大多数企业只依靠社会媒体来吸引人群,来增强企业品牌支持率,排除不利于企业品牌的负面影响等,并没有从中发挥出品牌宣传所带来的实质性价值,我国目前大多企业在品牌宣传上都还只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把关注度放在营销和利益上面,没有一个有效的方式和消费者建立交流形式,社会化媒体营销若只是单一的为了销售产品,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自身利益,那么企业品牌就很难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容易使消费者忽略企业品牌宣传的最终目的。
3.3 企业品牌线上线下脱节情况较严重
我国有很多企业品牌宣传在运用社会化媒体宣传营销时都会遭受很多的问题,在品牌宣传中只有宣传产品内容,却不知道怎样从基础来增加企业品牌产品的营销额。因此,对这种情况,社会企业都在传言网络销售的空洞以及很多负面言论,让大众对网络营销产生很多误解。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并不是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或者网络销售方式没有对企业品牌宣传作用,而是企业自身在产品营销过程中自己葬送了产品线上线下的有关促销活动,没有将两者相结合,有很多的企业重视线上活动却忽略了线下活动,想运用线上活动来带领线下活动增加宣传效果,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的,想要企业品牌得到发展,就必须要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并不是只关注其中一方面。
4 企业品牌粉丝代言策略
目前有很多企业都会运用到的营销策略就是利用粉丝去代言品牌产品的方式,鼓励粉丝主要以企业品牌的口碑去进行宣传传播,企业自身要做的就是为支持企业品牌和关注企业品牌的人群提供帮助。企业品牌代言对于粉丝自身而言,自己所支持代言的企业品牌成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标签,他们对于品牌产品的服务,质量都会表示认同,可以简单的说这样就和追星差不多了,对企业品牌有一颗认定的心。所以,粉丝会自主的在社交网络以及媒体平台企业一些关于企业品牌的正面言论。这样就让企业品牌得到了有效的宣传,增加了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和企业请名人来代言完全是两回事,这样利用粉丝来代言企业品牌会降低成本,宣传效果不一定比名人代言差,利用企业品牌粉丝来进行品牌宣传,可以有效增加大众人群的关注亮点,让每一位喜欢企业品牌的人群都能获得为品牌代言的时机。通过这样的策略,可以有效促使企业品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关键词】普适传播 社会网络媒体 社会媒体 新媒体
一、普适传播的概念和由来
人类社会产生至今,新技术的产生和变革总是能够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其中从未缺席的是传播方式的转变。从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到报刊广电的大众传播,再到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更新更迅速的网络传播,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拥有至少一台小型移动电脑;同时,互联网络尤其是各种无线网络的发展,例如wifi、zigbee、3G、4G的出现,使得访问互联网的门槛越来越低,普通人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
在上述背景下,1999年,IBM提出普适计算(IBM称之为pervasive computing)的概念,即为无所不在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只要需要,就可以通过某种设备访问到所需的信息①。社会网络媒体②应运而生,诞生之初就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态势,大有取代传统传播方式之趋③。社会网络媒体是通过新兴的网络社会模式进行信息、信息获取、信息交换的传播方式,其典型代表主要有国外的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国内的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
在社会网络媒体环境中,普适传播是必然的传播方式,即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交换信息等,在普适传播中任何人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普适传播是建立在两种社会心理基础之上的,一是主我与客我意识④,美国学者米德在研究人的自我意识与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具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人的思维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这个理论说明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活在他人的判断之下的。人们渴望认识客我,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二是耶鲁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年-1984 年)于1967年所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⑤,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正是SNS网站的理论模型,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就是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被不断放大后形成的大型网络,而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则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
二、社会网络媒体现状
目前,社会网络媒体在国内外的发展都呈现爆炸之势,以主流社会网络媒体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人人网为例来说明:
1、Facebook是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于2004年2月上线
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Facebook月活跃用户数量已达8亿。2011年10月8日加拿大社交媒体推广公司Gopopcorn的最新数据显示,Facebook用户每分钟50多万条评论、超过29万条状态更新和将近14万张图片。Facebook用户15分钟的图片就相当于纽约公共照片档案馆的图片总量。这些数据还在以指数级的趋势在上升。图1是花旗集团分析师马克・马汉尼(Mark Mahaney)于2011年9月26日公布的互联网公司发展报告,可以看出Facebook的发展趋势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传统互联网巨头。
2、Twitter是美国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网站,于2006年6月上线
它利用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以及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息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目前Twitter全球用户已达1亿,每天发送上亿条信息并不断被转发和共享,其信息转播速度和范围是其他媒体望尘莫及的。
3、新浪微博,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消息或上传图,2009年上线
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2011年6月该数据已上升至2亿),新浪微博用户平均每天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图2是新浪微博的运行数据。
4、人人网,2009年由校内网发展而来,为整个中国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SNS社交网站
通过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高效的交流互动平台。根据易观智库(Enfodesk)研究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中,人人网占到25.1%,开心网占到19.4%,腾讯朋友占到18.1%,分别占据了市场前三位。
这些只是社会网络媒体的突出部分,就此能够管窥到社会网络媒体发展之迅猛,图3显示了截至2011年上半年社交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信息量,前者的力量不言而喻。
三、普适传播的特征
1.时效性
基于社会网络媒体的普适传播,由于传播信息的地点和时间不受限制,是“零等待”的现场,速度快、范围广、数量大,实现了传播的高时效。
2、对称性
在普适传播中,任何人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信息没有集中管理的环节,无需专门从业者,大众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接收者。信息和反馈呈现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又刺激了信息量的增加。
3、人际性
社会网络环境中,信息传播主要依靠各个小团体、小组织、小圈层,从微观上看,普适传播呈现出人际传播的特征。
4、大众性
在社会网络媒体中,各个小团体能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放射成无远弗届的传播区域,从宏观上看,普适传播呈现出大众传播的效果。
四、普适传播面临的问题
普适传播在极速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信息爆炸
根据Gopopcorn统计,目前社会主流媒体在60秒内的信息量如下:Twitter上有12万条Tweets、1475张照片被;Foursquare上有2083次签到;Flickr上有3500张照片被上传;Facebook上有51万条评论、29.3万次状态更新、13.6万张照片被上传;Instagram上有1350张照片被上传;Tumblr上发表了1080条帖子。如何有效保存、组织、管理这些信息对普适传播的参与者是巨大的挑战。
2、信息淹没
普适传播的信息呈爆炸状态,因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信息淹没;普适传播的对称性又导致了信息传播和组织的扁平化,信息处于无序状态;人际性导致了网络中充斥着大量重复的信息。如何快速有效的寻找目的信息、如何使信息取得目标受众的关注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3、传播不可控
传播的对称性使得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者和接收者,所以如何有效鉴别信息、引导和控制传播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4、信任危机
由于传播不可控,导致网络中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私密信息,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和控制,会出现人人自危集体沉默的结果。
5、如何与传统媒体共生
社会网络媒体固然有着无法比肩的传播优势,但是它不可能彻底取代传统媒体,因此如何实现两种传播模式的有效共生也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五、展望
基于社会网络媒体的普适传播模式虽然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取得的效果令人震惊,不管是传播方式本身的发展变化,还是对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令人惊异不断。例如,2011年10月28日互联网监测机构comScore的第三季度美国广告市场统计数据显示,Facebook占据了该季度15%的在线显示广告支出,而谷歌和雅虎均为10%。由此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基于普适传播方式的社交模式、营销模式、学习模式、游戏模式等都将发生变革,也会出现许多未曾料想到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传播系统的不断磨合与调整。
参考文献
①Satyanarayanan,M,Pervasive computing:Vision and challenges,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vol.8,no.4,pp.10-17,2001
②Kaplan,AM,Haenlein,M,Users of the world,unite!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BUSI-
NESS HORIZONS vol.53,no.1,pp.59-68, 2010
③孙庚,《美国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其启示》,《新闻与写作》,2010(12)
④[美]米德(Mead,G.H.)著,赵月琴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06-01
⑤S Milgram,The small world pr-oblem,Psychology Today,Volume:2,Is-sue:1,Publisher:New York,Pages:60-67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 图书馆 阅读推广 应用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246-02
近年来,国家在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愈发关注精神文化建设,而阅读作为一项大众性活动,能够面向全人类。图书馆能够提供文献信息,具有加快全民阅读进程的先天优势,加之其自身具有的公益性属性,成为阅读推广的主要载体。技术发展新形势下,各类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其中社会化媒体的作用最为突出。因此,加强对该方面内容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社会化媒体概述
所谓社会化媒体,是指存在于社会环境中,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及经验的工具和平台,如社交网站、微博及微信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基础上蓬勃发展,其传播的信息成为公众浏览网络的主要内容,且制造了很多热门话题。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化媒体两个核心特点是人数众多与自发传播。
2 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现状
2.1 媒体选择比例不均匀
通过调查发现,借助社会化媒体进行阅读推广的占比为91.34%,不利用的比例为8.66%,究其根本是缺少精力、缺乏对社会化媒体的了解。阅读推广中,媒体选择比例严重失衡,其中最多的是微博,比例高达91.39%,其次是论坛、社交网站及QQ等[1]。一般来说,在推广活动中,主要考虑的是媒体功能性,很少图书馆会考虑管理问题。
2.2 资源与服务内容
现阶段,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阅读推广,主要是介绍馆藏图书资源、推荐新书等,主要集中在短期服务上,意义在于通过信息资源与服务内容,使得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图书馆情况,从而根据自身所需,针对性选择相关服务。
现阶段,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中具有明显特点,如速度快、能够突破时空限制等,读者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时可以进行微博求助,快速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通过微博调查,掌握读者对图书馆的意见,合理采纳,逐步完善自身发展建议等[2]。借助社会化媒体,还能够在读者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沟通桥梁,树立良好的图书馆形象,使得读者能够充分信任图书馆。
3 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应用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成为推广图书馆阅读的重要方法,既能为读者带来精神享受,又将新媒体功能和图书馆阅读机制结合起来,促进用户对阅读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3.1 注重社会化媒体应用的针对性
图书馆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阅读推广需要制定与自身相符合的具体策略,即具备针对性,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公共图书馆应借助社会化媒体传播信息功能,交流功能以及讨论功能,搭建起社会大众与图书馆阅读之间的桥梁。可以选择开设微博,利用微博进行图书馆阅读推广。而大学校园图书馆面向的是校内学生,更注重提供专业图书资源和各种学习资料,致力于提升全校师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大学校园图书馆可借助社会化媒体高效性、广泛性特点,向高校大学生和教职工推广图书馆阅读。例如,学校利用社会化媒体增设图书馆阅读微信平台,每天为学生们推荐好书。或者与学校各个科研小组进行数据库商合作,不断更新填充校园图书馆的信息。
3.2 加强社会化媒体应用的科学性
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取决于选择合适、科学的媒体类型。如果图书馆不顾自身经济实力和资源数量强行选择过于复杂的社会化媒体推广措施,极可能造成推广的中断甚至是失败,反之如果图书馆具备较强经济实力,则可以结合多种社会化媒体同时对外推广图书馆阅读,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其中。例如,对于经济条件良好的图书馆来说,可以同时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平台、论坛、贴吧等,这些方式都可以供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在线操作,推广图书馆阅读,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图书馆还可以选择与社会媒体行业进行合作,做一些图书馆阅读方面的推广活动;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可自行借鉴社会化媒体营销手段,制定与读者群匹配的社会化媒体推广策略。
3.3 加强媒体管理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是基于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既然与网络有关说明社会化媒体有着网络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应用社会化媒体时需要强调媒体管理,注重正能量和正面舆论的传播与导向。各个图书馆在利用社会化媒体时,要精心选择宣传和讨论的内容,这些内容应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能够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例如,设置专门的社会化媒体推广部门,聘请具备媒体知识、营销知识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规范社会化媒体推广,制定科学的使用策略,使社会化媒体发挥其正面积极的作用,吸引广大读者参与到图书馆阅读中。
根据上文所述,社会化媒体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之上,是社会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全民阅读趋势下,将社会化媒体引入到阅读推广中,能够借助媒体传播快、信息量大等优势,将图书馆内的文献资料等以独特的形式传递给读者,引起读者注意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公众能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不断提高我国全民素质。不但如此,通过社会化媒体的推广,能够使得图书馆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建设网络平台,不断完善自身,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从而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灵溪,王翠萍.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5):77-82.
[2] 王翠萍,高灵溪.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及其运行机制[J].图书^工作与研究,2014(10):120-124.
[3] 冯英华.社会化媒体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大学生需求及应用研究――以苏南地区部分高校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6):66-70,85.
关键词 媒介融合;台网联动;多屏整合;上海东方卫视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007-03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形式趋于融合,单一的传播模式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上,传统媒体都在探索与网络新媒体的合作之道。结合媒介融合的大背景,本文旨在通过个案研究,探究从从台网联动到多屏整合,社交媒体时代的电视发展策略。最终得出笔者对于台网联动的思考和趋势分析。
1“台网联动”概念阐释和现状分析
“台网联动”除却两者之间的融合与交互,核心概念便是“台”与“网”。 在对于台网联动的概念阐释中,“台”指以电视台为基础的传统媒体领域。“网”是“服务”的整合,而非特指狭隘的“互联网”,它包括了“电视网”、“广播网”、“无线互联网”、“语音通信网络”等等各具特色的网络。[1]本文将重点研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
“台网联动”并非新鲜事物,其概念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台网联动”最初是指一些走在前沿的电视台创设其下网站合作联动,目的是以电视平台带动网络平台发展,如中央电视台与央视网()、凤凰卫视与凤凰网()。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依托于媒介技术,台网联动已经发展成为不同类型的媒体在内容、渠道等方面进行再造与创新,从而实现资源整合与互动。通过对于全国范围内电视台与网络的分析归纳,笔者将台网联动归纳为以下四种联动形式。
1.1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上重现
最初级的台网联动形式,即电视节目平移于互联网平台,通常内容不进行修改或重新编排。根据节目在电视台与互联网上播出时间差,分电视、网络同步播出和网络跟从电视播出两种形式。电视台坚守节目主流播出渠道,互联网吸纳大量人气与关注。
1.2电视资源在网络新媒体上创新播出
电视资源借助网络新媒体交互性强、超链接文本等特点重新编排与创新实现台网联动。如江苏卫视综艺节目《一站到底》网络版本加入在线报名、节目片段点播、往期精彩回顾等特色板块,实现与受众更有效地互动。
1.3电视台与网络合力推出新节目
由搜狐视频推出、湖南卫视加盟的真人秀《向上吧!少年》,与王牌栏目《天天向上》实现深度合作,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为节目造势推广,参赛选手可在多个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
(四)网络自制节目反向输出电视台
不依赖于主流电视媒体,视频网站自制节目。《晓说》是优酷网为高晓松量身定制的脱口秀节目,推出后反响剧烈,随即被浙江卫视购买并在黄金档播出,成为网站自制节目反向输出的范例。
2 社交媒体时代的电视发展策略探讨
2.1深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台网联动,而非只是台网资源的简单互换
现在很多电视台与互联网的合作,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台网联动,仅仅是相互间节目内容资源的互换,如此浅层次的资源互置意义有限。笔者认为电视台与互联网应在明确自身品牌定位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从节目内容、播出推广、营销三个方面深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深层联动,从而达到台网联动的双赢局面。
首先,在节目内容联动方面,电台与互联网应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节目内容的联动是深化台网联动的基础。网络平台依靠其与受众实施高效的互动获得大量原创内容,为电视提供节目素材;电视媒体拥有专业的制作团队,台网联动为受众呈现高质量的节目内容。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新媒体不仅需要在节目素材和内容的供给上保持活力,更需要吸纳一批专业的节目制作人,提高自身的节目制作能力。
其次,以内容联动为基础,台网应在节目播出推广层次寻求突破与创新。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台网联动更需要丰富节目的播出平台和渠道,整合不同终端的节目内容,方便受众观看。
最后,在碎片化的媒体环境下,只有台网联动才能实现营销效果的最大化。节目播出前,由电视推出节目预告打响头炮,网络借势扩大影响。节目播出期间,借助社交媒体与受众进行充分互动,制造话题引发讨论。节目播出后,台网联动延续话题,引发受众的持久关注。电视看剧、网络跟剧、社交媒体评剧已经成为受众的收视习惯。基于此,只有实现跨平台的内容、营销整合,台网联动才能使各方利益达到最大化。
2.2以内容为中心,提升节目制作质量
在节目形式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台网联动应更强调“内容为王”的重要性。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反而会积极寻找感兴趣的节目内容。因此,台网联动应着力针对不同受众提供更多个性化节目,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从节目内容的选取创作来看,依靠台网联动,受众可实时将其观点与需求与电台进行交流、互动,共同完成媒介内容的生产。同时,网络新媒体因其自身的超文本型,在对于节目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应该寻求创新,综合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多样的创新表现形式,丰富受众的内容体验。另外,电视台与门户网站也应着力打造幕前、幕后明星团队。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媒体人也可以成为媒体内容资源的一部分,充分发掘电视、网站的主持人、制作人、编剧等的名人效应,对于自身的品牌形象塑造也是大有裨益的。
同时,我们应明确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信息的海量性,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许多虚假信息。倘若受众缺少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那么极易被其所蛊惑,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就需要台与网联动,积极承担媒体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共同做好媒体信息“把关人”的角色,成为专业的内容提供者。例如新浪微博的“公告栏”,定期对于受众关注,但经证实为虚假事件的信息进行辟谣,体现了作为媒体的责任感和专业性。
2.3丰富移动互联网的服务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年增长率为19.1%,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从“台网联动”到“多屏合一”,丰富移动互联网服务已成大势所趋。
据表1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12月相比于通过台式或笔记本上网比率下降,受众通过手机上网的比率保持较快增长,从74.5上升至81.0。手机移动应用的火热程度恐怕一时之间难以改变,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移动互联网服务想必会成为台网联动的趋势。电视媒体、新闻门户网站、视频网站、购物网站,甚至电视节目都纷纷推出手机应用程序,丰富移动互联网服务。通过这些手机或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媒体能将节目内容及时传递给受众,引起受众注意为节目推广造势,同时还能与其进行及时的沟通互动,将品牌形象深深植入到受众心中。
根据艾瑞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规模已经达到1059.8亿元,同比增长81.2%,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约4.5倍,接近6000亿。在以移动购物、移动营销、移动搜索、移动增值、移动游戏等细分领域构成的巨大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前景被业界所看好。台网联动在丰富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同时结合电子商务、团购、新闻、社交、游戏等内容打造具有特色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方便受众针对不同的终端的特色内容随时随地接受媒介信息,保持与媒介高效的沟通互动。
2.4台网联动应着力打造本地化平台
基于LBS技术的社交媒体时代,笔者认为本地化会成为以内容为中心,台网联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相比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受众更热衷于发现了解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参与讨论与交流。基于此,电视台与互联网应有必要着力打造本地化平台。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既可与地方电视台深入合作,同时也可与地方报社、新闻门户网站开辟地方频道,将本地新闻、民生信息、综艺娱乐、方言文化等信息传递给受众,形成电视节目直播、节目提前预热、地方新闻话题的热议以及特色的本地专区的模式。在本地化原创内容共推互动基础上,向受众提供与他们关系最密切、受众最感兴趣的信息资讯,也能让其他地区的受众增强对地方的了解和认识。
本地化平台将是今后台网联动的发展趋势。其以受众为主导,在充分考虑受众信息需求的情况下,将台网联动由简单的台网资源互置而做到实处。通过与地方媒体的合作,将台网联动平台的资源优势与本地化机制相结合,打造一个畅通的内容信息传播平台,使得地方资讯能够准确地发出,增强地方频道的活力与积极性。
2.5善于借助社会热点突发事件扩大媒体自身影响,树立自身品牌效应
知名媒体人、PPTV网络电视全国策划总经理胡永荣在2012年中国广告主峰会上曾指出“台网联动的核心是事件营销。在不同的平台之内,把不同的时间点在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达到多段的联动,只有串联起来这样的营销体系,所有的营销价值才能得到最高的体现”。[2]对热点突发事件的掌控,对于台网联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得不说,很多电视台或者网络平台的社会影响和品牌效应都是通过借助于突发事件而获得。
以央视《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为例,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水漫,使得所有人上至政府官员下到普通民众,一时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不知所措、人心惶惶,可《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却率先在网络平台发声,实时更新救援情况、伤亡人数、发表励志语句温暖人心,并且只要由网友发现相关紧急情况@央视新闻,《央视新闻》都会予以转发,协助救援人员展开救援行动。与此同时,人民网、《人民日报》等都会及时刊载最新救援、伤亡信息。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第一电台,也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其积极开通官方微博与网友互动交流本就为人称许。此次面对突发事件,《央视新闻》借助官方微博率先发声,并且及时更新敏感的伤亡人数情况,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支持和认可,使其“参与 沟通 记录时代”的品牌主张深深刻入受众心中。
在媒介融合的媒介环境下,社交媒体时代的电视要想寻求发展就必须重视“台网联动”。电视媒体的社交化不仅仅依赖于“多屏整合”的媒介技术,更需要在电视观众为主导的前提下建立更为个性化、本地化的社交关系圈。电视借势互联网,积极深化台网联动、实现多屏整合,才能达到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一鸣.创建网台建设方案开启网动时代[J].广告人,2011(2).
[2]栾轶政.台网联动台网互动台网融通――中国广电媒体台网一体“三段论”[J].中国广播,2009(4).
(一)企业网络市场营销的模式简析1.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优化,指充分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规则,提高目的站点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大部分商家已经建立了专业的SEO搜索引擎优化团队,来优化企业在主流的搜索引擎上的排名。2.搜索引擎付费排名搜索引擎付费排名,指通过向大型搜索引擎,如百度等,购买按点击付费排名服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指定页面的搜索结果,提高站点的访问量。3.搜索人性化通过在企业建立的网站上设立按销量排名、按价格排名、按时间排名、按综合排名等满足现代消费者心理需求及个性需要的人性化搜索条目来增加网站的点击率。因此,在社交网络时代的积极推动下,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对市场活动进行整体策划,将企业核心内容通过不同的交流平台传播到各个方面,提高企业宣传质量及销售成果。(二)企业网络市场营销的趋势在以往的企业市场营销中,企业主要通过广告等传统媒体来企业产品信息,产品信息只能按企业对产品的预期单向传播,而不能真正的实现了解顾客需求的双向良性互动。而在当前的社交网络营销中,企业根据客户的行为对其进行定位,并从客户的喜好、意见等方面出发对其进行划分,这样的做法一方面能够提高客户对企业产品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赢得客户的信任。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交网络时代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新型的企业市场营销模式,适应主流的媒体交流模式。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墨守成规,无法适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那么企业的发展会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难以成功向社会推广产品,进而造成经济效益的低下。
二、社交网络与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区别
传统的市场营销产品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去传播,成本高,而且不能人性化的满足客户的即时搜索需要,信息沟通不顺畅,而社交网络的发展无疑为产品的传播提供了一条更加简便、成本低的途径。如何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将企业的产品优势及品牌概念广泛传播出去,并因此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的营销模式,值得引起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现阶段,社交网络虽然发展迅速,各个企业已经尝试适应当前新型的市场营销手段、群众消费方式及消费习惯的改变,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进行应对,如社交网络平台上逐渐出现了各企业的产品信息,或是产品的打折促销消息等。
三、社交网络时代下的新型企业营销模式
网络市场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个人或组织以互联网网络为载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创造并与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的管理过程[1]。而以网络市场营销为前提的社交网络市场营销,利用互联网上多样的社交网络平台,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大范围传播,使得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销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大幅度提升。(一)话题探索模式要利用话题探索模式,首先要明确企业传播中的核心内容,并找到适合该内容的人群进行交流。同时,在对企业的品牌话题进行传播前,要保证提出的话题能够引起目标人群的兴趣,这样才能广泛传播,提高网络点击量,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二)内容分布及传播模式当企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创建话题后,需要将话题内容进行大底分类,按照符合信息交流的比例进行组合,并将其到社交网络平台上进行大范围传播。在企业社交网络平台上的宣传话题需要有合适的内容,其中包括60%的企业信息,体现出自身企业的风格,介绍本行业的主要产品的信息及服务知识;30%的企业产品咨询详情,通过互动方式鼓励用户推荐该产品,提高客户重视度的同时还能提高产品绩效;10%的能够引人们注意及讨论的话题,需要区别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产品特点。(三)企业社交网络平台架构模式建立起企业社交网络平台架构,能够将企业产品信息传递尽可能广泛。1.企业的自有平台企业的社交网络自有平台,主要包括企业的社交网络注册账户、企业的官方网站等。通过这些企业自有平台,人们能够从多个方面对企业有更全面的认识,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企业品牌及产品的认知度。2.免费平台企业社交网络免费平台包括互联网中存在的各个论坛、百科及点评网站等。通过这些免费网站,企业有更广泛的传播途径,能够更多得被人们熟知。3.付费平台企业社交网络付费平台主要包括广告位、广告推广位及微博付费转发等。这样的付费平台能够使得企业的品牌及产品具有更好的宣传效果。4.赢得的平台企业社交网络的赢得的平台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付费平台,但是赢得的平台能够利用活动的宣传及平台转发引起更多用户的注意力并进行免费的转发,因此取得的更好的宣传效果。(四)用户聚集模式企业在社交网络中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聚集起自己的用户群,并使之持续增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此,为达到上述目标,首先要充分利用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使用户能够主动使用企业的社交网络平台,注册账户并对企业社交网络所发表的实时产品信息感兴趣;其次,企业主动联系客户,在潜在客户时常关注的网站客户感兴趣的话题,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主动要求客户关注企业的资讯及信息。(五)内容时间频率模式选择人们网络交流使用最多的方式,如微博,在合适的时间段内见产品的及时信息,保证读者能够更多地关注到产品的信息。同时,信息的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且不能出现错误信息以影响企业的形象。(六)效果测量标准模式企业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活动的前期策划,对活动是否能成功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交网络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需要提高企业的品牌曝光度、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并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
四、社交网络市场营销模式对企业的影响
调查表明,融合在当前仍然是大势所趋。现在的消费者面对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设备,但这些设备的目的逐渐趋同:让消费者随时获取各自所需的服务。消费者接受新技术的速度也在节节攀升。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Facebook(脸谱)的活跃注册用户超过了8亿人;苹果在短短14个月时间里售出了超过2500万台iPad。这种现象的背后,随之而来的是迅猛的变革:包括广告商、零售商、内容供货商、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在内的各类企业的业务模式都在快速变化,许多传统企业正面临着如何适应新世界的重大挑战。
调查还发现,有一些关键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定。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一个因素是隐私和安全,尤其是在消费者使用新服务或技术时。事实上,“信任”可能很快就会成为几乎所有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项最大优势。
但调查结果还表明,消费者最关注的还是价格。许多消费者表示,他们在选择移动运营商、电视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时,价格是首要的考虑因素。
我们认为,调查结果和后续分析反映了一种日渐强烈的趋势,即消费者使用的设备将进一步整合。
百花齐放的设备
有关个人计算机行将灭亡的传闻其实是夸大其词了。事实上,个人计算机的地位仍然超过所有其他设备:88%的消费者最常用个人计算机网上购物,86%使用个人计算机浏览互联网,84%使用个人计算机收发电子邮件。
虽然这些数据表明个人计算机依然“宝刀未老”,但有迹象显示个人计算机作为首选设备的地位已经动摇。自从我们2006年开始第一次调查以来,已经有20%的消费者不再使用个人计算机获取新闻信息,26%转用其他设备(主要是手机)进行实时通讯或聊天,18%不再使用个人计算机进行社交。
“亚洲势必在新技术的使用上超越世界其他地区。”毕马威中国的客户和创新业务合伙人查玮亮表示。“这场由亚洲领导的革命将对全球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优先解决信任和隐私问题
对安全和隐私问题的担忧仍然是采用新业务模式的最大障碍。事实上,90%的受访者表示担心个人身份资料的安全,近半受访者表示‘非常担心’个人身份资料被盗。表示担心的受访者比例相比2010年有了大幅上涨,当时仅有79%的受访者表示担心。
然而令人有些困惑的是,62%的消费者也表明,在适当情况下,他们愿意让广告商追踪他们的上网活动。这一比例比2010年有所上升,当时只有58%的受访者表明了类似的意愿。
社交媒体现状
大多数人都乐意使用社交网络来联系朋友家人或者关注喜欢的品牌,这种趋势不仅仅是跟风。86%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他们经常使用社交网络,是社交网络的活跃使用者。近一半消费者每天至少花一小时在网络社交上。
调查发现3/4的受访者更喜欢通过个人计算机访问社交网络,这个数字不足为奇,也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上班上学的时候‘查看’朋友家人的动态。然而,平板计算机已经大举进军这一领域,有7%的消费者表示更喜欢在平板计算机上进行社交活动,有16%的消费者是从移动设备访问社交网络。
因此,近一半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曾经下载过社交网络应用程序(app),其中2/3下载了不止一个应用程序。
对移动运营商的启示
在消费者选择移动运营商时,他们更加注重的是网络覆盖、服务和价格等‘基本因素’,对是否有热门手机和独家内容反而不是很关注。运营商的网络覆盖质量(80%的受访者选择)、客户服务水平(78%的受访者)和价格(77%的受访者),几乎是所有消费者都公认的选择运营商的重要标准。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不到一半受访者认为,能否捆绑或松绑服务(45%)是转换移动服务运营商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结论很清楚:独家内容可能会让服务与众不同,但在吸引顾客掏钱时还是不如降价来得有效。
对银行的启示
现在62%的受访者都知道银行提供手机银行服务。更重要的是,超过一半受访者表示过去半年曾经使用手机银行服务,这说明消费者非常乐意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日常交易。
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尤其如此,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人已经不再去银行,而是将手机支付作为转账至各地的快捷可靠方式。
信任问题依然是金融服务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当受访者被问及在个人资料的问题上最信任谁时,多数(56%)受访者表示信任银行,但30%表示信任PayPalTM等安全支付网站,而不信任传统的金融服务提供商。
对电视业的启示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准备取消传统的电视服务。已经有1/10的受访者告诉我们目前家里没有订购电视服务,52%的受访者表示已经下载好内容日后观看,或者会通过互联网流媒体服务收看他们喜欢的电视节目。对那些能够通过多种媒介和设备向客户提供视频服务的节目供货商而言,这无疑是个重大商机。
我们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在线视频的质量感到越来越满意。2010年的调查表明,在考虑取消电视服务的受访者当中,仅略多于35%认为网络内容质量是取消电视服务的主要原因,而现在有超过60%的受访者是因为这一原因而取消电视服务。显然,消费者体验到了质量更高的网络视频,要是网络视频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便利、更优的性价比,消费者将来很可能不再使用传统电视服务。
对企业的重点启示
多渠道融合。许多面向消费者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整合不同的渠道,以便在各种媒介展示统一的品牌形象来吸引消费者。消费者使用多屏幕观看内容,为企业整合发送信息创造了新的机会。
手机支付。移动支付的出现,将从根本上重新定义银行、零售商、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享受手机支付的便利,采用移动支付技术的银行和零售商数目只会增加。
社交媒体。有充分证据表明,企业利用社交媒体与客户进行沟通,可以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信任关系。由于消费者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超过企业,所以企业若想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就必须急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