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牧业的发展

时间:2023-07-14 16:35:57

导语:在农牧业的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牧业的发展

第1篇

一、杭锦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杭锦旗按照“强工业、重生态、调结构、镇拉动”的发展思路,以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围绕以肉、乳、绒、药产业为重点,兼顾林沙、薯、粮油业发展,积极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项目,大力加强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成效显著。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坚持择优、扶持的原则,先后引进伊泰、亿利、通九、晨鹤枸杞、兆康薯业、山东邹平三星集团等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自治区、市、旗三级龙头企业基本框架,呈现出了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依托龙头企业,已经形成肉羊肉牛养殖、奶牛养殖、白绒山羊养殖、饲草料、油料、中药材、林沙产业、蔬菜等基地,企业+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和良性生产格局正在形成。三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通过政策招商、以商招商、媒体招商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引进了一批带动力强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如山东邹平三星集团20万吨变性玉米淀粉和8万吨植物油生产项目、人民日报社建设20万亩记者林项目、北京绿野公司速生丰产林建设项目、东达蒙古王5万吨沙柳制浆项目。龙头企业的引进为推进农牧业产业经营提供了关键条件。总之,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全旗农牧业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2003年底,农牧业总产值完成7亿元,一产增加值完成4.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814元。

分析杭锦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可以说成效是明显的。但从目前来看,农畜产品总量较低、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特别是龙头、基地和农户之间还没有形成稳固的契约合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行为约束,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不协调;加工转化率较低,初级产品比较多,精深加工的产品少,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科技服务水平滞后,农牧民整体素质较低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我旗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和农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一)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优势产业发展

加速优势产业的培育,就是要立足本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抓好区域布局,促进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一是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发挥优势”的原则,合理布局农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提高农畜产品品质。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参照国际国内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切合我旗实际的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规程和标准,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生产,进一步提高农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打造绿色、特色品牌。要依托畜牧业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建立农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严把农畜产品上市关,真正将“绿”、“高”、“优”的农畜产品推向市场,以品质创品牌,用品牌占领市场。

(二)优化环境建设,培植龙头企业发展

搞好龙头企业建设,是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因此,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应按照“积极扶持、精心培育、引导生产、提供服务”的思路,培育、发展、引入和挂靠龙头企业,实现互惠互利,利益共享。一是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只要能与生产基地有机结合,不论是哪种所有制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牧民进市场,带动农牧民发展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就应给予扶持;二是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要逐步完善和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不断改善龙头企业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完善市场体系,搞活农畜产品流通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促进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畅通农畜产品流通渠道是解决农畜产品“卖难”问题的关键。一是鼓励支持多主体参与流通,按照民建、民营、民管的原则,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类农贸公司和购销联合体等农畜产品流通经济实体,培植各类农畜产品运销专业大户,千方百计搞活农畜产品流通;二是构建起多层次的专业批发市场、综合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最终形成统一开放、上下相通、左右相联、分布合理的农畜产品大市场;三是继续发展规范化的订单农牧业和合同农牧业,以销定产,搞活流通;四是充分发挥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地搜集市场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思路和空间。

(四)积极协调信贷资金,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资金支持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力保障。在传统的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跨越阶级,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均需资金的帮助。客观地说,在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对于农牧民来说融资是比较困难的,把大量资金投入规模农牧业的生产几乎不可能。所以要想推进产业化进程就必须保证资金投入。一是继续争取支农再贷款资金,安排好支农再贷款的使用,保证支农再贷款的回收,逐步建立农牧民贷款信用机制,为以后争取支农贷款打好基础;二是要积极吸纳外部资金的投入。可以依托引进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争取支农贷款,采取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等方式,以降低借贷风险,尽可能地投入资金;或者引进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生产企业与农牧户进行联合生产。

(五)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最终取决于龙头企业和农畜产品基地的技术进步。因此,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动力度,以适应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一是按照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生产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种植技术、食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培训,提高龙头企业人员和农牧民的素质;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鼓励扶持农村牧区科技人员兴办科技服务实体,发展民营科技服务;三是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开发优质、名牌产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六)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农牧民科技知识培训工作

一是通过广播、电视、会议、电教片等不同形式经常地对农牧民进行科技培训教育,转变思想观念,依靠科技致富。二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有计划组织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富裕户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要根据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不定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辅导讲课,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科技水平。三是树立示范典型,积极培育,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引导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种养业大户能到大专院校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经营理念,带动农村牧区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2篇

关键词:新疆 水资源 农牧业 合理利用

额敏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三面环山、山区多属中低山坡状,无冰川调节,山低流短,水资源在时空、地理、区域等分布上不均匀,水量随季节的变化而递减,春水有余,夏水不足,秋水奇缺,年平均降水量271.3mm,蒸发量为1794.6mm。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额敏沙河灌区地形较为平坦,地势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倾斜,海拔高程在480m至630m之间。灌区总面积77.58万亩,占额敏县灌区总面积的47.3%。

1.沙河灌区水资源概况

沙河灌区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2.1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约为1.21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约0.95亿m3。灌区以萨尔也木勒河为主要灌溉水系,该河属春汛性河流,每年三月至五月中旬为洪水期,此期约占全年流量的46%,该河水由额敏县地方和所处河道上游的农九师一六八团共同开发利用年平均流量2.44m3/s。

2.沙河灌区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严重

2 . 1耕地面积在不断扩大

1950年额敏县总的耕地面积为35.6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34.22万亩,农村实行后的1983年全县总的耕地面积为70.3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70.01万亩,1990年全县总耕地面积扩大到89.0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88.37万亩,旱地面积0.7万亩,其中沙河灌区耕地面积为25.6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25.48万亩,到2010年全县总耕地面积已达到116.05万亩,其中沙河灌区耕地面积为36.38万亩,2010有效灌溉面积比1950年的有效灌溉面积增长了3倍,比1983年的耕地面积增长了1.6倍,沙河灌区2010有效灌溉耕地面积比1990年沙河灌区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增长了42%,特别是近几年在农业经济市场的刺激下以及现代化农机、具的广泛使用下,年开垦耕地面积数额越来越大,沙河灌区由2010年的36.38万亩耕地面积,截止到2012年也就是在短短的两年时间扩大到38.623万亩,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使有限的水资源难以维持,水的供求矛盾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

2 . 2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致使水资源开采用量过度

2.2.1地表水资源

(1)沙河灌区主要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北干渠,该渠引水库库水灌溉额敏县沙河灌区35.5万亩农田,水库库容为:0.173亿立方米,每年3至5月洪水期间,河道来水流量平均为:7.94m3/s,而农业灌溉用水流量平均为:3.2m3/s,6月以后至7月河道来水流量平均为:1.94m3/s,而实际农业灌溉用水流量约为:4.74m3/s至6.0m3/s,库水逐日减少,上游河道水由于上游耕地灌溉用水的拦蓄几乎是断流,农业灌溉用水矛盾日益突出。

(2)上大渠和下大渠位于沙河灌区东部下游,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上游河道来水及冰雪融化所形成的洪水期,平均水流量为4.2m3/s,6月上旬以后由于河道上游耕地灌溉用水的的拦蓄、截流,水量逐日减少,直至断流,使该区域农业用水严重不足

(3)漠沟渠泉水由于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水量越来越少,1981年全年平均流量为0.59m3/s,2003年前全年平均流量为:0.3m3/s,2010年以后,四至五月泉水平均流量为0.16,六月以后泉水至断流,该区域农业生产以往靠该泉水就能满足用水需求,而现在主要依赖地下水进行灌溉。

2.2.2地下水资源

额敏县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大气干燥,蒸发强烈,降水稀少,地下水补给少而缓慢,1976年额敏县水电局打井队成立后,县境内开始打井灌溉,当年为全县农牧区打井18眼,1990年全县共有机电井557眼,年提水量3200万m3,2012年全县机电井已达到2185眼,年提水量20760万立方,1990年沙河灌区机电井就有99眼,井最深约16m,2010年沙河灌区机电井已扩大到193眼,井最深达到160m,纯井灌溉面积为11.8万亩,井水和地表水混合灌溉面积为8.7万亩,截止2012年底沙河灌区机电井已增加至334眼,井最深已达到200m,比1990年机电井数增长了近3.4倍,井深下降了十几倍,地下水急剧下降,已至地下水严重超采,由于井水的下降导致地面泉水断流、枯竭。

3.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1加强对沙河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对额敏县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管理对象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相关流域上下游、沿岸及生活、生产用水。要建立以萨尔也木勒河为中心的水资源管理机制,从而保证沙河灌区内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配置灌区内的水资源,进一步调动农、牧民的节水意识。此外,还应防止相关部门互相抢占水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大量浪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加强对本县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必须借助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构建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有力保障本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重视科研攻关,积极研发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并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从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尽量从政策、体制、机制上加以保障,从而实现沙河灌区农牧业的持续发展。

3.2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3.2.1大力推广地面滴灌技术

首先,应充分考虑沙河灌区的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水资源等诸多因素,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做到因地制宜,发挥效益。地面滴灌是常用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农业灌溉中占主导地位。它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因此,地面滴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地面滴灌的基础上,抓好农田基本建设,也能达到相应的节水效果。比如平整土地,将大块灌改为小块灌,采用标准沟(畦)灌,并实现输水管道化。

3.2.2大力研发、推广各种先进滴灌技术

在应用过程中,还应注重对节水灌溉新技术的研究,以改进栽培管理模式,使生产效益最大化。同时,要分析土壤的储水能力,并结合农作物的需水规律来确定所需的灌水量,并制定节水型灌溉制度,充分发挥出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新疆灌区是采用统一配水的模式,通常每年配水仅为3-4次。因此,喷微灌技术能节约用水量,增加灌溉面积,但无法满足农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如果根据农作物需水规律来确定具体的灌溉方式,只要在关键期提供足够的水量,仍可保证产量。另外还应积极引进推广各种高产耐旱的农作物,并应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以保证产量。

3.2.3改革水价,适当提高水费

要采用阶梯式的水价,并逐级提高水费标准,以杜绝对水资源的浪费。广大群众难以真正形成节水观念。通常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节水灌溉技术能得到大力应用。但在那些水资源丰富或上游丰水的地区,对水资源的浪费仍十分严重,特别是农业生产对水的大量浪费。因此,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水价制度,采用阶梯式水价,并按方收费,水价可上下浮动。

3.2.4积极开发利用雨水资源

首先,雨水降落后可渗进土壤,为植物提供水分,并能提高土壤中的蓄水量。其次,采用人为干预措施,将雨水留住,并对雨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加强对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使我们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过度依赖。另外,在特定条件下还能促进天然水循环的过程。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农牧业用水需求和水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正日益加剧。沙河灌区地处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多措并举,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旭荣,李明思,樊曙光.新疆干旱地区农业用水利用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2):40-41.

第3篇

[关键词]特色农业 绿色农业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产业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食品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也表明,二十一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可行模式是绿色农业。目前,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我国迎接国际挑战的战略举措。

青海是资源大省,也是生态大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不仅为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也为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以绿色理念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双赢”选择。而科学选择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将青海农业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形成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优选择和有效途径,更是保护“三江源”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

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达国家。适时,世界各地掀起了开发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潮,荷兰的设施农业、日本的农业公园、美国的生物农场、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等都以不同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在这些模式中,各国更是从自身农业资源出发,将发展农业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措施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例如,在德国,其农业的战略定位是除了提供食物外,更赋予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德国把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积极实施“绿色生态”农业计划,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转基因技术;限制单位面积畜禽饲养数量;实现饲料因地制宜,自给自足;每年7%的耕地休闲以此改善土壤的理化环境;采取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农业自然保护区及杂草保护区等措施,来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在我国,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一般认为特色农业包括示范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等。其模式可以从生产要素、区域化、产业化三个角度加以分类:按生产要素分,有特色产品、景观农业、区位农业、工程农业、示范农业、循环农业6种发展模式;按区域化分类,可分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型、企业带动型、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型、技术带动型5种发展模式;按产业化分类,可分为带动模式、主导模式、协会支撑模式、结合模式4种。

国内外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利用各地资源优势,发挥产业效应,实现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青海的特色农业不可能复制任何一种典型的、完全的发展模式,更不能像美国那样一些农业经济发达、金融资本雄厚、科技和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一样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机械化农业和畜牧业。青海地广人稀,农村人口众多,但文化程度普遍较全国低,农产品经营分散,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市场发育、经济效益都很低,特色农产品基本上都以出售原材料、加工初级产品为主,良好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拿着金子当铜卖”。同时,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条件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特色农产品不可能只注重规模开发或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产业化、机械化发展,而应结合实际,各取其优,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特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以青海为例

1.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特色农业给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在青海,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气候等条件,造就了丰富的农业资源,也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据统计,可利用的草地面积3162.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3.8%,草质优良,为特色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仅木本、草本、藤本、真菌、地衣等植物蔬菜就有700多种,且大多处于野生状态,农业生物资源具有贮藏丰富、种类多、用途广、绿色、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此外,青海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著名的青海湖,藏传佛教著名寺院塔尔寺,阿尼玛卿大雪山等独特旅游区。这些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为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物种资源、人文环境和基础条件。

依据特有的自然和生物优势,青海立足特色,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并克服耕地面积小,质量差,草地退化严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2009年,青海在确保薯类、油料、豆类等传统经济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扩大了优势作物种植,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比上年增加7.1万亩,蔬菜总产达到122万吨,新增17万吨,果品面积达到13.4万亩,比上年增加3.36万亩,果品总产达到2500万公斤,新增200万公斤;花卉面积达到7500亩,比上年增加500亩;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8.7万亩,比上年增加9.15万亩。经济作物的发展,使农牧民新增收入25700万元,人均增收70元。

为发挥优势农产品效益,青海初步建成了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百万亩优质油菜、百万亩优质马铃薯和12个国家级粮油高产示范县,建立优质蚕豆出口基地35万亩,新建沙棘基地4.5万亩、枸杞基地2万亩。另有中藏药生产基地、特色果品、花卉等生产基地,正逐步成为青海省部分地区特色经济的又一增长点。截止2009年底,全省已形成648个“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其中,从事种植业的448个村、养殖业的106个村、非农产业94个村,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6.6%。

2.主要模式

青海深居内陆,地广人稀,日照时间长,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加之独特的冷凉气候和地域特征,使青海农产品具有天然的绿色、无污染特性及有效养分含量高等优良品质。同时,高海拔、强紫外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又使青海成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这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使青海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具有了很强的优势。根据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因素,综合青海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从发展结构的角度将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产业带动型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基地为基础,绿色生产为手段,加工转化为龙头,效益农业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公司与农户之间以合同的形式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

青海蜂产品生产企业和青海文元养殖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门源县三福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该模式较为广泛的被认同和使用,是因为这一经营模式不但能够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还通过合同的方式实现了分工合作:公司帮助农户收集市场信息,提供技术指导,农户向公司提供农产品 ,公司又通过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将农产品原料或加工后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订单农业,减少了农民的交易成本和交易的风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种植基地,生产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形成之前只有少数农户开始选择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因其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周边扩散使其他农户逐渐接受,从而使种植规模扩大,形成基地,产品交由相关公司加工销售;或由农业生产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投资建成基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有了公司的带动,农户不再为生产出的农产品愁销路,而且公司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既保证了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也促进了公司和农民收益的增加。青海61家省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和这其中的1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来带动农户和企业的“双赢”。这一模式成为当前青海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目前,青海除了利用这一模式发展青稞、油菜、马铃薯、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外,还利用东部地区、西部柴达木盆地优良的光、热、土资源发展特色沙棘、枸杞产业,已形成“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2005年以来,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青海省林业部门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大力扶持清华博众、柴达木高科技药业、康普德等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发展沙棘基地、枸杞基地,至2009年建成沙棘基地26.8万亩、枸杞基地14万亩,对改善和治理荒漠化土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生态效益明显。

该模式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济,同时也能减低农户的市场风险,推广农业科技,增加农牧民收入。但由于双方协作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所以公司和农户存在市场、诚信、劳动成本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

第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农民通过以实物、土地使用权、专业技术、产品等折股入会,发展现代农业,这是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有效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发挥了区域资源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农民自愿组建、自愿加入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

随着青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经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农机服务、土地流转集中耕作等领域。截止2009年底,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890家。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占36.3 %;从事畜牧业的占48.9%;从事花卉、苗木等林业的占3.6%;从事技术、销售、农机、土地流转等服务类的占5.5 %;从事渔业、手工业等其他的占5.7%。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协会会员达到11.8万人,参与联合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农牧户34万户,占全省农牧户的4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特色产业发展的进程,涌现出了一批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乡村为背景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乐都县雨润、高店两镇,以大蒜种植基地为主的富民大蒜专业合作社;碾伯、高庙两镇,以辣椒、黄瓜种植基地为主的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互助县八眉猪养殖、化隆和循化县的牛羊育肥等都采用了“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

这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青海应用比较广泛,成本较低,形式灵活,管理更直接,容易激发农户积极性,方便形成“农超对接”等低成本运行方式。但目前青海这类模式中存在融资困难、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设计松散、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今后需在资金、技术、人才、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

第三、“专业市场+农户”模式

这类模式是以专业市场,如花卉、蔬菜、观光体闲等为依托,农户产地生产紧随市场需求,并以市场为核心逐渐向周边辐射,形成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模式。专业市场的参与者有生产专业户,运销专业户等。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或与各购销专业户的协议安排生产,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较好地解决了生产对市场的适应问题。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在便于集散流通的城乡结合部建立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和农户直接沟通,使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通过产品这一纽带形成一种相互连接、相互依赖、互为发展、互惠互利的产业化组织关系,广泛带动周边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形成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如青海实施的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使海东和西宁周边蔬菜、肉蛋奶、花卉、药材等种养植产业与市场直接对接,建立起了专业市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再如:乐都县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开展农产品订单生产、加工、储藏、运销和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等业务,在县内建立了84个基层购销服务点,与北京华联、西宁大百、宁食集团、华润万家超市等多家超市实现“农超对接”,使生产的产品直接对应供应的专业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和竞争力的提高。但这一模式中专业市场的规范管理、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的互惠互利机制的形成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②旅游文化型模式

旅游文化型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利用区域内特有的自然和特色农业优势,经过规划和建设,集赏花、垂钓、采摘、餐饮、健身、宠物乐园等设施与活动于一体,形成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乃至教育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7]。

青海旅游文化型模式既融合了当地独特、自然的农业资源,还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内容。青海是藏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奇特的山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众多的人文景观,也为旅游、观光增添了文化内涵。青海通过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特色农业资源发展旅游业,既吸引游客,又增加了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如贵德县的“梨花节”、民和县的“桃花节”、门源县的“油菜花节”,还有各地特色“农家乐”等,就是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风情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青海各地还建设了集科研、展示、示范、推广、培训、农产品加工、观光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以特色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型模式。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优势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的结合,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缺点是,就目前而言,投资主体有限,难以深化综合优势,缺乏将农业项目、娱乐活动、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达到优势组合的最佳效应,且发展规模较小,品牌特色不鲜明,模仿度高,难以彰显核心竞争力。

③设施农业模式

设施农业模式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人为地创造出相对可控制的动、植物生长环境,以有机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促进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一种新型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它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

近几年,青海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节能温室,初步形成了以川水地区为主,由西宁周边地区向州县,由川水地区向浅脑山,由农区向牧区的温室产业带。甚至在海拔4200米的玉树州曲麻莱县种植温室细菜,开创了在高海拔地区设施农业建设的先河。设施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市场蔬菜的供给,也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该模式的优势是利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摆脱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缺点是需要的资金量大,技术性要求高,投资主体有限,对目前青海大多数地区而言,只能更多的依靠政府扶持发展设施农业。

三、以绿色农业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走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我国特色农业必然也要朝这个方向发展。青海是资源大省,更是生态大省,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依据青海特有的农业资源和环境优势,青海特色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将朝着生态保护型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以绿色理念实现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实现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所说的“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牧业优势统一起来,走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我国各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同样重要。农业经济的发展既要走特色发展之路,更要把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小康农村同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农业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双赢”发展、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农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因此,包括青海在内的我国特色农业的理想发展模式应该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

国内外和省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将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等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才能实现这一产业的高效运转。而通过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可以促成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中实施绿色发展的联结机制,使特色农产品在生产层面上,由小型规模化农户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建立起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生产服务方面,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绿色技术和信息推广为主导;在产业运作方面,以 “公司+合作社+基地”为系统,将产品开发、信息沟通等结为一体,设立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组成高效运行的组织结构,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效益。因此,建立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种、养、加”平面结合和“产、供、销”垂直结合的绿色生态经济系统, 有利于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联合, 充分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的作用,以达到资源有效与节约利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实施对策

1.系统化建设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从标准化建设、组织化建设、产业化建设做起,把生态建设、农村小康建设纳入这一系统建设工程中进行整体化运作,以农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行、健全产业化经营体系为途径,全面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监督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系统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绿色食品为中端、有机食品为高端的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2.市场化运营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适应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省际化、国际化。坚持企业自主创新与政府引导、支持相结合,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做大做强农业资源型企业,使资源优势通过市场转化成经济优势,造福农牧民,造福消费者。特别是在农产品的开发方向上,应以产品的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手段,明确目标市场,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的认知度,要注重以品牌建设促市场效益,实现“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化”发展格局,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牧业产业群和产品品牌。

3.区域化布局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区域特色,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药则药,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信息、资本交流平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

4.产业化经营

目前,农业经济已进入后农业产业化时代,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主导,更注重产业链条的严谨性和价值的创造性。要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培育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手段,形成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特别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紧紧依托和围绕优势资源及其特色产业,突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龙头企业、能人大户、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形成多模式、网络化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允许行业协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多种形式发展,鼓励开展技术、劳动和资本的合作,以创办服务实体为主,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能力,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生产、商标注册、品牌培育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服务链条。

参考文献:

[1]李晓俐. 德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北京:世界农业,2009(6):41-43

[2]金莲,王永平,刘希磊.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6070-6072

[3]邹晓娟.“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12):34

[4]孙国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J].上海农村经济,2008(12):22

[5]刘宁侠,张云玲.我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壮大[N].青海日报,2010-2-24(6)

[6]曹建勋,吴晓杰,张理廷.海东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劲与模式探析[J].青海金融,2010(3):17-21

[7]彭新宇,金发忠.论特色农业的理论内涵及发展模式[J].湖湘论坛,2006(5):65-66

第4篇

关键词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特点;问题;对策;内蒙古太仆寺旗

中图分类号 F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79-02

近些年来显现的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农牧业生产中十分重要,能够对农民增收起到促进作用,并推动现代化农业建设。2007年,我国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从此我国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开始迅猛发展,到2011年第三季度末,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8.43万家,并呈现出产业分布广泛、服务内容多样的特点,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突出亮点之一[1]。内蒙古太仆寺旗作为我国北部欠发达地区,为实现该地区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全面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有效解决制约该地区农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并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将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2007年,太仆寺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太仆寺旗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1 太仆寺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内蒙古太仆寺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南与河北省交界,土地面积3 415 km2,其中,耕地占7.67万hm2,有1个苏木、1个乡、4个镇和174个行政村,人口数20.9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占16.97万人,占全旗总人口的81%[2]。

早在2002年太仆寺旗就开始在农牧区推广以协会、联户为主要发展模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旗成立从事蔬菜、马铃薯种植业,奶牛、肉牛等养殖业及农机服务、农资产品购销、农林生产经营、旅游等几十家农牧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2007年,太仆寺旗第一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正式登记注册。从此,太仆寺旗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11年,太仆寺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446个,注册总资金达3.2亿元,包括6个苏木乡镇、140个嘎查村,占行政村总数的80%,覆盖农牧户近6 000户,吸纳会员2.2万人。与此同时,254家合作社投入运营,覆盖农牧户4 546户、13 826人,实现净利润2 156万元,合作社成员通过合作社人均增收1754元。2012年,太仆寺旗新注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13户,累计注册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59个,注册总资金达5.2亿元,覆盖农牧户近6 500户,吸纳会员3.2万人。从从事行业上来看,太仆寺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范围以种、养为主,其中种植合作社178家,占总数的30.3%,养殖合作社229家,占总数的39%;农机服务合作社89家,占总数的15.2%;其他类型合作社91家,占总数的15.5%。截至2012年,共有195家已经营且盈利的合作社,实现利润逾3 700万元,平均每家合作社净盈利超过18.9万元,入社农牧户依靠合作社实现户均收入10 115元,人均2 981元。可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农牧区的带动作用显著。

2 太仆寺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太仆寺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程度与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相呼应。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合作社建设发展也较好。位于东部骆驼山镇、千斤沟镇以及宝昌镇3个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上,数量、效益、规范程度以及带动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全旗领先水平;相对而言,西部红旗镇、幸福乡在合作社建设上则相对滞后一些。

目前,太仆寺旗农牧民种植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强于养殖业合作社。以园区形式建立的太仆寺旗种植专业合作社已达到34个,该类合作社社员主要是以土地入社,因此社员与合作社关系较为紧密,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与此相对,绝大部分养殖业合作社受合作社发展规模、程度等多方面原因限制,带动作用相对有限。

太仆寺旗农区合作社发展速度比牧区合作社发展速度快。太仆寺旗农区专业合作社呈现经营方式多样和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的特点,在目前来看发展速度较快。与此相对,在牧区由于牧民们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所采用的经营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合作社发展的速度、数量、规范程度等方面暂时落后于农区。

太仆寺旗农区合作社组建形式逐步改变,并日趋多元化。太仆寺旗合作社组建形式从2008年的主要由村干部带头组建,逐渐演变为农民自发组织、返乡青年带动组建。并吸引了很多其他行业人员,他们认为农牧业发展较有潜力,积极投资到马铃薯种植园区、肉牛育肥基地等产业,加入到组建农牧业合作社的队伍中。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太仆寺旗农牧业合作社为致力于发展农牧业经营的人员提供了一个可靠并且成本低廉的法人主体地位,为他们进入市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太仆寺旗农牧民合作社建设逐步从单一的传统种养为主,向加工、贮藏、销售以及特色种养殖多元化方向发展。在2008年太仆寺旗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之初,绝大部分合作社都围绕着 “薯、蔬、乳、肉”四大主导产业开展,从2009年开始,特别是到2010年,随着太仆寺旗加工、贮藏、销售和特色种养殖合作社日益增多,合作社之间的交流也逐渐频繁,为以后太仆寺旗合作社向各类市场开拓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3 太仆寺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

合作社规模较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够强,生产技术服务层次也偏低,大多只停留在初级产品生产和销售层上,没有进行深加工、精加工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合作社,具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合作社不多。有的合作社入股社员仅5~10户,并且基本处于松散状态。而有的合作社仅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依照市场价收购农产品,为农产品贩销组织披上了合法的外套[3]。

3.2 合作社的管理不够规范,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大部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多数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并且运作不够规范,很多章程制度只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中,形同虚设。利益分配机制不明,有的合作社并没有建立契约约束机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成员间也没有签定具有法律效力的产供销合同和利润返还合同,合作社成员利益得不到保障,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意识,甚至出现了市场行情好则抵制合作,行情差就来合作的现象。不仅如此,有关部门对农牧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审批不严,监管不到位,只管审批不管发展,不重视质量,使得不少动机不纯的入社成员有机可乘,他们抱着得到政府资金、贷款扶持或从中套取相关政策赚钱的心态参加合作社,让农牧民合作社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3.3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水平低

目前,参加农牧民合作社的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相对较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农牧业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缺乏对当今国内外市场动态的掌控能力,导致经营决策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身条件也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以上2个原因共同导致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业务技术不高、信息掌握度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硬伤,成为阻碍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4]。

4 太仆寺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策

4.1 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带动能力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坚持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参加而不包办的原则,尊重农牧民的首创精神,坚持以农牧民为主体,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三项原则。并从太仆寺旗主导产业和农产品着手,支持农牧区各种生产大户、营销大户、经纪人和农牧业技术人员利用生产、经营、购销和技术优势组建农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围绕着支柱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农牧民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自身的资金、信息、管理和加工、流通优势建立农牧区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引导、扶持等多种方式,对那些章程规范、功能较健全、制度较完整、农牧民得到较多实惠的专业合作社树立为典型,实行动态管理,以点带面,带动本地区其他合作社良好发展。

4.2 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对合作社的规范管理,严格遵守合作社的章程规定,认真履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确保合作社成员的主体地位和经济利益。积极探索在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并应用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合作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和市场化经营管理。建立契约约束机制,完善分配机制。合作社与其成员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供销合同和利润返还合同,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加强审批监管,发挥监事会和社员共同监督机制,公开社务、账务,避免动机不纯的人员有机可乘[5]。

4.3 注入科技力量,提高管理水平

各级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阳光工程”等,加强对农产品经纪人和合作社成员,尤其是对合作社的负责人和种养殖大户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方法,能够熟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熟悉现代农业、市场经济、经营管理以及法律新知识,能够牢牢抓住市场需求,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此外,加大奖励政策,鼓励当地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发展,聘用农牧业技术类人员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为农牧业专业合作者注入新生技术力量,增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6]。

5 结语

太仆寺旗作为我国北部欠发达地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合作社发展程度与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呼应;种植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强于养殖业合作社;农区合作社发展速度比牧区合作社发展速度快;合作社组建形式逐步改变,并日益趋于多元化;合作社建设逐步从单一的传统种养为主,向加工、贮藏、销售以及特色种养殖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之中,太仆寺旗农牧业合作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具体可总结为以下3点:一是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二是合作社的管理不够规范,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三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针对这3个方面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带动能力;二是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注入科技力量,提高管理水平,对太仆寺旗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并为其他地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

6 参考文献

[1] 李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影响因素: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2.

[2] 东方.对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报告[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5):34-36.

[3] 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亟待支持与规范——对锡盟太仆寺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8(9):27-29.

[4] 裴秀峰,李贵全.太仆寺旗跃进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9(2):16-17.

第5篇

但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现代农业,使我国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必须扎扎实实从基础工作入手,明确其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通过较长时间(20-30年)的建设,才能实现。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只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发展后劲才会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既取决于土地、生产资料、机械和人力投入的多少,也取决于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农业抗灾能力的强弱。在建设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且最终要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来检验,只有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表明一个国家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2.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土地和劳动生产率高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这意味着使用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会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或者使用较少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出同样数量的农产品。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和自然资源困乏等问题,继续靠投入这些生产要素来增加农业产值已经受到很大制约,因此,不断提高土地和劳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率更应当成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着眼点。

3.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相对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农机、灌溉、道路、电力、农资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也需要相应组织、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同时还需要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对农业支持保护、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化。必须将几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和强有力的支撑。

4.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工农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仅从农村角度来人手是不够的,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加快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引导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健康协调发展,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现代化及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

5.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农业不仅仅是一个产业部门,具有特定的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功能,肩负着保护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使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农业多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带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农业不断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有效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二)阶段性目标

1.近期目标(2011-2015)

到2015年,建设中国现代农业要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主要农产品供给保持平稳增长。保持1.2亿公顷的耕地面积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39亿吨以上,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棉花、油料和糖料产量分别达到1041万吨、3543万吨左右和14789万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稳中求升;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1213万吨、4109万吨和8688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919万吨。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4959元/人;土地每公顷产出达到20483元。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更加合理,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农产品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建成;农村产业结构更加协调,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要降到35.12%以下;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62:l;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1%。

――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应达到55%;7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量达到6人以上;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化肥、农药利用效率提高到40%;全国每公顷农机总动力要达到7千瓦以上;有效灌溉率达66%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农产品商品化和深加工程度进一步提高,初步改变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增收困难的状况。

――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要大于8.4年;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8%;基尼系数保持在33%-36%之间;农村居住质量指数进一步提高到66%。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960万公顷,粮食主产区排灌标准提高到5-8年一遇;解决1.2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式饮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65%;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35%;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40万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农村信息化程度达到55%;积极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染源,使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普及和巩固九年制农村义务教育,农村教育条件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部覆盖到农村居民,形成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全面建立农村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65%和98%;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03元,年均增长7%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要达到45%以上。

――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建设取得良好进展。农业成灾率减少为41%,森林覆盖率达到20.47%,农业面源污染区域综合治理率达到60%。

做好这一时期的各项工作,要努力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2.中期目标(2016-2020)

到2020年,建设中国现代农业要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主要农产品供给保持平稳增长。粮食供给能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的水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65亿吨,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棉花、油料和糖料产量分别达到1245万吨、3796万吨和16912万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需求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2980万吨、4739万吨和1149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829万吨。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5349元/人;土地每公顷产出达到21528元。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农业内部结构更加合理,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农产品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基本建成;农村产业结构更加协调,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要降到30.38%以下;力争农产品加工水平、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有较大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超过3.51:l;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5%。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大干60%;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量达到12人以上;全国每公顷农机总动力要达到9千瓦;有效灌溉率达8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实现绿色农业生产;农产品商品化和深加工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5%以上,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超过60%,更大程度地改变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增收困难的状况。

――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要大干九年,既达到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5%;基尼系数保持在30%-35%之间;农村居住质量指数进一步提高到80%。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850万公顷;粮食主产区排灌标准提高到8-10年一遇;基本解决全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式饮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80%,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50%左右;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00万公里;加大农村通讯网络覆盖面积,农村信息化程度达到60%;加大农村垃圾和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普及和巩固九年制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实现村村有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建立农村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农民养老保险全面覆盖;继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69元,年均增长7%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要达到55%以上。

――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建设取得良好进展。力争使农业成灾率降低到35%;森林覆盖率达到21.69%;耕地面积损失明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区域综合治理率达到70%,农村化肥、农药、地膜等得到合理使用,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通过这一时期的工作,继续为下一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准备必要的条件。

尽管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如下难题:

(一)现代农业发展受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制约。中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作为世界上40多个缺水国之一,依然有不少地方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换来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经济发展和水土流失加快,耕地面积―直呈锐减趋势,耕地质量的减退,以及建筑业对耕地的掠夺,极大地影响现代农业发展;淡水资源总体短缺,时空分布不均,不少地方超量开采地下水,缺水将成为制约许多地区农业发展的瓶颈;农业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局面没有改变,台风、酷暑和严寒等极端气候现象发生的概率增加,区域性、季节性的干旱、洪涝灾害交替出现并有加剧的迹象。

(二)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水平低。总体而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抗灾减灾的能力不强仍是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的问题,已经由农业生产环节转向农业产前、产后环节。中国很多水利设施,不仅多年来没有新的发展,而且不断老化失修。如在许多农业主产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欠账多,许多水库不能灌溉。每遇严重灾害,单产和总产都要下降。农业产前、产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加剧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和拓展农产品市场的风险,导致农民来自于农业的收入容易出现较大波动。

(三)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升高。现代生产要素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农业生产领域,农业外部成本如物质和服务费用支出增长加快、份额提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方面导致土地要素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也带来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农业土地、劳动力要素价格上升,农业生产高成本,对农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一方面,高成本导致粮食和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种粮口粮化、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粮食和农业安全面临的考验越来越严峻。如果没有有力的政策举措和机制创新,粮食和农业生产萎缩的风险是存在的。另一方面,农业经营的高成本也将促使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业政策调整。

(四)农业科技进步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足,科技人员数量不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不够,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前进的步伐。目前的农业科技依然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许多农业科研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农业科技人员少,组织机构不健全。全国有约1/3的乡镇、3/4的村尚未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三是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活动经费少,影响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四是农民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较低。

(五)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劳动生产率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农业资源利用的空间缩小,加之农业自身的粗放式经营,小规模的农户分散经营方式不仅生产和交易成本高,影响劳动力及农业固定资产的充分利用,而且也制约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致使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第6篇

(1)畜牧业要突出效益,结合实际,以牛则牛、以羊则羊、以禽则禽、以猪则猪,抓好品种改良,特别是牛和小畜,加快出栏,提高商品率,要改变以往重存栏轻出栏的现象,牲畜如果不变成商品,你说畜牧业增收了多少元,那是空谈,别人不相信。

(2)在大畜(黄牛)改良上要坚持以冷配为主的原则,首先强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加大对黄牛改良的宣传,充分发挥黄牛配种站的作用。

(3)确定细毛羊为今后发展的主要畜种。细毛羊是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毛为优质,其肉香味美,开发潜力巨大,草料不足与管理落后,其品种退化、毛率高的问题日益突出,提高其品种生产性能,使地方品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加强对适龄母畜的管理。为了切实保护适龄母畜这一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防止私屠滥宰适龄母畜行为的发生,确保适龄母畜的持续增长,对提高出栏率、商品率和促进农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5)狠抓种公畜的鉴定及土种、劣质种公畜的去势工作。

(6)由于沙湾县把提高农区畜牧业质量和效益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已初步得到转变,畜牧业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加强牲畜疫病防治,特别是在防治五号病工作上,根据自治区、地区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疫情的传入途径的封堵,加大宣传力度,严禁到外地和疫区购买牲畜,成立兽医防疫执法监督检查小组,禁止外地牲畜、没有耳标及未进行五号病防疫的牲畜进入市场,其次加强五号病疫苗注射,制定防治预案,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确保畜牧业安全。

2重视基层畜牧业人才队伍,强化服务体系

(1)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据调查,畜牧系统基层站所中级以上职称占20%,本科毕业生不到30%,绝大多数是中专生,其中大部分是聘用人员,由县乡财政给予补助。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并且严重的老龄化,科技人员技能不高,知识老化,牧区科技机构建设缓慢,成为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2)一方面是基层科技人员的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现有的各种条件还不能使基层科技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责、权、利划分不清,待遇低,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

(3)现有的招录体制存在着缺陷,基层科技人员编制少,该进的人进不来,仅有的编制往往被其他非专业技术人员占据,而真正的畜牧人才无用武之地,村级防疫员成为牲畜防疫任务的执行主体,但是村级防疫员的工资待遇在绝大多数的地方一直未能解决落实,队伍不稳定,影响防疫工作的正常进行。

(4)经费严重不足,正所谓“有钱养兵,无钱打仗”。

3立足长远发展,打实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区畜牧业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近几年沙湾县重点进行了以畜圈改造、乡镇兽医站、配种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改变了以往畜圈存在布局不合理,无法保温、通风和干净卫生,饲草料浪费严重等不适宜牲畜正常生长的实际,为规模养殖和改变传统落后的养殖方式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强化乡镇兽医站,牛、羊配种站建设。

第7篇

【关键词】农区;畜牧业;发展;问题;对策

1 畜牧业发展现状

永胜县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衔接部,处于金沙江流域地区,其地貌多异、地势起伏、海拔高差大、气候差异明显。全县辖15个乡(镇)、147个村民委员会、1453个村民小组,有23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县。2012年,全县总人口达40.15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6.35199万人,实有耕地面积为35600hm2,人均耕地720m2,耕地复种指数达155.1%。该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蚕豆、花生、油菜、甘蔗、烤烟以及各种蔬菜等。该地人均有粮448kg,农民人均纯收入2804元,农业总产值为132034万元。该地畜牧业以农区散养为主,至2012年末,全县畜禽存栏达1773591头(匹、只、羽),家禽存栏883598羽,其中鸡存栏805389羽、猪存栏302238头、牛存栏118923头,羊存栏400648只、马属68184匹,出栏猪230158头、肉牛32443头、肉羊153551只,出栏家禽843598羽,其中鸡出栏784390羽。生猪、肉牛、肉羊出栏率分别为76.16%、27.28%、38.32%,肉类总产量为30956t,奶产量为1260t,禽蛋产量为969t,全县人均占有肉奶蛋量88kg。2012年,本县的畜牧业产值达1.75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植,按照无公害畜牧业发展的要求把畜产品稳定供给和农民增收作为主要奋斗目标。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迅速提升畜牧业的整体水平,加快推进畜牧业由粗放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由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由家庭副业向支柱产业转变,从而使全县畜牧业得到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2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 农户养殖观念落后,思想认识低

一家一户分散饲养仍是我县畜禽养殖业的主要方式,但大多数农户只顾眼前利益,农民的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还没有把畜牧业作为长远的增收项目来抓,规模化程度低,其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较低;其次,缺乏经纪能人和管理能人,没有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没有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意识。一方面是“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的传统养殖观念仍然很强,发展商品牛、靠养牛致富的观念和意识在老百姓心目中仍很淡薄;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赚钱渠道的增加,相当一部分农民也不太愿意从事周期长、风险大的养殖业。

2.2 畜牧业的经费投入不足,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建设亟待加强

由于县财政不富裕,近几年来,全县虽对发展畜牧业的经费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高,投入仍然不足,致使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手段落后。目前,全县还有40%的乡镇畜牧兽医站无房或危房,基层畜牧兽医站职工工作和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缺乏必要的防疫、检疫、监测等设备,这严重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畜牧业的发展。

2.3 畜牧业规模化企业少、规模小、标准低,带动辐射能力不强

近年来,全县在畜牧业产业发展上培育了一些规模化养殖企业,这些企业在畜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难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生产,畜牧业的发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方式上。二是除三川集团外,大多数企业无论从经营规模、开拓市场的能力、产业化程度,还是科技含量等方面都显得比较弱,尚处于起步阶段。三是三川集团和农户之间如何分享加工、销售的平均利润以及使三川集团与农户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四是扶持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企业对此反映强烈。我县畜牧业生产方式仍以传统的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饲养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现有龙头企业实力弱、效益差,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差,绿色无公害畜产品不足,畜产品竞争能力低,辐射示范作用不强,缺乏带动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

2.4 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在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方面,尽管这几年发展比较快,建立了很多人工授精点,而且大量引进了优良种畜,但治标不治本,而且在从外地引种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品种质量差,带病引入等。总体上看,我县尚未形成适合品种改良和良种畜禽的繁育体系,特别是大牲畜品种改良发展缓慢,这对于解决我县畜产品结构性不合理和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问题极为不利,这是全县畜牧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

2.5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不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县级虽然建立了防疫机构,但力量薄弱、设备不足;乡镇一级动物防疫机构尚未健全完善,乡镇领导对畜牧兽医站工作不够重视,在站内工作紧、任务重的时候,站内职工还经常被乡镇政府抽调去干政府工作,没有时间去干自己的业务工作;基层站所工作经费不足、设施简陋、队伍不稳定、工作量大、人员组织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技术职称低,部分站所人员系近年畜牧系统考核招聘的应届毕业生,无基层工作经验;科技队伍处于青黄不接时期,面临断层状态;村级兽医员的工资报酬偏低、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不精等问题也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由于我县的山区乡镇比较多,开展动物防疫工作难度较大,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这是全县发展畜牧业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6 畜牧队伍的素质亟待加强,科学技术饲养水平有待提高

全县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虽然比较健全,但由于长期以来畜牧兽医的体制原因,使得我县畜牧系统干部职工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比较差、服务意识不高,很多人一心扑在赚钱上,工作责任心不强、学习自觉性不高、业务能力差,不能对养殖业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导致品种落后、管理粗放、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不明显。在农村,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很普遍,在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科学技术来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人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等,这些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7 畜牧业信息化落后,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

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畜牧新科技在我县难以迅速推广应用,使得养殖成本过高、效益太低,且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导致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和农民增产不增收、产品滞销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老百姓不能及时地了解市场经济行情和外界的养殖信息,不能适应市场和价格变化的要求,生产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县畜牧业的发展。

2.8 管理粗放和经营落后造成自然草场退化严重

长期以来存在着对自然草场利用不合理、管理粗放和经营落后的问题,造成自然草场退化。由于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对草山草坡管理不科学,投资少,对草山只利用不建设,只向草山索取而不向草山补给,加之病虫、鼠害的侵袭以及农户开荒建房、泥石流等的影响,造成森林面积减少、草场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加之由于草场严重超载,使我县草食动物饲草严重不足,加之人工种草工作在一些地方没有做实,饲料的加工利用没有跟上,这些都制约了我县草食畜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畜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针对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畜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二个重点,发展四大产业,健全四大体系,狠抓六大工程”来加速畜牧业现代化步伐。“一个目标”,就是始终以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规范和提升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以及农民增产、增收致富为目标;“突出二个重点”就是以绿色生态畜牧业建设为重点和以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及养殖小区经营为重点;“狠抓四大产业” 就是狠抓生猪、他留乌骨鸡,三川火腿,云岭黑山羊四大特色产业的发展;“健全四大体系”就是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安全生产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和生态环保体系4个体系;“狠抓六大工程”,一是完善体系强化队伍建设工程,二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三是建立一乡一品工程,四是大力开发饲草饲料工程,五是动物保护工程,六是加大畜牧业科技扶持及扶贫工程。

3.1 一个目标

根据我县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彻底打破“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商品经济观念。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畜牧业提质增效步伐。继续坚持“提高品质、增加总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实现畜牧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畜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的目标进行。

3.2 突出二个重点

(1)政府要从我县的实际出发,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食品安全,把指导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当做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来抓。

(2)政府要大力扶持发展养殖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推动养殖小区的建设步伐。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带动农民、滚动发展”和“谁有能力谁牵头,谁牵头扶持谁” 的原则,从用地、贷款、贷款贴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扶持和改造现有畜牧养殖、加工企业和畜产品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养殖大户、经济能人和私营老板的作用,积极兴办畜牧产销专业协会及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群,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3.3 发展四大产业

(1)根据我县的生猪养殖实际,结合国家对生猪养殖的扶持力度在我县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为消费者和三川集团发展三川火腿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做好我县的菜篮子工程提供有力保证。

(2)结合他留乌骨鸡的国家级地方品种遗传资源名录申报成功的这一契机,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在全县做好他留乌骨鸡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把我县的特色优质产品牌打出去,做强、做大、做优他留乌骨鸡产业。

(3)根据我县现在三川火腿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占有力,加大对三川集团的扶持和引导,结合我县的生猪养殖规模,实施重点突破。要按照市场发展规律,瞄准国内、外大市场,着力在初加工和深加工上做文章,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依靠龙头、带动农户,形成“公司+农户”、“市场+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大力发展三川火腿产业。

(4)近年来,我县实施了云南省商品牛羊基地建设、国家秸秆养羊示范县建设、云南省优势肉羊产业带建设、云南省肉牛肉羊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等重大项目,全县养羊业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永胜黑山羊由于其优良饲养环境和独特的风味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国内外有良好的声誉和市场,我县已成为滇西北最大的商品牛羊交易集散场所。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大力发展云岭黑山羊的养殖,可为我县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又一经济来源。

3.4 健全四大体系

3.4.1 科技服务体系

(1)建立畜牧部门、养殖专业化、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动的畜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挥产供销一体化的带动优势,加快先进科技的推广普及力度。

(2)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畜牧科技人员积极投入畜牧生产管理第一线工作中去,开展畜牧科技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把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养殖技术成果运用到畜牧生产中。

3.4.2 安全生产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好《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宣传普及。

(2)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好畜牧产品的精深加工,调整发展思路,由又快又好发展改变为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强化畜产品质量意识和标准意识,发展优质安全的畜牧业新产品。

(3)健全动物检疫和防疫监督机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强化县、乡、村级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体系建设。

(4)以畜产品安全、卫生为标准,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监测和管理体系,保障畜产品生产安全、环境安全、消费安全。

3.4.3 信息化服务体系

根据市场的需求组织畜牧业生产和提供畜禽产品,把提高畜产品市场占有率放在发展畜牧业的首位,完善畜牧业信息化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畜牧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和畜牧业信息收集、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建设,完善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服务,加强畜牧业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实现生产、流通两手抓。

3.4.4 生态环保体系

(1)建立生态畜牧环境监控体系,狠抓畜牧环境污染问题;推广环保生产技术,如养殖场废弃物零处理技术等,定期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和生产实践指导。

(2)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引导养殖户科学使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实施无害化生产,降低有毒有害残留物和污染。

3.5 狠抓六大工程

3.5.1 完善体系,强化队伍建设工程

(1)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站所的工作、生活环境条件,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

(2)加强理论学习。把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畜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新的业务知识作为畜牧系统学习建设的首要任务,加深理解和把握,切实做到入脑入心,不断提高理论业务水平。

(3)扎实抓好各种学习教育活动,统一和提高畜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着力解决部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单位制度建设,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依照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迎难而上,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县畜牧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发展中的难题,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三个转变”,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胸襟、开阔思路,站在全局高度思考和谋划发展,在比较借鉴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基层”为主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保证服务质量。由局领导带队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基层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抓好畜牧机构队伍建设。强化畜牧队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打造一支“忠于职守、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畜牧队伍。

3.5.2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

(1)坚持外引品种与选育本地特优品种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以猪和牛、羊为重点的“繁、引、推”相结合的良种体系建设,加快猪和牛的人工授精网点建设和技术推广,逐步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与杂交改良体系。

(2)加强地方良种保护和生产开发,大力发展优质杂交猪、杂交牛、羊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云岭黑山羊、他留乌骨鸡等特优产品的开发利用,不断扩大名特优品种的群体数量,实现养殖生产结构的多元化,建成具有我县特色、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种和品质结构。

(3)加强品种选育工作。加强品种选育是良种工程建设的长远大计,要改变过去重引种、轻育种的倾向,把品种选育工作提到重要日程上来,组织引导建立我县种畜禽繁殖场,要在省级品种选育和育种协作组织、重点种畜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品种选育、保护和育种新机制,确保我县良种需求。

3.5.3 建立一乡一品工程

(1)生猪生产形成以粮食主产区的三川、期纳、程海、涛源等4个乡镇为主,以大安、光华、顺州为辅的发展区域;

(2)云岭黑山羊生产形成以金沙江沿线和山区河谷地带的仁和、六德、大安、顺州为主,以东山、东风、松坪为辅的发展区域;

(3)他留乌骨鸡生产形成以他留乌骨鸡国家级地方品种遗传资源名录申报地六德为主,以永北、仁和、大安、松坪为辅的地方生态优良品种的发展区域。

(4)肉牛生产形成以永胜县经济作物区的期纳、涛源、片角为主,以程海、顺州、永北为辅的发展区域。

3.5.4 大力开发饲草饲料工程

(1)以饲草饲料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技术为重点,加强饲草饲料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及饲料工业体系建设,加快推广普及农作物秸秆氨化青贮和工业化饲料等饲草饲料的科学生产与利用技术。

(2)根据永胜畜牧业发展的现状,要用好田、好地大力推广优质牧草的人工种植,改善我县牧草草场的退化情况,结合退耕还林大力推广木豆植物,秋、冬季利用闲置耕地大量种植黑麦草、绿肥等牧草,制作风干草和草粉来解决草食畜冬春季节的缺草问题。

(3)在全县范围内利用现有的农作物产品,运用科学的方法添加预混料制作饲料,改变我县以往有啥喂啥的现状,合理搭配饲料,提升饲料品质。

3.5.5 动物保护工程

(1)围绕生产安全畜产品的目标,分期分批建立和完善全县各级兽医行政执法、技术支持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增强应对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的预防、控制的快速反应能力。到“十二五”期末,建成功能较完备的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实验室、饲料检验室和畜产品安全监测室。

(2)把强化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目标实现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落实好疫病控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实行群防联控,抓好疫病监测、预报、控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及重大动物疫病快速反应机制,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免疫注射工作,建立高质量的防疫保护屏障。

(3)认真抓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检疫工作,杜绝病害畜禽产品上市,把动物检疫从流通环节中移到动物饲养地,有效杜绝畜禽疫病在流通环节中的传播。积极开展涉牧生产资料及畜产品安全的监测工作,解决好畜产品安全问题,促进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4)建立与健全防疫体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的建设,解决好村级防疫人员的待遇问题;强化动物免疫、检疫、诊疗、监测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全面提高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牧业的生产安全。

(5)加强饲料、兽药质量标准监督等体系建设,依法实施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严禁假劣饲料、兽药上市,禁止使用有毒、有害、高残留药品和添加剂,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确保畜牧业生产投入品的质量安全,清理整顿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其做到有证规范经营。

3.5.6 加大畜牧业科技扶持和扶贫工程

(1)全县畜牧系统实行中级职称挂钩养殖大户联系制度,把先进的畜牧科技知识带到农户中去,为养殖大户解决一些实际的养殖方面的问题,提高畜牧业养殖的科技含量。

(2)积极运用财政贴息、补助等手段,大力吸引、鼓励和组织更多的信贷与社会资金投入到畜牧业经济发展中。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创新贷款方式,增加扶持畜牧业的中长期贷款数量。通过多渠道投入,建立和激活以财政资金为导向、以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招商引资为补充、以养殖户投入为基础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形成政府与市场互为发展、互为补充的投融资格局。

第8篇

关键词 现代农业;项目;成效;做法;宁夏隆德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09-01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是宁夏自治区2010—2011年扶持隆德县做大做优马铃薯产业的强农惠农项目,是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实现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对建立和完善隆德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年批复新建10 t马铃薯种薯贮藏窖300座,60 t 60座,1 000 t 20座,2 000 t 27座;建设原种繁育基地93.3 hm2,一级种薯繁育基地1 066.7 hm2;每年建设马铃薯新品种示范66.73 hm2,核心示范区6.73 hm2。项目的实施为加快推进隆德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努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1 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

1.1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夯实,产业发展后劲全面提升

通过项目的建设,使马铃薯贮藏窖建设规模明显扩大、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形成了种植生产和贮藏销售等环节相互依存、相互支撑推进的产业体系,马铃薯产业发展后劲积聚提升[1]。

1.2 加速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步伐,促进提质增效

在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农民、企业、合作组织参与种薯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日益提高,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提质增效态势强劲。2012年建立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103.3 hm2,一级种薯繁育基地400 hm2,建立优质种薯基地1 000 hm2,带动全县种植马铃薯1.03万hm2,平均鲜薯22 245 kg/hm2,总产鲜薯23万t,总产值2.3亿元,人均马铃薯纯收入达到442元,马铃薯纯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 640元的9.5%。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

1.3 鲜薯贮藏能力提升,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

以隆德县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全面提升马铃薯贮藏保鲜能力为抓手,以马铃薯产业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建设为重点,完成高标准马铃薯贮藏窖382座,新增贮藏能力3.86万t,鲜薯贮藏能力达到6万t以上。按新修建马铃薯贮藏窖可减少贮藏损失7%计算,能挽回经济损失3 500 t,价值560万元。通过贮藏,进行反季节销售,收入更高。不仅延长了马铃薯产业链条,还带动企业、合作组织有序发展,加快了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1.4 “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

通过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核心示范区,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设备“四新”技术得到推广,全面提升了马铃薯产业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主推马铃薯优质脱毒种薯陇薯3号、青薯9号等新品种7 946.7 hm2,使主导品种应用率达到76.9%,种薯脱毒率达到48.9%,较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主推马铃薯抗旱节水、脱毒种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种植、贮藏保鲜关键技术,使马铃薯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3 533.3 hm2,机械化率达34.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0 333.3 hm2,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100%,使马铃薯产量由2009年的17 145 kg/hm2提高到2010年的22 245 kg/hm2,平均增产4 140 kg/hm2,增长24.1%。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领导和管理工作,隆德县政府专门成立以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农牧等部门及相关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3]。同时成立由县农牧局局长任组长,农技中心、农机中心、种子管理站及相关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负责,确保项目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2.2 创新机制,强化支撑

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围绕重点建设区域,进行集中建设,形成规模效益。项目乡镇积极引导农民,促进现代农业集中连片布局,向区域化、规模化、园区化、效益化方向发展。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推动、科技支撑、企业引领、大户带动、农户参与的运行机制,推动隆德县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加强与青海农科院、甘肃农科院、固原农科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观摩、培训活动,为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真正形成农户+营销组织+市场的利益共同体,在技术、信息服务、产品流通和规范市场等方面形成一条龙服务。

2.3 整合资金,加强管理

各资金整合单位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建设,积极筹措项目资金。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监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并建立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项目资金实行报帐制,县财政安排的整合资金由有关部门单独设帐管理,及时做好台帐和备查帐目等档案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项目批复实行专户、专账管理,保证会计记账凭证真实,账薄记录清晰,做到专款专用,不截留、挪用,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4]。

2.4 创新品牌,开拓市场

以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为契机,依托六盘山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着力打造“六盘馨”种薯品牌,进一步扩大隆德马铃薯的品牌优势与市场占有份额,推动全县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5]。同时,加大宣传和产品推介等工作力度,搭建品牌培育和销售平台,努力提高本地市场和外埠市场开拓能力,推进外向型企业发展进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积极宣传隆德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发展前景、独特优势、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为全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大基地种薯收贮推广力度,按照“一品一窖、一级一窖”原则,积极组织隆德县隆丰种业公司,观庄乡鑫馨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隆德县六盘馨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对原种基地、一级种薯基地所生产的种薯进行收贮,确保种薯不流失、不混杂。严格品种级别分级贮藏,提高种薯质量。

3 发展建议

(1)加大对马铃薯核心示范园区建设扶持力度,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普及推广力度。

(2)提高种薯贮藏窖建设标准,配套相关温湿度调控设备。

4 参考文献

[1] 戴兴临,汤洁,张弢,等.江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8-190.

[2] 靳淑琳.固原市马铃薯发展的优势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97,115.

[3] 余贵先,雷昌云,刘克文,等.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0(2):483-486.

第9篇

农村商业银行扎根于地方,营业网点遍布所辖乡镇,极大方便了广大客户就近办理各种业务,为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面貌日新月异,资金需求也不断扩大,加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投身“三农”市场,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竞争态势。本文就此进行相关探讨。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三农”根基深厚和内、外部的基础设施薄弱并存

农村商业银行前身为农信社,因农而生,为农而改,靠农发展,因而与“三农”根基深厚。而且农村商业银行为县级法人单位,决策链短,机制相对灵活,在信贷流程、信贷审批、贷款品种创新上都更为简洁高效,在提供金融服务决策方面反应更快、效率更高,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但内、外部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从内部看,农村商业银行的基础薄弱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人才结构层次较低,经营管理水平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受到了一定制约。从外部看,因属于地方性小金融机构,辖区外没有分支机构或机构。基础设施是银行经营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的薄弱,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功能的拓展。

(二)产品优势和竞争同化现象并存

农村商业银行的银行卡等产品一直对客户免收年费、工本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费、ATM机跨行取现、刷卡等相关费用(基本实现零收费),电子银行等产品也实现跨行转账免收手续费,且到账及时,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在贷款利率定价及贷款品种创新上都倾斜于“三农”、小微企业,农民及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对农村客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但是随着竞争性的金融制度推行,更多金融机构把目光投向农村市场,农业银行、邮政储蓄、村镇银行,甚至是城市商业银行也争相在农村设点。原有农村市场被“瓜分”,而且有些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实质上是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报率高的领域,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所抽资金不用于支农,而是投向房地产、矿山等高利润非农行业或热衷于追捧财大气粗的高端客户。再加上互联网金融兴起,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错综复杂,组织资金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网点众多优势和业务创新能力较低并存

农村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覆盖了广袤的农村,因此往往在机构网点、员工人数、服务对象、存贷款总规模、纳税总额上都占绝对优势,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者。但是,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范围有限,经营领域受区域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基本局限于当地。资本规模小,在信用条件、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劣势。给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金融风险,制约了业务创新能力。

(四)从业人员的地缘优势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并存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员工基本来自当地招聘,多为本乡本土居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熟悉,对每个农户的家庭情况了然于心,多年积累的地缘、人缘、亲缘优势非常明显,农民对其怀有浓厚情感,是一种典型的“草根金融”,不是其他金融机构一朝一夕就能替代的。但是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业务营销意识不及其他商业银行,主动营销产品的少,被动等待上门办业务的多,服务方式落后,创新能力不足。普通服务人员多,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少。有的服务方式理念落后,对市场的把握欠缺,导致难以提供优质高效的、真正贴近“三农”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位与发展

(一)立足农村市场,挖掘潜在群体,努力成为区域内最优

当前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很多地区二、三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除小规模经营农户外,农村中小企业等各类业主,其金融需求已突破传统农业的融资需求。作为农村商业银行,应凭借其在农村地区的特有优势,深度挖掘农村市场。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中小金融企业,一方面要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坚决把市场定位在农村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民等目标市场上,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随着农村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和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兴起,培植优质的农户投资者和中小私营企业作为自己的长期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一方面要改进服务,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工具,拓宽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品种, 充分发挥在农村的机构网点优势, 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特色。

(二)迎合农村需求,加强金融创新,建设有特色的地方性商业银行

一是推进产品创新,开发出贴近农村、贴近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快服务方式和业务工具的创新,加大产品营销宣传力度,尤其是在利率优势、银行卡产品优势等方面,着重从农村年青客户入手,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通过“便、利、亲”优质服务来吸引农村青年等潜在客户。二是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融资服务,农村经济中的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对金融创新产品也有需求。因此探索将其产品、存货、经营权作抵押担保,开展涉农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对个体户,开发各种个人金融套餐等,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项目融资,简化贷款手续,加快结算速度。三是在金融环境上,要积极研究金融市场和竞争对手。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和技术水平都相当有限,因而要积极向外扩展,与社会上各类金融机构达成全方位的合作,凭借金融创新拓展经营领域,创新业务经营模式,扩大营销渠道, 通过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整合现有产品,大力推进产品、业务的创新。

(三)加强内外部建设,引进战略投资者,全面打造精品银行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也需要不断调整。在逐步成长为地方性优秀商业银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由点及面发展,追求全面突破,打造全方位的精品银行,应该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