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的构成

时间:2023-07-14 16:35:57

导语:在传统文化的构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的构成

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诚信法制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历经五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中华文明的结晶,它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它对于人性的修养,对于社会道德的拯救,对于人类社会进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一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称之为国粹也当之无愧。但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并没有振兴我们中华民族,它没有使我们赢得;没有挡住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没有阻止的滋生;没有使中国快速强大起来。要尽快赶上发达国家,使我们成为一个强大的、民主的、文明的、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避免落后挨打,避免受制于人,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历来的改革创新之难,不是难在除旧制立新制,而是难在根除旧的文化思想体系。当我们谨慎的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导入个体的主体意识时,我们不仅看到了市场经济活力,也发现我们身边处处都有假冒伪劣、虚假广告、坑蒙拐骗、偷税漏税,恶意拖欠;当外国人用自己契约式的诚信标准,抱怨中国商人不守规矩,不讲诚信的时候,中国人还在笑谈外国人不懂“原则的坚定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结合”的中庸哲学价值;当中国人自己深感全社会的诚信在流失时,他们一方面还会为中国商人在国际市场因不守信用,得到的一时之利欢呼雀跃,另一方面,又被因这些违背“兔子不吃窝边草”祖训的“奸商””祸害而痛恨不已。在我们身边,从小学生雇“工”家庭作业,到大学生不守约还助学贷款,再到学者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这些行为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诚信的“绿洲”。当今社会不讲诚信已成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尽管大家深受其害,也激烈地谴责这种不道德行为,但光靠舆论宣传、道德约束是无法改变现状的。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按理说完成当代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应该是举手之劳,但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支点,反而被那些我们一直称之为“尔虞我诈、利欲熏心”西方国家纳入不诚信国家的“黑名单”之中,原因何在呢?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把不诚信的社会现象都归结为:西方资产阶级特有的、唯利是图的市场本性对我们的侵蚀,而当我们真正打开国门,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马克思当年所描绘的资本主义世界已不能同日而语了,它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完善的,具有法治信用的、开放式的经济形态。如果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今天,我们还把当前诚信危机归罪于市场经济,归罪于资本的逐利性,归罪于西方资产阶级的遗毒,那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主观臆断。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找找自身的原因,也好对症下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有其合理的成分,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它维护奴隶制度,反对社会发展,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社会的等级贵贱的统治秩序。从理论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是最讲诚信的,薄薄一本《论语》,就有23次谈到“信”的重要。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但其“诚信”伦理又是为统治阶级和强势群体维权服务的,他们讲“诚信”的“度”是有限的,其诚信的标准是双重的。早在春秋时期,儒家学者就把仁、义、礼、智、信作为“立人”的五德,但是儒家的“信”是要确立君、臣、父、子的次序格局,在这样一个社会诚信也必须服从等级划分,没有平等和公平的含义。例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就是说,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对老百姓可以不讲信用,只要哄过去就行;“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老百姓之间大多是以家庭和个人为中心,强调由血缘关系组成的一种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狭隘的诚信,在这种关系中,人们只对自己圈子内的亲朋好友讲诚信,对所谓圈子外的陌生人则要有所保留。所以中国的家长从小就对自己的孩子说:“陌生人给的东西千万不能吃,陌生人说的话千万不可信!”这种“内外有别”的诚信文化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反映在社会关系上就是蔑视法律的存在,重“礼仪”轻“契约”,重“义气”轻“责任”,以内部成员忠诚为基础的专制诚信。中国的这种“诚信”伦理对后人的影响延伸到国外,自然就形成了外国人对中国“诚信”伦理的怀疑,产生了对中国“诚信不良”的评价。

早在18世纪上半叶,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第十九章第二十节总结到:“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这特别表现在他们从事贸易的时候。虽然贸易会很自然地激起人们信实的感情,但它却从未激起中国人的信实。向他们买东西的客户要自己带秤。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是准确的秤,这是与那些对他有戒备的客户交易时用的。”到了20世纪,批评中国商人最具影响的人物当属马克斯・韦伯,他在1915年出版的《儒教与道德》一书中写道:“正如人们一再断言的那样,中国人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不诚实。与同样经历过封建社会的日本相比,似乎也难于统一起来。日本人在零售交易中讲诚信,中国人在零售交易中也不讲诚信。一个商品的‘定价’,即使对中国自己人而言,也显然是虚假的。中国人彼此之间典型的不信任,为所有的观察家所证实。”近一个时期,涉及到玩具、轮胎、水产品、糖果等中国制造的产品的一系列的事件使“中国制造”麻烦不断,境外一些媒体和人士纷纷对“中国制造”诸多“问题产品”口诛笔伐,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表报告称,中国是违反美国食品安全标准最严重的国家,对于这场“中国制造”引起的国际信誉危机,我们不排除一些国家和媒体恶意诋毁中国制造,企图借“妖魔化”中国制造来达到保护本国贸易的目的;但也无法否认个别出口的中国产品的确存在质量问题,我们没有理由不承担起国际责任,解决产品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已经意识到只有走以质取胜、掌握核心技术的先进制造者,才能争取国际信任,让狭隘的贸易保护主义无懈可击,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

其实,“怀疑、不信任”是人性的共同特点,西方人也不是天生诚信,林达的著作《总统是靠不住的》告诉人们:人就是靠不住的,而总统也是人,所以总统是靠不住的,只有通过“契约”的形式约束人性,迫使其诚信,这是一种被动的诚信;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所不同的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可以通过教化、修身而达到诚信,所以它的发展方向就必然走向靠道德自律的、高尚的“诚信”体系,这是一种主动的诚信,但古今中外,我未见“好色如好德者也”,其诚信建立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中国建立在不平等的、主动的基础上的道德诚信与西方建立在契约精神、平等精神基础上的道德诚信,是两种完全不同文化,这两种不同的道德诚信演变出不同的诚信理念。西方人的诚信理念是每一个人对其他的任何人都具有基本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责任的手段是社会契约,西方文化中的道德诚信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生活准则,它是对承诺和协议的遵守和兑现。西方社会形成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与合作,诚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上所有互不认识的陌生人,而不仅仅是熟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道德自律、不平等精神基础上的道德诚信,本质是为强势服务的,有利于强者,不利于弱者;有利于熟人,不利于生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然都具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但相互间权利与义务是不对称的。对强者而言,是权利大于义务;对弱者而言,是义务大于权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其诚信规则是一种富于弹性、随意性及人治特征的规则,在强者和弱者共同参与的博弈中,如果规则不具有较大弹性和随意性,则博弈结果未必一定有利于强者;但在规则有较大弹性和随意性的情况下,博弈结果会多数有利于强者。主要原因是:规则的弹性和随意性导致了规则有效性的降低,在规则随意性较大的情况下,规则会体现一种为强势服务的工具倾向。所以,在规则随意性较大的情况下,假如你不诚信,处罚时就不是看你不诚信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大不大,而是要看你的后台硬不硬,与处罚你的人熟不熟,处理的结果是与你的强势地位、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中国人惟情,所以造成了解也解不开的裙带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不守信用的人,不利于守信用的人,因为中国社会流行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中庸”处事原则,在这种原则下,处理结果一般都有利于不守信用的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选择不守信用还是守信用,取决于二者的成本收益分析。一般而言,人们总是要综合考虑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收益与成本,以期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一个良好和有效的社会诚信规则,应当满足:不守信用的成本大、收益小,守信用的收益大、成本小。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中庸”价值导向,只能使本应付出成本大的一方减少了成本支出,本应得到收益大的一方却减少了收益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会更偏好于不守信用。因为,虽然不守信用的社会成本大,但社会并没有让其付出真正的个人成本;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潜藏的平均主义,本质上也有一种使收益者减少收益、使应付出成本者减少成本支出的价值倾向。 我觉得要扭转社会不良风气,光谈诚信建设光讲“八荣八耻”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用法制来约束,从体制上来保证,让不诚实守信的人受到应有惩罚,让大家都明白做诚实守信的人不吃亏,都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中国奇迹般地崛起,令世界刮目相看,决不能让缺乏诚信,国际信誉太差,成为中国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今天,我们必须突破中国传统文化限制,吐故纳新,构建新的诚信体系,用“法”的力量保障个人民主、自由权利,有效约束个人行为,让诚信在法制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在市场经济的百花园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读者文摘.2005,(12).

[2]论语[M].商务印书馆,2001.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商务印书馆,1982.

第2篇

关键词:美术基础教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67-02

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由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性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在现代设计当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已成为设计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如何在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以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现代设计所面临的挑战,是当下摆在每个设计教学工作者面前重要的课题。

一、独立学院美术基础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是沿用最初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包豪斯体系。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它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这三大构成为造型基础,以简洁化经济性为主要特征。这种模式在近百年来具有重大意义,它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体系,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设计教育体系是从包豪斯传承而来。现在高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都是在第一学年,主要学习三大构成之类的。后起发展的独立院校基本上沿袭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基础教学课程,一味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艺术审美的培养和提高。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前者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后者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衔接。

设计教学以构成为学习基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辅助设计教学在教学中的大量运用,它已经不能涵盖我们这个时代的所有审美,所以应该加入更多方面的尝试,例如基础绘画、摄影、泥塑都应该在这一学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培养,甚至可以把三大构成融入到绘画、摄影和雕塑中去。而且,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民族审美素质的培养,这样,有利于培养出学生能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以适应国际化现代设计人才的需求。

二、美术基础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源泉和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丰富的资源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现代设计中,具备特色的设计才有竞争力,而建立自我特色最快的方式就是继承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灵感,为设计提供思路,提高设计效率。借鉴与学习传统取得成功的设计师不胜枚举,靳埭强从古钱币、汉子等传统元素得到灵感设计出中国银行标志;贝聿铭由江南水乡建筑启发设计出苏州博物馆……从大师的成功案例可以知道,个性和特色是来源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的。中国现代设计只有立足传统,才能立的更稳、走得更远。因此,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发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

2.当代设计教育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

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会议时明确指出注重发展教育的民族性特色是世界教育的大趋势,设计教育亦然。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结晶,纵观古今中外,各个国家、民族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自身文化。任何在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基础上寻求发展都是海市蜃楼。面对全球一体化,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要想顺利健康的发展,就必须以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对外来的文化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决不能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这就需要在美术基础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以及拓宽学生认识自然、认识传统的方法与思路;提高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全面的认识,以便在艺术设计中善于巧妙而合理地运用本国传统的内在文化精髓进行创造性设计。

由此可见,在基础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意义深远,不言而喻。

三、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推动基础教学革新

构成设计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要适应社会经济和建设的发展,满足市场的需求,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在基础教学中融入文化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理念。在基础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1.加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为基础教学训练课题

在设计基础课程中渗透中国元素(如园林、戏曲、剪纸、水墨等)的精神内涵,比如在环艺系学生设计素描基础课程中,可以将中国园林、江南水乡、徽派建筑等传统文化为训练课题充实进去,由教师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建筑的建构理念以及各个时期代表建筑文化的异同引导给学生了解和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对素描训练的新鲜感,并且为之后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又例如平面构成设计课程中,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石窟艺术、书画艺术、剪纸艺术等中国元素直接引用到构成基础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理念,培养学生对美的洞察力和对于视觉艺术设计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2.增加课程之间关联性与前瞻性

在设计基础教学实践中渗透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传统文化在基础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时间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作品中以中国元素为灵感,体现新的思想创意。例如在动画基础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国画笔墨语言为例展开设计色彩教学。让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启发,在传统原形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解构、重构等手法之后再进行创新,古为今用,使传统元素具有现代审美趣味。

3.适当利用多媒体播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内容

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运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形象直观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随着学习内容的宽度和广度的增加,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获得更多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创新思维能力与提高了设计思维表达能力。

4.系统地进行中国元素艺术资源的收集与研究,并定期举办相应展览

每年开设一次写生与考察课程,让学生在领略当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民俗风情同时,进行文化调查搜集,在艺术实践中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笔者所在系多次组织师生在安徽宏村、西递、江西理坑、太行等地进行艺术考察,取得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资料。比如瑶里古镇的东埠古街,西递的胡文光牌坊,宏村的月沼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学生通过写生与考察,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通过体验真实的环境,理解文化产生的背景后,学生才能更好地提高文化审美的内涵。

定期筹办学生作品展。对于教学课程中优秀的学生作品保留下来,定期举办优秀学生作品展,以展示本专业基础教学的阶段性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成果,为同学的相互借鉴与学习,个人的自省与定位,教师的教学检验与规划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举办画展能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同时,更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丰富课余生活加强交流的机会。

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鞋类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传统文化在鞋类设计中的表现

由五千年历史积淀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仅涵盖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思想,还包括了青瓷纹饰、民间美术、书法、中国结等传统艺术。换句话说,鞋类设计可以借鉴的传统元素是丰富多彩的,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传统纹样。传统艺术纹样包括陶瓷、刺绣、窗花、剪纸、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图案。这些图案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所传承下来的,体现了民间百姓的智慧与创造力,具有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重的特征。将这些传统纹样应用于鞋类设计当中,会让消费者感到亲切。(2)宗教图案。这一类图案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具体表现为壁画、庙宇、雕刻等宗教艺术。将宗教图案应用于鞋类设计,可让相关产品表现出一种神秘感,并体现出虔诚的信仰,使得产品具有丰富的精神层次感。(3)宫廷图案。这一类图案象征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文化精髓,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精细美观、色彩华丽,如龙凤图、福、万寿图等都属于此范畴,将其点缀于现代鞋类设计当中,可彰显出一股吉祥富贵之气。(4)水墨画。水墨画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是独有的中国绘画艺术。水墨画按墨的类型来分又可分为淡墨、浓墨、湿墨、干墨、焦墨等,其中蕴含了一种墨韵。将水墨画与鞋类设计充分结合,可体现出一种淡雅、脱俗之意,让鞋类产品更具文化底蕴,使其更具有吸引力。

二、传统文化对鞋类设计人才的意义分析

传统文化对于鞋类设计人才的意义无疑是重要的,将传统文化融入至鞋类设计人才培养当中,有利于提升其综合素养,并使其领悟到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人文精神与古典文化元素。将这些要素与鞋类设计关联起来,可让设计产品更具深度、更具内涵、更具独特性[2]。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工业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时,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会在实际生活中变得愈来愈明显,并且在充斥现代化元素的城市当中,传统元素反而会显得弥足珍贵。尽管工业文明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但工业文明也从一定程度上排斥了传统文化,造成了现代社会群体精神缺失。而传统文化则恰恰相反,可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失衡时,人们往往会产生“返璞归真”的想法,而传统文化元素与这种潜意识的追求是相契合的。换句话说,将传统文化融入至设计语言当中,可以激发出一种精神韵味,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三、鞋类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文化融入分析

1.传统文化与鞋类设计的融合

在鞋类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传统文化与鞋类设计充分结合,以激发设计人才的传统文化理念及思维,使其能够带着传统的审美观去审视、思考鞋类产品。实际培养过程中,要求设计人才分别从思维层次、实践层次分别进行自我探究,逐渐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将这种内涵置入设计当中。同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对于鞋类设计师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设计师设计水平的提升,还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让设计师的精神层次达到新的境界,使其对传统文化内涵具有更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与鞋类设计的融合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3]:(1)色彩构成。鞋类设计色彩构成过程中,可有意识地以现代色彩构成为理论,合适地表现出传统元素,以一种新型的方式将传统色彩的特征彰显出来,获得差异性效果。(2)立体构成。具体设计时,可将传统元素符号作为一种素材资源。通过这种素材资源让设计人才逐渐加深对传统元素符号的整体认识,使其能够精确把握到其中精髓。在实际设计当中,并不是完全照搬,而且取其精华进行点缀,反而能够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从而将传统文化内涵更为深刻地表达出来。

2.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结合

对于设计领域,特别是鞋类设计而言,同质化问题如今正变得愈来愈严重,特别是与国外优秀鞋类设计产品相比,国内鞋类设计无论是在创意还是设计内涵方面都与之存在一定差距。由此可见,国内鞋类产品设计急需找到一条独具一格的道路,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而传统文化元素为国内鞋类产品设计带来了一个新的方向,将这些东方元素融入至鞋类产品设计当中,必然能使其摆脱同质化,逐渐形成独有的设计特征[4]。当然,在鞋类产品设计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迷信于传统文化元素,也需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适当结合,在传统与时尚、民族与世界当中寻求一个平衡节点,让产品更加协调化,使其成为“含有传统文化精粹的现代艺术品”。以篮球运动鞋为例,事实上在NBA赛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具有典型东方韵味的篮球鞋设计,如Air Jordan29 “Year Of The Goat”五行之水这款作品,是以五行的水为灵感,鞋面印上水在流动的图案,将流水的力量爆发出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观感。当然,西方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深度必然不如国内设计师,但上述作品却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鞋类设计当中的潜力,它与现代设计理念也是可以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这种大胆的融合设计是国内设计师值得借鉴的。

四、结语

总之,传统文化元素为国内鞋类设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设计素材,并为其设计思维带来了灵感。未来,在国内鞋类设计领域当中,必然会看到愈来愈多的传统元素融入至鞋类产品当中,通过传统文化元素促使鞋类设计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施凯,邱开金.基于“一体二翼一支撑”的高职鞋类专业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9,(03):81-82.

[2]叶星.“艺工结合型”鞋类设计专业人才定位和能力培养研究[D].温州大学,2014.

第4篇

关键词:粽子;端午节;包装设计;传统文化;情感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62-03

一、绪论

(一)课题设计的来源及意义

1.设计创作来源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明日益丰富,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腐化堕落的思想,节日食品的消费就是其中一例。节日食品在迎来节日的春天之后,就被束之高阁,甚至被遗弃,大量产品被浪费,食品的包装也随之被抛弃,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精神浪费是不容小觑的。

2.设计创作来源

(1)塑造民族品牌

中国近代设计起步晚,中国近代设计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品牌策划也处于混乱中,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民族企业迅速发展,当代设计百家齐鸣,人们越来越重视品牌设计,为打造民族品牌而努力。

(2)有利于促进包装设计的创新

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产品本身的特点,把产品的优势通过包装设计更好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又要考虑产品自身的地域传统文化。

(二)国内外现状设计现状和水平

1.国内现状和水平

目前国内的粽子包装视觉污染严重,甚至裸包装。没有统一的视觉范式,可谓是“百花齐放”。有些将粽子产品罗列出来,端午节日元素铺满了可视面,没有主次。有部分却是最近很流行的中国风设计,采用墨迹的元素,没有达到中国精神的真正精髓。

2.国外现状和水平

国外品牌粽子在包装上,多崇尚简约自然的风格、鲜亮的大色块表现,清晰的段位及品牌、产品名称标示,凸显的卖点诉求及细节处的亮化处理等。

(三)研究方法

1.采用5W2H的市场调研法,整理收集文献资料

采用5W2H方法展开前期调研分析。通过对5W中的WHO(消费人群)为谁而设计的调研,可以使消费者对粽子零食有一个重新的认识。通过对WHEN(时间,消费季节)的调研了解产品包装的季节性。以便出系列包装产品。通过对HOWMUCH来对产品包装的价格定位,防止过度包装,也可通过对相应的零食进行调研。

2.采用设计视觉传达色彩,平面构成及色彩构成学的原理,进行设计批评与评价

从视觉传达学,色彩构成及平面构成,及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们对于色彩需求的心理,通过色彩对潜意识作用于设计,研究人们在设计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公众、及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寻找到最吸引人的结构,色彩,平面构成。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二、一见粽情节日食品零食化包装设计构思与展开

(一)一见粽情节日食品零食化包装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课题中一见粽情节日食品零食化包装设计除了要符合普通食品包装的要求外,还要考虑粽子背后的端午节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1.节日性

粽子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具有极强的节日代表性,是化无形节日文化为具体视觉的一种产品载体。本课题突出创新点为将无形的传统文化通过可视化的视觉包装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2.创新性

一直以来包装设计都是增加产品附加值,但是随着人文建设的发展,包装设计正在向多元化,多学科发展,它不仅仅增加产品附加值,更能够创造价值,甚至传播地域传统文化。包装设计作为可视觉化具体的文化载体,它的创新与发展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安全性

粽子包装作为食品包装的一类,遵循最基本的食品包装要素,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包装作为产品的“外衣”其中一个作用就是保护,保护产品免受空气的侵蚀,还能在运输过程中保护产品。

(二)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1.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随着岁月的流失,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式微。快餐文化,设计快速抢占市场。人们被短期,高效,浮躁的设计影响,越来越忽视自身的传统文化及优势。作为设计师应该从视觉方面着手,即挖掘产品包装背后的传统文化,又符合当前的经济高效设计。

2.情感化设计的体现

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提到设计分为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三个水平。

(1)本能的设计水平,在面对节日食品粽子这一包装,本能初级的设计就是下意识的将传统的包装照搬,大力宣扬传统包装设计的优良。这样的设计只能依靠设计师或者设计机构本身的影响力。折腾一段时间又消失灭迹了。

(2)行为的设计水平,功能性大于一切,在乎设计的实效性,往往过于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容易忽略受众的情感。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民族情感的一个民族,如果因为创新而伤害受众情感就得不偿失了。

(3)反思的设计水平,囊括诸多领域。它注重的是信息的传递,反馈;文化的传承以及设计的效应。一见粽情零食化包装设计就是将传统端午节日食品粽子包装创新设计为新型零食化包装,新型的零食化包装不仅在包装上有突破性的创新,更能引起受众的回忆。

3.人性化的功能结构设计

包装绝不仅仅是图案的表达,设计应该更多的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重视包装内部结构的突破。良好的包装设计结构可以有效的保护产品,还能在产品运输方面节省资源。

三、一见粽情节日食品零食化包装设计方案阐述

(一)设计方案分析

1.粽子零食化包装方案分析

(1)外包装设计

课题旨在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对粽子这一传统节日食品包装设计探析与研究,发扬背后的传统文化,以点带面从而呼吁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因而在此基础上,笔者做了很多大胆设计创新尝试。

如图1通过情感化设计,将旧时杂货包装重新设计运用到粽子包装上来,简洁、明了。富有趣味性,能勾起目标受众对旧时的回忆。

而图2则是运用便当式设计,是这一传统节日食品成为零食,真正装进目标受众口袋。主要展示面上强调一见粽情这样标志,突出信息的传递。

也尝试过将麻粗布材料做成布袋,结合标签粽这样的趣味性设计。

(2)结构设计分析

考虑环保低碳设计,课题采用一纸成型的包装结构方式。也尝试用可降解塑料设计成长条型的盒型结构。方便产品运输。(图3)

2.招贴设计方案分析

方案一围绕一见粽情四个字进行文字设计而构建出一个具有线构成的现代高楼建筑。高楼下方工笔写生速写方式一个喝茶的人在树下。表达的是在如今高速,冷漠的时代获得一方净土,唤起人们心里的回忆。(图4)

方案二抓住汉字的笔画“点”,意为多一点用心让传统更贴近生活。一张招贴上出现两个部分的图形,从而进行对比。心多一点,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多一点用心,这样才有可能将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开来。(图5)

方案三以宣纸为背景,带有糙糙的肌理感,石头为点,一见粽情构成线。简洁明了,广告词让舌头去旅行,城市新生活,节日就在身边。贴近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生活这一主题。(图6)

(二)设计定稿与展示

本次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对节日食品粽子零食化包装再设计,向年轻一族展现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不再遥远,贴近生活。用现代方式演绎传统视觉符号,文化。(图7)

(1)品牌标志对“粽”,“一见粽情”进行的文字设计为logo。突出粽子产品的信息传递。

(2)在一系列的包装设计中,整体风格简约,将产品设计的“少即是多”原理跨界融合到包装设计中来。只为解决问题,去掉多余的装饰。

(3)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格调另有趣味。在琳琅满目的花样展架上以一种清新的感觉脱颖而出。

四、结语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人人有责。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设计师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设计师通过视觉传导,视觉符号,视觉形式来推动,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产品包装设计不仅仅是满足美感的形式,它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不同于艺术创造仅仅满足于个人审美需求,包装设计也再只是增加产品附加值,更多的创造价值。这个价值可能是商业上的,也可以是文化上的。

很多人认为包装设计仅仅是形式、图形的一个美感创作设计。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的版面设计,包含的基本信息的传递。深入一点的需要考虑包装结构,是否有利于运输。或者是否能够一纸成型从基本上节约材料,达到低碳环保。更深层次的是在以上基础上考虑到一个背景文化的传播,形成足够的影响力,能够影响一个时代。

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次立案,提议,得出新的方案。一步步,一点点反复,前进的过程。设计以人为本,借用一句话,设计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促进人民生活和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周尚易、孔翔.文化与地方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美]唐纳德・A・诺曼著.设计心理学[M].长春:中兴出版社,2003.

[4]孙勇.产品包装设计[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澳]爱德华・丹尼森.绿色包装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6][美]唐纳德・A・诺曼著.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吴卫.色彩构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8]孙诚.纸包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9]徐人平.包装新材料与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0]彭朝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11]梁燕君.我国绿色绿色包装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方向[J].中国包装,2009(7):13-15.

[12]郑萱,曹国荣.包装减量化现状及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2):19-21.

[13]李海冰 廖春苗.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包装设计上的应用[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24(3).

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第6篇

关键词:民族元素;人物形象设计;教学

人物形象设计是艺术设计的旁支,当代艺术设计中存留的难题,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能够得到映射。我国的艺术设计作品差强人意,有着明显的剽窃以及仿制的痕迹,往往对外国先进的设计理念“生搬硬套”,而展现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尚属凤毛麟角。

一、人物形象设计的内涵以及存留的疑问

人物形象设计是服务于社会各阶级的,其是特色化、差异化为特征的新兴领域,其服务的范畴是对个体形象实施整体设计以及引导,参考不同个体的情况,比如:人体色、毛发色、脸部五官外形、身材等等,透过专门的诊断用具,寻到最为妥帖的头型、妆容、服装颜色和风格样式的配搭办法;并依照个体的角色需要以及场合需求来设计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设计外部呈现模式包含:妆容设定、头型设定、服装设定以及配搭等等。中国形象设计师的技能水准与外国优秀的设计师相比,在能力以及熟悉程度上已经不落下风;然而在文化内涵、设计创造性上,就不能相提并论了。而对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我国的设计师设计不出蕴含民族文化特色的人物形象,其自我思维以及创造性无法凸显。而怎样在形象设计方面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让传统文化的风韵与当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开创出一条属于我国特色传统文化的形象设计之路,是人物形象设计师的首要任务。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以其丰满的表现力、多元化的形式、饱含深意的潜台词以及让人回味无穷的文化底蕴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然而一百个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就有一百种。由于涵盖面大,其它国家的文化都不具备对比性。其包括:中华书法、文字、雕篆刻印、山水画、莫高窟壁画、京剧脸谱、丝绸工艺、风筝、木雕、窗花、功夫、兵马俑、青花瓷、景德镇瓷器、唐卡、蜡染等等。此外,中国独有的传统节庆、礼仪以及风俗,56个民族都具备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其构成了我国内涵丰富、五彩斑斓的传统文化元素;此外,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催生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上述提及的魍澄幕可以作为激发我国人物形象设计师的灵感的元素。一部分设计师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与当代设计理念相融合,才能够填补我国人物形象设计领域民族元素使用的空白。

二、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民族元素的融入

从大多数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校来看,其课程主要设置有: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速写、构成、图案等;专业课程,如化妆、美容、发型设计、服装设计、饰品设计、整体造型设计等。此外还有一些实践课程,如写生、采风、毕业设计、实习等。

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中,主要是建立以表现形和色的技术构成、培养灵感的思维构成和完善主题的概念构成的三大知识构成模块。为了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初期就建立起保护与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观念,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少数民族的模特着少数民族的妆容、穿戴本民族的服饰、头饰进行展示,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此模特面部五官表情或妆容特征,并牢记这一民族人物形象中的细节标志等,以素描和速写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色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民族民间器物及服饰中色彩的配置要点及文化内涵,并要求学生对一些常见的民族服饰、头饰、手工艺品进行色彩写生,然后将完成的写生作业进行构成的练习转变,如提取民族服饰中的图案、色彩完成图案设计、色彩构成,提取民族服饰的造型和工艺品完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到民族元素的中的形、色、质、点、线、面,还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将这些元素进行提取与重塑,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积累素材。毕业设计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最终的实践课程,也是检验大学期间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妆面、发型、服装、饰品。学生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包含妆面、发型、服装、饰品四个方面的整体人物形象设计作品,并通过静态摄影和动态走秀的形式来展现。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创意,但创意不是简单的假想和思考,以设计美学的角度来看,创意应该是一个带有策划性的系统思维和结构体系,包含了设计师对琳琅满目的艺术形式与生活素材的挖掘和感悟。我们身边的每一件民族元素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不断的激发创意灵感和创作热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化石性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中,教师可以多用民族元素和文化为题材要求学生进行创作,并尽可能将毕业设计选题细分,以点带面。例如,“侗族织锦色彩与纹样在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土家族摊堂戏面具形象在舞台人物造型中的应用”、“传统发饰在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中的价值研究”等选题都能展现一个民族的某个特色元素,学生也能通过这些主题去搜寻和了解一个民族或一种造型元素的起源、发展、演变和文化内涵等,并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赋予这些元素新的思想与创意。

化妆、发型、服饰搭配等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技能,学生既要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对时尚的掌控能力,又要具备娴熟的技术。因此在教学模式上,遵循理论讲授、多媒体范例欣赏、教师现场技术示范、学生练习、学生互评、教师解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又有利于形成学生之间竞争的态势。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先模仿后创作,在模仿掌握经典造型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教学内容上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关注时尚前沿内容的引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情趣,把握时尚脉搏。

三、结论

民族元素与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深厚底蕴的体现,也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资源。将民族元素融入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掌握民族元素的创新设计的方法,还能借助高校文化传承的职能,充分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推动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光. 浅析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J]. 美术教育研究,2017,(01):160.

[2]韩雪,马丽群,何歆. 慕课背景下的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策略[J]. 辽宁高职学报,2016,(05):25-26.

[3]康晓婷. 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16,(08):76-78.

[4]陈晶晶,陈敏.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77-278.

[5]栀梓. 立足民族化基础 探讨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J]. 鄂州大学学报,2016,(02):56-57.

第7篇

[关键词]学者;网络;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和重要力量,通过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四省学者进行调查,了解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看法,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态度,以及借助网络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结论,为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本次调查,以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态度,以及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为基本诉求。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态度,以及应用网络传播传统文化的现状,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二、调查过程

首先,确定调查的具体方法。为了从开放的视角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认识,让学者对此问题从不同角度谈谈看法,本调查采用访谈的方法,即主要通过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

其次,确定调查对象。本调查是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主体状况的一个把握,从事社科领域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研人员应该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我们把调查的对象限定在从事社科领域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研工作人员,以高校教师为主。为了扩大调查对象范围,使调查结果更客观,我们选取了四省人员。我们选取的学者,长期从事社科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且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对本次调查具有一定说服力。由此,我们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省份三十位学者进行了调查。从年龄构成看,访谈者以中青年学者(35—49岁)为主,所占比重为87%,50岁以上学者所占比重为13%。从学科构成看,访谈者的具体学科涵盖哲学、历史、中文、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领域。这些领域是和传统文化及网络文化相关的领域。从学历职称构成看,访谈者中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重高达80%,本科学历所占比重为20%。职称全部为副高职及以上。所以,无论从年龄、专业,还是职称上看,我们的选择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够对我们所调查的问题进行有效和充分说明。

再次,设计调查问题。现实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网络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致的,我们先从学者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切入,进而深入到对网络中传承发展传统文化问题的认识。由此,围绕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的看法、对网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状况等方面展开,具体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2.传统文化哪些应该传承,哪些应该抛弃?3.网络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以及网络能否成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载体?4.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实践情况。

三、调查概况及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现场访谈等方式,与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四省份三十位学者[1]进行了沟通交流,最终形成调查样本二十五份。针对这些样本,我们来进行分析。

1.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

学者普遍表示传统文化当前传承发展的现状不理想。在我们的访谈中,大多学者认为,当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开始重视,但存在虚化的倾向。河北历史研究学者姜教授认为,“目前网络中的传统文化消极的、封建的东西太过。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不客观的观点也很多,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存在虚热。”黑龙江科技教育学者闫教授表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还远远不够,和国外差距很大。韩国、新加坡从骨子里尊重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指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多的是认同西方文化,源于对教学体制建设的忽视。教学缺位,体制机制的缺乏,使传统文化遗失。”黑龙江文化研究学者高教授从自身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感到,“目前人们对什么是传统文化精髓,并非所有人都了解。”从学者们的回答可见,学者们认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很不理想。

2.学者对传统文化哪些应该传承,哪些应该抛弃的见解

学者普遍表示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黑龙江闫教授提出“对传统文化精华糟粕的判断,应该辩证看待。现代我们认为的糟粕,对当时有积极作用,就是精华。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要有重点。当然,传统文化中包含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但重要的是,一定要结合时代。”学者还从个人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提出传统文化哪些应该继承,哪些应该抛弃。北京文化研究学者高教授认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很多,值得继承,比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念;刚劲有为的人生理想;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家国一体的国家意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等。应该抛弃的是:滑头哲学;混世观念;等级意识;专制文化。”黑龙江高教授认为,“儒家所主张的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积极入世的精神对现代人的道德修养,以及责任意识有积极作用。道家对生命本性的尊重,以及人回归自然,融于大自然之中的生命体悟,对现代人的浮躁心态,紧张节奏下的心理压力,有疏导作用。而尊卑、官本位、专制应该抛弃。”从调查可以看出,学者普遍表示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但对于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给予了不同解答。

3.学者对网络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用的态度

大多学者表示网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积极意义。江苏文化研究学者林副教授表示“文化如果是观念或思想,或是涉及关联观念或思想,那就当然可以;网络只是信息手段而已,能传播思想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等。”河北姜教授表示网络在推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很大。并进一步指出博客效果最好。因为“网站只代表网站的或办网站个人的观点,我们只能接受。博客可以让人们进行争论,能够深化。”黑龙江闫教授认为,“网络是最好的载体。能够推荐、介绍传统文化。”指出“文化本质是追求自由,网络是自由的最大体现。网络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最好的结合。而且深受青年人喜爱。应该创建大型的、好的网站,形成样板,让人们普遍接受。从实际看,要扩大传统文化网站的影响。总之,要有高层进行统一部署,加强系统工程建设,使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学者在肯定网络对传播传统文化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提到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河北姜教授指出,“目前,网络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消极的、封建的东西太多。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不客观的观点比比可见,对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造成一定影响。感到很担忧,呼吁国家管理部门加强高校教师管理,加强网上文化管理。”也有学者认为主要应该对网络加强监管,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太认可。黑龙江某中医药大学方副院长认为“网络更多是负面,要加强监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关键是国家要重视,要做好引导。”从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少数学者认为网络文化负面影响更大,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多数学者认为网络在传播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主张应该利用网络载体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4.学者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

学者普遍表示尚未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从我们的访谈中看,学者们经常使用网络,网络在其工作中不可缺少。但在通过网络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大多学者表示没有为之付出实践,北京高教授表示,“目前主要通过课堂和讲座传播传统文化,建立网络论坛还没有成熟的条件,主要是时间不允许,另外这种传播的自觉性还不够。我可能会再退休之后,设立网站或开启博客传播传统文化。”河北姜教授表示,“不会在网上发表观点。网上的东西太多,太杂。网络舆论压力也很大,如果观点不符合网友口味,会遭到网友的群攻。不愿和一些偏见者进行争论,觉得很难争论清楚。”也有学者表示进行着实践,林教授在论坛、博客中发表见解,进行传统文化传播。

四、结论

学者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中青年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网络新技术的高应用群体。了解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应用网络情况,以及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学者普遍表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理想,认为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学者普遍认为网络已经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要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3.在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实际之中,多数学者并未为之付出实践,极少数学者正在借助网络传播传统文化。

注释: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体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40-01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

1.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无不凝结着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华,无不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无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几千年始终延续发展,成为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2.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立足时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需要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是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深厚土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们要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廓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认真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发,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当然,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丰富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3.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吸纳融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不同文化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一个民族要跟上时代,就必须善于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外来文明成果,取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当然,学习借鉴不是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把有益外来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烙印,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成要素

1.传者与受者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现代媒体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者。而传统文化的受者主要是人,其中,青少年是主要群体。受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受到传承内容以及传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受者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2.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内容应是其优秀、精华的部分,包括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伦理精神、民族艺术、社会制度、知识体系、节日习俗、生活方式等等。

3.传承方式

传承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等的总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方式是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结合。主要有民间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媒体传承、场馆传承、文化产业传承等。

4.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主要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还包括运行机制、监控与评估体系等内容。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

1.加强保护历史文物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鲜活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从历史文物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社会风俗、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历史信息。没有历史文物的物质之躯,也就没有传统文化的存在,更谈不上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历史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重大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扩大历史文物管理人员队伍规模,提高其能力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长期具有直观体验的物质对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留第一手资料和基本信息来源。

2.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主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全体国人。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个人的行为自觉,传承体系的建设才有源源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国民教育的内容之中,夯实学生传统文化的认识基础,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造就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同时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重新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话语和实践指南。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体验和践行,使之固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三坊七巷;标志设计

1 福州三坊七巷的雕饰图形特点

福州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图案。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图案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窗饰图案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纹样也是丰富多样,有简单的几何图形、花鸟人物图形以及历史故事、汉字图案等等,这些传统文化工艺均反映出明清福州人民的文化生活景象。

2 运用福州传统文化雕刻图形的价值意义

(1)消费文化需求的满足感。现在,现代消费文化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和一切商业行为的运作,标志设计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但在商业社会的特殊要求下,这种艺术文化内容需要更多的人得到满足。现代人是追求文化满足的人,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是令文化消退,而是使文化越发丰富多彩。由于这种转变,消费者对企业生产、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标志设计的文化性也油然而生,传统文化图形再一次被人们重视,并以独特的文化内涵来满足人们根深蒂固的文化需求。

(2)满足设计的需求。在某些特定的工业产品,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一些传统文化的传统雕刻图案的需求。在该类标志设计中,往往采用传统图案的流变形式作为表达方式。某些传统行业,如福建的茶、酒等有着自身的文化要求,从产品到企业的品牌都与传统雕刻图形都有着极为深刻的联系。

(3)彰显民族的特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全球化场景下,以民族精神的形式和话语作为表达,是区别于其他文化话语的最好方式。现在很多设计师都有意向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吸收创作的灵感。这种民族化的标志设计外国人觉得独特新奇,本国人觉得亲切自然,很好地解决了标志设计通俗个性的特质。

3 福州传统文化图形与标志设计的融合

(1)具象传统图形与现代标志设计的再创造。将具象传统图形艺术糅合于现代标志设计之中,是标志设计创意的第一个有效途径。传统的图形化建设方法主要侧重于装饰的形状;注重形与形之间呼应和穿插关系,在组合众多遵循整合和均齐的形式。简洁、直观、理性的具象标志形象是用鲜明、具体、感性的形象造型来塑造的,这种形象忠实于客观物象的自然形态,是经过概括、提炼,乃至夸张,再结合一些现代构成手段。例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来将这些提取的形元素进行重新组合,然后分解、转变和重构的元素重新和标志进行融合,最终形成新的标志形式。大量的具象图形如鱼纹、蛙纹、松菊鹤雁以及佛教神纹等各种人物、动植物图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审美意识,将它们的文化精髓和造型理念用于现代标志设计艺术,是标志艺术创意的途径。

(2)意象传统图形与现代标志设计的融合。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具有美好寓意的意象图形也是福州传统图形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意象的传统图形糅合于现代标志设计之中,主要是取其意,其次才是用其形。用这种方法进行标志设计,要求设计者在研究传统图形时摆脱其物化表面,深入其精神领域,再结合现代设计技法,才能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用意象图形的美好象征意义来象征企业机构、经营理念或产品时,通常会采用比喻、形容、暗示等方法来表达标志的设计意念。

(3)抽象传统图形与现代标志设计的融合。将抽象传统图案艺术用之于现代标志设计,也是标志设计艺术行之有效的审美创意之道。设计的表达形式应是多样的,单一的具象或意象表现势必会扼制设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抽象表现即以抽象的图形符号来表达标志的含义,并以变形乃至写意的几何图形或符号为其表现形式。在这里,抽象造型虽源于自然形态,但经提炼后,却舍形而取神,表达的是某种抽象的意念与感觉,较之具象和意象形态更具艺术张力。

4 标志设计中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元素

(1)提取福州传统图形的形态。福州传统图形中的祥花、瑞草、回纹、凤龙纹、祥云等等在标志设计中的出现率是极高的。在人们的眼中这些元素是非常熟悉的东西,它们根植于每个人的思维、观念和教育当中。因此,它具有亲切感、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要坚持设计的原创原则,在丰富的福州传统图形资料中,探求自己的原创图形,才是真正的借鉴和吸收。

(2)重构传统图形的造型。重构是一种先分解,再合成的方法,不断演变成各种形态。它是设计师自觉的转化,是在理念指导下的变异。它不是一种巧合,只有一个共同因素,不管是繁是简,原形变像或原形变异,都是为了“美化”。打散构成的原理,是强调了物质重新的组合作用。这种量变、质变、形变的“变异”,比原始的因素有用得多,它发挥的力量更大。“打散”从表面看是一种“破坏”,实质是一种提炼的方法。构成,也即是组合,两种形态组合后,原有的两种形态都会发生变化,如此标志就是利用构成组合,利用传统龙纹与茶壶设计巧妙的组合,使标志栩栩如生。

(3)延展传统图形的意蕴。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以“中”为核心。随着中心的展开、演进与丰富,文化发展史渐渐呈现出来。宇宙因“中”而能“和”,因“和”则“中”。所以,“统一”、“和谐”无一不寄托了人们对美的朴素愿望,就如同大家都向往的“和谐社会”,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与“和”成为中国人审美的基本法则,凝结着一种理性化的象征形式。

5 结论

福州传统的图形资源丰富多彩,它涉及、哲学观念、道德审美、吉祥观念等多个方面。只有文化的才是独特的。要彰显标志设计的独特性,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福州传统图形艺术与标志设计之间寻求审美融合,创作出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及独特性的标志作品。

参考文献:

[1] 戴之间.闽海民系民居建筑与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黄汉民.福建大观-福建传统民居[M].福建:鹭江出版社,1994.

[3] 孙建峰.论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7.

[4] 李林森.现代标志设计中传统图形文化意境的再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

[5] 苏金成.标志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兼论标志设计的要素与原则[J].艺术百家,2005.

作者简介:章嘉磊(1993―),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学院动画专业2011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