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时间:2023-07-14 16:35:59

导语: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村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一个最大难点,就是点多面广,工程大小不一,没有一套健全的体制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面谈谈我对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加强对乡镇建设管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对建筑工程方面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教育,让全社会逐步树立依法,依程序建设的法制观念。加大对乡镇领导、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感。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农民建房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农民建房的工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节能、抗震、环保、防灾常识,提高广大农民的节能、抗震、环保、防灾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农民依法建房、科学建房、安全建房的观念

二、健全组织机构,建立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各乡镇建立健全村镇建设管理机构, 各乡镇长是辖区内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和强化工作职责明确村镇建设工程安监机构,建立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责任制,落实专人做好事故信息的报告、跟踪、分析、统计、应急救援、事故信息举报投诉处理等工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实施业务指导。

村镇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居民和农民自建房业主,村镇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与材料供应单位及个人等各责任主体,按各自职责对所承建的工程承担相应的质量安全责任。要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将日常管理和技术服务延伸到村,建立起适应村镇建设量大、面广、点多的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体系。

三、坚持规划的龙头地位

各乡镇根据总体规划年限和发展情况,必须结合实际,及时进行总体规划修编。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批建,实行集中开发,集约建设的决策,节约用地,有利于城镇亮化美化,有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城镇品味,有利于统一招投标和质量安全管理,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可起到重要作用。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并参与村镇规划中相关绿化、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抗震防灾等专项规划的评审工作,组织开展对各村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村镇建设专项规划技术性审查工作。

四、严格行政许可,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源头管理

规范项目审批,严格工程设计、施工条件的审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村镇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发放与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已按法定程序办理相关建设手续的工程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对30万元以上的乡镇建筑工程都要求由具备相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出具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经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作为办理规划和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使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强制性标准得到较好落实。另外对30万元以下的工程加大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力度,采取免费提供勘察和通用图集等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各乡镇人民政府鼓励村民自建住宅工程使用国家、自治区、村镇住宅通用设计图纸。

四、大力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制度

对必须监理的工程项目,如不按要求办理监理的工程,不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不颁发施工许可证。规范监理行为,要求监理企业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严格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理。严厉打击监理单位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五、加大监管力度,抓好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长效管理

(一)对未依法取得审批手续的在建工程,依法责令立即停止施工,完善有关手续并确认无质量安全隐患后,方能复工。

(二)对依法审批的在建房屋工程,要逐一认真检查,凡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依法责令立即停工整改。

(三)对已竣工投入使用的工程,发现有质量安全隐患的,依法责令立即停止使用,并要求建设单位采取加固等措施,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质量安全鉴定,确认无质量安全问题后方可使用。

(四)加大对深基坑开挖、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和起重设备安装、拆卸等易引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监管。重点抓好专项施工方案、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资格的监督检查。

六、结束语

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使建房者自己重视房屋建设质量,其才能对施工者有所选择并提出高标准质量要求与质量监督。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项目不断增多,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推广应用,要求建筑技术管理人员,跟上形势的发展,在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要善于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创新监管手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形势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遏制建设施工事故发生,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以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质量、安全能真正得到控制。

一 质量监督管理

1、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素

首要因素就是施工企业和队伍的质量,包括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水平以及操作人员的不合理行为。高级工程师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反之,工程质量就低。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工程技术环境,例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其次是工程管理环境,例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最后是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我们要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2、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

(1)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规范监督管理程序

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要完善,就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并规定要持证上岗;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改变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监督程序要规范化,就要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减少人为因素影响,避免不正之风的滋生。具体包括:①加强监督机构及其人员资格管理;②完善施工许可及监督报监;③切实做到现场检查;④改进不良行为记录的处理;⑤提交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等等。

(2)建立实物监督与行为监督并重的监督机制

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实行结构工程质量季度大检查制度。目前,质量监督机构是以行为监督为主、实物监督为辅的监督方式。但实践中发现如果对实物监督力度不够,就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以及其结果,即工程产品质量,均列为监督对象,将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推向工程质量责任第一线,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与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形式,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及时调整监督工作内容和方法,针对结构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反映多的屋面、外墙渗漏通病,实行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制度。

(3)严格资质审查,把好建筑市场准入关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参与基本建设全过程的各建设单位的资质审查,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凡无资质或资质较低的建筑设计、施工单位,计划部门不予立项,规划部门不发建筑许可证,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不发施工许可证。全面推行质量认证制度,由国家质量监督机构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或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某一质量水平,企业在特定的产品范围内具有必要质量保证能力。未经认证或认证不合格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不允许从事相应业务。当前应重点查处无证、越级、超范围承接建筑设计施工、监理业务行为;挂靠承包、转包、非法分包行为;同体监理行为;认真组织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年检,取消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从事相应业务的资格或降低其资质等级。

(4)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

质量监督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从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两方面入手。所谓思想政治素质是指正确处理与建设各方主体的关系,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公正廉洁,不参与有损质量监督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业务行为,不,以维护政府监督的形象;所谓业务技术素质是指质量监督人员除了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精通专业技术规范外,还要掌握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随着建设行政工作法制化的推进,质量监督人员应用法律和法规来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依照法律程序处理与建设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做到依法监督、依法行政。目前,质量监督重点要做好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和考试工作,争取在近期内取得执业资格。只有这样,才能合法地对各方主体执行监督职能。

(5)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

对于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程”,除严格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建立和推行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公告制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和公告,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二 注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1、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建筑业作为我国新兴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由于行业特点、工人素质、管理难度等原因,以及文化观念、社会发展水平等社会现实,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应该强调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要从讲政治、保稳定的高度,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就,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1)重视安全

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地下,不分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各级人员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特别是管理层要把安全工作当成头等大事,给予高度重视。对安全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领导对安全不重视或重视不够的单位,事故发生的频率较大。

(2)落实到位

事故的发生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客观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走马观花看现场,拿着记录抓落实,因此,要反复强调抓落实要在基层、在现场、在作业面、在职工群众中。这是抓安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只有狠抓落实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而言,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建筑技能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改进培训方法,扩大培训内容,以提高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力量的质量安全保证能力。加强一线作业人员的培训,突出重点工种,强调专业化,尽快培育出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队伍,确保新形势下质量安全生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导致城市的基础设施施工规模进一步扩大。由于工程量大,而且结构复杂,所以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为了有效改善这种局面,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让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当下建筑施工质量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阶段建设工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1、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不广泛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质量和安全监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直接关乎一个项目的运营寿命,除此之外,还关乎在这栋建筑里的人的人身安全问题。但是在现在的建筑环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地方建设单位以及相关的监管单位,在工程质量监管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监管范围比较狭窄, 在监管过程中,顾此失彼,致使监管力度不平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关人员只是对民用的建筑住宅,还有特殊用途的建筑工程质量实施安全质量的监管, 但是像市政工程,公共园林工程等其他工程项目只是走走监管流程,大部分时间都是走马观花,根本就没有对工程质量进行实质性的监管工作,更有甚者有些工程项目根本就没有安全监管手续,但是还能照常施工,可见相关人员监管力度的松懈性。

2、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落实不到位

从大的方面看,工程建筑的产品样式非常多,而且在施工现场,人员和物料的流动性也很强,所以这些施工标准的不确定性,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安全的复杂性。在施工建设中,不可能有两块完全相同的土地,但是工程建设受到土地条件的限制,所以工程建设的结构情况也就各有各的特别要求,建筑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大多数的建设工程都是重视建设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而对建设其它过程的监管问题长时间放任自流。这种单方面的监管方法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根本就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做法。在当下,在建设工程监管中,现场的监管人员大多数都是以现场定期巡查,还有对建筑质量随机抽查以及告知性检查,强制性介入检查等相互结合的办法进行监管,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的质量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潜在安全隐患却是鞭长莫及的,如果只是上述的这些监管行为,对我们想要达到的监管目标还是远远没有达到。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制定一套完善的建筑安全质量管理制度体系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长效策略

1、加强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管控

在一线员工的生产过程之前,首先要召开安全生产大会,让员工知道发生事故的严重性,让员工有一个预防安全事故的思想意识,而且把安全生产的会议目的贯彻到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无论是施工,还是后期的验收过程,安全监督管理一定要在生产的全过程中进行落实,像有些地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老员工就需要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在生产过程中,对可能出现安全风险的工序,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抽样调查,监督管理工作人员按照制度和标准进行施工验收。然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制定相关的科学管理计划,统计出在调查中员工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制定全面的安全防范和事故紧急预案,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发挥设计单位对施工安全的监督指导作用

安全监管部门对工程建设事故的发生是负主要责任的,所以安全监管部门一定要和设计单位进行经常的有效沟通,让设计单位发挥其对施工安全监督的指导作用。例如,设计单位可以采用新的结构,或者采用新的施工工艺进行建设,而且在施工之前,针对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域,要及时的做好项目调查,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仔细勘察,这样就可以在施工中对安全事故问题做到有效防范,在勘查中,要按照科学的方法严格预测结果,这样,才能有效的对施工单位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做出指导。

3、打造“模范工地”,建立安全生产标准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大的项目,而且在实际的施工中,如果真是发生安全事故问题,那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为了把安全监管问题做到位,为了把施工中安全事故降到最低,让工程的安全建设能够有规可循,我们可以在真正施工之前,建立一个采用规范化生产,数字化控制管理,而且秩序化执行的模范工地,然后对施工中的各项安全生产,做一个规范化的、真实的标准模式,可以根据这个现实的施工模型场地,对其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对发现的问题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而且鼓励施工人员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来,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依据此次模拟工程得出的结论,对其他建设工程建立规范化管理和安全建设施工标准,保证把实际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4、完善安全生产的法律制度和行业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监督规章制度,一定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制定,然后在这个大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责任规定,因为只有有效的奖励和惩罚制度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起完备的监督管理制度才能够对施工企业,以及企业的施工员工有全方位的规范约束力,有了可以依照的制度,企业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才会有切实的根据和保障。所以,完善安全生产的法律制度和行业技术标准是计划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而在制定企业相关规定的同时,我们需要先做好调查工作,同一线的施工人员进行沟通,知道主要问题可能出在哪,出问题的原因。从而杜绝“闭门造车”的事情发生。而且对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施工发生之后,而是要对安全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管。

5、强化管理层的安全意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管理层不仅仅包括了本公司的各个部门的有关领导,而且还包括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人员,而加强领导层的安全管理意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领导对安全管理监督这方面都是漠不关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那么这个企业的工程质量根本就没有保证。所以在领导层的管理上,一定要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把安全事故预防管理纳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对建设工程的进度、质量、效益,尤其是对安全问题加强认识,通过全方位的理解和剖析安全责任问题,争取有效地把安全事故控制在萌芽中。

总之,社会在进步,企业也在发展,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呼声愈来愈高。工程建设虽然是我国的新兴支柱产业,但是也是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行业,因此,一定要按照以上的监督和管理方法进行实际的工作落实,降低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问题给社会和人们造成的危害,这样,建筑企业才会有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孙青松,孙雪红,李庆丽.工程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中国铁道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1998.

第4篇

关键词:资料管理、成本、进度、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建建筑在我国的各个角落新建而起。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对建设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将一个工程做到更好,让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我们从建设过程中资料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建设过程中资料的管理是与建设工程同步进行的,二者相依相承不可分割。建设工程以资料为依据,资料以建设工程实体为寄托。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资料管理来了解建设工程过程中,关于成本、进度、质量、安全与合同管理的意义。

建设过程中的资料管理对于成本控制的意义。施工成本包含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成本管理有经济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而施工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有,施工成本的预测、施工成本的计划、施工成本的控制、施工成本的核算、施工成本的分析、施工成本的考核。

1、企业招投标阶段应对施工中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进行分析预测编制计划表格,汇聚成册以方便在招标投标阶段进行工程的总体估算和分析,大体把握住施工的总成本这就是施工成本的预测。通过汇聚成册的成本预测包括已完工程的成本资料可以帮助业主选择更好的施工质量,更低的施工成本的公司。

2、施工成本计划是以货币的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规划的书面方案。编制计划书首先要编制好施工成本计划的指标(其中包含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再按工程量清单列出单位工程成本计划汇总表,然后按成本性质划分的单位工程成本汇总表,根据清单项目的造价分析,分别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企业管理费进行汇总形成单位工程成本计划表。再将编制好的各个指标和汇总表汇聚成册即为施工成本计划书流转存档。它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依据,是降低成本的指导书。

3、施工成本的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之内,通过动态控制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进而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或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成本控制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它包括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在这些控制过程中,从一开始的合同文件中的相关条文对企业利益的利弊分析,到成本计划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再到进度计划及报告,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索赔证据资料和工程签证单以及工程变更单等等资料全是成本控制中的动态资料,相信控制好资料的整理,对成本控制来说必将是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

4、施工成本的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的环节,一个是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一个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正当的方法,计算出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核算内容包含:人工费的核算、材料费的核算、周转费用的核算、结构件费用的核算、机械使用费的核算、措施费用的核算、企业管理费的核算等等。对于这些核算项目均以表格及资料的形式归纳存档和执行,成本的核算应编制项目月度施工成本报告,年度施工成本报告。再将所有的这些资料汇聚成册以方便下一步的整体核算以及项目的竣工核算。归纳到底,施工成本的核算工作依然是资料的编辑整理对比的过程。所有的工作均是以资料的形式在进行控制和执行着。施工成本核算制是明确施工成本核算的原则、范围、程序、方法、内容、责任及要求的制度。项目管理必须实行施工成本核算制,他和项目经理责任制等共同构成了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公司层与项目经理部的经济关系、管理责任关系、管理权限关系、以及项目管理组织所承担的责任成本核算的范围、核算的业务流程和要求等,都是以制度的形式作出的明确规定。而这些制度的运行都是以资料的流转为根本实行的。

5、施工成本的分析,是建立在施工成本核算所整理的资料的基础之上,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的升降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通过成本分析,深入研究成本变动的规律,寻找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以便有效的进行成本的控制。

6、施工成本的考核是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成果,也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评价。成本的考核制度包括考核的目的、时间、范围、对象、方式、依据、指标、组织领导、评价与奖惩原则等内容。以施工成本降低额和施工成本降低率作为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标。

施工成本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他们之间的关系都可以通过资料的形式反映,通过资料的流转进行控制,同时都依据与资料进行管理。

建设过程中的资料管理对于进度控制的意义。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业主方的进度控制:它是控制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包括控制设计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设计工作进度、施工进度、物资采购工作进度。以及项目动用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主要编制的控制资料有设计委托合同、施工进度计、物资采购计划书等等。

2、设计方进度控制:它是依据设计任务委托合同对设计工作进度的要求控制设计工作进度,这是设计方履行合同的义务。另外设计方尽可能使设计工作的进度与招标施工和物资采购等工作进度相协调。它所提供的资料主要有设计图纸,出图计划书等等。

3、施工方的进度控制:它是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对施工进度的要求控制施工进度,这是施工方履行合同的义务。在进度计划编制方面,施工方应视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进度的控制的需要,编制深度不同的控制性、指导性、实施性,施工的进度计划,以及按不同计划周期(年度、季度、月度和询)的施工进度计划形成资料以资料形式流转控制。

4、供货方的进度控制:它是依据供货合同对供货的要求控制供货速度,这是供货方履行合同的义务。供货进度计划应包括供货的所有环节,如采购、加工、运输等等。供货方应提供的资料有,货物的合格证书,检测证书,供货方的资质证书,企业的营业执照等等,他们依据建设方提供的材料计划书,进行相应材料的运输供给。

施工进度计划同样是一个依赖于资料的流转执行而形成的控制性的过程。资料是进度控制的依据,进度控制的每一个细节也体现在资料的每一个细节里。

建设过程中的资料管理对于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建设工程的质量是通过项目实施形成的工程实体的质量,是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所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其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及与环境协调性等方面。

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内容。在如何施行管理的措施上我们通过资料的形式来理解和分析。建设工程施工前,首先要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它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质量管理的具体管理工作有,建立质量管理方针、建立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策划、质量管理控制、质量管理保证、质量的改进等等这些措施均需编制成册流转施行。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同步资料中,对于质量管理首先我们要建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自检表,然后再编制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记录表,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交检互检中把握好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管理。同时为保证工程实体的质量,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进场的原材必须进行二次检验,并通过抽检取样的方式送到相关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复试。对于现场制作的构件,例如混凝土试块、钢筋的焊接、机械连接、回填土的密实度等等均需要送检以保证工程实体的质量。所有的复试质量保证报告,自检质量记录,互检质量验收记录,最终全部参与工程竣工评定。以保证工程资料中对应的工程实体的质量合格。这是一个繁复而细致的工作。必须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把控,才能完善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检验批直至分部分项单位工程的评定合格。资料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表现唯唯突出。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施工单位,也包含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供货单位,可谓是全员参与全员控制的过程。

第5篇

加强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一方面能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另一方面能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电力支持,也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针对电力工程投资大、项目多等特点,要想充分发挥电网建设企业的管理作用,就必须抓好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问题。

关键词: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电力企业

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是电力工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在提升电力企业投产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同时,确保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提供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都能符合标准的电力供应,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

1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1.1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电力建设的高空作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必须做好临边作业、悬空操作等安全控制,最好防护设施的检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1.2施工机械技术的复杂性

施工机械技术是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对施工机械技术的常规性管理,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电力工程质量建设安全控制措施

2.1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1)电力工程施工前必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网络,检查施工企业提交的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体系。(2)做好对分包企业的资质审查。主要包括:第一,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第二,严格杜绝分包工程的再分包。第三,防止无资质的施工队伍参与工程。第四,要健全分包管理办法,避免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现象的发生。(3)建立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评价体系。健全电力工程建设安全评价体系,对所有施工系统等进行综合评价。从根源上对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进行把控,并根据安全评价体系选择最佳的安全防范控制措施,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的科学化、系统化,结合电力工程建设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使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处于管控之中。

2.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1)电力工程施工首先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规范管理行为,以工程施工的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确保施工质量、工艺水平都达到技术标准。(2)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最大化地降低安全事故所导致的损失,施工单位对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危险部位、危险环节、危险源等做好应急预案,并制定管控措施,将安全落实到具体的人和区域,确保全面提升应急能力。(3)项目经理部在分析安全危险点的基础上,确定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状态评价内容,明确综合安全检查措施,不定期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三级安全网”是否落实责任到人,安全施工措施是否得以有效落实;施工机具使用是否得当或者是不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仍在使用。

2.3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工作流技术,过去的电力企业模块化系统是把一个应用软件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通过相互之间的接口完成实际的任务。模块化系统很容易陷入系统大而全的弊端。现在的模块化系统通过将一个具体的工作分解成多个任务、角色,以达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其是按照某种预定义的规则传递信息或者是任务,对工作流过程及其组成活动定义和建模,将所得到的定义称为过程模型、过程模板、过程元数据或过程定义。第一,实现了运行控制功能。对使用工作流模型描述的业务过程进行初始化,将部门的实际业务过程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流模型。模型的实例化阶段是完成人机交互和应用的执行,且每个管理过程都是工作流中的一个节点,这些节点是需要迭代执行的。在这种复杂的逻辑处理过程下,模块化工程极大地增加了工程管理的复杂度,每个过程都可以按照业务需要按特定顺序执行,系统展现了整个项目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用户界面,数据库能提供丰富的统计报表、合同、票据模板打印功能等,以解决原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二,提高电力系统的柔性灵活性,新系统采用图形化的方式灵活地修改相关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这样充分满足了电力安装工程现在和未来工作流程变化的需求。在业务流程进行的每个功能点上,按预先设定的流程分配相应的权限。该操作员只要以短信的方式通知,从而提高软件的直观性和易用性。

2.4强化质量安全管控监督

在电力工程施工开始前,施工技术人员要提升安全和质量管控意识,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针对安全教育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管控措施。根据电力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进行质量动态控制措施,实行高效的安全和质量监管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手段。同时,让每一个工作人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不断加大施工质量监管力度。首先,各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要进行详细分析,仔细检验和监管每个环节。其次,为了降低在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一定要做好施工单位监督安全措施的实施工作,保证按照规章制度实行安全措施的执行,根据现场安全事项的监管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将安全生产的意识落实到每个施工企业和每个人的工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结语

电力工程建设中,只有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都融入电力工程建设中,才能保证电力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推进电力施工企业的稳步发展。

作者:邓昆 单位:黑龙江省汤原县汤原农村电气化局

参考文献

[1]葛乃成,刘亨铭,张鉴燮,楼海英.电力建设施工安全方案浅析[J].华东电力,2011(11).

[2]孙本森,辛洪波,杨维龙.论电力企业施工建设中的安全质量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0(12).

第6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一、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的特点

(1)复杂性。它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工程质量问题的性质分析、判断、处理的复杂性。

(2)严重性。电力工程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限,增加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影响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甚至出现群伤事故,造成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3)可变性。许多电力工程质量问题还将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变化,引起其它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因而,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应及时采取可靠措施,以免质量事故恶化。

(4)突发性。施工项目中有些工程质量问题,就象“常见病”、“多发病”一样经常发生,因此,对这类问题要不断总结,以预防为主。

(5)特殊性。有些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是在人们不知或还没有来立及觉察时就发生了,特别是对待特殊的施工中,由于人们的认识和经历所限,出现的质量问题等。

二、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一)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电建施工现场作为一个多工种作业的群体,健全完善施工现场安全保护体系是搞好施工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管理思想应该是:职责分明、预防为主、把握重点、有始有终、封闭管理。即指导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各种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标准的管理,从项目经理到操作人员都明确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职能,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要改变在安全生产中只注重物资的投入,转变为在管理资源开发上投入,通过安全策划,从人、财、物、机、法、料、环方面制定预防措施,由事后处理改变为事前控制,真正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合理分配和明确各级部门、人员的权限,制订出各个节点的控制。

(二)应急预案的建立。在施工现场编制预案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对施工人员的伤害能够迅速得到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小人员的伤害程度,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组织的紧急救治在电建施工现场中,制定的主要预案应该包括:①火灾事故处置应急预案;②化学危险品应急预案;③机械设备应急预案;④射线事故应急预案;⑤食品中毒应急预案;⑥防台风、防汛应急预案;⑦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的编写内容和格式力求规范(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程序文件、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等),保证应急预案编写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并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专业审核,并在审核各签字页处签字。

(三)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技术手段,改善劳动条件,避免失误,清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施工的要保证。一份完整的技术措施是保证安全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在编制技术措施之前,要根据电厂的不同机型、地理位置等,加强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面的研究,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做到工程项目从措施的编制、审核、批准、布置、交底、实施和监督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使作业层便于操作履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项目施工技术措施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应做到同时编制同时审核同时批准、同时执行。对于特殊的工程项目必须编制单项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伊始,首要工作是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根据所承担的施工项目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布置落实。首先,对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通过学习教育使进入工地的职工对施工现场有一个新的认

识、新的了解,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对外来施工队伍及临时工进入项目部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及身体检查,进行安全管理规定及规程的系统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施工技能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要求各专业针对本工程特点及专业特点,编制出危险点、危险源、危险面及防护措施,作为向职工进行安全交底的主要内容,并在作业面做出明显标识,警示施工人员。坚持每周各专业的安全学习活动,让职工深入学习安全管理规定及制度,学习事故案例,使每个职工始终牢记安全、保证安全,使施工组织顺利进行。利用安全事故通报、安全事故录相,安全演讲、安全事故案例进行教育。同时,企业要给予安监部门及安监人员充分的奖惩权力,加大日常安全监察力度,对发现的隐患及时通报,落实责任。在日常管理方面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在施工现场布置人性化安全标语,夏天给施工人员送凉茶、送防中暑药品,关心员工的伙食,关心员工的住宿条件等,可以使员工感受到温暖,感悟到自己的安全对自己、对单位、对家人的重要性,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自觉的注意施工安全。创造团结互助的气氛。通过班组内部交流、班组与班组之间的沟通,创造团结互助的气氛,在施工现场开展“一对一”活动,使每个员工在施工过程中热心的提醒和纠正周边的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同时,被提醒的施工人员也虚心接受别人的提醒,形成一个大家互相监督的监督网络。创造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 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企业负责人要重视安全设施的投入,在施工现场投入标准的安全设施,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作业平台,这样才不至于因设施不完善导致事故发生。另外,要重视施工现场安全宣传。安全宣传不能只讲形式,应将

重点放在真正需要的安全知识方面,如现场危险危害因素识别知识、防火防爆知识、紧急逃生知识、医疗急救知识等,同时还应在施工现场布置一些人性化的宣传标语、标牌,安全宣传品应布置在人员集中处,使施工人员每日都能看到,起到一种提醒作用。要开展多样化的

安全活动要,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通过开展活动,促进各单位、各项目、各班组以及班组内部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团结互助的氛围,在施工过程中达到互相提醒和帮助的目的,减少因违章和安全隐患造成的安全事故。

四、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不善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项目管理要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设备是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维护、保养,应能有效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用高科技、新技术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也保证不发生事故、即使设备有缺陷也要保证不发生事故。对项目生产管理人员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即自觉依法管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环境因素能预先进行辨识并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能正确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要经过认真的讨论,和精心的组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要求。让施工人员明白相应的职责,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目标计划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市政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进行管理,人性化的管理更加利于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控制,能更顺利的完成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目标。

1.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施工质量控制意识缺乏

目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意识还比较匮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市政工程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缺乏,大部分市政工程管理人员对项目质量控制的认识极为模糊,认为只要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即可,甚至为了节省工程开支,偷工减料,造成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第二,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较低,大部分市政工程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对“质量”的理解不到位,施工素质偏低,也是导致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施工管理不规范

近些年来,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分包施工的现象比较严重,施工单位只要向市政部门缴纳承包费,就可以获得承包权,导致市政部门的管理职能被削弱,而大部分分包施工单位都是非专业的个人或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施工材料的选材、使用等都存在管理漏洞,而且施工人员素质都较低,极易引发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1.3 施工技术不过关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技术还存在较大的缺陷、滞后,这也是导致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市政工程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缺乏系统、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指导,导致技术难度较大的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不科学、不规范,从而使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1.4 市政工程图纸设计不合理

市政工程图纸设计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完善的首要条件,然而有的市政工程图纸设计却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市政工程图纸的系统图设计不合理、没有标注设计尺寸、没有对施工细部进行详细设计等等,导致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模棱两可。这些在市政工程图纸设计中的细节问题,往往会给市政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不规范的图纸设计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设计的实用性、安全性。

2、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监控的方法

市政工程施工时,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先确定对于要施工的工程,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目标,也就是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施工完成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施工效果。确定好后还要将其按照施工过程中的难易程度,将质量技术问题分开来,同时要确定好质量监控的重点所在。

接下来就是一些质量监控的具体措施问题了,根据具体情况现在分成三步 : 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

施工前就是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以备工作时的需要,确定工作的重点所在。这个过程是要求专门的技术人员结合以往的经验和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监管工作。对质量的控制要从源头抓起,一定要对进场地材进行实地考察,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能保证施工质量的监管系统。

施工中监管的对象主要是材料和施工人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工程可以顺利完成。例如,对于施工材料要在其进场前认真检查其是否达到要求,合格后还要进行反复试验才能投入使用;施工器材也要提前检查好看其是否可以正常的安全工作。如若在监管工程中发现工程中有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就必须立刻停止工作,等一切修正正常后再继续工作,体现监管工作的作用。

施工后也要对质量进行检测。施工项目施工完成后,要根据设计图纸、变更、规范等要求,对施工成品做好检测和保护,修正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保存好质检资料,材料合格证等施工资料。在这个时候监管人员认真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检查后将资料整理归档,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依据,保证工程合格。

在最后还要对可能引起质量问题的一些因素进行必要的分析,采取措施来避免其发生的可能性。

第一就是环境对其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是包括了自然、施工以及监管的综合因素,它们每一项都可能会引发质量问题。这里面的施工、监管就要靠专门人员来确保,争取让工程处在一个安全的有全面监管系统的环境下,对于自然就要时刻关注周围的自然环境,然后根据其变化来对工程进行调整。

第二就是技术对其的影响,这里的技术也是包括整个过程中的技术,比如:设计、勘测、材料检查、施工等。工程施工之前先要进行严格设计,然后在施工过程中还要综合分析不断对其修正。

第三就是人员对其的影响,“以人为本”是我国现阶段重要的战略措施,所以在质量控制上,人还是占主导地位的。这样就更应该要让监管人员知道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对工人要进行必要的质量安全监控培训,提高思想意识,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3、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管理的方法

安全管理作为施工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其安全管理的措施就应当包括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方面。安全工作做得好就可以为单位带来莫大的无形效益。针对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如下几点安全管理的方案:

培训施工单位上岗人员对于安全的管理的认识。在正式施工前,就要让管理人员知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每个部门的监管都要到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工作的每个步骤进行严格检查,并随时记下来,如果有问题出现就要立刻上报然后进行修正,让这种问题不会在出现。对于上岗人员的安全知识要随时进行培训并及时检验。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后,就应会同各个部门,对安全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在每项工作开工前的一个小时左右就应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工人的安全施工意识。

建立专门的监管职位,对材料、设备等进行严格的监管。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对于材料的放置位置、储存方式,及材料使用的过程中的数量进行监管,还有就是工作中所需施工机械设备等的保养问题进行监管。在材料使用前一定要对其质量有一个严格的把关过程,保证所需的材料一定是符合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从材料上保证施工的安全。对于施工中所需机械设备要时刻对进行检查以及维护,发现问题后一定要及时的处理,避免设备带着危害使用,同时对于材料与设备的使用也一定要有相应的记录。

完善施工设计中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并在施工现场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问题,看其是否能够安全合理的实施下去,还要根据施工所在地的情况来确定一些技术能够使用的范围,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对于那些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更需要从现场做好时时监管工作,避免任何险情的发生。

4.结束语

市政工程施工情况不仅关乎到一座城市的形象,也关乎到城市的未来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因此其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所承载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加强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为城市化的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邱晓建.浅谈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华民居,2012,(5).

第8篇

关键词: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2;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105-02

0 引言

伴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建设工程的地位与作用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呈现出日益重要的趋势。质量与安全是建设工程的关键所在,二者与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与社会效益息息相关,严格把好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环节,不仅需要建设单位与建设监督管理部门重视,更是政府与居住使用者所关注的大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整个国计民生,一旦发生问题就会损害到国家公共利益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给社会安定带来极坏的影响。

1 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因素

建设工程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更加重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从而使得工程质量有了普遍提高,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经验。然而其中依然还存在一些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因素。

1.1 建设单位方面 目前建设工程市场存在较多建设单位不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的现象,或者一些建设单位在未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证和质量安全监督手续的条件下就擅自开工,这就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埋下了极大隐患。

1.2 监理单位方面 当前监理单位存在很多违规行为,如将监理业务转包给别的工程监理单位,或者允许其他公司以本单位名义来承揽监理业务;监理人员不足以及其专业素质较低;监理资料搜集整理混乱甚至不齐全,在对建设工程的重要部位、关键过程及隐蔽工程未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验收;对建设工程的基础及主体工程未能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进行评定,对竣工工程质量未能及时进行初验等。

1.3 施工单位方面 施工单位未制定切实可行且具有实效性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责任制,或者制定了而没有落实到管理当中,对控制成本及经济效益较为重视,对工程质量安全抱有侥幸心理,施工过程中缺乏或不完善安全教育制度及安全检查制度等,使得工程质量安全难以保证。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问题如违法转包、分包以及挂靠等。一些施工单位为收取管理费用而允许资质较低企业挂靠在本单位名下,而这些企业无论在管理能力、资金实力还是技术水平上都无法达到承接建设工程项目要求,最终导致工程一再转包与分包,使得工程质量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1.4 政府方面 现阶段我国政府监督管理体系和社会监督控制体系已经成为建设工程的有力保障,然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虽在监管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却未能与社会监督力量有机结合。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其安全监督机构的大部分工作不到位,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相对较低,缺乏执行监督应具备的对建筑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知识掌握,即便进行检查,其严格程度缺乏力度,致使“查而不严,查而不处,重案轻罚“现象频频出现。相对于工业流水线产品来讲,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专业与工种多、所涉及的设备与材料品种较多等特点,而传统工程质量监督偏重个体实物的质量监督,仅通过质量监督机构的有限实物质量检测,使得监督工作在建设工程中因受到约束而难以对工程质量进行正确全面的核验评定与控制。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内容要求质量监督人员必须对地基基础分部、主体分部及装饰分部工程进行到位核验,并重点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及综合工程进行检查验收,这就造成质量监督机构为保证工程质量而制定相关硬性规定,要求监督人员定期、定次结合施工现场进行核查,对工程施工的每道工序与环节也要到位核查。由于监督人员的有限性,使得此过于具体的管理方式严重影响了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措施,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鉴于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情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措施,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2.1 对于工程开工前的监督管理 首先是对设计阶段的监督管理。建设工程的设计环节在整个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工程的质量、成本,还是效益等均直接受到设计的影响,因此加强勘察设计工作监督管理对保证工程质量安全颇为重要。其次是对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对于未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其擅自开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执行。再者,在工程开工前要认真进行施工图审查。在施工前进行严格的图纸会审,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与修改。设计图在经过省建设厅审查并加盖合格施工图文件审查专用章,方可用于施工。

2.2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存在转包与违法分包等行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与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完善,施工过程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图审文件进行,以及是否严格按规定对设计结构安全的试样、试块等有关材料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2.3 对于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 首先要着重检查其人员配备情况,是否依照规定配备总监与相应专业的监理人员,以及监理行为是否真实存在,再者就是监督监理文件及签字盖章手续是否及时完备,还有监理单位是否依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工程合同来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理。督促监理单位将安全监理内容纳入监理规划并进行细化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制定监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并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检查与监督,尤其注重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作业检查,从而确保安全监理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作用。参建各方都应在提高质量安全意识的同时切实做到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与安全,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2.4 对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督管理 由于竣工验收是工程在投入使用前较为关键的一个监督管理环节,因此要进行严格全面的质量安全验收。

首先,对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文件进行详尽审查,并且针对施工单位所提交的,涉及到工程结构安全问题以及室内环境质量和使用功能的抽样检测资料等合格证明文件,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书面评估报告,及施工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提出的整改报告,设计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检查报告等所有工程竣工文件,对其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审查结果如有不符,要责令其进行整改。与此同时,严格对建设单位组织的验收与其所制定的竣工验收方案进行监督检查。在监督竣工验收过程中,监督人员需要对验收的组织形式、环节和验收内容与标准的验收评定结果等进行全程监督。

2.5 改善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政府通过改善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手段与方法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效率,例如可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并通过及时更新改进检测设备仪器等硬件来适应建设工程的发展需求,保证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有效性,提高监督管理效率,推动建设工程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2.6 通过加强监督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监督管理人员应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专业技术知识,并在熟悉建设工程相关强制性标准与法律法规基础上,深入了解建设工程经济知识,才能具备鉴别并处理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能力。

总之,只有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及时的提升与自我完善,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同时与参建各方共同努力打造一个高效规范的建设工程市场,才能促使我国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得以飞跃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美玲.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4(03).

第9篇

关键字:项目管理;“三标一体”;整合建立;整合运行

“三标一体”管理系统对建设工程项目有哪些重要性,建设工程项目如何进行整合建立适宜的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程项目如何有效地运行三标管理体系,怎样加强施工管理水准,怎样推动工程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以及员工身心健康保护等方面的进步;又应该怎样满足国家的相关法规要求,运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早在1995年开始,一些先行的建设工程企业就开始引入了“贯标”和“管理体系”的概念,18年过去了,企业建立三个管理体系已经非常普遍,到底应用的效果如何,特别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如何,是值得研究的。本文重点研讨企业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起来建立的“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地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思路。运用“三标一体”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加强建设工程的运行控制和项目管理,能够全面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对工程和服务质量、环境保护、能源的合理利用、安全生产以及保护员工健康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三标一体”管理系统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

(一)能够认识管理的规律,建立同一性的管理基础。“三标一体”系统有一些共同点,例如:三个标准都有重要的共有条款,包括文件控制、记录控制、人力资源管理、不合格控制、内部审核、纠正和预防措施等。在项目建立、实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三标一体”系统,有利于项目的基础管理规范化,有利于管理工作优化并巩固工程的业务流程。

(二)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调配,对管理结构进行优化。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三个管理体系对人力资源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如果分别单独确立三个管理体系,那么会导致人员的重叠或机构的复杂,而进行一体化管理则会统一设置人员岗位,例如一职多能、一岗多则等,提高了综合工作效率。建立“三标一体”体系改革了传统管理理念,加强了增值过程,有利于减少该三者之间的重复工作,利用专业性的管理方针使建设项目高效、有序运行,更能推动此体系的维护和完善。

(三)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三标一体”体系相关文件的颁布和实施是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企业学习、运用国际先进的理念及方式,就是要实现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该体系是现代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它体现的是新的管理方式,是每一个项目、部门和员工都需要遵循的规则,也能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管理思想,使各项管理区域间实现功能的互补、紧密衔接、高效运转,最终提高建设效率。

(四)能够降低管理的成本。推行“三标一体”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不断发现新问题,努力降低施工成本,全面提升项目乃至企业的经管水平。由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涉及到各方面,因而如果通过有效的整合运营,就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后,实现国家所倡导的的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在建设工程项目建立适宜的三标管理体系

三标管理体系应用于项目,首先要在项目建立适宜的管理体系。公司建立和运行的三体系文件是企业通用性的管理标准。每一个工程项目从项目中标之后就要着手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笔者以为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以下几点最为重要。

一是正确理解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并有意识地应用。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第一要充分准确地了解本项目的业主对项目建设的相关要求,这个要求包括对产品质量、工期的要求,也包括对环保和安全的要求;第二要完整地贯彻业主的要求,要体现在项目管理策划文件中,体现在项目管理的各个过程中,体现在交付的产品上。再如“与供方互利的关系”,项目部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必须互利共赢,否则就会给项目带来许多问题——你给物资供方确定的单价太低,就可能导致中途不供材料或供劣质材料的风险;你给工程或劳务分包方确定的单价不合适,就容易出现施工过程偷工减料或拖延工期或停工调价的风险。与供方互利也是要共同发展。

二是按三体系管理思想组建好项目部,首先要组建高效的管理团队。按法规要求选配好项目经理,原则上项目经理应具有建造师资格,而且要有相应专业的资格,如从事公路工程的项目经理应有公路专业的建造师资格,从事房建工程的项目经理应有房建专业的建造师资格等等;要配齐项目领导班子;要配好管理职能部门或人员。其次要明确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要确保管理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在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是什么,如果不很好履行职责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第三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制度必须满足项目适用的国家或行业有关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的法规要求,如现场污水排放、油料存放、临时用电等。

三是做好项目管理策划。首先要充分进行策划的输入。输入至少要包括项目的招标文件、公司的投标文件、发包方关于项目建设的文件、设计图纸、设计交底、地质勘探资料、建设单位和施工总包单位的大施工组织设计、公司或项目前期进行的施工调查报告、公司的三体系管理文件、还有项目适用的国家或行业有关环保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的法规要求等。其次策划项目管理文件应高度重视将输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融合和体现。输出文件通常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在这些文件中应有明确的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能够确保目标实现的组织机构、保证机制和保证措施。当然这些策划必须切合项目的实际,必须高度关注业主和相关方的要求,必须针对项目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有的大项目还另外编制了质保手册、环保手册、安全管理手册等。在策划时应注意把企业长期形成的诸如先进技术、经验智慧和管理方法应用于工程项目,分析质量环保安全的控制对象、控制目标、影响因素、活动条件等,找出薄弱的环节并制定出最有效的措施,如质量通病防治办法或专项技术支持,以此做好工程质量的事先预控。总之,应通过管理策划与项目部的管理制度等共同构建成项目部的文件化管理体系。

三、在建设工程项目有效运行三标管理体系

“二十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这是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博士提出的。由此可知,产品质量和企业的信誉、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质量管理水平已经关系到企业的命运。而建设工程产品质量的好坏,根本取决于项目的管理,取决于产品实现的各个过程。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形成一种机制,来保证每一个过程都能够按策划实施,当出现偏差时能够自我或通过检查发现,并改进,保证项目能持续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但是项目在运行管理体系时,绝不能单一进行,不能人为地把质量管理体系与环保体系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都分别割裂开运行,因为,现场的施工过程不能重复再现,一旦过去就过去了,只能进入下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涉及的内容是全面的,某过程可能同时包含环保和安全的内容。在第二部分笔者提出建立体系要整合三体系,那么运行时同样需要融合,多措并举才能管控好项目的重大风险。项目的管理过程既要符合三个体系标准的要求,还要同时满足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和GB50656-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在项目有效运行管理体系,应重点管控好重大风险过程,笔者举以下几点作为说明:

1)施工机具管理过程,关键要把好三关,一是供方选择评价关。施工机具的采购或租赁,都要对供方或租赁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经营资格和信誉、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供货能力、风险因素。在评价产品质量时要关注设备的能耗指标要和安全性能,特殊环境施工还要考量其噪声情况等;在评价风险因素时要关注其质量缺陷、供货迟到和服务不到位等不确定的因素。在建项目因设备不能如约进场影响施工的例子很多。对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再评价和选择应是动态的、持续的。确定采购或租赁时一定要按规定签订合同。二是机具验收关。项目部对进入现场的机具都必须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租赁机具验收时还应作净值评估经双方确认。验收内容应包括质量环保和安全方面的性能指标;特种设备安装或拆卸都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方案应经批准后实施;安装后的施工机具必须按国家相关规定请当地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并保存验收记录。如果是工程分包方自带或租赁特种设备,也应严格按上述要求进行管理,否则会存在很大风险。但这方面风险在实际运行中往往被忽视了。三是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关。现在许多项目在使用设备时不能正确使用油,使设备故障频出;有的忽视保养,拼设备,导致关键时刻设备出现故障影响施工正常进行。设备在使用和维修中的废物处理必须符合环保要求,特别是含油的危险废物。

2)分包方管理过程。一是分包方的选择和评价,必须确保分包方具备相应施工资质,还应当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一些项目忽视资质的有效性,结果给项目自身造成了风险。选定分包方后一定要签订合同后才能进场。一些项目分包工程因单价定不了,先进场施工以后再算帐,有的甚至不签订合同,造成纠纷和重大损失的案例很多。二是进场验证。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对进场的分包方应当进行验证,确认是否与选择一致,特别是关键岗位和需要持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三是对分包方交底和培训。项目部应当对分包方进行祥细的技术、安全交底,让其清楚所从事的分部分项工程或工序的质量要求、环保要求、安全要求,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还应进行相应培训。四是给分包方创造符合要求的作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必须确保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符合健康要求,比如隧道施工的粉尘、有害气体的浓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项目部应当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主动淘汰落后施工工艺,从根本上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3)物资管理过程。一是供方选择评价。采购工程物资必须先对供应厂商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经营资格和信誉;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供货能力;产品的价格;售后服务。在评价产品质量时要确保所购物资的指标符合要求,有环保和安全要求的必须确保满足;对物资供应方的评价、再评价和选择应是动态的、持续的。二是物资验收。项目部对进入现场的所有工程物资都必须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验收通常包括外观检查、技证核对、抽样试验等内容。三是仓储保管和发放管理。特别要关注火工品和油品这些一类危险源的管理,在工地设库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必须经审批后使用;必须有持证人员管理,必须严格按规定领用、运输和使用,严禁违规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4)施工过程管理。这是产品实现的全过程,是将原材料变成产品的过程,包括测量、放线、勘察、钻探,包括桥梁、涵洞、隧道、路基、架梁、铺轨等每一个分单位工程的每一个分部和分项工程,也包括临时用电、脚手架等工程。要确保产品质量、确保安全生产、确保符合环保要求,就应当按三个管理体系的要求,坚持“事前预防”、“ 事中控制”、“ 事后检测”三原则,做好四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是施工准备,应依据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施施工准备,这是“事前预防”的重要活动,包括:技术经济资料准备,施工现场准备,通信、交通、消防和办公、生活(含住宿、食堂)基础设施准备,人员、机具、材料设备等施工生产要素准备,冬雨期施工准备等。认真细致地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降低工程成本及获得较好经济效益都起着重要作用。二是技术交底,开工前,由项目主管技术负责人向参与施工和质检的人员(包括分包方的人员)进行的技术交底,其目的是使接受交底的人员详细了解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操作工艺、施工方法与措施、安全环保要求、检查验收要求等,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三是施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也叫做“事中控制”,包括正确使用施工图纸、设计文件,验收标准及适用的施工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调配符合规定的操作人员;按规定配备、使用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检测设备;按规定施工并及时检查、监测;根据现场管理有关规定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控制;对不稳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突发事件实施监控等内容。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还应按规定编制和实施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过程控制,是指施工主体的自我监管和外力监控方式。自我监管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也就是作业者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质量活动约束,以监督自己完成预定的目标。它是由施工作业的成员开展的。而他人监控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各管理部门及外部的相关方面如工程监理机构、业主、设计单位或政府质量监控部门等,在施工各阶段依据法规和施工合同对其进行行为和质量安全情况进行监控。在施工过程中二者各负其责、相互依存,共同保证施工过程目标的实现。四是产品质量的检查和验收。也称作事后质量把关,使不合格的工序及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项目应建立并实施施工质量检查、试验、检测、验收管理制度,对施工质量检查和质量验收进行策划,并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实施。包括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应对质量不符合的工序进行纠正,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对各类质量问题的处理结果还应进行检查验收。

5)管理活动的检查与改进。项目部应定期对三体系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项目管理策划结果的实施;对公司、发包方或监理方提出的意见和整改要求的落实;合同的履行情况;质量环保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对检查结果及相关信息应进行分析,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和机会,并书面提出和采取改进措施。对改进的结果还应进行跟踪落实。

结束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项目部、分包方、供应商、设备租赁方共同协作,还要地方相关方、设计方、监理方的支持才可能有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但这其中项目自身的管理最重要,尽管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笔者相信,只要项目能够认真坚持贯彻应用三体系,那么,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水平一定会不断改善和提高。

以下文献如果在文中有借鉴可选择性保留,如未有引用,也可不要。

参考文献:

[1]鹤琴.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

[2]刘伊生.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