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36:00
导语:在合同管理事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项目施工管理;合同管理;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在管理的过程中其他任何管理都是围绕合同管理为依据和基础的。而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管理和计划管理的依据,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和基础。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怎样有机的把二者结合起来为项目施工管理服务是值得探讨研究的。本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展开的。
二、合同管理出现的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管理不仅是建立和维持良好建筑市场中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还在市场竞争机制、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缩短工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管理体制和思想观念的缺陷使得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主要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首先是施工合同管理与投标管理相脱节。施工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质量和资金的投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济标”和“技术标”的管理和编制以及施工合同管理是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的。如果投标中标,与甲方签订合同后,技术交底往往只是一种形式,从而导致施工合同管理与投标管理相脱节。
(二)“口头协议”与“私下合同”屡禁不止。所谓的“口头协议”和“私下合同”,是相对于‘正规合同’而言的,而在同一个工程项目中,往往私下协议与合同并存。正式合同用《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但双方当事人并不履行,只是用作对外检查,以应付各级管理部门的检查。实际执行是以合同的补充条款形式或者口头协议,此类条款常常是私下合同,这样就把招投标产生的中标合同部分或全部,换成违法或违反国家及政府管理规定的内容。
(三)承包商和发包商双方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索赔意识。施工合同经过承包商和发包商双方依法签订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或不履行合同赋予的权力和义务。但是在实际的履行中,由于一些人有意见分歧或者被经济利益所驱动,就不严格执行合同文件,从而引起纠纷。但是却拿不出一个完整的索赔法律依据,从而导致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三、技术管理出现的问题
技术管理是指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个要素以及各项技术活动,进行有效地计划和决策、组织和指挥,并且要控制和调节的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的活动。众所周知,合同管理、进度控制等都会影响施工项目的效益,但是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对项目效益的影响确不被重视, 从而带来了很多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技术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一)对项目技术管理的措施落实不到位。由于对项目技术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好良好的技术管理制度,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缺乏,有错漏,影响了工程项目的验收和工程进度,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二)不够重视项目技术管理的工作。项目部不够重视竣工以后的技术管理工作,也不重视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最后使得技术管理的总结程序不能等到一个项目施工的完成,不仅使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流失掉,也没有办法带动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浪费了管理资源。
四、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
针对于项目施工合同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要通过以下办法来进行解决。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实行量价分离,市场定价
要以工程量清单中的单项报价以及招投标文件中的质量、进度条款作为施工合同执行的监控依据,同时引进监理工程师及造价工程师等中介管理机构参与工程管理活动。这将从根本上解决了建设工程从工程招投标管理到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与监控,从源头上控制了工程实体形成过程投资的合同过程管理。
要加强承包商与发包商双方对合同的法律认识,增强索赔意识
我们要通过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通过不断的宣传和学习,使得承包商和发包商利用法律武器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利。
(三)要规范合同的签订和执行,严格控制合同管理
合同是为了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具有法律依据的协议书。对中标工程项目合同的签订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合同的内容要经过仔细的阅读与考虑。要遵守和执行合同的内容,进而确保工程项目进度和施工的质量。
对于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要通过以下办法来进行解决。
应当在公司的管理制度中明确项目技术管理的要求
要明确公司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要从制度上明确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要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来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
要提升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要建立竣工后的技术管理总结制度,把一些技术数据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用于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从而提高项目部和所有技术管理人员的水平。
五、结束语
项目施工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两大重点和难点,他们两个在项目管理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技术方案支持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对技术管理具有制约性和指导性,二者有机结合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更好地服务。要及时的发现项目施工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的问题,并且及时的解决问题,最终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取得成功。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会计核算 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业务是节能服务领域的一项新兴业务,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尚未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会计核算作出相应的规定,在会计核算的科目、内容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实际工作中很多节能服务企业的会计核算非常混乱和模糊,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务上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的会计核算模式的研究,以利于节能服务企业正确组织会计核算工作。
一、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目前节能服务企业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会计实务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核算模式:
(一)存货准则核算模式
即认为节能服务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向用能单位提供的是自产的节能设备销售、安装及售后服务,其实质类似于分期收款的节能设备和后续节能服务的混合销售。笔者认为:就“实质重于形式”而言,节能设备购置在本质上是节能服务公司的一项资产投资业务,通过折旧或摊销方式转化为货币资产。取得的收入是节能服务收入,而非销售节能设备的收入。所以无论是从业务性质上还是从交易实质上分析,都不符合存货准则的相关规定。
(二)BOT项目核算模式
此种模式即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规定参照BOT项目处理方式进行核算。BOT是企业采用建设、经营、移交方式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建造期间,项目公司对于所提供的建造服务应当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确认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基础设施建成后,项目公司应当按照收入准则确认与后续经营服务相关的收入。采用这种核算模式的企业认为: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也要经历建造――经营――转移这一过程,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规定相符。笔者认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规定,BOT的(建设―经营―移交)项目是为了缓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与投资资金紧张的矛盾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投资模式。政府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非政府部门的投资者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投资者承担该项目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的权利。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内,投资者通过向设施使用者收取费用,来回收项目投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同时,政府部门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项目的监督权。特许期届满后,投资者将该基础设施项目无偿地移交给政府部门。可见,BOT项目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两者在运营模式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业务也不适用BOT核算方式。
(三)融资租赁核算模式
此种模式认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业务就是节能服务企业按照客户的要求建造的特殊固定资产,在合同期分期收回投资并获得收益,合同期满将资产所有权转移给客户。且资产多为专用设备,一般只有用能企业才能使用,所以与准则中的融资租赁规定相吻合。笔者认为:合同能源管理下的节能设备在合同期内资产所有权仍属于节能服务企业,用能企业只拥有使用权,而且未来的节能收益并不能确定,与节能设备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没有全部转移给用能企业。节能服务企业在合同期内要对资产进行折旧或摊销,而用能企业无法视同自有固定资产入账,支付的租金已列入当期损益,也不允许再计提该项资产的折旧或摊销。而且该资产在合同期的使用中因运营的需要可能不断的发生投入,所以事先很难确定资产的价值。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合同期通常远短于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与融资租赁规定的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相悖。而且租赁期发生的正常维护费用由出租方承担而不是承租方,与融资租赁的规定不同。能源管理合同条款表现为效益分成而不是固定租金的收付,通常是确定一个节能额的分成百分比,而不是一个绝对额。对节能服务企业来讲也是一种未来的不固定的服务收入,对客户来讲也是一种未来不确定的支出,具有波动性。这就导致无法按照融资租赁的核算要求计算最低付款额和最低收款额。
(四)经营租赁核算模式
此种模式认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属于经营租赁业务,节能服务企业建造的设备是未来出租的固定资产,未来从用能企业获取的收益中,一部分是投资成本的回收,一部分是租金收益,合同期内,节能服务企业将各期取得的收益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收益;而用能企业由于设备在合同期内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按各期的节能收益的一定比例向节能服务企业的支付设备使用费(即租金)通常按直线法计入当期支出。与准则中的经营租赁一致,应按照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进行核算。在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中,能源管理合同的履行需依赖特定资产,即节能服务公司负责建造的节能设备,该节能设备虽然形式上是由节能服务公司使用管理,但是这种使用管理是受到用能单位限制的,在合同期内,合同条款对节能服务公司在运营设备期间的服务类型、服务对象、服务价格进行了限定,因此节能设备的实际使用权在用能单位,即节能设备的使用权发生了转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释义,确定一项协议是否属于或包含租赁业务,应重点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履行该协议是否依赖某特定资产;二是协议是否转移了资产的使用权。所以,合同能源管理应该属于租赁业务范畴。
综合分析上述四种核算模式,相比较而言,合同能源管理更多的是经营租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合同期内的诸多不确定要素,也使得采用经营租赁核算方式更加简单、直观。在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界定为一种特殊的经营租赁业务,即在租赁结束时双方发生了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这种转移双方基本都是以赠予与受赠的方式完成,而且现行的税收政策也是这样规定的。对节能服务企业来讲,该资产随投资的回收基本已折旧或摊销完毕,账面价值几乎为零,只需做简单的资产清理;对用能企业来讲,不需另行支付资产价款,只是取得资产所有权,账务上也只是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为此,笔者建议现阶段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拟参照租赁准则中经营租赁的相关规定进行核算。
二、完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会计核算的制度性考量
(一)从长远考虑,应加快制定出台合同能源管理特殊业务的会计核算准则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措施,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因此,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是我国长期的战略性产业,从合同能源管理未来的发展要求出发,很有必要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业务单独制定企业会计准则,以规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会计核算。为此,财政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在深入调研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运作模式和会计核算情况的基础上,抓紧起草《企业会计准则X号――合同能源管理(征求意见稿)》,在充分、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尽早制定出台并实施《企业会计准则X号――合同能源管理》,以满足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会计核算的现实需要,促进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二)从短期看,应租赁准则解释规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会计核算
在目前财政部尚未出台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相关会计准则的情况下,可先通过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的方式,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具体核算方法作出统一规定。现阶段,节能服务企业应当在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后,根据现行有关会计准则、解释和合同能源管理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业务的特点和交易实质进行判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实务操作。
三、规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会计处理方法的具体建议
根据租赁准则中经营租赁的相关规定,对现阶段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各阶段经济业务事项的账务处理,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一)项目前期阶段
项目前期阶段主要包括项目拓展阶段、项目方案阶段以及项目合同阶段。项目前期阶段经济业务应通过设置“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科目进行核算,用来归集相关的前期费用。在项目前期阶段发生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印刷费、聘请专家的劳务费、交际应酬费等费用应根据受益原则,直接为该项目提供劳务(工程技术部)的,应计入“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行政管理部门(综合管理部)或销售部门(市场营销部)发生的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即相关费用发生时,借记“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二)项目建设阶段
项目建设阶段的主要经济业务内容包括:采购原材料、设备,组织项目施工、安装和调试等。根据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节能服务企业投资项目所发生的支出,应按税法规定作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节能服务公司应将购建的资产,以及开发和购置的无形资产分别确认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因此,项目建设阶段应通过设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科目,核算根据项目设计要求采购原材料、设备,组织项目施工、安装和调试,以及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所发生的合理支出。
为区别节能服务公司内部自用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时,应在“固定资产”科目下设置“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固定资产”二级科目;应在“无形资产”科目下设置“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无形资产”二级科目。合同能源管理固定资产购建的账务处理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节能设备时,借记“固定资产――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2.购入需要安装的节能设备时,节能服务公司应将相关的成本费用可先通过“在建工程――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工程”科目进行归集;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后转入“固定资产――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固定资产”科目。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项目建设阶段购入设备、材料时,按实际发生额,借记“在建工程――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2)发生施工、安装和调试等费用支出时,借记“在建工程――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3)项目完工结转成本时,借记“固定资产――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工程”科目。
3.节能服务公司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增值税免税条件的,购入设备、材料等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需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借记“在建工程――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工程”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合同能源管理无形资产购置的会计账务处理如下:按购置成本,借记“无形资产――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三)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经济业务包括对项目的运行管理,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安排好项目资产的管理、维护和检修,与用能企业共同监测和确认节能项目在合同期内的节能效果,分享收益等。根据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节能服务企业投资项目所发生的支出,应作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形成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应按合同约定的效益分享期计提折旧或摊销。项目实施阶段经济业务应通过设置“生产成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核算合同能源管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费用,并确认节能效益分享收入。项目实施阶段的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按合同约定的效益分享期计提合同能源管理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固定资产”科目。
2.按合同约定的效益分享期摊销合同能源管理无形资产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摊销――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无形资产”科目。
3.根据有关规定,合同能源管理应属于节能公司的主营业务,相关的收入、成本应通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核算。
(1)发生的管理、维护和检修费用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应借记“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
(2)按合同约定分享节能收益,收取节能服务费确认收入时,借记“应收账款――XX用能单位”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服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节能服务公司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增值税免税条件的,借记“应收账款――XX用能单位”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服务收入”科目。
(3)收取节能服务费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XX用能单位”科目。
(4)期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服务成本”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4.根据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节能服务企业应分别核算各项目的成本费用支出额。对在合同约定的效益分享期内发生的期间费用划分不清的,应合理进行分摊,期间费用的分摊应按照项目投资额和销售(营业)收入额两个因素计算分摊比例,两个因素的权重各为50%”。
(四)项目期满移交资产阶段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期满后,应将节能设备从节能服务公司无偿转移到用能单位。项目期满移交资产时,应通过设置“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支出――非公益性捐赠”等科目,核算移交过程中的相关支出。根据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用能单位取得相关资产作为接受捐赠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作为赠与处理。按照上述规定,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企业移交节能设备等资产时的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1.节能服务企业应将合同能源管理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全部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再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即先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固定资产”科目;再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公益性捐赠”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2.移交无形资产时,根据合同能源管理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公益性捐赠”科目、借记“累计摊销――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无形资产”科目;根据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货记“无形资产――XX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无形资产”科目。
参考文献:
[1]张明贤.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及节能效益分配型财务核算方法[J].中国总会计师,2011(5).
[2]杨仁标.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会计处理初探[OL].浙江电力优秀管理论文大赛,2013-9.
[3]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4]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5]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释义.
Abstract: with the main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the highway's statistical work is faced with man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ow to improve highway statistics present situation, strengthen the highway's statistical work, better study, with the use of the statistical data for highway maintenance and construction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task facing the current highway department, based on the highway statistical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way; statistics;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公路统计其基本任务是对公路的建设、日常养护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对公路经济活动提供信息资料并实行统计监督,为制订公路交通规划和公路建设养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公路统计工作是公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现阶段公路统计工作 到目前为止,公路统计工作管理是“部门统计一竿到底,行业统计不加过问”,即上级公路局统计部门对公路部门统计工作直接与基层公路统计部门联系,由基层公路统计单位直接上报,而对公路行业统计工作,由所属公路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上级公路局只起一个收集、汇总、保管其报表的职能。此模式有其利,也有其弊,其利是能够及时上报上级部门所需要的报表数据,减少了一些中间过程,同时也减轻了中间环节的工作压力;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1、容易造成数据的片面性,在经济决策方面,使上报的数据资料缺乏有效的参考价值。公路部门统计和公路行业统计如果分开的话,也就是把一个完整的整体分割成两部分,使其互不联系,这样统计上来的数据对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经济预测时,就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了。只有把这两项内容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整理汇总来的数据,才能真实地反映公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实现统计工作的价值。2、使公路统计工作处于被动的局面,同时也造成了公路统计工作中间环节的严重脱节。一管到底,其中间环节公路统计部门就不会有统计的意识,就不会把统计提入他们的重要工作议程,势必造成公路部门在进行某些决策时,缺乏一些重要的数据资料。3、加重了上级公路局统计机构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在公路基层单位一些人眼里,统计工作就是填填数字,几分钟就完的事,剩下的就是上级公路局与上级部门的事,对自己本单位来说没什么用处,因此就会往上级公路局统计部门推卸责任。4、使公路统计工作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局面,各部门、各单位的统计口径和计算依据等五花八门,缺乏协调和联系,从而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与实际操作性,主要体现在公路综合统计工作方面。5公路统计的体系不完整。公路经济领域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公路统计的范围和指标体系等内容也需要充实和完善,原有的公路统计范围和指标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能完全体现它本身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不能全面反映公路的全部经济活动。此外,公路结构变化、涉外公路、集团经济、公路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也给公路统计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这部分统计指标的确定和使用,在原有的统计体系中也没有涉及。
二、建立当今公路统计管理程序的建议
1、提高重视程度, 健全统计制度 提高重视程度, 健全统计制度应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提到公路行业各单位、各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公路各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的公路统计机构, 明确具体的负责人, 并配备专职的统计人员, 使公路统计各项工作能够做到事事有人管, 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工作局面。我们的公路统计工作真正地来源于社会, 服务于社会, 同时也为我们的领导和政府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数据资料, 使统计分析发挥最大的参谋决策作用。
2、发挥公路中层统计机构的纽带作用。 公路中层统计机构应该是上级公路统计部门与基层统计单位密切联系的一个桥梁,其统计人员直接与基层一线统计人员联系,对各种统计数据和资料的来源比较清楚,其掌握的情况也比较全面。
3、灵活运用统计随着公路养护工作事企分开,管养分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事企实行脱钩的政策方针的制订,对公路统计也有一定的影响。今后的公路统计工作中,建议以抽样调查或重点调查等方式逐渐代替过去的全面调查报表方式。再结合一段时期的全面调查。我们的公路统计制度和各种统计数据资料将逐步趋于完善,公路统计工作也更加顺畅、工作强度也会随之减轻。
4、稳定统计人员队伍。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公路统计队伍是加强公路统计工作的先决条件。同时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提倡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和不出假数,真实可信的职业道德。二是要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支持统计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不断更新统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更好的满足公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三是努力提高调查研究、分析运用统计数据的科学方法。当前公路统计涵盖了公路数据库管理系统、路面桥梁管理系统、养护造价系统等全方位的现代化公路信息网络。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公路的经济活动.提供信息咨询的优质服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四是根据公路养护和建设的实际。有重点地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管理等经验交流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公路统计工作中的难点、疑点问题,努力创造统计工作的最佳业绩。
5、 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的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考评制度,设立统计工作专项奖,每年评选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总结推广经验,将基层统计工作纳入年底考评中,便于及时发现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基层统计人员的情况,在每两年一度举行的公路大检查中增加统计工作所占分值,促使各基层领导重视和关心本单位的统计工作。
三、结语 公路统计工作的改革任重道远,如果要做到以现代化的统计方法和手段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我相信,随着公路事业及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丁惠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的新思维[J].山西交通科技,2005,(3)
【关键词】机电工程;投标;合同;控制
1、投标方式
提倡以项目经理部为主的投标方式,因为项目经理部一直处在建筑机电安装市场的前列,项目经理部不仅有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而且与市场同生存、共患难,知道市场的需要。项目经理部在投标报价时一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研究招标文件,针对每个拟投标的工程应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确定投标方式:①分析拟投标工程的信息来源、工程类型及招标文件的特殊要求;②选定适合拟投标工程的项目经理及其主要人员;③由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招标文件选择合理而先进的施工方法,从而编制响应标书的拟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尤其对关键工序施工应有具体的、针对性极强的描述;④核实或计算标书工程量清单,同时提出标书和标图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三张表”―施工计划进度表、劳力计划表及施工机具计划表;⑤计算工、料、机单价确定直接工程费的投标价格。
2)商务标和技术标的紧密结合:①技术标是商务标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当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后,才能进行商务标的计算;②商务标是技术标的具体体现。即商务标报价一定要根据技术标书中具体阐述进行有针对性的报价;③商务标的独立性。商务标报价在技术标的基础上存在许多方面的报价技巧,如:各子目综合单价的平衡、总价与各分部分项报价的平衡、管理费和利润的合理摆置等;④设备和主要材料的询价,一定要将其价格与技术参数紧密结合,真正体现出物有所值以及价格的时效性,密切与当前材料市场接轨。
3)工程量清单报价对实施机电承包工程合同的意义:①工程量清单报价是支付工程进度款和办理工程结算、调整工程量及工程索赔的重要依据;②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市场调节的产物,它形成工程造价的价格竞争运行机制;③工程量清单报价能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进步,增加施工企业在国际、国内建筑市场的竞争力;④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它贯穿实施机电承包工程合同的全过程,有助于合同的有序实施和控制。
4)实行合同评审进行投标决策:①合同评审就是要为正确合理的决策进行投标前期阶段的投标分析和评判。主要研究中标的可能性、准备投什么样性质的标及采取的策略;②投标性质一般有:风险标、保险标、盈利标、保本标及亏损标。视项目标书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③影响企业投标决策的主要因素有:技术实力、经济实力、管理实力、业绩信誉、业主及咨询公司、竞争对手、法律法规及风险等。
2、中标后的施工准备
1)人员的进一步选择和派遣。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是对一个项目实施能否取得成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项目领导班子的组建是实施机电承包工程合同的关键,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项目领导班子的关键人员:在投标阶段拟定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和一名有经验的造价工程师应针对具体工程而选定,切忌任人唯亲。其他管理人员应该授权项目经理去选择;②工人的选择:应该视工程的具体内容确定各工种的人数,一般考虑三分之一的熟练专业操作工、三分之一的工人一专多能、剩余为一般工人。其中各专业施工班组的班长是工人选择的关键;尽快组建一支先行施工班组,它是由各工种组建的一个具有极强战斗力的施工综合班组。主要负责施工进场的前期施工工作。
2)建立项目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对所有进场施工人员进行项目培训。
3)认真吃透合同文件,组织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和研究。
4)施工材料的准备。一般工程按合同要求施工材料分为:甲供设备材料和乙供设备材料或甲方指定乙方供应安装。而按工程实际所需材料又可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两类。
5)临时设施的搭建。一般在签订合同后与正式开工前,项目部依据投标时拟编的施工组织设计再结合现场和总包的规划要求,提出临时设施搭建方案报总包、监理或业主审批。
6)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其主要目的,一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合同要求;二是积极主动地考虑机电施工成本的控制;三是充分利用总包总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空间进行机电安装。机电安装工程是各专业工程的汇总,但就机电总体而言有其共同的规律。
7)工程成本的管理和资金使用。工程成本的控制、资金的使用是一个项目运作成功的关键。主要控制方法:以目标成本控制成本支出、用工期成本同步的方法控制成本、实行“以收定支”或“量入为出”。
8)重视、加强工程档案管理。
9)施工劳力的组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
3、做好项目施工过程控制的各项工作
1)做好对外的联络。2)做好材料供应。3)严格控制进度、质量和成本。4)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管理。5)与有关咨询公司搞好合作关系。6)及时办好索赔工作。
4、以合同为依据处理好业主的关系
1)适应业主的管理。业主为了防止承包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偷工减料或拖延工期,常采用国际通用的建筑合同来约束。承包商应该很清楚地知道业这些,才能做到知彼知己、争取主动来减少工程实施中的失误。
2)了解业主雇佣的“工程师”的职责。机电承包商通过了解业主工程师的职责范围,这样有利于和他建立融洽的关系,又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及执行其指令,有助于工程顺利实施。
3)承包人的注意点:“工程师”不是合同的一方,而是受业主雇佣的,与业主有合同关系;“工程师”和承包商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他对承包商不负责任。有时由于“工程师”的失误会导致承包商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承包商应该很认真的小心的理解“工程师”的有关指令,把它与合同紧紧相结合,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5、竣工验收、移交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按工程总承包合同范围和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全部内容已建成,达到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各系统功能正常使用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则办理移交手续即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时应注意:1)建筑安装工程竣工验收时应严格按统计规定及主管部门关于竣工验收规定验收。2)国外引进的新技术和成套设备的项目,以及中外合资的项目,应按照项目签订的涉外合同和国外提供的设计文件及国家标准规范等进行验收。外资独资项目,按机电总包合同约定执行。3)利用现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建设项目,应按照现行规定,按时编制《项目完成报告》。
6、回访保修管理
工程回访制度属于机电安装工程交工后的管理,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为用户着想,施工中对用户负责,竣工后让建设单位或用户满意。因此,机电承包商必须认真做好回访工作。工程保修体现了机电承包商对工程项 目负责到底的精神,体现了施工企业“服务为本,对用户负责”的宗旨。
关键词:暖通设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位于某市的中心地带,总建筑面积约70000m2,建筑总高度为99.1m。建筑分为裙楼一、裙楼二和塔楼3部分。地下共3层,地上共26层,地下3层为设备用房,地下2层为车库,地下1层为除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外的其他部分,总面积约为45000m2。
二、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2.1 主要设计参数
该工程夏季采用空调制冷,冬季利用锅炉供热。制冷机组冷水、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分别为13℃/6℃和32℃/37℃,供热锅炉的进出口水温为50℃/60℃。室内设计温度除活动展厅为26℃~28℃外,其余活动空间均为24℃~26℃,相对湿度为55~65%。
2.2 水系统、冷热源及相关材料选择
2.2.1 水系统设计
该工程的空调水系统分为塔楼和裙楼两个系统,采用两管制。塔楼竖向及每层平面采用同程回路设计,裙楼采用异程式。管道自分水器分两路接入塔楼和裙楼的空调区域,各路设水力平衡阀平衡管路阻力。为便于管道冲洗,塔楼水平供水主干管相连,设置冲洗球阀。开式膨胀水箱设于主楼屋面,设计标高为99.6m。
2.2.2 水系统相关材料的选择及安装
为保证管道的使用寿命和施工的便利性,主干管及水平支管管径大于等于DN100的采用无缝钢管焊接镀锌二次安装,管径小于DN100则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在丝扣连接工艺中,为避免管钳在镀锌钢管上产生咬牙.从而使局部镀锌层产生破损,在接触面增设布条对局部破损处进行防腐处理。冷水管的保温选用发泡橡塑材料,为避免工程中常见的保温管接口开裂现象,大管径水管使用板材保温材料,管壳保温材料只用于DN80以下管径,对不同规格保温管壳的施工工艺都作出了具体要求。所有管道在施工前都必须做清洁处理,对于较大管径的管道用管壳安装,其切口方向应顺着管壳竖向直线做45o切开处理。专用胶水刷入后必须待干约10min才可合缝(指干为宜)合缝口及接缝口专用胶带封闭必须使用,且1m管道需拦腰缠2~3道专用胶带稳固;对于较小管径的管道用管材安装,其切口方向及管道拦腰稳固胶带可适当酌减。本工程中使用的是B1级保温管壳 考虑不同规格管壳的保温厚度对其张方的影响,管壳管径大小的划分以DN50为准。系统顺利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验收,运行一年多来,在机房等管道明装处未发现保温管接口明显开裂现象。
2.3 风系统
2.3.1设计原则
大型多功能厅、报告厅等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选用立式或整装空调机组,系统均考虑上送下回或上送上回两种形式。新风自机房直接开洞引入;其余房间均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各个房间设带温度设定的风量三速开关,可独立控制;标准层于内走道单设卧式吊装新风机组,自外墙直接补入新风。
2.3.2风管的选择及风阀、风口的安装
在该工程项目中,空调风管采用超级消声风管(简称超级风管),密封材料的选用至关重要,有热敏胶带和压敏胶带两种。热敏胶带较适合用于在地面上加工的风管,而压敏胶带则适合在风管系统吊装连接时使用。根据系统的压力和管道尺寸,选用正确的加固方法。工程中对于截面积较大的风管,使用钢丝、套管的拉杆加固法,加固需用的材料如下,
(1)根据加强筋加固表,每两排加强筋之间的最大纵向间距是406mm.610mm或1219mm;
(2)在中间穿过管道的加强筋不得超过406mm;
①12号钢丝带64ram 方形垫片;
②12号钢丝带13mm套管。
2.3.3 空调机房的安装
空调机房的新、回风管均直接接至设备,为在过渡季节利用全新风,在新风管道的设计中,尽可能扩大其有效尺寸。同时,风管直接接至设备的连结方式地为楼宇自控系统(BAS)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水系统中,在过滤器前后分别设置了压力表,压差的变化直接反映过滤器的性能,空调机组的实际流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4 防排烟系统
2.4.1设计原则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本工程高层主楼设有2部防烟疏散楼梯,该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共设2套机械加压送风系统。2台离心式通风机设在塔楼观光层的屋面,加压送风量由计算确定。防烟楼梯间每2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合用前室的正压送风口每层设置,风口均采用常开双层百叶风口,并在风机的压出管上设置止回阀。发生火灾时,由着火层烟感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传至消防控制中心,由消防控制中心自动开启正压送风机,进行加压送风。裙楼的防烟疏散楼梯也进行了同样的设计。会议室,卫生间,强、弱电间等处设置了机械排风,这不仅有利于强、弱电间设备的散热,有组织的排风方式亦有利于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地下2层车库设置排风兼排烟系统,除与车道相连的防烟分区利用车道自然进风外,其余各负荷分区都设置了风量不小于排风量50%的送风机。对地下1层和地面可开启外窗但不能满足排烟要求的教室均设机械排烟系统,同时进行机械补风。
2.4.2防排烟风管的选择
该项目中防排烟风管采用无机玻璃钢风管,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需参照相关标准对产品的原材料及加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如玻纤布的类型、质量及铺设的层数、铺置接缝是否错开以及主原料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等)。劣质、不合格原材料的使用常常使得无机玻璃钢风管出现耐水性差,易吸潮返卤、泛霜、翘曲变形等工程质量问题。不经计算的生产配方和不合理的养护条件也会破坏管道的早期性能,并危及后期性能。另外,由于采用人工加工方式,此类产品的外观常常难以达到整齐美观,厚度均匀的标准。工程中尤其要对置于室外的大截面通风管道和长期处于地下潮湿环境的风管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因玻璃钢风管是固化成形的,置于室外的大幅面通风管道在阳光的直射和雨水的冲刷下,极易产生明显的翘曲变形。管道外表面也较易留下雨水的痕迹,不但影响外观,还难以处理,且不符合相关的规范、标准要求。针对此类情况,建议工程中对置于室外的此类风管,在风管表面加设保护层。这样不但可以防止风管变形,也有了较好的视觉效果。
三、工期和工程质量的主要保证措施
3.1及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
施工单位进场后,即要求其根据工程量及有关计划制定总施工进度计划,此份进度计划需详细说明施工单位在计划工期内如何施工,如何保证工期。审批后的进度计划将作为施工监督的直接依据。
3.2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施工单位需分阶段合理地建立严密的材料、设备需用与采购计划。材料的品质确认工作应尽早完成以便及时进行材料设备定货。对于甲方供材料设备的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报送本工程详细的材料进场计划。以保证材料设备的到货期;对于甲方指定购买的材料设备,施工单位应及时联系指定的设备材料公司。施工单位自身也应及时组织货源,保证相关设备材料的供应。
3.3各工种之间密切协调配合.及时交接工作
施工配合涉及方方面面,施工单位应及时给予相关单位所需的资料,并及时获得需求的资料。
3.4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应建立适合本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将质量管理措施一一落实到施工实践中去,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从材料进场到施工过程直至竣工验收,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四、本工程施工过程的几点体会
4.1设计与施工之间的矛盾
施工图纸是工程施工的最原始依据,施工图纸的合理及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能否正常进行。
4.1.1设计阶段各工种之间应充分协调
由于设计各工种之间协调不充分,使得施工过程中,局部区域即便严格按图施工也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本工程中的地下2层车库,土建工种在施工中。为了保证次梁结构的安全,取消了梁上本应给消防、喷淋预留的孔洞。而又没有提高相应的层高,使得消防、喷淋、防排烟、强电等各工种设备挤占有限空间,根本无法满足标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不得不重新全面协调各工种设备的走向,尽可能减小防排烟风管的厚度。并牺牲了局部车道使用功能。对局部车道使用功能的改变,主要是将调为停车位,从而降低对标高的要求,对局部标高较低处(最低处仅1.7m)设置警示牌以提醒司机,从而限制通过此处的车辆类型。
4.1.2设计人员应及时完善相关图纸
本工程中,原设计未对空调机房进行详细设计,只对相关设备的参数提出了具体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到货设备的具体尺寸和预留空调机房的实际情况。对设备的摆放及管道的走向进行了尽可能合理的布置,但还是发现部分机房空间显得比较富余,而另一部分机房空间又难以满足安装要求。为了满足工艺的要求,往往以牺牲维修空间为代价。但还是存在部分局部阻力构件,对仪表检测精度的影响。另外,工程中有一台立式顶出风的空调机组,由于设备尺寸和空调机房的梁下标高发生冲突而无法安装,最后不得不将此台空调机组的顶出风改为侧出风才解决这一矛盾。
4.2 施工单位各工种之间的矛盾
(1)由于空调、室内装饰,消防等多数是业主专业分包项目。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尽快拿到进度款,考虑自身项目安装方便而忽视现场的实际安装条件,抢先进场施工。结果导致其他工种施工无法进行。
(2)在工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矛盾,这就需要各单位之间的全力配合协调进行解决,如在本工程中,通常情况下装饰公司只对管道的标高提出要求,而在一楼大厅的装饰设计中,由于特殊造型的影响。装饰公司对空调风管的安装,不但对标高提出了要求,而且还严格限制了风管的走向和风管的间距,由于双方缺少必要的沟通,区区数台风机盘管的安装竟改动了多次,费时费力。
4.3工期与施工质量之间的矛盾
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自身的实力、业主的付款情况、设备的到货时间、设计的变更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常使得工程进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随着工期的日益临近,施工单位常常又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实际上,只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加强管理,附以一定的经济处罚措施,质量和工期均可以得到保证。
关键词: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三层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4-0000-01
City Party Committee Informati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Luo Yongyou,Wu Yonghui
(Liuzho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Liuzhou545002,China)
Abstract:Of existing manual method of statistical data fusion of information is poor,poor old method of analysis and display of inform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meet the huge results of complex statistical applications.Variou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for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increasingly urgent needs of the context of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s to submit information for this statistical design of the key issues.
Keywords:Information system;System analysis;System design;Three-tier structure
本文以市党委信息管理统计软件为例,讲述了作者如何开发软件来管理统计信息,以及在研发系统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统计信息化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完成统计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和等统计信息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最新最快速度反应信息,以获取更多、更快、更准的统计信息。
长期以来,由于统计体质的问题,导致了统计软件多、乱、差的危害地步。具体体现在:统计业务数据量大且多样化;数据管理困难;数据难以共享。实现数据信息管理平台是必要的,也是当前形式所急需的。
二、用户需求分析
根据需求分析,本系统开发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能实现信息的增、删、改、查,并能实现不同分类、不同部门信息的计分,实现以报送单位为单位的,能以月、季度和年份等选定时间条件的信息报表统计汇总,能实现信息录入的智能提示、智能补全,并提供便于管理和操作界面友好直观的界面布局。
三、系统设计
(一)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目前系统开发常用的体系结构主要有两种,即客户机/服务器(C/S: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和浏览器/服务器(B/S: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
根据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我们采用(C/S)体系结构,其具有成熟的开发方法和工具、交互性强、界面友好,适用于局域网内,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强,安全性高等优点。系统采用了基于三层结构的开发模式,便于维护与后期开发。
(二)系统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功能设计成以下模块。
1.系统用户登录,为了系统能具有更高的管理机制,系统默认只提供一个系统管理员,其具有对信息录入管理、积分稿费管理、单位数据管理以及用户管理。普通用户可在后台管理中增加,其只能完成信息录入、查询及积分稿费的生成、导出。
2.采用信息录入(F)是由信息录入、报送单位以及信息展示、查询等模块组成。在信息录入时,可直接选择信息类别以及报送单位,系统将自动计算出信息分数及稿费,实现信息的综合智能管理。
3.信息积分统计(I),实现了由时间界定以报送单位为单位的信息统计,并能实现文本的生成。
4.稿费支出统计(E),能实现本市采用、上报采用、区领导批示、中办采用的报表生成,含各类信息单条、综合数据汇总,并实现了月数据汇总、稿费汇总。
5.数据管理(A),该功能包含了单位数据管理、信息类别管理、刊物名称管理以及数据备份功能,实现各类数据的增删改查。
(三)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是系统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该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并依据第三范式的设计原则,针对结构单一的每个模块所处理的业务进行模块单元的数据库设计,按其自然归属;对属性相近但隶属不同模块所对应的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尽可能的减少,将其转化成统一结构的子类组成数据表;相关的数据表利用外键关联表的形式,且只记录关联表的一个主键,确保模块对应的表之间的独立性,为系统或表结构的重构提供可能性;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减少多表关联查询,使用复杂的SQL语句的麻烦,使其具有较好的使用性,简化程序设计。
四、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一)系统安全技术
本系统采用C/S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将范围限制在指定的局域网内,避免恶意者的破坏和敏感数据的泄漏,同时对系统用户采用了MD5的加密技术,设置了操作权限,这样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信息的保密性。
(二)获取刊物名称信息、报送单位列表集合
根据用户需求刊物名称、报送单位列表可实现多选,且对多选的复选框实现分数、稿费计算,在此不可避免的要实现获取选中名称的数据集,为此我们通过复选框的GetItemChecked方法逐句通过列表来确定已选中的项。GetItemChecked方法采用项索引号作为参数,并返回true或false。
(三)积分统计、稿费计算多行多列表头的设计
报表展示中需要完成表头的合并设计,但VS2008开发工具箱里并未提供一个能实现的完整控件,为此我们需要自行编码进行二维表头的构建。
五、结束语
本系统采用VS2008,SQL2005等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方法研制了基于.NET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与同类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系统安全性,并通过.NET的三层结构开发模式增强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布局设计符合人为习惯,操作简单方便、智能提示与计算等特点。在实际的应用中,该系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韩万江,蒋立新.软件项目案例教程(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张亮,刘琦,朱延海.公安院校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3(23)2
[3]周培.基于校园网的计算机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
关键词:绩效考核管理系统、敏捷模式、需求启发、B/S架构、管理流程
引言: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价制度,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平衡记分卡最近两年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的绩效考核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应用动态监控获取的数据是有限的,主要针对可以量化的考核指标,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扭转考核对于系统的依赖, 把能够实现动态监控的指标数据放在系统中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使得企业的考核更加的具有真实性和有用性。
2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选向方面:采用B/S体系结构,最终用户界面统一为浏览器,应用系统全部在服务器端,是标准的三层结构体系。系统负载轻,开放性好,系统维护升级方便。
(2)设计方法方面:考虑到我国办公自动化的现状,采用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相结合,根据企业目前的通用需求先开发出标准版。
3系统需求分析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需求分析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软件需求分析的质量对山东鲁商集团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开发的影响是深远的、全局性的,在收集山东鲁商集团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需求时,把涉及到绩效考核的所有业务部门、分公司以及人力资源部的绩效考核业务提炼成可以被开发小组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模块与功能要求,正确的获取用户需求、完整的满足用户对于绩效考核业务的各项功能,才能更好地把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概念描述为具体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4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当今流行的绩效管理系统多采用360度考评方法。360度绩效考评,也叫全方位绩效考评,是由被考评入的上级、同级、下级、本人或考评专家担任考评者,从各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全方位评价的一种绩效考核方法。
绩效考评系统的总体流如下图所示:
4.1部门管理业务流程
部门管理是建立绩效考核管理系统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山东鲁商集团及其下属各个分公司的横向职能系统和纵向层级系统,是建立系统部门结构和工作岗位结构的基本依据。
4.2考核计划及考核项目管理业务流程
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绩效考核流程是从建立绩效考核计划开始的。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公司规定的绩效考核办法,分别建立各个部门员工的月度、季度和年度绩效考核计划;其次,各部门的考核计划会显示在各个部门管理者的待办实务中,部门管理者根据本部门的岗位和员工完善各个考核计划项目的具体内容。
4.3考核结果管理业务流程
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绩效考核成绩是以百分制的方式完成评定的。
5 系统需求定位
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是在安全机制控制下,实现信息以及软、硬件资源共享,得到能满足用户日常业务信息处理需求、能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所需的数据,正确、快速地处理这些数据并及时、准确地将处理结果发送到目的地的系统功能单元。
(1)用户管理模块
基础维护子系统中,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用户信息,设置不同操作权限的用户,并根据组织结构将人员划分入不同的部门,设定一些拥有不同操作权限的角色并根据员工在绩效管理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分配角色,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备份与还原监控和管理。
(2)组织管理模块
由于本系统定位于企业管理,就必然要建立企业的体系结构,要体现出员工,部门之间的所属或上下级关系。并支持从企业到员工的多层结构。能够灵活的支持支持直线制、职能制、直线一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矩阵制等组织结构模式。允许用户根据自身战略选择适合自己业务需要的组织结构模式。企业的各级部门及员工被定义为企业的组织,而组织结构定义了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从属关系。系统通过组织类型来区分不同的组织,并可通过系统管理员的定义来设置组织结构规则来限制上下级关系的建立,以防止无效的上下关系。
(3)考核计划模块
考核指标子系统包括考核计划和指标体系两个部分:考核计划确定各种月度、季度和年度考核的考核周期、考核执行人、被考核对象和考核项目等内容;而指标体系则确定公司内部各种考核项目的考核方式、计分办法、权重比例以及计算模型等内容。将考核计划和指标体系进行结合,更有利于增加考核方式和合理性和考核结果在公司内的权威性,为提高部门和公司绩效提供合理的依据。
(4)计划项目模块
业绩考核是衡量一个员工在企业中承担的实际任务完成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系统通过衡量员工所有任务的一系列量化指标来确定每名员工的工作业绩。员工首先根据自己岗位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建立自己的工作任务日志,然后部门领导为下属员工的各项工作任务确定量化衡量标准,员工将确定了量化衡量标准的工作任务日志添加到自己的绩效考核计划当中,经由人力资源部门审核通过后正式生效。
(5)考核结果模块
该子系统会根据考核计划和考核指标的内容,要求相关考核人和被考核人填写和提交于考核有关的相应的内容,系统会根据已经设定好了的权重比例核算出各个部门和各个人员相应的分数来完成考核。
6、结论及认识
通过一年的工程实践、感受颇多,其中体会深刻的几点总结如下。
1.通过这个项目,使我对绩效考核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化企业中非常重要的管理系统,绩效考核又是其中的核心部分,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需要工程化的思想。大型软件开发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按照工程化的思想进行控制,软件公司经常会因为项目进度、成本控制、管理思想等方面的因素而降低和省略应由的软件工程环节和人员,只重视开发,不重视测试和质量控制,导致项目实施崩期加长,事与愿违。
3.需求分析非常重要。需求分析不到位,往往造成软件实现的功能并不是用户期望的功能。
4.以用户为中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但是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软件项目实施人员工,与用户的接触最多,需要经常站在用户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和处理问题,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才能真正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核算中心 管理系统 措施 分析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各大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给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就目前形式来看,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系统结构还不够完善,且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日益突出,长此恶性循环下去,势必将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加速推进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制度改革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致使传统的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会计核算单位的发展需求。故而,现阶段内,企业迫切需要不断健全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制度,完善的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制度为实现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系统的高效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此,首先要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岗位职责,明确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会计核算中心实现制度化建设,进而,有效地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其次是不断完善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系统的各项业务流程,这就需要加强自身的会计核算中心管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力的保障各项业务流程顺利的执行,为会计核算核算中心管理的规范化运转提供基础保障。
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系统中应建立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制度,包括对会计核算中报账员的培训和指导,明确报账员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加强对财务专用章的制定和管理,统一为各核算单位配制专项统一名头的财务专用章,专章专用,明确财务用章的使用范围,实行章、印分人管理的制度,统一为各单位开设账户,根据单位的特殊要求进行特殊处理,实行财务专用章由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系统内保存,单位责任章由报账员保存,使用专用需要几方共同完成的制度,保证单位财务用章的安全性。采用会计核算帐套原则与资金管理配合使用,如资金管理要单独核算,即在会计帐套上独立建账,由双方确认后账户可以正式启用。建立备用金使用制度,在会计核算中心只核定正常预算内的资金范围,单间大宗现金需另行支取。
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构建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网络平台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上更为显著。目前,伴随着信息高速的发展,直接加速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并且,就目前状况来看,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为各大企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现会计核算中心信息化管理,构建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网络平台,不仅有效地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而且还为会计核算单位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并且,实现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系统软件的选用与应用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网络平台为会计职工们的沟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借助网络平台还可以有效的实现同行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推进彼此之间的共赢局面。
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系统的在业务中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故而,应建立起完善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这就需要在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之上,不断创新与完善,通过分析、总结以及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与知识,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观之上,明确不同的岗位职责以及职责范围,各为其政,各施其职,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建立反馈系统,定期的向各单位反馈信息,力求实现会计核算管理的透明度、公平性以及合理性。
重视与会计核算中心的沟通衔接,及时掌握实施内部控制所需相关信息。会计核算中心应认真履行核算监督职责,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性,并着重反馈和控制预算的执行信息,通过核对各部门预算指标情况,对预算指标实行即时控制,杜绝超预算用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认真建立各类备查账,并与核算中心进行核对,回馈意见和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可实现与核算中心信息系统的联网,便于及时获取信息,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是高效实施会计核算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会计核算单位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因此,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内部控制高效的发挥其作用,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是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方案,为其监督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方向,进而,有效的确保内部控制部门的独立性以及权威性;其次是建立责权制,使其共同承担责任与权力;再次是实施责权制,将责任与权力下达到个人或者各部分手中,使其自主进行,企业按照结果来进行或奖或罚;最后是实行责权利与奖罚制相结合的制度,将责权与奖罚有效地挂钩,力求坚决执行“有过必罚,有功必奖”,充分调动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进而,实现会计核算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发挥监督管理部门职能部门作用,把内部控制检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财政部门是会计与内部控制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组织和指导,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作为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完善。审计部门是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监督机构,应定期不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进行专门审计。
五、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构建起一支坚固的工作人员队伍
坚固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队伍是实现会计核算单位又好又快发展的后备资源,是保证亏啊及核算中心管理系统开展工作的根本。全面培养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即包括专业的会计核算管理知识、熟练的财务会计核算技能以及高调的思想觉悟,这就需要会计单位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会计核算知识以及技能培养,同时,通过举办某些有关会计核算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进一步促进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顺利开展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化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关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重视多种形式的会计继续教育。只有建设好一支业务过硬、严以律已、思想业务素质好的财务人员队伍,才能贯彻实施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发挥财务监管作用,从而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六、小结
综合上述可知,现阶段内,我国会计核算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会计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现阶段,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系统以迫在眉睫,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系统不仅仅需要充分运用现代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并且,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渗入到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力求实现会计核算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构建高效的网络平台,使其会计核算中心管理涉及到企业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为实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高效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焦惠惠.关于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思考[J].现代商业, 2010(33)
[2]曹红霞,胡冷夫,陈欣.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利弊探讨[J].时代金融, 2011(03)
[3]周玉伟. 在会计集中核算体制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J]. 科技创新导报,2010(32)
[4]张欢.浅谈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 2010(33)
[5]王冬梅.会计集中核算的弊端与对策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01)
1.缺乏市场主体性认识我国企业合同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大部分是因为企业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当今的经济形势,从而草率的订立合同,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因合同引发的争执,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在经济发展中市场是公认的主体,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和怕麻烦就轻率地选择非书面式的约定,这样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到时候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我们不能忽视身处的这个市场竞争大环境,更不能对合同的管理掉以轻心,因为差之毫厘就可能谬以千里,危险往往存在于我们不注意的微小细节里。
2.合同管理人员的局限性通常在建立一份合同时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但是对于一些发展规模不大的企业而言,它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许就没有那么的规范化了,他们因为自身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造成了合同的不完整性或者不正式性,比如,在一些应该注意的重要条款的制定上存在疏忽,对一些普通条款不够重视,造成其字句间存在很多法律漏洞,在双方产生纠纷时对于自己公司这一方非常不利。
二、合同管理问题的演变
合同的制定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以简单的口头形式或者单纯的一张证明形式而存在的,在这种证明上可能只是简单的存在双方的名字或者手印,很多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发展到近代的时候,虽然人们的合同管理意识有所提高,但是,合同的管理依然没有具体的规范可以遵循,因为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在建立和执行合同时仍然不够细致全面。基于这样的发展历史和人们普遍的行为习惯,使得当代的合同管理存在很多缺陷。
三、市场竞争下的合同管理改善方案
1.健全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合同能够体现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各种法律关系,由于合同的专业性和法律性很强,特别是一些对企业影响重大的合同,能否正确签订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完善各项合同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如合同的审查、公正、专用章管理、归档等一系列的制度确立,这些都是合同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完善这些制度,才能使合同的合法性得到保障,将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
2.提高企业专员素质如果说制度的完善是合同管理的关键,那么合同管理人员就是制度执行的关键。光有制度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人与企业按照章程处理事务,落实到具体的日常工作中去才是关键。有了具体的制度就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教学,企业可以定期的对员工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导,确保每个员工都树立严格制定企业合同的观念。而且在招聘合同管理人员的时候,企业也可以对应试者的相关方面的知识进行重点考核,使相关岗位人员与所从事的管理工作对口,避免存在跨专业就业的现象,这样就免去了企业二次教育的麻烦和成本损耗。
3.构建全套管理体系首先是合同的制定,确保每份合同的完整性,在这个基础上检查每项条款是否存在危害到企业利益的地方,同时保证每项条款都是依据法律规定而制定的。其次在制定完成后要进行细致的审核,也就是对合同进行的第二次核对,对发现的不合理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修改。最后就是进行规范的合同制作,严格按照规范文本进行制作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原则,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养成按章办事的习惯,这样才能体现合同制作的严谨性和不可违抗性。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