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36:01
导语:在股票投资思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制约我国保险资金积极入市的主要因素
从国外的经验可以看出,股票是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中的一个重要投资品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由于分业经营长期处于割裂状态。随着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发展,这种政策障碍已经逐渐消除,管理层甚至给了保险公司相当多的优惠措施,希望能够给中国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十分迅猛,理论上将有600亿左右的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股票,但我们认为保险公司短期内将以试探性投资为主,而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且他们对一级市场的兴趣远高于二级市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国股市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合理的收益。作为风险程度较高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主要以较高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国外成熟金融市场的经验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美国在1970年——2000年间股市的平均回报率为10.3%,债券市场为5%,货币市场为3.7%,而德国这些数据分别为14.4%、7.9%和3.5%。由于股市风险相对较大,投资者的入市积极性往往和股市的收益密切相关。我们将1981年——2003年美国股市的涨跌幅与美国寿险公司股票投资增长率作了对比,发现两者的走势惊人的相似,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得知,他们的相关系数在90%以上。由此可见,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股市的程度与股市的收益率成正比。
中国保险公司从1999年开始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参与中国资本市场,著名的5.19行情让保险公司尝到了甜头,1999年和2000年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收益率普遍在10%以上。但好景不长,随着股市投机泡沫的破灭和违规资金的退出,中国股市陷入了长时间熊市,保险公司在基金投资上陷入亏损的被动境地。受此影响,从2001年到2003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3%、3.14%和2.68%,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事实上,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多数都在亏损,包括部分券商在内的许多机构投资者已经淘汰出局,面对这样的市况,向来经营稳健的保险公司自然不会轻易大规模直接入市。
2、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还亟待完善。中国资本市场是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诞生与成长起来的,由于定位在为国有企业提供融资而不是资源配置上,其制度设计存在先天的缺陷。这种市场功能的错位,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加上监管力量的薄弱和法制建设的滞后,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诸如上市公司的诚信危机、投资者利益缺乏保护、证券中介机构失职、暗箱操作和市场投机盛行等突出问题。
国九条的颁布,标志着管理层的思路已经从以前的救市转变到治市上。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管理层陆续推出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券商治理整顿、分类表决制度等一系列旨在解决资本市场制度缺陷的创新措施,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解决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问题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保险资金作为稳健理性的长期投资资金就不会大规模入市。
3、保险公司自身的因素。目前几个大型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主要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由于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各保险公司要么用基金投资团队兼做股票投资,要么通过招聘等手段重新组建股票投资部门,总体上相关业务人员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磨合及适应新的投资业务。同时,各公司股票投资的相关规章制度、风险控制、托管清算等其他准备工作完成时间也都不长,还须在今后的投资工作不断检验和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9月,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数额达到744亿元的高点,在有关部门公布了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相关文件之后,保险公司对基金采取了减持的策略,到2004年底基金投资额降至673亿元,锐减71亿元。2004年四季度股市一直处于调整之中,在这个时候选择减持基金,保险公司的态度值得玩味。一个可能的理由是,保险公司一方面希望通过直接入市丰富资产配置品种,努力提高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在基金投资(特别是封闭式基金投资)的伤痕还没有愈合的时候,保险公司不会轻易忘记资本市场的风险之痛,他们在准备直接入市的同时减少基金投资的比例,以避免权益类投资在资产配置中占有过高的比重,以减少股市波动对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的影响。特别是三家境外上市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不断下降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在大规模直接入市的条件没有成熟之前,他们不会轻易冒进。而这三家保险公司的资产占全国保险总资产的70%以上,因此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规模就不容过分乐观了。
二、推动保险资金积极入市主要措施
经历了近四年的持续调整,中国股市只有通过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创新,重构一个规范、透明、公平、有效的市场,才能吸引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各类合规资金源源不断地为股市输送新鲜血液,使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步恢复活力,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快速发展。而同时,保险公司等广大投资者才能通过资本市场真正享受到投资中国的丰硕果实。为扫除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无形障碍,促进保险资金积极入市,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改革措施:
1、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各项深层次改革。2004年以来的各项政策表明,管理层已经下决心要根治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各类问题,并逐步将国九条的各项精神落到实处。目前,社会各方都盼望管理层能够在全流通问题上有实质性突破,因为这已成为中国股市脱胎换骨的最大障碍。全流通问题由来已久,且越拖越难解决。管理层各方应尽快达成共识,在不损害投资者合法利益的前提下拿出原则性或框架性解决方案,使投资者对全流通问题的解决和中国股市未来发展动向有清晰的预期,促进场外观望的合规资金积极入市,为顺利完成资本市场的改革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管理层还应加大对市场上各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努力构建一个健康透明的市场氛围。如:加强上市公司诚信建设,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完善上市公司融资体制和淘汰机制,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相关部门配合,规范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媒体在内的各中介的行为;加大对注重投资者回报的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真正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上市公司群体等等。
2、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涉及到两个金融市场和两个监管部门,这种跨市场的经营活动必然牵涉到两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早在2004年7月,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混业经营趋势,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达成金融监管分工合作的备忘录,将建立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对监管活动中出现的不同意见,通过及时协调来解决。同时,三方还将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密切合作,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信心。
从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看,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是积极有效的,去年建立的联席会议机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后,保险资金在入市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或新的问题,这都需要通过监管部门之间的配合加以解决。同时,监管部门还应鼓励保险公司等机构积极开发跨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紧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
3、保护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股市具有明显的资金推动的特点,几乎每次行情都活跃着各路不同性质的资金。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违规资金已陆续撤出股市,这也是造成近几年股市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鼓励合规资金积极入市是管理层稳定市场和投资者信心,推动股市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管理层在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维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代表了市场主流的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在处理闽发、汉唐等问题券商的时候,就需要管理层保护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从而保护广大机构投资者对股市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
此外,作为机构投资者集中的投资品种,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迭创新高也给机构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1月21日,在54只封闭式基金中,28只小盘基金(5亿——15亿份)平均折价率为21.89%,26只大盘基金(20——30亿份)平均折价率更是高达37.65%,其中有4只基金折价率已经超过了40%。作为最大封闭式基金投资者,保险公司在2004年中期的封闭式基金投资已经超过300亿份,高折价率是其基金投资蒙受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为保护机构投资者,管理层应着手解决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困境,特别是在ETFs、LOFs等新产品成功上市之后,通过制度创新寻找封转开的新思路,彻底解决高折价率给机构投资者带来的各种问题。
4、保险公司应为积极入市做好充分准备。2004年底是我国入世三周年的日子,也是我国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分水岭。面对国外保险巨头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中国保险业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而努力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国外保险市场的发展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资本市场是保险公司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尽管目前我国股市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我们的保险公司应该用战略眼光审视自己的入市策略,为保险资金长期积极入市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当前股市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的时候,保险公司应积极介入一级市场、可转债等相对安全的投资领域,通过实战快速磨合投资队伍,提高股票投资部门的研究能力、市场敏锐力及风险控制能力,为今后保险资金更大规模的长期投资奠定组织基础。同时,保险公司还应加紧组织体系、管理制度、财务清算、技术支持、风险控制、激励机制等相关配套环节的建设与完善,为保险公司顺利实施资金多元化运作、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投资收益率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国外保险公司股票投资概况
1、股票投资是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
国外保险公司投资渠道较多,主要有国债、企业债、股票、房地产、抵押贷款等,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调整,股票投资已成为各国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以美国寿险公司为例,最初股票投资在其投资组合中仅占有微不足道的比例,随着监管的放松和华尔街股市的蓬勃发展,股票投资的比例也节节攀升,到1970年代就稳定在10%左右,到1990年代更是快速增长到30%以上,进入21世纪,股票投资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25%左右的较高水平。相对于股票投资,抵押贷款、房地产等投资品种出现明显萎缩,如抵押贷款比例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30%——40%的水平一路下滑到2003年的6.86%。而企业债、国债等债券投资则基本保持稳定,如企业债的投资比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就一直在40%的水平上下窄幅波动。
统计资料显示,欧洲国家股票投资比例相对较高,例如:英国在1960年代以前股票投资比例为20%左右,而到了90年代,就上升到50%左右,并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近年来的股票投资比例基本在20%——30%之间波动。统计还显示,不同险种的股票投资比例也略有差别:在九十年代末期,美国寿险与财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分别为27.42%和17.83%,英国为60.4%和31.98%,日本为26.6%和20.37%。
2、股票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
随着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饱和度不断增加,保险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和费率的下跌,多数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实际上已经处于亏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收益成为保险公司净利润的主要来源,股票投资不仅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一个重要投资渠道,也成为保险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
美国寿险公司协会2001年到200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中债券贡献的比例最大,平均为63.61%,股票高居第二位,为15.03%,随后是抵押贷款、保单贷款、房地产等其他投资品种。由此可见,股票投资是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重要来源,考虑到2000年以后美国股市在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表现不尽如人意,股票投资对保险公司的利润贡献还有很大的潜力。
3、保险公司已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美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投资者结构已经出现明显的机构化特征。1950年美国机构投资持有股票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仅为7.2%,而根据最新的美联储资金流动报告,截止到2004年三季度,美国资本市场上约有58.57%的股票市值为机构投资者持有。从报告披露的数据看,美国个人持有的股票比例在这几年依然保持了明显的下降势头,从1999年的46.96%减少到2004年三季度的39.24%,平均每年下降1.29个百分点。
在机构投资者中,共同基金以22%持股比例排名第一,年金及退休基金以17%的比例位列第二,保险公司则以7%的比例夺得探花的位置。由此可见,保险机构投资者在美国资本市场中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关键词:股票投资价值;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75-05
2009年10月30日,我国创业板在深圳股票交易所成功上市,从初建时28家公司,总发行股本2 672 140 777股,截至2016年12月26日已有568家公司成功上市,总发行股本为262 475 087 724股。创业板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国内中小公司,尤其是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高创新的计算机应用服务公司提供了巨大的融资机会和发展机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拓宽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渠道,而创业板计算机应用服务公司的股票凭借其高成长和高收益性正在逐渐获得个人投资者的青睐。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股票投资价值评估模型,帮助投资者高效准确地识别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成为专家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曲若鹏以同一家公司财务报表为例,运用两种方法评估企业股票投资价值,第一种是先估计实体价值,然后减去净债务价值;第二种方法利用股票投资现金流量模型进行折现,得出的结论为不同的思路得出的股票投资价值评估结果是不同的。张栋等人认为,企业股票投资与看涨期权极为相似,借助B-S期权定价模型可以确定企业股票投资价值,虽然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模型可充分考虑到企业收益风险,操作更具灵活性,但缺点是重要参数波动率的确定容易产生偏差、计算过程也比较复杂。刘建容等强调股票的投资价值是一种相对价值,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建立了上市公司内在价值评估模型,借助相对内在价值与股价动态变化趋势之间的联系构造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模型,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在投资者进行股票选择时具有指导作用。孙霞指出,资本结构、股票投资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宏观经济形势等都是影响企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国内金融市场日趋完善,掌握一些科学的股票投资价值评估技术是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的必要手段。
通过以上文献可以发现,对股票价值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不仅可以有利于股东的监督与公司管理者的经营,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必要过程。多数学者对股票投资价值评估研究范围比较广泛,缺乏针对性,并不完全适用于高成长、高风险的计算机应用服务类公司。因此,结合该行业的具体特点,遵循创新性、科学性、全面性等原则,增加了研发经费投入比、产品市场认可度、人才储备等创新性指标。
一、股票投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构建股票投资价值评估模型。模糊层次分析法是综合运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的一种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由美国运筹学家Sat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具体分为五个步骤:根据总目标明确问题,分解问题并构建层次分析模型,根据隶属关系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运用AHP的关键是构造满意一致性矩阵,但由于人们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存在差异,构造的矩阵需要经过不断的调整和检验才会达到满意的一致性。而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FAHP法”)用模糊数代替标度表示结果,通过两两元素的比较构造模糊一致判断矩阵,借助模糊一致矩阵表示各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实现了模糊环境下的层次分析,使得决策结果更加数字化,定量化和科学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文件,立足创业板计算机应用服务公司高收益、高风险、技术独占性、高成长性等特点,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创新性等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增加了研发经费投入比、产品市场认可度、人才储备、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能力、决策科学程度等指标,最终构建了创业板计算机应用服务公司股票投资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3层,第1层是目标层,即创业板计算机应用服务公司股票投资价值A;第2层是准则层,对应盈利指数(B1)、成长指数(B2)、风险指数(B3)和创新指数(B4)4个一级指标;第3层是指标层,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等10个定量指标和产品市场认可度、人才储备知识产权等5个定性指标。
(二)构造判断矩阵
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值,邀请多位股票投资专家和资深股民对指标间相对重要程度进行两两判断,采用Saaty1―9标度法构造出判断矩阵,Satty1―9标度法的含义(见表1)。
根据上述专家对指标重要程度判断结果的处理,得到5个判断矩阵Y,Y1,Y2,Y3,Y4,分别为:
(三)计算各级权重并检验一致性
根据计算,得到W=(0.5423,0.1397,0.2333,0.0847),各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向量为W1=(0.5000,0.2500,0.2500),W2=(0.3845,0.0878,0.1433,0.3845),W3=(0.2291,0.1575,
0.5359,0.0775),W4=(0.2771,0.4658,0.1611,0.0960)。上述计算得到的权重值能否作为下层要素对上层某一要素排序的依据,还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层次分析法中,用CI(consistency index)作为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指标,其中CI,因判断矩阵阶数n越大时,一致性越差,为消除阶数对一致性检验的影响,引进修正系数RI(random index),并最终用一致性比例CR(consistency ratio)作为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的检验标准,其中CR=CI/RI,当计算得到CR值小于或等于0.1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可以进行单排序;当CR值大于0.1时判断矩阵不满足一致性,需要修正评分降低偏差,直到满足一致性检验。RI值随矩阵阶数n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下面计算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指标,矩阵Y的最大特征值λmax为4.0512,CI=(4.0512-4)/(4-1)=0.0171,CR=CI/RI=0.0171/0.89=0.0192,同理可得到Y1,Y2,Y3,Y4的CR值分别为0,0.0078,0.0422,0.0116,均小于0.1,通^了一致性检验,权重系数可以接受,得到权重汇总表(如下页表3所示)。
二、实证研究
(一)数据样本的来源与选取
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创业板计算机应用服务公司股票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是:首先,根据上述专家学者给出的相对重要性矩阵计算出各指标相对于综合评价目标的权重系数(前文已得出计算结果(见下页表3);然后以各公司重要财务指标的实际值和综合实力为基础,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得出各指标在多家公司中的相对重要性,重要性程度用分值的高低来表示;最后,用相应的权重系数乘以各家公司评价指标的对应分值,得出各公司盈利指数、成长指数、风险指数、创新指数的分值和综合评价分值。
本文从深市创业板随机抽取4家有代表性的计算机应用服务公司股票进行分析,并对其投资价值进行评估排序。它们分别是银信科技(300231)、易华录(300212)、汉鼎宇佑(300300)、朗玛信息(300288),以下分别用P1、P2、P3、P4来代表它们。为了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假设不同股票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导向、行业特点等都相同。表4是新浪财经网提供的这4家公司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定量评价指标的财务数据。
根据表4中财务数据和各公司的综合实力对每家公司的评价指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每家公司在各指标中所占的相应权数(计算方法如上文所示),结果(如下页表5、表6所示)。假定每个指标的满分都是100分,将每家上市公司各评价指标的分值与其对应的权重系数相乘,得出盈利指数、成长指数、风险指数和创新指数的得分。同理,将每家公司上述四个指标的分值乘以对应指标的权重系数,得出综合评分。下面以银信科技为例计算其盈利指数、成长指数、风险指数和创新指数及其投资价值综合评分。
盈利指数=银信科技在基本每股收益C1的权重得分×C1在盈利指数B1中的权重+银信科技净资产收益率C2的权重得分×C2在盈利指数B1中的权重+银信科技每股净资产C3的权重得分×C3在盈利指数B1中的权重盈利指数=
17.97×0.5+43.54×0.25+9.84×0.25=22.33,同理,成长指数=
20.09×0.3845+27.71×0.0878+9.98×0.1433+36.38×0.3845=
25.58,风险指数=6.4×0.2291+14.43×0.1575+23.78×0.5359+
13.61×0.0775=17.54,创新指数=12.64×0.2771+26.31×
0.4658+18.99×0.1611+17.07×0.0960=20.46。
投资价值综合评分=银信科技在盈利指数B1中的得分×B1在计算机应用服务公司股票投资价值A中的权重+银信科技在成长指数B2中的得分×B2在A中的权重+银信科技在风险指数B3中的得分×B3在A中的权重+银信科技在创新指数B4中的得分×B4在A中的权重投资价值综合评分=22.33×0.5423+25.58×0.1397+17.54×0.2333+20.46×0.0847=21.51。
同理,4家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综合评分结果汇总为表7。
(二)投资价值评估排序
对创业板这4家计算机应用服务公司股票投资价值进行排序,得到的结果(如表7所示),即按投资价值从优到劣依次为:易华录、朗玛信息、银信科技、汉鼎宇佑。易华录的投资价值最大,主要表现为其收益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发展稳定、上升空间大,是这四支股票中相对投资价值最大的。
(三)检验
为了检验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做出的计算机应用服务公司股票投资价值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文绘制出上述4家公司自2014年6月30日至2016年6月30日的股票涨跌幅度趋势图(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4家公司的股票实际涨跌趋势与上文模型预测的结果一致。
结合表7和下图可以得知,易华录的投资价值最高,虽然朗玛信息的最大涨幅高于易华录,但是易华录的整体涨幅趋势更为稳定,波动较小,抗风险能力高,成长性好,收益也更稳定,所以是相对投资价值最大的股票。根据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基于行业发展环境良好,业务模式创新渐显成效,公司新增项目较多等原因,公司经营效益稳步提高。仅2016年上半年,公司已实现营业收入89 619.7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 838.7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32%。研发投入总额为6 906.1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68%,主要原因为本年新增研发项目增加所致,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新增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17项。朗玛信息的股票投资价值位于第二位,与银信科技的股票投资价值相差不大。银信科技的涨幅虽然较小,但其整体涨幅走势平缓,几乎维持在正增长状态,风险比较小,但收益比前两者低,所以排在第三位。汉鼎宇佑排在第四位。根据本文表4可以得知,其净利润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都为负数,经营状况有待改善,成长性较低,故而收益也较低,所以排在第四位。
三、结论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可以清晰反映出创业板不同计算机应用服务公司投资价值的优劣以及各指标的权重,帮助投资者对其投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从而制定出利润最大化、成长最优化和风险最小化的最佳投资方案。因此,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创业板计算机应用服务业股票投资价值评估模型,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是,在现实的股票投资市场中,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因素众多,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导向、公司资本结构等,因而在指标选取和权重设定等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总而言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创业板计算机应用服务公司股票投资价值评估的优势在于其科学性、数字性和灵活性,可以结合具体的宏观环境和各股票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与评价。同时,由于股票市场十分复杂,瞬息万变,可以将模糊层次分析法与其他科学决策方法相结合,优化指标的选取,最大程度剔除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提升指标权重的准确性,增强预测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 曲若鹏.企业股权价值评估的两种方法[J].财会月刊,2011,(32):66-67.
[2] 张栋,杨淑娥,杨红.基于B-S模型的企业股权价值评估[J].统计与决策,2006,(20):144-147.
[3] 刘建容,潘和平.基于财务指标体系的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5):16-25.
[4] 孙霞.浅谈股权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J].当代经济,2014,(7):108-109.
[5] 胡运权,等.运筹学基础及运用: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8-311.
[6] 陈德军,刘冬,隋建龙.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物流园区企业征信评价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6,(4):
451-454.
[7] 侯春梅.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投资项目评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5,(5):645-648.
[8] 朱琦臣.企业股权投资价值分析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9] 柴中华,郑垂勇,蔡华.风险投资价值评估的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0,(5):162-164.
一、发行方在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时权益部分的确认
可交换公司债券与可转换公司债券一样,同时兼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征,在发行时,其自身价值也就包含了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两个部分。但其中的权益成份并不与发行方自己的股票相联系,而是由于发行方所持有上市公司(即第三方)的股票而产生。因此,发行方在对可交换公司债券进行初始确认时,其价值中的权益成份是否应该同时确认存在疑问。
笔者认为,发行方应该采取类似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核算思路,确认可交换公司债券价值中的权益部分。因为可交换公司债券将来可能交换的对象――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当前阶段归发行方所拥有,其相关的收益或者损失也应由发行方享有或承担。如果发行方不确认可交换公司债券中的权益成份,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蒙受损失,可交换公司债券也无法体现其混合证券的特征。
因此。发行方在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时,应该确认债券价值中的权益部分。
二、发行方对权益成份的会计处理
可交换公司债券在发行时,即可确认其权益成份。由于此时可交换公司债券仍属于债务的范畴,所以其权益成份应按照公允价值,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由于《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债券持有人对交换股票或者不交换股票有选择权”,所以计入“资本公积”中的权益成份在将来如何处理,取决于认购方是否行使选择交换的权利。如果认购方在将来行使选择交换的权利,实现了债券与股票的交换,发行方手中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就转让给了购买方,同时收回自己发行的债券,此时上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相应转入“投资收益”账户,视为发行方处置上市公司股票的收益。如果认购方不行使交换的权利,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权益成份就应视为企业所支付债券利息费用的减少,冲减“财务费用”,即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财务费用”。
三、认购方在购买可交换公司债券时的投资分类
可交换公司债券属于金融资产的范畴,对其投资也就存在着入账时的分类问题。根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于债券可分别归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中明文规定:“可交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十二个月后方可交换为预备交换的股票”,即企业发行的可交换公司债券存续期间在一年以上;但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目的是为了在近期内出售,属于流动资产,所以认购方在购买可交换公司债券时,不能将其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另外,认购方之所以购买可交换公司债券,不仅仅是因为债券的低风险与稳定收益,而且也是因为其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为股票后可能产生的高回报;可交换公司债券的交换时间往往不会在其到期日,而是可能发生在一年以上至到期日这一段时期中的任何一个时间点上(视具体协议与条件而定),这些都是认购方在初始确认时完全可以预期到的。所以,认购方在购买可交换公司债券时,很难说其“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不应该将该投资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因此,购买方在认购可交换公司债券时,应该将其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四、认购方在行权时的投资分类
如果在发行方要求行权的时段内,认购方不行使选择交换的权利,则其继续持有可交换公司债券,到期后或者提前通过债券市场收回该投资。
如果认购方行权,则其对发行方的债券投资就转变为对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该投资同样面临着如何分类的问题。首先,如果认购方的股票投资仅仅是以赚取股票差价为目的,准备在近期内将该投资出售,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则该投资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次,如果认购方准备长期持有股票投资,并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即对子公司的投资),或者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即对合营企业投资),或者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即对联营企业投资),则该股票投资应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第三,如果认购方持有的股票投资,既不具备“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条件,也不具备“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条件,则应将该股票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金融投资必将越来越流行,金融资产所得也将越来越普遍。无论从市场调节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财政收入的角度来考虑,对金融资产所得的征税都日益重要起来。美国作为世界上资本市场最为发达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对金融资产所得较为完善的课税体系。本文拟在介绍美国金融资产税收体系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金融资产税收体系的中长期建设思路。
一、美国金融资产税收体系概况
在当前美国资本市场上,可供投资者投资的金融资产主要有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金融资产的投资所得主要为利息所得(来源于所投资品种的分红收益)和资本利息所得(来源于所投资品种的价差收益)。在明确以上分类的基础上,下面分别对美国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的税收规定作一介绍。
(一)美国股票投资的相关税收规定。
在证券交易过程中,针对买卖证券的行为所征收的税均属与证券交易有关的税收设置,这一税制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调整证券市场资本的流动情况。美国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曾对股票交易行为征收证券交易税,但是近来考虑到证券交易税的征收不利于资本流动,于是在1986年税改法案中取消了该税种。
对于个人股票投资所获得的现金红利所得属于“任何来源的所得”范围,列入个人所得税毛所得内。在计算净所得时允许扣除借款利息,即为投资股票而借款的利息。对个人股利所得的优惠主要是“股息不予计列法”,允许股东收到股息的第一个200美元不列入总所得。
对于股票投资的资本利得所得,美国从一开始就对其征税。在美国变现的资本利得最初是作为普通所得来完税的,并且从1921年税法开始,它们就适用于优惠的低税率。从1942一1986年,仅仅对持有期长于6个月或一年以上资产的资本利得的一部分(1942-1978年为50%,1979-1986年为40%)计入应税所得。在此期间的大部分时间,这类资本利得税的税率被限制在25%以内。在1986年税改法案中删除了资本利得和普通所得的差别,从1988年开始,全部变现的资本利得都将作为普通所得纳
税,资本利得的最高税率定在28%。
(二)基金投资的相关税收规定。
1.投资共同基金收入的纳税与投资其它证券收入的纳税方法一样。共同基金投资于股票和债券,并将获得的红利和利息转给共同基金的持有者,持有者根据收到的红利和利息进行报税。同样,共同基金的资本利得也以同样的方式转给它的持有者,由持有者按资本利得规定来报税。共同基金本身并不需要根据它收到的红利。利息以及实现的资本利得未缴税。
2.美国共同基金投资收益的三种计算方法。如果基金投资者卖掉其持有的所有基金单位,从卖掉所有基金单位的资本利得或资本损失中减去成本就得到应税金额。如果投资者只卖掉部分所持有的基金单位则比较难计算缴税的金额,因为很难判断是哪一部分的基金单位被卖掉了。美国联邦税务局因此也规定最先买进的股份最先卖掉,即通常所说的先进先出法则。如果投资者的基金单位价格上涨了,则先进先出法则会产生较大的资本利得和较大的应缴税额。另外,基金投资者还可以通过计算所持有基金股份的平均成本来计算资本利得或损失。平均成本方法可导致较大的资本利得和较高的赋税比率。还有一种更加复杂的方法是具体指出哪些基金股份被卖掉了,这样投资者就可以卖掉最高成本的股份,从而导致最小的资本利得和最低的税率。
(三)债券投资的相关税收规定。
当前美国有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债券市场的品种也相当多。从发行主体来看,有联邦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按发行方式来进行细分,有原始发行折扣债券、市价折扣债券等。不同类别的债券在税收处理时也稍有差别。
1.联邦政府债券的税收处理措施。投资于美国联邦政府债券的利息所得只需向美国联邦政府缴税,而不需向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缴税。因此持有美国国债会明显减少个人所得税。正因为投资国债可减少缴税和投资国债的安全性,国债的利率比企业债券要低。
2.地方政府债券的税收处理措施。投资地方政府债券资本利得的纳税办法同投资股票一样,但以溢价购买地方政府债券的投资损失则不能以资本利得或其它收入来冲抵。
3.原始发行折扣债券的税收处理措施。原始发行折扣债券是指在首次发行时以面值的折扣价出售的债券,如果持有到期,则发行人一次性将等于面值的价值支付给投资者。此类债券的持有者需每年将计算所得的利息作为通常收入的一部分来赋税,而不是等持有到期才一次性赋税。对于1982年7月1日之后发行的此类企业债券,每年根据单利来计算所得利息。
美国联邦税务局还规定如果原始发行折扣债券以发行折扣价加上估计的利息来出售,则可认为无资本利得或损失,因此不需要缴纳资
本利得税。但如果出售价超过发行折扣价加上估计的利息,则需要按照资本利息得来赋税或按照普通个人所得来赋税。
4.市价折扣债券的税收处理措施。市价折扣债券是指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以某一价格购买某债券,通常该债券的到期赎回价格会高于此购买价格,这两个价格之差即是市价折扣量。投资市价折扣债券的赋税与原始发行折扣债券赋税一样,都是将折扣部分当作普通利息收入来纳税。但是投资市价折扣债券在没有实现利润——市价折扣量前不需要赋税。如果市价折扣量小于市价折扣债券到期赎回价的0.25%,则不需要纳税,即该市价折扣量在报税时可当作零来处理。
5.可转换债券的税收处理措施。通常可转换债券转换成同一发行人股票的交易不需要缴税,但转换成不同发行人股票的交易则需要缴税。任何没有应计的原始发行折扣不再被确认,但在转换时的市价折扣需要在转换成的股票被处理(出售或赠与)后确认。
(四)资本损失弥补的相关规定。
美国联邦税法对资本损失是否能一次性从资本得利中扣除有具体规定。投资者的资本损失(长期和短期)可从资本利得中扣除,如资本损失超过资本利得,则还可以以投资者的通常收入(如工资收入)3000美元来相抵,但不得超过3000美元,即该投资者的通常收入的纳税额最多可减少3000美元;其余的资本损失则可带到下一年度再申报。
二、我国现行金融资产税收体系概况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无论从上市公司家数,还是从交易硬件设施建设来看,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证券市场上可供投资者投资的品种也日益多元化,投资者结构也日益优化,但由于证券市场税收政策的调整一直被认为实质性的“利好”或“利空”,从而使我国金融资产方面的税收体系建设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目前我国金融资产方面的税收规定仅有以下几方面:
(-)股票投资方面的税收规定。
向股票交易的买卖双方各征收4‰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没有证券交易资本利得方面的税收规定,也没有关于资本损失扣除的相关规定。即无论投资者盈亏状况如何,只要有股票交易,就必须交纳一比例不低的印花税。在上市公司有分红时,由上市公司代扣代缴分红数额20%的个人所得税。
(二)共同基金投资方面的税收规定。
由于我国规范化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较短,管理层出于培育机构投资者的目的,对其发展采取了一定的扶持政策,包括税收方面的一些优惠措施。投资者在投资于共同基金时,可免交证券交易印花税,在收到基金的分红时,要交纳一分红数额20%的个人所得税。
(三)债券投资方面的税收规定。
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相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权不发达,可供投资者投资的债券品种仅限于中央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方式上一般采用“按面值发售,年末付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方式,这样我国债券投资方面的税收规定就相对很简单。投资于中央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免交个人所得税,投资于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入要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
三、我国金融资产税收体系建设思路探讨
借鉴美国金融资产税收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证券交易的硬件环境和税务机关的征管水平,我国金融资产税收体系的构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股票投资税收体系建设。
1.改变印花税的征收环节,放在发行环节征收。将现行的印花税并入到证券交易税存在的前提下单独设置项目,这样一可以还印花税的本来面目;二可以解决一级市场税收调控真空的问题;三可以避免新的重复征税。2.开征证券交易税。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运用证券交易税对于抑制市场过度投机,保证市场的平稳运行是很有必要的。结合我国现状,证券交易税有必要仅对“卖方”征收,税率为4-6‰左右,在具体措施上要明确持股时间长短与税率差别的数量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资金,达到鼓励中长期投资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以抑制过度投机,达到稳定股市的目的。3.开征证券交易资本利得税。证券交易资本利得是投资者因买卖证券而取得的价差收入。我国现行税制对证券交易的价差收入缺乏应有的税收调节,对这部分所得应不应征税,在国外是逐渐增多的,如国库券、企业债券、股票、投资基金等,其中尤以股票的交易最为活跃。尽管证券交易是一种风险性极强的投资行为,但这种行为毕竟引发了企业财富的再分配,造成新的社会分配不公。因此,我国应开征此税,对过高的价差收入作适当的调节。目前比较简单和可行的构想如下:1.对正常交易所得不征税,但被认定为营业易(投机)的证券利得予以课税。2.对营业易的判定标准是:以一个股东账户为基准,该账户在一个公历年度交易次数超过30笔或转让股票票面总价值超过某个数量指标,即判定为营业易。同时结合不同的纳税人(投资基金、机构、自然人等)设定不同的差别税率;按不同的证券持有期限规定一系列的减免税措施。
(二)基金投资税收体系建设。
从美国共同基金的税收规定来看,尽管美国共同基金的组织形态大多为公司型,但为了避免在共同基金和基金持有人之间的双重征税,一般在基金环节都是免税的,共同基金将获得的红利和利息转给共同基金的持有者时,由持有者根据收到的红利和利息进行报税。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规定和美国差别不大,但对于目前投资者交易基金单位是否应免交证券交易印花税就值得探讨。在目前仅为封闭式基金的情况下,基金单位的价格也是由二级市场基金单位的供求状况决定的,税收对基金单位交易的活跃程度影响并不是太大,而对交易基金单位不征收证券交易税,不符合税制建设的公平性原则。建议在这方面应对投资者交易基金单位适用证券交易税,税率上可与股票交易的税率相当。对于投资者交易开放式基金单位而言,税率可适当调低一些。
(三)债券投资税收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相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极不发达,这种状况的出现与我国债券市场大发展的外部环境仍不成熟不无关系,但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尤其要大力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当然,债券市场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于外部环境的创新,在相关税收政策选择上,可提供一定的扶持措施,目前可适当降低企业债券投资利息收入所适用的税率,结合我国债券市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针对不同的债券品种,适用不同的税收规定。
关键词:股票投资所得;所得税;税负公平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24-02
一、股票投资所得的税收政策有失统一、公平
股票投资所得,是指投资者投资购买股份公司股票(份),获得市场买卖差价所得、股息红利所得等收益。
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中规定,个人取得的股息、利息、红利按20%的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对储蓄利息、国库券利息、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税。对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获得股票市场买卖差价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中国现行企业所得税中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即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所有非上市企业,以及连续持有上市公司股票12个月以上取得的投资收益;(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等。
二、股票投资所得的税负公平分析
1.在股票投资中,简单的可分有长期投资(投资)和短期投资(投机)两种行为。一般而言,前者以获取股息、红利为目的,后者则以获取股票市场上的价差收益为目的。因此,前者是一种真正的投资行为,后者实为一种投机行为。虽然二者都属于股票投资行为,都是合法行为且均有必要存在的。但前者较后者更需要鼓励和提倡,而对后者则需有所限制,这样才能保证股市的健康发展。
在企业所得税中,对于居民企业投资者,投资股票获得的市场买卖差价,作为企业的投资收益,要并入企业的应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对不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也只是按规定补税(注:对于被投资方税率高于或等于投资方税率的,不补不退;对于被投资方税率低于投资方税率的,按税率差补税,实际上就是抵免法)。这样既避免了重复课税,又较好地贯彻了鼓励投资、抑制投机的政策意图,有利于股市的稳定健康发展。
而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只对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获得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投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价差(买卖差价)不课税。两个所得税制度上的不统一,一方面,造成了个人投资者和企业投资者之间的税负不公平。另一方面,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鼓励了投机行为,抑制了投资行为,这样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
2.对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获得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在税制上存在重叠课税,客观上加重了股票股息、红利所得的税负。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获得股息、红利,来自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所得及其他所得。而股份公司取得的这些所得首先必须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暂行)》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才能按股分红(注:股份制企业的税后利润在按股分红之前,还须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整和分配)。这样,个人投资者按股分取的股利,是已经承担了企业所得税的,现在再对其征收个人所得税,在税制上构成了对同一笔所得的重叠课税。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获得股息、红利,其实际税负率远远高于法定(名义)税率。假定其他因素不考虑,设个人投资者按股分得的股利为a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个人所得税中股利适用税率为20% ,则其股利所得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为37.5%。
=37%
而纳税人如果购买企业债券,则只需要按照个人凭借债权所分得的利息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其实际税负率较购买股票所得股息的实际税负率要低17.5%(37.5%-20%)。其原因在于股息、红利在税制上存在重叠课税,而债券利息不存在这个问题。
3.对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获得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对居民企业投资股票的股息所得税免税,同为一个市场中的投资者,却有着两种不同的税收待遇,明显违背了税负公平原则。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获得股息、红利,无论投资期限长短,均需要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一方面,为了鼓励企业对生产经营的直接投资,避免对权益性投资收益重复征收所得税;另一方面,为了稳定股票市场,发展战略投资者。对企业投资股票获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居民企业连续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不满12月的需要按规定补税外,均给予免税。
两个所得税制度上的不统一,造成了个人投资者和企业投资者之间的税负不公平。上面已述,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获得股息、红利,其实际所得税负担率为37.5%。居民企业投资者,对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对不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也只是按规定补税(对于被投资方税率高于或等于投资方税率的,不补不退;对于被投资方税率低投资方税率的,按税率差补税,实际上就是抵免法)。总之,居民企业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其所得税负担率最高也不过25%(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25%,小型微利企业20%,高新技术企业15%)。在同一市场上,股份公司同股同权、按股分红之下,所得税负担相差大于等于12.5%(37.5%~25%),有违税收的公平税负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
三、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应本着统一税法、公平税负原则,同时促进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
1.对个人投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价差(买卖差价)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个人投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价差(买卖差价)征收个人所得税,第一,有利于实现税负公平,即个人和企业投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价差(买卖差价)都要缴所得税,解决目前税制中企业缴税个人不交税的不公平问题。第二,有利于进一步贯彻“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立法精神。对投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价差(买卖差价)征收税,能起到“多获利者多交税”的效果,对资本市场的贫富两极分化能起到一定的自发抑制作用。
对投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价差(买卖差价)征收所得税,有许多人认为会对证券市场的产生巨大冲击,中国曾于1994年底盛传将开征证券交易税和股票转让所得税,引起轩然大波,股指巨幅震荡。而同期台湾证券市场也因拟开征资本利得税而造成股指大幅滑落,以至台湾证券管理当局不得不宣布无限期搁置对资本利得税的课征。
从理论上讲,对投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价差(买卖差价)征收所得税,当市场活跃时由于获利者绝对数量和获利程度都大大提高,税收收入将随之有一个较大的增幅,从而对正日渐升温的市场起到持续自发“抽血”的作用,有利于市场理性的维持和平衡发展的实现;当市场低迷时,获利者给予数量(通常会)下降,但由于做空机制存在,市场上仍不乏投机获利者,此时对资本利得进行征税,在客观上起到了抑制空方投机获利空间、减轻(甚至免除)多方税收负担的作用,有利于市场走出低迷、重新振作。简言之,资本利得税体系及其内在的自发调节市场起落的机制有利于市场稳健发展。另一方面,对投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价差(买卖差价)征收所得税,相对于中国目前开征的印花税而言,能更好地体现税收征管的量能原则和公平原则。因此,我们建议,对投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价差(买卖差价)征收所得税的同时,降低或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降低交易成本。
从实践上讲,对投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价差(买卖差价)征收所得税,可能会对市场造成短期不利影响。台湾事件只是个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印度在内的很多国家,并没有因为资本利得税的征收而发生股市暴跌,而只是放缓了增速。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中国1999年恢复对个人银行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因此我们认为没有必要过多担心。
鉴于中国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从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出发,对个人投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价差(买卖差价)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操作上可考虑,对长期投资(超过1年的投资)的利得适当降低税率,给予一定优惠,以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另外,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投资损失超过了投资收益,净损失可以被利用在其他所得税的减免中,剩余的投资损失还可以归入下一年继续用来计算下一年的资本利得净值。
2.对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获得股息、红利所得,实行免税或抵免制度。一种方法可以比照企业所得税,股息在企业环节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个人投资者获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另一种方法,股息在企业环节征收企业所得税,在股东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抵免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两种方法都有利于吸引个人资本长期留存企业用于生产发展;并且避免了股息经济性重复课税,也可以保持所有投资人的税收负担基本一致。当然第一种方法实施比较简单,操作方便,但不利于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也由于免税范围较广,容易造成税款流失。第二种方法计算比较复杂,征管难度较大一些,但是可以保证个人所得税正税,保证其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维护社会安定。从目前情况来看,采取第一种方法比较可行。第一,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步,税负公平;第二,比较符合中国目前税收征纳水平。
参考文献:
[1]佟俐.中国个人所得税税负公平问题及对策[J].职大学报,2008,(2).
[2]马克和.完善中国个人所得税之几点思考[J].税务研究,2003,(3).
[3]苑新丽.中国股息重复征税减除方法的选择[J].税务与经济,2004,(2).
[5]雷根强,沈峰.股息所得税的改革思路、发展动态及政策启示[J].税务研究,2008,(12).
的确,特纳对市场有一定兴趣,他也没有遇到什么让自己困扰的事情。
作为软件工程师,特纳在电脑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基金经纪人向他推荐很多记不清名字的投资组合。这些投资组合似乎很适合他们夫妻二人。
特纳开了一家在线经纪账户,卖出自己的组合基金,他的投资组合有25只股票。此外他还有两个特别管理账户。
特纳说:“共同基金很不错,但做起来十分被动。我对现在这种投资方式很感兴趣,并从中感觉到快乐。”
放弃“恐龙”
共同基金现在已经成为数百万美国人的主要投资方式。对投资者来说,这种方式无需了解过多,简单而有效。
投资者比过去更聪明,技术对他们来说也越来越便利,华尔街正向市场提供更容易理解的投资产品。但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眼光放在12万亿美元的共同基金之外,他们的投资顾问开始为资金寻找别的出路。
“共同基金好比恐龙,在金融市场上,你当然还可以选择更快的马在金融世界里旅行,通过运用当今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帮助自己赚钱。这样的选择其实不难。”艾德曼(Ric Edelman)说。 作为金融规划师,艾德曼管理的基金规模有40亿美元,如今,他已经完全放弃了基金投资。
当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共同基金仍将是多数人的重要投资方式。对那些在金融领域搏杀的人来说,要超越共同基金确实需要舍弃一些东西。
对投资者来说,选择股票投资组合需要更严格的投资思路,并坚持下来。同时,购买私人公司债券也需要把握经济行情。其实,很多投资方式都包含共同基金不具备的东西。一些老练的投资者在管理投资组合时,能发现大量工具和策略。
共同基金遭遇“杀手”
大部分基金管理者都在市场遭遇了失败。根据标准普尔统计,过去五年来,这个比例高达75%。其实原因不在于股票选择,失败的结局往往是基金费用、高税负、现金流和其他一些因素造成的,比如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面临的束缚。
你有没有听说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这是一种新型交易工具。在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易时,无需看太多的电视和杂志,你的头脑中就可有自己的构思。
与共同基金一样,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也是“篮子组合”基金,很多拥有数百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组合。有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只有少数生物技术企业的股票。
与共同基金不一样的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通常在交易的最后一天才能定价。同股票交易一样,这种基金在最后一天的交易贯穿整个交易日。不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与共同基金相比,显得更为便宜,税负水平较低。
事实证明,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很多交易类型,操作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简直就是金融市场的奇迹。在这个市场上,恐怕再也找不到比这种对共同基金更具杀伤力的交易工具了。”投资分析师伯特・埃利斯(Robert Ellis)说。
美国《精明投资》
正现金流提高安全边际
徐彪是记者的一位朋友,他是一个非常崇尚“安全生财”的投资者,而他的观点也颇为与众不同――要寻找能产生正现金流的投资。前几年,他在上海市中心投资了一套小户型的住宅,由于面积不大所以总价并不高,完全在他能承受的范围内。付了首付之后,每月的还贷总额仅在2000多元。得益于这套房子所处的优质地段,出租后的租金水平却并不低,能达到每月4000多元。这一进一出,使得徐彪每月获得了近2000元的“收入”,对此他还是相当满意的。他说:“将来这房价是涨是跌暂且不论,但每月这2000元可是真金白银,这样的投资生财能不‘安全’吗?”而这2000元,其实就是徐彪所指的正现金流。
其实,投资的含义是把你个人的金钱投入到预期有利润或有令人满意回报的项目中,其目的原本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但如果在出手前不考虑清楚,则很有可能变成降低生活质量的包袱。但反过来,如果投资能够产生正现金流,有了现金的流入,自然就可以大大提高安全系数。能够产生正现金流的投资有很多,比如像有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以及债券的投资等等,但我们在这里着重要谈的是房产投资和股票投资。
房产投资有一个特性,就是在持有房屋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成本费用的支出,这与投资其他产品有着较大的不同。换句话说,对购房者来说,养房的成本也不容忽视。记者认为其中可分为资本性支出和物业性支出两大类。从资本性支出的角度来看,其主要的构成就是在持有期间为贷款而付出的本金和利息,而物业性支出的种类就比较多了,其中主要包括物业管理费、装修费的折旧等等。所以在许多投资者看来,投资房产产生的是负现金流,即支出、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购房者持有多套房产,希望等房价涨上去后抛出获利,但是市场的风云变幻莫测,一旦陷入楼市低迷期,房子抛不出去捂在手中就会面临巨大的养房成本,这个漏洞只能以一个“亏”字了结。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购房者自身收入的变化也会对现金流产生影响,有些投资者的资金链原来已经算得紧绷绷的,一旦发生变化,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原来尚能保持畅通的现金流无疑就失去了源头活水,家庭财务由此就会陷入危机。那么,如果我们能让投资房产的现金流由“负”转“正”,也就是让房屋每月的租金收入大于还款和支出总和,这样即使楼市发生动荡,或者家庭财务状况产生变动,都不会使投资的安全性受到影响。
而在另外一些投资者的眼中,投资股票产生的现金流为“零”,其投资收益完全来自于买卖差价所得。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投资者在市场中追涨杀跌,到头来却落得一场空。而从去年至今的这波大跌中,不少投资者不仅分文未得,而且还亏得找不到北。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能让投资股票的现金流由“零”转“正”,持有的股票每年都能获得较好的分红股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股价如何变动,你都能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
量入为出提高租金收入
那么,怎样才能让房产投资产生正现金流呢?其中的关键在上面的文章中已经提到了,就是要让房屋的租金收入大于每月还贷和其他各项支出的总和。特别是在当前市场总体调整的状况下,我们应该抛弃那种差价投资获利的老观念,而树立以租赁回报为主的长线投资理念,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控制好自己的还贷总额,不要为了追逐利润而盲目求“大”。不然负现金流形成的支出就会加重家庭的负担,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家庭收入的变动就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而其中风险最大的莫过于多套房的投资,这可是大起大落的游戏。有些投资者一环紧扣一环把资金算得满满当当,一套房又一套房地购买,准备日后一套房又一套房地卖出获利,但是只要市场出现震荡,这些投资者就会遭致灭顶之灾。
其次,要尽量选择租赁回报高的房产进行投资,这样的房产可以有不少类型,比如重要商务区周边以及校园周边的房产等。这里举其中的几个例子:一是中心城区的小户型住宅,由于其位置的优势,往往能获得比较好的租赁价格;二是“老工房”,由于其总价不高,还贷的负担较轻,也容易产生正现金流;三是优质商铺,真正的旺铺产生的现金流往往出乎你的意料。
以分红收益为选择坐标
从股票投资的角度来说,要产生正现金流,关键是要找到能够有稳定股息分红的股票。一般来说,这类股票的经营较为稳健,盈利能力也比较强。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坚持长期投资。根据天相投资对上证指数过去20多年的统计显示,无论市场经过多长时间的低迷,也无论投资人是在何时进场,长期投资更容易把握安全边际,取得正收益。许多投资者有“捞一票就撤”的投机心态,投资行为短期化,追涨杀跌,这样做的结果是得不偿失的。其次,就是要把握选股、选时和风控这样几个词。选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邮的,但选时同样也不能忽视。一般来说,在市场疯狂股价过高时就不适合进入,反而市场低迷期是投资这些股票的良机。而接下来,大家关心的肯定就是如何才能找到这样的股票,对此记者认为可以遵循三个思路。
一是A股中有稳定分红股息的股票。不少投资者认为,A股中有稳定分红股息的股票很少,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还是有不少股票近3年保持了较好的分红回报。根据其1月13日的股价计算,其2007年的分红回报率大都超过了当前2.25%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其中有些个股的回报率甚至超过了5%,其产生的正现金流显然是令人满意的。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此类股票大多集中在钢铁、港口和公用事业板块中,这也可以成为我们投资个股的方向。
《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后,各有关方面的准备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据有关权威人士透露,目前除个别细节外,保监会已就席位、账户、清算、托管、报表等问题与有关部门达成一致意见。该人士同时表示,积极协调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尽快下发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政策的配套文件,确保政策顺利实施,将是保监会近期的工作重点之一。
据介绍,《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后,各保险公司对照《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的要求,认真查找资金运用的主要风险和管理漏洞,完善规章制度,以期从机制上控制好风险。如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两家资产管理公司,都开展了风险自查活动。人寿资产梳理出140个风险点,并采取了针对性控制措施。太保集团进一步完善了资金运用授权授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稽核监督功能。
同时,各保险公司普遍提高了对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认识,着手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制度建设、技术引进和人才储备工作;进一步明确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职责并理顺关系;建立产品开发部门与资金运用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保险产品开发设计与资金运用预期盈利和风险水平的有机结合;加快保险资金运用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另外,各保险公司正在抓紧研究资产托管问题,与托管银行广泛接触,有的已经进入招标遴选阶段。
有关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将举办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专题培训班,由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另外,保监会将深入重点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专题调研,了解保险资金运用工作现状并确定明年保险资金运用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证券时报·徐涛
教师在课前所进行的案例选择上,我们不但要考虑到案例的新颖性,还要注意我们所设计的案例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就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性而言,我们制定的案例目标应是恰当的、可行的、能够实现的。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抽象特征,也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所选择案例的适用性和迁移力。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深入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兼顾到教师所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我们把工程数学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分为4个阶段:
1.选择案例。
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选择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案例,选取案例时还要考虑其目的性、趣味性、代表性、真实性和实用性,由案例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案例。
2.分析案例。
在引导学生理解案例的基础上,老师要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去思考,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想法去思考。
3.解决案例。
和学生讨论讨论,并引导学生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得到问题的答案。
4.归纳推广案例。
在完成前面一个案例之后,老师再列举一些类似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解决的思想方法,通过案例之间的对比找到其共性,老师归纳知识点并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数学概念和方法解决其他的相关类似案例。工程数学的教学,是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知识在其专业课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选择好案例,老师在教学案例的选取时要结合实际,尽可能贴近专业。例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用微积分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模型,用高等数学的语言解释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些日常现象成因,我们可以选取如下实际案例:核军备竞赛,影子为什么那么长,易拉罐的形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蛛网问题等;线性代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举的实际案例有:小行星的轨道问题,受教育程度的依赖性,快乐的假期旅游,基因的距离等。概率统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举求职面试问题、配对问题、人寿保险问题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更了解了学习工程数学的重要性和其在实际生活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科研和生活中的应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在案例选取时,老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理论知识的内容特点及学生所学专业,选择专业案例或贴近日常生活有趣味性的案例。例如:在讲授第二个重要极限的时候可以举金融中的复利、连续复利与贴现的例子,讲授矩阵的性质的时候可以举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问题的例子,讲授全概率公式的时候可以举敏感性调查问题的例子等。以下以“金融中概率问题”为例介绍工程数学中案例教学的使用。
1.选择案例。
在现代信息膨胀的时代,不确定的信息随时存在,不确定的事件随时发生,而在股票行业,股票信息更是瞬息万变。为了判定这些不确定信息在某一动态区间是否完全一致或者近似一致,从而提供一种最优的股票组合排序策略。我们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中,讲到相关系数的时候可以举在股票中的运用。
2.分析案例。
股票组合投资是对股票投资风险规避的主要方法,其中对各种股票组合投资策略的优劣评价是其关键。现对二级市场上同一行业内的不同股票进行投资价值分析是一个系统综合评价问题。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相关系数可以对股票组合进行相关性分析。
3.解决案例。
利用相关性,经过对于股票投资选择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投资方向和大多数股民的投资意愿。即得出清楚的分类:关于哪些股票适合投资,哪些股票较适合投资,哪些股票较不适合投资,哪些股票不适合投资等。但是这些结论都只是理论的结果,它还需要经受现实的检验。
4.归纳推广案例。
给学生讲解利用Vague加权相似度量优化模型求解指标偏好权系数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会得到股票的最优选择策略,并与相关性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把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应用到期权、债券、期货等其他衍生品当中。课后可以给学生留些相关的思考题如:利用本节所讲的知识让学生在其他金融衍生品中实践。通过前面的案例,我们给出了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数学课程中的应用的一个具体应用,通过这个案例给出了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运用贴近生活的案例教学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毫无疑问这更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在案例教学的实施中,要注意案例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师生之间要有共同的合作活动,要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的指导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这样学生才能更系统地掌握该课题所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发展为能力,并形成自己的东西。我们学校是一所应用性的大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学校比较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学校已经长期坚持把案例教学在课堂中应用,通过在课堂上所设计的一些案例教学的使用,我们总结了如下几点建议:(1)老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应准备与实际生活比较密切的案例,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2)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先介绍案例,使学生能够对问题有充分的理解。再讲理论,尽量把相关知识给学生复习一下,或者将二者技巧性地结合起来;(3)在采取互动方式进行案例教学时,老师应多鼓励学生参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在案例的讨论中,可以分小组讨论,要注意师生互动、幻灯片放映等过程穿插着的形式进行案例教学,这样学生不会视觉疲劳。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