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36:04
导语:在艺术审美的认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美术教学 美术资源 人格长城
陶行知在倡行创新教育、生活教育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对学生的做人教育,他提出了“人格长城理论”。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他认为教人做人、做一个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正如他校歌中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教养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而,美术教育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是以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在美术教育中如何运用陶行知的做人教育,结合当前的现状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呢?
一、构筑“人格长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陶行知曾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如何使学生树立“我是中国人”这个坚定的信念?作为教师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抓住思想教育的契机,激发爱国之志。在美术教学中应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美术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中国画这些课时,我告诉同学们,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只有中国才有的,这个画种用笔、墨、纸、砚及绘画技巧方面都很特殊,使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争相学习。我还通过欣赏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世界知名大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又如,在进行了敦煌石窟艺术的专题欣赏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示了丝绸之路上这颗璀璨明珠的独特地理环境和相关人文知识,并着重介绍了莫高窟艺术,同时向学生讲述了藏经洞的发现和大批文物被掳海外的伤心史和王道士变卖敦煌文物的卑劣行为,这一切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愤慨,而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大量宝物保护的不力,也使他们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受欺的道理。于是,学生们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中华情,报国心。
二、构筑“人格长城”——渗透感恩教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在传统节日蕴藏着感恩教育的资源。我们结合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母亲节等节日,引导学生开展制作尊师卡、心愿卡等活动,写上发自肺腑的话语,表达学生对老师、对父母、对亲人的关心与感激,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在制作时让学生明白一定要尊重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父母。感恩不一定采取很隆重的方式和赠送昂贵的礼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也可表达这份情感,礼轻情意重呀!我让学生谈谈平时该怎样尊重老师,父母,通过讨论,学生渐渐明白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和同学和睦相处等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尊重;明白为父母分担家务,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尊重。
美术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热爱情,回报心。
三、构筑“人格长城”——渗透生命教育
肖川教授说:“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健康、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体验生命的美好,善待生命的过程,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而艺术是人类的情感符号,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比语言更能表达人类情感,对于生命这样沉重的主题,艺术教育更能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理解。
如在鉴赏评述《加莱义民》时我给学生讲述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残酷的战斗场面、加莱城危在旦夕、六市民英勇赴义……紧紧抓住“六位市民的此时会想些什么?”“若是其中有你的亲人,那你又作何感想?”等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索生命的意义。学生通过探究合作领悟了深刻的生命意义:英雄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天生的完美,而在于他面对磨难的意志。又如在欣赏凡高的自画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画家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深入分析凡高为什么沉醉于黄色和蓝色的强烈对比,为什么画人物时线条运用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旋转扭曲,越来越粗野狂暴?在欣赏画的同时我们读懂了凡高苦难而短暂的一生,知道了凡高与提奥的那让人感动的手足之情,更看到了一个生命的张扬、痛苦、不朽。一幅幅名画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生命内涵。在马蒂斯的《舞蹈》作品中感受生命的韵律,从《梅杜萨之筏》中体会人求生的本能,在罗丹雕塑作品《加莱义民》中看到生命的升华……
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敬畏情,善待心。
四、构筑“人格长城”——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在社会中具有社会属性,为了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如今,独生子女多,他们一般都是在较优裕的环境中成长,更多的经验是他人为自己服务。因此,要利用集体这块阵地很好地塑造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关心的重点由“自我”转变到“他人”和“社会”。
文学编辑在审美活动中,首先要正确处理真与美的关系,掌握内在审美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当代思想引导者的文学编辑们的审美观念,应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和谐健康的美。什么是美?美,是以真为前提,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能动创造的再现。首先,编辑要把握好自身的主体意识,体验作者的主题意识和受众的社会意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其次,要对审美客体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所涉及物的客观运动及发展变化规律,有一个清楚的感知和认识;最后,要处理好善与美的关系,美是以善为前提的,但美并不等于善,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直接与人的功利目的相联系,而美并无直接的功利目的。文学编辑主体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以表达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对生活感受的文学作品为实践对象,承担起传播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使善得到落实。
文学编辑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期刊这个载体,对读者的思想教育、身心愉悦、情感交流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传播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传播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审美意识应该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前提下,影响作者的审美观念,引导审美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激励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生活。
文学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忠实于艺术,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要在审美中实现自己作为精神主体的价值。因此,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意识结构,实际上也就是认识文学作品美的规律的途径。无论是哪种美作为一种信息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状态才有意义,因而审美意识的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来说,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结构是由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者构成的。
文学编辑的艺术审美,最基本的目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追求。编辑只有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社会审美和思想审美;文艺作品作为人们精神活动的特殊形式,遵循着“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编辑的社会审美意识,应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本质方面的发展规律,从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感悟和运动规律的把握上来考察与评价文学作品,并以一定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和文艺理论为依托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一部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编辑审美中的思想审美决定着作品时代精神的体现程度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程度,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价值。
艺术审美意识、社会审美意识和思想审美意识是互相融合统一的。编辑审美只有具备了以上3种意识,才能对时代、社会、个体等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思索,才能具有历史与时代的使命感。从而去发现那些积极思考人生,努力捕捉社会信息,深刻感悟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并在编辑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获得自己的综合审美意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审美现象,文学编辑必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文学编辑在具体编辑工作中的审美倾向,是由其审美意识决定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其编辑作品的质量。
(一)审美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文学编辑要加深对文学审美的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对基础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活动中的观察力,发现美的敏锐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如今随着传媒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的审美角度日趋多元化, 但是美的本质不变。编辑就要具有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素养,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出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文稿中找出美的形象,把自己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敏锐力、发现力和鉴赏力,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正如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就是对一个编辑审美意识的最好检验。编辑的审美素养和对美学的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就是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审美意识的提高是可把握、可具体操作的事情。作为审美主体的编辑,只要具有审美的需求、自觉性和进取性,终有一天其眼光会透过层层迷雾,片片芜杂,看到隐藏在迷雾后面的亮点和掩盖在芜杂下面的清流。
文学编辑要提高审美意识不仅要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遵循自己的艺术规律,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想象和个性,更重要的是要始终牢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人格。
关键词:艺术;启蒙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44-01
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而其思想性寓于形象和情感之中,所以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艺术的主要特征。艺术的这一特征,与其他社会科学.和哲学截然不同,与自然科学更是判若云泥。因为艺术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独有特征,因而艺术教育,直接指向人的情感和心灵,指向人生和生命,对应人的审美心理。对人的人格、气质、情操、思想,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内在的深刻影响。这种对人的灵魂与生命的深刻影响。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形象性和情感性而产生的如下作用而达到的:一是审美作用,使欣赏者对艺术形象和整个艺术作品产生审美美感,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等等。二是认识作用,使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历史时代、民族风采、地域风情、生活面貌、自然风貌等有所认识。三是教育作用,也就是使欣赏者从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情感中感悟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真谛。四是娱乐作用,使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产生审美和美感,从而身心得到愉悦和消遣,放松与休息在艺术的以上作用或功能中,审美作用是最根本的,最主要的,于是,谈到艺术,必须上升到美学,上升到审美。审美的方式是人类掌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包括生活美,自然美和艺术美,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也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更是对人的生命和人生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美。美的本质在于,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能动性的创造。从美的本质中可以明白,艺术是人类创造性的激情与智慧的结晶,正如郭沫若所说:“艺术乃发明的事业”。艺术作品是创造的产物。因此,学习、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不仅会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而且会激发人的创造欲望、创造激情、创造智慧、创造性思维,焕发人的创造力,并通过这创造力使人生和生命充满活力。
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形象性和情感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使艺术具备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而具备以上特征与功能的艺术,是美的高级形态。总之,艺术在本质上是真善美的,是创造性的,在功能上,则是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使人发挥创造性,富有生命力。
1.审美教育在学生心智方面的建构作用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主要的任务和时间是用来培养学生如何做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个过程是个科学的、严谨的体力和脑力结合的过程,是个完全理性的过程,学生在心理上很容易疲劳心理。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课下都会利用网络来进行调节,这是理性压抑下寻找放松和心理宣泄的一种途径。但网络文化,则更多的是大众的、低俗的,对人生观还未成熟的学生容易形成一种壁垒影响阻碍学生正常的心智发展。审美却是一个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认识、思考和感悟,人识则是通过视觉、听觉等形式的接触达到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思考则是对事物现象之后的本质的追问,最后悟出其中的道理。可见,审美对学生的心智培养的角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则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一种审美教育,而是贯穿于学生生活的一种氛围。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实践的过程,不仅仅是通过音乐、美术等形式的开展,而是通过老师课堂之上的对美的认识的刨析,给学生以启示,是一种师生之间互动来探讨来体验的一种教育方式和过程。通过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悟和认识,在老师的启示下,让学生自己掌握审美的过程,形成独立的认识。
2.审美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对生活是否持有审美的态度,则于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有着攸关的作用。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活动,在当今高效率的学习和工作的社会环境下,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压力明显增大,如何缓解成为时下很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工科学生的理工学科学习带来的压力也很明显突出,学生失眠、精神萎靡以及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等现象就是这种压力下的表现。正确引导学生对生活持有审美的态度,而不是科学严谨的对于错的态度应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办法。而运用科学的、审美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不仅可以改善学生学习带来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生活中的不同压力。
3.审美对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
审美的过程便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促使你全面的多角度到考虑和看待问题,而不是传统的站在一个角度去思考。审美的过程是一个逻辑和感性相结合的过程。审美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在严谨的科学里往往需要审美的感性来促发灵感,促使创造性的思维产生。所以人才的培养要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学习和生活与审美相结合,这样会更有利于创新。
二、职业学校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2.审美情趣的培养
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三、小结
审美教育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虽然貌似和职业教育不相关联,但这是一种从长计议,长远的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个人的人格完善都是一种双关的作用。所以,审美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好审美教育的作用是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探究的话题。
作者:赵荣忠 单位:鲁中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生;美术审美能力;鉴赏教学;审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67-01
审美能力是初中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初中美术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求在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上更加专业化,不仅仅是简单的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延伸,还要做到有效发展。教师在开展审美能力教学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教学,如对学生进行篆刻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学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等等。本文就此做简要概述,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一、在创作和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提高初中学生审美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理解美术作品,去认识美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而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打破以往固有的想法,创新意识,深入思考,提高自身审美和鉴赏美学事物的能力。以创造和学习引导鉴赏,进而提升学习能力。许多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存在误区,即认为好的作品就是画得“像”。这种认识完全混淆了抽象与具体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也没有认识到艺术的真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逐渐引导学生摆脱这种对美术作品欣赏的标准。另外,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大部分初中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中国古代篆刻和书法,也不具有欣赏篆刻作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美术课程时,要结合历史和文学常识,帮助学生正确欣赏中国篆刻艺术,感受篆刻艺术中的力度、布局等美感,了解一些常见的篆刻知识。例如篆刻中的阳刻和阴刻、朱文与白文等。为了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可以教学生们自己动手去篆刻,亲身去感受一下古代篆刻艺术的美,去体会古代篆刻艺术的雄浑和大气等魅力。
二、在欣赏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习惯
新课改要求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教育方法,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美术教学也是一样。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养成面对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时候,会主动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分析艺术作品的美,进而对艺术作品的美做出鉴赏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慢慢接受崇高艺术作品的美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手段,对教学课堂进程精心的设计,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营造一个审美环境,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对美学艺术品的审美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详细地向学生讲授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涵,详细讲授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例如,在《走近抽象艺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使学生从形式上感受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的理性秩序和如音符般跳跃的橙黄、深红、深蓝色块营造出的欢乐气氛,感受画面带来的直观美感,把握作品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抓住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经验和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最初印象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初中美术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美术知识和鉴赏技能,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养成美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初中美术教学的目标一直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基本常识,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为目标的。由于教师水平的限制,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简单地讲述一下美术学的发展史,为学生们罗列一些美术界名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然后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们陈述一下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和创作环境,以及作品的意义。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领悟到艺术作品的真谛,严重阻碍了学生对美的审视。
三、在审美教学中提高对审美认识的意义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大自然以及人们创造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其中的美,让学生们逐渐养成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学生们对美的事物和艺术品的欣赏能力,最后逐渐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著名诗人席慕容曾经说过:“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几个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一个乐观向上、具有高尚审美情操的民族。”虽然大部分初中生在未来并不会从事美术专业,但是能够通过美术教学帮助学生们养成较高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操,也是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
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结合当前社会时期人们不断变化的思潮,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地对初中学生实施审美教学,提高学生对美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由于当前社会的不断转型,人们对于美的界定也不断趋于模糊,因此,初中美术教师更要发挥审美教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们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通过自己的审美能力,分辨、鉴别出高尚的美、积极的美。让学生们在不断接受美的熏陶中感受到美的启迪。如,在讲解古典主义作品和印象派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领悟两种艺术各自的独特魅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其产生具有个性特征的审美观。
四、结束语
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养成对美学作品主动欣赏的习惯,主动去发现美术作品中的美感,提高自身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周有仁.浅谈初中美术欣赏中的审美评价[J].科教文汇,2008,(4).
[2]张贵珍.浅析美术教学中的艺术欣赏[J].科技信息,2011,(11).
[关键词]美术课 学生 教育作用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意见。
一、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的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二、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上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扑克和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学抵制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上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三、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上,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再如纺织业,从布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
过去,我们的纺织品由于对美术设计不够重视,产品颜色单调、款式陈旧,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由于设计单一,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其他方面如商品包装业、广告业、日用工业、室内装饰等都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都需要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广大中学生今后将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人在中学美术课中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对今后工作伴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舞蹈;艺术;语言文字;类型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392-01
前言:舞蹈要打动人心,就要创造舞蹈美;要创造舞蹈美,就得寻求、捕捉和研究舞蹈美。然而,舞蹈美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鬼使神差”地操纵着舞蹈美与不美的神圣艺术大权呢?
一、联系舞蹈中人体动感性来认识舞蹈美的本质
在艺术创作上,一切艺术包括美术、戏剧、音乐、舞蹈等等,都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但由于各种艺术的表现工具和表达方式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当代美国舞蹈教育家玛格雷特.陶布勒尔指出,舞蹈以“人体为工具”。美国舞蹈理论家约翰•马丁也说:“舞蹈家不使用钢琴或调色板之类的客观器具。”由此可见,构成舞蹈形式美的基础和创造舞蹈形式的物质材料是人体本身。这是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最重要的区别所在。
在艺术创造上,舞蹈以人体作为艺术表现的工具,舞蹈家凭借它做出各种有节奏的动作、姿态、表情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说,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时居于首要地位的,没有人体动作,就没有舞蹈。因此,舞蹈人物的塑造,舞蹈情绪的表达,舞蹈意境的展现,始终贯穿在舞蹈动作中。但这些动作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体动作,而是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这类动作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规格,而且有确定的名称,例如芭蕾舞“阿拉贝斯克”(Arabesquc)中国古典舞中的“单山膀”、“顺风旗”“燕子穿林”等。他丰富和提高了舞蹈的表现手段,式舞蹈艺术进一步规范化,同时还有助于各种舞蹈风格的形成和稳定。
二、舞蹈艺术中体现的文化审美因素
人们的艺术活动(包括舞蹈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娱乐,其本质首先是“审美活动”。“审美”是人们对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一种欣赏活动,美与丑的辨别活动,当然也包括审美创造活动。“特征”则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显著的特色,主要标识和征象。诚然,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就是审美主体(舞蹈创作者与欣赏着)对于审美客体(舞蹈艺术作品等)的独特的、显著的标识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
我觉得即使多年从事舞蹈艺术的人,我们也必须把丰富的艺术实践上升到理论性地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不都系统的自发的认识上升到较系统的认识。说:“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解才解决本质问题。”文学家(包括舞蹈家)必须学习理论,必须懂得理论,这应当是人们的共识,“理论……使我们相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每位舞蹈家和舞蹈欣赏者只有了解和把握舞蹈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个性,把握它的内部规律,才能挥洒自如地驾驭它、运用它。
具有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是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所具有的共性之一。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都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形象,按字义理解是指事物的具体形状或状态,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创造艺术形象具有可以用个别表现一般,单纯表现丰富,有限表现无限等特点。这就使文学艺术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的建筑之一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从舞蹈文化到舞蹈审美的融汇和贯通
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并不是截然割裂的两个概念。事实上,作为文化的舞蹈可能是舞蹈审美的观照物,而作为审美的舞蹈又有其文化的意味。“舞蹈审美”是舞蹈欣赏这一认识实践的主导动机;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舞蹈美”呢?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欣赏过程中,舞蹈美是对象的存在;主体的意识在感知到舞蹈美后,产生的是舞蹈美感。也就是说,舞蹈美与舞蹈美感的关系,即存在和意识的关系。舞蹈美是舞蹈美感产生的前提,正如舞蹈的存在是舞蹈欣赏的前提一样。需要指出的是,舞蹈美作为舞蹈欣赏的对象来说属于具体的、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阶层的范畴;因此,舞蹈欣赏美感的产生,除以舞蹈美的存在为必要前提外,还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包括历史文化的、地域文化的、民族文化的和阶层文化的素养。
四、理解自然美的最高形态
“人体”是舞蹈艺术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工具。“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根本特征,但这里指的“人体动作”不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表达情绪和事物的一般性动作,而是升华为艺术形态的、美化的人体动作。当我们谈到作为舞蹈的物质基础和工具的“人体”,就必然要谈到“人体美”和“人体文化”。
“人体美”是人体作为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美。“人体文化”是以人类自身为对象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是人类观照自身的审美活动,是创造人体的审美价值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高度发达的“人体文化”,人体文化成为人类抒感、陶冶情操、锻炼体魄、发展自身的广泛的人体文化实践。
作者单位:信阳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编者按:20世纪以来,艺术创作、艺术史研究、艺术批评出现一个重要节点,即把艺术置于“物”的层面。以“物”为思,是本体论转向带来的艺术态度,“物”如何转化为视觉艺术,并具有视觉思想,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被视觉化的过程,而是潜藏着诸如社会环境、文化心理、艺术自觉等诸多话语层面。因此,探讨这一现象的意义就在于,进一步认识艺术思想形态转向带来的视觉思想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艺术思想形态转向的历史回顾,和形态转向在审美方面引起的变化,指出当代艺术信息成为了基于物的思考,不应该是一个对哲学空乏认识下的视觉化过程。提出模仿哲学的视觉艺术,最终会带来什么结果,结论认为:仅仅依靠观念来支撑视觉最终会遭到质疑并被艺术所抛弃。
一、艺术思想形态转向的历史回顾
艺术思想史有几次大的形态转向,第一次转向是文艺复兴末期。文艺复兴之前的哲学是分科而治的百科全书体系,是源自于古希腊哲学体系的。文艺复兴末期,唯理论之理性思想,实证论之归纳法性质形成了以形而上学作为区别学科的哲学,它脱离了百科全书体系,导致了主客体分离的近代哲学。
这就是16世纪左右出现的“认识转向”,从而艺术哲学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应当讲16世纪左右是一个感性丰富的时代,这是一个以文学艺术风格更新,宗教生活方式变革的时代,它导致了17世纪科学与哲学的兴盛,但17世纪与16世纪不同,16世纪文艺复兴的人文觉醒倡导了新的人性模式和生活准则,但它不是批判意识的,而17世纪与之相反,普遍的怀疑和求证精神,是这个时代哲学和科学的基本准则。说到此,回避不了的是哲学史上的两个人,一个是培根,一个是笛卡尔,培根是实验科学性哲学,笛卡尔是自我意识的哲学,哲学史表明近代哲学是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的。至此,哲学的重心由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试图厘清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这导致17、18世纪西方哲学成为探讨认识的来源、过程及真理性的哲学,最终又形成了经验论哲学和唯理论哲学的对抗。
早期经验论哲学提出:“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的基本原则。这种论调具有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与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为主旨的唯理论哲学是相对立的,之后,它经培根、霍布斯、休谟强化成为一种系统化的哲学。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不再把世界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理解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特别强调思维的主观能动性,理论与实践,自然与必然。经验论、唯理论都是试图解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试图建立它的统一性,但由于各执一端,缺乏辩证,因而,休谟把经验论发展成怀疑和不可知论,而唯理论在莱布尼茨一沃尔夫体系中成为了一种独断,至此才出现,康德、黑格尔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批判性思考。
二、形态转向在审美方面引起的变化
具体到美学方面,18世纪之前,西方美学中关注的是诸如比例、和谐等形成美的条件,认为人类为何能感知美,是靠理性能力。到了18世纪巴洛克后期,学者们才对这种理论发生怀疑,怀疑的理由是,同样一种形态的对象,为何接受者的反应不同,有人认为是美的,而有人则认为是丑的,于是由对“理性”普遍能力的认识转移到对情感心理的关注上。滕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中指出:至18世纪后期,人们对审美反应的心理状态愈加感兴趣了,这时,美学的中心课题已不再是‘什么是美?什么样的事物是美的?’而是变为:‘人最喜欢什么样的事物?人认为什么样的东西是美的?’随着这种中心的转移,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探讨(美的性质,造成美的条件等)让位于人的审美能力探讨,对美的对象的描述让位于对人的内在感受能力的心理分析。”
关于认识论问题,在康德哲学中就很明确地划分了界限,康德认为世界应划分为物自体和现象界,认为“物自体”这个世界的本体是不可知的,把认识划定在现象界之中,也因而把审美从认识领域中划归于情感领域,这是对本体认识论的转向,康德的形式论是最能说明他的这一观点的。在其所著《判断力批判》中指出,审美不是逻辑,不属于知识判断,与真无关,也与利害、功用、善引起的无关,审美只是对对象形式的关系,美只在形式之中,是主观合目的性的形式,他清楚地把审美限定在情感领域,因而把美学从认识论的范围之内排除,而划归为情感认识范围。
三、康德美的自律说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康德美的自律说强调的审美独立性和艺术的纯粹形式的思想,使艺术的表现方式脱离了艺术依托文学性,叙事性文本所形成的再现模式,摆脱以往的以文字书写的文化形态对艺术的统治,这导致了之后的以独立的审美意志来对抗传统艺术方式的现当代艺术,这种受哲学支配的现当代艺术,依格林伯格来看,几乎就是模仿康德哲学的艺术,带有批评的艺术。也如同邹跃进所说的,用艺术论证艺术是什么的艺术哲学。
康德的这一观点在希勒的哲学中更加清晰化了,之后,19世纪末期兴起的心理学美学和形式主义美学是在逆反黑格尔“形而上”美学的前提下出现的“形而下”美学。另外,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等使西方哲学彻底地进行了“语言学转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推进,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核心价值、审美体验、文化关系上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展和转变。
(一)教学内容
我们当前的中等音乐教育中,对于音乐素材的选择上体现出三种基本态势:一是传统音乐内容,多为中国近代音乐中经典作品和西洋古典声乐器乐作品,以歌曲作品为多数,大多作品赋予政治题材和意义,以革命和社会变革、思想发展作品居多。二是现代创作歌曲和流行经典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化态势呈多元化;三是网络作品,网络这品在课本上较少,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达,对于网络音乐的接受是具有很普遍性和广泛性的。
(二)教育理念
审美体验是当下音乐课的核心理念,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培养孩子的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对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让孩子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净化,音乐使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阳光、更丰富,音乐教育也是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
孩子对音乐是喜欢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孩子对音乐课的喜欢与否就不确定了。这一方面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对于一门以审美体验为主的课程,如果加入生硬的考核,势必会造成一些问题,僵硬的教学和考核会将兴趣全无,甚至厌倦和逆反。特长班、考前预备班、艺术中考、艺术高考等极容易偏离了教育目标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外来音乐、网络音乐、传统音乐的关系和认识不够,音乐文化已经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如何处理西方音乐、民族传统音乐、流行音乐和网络音乐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问题,是广大音乐工作者需要探讨研究的。我国的音乐发展近百年来也一直在面临着这个问题,怎样认识处理外来音乐文化,怎样寻找发展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怎样处理吸收、借鉴、创新的关系,怎样认识多元化,这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当前中等教育中的艺术主张——美育
音乐课程旨在培养人的艺术感悟力、审美能力,以“美”为核心是我们艺术教育的主张,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品格的培养和精神世界的升华,也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人格的健全和道德的培养,我们的生活在对美的感受中得以丰富,情感的丰富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社会的包、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怀,以及对生命本体的终极思考。音乐在表述性上很多方面比文字要在情感上精准很多,这种粗线条艺术对情感的描述和表达是非常细腻和丰富的,不论是喜悦或者忧伤,不论是幸福或者苦难,音乐总是以美的方式去出现,用美的形式去表现。如马思聪的《思乡曲》,通过对思乡之情的表述,体现一种对故乡的热爱和浓郁的情感,以及对民族和祖国的集体主义精神。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审美力的提高,关系着对他们生活的感知能力和热爱,这对于个体自身和整个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文化需求,也体现出音乐美的社会教化作用。
三、当前中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
音乐中必定体现一种文化,文化中自然也包含了音乐。音乐的表述常常是由文化因素来决定的,健康的音乐蕴涵的政治思想内容和伦理道德内涵,使受教育者在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完善,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音乐作品通过对事物或者情感的赞美和歌颂,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对世界的感悟能力。此外,在音乐排演过程中,可以通过协作使学生形成群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可锤炼学生吃苦耐劳的个性品质。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一方面对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吸收借鉴,对西方的人文思想和哲学思想在艺术教育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涉及,比如在我们欣赏古典主义时期作品中,会涉及和谐、对称、平衡的认识和对人文自然的倡导;在浪漫主义音乐中我们领略了个性和自由的魅力,在印象主义中体现着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思维的艺术体现等等;还有很多其他的流派和乐派,无不渗透着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化审美、传统习俗都会渗透在音乐艺术作品中,古代的儒家思想的伦理与和谐,道家的超凡脱俗与清心静雅,文人的风骨,士大夫的隐忍,世俗的生活、隐士的理想等等,都构成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在各个民族、各个国度中,文化在音乐艺术中的渗透和本源性作用也推动着音乐的发展,在音乐艺术学习中,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艺术作品。
四、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传承和思路运行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审美艺术,音乐所传承的思路运行中,除了社会发展和时代文化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审美,审美的思路、审美的体验、审美的发展。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是音乐艺术创作的动力,也是音乐艺术欣赏、批评与传达的纽带。在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中,创作者和欣赏者都会以感觉为主,然后联系想象、思维、情感等等因素,在想象、思维、情感等因素中都会发生审美体验和审美碰撞;艺术教育中音乐欣赏是对审美教育、审美碰撞最直接课程;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也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即方法和技术训练。对音乐的记忆力、想象力、认知能力充分贯穿到练习当中,老师要营造美的氛围、设计美的过程,授课的每个环节都有美育的渗透和参与,应采取多种手段描述音乐的进行,而不是解释音乐,音乐具有不既定性,这就有了它的特殊功能。
五、中等阶段艺术教育的意义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