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36:05
导语:在艺术审美的理解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122―01
教师在教学别要注重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鉴赏、创造的能力;营造、提升审美境界,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让美洋溢在学生心中。笔者认为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注重“美”的知识传授和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美”的知识传授和教育,促进学生产生美的理念和思想,逐步形成美的标准。通过对线条、画面、色彩、明暗、大小、长短、形象、空间、质感的认识理解,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美;通过对造型、设计等的教学,让学生理解美的表现和应用,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综合等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美、评价美、寻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让学生留心观察,引发他们的审美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因此教师要重视从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如,教师可用直观的教具、模型、范画、多媒体技术等帮助学生观察美、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开展作品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美术作品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还要多组织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多组织一些评画、评作品活动。在学生完成作业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互评作品,搭建同学间、小组间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通过教师点评、学生点评、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师生互教、生生互教,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
四、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观察作品,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学生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五、鉴赏名家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鉴赏是学生审美经验形成的首要途径,通过大量的美术鉴赏,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美和丑,才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审美境界。名家作品是完美的艺术品,不仅是传播美术知识的典范,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教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艺术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自然美、社会美、形象美、思想美、表现美,感知和理解艺术创作过程中审美情趣的流露与审美理想的追求,通过美的诠释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产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对形象整体的直接把握和领悟,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审美愉悦,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对美的东西有真正的领悟。教师还应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美与丑、圆满与缺失、好与差以及思想内容的传递表现的识别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增强学生审美鉴别和审美评价的能力。
关键词 艺术教学 审美追求 审美追求
审美追求体现艺术家的绘画修养、文学修养和世界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艺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方式、享受美的过程和创造美的理念。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这就需要以审美追求发现生活中平凡的美。美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欣赏一幅优美的画,构图、色彩、表现手法会带给不同观赏者不同的感受。蜿蜒曲折的街道,井然有序的房间样式和装修风格,窗明几净,通过窗户看城市或院落的花香鸟语,这是一种生活的美。审美是生活在一个人心里的主观反映,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不同的审美追求,审美感受通过对周围环境以听、看为主的感知而获得,审美追求通过后天的培养可以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1审美与环境的关系
审美追求与环境密不可分。环境、文化、性格的各异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水平,不同的地域、文化氛围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观,使其拥有不同的审美追求。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审美追求的培养一方面来自教师的引导,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包括对绘画史论的研究,对色彩、表现方式的认识。审美追求的培养是通过感受能力实现的,感受能力更多地来自视觉,“怎么看”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如果欣赏美是一个人的修养,那么发现丑更是一种能力,美和丑的并存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追求。
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审美追求水平
2.1看画展
大多数学生会通过看画册、画展和阅读美术史提高自己的审美追求。看画展是提高审美追求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看画展,学生可以提高眼界,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1]艺术大师都有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如果说艺术有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在大师那里,这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艺术作品怎么欣赏?首先要对画家和时代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其次就要看画家的取材、表达内容和表现手法。如我国南宋著名画家梁楷的作品《泼墨仙人图》,画家画了一位憨态可掬、袒胸露乳、眯眼嬉笑的仙人,画家用笔潇洒自如、逸笔草草、浑然天成,加上后来乾隆的题字更加妙趣横生――“地行不识名和姓,大似高阳一酒徒。应是瑶台仙宴罢,淋漓襟袖尚模糊”。
2.2亲近大自然
善于观察自然,时常思考,久而久之就会发现,美的不仅仅是自然风景,还有自己的心灵。看自然环境中的色彩,有助于提高审美情趣。自然界蕴含无限的可能,山川河流、飞禽走兽、朝霞夕阳,一望无际的平原点缀着牛羊群。[2]印象派画家离开画室,走进大自然,赋予了艺术新的形式和审美观念,他们的创作灵感均来自对自然的提炼,他们观察天空、河流、阳光等,这既是一种创作,又是一种审美的修养,他们的心灵和自然融为一体,抒发灵魂深处对美的理解。凡・高的激情、高更的原始、塞尚的解析,都是对不同的自然环境表达的不同感受,形成不一样的风格和审美取向。
2.3欣赏美术作品
当我们看到一幅触碰自己心灵的优秀美术作品时激动不已,喜欢的原因有时候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画面和自己的审美取向达到一致,也可能是画面内容使自己有感而发,接下来就要理性分析自己为什么喜欢并被感动着。
2.4增强课堂交流,提高学生审美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艺术类作品的欣赏,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3]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对一件具体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时,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互动,大胆说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
3审美感受力、理解能力的培养
3.1感受能力
人们接受的审美信息来自感官。学生通过观看、想象、理解等方式提高感受能力。看一件美术作品首先是感性的,感官指引感受力,学生的感官是否敏感,感受能力是否强,还要看他看待事物的角度,能否发现其中有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正如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大师的视角敏锐而独特,他们用常人不具备的眼光发现平凡生活里的真善美。
3.2理解能力
对一幅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是审美能力的主要体现。理解能力在审美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原因是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有构成元素,欣赏者就要通过对画面的形式、手法和形象的理解,体会画家在作品里传达的思想感情。[4]所以在欣赏一件美术作品时,观者在感觉和感受的基础上需要理性分析作品里的基本元素。正如“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3.3业余修养的培养
俗话说,艺术是相通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追求,不仅要注重课堂专业教学的作用,也要在倡导学生平时课余文化生活的修养,通过了解学习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促进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趣味和观察力,陶冶情操,培养兴趣。艺术欣赏有很多种的内容,比如说,可以听一些高雅的经典的音乐作品,可以欣赏优美的舞蹈表演,也可以有选择性的观看电影、歌剧和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等。
参考文献
[1] 贾艳芳.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效率[J].学周刊B版,2011(7).
[2] 颜廷刚.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1).
1 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分析
从教学目标来看,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会选择幼儿园老师这一职位,担负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职责。所以,作为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潜在对象,必须将教学目标围绕儿童来进行开展。因此,抓住和掌握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十分关键。从内容上来说,审美心理结构是指通过认识和欣赏某种“美”,心理意识的各个主观分子高度活跃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对于儿童审美心理结构来说,儿童的绘画最能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尽管只是一幅简单的画,从形式上来说是教育产生的结果,但却是儿童审美意识的最直接表现。
由此可见,对于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作用,多教导审美理论知识,注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喜好。所以,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应该融入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把握儿童美术课程的教导重点和自己学习的研究方向。
2 学前美术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
自从我国开展义务教育来说,学前美术教育开展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丰富儿童的心理成长。同时,职业学院设立学前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从而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提升儿童的审美意识。并且,审美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美育,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美的感悟,培养高尚的审美观念。目前,学前美术中审美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任务:
2.1 感受美
从成长阶段来看,儿童最容易接受美好的事务,特别是一些缤纷色彩、故事性鲜明的图像,更能获得他们的喜爱。同时,这种感受美的能力也是儿童天生拥有的,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必须加强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例如,通过色彩鲜艳的鲜花让儿童自行观察和发现,从而想象出自己所感知的内容。
2.2 激发兴趣
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大量的图片或玩具,提供许多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引起儿童的注意,符合他们美术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还能让儿童观察一些鲜艳的事物,鼓励儿童多画多接触,提高他们动手绘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开发智力
对于学前美术教育来说,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意识,从而实现开发智力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教学,开展儿童喜爱的内容,并适度地鼓励学生进行回忆和创造,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将艺术知识教授给儿童,提升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培养方法分析
作为一门必需的专业课程,学前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样才能担任幼儿园教学的工作,才能全面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看,加强审美教育注意十分关键,不仅能帮助学生培养优雅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从精神上实现人格的突破,融合艺术世界中。所以,审美教育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3.1 激发审美的欣赏力
近年来,国内现代化科技越来越先进,艺术设计领域也蓬勃发展起来,美的理念开始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针对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审美活动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作品欣赏和美术绘画,逐渐通过外表美的事物挖掘出内在的有形和无形的美,这种深层次美的内涵,才能激荡学生的思想,启迪他们对美的欣赏。例如,凡?高的《星空》里,如果只是单纯地欣赏星空的色彩,就无法真正地探索到艺术的真正内涵。凡?高的作品大多带有浓厚的生命力,油菜的厚度和线条都是渲染一种夜空的氛围,画面沉浸在一种哲理的微妙光线中。
3.2 培养审美的理解力
事实上,审美的理解力是指在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之美中获得主观性的情感体验,并突破传统的惯性思想,借由色彩、构造、光线、画面等方面把普通的眼光升华成一种审美眼光,从而挖掘作品和自然事物的精神美。同时,这种审美理解力的形成,主要是偶遇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文化共同渲染所产生的结果。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儿童,所以培养审美的理解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逻辑推理方面,而应该注重主观和客观事物的互相融合,把一些抽象、晦涩的理性事物表现成感性事物。例如,彩虹的出现,不能单纯地认为它是光和水分子互相作用的结果,而应该教育儿童这是天空放晴后,一座通向快乐幸福的彩虹桥。所以,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必须将具化的事物继续进行意象的表达,将思想单一的主题表达的更加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提高艺术审美理解力,才能认识到艺术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声乐艺术;鉴赏研究;音乐鉴赏
欣赏、批评、鉴赏是人们对待艺术的三种基本的审美态度。欣赏指一种相对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为,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愉悦令人产生美感,又可称之为领略、玩赏;批评是建立在欣赏、鉴基础上的更为理性的审美态度,它从审美人手,取得感性认识,并且深入下去;鉴赏则又进了一层,往往兼及感性和理性,又带有品鉴、判断、反观的意思,所以含有区别、品味、评价的成分,是比欣赏更多些主观成分的一种审美态度。以专业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归纳其精神内涵,阐述其社会意义并以理论形态陈述出来。兼及感性与理性的鉴赏态度对其综合素质的发展更加合理和有利。除了训练对声乐艺术鉴赏的能力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在鉴赏中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对美的感悟。
一、鉴赏的特性
对于声乐的鉴赏,各人的认识有所不同,有说是对美的对象的反映或是对事物的美的认识,或说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观照,或说它是人们凭借想象力或自觉对关照对象的再创造活动等等,总而言之,鉴赏是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或对象的美在主体方面所产生的观照性的精神情感活动。以此为启迪,根据人们的鉴赏实践,我们可以认为:所谓审美鉴赏,是指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以审美态度对作为审美对象的物(艺术作品)并凭借审美知觉达到对美的感受、发现、判断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也可说审美鉴赏是主体性活动,且强调主体人与艺术作品之间,人不能离开审美态度并用以达到审美鉴赏之目的。康德曾指出:“为了判断某一对象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悟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想象力和悟性相结合)连系于主体和它的和不。鉴赏判断,因此不是知识判断、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审美鉴赏是关于对象美或不美即主体快与不快的情感判断活动,它要观照的主要是对象外观形式,动用的主要是感情悟性而不是理性,因此在审美鉴赏活动中审美态度和审美知觉就具有重要意义。
二、声乐鉴赏的表现
(一)培养美感意识
美感意识是人们从事歌唱艺术创造的思维方法,因为歌唱的艺术表现也是一种美感创造体验。在声乐鉴赏中应培养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和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其自觉地积极地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声乐艺术本身就是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提高声乐的鉴赏艺术表现力的。要获得富有艺术美感的声乐艺术就需要鉴赏、欣赏与传播积极参与和配合,声乐艺术不但表现在发声技巧运用上,还包括对音乐艺术中音准、节奏、音色、力度各要素以及歌唱的整体结构、艺术形象、情感表达等的准确把握,美感意识是声乐鉴赏和声乐艺术表现的动力,它能使声乐艺术表现力等达到完美境界。声乐鉴赏对美感意识的培养就是通过人们对声乐艺术美的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声乐受众逐渐形成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从而能用丰富的感情欣赏与甄别各种艺术作品。
(二)提高艺术感知能力
培养美感意識人的美感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在长期的训练和声乐艺术的熏陶中逐渐形成的,要靠后天的技巧培训起作用,随着人类审美情趣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声乐鉴赏艺术是一种美感的创造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美感意识的思维方法起主导地位。声乐鉴赏艺术不仅表现在基本的声乐作品内容和创作背景上,也包括具体的发声演唱技巧和歌唱的艺术形象的整体塑造。通过音准、节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评判标准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非专业评判标准来鉴赏一部作品。人们通过在声乐鉴赏过程中逐渐接受了作品感知和作品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使鉴赏者形成积极的美感创造意识,也逐渐形成敏锐的审美艺术洞察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因此鉴赏者在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多看一些水平比较高的演出,并尽可能阅读一些中外音乐鉴赏理论书籍,丰富自己的感官洞察力和思维创造力。
三、声乐的鉴赏的内涵
(一)声乐唱歌不仅是根据听觉为主的活动
所谓的歌唱艺术欣赏是没有办法离开一个健全的听觉器官,同时也是根据耳朵的听觉从而感知活动艺术形式,然而一个健全的耳朵能够更好的帮助准确的判断音色、音高以及音强等,同时也能辨别节奏以及旋律等。对于一些较为基本的生理要求,对于唱歌欣赏而言也是不可获取的,声乐作品不仅是一个社会作品,并且也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进行创造,不能站在鉴赏者的生理属性方面对其进行欣赏。所以一个听力比较健全的人,要是没有一点声乐知识背景,那么将不具有歌曲鉴赏能力。耳朵所听到的内容主要是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要想深入的了解歌曲的内涵,要赋予歌曲情感体验,同时要结合自身的成长以及生活经验等对作品存在情感上的认同,不只是局限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领域,这样欣赏的人员才能在作品中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审美享受。
(二)展示审美表现,深化情感表达
音乐艺术也是情感表达的结果,而对音乐及声乐作品的欣赏,则是激发听者情感和审美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审美与情感是密不可分。对音乐的演唱和演奏,进行技巧方面的处理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造过程。歌德说:“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世界上有许多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在体裁、调式、曲式风格都有不同,各种类型的音乐和歌曲都蕴含着特有的激情。可见,音乐的体裁总是与某种审美表现和情感表达紧密相连的。很多音乐作品,以歌曲为例,大到整个结构,小到乐句,都蕴涵着音乐的内容和美感。歌曲调式、调性的变化给人以明暗色彩不同的感觉,带来情绪上的影响和变化。而歌曲伴奏中的和声,把音乐的明暗、疏密、浓淡渲染出来,使音乐的情绪尽情展现。在欣赏过程中灵魂得到了净化,情感得到了深化,达到了激感和审美提升的目的。不仅如此,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培养为自身的“二度创作”带来新的能力。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演唱者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都做到了自然而美好。
四、小结
声乐鉴赏是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客体的思维能力差异直接影响到鉴赏的效果。声乐鉴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与支持。但在声乐鉴赏过程中,由于我们的声乐知识缺乏和对艺术的不理解造成了错误地理解声乐艺术。因此我们要在平时注重声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充分理解声乐表达的含义,提高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锦华.关于声乐表演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8,03.
[2]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 美术欣赏课对学生所进行的艺术美教育
艺术美教育主要指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关于艺术理念、审美知识等的传授。对其可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
1.1 艺术的含义
美术欣赏的对象是艺术。艺术美是一种“高级生命体”,对其的解读并非易事,对于平时对艺术了解甚少的广大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由此,贯穿欣赏课全过程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对艺术有一个尽可能深刻的理解,这是欣赏课教学的一条主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是人类用心灵来体验、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其中理解艺术的最重要一点即是:艺术的价值并非在于精确地摹写事物的表象,而在于表现出事物的本质以及传达出创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和主观情感。当然,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欣赏课教学恰恰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直观赏析的方式使学生对艺术的理解逐渐由浅入深。
1.2 欣赏的关键性
美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从而达到对艺术较为深刻的理解。作为欣赏课,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尤为关键。如果说对艺术的理解是贯穿欣赏课教学的一条横脉的话,那么,欣赏就是纵脉,而艺术作品则是二者的媒介。作为教师,应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启发法、讨论法等)挖掘出他们的审美潜力,教会他们如何欣赏。英国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艾瑞克?牛顿曾形象地将艺术品比作一层层剥开的洋葱,表皮层是“再现层”,表皮的下一层为“诠释层”,再往里一层称为“审美层”。这样的说法之于学生而言是通俗易懂的。拿绘画作品为例:“表皮层”上,欣赏者看到的是画面直观传达给他们的内容,即画的是什么。是人物、场景还是一些抽象的符号。透过表皮至“诠释层”就是对作品进一步的分解、消化过程。如对作品的构图、点、线、面、色彩、笔触等形式因素及美感因素的分析、理解等。最后进入综合审美阶段。即综合前面的一、二两个过程,结合艺术家及其创作背景,对作品的整体意境、情感的传达上进行综合审美,从而获得美感享受。这个过程是欣赏主体与客体互相融合、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
2 美术欣赏课对学生所进行的现实美(生活美)的教育
这里的“现实美的教育”是对欣赏课的深化与拓宽部分,即是对艺术欣赏教育的深化与升华,其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是艺术美的主体,却是现实美(生活美)的核心,生活美是人类审美创造的主要对象,也是人类审美创造的必然归宿。人们创造美,最终是为了造就全面发展的完美的人、创造尽善尽美的生活。正是由于这种不懈地创造和追求,人类才得以不断前进,生活才得以日趋完美。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艺术美教育的过程中,应逐渐提炼出一些美的因素、形式、规律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把欣赏课的教学意义向宽延展,向深挖掘。
现实美教育与艺术美教育关系密切。从根源上来讲,艺术美虽是高于生活美的,但它却来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即人们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以独道的眼光挖掘出美好的事物或现象来进行创造。尽管艺术品中也有对丑的批露,但最终的目的却都是为了表达人类心灵深处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赞叹。欣赏课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艺术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将处于“象牙塔”高雅艺术情境中的学生拉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他们寻求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拥有一双感知美的眼睛,用审美的眼光挖掘现存环境中的一切美好事物,从而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这样,学生对美的理解及审美活动就处于了生活艺术生活的良性循环之中。其中艺术回归生活这一环节应得到足够重视,而最终的美好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来在社会中能够在改造自身的同时,拥有改造、创造美好世界的能力。因此,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将由艺术回归生活这一环节在欣赏课中开发出别样的天地。
2.1 对学生自身心灵的净化――人性美的教育
莎士比亚曾说“造物主给你美貌,也给你美好的德性,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但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1]也就是说心灵美是本质。因此欣赏课教学有必要启发学生对人性美的理解,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其树立起正确、健康的审美标准和端正的行为规范,在净化心灵、改造自身的基础上为以后步入社会更好地改造、创造世界奠定主观基础。例如:在欣赏油画作品《蒙娜丽莎》时,画中的妇人并非美若天仙,但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打动了世人,那是发自她本性的慈爱与善良;再如米勒的《拾穗者》。画中几位低头弯腰的农村妇女肢体粗大,形象笨重,面部模糊不清。画家并没有表现人物的外在美,但打动人心的是她们纯朴、善良、勤劳的美德。这恰恰是艺术家对真、善、美的弘扬。作为教师更应将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精神文明等相联系,对学生进行引导。
2.2 激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中“美”的探寻与热爱之心
关键词:美术课程;理解;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029-01
不管义务教育的美术课程标准已经历经几次改革,“提高审美能力”始终是中学美术课标的宗旨之一,同时,这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是为学生理解美、创造美而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因此,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始终是美术教育者研究的主题。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取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基本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辨别美丑的能力。但并非每个人天生就懂美、欣赏美和理解美。
一个几岁的孩子可能会本能的喜欢某种颜色或爱听某种音乐,但却不可能理解这幅画或这首乐曲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以及作者的经历、风格等。只有当他随着年龄的长大,有了一定的人生体验,获得了更多的学科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他就会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这些艺术作品。因此人的审美理解能力要通过培养才能逐渐形成和完善,那么,中学美术教育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呢?
一、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1、掌握一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例如美术的类别及特点、形体结构知识、透视知识、色彩知识、构图知识、各种风格和流派等,怎样让学生欣赏这些美和认识这些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对有关历史背景及各种美术符号象征意义的理解。例如,在欣赏米开朗基罗《被束缚的奴隶》,普通人看到的只是一个被捆绑的人而已,并没有多少审美体验。但如果学生了解作者是一个追求个性自由,不为恶势力所屈服,富有反抗精神的正直、勇敢的艺术家,了解这件作品象征作者对命运的不屈和对自由的渴望。那么,同学们对作品必然产生强烈的共鸣,雕塑粗犷的造型、激烈的动态、扭曲的线条等都会引起欣赏者思想和感情的震撼,从而获得较深刻的审美理解和审美体验。
3、美术作品的边缘内容讲授。这部分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后人的评议,需要我们针对某一作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把艺术家的心理反映出来。优秀的艺术作品,能让公众感悟、认识到不同时代、社会、民族和不同阶层的具体生活情景、文化模式等,更深刻地认识人生的真谛。“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美术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据独特的优势。
二、审美能力的提高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天赋与专业技能。艺术家对现实的再现呈现在公众的心理上,公众通过现实的联想,更接近于艺术家所见所感,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乐。艺术家向我们提供了可以观察的不可视的心灵领域的幻觉,但要知道如何运用我们的眼睛还是个问题。天资好的学生可能更容易去理解,后天努力、悟性低的学生更易受到专业技能的限制。
2、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生活变化,工业发展,科学进步引起人的审美观的变化,艺术情趣迥然。现在许多学生都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卡通动漫充斥脑海,让他们去喜欢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术作品很难,更甭提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神论”“韵论”了。美是客观对象的某种价值或吸引力,就其存在形式来说,它是包含或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形象。感觉不到就无法去欣赏美,无视美的存在。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会支配对艺术的情趣爱好,但这并非是件坏事。花朵否定花蕾,果实取代花朵,这些形式彼此不同,互不相容,但它们的流动性却使之有机统一,构成整体生命。
3、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知识可以影响我们看事物的方式,一切艺术困境的根源都在于我们对视觉世界的认识。忽视学生已有认知,一味追求“纯艺术”,是错误的倾向。注重学生自主体验是关键,这样才能有助于理解力的增强、知识的积累,审美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4、生活体验与艺术实践。艺术家总是脱离不开生活的时代,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异,社会环境不同,生活体验不同,会出现审美观的不同,标准也不一样。个人艺术实践经验不同造成各个方面的不统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是鲜明的例子。这给教学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但美始终是存在的,经得起时间考验,正如罗丹所说:“伟大的艺术家,到处听见心灵回答他的心灵。”
三、坚持真善美统一的审美理想是艺术欣赏教学的宗旨
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种类较多,涵盖了室内、景观、城市规划等,若是要细谈,每一种学科都有其独有的美学思想和设计美的标准。但万变不离其宗,设计美学的形式美和功能美是两项永恒的标准。这两项其实也包含了巨大的美学内涵,例如形式美,其中包含的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形式美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必须接受世人检验的设计,它一旦将一件作品付诸实践,其直接的受众就是它的使用者们,而这些使用者也理所当然的是这件作品的评审者,这些评审者们审美各不相同,对美学的认识也程度各异。由于其使用的体验和视觉的感受使得他们大都只能从形式美和功能美的角度进行评审,因此形式美和功能美也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的重点考虑方面。初学设计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形式与功能无法有效统一的情况,这是由于在初学设计的时候容易将形式美与功能美割裂开来理解,未能认识这两者其中的联系,于是在设计时将其中一项作为做要思考的方面而忽视了两者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事实。尤其是在初次接触大型的建筑设计时,大部分设计初学者会绞尽脑汁地去进行外观的造型设计,在形式美善做足了功夫却对功能考虑欠缺,或是出现将人体工程学等理论等直接运用到细部的设计却无法将形式美进行统一,因此到一次设计的最后也不明白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当然这种问题出现也是十分正常的,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对设计初学者来说并非易事,因为无论是形式美还是功能美都有着深厚的美学内涵,只是对它们进行表面的理解和认识是无法对两者进行把握的。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中设计者应当更加深入的去学习形式美和功能美的内在美学理论,方能在设计时实现对两者的熟练运用和有机统一,并通过自己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和思考将设计美学丰富的内涵用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传达,使受众能够轻松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中形式美和功能美的美学内涵。
二、技术美和艺术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其实技术美和艺术美、形式美和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相似的,只是评审的侧重不同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审美角度,简言之艺术美和形式美其实都属于倾向感性审美的方向,而技术美和功能美更倾向于理性审美,其中艺术美和形式美、技术美和功能美的区别应该是前者是从设计者们的角度出发对一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评审,而后者是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受众角度出发去评审一件作品。艺术美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作品中多体现为造型,色彩等艺术语言,而非一些设计语言,这些语言在一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体现了设计师的艺术修养,从而带给受众的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艺术美的美学内涵就起源而言技术美要早得多,在人们还没有对技术美有太多认识的时代却早已对艺术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初学设计时所出现的问题正好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在初学设计时设计者还没有将自己从多年来的受众角色转化成设计角色,所以在那时候出现的造型问题应属于形式美的范畴而非艺术美的范畴。技术美的概念是在人们对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技术落后的时代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十分有限,掌握和运用是当时的时代趋势,并不是说那个时代就没有技术美,而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将其划入美学范畴进行研究,技术美和功能美在理性审美范畴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特别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件作品的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受技术的影响,技术的采用有其非常严谨的科学根据,因此,技术美又常常和科学美放在一起讨论。技术美相较于科学美更侧重于材料工艺方面的内容,其结果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上体现为建造技术和建材运用等方面,也正是由于对技术美的不懈追求才产生了高技派等举世闻名的设计流派。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技术美的语言被更多的人们认识和理解,让技术美不再只是被当做形式美的的载体存在,而是一种有着独特的评审标准的美学语言。
三、结语
一、对歌唱艺术的认知
歌唱艺术是一种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歌唱能给人们带来温馨、愉悦、兴奋等美的享受,这种感受来源于多方面,有演唱者的信息传输、情感表达、律动感应,有欣赏者本身的力度、节奏、音色、情绪方面的自然性。在歌唱艺术中,审美体现的是歌唱主体的一种内在感受和体验,歌唱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极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歌唱艺术有其独特的美的构成法则,体现在歌唱的审美功能与价值上,体现在人类情感的自我表现与创造。“听觉艺术”“情感艺术”是西方美学强调的音乐属性,“心声结合”“心物结合”则是中国古典美学提出的主要观点,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表达,其中心观点就是:审美是感官引导心灵的创造。歌唱艺术围绕着情感的体验展开,以情感为中心实现聚合,它始终贯穿在审美愉悦发生、形成和深化的各个过程,并以愉悦性为基本品格存活在其审美价值中。歌唱艺术这种主观的审美意识的形成,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做出的看法,是歌唱者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美感,这种美感来自于人类心理的精神满足。情感与美感的完美融合,构成了歌唱艺术审美的极致表达。简而言之,歌唱艺术蕴含着以愉悦性为基本特征的审美意识,包括歌唱本身的情感体验和歌者自身的内在审美。
二、歌唱艺术的审美体验形式
歌唱艺术作为集情感和美感于一体的审美体验,从浅层次而言,能够培养大学生音乐的感觉力和知觉力,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记忆力,更深层次的是,能够通过审美体验,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进而提高对歌唱艺术的评判和创造能力。歌唱艺术的审美体验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个性化的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能力并不是大学生与生俱来的,而是有意识地文化熏陶的结果。歌唱者作为歌唱艺术的主体,是高度社会化、群体化的物类,是最具有自主性、完整性的个体。由于社会个体先天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歌唱艺术是在主观感知的基础上,糅合个人理性成分,这一过程需要调动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因素,这一切使得审美感知与歌唱者的审美标准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歌唱艺术的审美体验过程中,要注重不同个体的审美感知,这种倾向受歌唱思维主体的个性审美差异的影响,歌唱者会在客观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演唱的主观审美观念,进而实现对作品表现美的追求。例如在演唱《白毛女》选段的时候,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有的声音音色真切朴实,有的则甜美流畅。再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民族唱法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要求声音高亢明亮,有些则喜欢委婉细腻等,这种差别正是个性化审美感知在歌唱中的具体体现。
歌唱艺术的审美感知虽然存在个体化差异,但在同一条件下,必然有一个共性和社会公认的标准,如在演唱《白毛女》选段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将劳苦大众的悲情、对地主恶霸的憎恶、翻身得解放的喜悦从内心深处加以阐释。这种带有共性的审美感知,恰好是人自身对审美情感的认同,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组合,体现了歌唱艺术的感染力。
(二)知性化的审美评判
人类丰富的情感体验,实际上是对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评判。歌唱艺术正是这些情感体验的一种重要方式。大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和引领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通过歌唱艺术提高大学生更加知性的审美评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审美评判能力来自于对歌唱艺术的鉴赏能力。歌唱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力量,随着音乐的响起,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声在观众的心中自然产生情感的碰撞,快乐与悲戚的情绪感染观众,只有歌唱者身心融入歌唱中,才能拥有审美感觉,继而产生审美评判,引发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当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宣扬及时享乐、夸大自我主义等歌曲盛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给歌唱者也带来了迷茫。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更多正能量歌曲,给社会特别是大学生正面的疏通与必要的引导,如从2014年春晚开始流行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朴素的歌词,简单的配曲,却极具向上、向善、向美的审美评判,带给社会的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震撼。
(三)独特化的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是基于审美感知和审美评判的基础上,在参与歌唱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进行重新组织的过程。它是审美现实活动丰富化、个性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又是实践创造力的审美心理基础。从歌唱艺术演唱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与协作的意识;从歌唱艺术作品可以挖掘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意识;学习歌唱艺术技巧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坚持和不畏困难的意识;欣赏歌唱艺术气质可以培养学生追求形象美的意识;歌唱艺术二度创作探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创造的过程,是歌唱者对音乐作品主观理解的一个层次,也是丰富艺术形象,促进思想情感不断升华的另一个层次。
三、歌唱艺术培养大学生审美意识的途径
歌唱艺术是音乐、语言、表演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歌唱艺术,实现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教会学生通过不断思考,建立情感意识,合理地表现音乐,这既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一)加强艺术修养
歌唱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其实也是演唱者对其自身文化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当演唱者的知识涵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思想境界达到一定高度,他对事物的认识,对所要表达的情绪才能有较好的把握,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其审美能力的作用。同时其审美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他演唱水平的高低,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不断欣赏高水平的演唱,不断揣摩演唱者对作品 的演绎,体验作品带来的传神与韵味,使自己真实的从内心感受艺术带来的感受,也为日后自己的艺术表现增添素材。有许多的经典作品,需要反复耐心的欣赏,才能理解和领会作品本身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如“五四”时期,赵元任创作了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初听者,只是以为歌曲体现的是男女思念之情,然而,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能够体味到作品中体现的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特别是其中蕴藏的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另外,上个世纪80年代由刘毅然作词,刘为光作曲的《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如果不了解当时创作的历史背景,拿到现在爱情歌曲多产的年代,一定会认为是一首歌唱男女情爱的好作品。实际上,它是一部电视剧《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曲,它剖析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命运走向的电视片,它记录了老科学家们那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表现了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无比忠诚。所以,作为演唱者必须对演唱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特点等进行充分理解,才有可能演唱好这些歌曲。
(二)培育审美情趣
当代大学生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好时期,他们有朝气、有梦想,但大多学生的情绪不够稳定,情感不够成熟,如果能够对他们的思想、情感、情绪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通过歌唱艺术这种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自身主动寻找美、感受美、接纳美的能力。如对于歌曲《青藏高原》的演唱,大部分学生由于未真正体验过青藏高原的生活,因此,在演唱过程中,不完全能够表达歌曲的艺术境界,但如果前期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片,加强对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让他们准确掌握歌词的表达用意,感知语言的诗情意境,从而使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高原的美丽画面,真正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再通过老师对《青藏高原》创作背景以及一些特定的地域文化的讲述,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这样才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歌唱欲望与情感共鸣,并唤起自身对审美艺术的表达和认知。这种意识的提升,是通过审美情趣的培养实现的,从而也是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精神得到熏陶,道德得到净化。
(三)提高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是培养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审美鉴赏来鉴别和评价自身的审美活动,也是对其审美活动的一种有益的指导。歌唱艺术的审美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它是通过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感性,以歌唱的形式让歌唱者经过生理感受转化为精神感受,乃至于精神升华的这样一种心理感应过程。在大多数高校声乐教育中,对歌唱艺术的定位仅限于教学,对感染力、熏陶人的诉求表达较少,这种声乐教育观上的短视与浅薄严重阻碍歌唱艺术的发展,也影响到歌唱艺术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已经开始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借助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意识,理应由从前过分注重音乐技能的训练转向对音乐作品鉴赏的教育。客观地讲,目前大多数学生对歌唱艺术的要求只是作为爱好或者是必须要学会的知识,导致鉴赏能力不足。如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在演唱《奥赛罗》选曲时,观众通过他对人物角色的演绎,体味他那复杂多变的情感,感受他超强的演唱能力带给自己心灵的震撼,观众很自然的在思想深处为黑人的遭遇感到叹息。如此说来,审美鉴赏是歌唱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首先必须要让他们喜欢歌唱这样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一些音乐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歌唱艺术的魅力,再转入对音乐知识、歌唱知识的传授和歌唱技能的培养,让他们了解音乐内在的一些基本要素,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等,初步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引导他们探寻蕴含在作品之中的歌唱艺术魅力。
(四)加强艺术实践
单纯地开展理论教育,很难形象地培养学生内在的审美意识,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把审美意识的培养建立在“感知——鉴赏——实践——创造”这一流程上,才能真正学有所获。歌唱艺术实际上就是演唱者对歌谱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他们通过对词曲作者创作的初步了解和对谱面的认识,用自己特有的嗓音、技能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过程。在开展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引导学生自由改编和创作。学生对歌曲有什么看法,可以随意进行表现,逐步摸索出歌曲作者所要传递的某种思想情感。只要基本符合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就应该给予肯定。其次,是要适时举办艺术实践活动,如“三下乡”“送歌到基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歌唱艺术带给他们的美感,使学生由欣赏者变为实践者,体验两种不同形式的感受,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对歌唱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歌唱艺术审美的能力。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审美实践活动,可以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对歌唱艺术美的范畴和增强他们对歌唱艺术在审美活动中的思维,从而指导他们对歌唱艺术带给自己审美情趣的思考。
总之,歌唱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当站在新的高度,认识到歌唱艺术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切实加大歌唱艺术的普及和研究,使大学生都能学习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并汲取营养,从而促进大学生审美素质和德育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刘蕊.歌唱欣赏中的审美.民族音乐,2009(3).
石静莺.论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安顺学院学报,2008(8).
魏凡俭.审美心理在歌唱及教学中的对位.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4).
关键词:审美 审艺 审艺教育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审美教育一直占据着我国美术教育的主导位置,甚至是艺术教育的主导位置。更有甚者,一些艺术教育者就直接用审美教育替代了艺术教育,这是造成当前艺术作品雷同、手法近似的重要原因。人们长期欣赏、品评、创造着各种优美、秀美、壮美的艺术作品,久而久之却造成了审美的疲劳与麻木。
审艺学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玖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丰富了艺术学的学科内涵,同时也为当前美术教育提供了学理资源和宏观导向。在美术施教活动中,渗透审艺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审艺思维,对学生认知、品评、鉴赏、创作艺术作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审美与审艺
沃尔夫冈・韦尔施指出:“感性的精神化、它的提炼和高尚化才属于审美。”①因此,美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提炼和升华,这种提炼和升华就形成了造型、色彩、线条、意境的典型性和范本性。而随后,人们在认知、品评、鉴赏、创造艺术作品时就以这种美的范本作为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则不是美的作品,甚至是错误的画法。因此,具备“审美”的美术作品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形象的唯美性。例如,西方的古典油画、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油画依然是当前绘画教育的主导方向。准确的比例透视、均衡的构图、具有节奏韵律感的造型是评价这类绘画的必然标准。且大众也较容易识别、品鉴,画得像就是画得好的,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形成了美术就是画画、画画就是画像的荒诞观念。其二,意境的优美性。具有“审美”素质的艺术作品表现的主题往往是高尚的或是优雅的、浪漫的或是抒情的,主题“不积极”或者杂乱、无序的美术作品似乎都与审美无关。其三,表现技法的程式化。无论是西方油画中准确的比例、解剖,还是东方中国画的“五笔七墨”,都规范着画家的作画法度。很多画家花了毕生精力练就了高超的绘画技术,却始终不能够画出具有突破性的艺术作品。
审艺的提出极大丰富和拓展了审美的维度。具有审美的作品依然属于审艺的范畴,而具有审艺的作品却未必有审美的特点。审艺把人们的视点重新带回了艺术本体身上,无论这件作品是美的还是丑的,也可能是“画法不正确”的,它们都在审艺的观照范围之内。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只要艺术家用创造性的思维与手法有效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具备人文关怀,这件作品都具有自身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审艺将尊重每一位艺术家所独创的艺术作品。
二、加强审艺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审艺教育将重塑人们的审美观。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美术教育都是在“真善美”的指引下进行的,所以我们更容易接纳和喜爱优美漂亮的美术作品,而对一些支离的、粗糙的、怪异的、荒诞的美术作品却难以理解和认知,对一些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甚至不愿意承认。一些人对后现代艺术,例如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波普艺术等,认为只是国外的荒诞做法,不能理解其价值和意义。即使当前的一些专业美术院校,也把艺术分为正统和非正统的道路,而大部分人则愿意从事正统的艺术道路,藐视非正统的艺术创作者。而如果在我们从小的美术教育中,就用审艺观去渗透和引导学生审视、观照、认知、感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用一种非功利的、非二维对立的心境去体味艺术作品,相信他们就能够对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更加包容、理解、尊重。
其次,加强审艺教育将会使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更加多元化。历史上没有哪个时期像今天这样,信息、文化、思想的交流碰撞发生得如此便捷与频繁,东方的与西方的、历史的与当代的、经典的与大众的相互交融衍生。这是一个多元、多样的时代,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文化碎裂的时代,因为人们再也不像以前对主流文化完全尊崇,而更愿意根据自身的喜好与价值取向去选择自身的文化归属,所以我们很难再用一种或者两种绝对的标准去衡量、判定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像以前的那种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二元对立的审美标准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的文化语境,一些艺术作品可能就是一种私人的情感宣泄,或者即兴表现,其外在形式上可能完全是夸张、变形、抽象、怪诞的,已经不能用金、银、铜奖去简单衡量它。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审艺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和评价它,如果从小的美术教育是在审艺的渗透和感染下成长起来的,那我们就不会对这些不同样式的艺术作品简单地分出好与坏,对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艺术样式会采用不同的评价眼光去审视和判明,而随之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也就会更加多元与宽容。
最后,加强审艺教育将有助于艺术家创造出更多个性独特的艺术作品。造成当前艺术作品雷同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审美标准化、程式化。按照已经受到公认的审美经验去进行创作,很容易创作出受大众喜爱、市场青睐、展馆欢迎的艺术作品,然而其产生的后果却是观众的审美疲劳和艺术家的个性丧失,以及艺术本体前进道路的阻塞。而如果带着审艺的心态去进行艺术创作,我们的审美功利性将逐渐消失,我们再也不会去揣测评委的审美标准和市场的审美取向,我们会放下包袱用一种无功利的、艺术本体心态去尽情地表现和抒发,因为没有哪一种审美会比另一种审美更加高级和优越,只要是出自艺术本体的艺术创作。因此,经受过审艺教育的艺术家将会更加自由和开放,更加活跃和本真,当然也就会创作出更多风格各异、个性独立的艺术作品。
加强审艺教育并不是用审艺教育去替代审美教育,用审艺教育去排斥审美教育。因为审美包含在审艺的范畴之内,加强审艺教育意味着用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多元的标准去认知、感受、体悟、品评、创作艺术作品,而不至于将那些“画法错误”“不优美”的艺术作品草率地扼杀在审美的标准之中。相信,在这样的艺术语境中,我们将会看到更多个性突出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我们也将会更加包容、尊重和理解不同风格面貌的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
注释:
①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8.
参考文献:
[1]梁玖.审艺学[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