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的滋养

时间:2023-07-16 08:32:19

导语:在传统文化的滋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的滋养

第1篇

关键词:《弟子规》;中职生;道德修养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职学校学生从整体生源素质上来讲,存在学习底子薄弱、行为规范较差、道德修养有待提高等特点。为此,课题组依托《弟子规》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我校办学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尝试从2015级新生开始,通过诵读经典、学生自身评估、案例跟踪、活动践行等方法,利用学校办公室、政教处、班主任、科任老师等教育教学管理资源,探索适合我校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创新方法,并以点带面,全面开展。

二、探索与实践过程

课题研究活动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践行《弟子规》相关活动的开展。

(一)《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

1.诵读《弟子规》、《千字文》

在学校教务处、政教处的协调、配合下,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周日晚及周四晚班主任下班时间,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弟子规》(16年春季)、《千字文》(16年秋季)等经典的诵读。通过诵读经典,学生对上述经典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弟子规》教学

立足于15网络1班,课题组3位老师对《弟子规》内容按板块和内容进行划分,利用班会课、周日及周四晚自习的时间,共设计了32次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32次课的讲授。通过诵读经典、故事分享、学生讨论、老师点评、作业布置等环节,同学对《弟子规》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就《弟子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有了更明确的思路。

3.微信公众号创建、推广

为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学习,课题组创建了“晋江职校国学讲堂”微信公众号,包括“国学经典”、“文明同行”及“荐号”三个栏目。同时,在上课期间,课题组通过微信平台每天推送1条图文消息,内容包括“弟子规/千字文”注释、“好文荐读”、“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从2016年春季第2周开始,截止到2016年秋季的九周(10月28日),共有1300多个同学关注,推送了112条图文消息。

4.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编写、应用

为方便课题研究及诵读活动的开展,课题组编写了《弟子规》注释及故事、《千字文》注释译文及书法练习两本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活动有机融入到《弟子规》学习及践行活动中,编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该书除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外,还设计了相应的“思考与践行”供学生作答,方便学生结合时代特点,参照《弟子规》的要求,在学习、生活中践行。

(二)践行《弟子规》相关活动的开展

除“总叙”外,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1.“入则孝”

课题组围绕“孝”这个主题,精心设计了一次主题班团活动。通过诵读、视频观看、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学生对“孝”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懂得换位思考,让家长舒心了不少,做到了“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以及“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周末要出门的话,也能主动跟爸妈打招呼,并按父母要求的时间回家,做到“出必告,返必面”,不让父母过多的担心和牵挂。

2.“出则悌”

在“出则悌”这部分,主要是结合学校办公室、团委、政教处等部门的工作安排,融入到《弟子规》的践行活动中来。如在2015年秋季在学校办公室的组织下开展了学校第32期道德讲堂,通过静默省心、唱歌曲、看短片、诵经典、学模范、表心声、向德鞠躬、送吉祥等环节,让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应该常怀感恩之心。2016年秋季开学初,在校团委的策划下,班级开展了“感恩教师节”的活动,由同学手绘贺卡以及送花给科任老师,对老师表达感恩之心;在学校政教处的推动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学生成长手册”,帮助学生树立“以感恩心做人,以责任心做事”的意识,做到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养成较好的班级集体荣誉感,班级也在学校、专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有着不俗的成绩。

3.“谨”

课题组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礼仪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主题班会,制作PPT、观看视频、撰写心得等,让学生明确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礼仪,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涵养。同时,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晋江市民文明公约》以及《晋江市民行为规范》,结合学校教务处有关学习纪律、政教处有关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规范意识,争做一名合格中职生。

4.“信”

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质。中职生是今后未来产业的大军,其品质优劣,关系到今后学生是否能够岗位成才、胜任企业岗位需要。因此,在2015年秋季、2016年春季期中、期末考前,课题组都在考前进行动员,并要求学生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实现考试零作弊。2016年秋季开学初,通过“我签约,我践行,争做文明中职生”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诵读并签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通过以上活动,帮助学生强化诚信意识,做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第2篇

阳春三月,威海市实验小学操场热闹非凡,一场“快乐易物爱心捐赠”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种植的中草药、书画作品以及玩具、学习用品等带到学校进行拍卖。此次活动持续1小时,共筹得爱心款10385.8元。德育处孙晓芹主任,以及家长、学生代表将10385.8元爱心款全部捐助给古北社区,并由社区转交给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的孩子和社区内的贫困生。这一爱心举措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各级电台、报刊争相报道。

这是威海市实验小学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践行核心价值观活动的一个缩影。做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所谓“未做事,先做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积淀下来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哲理。

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围绕“核心素养”“德育课程一体化”这两方面,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先祖的美德,以课程为依托,完善了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了“弟子规养正课”“学科融合课”“晨诵午读暮省微课”“传统文化特色课”“亲子技能课”等系列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培养“文雅、儒雅、高雅”的少年君子。

一、弟子规养正课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语言至简,内涵深刻。有一个学者曾比喻:用一个天平,一边放上四书五经,另一边放上《弟子规》,两边是平衡的。因为传统经典中的“仁义礼智信”在《弟子规》中都有所体现,而这些内容是植根于民族心灵的“常识”,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光泽。

我校从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每周都会有两节国学《弟子规》诵读课,师生给这节课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养正课”。学校整理开发了《弟子规读本》《弟子规成长手册》《弟子规成长台历》等系列教材,利用校本课、班会课、地方课等对学生进行“养正”训练,从“诵读―感悟―践行”三个阶段,先诵读经典,达到人人熟记,教会孩子通达事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后解读实践,与习惯养成教育深度融合,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纵向深入指导学生明理修身,雅言雅行,逐步领会孝亲敬长、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礼仪与智慧,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一年级一班的阿会老师注重言传身教,她看到孩子衣服敞开着,会蹲下身,把孩子的衣领衣袖整理好,教给他学会拉拉链,拉到舒服的高度,同时说“冠必正,纽必结”,并让孩子重复几次“冠必正,纽必结”,孩子觉得很有趣,在边说边做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好习惯。

二、学科融合课

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贯穿于各个学段、融于各个学科,有机地穿插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语文课上,学校自编的《中华经典素读》有效地补充了传统经典范文、诗词,增强学生对文化经典的接触和吸收;音乐课堂,老师用至真纯善的德音雅乐,配以深情的手语表演,净化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孝心、爱心、感恩心和恭敬心;美术课上,学生饶有兴趣地绘制京剧脸谱,体验中华传统剪纸;体育课上,打太极、练少年拳、推手等中华传统武术项目让学生意犹未尽……学生从博大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思想道德养料,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三、晨诵午读暮省微课

晨诵午读暮省是我校师生的校园生活节奏。伴随朝阳,每个教室里都传来朗朗读书声,师生们用优美的晨诵开启一天的学习之旅。各年级晨诵内容各有不同,指读《弟子规》,素读经典名篇、吟唱《诗经》,老师们则默读《晨起自勉文》……优美的天籁之音,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午读时间,观看《中华美德故事》,或阅读老师每月推荐的经典好书,学生在好书的浸润下,懂得了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孩子心灵深处那些与生俱来的真、善、美的种子,由此得到充分滋养,悄然萌芽。

暮省时间到了,伴随着“吾日三省吾身”的提示音乐,师生们盘点一天的收获,我日行一善了吗?我做事学习尽力了吗?我对朋友诚信了吗?提起笔来,在小小的《成长卡》上写上自己的感悟,让反思成为师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在认错、自省、赞美中滋养自己的品格,扎下德行的根基。

四、传统文化特色课

学校开设传统文化特色体验课。书法、古琴、古筝、吟诵、京剧等选修特色校本课程,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传承文明、滋养心灵,体验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围绕中华传统佳节,开设“习俗体验课”。文化的认同,不仅仅是在有意识的学习中,更关键的是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中。当现在的孩子最记得圣诞节那个拉雪橇的白胡子老头儿时,我们教育者尤其要警惕:可怕的不是洋节入侵,而是遗忘自己。让我们的孩子记得自己的传统节日,记得我们的传统习俗,这代表着民族的认同与文明的传承。在学校开展的“中秋赏月”“重阳敬老”“迎春纳福”等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动手做月饼、包粽子,做花灯等,让孩子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重拾自己的节日。

五、亲子技能课

传统文化的学习重在力行,而力行的阵地又离不开家庭。我校家长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实践中,弘扬好家风。在家庭中开展“亲子技能”课程。每周的“习劳知感恩”生活技能训练,从系红领巾、整理书包,到做饭打扫、收拾家务,再到为父母捶背、沏茶倒水,让学生在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感受父母的辛劳,从而助长学生的孝心和爱心。每学期开展“假日礼仪体验”,学生与家人共同体验餐桌礼仪、待客礼仪、节日传统礼仪,参观礼仪等,在实践中累积生活礼仪经验,遵守社会公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与真善美的感召下,实验小学校园处处充满正能量。萦绕着正能量,师生、生生之间传递的是理解和包容,收获着喜悦和幸福。五年级四班的初家伊同学,在山东省中小学“国学达人”挑战赛中,通过层层选拔,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全省前八强的好成绩。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是一种学校文化建设的形式,重要的是让文化深入心灵。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让学生诵读一些经典、引进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项目进课堂,而是让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真正触及师生的灵魂,以此涵养心灵、塑造灵魂、坚定信念、培养意志。

笃行能致远,天道必酬勤。在教育局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近几年,实验小学被评为“威海市特色学校”“威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威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威海市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特色校”“山东省心理健康示范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执教的优质课也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此外,开心农场校本课程被收录到《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集锦》里。

第3篇

丁酉年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去年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如潮,如今第二季的节目“观众缘”更强,“诗词力”更猛,收视率一路走高。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充斥屏幕的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如此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令人欣慰,促人深思。

【多维解读】

1.曲高未必和寡,文化亦靠激发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和上品,是举世公认的高雅文学。然而,这样的高雅之作,在中国民间却有着肥沃的土壤和坚实的根基。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收视率一路走高便足以证明这一点。在不少人眼中,“草根阶层”难与“文化”二字结缘,更难与“高雅”一词沾边。殊不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文化水准和文化素养都会有所提升,欣赏高雅文学、高雅艺术的人会越来越多。所以,曲高未必和寡。即便我们无法让“高雅文学”完全成为“平民文学”,但各家媒体仍有引领和提升广大受众的欣赏品位和欣赏水平的义务,《中国诗词大会》就带了一个好头。

2.挖掘文化富矿,造福千秋万代

中国有着傲视全球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古代诗词,堪称世界一绝。但是,看遍我们各种各样的媒体,再看看我们媒体上“走红”的那些节目和栏目,真的很难将它们与“诗的国度”挂上钩。俗不可耐的歌舞、真人秀、宫廷剧、相声小品等娱乐节目扑面而来,我们很难从中找到一方高雅文学或高雅艺术的桃花源。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让人心中别有一番滋味。所以必须有《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或栏目,来开发我们的文化富矿,让我们祖祖辈辈辛勤积累的经典文化继续陶冶和滋养后世子孙。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必定是肤浅的民族,而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却不知道珍惜和开掘的民族则更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愚昧的民族,切记!

3.读诗使人灵秀,劝君内外兼修

在今天这个看重“颜值”的时代,我们应当同样注重自己的内在素养的修炼。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即便容颜i丽,但语言粗俗,行动猥琐,恐怕也难以获得俊秀之誉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要是没有内在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而读书正是一种提升自己内在美的最重要的方式。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说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看看,培根为我们提升内在素养开出了一帖多么精当的药方!拥有着传统文化宝库的国人正该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润养我们的心灵和容颜!

【适用话题】

曲高未必和寡;拒绝庸俗,心向高雅;阅读滋养心灵,文学培养气质;媒体的文化引领

第4篇

一、要考虑到是否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如今,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21世纪的学生比起20世纪的学生,书包厚实多了,科目多了,作业多了,负担加重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打着“开阔学生视野”的旗号,将传统文化纳入课堂,甚至让师生加班加点实不可取。如,时下兴起“国学诵读”热后,Y县的D学校开设了国学课。排练一个国学诵读节目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师生还得需要一两个月的闲暇时间来加班加点,由于编排的动作追求造型完美,就会比较复杂,有的学生甚至都记混淆了,本来是高高兴兴的诵读行为,现在弄得这么累,许多学生不堪重负,纷纷要求退出,但遭到班主任的拒绝。国学诵读的初衷是什么?是想让学生获得快乐吗?从表现上看似乎不是。学校领导为体现自己所谓的“政绩”,不惜急功近利,走形式、讲排场,拿出一个国学节目,搞成了大型汇报演出,哪一级领导来,都要展示一下,有的时候还利用晚上去广场演出。因此,才有了基层教学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嘲讽――“那是演给成人看的,表面是热热闹闹地搞国学诵读,骨子里扎扎实实抓的是哗众取宠”,这句话其实准确地概括了国学在当下一些学校中的尴尬处境。

这是提高孩子们的幸福指数吗?其实,“国学诵读”的最大意义,应该是还原教育的真谛:给孩子一个有快乐、值得回忆的美好童年。因为,快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忽视了学生的意愿。为儿童安排过度的国学诵读学习,是摧垮儿童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们当今社会的快速度,几乎不尊重或不理解儿童的需求。当代的儿童在成长的压力下长大,失去了对他们年龄段来说永不再来的、一次性体验的机会。

难怪有志之士感慨“如今的孩子都是活在当下”,那是因为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做父母的,常常用结果导向进行标准评价,过度计较得失,过度关注目标。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才有孩子慢慢失去了享受过程的乐趣,家长在攀比中,慢慢迷失了自我,越发虚荣、盲从。于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县区,教育体系中才有了一种“拔苗助长”与“本末倒置”的教育怪圈。

把传统文化看成是一门简单的知识性传播科目,不要渲染,不要夸大,更不要指望它去博取领导、社会的眼球,别指望它去忽悠劳苦大众,那么传统文化进课堂才是真正落到实处。进了课堂,也就不可能再成为增加学生负担的应试教育的一门课程了。

二、要考虑到能否“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传统文化要想进课堂,就必须很明确地讨论“哪些内容”该进,哪些内容不该进,以及“如何用好”传统文化,毕竟,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应该是提升学生的内蕴风范,曾子在《论语・学而》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地去承传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有些内容具有当时历史现实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留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因此,可能需要批判地抛弃。

传统文化中存在古人视为必然而我们新社会不能接受的内容,例如,传统文化中的愚忠愚孝行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自私自利行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敌视体力劳动行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鄙视商人行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等,还有将人分三六九等、缠足、纳妾、“未嫁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等体现出来的对妇女的压迫,由于受传统文化中糟粕影响,甚至成人中占有一定比重的人群悄然接受或沿袭了这种片面思潮,甚至波及了自己的孩子,以至于有的孩子虽能把“三字经”倒背如流,但未能真正领悟其内涵,自私、霸道、惰性不时地呈现出来,应该说孩子生活中暴露的许多细节,源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因此,传统文化进课堂,必须打通家庭关,“家庭扫盲”很有必要。现在孩子的父母、祖父母中很大一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缺课者,如果在学校教给孩子传统文化,回到家里却没有相同的文化环境与价值追求,课堂教育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背道而驰。因此,不仅在课程中要不断融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尊老爱幼等传统文化精髓,更要在社会、在家庭中倡导、营造出这种氛围,这样,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也就成为他们心目中值得信赖的社会正能量。

传统文化要实现创新性发展,就必须注重其本身价值的发掘与当代转换,使之与现代文明相融相通,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要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少年的精神,引导学生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看待今日之人和事,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质朴的道德操守、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深邃的哲学思想”,这才是正道。

三、要考虑到配套设施是否跟得上

单兵突进,可能招致事倍功半。配套服务跟不上,就会陷入盲从的境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说的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等待东风的到来。诸葛亮拥有大智慧,尚且等待,我们这些学校的普通校长,难道等不起吗?当下,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纳入课堂,请问,师资准备好了吗?配套教材跟上了吗?家长认可吗?孩子同意吗?当然,传统文化进课堂,意义不仅在于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还在于对青少年潜移默化地影响,包括在母语修养、文化传承、人格教育、伦理道德、创造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是广泛的。但是,若没有精湛的师资,只是一厢情愿地冒进,可能导致不适,甚至导致学生的反感。在很多方面不配套,单兵突进是很难推行的。有的学校一听传统文化进课堂,就迫不及待地开设出京剧、书法、国画、医药等科目,看上去是轰轰烈烈地推进,实际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传统文化体系庞大,内容构成复杂,在目前学校各方面条件还不具备、不到位的情况下,操作起来是相当难的。盲目推进,传统文化课程难免遭遇“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

教师如果没有被传统文化真正武装,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专业熏陶,即使有好的教材,到了课堂,也难以达到目的,很有可能会成为误人子弟的唬头。传统文化进课堂,需要各校指定专职人员,通过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后实施,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弱化、破坏,导致当代教师群体普遍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让缺少传统文化滋养的一代人再去培养下一代人,这可行吗?

四、要考虑到是不是会加重家长经济负担

有的学校一说传统文化,就盲目地开发出各年级的配套教材,向家长收取费用,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有的学校“国学”虚热症发作,竟要求由学生家长统一到某店购买唐装汉服,价格昂贵不说,除了节日表演外,毫无用处。说到底就是传统文化被肤浅化、庸俗化、形式化了,因为校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穿一穿唐装汉服、摇头晃脑地背一背古文诗赋,就是在弘扬国学。孩子表演,还不是表演给大众看?除了表演那会儿,平常行走在大街上,服装能穿出来吗?显然不能。说白了,这种表演就是作秀,就是唱高调、打幌子,就是在高调意识下的一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行为。有的学校拿着一两个成型的节目时不时地展示一下,更重要的是竟然与广告活动绑在一起,伤风败俗,劳民伤财,孩子和家长情何以堪?

第5篇

【关键词】戏曲;传统文化;高校;育人

党的十以来,系列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凝结而成的智慧结晶,是民族精神的积淀与追求所在。被誉为“国粹”的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把音乐、舞蹈、武术、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完美地糅杂在一起,影响着历代中国人的道德情操、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在当代高校中弘扬传统戏曲艺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灵感来源和重要抓手。传统戏曲艺术在当代高校面临的发展难点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在高校中开展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推出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把优秀戏曲剧目推上高校舞台,使传统戏曲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从整体发展而言,传统戏曲在高校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难点。

1.功利主义和浮躁学风的侵蚀

不少大学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忽略文化氛围的营造,重视理工类学科的同时忽视对人文艺术学科的支持,究其原因是功利主义心态作祟。过分强调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部分高校陷入一味迎合市场的办学泥淖。人文精神削弱,文化艺术氛围缺失,大学由此失去了文化追求、艺术创造的动力。同时,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社会浮躁风气的盛行,高校学生的就业紧迫感不断提前,学生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课程、证书考级等事务上,对于不能创造实际价值和经济利益的文化艺术活动,或缺乏兴趣与或吝于付出精力。戏曲艺术从功利主义视角看来,往往被划为“无用”之学。2.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全球化浪潮下,高校国际交流日趋频繁,丰富的外来文化艺术走进了大学生的审美视域。年轻群体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冲动,以及部分人群的崇洋心理,使得西方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西洋乐、芭蕾、话剧、街舞等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关注与喜爱,相关的演出、学生社团在高校中活跃度较高。民族本土艺术在外来文化的快速扩张下快速流失。同时由于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们面对的文化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可供欣赏和学习的艺术形式种类繁多且风格各异。传统戏曲艺术在历史上广受大众与精英阶层的追捧,如今却面临着被淹没和失去年轻观众的威胁。3.戏曲自身的改革困境戏曲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形态,发展到当代确实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困境。京剧的念白带着文言用词与句式,需要观众有一定的文史功底。胡琴锣鼓等的伴奏、抽象形式化的布景道具,不适合年轻人对音乐与舞台的审美习惯。戏曲演绎的故事和人物大多发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由于缺乏对背景文化的了解,学生很难对剧情有深刻的理解,也无法被人物角色唤起共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戏曲艺术的某些因素让现代观众产生了疏离情绪。传统戏曲艺术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体现高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高校是民族文化延续与传承的重要阵地,传统文化为高校发展提供文化基础与精神滋养。戏曲艺术蕴藏和折射着中国人最传统的精神世界,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发挥戏曲艺术在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中所起的育人作用,是高校推广普及传统戏曲的重要目标之一。1.戏曲艺术是进行传统美学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戏曲巧妙地糅合了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是中国传统美学最全面最直观的体现方式之一。戏曲的“四功五法”(四功:唱、念、做、打;五法:口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巧妙生动,是中国人推动舞台张力和形象塑造的特有方式。戏曲的服装和脸谱艳丽多彩,呈现了浓烈、浪漫、写意、典雅的美学意蕴。以昆曲为例,其字音曲调清丽优美,又名“水磨调”,风格细腻婉约、高贵典雅,完美阐释了中国古典审美的意趣所在,并与古典文学、园林、建筑等相通相成。戏曲艺术走进校园,有利于完善和健全高校现有的美育平台,充实美育资源,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启迪艺术灵感。作为民族艺术的瑰宝之一,戏曲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本土审美意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高雅、诗意的艺术养分滋养精神世界。

2.传统戏曲的民族性与教育性推动思政教育的特色化创新

高校思政教育时常陷入重政治灌输轻文化内涵的误区,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单一的政治理论、时事政策宣讲,给高校学生以说教化、空洞化、刻板化的印象,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与共鸣。把以戏曲艺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体系,可以纠正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忽视学生个人需求、简单灌输的错误方法。把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精髓以生动形象的戏曲表演方式展现出来,学生在感受艺术的同时接受到文化熏陶与精神洗礼,“润物细无声”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戏曲艺术在各历史时期一直具有教化功能,对大众的“高台教化”作用明显。在古代,人们即使没有接受正规教育,也能通过观看戏曲来构建自身的善恶标准和价值准绳,戏曲成为传播主流思想文化精神的完美载体。传统戏曲艺术进入当代高校校园,既可以扩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软输入”,是利用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教育性实现思政教育特色化创新的重要尝试。

3.戏曲艺术具备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系列重要讲话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戏曲故事中演绎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代表了中国人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当代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戏曲故事中可觅得丰盛的精神源泉和发展力量。京剧《四郎探母》中杨家将满门忠烈,《苏武牧羊》中苏武忠贞不屈,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新编历史剧《廉吏于成龙》、《天道行》中反腐倡廉、正义执法的形象,对弘扬党风廉政文化具有积极的宣传作用;程派经典剧目《锁麟囊》中富家女薛湘灵心底善良,把自己的嫁妆锁麟囊大方赠送给贫女。主人公慈悲善良、同情疾苦的美好情操,故事宣扬的善有善报、知恩图报的道德理念在当代仍不失教育意义;昆剧《班昭》中“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班昭甘于寂寞著书立说的人生故事,对高校师生在科研学术之路上撇清浮躁、坚持不懈、严谨治学都是极大的精神激励。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走近传统戏曲艺术,有助于自身艺术审美、文化素质、精神境界的提升。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守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传承民族精神,彰显文化自信,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行。

【参考文献】

[1]吴延芝.困境与突破———谈大学精神的功利主义色彩[J].当代教育科学,2012(12):53-54

第6篇

中国无疑是传统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资源和迄今熠熠生辉、异常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资源上,我国有着明显的优势。

可是,传统文化资源上的优势,并不必然意味着当代的文化生产、文化创造也具有优势。美国就其传统文化资源来说,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文化生产、文化创造的能力却在世界上占据领先的地位。一个国家在当代文化上的地位、实力和影响力,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其在当代的文化生产力、创造力和创新力。

固然,任何文化创造与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们都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素材与灵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上的优势,为当代的文化生产与文化创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矿藏和无限的可能。但是,如何将这种资源的优势、潜在的能量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与创造力,还需要当代文化人的再创造与不断的探索、创新,而绝不能躺在传统资源上吃老本,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在这里,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创新的关系便成为问题的关键。

我认为,在处理这种传统与当代、资源与创新这样一个既老且新的问题上,首先,应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持一种敬畏之心、尊崇之情,真正热爱她,真切理解她,真心学习她,把握其精髓神韵,纯熟掌握其表达语言和表现形式,真正做到“入乎其内”。其次,能够“出乎其外”,充分发挥当代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新力,以富有时代感的全新的体验、情感和主题,创造出崭新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语言,使自己所运用的传统文化资源来一个脱胎换骨的华丽转换,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升华和提高。再次,坚决拒绝快餐文化风潮的影响,彻底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以一种“精品意识”、“经典意识”,对作品精益求精,反复打磨,使其经得起受众及时间的双重检验。第四,深入研究当代文化艺术的接受者、欣赏者的受众心理和接受需求,研究和掌握最新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语言,让自己的文化艺术作品直抵人心深处,与广大受众实现无隔膜无障碍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第五,在我们所处的“地球村”时代,文化艺术创造者还应有一种国际的、全人类的视野和情怀,尽可能地运用为全人类的受众都能理解和欣赏的文化艺术符号与语言来表现和表达,使自己创造的作品不只属于中国,而且能够走向世界,为其他国度、其他民族的人民所激赏和热爱。

实际上,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以进行文化的再创造和创新,在当代中国并不是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上世纪50年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所进行的大胆探索并获得非凡的成功便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此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传统戏曲的形式改编民间广为流传的“梁祝传说”,在艺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极大成功。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则要运用小提琴这种西方的乐器和协奏曲这种西方的音乐形式,对梁祝传说及越剧音乐素材在艺术形式上进行再一次的转化与再创造。这无疑是一次更为困难的再创造。但这部协奏曲的创作者们,包括作曲者何占豪、陈刚和演奏者俞丽拿等人,以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与熟悉和对艺术创造的真诚与热情,用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为中国,也为全世界,奉献了一部久演不衰的小提琴精品杰作,成就了一部与那些西方交响乐名曲相比毫不逊色的真正的经典。该作品的成功及其宝贵经验,值得今日文化艺术创造者深思。

第7篇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三13班的xx,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继承优秀传统 弘扬中华文化 。

这个周末就是圣诞节了,想必同学们对它期盼已久,有的同学也许已经开始准备贺卡或者小礼物了吧。但是对后天就到来的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冬至,大家了解吗?

冬至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重要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一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官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这种祭祖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淡忘,这是一个令人悲哀而又不得不正视的事实。说起感恩节、万圣节或是愚人节,不少同学一定会头头是道。但是对我国传统同节日内涵的文化,同学们又能说出多少呢?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全体中华儿女寻根溯源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涅槃,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根植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者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也许,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来思潮的冲击,但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学习、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即便是道路再曲折、再艰难,我们也能为此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217-01

时至当下,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要立足本国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教育的本土化意识。笔者也认为这一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中华民族拥有非常久远的灿烂的文明,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淀了大量优秀的经典,而这些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而让人遗憾的是,如今这些“精髓”正渐渐被淹没在世界文化大同之中,以语文学科来说,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烟花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此外,佛教和道教也是主流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诗词歌赋、水墨丹青、仁义礼智信等。

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学中,充斥着外来文化。作为主课的英语和数学完全来自西方,而语文和历史这两门被视为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科目,却在很多学生看来是索然无味的。所以,探索一种传统文化思维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迫不及待的需要。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现状

语言是保存一个民族文化最长久的方法,同时,语言也是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有效手段。二战中的日本对中国曾经试图通过改变语言来改变中国的文化。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表现不足的现象主要有: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受到了阻断

这种现象在初中阶段比较明显。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这几年,中学语文课本中虽然增加了一些古文名篇,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途径,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传统文化来说,其所涉及的方面还是非常有限的。

(二) 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直以来,我国都有着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的现象,这个是与当下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只能将人文类的学科抛之脑后。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显得弱不禁风。语文学科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所以,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直接导致了学生文学修养不深、道德境界不高的局面。

(三) 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今年来,外来文化迅速占领我国的文化领域,盲目的追星族、星座学说、好莱坞电影、现代科技产品等等,出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当然也包括语文的课本中。这些外来的文化有其优秀的一面,也有其糟糕的一面,在吸收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照单全收。这样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显得岌岌可危,因此,拯救传统文化,让几千年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重放光彩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三、如何在传统文化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一) 注重识字表达的教学案例

下面是某两个同学电话通话中的一段话,请找出下面四句话中表达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①你还是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即将马上召开给我们“清江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品都可以。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②你看,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子交给我,③我给你们点拨点拨。④请注意交稿日期截止本月底。综合分析以上四句话,可以发现答案就是:①“即将”和“马上”重复,需要删去一个;②将“连我在内”提至“我们班”之前;③语句不得体,应改为“请老师点拔一下”或者“我们共同来斟酌斟酌”;④改为“交稿日期本月底截止”或“交稿日期截至本月底”。

(二)注重诵读教学案例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不仅仅是记住书本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熏陶。

在朗读的时候注意断句的划分,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通过这样的断句读出来的非常的有感彩。如果这样来读下面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这句话,你会发现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语句本身的那种力量没有被展现出来,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足够重视诵读教学。

(三) 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堂,让传统教育活起来

第9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既有相关的专著,又有大量的论文。其研究不仅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教育、文学、美学各个领域,而且与现代化等现实问题结合起来,逐渐把研究引向深层次和多方面。如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的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评估研究等,都正视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潜在的规范功能,较多地展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积极意义。但总的来说,理论探讨多,实践路径少。本文试图从当代中国大学德育实践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通过挖掘其优秀的教化资源和所蕴涵的多维的德育意义,寻找现实价值开发的路径,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转换而成为现代化过程的道德资源,从而将传统文化的功用价值落到实处,以求在大学德育实践层面上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以儒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理想人格、审美情绪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的内涵是:首先,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可以丰富和创新21世纪的现代德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道德生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可资利用的德育思想资源,个体道德的发展应该建立在深厚的德育文化资源之上。正因为如此,借鉴一切可资利用的德育资源,在切合于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的背景之上加以创造性改造和发挥,逐步培育出合宜的中国社会德育资源,这就是中国传统德育功能的现代价值之所在。其次,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有互补性。再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体现出中国德育文化的“民族化”特点。具体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立足国情,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大学德育的重要精神资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我们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但却面临道德资源的严重不足。要避免或限制现代化带来的消极效应,价值观的调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为现代化过程提供合理的价值范导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无疑蕴含着多方面的资源,这是维系我们民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根基。我们现在提倡的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严谨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等,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渊源。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对于彰显我们道德建设的特色具有根本性意义。

(三)当代大学德育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

学校德育工作是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如何压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等等。要解决我们面临的道德问题,还是要“近取诸身”,不能企盼外来宗教或依靠空洞的说教,历史已经证明,这些做法根本不能解决中国的痼疾。因此,我们不应忘却传承文明,只有复兴中国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才是唯一出路。我们不仅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中国建成世界经济强国,还要把中国建设成文明之邦,必须发挥传统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重视对它的现实价值的开发,促其尽快实现现代转换。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并且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取舍、充实、更新,形成了充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作用。

(一)中国优秀优统文化能使大学生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理论思维的训练,能开启他们的智慧和原创精神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儒学说到底是关于学做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学问。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在这个问题上,儒学突出了仁爱、和谐、秩序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中国哲人强调内心的平和与修养,因此在对待外部自然的态度上不是强调征服,而是追求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今天,当人类社会面对生存、能源、环境等等难题困扰的时候,“天人合一”的科学思想是多么富有远见,富有历史的穿透力!这种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空间都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首倡变革与创新的当推《周易》,即《易经》。《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起源,它以最简单的原理说明宇宙的来源,万物的始生及人类社会的进化法则,博大精深地囊括了上古社会的哲理、伦理、政治、经济、管理、军事、法律、天文、医药、预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尽管其中有不少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但瑕不掩瑜,其精华部分在过去、现在以至于将来都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已是《易经》的真义和精神。《易经》之易,首先是变化的意思,因为宇宙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发生变化的。《易经》重视且提倡人们应不断发展创新,不要思维守旧,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其次,《易经》也主张不易,即持之以恒,坚韧不拔,如其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健”就是经久不衰,刚健强胜、永恒不变的意思。再次,“易”则是容易,不畏艰难则是“易”,倡导的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另外,《易象》上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这是说从小应该不断扩大知识面,多实践前贤的言论及行为,使自己的道德学问大有蓄积。这一切,都能从哲学的、历史的、审美的层面开启当代青年学生的智慧和原创精神。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能引导大学生传承民族的优秀人格,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古典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诗人们忧国忧民的深思,献身报国的壮志,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都是很好的教材。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古代诗词就具有鲜明的进步性,思想性。其后,历代爱国文人都用瑰丽的诗句抒发热爱祖国的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爱国诗人屈原为使楚国强大富饶而追求不息的愿望的强烈表达;杜甫“向来忧国泪,寂莫洒衣襟”的忧国忧民思想每每读来都感人至深;王昌龄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激励了多少将士,奋发沙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岳飞的一首《满江红》千古传诵,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万世流芳,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当代青年学生从中不仅能吸取知识与学问,更能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励他们去实现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的人生价值。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固有的伦理道德精神能滋养学生的心灵,推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精神内容丰富,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博大宽容的气度,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举世公认的美好品质,主要表现为:整体主义,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他还认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从而强调了社会的整体和谐;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是成功之首;荀子强调“群居和一”,“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这就是说,只要全社会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就能够实现国富民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历代儒家学者的大力倡导下,团结协作的整体主义思想已深入到各个阶层,孕育了中华民族仁厚、宽容、博大的胸怀。我们今天弘扬这些思想,有利于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道义主义,孔子主张“君子义以为质”,“义以为上”,认为君子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为人处事坚持道义至上的原则。他还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导向,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人生价值的第一取向。他提出做人的基本德性是“智、仁、勇”,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继承并发掘了这一点,提出“仁、义、礼、智”,皆以“仁”为核心,仁者,爱人,即对人的关心和尊重。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在古为今用,重德求善时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关心人和尊重人仍然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克己主义,早在《易经》中就有“谦谦君子,用涉大川”的说法,认为君子应始终保持谦虚,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重大成就,即使遇到再大的艰险也无法阻挡他们奋进的步伐。孔子指出“克己复礼为仁”,中国古代另一位杰出思想家老子则提出了作为生活准则的“道”。老子认为:作为人类行为所依循的“道”,应致虚守静,强调慈、俭、朴等,这些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克己、谦虚的美德,对于莘莘学子们在学业上专心攻读,生活上勤俭节约均有裨益。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是“究天人之际”的探索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经世济民”的责任精神,“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宝贵财富。

三、结语

对青年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德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全球化的时代趋势为背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目标,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和德育功能为切入点,选取一些历史上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而在今天现实生活中仍然包含着积极因素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番历史的考究和现代的诠释,并切实将其继承、弘扬和融贯到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之中,为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一个新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