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生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6 08:32:22

导语:在大学生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新疆师范大学;职业技能培训;问题;对策

1.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源”,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通知》精神,新疆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经申请先后于2006年11月获批成立“新疆师范大学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2008年2月获批成立“新疆师范大学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该中心设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具体负责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是目前拥有“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指导”的唯一一所新疆高校。我校经申请先后获批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秘书、人力资源管理师等19项培训资质。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我校在大三、大四年级中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意愿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400份,收回问卷3900份,有效问卷3732份,有效率95.7%。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多数大学生没有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意识相对内地高校较薄弱。

2.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然而许多高校长期以来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状况也相对滞后。通过我校职业技能培训意愿问卷调查统计,约48.2%的大学生知道学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约36.0%的大学生了解学校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对于学校开展的19项培训项目,大学生有意愿参加技能培训前三项的分别是:心理咨询师约占54.2%、导游约占34.4%、摄影师约占31.6%。以上数据表明,我校大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部分学生因为家境困难,无力支付培训费用,愿意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不愿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二是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还不清楚,不知道自己要参加哪项培训;三是部分学生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自己将来又不从事一线技能型工作,没有必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宣传力度。部分学生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知之甚少,没有看到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在校期间也没有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意识。因此,应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设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让学生入学就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对它的认识,从而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第二,因校制宜地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本身就是专业理论的延伸,而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因此在选择培训项目时不能脱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学生所学专业为切入点,强化培训具体专业的技能知识,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第三,优化师资队伍,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职业技能培训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有所不同,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灵活化、多样化。聘请高校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上有较深专业知识、较强实践经验和较高表达能力骨干教师为培训教师,同时聘请社会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的专家学者为客座培训师。通过内外结合,着力打造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从而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第2篇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30多万人,创历史新高。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将超过700万。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引起各界的广泛思考。如今,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国家大力推进大学生的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对此给予了较多政策支持,在这种全新的的形势下,高校应该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愿望,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引导学生优质就业。这也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有力措施,也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及现实意义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了解职业现状,行业发展趋势,以准确定位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大学生充分地探索自我,逐渐确定职业偏好,就是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然后为自己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探索,明确自己的优势以及不足,形成对自我客观的评价;同时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才市场的现状,了解人才需求的比例以及自己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科学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明确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 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能力的不足以及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从而促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培养,巩固知识基础的不足,锻炼职业技能和处事能力。通过参加相关培训和社会实践,有意识地提升职业素质,锻炼工作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为将来实现职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当今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理念的缺失

首先从高校角度来看,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以就业指导机构为主,工作重心基本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就业政策的宣讲为主要形式的思想动员;其二是以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手续办理为主的事务性工作。

第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系统建设不完善

由于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许多高校开始认识到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逐渐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力度。但是处在探索期的职业规划教育系统建设不完全。其一,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没有采取全程化教育的形式,几乎未能贯穿大学教育始终;其二,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执行主体多为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以及年级辅导员。其三,课程设置不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

第三,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全员化与个性化分离崩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必须面向所有大学生的课程,必须普及到每个年级的每个个体。同时,它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他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素质技能的不同而有所差距,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重视“因材施教”。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1、积极推广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

校方与大学生都必须明白当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校方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平台,必须致力于推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方式辅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2、逐步完善大学生阶段性职业指导教育系统

大一是适应期,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学习的时候往往对新的环境和未来的发展感到无所适从。在这个阶段学生应该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和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同时也要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在这个阶段,指导老师可以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逐步了解学生的性格、能力等个人特征,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展望。

大二是定位期。在大学二年级阶段,学生主要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应在强化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化的实践与探索)。在这个阶段指导老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思考、决定未来是选择升学或者就业.

大三是实践期。在这个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应该放在获得职业技能认证以及社会实践上。在逐步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的同时,指导老师应协同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确立具体的目标。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考试,获取相关证书以增加成功就业的资本。

大四是就业期。经过三年的积淀,大学生已经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为了使实习与就业成功接轨,校方可以适当调整毕业答辩的时间,将答辩安排在毕业实习之前。这样,大学生面临的事直接进入社会,开始应聘、面试。

3、组建专业化教师团队

高校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第一力量就是老师,组建一支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整体水平的关键。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人员来看,大多是由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各教学单位的辅导员等组成。在工作中教学人员两级分化严重:有的从事学生思想工作,有实践经验但缺乏专业知识及对形势的了解;有的专业素质高但是缺乏与学生的密切交流,这样的师资状况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需求(从操作层面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改进)。

参考文献:

[1]梁宏瑜.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论文集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专门职业技能 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转换能力 德技兼备 职业智能

职业智能是一个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技能和能力在内的综合体,学生主体必须经由不断的学习、训练和实践,才能养成多元职业智能。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其职业属性决定了它必须发展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专门职业技能作为大学生多元职业智能建构的基础,当是大学生需要养成的基本职业能力。

一、专门职业技能是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专门职业技能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主要是指个体掌握特定职业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胜任特定职业工作的能力,在熟练操作的情况下,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和特定的生产项目等,因此,掌握专门职业技能能够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培养学生专门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j35号)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这为高职教育进行高层次专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宏观层面的政策指向。从多元智能的角度来看,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相对独立的、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多种智力。至今所确定的有八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自知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然观察智力。”专门职业技能则包含着上述智力中的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等多种智力,因此,专门职业技能培养应当成为提高个体多元智力的重要一环。

“专门职业技能是高职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生存和发展前提”这一命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首先,和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专门技能型的人才,而不是培养理论型、研究型或创新型的人才;其次,高职大学生毕业后,主要到企事业单位的生产一线从事具体工作,在专门职业技能缺乏的情况下,其职业生存将会面临严重挑战。因此,能够掌握关键职业技术技能,并且比较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工作,当是高职大学生职业成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大学生专门职业技能方面却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即社会要求高职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地胜任岗位需要,但是,许多刚毕业的高职大学生并不能达到这些要求,因为有些院校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基于学科论逻辑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与企业生产实际和具体工作情景相脱离的知识和技能。为了解决上述矛盾,许多高职院校都进行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吸收、借鉴其他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与嘉维化工有限公司合办了两个校企一体化视阙下的教学班,以继续推进专门职业技能培养方式的教学改革。合作教学班为学生提供了“企业内学校”的教学环境,并采用与之相匹配的师生N徒制教学组织方式,这种项目导向下的教学组织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门职业技能。所谓师生制是指由理论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向学生讲解操作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所谓师徒制是指由实训指导教师或能工巧匠进行现场实际操作演示和指导,这种教学组织方式能够协调发展学生的认知和技能。

对于认知、技能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研究专家认为:“掌握理论知识与形成实践能力之间并不存在直接联系,理论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因其具体内容是并列关系,所以这两种能力也更多的是并列关系,而非等级关系、演绎关系。”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摒弃学科导向的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教育理念,着力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就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专门职业技能培养而言,首先从职业分析人手,在借鉴德国KMK学习领域课程合理经验的基础上,对该职业岗位需要具备的技能进行解构,细化各项职业应用技能和岗位工作技能,制订合理的专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合作办学班设在企业内部的优势条件,将课堂的学习、训练和课堂外的生产性实践岗位有机地衔接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以师生制教学组织方式培养学生认知方面的专门职业技能,以师徒制教学组织形式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养成实际工作所需的专门职业技能。为了提高技能训练效果,教学活动需要设计项目导向的面向机电一体化岗位的训练内容,将数控加工机床及其配套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作为重要的专门职业技能进行训练,并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进行演示、训练和操作。在此过程中,对学习和训练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给以指导,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动作技能和沟通能力。例如,就平面铣削任务中的铣削用量训练任务而言,由于涉及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铣削速度及主轴转速和给进的速度等诸多方面的操作技能,许多学生不能顺利地完成整个操作,如果教师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指点和示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和训练内容,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专门职业技能,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实际工作所需的专门职业能力。然而,面对工作岗位变化频繁和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高职学生还必须发展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综合职业能力是大学生养成多元化职业智能的标志

综合职业能力是个体职业能力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个体所应追求的职业能力理想。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都需要大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首先,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其养成综合职业能力的根本原因。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为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养成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是高职教育和社会上技能培训机构的本质区别。其次,高职学生未来的工作单位基本上是中、小企业,这些单位所提供的工作岗位通常是一种复合岗位,因为它没有实力聘请生产所需的各类人才,这要求在该单位工作的员工必须具有跨岗位、跨专业的能力。最后,社会发展和个体求变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现实依据。当代社会,产业革命不断催生出一批又一批的朝阳产业,也不断淘汰着一批又一批的落后产业,这使得人们不太可能终其职业生涯于某一特定岗位。只有具备了综合职业能力,“当职业岗位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政治发生变动的时候,个体不会因为原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老化而束手无策,而是在变化了的环境里解决寻求自己新的坐标起点,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学生个体必须养成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等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

理论分析与现实当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当是所有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的愿望。为了继续推进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的教学改革,我们合作办学班的课程设置、教学环境优化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开发,都进行了项目导向下的改革,从而提供了有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样本。在课程设置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由教师主导所制定的三段式课程模式,采用以项目课程为主导的课程模式,在此理念下,由教育研究专家、教师和企业的能工巧匠,合作拟定项目导向下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导向的教学组织活动。在教学环境优化方面,合作办学班为学生提供了“企业内学校”的教学环境,学生将在设在企业内部的教育教学场所中完成三年的学习过程,从而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养成提供了良好的认知与训练条件。例如,就《内孔加工》项目的教学活动而言,首先,教学活动由理论课教师所主导的师生制教学组织开始,教师重点对项目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点、工作任务、步骤和注意事项、实践操作,做出详细的介绍和解释,让学生对项目的任务有一个认知层次的把握,此过程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其次,教学活动进展到技能实训阶段,也就是师徒制教学活动所主导的阶段。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只能领会技能操作的一部分,难以把握整个项目的操作要领,此时,需要教师或能工巧匠用语言或者示范动作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以帮助其顺利完成课堂训练任务。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达到以技能实训提高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目标。

职业转换能力是综合职业能力中的高级职业能力,是学生的可持续职业能力,具备该项能力的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变换。这种能力对于高职大学生尤其重要,因为许多高职大学生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转换意识。校企一体化是培养大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最佳平台,根据现有的成功经验,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和手段对合作办学班的学生进行职业转换能力教育:首先,利用“企业内学校”的优越条件,在课余时间带学生到生产一线参观,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岗位群,帮助学生树立岗位可能发生变化的意识。其次,有计划地带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操作和维护数控设备,参与模具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对他们进行简单的电子仪器设备的调试、维护和管理训练等,以培养学生的复合技能。在此过程中,其职业转换能力逐渐得以初步形成。职业转换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标志着学生具备了综合职业能力。当然,高校德育课程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多元职业智能的核心要素

高校的教育具有系统性,它一方面传授知识和帮助大学生养成技能、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互促发展。对此,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有关德育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多元职业智能是一种互促发展的关系,南于高校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所以,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经由高校德育教育而渐次形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以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论述了高职院校开设德育课程的必要性,加涅学习结果所包含的态度内容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之间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因此,态度学习及其所内含的德育就理应成为学生多元智能教育和发展的一部分。著名职业教育学家Yelon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技能形成和迁移的教学模式,“即MASS(Motivation,Awareness,Skill,Support)模式,他认为影响技能迁移的因素有四个,即动机。意识、技能和支持。”上述理论通过动机和意识论述了德育在学生技能形成中的作用,从而为我们以德育促进学生技能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第4篇

Abstract: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y is a common problem for college graduates. When poor students face career choice, the fuzz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wareness, lack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self-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not clear result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y in career choice. Therefore, to help poor students clear career choice and make the right career decision bacome a strong internal demand for poor students and the focus of career counsel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指导;对策

Key words: poverty university students;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y;vocational guidance;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210-02

0引言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职业决策困难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矛盾日渐突出,贫困生因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突出存在犹豫不决,焦虑,迷惘,甚至逃避,无法做出明确的职业决策。职业决策是个复杂的过程,既有外在因素的影响,也有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做出良好的职业决策,改善贫困生职业决策的水平和质量,已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贫困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

职业决策困难是指个体在职业选择(职业生涯的进入阶段或改变)过程中,在面临最后决策时,不能或不知道该如何做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职业生涯选择,职业决策困难的实质是对决策不满意。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系统的职业认知教育、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是影响贫困生职业决策的关键因素。

1.1 缺乏系统的职业认知教育,职业认知能力较低职业认知是做出正确职业决策的基础,职业决策是以清晰的职业认知为依据,正确、恰当的职业认知有助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也有利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作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大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一般是由家长代为选择专业,个人兴趣和爱好考虑的很少,造成入校后对所学专业及将来从事的行业比较陌生,对所学的课程、教材没有自主选择权。而高校缺乏在对学生进行专业领域的职业意识、职业方向、职业价值观等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学生职业意识淡溥,没有规划职业生涯的主动性,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入校后适应性差、接受慢,又过分重视基础理论学习,缺乏系统的职业认知教育,职业认知能力低下,工作搜寻努力程度不足,在职业决策过程中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影响贫困生顺利就业。

1.2 缺乏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就业竞争力偏弱在社会就业竞争压力下,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的重要条件。由于受中国基础教育追求升学率思想的影响,读书被认为是学生的天职,学习是压倒一切的大事情。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考试成绩仍然是第一要素,在人才培养上仍存在重成绩轻能力、重学习轻创新,重授业轻传道等问题;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模式,即使在实践实习教学环节中,也制定有教学计划和实纲;校内的实践、实习条件有限,而企业往往又不愿意接受非毕业学生实习。种种错误教育观念与模式导致学生不能与社会直接而深入接触,缺少对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的更高要求,片面地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有好工作。因此,在就业时选择考研的毕业生占很大比例,学生在后期实践教学中不安心实习,有些毕业生甚至放弃实习而全力考研,这种情况下,出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不扎实,缺少职业技能,动手能力差,对职场陌生,个人综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明显欠缺。

1.3 缺乏清晰的自我认识和职业定位,就业观念不正确自我评价能力也是职业决策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时,当自身利益和现实需要相冲突,大学生应该对自身作出公正评价与定位。贫困生由于受家庭环境、生存发展需要等因素的影响,在求职时过分强调岗位稳定、工资待遇、福利水平、发展前景等职业的外在条件,对自我价值和职业发展不能理性评价,存在一次就业定终生的错误职业发展理念,在职业决策中急功近利,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需求。

2贫困大学生职业决策过程中高校职业指导的措施与意义

大学生从高考填报志愿的那一刻起就开始面临着职业决策问题,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并存的时期,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特殊的就业群体,如何根据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贫困生特有的属性特征,帮助他们走出职业决策困境,正确做出职业决策,是当前高校职业指导机构和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学校角度来说,有助于贫困生顺利就业,提高学校就业率;从个人角度来说,有助于贫困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从社会角度来说,有利于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2.1 培养贫困大学生职业决策意识、提高职业决策能力开展贫困大学生职业决策教育,重要的一点是激发贫困生的职业决策意识,当贫困生自觉意识到职业决策的重要性,才会主动的、有意识的参与到职业教育学习中来。职业决策的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大学新生入学开始,首先要对贫困生加以甄别、分类、诊断,建立职业决策困难贫困生档案。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中通过课堂教学、职业咨询、职业讲座等形式,帮助贫困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通过与专业授课教师的交流来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定位;通过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实习环节,鼓励他们参与相应的职业活动,获得更多的职业体会与工作经验;还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获得个人对未来职业的深刻感受,并重新审视自己对将要从事职业的看法。

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开展职业决策教育的同时, 要针对贫困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及时帮助他们收集有关于职业决策和生涯发展的信息,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就业求职技能、技巧等方面的训练,帮助他们充分认识、掌握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择业指导,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思考职业,真正从根本上提高贫困生职业决策意识和决策能力。

2.2 引导贫困生合理的自我评价和职业定位、转变就业观念高校职业指导机构在帮助贫困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时,让贫困生清晰理性的自我评价是首要前提。贫困生在自我评价中往往出现两极性,高估自我或低估自我。一方面,认为自己是“时代宠儿,天之骄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幻想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事实上,他们缺乏对社会、对人生的本质认识和了解,过度地肯定自己,高估自我;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敏感性,有过强的自尊心,自我期望值高。大多数贫困生个人适应能力差,存在认识障碍,当“理想自我”脱离现实,在实现“理想自我”时缺乏应有的耐心和方法,当经过努力仍无法接近目标后,就失去自信、急躁埋怨,进而产生否定自我的心理。这两种心理导致他们在职业选择中不能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职业定位,出现决策困难。

针对贫困生的特殊心理状态,高校职业指导机构和人员要帮助他们在三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定位。一是做好单位性质的定位,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角度,说明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在逐步减少,稳定性就业岗位也将越来越少;二是做好职业地域的定位,不要把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作为地域定位的必选地,更不要局限于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三是做好薪水收入的定位,要结合自身素质、能力和岗位发展趋势来看待薪水收入的期望;四是做好行业和岗位定位,帮助贫困生了解行业整体情况、发展趋势、人才要求,要避免家庭对择业定位的影响,从社会需求出发,结合个人理想、兴趣、能力进行理性的行业、岗位定位。

2.3 强化贫困生职业素质与求职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帮助贫困大学生制定职业目标,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和能力提升拓展训练,是提高贫困生职业素质提升与求职技能的重要措施。贫困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应在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增强贫困生适应角色转换的心理素质和基本技能,缩短毕业与就业的距离,使其能够寻事适应新角色。职业指导机构应该分别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意识三个方面寻找对策,帮助贫困生从根本上突破就业与发展的问题。

2.3.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贫困生职业道德实践在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树典型、评模范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精神触动,形成意识,并自觉落实在学习生活中。同时,加强周围职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与监督,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谐的同事关系,优秀的教学水平,职能部门高效的办事效率等外在的职业道德表现,对学生提升职业道德的修养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3.2 重视职业技能培养,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对贫困生的培养不能只顾于专业课的学习,重要的培养贫困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是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学生的实践练习,以便于培养的学生可以与企业需求更好的接轨。二是注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一般都有计算机等级、英语四六级成绩、CPA、助理医师资格证等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走入社会和行业的一项必备条件。三是综合指导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综合操作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大学生多参加适当的社团活动和学术活动,社团活动可以锻炼其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学术活动则能拓展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3.3 优化课程体系,培养贫困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专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并重的原则,为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专业特点,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与行业的联系,学会关注和收集行业用人的信息,结合个人的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学会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并结合自身的条件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开设以职业为导向的基础课程,如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场人际关系等,通过学习明确职业方向,懂得将知识与职业相联系,增强学生对能力的培养意识。

参与文献:

[1]高玖伟.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大学生事业决策特点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

[2]杨德山,伍安春.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决策因素及就业指导对策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

[3]杨洁.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方法探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第5篇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大学生;体系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的重任,而培养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高职大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这些不利于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究培养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一、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较为复杂,其中包含了高职大学生从事某项工作所必需的素养。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它是对职业者在道德层面上的要求,也是职业者需要尽到的责任。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高职大学生明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认真完成自身工作。二是职业品行,它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如职业习惯、职业态度、职业意识等。重视团队合作、爱岗敬业、敢于创新是高职大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品行,高职院校要注重对高职大学生职业品行的培养,促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尊重自身职业。三是职业技能,即高职大学生从事某一项职业的根本技能,它能够保证高职大学生胜任这一工作,完成工作任务,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严重。近年来,我国各个高职院校一直在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但仍有很多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不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无法得到实际应用。学生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阻碍。因此,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二)高职院校缺乏培养体系。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经验不够丰富,教学系统的设计上不够到位,这无疑会对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生成产生不利影响。而且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缺乏,且高职院校自身也没有关于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相关规定,缺乏具体的培养方法。(三)不重视企业的作用。很多高职院校在对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进行培养时,过于注重高职院校自身所具有的作用,没有发挥社会、企业的作用。在培养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方式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专家讲座等占据主流,其教学内容多数为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教师不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于不同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都是一概而论,而没有与企业的要求相结合,这就导致很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不符合企业的要求,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生成的保障。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及当前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对职业素养课程体系进行建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式,认真学习专业技能。高职院校还应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相关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结合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完善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促进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二)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高职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他们的职业素养决定了其能否顺利就业。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可以安排学生在学习期间到企业参观、实习,了解企业对各类职业者在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并以此为参照,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努力达到企业的要求。(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高职院校需要对负责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到职业素养对高职大学生的重要性及各个企业在职业素养上对高职大学生的具体要求,将其转入教学之中,保证教学的实效性,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总之,职业素养是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高职院校必须及时有效地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在专业学习和实习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改进职业价值观,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作者:郑静 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万晖,饶勤武.“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与重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1(34):11-12.

第6篇

一、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的内在关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在从业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而形成。职业素养的主要内涵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其中,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是学生思想、意志品质和观念方面的表现,属于关键能力,是一种内在的、隐性的职业素养,也是职业素养的根本所在,其养成过程需要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职业技能是学生就业的基础,是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可以掌握的,是显性的职业素养。

在企业的需求中,职业道德被最为重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最好体现,特别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爱岗敬业的重要性。企业在职业意识要求中,要求大学生了解所在单位的基本岗位,熟悉企业的运作,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和职责,认同企业文化。企业在职业行为习惯上,要求大学生在职场上遵守规则,遵守作息时间,遵守劳动纪律。缺乏守时观念、生活懒散是不会受欢迎的。企业在职业技能上,要求大学生掌握从事本职岗位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完成岗位基本工作。

二、职业素养教育面临的困惑

1.社会认识的误区

随着近几年国家产业的战略调整,高级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抢手的人才。这种现象给人传递出来的一种信息是,高技术人才需要掌握的首先是技术,从而容易忽略职业素养的提高。

2.学生认识的不到位

在课程学习上,大多数学生注重专业知识学习,注重课程实践。在校学习期间,对于专业课、实践操作课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而在学校安排的人文素质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素质教育上不是很热情。

3.学校认识上的偏差

高职院校在认识上往往把职业素养等同于职业技能。职业技术院校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地方,在课程安排上容易得到落实的是技术教育,而职业教育应该包含的职业素养教育较难具体落实。

三、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学生职业行为习惯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目前高职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之一。企业是职业素养培养的最好场所。通过学生在企业工学交替实习,把握企业的用人标准,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和企业的用人标准结合。利用好企业的现场资源,通过聘请企业人员担任教师,培养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如学生在汽车4S店实习,对于各项操作上的规范要求,操作工具的摆放,工作着装要求等行为习惯都可以得到提高。

2.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积极拓宽新生入学教育、常规教育、毕业离校文明教育的内容。日常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通过举办宿舍文化节,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风采节,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锻炼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同时,要精心设计校园景点,校内宣传标语,校内道路命名,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氛围,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得到感染和教育。

3.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课堂优势,体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计划制定上要根据高职课程的特点,采取模块化、综合化的原则,全方位整合现有课程,体现职业素养教育的综合目标。在两课教学上,组织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职业理想,明确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4.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职业指导,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生涯是指个人和组织向结合,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风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可以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自己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结合社会需要、明确发展目标。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职业素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模式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需要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结合本校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探索,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运作模式和体系,这是一项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1\]陈伟民.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2\]王红岩.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浅议\[J\].世纪桥,2011,(6).

第7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会计专业;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34-02

一、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自1993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翻了三番,高等学校“精英”教育已转向“大众化”教育。一些名牌学校由于生源质量好,高校领导重视抓教学,教育质量没有退化。他们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有本事、有能力、肯干、会办事、有培养前途。[1]但是,许多生源不好或不太好的高等学校,不重视教学质量, 他们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不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工作态度浮躁,不愿意干实事。这一问题在就业态度上表现得最突出:不愿意干“苦”和“累”的活儿;不愿意干“非专业”的活儿;不愿意干“份外”的活儿;不愿意干“基层人员”的活儿;不愿意干“无电脑”的活儿等。部分学生找工作的标准是:坐在办公室玩手机、看报纸,拿较高的工资,过着轻松愉快的日子。他们不愿意去艰苦的行业、落后的地区工作,也不愿意去繁忙的单位、普通的基层工作。一句话,“眼高”。

2.业务能力不强,干不了实事。会计专业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扎扎实实学好会计专业知识。专业书中许多知识他们都没有学、没有看、没有碰,存在很多“盲区”。当他们一走上工作岗位,就露了“马脚”:会计业务工作不会干,也经不起询问和检查。一句话,“手低”。

3.处理事务不力,语言缺乏修养。有的学生到工作单位后处理事务不到位,不会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说合适的话、办合适的事。一句话,“傲慢”。

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在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展“职业素养”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工作观、职责观、成就观。[2]

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从“敬业教育”的角度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敬业。 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 千方百计把事情做好。对大学生进行“敬业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从事的工作,在工作中体现人的“职业素养”。开展“敬业教育”有四种方式:一是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作用,在平时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开展敬业教育;二是聘请F场会计人员、高校优秀人员讲述兢兢业业工作的事实;三是利用学校宣传栏、广播电台、师生微信群传播敬业思想、敬业精神、敬业事迹,营造良好的敬业环境;四是以“敬业”为主题开展班务活动、团支部活动、学生会活动等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当演讲主体。

(二)将“职业素养”教育活动纳入高校教学活动之中

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已经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高校教学活动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的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敬业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几个方面。1.让学生掌握“爱岗敬业”的内容。会计人员的爱岗敬业,指的是会计人员忠于职守、热爱会计事业的精神。会计人员爱岗,就是热爱自己从事的会计本职工作,安心会计本职工作岗位,稳定地、持久地、恪尽职守地做好会计本职工作。会计人员敬业,就是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做好会计本职工作的意义,明白会计本职工作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做好会计本职工作的道德价值,明白会计人员的言行会影响与财会部门打交道的各种人员,会传递会计道德风尚。因此,会计人员要在从事会计工作中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发挥自己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2.让学生掌握“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办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始终忠于职守,尽职尽责。3.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学生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做假账;要保守单位商业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要谨慎执业,维护职业信誉。4.教育学生廉洁自律。要求学生做到遵纪守法,廉洁清正;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两袖清风,一身正气”。5.要求学生办事客观公正。办事客观公正就是依法办事,守住底线;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如实反映,保持会计履行职责的独立性。6.让学生始终坚持准则。这里所说的准则包括:会计准则;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坚持准则是会计人员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其基本要求是:熟悉准则;遵循准则;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7.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执业本领。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终身学习、积极奋进的恒心。8.教学生如何参与管理。会计人员参与管理,就是参加企业、单位的管理活动,当好管理者的参谋,为企业、单位的管理活动服务,使会计的思想、行为能够影响管理者的决策。9.强化会计人员的服务职能。教育学生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既要有服务意识,又要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在实践环节增设思想品德提升训练课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敬业品行训练。

1.进行会计职业情操的训练。其具体包括:热爱会计本职工作、安心会计本职工作和乐于会计本职工作等。2.进行会计职业态度的训练。其具体包括认真、仔细、诚实、守信、公正(道)、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3.进行会计职业责任的训练。其具体包括:对待会计工作的责任心(感),会计职责的履行(尤其是讲原则,讲方法),奉献社会的精神,正确的荣誉观等。4.进行会计职业作风的训练。其具体包括:循规蹈矩、实事求是、当“家”节俭、服务耐心等。5.进行会计职业纪律的训练。其具体包括遵纪守法、保守机密、清正廉洁、自警自律等。

(三)从职业技能培养的角度提升大学职业素养

2007年12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明确提出,“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其中,专业性求职技能和社会性通用技能对大学生就业尤为重要。对求职技能通知进一步指出:要“具体分析已确定职业和该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这些技能”。笔者认为,在这些技能中,“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2009年8月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十二条规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应当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从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是促进就业,即“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从业素养”为根基。[3]

常州大学会计学专业开设会计岗位实务训练课程[4],对会计工作每个岗位的训练都提出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概括起来是“”敬业基点:一是把住“出纳报销关”,保证货币资金安全完整[5];二是掌控“物资价值流”,保证存货岗、固定资产等财产物资有效营运、不减损;三是维护“职工权益”,保证职工取得合理薪酬;四是维护“债主业益”,保证按期还本付息和支付红利;五是维护“客户权益”,保证提供合格产品,及时结算货款;六是维护“国家利益”,遵守税法规定,如实纳税;七是讲究“成本效益”,控制好成本费用;八是“诚信做账”,保证如实编制财务报表。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建勇,朱学义,朱亮峰.以从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3):35-39.

[2] 朱学义,黄国良,杨玉凤.会计人才的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1(7):33-34.

[3] 朱亮峰,朱学义.论高校会计职业型技能培训[J].计师,2011(1):87-88.

[4] 朱亮峰.论会计专业学生实训中“现金会计”综合素质的培养[J].实验室科学,2015(6):161-164.

第8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素质 职业技能 校园文化

1.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大学生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而现有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常常缺乏清晰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苦于找不到中意的单位和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频繁奔走于各类招聘市场,苦于找不到中意的所需人才。人才供需双方不对接的现状已经成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之一。

能力是就业的基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导向教育,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弱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考核指标,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

职业能力大体上可以分为通用能力和特殊能力两个层面。通用能力是指一个人的职业态度、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自行安排吃穿住行)以及正确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它是一个大学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具备的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个职业、某个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如会计必须能够做账、用账,记者应该知道如何采写新闻,秘书应该能够从事办公室事务管理,具有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等等。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和进行的技能训练,大都针对的是特殊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通用能力也许更为重要。当前大学生频繁跳槽或失去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技能,而是缺乏通用能力:或者不能与同事、上司友好相处,或者经常迟到,工作散漫,得过且过,等等。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路径上的最大不同。因此,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2.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内涵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然是一种就业导向教育,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企业管理者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如何,怎样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是需要作为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2008年第4期公布了一个针对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分析的调查报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新员工——企业管理者对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分析的调查研究》。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管理者认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按照“非常重要”选择比例排序(%)为: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倾向(77.4)、勤恳踏实、敬业奉献精神(70.8)、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61.9)、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61.7)、心理素质(60.1)、创新意识和能力(55.3)、团队合作能力(52.0)、积极追求进步的热情(47.6)、动手操作能力(46.0)、文明礼貌,亲和力强(39.9)、人际交往能力(37.3)、身体素质(36.7)、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35.3)、组织管理能力(27.1)。[1]

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因素而外化的适应和满足社会的质量。企业管理者看重的员工素质包括:文明礼貌、尊敬师长、谦虚自省、勤恳踏实,能够经受挫折和压力,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积极追求进步的热情。企业希望并要求大学毕业生把选择的“职业”当作长期追求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工作”和临时落脚点;要求大学毕业生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反对随意毁约、违背诚信,反对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反对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一个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不能一味只关注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而要考虑自己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能力是一个人依靠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企业管理者所看重的员工能力,依次是:获取知识的持续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麦可思公司的《高等职业院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分析报告》中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分析表明:在35项基本工作能力中,积极聆听和有效的口头沟通这两项能力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帮助;而毕业生认为教学中最应该改进的地方为“实习或实践环节不够”(41%),其次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15%)和“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14%)。[2]

肖云等人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7.9%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沟通协调能力,而大学生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评价不高,学生认为最欠缺的是组织管理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另外,61.5%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而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他们建议学校应组织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充实践内容,增强实效性。[3]

上述调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合格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内涵。

3.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的基本路径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活动的主体(师生员工)在校园内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以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教育导向功能,它对于大学生价值取向、思想品德、情感信仰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

为深入了解当代高职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参与度与满意度,我们于2008年11月至12月对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开展了一次有关“对校园文化活动满意度”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75.35%的学生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很有必要”,61.51%的同学表示对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很感兴趣”。在“最感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排位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显示出当代高职学生对实践性、创新性、主动体验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所偏好。对于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收获,67.42%的同学认为最大收获是“提高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能力”,24.03%的同学认为是“认识了新朋友”,“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开阔了眼界”。

校园文化是高校实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功能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是维系全体师生员工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精神力量,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加强人际沟通、完善人格塑造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的具有素质教育内涵、学生自愿参加的学习实践活动。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的展示与锻炼。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区分,是社会分工条件下学科专业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因此,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的专业教育始终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但第二课堂在内容的丰富性、时空的自由性、参与的主动性、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第一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学生非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科技创新、文艺体育、技能竞赛、志愿服务以及社会实践等等,都是第一课堂无法完全涵盖的。这些活动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很多与课堂中的专业学习没有必然或直接的联系,但是有助于学生促进个性发展、丰富个人阅历、增强组织能力、加强人际沟通、改善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塑造,这些综合素质是学生就业和日后发展所必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既需要第一课堂的教育,也需要第二课堂的锻炼。因此,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第二课堂也是课堂的思想观念,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

3.1把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

大学作为社会的人才库,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其三大功能。长期以来,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是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学工作被认为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始终处于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堂或实验室被当作人才培养的唯一教学场所,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被当作人才培养的唯一途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被当作学生能力考核的最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教师只把教学和科研作为自己的本分,而把参加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看作是份外之事。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仅仅被当作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缺乏科学规划,缺乏专业指导。学生是否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参加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全凭自己的兴趣,对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收效甚微。

当前,各高校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传统教学计划的翻版。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分解、主干课程介绍、教学实践安排、教学计划进度,成为人才培养方案必选内容。而作为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的必然产物。

我们认为,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必须把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轨道上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就是要彰显“第二课堂”教育功能,把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并行的教学资源,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必须将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至少参加哪些校园文化活动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在何时进行、怎样进行、由谁组织,如何评价,以保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合理衔接。

3.2建立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热情的激励机制

在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很少或者从不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在中国古代书院,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业导师,也是学生的精神导师和行为导师,这个优良传统随着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日益复杂化和精细化而早已被抛弃,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的科技文化活动被严格地区分开来,教师对参与学生文化活动完全失去兴趣与热情。加之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相当繁重,而第二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又存在难以确认和量化问题,使得教师很难把指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职业技术院校更应该把第二课堂看作是第一课堂的自然延伸,因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而应该在实践活动包括校园文化活动中得到锻炼,而这一切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高校必须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从制度层面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文化活动的热情,使教师把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教学科研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此,必须保证教师对专业性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能够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必须保证教师对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等同于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计算。

3.3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第二课堂,在人格塑造和技能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我们所进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令人担忧。11.41%的学生在业余时间“无所事事,经常在寝室睡觉或上网,觉得生活很无聊”,21.59%的学生的业余时间是在“谈恋爱、娱乐、逛街”中度过的。对于参加校园文化活动,36.25%的同学表示“兴趣一般”,2.23%的同学“没有兴趣”。在“你认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必要性”问题上,22.20%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可有可无”,甚至还有2.4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即使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还有少数人是为了交朋友或纯粹跟风。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始终以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成绩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所取得的成绩不能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导致第二课堂缺乏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因此,改革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体系,使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所取得的成绩能够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必由之路。

为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以及奖学金的评定提供依据,有必要建立一套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把德育、智育和综合素质发展作为考核项,对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以及道德修养、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活动等方面获得的成绩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

3.4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2002年3月25日,、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发文(中青联发[2002]14号文件),提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其主要内容就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证工作,以用于记载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课堂教学成绩之外的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产生积极作用的重要经历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具体包括六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主要反映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加强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表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要反映学生组织和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主要反映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主要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和取得的成绩;“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主要反映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技能培训及其它”主要反映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

素质拓展计划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心,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感受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让大学生在参加活动中营造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梳理,明确每一项活动的目标与类别,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同需求,确定每届学生在不同学期的工作重点,科学规划并合理安排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期有所侧重地参与不同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提升综合素质,稳固职业能力。

3.5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开发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高级形式,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拓展与深化。其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青年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技能,使其最终走上创业之路。

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应该由相互关联的四个层次构成:开设“创业论坛”以激发创业意识,培育创业精神;开展“创业培训”以培养创业技能,分享创业经验;参加“创业竞赛”以鼓励创业实践,展示创业成果;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完善学生创业孵化园,积极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适时推出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完成学生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

4.结语

基于我们对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延伸培育过程中的意义、途径和方法的认识与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第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把应用型高技术人才作为培育目标,因此,相较于普通高等学校,更应强调人才的“实用价值”,更应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不可能完全依靠第一课堂来解决,它既需要第一课堂的教育,也需要第二课堂的培养。

第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第二课堂。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第二课堂也是课堂的思想观念,把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并行的教学资源,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第三,实现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延伸培育的基本路径,一是把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二是建立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热情的激励机制,三是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四是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五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性。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无缝衔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更好就业、更快成才的必由之路。

附注:

[1]http:///article/200804/200804290226.shtml。

[2]《麦可思研究》2010年9月下旬刊(第55期)

[3]《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高教探索》,2007年第6期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经济法课程 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227-02

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经济法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应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服务。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必须进行改革,实现课程体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规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今后依法从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经济法》课程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法》课程在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具备法律素质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备技能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开设《经济法》等课程,培养学生具有法律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有些高职院校对《经济法》课程重视不够,在制定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将《经济法》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之中,有的专业减小《经济法》课时较多,增加了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的难度,降低了《经济法》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高职院校在加强大学生普法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注重大学生法律信仰和守法精神培养的同时,还应当将经济法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经济法》课程,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在大多数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经济法都是被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安排的,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和守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持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与管理,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目标,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化的客观要求。

二、《经济法》课程在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征是职业能力的培养,《经济法》课程服务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坚持法律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理论知识的运用为途径,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把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和执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竞争力。《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特征是内容涵盖面广,主要包括了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市场主体法、市场行为法、市场规制法、工业产权法、宏观调控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律制度,且理论性强,法律条文多,动态变化大,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也较强的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法律知识匮乏,学习《经济法》课程普遍存在入门难、理解难、分析难等诸多问题。传统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是以理论传授为主,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强、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法》课程在讲授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作用,以及在整个专业教育中的地位。针于不同的专业对法律知识的需求程度各不相同,《经济法》课程讲授的内容要有不同的侧重点。经济工作的重要性、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经济联系的全球性等使得法律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对法律的依赖日益突出,或者也可以说法律对经济的引导、规范、保障作用得到人们的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自觉的运用。首先,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公司法等企业法律规范,对各种企业形式和管理作了明确规范,大学生要掌握各类企业形式设立、变更和终止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如果创业,首要的决策就是要选择采取什么样的企业形式,明确各类企业形式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各有利弊。大学生创业者能运用所学的企业法律制度,根据创业环境和自身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创业的企业形式,来保障创业的成功。其次,学习合同法,使学生掌握合同基本规则,提高合同意识,能运用合同法进行谈判并签订合同,做好合同管理工作,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证市场交易安全,防范法律风险。第三,学习企业破产法,使学生理解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企业破产法是调整企业破产过程中债权人、债务人及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了解企业破产原因、破产程序、和解与重整程序和破产清算等制度。第四,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产品质量法》等法律规范,使大学生理解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基本法则,国家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大学生在就业或创业中,要依法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五,学习专利法、商标法等工业产权法,使大学生了解工业产权法的法律规范,在创业中不仅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工业产权,而且还会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工业产权。第六,学习金融、财政、税收、产业政策、对外贸易等法律规范,使大学生深刻领会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国家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第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劳动权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大学生要掌握劳动合同的内容并能依法订立,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能运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去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国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帮助、保护社会的弱势群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对大学生毕业生法律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外企业和许多国际组织在招聘员工和职员时,除了要求懂经济、管理、财税会计、金融投资等专业素养,还要求具备的经济法水平和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高职院校通过《经济法》课程的开设,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懂法律知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学生的职业技能对法律基本理论的系统性要求不高,但对法律教育的岗位针对性要求较强,对现实法律问题关注较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就业上岗、职称晋升都需要资格证书,不论是取得基本的从业资格(如会计证),还是取得经济师、会计师、企业法律顾问等职称资格证书,《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始终是上述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只是在不同层级的资格考试中,《经济法》考试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同罢了。{1}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中既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又要体现高职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和态度的要求,与各种职业资格考试所需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职业目标和教育目标的融合,实现学以致用。大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不仅能按期完成学业,而且还能顺利通过相关从业职业资格考试和毕业后取得专业职称资格,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全面落实教育部在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学历毕业证、职业技能资格证),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在满足社会或职业的需求的基础上满足教育或个性需求,进而实现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法》课程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不断推进和发展,毕业生逐年增多,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660万人,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680万人,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699万人,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727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重要民生问题,而且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国家推动完善落实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较低,创业能力不高。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只有20%,而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成功率也不过才4%。{2}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效果总体上不理想,存在较多问题,其中大学生创业与法律有关的主要问题有:大学生在创业前没有或很少学习与创业有关的法律规定,在创业中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素质不高,法律风险的识别和规避能力低下,维权意识差等问题。这些都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成败。{3}

《经济法》课程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吸收了当前经济法律研究和经济立法的最新成果,是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高职院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党的十报告指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简化创业手续、降低创业门槛的具体办法,加大创业基地建设和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强化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真正让大学生勇于创新、成功创业。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大学生要自觉地转变就业观念,勇走自主创业之路,为实现个人梦、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效途径。创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实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和职业理想,创造美好幸福生活。高职院校学生成功创业应具备综合素质,其中法律素质不可缺少,因此大学生要重视《经济法》课程的学习,特别是民法、商法和经济法律知识的学习,为创业作好法律知识上的准备,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促进人才培养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坚持依法经营和管理,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对创业活动中出现纠纷,要充分运用协商、调解、行政复议、仲裁和诉讼等途径及时依法解决纠纷。总之,法律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保障,它能有效规避和防范法律风险,从而实现创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B403)成果之一】

注释:

{1}喻靖文.浅论《经济法》课程在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19)

{2}姜泓冰.大学生创业调查结果出炉[N].中国改革报,2009.08.13

{3}左剑君.论如何提高大学生依法创业能力[J].鄂州大学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