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时间:2023-07-16 08:32:23

导语:在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第1篇

我国对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体育运动实践的推动和理论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首先,从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自1988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张岩等编著的该学科的第一本专著(体育经济学》,中国己出版了10多部体育经济学的专著。以《体育科学》等为代表的刊物发表了众多的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己发表的体育经济学方面的论文有近万篇。第二,体育经济学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从学科、专业及课程设进行了调整,突出了体育经济学的位置。20世纪80代末体育经济学己列入许多体育学院的教学计划,规定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199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已将体育经济学列为体育科学所述的12个二级学科之一。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体育经济学与经济学整体联系不断増强。

2.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理论体系不明确,教材多,专著少

由于我国体育经济学学科建制较晚,受西方体育经济思想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研究文章和著作缺乏对体育经济深层次的研究,而且学科的细化和内化程度不够,造成教材不少,但真正的具有中国体育经济特征的专著并不多的现象。因此,我们应树立体育经济学学科意识,对体育经济学学科领域进行全面筹划、全方位决策和根本性指导,在借鉴西方体育经济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梳理、内化,然后形成文章和著作,形成一种不断追踪学科前沿,跟踪国际体育经济发展动态,不断思考更新研究领域的学术氛围。

2.2缺乏研究环境,规范研究多,实证研究少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体育经济学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科学研究,使其整体发展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不仅缺少高度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作为支持,而且缺乏学科战略意识和学术研究环境与氛围。研究者们过多注重的是规范研究,而涉及的实证性研究成果则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研究所需的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典型的如体育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和体育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匮乏,己成为体育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瓶颈制约。

3.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对策

要发展中国的体育经济学,需要对学科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体育经济学的发展需要体育科学,尤其是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共生群落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体育经济学本身就是学科交融化的产物,加上现代体育运动和体育经济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其他学科发展的制约,其他学科如体育社会经济统计发展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与体育经济学密切相关、对体育经济学研究颇具影响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主要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体育营销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政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人类学、比较体育、奥林匹克运动等学科,通过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共茂,为体育经济学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体育经济学学科内部结构还需进一步细分化和完善化,任何学科的发展进程,都必不可少地伴随着研究对象由整体到局部、由笼统到具体的分割细化过程。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年轻学科,随着研究对象的细分化,体育经济学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细分化趋势,其内部亚学科会渐次増多“(1)从内容看,可细分为体育消费经济学、体育投资经济学、体育组织经济学、体育产业经济学、民族体育经济学等;(2)从体育活动的性质看,则包括观赏体育经济学和参与体育经济学;(3)从具体的体育产业活动看,包括体育赞助经济学、体育电视转播经济学、大型赛事经济学等。

体育经济学已列为体育科学所述的12个二级学科之一。目前,成都体育学院等一些体育高等院校也已经设置经济学本科专业(体育经济方向),但数量不多,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全国统招本科生专业招生简章中就没有设置该专业,而有社会体育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体育经济学受到的重视不够。根据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体育学科下设4个专业,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同样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人文社会学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方案中,下设的研究方向都没有包括体育经济学,这种专业设置与中国目前体育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和培养体育经济人才的紧迫任务是极不相称的。

最后,是充分发挥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作用,体育经济学及其所属的体育社会科学为体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是体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和学校应充分发挥作用,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

第2篇

当前,我国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在我国社会经济加速变革的同时,高等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成为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数量的扩张,它也对高等学校教育思想、管理方法、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产生了冲击,最根本的是它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法产生了冲击。

为适应社会变革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在20世纪末国家教育部出台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等重要文件。在这些文件精神的指引下,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1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的背景

运动训练作为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课程设置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并对运动训练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002年,在教育部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与指导纲要》中提出:理论教材的安排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比例要达到10%,并提出课程内容要遵循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运动训练水平,必须对大学体育的运动训练课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参与运动训练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大学体育运动训练整体质量的提升。

2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课程存在的问题

针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任务,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部门曾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2.1课程设置杂而不专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按照不同的性质,课程可分为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公共基础课一般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各学校要求开设,运动训练专业几乎没有自主选择权。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都是由一些母学科应用于运动训练实践领域而形成的应用性体育学科组成,主要包括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两大类。由于体育学科的分化与整合程度不高,目前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体育教育专业没有根本区别,很多课程都是相同的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统计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等课程大同小异。这就造成了两个专业课程体系的雷同。

2.2实践性课程的专业特色不鲜明

由于受各院校承办专业宗旨的影响和实际情况的限制,大部分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实践形式与体育教育专业相同或相似,以教育实习为主,集中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地点主要以各级各类学校为主。相对于体教专业而言,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具备更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更多的训练经验和更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并能胜任除学校体育教学之外的业余训练竞赛以及健身娱乐训练指导等。因此,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实践不仅要突出教育实习,更应加强运动训练实习,因为后者对丰富学生的训练经验、提高运动训练实践指导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除少数单科体育院校外,绝大部分高校对运动训练专业的运动训练实习似乎关注不够,导致专业实践形式单一、专业特色不突出。

2.3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处理不当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通常难以改变以往的角色,往往处理不好运动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间的关系,加上有些同学本身文化课基础较差,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致使一些人对体育理论课没有较高的兴趣,使得他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容易造成自卑心理,不利于学生在运动训练课程教学中水平的提高。

3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的路径

分析高校体育运动训练课程专业存在的问题,是提高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的以下几条路径。

3.1 课程设置与市场接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往通过计划经济培养体育人才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在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设置中,要改变以往先考虑培养人才再考虑就业市场的陈旧模式,课程设置应满足学生的择业需求。

3.2建立较为完善的专业教育体制

完善的专业教育体制是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体育专业教育体制的自身缺陷成为阻碍运动训练专业改革深入发展的根源之一。这里的专业教育体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体育专业教育体系;二是专业教育制度。新调整的体育专业教育体系应在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向上划清界限,规定每个专业的本位目标和拓展目标,使各个专业既具有专门性又具有社会适应性。

对于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优秀教练员和专项运动员的本位目标和预期目标,还需重新审视。在实践领域,部分人将教练员和运动员看作专业竞技系统的主体,并认为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为专业竞技系统服务。实际上,教练员和运动员作为体育职业中区别于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一种职业,服务于除专业竞技领域外的各个体育实践领域,如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中的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从这个角度来看,运动训练专业的拓展目标可强调人才适应领域的拓展,不同于体育教学、健身指导等在性质上存在根本区别的体育实践形式。此外,在专业教育制度上,运动训练专业应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专业竞技实践领域的联系,为学生运动训练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平台。

3.3 制定有效的文化课培养计划

在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中,新生入学后要兼顾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的双重任务。针对目前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这一状况,各高校要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处理好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结合学校运动训练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培养社会运动人才需要,制定出有效的文化课培养计划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理工类 专业类高校 新闻传播专业教育 瓶颈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Bottlenecks Encountered by Polytechnic and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 Jiyan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Guangzhou 510320)

AbstractThe paper considers that almost all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polytechnic and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counter the many bottlenecks: without breaking through the bottlenecks, the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and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y not work out a new way with variety features.

Key words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ournalism education bottleneck

进入新世纪,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迅猛,除原有的新闻传播专业大力扩招外,国内一批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院校(以下简称理工类高校),一批以政法、财经、师范、农业、外语、体育、石油、航天航空、交通、邮电专业教育为主的院校(以下简称专业类高校),也纷纷建立新闻传播专业,大规模招生。

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的主要思路,是依托本校学科教学、科研的优势,走出一条体现本校特色、与传统新闻传播办学有所不同的道路,培养出具备某种特别知识结构、适合社会某些方面特殊需要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但是,在探索特色办学的过程中,目前,受自身条件局限,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却遇到了如下一些瓶颈:

一、教育环境缺乏人文氛围的熏陶,学生整体人文素质难以满足专业要求

以前,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上是老牌综合性大学,其人文社科专业开设比较齐备,云集了人文社科的许多专家、学者和大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在校学生有机会听到很多高水平的人文讲座、选修各种人文课程、参加各种人文气息浓厚的社团、与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相处。在这种学校里成长,学生受到人文氛围的熏陶,容易养成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必备的人文素质。

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受传统和现实因素的诸多限制,无论在办校思路、制度安排、学科建设、课程开设、讲座邀请、社团设置、活动举办等诸多方面,都普遍缺乏人文方面的考虑和相应的氛围。以讲座和学术会议为例。笔者所在的学校绝大多数讲座,是“务实”性质的,它基本上与经、管、法、税、商、金融等学科有关。请来开讲座的,更多的是各级官员、各行业的行政管理者以及总裁、经理之类的业界精英;讲的内容,很多是对具体政策法规的解读、对当前国内外热点问题的解答,对业界实操经验的介绍。

缺乏人文氛围,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人文课程份量,或可有所弥补。但遗憾的是一般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为了突出本校特色,在课程设置上不是增加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人文课程的设置。

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不管如何探索特色,不能忽略它人文性质浓厚的学科基础。一般的理工类、专业类院校办新闻传播专业,既缺少人文氛围的熏陶,又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人文学科相关课程的设置,学生要在以后的新闻传播实践中走得更好更高,恐怕有点难。

二、培养目标贪大求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程学习疲于奔命

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总想发展自己的特色,在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却往往存在学生学习课程过多过杂、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这些个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往往秉承这样一种宗旨,既必须努力保持传统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基本面貌,又想依托本校一些龙头学科的教研条件,形成培养独特的学校烙印鲜明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优势。为达成这样的宗旨,其培养目标难免贪大求全,教学课程难免大包大揽,学生课业负担难免过重。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也容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种甚至多种:一、课程过多;二、学时学分过多;二,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浅尝辄止,学生的课程学习往往蜻蜓点水,难以深入。

请看某法商类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07级)。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专业的基础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和宣传部门从事传播方面的工作,能在法律、经济部门从事宣传、文秘、管理等工作,也能在党政机关、出版部门、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秘、管理、编辑出版、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本专业依托法商专业,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领域,跨专业选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修读第二学位,成为有法学、经济学或管理学专长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这所高校在开办新闻专业的很长一段时间内(2002级――2004级),竟然把微积分概论等设置为学位基础课必修课(对02级的学生而言,还有统计学和经济学概论,且每门课都是54课时3学分)。看起来,这是一个对学生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十分全面,对学生的出路考虑十分周全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但是,这样的目标和方案难免给人贪大求全、难以实现、流于形式的感觉。学生要扎扎实实地学好学深新闻传播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当困难。

再看某体育类高校新闻专业的本科课程方案(2007级)。看起来,它像是体育新闻专业新闻学专业与体育学专业的简单叠加。除涵盖一般新闻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外,又增加了数量可观的体育课程,以及由新闻学与体育学交叉嫁接出来的所谓体育新闻类系列课程。在具体的方案里,体育概论、篮球、体操、体育科研方法等9门体育课程,文学概论、逻辑学等7门人文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12门新闻传播课程,全是它的基础课或主干课,此外,它还要学生学量的公共选修课、方向选修课、实践课和校本课程(如活动、专题调研等),加上公共必修课程,面面俱到,学生须完成165总学分,57门课(不包括实践课和校本课程)才能毕业。此外,要拿到学位,还需满足 “英语必须达到全国英语四级水平,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水平……达到计算机水平测试二级等级的要求”等条件。在一个以体育生为主的院校学习新闻传播专业,许多学生本身也是体育生,要都达到这样的要求,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这种现象,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张德胜教授感触很深:“在教育部三令五申减少学时学分,减轻学生负担,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积极创新的今天,连北京大学等名校都在努力把授课总时数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以下,而部分学校的体育新闻专业授课总时数却高达近3000学时,如此一来,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上课,几乎没有实践或娱乐的时间。”学生不仅仅是没有实践和娱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大量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每日忙于应付各门功课,疲于奔命。学生当中甚至出现了“不想做课程学习工具”、“希望能更多享受读书思考乐趣”等说法。专业教育,看来也要减负,尤其是一些理工类、专业类院校培养目标贪大求全的新闻传播教育。

三、新闻传播教育专业资源匮乏,完整的专业培训体系难以形成

办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许多理工类、专业类高校不同程度上存在本科教育职业技术化的倾向,努力构建一个有特色的专业培训体系。为了避免传统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易产生的学生“坐以论道容易、站起动手困难”的弊端,也为了避免在就业市场上与综合性高校的传统强势正面对撼,它们想走一条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道路:一方面,努力把学生训练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专才,偏重于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翻译、摄影、摄像、传媒新技术应用等技能、技巧的训练;另一方面,努力在课程设置、实践形式、实践内容上与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有所不同。

这本来是一条很好的思路,但是一般理工类、专业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资源的匮乏,却使它们的专业培训体系难以形成,尴尬百出:

首先,师资庞杂多元,专业培训力量难以整合。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其师资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来自传统新闻学院的,来自业界的,来自邻近学科的,来自校内所依托的特色专业的。其中,要整合前三类师资,已有相当难度,因为大家的专业背景难免有一定差异。要把第四类师资也整合进来,难度更大――你的专业教育特色要依赖它才能形成,许多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都由它的老师来上,但它的专业背景与你却相差十万八千里。长此以往,多好的课程设置和体系设计可能都流于形式。

其次,学科处于边缘地位,专业培训体系建设举步维艰。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当然不是新闻传播,一般而言,处于这些学校边缘地位的新闻传播专业,师生的权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分配经费,有一套物竞天择的运作体系;计算酬劳,有一套偏重本校优势学科的成熟方案;申报课题,无论校内校外你基本处于弱势地位。在这样的环境里办新闻传播专业,难免这样一些后果:一、很难吸引本专业的著名学者、教授;二、难以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三、难以引进“双师型”老师(同时具备业界职称和教师职称)――业界一些想进来的业务精英,受学历、职称、理论、教学水平的限制,往往无缘高校教职;四、相关实验设施和培训经费的投入难以得到保障。缺少办学经费、合格师资和相关设施,又难以充分调动现有老师的积极性,如何建设正常运转的专业培训体系?

再次,缺乏业界人脉和实体资源,缺少像样的实训和实习基地。业界的人脉和实体资源优势,不是一朝一席可以形成的。一般的理工类和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要拥有广泛、深厚的业界人脉和足够实体资源,还有待长时间努力。

四、人才培养定位强调特色,却难以摆脱新闻传播行业用人惯性的支配

第4篇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

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第5篇

关键词:休闲阻碍;高校大学生;河南大学;聚类分析;卡方检验

休闲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是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1]。休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尤其是在大众休闲日渐普及的状态下,休闲活动也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其休闲时间相对宽松,并能在校园内外积极参与丰富多姿的休闲活动,他们俨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休闲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开展休闲活动可以让当代大学生学会正确利用可自由支配时间以获得自我满足,并将个人才能发挥到极致,从而有助于提升他们整体的生活质量。但是,高校大学生在进行休闲活动中经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致使许多休闲活动不能有效地被开展。因此,若能有效地克服各种休闲阻碍因素从而能够开展积极健康的休闲生活,这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有效地满足本我心理,增强自我体魄,发展超我素质,培养博大人格,而且也可为其未来美好生活和工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相关研究综述

早在19世纪,西方学者就开始对休闲学着手研究,至今已达100余年,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休闲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短短的近20年时间里,也产生了相当丰厚的休闲理论和实践成果。

休闲(leisure),是指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已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2]。休闲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缓解压力、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自我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人走向自由境界的保障[3]。

休闲阻碍(leisure constraints),亦称休闲障碍或休闲制约,克劳福德和戈比(1987)认为它是指影响个人知觉不喜欢或无法投入参与休闲活动的原因,并提出了休闲制约模式,而后经过修改形成了完整的休闲制约模式:内在阻碍(intrapersonal)、人际阻碍(interpersonal)和结构阻碍(structural)[4,5]。杰克逊(1993)和赫尔茨曼(1995)将休闲约束因素总结为六个项目: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社会隔绝(social isolation)、个人原因(personal reasons)、花销(costs)、时间保证(time commitments)和设施装备(facilities)[6]。托克尔岑(1999)认为休闲阻碍为个体因素(personal)、社会环境因素(social environment)和机会因素(chance)三种基本类型[7]。国内学者对休闲阻碍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克劳福德和戈比的休闲制约模式,从而对不同群体的休闲行为的影响或阻碍因素进行相应的研究[8-15],并发现休闲阻碍因素主要有认知阻碍、人际阻碍、经济阻碍及社会环境阻碍等。

国外及我国台湾学术界对高校大学生这个特定休闲群体的关注比较早,而国内大陆学者对高校大学生的休闲研究相对滞后,始于20与21世纪之交。在较短的10余年内,所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却相当丰富,主要集中于高校大学生休闲动机[16]、体育休闲[17]、休闲教育[18]等方面,而对高校大学生休闲满意度、休闲消费行为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因素的研究则更加缺乏。故而,本文以河南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大学生的视角为基点,探讨高校大学生在开展休闲活动过程中所受到的休闲阻碍。

二.研究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

本项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收集原始资料,采用SPSS15.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各项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问卷调查是以河南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为2012年7月1日至8月31日,共向学生发出问卷300份,收回297份,排除回答不完全及真实性比较低的样本之后,最终使用的有效问卷272份,有效回收率为90.7%。

(一)问卷设计

综合之前相关文献研究,并结合本次问调查研究的目的,调查问卷共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样本的人口统计学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学科性质、年级、有无男女朋友、每月生活费用,以及生活费用来源等问项。第二部分为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因素问项,此部分是基于克劳福德和戈比的休闲制约模式,即内在阻碍、人际阻碍和结构阻碍,并结合之前的文献研究[4-7,10-15]和本次调查目的共设计了24个问项,采取李克特5点量表(Likert Scale)来测定(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

(二)样本说明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如(表1)所示。通过频率分析(Frequency Analysis)可以发现:在性别方面,男生所占的比重比女生略高;在学科性质方面,理工类和文史类学生所占的比重最大,共有174人(63.9%),其次是医科类学生,有53人(19.5%),而艺术类与体育类学生所占的比重却很小,共有45人(16.5%);在年级方面,以三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为主,共有154人(56.6%),但各年级学生人数之间的差距比较小;在有无男女朋友方面,没有男女朋友的学生所占的比重较高,有162人(59.6%);在每月生活费用方面,以501~800元为主,有119人(43.8%),其次是801~1000元,有92人(33.8%);在生活费用来源方面,此项是采取多选方式,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虽然有一部分学生的生活费用来源有多种途径,但是以家庭支撑作为生活费用来源的学生所占的比重仍然最大,有251人(92.3%)。总体而言,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的各项基本特征比较符合我国中部地区中等城市的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数据处理方法

本研究对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调查所得的数据通过统计学工具SPSS15.0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使用频率分析(Frequency Analysis),从而得出调查对象以及各项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因素的一般特性。其次,通过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对所有的大学生休闲阻碍因素进行信度检验,再通过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方法来提取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公因子,并使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Varimax Rotation)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以确定调查项目的共同成分。最后,通过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将高校大学生进行分类,利用列联分析(Crosstabs Analysis)及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来分析高校大学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其差异性。(见表1)

三.实证研究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因子分析及信度分析

为了得到高校大学生休闲休闲阻碍因素的概括性表述,合并重复的信息,本文采取的是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首先使用KMO(Kaiser—Mcycr—Olkin Measurement of Sampling Adequacy)统计量和巴特勒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对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因子分析的合适性进行检验,其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因素的KMO=0.765,大于0.7,表明做因子分析的效果比较好;Bartlett’s球形检验值为1509.433,在自由度为136的条件下和0.000水平上达到了显著,表明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因素的相关矩阵间存在着公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

其次,使用统计工具SPSS15.0对24项休闲阻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为了确保因子分析的结果,将因子载荷与公因子方差小于0.4的描述项舍去,最后共有17项参与因子分析。在进行因子分析时,本文主要采取的是主成分萃取法(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获取初始的休闲阻碍因子分析结果,然后使用方差最大化的正交旋转(Varimax Rotation)对提取出来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到公因子具有较为满意的解释。

最后,按照常用的特征根值(Eign—value)大于1.0的标准,共萃取出5个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公因子,它们分别是“自我阻碍因子”、“场所阻碍因子”、“环境阻碍因子”、“人际阻碍因子”和“认知阻碍因子”(如表2所示)。

为了增加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研究的显著性,本文所挑选的各项休闲阻碍因素的因子载荷均是大于0.4。这17项休闲阻碍因素主要集中于5个公因子上,并且每个主成分因子的特征根值均大于1.0。这5个公因子累计解释的方差为63.601%,表明这5个公因子能够代替原有的17项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因素描述项的63.601%的信息。此外,为了检验休闲阻碍的因子分析的效果,从而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内在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因子信赖度,即科隆巴赫系数值(Cronbach Alpha)为0.763,大于0.7,而各个问项的信赖度,即科隆巴赫系数值都在0.6以上,这表明问卷设计的信度比较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二)基于休闲阻碍因子的高校大学生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大学生的休闲阻碍结构,对提取出来的5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即使用SPSS15.0所提供的快速聚类(K-means Cluster)对这5个公因子进行检验,其结果显示有五类高校大学生最为显著(如表3所示)。方差分析F值及其显著性P值说明了5个公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各类高校大学生类型的具体特征如下。(见表3)

Ⅰ类:共有59人,这类高校大学生在“人际阻碍”因子上的得分在5类中最高。这说明了他们由于受到了与同伴的休闲偏好存在差异或与同伴的休闲时间无法匹配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会减少对各种休闲活动的参与意愿,从而造成自身在休闲活动开展过程中受到制约,故而此类大学生被归结为“人际阻碍型”高校大学生。

Ⅱ类:共有77人,这类高校大学生在“环境阻碍”因子上的得分比其他4类要高。这说明了他们认为交通拥挤和气候条件恶劣等因素会影响自身外出开展休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能够严重制约他们对相关休闲活动的参加兴趣与参与程度,因此可将此类大学生归结为“环境阻碍型”高校大学生。

Ⅲ类:共有44人,这类高校大学生对“场所阻碍”因子的得分为最高。这说明了他们认为休闲场所人潮拥挤、休闲场所提供服务质量差、休闲场所缺乏安全性或与休闲场所的费用高等因素会给他们的休闲活动带来不良效应,故而他们会减少在这些休闲场所中开展休闲活动的意愿。显然,他们也就被归结为“场所阻碍型”高校大学生。

Ⅳ类:共有55人,这类高校大学生在“认知阻碍”因子上的得分要高于其他类别。这说明了他们出于自身内在性格原因,如较为内向、孤僻、文静的学生会对诸多的休闲活动缺少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造成休闲意愿低下,从而使自身在休闲活动中受到休闲认知与休闲意识的制约,所以将此类大学生归结为“认知阻碍型”高校大学生。

Ⅴ类:共有37人,这类高校大学生在“自我阻碍”因子上的得分是最高项。这说明了他们出于自身某些非性格因素的限制,如学习压力大,因学习而缺少时间等,从而非自愿却自觉地减少对各类的休闲项目和休闲活动的参与程度,因而可将他们归结为“自我阻碍型”高校大学生。

(三)高校类型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通过列联分析(Crosstabs Analysis)和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对五种高校大学生类型的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其结果(表4)显示:Ⅰ类为“人际阻碍型”的高校大学生,以女生、文史类与理工类、一年级与三年级、没有男女朋友和月生活费在801~1000元之间的学生为主;Ⅱ类为“环境阻碍型”的高校大学生,以男生、理工类、三年级、没有男女朋友和月生活费在501~800元之间的学生为主;Ⅲ类和Ⅳ类分别为“场所阻碍型”和“认知阻碍型”的高校大学生,但均以男生、文史类、二年级、没有男女朋友和月生活费在501~800元之间的学生为主;Ⅴ类为“自我阻碍型”的高校大学生,以男生、理工类、一年级与四年级、没有男女朋友和月生活费在501~800元之间的学生为主。

五类大学生只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显著差异性表现为:在Ⅰ类高校大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重大大超过了男生,这表明女生在“人际阻碍”上所受到的休闲制约要高于男生。在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高校大学生中,男生所占的比重则大于女生,尤其是Ⅲ类男生所占的比率远远高于女生,这表明了高校大学生在休闲活动开展过程中,男生比女生更加喜欢参加寻新、求异、冒险、刺激的休闲活动,而此类休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则更加容易受到“环境阻碍”、“场所阻碍”、“认知阻碍”与“自我阻碍”等因素的制约,故而男生在这几个方面所受到的休闲阻碍要高于女生。

在学科性质、有无男女朋友、每月生活费用方面上的差异性虽然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也较为明显。具体而言,在学科性质方面,Ⅱ类高校大学生中的理工类学生所占的比重(42.9%)接近一半水平;Ⅳ类、Ⅴ类高校大学生中的文史类、理工类和医学类学生所占的比重相当,但都远远超过艺术类和体育类学生;Ⅰ类、Ⅲ类高校大学生在各学科性质上所表现得差异性较小。在有无男女朋友方面,Ⅰ类、Ⅱ类高校大学生中没有男女朋友的学生所占的比重比拥有男女朋友学生要高出25个百分点左右,而Ⅲ类、Ⅳ类、Ⅴ类高校大学生在有无男女朋友的比率上比较接近。在每月生活费用方面,对于所有的五类高校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而言,在501~800元和801~1000元区间内的学生所占比重要大大超过在其他区间内的学生,尤其是在Ⅳ类、Ⅴ类高校大学生中的表现更为突出。

这五类高校大学生在年级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则不明显。(见表4)

四.结论及建议

现如今,休闲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所追求的一种精神状态,也是培养大学生学习态度、工作能力、个人素养和生活习性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河南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例,以高校大学生休闲视角为基点,针对高校大学生的休闲阻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结论

首先,对高校大学生的休闲阻碍因素进行了概括与合并,通过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共萃取出大学生休闲阻碍的5个公因子,它们分别是“自我阻碍因子”、“场所阻碍因子”、“环境阻碍因子”、“人际阻碍因子”和“认知阻碍因子”。其次,通过快速聚类分析法(K-means Cluster)将高校大学生分为五种类别,分别是“人际阻碍型”(Ⅰ类)、“环境阻碍型”(Ⅱ类)、“场所阻碍型”(Ⅲ类)、“认知阻碍型”(Ⅳ类)和“自我阻碍型”(Ⅴ类)高校大学生。最后,使用卡方分析(Chi-Square Test)来检验这五类高校大学生在人口统计学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其结果显示:五类高校大学生只有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虽然在学科性质、有无男女朋友、每月生活费用方面上的差异性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也较为明显;而在年级方面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本文也对高校大学生在休闲活动中的经济阻碍因素进行了调查,如“个人的经济压力大”、“因勤工俭学而缺少时间”、“休闲场所的费用高”等3项经济阻碍因素的均值分别为3.22、2.72和3.53,这表明了高校大学生在开展休闲活动时也受到了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制约。然而,高校大学生休闲的经济阻碍因素与其他阻碍因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叉性,因此,研究分析结果将经济阻碍因素项与其他阻碍因素项结合而形成“场所阻碍”等因子,这是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与其他类人群休闲阻碍的差别。

(二)建议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与休闲方式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朝着更加深度化、体验化与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高校大学生在其休闲活动过程中也常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不同类别的高校大学生在其休闲过程中所遭受的休闲阻碍因子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根据聚类分析和卡方检验的结果,对不同休闲阻碍型高校大学生类别在休闲过程中所受到的休闲制约因素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缓解或消除措施。

对于“人际阻碍型”(Ⅰ类)高校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受同龄群体的休闲取向影响较深,这种阻碍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19]。故而,在进行一项休闲计划时,大学生之间应提前在休闲偏好与闲暇时间等问题上进行协商,尽可能达到一致的最佳效果。若无法达到匹配时,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改变休闲偏好或调整闲暇时间来降低休闲障碍的制约力,也可以采取独立性较强的单独式休闲活动来规避“人际阻碍”的影响。

对于“环境阻碍型”(Ⅱ类)高校大学生而言,学生自身要尽可能地选择在近距离范围内可开展的休闲活动,从而降低较差的交通可进入性对大学生休闲活动的制约;在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形下,大学生可以开展相应的室内休闲活动来替代室外休闲活动。这都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消除“环境阻碍”对休闲活动的制约。对于“场所阻碍型”(Ⅲ类)高校大学生而言,首先,校内外应当增加能够让大学生开展休闲活动的场所,以减少在现有休闲场内所出现的人潮拥挤现象,提高休闲质量;其次,休闲场所应改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增强大学生在此休闲的满意度;最为关键的是,休闲场所的安全性能一定要达到国家安全标准,从而消除大学生对休闲场所安全隐患等问题的忧虑。这些举措都将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在休闲场所内开展休闲活动的参与意愿。

对于“认知阻碍型”(Ⅳ类)高校大学生而言,学生自身要具备正确的休闲意识与理念,知晓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能够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与恢复,从而使休闲与个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20]。因此,大学生要培养对不同休闲活动的兴趣点,提高自身参加休闲活动的意愿;而校内外的休闲场所也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来刺激大学生的休闲兴趣和提升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对于“自我阻碍型”(Ⅴ类)高校大学生而言,首先,学生自身要意识到开展休闲活动对学习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休闲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学习的方式,学生在休闲活动中可以学到相应的知识;而参加休闲活动也可以舒缓学习压力,让自己在精神较佳的状况下再投入学习中,做到张弛结合,达到事半功倍。此外,大学生要学会管理时间,根据自身情况而将学习时间与休闲时间进行合理地安排,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自我阻碍”对其休闲活动的制约。

总而言之,这不仅要求高校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休闲意识,而且要求学校加强对大学生休闲活动进行适时的教育与合理的引导,既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休闲理念和养成合理的休闲习惯,也使他们能够正确辨别自我在休闲活动进行过程中所受到的主要休闲阻碍因子的类别,从而尽最大可能地消除休闲阻碍所带来的不良效应与后果。如此一来,这将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开展多样化、深度化、体验化和个性化的休闲方式,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自身素质,陶冶自我情操,升华精神境界,最终成为高素养、高能力和对社会事业具有贡献精神的优秀大学生。

(三)不足之处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调查对象是仅以河南大学在校本科生为抽样范围,并未对其他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也只对高校大学生休闲阻碍这单一变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抽样调查的范围,并且结合高校大学生休闲的其他课题来进行综合的调查与全面的分析,从而扩大理论应用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惠娣. 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0):66

[2]. 杰弗瑞·戈比著,康筝译. 你生命中的休闲[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8):14

[3]. 王燕晓,宋德彦. 大学生休闲状况调查与研究教育思考——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 中国地质教育,2010,(3): 115-119

[4]. Crawford,D.W,Godbey,G. C.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J]. Leisure Science,1987,(9):119-127

[5]. Crawford,D.W,Jackson,L.E,Godbey,G.C.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J]. Leisure Science,1991,13(4):309-320

[6]. Hultsman,W. Recognizing Pattern of Leisure Constraints: An Extension of Dimensionality [J]. Leisure Research,1995,27(3):225

[7]. 克里斯·布尔,杰恩·胡思,迈克·韦德著,田里,董建新等译. 休闲研究引论[M]. 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3:65-66

[8]. 王家骏. 旅游决策行为研究: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4,3:41-45

[9]. 刘志宁,柴彦威. 深圳市民周末休闲活动的空间结构[J]. 经济地理,2001,21(4):504-508

[10]. 王玮,黄震方. 休闲制约研究综述[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3):370-374

[11]. 盖瑞·奇克,董二为. 中国六城市休闲制约因素研究:以民族志学的方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1):31-42

[12]. 陈楠. 中韩都市女性休闲阻碍因素比较研究:以北京市与首尔市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1):134-136

[13]. 陈楠,乔光辉. 基于休闲阻碍因素的都市职业女性生活满意度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兰州学刊,2010,(5):103-106

[14]. 郑宁. 大学生休闲态度与休闲阻碍的关系研究[J]. 青年探索,2008,(04):74-77

[15]. 谭家伦,唐惠珠,宋金平. 高风险家庭之青少年休闲阻碍研究:以台湾花莲县秀林国中慈辉班学生为例[J]. 人文地理,2010,(6): 110-113

[16]. 王斌,王照丽. 大连市民休闲动机与行为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7):35-39

[17]. 李胜芳. 大学生休闲生活与高校休闲教育[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7):91-93

[18]. 陈瑞宁,陈兵. 长沙市河西大学城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研究[J]. 湖南科技人文学院学报,2010,(3):98-100

[19]. 宁晓菊. 大学生休闲生活调查研究——以南华工商学院为例[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04):76-80

第6篇

[关键词]民族教育学 学科建设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07-03

[作者简介]贾月明,琼州学院教科院讲师;陈宇明,琼州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海南三亚572000)

一、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民族教育的概念

关于民族教育概念的探讨和争议至今仍在持续,笔者截取中国知网近20年的研究成果予以整理。蔡宝来于1993年提出:“广义的民族教育,指在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成员进行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狭义的民族教育,指在民族地区对民族学生进行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王铁志在1996年指出:“少数民族教育简称民族教育,指在多民族国家里实施的,以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成员为专门或主要培养对象,在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带有民族特征的教育。”滕星在1998年指出:“广义的民族教育是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该民族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民族教育称少数民族教育,是对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少数的民族的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他在2001年与哈经雄合著的《民族教育学通论》中指出:“民族教育重点是以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员为对象,所实施的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级各类教育。”此后,关于民族教育概念的研究一度中断,仅有金志远发表文章对民族教育进行了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的研究。直到2011年,有学者提出:“我国的民族教育是在少数民族中实施的以民族文化传承为主要内容的跨文化教育。”以上对民族教育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民族教育的培养对象、特征及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的。笔者认为,在学科建设中,民族教育的概念只应侧重于教育对象及特征的界定,且应特指少数民族教育,因此应将其界定为:在多民族国家里,以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成员或居住在少数民族区域的人为教育对象,在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地影响其民族成员身心发展,且带有民族特征(如民族意识、民族语言、民族区域)的活动。

2.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归属

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民族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首先弄清的问题。蔡宝来认为:“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民族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民族教育中的一般问题。”王鉴认为:“民族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民族社会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民族教育现象认识的概括和总结。”陈・巴特尔的最新研究认为:“民族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少数民族教育存在……,可把民族教育研究分为民族教育活动研究、民族教育观念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之研究。”笔者认为,这些提法要么不够全面,要么哲学意味较浓,用作学科建设用语显得难以理解。综合考究之下,倾向于认为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少数民族教育现象、是一切培养民族教育受教育者活动的外在表现和表面特征;民族教育学则是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现象,揭示少数民族教育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判定民族教育学科性质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标准是其研究对象。从内容上看,民族教育现象亦即民族教育活动,它既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又以人的心理为独特的研究对象,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烙印;从结构上看,民族教育现象划分为宏观民族教育现象和微观民族教育现象,研究民族教育事业(宏观民族教育现象)的宏观民族教育学的学科属性为社会科学,研究民族教育活动(微观民族教育现象)的微观民族教育学的学科属性为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据此,民族教育学应归属为人文社会科学。

二、民族教育学的研究领域

关于民族教育学的研究领域,王鉴综述了1990年以来国内的研究成果,它包括部门民族教育研究领域:民族幼儿教育、民族初等教育、民族中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交叉边缘学科:民族教育政治学、民族教育经济学、民族教育心理学、民族教育社会学等;分支领域:民族教育基本理论、民族双语教学理论、民族多元文化课程理论、民族教育事业管理理论等。哈经雄、腾星倾向于认为民族教育学还应包括移民教育、跨文化教育比较研究等领域。陈・巴特尔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根据我国教育学元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成果提出,“民族教育学从整体性观念性存在分为民族教育概论、民族教育原理和民族教育哲学三个类别;部分类别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他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划分,并进一步指出“最高层级上的民族教育反思性存在主要包括民族教育研究论、民族教育学和民族教育学科发展史三个部分”。而王鉴、哈经雄等人对民族教育学的划分显得有些笼统,且不能完全周延民族教育的研究领域,陈・巴特尔的划分则比较细致,但略显凌乱。笔者在总结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参照石佩臣教授对教育学科的分类对民族教育学进行划分。民族教育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亦是一门应用科学,没有理论的支撑,它便不能称为科学;若不用来指导实践,它便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显然,民族教育学可划分为理论学科、应用学科两大类,因其发展还需进行元研究及技术支持,故民族教育技术学科必不可少。具体来说,理论学科包含通论和各论两大类。通论指民族教育基础理论。各论分为分类学科和交叉学科。分类学科如民族学前教育、民族初等教育、民族中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民族成人教育、民族特殊教育、民族比较教育、民族家庭教育、民族农村教育、民族职业技术教育、民族社区教育、外国民族教育、世界民族教育、民族教育史、民族教育学科发展史、民族师范教育等;交叉学科如民族教育哲学、民族教育社会学、民族教育政治学、民族教育经济学、民族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伦理学、民族教育法学、民族教育统计学、民族教育测量学、民族教育卫生学、民族教育科学学、民族教育未来学、民族教育生态学、民族教育文化学、民族教育心理学、民族教育工程学、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教育与宗教等。应用学科具体包括民族教学论(如民族学校课程论、民族双语教学论、民族多元文化教学论、民族教育教学论、民族学校课外活动论等)、民族学校德育论、民族学校智育论、民族学校体育论、民族学校美育论、民族学校技术教育论、民族教育管理论(如民族学校管理论、民族学校行政学)等几个部分。民族教育技术学科具体包括民族教育研究法、民族教育各科教学法、民族教育元研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样,繁杂的民族教育领域便井然有序了。

三、民族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民族教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这决定了不能完全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方法应是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除了运用一般科学所用的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外,还需形成其独特的研究方式,而这些方式绝不能忽视民族教育科学的显著特点,即客观与主观、事实与价值、描述与规范的融合等,绝不能忽视鲜活的民族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

1.民族志田野研究

民族志研究法主要包括确定民族志的研究对象、民族志中的‘参与观察’与民族志报告的撰写(叙述结构、叙述方法、叙述者角色定位)三个环节。田野调查指“研究者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方式”,包括调查课题的选择、调查方案和调查提纲的拟定、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几个环节。田野调查是所有民族志研究设计中最具特色的要素,有助于衔接好理论与实践,指导民族教育学者。在这里,田野具有民族生活区域这一特定的时空边界,有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特定的立场蕴意。因此,田野调查不只是具体的研究方法,也是实践和行为。整体性分析租比较分析是对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理解和解释的方式,是构建民族志的重要手段。民族志田野调查强调整体性和参与研究,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直观性、可靠性。民族教育研究采用民族志田野研究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思路。然而,民族志田野研究有其自身的不足,它不能解决诸如民族教育的本质、民族教育的规律、民族教育属性、民族教育功能等问题。此外,田野研究因强调个案研究,过度关注微观层面的教育问题而导致结论难以推广;存在忽视文献,缺乏逻辑、效度和信度等问题,在本质上属于实证研究,经过概率逻辑和数理统计的结论与样本的选择有关,往往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民族教育研究只采用一种研究方式是远远不够的,通常需同时交叉运用几种方式进行研究,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具普适性和说服力。

(二)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素材的分析研究”。这种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设计,重在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直观再现揭示教育现象的“质”并对教育行为进行“意义解释”,主要包括发现一个值得探究的教育现象、有目的地选取一个或几个研究参与者、从所选取的研究参与者身上搜集故事、按一定逻辑顺序重新叙说其故事、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检验研究报告的效度等几个程序。此研究方式与民族志研究的重要不同在于它关注人的个体性经历,关注个体的内在世界与价值理性,注重体验、凸显意义,关注微观分析,并反思教育价值,是一种质的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既需从宏观上分析民族教育现象,亦需从微观上考察民族教育活动,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是民族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教育叙事研究亦有不足之处,如缺乏科学的思维和论证严密的理性分析,强调个案研究,难以推广;叙事素材的可靠性会因研究参与者的自我保护和防御而降低,研究者在重新叙说素材时也会带有主观色彩,其带有的个人判断使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受到质疑。因此,运用此研究方式时需注意鉴别材料的可靠性,全面、准确地引用研究参与者的话语,加强教育叙事自身方法的建设和学术规范的训练。当然,对教育叙事研究不能以自然科学定量研究的标准来衡量。

(三)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辨别事物之间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方法,它是教育研究中的一种基本方法。我国学者将比较研究分为同类比较与异类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等几类。加里多提出了一套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阶段理论:“确立问题与提出前期假设;限定研究,包括限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描述研究(分析阶段);提出比较性假设;比较研究(综合阶段);跨学科比较研究;撰写比较研究报告。”其中的分析阶段是关键。民族教育研究因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我们对它进行的分析研究既可采用定量分析,也可进行定性分析。前者一般包括问卷调查、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后者一般包括逻辑推理、历史比较、文献分析、经验描述等。比较研究法融合了民族志田野调查、叙事研究的优势,它们互为补充,通过长期深入的现场观察、材料叙述为民族教育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研究可得出科学严谨的结论。我们可在民族教育学科交叉领域及民族教育史、民族教学论等领域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民族教育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研究。使用比较研究法,在方法上需坚持本质的比较,通过大量典型的材料分析其内在关系;在材料选择上,需尽力做到客观、全面、准确、真实、高质,使比较材料之间有可比性;在过程上,需尽量依程序进行,才能保持结论的科学性。

第7篇

关键词:建设发展;社会市场;健身指导;休闲保健;康复保健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1998年7月,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原专业目录“体育类”中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和“体育生物科学专业”依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调整合并为一个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12月,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使用体育保健专业这个名称,专业代码为:660304;并在随后颁布的《本专科专业对应表》中规定体育保健专科专业对应本科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体育保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为全民健身运动、专业(职业)运动的个人、单位包括各种运动队、运动俱乐部和运动训练基地等提供保健指导和卫生服务以及为家庭、社区以及各种保健、康复行业机构(部门、企业)从事医疗、保健及相关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并忠诚于民族和祖国,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民族光荣传统,发扬先辈进取精神;在德、智、美、体、劳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综合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自发地、自觉地服务于民族,服务于祖国,服务于社会。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包括体育生物科学与体育保健康复学等)的完整体系、民间传统医学(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理解“健康第一”这大众体育观念的基础上,能运用保健理论指导体育健身,运用保健方法服务于体育健身,能把体育运动作为有效简便的方法运用于保健和康复。熟悉保健的广泛领域,能综合医药卫生、体育运动等多学科知识应用于体育事业、保健事业。

二、专业建设发展与社会市场需求的情况

(一)社会市场对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要以人们更高的生活质量为基础,同时,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使大众健身和保健康复市场中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空前高涨,并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国家社会安定,文化教育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消费结构优化,体力活动减少,多种慢性病和亚健康体质越来越困扰着人们,健康教育和促进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们迫切需要体育保健专业人员的专业服务和指导,进行科学健身与合理康复来提高健康水平。

竞技体育中,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是运动负荷越来越大,运动技术难度增大,运动疲劳和运动损伤已成为影响优秀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制约因素。因此,运动康复和运动营养在科学训练中越来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08年奥运会以来,我国各省市体育局相继建立或筹建体育医院(运动康复中心),专业运动队急需高水平的体育保健和运动康复专门人才,为运动员进行伤病康复和体能恢复,以保障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身体健康。

按照卫生部的有关标准,康复治疗师人数应为康复医师人数的两倍。有关部门统计,现今我国康复治疗师人数不足万人,今后十年内相关人才缺口在几十万以上。目前,国内从事体育保健、养生康复、膳食营养指导等相关的职业者少之又少,竞技体育部门从事训练恢复的专业人才也十分缺乏,对于整个行业和市场而言,体育保健相关人才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1]。

(二)体育保健专业的开设情况

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6所体育高等学府和部分地方体育院校,设立体育康复保健专业(现为人体运动科学专业)都有10年以上的历史。随着《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颁布而规范了体育保健专业的名称后,各地体育院校、高职高专的体育系,甚至有些医学院校都纷纷开设了这一专业。但笔者所在的四川省,所有高校中只有阿坝师专开设有以“体育保健”为名称的专业,本科学校开设的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而其它高职高专均没有这一专业,个别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有“体育保健、康复”这一培养方向。可见,社会市场对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的同时,而专业的开设与发展存在不平衡。

三、面临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探讨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社会认可度不高

受民众对该专业的认识不足以及就业体制僵化的限制,体育保健专业毕业生招生就业渠道不够通畅。在体育院、系开设体育保健专业,其可行性是经过充分论证的。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方位、多渠道和多层次的,大量培养体育保健专业的人才不但是医学院校的义务,也是体育院、系的责任,在体育院系开设体育保健专业会更具有专业特色。但自体育保健专业建立后,多数民众对它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有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专业的存在。在相当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虽然知道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但一谈及保健康复,都认为是医疗卫生部门的事,培养该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应该是医学院校的责任,体育院系设置体育保健专业似乎不合常理。这些错误观念无疑会对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提高民众对本专业的认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2]。而高职教育的工作者往往喜欢盯住“保健”这个词,将其理解为“医疗保健” 并作为依据而把体育保健专业按医学专业模式培养,这样又无法得到社会市场的认同,使专业建设面临学生就业困境。

2.专业毕业生没有医疗卫生职业的资格认证

虽然现在许多部门和单位十分缺乏体育保健专业的专门人才,但真正具有这方面专长的人才却难以被录用。国家卫生部根本就不允许非医学专业学生取得如医师资格证、康复治疗师资格证等医疗卫生职业的认证。所以,由于没有准入通行证的限制,该专业毕业生较难进入医疗卫生部门,即使能够进入,也不能获得处方权;所以只能在医师、康复治疗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辅的康复理疗操作,如:按摩、刮痧、拔罐和熏洗等,这给他们的印象是:一辈子都当徒弟。由于工作缺乏思想性、创新性以及可让工作者持续发展的职称制度保障,时间稍长便使人产生厌倦并对前途出现迷茫情绪,于是造成了体育保健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后从事康复保健工作却很快就转行的现象[3]。相当数量的医疗单位为了升级的需要而设立康复科室,却受重视程度往往不高,或限于编制原因而成为单位的“政协”,鲜有接收具备专业知识的康复专业毕业生,更何况是非医学性质的体育保健专业毕业生。[4]

(二)对策探讨

1.明确专业目标定位,构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保健中的“保健”是“保卫健康”之意,在医学中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而本身却包罗万象,环境、医药、营养、体育运动等等都与保健密切相关[5]。体育保健专业的培养方向包括康复保健、休闲保健与健身指导这三大方向。而这其中康复保健(或称康复理疗)方向不应作为专业发展的分支,除非这个专业在医学院校中开设并被卫生部门认可为医学专业,否则会让毕业生置于“无证上岗、非法行医”的尴尬与无奈中。社会市场对休闲保健与健身指导人才有极大需求量,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挤医疗工作的路子,何况这不是体育保健专业学生强项。而且,休闲保健(含康乐服务)与健身指导工作给员工提供了更多的个人业务水平提高、职位上升的空间,使人在工作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专业,会有一套比较成熟而完整的培养模式,其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相对固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体系,而且有着可资比较的中外培养体系框架。但作为高职教育,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属,而是高等教育的另外一种形式、类型。因此,体育保健专业必须要有自身特色的培养体系,不能做成本科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压缩饼干,或是仅仅将原有的学科课程简单重组。如果因学生“专升本”或筹划本专业“升本”的需要而套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培养体系,拚弃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宗旨,把体育保健专业当成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预科”或“简版”来办学,势必对学生就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5]。

2.优化专业课程组合,人才培养切合社会市场的需要

阿坝师专体育保健专业课程大体上可分类为体育健身类、体育生物科学类(与基础医学科目整合)、医学类(含传统医学)、体育保健与康复综合类以及体育保健相关应用类(如体育营销、医药营销、体育管理、医疗保险等),这五大类课程构成了专业知识体系的框架,涵盖了专业培养的主要方面。优化课程组合,特别强调增加体育健身类与体育保健应用类选修课程的数量,让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与自己人生规划更为相符的课程。如,体育健身类应开设与社会健身密切相关的《休闲体育学》、《太极运动》、《武术基础》、《健身操》、《健美运动》、《体育舞蹈》、《户外运动》、《网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和《轮滑运动》等课程;而与体育保健专业学生就业相关的应用类课程如《卫生经济学》、《体育经济学》、《医疗保险与工伤保险》、《医药商品与市场营销学》、《体育营销学》、《医药市场调查与卫生统计学》、《医药营销策划》、《医药广告学》、《商贸与物流》、《卫生管理学》、《体育管理学》《职业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老年卫生与护理》和《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等也应开设为选修课。体育生物科学类(即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类)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也可以根据需要把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营养学基础》和《医用物理学》等整合到上述的体育生物科学类课程中,减少课程科目数量,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实现资源共享[5]。

3.加强职业资格的培训,以岗位要求为标准

加强职业资格的培训,其指导思想就是更加注重以岗位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体系,使构建的课程体系所实施的技能更加接近企业的岗位标准,接近用人单位的标准[5]。我们学校把体育保健综合应用类主要分以下几个小模块:康复保健类、休闲保健类、营养健康类以及运动人体科学应用类。康复保健类的课程主要有《推拿学》、《反射疗法学》、《中医筋伤与康复疗法学》、《运动创伤学》和《全科医学》等;休闲保健类的课程主要有《芳香保健学》、《美容彩妆与美体护理》、《休闲保健学概论》和《康乐服务与经营管理学》等;营养健康类的课程主要有《营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学》、《中医养生学》和《预防医学》等;运动人体科学应用类的课程主要有《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训练与竞赛的生物学监控》、《生理机能评定》、《健美运动基本原理》、《传统体育养生学》和《康复体育与运动处方》等。这些课程特别加强了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结合,为学生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保健推拿师、足部按摩师、反射疗法师、保健刮痧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芳香保健师和康乐服务师等相关职业技能资格提供了保障。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导,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体现技能和理论紧密结合,着眼于职业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社会体育大量需要懂得科学健身的专业人才,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这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在专业发展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体育保健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是不应仅局限于某些事业单位和升本,他应有自身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应摈弃传统的就业观念,要做到哪里能发挥个人才能就到哪里去。(作者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阿坝师专校级青年课题(ASC09-09)

参考文献:

[1] 黄昀,李杰,蒋寅.关于体育高专体育保健专业教材特色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694(18).

[2] 王乃茹,黄辉.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专业课程设置及就业前景的调查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09,132(20):195-196.

[3] 覃荣周,王琪林.成都休闲保健服务行业的市场分析[J].商.2012,(16):169.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1-0049-05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困境

上世纪80年代初,“教师知识”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中的焦点议题。多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在不同理论的观照下,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教师知识,概括起来主要有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班级管理知识、教育伦理与法规知识、学生与学习的知识、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环境知识、实践性知识等。这些知识广泛分布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包含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中。通识教育课程涉及广泛的普通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等多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学科专业课程包括某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如语文或数学专业知识。教育专业课程包含的知识也很丰富,与教育教学、课程、学生与学习、班级管理等有关的理论知识都包含其中。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环境知识等。可见,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基本反映了当前有关教师知识的研究广度。同时,各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的差异,也反映出人们对教师知识的理解各不相同。乔勇曾统计过上海师大、南京师大和杭州师大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见下表),发现三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差异悬殊。上海师大偏重学科专业课程,南京师大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过重,杭州师大的三类课程比例则相对均衡,这反映了各师范院校对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对师范生的专业涵养作用认识不一致。另外,三所师大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比例都较小,说明人们对教育实践知识在教师知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够深刻。三所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呈现的问题反映出人们对于教师知识理解上的差异与偏误。如果更深入地调查与分析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则会发现更多的实践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识教育课程难以体现通识教育的真谛

通识教育并非要求文科学生学些理科知识,或者理科学生有些文学艺术修养那么简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曼丽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就其目的而言,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由此可见,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其核心价值是“人”的培养。这里的“人”不是某种职业人,而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公民。它强调的知识不是与做事有关的专业知识,而与“做人”相关联。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化他们学会做人”[3]。

仅从课程设置的学分比例来看,大多数师范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占比在30%-40%之间,比例充足;但若具体分析其课程结构和实施现状,我们会发现,通识教育课程并没有真正体现通识教育的真谛,没有真正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中起点的本科类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另一类是初中起点的专科类小学教育专业(五年制)。本科类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是“政治+外语+计算机+体育+选修(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教育)”。其中,必修课程中的政治与外语的课时占比过半。这种模式过于强调政治理论的灌输,过于关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考级科目。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知识虽被纳入选修课中,但选修课程设置“‘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已经成为我国大学通选课的通病”[4],再加上多数师范院校对选修课程的开设与考核管理比较随意,致使师范生的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本科类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难以实现通识教育的育人目标。

一般来说,专科类师范院校的通识必修课程大而全,必修课程权重在90%以上,选修课相当少,比例明显不足,且内容单一,难以有效培养兼具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现代师范生。以某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文科方向)通识教育课程为例,主要开设了政治、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原理、文选、现代汉语、写作、语言实践、数学(含高等数学)、英语(含大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基础、课件制作、品德发展共计20门课程。通识选修课包括两门课程: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类、艺术与体育类。这些通识教育课程大都在前3年的学习中完成,以高中阶段的基础文化课程为主,具有高中学历补偿的性质。课程设置多以分科为主,虽然内容全面,但没有根据初等教师教育的培养特点实现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而且学生“没有机会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机会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真谛”[5]。

2.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与学的知识比例失衡

绝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置于最重要的地位,课时与学分比例最高。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两类,学科专业知识反映的是“教什么”,而教育专业知识反映的是“怎么教”。在这两类知识中,多数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都偏重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构成了师范生未来从事学科教学的知识基础,的确很重要,不过,实验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呈正相关的,但超过一定的水平后,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之间就不再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了。[6]同时,我国的小学教育是以综合课程为主,与中学的分科课程相比,课程的学科性相对较弱,而综合性则比较强。因此,小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不需要太精深,不要过于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挖掘,而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小学教育工作的难点是怎样把知识传授给接受能力还比较弱的小学生,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学会。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更应该重视“怎么教”这一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当前,反映教育专业知识的教育专业课程不再是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这“老三门”,而是在“老三门”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专科类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主要学习小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班队管理、教育研究方法、小学心理学、教育技艺(如普通话、三字、计算机等)和学科教材教法等课程。本科类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有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班队管理、普通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一些教育技艺训练课程等,选修课程主要有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伦理学、小学生心理辅导、心理学史、教育研究方法等。

从上述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分析来看,师范院校关注的重点是教师“教什么”与“怎么教”的知识,却对小学生“学”的知识的关注不够。虽然个别课程涉及到小学生“学”的知识,但远不及教师“教”的知识那么有体系有深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没有改变“教师中心”的倾向,就难以真正培养出会“教学”(此处的“教学”,不妨理解为“教会学生学”)的师范生,难以扭转小学教学重教轻学的局面。

3.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绩效难以体现

随着人们对教师实践性知识重要性认识的深入,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越来越受重视,所占的课时和学分比例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加,当前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但是,提高实践课程的课时与学分比例并不必然地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实践课程依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管理障碍,课程实施效果难如人意。

首先,偏重于实践结果的评价,而对实践过程的指导、监督和评价的关注不够。以实习为例,大多数师范院校将实习时间置于最后一学期,而且很多学校都让学生回原籍所在地自主联系学校进行实习,这必然造成实习学校比较分散,师范院校与实习学校之间的联系也就处于松散状态,师范院校难以对师范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具体有效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监督。

其次,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度低。基于“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师范院校期望师范生在具备一定教育专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实习将所学教育理论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通过毕业课题的研究实现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因此,将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完成。这样的安排看似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理论取向”的高校教师指导师范生撰写毕业论文,“实践取向”的小学教师指导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二者各自为政的指导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很难帮助师范生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同时,这种“理论学习—实践运用—解决现实问题的再实践”的线性模式使得“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也孤立于教师教育的所有其它课程”[7]。理论与实践的分离是教育实践课程绩效难以评估的重要原因。

第三,教育实践课程缺乏对教育反思的有效关注。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是让师范生观察和模仿小学教学与管理的常规工作流程,掌握备课、上课、班级管理等基础的教育教学技能。观察与模仿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师范生应该观察和模仿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互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方法运用和突发问题处理等方面的技艺。但是,如果教育实践只停留在观察和模仿别人的层面,则会使师范生失去教育教学的主体性,成为缺乏实践智慧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教学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师范生实践智慧的成长与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对教育教学的自觉反思。反思是有层次的,范梅南(Max Van Manen)将反思划分为三个层次:技术性反思、理解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技术性反思主要关注应用知识以便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理解性反思旨在调查、质疑和澄清最终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教学活动背后的假设,批判性反思则关注教育所存在的更大的背景。[8]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比较关注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问题,如教学目标的落实、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内容的处理、师生关系的处理等问题,就是这种技术性反思,也多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指导教师很少要求师范生审视自身实践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探究教育实践问题的社会背景,缺乏对理解性反思与批判性反思的训练。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经验没有经过逐级提升的多层次反思,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就很难真正结合起来,教育实践课程的绩效就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破解方略

1.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拓展通识教育的设置空间

当前,无论是本科类还是专科类的小学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模式,都没能有效承担通识教育的重任,因此,要对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地优化,有效拓展通识教育的发展空间。

从通识教育课程内部结构看,本科师范院校的通识必修课程权重占比一般都超过60%,而且政治与外语两门学科的课时占比相当高,极大压缩了人文、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知识的拓展空间。如何在保持现有课程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释放出更大的通识教育空间?一种改进思路是在通识教育课程内部进行整合拓展。有学者提出“可以适当减少外语学分,增设大学语文课程”,“将政治课程进行扩展,扩展到更广阔的历史、哲学、文化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现有的通识选修课整合设计”[9]。另一种思路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进行拓展。这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有广泛的、本质的意义,它是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它必然包含着专业教育,但又超越了专业教育”[10]。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事实上,专业教育中的不少领域都与通识教育重合。譬如: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法律法规、教师伦理、教师职业道德可以与政治理论课程整合;专业技能中的课件制作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与计算机课程整合;至于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文化心理学等,更是跨越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综合性课程。

2.重构专业教育课程模块,扩充儿童专业课程内容

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首先应该要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儿童。日本很多大学突破了传统教师教育专业的界限,以儿童为中心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从儿童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课程内容。[11]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要关注儿童的文化背景与特点,关注儿童学习的类型、特性及其规律,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增设以儿童文化与儿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形成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和儿童专业课程“三课鼎立”的格局。儿童专业课程可根据条件开设小学生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人际交往与儿童发展、小学生心理辅导、小学生学习指导、问题儿童的学习与行为研究等学科知识。学科课程与教师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适应小学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综合性的特点,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强调综合性,进一步充实小学教育专业课程。

3.改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提高实践课程的实施绩效

在课堂中,真正主导小学教师教学的是其实践性知识,而实践性知识则源于职前教师教育中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不断的双向建构。然而,当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仍没有改变“先理论学习后集中实践”的模式。这种分离模式的长期存在有其制度性根源:由于缺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度上的强力支持,一些小学因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往往不愿意接收师范生进校教育实践,导致教育实践模式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推进。因此,要对教育实践课程进行根本上的改革,首先要获取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度上的支持,将接纳师范生进校教育实践纳入小学工作考核的范围之内。其次,与实习小学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共赢关系,从主观上激发他们参与师范生教育实践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形成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模式,将实践时间与实践内容分散于四年或五年的各学习时段中,并注重实践过程的反思。这样的课程模式会使师范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机会及时理解理论,并学会用理论去分析、反思实践,如此循环往复,逐步加深对教师职业的了解,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第四,加强对教育实习的过程管理。教育实习由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带队教师与小学指导教师共同全程管理。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在实习生实习期间进行教育教学的理论指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引导他们对自身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验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构架教学理论与实践体验的桥梁。小学教师对实习生的教学与班队管理进行具体指导,对实习生的实习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与评价。师范院校的带队教师组织协调实习生、实习学校、师范院校之间的关系,以帮助他们适应实习环境,提供支持信息,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第五,将反思渗透到实践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实践反思不是一次性的实结,而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在实践课程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反思形式,如撰写观察日志和教育随笔、组织专题研讨和个案交流、进行案例教学和行动研究等。反思过程中,既强调对教育教学本身的反思,也要强调对教育教学赖以发生的社会文化和家庭背景进行意义性反思。

20多年来,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一直在实践中进行,尤其是实践课程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它毕竟是一门新兴专业,不成熟的地方在所难免。因此,仍然需要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实践、研究与再实践。只有坚持创新性研究,才能将小学教育打造为成熟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

参考文献:

[1]乔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14.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3][4]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5).

[5]曲海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实践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

[6]李其龙,陈永明,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6.

[7]骆琤.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89.

[8]王艳玲.教师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1.

[9]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

[10]易逢荣,曾萍.高职高专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萍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

[11]惠中.日本大学儿童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启示——以日本东大阪大学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0).

Dilemmas in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Curriculum Provision for Primary Education Major

GU Guo-bing

(Nantong Higher Normal Institute, Nantong 226001, China)

第9篇

【关键词】体验性学习;足球教学;教学应用;高效课堂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三批(专项)立项课题“体育有效教学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开展的研究”(课题编号:ZC1336)的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17-03

一、研究的目的

“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行为,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激发学生学习探求的兴趣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达到主动发展目的的前提。”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设计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通过体验而获得的身体认知即是技术动作,从本质上看,技术动作属于认知范畴,它是人类认知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身体认知领域,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体育运动技术,就是通过自己不断地体验并对照教师及同伴的动作,结合自己过往的经验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感知,从而获得新的感悟。

因此,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推进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构建足球校园文化,广州市从2014学年起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程的必修内容。在足球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教学,把学习过程转变成一种体验探究过程,通过“感知――体验――领悟”的学习过程,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掌握动作要领,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探讨体验性学习方式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构建体验性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操作,奠基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推动增城区域足球运动的发展。

二、行动研究法

翻阅与搜集相关资料,研究摘录有关理论依据,用理论指导行动研究。选取增城区某中学2014级1至10班,共477人(男生272人、女生205人)为研究样本,其中以1至5班,共239人(男生140人、女生99人)为实验组;以6至10班,共238人(男生132人、女生106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教学,对照组学生则按传统学习方式教学,以2015学年同期学习结果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了解两组学生之间的差异,论证体验式学习方式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探讨设计体验式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操作,构建体验性学习模式,奠基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时间: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

为了全面了解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在实验之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男生身体素质指标(身高、体重、50 米跑、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1000米跑)和女生身体素质指标(身高、体重、50 米跑、1’仰卧起、坐位体前屈、800米跑)前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t检验,所有指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以确定两组非教学实验因子齐同。

三、体验性学习方式的界定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足球教学中应用体验性学习方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水平与规律,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实践;通过身体练习,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领悟动作技术要点,掌握技求动作。在整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体验,让学生在“再创造”的身体练习中,通过不断地与教师沟通,不断地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纠正、提高,经历了掌握动作技术形成的全过程,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带学生练的形成教育形成强烈的反差。可见,它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从体验和反思中获得进步的教学方式,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既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在价值观上,又重视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

1. 体验性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区别

传统的教学,只需教师讲或教师带,学生认真练习即可,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被动学习,而体验性学习方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发挥主动精神,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体验性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主要区别。(见表1 )

2. 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实施过程

体验式学习方式是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注重参与、尝试、体验、学习掌握动作的全过程,着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精神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1)基本程序:教学的基本程序是感知――体验――领悟。①感知――是指认知体验初步建立动作阶段:教师创设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通过新、旧知识相互关联,产生疑问,进行猜想、假设、建模形成对大脑的有效刺激;②体验――是指体验探索初步掌握动作阶段:学生根据初步的认知,分组自主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动作内容,通过探索体验学习,感受身体练习掌握动作的过程;③领悟――是指巩固提高掌握动作阶段:在分组自主体验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归纳总结、概括评价,让学生验证自己对动作技术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教学原则:建立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精神。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研究结果

(1)实验后两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比较(见表2、表3)。

(2)实验后两组学生在掌握足球技术动作方面的比较分析(见表4、表5)。

2. 研究结果分析

(1)从表2、表3的数据结果可知,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组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组。

(2)从表4、表5结果可知,实验后,两组学生在足球的脚内侧踢球、30米运球绕杆射门和二人脚内侧传接球配合的技术动作测试结果比较,虽两组学生的合格率均为100%,但实验组的学生无论是男生或女生,在脚内侧踢球、30米运球绕杆射门或二人脚内侧传接球配合三项测评中,优、良等级人数率均高于对照组的学生。

可见,体验式学习方式适合于中学体育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行、有效,值得提倡。

五、结论与建议

1. 体验式学习方式是一种高效课堂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体验式学习方式重点强调感知体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身体练习的体验中建立动作感知,使课堂充满活力,适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使课堂练习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有利于增强课堂学习效果,是一种更加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是体验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和激励者,应帮助学生明确要学习什么和掌握哪些动作,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体验练习,组织学生理解教材和有序地学习,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

2. 体验式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体验学习方式始终以学生“体验”为主线并贯穿教学过程,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练习,主动获取知识技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民主与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应用体验性学习方式教学,教师要了解学生情况、熟悉教材内容、精心选择教法,注重培养骨干、有序组织教学,备好课,做好课前充分准备”;同时,由于学生个w的差异,每位学生的体验感受各不相同,这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真实体验,学习评价要以表扬、鼓励为主,才能收到体验学习方式教学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永鸥.创造性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2] 邱伯聪.论“快乐体育”本体理念的体验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6,(1)

[3] 邱伯聪.体验性学习体育教学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

[4] 邓若锋,杨丰宇.试述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学校体育,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