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1 17:08:45
导语:在哲学硕士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研究方法;硕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它上与认识论、方法论相连,下与理论性质、研究问题紧密相关,是保证研究成果科学性的前提和保障。一、学位论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学位申请者根据学位授予要求而撰写的研究论文。它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就是正确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事实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原则、程序、手段、方式和技巧。是保证观察可靠、判断、推理得以正确形成的原则、程序、手段、方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秦宗熙和穆怀中、谢圣明认为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构成,即一般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
首先,一般方法包括哲学方法论、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以及逻辑方法论。其次,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抽样法、社会测量法、典型法等。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最后,研究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即选题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论文写作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采取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是一个硕士研究生写作水平的展现,而方法的运用则体现了作者研究过程中方法原则程序是否科学合理,这也就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分析得出思政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以传统的理论思辨研究方法为主,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意识,缺少相应的实证与量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自陈状况分析
在抽样的华东师范大学2014、2015年30篇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分析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有90.1%的学位论文明确交代论文研究方法。能清晰单列“研究方法”部分并作“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学位论文的比例比较大,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意识在已经比较高,研究的科学性从总体而言呈比较好的状态。当然,如果把自陈水平为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论文判为“合格”的话,那么合格的比例仅仅有37%。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别及其运用情况
总体分析后发现,理论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理论思辨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在3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以文献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60%,排名第一;以思辨抽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硕士论26%,排名第二;比较研究法为主占23%;其余还包括历史研究法、跨学科研究、调查研究等等占有一定比例。此外,100%的硕士论文的是融合两种方法以上的综合方法,融合的方式较为多样。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方法依然以经验研究和思辨研究等传统研究方法为主。文献研究法、思辨抽象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备受青睐,其中文献研究法的使用率100%。新的实证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访谈法等开始进入理论学科领域,使得研究方法更为丰富和多样化。
三、结论
(一)优点。通过分析30篇抽样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方法意识逐渐增强,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发现过去单一的研究方法有所下降,对研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学科层面方法论和原则层面方法论急剧增加,这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出现了多元化趋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研究方法论趋向多元化意味着研究者对研究方法论认识更加深人,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同时,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种类多样性,尽管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整体运用中占比例不大,但从调查结果可以说明研究生们已经意识到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定量与实证研究分析更能确定的各影响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技术的这一层次是研究方法结构体系中与研究成果联系最为密切的层面。一定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最终必然要通过具体方法与技术才能展现出来。
(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在毕业论文中很多人都陈述;了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陈述不够明确,甚至对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是非常清楚,部分论文对研究方法敷衍了事,有的研究生将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当作研究方法。事实上,从哲学和科学方法的角度看,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都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是方法论。如实证研究与之对应的有实验法、调查法等。
定性与思辩研究多,定量与实证研究少。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在研究科学性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定量和实证研究有所增加,但从总体上而言,定量和实证研究还是很少。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研究,用事实情况及真实数据更能有力地证实研究者的观点的文章少。调查数据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中以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这些以叙事性的定性研究为主导,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较多,说明定性研究仍是主要研究方法。虽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重视,定量与实证的方法逐步受到重视,但比较而言,运用的仍然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最常用的定量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差异检验及显著性分析等定量方法在论文中少有出现。
综合上述分析,在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方法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方法意识,培养学生方法自觉,注重开设方法论课程的质量,提高研究质量,重视定量与实证研究,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规范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研究意识,促进思想政教育学科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浩森、潘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J], 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2] 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4.
1.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
2.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
3.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
4.认识语言的经济学属性 李宇明
5.《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交际语言能力框架和外语教学理念
6.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
7.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8.中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之路——语言哲学理论建构之一
9.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综述
10.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
11.“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及服务对策
12.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13.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
14.语言符号观的认知视角研究
15.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构想
16.中国语言生活的时代特征
17.近10年来国外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进展与启示
18.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输出过程
19.语言竞争试说
20.语言服务的概念界定
21.语言类型学视野与语言对比研究
22.语言模因观初探
23.语言模因的主体性与语境化
24.第二语言教育的教师自主性研究
25.中国语境下英语教师语言意识实证研究
26.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
27.领域语言规划试论
28.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问题
29.教师语言的语用分析
30.“语言特区”的性质与类型
31.语言也是“硬实力”
32.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
33.语言的维度与翻译的限度及标准
34.语言接触中语言演变的连续体模式
35.西方语言哲学批判——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七
36.元语言意识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37.我国与周边国家跨境语言的语言规划研究
38.论元语言与外语教师的话语行为
39.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40.语言规范试说
41.哈萨克斯坦的语言政策
42.内容要创造 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
43.城市语言景观研究进展及展望
44.中国“主体多样”语言政策的发展
45.语言与思维关系再认识——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解读
46.人·语言·存在——五问海德格尔语言观
47.二语课程中的语言输出与二语发展——香港高校本科生课程英语写作的个案研究
48.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自动激活
49.国外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进展
50.外语教学中语言意识形成路径研究
51.海德格尔此在时间性思想与语言研究
52.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语言规划研究:问题与方法
53.口语教学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54.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观及其对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
55.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
56.音乐和语言神经基础的重合与分离——基于脑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较
57.关于外语教师语言属性的思考
58.语言产业的基本概念及要素分析
59.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60.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
61.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的相关性分析——以2007年南京城市语言调查为例
62.语言问题安全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研究
63.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
64.语言网络:隐喻,还是利器?
65.商务语言研究的社会语言学视角与方法
66.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为语言哲学之延续——二十九论语言的体认性
67.中国英语学习者公式化语言加工心理机制研究
68.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回顾、问题与展望
69.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
70.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71.语言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72.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
73.“一带一路”与语言互通
74.有关语言经济的七个问题
75.语言能力的多样性和语言教育的多样化
76.语势、家庭学习模式与语言传承——从语言自然接触说起
77.语言资源和语言问题视角下的语言服务研究
78.国际化和英语化——语言政策是一种选择
79.法律语言学、法律语言——兼谈法律英语的特点
80.现代语言教学的十大原则
81.指向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观察——美国“语言教师效能反馈工具”述评
82.语言规划的国际化趋势:一个语言传播与竞争的新领域
83.索绪尔语言学的语言本体论预设——语言主观意义论题的提出
84.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程式语研究
85.二语习得研究与语言类型学
86.汉外语言接触研究近百年:回顾与展望
87.从文化生态视角解读语言衰亡
88.学前语言教育的新取向:重视儿童学业语言的发展
89.“语言体验”的教育学理论研究
90.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的生态位思考
91.《马氏文通》前西人的汉语量词研究——以《语言自迩集》为核心
92.从语言处理的复杂性与高效性看联结主义
93.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在隐喻理解中的作用——以概念与语言形式重合度不同的隐喻句为例
94.语言学习中的元认知研究述评
95.情绪与语言加工的相互作用
96.语言资源与语言经济研究
97.网络用语与语言规范
98.口译过程的两阶段解读——以一般语言理解和产出为参照
99.学术会议英语演讲语篇多模式语言符号意义构建
100.情感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
101.中国法律语言规范化研究
102.论国家语言认同与民族语言认同
103.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
104.语言和音乐:语言认知研究的新视角
105.论语言态度的三种表现
106.语言的定义
107.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108.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二语习得模式研究——环境、学习者与语言的互动
109.双语者语言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加工机制
110.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语言服务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111.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几个问题
112.英语口语能力描述语因子分析及能力等级划分——制定语言能力等级量表实证研究
113.遮蔽与澄明: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114.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115.论“任意性原则”对语言系统的多维度诠释——索绪尔语言本体论研究
116.语言服务的概念系统
关键词:职教硕士,内涵,现状,培养策略,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0年和2002年,国务院分别颁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旨在进一步提升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并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十多年来,全国已建设国家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93个、地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300多个、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8个、教师企业实践单位10个,超过30所院校的113个专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硕士毕业生,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职教人才的培养走进了更高的层次。但是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硕士培养作为一个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新生事物,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二、职教硕士的内涵
(一)中职硕士与职教硕士
目前,国家并未对中职硕士与职教硕士有明确的定义,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所提及的硕士类型,约定俗成叫做中职硕士;本文所讨论的硕士类型在中职硕士的基础上,扩充了其内涵,以下称做职教硕士。
(二)职教硕士的培养对象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各类职教师资培养单位的建立,职教硕士的培养对象范围在逐渐发生着改变。从早期面向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今后可能会逐步包含应届毕业生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和往届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人员。由此可见,职教硕士培养对象今后很可能有两类,一类是在中职学校或企业单位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另一类是直接攻读职教硕士的应届生毕业生。在支持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其他类型的对象参加培养,特别是在企业单位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中职学校兼职教学的往届毕业生。
(三)职教硕士的定位
职教硕士到底属于何种性质的学位,国家相关制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各个培养单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授予制度,大体上有三类。一是采用统考方式入学,经过培养以在职申请学位的形式获得学术学位;二是考虑其服务职教领域的特点,将其与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一样划为专业学位;三是将其看作一种在一定学术领域内的专业学位,即“专业学位+学术学位”的类型。湖北工业大学李梦卿、同济大学陈祝林等学者认为,职教硕士不能够简单地授予独立的学位,而是要根据职教硕士学术型和应用型两者兼有的特点,将职教硕士定位为在职教专业学位下不同应用方向的专业学位;前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周明星等学者更是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制度的构想;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和震博士的调查,分别有70%和80%的学员认为用教育学硕士标准要求中职教师并不合适且需要针对职教硕士设计一种新的学位制度。因此,十分有必要参照教育学硕士学术标准设计一种专门针对职业学校的学位制度。
三、 职教硕士培养的现状
尽管各个培养单位围绕职教硕士的培养要求做出了诸多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暂无标准可依,在职教硕士培养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矛盾。
(一)没有创新的课程设置
由于人们对传统学术型硕士学位的青睐,现在各个培养单位主要沿用传统硕士学位的培养体系,在教学计划上基本采用学术型或专业型硕士所设课程加上几门教育学课程,于是就出现了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无法凸显职教硕士的培养目标和特色;特别是毕业论文设置情况,很多培养单位要求学员按照学术型硕士论文的标准完成。在这种传统思维的导向下,职教硕士培养就很容易走回学科培养的老路。
(二)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随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职教硕士学员的内涵将会发生很大改变,这就使得职教硕士学员在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年龄、来源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目前,许多培养单位依然在沿用面向普通硕士的教学方法,且很少根据培养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同于普通的学员,职教硕士学员一般是来自中职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具备一定的职称、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但是其科研能力、专业基础等方面的水平都参差不齐。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员主观能动性,兼顾不同学员之间的层次差异,让水平相对较高的学员尽早参与课题的研究进行自主学习,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员通过教师讲授、指导阅读、合作进行课题研究等学习方式,尽快提高专业素养与科研水平。
(三)难以体现培养特色
为中职学校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是职教硕士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职教办学的需求所在。这就要求职教硕士除了提升专业领域的技术水平以外,还需要对职业教育学相关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并且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实操、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能力。但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双师型”的特色很难体现在职教硕士教育中。首先,由于受到教学方式的限制,职教硕士的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其次,许多培养单位并不注重学员取得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最后,一些培养单位特别是非师范类高校,无法提供足够的职业教育学方面的师资。
(四)突出的工学矛盾
从培养单位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要求职教硕士学员能够进行脱产学习,较为系统地进行课程的学习;但是从学员的原工作单位角度来看,为了减小脱产学习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影响,就会希望学员能够尽可能缩短学习的时间;从学员本身立场来看,即使自己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但是由于原工作单位的需求,也不得不顾此失彼;那么上述情况就会引发非常突出的工学矛盾。考虑到职教硕士培养的特殊性,所有培养阶段的安排必须灵活且能够相互协调,既可以根据培养需要进行集中上课,又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在保证学员具备充足的课程学习时间的同时还能满足原单位的工作安排。
四、职教硕士培养策略探析
职教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暴露出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方案前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策略,减轻甚至规避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一) 重视专业化的技能水平
1、凸显课程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更好地提高学员的职业技能是职教硕士培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果中职学校教师未能掌握娴熟的技能,其学生也就无法掌握良好的操作技能。因此,学员必须意识到,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自己要先熟练甚至精通,并积极向“产学研”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转变以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求。那么在职教硕士培养课程的设计上,需要根据各个地区产业化的特点以及各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情况,适当开设由相关行业专家授课、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且专业性较强的实践课程,以此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2、重视实际教学技能的提升
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并非师范类专业毕业,造成教学理论、经验、技巧缺乏的现状。那么在职教硕士培养过程中,应当侧重提高学员的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技巧。通过各类观摩实践的机会,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反复揣摩教育教学技巧,使学员能够正确了解自身教学工作的缺陷,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研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以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培养注重教学研究的习惯。
3、设置实践性强的培养模式
教师、企业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职业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关系,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技能应与企业实际需求相一致,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这就需要在高层次的职教硕士培养过程中,设置与经济社会实际紧密相关并具备一定前沿性和前瞻性的课程内容,并针对各个不同产业区域和不同中职学校的特点,完善符合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
(二)传授系统化的理论知识
1、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的标准要依照研究生教育
职教硕士理论知识水平和质量相对较低的现状,不利于其职业生涯以及职业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职教硕士的培养要与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同样地从严要求,以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去提升职教硕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其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来要求学员完成培养过程中的所有课程,督促学员认真学习相关课程;其二,高标准要求学位论文,使得学员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工作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进行理论实践,从而提高学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在整个职教硕士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严格进行教学管理,保障学员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
2、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要靠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
与传统学术型硕士的要求不同,职教硕士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习得较为全面并且实用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因此,必须围绕中职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打破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禁锢,做到全面完整地进行课程的设置。职教硕士的专业必修课要尽量包含本专业所需的重要课程;而选修课则根据学员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等具体情况灵活开设,尽可能满足学员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出专业知识面广的中职教师。
3、深度的研究保障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具备良好的教学创新和研究能力,是职教硕士培养的深层次目的,这要求学员在培养期间开展对本专业领域深度的研究,借此提升自身的理论层次和水平,形成用研究者的眼光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实施实践化的学术要求
1、侧重应用型的学术培养目标
与传统硕士培养目标不同,作为职教硕士培养的重要任务,学术研究能力须向应用型方向发展。学员在培养过程中,不仅仅要学习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更需要学会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工作当中,深入企业调研,紧密围绕企业的需求展开教学活动,并善于利用理论知识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使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包含在专业实践中,增强学员的学术研究能力。
2、坚持充分的学术实践
能否为专业领域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实用的设计和解决方法,是职教硕士学术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保证。学员在学习期间,需利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实际操作与学科理论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在实践中学习,在问题中思考,在矛盾中发展,进一步提高自身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学术实践能力。
3、保证实践型的学术内容
职教硕士的培养在强调理论实践和技能实践的同时,还需注重以本专业应用性的知识为基础。培养单位根据相当一部分职教硕士学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这一特点,制定突出应用性知识的教材和教学计划,提升其应用性知识水平,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基础,创新培养方式,并要求学员重视应用性知识的习得,促使其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并解决应用性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员的学术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
五、职教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一)国际职教硕士基本培养模式
美国Kentucky大学为中职学校管理人员设置职教硕士学位,通过学习“职业教育组织与哲学”、“从教人员管理与监督”等相关课程,修满24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或者修满30学分仅撰写学习报告就可获得该学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针对职教师资的硕士学位应定位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硕士”,并提出课程设置应包含“教育学”、“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TVET)”、“职业学科学习”、“职业学科及其教学法”、“毕业论文”和“实习实践”等环节。悉尼理工学院Simpson教授提出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回到相关高等院校进行1-2年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的“返回模式”,德国则采用达到“二次国家统考”要求后再获得职教教师资格的“双元制”模式。不难看出,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集群,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职教硕士培养模式。
(二)我国职教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基于前面对职教硕士内涵和现状的梳理以及培养策略的思考,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教硕士的定位和培养课程框架的要求,尝试构建职教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双师型”人才是职教硕士培养的基本目标,是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体现。职教硕士主要面向中职学校的优秀中青年专兼职教师,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高水平教育训练,囊括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原理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关领域职业观、职业道德观等要素,使之培养成为符合地域社会经济特色的“双师型”人才。
2、培养对象
国务院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中职硕士的主要培养对象为中职学校在岗专任教师或教育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之上,职教硕士培养对象的范围可进一步扩大,鼓励具备一定企业实践经验并在中职学校兼职的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是毕业后有志投身职教事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采用推荐入学和培养单位自主招考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培养对象。
3、学制与学时
为了有效避免突出的“工学矛盾”导致在职学员难以对学习时间与工作时间进行有效协调的问题,首先,设置弹性学制,培养时间可以在3-4年之间,保证有半年或一年时间脱产或者半脱产到培养单位集中上课;其次,撰写学位论文阶段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工作边工边读;最后,实践环节可利用寒暑假进行安排;以此保证学员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并且与原单位具体工作不相冲突。
4、课程设置与学位授予
课程设置要兼顾培养对象的职业背景和专业要求,设计“5+4+1”的课程模块分布结构,即“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模块(占50%)+教学实践和技能实践课程模块(占40%)+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模块(占10%)”。 “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模块包含公共课程子模块(外语学习、科学技术与方法论等课程)、职业教育基础子模块(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职业教育过程设计子模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职业教育管理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子模块(职业教育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以及含相关专业理论课的专业技能领域课程子模块;“教学实习和技能实践课程”则包括教学实践子模块和专业技能实践子模块;特别要指出的,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模块里面,要求学员要对入学前职业资格水平进行提升或者获取培养单位认可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学位的取得与课程密切相关,有两种方式获取:一是完成上述课程并撰写选题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结合的学位论文,并能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二是在完成上述课程基础上,再加修若干选修课,撰写一份学习报告并通过包含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技能实践等要素的面试考试。
5、教学方式及质量监控机制
由于职教硕士培养对象具备十分鲜明的职业背景以及较为复杂的特点差异,因此在确定教学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在教学时段方面,采用较为灵活的“集中上课+分散挂职”的方式;在课堂授课方面,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学习指导方面,采用校内理论导师加校外实践导师的“双导师制”。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同样也是职教硕士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依靠严格的过程管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职教硕士培养的质量。这就需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稳定充足的导师队伍,并结合培养单位相关制度做好招生、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监控与管理,规范和严格学位授予质量标准。
六、结束语
为了职业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必须进一步定位职教硕士这种特殊学位的性质与名称并明确其培养目标,结合现存的学校、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等三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职教硕士培养模式,在招生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加强职教硕士培养的质量监控力度,加速完善评价体系,为中职学校培养更多优秀的“双师型”人才。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cul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
Liao Jing-jing, Li Hong-bo, Li-ke, Lian Zhi-ping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GuangXi GuiLin 541004)
Abstract: A high level of Teaching Staff in Vocational schools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of Running.In recent years,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 grows better,but related work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s a new thing,some urgent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during culture arises.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faced at this stag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combed the connotation and Current Status of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attempted to put forwar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 strategy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formulated the cultivation mod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master which lin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Keywords:Themaster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present situation, cultivation mode.
参考文献:
[1]郁道银.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总结报告[R].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2009年工作会议,2009-6-11.
[2] 李梦卿,张碧竹.中职硕士培养:技能专业化、理论系统化、学术实践化[J].职教论坛,2010.34:4-8.
[3]刘晓.论目前我国中职硕士培养的十大矛盾[J].职业技术教育,2007.25(28):57-59.
[4]董桂玲,黄旭升,周明星.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制度设计与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26):29-31.
[5]乔章凤,周志刚.中职硕士培养制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3-25.
[6]祝士明,李宁,周明星.对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6:19-20.
基金项目:2011年全国教育学科教育部重点课题(GJA114012)、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度职教专项重点课题(师政科技[2011]7号)、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青年专项项目(QNYB13039)。
就亲友的期待而言,我应当去律师事务所、去机关或者出国。从六岁上小学开始当学生一路过来,评判我个人价值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考试与得分。所以我思考的问题大多关注是什么,即标准答案是怎样的,而很少放在为什么上。
即将进入社会,我发现自己的身份不再是学生。过去事事都有标准答案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很多人生选择如果不问个为什么,你就无法为它找到合理性基础。
比如有的朋友告诉我,他要留在北京,要通过奋斗在北京有车有房,我便疑惑,要有车有房,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大的机会成本在北京实现这一在任何三线城市都能实现的目标?
连续问了无数个为什么后,我开始畏惧每天挤两个小时公交车上下班的律师生活。也畏惧循规蹈矩的公务员生活,最后简直不知道自己去干什么好。
让我想通了的几件事
持续了大半年后,我想通了。因为这么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我去驾校学车,和驾校的教练聊天,对话如下: 教练:你们大学生都好找工作吧?
我:嗨,不好找啊,形势不好啊。
教练:你们一毕业出来工资水平大约是多少?
我:七八千块差不多吧。
教练:嘿!那工作还不好找啊。我才小学毕业。觉得全国就业形势好着呢,到处都是工作机会。这也是我图舒服,当驾校教练,原来开出租挣得更多。就是我啥也不会,去工地搬砖。还一天三百块管吃饭呢。怎么工作不好找呢!
这件事情让我豁然开朗,如果找工作的定位仅仅是谋生手段,那我发现我的谋生手段有一万条,而绝不仅限于那么两三条。当然,道理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就像北大的那位卖猪肉的校友,哪怕已经做成企业家了,演讲词还是要一个劲地说对不起母校,给母校丢人。人毕竟是群体动物,都得在乎家人、周围人的期待和目光:是大学生,就得做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对我触动更大的一件事,是我的导师吴志攀先生给我的教导。我在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里面,曾写下这样一段话:
“无论未来如何,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体验过程而非结果,生活着而不是生存着。纵使将来去扫大街。若能获心安,也是人生大温拿(温拿――英文“winner”的音译,意“赢家”)。”
结果先生看到以后,批评了我。他告诉我,环卫工人和其他职业一样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通过这件事情,我读出来了事情根本就没有“是大学生做的”和“不是大学生做的”的区别。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做好,用心去做,最后都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
我的另外一个顾虑是,学习了六年的法律,却从事和法律没有关系的工作。好像有一些浪费。很快我也想通了,法律在我看来,除了具体的条文,背后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和思维。用一种思维去做事情,我觉得行业就不一定有限制了,就像互联网思维,你可以拿它去做互联网,也可以拿它去做金融、房地产、餐饮。这样看来,假设世界上有一种法律人思维,那我拿它来做餐饮,似乎也可以。
我的理想是开一家餐馆
心理负担卸下得差不多了,我开始问我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
其实一直以来我有个理想,就是去开一家餐馆。就像《寿司之神》里卖了一辈子寿司的二郎,因为尊重职业。所以获得他人的尊重。
我究竟想开一家什么样的餐馆?我本科时已经经营过两家小餐馆,开小餐馆的经验是有了,这一回能不能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不得不提的是,雕爷牛腩、黄太吉这样风头正劲的用互联网思维操作的餐厅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与启发。但在实地吃过雕爷百元一碗的牛腩饭和黄太吉十几块钱的煎饼果子后,我却发现两者运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只是通过强营销提高了顾客的期待,却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善顾客体验,同时顾客还需要为营销成本付账单。
互联网思维做产品本质上是一个快的、爆炸式的东西,而餐饮实际上是一个慢慢积淀的东西。这两者综合在一起,快慢之间,容易脱节。
在餐饮业和互联网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我认为关键在于卖什么产品:有没有一种容易标准化操作、能够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口味、蕴含了我们文化传统与内涵的食物?
最后,我想到了常德牛肉米粉。米粉是南方人的一种主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和北方的面条对应。在我的家乡常德,米粉被当作每天早餐的主食,常德的大街小巷都布满了米粉店。
除了色香味俱佳,更重要的是,常德米粉的准备工作主要在前期,牛肉、牛骨汤需要提前十小时熬制好。而等到真正操作的时候,从煮粉到出餐,全部过程不超过30秒。长时间的熬制,复杂的配料。是中餐的灵魂与哲学,但极快的出餐速度,又使得这种食物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标准化操作的可能性。如果说有人可以把煎饼果子、肉夹馍经营成中国的汉堡和热狗,那我想米粉最终被经营成中国的意大利面,也可以展望。
做米粉做成一门艺术
我最终下了决心。从2014年2月份开始筹备,回到常德,走街串巷地吃遍了常德的每一家米粉店。
最后。我和同伴选了一家口味最正宗的米粉店,经历了拜师、学艺一系列的过程。又进行了标准化提炼,最后才制作出几张配方。
2月中旬我回到北京,开始找门面。最终蜗居在了环球金融中心。4月4日,我的“伏牛堂”正式营业。
“伏牛堂”是我一个小小的试验平台。在这家店里,不设服务员,我们摆了三个垃圾桶。顾客用完餐。自己收碗.将垃圾按照残汤、塑料碗、筷子纸屑的顺序分类丢进去。作为一起履行环保责任的奖励,我们则回馈一份水果。这个试验对我们而言。意义十分重大,我希望探索一种店铺和顾客双赢的模式来做这件事情:一方面通过垃圾分类保护了环境,一方面顾客享受了餐后水果,而店铺则节约了人工。
或者未来这家店能够像美国的快餐店一样。只需要一两个人就能搞定。节省出来的成本,用于提高员工待遇,为员工提供培训、职业发展。如果能够形成模式,或许餐饮业会慢慢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让做米粉成为一种艺术。
关键词:中职院校 德育课 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73-01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等职业学校则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它所开设的德育课包括四门课程,分别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成为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功课,而当前形势下,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笔者认为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1 中职生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
1.1学习目标不明确
中职生对于学习的意义认识不明确,缺乏一些具体的目标,甚至很多同学存在着得过且过的心理。而导致这种状况的很重要的原因是,中职生对未来感到渺茫。中职生学习目标不明确,造成学习兴趣较低,存在厌学情绪,缺乏学习动机。奥苏伯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是一种单向性关系。”动机强的人对学习的需求比较强烈、求知欲旺盛、学习就会更加自主自觉。而我所执教过的学生就有着以下情况: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目的很不明确,有的是在家长的压力之下,(家长认为要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够能养活自己),有的只是打算来混一张文凭,有的是来认识朋友等等。这些学生本身就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他们的学习往往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老师或者家长给点压力,他们就学习一下,甚至有些学生完全不愿意学习(上课不听、作业不做)。正因为如此,他们一点求知的欲望都没有,那么以消极的状态来对待学习也就可以理解了。
1.2不懂得如何寻找原因
很多中职生在中学时期对于基础知识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很多人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而这些,不仅不利于中职课程的学习,而且学习上形成的挫败感降低了他们学习,无法合理归因,往往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容易灰心,觉得就算努力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极容易会出现无助感,尤其是对于德育课的学习很不情愿,有的甚至会采取逃避的方式。
1.3自我评价较低
由于受到家庭和教师评价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对自己的评价较低,他们会觉得自身并不是“学习的料”,不适合在学校学习。而职业学校中部分教师的错误宣传也是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比如有的教师就明确告诉学生:你们不适合理论学习,更适合动手操作。这种看法和观点已在职业学校教师观念中有很大的支持者,并且教师往往会用多元智能理论来为此观点辩护。多元智能理论是正确的,但不要将其明确告诉学生,中职学生可塑性强,我们也无法肯定他们是否适合学习。这也是学生自我评价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强化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众所周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同时也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德育课教学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会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起着重要作用。
2.1德育课教学不仅是“说”,更要注重“做”
课堂中,教师单一的讲授,显然不如讲授和实践并用的效果好。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这样在课堂中得到的体验自然就深,德育课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能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动心、动情。当前德育课教师已经能够到多让学生“说”,我们接下来关注的是让学生去“做”。
2.2不仅看重教学结果,更应动态关注过程
教材呈现的给我们的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它以定论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不是知识发现的过程。知识除了结果性知识外,更多的是过程知识。因此,我们会应用的启发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深化知识的理解,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不仅如此,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享受努力带来的乐趣,容易产生强烈的内在动机。
2.3重视合作学习
大量的数据表明,合作的学习环境比竞争的学习环境更利于学生的成长。合作学习多样化的分组形式,使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合作与交往中获取知识,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取得学习效果。在合作学习的条件下,评价机制是对于整个小组的表现,而与此同时,个体之间的评级就会淡化,这样小组失败时不会导致成员对自身能力的低估,而一旦小组成功,个体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还会提高。研究表明,小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低成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可以使高成就学生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自我意识,强化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吴昊.中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研究[J].职业,2014(20):32-33.
[2]吕彦斌.中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14(6):92-95.
论文关键词 体育权利 大学生 途径
一、体育权利的概念及内容
现代法学的核心是权利,着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法学即为权利之学,作为一门法学学科的体育法,也必然会涉及体育权利这一核心概念。体育权利是体育法学的一个基础问题,而具体何为体育权利,其概念界定出现在各种文献中,各种观点均有。比如陈华荣在《我国体育权利概念认识:困境与发展》一文中,对体育权利做了如下界定:“广义的体育权利包括所有在体育运动中产生或与体育运动相联系的权利。狭义的体育权利是指社会认可或法律承认的,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参加体育竞赛、接受体育教育、享受体育生活的资格和可能性。”方燕在其硕士论文《体育权利及其法律保护研究》中指出,体育权利可分为明示的权利和推定的权利,前者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中所规定的优先录取权等,后者则是由宪法等法律所规定公民所享有权利的推定或引申权利。刘毅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也对此做了描述,这三位学者在其论文中详述了各个专家学者对体育权利的看法。此外还有很多学者都以自己的观点对体育权利做了认定,在此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在众多对体育权利的界定中,笔者认为胡冠佩等在《体育法的权利制度及其完善》一文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这部已经颁布17年的法律中的规定来限定体育权利更符合我国的现实状况。《体育法》在第一章总则中规定了了发展权、管理权与参与权三项基本体育权。其中,第二条指出国家要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第三条进一步说明除国家自身要发展体育事业外,还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兴办和支持体育事业,这是体育发展权;第四条则指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需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此为体育管理权它属于公权力范畴;体育参与权是指权利主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三种权利中,可以说体育参与权是《体育法》立法之重点向所在,因此除在第一章总则的第二条明确体育工作应全民参与之外,接着在第二章至第五章中又进一步详细规定了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社会团体中的体育发展权和参与权等权利内容。
二、大学生体育权利保护现状
大学生的体育权利应当是一种能力或资格,即大学生依照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事务中,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能力。大学生的体育权利主要体现在《体育法》第三章的学校体育中,在这一章中,规定了学校应当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必须要开设体育课,学校应当为学生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创造条件;为使学生的体育权利能够实现,学校要配备合格的体育教师,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配备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还应当建立学生体格健康检查制度,加强对学生体质的检测。体育权利实施的主体是学生,体育权利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学生的自主意识,而我们目前的现实是,学生对自己体育权利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我曾经问过我所教授的某一班的学生这一问题,知道大学生有哪些权利吗?学生能够回答出我国的教育法中所规定的权利,但当我问什么是体育权利吗?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不知道。由此可知,体育权利在大学生中间仍然是一个新名词。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愿意上体育课,因为体育课很无聊,没有自己喜欢的运动,也不会自觉地从事课外体育活动。
目前各高校都按照体育法的规定安排有体育课来保障大学生的体育权利,也有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来保证体育课程的开展,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体育课只是运动课,却没有学习体育法律法规的课程,包括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内,都没有意识到学习体育也有法律的保障;第二,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配备不够齐全,只是用于体育课教学,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第三,因为学生意识的缺乏,没有学生感觉自己的体育权利受到了侵犯,大部分学生不认为自己有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权利,而是服从老师的安排,而且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机会很少。要想解决这些缺陷,需要加强对学生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对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的管理,转变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使他们的体育兴趣与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推动体育权利实施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三、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之途径
如何能够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我认为,除了各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体育课来加以保障学生的体育权利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如下几种途径:
(一)充分利用学生社团,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目标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目的是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并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社团多种多样,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学生社团的建立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组建学生社团的目的是活跃学校的学习空气,提高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引导学生成立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社团,以交流思想,增进友谊。每年可以根据学生社团情况组织一些社团比赛,提高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使学生社团成为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的有力武器。
(二)合理利用学校体育馆,加快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效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举行。这些体育赛事仅仅是一个短期事件,但为了使体育赛事能够完满举办完成,每一次的体育赛事都会建设一些保障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目前几乎各个高校都有了自己的体育馆,而赛事结束后,体育馆的使用问题就成了高校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因此,可以结合学生社团以及学生兴趣找出能够合理利用体育馆的方式和方法,使学校的体育馆不至于闲置下来,而且也能够使大学生的体育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比如中国农业大学的场馆,在奥运会赛事结束后,就得到了充分而合理的利用,目前农大的体育馆已经成为了体育与艺术教学的重要课堂,可以说除了周日外,每天的课程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关键词]医疗救助 人文关怀 社会工作实务 伦理困境 临终关怀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52-02
2013年12月,在“中国医院社会工作及志愿者服务工作研讨会”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管理局副局长周军指出疾病治愈需要医疗和人文关怀,而医务社工恰巧在政府指导、政策支持、行业推动、社会多方参与之下,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能够以人性化救助对社会民众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实务领域,医务社工面临着多样的伦理困境,以往的研究往往讨论保密忠诚的困境,而较少关注医务社会工作者内心处理的困境,本文试图从社会工作伦理视角对医疗救助困境加以探讨,分析其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指在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机构中在社工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解决因疾病而产生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增进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和保护意识,缓解因医疗而给患者、家属和社会造成的压力。简言之,医疗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是协助患者填补医疗缺口,消除因疾病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个人发展。与其它介入疾病相关问题的方法,如医学诊断康复等不同之处在于,它有着独特的价值观、系统的、理论基础、专业的工作方法。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心理辅导不仅包括一系列专业性的医生诊疗活动,还包括一系列与诊疗活动配套的社会工作过程。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层和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炸,医务社会工作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医疗救助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
医务社会工作最早出现在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正式建立医疗社会工作制度。美国早在1894年纽约ThePostGraduate医院就首先聘用社工在小儿科服务。1905年,卡波特(Cabot)医生超前、敏锐地意识到整体医疗理念和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识到社会工作者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卓越贡献,认为社工是临床医生的“专业伙伴”,他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聘请首位社工,标志着美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正式诞生。如今在美国,几乎所有医院设有社工部,医务社工根据医院规模按比例配置,和医生护士一样是医院的正式雇员。
中国自1921年美籍医疗社会工作者I.浦爱德女士在北平的协和医院首创社会工作部后,全国各大医院先后成立此类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中国在各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系里,增设社会医疗研究所(室),或在各类医院、社区中开展医疗社会工作。在台湾,平均每100张病床就有1名医疗社工师。1964年香港地区正式成立医务社工会,开展一些医务社工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983年在一些公立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医学康复机构中建立社工部。医务社工对病人的精神心理、社会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估,建立个案,解决病人的问题。注册医务社工由社会福利署康复及医务社会服务科管理,为香港的病员及家属服务。与美国、台湾不同的是,香港的医务社工并不隶属于医院,而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为病人服务。世界各对医务社会工作者都要进行资质认定,法律上承认这个职业方向,促进了医务社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2、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实务领域,理所当然地遵循着社会工作地一般价值理念和专业原则“人道主义,助人自助”,而医务社会工作者专注于健康医疗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支撑。
(1)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根本进行社会工作服务,在服务中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帮助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2)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帮助解决患者同疾病相关的心理和社会性问题,提供社会支持系统,通过人际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3)具有全局观念,将患者置于家庭,社区,社会层面去考虑。
(4)不断澄清个人的价值观,不断深化自我了解,在服务实践中更加认同自己的工作价值。
3、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建立在系统的理论基础上,以理论知识指导专业化活动。
(1) 疾病的社会学观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帕森斯认为疾病是社会偏差,倡导全面健康观点。
(2)危机调适理论
当人遇到突发事件或者问题未能立即得到解决时,便陷入了危机状态,急需进行调适,以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得疾病不威胁社会的良性运行。
二、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
实践都在潜移默化地受着价值观地影响,而一旦所处理的事情与价值观冲突,就会直接引发伦理困境,“所谓伦理困境是指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而伦理困境分为以下几种:
(1)由忠诚的冲突引发的伦理困境
医务社会工作者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需要站在医院的立场考虑问题,另一方面又要为患者的权益着想,当两者利益发生冲突时,医务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经过周密考虑后做出抉择,忠诚于哪一方?
(2) 由“患者知情权”导致的伦理困境
(2)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各方面的医疗服务信息,同时也要尊重患者对医疗过程的参与,维护患者对病情的知情权,而有时医方不会向患者提供完整的诊断报告,或者是为了保持患者治疗的信心,不得不隐瞒一部分实情。
(3)由“患者自主决定”引发的伦理困境
“患者自主决定”是一个基本伦理原则,来源于生来的尊严,我们在处理医务社会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鼓励他们决定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4)由先进技术引发的伦理困境
克隆、人工授精、试管婴儿、代孕等先进技术给人类现有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伦理道德和亲属关系带来巨大的冲击。
三、个案研究
本部分将以本人介入的一次救助个案为例,分析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困境。
1、调查立案
当事人小杰,男,1岁2个月,外来务工子女,患先天性心脏病,脑瘫。父母均为农民工,薪酬待遇较低,并另有一女,小学三年级,小杰出生后,20天左右因发烧住院发现心律不齐,随后在4个月大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花掉父母全部的积蓄,8个月左右因发烧引起脑部感染,被确诊为脑瘫,由于经济原因,基本治疗后回家休养,出现发育停滞现象,5月接近尾声时,小杰严重抽搐,高烧不退,无法治疗,遂通过社工联系到了我们。
2、社会诊断与治疗
安排小杰入住广州市儿童医院,在入院初步检查后,被告知孩子患有罕见代谢疾病,治疗意义不大,且确诊该病需4万左右,后期维持生命费用是一个无底洞,对于父母来说,无疑是一辈子的负担。住院期间,我一直陪伴他们,约见主治医生,协助照顾患儿,并求助相关公益组织,以及知名教授,得出相关诊断评定。
在相关医疗评定及建议下,我与父母进行了多次交谈,谈论话题涉及到治疗费用、资助款项、诊断方式(腰穿lumbar puncture等对患儿创击比较大的技术手段)、治疗周期、亲属遗传、家庭生活等方面,帮助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分析解释医疗报告,检查医疗清单,做出客观的利弊分析。
最终此项个案由医疗救助转换为临终关怀和家庭社会工作。因为医疗技术的限制,不得不放弃治疗,因此,服务核心转移到心理支援方面,服务对象扩展到所有家庭成员,姐姐的成长、父母的劳动、家庭的生活等都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点。
3、结案
于6月2日办理出院,父母能够正视孩子的生死问题,回家后,与我保持常规联系,汇报孩子情况,我根据短信做出反馈,让患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享受到一定的关怀,同时注意父母情绪的安抚,帮忙解决患儿离开后,父母回归社会的问题(由于患儿长期需要照顾,母亲在家照顾无工作,父亲也无法正常工作,家庭月收入只有1500元,除生活所需外还需要供姐姐读书),联系一些维护劳工权益的机构,以期解决父母再就业问题。
4、伦理反思
首先,此个案属于一个过渡性个案,在服务过程中,时间和广度发生变化,由单纯的医疗救助个案变成了涉及临终关怀和家庭救助社会工作的混合个案。因此,也面临混合性的伦理困境,作为一个救助者,本着人道主义的理念,却不得不因为医疗限制,而放弃救助,感觉到希望和失望并存的一种无力感;是否要陈述自己的价值判断,是否有影响患者及其监护人自主决定的嫌疑;是否需要转变,以适应个案的发展,提供除医疗救助以外的其他服务。
四、总结与反思
医务社工在医疗救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倡导、教育和服务提供的作用,而医疗救助也是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的重要领域,首先要营造医疗机会平等的氛围,其次要将“患者”这一弱势群体去标签化,最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功能恢复。
医务社会工作通过陪伴和服务,使得案主获得内在心理的调适和满足,满足个人的需求,促进病人康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发挥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个医务社工,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在病魔和医疗不公正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向患者、家属以及社会传递正能量,在面临伦理困境时,能够根据价值序列做出最佳选择,这一序列为:(1)保护生命(个人和社会的基本生存需要);(2)维护独立性、自主性和自由;(3)营造平等的机会;(4)提高生活质量;(5)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隐私权;(6)讲真话,并开放所有的信息渠道;(7)根据自愿接受的原则行动。
总而言之,医务社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作领域,而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不同程度上会遇到伦理困境,并需要根据个人知识和能力、实践环境、患者情况做出伦理抉择,这要求医务社会工作者要在正确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受助对象和服务效率与效益做出综合评估,结合多方案例,与专家商讨,做出科学合理决策。
参考文献
[1] Frank Loewenberg ,Ralph Dolgoff. Ethical Decision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M].New York:F.E.Peacock,1988:5.
[2] 安民兵,医疗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方法及其前瞻[J],卫生软科学,第20卷第6期.
[3] 郭永松,吴水珍,张良吉,骆啸,张晓红,美国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状况及启示,中国医院管理,第29卷第2期.
[4] 马洪路,医疗社会工作个案研究[J],社工方法.
[5] 马洪路,医疗社会工作个案研究――刘某个案工作报告[J],社会工作个案研究,2008年第一期.
[6] 雷 默.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 [ M ] . 包承恩, 译. 台北: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0年11月.
[7] 秦 燕.医务社会工作[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7:57.
[8] 孙建丽.论医务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冲突和伦理困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9月第29卷第9期总第364期.
[9] 宋欢欢,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介入及反思――以深圳市R机构公益项目为例,华中农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内容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9―0029―05
可视化利用人们对图形快速识别的能力,将事物转化为形象化的视觉表征形式,以便于信息传播和大众解读。“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提高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的知识传播和创新中的作用。”然而,目前视觉表征设计制作中,为图形而图形或为可视化而可视化的形式主义并不鲜见。或者视觉表征太过简单,不能表达知识;或者视觉表征信息量过大,学习者无法解读。因此,在知识可视化过程中,必须避免只关注工具或工具先行的定势。
“凡是学说都必须从它所处理的题材开始时开始。”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属于视觉文化研究的范畴。“视觉文化研究的本体理论问题为:针对文化艺术的形而下即具体的外显样式,探究其可能达到的形而上即所表达的内涵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那么,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研究同样要关注视觉表征与知识内容的关系。
一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与知识内容的关系分析
“为了深入探索视觉文化的表达样式与意义内涵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视觉文化研究综合应用了符号学、现象学和视觉心理学等理论工具。”同样,对于视觉表征的表达样式与意义内涵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从符号与知识的互动关系中展开。
符号是知识的载体。具体的符号是所表达知识的外壳,而所表达的知识则是符号的内涵。因此,研究符号问题的关注点至少应当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符号所表达的知识是什么和怎样用符号来表达知识。前者是符号的指代功能,后者是符号的内容建构方法。在应用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表达知识时,不仅需要明白“表达什么知识”,还要掌握“怎样表达知识”。
1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指代功能:表达什么知识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并不是无涉的单纯形象,还关涉自身之外的事物。它的指代功能表现为在知识活动中,视觉表征的属性、结构等因素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知识,使知识发生变化并和知识融合在一起。
“从创新的角度看,创新不同于发明只是采取理论形式、技术或样品形式存在,而是要使发明进入物质资料生产与社会关系生产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用,在某个方面、某种程度上改变社会生活。”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创新也不同于知识只是以新的视觉表征形态为标志,而是要使新的知识形态作为创新资源和要素,促进知识传播,改革知识教学。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指代功能侧重于视觉表征能够表达什么知识,即强调视觉表征对人类知识实践活动的支持和改进作用,并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在知识可视化推动下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革;关注的焦点多是视觉表征促进知识传播创新的可能效果,较少针对赋予视觉表征知识内容的方法策略。
2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内容建构:如何表达知识
在知识可视化中,并不是所有的视觉表征都能应用于知识传播与创新中。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内容建构不仅能够淘汰旧视觉表征、发明新视觉表征,更重要的是使视觉表征在不断的发展、改造和革新中逐步完善,更好促进知识传播创新。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内容建构侧重于探讨如何表达知识。由于知识活动的复杂性以及认知对象的需求,视觉表征的属性、结构和形式等方面必须进行改造和重塑。为此,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内容建构多关注知识可视化期望的变革所发生的途径和方式,重在探讨赋予视觉表征知识内容的方法策略。
二 知识可视化中已有知识分类的梳理与分析
知识可视化的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获取、内化、转化、交流、应用、传播和创新。运用视觉表征将知识可视化时,必须考虑知识的类型属性。不同角度的知识分类对视觉表征应用产生不同影响。
1 知识可视化中已有知识分类的梳理
“分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存在许多不同的分类准则。运用不同的分类准则,将导致不同的分类结果。”在目前知识可视化领域中,知识分类主要有以下方式。
(1)根据不同主体分为:群体知识和个人知识
美国知识可视化专家EpplerM・J・和BurkardR・A・认为,“知识可视化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研究视觉表征在提高群体之间知识传播和创新的作用。”而赵国庆则认为,“知识可视化的实质是将人们的个体知识以图解的手段表示出来,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2)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1983)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肖文(2009)在硕士毕业论文中,依据知识的内容特征,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并分别探讨了不同知识表达中视觉表征设计的方法。
(3)知识符号能否表达进行分类: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赵国庆(2005)认为,“知识可视化是知识‘制品’到显性的物理知识制品的转化图,也即把内隐的和隐性的个体知识转化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外显知识。”
而王朝云(2007)则认为,“知识可视化不但要将隐性知识外显化,还要将外显知识生动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知识在群体间的传播和创新。”
(4)从经济应用的角度分为: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
赵国庆(2005)提出,知识可视化的知识分类可以从知识经济应用的角度将知识分为4种: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识(Know-what)、知道为什么的原理知识(Know-whv)、知道怎样做的技能知识(Know-how)和知道谁有知识的人际知识(Know-who)。
(5)按照学科知识:英语知识、政治知识、数学知识等
知识可视化中,结合应用学科的需要,可以将知识分为英语知识、数学知识、语文知识等学科知识,并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探讨视觉表征如何设计,可视化工具怎样使用。目前,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多种视觉表征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政治、化学等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中。
(6)其他分类:描述知识、程序知识、经验知识和个体知识
周宁(2007)提出,“在一个知识可视化框架中,对一个有效的知识传递,要注意以下三点:知识的类型、接受者的类型和可视化的类型。”㈣在这个框架中,区别了五种知识类型:描述知识(Know-what)、程序知识(Know-how)、经验知识(Know-why)、定位知识(Know-where)和个体知识(Know-who)。
2 知识可视化中已有知识分类的分析
可以看出,知识可视化中已经从认知心理学、知识符号
表达、知识主体、知识经济应用等角度对知识进行分类,更多是探讨应用视觉表征去表达知识。即侧重于发挥视觉表征能够表达什么知识的功能,即强调视觉表征对人类知识实践活动的支持和改进作用,并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在知识可视化推动下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革。
其关注的焦点多是视觉表征促进知识传播创新的可能效果,较少针对赋予视觉表征知识内容的方法策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知识分类法,可以清楚明了地区别出哪些类型的知识适合可视化,哪些类型的知识不适合可视化,以及适合可视化的知识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可视化。”因此,在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研究中,不仅需要关注视觉表征的功能作用,能够表达什么知识,还要把握视觉表征内容的建构方法,明白如何表达知识。
三 面向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内容建构的知识分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某个概念进行解析,所得到的内涵往往是不尽相同的。“为了更好地表示知识,又必须研究知识的分类,以便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表示,而不是笼统的表示。”
1 目前知识分类的剖析
“对于知识的分类,可以从众多研究视角来进行考察,可按照知识的效用、研究的对象、知识的属性、知识的形态、事物运动形式、思维特征、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知识的研究方法、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科发展趋势等方面得到众多的知识分类方法。”选择从哪个视角考察知识的分类,决定于自身的研究是否与该学科研究的目标相一致。
于是,知识的分类也因学者们的研究角度不同而具有了多种不同的看法和分类方式。“从学科观点看,与现代学习紧密相关的如计算机学、心理学、教育学、图书情报学、信息科学等各学科领域,因为学科的差别在知识观上有不同的观点,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发展等方面也各有其侧重点。”当然,选取特殊的分类依据对知识进行考察,只是一种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只是为了更加专注于知识的某些特定属性。
概括而言,以“知识”为对象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两个:哲学视角和信息科学视角。其中,哲学视角的知识研究重在探讨知识的来源、性质、分类及获得过程,从思辨的角度强调知识是什么。而信息科学视角的知识研究则主要探讨知识的数字化提取、分析以及管理的技术,从信息的角度重点强调知识如何形成,凸显知识表达的方法。
2 信息科学中的知识分类:体现知识的共有性质
“知识是认识论范畴的概念。因此,知识是相对于认识主体而存在的,没有认识主体的存在,就没有知识的存在。”“从认识论的程序上考虑,在形式、内容和效用三要素之间。形式是最先被观察或感受到的要素,内容是要透过形式的分析才能进一步感受到的要素,效用则更是要针对一定的形式、内容和主体才能表现出来的要素。”
因此,信息科学将知识划分为形态性知识、内容性知识和效用性知识。“一切知识,无论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的知识,还是工程科学的知识,它们所表达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规律’必然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与此相对应的知识可以称为‘形态性知识’;知识所表达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规律必然具有一定的逻辑内容,与此相对应的知识可以称为‘内容性知识’:知识所表达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规律必然对认识主体呈现某种价值,与此相对应的知识可以称为‘效用性知识’。
目前知识可视化领域的知识分类,更多是探讨应用视觉表征去表达哪些知识,即侧重于考察视觉表征可能具有的指代功能,而缺乏根据知识传播的特征,探讨视觉表征内容构建的方法。信息科学中的知识分类是“为了研究知识的一般理论、针对一切知识所共有的性质而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分类”。因此,根据信息科学中知识的属性和分类,可以阐释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内容构建方法。
四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内容建构方法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并不取决于自身的形态或样式,而是要看它与自己所代表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它的内容建构方法就是“探索这些表达样式与内涵意义之间的关系,亦即直觉样式何以表达抽象内涵?抽象内涵如何被赋予直觉样式?”
“符号学根据能指和所指构成的关系类型对符号进行分类。”㈣根据符号和对象之间的关系,符号学家皮尔士提出三分法:肖似符号(icon)、导引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vmbol)。其中,肖似符号和其所指对象具有某种相似性,最容易被人们解读:导引符号与其所代表的事物有着逻辑性的联系,而不是直接描摹原物;而象征符号与所表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则是规约性的,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很大。
根据符号的分类,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可划分为肖似类视觉表征、导引类视觉表征和象征类视觉表征。其中肖似类视觉表征直接描摹原物,最接近于所要表达的事物。导引类视觉表征与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之间有着逻辑性的联系,与其所指对象在因果关系上相联系。象征类视觉表征与所表示的事物之间没有逻辑性或代表连关联;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是规约性的。
1 形态性知识的可视化:利用肖似类视觉表征的外观相似
“对于形态性知识的描述,就是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形式的描述,主要回答的问题是:‘它有多少种可能的运动状态,这些状态变化规律的形式特征是什么’。”“一般来说,从形式上来描述某种‘事物运动状态’的特征就是直接对这些状态赋以特定的抽象符号,每个抽象的符号对应于一个实际的运动状态。”
肖似符号形似信息本体,与所代表的事物有共同的性质或者异质同构。“通过‘形象相似’的模仿或者图似存在的事实,借用原已具有意义之事物来表达它的意义。”肖似符号和对象之间存在某种共同性质或相似性,可以通过直觉来认识。
肖似类视觉表征的符号形体与指代对象有着肖似性关系,能够将形态性知识可视化。不仅仅是具象意义上肖似性,同时包括抽象意义上的肖似性。图画、草图等肖似类视觉表征,表现为与所表征的事物在形态、颜色、状态、质感、姿态等物理属性上的肖似性,如图2所示。
2 内容性知识的可视化:利用导引类视觉表征的关联关系
“透过任何形态性知识,必有相应的逻辑内容。因此,应当进一步来讨论内容性知识的描述问题。显然,事物x的状态所代表的实际内容将随不同的具体事物而千差万别,不可能对它们一一做出具体的描述。关于内容性知识的比较合理的共性描述,是各个状态在逻辑上的真实性或真伪性。”
导引符号是“利用符号形式与所要表达意义之间存有‘必然实质’的因果逻辑关系,基于由因到果的认知而构成指涉作用,让人了解其意义”。导引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之间有着逻辑性或常识性的联系,与其所指物在因果关系上相联系,而不是直接描摹原物。
导引类视觉表征在结构上与被指代对象的结构具有关联关系。“图表、曲线图(如函数图像)、图形组织者(如概念图、思维导图)等逻辑图,虽然它们与被表征对象的外在结构不具有相似性,但它们的内在结构与被表征对象的结构具有某种对应关系。”
导引类视觉表征(如概念图、流程图等)表现为视觉表征形式与所表征的事物在关系、组成、联系、结构、流程、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逻辑关系,能够将内容性知识可视化。“譬如,概念图可用来组织概念内部(概念本质属性、符号、实例)与概念外部之间的关系,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征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结构关系。”
例如,具有先后次序的视觉表征,通过节点表示事件中的某一关键阶段或步骤,或者使用箭头或空间上的可以分为顺序流程、跳转流程、循环流程,使用箭头可以组合各个部分,如图3所示。
3 效用性知识的可视化:利用象征类视觉表征的约定俗成“效用知识是用来判断客体是否对主体存在效用的,效用是当前客体所呈现的功能特性对主体需求的满足。”象征类符号与它们表示的事物之间没有逻辑性或代表连关联。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规约性的。正如符号学家皮尔士所认为的,“符号意义的解释在于解释者的理解,而理解的标准则是所处社会的规范或约定。”
象征类视觉表征“通过多种意义的联结,通过联想来达成另一种新的象征意义,甚至更进一步地先以比喻性象征手法产生意义,再由这些意义的联结,产生新的意义。”象征类视觉表征的“形式:B(以作为中介的象征体)―A(象征体本义);理解过程:人―B(相似性、传承文化、文化解释)―A(理解象征体本义)”。例如,利用树不同部分(树根、树干、树枝等)的关系来比喻某事物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利用象征类视觉表征的约定俗成,以降低接受者的理解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