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艺术的基本概念

时间:2023-07-16 08:32:27

导语:在艺术的基本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艺术的基本概念

第1篇

一、“空白”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空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空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空白”艺术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在“空白”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和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空白”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一方面,教师必须于课前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研究和策划,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每道题、每句话都应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空白”中,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空白”的操作

(一)在“空白”中“悟”

“悟”是领会,是理解,是温故知新,是由感知到思辨的升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单凭教师分析讲解显然不够,至于希望通过“讲得多、讲得细、讲得深”达到学生的透彻把握更是缘木求鱼。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就是“悟”。

在新授概念时,教师应在点化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悟”。譬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实在”,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所谓“客观实在”,就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所谓“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就是“无论你看得见看不见,摸得着摸不着,相信不相信,承认不承认,它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然后就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

任何眉飞色舞、精辟绝伦的讲解、例举,都取代不了学生自己对哲学这一最基本概念的感悟。

概念如此,原理也不例外。教师要指导学生由论据“悟”论点,由论点“悟”论据;由理论“悟”实践,由实践“悟”理论;由世界观“悟”方法论,由方法论“悟”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弄清原理的来龙去脉,把握它的深刻内涵。“悟”是抽象思维的过程,要求开动脑筋,展开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这里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教师的越俎代庖只会使学生徘徊于思维的迷宫而达不到真理的顶峰。

(二)在“空白”中“做”

“悟”的结果是懂,但懂的仅仅是理论。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去“做”。常言道,听一百次不如做一次,“做”能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做”也就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

讲授新知识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新内容,特别是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难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备而来,目的和重点自然明确。

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原理的归纳,也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师的责任只在引导学生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他去死记硬背。

练习是检查理解广度和深度的工具,是比较重要的“做”。只“悟”不“练”,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全面、深化和巩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定量的选择题、思考题,让学生于练习中发现知识点的误区,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有时还需要把课堂上的“空白”延伸到课后,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到工厂去调查研究,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做”是学习的根本,是学习的捷径,只有“做”得出色才算是真正领会,才能把书本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

转贴于

(三)在“空白”中“记”

“悟”了、“做”了好“记”,“记”了更好“悟”,也更好“做”。“记”是对旧知的回忆和对新知的记忆,既是巩固又是提高。理解了并不一定能够记住,记住了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与学生交谈常常会有这样的对话:这个原理你懂了吗?懂了。这个原理的内容是什么?记不得了。既然记不得,又怎能说是懂了呢!诚然,死记硬背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大忌,但切不可因噎废食。

重复是记忆的重要形式,然而教师的重复绝对不是学生的记忆。每新授完一个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应要求学生即时强化记忆。给定较短的时间,明确具体的内容,当场抽查。有理解作基础,加上时间的限制、气氛的压力,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其记忆能力。

复习旧课时,教师更应坚持“提问——记忆——回答”的原则,或回忆概念,或归纳原理,或比较关系,都要让学生先作准备、先“记”。在这个过程中,“记”是目的,其他是手段。

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利用“空白”让学生记忆那些该记的内容,不要把“记”留到课后,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遵循教学规律,趁热打铁。

三、“空白”的原则

(一)求实原则

具体概念或具体原理的新授与复习,留不留“空白”,留下的“空白”是“悟”,是“做”,还是“记”,没有固定的模式,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譬如,哲学要多“悟”,政治学要多“记”,而这两门课都要多“做”。至于经济学,最好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多了解些实际知识,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二)适度原则

提倡“空白”,讲究“空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空白”艺术依赖于教师的指导,没有导演的高屋建瓴,就不可能有演员的精彩表演。如果一味“空白”,面对新知旧知,教师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说,甚至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则是放任自流,违背教与学的基本规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更谈不上什么“空白艺术”。教师绝不可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该讲则讲,该空则空,讲空结合,这才是“空白”艺术的要义。

(三)科学性原则

第2篇

我非常欣赏赫勃特·西蒙(Herbert Simon)关于“设计”的定义,尤其是他将“设计”视作一个积极的动词:“所谓设计就是试图找到一个能够改善现状的途径。”

在我1995年的论文《“设计”是一个动词,“设计”是一个名词》(Design is a Verb; Design is a Noun)中,我提到生态与艺术都是人定义的。它们虽然不同,甚至经常处于对立状态中,但是它们也可以和谐共处。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学科里,这两者———生态与艺术,经常被视为两个对立的领域。在我看来,“设计……作为一个名词应该不仅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想法,而且不止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想法。它应该是一个能被体验和理解的社会交流方式。正如乔治·萨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告诉我们的那样:

'当创作的天才忽视了大众的兴趣,他就很难创作出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作品。想象需要根植在历史、传统和人类的基本信念中,否则它只会漫无边际地生长而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就跟那些微不足道的旋律一样,很快就过时了。'

另一个类似观点出自《圣经·出埃及记》第十五章的注释中: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具有启示他人的力量。如果一盏明灯无法点燃其他灯的话,它只是一团微弱的火焰。艺术的真谛不仅在于启迪其他艺术家,更重要的是启迪整个人类。'

有人可能会反驳,认为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是关于审美的,而有人会认为是关于生态的,还有人会认为基本概念是生态与感知之间的联系。而我的观点是: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是社会关系,因为景观设计是'设计作为动词'———一个以人为中心,进行改造的过程的结果。进而在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方法———体验的组织和物质化过程,既是生态的,也是感知的。”

第3篇

一、“空白”的意义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空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空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空白”艺术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在“空白”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和学生学习的信心。

4.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空白”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一方面,教师必须于课前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研究和策划,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每道题、每句话都应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空白”中,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空白”的操作

1.在“空白”中“悟”

“悟”是领会,是理解,是温故知新,是由感知到思辨的升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单凭教师分析讲解显然不够,至于希望通过“讲得多、讲得细、讲得深”达到学生的透彻把握更是缘木求鱼。“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就是“悟”。

在新授概念时,教师应在点化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悟”。譬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就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即“无论你看得见看不见,摸得着摸不着,相信不相信,承认不承认,它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任何眉飞色舞、精辟绝伦的讲解、例举,都取代不了学生自己对哲学这一最基本概念的感悟。

教师要指导学生由论据“悟”论点,由论点“悟”论据;由理论“悟”实践,由实践“悟”理论;由世界观“悟”方法论,由方法论“悟”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弄清原理的来龙去脉,把握它的深刻内涵。“悟”是抽象思维的过程,要求开动脑筋,展开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这里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教师的越俎代庖只会使学生徘徊于思维的迷宫而达不到真理的顶峰。

2.在“空白”中“做”

“悟”的结果是懂,但懂的仅仅是理论。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去“做”。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基本的学习方法,“做”也就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

讲授新知识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新内容,特别是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难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备而来,目的和重点自然明确。

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原理的归纳,也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师的责任只在引导学生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他去死记硬背。

练习是检查理解广度和深度的工具,是较重要的“做”。只“悟”不“练”,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全面、深化和巩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定量的选择题、思考题,让学生于练习中发现知识点的误区,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有时还需要把课堂上的“空白”延伸到课后,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工厂去调查研究,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做”是学习的根本,是学习的捷径,只有“做”得出色才算是真正领会,才能把书本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

3.在“空白”中“记”

“悟”了、“做”了好“记”,“记”了更好“悟”,也更好“做”。“记”是对旧知的回忆和对新知的记忆,既是巩固又是提高。理解了并不一定能够记住,记住了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死记硬背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大忌,但切不可因噎废食。

三、“空白”的原则

1.求实原则

具体概念或具体原理的新授与复习,留不留“空白”,留下的“空白”是“悟”,是“做”,还是“记”,没有固定的模式,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譬如,哲学要多“悟”,政治学要多“记”,而这两门课都要多“做”。至于经济学,最好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多了解些实际知识,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2.适度原则

提倡“空白”,讲究“空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空白”艺术依赖于教师的指导,没有导演的高屋建瓴,就不可能有演员的精彩表演。如果一味“空白”,面对新知、旧知,教师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说,甚至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则是放任自流,违背了教与学的基本规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更谈不上“空白艺术”。教师绝不可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该讲则讲,该空则空,讲空结合,这才是“空白”艺术的要义。

3.科学性原则

第4篇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分类;欣赏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艺术学在百年前由德国学者提出后,已得到普遍认同。上世纪三十年前始由宗白华、马采两位先生先后介绍到中国,并对此学科也做了相当全面、深入的研究。四十年代吕斯百先生掌中央大学艺术系时,正名为“艺术学系”,拟增设研究部,是中国大学中第一个正式的“艺术学”命名的系。九十年代,东南大学重新建立“艺术学系”,由张道一、凌继尧和笔者三人以“艺术学”的“艺术原理”、“艺术美学”和“艺术史”三个方向学术带头人申报成功第一个二级学科“艺术学”博士授予权。在此前,已经在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中成功增补了二级学科“艺术学”,而之所以能成功增补一个新的二级学科,也是有大量的学术论证为前提,这可以在那一段时期相关出版物中了解。

我自1998年后主要和台湾文化研究机构及大学合作,从事文化田野调查及教学工作,相忘于大陆艺术学界的争论。今年“国际视野下的艺术史”研讨会虽然已是第二届,在我却是第一次参加。感知十分鲜明:这就是一方面艺术学被越来越关注,突出的标志就是设立艺术学的大学有大量增加。但另一方面有些专家对艺术学的某些基本概念有歧见,实质性研究进展甚慢,有以艺术理论取代二级艺术学科的议论,还有“艺术学既不是艺术哲学,又不是艺术科学,是一门独特的人文学科”的判语,这就令我大感意外,不敢苟同。

学术争论,不必客套,我直率提出以下两点,聊供诸位专家参考。

一、学科的分类

有论者提出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概念(至于知识怎样成为一个体系,论者未说),由此出发否定二级学科“艺术学”的不明确、不必要。凌继尧先生在会议小结时也提出:对历史上的研究成果,你可以不认同,但不能绕着走,视而不见,甚至全盘推倒。我认为也许是论者并不知道以前的研究成果,才导致认识上的模糊。

二级学科艺术学的框架是什么?1996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学研究丛刊》中,有张道一先生提出九个方面:1.艺术原理。2.中外艺术史。3.艺术美学。4.艺术评论。5.艺术分类学。6.比较艺术学。7.艺术文献学。8.艺术教育学。9.民间艺术学。他认为上述九方面在建设中将逐渐成为九个分支学科(以上内容参见同上书,第12页)。

又说:“在此基础上,将与多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的、边缘的新学科。如:1.中国艺术思维学。2.艺术文化学。3.艺术社会学。4.艺术心理学。5.艺术伦理学。6.宗教艺术学。7.艺术考古学。8.艺术经济学。9.艺术市场学。10.工业艺术学。11.环境艺术学……”(同上书)他又以纺织的“经纬”关系加以解释,今天,易存国先生如此加以归纳:

艺术学包纳两个部分:

一是艺术学的“经线”部分,即带有原理性质的核心性分支学科,如1.艺术原理;2.艺术史学;3.艺术审美(美学);4.艺术评论学;5.艺术分类学;6.比较艺术学;7.民间艺术学;8.艺术辩证法;9.艺术文献学等九大分支学科等;

二是艺术学的“纬线部分,即学科之间所形成的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如:1.艺术思维学;2.艺术文化学;3.艺术考古学;4.艺术社会学;5.艺术心理学;6.艺术经济学;7.艺术教育学;8.艺术伦理学;9.宗教艺术学;10.环境艺术学;11.艺术法学等(同上书,第16、17页)。

以上可见,易存国全盘接受了张道一提出的框架,并顺着同样思路继续增添新专业方向,因此,可把这种框架模式称作“张一易框架”。

“张一易”框架的内容让大家了解到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广泛性,至于这个广泛领域内的分支学科是否具有“艺术学”的独立性及相关性,并没有加以证明。

“张一易”框架十年来在结构上基本没有发展,仍然是只在罗列出众多分支学科。显而易见,艺术学的框架本身并不在于能够罗列出多少名称,而在于明了学科基本结构和相互的区别与联系。艺术学要在实质上有进一步研究,其基础只能在马采先生论述百多年前的德国学者的学科归纳,因为那是一个有严肃的学术性归纳的艺术学结构。基于此,我提出在二级学科下的框架是只列类、学科方向、专业方向三个层面,艺术学标准是只研究艺术本体,及由本体延伸的应用及与其他学科交叉方面,它含有的三大类是:

1.一般艺术学类;2.应用艺术学类;3.交叉艺术学类。

列表如下:

从上表可知,在三大类学科方向之下,各有自己的分支专业研究方向,表中所列分支专业方向只是就目前具体情况的归纳。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有所增续,那只是一定层级上的充实,不是平行的罗列排比。

下面就三类学科作一择要解读。

一般艺术学类,也可以称为基础艺术学类。指综合性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整合性研究内容,不是把美术学、音乐学等同样为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集中收罗,我看到有些所谓艺术史,其实是把各朝代分段的、如断代绘画史、工艺史、书法史、建筑史、音乐史、舞蹈史等内容联缀起来,成一大本,包上封面,名为“艺术史”,其实只是断代史的汇集大全,并不是艺术学的艺术史。我认为的艺术史是就艺术流派的发生、流行、演变、派生等一系列过程的研究,因此在各种主流、非主流艺术互为消长之间,在题材、形式、材料、工具、艺术评价内容等相关方面的互相影响、制约中,找出关键的因素,清各种艺术现象的流程脉络,而这种流程并非和朝代更替同步,这是一般的原则。而在此之下的专业研究方向之一的艺术断代史,虽然是以政治通史为体例,但在“这一个”断代中要探讨的仍然是主流与非主流艺术现象的自身演变历史和基本逻辑,也就是说:艺术史要告诉我们的不仅仅在“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更主要在阐明“为什么发生”和“为什么是这样”的“知其所以然”。

同样,艺术理论也依然是综合性的整合研究。

应用艺术学类是指以艺术为主体的应用性学科,如艺术经济学,它涵盖的专业研究方向有多种,艺术市场学是其一,而艺术品的特殊性是经纪人制度,也因此成为另一研究方向。两者的区别是前者重在市场自身特点,后者重在人的市场活动规则,其中牵涉到对委托人的艺术品(含收藏品)市场价值鉴别标准的研究。

艺术设计学中的艺术设计史方向,其研究内容不等同于今天一般的工业设计史,和以往的工艺美术史。它以人的艺术设计活动为主体,整合社会、人文、自然的逻辑发展研究,当然,随着这一逻辑的发展,也必涵盖了今天的工业设计阶段。

交叉艺术学类是指艺术学与其它学科相叠合而出现的研究性学科,研究对象是艺术,结论是相叠合的学科视角。如艺 术美学,研究主体是艺术现象,结论却是美学的。因此,我把“审美与鉴赏”也列入其专业方向之一,理由是鉴赏都是在具体的艺术作品基础上才能进行,而从“美”的视野审视是鉴赏的通例。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艺术美学的高度,任何艺术作品(不论是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等)的审美鉴赏不能达到哲学的领悟境界。但是,这种美学结论的内容并非一般性的美学原理和美学名词概念的演绎,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把艺术的技法性融入艺术美的内在要素,展示技法、技术之美和人的鉴赏感受之间的关系。

艺术伦理学则是从伦理的体系研究艺术的作用,因此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种种不同。而民俗的所有内容无不与伦理相关,即如所谓“民艺学”,概念虽然宽泛,但究其质,都是归结到伦理的关系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等。这些民俗节令及其种种艺术都是在伦理范畴内才有意义。民间土陶粗瓷、织布染蓝、垒墙起屋,这些民间工艺活动都离不开“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准则,而这一准则体现的正是人与物、物与自然、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因此,我把民俗艺术方向(或艺术民俗方向)看作是艺术伦理学的专业方向之一。 艺术分类学是运用分类学原理对艺术现象进行科学分类的研究,既要对目前丰富的艺术现象有充分认识,才能梳理出合理的分类结构;同时,还要预留充分的空问,以便未来陆续产生的新专业方向能够被纳入。这有如生物学的树形分类,也有如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开始不能周全,但为未来周全准备好位置。

也因此说,我的上述框架不是完备,而仅仅是开头。

另外,专业方向之下应该还会延伸出自己的子项目,如艺术心理学之下有艺术家传记研究,是具体到某艺术家的个案心理研究。我们知道,历史上许多卓尔不群的艺术大家,在心智上和常人有别,突出的如西方的梵高、中国明代的徐渭、现代的石鲁,都曾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且,在他们精神失常状态下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成为他们的代表作。艺术大家的心理发育状况、心路历程确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什么?和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活动关系是什么?都需要借助现代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实验室”方式方法进行。但每一个个案都是具体的,有他自己的特点,因此艺术家传记研究只能是个体的、而非群体性的研究。

综上述,上述分类在科目数量上确实少于张一易框架中罗列的科目,缺少的那些科目,一部分是被归入到上述分类的子项目方向。另外一些被罗列的学科,究其质其实不属于艺术学范畴,我也是排除在外。如艺术考古学,原称美术考古,应属“考古学”下的一个子项目。大概考虑到出土物中曾有史前骨笛,骨笛当然是乐器,不属美术,于是用艺术考古取代美术考古,殊不知,乐器研究当属于同是二级学科的音乐学范畴了。我认为,即使改为艺术考古,其研究对象一旦具体化,仍然大部分是美术学范畴,仍然分属美术门类下的绘画、工艺、建筑、雕刻等。同样情况的还有“宗教艺术”,在实际研究中仍然落实到宗教美术的绘画、工艺、建筑、雕刻的层面。而“环境艺术学”在名称上已混淆于今天一般的“环境艺术设计”,而后者属于“美术学”。

张一易框架还有一个新加的“艺术法学”,其来由是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法概要》([美]杜博夫著,周林、任允正译)的启发,主要内容是“研究艺术法律保护”。

但正如易先生自己所说:艺术法学是“在法学领域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同上书),所以,我认为这已明确了艺术法学只是法学的一个新分支专业方向,而不是艺术学的分支,它是艺术工作者要熟知的一个“法”而已。

总之,我们不希望同等级的二级学科把艺术学当作跑马场,艺术学自己也不要对其它同级学科做越俎代庖的事。而要达此目标,首要解决的正是对艺术学框架的系统化理解,不能分类归纳,就只能罗列,罗列越多,名目随意性越大,不能有助于艺术学研究的深入进展。

二、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科学

学术研究有歧见,是正常的现象,如上述,我认为十年来艺术学研究并无大进展,而易先生就认为:“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走向成熟”,这个“成熟”的标准他特别作了注释:

艺术学既非艺术哲学,亦非艺术科学,而是一门具有独特研究对象、内涵与品格的人文学科。它既要运用‘科学’,又要用‘哲学’等方法来研究艺术,因此,它就与‘艺术科学’有所区别,同时也与美学史上与‘美学’近义的‘艺术哲学’相区别(同上书)。

在我看来,他的这个“成熟”标准,实在是艺术学研究的倒退。为什么呢?因为在上述引文中,他己混乱了“科学”、“哲学”、“人文学科”的几个基本概念。即如易先生所说:艺术学是一门具有独特研究对象、内涵与品格的人文学科,那么请问,所有人文学科的各研究领域中,又有哪个没有自己独特研究对象、内涵与品格?人文学科属不属于“科学”的范畴?“科学”又是一个什么样概念?

我认为:艺术学的“学”,就是“科学”,艺术学和艺术科学同义。

一个常识问题:艺术不是科学。从来没有一位艺术家把自己的艺术活动当作科学工作,也没有一位艺术家因为艺术活动而自称科学家。同样另一个常识是:艺术不是艺术学。从来不会有人因自己的艺术活动自命艺术学家,因为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现象的学问。但“学问”却有“传统学术研究”和“现代学术研究”两种不同的性质。“艺术学”从其本义上说,是“艺术科学”,是“现代学术研究”范畴,但中国情况有点特殊:在历经二千多年“传统学术研究”的框架中,“现代学术研究”的影响有限,大致而言,至明代始有个别学者如方以智触及到现代学术领域,程瑶田、戴震随其后。现代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之、闻一多竭力推动。现代学术研究渐为世人接受。但易先生所谓“成熟”的艺术学似还在外徘徊,在基本概念上兜圈子(如易先生文中提出:“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既然已经大体完备,并培养出了一批批博(硕)士们,为何在学历证明方面仍然归类于同样作为一级学科的‘文学’?”他似乎应该先弄弄清楚:他的博士学位究竟是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呢?还是“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学位?学位的学科单位标准是什么?)。

“传统学术研充”和“现代学术研究”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础是实证,是在对研究对象的调查中开始的。这一方法最早奠定于培根《新工具论》,后经过穆勤等人不断完善,在培根之后,有瓦特蒸汽轮机问世,之后有莱布尼兹、牛顿,完成自然科学体系,之后又有爱因斯坦《相对论》,这一连串的科学成就可以说就是从培根的现代学术研究方法论开始。同样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依然是实证实验先行才有现代的学术研究成果:弗洛伊德有大量临床实验数据,才有《梦的解析》;马克思有大量的英国议员丢弃的纺织工厂生产数据,才有《资本论》的研究。在乡村养病期间对周边乡镇生产形态、经济状况作了大量田野工作,才写出《江村调查》,奠定社会学家的地位。这些实证数据,一般也称之 为“实验室数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实验室”,就是大自然和社会现实,田野工作就是到大自然和社会现实中寻访你的“数据”。所以我说的田野工作不是端着所谓“学者权威”的架子去视察,不是三个一群五个一邦簇拥着“下去”转一圈,安全回来就算是田野工作了。首先是以求知者心态,定位调查对象、内容、设计问卷数据,列出正、反问题菜单,在定位对象群抽样(田野技巧问题不赘言)。取得数据后依统计原则进行正、反答案的分类归纳,列出序列,分析出主流与非主流形态。在艺术学的分支专业研究中,这种“实验室数据”必不可少。以“艺术史”为例,假如设定主流艺术和非主流艺术的标准是以受众的多少为据,必交待理由是:受众多则社会影响大,受众少则反是。那么,明万历以来记载受众最多的假定是南曲(说唱在外),则南曲中的何本何曲又是常唱不衰,居主流地位?一方面是对相关文献的掌握,另一方面在现实中的田野工作。或有人问:找到文献不就可以了吗?几百年前的南曲在现实中还存在吗?如果仅找来文献,就很容易仍蹈袭传统学术的研究方法,结论往往大而不当,空洞无物。在现代学术研究看来,即使不存在,也还是要通过田野工作才能下结论。孔子说过:礼失,求诸野。在现实中未必没有蛛丝马迹可寻。仍以南曲为例,明代莆田余怀澹心的《板桥杂记》记当时南京秦淮曲院流行《荆钗记》,尤以“扮王十朋,至见媲祭江”二出,最为“悲壮淋漓,声泪俱进,一座尽倾”,为时俗击叹;而《瑶池会》则屡出现于寿庆堂会中。在具体的江南田野工作中,竟能看到自清末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民间用品中仍有荆钗记写照,只是戏出改变了;而瑶池会并无大变。表面上看,荆钗记戏出改变,反映了民间受众对戏剧题材、情调趣味的变化,从艺术史方面说,却是主流题材与非主流题材的消长,受众艺术趣味重点的转移,而这一转移,在时间上是三百年的历程;在空间上,是从南京的大都会到闽浙乡村小镇的地域近千里的范围,也是在若干个民间文化圈中的转移;瑶池会的不改变,反映的是特定的寿诞礼仪不变,而寿诞礼仪又是各个民间文化圈共同遵循的宗法观念的重要内容。反过来说,只要共有的宗法观念不变,依附于此的艺术题材、表现情趣不变。社会总在发展和变化中,因此,通过数据(包括可寻访的受众和演员的个案田野调查材料)的类比分析,可归纳出:功用性强的部分会最先变化,宗法观念性强的方面则少变化,即有所变,也是变在形式,在新的形式中仍展出其原形态。这一切都折射出艺术表现在民间文化圈中,如何调适其艺术趣味。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相关艺术流变的规律性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史”的部分如此,其它应用艺术学类、交叉艺术学类的研究莫不如此,都须有田野、实证的过程。就象闻一多论证“伏羲”、“端午”,引证浩繁。其中重要资料也是来自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田野调查,而分析排比,言出有据,言之有物。所以他立论稳妥,辩析详明。这固然反映出作者的“功底”,但实质上也还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使之然。可以说,不是建立在艺术现象的田野、“实验数据”基础上,艺术研究不成其为“艺术学”――因为“艺术学”是“艺术科学”。

一般而言,二级学科艺术学的研究者都应明白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的整合现象,而不是其它二级学科的内容。但是,所谓艺术,其实都有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又必然分属美术学、音乐学等等同样的二级学科。因此,研究者就必然要从具体的内容人手,也就是要对美术学、音乐学等其它二级学科内容加以关注,至少要在一二个方面有所实践,才可能把握一点点艺术的感觉,才不至于隔靴搔痒的大发宏论。也才可能在田野工作中和对象有所沟通,有可能在访谈中发现要点。而做到这些都需要时间,都需要对你所涉及的具体艺术内容中的概念的判断。譬如有艺术学者论到中国艺术的类型特征举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云云。“散点透视”的叫法原本不是艺术学研究者提出的,不管是美术界何人始作此俑,作为艺术学研究而言,什么叫“散点?”什么叫“透视”?既“透视”,如何“散点”?都须重新审视其准确性,因为从“科学”角度要求,“透视”就是“透视”,有其特定内容。一个新的“散点透视”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就是要对已被公认、有其清楚内涵和界定的“透视”概念进行修正。但要修正,必要有所依据,并得到验证才可成立。美术学中提出的“散点透视”,据我所知,迄今并无验证,所以不足以为据。如果你要引为据,就应该先行论证其概念成立,否则,你依据一个未经实证的臆说下结论,这种结论还能成立吗?也许会有人认为这样做岂不麻烦?有何必要?但既是学术研究,就绕不了这个麻烦,而实为必要。唐代张彦远说过:须知画分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他的意思就是:要讨论一个学术问题,必须先清楚概念,否则没有讨论的资格。据我的研究,中国山水画构图实源自汉画像石(砖)的基础,是一种“填充”与“组合”样式的绘画性表现(本人有专文曾在大陆和台湾的学刊发表,此不赘言),和西方绘画“透视”在观察和理解方面均大相径庭。由此又可以看到,艺术学的研究,就包括了对美术学、音乐学等同样是二级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的重新审视,这正是艺术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严谨性的必然要求。而这些基本概念的归纳,离不开对艺术实践环节的熟悉。因此,艺术学研究者不可陌生于艺术的实践。

艺术的实践可以培育和提升艺术的欣赏能力,徐悲鸿在中央大学任教时填写个人情况表,在“有何特长”栏填的是:能欣赏中国画。可见“能欣赏”在艺术家看来至为重要。当然,“欣赏”是有层次、层级区别的,从年龄段上说,有幼儿、青年、老年的不同“代沟”,从文化艺术修养上说,这种层次、层级区别更为丰富。徐悲鸿的“能欣赏”,当然是属于上乘层级的性质,是进入“门道”之后,超然于外的层级。恩格斯在“伦巴第漂泊记・路过阿尔卑斯山”中说到欣赏:

当大自然向我们展示出它的全部壮丽,当大自然中睡眠着的思想虽然没有醒来,但是好象沉入金黄色的幻梦中的时候,一个人如果在大自然面前什么也感觉不出来,而且,仅仅会这样感叹道:“大自然啊,你是多么美丽呀!”――那末,他就没有权利认为自己高于平凡和肤浅的人群。

第5篇

[关键词]声乐欣赏教学;声乐;乐理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227-01

伴随社会的进步,艺术的繁荣,社会对于艺术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的、系统的欣赏学习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高师声乐欣赏课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声乐基础欣赏课、技术欣赏课、史论课。当前,我国很多声乐专业的学生不重视以上这些欣赏课的学习,有的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欣赏课只是走过场的科目而已。这些认识显然是片面和错误的,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高师声乐欣赏课自身在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关乎高校声乐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制约并影响着声乐师范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下面将阐述声乐欣赏教育的重要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声乐欣赏课的重要价值

1.1 让学生真正掌握基础乐理

声乐欣赏课讲授声乐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基本知识,结合其他声乐欣赏课,以大量例证去说明声乐欣赏。视唱练耳扎实的基础技能的声乐欣赏类课程通过听觉分析,视唱,听写教学环节的声乐听觉训练的学生和学生的声乐情感和内在的声乐性,提高学生的声乐素质[1]。视唱练耳专业课的学习所有的声乐有着直接和重大影响,我们学习视唱练耳课程基本欣赏,更好地服务于声乐教育和声乐实践。

1.2 为学生日后作曲予以铺垫

声乐欣赏课程讲授各种和弦,连接方法,该法律的声学与和谐的作曲家实践欣赏。和声教学指导学生通过做和声练习,使学生掌握各种规则的进展,并能运用掌握健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声乐实践,欣赏和实践相结合。要扎实抓好这些必须依靠合理的知识和良好的教学。作曲家,编曲,声乐课的欣赏课,一般指的是歌曲创作和编排,还包括一个小频带分配[2]。作曲,配器课的实践课程,为将来的声乐教师在组织声乐活动,能够熟练地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编写配置出有水平的声乐作品。

1.3 帮学生提高艺术品味

声乐欣赏欣赏课中的乐史与欣赏、声乐美学、艺术概论等部分是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修养的有效手段[3]。学生学习中国和外国的声乐历史,全面了解情况的中外声乐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年龄的声乐家之声乐风格和艺术特征的,把握其内在声乐艺术发展规律和客观历史规律,思考声乐现象的一种合理的方式,从而促进学习其他声乐课程。是一种新的声乐欣赏,声乐审美过程,它从哲学视角和美学的各种分析和掌握声乐欣赏,是一个学习声乐和艺术的重要欣赏的普遍规律。声乐审美意识从理性的高度的声乐实践,这种文化的声乐审美情感,建立各级的声乐审美情趣,提高人的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艺术概论是高校声乐专业的综合性欣赏课,是阐述有关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欣赏课。

二.目前高校声乐欣赏课价值不能充分体现的原因

2.1 声乐欣赏课与声乐实践结合度偏低

声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习声乐欣赏,不能离开情感体验的。纯粹的音乐中,声乐应该是加深理解声乐欣赏,去感受真实的声音。学院声乐欣赏教学欣赏与实际结合的声乐声音缺乏必要的联系[4],一个沉闷的“纯粹”的声乐欣赏课失去了鲜活的感性特征,因此,学生缺乏学习声乐欣赏课的兴趣,出现这一现象的“重技艺轻原理”。

2.2 声乐欣赏课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不足

高校声乐欣赏课教学往往掺杂入功利色彩,不注重欣赏知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中存在短视现象[5]。课本十分陈旧,教师照本宣科的使用多年,不能结合现状研究,同时与教材相关内容的许多问题的声乐欣赏内容毫无新鲜感;学生学习声乐欣赏课的理解肤浅,平时不努力,考试恶补,成绩及格就行了。教师仅仅通过下意识地参照相关的书籍和材料选择一个声乐欣赏话题,课堂内外都不能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充分体现声乐欣赏课价值的方法

3.1 加强声乐欣赏教学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首先要加强横向联系与其他专业声乐欣赏。声乐欣赏教学改进声乐课程教学质量会产生重大和直接影响。学习声乐欣赏课程,将深化对声乐作品的理解,提高分析能力,准确把握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声乐作品。器乐教学主要是主要是钢琴演奏键盘及各种中西乐器。声乐欣赏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正确的音准,节奏,节奏,和其他元素的声乐,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音高,节奏,和谐,准确划分一个短语,学会表达声乐,提高欣赏水平,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及声乐欣赏的历史和社会学的学科,如横向联系。声乐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有自身的社会和历史特点。因此,应该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去解决声乐欣赏研究的问题。

3.2 提高声乐欣赏基础课的文化品位

讲授每一个概念,应该尽量用简洁,朴实的语言,避免繁文缛节。学生唱调,归根到底并不是间隔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在欣赏的基础上,正确理解间隔的概念,并构成一个可确定的各种间隔,以确定其程度的协和。以应用为目的学习欣赏,学习声乐欣赏,旨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着眼于欣赏的同时,大力加强听力训练能力的训练符号等等。在歌唱和听力训练中,培养学生对声乐的认知,音高和节奏的分化能力记忆,声乐欣赏,声乐;积累了丰富的声乐语汇。在提高学生声乐素质将是难以估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声乐欣赏各科教学的基础,是学生专业修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声乐欣赏教育中,应注充分认识声乐欣赏课在整个声乐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加强声乐欣赏教学与其它声乐专业课的联系,丰富高校声乐欣赏课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声乐欣赏课的价值,让声乐教育真正成为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禄民.对高职院校声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2] 彭微琴,仲佳静.浅谈实效的声乐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8).

[3] 张海燕.视唱练耳课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及学生声乐能力的培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第6篇

关键词:动画艺术;基本概念;符号;表现语言;审美特征

1 动画的基本概念

所谓动画,顾名思义就是运动的图画,是指将一些处于静止状态的图片经过技术处理和结合,使之产生连续的变化效果,表现一定的主题和思想,因此也有人把动画叫做“运动的艺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动画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在现阶段已然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动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较强的娱乐。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达更加趋向动态化与互动化,动画的独特形式和审美价值渐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并获得了规模较大的市场基础。动画艺术与电影艺术一样,都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了造型、动作、语言以及声音等诸多要素。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决定了动画的表现风格和语言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独有的特征体现出了更多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

2 动画的符号表现语言

2.1 角色符号

动画中的角色通常都包含了外形和动作两种结构。动画人物的角色造型需要通过运动来得以完整实现,而最好的运动状态则是根据动作结构完成的。这些都是为了进一步表现角色的自然和内心属性,因为动画角色不一定是人物,也可能是动物或者植物,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幻想体。对于造型的强化,都是以质感、量感等外在为表现手法,以此来凸显其意象。但是在具体的动态设计中,我们又可以借助角色的数形差异去丰富动画艺术的表现效果。例如我们以跳跃运动为点状运动,将水平方向做线状运动,根据不同的运动规律确定不同的运动符号。当下动画片风格通常被分为写实和漫画这两种,写实以角色的运动规律和时间为参照进行绘画,而漫画则是在原角色的动作上设计更大的幅度,具有较强的表现主义特色。

2.2 心理符号

动画和漫画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相似点,它们都可以将人潜在意识中的人或物进行蹂躏,而漫画则可以将这种特点表现得淋漓尽。人们在夸张的形象中获得心理和情绪上的释放。动画最开始的原型是连环画,它和漫画的不同之处在于,更接近人的动态思维,动画用夸张的形态去演变一些因果过程,从而达到戏剧化的效果,动画制作的主体还是通过动作的变化使作者的思想得到表达,受众通过对动作的理解和感受来体现动画设计的美感,有时动画中的动作设计会比较夸张和放大,这样对于动画情节的表达更有明显的效果,使受众的观看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动画所表达的思想。但是不论怎样的夸张和放大,动画中动作必须满足运动的基本规律,让人的潜意识更加彻底地暴露在大众之下。这就是动画中较为有特点的语言优势。例如日本动画艺术家宫崎骏和高熏设计的《平成狸合战》动画片中,相互争斗的狸猫被打败之后在一瞬之间动作变为了滑稽的跪地求饶的形态,但是又可以在一个转身之后恢复凶狠的样子。这就是一种暗示的表现方法。还有一组狸猫谈判的镜头,狸猫和狐狸一会是人形一会是原型,这就表现出了角色心理在不断变化的过程,既有趣味性,又包含了一定的讽刺意义。

2.3 时间语言

时间要素是动画构成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每个动作和镜头都需要以时间为载体完成。动画中较为夸张的造型和内涵离不开时间、空间的相互转换,动画中的时间可以是一种概念,也可以是一件事情的有效补充。如在某个镜头画面中,一件中屋从一处掉到另一处,画面在静止之后再激烈的抖动,这里就表示物体的掉落,即使不在画面之内表现出来,这个镜头也是未完待续的,画外的空间需要受众自主去想象和感知。这时候,对时间的控制就出现了一种新的高度,表现出了距离的概念。观众可以在时间轴上进一步感受这些画面在镜头的内涵。

3 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3.1 彰显人文关怀

真正的动画艺术,其关注的核心内容要集中在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上。人世间的真善美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友情和亲情以及各种各样积极的正能量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动画通过幽默、扩张的手法展现出来这些情感,并以一种艺术的视角和认知习惯对其进行表述,受众在充分地感受到创作者对这些情感歌颂的同时,也会进一步被带领到一个纯真的境地。

优秀的动画艺术都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净化人们的心灵。例如,宫崎骏大师的《千与千寻》就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不能忘记本真的自己。这部影片不仅在儿童心中是难忘的,同时在很多成人眼中也颇具艺术价值。再如迪士尼的经典影片《狮子王》利用了一种物我不分的手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折射出了任性的光辉。片中用人的心理去刻画动物的心理活动以及它们的世界,将这些行为组织拟人化,并将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交流社会化,将现实社会中的阴暗面和真善美的一面用动物世界去表现出来。在优美的主题曲传递出了生生不息的主题。动画片中诠释出的深刻的含义,以及动物们夸张的形象和造型,则使得人们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更深了一层。

3.2 填补情感需求

每个热爱动画的人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内心中包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有对家人的依赖、对朋友的信任等等。热爱动画的受众,都渴望从中去印证一些纯真、美好的幻想,可以说,动画就是为我们呈现出了这样一种充满爱的世界。动画中的角色对自己存在的生活空间有着一种冲动的热爱,很多动画片都离不开这种情感的诉求。例如《海底总动员》中小丑鱼的形象描绘,是因着深厚的父子之情。动画善于用这种方式为我们打开一种全新的情感诉求方式,感动每一个成年人的内心。

动画片十分善于捕捉受众内心对世界又陌生又充满幻想的情绪,无论是取材美丽的公主与王子,还是取材于各种动物身上的传奇,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别开生面的大门,为我们营造出了源于生活的画面,在受众心中留下了十分美好的记忆。实现了受众对情感的寄托和向往,也在其中获得了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正如宫崎骏大师为我们营造出的《天空之城》,这样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世界,没有苦难也没有悲伤,处处散落着花朵的芬芳和温暖的阳光。优秀的、美好的动画片不管是出于题材还是形式,都能够抓住人们迫切需要的那份关怀,走进人们的内心,利用较为夸张的形象,在简单的外表下,构建别具一格的审美心理。

4 结语

动画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不断发展,也将不断完善自身的构筑体系。人类的审美过程始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艺术形式的感知不仅要从生理角度进行分析,同时也要着眼于心理角度,最重要的还是要体现在生理和心理的结合上。动画作为视听艺术,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变化,应用的社会范畴也在不断扩大,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探讨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彭松.“碎片化”的审美――刍议当前国产动画受众的审美标准[J].枣庄学院学报,2016(01):92-95.

[2] 吴忠鹏.以宫崎骏动画为例探究动画的审美现代性[J]. 美术大观,2016(02):138.

第7篇

 

关键词:抽象 具象 对立 互补

在西方现代美术的范围中去划分作品的风格,从概念上大多以作品形象与自然对象的相似程度来比较。其中的抽象艺术一般是艺术形象较大幅度的变化或完全偏离自然对象原有外观的艺术:其中的具象艺术一般是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总体上类似或极为类似的艺术。抽象艺术发展自具象艺术,源于具象艺术,抽象的本义是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元素的舍弃和对本质元素的提取。在美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共同构成一对相互关联的基本概念。西方现代美术中的抽象和具象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两者之间的对立和互补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一、印象派中主观具象的发展 

 

印象派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西方美术界对艺术的认识,同时对西方现代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印象派画家用科学理论中新发现的新色彩理论,观察到物体本身并没有永远固定的色彩,颜色随着环境与时间而不断变化。作品表现的不单单是物体本身的色彩,而是光线在物体表面呈现出的变化,表现的是画家的主观视觉世界。是在具象的物体基础上发挥主观的视觉感受,作品描绘的是具象事物,但色彩上呈现的更多的是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多少夹杂着抽象的因素。 

后印象派不满意印象派过于依赖感觉和自然,流于瞬间,他们认为光靠眼睛是不够的,还必须思考。后印象派的绘画是在大自然的面前长期观察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自然中短暂瞬间效果的快速记录。后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再刻意表现光线,而是强调主观感受,主观感受是一种抽象的物资。印象派对二十世纪初期的立体主义、原始主义和表现主义等现代美术流派的观察方法和风格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现代主义艺术中的抽象与具象 

 

在近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西方现代社会,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但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日益复杂和严重。现实世界处于两难境地,出现抽象艺术和其象艺术的对立与互补。象征主义发起于法国,艺术家受高更的影响,反对写实主义,相信艺术是内心的召唤,情感和意念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出发点,随意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包括梦中所形成的象征符号。精神、情感是一种抽象的物资,如何把这种抽象具体化,艺术家采用熟悉的具象的形态的组合来表现抽象的内涵。 

野兽派是典型的具象和抽象的结合,野兽派发起于法国,最具代表的领军人物是马蒂斯。曾经受到黑非洲雕刻艺术的影响。他们的特点是受梵高影响,反学院派,惯用红、绿、青、黄等原色,喜用大笔触、单纯化的线条,情感真挚外露,富于激情。野兽派的艺术家的作品线条单纯,虽外形没有完全脱离具象,但线条的组合,色彩的搭配,形状的分割,已有抽象的意味了,是介于抽象与具象的完美统一,是抽象与其象互补的完美体现。 

立体派是典型的抽象表现形式,立体派和野兽派一样发起于法国,立体派受野兽派及非洲黑人雕塑的影响,将自然的形象还原为几何学的图形,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所获得的景象组合在同一个静止的视觉形象上。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有毕加索,波拉克等,立体派的作品都是经过提炼的几何形,同时又是多空间事物的同一空间组合,虽画面整体是抽象的,但从画面中还是可以找到具象的单个造型形态。

三、二战后美术中抽象艺术的多元化 

 

第8篇

关键词 “布白”意义;运用和操作;原则

“布白”,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布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新课标背景下,尤其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一、“布白”的意义和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布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布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布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布白”艺术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在“布白”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和学生学习的信心。

4.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布白”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一方面,教师必须于课前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研究和策划,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每道题、每句话都应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布白”中,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布白”的运用和操作

1.在“布白”中“悟”

“悟”是领会,是理解,是温故知新,是由感知到思辨的升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单凭教师分析讲解显然不够,至于希望通过“讲得多、讲得细、讲得深”达到学生的透彻把握更是缘木求鱼。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就是“悟”。

在新授概念时,教师应在点化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悟”。譬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实在”,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所谓“客观实在”,就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所谓“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就是“无论你看得见看不见,摸得着摸不着,相信不相信,承认不承认,它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然后就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 2.在“布白”中“做”

“悟”的结果是懂,但懂的仅仅是理论。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去“做”。常言道,听一百次不如做一次,“做”能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做”也就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

讲授新知识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新内容,特别是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难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备而来,目的和重点自然明确。

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原理的归纳,也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师的责任只在引导学生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他去死记硬背。

练习是检查理解广度和深度的工具,是比较重要的“做”。只“悟”不“练”,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全面、深化和巩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定量的选择题、思考题,让学生于练习中发现知识点的误区,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有时还需要把课堂上的“布白”延伸到课后,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到工厂去调查研究,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做”是学习的根本,是学习的捷径,只有“做”得出色才算是真正领会,才能把书本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

3.在“布白”中“记”

“悟”了、“做”了好“记”,“记”了更好“悟”,也更好“做”。“记”是对旧知的回忆和对新知的记忆,既是巩固又是提高。理解了并不一定能够记住,记住了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与学生交谈常常会有这样的对话:这个原理你懂了吗?懂了。这个原理的内容是什么?记不得了。既然记不得,又怎能说是懂了呢!诚然,死记硬背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大忌,但切不可因噎废食。

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利用空白让学生记忆那些该记的内容,不要把“记”留到课后,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遵循教学规律,趁热打铁。

三、“布白”应坚持的原则

1.求实原则

具体概念或具体原理的新授与复习,留不留“空白”,留下的“空白”是“悟”,是“做”,还是“记”,没有固定的模式,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

2.适度原则

提倡“布白”,讲究“布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布白”艺术依赖于教师的指导,没有导演的高屋建瓴,就不可能有演员的精彩表演。如果一味“布白”,面对新知旧知,教师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说,甚至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则是放任自流,违背教与学的基本规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布白”,更谈不上什么“布白艺术”。教师绝不可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该讲则讲,该布则布,讲布结合,这才是“布白”艺术的要义。

3.科学性原则。

第9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研究人员与教学人员普遍地将艺术教育简单理解为对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对艺术教育理论的知识传授,在教育活动中,片面地以抽象的概念代替生活感受,以理论体系覆盖生命直觉,以逻辑推导遮蔽心灵反思,因此遗忘对学生进行审美感性的教育,没有开启主体的心性和灵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培育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情。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艺术之树常青。开始,没有对于自然的观察体验和热情感受,一个人不可能培养对于艺术的热情和兴趣,当然更不用说美感和经验了。艺术教育离不开对于学生的自然和审美教育,离不开激发和调动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观察、诗意体验和富有激情的想像。在当今历史语境中,艺术教育还必须承担教育学生培养对于自然的敬畏感情,建立他们关心自然,和大自然平等对话的意识,而不应单纯地树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而是应该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这样有助于建立生态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现代意识,更有利于美感的形成和艺术感觉的完善,可达到一石两鸟、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大学层面的艺术教育并非单纯局限于教科书上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换言之,艺术教育并不是那种满足于空谈艺术的本质、历史、特征、风格和表现的书本教育,也不限定于探讨文艺美学的种种概念,以及常识性的艺术知识。高校艺术教育事实上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精神工程,应当致力于借助于艺术教育的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完整徤康的人格结构、具有一定审美修养和具有诗意内涵的生命存在个体,培养他们的艺术敏感和兴趣、良好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经验等等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从诗意生存和审美生存的美学意义上着眼于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这样,使艺术教育获得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因此,高校艺术教育的关键不是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类别的知识传授,不是让大学生从审美境界的启发,让他们建立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开启心性,激发诗意情怀和审美眼界,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大学生能够明“道,’体“道,进而与“道,’一体,进入充满美感的艺术殿堂。

在理论体系和观念体系上,人们习惯于将艺术教育附属于美学理论的范畴,或者将它和艺术理论混为一谈。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然而,它们毕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区别。在存在形态上,艺术教育是将具体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注重于理论体系和概念内涵的传统也不是单向度地传授具有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经验,而是将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诗意直觉等审美感性渗透到理论结构和知识形式之中,另外,它注重艺术的形式感和具有的艺术经验的启发,使观察力和想像力融入记忆力、推理力,让理论结合实践,良知渗透生活。而一般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是以知识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是以逻辑和思辨以特性的概念形态。因此,它们不能简单和直接地代替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与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不仅有着存在方式上的差异性,而且有着社会预期和社会功能的差异性。艺术教育不是以单纯求知为特征的知识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寻求建设青年学生的诗意的人生修养和审美的生命境界。故从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纯知识学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将遮蔽艺术教育的思想价值和精神意义,从而不能真正理解艺术教育的本质。换言之,艺术教育不是对知识理论问题的知识性解答,不是以回答“什么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等等类似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或者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讨论和回答的知识命题。艺术教育是力求解决人生的审美感性、良知修养和诗意境界的问题,而这些内容是美学知识和艺术经验难以包括的,它们更多是生命的智慧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