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3-07-17 16:30:38

导语:在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第1篇

一、生活实践是艺术构思的源泉

艺术构思是离不开丰富的生活实践的,无论偏重于再现的艺术,还是偏重于表现的艺术,在根本上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没有深切的生活感受,没有对现实深刻的心灵震颤,便没有艺术创造的基础,艺术构思便成为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因此,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作品的深刻性和感染力直接取决于对于生活实践的感悟。(一)生活实践中对素材的有意无意的积累。

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积累了大量的生活实践经验。如童年所受的创伤和苦难经历、成长的烦恼,甚至对吵架这种事的细心体验和观察,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日后创作的素材。巴金在回忆小说《春天里的秋天》的创作过程时说过,他的这篇小说,起因于他有一次去看望一位少女,但他与这位少女只谈了不到十句话。由此可见,大到社会环境和政治历史背景,小到个人的独特生活经历和体验,都为创作提供了现实生活基础。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就是以鲁迅的一位远房叔叔为原型的,而《祝福》中的祥林嫂则是以鲁迅遇到的一个看坟女人为原型的。我在故园系列油画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就是以我童年的生活经历和感触为灵对现实生活的这种积累是自然而然的、有意无意的。起初,艺术家在生活中直接实践着,广泛地观察着,可能没有目的性,只是在他们印象的仓库里积满了生活素材,并在记忆中提炼着、升华着,是一个有意无意的积累过程。直到遇上一个偶然的契机,使它与一定的观念相联系,产生了灵感,有了创作意愿,升华了主题思想,也就开始孕育艺术形象了。

(二)积累是灵感的源泉。丰富的生活实践是艺术

家灵感的源泉。就拿《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来说,他的家世和他个人特殊的经历,加之他对生活变故的悉心体验、对人情世故的细致观察,以及自身细腻的情感、周密的思维,为他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也为他提炼、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提供了源泉。《红楼梦》的创作正是以作者的亲身经验为基础,贾宝玉的形象也是以作者自身为原型而创造的。由于艺术家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所以在艺术构思时才有取之不竭的源泉;正是艺术家亲身的深刻体验,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保罗高更的一系列以原始风貌呈现的油画作品就充分体现了生活积累对于艺术灵感的重要性。

(三)生活实践为艺术典型的真实性提供现实基础。

只有来自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才会真实感人,只有艺术家经历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塑造出动人的艺术典型形象。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她从未得到过父母亲的关怀,却从祖父那里得到爱的温暖,萧红终生怀念他的祖父。因此,在她的回忆性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塑造了一个真实动人、可触可觉的温和慈祥的祖父形象。再如被誉为真理的画家的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委拉斯贵支,在其著名的油画肖像作品《教皇英诺森特十世肖像》中,刻画了一个虚伪狡诈、色厉内荏的掌管大权的教皇形象,其艺术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虽然画面色彩经过了高超的艺术处理,但是却给人极其真实的感受。这正是源于画家对创作对象的细致观察和宗教权威虚伪性的真实感受。当这幅画呈现给教皇时,他也不得不承认:画得太像了!

二、艺术构思是生活实践基础上的情感想象艺术构思需要艺术家对生活实践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善于洞幽烛微,抓住最典型的现象、细节。艺术构思中的感受是生活中感受的继续,但又不同于生活中的感受;艺术构思要在生活实践基础上,通过情感体验和艺术想象来完成。

(一)艺术构思是情感想象的过程。

艺术构思的过程,主题、形象形成的过程,也是各种心理能力、心理形式统一、和谐的自由活动的过程,特别是情感体验和艺术想象的过程。、感知是基础,想象中的感知,更是五官感觉的统一活动(统觉),它贯穿着想象活动的全过程。感知的精细性、鲜明性,保证着艺术形象的生动性、具体性。、想象是手段,形象的形成,主题的孕育主要靠艺术想象来完成。、情感是生命,它给艺术想象以动力,给艺术形象以生命。、思索是灵魂,想象的翅膀需要情感的推动,更需要理性的控制、规范、指引。例如当托尔斯泰看到牛蒡花而想起生命的意义时,他是这样记载他的这次体验的:昨天,我穿过一片刚刚犁过的黑土田地。一眼望去,除了黑土以外,什么也没有,连一根绿草也看不到。可是在尘土飞扬的灰秃秃的路旁,却长着一棵鞑靼花(牛蒡花),这棵花有三条幼枝,一条已经断了,断枝上挂着一朵沾了泥的小白花;另一条也折断了,上面沾满了污泥,黑色的绿枝显得垂头丧气,十分肮脏;第三条幼枝向旁边直伸出去,虽然也因为蒙上了灰尘而变黑了,但还活着,中间部分还是红的。这使我想起了哈泽穆拉特(注:系托尔斯泰当时正在构思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我真想把这一切都写出来。这一片田野上,只有它把生命坚持到最后,不管怎样总算坚持下来了。托尔斯泰对典型形象哈泽穆拉特的艺术构思,正是通过他的情感想象使他发现了花与生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托尔斯泰是从情感体验和想象出发,并以新的情感体验和想象的生成作为结束的。

(二)对艺术典型的情感想象过程要以生活实践为基础。

第2篇

[关键词]中文图书;检索点;著录;一致性;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254.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3)01-0068-05

检索点是文献各项识别特征的揭示点,是读者为了获取所需文献查找和识别书目数据的特定角度,通常以名称、词语或代码表示。检索点是书目数据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著录项目,其著录的准确、规范和统一程度,直接影响到书目数据的质量和文献的检索效率,影响到馆际之间中文书目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因此,在编目工作中要重视具有检索意义字段的著录,将主要检索点准确地、规范地、充分地反映出来。

在实际工作中,尽管《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及《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以下简称《格式》)确定了著录规则和方法,对于统一编目思想、规范书目数据的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类型文献出版形式的不规范,单纯依据《规则》和《格式》还不足以保证著录项目的标准、规范和统一,中文图书的著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结合多年著录审校工作实践,针对中文图书主要检索点著录的规范统一问题作一些探讨。

1 产生著录差异的原因

1.1 标准因素

《规则》和《格式》体现着指导性和通用性,规定了共性的、典型问题的著录原则和方法,语言表述也非常简明扼要,对于具体问题缺乏明确的、详细的解释,不可能涵盖现实编目工作的所有细节。而编目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规则》和《格式》往往不能机械照搬,编目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疑难问题,著录信息的选择和著录项目的形式往往存在着差异。

1.2 主观因素

编目工作专业性较强,编目员对编目规则的理解不同,对著录信息的主观判断不同,对同类问题的著录也往往不一致,这是产生书目数据著录差异的主观原因。编目人员只有掌握较为深厚的文献编目、文献检索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并且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才能正确地分析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准确把握著录信息的先后主次和规范的形式,才能对图书的特征做出正确的揭示。

1.3 客观因素

在编目过程中编目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图书,这些图书本身所提供的著录信息越来越复杂,表现在:图书没有固定的出版格式,题名页、封面、版权页等著录信息源所提供的文献形式特征不统一等,无疑增加了著录信息的提取和规范表述的难度。

1.4 数据来源因素

在全国联合编目的工作模式下,书目数据由编目中心及其成员馆共同制作。不同的文献编目机构往往有各自的编目原则、编目惯例和编目细则,有的图书馆甚至还沿用着传统的非规范化的处理方法,加之各馆编目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制作书目数据过程中对同类问题的处理必然存在着差异。

2 中文图书主要检索点著录解析

描述中文图书形式特征的检索点主要有题名、责任者、丛书名等。下面结合实例对主要检索点常见的著录差异进行分析,并给出统一的著录细则。

2.1 题名著录的常见差异及统一

题名是识别和确认文献的主要依据,是文献的主要检索点。著录时要充分发挥机读目录可制作多个题名检索点的优势,将所有具有独立检索意义的文献题名准确地描述和揭示出来。

2.1.1题名中字符的著录。含有标点符号、空格、数字、汉语拼音及外文字母的题名,常常出现著录差异,应制定著录细则统一其输入规范。

(1)题名中具有语法关系的标点符号、空格一般依原题照录。汉字间的标点符号、空格为双字节;字母间的标点符号、空格为单字节;汉字与字母间的标点符号和空格,单、双字节随其前面的字符。[3]63

例1: 2001#@a任重道远 继往开来

例2: 2001#@a童年·少年·青年

第3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分型;非手术治疗;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虽多,但概而言之,不外乎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笔者综合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对本病的中医分型和非手术治疗进展加以概述。

1中医分型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分型论证的报道较多,归纳有以下几类:①按病变过程,将本症分为3证8型[1],即实证(急性炎性水肿高峰期)有:行痹型、瘀血阻滞型、湿热下注型和寒邪凝滞型,虚实夹杂证(炎性水肿刺激消失仅为间盘突出压迫)有:气虚血瘀型,风寒湿痹型,虚证(恢复期,此为残余椎间盘压迫刺激症)有: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型、肾虚型。②按不同病因。将腰椎间盘突出证分为3证6型[2]:亦即气滞血瘀证包括瘀阻偏重型和血瘀生热型,虚损劳伤证包括元气偏虚型和肝肾偏虚型,寒凝湿滞证包括寒凝偏重型和湿滞偏重型。从本病分型看,以上两者分型可谓详细,但学习掌握较难。③根据临床表现和体质差异分型[3]:急性期、缓解期、康复期分期治疗。④将CT分型与中医辩证分析结合[4],认为气滞血瘀型以偏侧突为主,风寒湿滞型以中央突出为主,湿热痰滞型无明差别,但常伴有髓核钙化,小关节增生,肝肾亏虚型则为突出的椎间盘块影CT值偏高或钙化。这种结合椎间盘突出位置及增生钙化情况分型较有特色,亦易于学习掌握。

2非手术治疗

2.1中药汤剂治疗:中药汤剂治疗有内服和外用之分。

2.1.1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内服具有活血止痛,补益肝肾,温经通督的作用,可减轻炎性反应程度,缩短炎症期和减轻结缔组织的形成,促进变性神经纤维的恢复,减轻瘢痕化及瘢痕对神经组织的挤压,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可分为:①按中医辩证分型多方治疗。如谈雷[5]用通督活血汤加减、炮甲汤、舒筋活血汤、炮甲汤合舒筋活血汤治疗本症分别属虚损型、瘀滞型、劳损型、混合型取得较好疗效。②以一方为主随证加减,肖宗苗[6]以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气血不足加炙黄芪,疼痛较甚的,初期患者加桃仁、红花,病程较长者加威灵仙、地鳖虫、穿山甲,配合骨盆牵引手法按摩治疗。张姚萍、周军[7]以自拟通痹止前汤(牛膝15g、木瓜6g、独活6g、秦艽9g、桑寄生15g、白芍10g、当归10g、桂枝5g、细辛3g、杜仲15g)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有效率为96.6%。

2.1.2中药热熨外贴:中药热熨外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温阳益肾,疏散风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可使面部肌肉与韧带的紧张状态得以解除,腰椎间盘压力降低,使突出的髓核有逐渐纳还之可能,加之活血化瘀药物的运用,使得局部血运改善,神经根水肿逐渐缓解。张春冬、张耕应用自拟的中药骨康宁3号方[8]:独活15g、元胡15g、牛旁子10g、威灵仙20g、防风10g、桂枝10g、山茱萸10g、穿山甲5g、杜仲15g、当归10g、鸡血藤20g、骨碎补20g,用纱布包装封口,800ml水浸透后,煎煮30min取出,置患处敷,有效率88.8%。曹永明、曹靖宗等[9]:在内服固肾活络汤的同时,局部外贴仲景神贴,仲景神贴由红花10g,马钱子、乌蛇、酒大黄各50g,生乳香、生没药、生川乌、生南星、骨碎补各30g,独活、透骨草、川芎、全蝎、土元、血竭各20g,广丹100g、松香200g、冰片25g、芝麻油2.5kg熬制成膏,分切压平,每5g切成直径4㎝、厚0.3㎝的圆形,放置麝香壮骨膏上,用时贴敷患处及相关穴位,7天换药一次至痊愈。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临床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100%。

2.2牵引手法治疗:牵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学者[10]认为其机理在于:①可拉宽椎间隙,增加椎管内容积;②可松解神经根粘连,使突出物还纳或移位;③可纠正脊柱关节紊乱,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平衡;④可放松脊旁肌肉,改善受压组织的血液供应,因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改变牵引角度进行观察对比[11],发现仰卧位,L5/s1突出者以30度角牵引,L4/5突出者以15度角牵引,L3/4以0度(水平)牵引,疗效较好。采用双侧不等重量牵引治疗本病[12],一般健侧或症状轻侧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的14,病侧或症状重的一侧牵引重量再按患者体重增加110,可提高疗效。

近年来,不少学者用特制牵引床治疗提高疗效。如梁振安、祁丽等[13]自行研制的多功能治疗床辅以按摩、电热进行仰卧牵引治疗。张滑源[14]运用电牵引结合在过伸或过屈牵引时,配合弹性掀压复位手法整复治疗本病。余作取、冯志听[15]采用“长弓”牌微电脑控制三维牵引床快速牵引,结合中药外敷,配合弹力腰围等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94.3%。其共同特点是:增强牵引力量,改变牵引角度,以增大椎间隙,增加椎间盘内负压,有利于髓核回纳,配合手法等松懈神经根粘连,以达提高疗效之目的。

也有学者报告重手法会加重神经粘连,因而不主张长期牵引重手法治疗。吴国平、武长林等[16]从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发现5例受累神经根异常水肿粘连,其病史5例患者均有反复多次重手法按摩治疗史。蒋会平、王泽强等[17]对术中25例严重神经根粘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查询,发现均有重手法治疗史,并提出重手法按摩引起粘连是增加手术难度,影响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疗效的重要原因。

2.3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本病多配用其他方法同时使用。张永生[18]运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本病,取以大肠俞、白环俞为主穴,L4/5椎间盘突出则主穴取气海、关元俞,配以三阴交、中缪。

张增田、张庆占[19]采用正骨手法加蟒针:腰俞通命门,白环俞通环跳,承扶通浮郄,委中通承山穴治疗本症,总有效率100%。手法多以强刺激、泻法为主。

2.4封闭治疗:采用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几年多有报道,封闭液的药物组成多数学者常以局麻药(利多卡因)、激素类(确尖缩松-A)、能量合剂与神经营养药。也有少数学者用中药制剂脉络宁和激素组成的封闭液[20],较有特色。封闭有以下几类:①硬膜外腔封闭和骶管封闭[21]:对运动和感觉神经都有较好的阻滞作用,且使血管扩张,并借以封闭液起到液体剥离作用,使椎间盘与神经根及硬膜腔粘连分离。②椎间孔及椎旁封闭治疗[22],药物直达病所,用量小,无椎管内感染及损伤,比较安全有较。另外,还有穴位封闭,单纯麻醉下推拿,硬膜外腔滴注等治疗方法。 转贴于

2.5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是国内近年来推广的新技术,它属于非开放性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溶解和超氧消融术三种,共同优势是创伤小,不扰乱脊柱稳定性,后遗症少,手术简单,容易掌握和操作,安全系数大,住院时间短,费用开支少。因其用于临床时间短,其运用价值尚在争议,但只要严格掌握好各自适应症,确实可收到很好疗效。

2.5.1化学溶解术:髓核化学溶解疗法是经皮穿刺技术将胶原溶解酶注入病变髓核内,使髓核的主要成分蛋白多糖解聚,降低椎间盘内压力,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的效果。胶原酶注射部位分类[26]:盘内注射、盘外注射和硬膜外间隙置管注射治疗。进针途径传统的是在电视X线监视下,后侧方进针;也有采用经骶管[27]和经椎板外切迹入路[28],认为较后侧方入路有如下优点:不需要特殊设备,无需X线监视,进路短,操作简单,安全性强。有学者对药物剂量进行研究[29]认为:人体有效剂量以400u~600u/每椎间盘为宜。

2.5.2超氧刀消融术:超氧刀消溶术和传统手术以及其他物理介入治疗有很大不同,主要作用于髓核突出物,对其他组织无影响,因而该技术被誉为“绿色疗法”。该技术是在C臂机引导下精确定位,通过一直径0.5毫米的穿刺针进入椎间盘后,注入浓度精确的超氧到病灶,利用超氧极强的氧化能力,迅速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及破坏髓核细胞,使蛋白多糖功能丧失,细胞产生的蛋白多糖减少,髓核组织渗透压不能维持,导致水分丧失而萎缩,从而迅速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且消除突出物之化学刺激性和免疫源性[30],从根本上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疗目的。孙刚、陈秀椿等[31]采用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内注射浓度为45~53mg/L的医用臭氧,治疗本病262例,结果显效45.5%,有效46.8%,总有效率为92.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繁多,不少学者在各方面作了不少有益探索,确实提高了疗效,但本病在临床分型上至今未能统一规范,对本病的疗效评价亦无统一可靠的标准,让临床医生客观地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增加了难度。相信在广大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对该病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龙智铨.中医药辩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报告.中医正骨,1996,8(3):21-22

[2]黄锦芳,郭团年,赖选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研究.中国骨伤,1998,11(3):45-47

[3]吴运定,施维智.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辩证施治.中国骨伤,1993,6(4):11-12

[4]彭晓惠,李旋歌,吴玉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与中医证型分析.中国骨伤,1992,8(4):34-35

[5]谈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中国骨伤,1992,5(2):14

[6]肖宗苗.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正骨,1997,9(3):50

[7]张姚萍,周军.通痹止痛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中医正骨,2000,12(6):41-42

[8]张春冬,张耕.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外治杂志,2003,12(5):8-9

[9]曹永明,曹靖宗,柳嘉等.中药外贴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临床观察.中医外治杂志,2004,13(1):8

[10]张俊,鲍铁同,张春健等.牵引压弹斜板三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原理分析.中医正骨,1995,7(5):6-7

[11]刘峰,潘晓红.不同程度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4例.中医正骨,1998,11(1):31-32

[12]李洁三,张惠珠,李毅嵩.双侧重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1例报告.中医正骨,2000,12(6):40

[13]梁振安,祁丽,李平津,等.多功能治疗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颈腰痛杂志,1995,16(3):143-144

[14]张渭源.电动牵引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7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8):23

[15]余作取,冯志听.三维多功能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骨伤,2000,13(5):284

[16]吴国平,武长林,张乃仁,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重手法按摩后神经根水肿粘连.颈腰痛杂志,1995,16(2):86-87

[17]蒋会平,王泽强,吴健华,等.从腰椎间盘手术认识重手法推拿利弊.颈腰痛杂志,1995,16(2):101-102

[18]张永生.针刺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3例疗效分析.中国针灸,1993,13(5):17

[19]张增田,张庆占.正骨加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疗效观察.颈腰痛杂志,1995,16(2):97-98

[20]张世民,支满霞,苗艳玲,等.脉络宁硬腰膜外注射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及初步动物试验.中医正骨,1995,7(5):15

[21]苏再发,苏元波.康灵克通骶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痛杂志,1995,16(2):92-93

[22]周旭,朱桂枝,赵新玲.椎间孔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正骨,2000,12(9):50

[23]张荣环,李永强,宋永胜,等.注射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骨伤,2000,13(5):286-287

[24]谢南方,郭春慧.经皮骶管胶原酶介入加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正骨,2000,12(9):52

[25]李玉建.经椎板外切迹入路胶原酶注射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正骨,2000,12(6):28

[26]金星,杨春生,宋今词,等.不同剂量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中国骨伤,2000,13(3):155-156

第4篇

关键词:动画教育;动画艺术;民间艺术文化;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15-004

数字时代下,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终端的崛起与发展不只意味着动画艺术形式与传播方式的变化,更蕴含着动画创作的方式与内容的发展变迁。如何培养出能够在未来与世界动画强国进行竞争的优秀动画创作人才,是摆在中国高校动画创作人才的教育面前的一大挑战。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动画创作人才具备适时吸纳数字技术优点,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与新设备,提高动画创作的技术手段与视觉表现的能力。从目前国产动画的创作过程来看,我国的动画创作人员并不欠缺这方面的能力,高科技的应用早已经渗透在我国动画创作的过程当中,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贡献功不可没。我国早在2005年推就出了国内首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当是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动画的制作水平已经在向高技术发展,它的重大意义就是告知全世界,中国当时就已经拥有独立生产和制作三

维动画的能力了。

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动画教育要增强动画创作人才提升其所创作动画的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能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合理结合。目前的国产动画虽然应用着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数字设备,可是创作出来的国产动画片却只能面对低龄化的受众市场,近几年屡创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就是很好的例证。国产动画的低龄化创作趋势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对动画创作人才民族文化培养的缺乏。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从事动画制作的人员也已经不在少数,中国的动画产业看似前景一片光明的背后,却是中国动画片创作人才的极度缺乏,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提高。

2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校动画教育发展遇到了瓶颈,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近些年来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缺乏艺术创造力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归因为动画制作的技术水平有限,画面效果无法与国外动画片抗衡。这种过时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站不住脚的,目前,我国的动画教育虽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上已经与数字时代的发展像接轨,配备了先进的动画教学实验设备,并搬用了国外的动画教学课程设置。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出来的动画创作人才的动画技术制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况且,中国动画这几年在平面和三维的制作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制作水准同国际动画强国的一线水平还有差距,但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中国高校动画教育这几年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的动画制作水准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停滞不前的创作思想却阻碍了他们创作出高质量的动画片。为什么配备了顶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课程却仍然难以培养出能够创作出优秀的高质量动画创作人员,这其中既包括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思路的狭隘问题,也有动画教育人员对于动画艺术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了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难以胜任国产动画的质量发展需要。

动画创作人才的成功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一个成熟的动画创作人才并不仅仅要精通绘画与电脑软件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与一定的创新能力。因为动画是一种文化,动画业被定义为文化产业,它被看作是多学科的互融性与交叉性,从实用性的、解决问题式的活动上升到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现象的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作为现代设计中最重要部分的动画,它集中了美术、设计、服装、电脑技术、美学、文学、社会学、营销学、电影学、表演等最为广泛的要素,是最具有多科性和互融性的学科综合体。因此,动画的繁荣,决不仅仅靠熟练使用电脑、绘画造型能力强就可以做得好的。

动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具有很强的外在形式的可塑性,但是合适的内容题材的选择才是优秀动画作品所必须具备的。丧失了主题内容的动画作品,就好像没有燃料的跑车一样,纵然被设计制造的再精良,也只是件摆设。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05年雷声大雨点小的中国第一部纯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这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历时五年,耗资上亿的大片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到最后上映时却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没有自己特色。不论是剧情的设置还是人物造型的设计方面都不免显得有些俗套。从概念构思创新角度看来,《魔比斯环》并没无可取之处,它既没有达到预计中的走国际路线的效果,也没有体现出任何民族性的特色。可是如果站在有利于动画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魔比斯环》则填补了中国动画史上没有三维动画电影的空白,证明了中国的动画制作水准的提高。从这个例子看来,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准已经不是束缚其发展的主要枷锁了,中国高校动画只有想办法提升动画创作人才的创作构思、丰富动画的表现手段,真正地体现出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特色,才能培养出能够与从众多动画强国进行竞争,并找到突破的契机的优秀动画创作人才。

相比之下,美国好莱坞在1998年曾经以中国的民间故事《木兰从军记》为故事素材,改编成的动画片《花木兰》在上映的第一周就取得全美票房冠军。但是作为如此优秀的动画故事素材的原产国,中国国内的动画创作人员却对如此耳熟能详的素材“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画教育对动画创作人才培养的失职,使得现在的中国动画创作人员对本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不甚了解,这也是制约中国动画发展民族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 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对高校动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伟大民族。如此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多样的民族风格,必然使得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培养出独具一格且内涵丰富的民间文化。它是我国本土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最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而将优秀的民间文化中所包含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合理地应用到艺术创作当中去,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形态的过程,则成为中华民族体现自身民族特色的主要方式。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产品,它的民族特色就如同戏剧一样,主要从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品格的深度与广度。动画的民族风格是由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其内容、形式、格调、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体现出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气质。

首先,从审美心理方面来讲,就动画而言,越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题材内容,就越容易引起国际动画界的兴趣,越能在世界动画中标出自己的位置,同时也能契合外国观众猎奇的观看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民族的,越具有国际性。中国老一辈的动画创作人员就是通过自身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和体会,将其运用到动画的创作当中去,才在当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例如:从万氏兄弟于1926年完成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到后来的《三个和尚》、《九色鹿》、《牧笛》等等,这些民族风格鲜明的作品在伴随着中国动画成长的过程当中,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中国学派”的美誉。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题材选取方面,民间艺术都为这些优秀的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取材范围。在题材选取方面,中国动画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通俗文学为原始素材,进行再创作。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就来自于神话传说;来自于民间故事的有《马头琴的传说》、《日月谭》、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等等;还有的取材于寓言和成语,例如《三个和尚》和《骄傲的将军》。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由于我国民间美术、曲艺非常发达,艺术形式种类丰富,例如像国画、剪纸、皮影、刺绣和书法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段都完全可以运用到动画领域当中。中国动画在发展的几十年中,就是吸取了民间美术的营养,创造了许多新颖的动画形式,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例如:由于从国画当中得到启示,我国于1961年拍摄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为世界动画界增添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片种;在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片中运用水墨表现了人物、家畜和山水,清秀的画面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

而这些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动画形式必然只能产生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土壤。遗憾的是,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就被世界动画界所瞩目的中国动画走到今天却迷失了方向,如今这一代的中国动画观众对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耳熟能详,对国产动画片却漠不关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画的悲哀。

中国动画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能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创作的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我们并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将其转化为动画艺术形式,如何使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和喜爱的动画艺术形象,是需要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就不能仅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当中,要经过动画创作人员经过自己的创新思考,将传统的艺术形式转化为现代民众能够接受的形式加以表现。如果仅仅是照搬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等具体艺术形象,将无法脱离这些艺术自身的功能特点,掉入模仿抄袭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本土文化、民间文化中应该寻找那些民族风格鲜明,造型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动画素材加以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国际化、现代化是不相违背的,关键在于创作者如何构思、如何运用。作为现代的国内动画创作人员,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木板年画,还是皮影、壁画等艺术形式当中,都有动画创作所需求的造型元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创作人员进行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其实美的本质是一致的,但美的形式却是多样的。这形式的多样性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自己对动画的不同理解而发展的适合本民族的表现形式,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而对于中国动画,照抄照搬不是办法,重要的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开创自己的民族风格,那样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民族化是指动画的精神内核,一定是反映中国人的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文化特色,没有民族性便没有个性与特色。

中国本土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也是很完整的参照。动画不仅是一个影视形象,它可以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衍生开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发展民族化的创作道路,坚持从本土文化中发掘宝贵的资源,不仅是国产动画的发展出路,更是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现在,中国动画的发展正走到了十字路口,曾经的辉煌固然令我们骄傲,但残酷的现实还是逼迫我们进行思考和学习。我们的动画民族化的路子走了几十年,突然走不动了。于是就有人提议放弃民族化创作道路,发展国际化道路。目前中国动画的“洋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是内容题材和形象设计多方面的“洋化”。这种倾向的出发点也许是为了迎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但是一味的模仿别人也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特色,这样制作出来的动画片当然不会被认可。解决现代化问题不能否定民族化,民族的特质、民族的文化才是中国动画创作的根基。中国高校动画教育需要在将民族性作为其发展根基的同时,必须深入探索现代化改革,使民族的精神特质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的需要,才能真正融合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动画创作人才。任何艺术作品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之后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有将民族的精神与时代的内涵相结合,在现代语境下探索展现民族特质的新道路,探索时代条件下民族新的动画话语,实现新型数字技术与传统民间文化相结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动画才能够迎来振兴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刘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成人动画竞争战略.现代传播[J].2006(4)

2 陈书禄.中国文化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娴.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中国电视,2005.(8)

4 娄淑芬,李明.中国动画“民族化”之思考.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23(1).

5 彭玲.关于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13(1).

第5篇

【关键词】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地域性特征

1 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工作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各行各业从技术生产到目的设定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方向性的转变。尤其是作为主导着我国经济的龙头产业,建筑产业的转变尤为明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号召下,我国的建筑产品从结构的定型到施工技术的应用等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大程度的转变,尤其是就建筑设计工作来说,其是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方向的,在现今我国人口数量剧增,如何更好地保证建筑设计工作的质量及成效,如何让建筑产品在不断地转变中得到完善,如何更有效地相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号召,已经成为了现今建筑设计业界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了。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设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做好这一项工作也是凸显我国各地文化、让建筑产品的建设工作更为有效地响应现代化建设号召的一个主要途径:环境艺术设计是把环境融入到建筑产品、把文化融入到建筑产品、让建筑产品拥有其别具一格的灵魂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进行这一项工作时,设计人员必须能够有足够的前瞻性以及文化素养,认识起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以本土的地域性为依据,将其合理、可行地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去,从根本上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

2 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性特征

在环境艺术工作中,地域性特征的体现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对于新时期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来说,地域性特征的体现更是直接主导着整个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成效的:地域性特征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独有的一部分,也是区别于别类建筑设计的最主要的一部分,是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是否能够取得相应成效的关键点。

2.1 地域性特征中的目的性

任何的工作要想做好,首先就必须确定工作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样,设计人员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之前,必须先具备一定的目的性,对设计的目的进行全方位的可行性分析,这不仅仅是设计人员开展设计工作的基础,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凸显地域性特征的前提。:之所以要进行环境设计工作,就是为了突显出建筑产品的地域性特征,就是为了使地域文化得到传承,让建筑产品有其别具一格的灵魂,让建筑产品能够在充分地展现出其独有的美的同时弘扬地域文化。这就是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目的性,设计人员必须依照建筑产品所将要坐落的地方的地域文化以及自然优势,开展可行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通过建筑产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相影响的方式,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把建筑产品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在倚靠自然环境优势的同时也弥补自身的不足,使建筑产品和自然环境两者互相映衬,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2.2 如何在环境设计工作中体现出地域性特征

2.2.1 设计人员自身对身周环境的观察力以及认知度的提高

对身周环境的观察力和认知度是每一个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都应该具备的一项职业素养,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不仅仅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同时,对从业者的艺术素养、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极高的:良好的环境观察力和环境认知度是主导着设计人员对地域性特征的了解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其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找到设计方向,能够让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设计工作的要点。要想充分地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地域性特征,这两项职业素养则是缺一不可的。但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厚积薄发的过程,设计人员在不断参加设计积累经验的同时,还应适时地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争取地域性特征能够在下一次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2.2.2 文化元素与环境整体的和谐

设计师在做环境没计前,必须认真理解建筑师的建筑母体设计原创理念与建筑文化元素语言内涵及建筑室内不同空间的功能要求,寻找建筑与室内空间的通俗简练的文化元素语言表达定位,如庄重、宁静、欢快、温馨、跳跃等等。比如一个酒店大堂的审内设计应该服从温馨、亲切、尊贵等文化元素语言,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元素设计中,如艺术品、图案、色彩、灯光、造型、材料肌理等都应按上述文化元素语言原则去设计与营造。如果文化元素定位偏离了建筑功能的文化语言,如过分严肃,或色彩偏冷调都将使其空间显得低沉与压抑,达不到建筑功能特定的文化语言要求。

2.2.3 吸收外来优秀的文化元素

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进步,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优秀文化的相互交流。我国自汉代后,由于佛教传入与唐代丝绸之路兴盛,成就了历史上大最外来文化元素在中国绘画、宗教、建筑、雕塑等文化领域的广泛交融和应用,远到敦煌壁画、云冈石窟……近到北京十大建筑、南京中山陵及上海等城市建设,无不是中两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晶。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过:对中华文化的吸收利用而不加以提炼,只能是作为“孝子”对家业的保守与继承;努力学习外来文化而忘记自己是一中国人,只能是一“浪子”,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优化发展,即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事实证明,仁性与知性、道德与科学相互融会贯通,即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基本观点,是人性之整体,合之双美,离之两伤。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应中华文化元素合璧,要努力寻找中西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参考文献

[1]戴建华,吴萍,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的思考[J],艺海,2009(4)

第6篇

【关键词】 多路径; 健康教育; 高校医院; 门诊输液患者;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1-0160-03

健康教育是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进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清除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1]。多途径的健康教育模式全面系统地贯穿于整个输液过程,甚至从院内延伸到院外,符合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程序,下面就把多途径的健康教育形式及重要性综述如下。

1 多路径的健康教育形式与方法

1.1 输液全程健康教育

全程健康教育是利用护理程序,对输液患者在输液前、中、后有计划、有步骤、连续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当患者到医院诊治时,常常因为疾病的折磨以及环境的改变,医学知识的缺乏而产生许多不良情绪或异常心理[2],这时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输液前,接诊护士面带微笑给患者介绍输液室的环境,安排输液座位,给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卡片,告知请耐心等待,认真阅读健康教育卡片,会尽快为其输液;输液时,告诉患者一天输多少瓶,询问他们有那些不适,根据患者的诉求,确定教育目标。具体内容依据患者所患疾病及所用的药物不同,不同的年龄,合理有效地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3],告诉患者所用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出现不适及时告诉护士,输液过程中不要随意调节滴速,滴速的快慢是根据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年龄来定,滴速的不准确会影响到药物的作用,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4]。对于输入青霉素等过敏类的药物,应告诉患者若出现头晕、胸闷、心慌等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输完液拔针时告诉患者按压穿刺处的方法及按压的时间,对输扩血管药的患者按压稍延长嘱咐其休息一会儿,起来时身体稍往前慢慢起来,以防止发生性低血压;对第一次输青霉素等过敏性药物的人,须告知输完液后等15~20 min再离开,以防迟发性反应发生。林小玲等[3]通过全程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开展,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使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由原来的85.8%上升到99.0%。全程护理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人性化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而且通过良好的交流氛围,拉近了护患关系,从而使护士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病情,为其细化服务提供了基础。护士主动耐心地对患者进行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促进了护患沟通,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4]。

1.2 多媒体形式的健康教育

利用电视播放专家健康讲座,利用DVD机播放专门制作的健康教育光盘,主要介绍输液整个过程的注意事项,常见病的影响因素,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对疾病的预防作用,还有常见病的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如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等,服用高血压药要经常检测血压,不能随意停药,高血压需低脂、低盐饮食,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等注意事项等,糖尿病饮食疗法的重要性,用药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及初步处理方法等,甲亢患者用药疗程,甲亢药的主要副作用,用药期间定时检查白细胞,常见流行病的预防措施等。邹亚萍等[5]认为利用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象生动、涉及面广、通俗易懂,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需要。通过多媒体在门诊输液大厅开展健康教育,有效利用患者输液的时间,使患者及家属在输液过程中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强化了患者的健康理念,使健康教育得到很好的落实。

1.3 卡片式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卡片内容包括:输液流程,输液注意事项,需做皮试者,不能空腹,输液过程不能自行调节滴速,有疑问和不适应及时告知护士,输完液拔针后按压穿刺处的方法和时间。黄双霞等[6]认为健康教育卡片针对所有的输液患者,内容应简洁易懂,让患者正确掌握输液相关的知识、应急处理的方法与技巧,规范输液流程,预防输液反应,保障输液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4 健康教育宣传栏

由专家级的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吸引患者及家属观看,以增加宣传力度[7],内容侧重于宏观卫生知识。涉及人群常见、多发病及相关健康知识,如高血压、糖尿病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不同季节的多发病及一些流行性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宣传栏摆在输液大厅,每两个月更换一次。田丽君[8]认为宣传栏式的健康教育能够让患者在等候输液时观阅,会减轻患者因着急而产生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这样既能够减少医患矛盾,同时也给患者增加了预防保健知识,提高了医院窗口服务水平。

1.5 微信平台健康教育

微信是近年来出现的交流服务方式,通过手机网络可以快速发送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随着智能化手机普及,微信已经成为交流服务的快捷方式[9]。在高校老师和学生都有良好的网络应用基础,更愿意接受网上的交流方式,对于输液疗程长的学生及教职员工,责任护士把手机号码告诉他们互相加入微信群,以便输液回到家中有什么不适可通过微信咨询,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主诉,分析原因,通过微信告诉他们处理办法,必要时出诊处理。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实现了把健康教育从院内延伸到院外,微信平台健康教育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这种网络形式的健康教育更直接和便捷,迎合了广大教职员工及大学生的心理,广泛得到了好评。

2 多路径的健康教育的开展意义

多路径的健康教育更全面、更系统,是实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高校,由于教师和学生因时间关系,身体不适时一般不愿住院治疗,故门诊输液室是疾病治疗的主要场所,在门诊输液,他们不仅希望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也希望获得预防疾病、健康保健知识,以及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知识[10]。采取多路径的健康教育形式在输液前、中、后,针对不同的病情,不同的年龄,用药的不同,进行个性化合理有效的实施健康教育,以达到最佳效果,更好地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1]。

多路径健康教育的实施,把健康教育从院内延伸到院外,通过加强院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预防流行性传染病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好的网络基础,利用微信平台给来医院输液的教师和学生发送健康教育知识,让更多的人受用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如近期流行的登革热、非洲流行的艾博拉传染病等,把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预防知识发送给来输液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他们在同学和朋友中互相转发,让人人知道登革热的预防措施,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蚊子的滋生,切断了传播途径,本校师生无一例登革热发生。

多路径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理论素质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2]。做好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知识,还要学好社会心理学、社会人际关系学、伦理学等,才能更科学、合理地实施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13]。

多途径的健康教育,拓展了健康教育的广度、深度,使患者的知、信、行得到改变[14]。多途径的健康教育是联系健康知识与健康实践的桥梁,完善和丰富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和能力[15-16],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她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护理人员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多途径的健康教育向全社会普及了卫生科学知识,强化人的健康意识,建立和改变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人类行使健康活动,促进患者身心快速康复。通过实施多途径的健康教育,能够减少医患矛盾,有效地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度。

参考文献

[1]黄丽伟,黄秋环,刘芳印,等.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应用观察[J].右江医学,2012,40(2):184-185.

[2]王胜春,田英,孟究芹.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270-271.

[3]林小玲,冯桂莹.实施门诊输液全程护理模式促进健康教育落实[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410-1411.

[4]黄美娥.静脉输液中的护理缺陷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8,5(16):49-50.

[5]邹亚萍,倪红红,陈金玲,等.通过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提高门诊输液患者健康素养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19-1721.

[6]黄双霞,杨嘉丽,裴静,等.针对性输液知识教育在门诊输液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蛇志,2008,20(4):258-259.

[7]孟庆艳.健康教育路径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7):119-120.

[8]田丽君.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1):1370-1371.

[9]崔丹.微信群发平台辅助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4,6(4):338-339.

[10]罗慧,刘洁,丁平英.全程健康教育在高校门诊输液室实施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8(23):2155.

[11]魏娟.护理程序在门诊输液中心健康教育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5):687-688.

[12]齐桂英.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实施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4,6(23):114.

[13]徐海燕.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需求与评价[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9(9):107-108.

[14]姚秀萍.运用护理程序对输液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20(8):156-157.

[15]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62.

第7篇

摘 要: 随着中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空间数据的数量与体积急剧增长,同时由于数据分发中心带宽有限,造成了遥感空间数据共享效率低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P2P网络结构的遥感空间数据共享方案。该方案结合集中式目录服务与文件分块传输思想,提出数据共享模型与任务队列分配模型,实现同时从多个资源节点获取数据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提高了数据共享效率,有效缓解了服务器网络负载,在遥感数据共享领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遥感空间数据; 集中式目录服务; 分块传输; P2P; 任务队列分配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07-20-04

A remote sensing spatial data sharing scheme based on P2P network

Song Qi1,2, Wang Dong2, Zhao Yameng2, Zang Wenqian2, Du Jiaheng1,2

(1.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China;

2.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Eart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amount and the size of remote sensing spatial data increase sharply.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limited bandwidth of the data distribution center, the efficiency of remote sensing spatial data sharing is not high enough.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designs a remote sensing spatial data sharing scheme based on P2P network. The scheme combines centralized directory service and the idea of block file transmission, and puts forward a data sharing model and a task queue assignment model which implements the ability of getting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 peer nod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cheme not only improves the data sharing efficiency, but also alleviates network load of the servers, and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remote sensing data sharing.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spatial data; P2P; centralized directory service; block file transmission; task queue distribution

0 引言

在过去30余年,卫星遥感在气象、农业、资源、生态、水利、城市规划等各个行业的应用上显著提高[1],各行业用户对遥感空间数据的需求也日趋增大。而目前,遥感空间数据的共享面临以下问题:

⑴ 服务的科研单位多,数据需求量大;

⑵ 遥感空间数据文件数据量大,可达到GB级别,在数据的分发过程中,严重占用网络资源;

⑶ 数据分发中心网络带宽有限;

⑷ 很多遥感空间数据存储在不同数据中心,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形成数据孤岛。

针对这些问题,文献[2]中设计了一种主动队列控制模式的遥感空间数据分发系统,该系统采用集中式数据分发方式,所有分发任务按用户提交的顺序依次排队处理,随着用户提交数据量的增大,服务器积压的任务量越来越多,任务等待处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系统同时存在中央服务器网络负载大以及带宽资源浪费的问题。

P2P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分布在终端计算机上的资源,缓解服务器资源消耗,在计算机网络各领域尤其是文件共享领域被广泛应用[3-4]。

现阶段,P2P文件共享已经有多种实现方案。在文献[5]提出的方案中,节点间通过系统广播创建TCP连接发送网络文件共享目录并进行文件的共享和传输,但同一时间段内服务用户数量有限。文献[6]中的方案将服务器节点作为一个索引服务器,同时负责文件分割任务,当用户提交订单量增大时,会给服务器带来很大的运行压力。文献[7]中将所有的文件信息都放在相应的配置文件里,提高了资源搜索定位的效率。但随着文件数量增多,系统消耗的资源必将增长,从而导致程序的响应非常迟缓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遥感数据共享领域的特殊性我们发现,以上P2P文件共享方案都不适用。因此,在原有数据分发系统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了经典P2P网络架构中Napster查找性能良好、便于网络管理的优点[8],以及BitTorrent传输效率高[9]的优点,采用集中式目录服务与文件分块传输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P2P网络结构的遥感空间数据共享方案,在遥感数据分发效率方面进行改进。

1 总体网络结构

本文数据共享方案总体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原有数据分发系统中的数据分发中心作为目录服务器,用来保存所有遥感空间数据资源索引,提供资源的查找与管理服务。

各个对等节点在逻辑上完全等价,节点之间通过网络可建立直接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节点既作为服务器提供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又作为客户端从其他节点获取数据。

1.1 集中式目录服务

目录服务器中的数据资源索引存储在数据库中,主要包含遥感空间数据文件信息、各节点信息、数据-节点映射信息。

由于目录服务器只提供资源的查询与管理而不提供数据下载,网络负载较低,因此能够提供高效的资源查询性能。

1.2 文件分块传输

为了实现从多节点同时获取数据的功能,需要将完整的数据文件传输转换为数据文件块传输。

需求节点根据完整的数据文件大小,生成N个连续的XML格式的文件块请求。其中:每个请求包含文件块编号、数据名、文件块字节流起止位置等信息;N=数据文件大小/文件块字节流长度+1;默认字节流长度为512KB。

资源节点收到文件块请求后,读取数据文件对应部分的字节流,将其封装为XML格式文件块信息,通过Web Service的方式将文件块信息发送回需求节点。需求节点解析后生成文件块,当所有文件块获取完毕后,将其合并为完整的数据文件。

2 P2P网络数据共享

为了实现P2P数据共享,本文设计了数据共享模型与任务队列分配模型。数据共享模型负责从用户查询下单到最终获取数据的调度;任务队列分配模型负责从资源节点获取所有文件块的调度。

2.1 数据共享模型

该方案的数据共享总体模型的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 查询下单:某一需求节点查询到所需数据后直接向目录服务器提交数据下载任务单。

步骤2 查询资源索引:目录服务器收到任务单后,查询该任务单对应的数据文件信息与该数据所在节点。如果不存在可用资源节点,说明该资源只存在于数据分发中心,此时采用原有的集中式分发方式进行数据共享[2],数据共享成功后,直接执行步骤7;如果存在可用资源节点,执行步骤3。

步骤3 返回资源信息:将查询到的数据文件信息与可用资源节点信息返回需求节点。

步骤4 生成文件块请求队列:根据本文1.2中的方法生成文件块请求,并将其加入到请求队列。

步骤5 获取文件块:进行任务分配调度,从所有可用资源节点获取文件块(详见本文2.2)。

步骤6 合并数据:所有文件块获取完毕后,将其合并为完整的数据文件。

步骤7 同步资源索引:任务单完成后,进行资源索引更新,本节点将作为该数据的资源节点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

2.2 任务队列分配模型

数据需求节点生成文件块请求队列后,需要将请求发送给资源节点来获取文件块。把每个文件块的传输看作一个任务,需要将所有的任务分配给可用资源节点。因此需要对任务的分配进行调度。具体调度流程如图3所示。

步骤1 初始化任务队列,将所有任务标状态记为“待处理”。

步骤2 按顺序一一分配待处理任务,按文件块编号的顺序将待处理任务发送给资源节点并将该任务状态标记为“正在处理”,每个任务只发送给一个资源节点,同时每个资源节点也只接收一个任务。

步骤3 如果某一任务失败,则将该任务标记为“待处理”并将其移至队列末尾,返回步骤2继续执行之后的未处理任务;如果任务执行成功,则将该任务标记为“已完成”,执行步骤4。

步骤4 判断任务队列是否全部完成,如果全部完成,结束该任务队列的处理;否则返回步骤2继续执行。

3 实验与性能分析

与本文提出的数据共享方案进行对比的是原有数据分发系统中的方案,即采用主动队列控制模式的数据分发方案。

遥感数据共享效率一般受到下载数据量、网络带宽的影响。为了验证本文方案的效果,在下载数据量不同、带宽不同的情况下,下载同样的数据进行实验。比较每景数据的平均下载时间,得出相应结论。

3.1 下载数据量不同实验结果

在带宽相同(同为100Mbps)的情况下,下载不同数据量的数据,实验数据如图4所示。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下载数据量相同时,使用P2P数据共享方案效率更高,且随着下载数据量的增大,其优势也越来越显著。

3.2 带宽不同实验结果

在不同带宽环境中下载同样数据量(同为10景)的数据,实验数据如图5所示。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网络带宽相同时,使用P2P数据共享方案效率更高,且随着网络带宽的降低,其优势也越来越显著。

4 结束语

针对遥感数据共享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了数据共享模型与任务队列分配模型,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P2P网络的遥感空间数据共享方案。该方案采用集中式目录服务,能够提供良好的资源查询与管理性能,降低服务器网络负载;结合XML与Web Service技术进行文件分块传输,实现同时从多个资源节点获取数据的功能,达到了充分利用各数据中心资源的目的。实验结果证明,本文设计的方案相比原有的数据分发方案在数据共享效率上有明显的优势。

本文提出的方案还有待完善,如任务队列分配模型没有对节点间可用带宽做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根据带宽先验值与数据实时传输状态对任务队列分配模型做进一步改进,从而达到各资源节点的自适应负载均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孟庆岩,顾行发,余涛,荆凤.我国民用卫星遥感应用现状、问

题与趋势[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08.

[2] 张振鹏.遥感数据分发系统主动队列控制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

河南大学,2015.

[3] 周文莉,吴晓非.P2P技术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6.1:76-79

[4] 金海,廖小飞.P2P技术原理及应用[J].中兴通讯技术,2007.6.

[5] 何帅.P2P文件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6] 胡杰.基于P2P的数据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

2014.11:7-9,13

[7] 赵立明.基于P2P网络的文件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

大学,2012.

[8] 刘德刚,周刚,向金海.基于Napster架构的P2P空间数据共

享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27:219-220,82

第8篇

关键词:机器人社团、意义、问题、精研品牌、师资水平、沟通交流

引言

伴随着新课改的春风,学生社团以其对学生能力培养、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德育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中学的重视和青睐。社团业已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社团发展的好坏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丰富校园文化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机器人社团以投入巨大、吸引力巨大的特点,受到大家的重视,笔者作为机器人社团指导老师,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对中学机器人社团的创办和管理提出一些意见和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建设机器人社团的意义

机器人教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机器人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目前很多学校的常规机器人培训都是少数几个学生参与培训并参加比赛,覆盖面窄,因此机器人社团的建设和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1、机器人社团能培养学生的物理结构设计能力。用最少的材料搭出最坚固#实用的结构!是学生在搭建过程中最常用的思路。 学生在制作一个作品的时候,需要不断思考怎么样的结构是最牢固的,在这样的结构哪些材料是可以省去的,经过反复推敲并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提高硬件结构的设计能力。

2、能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软件编程是机器人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最终功能的实现,还关系到实现的质量与操作的灵敏性、可靠性与准确性。 好的程序设计应该是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可靠性高、执行效率高的设计。

3、能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机器人是由硬件的设计和软件的编程来实现的,一个机器人项目的比赛往往需要多人进行组队。要求学生之间必须合作,在制作与比赛过程中能全面培养学生的毅力、锻炼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

4、能让有共同兴趣的学生得到普及教育

中学社团是学生为了实现社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他们是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发挥学生兴趣特长的有效手段。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学习状态大多是被动的。而机器人教学不像其他教学,它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必须带着兴趣主动地学习。在整个活动中!从策划、设计到制作、测试运行、参赛等一系列过程,都由学生自己管理与安排。而机器人社团,则让一批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集中到一起,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机器人社团建设方法

目前,机器人社团的建设主要存在品牌价格缺乏规范、机器人价格虚高、师资专业程度低、社团之间合作少、半途而废学生多、学校关注度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精研单一品牌

机器人在整个社团活动中起到的是教育载体的作用,在选择机器人过程中,不要为了比赛每次都选用不同品牌,不要把各式各样的机器人都买来。只需要精心地选择一种品牌,然后深入研究即可。在选择品牌的时候,教师要从教学角度出发,而不是为了竞赛去选择品牌。最好是所选择的机器人可以适应不同项目的比赛。当选择好机器人以后,就要专注于这个品牌研究下去。每个品牌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品牌只是一种载体,它只是培养初中生的工具。

2、提高师资水平

机器人的课程是综合课程,它涉及机械结构、工程力学、程序设计等。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这就使得这方面的教师更加缺乏。 目前师范学院里没有机器人专业,学校也没有专门的机器人专业教师,但有一些相近的学科专业。比如计算机等。并且还需要教师重新开始学习相关内容,这就需要学校进行相关培训,教师进行相应学习,才能适应机器人社团的发展需要。

同时,应该多寻去相关专家的指导,全力提升机器人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机器人教室的同行之间的切磋交流是相互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参加某一项比赛的人员在一起相互交流对个人素质的提高是相当明显的,大家在一起互相看看人家机器人教育的长处和特点,看其它学校是如何来处理问题的, 这些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比赛前的经验交流是双赢的,它促使各个队之间共同提高。因为一个队的想法有时候不完整,通过交流,另一个队可能会在你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灵感,从而提出更好的方法。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大家既是对手,又是朋友,既获得知识层面上的提升,又得到了经验的提升。

3、要多放沟通,获得支持

中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还需和家长多做沟通! 因为中学生的社团活动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学业成绩,最好是对学业有所帮助,如果因社团活动影响到学业成绩就舍本逐末。机器人完整的社团活动比较费时间,特别是准备比赛的前几个月,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制作和钻研。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要和家长、和学校、和班主任多做沟通,让他们了解到学生正在做什么,这样做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获得他们的支持。

同时,要让学生正确处理机器人社团与学业的关系,若学生的学业因为社团受到影响,家长就很有可能让学生放弃参加机器人社团活动。

4、关注特长生

第9篇

关键词:动中通;极化匹配;交叉极化干扰;极化跟踪

中图分类号:TN92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09)12-103-03

Research on Polarization Matching and Polarization Tracking about Satcom on

Move Received Antenna System

WANG Daoping,CHEN Huihua,HE Min

(The Second Artillery Engineering Institute,Xi′an,710025,China)

Abstract:To stabilize polar axis and overcome cross-polar interference,the theory for matching polarization is analyzed based on how to aim at the antenna wave beam in time.The way which the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results from is also investigated and the formula used to calculate polar angle is deduced from the coordinate revolving.The necessity to track polarization is argued.A model to track polarization axis is founded.A new polarization tracking network which is controlled electrically and specially applied on the panel antenna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electronic polarization-agile technology.The theory how the network works is also expounded.A new method to track polarization axis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thesis.The works achieved in this thesis is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atcom on the move.

Keywords:satcom on the move;polarization matching;cross-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polarization tracking

0 引 言

移动中的卫星通信――“动中通”(Satcom on the Move)利用卫星作为中继,可以在移动载体(运动中的车、船等)双方实现实时、大容量、不间断地传递多媒体信息,因而成为通信业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动中通”的关键技术在于如何实现安装在移动载体上的天线对卫星波束的实时跟踪,从而实现双方的稳定通信。

天线对卫星的波束跟踪包括波束指向跟踪与极化跟踪。波束指向跟踪保证载体在移动中天线波束的轴线与卫星波束轴线的实时对准。极化跟踪保证天线的极化与卫星的极化实时匹配。目前国内的“动中通”大多只对波束指向的跟踪进行研究。理论与实践均证明如果天线的极化与卫星的极化不匹配会对通信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造成通信的暂时中断[1]。因此有必要对极化的匹配及跟踪进行研究。

1 极化匹配

电磁波的极化定义为电场矢量的振荡方向。如果电场矢量在与传播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是直线,则称为线极化波。国家标准规定,国内卫星系统均采用线极化方式[2]。天线辐射或接收的电磁波均具有特定的极化方向。当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向不一致时会引起接收信号质量的降低。极化匹配就是研究如何调整天线的极化使之与卫星的极化相一致。

在卫星通信中地面接收天线的极化与卫星转发器极化定义的基准不同,这就使接收天线的极化面与卫星天线的极化面之间有一个夹角,这一夹角称为极化偏角,如图1所示。

极化偏角的计算公式如下[3,4]:

θs=arctan(sin Δφ/tg γ)(1)

式中:Δφ为载体所在位置与卫星的经度差;γ为载体所在处的纬度。

2 交叉极化干扰分析

为了缓解日趋紧张的频谱资源,卫星通信普遍采用正交极化的频率复用技术[5]。理想情况下正交极化端口间应该互不影响,但实际上对于正交双线极化接收而言,水平极化的接收天线也能接收到卫星发来的垂直极化信号;同理垂直极化的接收天线中也能接收到卫星发来的水平极化信号,从而产生交叉极化干扰。其产生原因主要有2种:极化误差角和大气降雨等的去极化效应。

图1 极化角示意图

2.1 极化角的扰动

对于固定接收站,极化角是固定的,其值可由式(1)计算。对于“动中通”接收天线,由于载体在行使中会遇到崎岖、坡度等各种路况,因此载体的姿态是时变的。这种变化表现为横滚、纵摇和偏航三个角度的变化。载体姿态的变化通过天线座耦合到天线板,从而引起天线对星所需的方位、俯仰、极化三个角度的变化。把这种时变的极化角称为极化源转角,在具体操作中它表示为波束对准而需要绕天线波束主轴旋转馈源的角度。极化源转角的计算公式如下[6]。

γ=arctan(-T1/T2)(2)

式中:

T1=(cos Vcos A+sin Vsin Asin E)•

(sin θcos ψ-cos θsin ψsin φ)+

(-cos Vsin A+sin Vcos Asin E)•

(-sin θsin ψ-cos θcos ψsin φ)+

(-sin Vcos E)(cos θcos φ)(3)

T2=(sin Vcos A-cos Vsin Asin E)•

(sin θcos ψ-cos θsin ψsin φ)+

(-sin Vsin A-cos Vcos Asin E)•

(-sin θsin ψ-cos θcos ψsin φ)+

(cos Vcos E)(cos θcos φ)(4)

式中:ψ,φ,θ是载体在地理坐标系中的姿态角。其中,ψ指载体纵轴沿前进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北的夹角,以顺时针为正;φ指载体纵轴轴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以向上为正;θ指载体绕自身纵轴转过的角度,以逆时针为正,当载体纵轴平行于水平面时为零。ψ,φ,θ可由天线座上的姿态测量元件实时读出;A,E,V是理想指向波束在地理坐标系中的姿态角,其中A表示波束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北的夹角,以顺时针为正;E表示波束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以向上为正;V表示为极化匹配而需要调整的极化角,即波束绕自身轴线转过的角度,以逆时针为正。A,E,V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3]:

A=180+arctan[tan(L1-L2)/sin B](5)

E=arctancos Bcos(L1-L2)-0.1511-[cos Bcos(L1-L2)]2(6)

V=arctan[sin(L1-L2)/tan B](7)

由此可见,载体姿态的变化会引起极化源转角的变化,从而引起交叉极化干扰。

2.2 大气去极化

影响较大的是对流层中的多经效应,降雨去极化以及电离层的法拉第旋转相应。由于去极化现象使得线极化波穿过大气层后偏离原来的指向,从而引起接收端的交叉极化干扰。

综上所述,由于交叉极化干扰的存在使得双极化接收天线的同极化端口也能收到交叉极化的信号,如图2所示。接收天线中收到的同极化信号和交叉极化信号的比值定义为交叉极化隔离度(XPD),它是衡量交叉极化干扰程度的量值。为了保证稳定可靠的通信,通常要求天线的XPD大于30 dB[7]。

如图2所示XPD可用下式计算:

XPD=(EV2/EH2)2(8)

图2 双极化接收示意图

3 极化跟踪方案

第1节和第2节分别讨论了极化匹配和交叉极化干扰。结论是:为了在运动中进行卫星通信,接收站天线的极化必须和卫星的极化实时匹配以消除交叉极化干扰。

极化的实时匹配可以通过极化跟踪网络来实现。

针对极化误差角引起的交叉极化干扰,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的极化指向,使之达到相应的角度来抵消干扰。调整方法有多种,固定接收站通常采用手动旋转馈源的高频头来调整[8],“动中通”接收天线通常采用极化调整电机,由电机驱动高频头实时调整极化源转角。手动和电动极化调整都需要馈源高频头的物理移动。然而对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低轮廓动中通”而言,为了降低天线的高度普遍采用平板相控阵天线,这种天线的馈源相对于天线板是固定的。对于不便移动馈源的天线,极化指向的调整,可以采用电子变极化方式来实现。

针对降雨去极化等随机极化干扰,可以通过设计自适应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器(XPIC)来抵消干扰。XPIC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干扰信号经过适当的幅度和相位变换产生出与原干扰信号等幅反相的信号,该信号与有用信号相叠加,从而消除有用信号中的干扰信号[9]。XPIC可以在基带、中频或射频段实现。这里的研究在射频实现XPIC。

基于以上两点,设计了图3所示的适用于低轮廓“动中通”的极化跟踪网络。

图3 极化跟踪网络

该网络由双极化天线、极化调整单元、极化控制单元、传感器和双极化输出(H,V)端口组成。其中,极化调整单元包括2个3 dB电桥和1个可调移相器。

从功能上,网络分为开环和闭环两大部分。开环部分的传感器有GPS和惯性测量元件,闭环部分的传感器是微波探测器。所有传感器的信号都送到极化控制单元,极化控制单元对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产生,控制信号驱动可变移相器φ产生相应的相移量,从而消除交叉极化干扰,实现对卫星极化的实时跟踪。

开环部分完成极化误差角(包括极化偏角和极化源转角)的调整。可以证明,当极化误差角为θ时,只需使可变移相器的相移量为2θ便可以消除误差。

闭环部分实现自适应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其中的微波探测器可以是幅度传感器或者相位传感器(相位探测器)。如果采用相位探测器,当输出信号中有交叉极化干扰存在时,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存在随机的相位差,此时相位探测器有误差信号输出,经极化控制单元处理后输出移相器的驱动信号,驱动移相器产生相移使干扰向减小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闭环的跟踪。无论采用何种传感器,在此过程中设计有效的跟踪算法是至关重要的。

就系统整体而言,开环部分可以作为极化的粗调,闭环部分可以作为极化的微调。整个系统的工作过程可简述如下:

在卫星的初始捕获阶段,极化控制单元利用GPS接收机送来的载体经纬度,并结合所选的通信卫星的经度,利用式(1)由计算程序,算出对准卫星所需的极化偏角式,计算出极化偏角V驱动移相器移相2V。载体的移动过程中,极化控制器定时读取载体的姿态信息,由式(2)计算极化源转角γ,驱动移相器移相2γ,读传感器的频率可依据载体的行使环境灵活设置。在极化误差角纠正的间隙由XPIC完成极化的微调。

4 结 语

极化匹配和跟踪对于提高“动中通”通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动中通”接收天线的波束实时对准为基础,分析极化匹配的原理、极化扰动的来源,得到极化偏角和极化源转角的计算公式,设计了全电子的极化跟踪网络。

参考文献

[1]杨凤梅.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极化匹配问题探析[J].中国有线电视,2004(24):69-72.

[2]刘修文.卫星数字电视直播接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陈振国,杨鸿文,郭文彬.卫星通信系统与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4]陈菊.卫星天线极化向量的跟踪定向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7(6):59-63.

[5]王卫民.频率复用通信系统中的交叉极化问题[J].微波学报,2005(4):157-159.

[6]毕清波,杜宝林,沈晓卫.“动中通”天线极化轴稳定性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7,37(2):89-92.

[7]杨宝苒.卫星接收中线极化匹配的理论分析与调整方法[J].有线电视技术,2001(21):27-3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