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传统文化的根基

时间:2023-07-17 16:30:39

导语:在传统文化的根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的根基

第1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 传统文化 运用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使创作的自由空间拓展开来。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人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创造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本文着手于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应用问题。

二、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当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剧、滑稽动画片、麦当劳等进人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充满洋味的社会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这种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营养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平面设计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虽没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运动,并不等同于失去发展本国设计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较西方文化表现的直观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面设计作品。

三、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整合与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有必要以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经济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分析尤为必要。平面设计中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诸如文化等,在西方艺术思潮融人中国平面设计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当前的设计观念更新,现代平面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基础之上,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作品。

在当今的现代平面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符号,也成为现代平面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种趋势。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有目的地选择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华融进现代平面设计中去。此,我们应该倡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并焕发新的生机。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设计,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图案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

奥运会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传统图案,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志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装饰图案“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案,反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乌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装饰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上海老酒”包装的创意设计就采用了传统纹样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将传统图案和地域特征结合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表现了老上海的传统文化,给人以古朴、回归的感觉,设计出了喜闻乐见的现代酒包装。

《迎接新世纪》海报赵萌在设计中运用了中国龙作为主题图案,把中国人民龙的情结与现代设计艺术结合一起,既有新意又不拘泥形式,在传统表现形式上强调新的创意、赋于新的内容,表现新的理念。其视觉语言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中国定向运动协会的标志设计以体现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的愉悦精神内核作为创意原点。标志借用司南椭圆的外观造型与国际通用的定向运动标志相结合,取意天圆地方、天地合一之意,整个标志给人以宁静、悠远又不失动感,体现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珍爱生命”的运动宗旨和“在休闲中锻炼,在锻炼中休闲”的理念。司南作为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司南的运用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让人联想到定向运动的特点,更寓意着这项运动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如何能把握传统装饰图案关系及运用,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的中国平面设计民族风格。

第2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传统文化元素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从商周的青铜、秦汉的漆器、汉代的画像、魏晋的石窟、唐宋的瓷器、明清的家具等,及歌舞、戏曲、器乐、绘画、雕塑、蜡染、剪纸、皮影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特色及民族特征。其中很多的造型、图案等都带有原创色彩,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而中国元素设计,其作用是让人观之就立刻感受到这源自中国的设计。重要的不是其“血肉”,而是它的灵魂和“骨架”,是内涵神韵,不是几个简单的图形加减。它们作为传统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全部是来源于广大人民的生活当中,是艺术与生活结合的很好的体现,对现代平面设计具有极高的借鉴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使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拓展开来,平面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所以平面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尤其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对传统文化作深人而系统的研究,创造出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

一 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关系

目前当今的文化深受全球化进程的影响,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这种失去自我风格的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现代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重拾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营养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平面设计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虽没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运动,并不等同于失去发展本国设计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较西方文化表现的直观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具有独特的韵味,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面设计作品。

二 现代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有必要以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分析尤为必要。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当前的设计观念更新,现代平面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基础之上。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也应融合和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出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新的设计作品。

现代平面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新趋势是在当代平面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及符号。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运用了青砖灰瓦色调,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艺术风韵,使现代建筑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这里需要明白的是,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融合的过程之中,彼此是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进现代平面设计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用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民族的文化精神融入到世界的设计语言中去,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这样必定会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同时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并焕发新的生机。

还有一个最好的范例就是北京奥运会标志的成功。其中包含了五星,五环,及象形的“中国结”传统图案,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相结合,使标志展现出如行云流水般的生动和谐。本作品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同时也体现了现代设计观念,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装饰图案“盘长”,但可贵的是其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而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世界引用,从而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使得标志主题明朗,外观生动活泼。

江西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如将其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也会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民间的泥塑艺术颜色原始粗犷,造型质朴,但又不失艳丽,能够充分体现表达对象的特征,夸张中充满了童趣。陶瓷艺术是我国的国粹,无论是青瓷还是白瓷都体现了我国精湛的制瓷技术。表现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但将泥塑和陶瓷器皿上的花纹巧妙地运用到外包装上,还运用到容器的设计上,使这种“回归情结”得以彰显。这种回归情结是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风格的呼唤,不只是针对了解本土文化的人群,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冲击的回应。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回归不是对“传统”的模仿和复制,而是运用传统的形式符号,用新材料、新技术,以新的方式表达平面设计风格。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扬长避短,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艺术中的造型和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设计出带有名族风格的中国平面设计作品。

三 结语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这种统一的、生动的、有韵律和节奏的审美感,在我国的平面设计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也屡见不鲜。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性灵智慧和才情气概的结晶,她独特的人文历史因素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先民生命意识开启以来的一种生命意义上的艺术。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历史变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传统文化体系,这一体系体现了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它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所要继承运用、开拓创新的坚实基础和独特法宝。今后我们在进行平面设计或其他各种设计形式的创作时,都要多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相结合,使设计与人的情感及心灵相通,从而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张君,《论传统文化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装饰,2007

[2]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文化兴国、文化强国”战略决策的契机和区域民风淳朴的优势,结合我区投资环境品牌的打造,通过大力宣传、学习和践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软实力,为“以药为基、依港兴区”的战略实施优化投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助力。

二、目的要求

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在全区范围内推进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力行,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广泛根植于我区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体现在日常行为规范中,使广大青少年明辨是非与善恶、掌握正确的做人处事原则、扎下正确的人生根基;使广大民众依道行事、据德处世,人人各行其道、各尽己分,从而使道德广行、孝谦成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三、实施步骤

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德—教育为中心内容,以为始发点,以佳苑社区和慈姑新农村为扩散点,以点带面地逐步向全区推行。

小学、中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以“孝”、“谦”文化为重点,以儒学基础经典为主要读本,采取家、校联动的方法,逐步规范广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具体步骤为:

1、准备阶段

时间:2月18日——2月底

主要工作:

①师资培训;

②选择并确定首期参训学生和家长。

2、启动阶段

时间:3月初-4月底

主要工作:

①组建首期学习班并开课,拟每周2节课,并按授课内容力行;

②邀请首期学习班学生家长参加学习;

③建立首期学习班学生、家长和授教老师的联动机制,力行传统文化,带头规范日常行为。

3、全面推行阶段

时间:5月初开始

主要工作:

①校园氛围营造;

②实行传统文化经典早、晚读,全校每天课前、课后各15分钟诵读、讲授传统文化经典;

③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讲,实行家、校联动,力行传统文化;

④建立家、校联动机制,落实传统文化,全面规范日常行为。

4、成果分享:

时间:6月初-12月底各一次

主要工作:

①开展学习传统文化讲故事、演讲、作文竞赛和学习成果分享等活动;

②广泛开展评先活动,评选“行孝模范”、“行为模范少年”、“传统文化学习先进”和“先进班集体“等,并予宣传、表彰;

③年终再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和全年先进评选活动。

〈二〉佳苑社区和慈菇新农村

社区和新农村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吸取传统文化精神,结合新时代的要求,以讲座的形式讲授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教导广大民众各行其道、各尽本分,促成家庭和睦、亲邻友善、社会稳定。具体步骤为:

1、开设讲座:在社区书屋(社区成立后建设)和农村书屋(已启动建立),利用休闲和农闲时间,召集老人、妇女集中听讲座。

时间:6月份开始

2、送教入户:针对问题家庭入户宣讲,赠送书籍和讲座光碟。

时间:7月份开始

责任人:社区干部、村支书

第4篇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民族文化 中国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根基。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推进中国化这一课题,是构建具有民族主体性,又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精神家园的必要前提。对于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对于积极的推进中国化,均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中国化的内涵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

人作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高级动物,不仅仅需要地理上的物质家园,更需要一个可以皈依和寄托的精神家园。所谓精神家园“它指的是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精神世界,是个人或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生命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个体的精神家园最终要归属于群体精神家园之中,形成群体共有精神家园,即共同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归属。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群体,其共有精神家园肯定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绵延的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且包含着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在内的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灵依托和情感归宿。

(二)中国化的内涵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并科学阐述了“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指出:“所谓具体的,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就是把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只是抽象的空洞的。因此,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有不少学者对中国化的内涵进行过论述,笔者认为,中国化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将的基本原理与与中国的革命、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用以指导中国的实践;二是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三是总结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经验,再将之上升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

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国化的关系

(一)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推进中国化的必要条件

中国化这一过程实际上包含着与中国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这两方面。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面,其实是作为外来文化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而要实现这种融合,一方面两种文化在某些地方要有相通相容性,而另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差异性的部分就必须要求的中国化,使其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正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才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精神家园。当在近代的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它也没能取代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根深蒂固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中国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大众化,最终由民众所接受和熟识,并在大多数中国人中确立起认同地位。因此要想实现的中国化,使其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愿自觉的精神指导,那就必须融入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和本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二)中国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其中的精华部分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等。但是传统文化作为古代社会的产物,肯定还有其落后腐朽的一部分,比如家长制作风,三纲五常等等,这些都影响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现代社会的建设。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从19世纪末传入中国以来,已经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富有批判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批判继承,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命题和合理观念融入到新的时代文化和精神中去,使传统文化不断进行自身更新和进化,推进传统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因此推进中国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

三、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推进中国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推进中国化要扬弃和发展传统文化

首先,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双重价值并存的特点,决定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积极扬弃,批判继承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包罗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也不乏腐朽的封建糟粕。作为外来文化的,需要通过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合乎社会发展需要,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积极成分,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化。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就要不断发展自我,实现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以传统文化为依据,立足现代社会需要,发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注重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以完善自身。使经过积极扬弃和现代化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实现中国化的坚固基石。

(二)中国化要借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理论如果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中国化就无从谈起。过去的理论教育往往长篇大论,艰深晦涩,学术性过强,而大众化不足。大众化就是要把这个“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平民化,打破经典理论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况,让它们真正进入千家万户。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简练精确,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在精短的文字中既包含丰富的意蕴,又充分体现思想的深刻性。同时,它极富感染力的生动灵活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切实达到教育的目的。借鉴传统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在推进中国化过程中真正体现生动活泼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三)建立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长效机制,以推动其进程。首先,要把扬弃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化为中国化的的一部分;其次,社会转型期与多元文化背景下,重视推进并实现与民间文化的结合。因此,努力探索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当代中国中国化,需要全面分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机制问题,积极寻找二者的契合点。一是要充分了解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不断构建中国化的新形态。二是要建立健全渗透和转化机制,把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相联,使理论渗入生活实践,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允熠.中国文化与[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梁永.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陈纪,高永久.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J].今日中国论坛,2008(5).

[4]欧阳康.融入精神家园——的当代价值与当代命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1).

第5篇

一、以国学构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意义

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充分说明国学将是未来特色学校的品牌课程之一,以国学构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国学构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利用学校已有的国学特色,夯实内涵式发展的根基

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校,可以夯实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基。福建省厦门松柏中学,从2006年福建省高中语文课改增设国学校本课以来,已经在国学教育方面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即两岸国学教育交流特色。台湾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得比大陆好。通过加强两岸国学教育交流,吸收台湾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方面的经验,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夯实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基。坚持做好国学特色,还可以促进海峡两岸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建设全国一流的品牌学校。

2.创建学校未来的国学特色,明确内涵式发展的方向

随着《纲要》的颁布,“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受到各级大学的重视。很多大学也开始招收国学特长生。如果学校继续致力于推广国学教育,使学生形成特长,学校更具特色,就能够为全国高校源源不断地输送特色人才,这将使一所普通高级中学更富生命力,也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方向。

三、以国学构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实施方案

1.成立国学领导小组,加强国学特色教育的领导

《纲要》还鼓励各地各校组织专门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的建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霍普金斯也指出“教师的发展能够为学校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能量”。为凸显学校国学教育的特色,学校应成立国学推广领导机构,号召有兴趣致力于国学教育教学推广的各学科教师,本着自愿原则,成立国学工作团队,建设一支国学教育骨干队伍,在国学特色校建设、交流与推广过程中,成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缔造者和有力保障。

2.实行各处室总动员,充分挖掘国学特色

以国学构建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各部门各处室要凸显出国学教育的特色。

一是教务处可利用其管理职能,构建内涵式发展。如开设国学诵读课,在早读课或阅读课上实施,组织学生进行系列经典诵读,积极营造“诵读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可根据各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安排诵读内容。如初一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初二诵读《百家姓》《千字文》,高一诵读《论语》《大学》,高二诵读《孟子》《中庸》等。

二是鼓励根据教师特长开设个性化的国学特色校本课。学校可组织教师开发国学系列校本教材并开设国学校本课,将国学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使国学校本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有力补充,形成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强国学教育特色。语文组可以经典为主,如古代诗词歌赋、《古文观止》等;历史组开设以文化历史名人为系列的校本课,或发展史、史书史料、出土文物鉴定方面的校本课等;政治组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等;音乐组开设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的课;美术组开设古代名画欣赏、书法欣赏等;体育组开设太极拳等;数学组可以组织研究《九章算术》等。有些课程若难以找到与国学的关联,也不必勉强,可以自成特色,建设学校“一校双翼”的多元品牌。

三是总务处在学校整体环境的设计、规划上,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既要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又可营造富有国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广大师生沐浴在古香古色的典雅环境中,使学生在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国学,学习国学。

3.开展以传统文化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的德育

一是开展国学主题系列活动。利用升旗仪式、班团活动、重大节日、报告会、家长会等,广泛开展多种包含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将国学主题班会纳入班级考核进行评比。以国学文化立人,培养不拘形式、大胆创新的优秀学生。

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设立创新性国学活动主题,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开设“德育国学大讲堂”,引导师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传统美德,认识国学内涵,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努力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国学教育模式。

4.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校本培训、评比和研究

一是开展国学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可以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形式,让教师参加校外国学培训课程或研讨会;以学校国学发展阶段需求为中心,邀请名副其实的国学专家来校指导。

二是每年开展国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促使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不仅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还可改进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6篇

本期首先刊发杨芝虎先生的一次讲演要点,芝虎先生开宗明义,由浅入深,展示了国学的洋洋大观。

国学简说

国学乃中华传统文化智慧之总和。国学是我国经典之学,优秀传统文化之学,世界文明之学,它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其组成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基础,涵盖了儒学、玄学、佛学、道学、理学,以及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国学范畴同时也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及数术,它是华夏文明的根基,炎黄子孙的灵魂,是一切社会活动开展的精神支柱。

国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国学――所说,国学是指中国一切过去的历史与文化,指中国学术的总称。国学,融道德学、智慧学、谋略学、养身学于一体,集精髓、精典之大成,修身养心之道,扬善抑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孕育了华夏文明,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无不为国学精神所赞叹,国学传承所欣慰。狭义国学一一国学是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史子集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唐小说等都属于国学范畴,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程,是历史经验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

国学作用

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说,国学对我国传统经学、史学、诸子文学进行了精到而系统的阐述,国学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典学问,并非西学能替代,它必须用心去读,去看,去研究。

现代人立足于社会,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修养,应注重秉持经典,立人生之根基;明鉴历史,悟发展之真谛;研习诸子,融百家之智慧;赏析别集,养高雅逸情之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代表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三家理论,维系和推动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东西方文化经历了几百年的融合,二者谁也没有吞没和消灭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政府促进文化繁荣大发展的创新举措,乃人心所向,时代所需。国学以《易经》为花蕊,以儒、释、道三家为花柱,以诸子百家为花瓣,形成了人世间特色独具的道德学体系。把人们培养成有思想、有修为、有道德和高尚的人。

国学乃经典文化之总和

第7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尊老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如今,这些文化思想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其思想精髓已然嵌入到当前多元化养老保障方式的思想中,并成为后者的深层文化基因。无论是国家养老还是社会养老亦或是家庭养老,都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尊老文化,是中国尊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术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化”问题日益彰显,其影响不亚于“人炸”给社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由此,老龄问题作为全球性的问题开始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应对老龄问题的各种策略。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养老保障方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学术界为此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人从走养老保障社会化之路的角度进行探讨,有人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中国尊老文化的历史传统学术

    中国有着丰富的尊老文化和悠久的敬老传统。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原始社会早期由于食物的缺乏以及迁徙生活的特点,导致人们按照孕妇—儿童、青少年、妇女—长老—成年男子—老人的顺序分配猎物,那时,杀死老人和赡养老人同样具有合理性。但是,自从原始社会晚期直到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来,老年人都备受尊重。原始社会晚期,人类进入磨制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有所提高,人类婚姻形式进入对偶婚制,社会组织以氏族公社为主,老年人熟知氏族传统,而且集智慧与权威于一身,因而备受尊崇。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描述了这一时期的状况,那是一个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鳃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以说,从那时起,中国就初步形成了尊老养老的传统。到了思想极其活跃丰富的春秋战国时期,养老文化更是以典籍和制度的形式呈现于世。特别是儒家思想更是以“孝”为先,倡导“孝、梯、忠、信、礼、义、廉、耻”,重亲情,张扬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从敬老称谓和养老制度中即可看出这一点。《礼记》中按不同的年龄段称谓老人,并给予对应的待遇:“六十曰奎,七十日老,八十、九十曰髦……百年日期颐。”(《礼记·曲礼上》)对普通百姓来说,善待老人是孝道在家庭内的体现,子孝则家齐;而天子养老,就等于养天下之父,是以孝治天下。从养老制度角度来讲,《礼记·内则》里面提出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可以由不同层次的政府养护:“凡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警亦如之。九十者使人受。”对老年人的重视,在其他思想流派中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如《墨子》从家庭伦理和人际和谐的角度提出父爱子,子爱父的兼相爱思想,通过分析“父自爱也不爱子,子自爱也不爱父”将导致的后果来倡导养老的重要性;《管子》从政府责任和社会稳定的视角提出国君出巡时要行九项惠政,其中第一就是安老,即凡国都要设掌老一职负责养老事宜。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尊老思想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三字经》明确提出“首孝梯,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弟子规》更是把“首孝梯,次谨记”放在了篇首。由此足可以看出尊老、养老、终老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这种尊老、养老、终老的文化传统经过两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对中华儿女的代际关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子女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开始生活在以家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中,老年一代不仅传授给子女或孙子女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向他们灌输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简拙的是非观念,这其中就包括以孝顺、报恩等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伦理规范,这些观念随着个人成长而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的价值观中,成为不容置疑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绵延几千年,渐渐超越了养儿防老的个人行为而成为一种固有的社会行为规范。人们尊奉“百事孝为先”的理念,真心实意地把养老作为不容推卸的责任,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会心甘情愿地把赡养老人作为自己行为选择时首先考虑的事情,这样一来,即使无法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也可以使老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那么,传统尊老文化何以存在几千年?它是如何对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呢?

    二、尊老文化传承的社会基础

    人是文化性动物,人创造文化并通过文化重塑自己,而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存在的根基和规律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事件似乎总的来说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隐藏在中国尊老敬老文化背后的规律和根基就是中国社会。因此,研究尊老文化必然要研究中国社会,以此分析尊老文化滋生的土壤,进而探讨其在新形势下的社会适应性。

    社会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人是以社会性为根本特色的存在物,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客观系统,是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文化精神系统、交往系统以及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意识、民族发展等子系统构成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人都能获得知识的传授、道德的教化、技能的培养和规范的训练,进而从一个蒙昧的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这就是说,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其个体的发展以及认识的提升都是在后天逐步形成的,即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习成而性与成”。所以,尊老文化必然是在中国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根基中形成、发展、积淀、升华、传承的。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在经济方面,中国向来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生产方式上,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即使封建社会后期出现工业文明的雏形,也都是以小作坊为主,所以,家长不仅在生产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在产品分配中居支配地位。这就决定了家长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必然是决定与服从的关系,这种经济基础中的家长制为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政治方面,中国一直是中央集权制为主,尤其是“家国同构”和“宗法制度”表现得非常明显,家长和国君在权力和地位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家庭中的论资排辈对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起到粘合剂的作用。在生活方式上,人们的交往主要是以家为中心,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的“差距格局”,在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下,人们的生活和交往圈子是以家为中心的,人们感受、认识、同化、创造社会的渠道都是通过代际传递和经验摸索来实现的,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它任何途径。

    所以,老年人必然会有较高的地位和话语权威。因为老年群体曾经作为客体接受过上一代人传递下来的关于对社会生产力、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本身又作为主体在从事社会劳动和生活活动中积累着丰富的经验,对世事和人情有着广泛的阅历和深刻的体会,对社会活动和劳动有着深厚的认知和较多的锻炼,具有全面的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在他们眼里,“人的生殖喂养,渔猎采集,他们与周围世界发生关系,他们如何养育后代等等都不是基于自然,而是源于某种习惯和约定。正如萧伯纳所说的“六十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对此,黑格尔也曾颇为深刻地指出:“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老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裹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因此,他们往往易于以其“学富五车”和“老马识途”的威望和能力,按照自己获得知识的方式像接力赛一样地把习惯和约定传递给下一代,让下一代强烈遵从尊老、孝梯、不忘本的思想。所以说,中国的尊老传统和养老观念是以中国社会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根基的。

    三、养老保障方式彰显了尊老思想的文化基因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产现代化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导致老年人固有的生产技能和社会经验已经不再有优势,老年人的权威以及对老年人的重视渐渐弱化,尤其是随着社会组织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家庭养老的局限,进而探讨多元化的养老方式,很多人提出要走养老保障社会化之路,有人据此得出“中国传统养老文化在衰落甚至在消失”的结论。那么,绵延了几千年的孝道传统是否真的已经失去存在的意义而终将被替代呢,

    尊老文化在中国绵延不衰不仅有其历史必然性,而且有其现实必要性,这可以从当前的养老保障方式中体现出来。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养老方式,但无论哪个视角,从养老主体来看,都是包括国家养老、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三个方面,无论哪种养老方式,都传递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思想。

    国家养老的思想,很早就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其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国家养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时期,三代王都很重视养老,无论养于上库还是下库,东序还是西序,不同的老人都有不同层次的政府养护。古代社会,国家对老人的敬养一直没有间断,其方式也较多,包括建养老院、赡养孤老,赐官予爵、提高地位,赏赐钱物、改善生活,颁授鸿杖、赋予特权,宽肴免刑、减役轻赋,举行仪式、礼敬老人。甚至有的官府试图通过免除赋役的方法来鼓励民众收养孤苦伶仃的老人,重建家庭,即对孤独老人,“有旁人养谨者常养扶持,复除之”。这些思想不仅体现出国家对老人的尊重和认可,而且彰显出政府重民利民的重要责任。这些思想今天已经被传承下来,实际上,当人们在研究政府责任和国家救助时,或者说,当人们研究三方共担的养老保障方式时,仍然是在延续传统的养老思想,现代社会甚至并没有超越古代国家对老年人的重视程度。

    对于社会化养老,也可以从《史记》中找到理论源头,所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鲤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正是提倡通过社会共担的渠道去养老。今天,随着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发展壮大,我们不难发现“养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家庭养老,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很多思想渊源,本文提及的“孝道”思想多数都是针对家庭养老而言的。今天,人们在提出家庭依赖型的社会支持网仍然是当前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时,无非是表达了中国的养老方式仍然离不开由近亲(包括子女等)构成的家庭纽带。虽然这种赡养支持网呈现出规模小、密度大的特点,但是,秉承“百事孝为先”的传统理念,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和赡养老人的基本单位,仍是老年人幸福的伊甸园,过去如此,现在依旧如此。所以,一味地诱导老年人走出家庭,把老人完全推向社会也是不现实的。

第8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还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因此,语文教育本身有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应对文化传统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继承,使之对语文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国民众中所面临的危机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网络调查,现在大部分的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更是严重不足。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如我国青少年学生屡屡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差,不懂礼貌、缺乏毅力等不良行为习惯,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孔融让梨等优秀品质荡然无存,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等优良传统踪迹不见,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反应冷淡,而每逢西方的节日则格外热闹,国民趋之若鹜;哈韩一族视韩剧为精神大餐,对韩国影星极为吹捧,而对中国传统戏曲、古代先贤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在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火星文已经充斥在青少年的周围,而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字却被遗忘在了角落。

“垃圾桶在此”“请便后冲水”“请保持安静”,类似于这样的标识语在公共场合是很常见的,可是这样的标语在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公共场所见到,刚开始大家还以为是对中国人的尊重,后来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我们乱扔垃圾、不顾场合的大声说话,才使得这些国家在公共场所挂上这些标语。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可为何现在出现这么多有损我们自尊心的话语呢?从2011年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可以看出,日本民众在大灾面前基本上是从容淡定的,相反中国却发生民众惊慌失措的抢购食盐事件。这些事情,已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在文明礼仪和社会公德方面的缺失。

二、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推进国民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促进语文教学为宗旨,坚持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广大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使自身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能够创造性地理解、运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外出访古迹等活动,让学生具体了解传统古文化的魅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1.让教师亲近“古诗文经典”,走进河北历史,开展“教师阅读古诗文经典,研读家乡历史”活动。学校可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教师阅读古诗文经典,研读家乡历史”活动,还可划拨专项资金购买古诗文经典系列丛书,采取集中或自由阅读的形式品读古诗文,举办“古诗文经典读书报告会”“古诗文经典读书讲坛”“古诗文经典读书随笔大赛”等,用多彩的读书形式督促教师群体热爱、亲近、品读传统文化。

2.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让传统文化教学进入语文课堂。我校设计了“自读—诵读—品读—背诵—写作”的古诗文课改教学模式。自读,是指上课第一步先让学生自由试读,感知文本,识记字词,概述内容;诵读,是指学生范读和教师领读,使学生的“自读”升格,达到正确诵读,有感情诵读;品读,是指教师引领学生抓住名句、好字、词进行品味、赏析,浸润写法,感悟写作;背诵,是指在正确品读的基础上督促学生熟读成诵,背诵文本,丰富学生的古诗文涵养;写作,是指引领学生自由写作,写读后感,写随笔,仿写文本,让学生动口、动手、动心、动情,在活动中热爱传统文化,承接、宣扬传统文化,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通过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使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使高尚情操与艺术品位得到培养。

3.拓展课外,开展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近传统文化,触摸传统文化。教师应立足课堂,拓展课外,依托本地人文优势组织学生走进民俗,了解家乡的杰出人才、古迹、民俗、传统工艺等。教师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登清风楼,观开元寺,探访郭守敬故居。教师还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知识大赛”系列活动。

我们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习经典,努力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得到美感,产生愉悦之情。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我们要想让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我们自己首先应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要有相应的文学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挖掘出其丰富的内涵,而且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师要勤于耕读,成为学识渊博的人,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敬重,从而自觉自愿地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喜欢了,愿意去读去欣赏,自然就会去传承了。

第9篇

民间文化的产生是以传统民间社会生活为基石的。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的大环境练就了民间文化的造物理念、生活方式、生产形式、信仰、价值观以及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如:在农耕时代下,人们的思想上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多子多福的期盼、对风调雨顺的期待、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对“佛”“神”的尊崇等,并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将这些思想和文化意识形态蕴含在生活中,产生了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功能的剪纸、年画、皮影、民间玩具等等艺术形式,结出了丰硕的民间艺术果实,这些艺术形式具有“自给自足”“纯手工”“朴素”的特点,与生活紧密相关,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因此,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体现了在农耕文明历史条件下的传统民间文化特质。并且,民间文化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对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存在产生着重要影响。正因如此,民间文化的发展和平衡对民间艺术的繁荣具有决定性作用,民间文化生态平衡性可以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反之,民间文化系统的生态失衡将直接导致民间艺术的落寞,甚至会使其退出艺术舞台。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精神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用上了科学技术带来的高效农具、住上了宽敞的高楼大厦、贴上了时尚的装饰画、玩上了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电子玩具等。从民间文化自身来看,其所处的“自然—文化—社会”生态系统中,自然与社会要素都发生了改变,这使得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下的农耕时代背景逐步消失,因此,民间文化的生态平衡性受到冲击。民间文化的失衡,使得生长于民间社会生活之上并承载民间文化内容的民间艺术也丧失了其生存的土壤,导致了许多民间艺术作品粗制滥造、庸俗、肤浅并且种类在日益衰落、流失。民间艺术失去了广泛的民众基础,不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要么被认为是“落后”的东西退出市场,要么被认为是“古董”束之高阁,失去了原有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那么,该如何去拯救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呢?如何让民族文化中的瑰宝重新散发出光芒呢?

二、寻求民间文化及其艺术的发展

1.处理好文化发展,把握文化主流

民间文化根植于广大民众的生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等诸多因素发生改变时,人们更快、更方便地接触到各种现代的、外来的文化形式,并快速地被感染和铺开,这使得传统的民间文化受到冲击。因此,处理好文化的发展,建立健康、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是寻求民间文化及其艺术形式发展的根本。民间文化应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发展,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的提炼,即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将封建的、愚昧的、不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部分进行舍弃处理,将现代文化中的内容融合在传统文化中,实现既有民族传统文化根基,又具时代性和生命力的中国民间文化的主体,形成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其次是融合外来文化元素,正确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丰富文化形式和内容,壮大文化队伍,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使多种文化形式融合在文化队伍中,才能形成完善的、适合时代需求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给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使民间艺术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丰富和扩展民间艺术的形式与门类

在构建现代的、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民间文化基础上,丰富和扩展民间艺术的形式与门类,是对民间艺术的延伸与发展。张道一提出“民间艺术是一种‘母性’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③。民间艺术的“母性”特点就在于:它以文化根基为养料、具有繁衍发展的能力。这就我们需要抓住繁衍的内在动力,去发展更多的艺术形式。就传统的民间艺术造型形式和内容来看,不管是剪纸、年画、泥塑玩具,还是皮影戏,它们都具有共同之处:是以民间固有的美学理念为审美尺度进行的造物活动,具有艺术性、民俗性,是生活和审美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人民大众的理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真正‘为生活造福的艺术’”④。也就是说,民间艺术之所以具有魅力,是因为其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期盼。那么,就造物物质本身而言,其造型形式、风格、内容、表现的手法、新的视觉形态就可以根据现时代的审美、时尚、甚至是新型材料等等方面去挖掘更多的素材和元素,提升和扩展已有的民间艺术形式美感、丰富素材及主题,使其更符合现代生活内容,更贴近人们的现代生活。这样的民间艺术就再不会是古董和文化遗产,而是民间艺术的再生和繁荣。图一泥塑玩具图二皮影戏

3.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的设计艺术发展是以本国的民族文化底蕴为背景的”⑤,虽然现代设计产生于大工业时代,民间艺术孕育于农耕社会,但民间艺术和现代设计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为生活服务,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是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推动力。因此,现代设计与民间艺术都可以看作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它们的物质表象背后都蕴涵着深厚而又悠远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思想,这也是民间艺术能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基础。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一方面利于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下的运用和传播,另一方面也利于现代设计呈现出民族特色,两者相互推进。民间艺术和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实践手段也有很多,首先,从文化层面上说,将民族文化中的内涵和精髓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抓住文化的根,让中国优秀文化在设计中散发光彩,实现民间文化及其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其次,从物质层面上说,将民间艺术的造型形式、创作手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如将传统吉祥图案运用到装饰设计、服装设计中;将剪纸艺术的镂空手法、剪纸图案与灯具设计结合,给现代设计提供养分;或者将传统民间文化的艺术形式进行现代设计的创新改造等等,实现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这样的现代设计才能散发出民族风、中国味,使大众得到审美和文化上的共鸣。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不但使得民间艺术拥有更广阔、更现代的大舞台,也使得我们的设计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是民间艺术获得艺术新生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