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

时间:2023-07-17 16:30:48

导语:在自助银行发展趋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销渠道;核心资源

1引言

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趋势以及互联网金融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国内外银行同台角逐的市场竞争,同时还需要应对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冲击.在多重竞争压力下,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逐渐成为实践界与理论界共同关注的新话题.银行营销渠道作为联结商业银行和银行客户的通道,是金融服务和产品由商业银行转移到银行客户的途径,除了完成产品及服务销售基本功能外,还承担者向潜在消费者宣传银行新产品、为营销部门和广告机构反馈市场信息、提升营销策略实施效果等诸多职能.因此,构建科学完备的营销渠道体系是商业银行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也是商业银行在日益激烈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不断提高的环境下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出路.然而,目前国内文献对商业银行营销渠道体系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在界定清楚商业银行营销渠道概念内涵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与分类,并分析商业银行不同类别营销渠道的特征,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分析基础,以及为商业银行在不同营销渠道、客户群体和银行业务间实现资源合理布局与协调,整合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优势提供支持.

2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概念内涵

营销渠道作为现代营销理论一个重要分支,是商家产品加工生产完成以后,经过一系列途径或通道使得产品到达消费者手里.简而言之,营销渠道是指产品由供给者流向最终消费者所经过的所有直接或间接路径.营销渠道作为嫁接商家与客户的桥梁,能够实现产品销售、服务提供和信息交流等诸多功能,是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路径.人们在日常消费等方面以及公司在投融资和理财等方面对金融服务和产品具有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同时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机构,需要通过提供金融服务和销售金融产品来获取利润,而将两者联结起来的就是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结合营销渠道的概念逻辑,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营销渠道是指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由供给者(商业银行)到达消费者(银行零售业和批发业客户)所有方式与路径.

3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分类及其特征依据

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销售理财产品方式的不同,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可划分为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如果商业银行通过自己建立的营销网络将金融服务和产品提供给银行客户,该营销渠道称其为直接营销渠道.如果商业银行利用外部营销网络将金融服务和产品转移给银行客户,该营销渠道则称其为间接营销渠道.

3.1直接营销渠道

商业银行的直接营销渠道主要以物理网点为主,物理网点被称为银行传统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营销渠道,扮演着建立和维护银行与客户直接联系的枢纽角色.商业银行的物理营业网点地点较为固定,为网点周边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银行物理营业网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全方位物理营业网点渠道.该营销渠道主要为批发业务客户和零售业务客户提供全面综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专业化物理营业网点渠道.该营销渠道主要是针对银行业务具体细分后设立的专业营业网点,如为客户方便办理住房贷款而设立住房金融贷款中心等.(3)高端物理营业网点渠道.该营销渠道是为高价值优质客户提供服务,以满足高端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如个人理财中心等.(4)批发型物理营业网点.该营销渠道是针对大中型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和理财产品,如说银行通过批发型物理营业网点为这些公司客户提供代收代付、存贷款等业务服务.(5)零售型物理营业网点.零售型营业网点是专门针对个人和家庭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理财产品,如银行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现金存储、信用贷款等金融服务.从服务功能看,银行直接营销渠道(物理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渠道中服务种类最多、功能最完善的渠道,能够办理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从服务方式上看,物理营业网点是面对面沟通的服务方式,商业银行服务人员与客户直接面对面沟通交流,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客户的需要,并提供相对应的金融服务.从服务时间和空间上看,物理营业网点主要以银行人员服务为主,由于人员服务时间有限,物理营业网点不能像自助渠道一样24小时全天候服务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此外由于物理网点较为固定,银行物理营业网点的服务空间地域存在局限,主要为周边区域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从服务对象上看,物理营业网点可为个人和家庭客户办理零售业务,也可为公司客户办理批发业务.从建设和运营成本上看,银行建立物理网点的成本最高,其单笔业务费用约是自助银行的50多倍.从发展趋势上看,物理营业网点虽不及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办理业务便捷,但是功能上占有绝对优势,未来一段时间内物理营业网点仍是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中坚力量.

3.2间接营销渠道

商业银行间接营销渠道包括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电子银行渠道是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商业银行兴起的营销渠道.

3.2.1自助设备渠道

商业银行自助设备是通过整合和利用电子设备技术为银行客户业务受理提供自助服务,可被看作是一种自行操作和无人值守的营业网点.商业银行自助营销渠道包括自动取款机、自动存款机、自动存取款机以及自助其他服务终端.由于银行自助设备的界面功能清晰和使用便捷,其不仅可减轻银行营业网点柜台压力,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提高银行服务的柔性,还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整体形象.依据自助渠道是否依附于商业银行物理营业网点,可将其分为附行式自助设备和离行式自助设备两种,前者是物理营业网点一种扩展形式,依附于营业网点而建立,后者不依附于银行营业网点,是银行单独建立的自助渠道,如自助银行等.

3.2.2电子银行渠道

电子银行渠道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营销服务模式革新的集合产物,指商业银行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电话、手机等通讯载体,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的渠道.商业银行通过搭建这种电子化服务平台,有助于拓宽金融服务时间与空间,满足银行客户足不出户全天候办业务的需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电子服务渠道有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

3.2.3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是目前普及程度最高的电子银行渠道,是商业银行通过借助互联网载体,在线实时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及综合业务服务.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各商业银行陆续开通网上银行渠道,推出网上转账、在线支付、代缴费用及个人理财等一系列功能,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要.

3.2.4电话银行

电话银行是商业银行通过客户服务中心利用语音自动应答和人工话务方式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客户服务中心已从最初集中处理客户来电,逐渐演进可通过电话银行渠道为银行客户办理对公和对私业务以及提供账户挂失、转账等多种金融服务.电话银行可以实现双向服务,既能处理银行客户办理业务的要求,还能主动跟进客户,销售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全方位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3.2.5手机银行

手机银行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信息移动终端化浪潮,以随时随地服务于银行客户的宗旨,创新推出的一项新兴银行营销渠道.手机银行是商业银行通过借助移动电话通讯载体,实时实地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业务服务的渠道.手机银行作为网上银行的延伸,整合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优势,使得银行客户可在任何时间和任意地点享受金融服务,客户甚至在旅游、出差中都可高效便捷处理金融业务.从服务功能上看,电子银行渠道除了现金交易外可为客户提供几乎所有银行金融业务,这些业务包括代缴代付、结算查询、网上支付等标准业务,基金、保险、证券等投资业务以及综合全面理财产品和信息服务.从服务方式上看,电子银行渠道和自助银行渠道一样,依托于互联网和电子通讯工具,通过识别和执行客户提交的交易指令来完成其所对应的服务.电子银行渠道更多的是提供以客户需求为依据的单向交易平台,无法实现与客户深层次的沟通互动.从服务时间和空间上看,电子银行渠道所提供的服务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能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且基本不受客户流量影响,能有效突破物理网点服务能力瓶颈,将银行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不断拓展商业银行服务能力和规模效应.从服务对象上看,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工具普及率提高,电子银行渠道所服务客户群体逐步扩大,从最初只服务少数客户扩展到如今服务大部分客户类群.从建设及运营成本上看,电子银行渠道成本是所有渠道中最低的.电子银行渠道只需支付一次性软件研发和服务器购置等硬件投入费用,不像物理网点和自助银行渠道那样需要固定的营业场所,因而其建设成本最低.电子银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只需要承担服务器运行、软件升级以及日常维护等成本,由于电子银行设备和人员是集中投入和集中管理,相比其他营销渠道分散和持续的投入,其运营成本也是最低的.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随着互联网、手机通讯工具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银行逐渐被社会公众所接纳和使用,其普及率也会越来越高.

4结束语

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和银行客户需求不断提高的复杂变化外部环境下,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是商业银行必须要思考的现实问题,也是值得研究者关注的理论话题.商业银行营销渠道作为银行与客户联结的桥梁,是商业银行吸引和留住银行客户的重要途径,更是商业获得差异化优势、争夺金融市场份额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本文对商业银行营销渠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梳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银行营销渠道的特征,可以为后续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理论研究铺石引路,也可为推进银行商业营业网点转型和网上自助银行等电子金融渠道建设,发挥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整合优势,提升银行营销渠道自身适应能力和竞争力,采用合适的现代化营销渠道来解决客户金融需求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海竣翔 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谢治春.互联网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销渠道的变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48G57.

[2]孙波.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09):35G37.

第2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渠道策略;全渠道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066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128- 03

渠道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品和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亦是营销宣传和实现利润的载体和手段。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行为习惯正在发生改变,商业银行需要不断优化和发展渠道建设,以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1 渠道种类与特点研究

从渠道种类来说,商业银行渠道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网点,还包括自助设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

1.1 物理网点

物理网点,即传统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最原始、最基本的渠道方式,具有其他渠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能够实现与客户的面对面交流,几乎能够处理所有的客户需求,是部分业务的唯一解决途径。但是,物理网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区位方面,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具有固定性的特点,对距离较近的客户来说,该网点具有相对优势,但对距离较远的客户来说,该优势就转变成了劣势。在营业时间方面,物理网点有固定的营业时间,客户办理业务必须在营业时间内进行,相较于部分24小时开放的自助设备以及网上银行,并不具备营业时间方面的优势。在等候时间方面,通常情况下,客户在物理网点办理业务都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如果在繁华区或者业务集中办理的日子,那么等待的时间将会更长。同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建设和维护物理网点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物资费用等。

1.2 自助设备

自助设备是较早出现的缓解物理网点工作压力的渠道之一,同时,弥补了物理网点在区位、营业时间等方面的局限性。例如,部分自助设备被摆放在商场内、车站口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最大程度地吸引和方便客户;部分自助设备提供二十四小时服务等。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自助设备不断升级革新,其所能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由最初的存取款、查询、转账等功能,发展到开卡、实时发卡、自助缴费等。

1.3 电话银行

电话银行是出现较早的突破物理位置局限的沟通渠道,能够满足客户在不同地点实现部分简单业务处理,但是,出于安全性以及操作风险等方面的考量,目前电话银行普遍以业务的查询、咨询以及投诉等功能为主,与新兴的手机银行渠道并不是同一概念。

1.4 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即通常所说的电子银行,是目前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并重点建设的渠道之一。网上银行能够突破银行网点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满足客户随时随地实现部分业务办理的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上银行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业务办理功能,不仅能够实现查询、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功能,还能够购买理财、基金等产品,交纳水、电、电话费。此外,为更好地吸引客户,增加客户黏性,部分银行还建设了网上商城,不仅能够满足客户的购买需求,还能够通过不定期的与银行优惠活动联动,达到放大活动效果的目的。

1.5 手机银行

手机银行,亦被形象的称为移动银行,是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建设的主要渠道之一。目前我国手机网民已超过5亿,手机上网比例超过PC,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以“双十一”为例,2014年11月11日当天,支付宝移动支付规模为1.97亿笔、243亿元人民币,占总成交额的42.6%。因此,各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手机银行建设,并且通过减免手续费等措施,鼓励客户体验手机银行,引导客户将手机银行渠道作为办理业务的主要渠道之一。

2 客户需求与零售银行业务渠道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经济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需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也对商业银行渠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时间观念方面,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对商业银行的服务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更需要多种更有效率、更便捷的渠道以供选择;在终端配置方面,信息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终端的使用更加依赖,这也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电子化渠道奠定了基础;在信息获取方面,信息化时代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以及更多的选择,客户不再是银行业务的被动接受者,而越来越主动的参与经济行为,对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行为更有想法和目标。

面对客户需求和行为习惯的逐步变化,商业银行需要紧跟时展形势,在渠道建设方面不断发展,以维持和吸引客户,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奠定基础。有预测显示,未来客户每月使用商业银行各种渠道的频率为:手机银行约20~30次;电子银行5~10次;ATM等自助设备3~5次;电话银行5次左右;商业银行物理网点仅1~2次。因此,未来银行的渠道将向电子化、轻型化方向发展,形成以物理网点为基础,电子渠道为重点,全渠道综合化发展态势。

3 零售银行业务渠道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渠道发展思路不清晰,渠道建设存在跟风现象

目前,商业银行不仅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渠道建设同质化现象同样存在。在经历过物理网点大规模扩张、电子银行纷纷上马,到之后的社区银行热、试水手机银行等,银行业渠道发展的这种跟风现象屡见不鲜。要采取怎样的渠道策略,是商业银行渠道建设首先应明确的问题。在科技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电子化渠道的发展,一是为缓解物理网点的业务压力;二是为迎合信息化时代的客户需求。此外,在交易成本方面,电子渠道比物理网点更具优势。因此,大力发展电子渠道成为部分银行渠道建设的重点内容,而替代率成为了提及频率最高的衡量标准。据报道,目前上市银行的平均替代率已经达到了60%,部分领先的银行甚至超过了80%。虽然发展电子渠道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但是,由于发展方向和侧重点存在差异,各商业银行更应该结合自身发展要求以及各渠道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平衡发展。

3.2 渠道功能利用不充分

渠道应集交易、营销、宣传推广等功能于一体,是银行提品和服务、实现利润的途径。但是,目前的渠道建设多集中在交易功能上,并没有充分体现其营销以及宣传推广等功能。例如,物理网点能够实现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增加客户信任,是营销与宣传的最优质渠道之一。但是,目前由于受到考核机制的约束,客户经理往往以完成绩效任务为目标,对客户多方面营销以及挖掘潜在客户程度不足。再以手机银行为例,由于手机银行尚处于起步阶段,必然将建设重点多集中在基本业务和操作的客户体验上,在业务开通、登录、响应速度以及页面设置等方面不断修正、完善,部分领先银行已经将网上商城引入手机银行界面,推进手机银行更进一步发展,但是,该项业务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手机银行在实现查询、转账、汇款、缴费、支付等功能的基础上,不仅可以增加更多的交易服务,更应该通过设置更多客户与银行间的互动,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客户体验度,增加客户黏性。

3.3 渠道间协同配合不足

目前商业银行各渠道的发展相对独立,没有形成统一、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发展模式。例如,信息不能达到跨渠道共享;电子渠道与物理渠道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协同配合;业务架构、处理流程相对独立等。

4 零售业务渠道发展建议

4.1 理清渠道发展思路,助力全渠道协调发展

新形势给商业银行渠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兼顾物理网点、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多渠道的平衡发展,更要将科技手段融入其中,为渠道赋予智能的概念,即所谓的全渠道发展。这种全渠道能够使客户通过各种渠道实现金融需求的同时,为客户带来更好地服务体验,渠道变得更加便捷、更加智能,能够对客户行为产生记忆,并进一步根据客户行为习惯判断客户喜好。其实,全渠道的概念已经初见端倪,例如,无论是使用电脑还是手机登录购物网站,都会出现相同的界面,该界面能够根据客户的搜索或浏览记录,优先显示客户可能感兴趣的商品;银行的自助设备能够记录客户的提取习惯,将客户习惯的提取币种、金额等优先排列等。智能化的全渠道发展将是商业银行渠道建设的主要方向。

4.2 充分挖掘渠道功能,提高渠道利用效率

在渠道建设方面,应充分挖掘各渠道功能,实现渠道的高效利用。例如,利用物理网点面对面的资源优势,增强物理网点的综合营销能力。重点在于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技能和营销意识,在维护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在客户;利用电子渠道的时间和空间优势,吸引更多客户,并且增加与客户间的交流、互动,比如设置专区,通过赠送信用卡积分等方式,鼓励客户分享旅游、购物、美食体验,建立小企业主群、社区群等,有针对性地相关信息,增加客户体验度。充分利用各渠道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客户积极性,挖掘客户潜力。

4.3 提高渠道间关联程度,增强渠道交叉销售能力

提高渠道间的关联程度,增强渠道交叉销售能力,以此增强客户黏性。正如富国银行研究显示,当客户只有一个产品时,客户的平均忠诚度为18个月;当增加一个产品,哪怕是活期存款后,客户忠诚度将增加为4年;当客户拥有3个产品时,忠诚度达到6年。同时,当客户拥有越多的产品,银行可获得的平均利润越多,客户流失率越低。通过各渠道的协同配合,努力增强交叉销售能力,当客户在物理网点办理一张信用卡、开立账户,在电子银行进行一笔实时转账、购买理财产品,在手机银行交纳水电费、查询基金收益等成为客户习惯,那么将大大增强客户黏性。各渠道应形成统一的力量,树立一致的品牌形象,共同推进银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于越,安爽,王振宇. 关于商业银行不同类型营销渠道及其特点的研究[J]. 财经界,2014(4).

[2]江西省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商业银行渠道交叉营销管理模式研究[J]. 金融论坛,2011(6).

第3篇

关键词:电费支付模式 演变 发展趋势

电费支付是居民消费电力资源的前提,也是供电企业回收成本、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随着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电费支付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传统的支付方式向新型化、现代化转变。

1、传统支付模式

1.1 上门走收模式

指每到收费时间由供电企业收费人员携带电费发票,到居民家中收费,结束后将所收电费集中存入指定银行,同时整理、上交票据。这是一种最传统、最原始的收费模式,便于偏远地区居民以及特殊群体用户缴纳电费[1]。但是,这种收费方式对于收费人员来说,存在资金、人身等不安全因素,而且其对电费收取、核对、汇总的工作量大、成本高、准确性不易得到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支付模式已经逐步被淘汰,目前仅仅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1.2 固定式电力营业厅收费模式

设立固定式电力营业厅,可以有效缓解上门走收模式的一些弊端,有效降低了供电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由于电力营业厅的模式一般均采用了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办公设备,因此也有效减少了收费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偏远乡村用户支付电费的成本增加,甚至会出现因为去营业厅缴费而产生的费用远远超过当月消费电费总额的情况;同时,电力营业厅的建设需要有数量众多的固定场所,前期投资大,而且建成后营业厅一般均采取八小时工作制,不便于上班一族缴纳电费[2]。

1.3 流动式电力营业厅收费模式

此模式是对固定式电力营业厅的补充、拓展和延伸,流动时电力营业厅的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供电企业“以人为本,奉献社会”的初衷,可以大大提高服务的覆盖面,便于广大农村地区、城乡结合地带等传统服务盲点的电费支付。流动式电力营业厅收费模式采用无线上网技术,通过登陆电力营销系统,为广大居民用户实时办理电费查询、电费收取、现场购电以及故障报修等业务,该模式流动性强,灵活、便捷,可以深入到广大农村地区、社区、厂矿中上门服务,既能够缓解固定式电力营业厅收费模式在高峰时段缴费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年老体弱等弱势居民用户的缴费难问题,使供电服务更具人性化。但是该模式存在的问题是访问速度慢、应用资源庞大、安全要求高以及管理难度大等。

1.4 银行代收费模式[3]

此模式从早期的大客户电费托收演变而来,目前已经成为电费回收与支付的主要手段之一。与固定式电力营业厅相比,银行网点和分理处分布更加广泛,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更加成熟,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可以使供电公司的电费支付等业务通过银行系统得以延伸。与此同时,银行自动柜员机(ATM)的自助缴费功能可以为广大居民用户提供全天候的缴费服务,有效弥补了固定式和流动式电力营业厅在收费时间上的不足。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理财类业务的发展,银行网点的业务量骤然上升,其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用电知识,导致不能合理解释居民用户交费时产生的疑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形象。

2、新型支付模式

2.1 网上营业厅支付模式

网上营业厅是运营商为了方便客户查询、办理各类业务而开办的专用网站,用户通过登陆网上营业厅可以自助办理详单查询、记录查询等各种业务,还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动态,随时进行缴费、投诉以及建议等,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居民用户免去劳顿之苦,不用再为办理业务而奔波、排队。网上营业厅支付模式主要采用电子钱包技术,这是电子商务中比较常用的支付手段,用户可以通过银行账户进行网上在线支付,特别适用于小额购物。网上营业厅收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模式和技术,正在逐渐被居民用户所接受,但是其安全性和保护用户私人信息的水平需要得到有效改进和提高。

2.2 金融机构代扣模式

依托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以及邮政储蓄网点等金融机构,进行居民用户电费的代扣。该模式需要居民用户携带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到金融机构签订电费代扣协议,委托银行每月自动扣划电费。这种支付模式,可以免去居民用户每个月专程到银行排队等候办理业务等麻烦,尤其方便了上班族或者经常出差外出的客户能够及时缴费而不影响正常用电;同时,还能有效地保障客户进行现金缴费所存在的资金安全和交通安全等隐患。

2.3 连锁超市代收模式

居民用户到开通代收电费业务的超市收费柜台,报出自己的用电客户编号即可使用现金交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城市地区的连锁超市发展迅速,此类连锁超市具有规模小、灵活规范、分布广、网点多、服务群众多等特点,且营业时间较长,从7时至22时均可收电费,极大地方便居民用户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缴费。

2.4 自助交费模式

利用各类自助交费终端设备以及网络、电话等形式进行交费。包括24小时自助营业厅、综合自助交费终端、壁挂式交费终端、电费充值券、电力门户网站交费等。这种支付模式相对比较便捷,方便居民用户缴纳电费,但是对居民用户的素质有一定要求,需要居民用户熟悉并掌握一些现代的信息网络技术知识。

2.5 POS机缴费模式

使用印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按照POS机的提示,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自助完成电费查询、缴费等业务。该模式有效减少了收费人员的催费、收费时间,大大缩短了电费资金在途时间,还可以有效避免如账号余额不足、户名账号不符等导致的退票、现金缴费产生的找零、伪钞以及资金安全等问题。

3、支付模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电话的普及,将有更加便捷高效的电费支付模式得到广泛应用,而移动支付将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模式。

移动支付(MobilePayment),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主要是指用户借助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无线应用协议(WAP)等多种方式进行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活动。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支付模式已经普遍被用户接受,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创造了条件。移动支付之于电费收缴,是指居民用户使用自己的手机、掌上电脑等进行电费支付,为电费支付提供了更加新颖、便捷和个性的实现方式,拓展了电费回收的渠道和空间[4]。

目前,移动支付的条件正在日趋成熟和完善[5]。首先,已经具备了技术基础。我国已经进入了3G时代,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获得TD-SCDMA、WCDMA和CDMA2000牌照,并逐渐加大了对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其无线通信信号已经在高话务区域实现了立体覆盖、在主要交通干线实现了无缝覆盖,而且三大通信运行商的网络日趋发达,已经能够满足中、高速的数据传输需求,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也为电费移动支付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通信业运行报告显示,全国移动电话用户首次突破10亿户[6],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沟通和交流之余,对手机的功能提出了更多更好的要求,这为电费移动支付的迅速普及创造了条件;第三,移动支付优势明显。居民用户使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能够简单、方便地完成电费缴纳等工作,而不必受交易时间和地点的束缚,也无需亲临现场办理业务,能够极大地减少往返的交通时间和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尤其是对于山区、偏远地区等人员分散、交通不便的地区,该支付模式优势更加明显,同时也可以使供电企业减少人员和场地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收益。

4、结语

居民电费支付模式的演进,从侧面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依然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居民电费支付将会更加便捷、高效、安全,也将有会更加新颖、适用的支付模式出现。

参考文献

[1]苏震,赵玉芹,吴金钟.浅析基本电费缴费方式的选择[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03).

[2]徐会敏.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及发展初析[D].成都: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3]唐琳.银电联网实时收费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

[4]张桂龙.电子商务下的移动支付研究[D].上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第4篇

系统集成的基础定义是指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

2010年全年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达到288.69亿元。2011年我国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49.11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20.9%。统计资料显示,2012、2013年我国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规模分别达到419.67、499.06亿元。

从数据来看,银行仍是金融业IT投入的主体,占到总体投资规模的72.2%,银行业IT投入的稳定是金融信息化投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证券、保险机构由于扩容扩张、业务创新的需要,也对行业整体恢复IT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2012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为490.3亿元,较2011年同比增长1.1%,IT投入经过2009年的紧缩后恢复增长。银行业IT投入的稳步增长是金融信息化投入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因。2013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为514.5亿元,同比增长4.9%。

但是经过20多年的行业洗涤,系统集成服务市场已经进入了相对的成熟期。随着IT市场发展的逐渐成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针对各种软硬件产品的集成服务收入在整个系统集成服务市场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围绕着软硬件产品进行的应用开发比重却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有一点是因为原始厂家的产品技术、宏观系统解决方案,是许多系统集成商均可提供的,基本无特殊性可言。

金融系统集成顾名思义,就是金融行业的系统集成业务,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进步,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金融行业的业务类型不断增加和变化,就要求在原有的业务系统上不断扩展改造。新的集成方案应运而生,来为金融业解决此类问题。作为金融业务的一个代表,银行一直希望通过新方案和新的应用能够达到在银行实现集中化管理的目的,并且有效地提高整个银行业的业务效率。

由此可见,金融系统集成业务的发展正在经历从简单硬件集成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的发展阶段。

二、现代金融系统集成服务主要内容

从前文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的金融系统集成服务已经在产品集成的基础上进入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的时代。而不同的系统集成供应商根据其业务特长为金融行业提供了针对内容各有不同的方案,但其整体趋势都是从产品供货向服务外包的转变。

以当前在银行业较热的智慧银行业务作为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业务的推广,集成了银行原有业务的多个软、硬件系统,将部分银行业务从柜台引到自助服务中,利用对原有自助服务机具的升级、创新,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整合。以IBM公司为建设银行提供的智慧银行解决方案作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建设银行的智慧银行网点,自助VTM机、全息投影、互动大屏等等产品均由不同厂家生产,符合传统意义上的系统集成。但是以方案提供商角色出现的IBM将这一系列产品与银行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整合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为银行实现科技创新应用,增加客户满意度做到了推动,因此获得了银行和客户的共同认可,使得智慧银行这一业务在2014年底发展迅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金融系统集成业务已经是解决方案的集成。作为服务商,我们需要了解金融行业需求,整合软、硬件资源,将其有机的结合,在银行需要的业务环节上提供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案。

三、浅谈金融系统集成业务未来发展趋势

在当前行业和科技水平发展的趋势下,笔者认为金融系统集成业务未来发展主要有以下趋势:

(一)以多方合作形成解决方案的集成为主

通过现代金融系统集成业务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做综合服务的方案提供商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金融服务业的一个主要趋势。在为金融行业提供系统硬件产品已经高度成熟的市场中,产品成本已经趋于透明化,利润空间已经不利于服务企业发展,即使在产品上更新换代进行创新,也会在短时间后出现市场相类似产品快速普及的情况。因此,以解决方案为核心,针对客户具体需求,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为客户带来可观收益的整体方案服务方式将更加受到客户和市场的欢迎。

同时,在市场竞争中,整合同类企业资源进行方案的搭建将促进不同领域的金融服务企业进行合作,形成联盟形式的团体,团体中的企业各自负责其专业擅长的部分,以合作为客户解决问题,弥补了以往各自负责单一范围,无法从实质上解决客户需求的问题。

由此可见,由不同领域的服务提供商共同合作,向金融业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将成为主体趋势。

(二)科技信息化为主

随着科技水平的高度发展,各种新技术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就对未来的金融系统集成带来一定影响。作为金融行业,多数服务需要面向社会,需要有大量的客户资源。以目前建设银行提出的“新一代”系统为例,这就是银行自身从需求利用科技信息化进行业务集成的一个典型代表,该系统涵盖了建行多项业务,实现了整体软、硬件的管理与协调。而作为金融行业的服务商,如何利用新的技术应用为金融客户降低成本也是系统服务商需要考虑的关键。针对银行自身发起的系统集成,如何把握机会,及时将新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服务中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三)集成业务流程外包服务

第5篇

截至去年末,工商银行个人客户数量已达2.16亿个,储蓄存款余额超过4.6万亿元,个人贷款余额达1.2万亿元,销售各类投资理财产品约1.53万亿元,银行卡消费额近1.5万亿元,均居国内同业首位。凭借在个人金融服务领域的优异表现,最近工商银行在国际知名财经杂志《亚洲银行家》主办的“亚洲卓越零售金融服务大奖”评选中一举获得“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中国最佳大型零售银行”和“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三项大奖。

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行在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依托强大的科技实力大力推进产品和业务创新,以丰富的金融产品为个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个人金融业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仅在2009年,该行就新增金融产品311个,产品种类达到2366个,是国内金融产品最多的银行机构。

与此同时,工商银行还下大力气完善渠道布局,构建物理网点和电子银行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分层次、立体式、多元化的服务渠道体系。近几年该行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新建营业网点和对原有网点进行装修改造。截至2009年末,工行的营业网点总数已达1.56万家,其中包括149家财富管理中心,3488家贵宾理财中心,8017家理财网点和3938家金融便利店,网点的综合服务能力大大提高。

契合现代社会电子化发展趋势,工行还加大了电子银行渠道建设步伐,电子银行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已经拥有8726家自助银行,5.7万台ATH等电子自助设备,是同业中最多的。2009年,工商银行的电子银行交易额达到181万亿元,交易笔数首次超过柜面业务量,占全行业务量的比例达到50.13%,有效地提升了服务效率。

在此基础上,工行进一步加大了改进服务的力度,围绕“让客户满意”的目标,提出了改进服务的新战略举措,通过实施“服务创新年”、“奥运服务年”、“服务提升年”等接力式服务改进计划,一年一个台阶,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显著发送。

第6篇

1.客户识别不科学、不全面、不客观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少、规模有限,还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对客户终身价值的研究尚未普及,对客户识别也缺乏科学全面客观的方法。目前主要以客户当前为银行创造的利润作为客户识别的主要依据,而没有以发展的、动态的、全面的角度来衡量客户价值。虽然通过现有价值的判断可以识别出银行现有的高价值客户,却缺失了对潜在高价值客户以及未来高价值客户的关注。在对高端客户资源的争夺越来越强烈的环境下,对于潜在高价值客户以及未来高价值客户的关注和培养对于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

2.高端客户难维系、多抱怨、缺乏忠诚度

在零售银行业务占整个银行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时候,谁掌握了高端客户,谁就掌握了零售银行业务。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高端客户端维系和发展也缺乏系统规范的知识,而认准所谓高端客户是一个难以伺候、个性迥然的群体。对于高端客户的差别化服务没有体现,直接造成了高端客户难维系、多抱怨、缺乏忠诚度的局面,银行认定的高端客户并没有心生感激,而是更有投机倾向,摇摆不定,银行根本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而其他银行具有雄厚实力,金融创新能力、优质服务、先进管理水平和人才意识,使他们凭借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经验、成熟的经营模式,推出高端个人理财服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端客户的流失。在高端零售客户的竞争中,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一旦原有的高端客户流失,又没有后续认定的潜在高端客户补充,带给我国商业银行的损失将不只是存款的减少,而是意味着在整个零售银行业的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3.低端客户难拒绝、高投入、低效果

由于体制和历史原因,尤其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国有商业银行不可能从自身商业性出发只关注高端客户,而去淘汰甚至驱逐低端客户。对于低端客户,我国商业银行事实上花了绝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量的维护工作,这些只产生20%利润的客户却消耗了80%的银行资源,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总体利润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零售业务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必然要求银行树立起长期发展战略,整合内外资源,增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深刻理解客户终身价值并采取针对性的营销手段,对客户进行全面管理。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对策如下:

1.经营理念的转变

零售银行业务的经营理念应从“产品中心型”转向“客户中心型”。银行同业竞争主要是服务水平上的竞争。1.加强零售业务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首先,改进现有服务品种,完善功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其次是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长期的支持。结合实际,积极开发有市场潜力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开发新产品时要做好售后服务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工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随着金融改革深化,银行、保险、证券三者要密切合作,为银行提供更多的零售业品种,为推进理财业务的发展创造条件。2.不断推进理财业务的发展。将个人理财作为银行零售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和同业竞争的要求。只有将时间和资源花在考虑如何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服务上的银行,才可能成为市场中的领先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研究挖掘市场的需求,量身定制理财产品与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银行与客户间的相互信赖关系,树立个人理财服务真正以客户利益为中心,服务功能强大,可充分信赖,具有个性化、人性化的品牌形象。个人理财进一步发展成为扩展银行零售业务功能的最主要内容,成为提供给目标客户的最主要渠道,成为零售业务与批发业务联动的一个重要支撑点。3.大力拓展零售银行业务新的渠道。当前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正影响着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自动柜员机(ATM)、零售终端机(POS)、自助银行、网上银行以及电话银行等大大提升了银行服务的功能,不仅能为客户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快捷、便利、安全的多样化服务,而且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加速信息传递,提高管理效率,增强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和进入市场的速度。网上银行的发展趋势非常强劲,网银的发展不仅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的发展,也是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和全新的思想观念。随着手机用户的增长,客户通过手机直接进行账户查询、银行转账、自助缴费个人理财服务,手机银行业务会迅速发展。

2.客户价值关注的转变

零售银行业务的客户价值应从“关注显性价值”转向“关注终身价值”。对于一个客户的价值判断需要通过动态的、全面的视角深刻认识客户终身价值,客户终身价值包括客户显性价值、客户潜在价值和客户成长价值。对客户终身价值的认识和把握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成长的关键。按照客户终身价值分配营销资源能够大大节约银行的的营销费用。

3.管理体系核心的转变

第7篇

国内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电子银行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推手。目前,电子银行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交易和服务的主渠道,不仅分流了大量的柜面业务和服务压力,缓解了业务量快速增长与物理网点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促进了业务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而且借助电子银行还催生了许多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进一步促进了银行业务结构、产品结构和收益结构的转变。

电子银行成为竞争客户的新利器。随着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功能的不断完善、安全性能的不断提高,电子银行突破时空界限,全天候、跨地域、广辐射的优势日益被客户认识,其安全便捷的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户。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大大提升了银行的客户服务能力,逐渐成为竞争新客户、稳定老客户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电子银行顺应了网络时代的工作生活方式,吸引了一大批成长性良好的新生代客户,促进了银行客户结构的改善。

尽管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普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业务整体结构和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柜面业务的分流效果和客户的整体活跃程度仍有提升空间。二是业务发展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的营销格局尚未形成。三是电子银行面对服务需求的压力依然很重,银行的服务现状还难与客户的期望相匹配。

提升电子银行业务市场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信息化正在加速改变传统经济运行模式和城乡二元结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县域和农村电子金融服务加快兴起,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全面分析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运用正确的发展策略,全力拓展电子银行业务,促进业务的经营转型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突出创新引领。电子银行归根结底是信息技术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创新属性。电子银行业务作为一个搭载各项产品和服务的渠道,其竞争力集中反映了商业银行在各个业务领域的综合实力。一是针对当前智能移动互联终端规模化普及的趋势,迅速推广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金融客户端。二是针对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推进电视银行、手机支付领域的试点。三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积极创新电子银行资产业务,推广各种类型的网络贷款等产品。四是针对新兴市场的蓬勃发展,发挥好电子银行延伸服务的作用,加快在县域、城乡结合地区、专业交易市场、跨境人民币服务等领域推出特色电子结算产品。五是针对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信用优势和结算优势,推出特色电子支付产品,和第三方支付公司既合作又竞争。

第8篇

本报讯 手机也能支付公用事业费、缴账单、订购商品?5月26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正式推出天翼3G“移动支付”业务。同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与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整体通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资源利用等领域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中国电信将运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拓展新业务领域,扩张增值业务服务,积极进入移动支付领域,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移动支付”业务是中国电信基于天翼手机应用平台推出的一项新型电子支付产品。客户可以通过短信、WAP、客户端等多种形式,利用电信账户、支付卡、银行卡等多种支付账户,实现账单支付、手机充值、公用事业费缴纳、订购商品服务、自助金融、刷手机消费等手机自助支付服务。

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天翼“移动支付”目前可提供手机订购电子电影票、支付名医专家预约费用、缴纳电信和水电煤及公用事业账单、充值等服务。6月还会推出手机银行业务,只要将手机卡与银行卡绑定,便可以直接用手机办理转账汇款、缴费业务、手机股市、基金业务、外汇业务、黄金业务、银期转账、信用卡还款等业务。另外,据透露,可以直接在超市、便利店、商场等商户的POS机上直接刷手机消费的非接触式手机刷卡支付等也将很快推出。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与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在手机充值、电信账单查询、缴费等业务领域双方将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未来1~3年内,双方还将在公共交通卡合作、号码百事通、手机定制、IPTV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交通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助理陈必钧表示,“双方强强联手、相互合作,使广大客户不仅可享受到天翼3G新功能带来的各种便利,同时还将享受到交行手机银行提供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双方将更加紧密合作,创建银企合作的上海合作模式”。

“这将是我国利用手机载体推行家庭账单电子化、手机支付便利化、账单通知信息化服务的一个里程碑。”对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推出国内首创使用电信手机进行各类账单推送式支付的服务方式,上海付费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池晓彬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手机缴费功能使手机从原来单一的通信工具衍生成为一种新的支付工具和账单载体,手机电子账单和支付,极大满足了市民“随时、随地、随身”完成账单支付的需求,也契合了当前IT前沿技术的“便捷、节约、环保”的发展趋势和服务理念。

据了解,中国电信天翼“移动支付”业务联合了银行、银联、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公共事业集团或单位、各商家以及终端用户,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有力带动以移动支付为起点的金融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出自己的贡献。随着世博会的日益临近,移动支付业务也将在观光旅游、生活消费方面为国内外游客和市民提供快速、安全、便捷的支付手段,为世博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第9篇

关键词:营业网点;县域;综合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营业网点是银行业务经营的最前沿和经营效益的重要支撑,网点竞争能力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等等纷纷在县城抢滩设点,县域同业金融竞争日益激烈。

一、农行彭泽县支行发展现状

全行现有员工87人,辖内营业网点6个,其中城区4个,乡镇网点2个;自助网点4个,其中城区自助网点1个,乡镇自助网点3个。支行机关29人,网点人员共58人,其中前台一线员工25人,拟退休人员1人。在岗人员平均年龄43.1岁,其中50岁以上32人,占比36.78%,45至49岁28人,占比32.18%;35岁以下10人,占比11.49%。网点平均年龄45.8岁,柜员平均年龄42岁。全行大学学历及以上人员10人,大专毕业3人。至2016年3月底,全行各项存款余额20.36亿元,比上年末净增7977万元,同比多增8920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3.47亿元,比上年末净增5993万元,同比多增-1087万元;对公存款余额6.89亿元,比上年末净增1984万元。从存款净增情况来看,2013年至2015年各项存款年均净增均超过1亿元,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市场份额情况来看,2016年3月各项存款总量市场份额为18.3%,较2013年同期上涨4.34%,四大行占比59.26%,较2013年同期上涨10.17%,个人存款总量市场份额为16.8%,较2013年同期上涨3.39%,四大行占比68.22%;较2013年同期上涨14.93%,对公存款总量市场份额为22.18%,较2013年同期上涨2.97%,四大行占比47.15%;较2013年同期上涨4.52%。在整个经济下行的基本国情下,彭泽支行各项存款还能保持这种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不容易。

二、农行网点在竞争中存在的不足

(一)人员配备上,营业网点从业人员年龄老化突出,尤其是城区各网点

近年来由于劳务用工人员清退、退休人员数量逐年增加、新入行年轻大学生相对较少,使基层网点的柜面人员及大堂人员年龄比例严重失衡,与小的股份制银行的年轻员工占多数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彭泽支行能坚持做好文明标准服务,但员工年轻化也是良好企业形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影响网点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新常态下,由于人员老化现象突出,导致各网点在掌握新产品、主动营销、 理财服务方面的人才奇缺,虽然有些城市分行或市区支行近年来加强了理财师、大堂经理队伍培训和建设,但是,由于人力资源方面没有形成对这部分人才的有效绩效激励,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队伍建设步伐仍显滞后。

(二)网点人员配置不科学、岗责不明确

当前,由于人员紧张,很多营业网点的人员配置少到了不能再少的程度。繁重的任务,繁忙的工作,常常压得基层员工喘不过气来,往往力不从心,势必影响到服务态度和工作热情,也影响到业务开拓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因为人员少、能做事的人员更少,导致分工不合理,既浪费人力,更带来不好的工作风气。

(三)网点营销管理能力不足

一是营销模式单一。各网点在营销时,往往是为了任务而营销,且往往是针对单项产品或重点产品,缺乏组合营销和综合营销。二是客户关系管理缺乏能动性。大多数网点能做到贵宾客户、潜力客户的维护,但网点个人客户经理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够,对贵宾客户维护不具体、不到位,且对客户需求了解不足,不能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

三、提升网点综合竞争力的有关建议

(一)完善网点员工服务日常监督和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进一步夯实文明标准服务基础,加强日常管理。从每一天、每笔业务、每个员工抓起,参照服务管理标准规范,在网点环境、物品摆放、员工言行、大堂履职等方面一一梳理完善。二是在加强员工文明标准服务的基础上,要求柜员熟悉每项业务操作流程,熟练掌握常用交易代码,知晓产品的内容、特点、使用规定等,确保操作无误;同时各网点要充分利用晨会、夕会时间,加强业务操作流程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务。三是落实领导考核责任制、投诉处理责任制和检查监督责任制,加强整体管理,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网点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达到与效益发展和同业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水平。

(二)充分发挥好基层客户部门的业务指导、工作督导职能

一是对营业网点应采取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即分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目标考核,数据分析、研究市场变化,指导支行经营行为,支行负责网点服务管理、内控管理、人员管理及安全管理等。二是强化县域支行的管理、督导职能。分行要承担更多统一部署、规范、制作的相关事宜,应加强对网点建设的管理和对网点服务的责任明确,如自助机具维护这样即可减少支行业务经营部门的工作量,更促使相关事宜更加统一、规范,从而将结余出来的工作时问更多的对营业网点业务经营的管理和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