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30:49
导语:在档案管理四性原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综合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直接影响事物的发展方向,正确的认知有利于促进事物的发展壮大,而错误的认识势必会成为事物发展的重大阻力。目前来说,我国部分医院对综合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建设电子档案的过程中,不少医院存在诸多误区。例如,有的医院管理者认为档案信息化发展是劳民伤财,是盲目追新的项目,有的医院管理者认为数字化开发只是技术人员的任务,等等。上述误区的存在成为医院综合档案发展的绊脚石。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误区,一是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尚未全面认识到自己在综合档案管理中的社会职责,尚未意识到这一工程的复杂性、系统性。二是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对综合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主动管理意识,再加之缺乏具体经验,从而导致多种管理行为问题的出现。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来说,我国部分医院的综合档案信息均由不同部门分别保管,医院缺乏明确的档案管理手段与方案,容易导致档案管理出现混乱。再加上医院缺乏细化、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不同部门对自身的档案管理职能认识不到位,缺乏标准的档案收集范围,导致多种重要数据、信息的流失。此外,医院综合档案管理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支持,但目前来说,我国档案管理人员的平均素质还有待提升,部分档案人员缺乏档案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一部分档案人员不了解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且缺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技术,严重阻碍了档案综合管理的健康发展。
(三)电子档案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部分医院电子档案建设力度比较薄弱,尚未充分发挥电子档案的优势。例如,缺乏完善的电子档案建设标准,导致视频、声音、文字等档案的格式转化均不合理,某些纸质文件在转化过程中也会出现部分信息无法被读取等多种问题。部分单位尚未对电子档案进行检索,没有按照要求对纸质档案进行编号,两者之间无法做到一一对应,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医院档案的利用。
二、医院综合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加强领导支持,是做好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医院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加大档案建设力度,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力度,并积极与国际社会接轨。与此同时,医院应通过会议、宣传、活动等方式,全面提升医务人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任务与职责,更好地促进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还应完善档案管理奖惩机制,将档案管理效果与质量直接与医务人员的考核结果相挂钩,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档案管理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证。医院管理人员需结合医院发展实际以及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明确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办法与方案计划,进一步明确不同职能部门的权限、职责以及档案管理流程,进而使得各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医院综合档案工作手册的编制,针对性细分不同档案的目录标准、收集单位以及保管权限,在保障档案资料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基础上,方便对档案的查阅、使用。
其次,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具体来说:第一,安全性原则。只有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性,才能充分发挥综合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第二,实事求是原则。在法律标准制定过程中,不同部门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医院发展的标准策略,切忌一刀切。第三,利益平衡原则。必须坚持利益平衡原则,对不同档案的信息权利进行确认,按照权利义务相平衡原则,寻找电子、纸质档案的平衡点,进而促使两者利益最大化。第四,透明性原则。在具体管理法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公开、民主、科学的原则,积极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增强信息立法的公开性与透明度。
(三)加强电子档案建设力度
对于综合档案管理发展来说,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平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电子文件的保存以及前端控制,从而为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各级档案部门必须积极参与到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来,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加强与技术开发人员的联系,进一步提升平台功能的合理性与效率。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加强电子档案建设力度,强化电子档案原始记录性。具体来说,可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严格执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国家相关法律标准要求,严禁越权操作,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完整性与安全性。第二,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配置管理,定期进行网络维护,及时查杀病毒,保证网络完全。第三,做好电子文件保存工作,保证计算机库房温度、湿度合理。笔者建议,将电子文件保存在塑料保護套中,并将其放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保管,从而保证电子文件不受有害气体、灰尘、外界磁场等干扰。重视原始记录,保存档案原始记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其直接关系到档案凭证的法律价值。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严抓这一工作并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1医院开展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需遵循的原则
医院在开展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标准化原则。多数文书档案均是由公文转化过来,因此在文书档案管理中必须先要做好公文管理,通过制定具有统一性的标准来实现对公文进行标准化管理。其次,规范化原则。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必须对立卷进行规范统一归档,规范管理工作流程,规范相关管理技术操作。最后,保密性原则。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必须保证文书档案的原始性,提高电子档案的加密性,保证所有文书档案的安全性。
2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创新措施
2.1加强信息化建设
二十一世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高度的信息化,计算机的应用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当前环境下,所有的医院都配备了计算机设备进行办公操作。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把计算机计算应用到对医院文书档案管理过程中去,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在后信息化时期,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自身的发展特点,在工作的过程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在医院系统内部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院的文书档案管理方式做出根本性的变革,从而保障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同世界接轨[2]。利用信息化管理主要可以实施三方面的工作:(1)对以前普遍挤压的文书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组织专门的人员将这些文书档案扫描成数字化数据,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文书档案的收集和备案工作,有利于保存,提高了文书档案查阅、使用的高效性,促使文书档案的价值获得了提升;(2)实现文书档案的数据化管理后,每一个医院都有一个专门的数据库,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同其他医院建立联合数据库,这样可以实现跨库资源的检索,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也促进了信息的传递,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水平的提升。
2.2对文书档案进行归口管理
在医院的文书管理工作中,主要涉及财务、人事、医务、设备等众多科室。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有效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医院可将办公室设置为一个重要部门,主要复杂对医院相关文件进行收集和运转。将医院的文书档案归口于医院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将传统的多头管理转变为专一管理,并派专人对各科室文件资料的上交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避免文件堆积、文件散乱等现象发生。该种管理模式可实现从源头上确保医院文件资料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为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促进医院文书档案的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2.3完善信息保障体系
随着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不断深入,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面临更多的问题。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瓶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信息的安全性。在当前情形下,很多医院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都先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书档案数据库,并且也体验到了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便捷性,但是在管理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文书档案的安全性[3]。所以,医院应该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完善信息保证体系,促使文书档案管理向着安全的方向发展。首先,医院应该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子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使用电子档案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要求,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其次,必须顶起对文书档案的载体进行硬件安全性扫描;最后,强化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职业道德。增强其工作责任心,提高其文书档案保密意识。
3结束语
(一)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日常需要提供保障
由于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具有延续性,在防控工作中进行动物疫病监测或者科研时,经常会用到之前的动物疫病档案来进行对比和分析,为科学地判断和解决当下的动物疫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依据。因此,对动物疫病防控档案进行科学完善的管理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二)有利于改善动物疫病防控档案繁杂无序的现状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监督检测和分析,因此每年都会产生数量很多的档案资料,如果不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只是简单地存放在档案室,长此以往,档案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对档案的查询和使用也带来了很多不便。对动物疫病防控档案进行管理,对其进行归类和整理,对无效的档案资料进行注销或舍弃,从而进一步改善当下动物疫病防控档案管理的现状。
(三)能够促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一,进行动物疫病防控档案的管理可以及时有效地反映历史和现实工作情况,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局的掌握和做出正确的决断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第二,在对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对监督检测材料的整理和加工,形成科学的分析报告,可以为以后的查阅和运用带来很大便利。另外,通过档案室人员对档案材料的整理和加工,可以更好地为当地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服务,推动动物疫病防控科研工作的进展和防控工作水平的提高。最后,完善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控档案管理还为当地甚至是全国的防疫信息交流提供便利。
二、动物疫病防控档案管理的原则
(一)完整性
档案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由于在动物疫病防控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疾病防治、监督监测档案材料,繁多复杂,因此对这些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从而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就很有必要。完整的动物疫病防控档案资料可以为以后疑难问题的查阅和解决提供参考,也可以为以后动物疫病规律的总结和分析提供资料。
(二)有序性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要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还要根据动物疫病的方向以及工作的科室进行分类,并本着分析性和学术性的原则对档案进行划分和区别保存保管,为工作人员的查阅带来方便。
(三)科学性
动物疫病防控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科学性。由于动物疫病防控的档案是在工作实践中日积月累形成的,集中体现了动物疫病防控的监督检测结果,不但是日常记录的体现,还为以后的检测和监督做为参考标准。而且可以通过几年来对档案材料的总结对动物疫病的特点、其疾病流行和防治方案进行探索,发现和分析得出其中的规律,促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
三、动物疫病防控档案管理方式的探索和研究
(一)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网络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系统也越来越广泛得应用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动物疫病防控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网络系统,档案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和编列,需要查阅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查询到,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上传和分享档案资料,让工作人员更加便利地浏览和分析档案材料。
(二)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
只有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档案管理制度,科学地指导和规范对数量繁多、种类多样的动物疫病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将档案管理的科学性落到实处。第一,了解在深入和详细了解动物疫病防控档案的材料范围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归档范围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防控的档案管理制度。第二,对于不同科室和不同范围的档案要实行统一管理,但是可以使用标识进行区别,便于查阅。最后,严格执行动物疫病防控的档案管理工作,切实将档案材料保管和利用好,严禁任何损害动物疫病防控档案管理工作的行为出现。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升
档案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在档案整理和归档的实践中有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而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也主要是依靠经验的重复使用。而由于动物疫病防控的特殊性,有必要对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再教育和培训,增加他们对动物疫病防控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全面提高工作能力,也为推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以考核做监督,增强责任意识
对动物疫病防控档案的管理工作还需要以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做监督,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定期进行考核,这样不但能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还能通过考核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促进动物疫病防控的档案管理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信息化
一.引言
档案真实的记录着一切活动,既有历史资料,也有成长过程的见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扩展,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到档案管理活动中,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信息化档案管理条件下,要求馆员的素质能力得到提升,以满足信息化档案管理需要。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概述
1.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组成
信息化档案系统由档案采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以及网上查阅系统三部分组成。
(1)档案采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纸质档案材料进行数字化采集处理。其具体功能主要为档案采集、目录整理、系统维护、档案审核四方面,同时能够在网络上实现多个客户端同时对不通材料档案进行采集,大大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方便、快捷并且高效。
(2)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人事档案材料进行收集、整理、鉴别、统计、转递、保管、查阅等,主要由信息管理、管理工具、业务管理以及系统维护四个部分组成。
(3)网上查阅系统:该系统能够让人事档案资料信息进行网络浏览查阅,使人事管理更加明朗化。同时,为了保证单位人事档案资料信息的安全,该系统也采用了多种加密处理方式,能够保障系统内的资料不被破坏或窃取。
2.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分析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我国现代化高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它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且随着计算机专业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很多专业的管理软件层出不穷,且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很多的利用。在整个工作流程当中需要制定出健全的政策制度,结合当前相关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难点和原则,同时对今后工作当中应当重点遵循的核心原则,以及基本的指导方向等进行全面和系统化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相关工作和政策理念的健全完善。
三.信息化档案管理对高素质馆员的要求
1.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
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是档案工作的必然趋势。经过实践证明,档案信息化可以让每一个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网络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获取所需要的档案资料和信息。档案信息化一方面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有效的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效率。网络系统管理档案可将传统的文本图件方式的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化档案,并可使用u盘等不同的存储介质存储起来,从而使得需要存储时间较长的档案信息,通过电子科技的方法,存储在存储介质中,避免了传统信息存储的缺陷,进而让每一位信息利用着都能准确快速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档案信息化中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档案信息化有了全面的探究,引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在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过程中的意义也变得越发重要起来。怎样在信息化的环境当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也成为档案工作中需要重视的方面之一。对信息素养的理解主要包括: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具备精确的判别能力;能够做到对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概括起来就是能够识别需要什么信息,并且知道怎么获取信息,怎么管理和利用获取的信息。信息素养的相关领域很广泛,是需要具有特定的素养的,它涉及范围很宽的知识,包括社会上的、经济上的、法律上的、资源上的、电子科技方面等,和很多种学科领域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四.信息化档案管理馆员素质培养策略
1.提升综合素质
首先从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开始,管理人员要不断强化信息化管理工作意识,在工作中积极努力学习计算机技术,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这样才能开展实践工作。单位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且要开展培训评估工作,对于进步明显的员工进行奖励,实现工作人员内部的优胜劣汰,应当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步管理控制,同步的建设相关措施,严格的进行项目的审核与研究,同时还应当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之中增强资金的投入力度,依靠技术的支持,依靠规范化的管理和运行,还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是相关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的工作之中应当结合传统工作的经验,对于相关技术文件,还应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和补充,常见的诸如工作档案以及人事档案等等,在存储的过程之中应当严格的遵循方便后期修改的基本原则,而对于一些合同性的文件,在实践当中不仅需要对其中的关键层面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还应当结合今后的改革方向实现对政策的完善和补充,更好的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迈向新局面和新阶段。则应当保证其存储格式的科学性,保证后期查阅资料的方便与快捷,这一点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2.档案工作者要再提高认识
档案工作者要切实提高认识,真正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作用。要全面认识档案特别是信息化社区档案的价值作用,摆正心态、树立责任意识,切实找差距、补不足,转换角色应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要自觉学习先进知识、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管理等知识,努力掌握好外语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坚持长时间多种类学习,让自己可以顺利应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3.在职档案人员培训要再强化
档案工作者素质的提高除自身因素之外,也需要领导多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领导者要多渠道、高频率为档案工作者提供学习机会:第一,档案工作者座谈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不同社区的档案工作者进行经验交流,让经验多的、技术能力好的档案管理员带动经验少的、技术能力不好的档案管理员。第二,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到高校学习档案采集、处理与数据库加工、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设计与开发等技术知识。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原则
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有它所固有的原则作为指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推动高校图书馆的进步与发展。
(一)灵活实用的原则。高校图书馆所开展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为学校师生提供服务,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就必须遵循灵活实用的原则,以便更好的构建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对档案的管理是为了方便将来主要管理人员对已有信息的查找和利用,若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繁琐的问题将影响管理者的决策。
(二)存储信息真实的原则。信息以决策的依据,正确真实的信息是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的前提,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也是图书馆社会责任的体现。在档案中若存在着虚假的信息,不仅会使决策失误还会严重影响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三)信息全面的原则。信息的全面包括大范围的全面也包括小范围的全面。所谓大范围的全面就是指档案需要有各个部门的信息,各个主体的信息。比如图书馆自身的文化建设信息、图书馆的招商政策、每一年采购计划的制定、图书馆人事档案的管理等。小范围的档案管理是就一个具体的责任主体而言的,比如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每个季度的业绩考核的信息的管理等。
二、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与信息现代化的发展似乎并不矛盾,但是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好信息的现代化管理,即对图书馆档案的管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在档案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薄弱。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规模较小,认为对档案进行管理是不必要的工作,只会浪费图书馆的财力和时间。在中国领导起着决定作用的社会,管理层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不重视,是图书馆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而高校图书的流动性较大,图书馆档案类型的多样也是图书馆管理者认为档案管理不重要的另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档案管理问题的潜伏期较长,档案管理的漏洞所带来的危害通常在数年甚至是十多年之后才会出现,因此在短时间内管理者无法意识到档案管理存在的必要性。我国开始推行档案管理的时间较短在这个方面的成熟度还不够,宣传的力度较小,缺乏法律体制的约束等等原因,最终导致了图书馆管理者对档案管理意识的薄弱。
(二)管理方式的单一性。虽然说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展了档案管理的工作,但是就他们的管理模式上而言,存在着过度单一管理不科学的问题。部分高校图书馆为了尽量的节约成本,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在档案管理上还是采取的比较传统的手段,以纸质资料藏馆的方式对现有的档案进行管理。这种方式的工作量较大,一般还是需要人工进行填写,修改与查找,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量较大,而且还容易出现遗漏,导致人事资料和客户信息的遗漏,将会严重影响图书馆的发展。
档案管理的方式缺乏正对性,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一般都是按照国家现有的有关规定所指定的,在管理上存在着笼统性。但是高校图书馆是多样的,规模上有大有小、类型上变化多端,他们各自需要的是相对具体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针对本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三)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管理意识的缺乏必然会导致管理体系的混乱与缺失,一个图书馆需要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很多,包括图书馆的战略信息、人力资源的招聘、图书馆文化、客户资料的管理等多个方面。绝大多数的图书馆始终一味的坚持“以图书为中心”的思想或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而顾此失彼,导致管理的内容不完整。
管理过程缺乏严格的程序规定,在管理上没有严格的程序界定,按部就班。根据河南省档案局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调查显示,在已建立档案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中有72%的图书馆并不清晰档案管理的严格程序,在对的档案管理的效果的考核上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
(四)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据河南省档案局的调查显示,河南省高校图书馆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有64.5%并不是档案管理专业的人才,甚至还有部分人员并不是管理类专业毕业的人才,也有一小部分管理人员并不具备高等教育的学历。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要求下,仅仅依靠过去的管理经验是远不够的,必须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与思想才能做好现代的档案管理。专业素质的不足所造成的危害会在图书馆的逐渐发展中显现出来,比如说不能按时完成档案管理工作,最终将会影响图书馆各个办公室正常工作的开展。有的高校图书馆档案库房设施陈旧落后、环境差,完全不符合档案的保管要求,对图书馆的经营和形象有很大的损失。
三、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优化
为了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使图书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一)扩大宣传、促进重视。教育部门要帮助高校图书馆树立档案管理的危机意识,让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认识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缺陷会造成的问题,扩大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比如在当的电视媒体上以公益广告的形式提醒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重视档案管理;在报纸传媒上以专版的形式介绍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某一图书馆失败的教训;在政府的网站上公布加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要求,并向各高校图书馆下发文件,强制其做好档案管理,定期对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处罚。
针对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比较低的情况,政府部门需要组织高校图书馆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由政府部门来组织专家来开展工作,参与培训的费用给予一定的补贴。另一方面鼓励高校图书馆招聘具有专业素质人才的档案管理者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管理专业化。
(二)运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已基本上不再是对人的依赖,而是对信息化技术的依赖,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购入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增强管理的可靠性。在传统的模式中,对档案的管理完全依赖于管理者,当这名管理者离职之后,对现有档案的查询就会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管理的效率也极其低下。
采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之后不仅可以对不同的档案进行分类管理,还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建立一个档案管理的数据库之后,所需要的资料只需要在电脑上查询即可获得,使得对档案信息的利用更加方便有效。
(三)优化管理方式。不同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大型图书馆可以采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和协作式管理模式,开展时间久,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相应的管理理念及方式更科学完善,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的为大型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现状服务,大型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基础坚实,大型高校图书馆作为管理榜样需要严格认真对待管理模式的选择;中型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分散管理模式,根据中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经济效益追求的总体目标,分散管理模式管理形态独特的共存性与渐进性,可以使档案资源的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与档案知识管理等科学化、系统化,将档案管理的责任和权力都交给下级部门,责任明确的对档案进行管理,不但符合中型高校图书馆的综合实力,还满足中小型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对社会效益追求的近期目标,为图书馆的管理和利用服务;小型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社会化管理模式,社会化管理机构拥有科学系统的管理规范及制度,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从业人员,相关管理设施及设备也与时俱进的更新,小型高校图书馆的档案存放在这样的机构中可以得到专业管理,由于中小型高校图书馆无论是档案资源的数量、类型,还是档案管理的实力都是其档案工作开展的障碍,档案意识的提高使小型高校图书馆必须根据图书馆的这种现状找到与之相符的档案管理模式,社会化档案管理模式无论是对图书馆规模、图书馆实力的要求都与小型图书馆实际情况相符合。
现如今,随着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的不断运用,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来说,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效率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医院中的服务质量与管理效率。从传统的角度出发,进行档案管理能让现代企业准确地掌握内部的人事状况与财务等状况。
二、在医院档案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地位
就现代医疗机构管理来说,人们开始对医疗服务越加重视,因此要想提升医院中的服务水平,融洽医患关系,就必须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增强医院中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信息化建设地位日趋重要,所以要建立起系统化的管理平台,合理地进行档案调用,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医疗服务项目,提升医院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三、提升医院档案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策略
无论从哪一层面出发来分析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已成为了现代化医院档案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档案管理中的执行上来看,进行信息化建设能促进医院中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管理者来说,在选择需要的档案资料时,就能更加方便快捷,保证医院中整个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注重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之处。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步骤就是要将以往的一些纸质资料录入到系统中去,并对医院内部中的人事资料以及各种医疗设备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延长保存的期限,还能便于后期的查找与翻阅。其次是要将各类病例以及检测化验档案等进行信息化处理,这样就能保证日后在调用这些资料的过程中有迹可循。
(二)坚持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原则。通过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在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更加的完善与具体。1.规范性。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规范性的原则来构建医院中档案信息化系统。2.归档双轨制。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要尽可能的执行归档双轨制,不能认为纸质的档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下就没有作用了。3.长期管理。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上,要坚持长期的管理。经过实践可以看出,只有在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做好信息化的管理。才能凸显出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价值,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真正改变医疗服务的质量。
(三)提高医院管理者的信息素质,提升管理效率。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医院中也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以及管理者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与运用,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所以,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注重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首先,身为档案管理人员,就要注重提高自我意识,增强自身服务能力,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提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其次,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一定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再者,身为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底蕴与良好的心理素养。最后,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注重细节,并坚持以细节来提高管理,在管理工作中,保持充足的精力与热情。
(四)注重提升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内在要求。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类管理制度与规章流程也在不断地完善中,因此也就提高了医院中档案信息化水平。现如今在我国的各大医院中,都在进行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所以在管理模式上,也要不断的更新,这样也就提高了医院管理效率以及医疗服务的水平。
(五)加强医院中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力度。由于医院中的档案种类比较复杂,因此,从医院的角度出发,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做好信息的安全与保密工作。对于档案信息的保密来说,医院中也存在一些机密性的文件,如:医院内部的人事档案以及病人的病例档案等,都是不能进行外泄的,否则将严重影响医院的长久发展以及信誉度。所以,在对这些文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或可以建立出一些信息的公开级别,从根本上加强医院中档案信息的保密性。而对于医院档案信息的安全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由于在医院中进行信息化管理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如病毒的侵染以及黑客的恶意攻击等。所以,在医院享受信息化管理带来便捷的同时,还要做好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
四、结语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应用策略
高校档案管理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体系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应用汇总绩效管理理论,有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促进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汇总绩效管理理论
汇总绩效管理即PerformanceManagement(PM),是一种以提升个人及团队组织的管理绩效为根本目的,实现组织单位的管理战略及目标的实用性极强的科学管理模式。这是以提升单位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及相关业绩为直接管理目标,以此开发个人和单位组织的工作潜能。实质上汇总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管理流程,其具备极强的逻辑性和目标控制性等特点。汇总绩效管理理论应用的实践过程包括多方面内容,首先是绩效管理计划的和管理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确定绩效汇总管理的具体实施步骤和详实过程,在相关绩效考核信息已集中汇总之后,进入科学化标准评估阶段,同时在绩效评估结果完成之后进行有效的反馈,将绩效评估结果应用至单位组织的团队建设之中,以此总结工作实效方面的弊端和不足,为组织经营目标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整个汇总绩效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绩效管理考核之前要明确考核的意义,针对考核指标、考核要素以及评分标准等关键点进行科学设置,保障绩效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和客观公正性。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绩效汇总考核的实效价值,同时也能提高系统单位的运行效率。
二、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现状
针对高校系统的综合管理能力评估方面,高校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评估部分。高校档案是指高校系统在教学科学、运行管理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备一定凭证参考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以及影像等多类型历史信息记录,能真实反映高校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总结,记录了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信息,为高校未来的教学工作和管理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能促进高校整体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经历了几十年以来的漫长发展历程,我国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规范管理档案的相关基本机制已经建立,针对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都已相应的改善和发展,但就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现状而言,还是存在一定不足,同时也具备很大的优化空间。
(一)高校档案管理专业意识不强
高校档案管理往往集中于科研成果信息资料的收集部分,对于高校系统的档案管理范围和管理工作意义缺乏全面的认识。传统档案管理观念单纯集中于针对纸质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分类的简单功能,因此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力物力支持相对比较匮乏。同时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重保管轻使用,偏重于档案的保密性管理,缺乏现代化的服务理念,这从长远来说不利于档案工作科学系统的发展。
(二)高校档案工作绩效管理缺乏科学性
当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绩效管理主要注重绩效评估职能,其评估标准遵从于上级部门所涉及的相应考核表,一般情况下是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入手,根据打分情况区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等方面,将评估结果汇总至人事部门。这样单纯注重绩效评估的绩效管理模式往往会流于表面,忽视了绩效管理工作的多方面系统层次内容。高校系统中绩效管理应包括三个层次:高校层面绩效管理目标、档案管理部门绩效目标、档案管理人员绩效目标。绩效管理的目标计划设置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以发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自主能动性为主要目标,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三)高校档案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当前高校档案管理过程中,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意义的认识不够清晰,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仅仅是针对纸质资料的收集、装订和整理保存,忽视了高校档案对于高校本身运行管理、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对于高校档案工作的投入支持较少。高校档案管理方式依旧停留于传统管理模式上。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的发展也是必然趋势。在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相应的数字化目录检索系统已得到初步建立,但当前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程度并不高。
三、应用汇总绩效管理理论的建设目标
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因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很难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发展,因此应用科学的汇总绩效管理理论,有利于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更好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能同时,确保档案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绩效管理理论作为学科管理模式,应用至档案管理体系中,其建设目标为改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绩表现,优化开发工作人员与单位组织的双向潜能,从而实现高校组织的管理战略目标。应用汇总绩效管理理论,构建科学化的档案管理体系,需要注重档案工作的系统性,同时还需要坚持公正客观的管理原则,选择量化的统一绩效管理指标,定量与定性原则有效结合,让高校档案为高校运行管理和科研创新进行服务的同时,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能成为高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汇总绩效管理理论在高校档案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策略
(一)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目标的科学化设置
就高校档案管理体系构建而言,应用汇总绩效管理理论需要从管理目标的科学化设置角度出发,根据高校层面的绩效管理整体目标,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目标和档案工作人员的绩效目标等不同层面,自上而下进行相应设置。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绩效管理目标应包括管理体制建设目标、基础业务建设目标、档案管理人才建设目标、档案服务利用效率建设目标等。在这些基础绩效目标设置基础之上,还要考虑高校档案管理职能的深层次拓展目标,只有应用汇总绩效管理理论,对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化的目标设置,才能明确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为管理模式的建设指明相应指导性方向。
(二)高校档案绩效管理指标的明确制定
如果说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目标是宏观调控范畴,高校档案绩效管理指标则是更为详实的考核标准构建。绩效指标的制定要考虑管理工作的层级性,首先是一级绩效管理指标的制定,这包括组织管理、档案保管、基础业务建设、档案开发利用这四个层面的指标设置。在此基础上是二级绩效管理指标的制定,这包括更加具体的管理机制、人才建设、档案管理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构建、档案开发和利用相关制度的完善等多方面内容。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构建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完善硬件设施,同时优化软件条件的储备。
(三)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的激励目标设置应用
汇总绩效管理理论至高校档案管理体系之中,可极大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职能。这同样需要设置科学化的激励目标。例如在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进行有效结合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设置相应的激励空间,给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相应的自主能动发挥空间。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人员的薪酬组成体系中,基本薪酬采用全国统一标准,但绩效部分的薪酬管理体系则可以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来进行相应的激励和奖惩,这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晋升和降级直接相关,坚持优劳优酬的绩效管理原则。这样的应用策略不仅能够激发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其工作的效率提升,还有利于整体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科学建设。
(四)应用汇总绩效管理促进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档案利用的信息化进程也亟待得到相应的重视。我国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应用程度并不完善,主要应用于信息化检索等方面,在档案开发和利用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开发程度并不高。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不再是传统的注重保管及收藏职能,档案管理将更加注重开发和服务功能。这就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档案利用信息平台,应用现代化管理理念,提高档案检索、档案利用以及档案开发的效率,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更好地进行查档工作,增强档案绩效管理的功能发挥,以能更加满足广大师生的档案利用需求,实现推送式档案服务的创新职能。
五、结束语
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事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实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高校档案管理的水平对高校管理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应用汇总绩效管理理论有利于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档案工作向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应用绩效汇总理论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管理目标及相应指标的科学设置,同时有效地将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进行科学结合,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另外还能促进档案信息化进程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雅新.绩效管理理论在高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应用研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191-192.
[2]张晓娴.试论绩效考核体系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J].山西档案,2014,(05):94-96.
[3]叶楠.绩效管理理论在高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应用[J].山西档案,2014,(03):80-82.
我国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人事档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很多档案找不到主人,就是我们称之为的“弃档”现象,这种现行严重的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有将近65万的人事档案至今无人问津,这还不包含远离家乡外出打工的学生族。从这些“弃档”的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所具有的弊端,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中,档案是要跟随人员的调动而转走的,就是所谓的“人档不分离”,这种管理模式严重的与如今信息化社会相互矛盾,同时,在传统人事档案中,提供个人思想教育、家庭背景以及社会关系方面的内容较多,而对于工作的能力、经验以及特长等方面内容涉及的很少,总的来说,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重历史,轻现实;重抽象,轻具体。因此,要想适合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
二、创新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人事档案在职能上,要以确立服务机制为主要原则,人事档案的记录内容要以单位管理为出发点,不仅要具备个人的自然信息,也要具备相关的工作信息,这就要求人事档案的管理要符合市场流动人才的使用、管理和流动。
2.人事档案的内容要具备一定的完整性,档案记录的内容一定要做到详实和准确,因此,新型的人事档案记录的内容,一定要完整、全面和丰富,能够真实的反应一个人真实的精神面貌,从而,为社会提供一个准确的档案存档。
3.人事档案管理一定要实现通用的原则,实现通用的人事档案,首先,就是要确保人事档案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人事档案的编制规则进行。其次,就是要实现人事档案的规范化,就是要保证档案的内容要实行统一规范,最后,就是要求人事档案的制定还要符合网络化的要求,从而便于人事档案的流通。
三、变革人事档案管理的模式
1.美国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与模式。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和制度中,不同的国家,由于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同,其档案管理模式也存在着不同,本文以美国人事档案管理的特色进行分析,以此探究符合我国的管理模式。在美国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公立系统,一种是私立系统,在公立系统中,人事档案的管理是由人事部门和档案管理机构相互配合进行的,这种紧密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便于人事的调动和流动。在私利系统中,其管理的特点是进行“人档分离”,这种管理将就职人员与退休离职人员的档案进行分开管理,就职人员的档案有就职单位和有关部门进行保管,离职和退休人员的档案则由另例的其他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此外,在美国档案管理机构中,还存在着一个较为权威的机构,就是社会保障署所建立的社会保险号和人事档案记录表。这些保险号和档案记录表成为了美国公民的另一种身份的象征,通过保险号,很容易查看人员是否存在一些违法和违纪的行为,因此,这种档案形式,成为了很多企业用人审核的标准和依据。
2.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由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不足,本文建议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建立一个社会化、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新模式。实现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就是要强化建立具有社会性质的档案管理机构,从而解决一些人员档案无法保管的问题,在原来很多企业和机构都是保管自身单位人员的档案,这就造成其他一些待业者和退休人员的档案无人保管,建立社会档案管理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会解决这种矛盾。同时,实现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开放性,就必须要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同时,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人事档案的网络化共享,积极的促进人事档案网络管理的形成,这样可以从传统单一的人事档案管理手段中,解脱出来,实现一个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四、结语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学档案生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2.4 文献标识码:A
1 加强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学生个人基本情况表、学籍变动情况、教学计划表、入学注册登记表、学习期间注册表、学籍卡片、各科成绩、考试试卷、教学计划表、毕业资格审核、毕业生鉴定等,基本上囊括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期间的所有第一手资料。加强成人学生档案管理,主要是由成人教育的特征所决定的。
1.1 成人教育的特征
第一,成人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我国当前成人教育对象十分广泛,不论其受教育程度、职业、年龄和性别,只要愿意和有学习能力,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只要有愿意学习的人,就必定会存在成人教育。
第二,成人教育领域的开放性。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依附于社会而存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特别每一种生产活动,都存在成人教育,每一个社会组织中,都存在一些成人学习者,每一种公共文化教育设施和传播媒介,都可以成为成人教育的地方。成人教育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面对全社会,服务全社会,依附全社会。
第三,成人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成人教育对象较为复杂,往往是带有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学习。因此,成人教育不仅有一些包含听说读写等基本课程,而且还包括心理调适、休闲娱乐、职业礼仪、政治法律等扩展课程。
第四,成人教育过程的终身性。与阶段性的在校教育不同的是,我国成人教育时间不限、周期不限,是终身的,只要还有学习能力,都可以接受成人教育。在其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可能会弥补“本领恐慌”、“知识恐慌”,就可以继续接受成人教育。
1.2 加强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基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档案管理是学校的重要资源,也会加强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接受一定阶段的成人教育以后,可以通过档案对比,分析其能力提升和知识增加的重要依据,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
第二,基于学校的角度来看,加强对成人学生档案的管理,是不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对成人学生档案的管理,可以有效检验出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是否还有漏洞,这对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基于档案管理自身角度来看,我国当前成人学生档案管理中,还存在档案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导致成人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对成人学生档案管理,一方面对于推进成人学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将成人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放在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进行比较,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这种竞争氛围中,将会投入更多精力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促进成人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2 我国当前成人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各个成人院校更加注重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对于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认识模糊等问题,在硬件档案管理办公条件和设施硬件投入不够,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方法混乱等问题。甚至一些成人院校中,至今还在沿用着传统手工档案管理方式,还没有上升到信息化管理的高度。档案管理手段的落后,直接导致成人学生档案管理效率较低,难以及时促进成人教育事业发展。也有的部分成人院校中,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建章立制过程中,未能根据成人教育特点,导致成人学生档案管理规范性较差、材料杂乱无章,在学生档案资料搜集中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近年来,一些成人院校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学生档案管理内容和种类更加多元化、复杂化,而且在具体学生档案管理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多头管理,不同部门掌握等问题,学生的鉴定材料和在校表现情况由班主任掌握,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学生的注册和毕业离校手续办理、学籍变动、信息更改等,教务部门负责学生考试试卷和成绩等,在沟通不畅、职责不清、协调不统一等情况下,成人学生档案容易出现失真和不完整等问题。
2.2 成人学生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成人教育特征,直接决定了成人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档案管理的不同,也绝对了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非特别明显,也造成了成人院校对于学生档案管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的忽视。学生档案管理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准确性和计划性,但是许多成人院校领导却忽视了对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其学生档案管理意识的淡薄,重视的不到位,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很难将那些高效、先进、科学的档案管理理念引入到成人学生档案管理领域,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滞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
2.3 成人学生档案材料搜集不及时
目前,我国成人学生档案内容主要有毕业证、学位证、毕业证明和学生证书,学生学籍考试试卷和成绩,学生学籍证明和学籍变动等材料,其档案主要是由招生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各个院系产生的。档案的根本原则是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始性,原始材料的收集是学生档案管理的基础,只有将这些文件资料全部搜集完整,才能够对学生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在一些成人院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实践中,由于没有及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导致档案资料不完整现象较为普遍。首先是招生资料搜集整理的不及时。伴随成人院校办学招生规模的扩大,补录周期的延长,客观上为学生档案的搜集整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其次是学生成绩资料搜集整理不及时。在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队伍没有相应增加,导致教师工作量在不断增加,再加上现阶段学生考试形式更加多样化,为学校教务管理带来较大难度,难以对学生成绩记录册进行及时收集,甚至因为长期没有搜集和整理,出现成绩单和考试试卷丢失等。第三是学生学籍变动情况搜集整理不及时。伴随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人院校面临生源枯竭问题十分明显,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转学、退学、休学、复学、降级等,学籍变动较为频繁。如果对学生学籍变动情况没有及时搜集整理的话,将会导致学生管理部门、教学部门、教学院系在对学生人数统计时候,数据不符等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档案管理质量。
3 成人教育中学生档案管理改进措施
3.1 要强化思想认识
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存在问题,首先在于思想没有重视起来,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因此要加大对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思想重视程度,从根本上解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第一,要尽量争取学校领导对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视,尽可能在人力、物力和财力分配中给予倾斜,尽可能多的配备那些具有一定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责任心较强的档案管理人员,专职从事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第二,要加大对成人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要能够将此项工作与招生、教学放在同等位置,加强教学部门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理解、支持,形成人人关心档案管理工作、人人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人人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3.2 要建立完善成人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加强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前提是要有一个科学的、规范的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要求,探索建立健全适合成人院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要在学生档案管理实践中做到有章可循。要紧随档案管理形式发展要求,不断修订完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例如,在充分考虑成人院校学生大多数是在职,工学矛盾较为突出,可以在修订学籍管理过程中,制定出免修不免考、倒班听课制度等。第二,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和要求,建立健全成人学生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例如,可以制定学籍电子档案保密制度、学籍档案电子存储介质管理制度、学籍电子档案备份制度。第三,强化制度执行落实。“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计划”。各类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制定以后,就要抓落实,要不断规范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制度运行程序,做到制度有部署、有审查、有结果。要及时发现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堵塞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第四,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加强对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定期考核,做到有误必罚、有好必奖,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3 要强化成人学生档案管理投入
第一,要强化对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硬件资金投入。在办公条件和办公设备配置上,给予更多资金投入。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和要求,成人院校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改善其硬件办公设备,增添路由器、网络服务器、复印件、打印机、电脑等办公设备,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第二,要强化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库房资金投入。档案管理对于库房内的温度、湿度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必须要有专业的防灰尘、防潮除湿设施,专门的档案柜和档案架,而且电子档案还要有专业的防震动、防磁防电设备。第三,要强化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软件资金投入。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是要配置专业的办公设备和仪器,同时还要有相应配套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这也是提高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关键所在。成人院校必须要加大对学生档案管理软件的资金投入,强化软件开发,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晓利.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难点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19).
[2] 温永花.重视普通高校成人学籍档案管理工作[J].经济师,2011(8).
[3] 邵媛,魏勇健,孙静.普通高校成人学籍档案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黑龙江教育,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