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30:54
导语:在农牧业发展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昌都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其气候的显著特点为:气温低,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旱雨季节分明;由于水热条件的地理性和地形变化大,气候类型众多,属典型的“立体型"气候。年平均气温7.6℃,气温呈南高北低趋势;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全年无霜期38―161天,年平均日照时间2139―2776小时;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00―600毫米,降水量由东南向北逐渐增多,且多集中于6、7、8三个月,具有旱季时间长,雨季分明的特点。
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依靠科技农牧业生产连续六年丰收,打破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农牧业是昌都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它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西部大开发中,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认真做好林业工作,使昌都林业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昌都乃至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都有着特别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农业连续6年丰收
1994年以前,昌都粮食生产一直徘徊在2亿斤以下,中央第三次工作座谈会以来,农业生产连续获得丰收,每年以2000多万斤的速度递增。单产由300斤上下提高到420斤,但是人均占有粮食水平增幅不大,仅从1995年的人均占有357.9斤提高到1999年底的490斤。 这几年粮食产量增幅较快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
一是投入增加;二是种子工程增产效果显著,在同等条件下,良种增产幅度在30%以上,甚至一倍;三是各项基础设施的改善,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去冬今春全地区维修水渠5899条,水塘1967座,新修大小水渠112条、水塘42座,增加灌溉面积1.28万亩,基本保证了生产用水;四是强化基础地位,加强领导;五是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在大力推广良种、化肥深施、增肥节种、病虫草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同时,加强了组装配套技术的推广和技术培训。
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实行农牧结合,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扩大饲料种植面积。根据建设生态农业,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和各种气候条件等因素,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还草还林,对各种气候条件保证率不到50%的海拔在3900米以上的耕地全面还草,将耕地面积稳定在60万亩。根据这一思路,三江两岸和三江的一、二级支流两岸的台地化为粮食主产区。该地区耕地面积达到40万亩,粮食产量占到全地区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通过对该地区基本农田的全面改造,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全面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高质量的稳产田。到2005年,这一区域平均单产达到700斤,生产粮食2.8亿斤,同时将这里建成饲料、饲草生产基地,成为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的高产优质高效农牧经济发展的腹心地。
畜牧业发展的4项措施
畜牧业是昌都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但畜牧业又基本上是以天然草地为支柱的粗放型牧业,牲畜终年在天然草地放养,仅在冬春才有极少量的补饲。截止1999年底全地区各类牲畜存栏达345万头(只匹),肉类产量达到45219吨,奶类产量达到50261吨,毛绒总产量达到1079吨。人均占有肉奶分别为156.4斤和169.7斤。
近年来,畜牧业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落实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进一步明确草场的责、权、利、建、管、用,彻底打破草场大锅饭;
二、加强草场建设。全地区共完成草原三灭30万亩,草场围栏18万亩,草原施肥150万亩,人工种草10万亩;
三、高度重视抗灾工作。目前成畜死亡94887头(只匹),死亡率2.7%,死亡率比去年同期减少0.3%,新生仔畜成活810429头(只匹),成活率90.4%,比去年下降0.5%;
四、加强疫病监控和对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昌都畜牧生产区主要集中于丁青、类乌齐、江达、边坝和39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将这一区域建成夏秋架子牛羊放养基地,冬春将架子牛转移到气候相对较好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实现改放养为圈养,改零散养殖为规模化养殖,加快牲畜生长,加快出栏,加快周转速度,提高商品率,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天然林保护和林副产品开发
昌都地区是第二大林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有林地面积123.49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21.7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362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31.71%。金沙江流域的森林植被是构成长江流域和三峡库区绿色屏障的第一道防线,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昌都地区林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如下:
一、“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高原宽谷区。该地区地貌为高原宽谷类型,气候属高原温带湿润――半干旱类型,基本特点是冬寒夏凉,冬春干旱,霜期长,降水量相对其他地区要多,且集中于夏季。本区林业建设的方向是天然林保护、荒山封育和营造多功能防护林;
二、“三江”中游山地区。该地区属于山地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森林主要分布在“三江”及其支流两岸海拔3000――4400米的山地。本区林业建设的方向是天然林保护,种植经济林木和发展森林旅游;
关键词:内蒙古;少数民族;特色;农牧业
随着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作为第一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牧业产业化的规模不断上升,使得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都持续上升,在牲畜头数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提升畜产品生产能力,转变农业部门结构,逐渐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畜产品。但是,在内蒙古特色农牧业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及困难。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现状
1.农、林、牧、渔业增长迅速。从2004―2014年这十年间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林、牧、渔业在整体上都陈显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农业增长了九成,种植业增长了五成,畜牧业增长了近一倍,渔业增长了两成,但是,由于一味的牺牲环境来谋取经济增长,导致生态遭到严重损坏,较高的增长速率也会逐渐降低[1]。
2.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类作物的比例正趋于合理化。2004年时,粮、经、饲中粮食依旧占有很高的比例,其比例大致上为6∶1∶1,这种比例明显偏离了最为和谐的发展结构的目标,但是,到了2014年,三者比例接近逐渐到了3∶2∶2,这是一种较为和谐的比例结构。这就为内蒙占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后备力量和基础保障,对着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能够为区域特色化的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
3.乳业崛起,带来了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内蒙古具有丰富的奶业资源,也是一直以来我国的乳制品重要产区。从这个优势出发,要不断调整乳业生产的结构布局,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标榜作用,促进产业链的规模化、产业化、完整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帮助农牧业生产者能够积极调动结构的优化[3]。
4.城乡二元经济体矛盾突出,城乡经济差距较大。城市和农村在收入上、劳动者素质上和体力上都有着较大的区别,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差距逐渐扩大。在2004―2014年十年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三成,但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仅增加了5%,这与内蒙古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支柱产业少、支撑能力弱等因素是离不开的。为了提高农牧民收入,逐渐缩小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差距,就要寻求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出路[4]。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问题
1.农牧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经营收益相对下降。内蒙古农牧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益逐年降低。农牧业的生产成本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内蒙占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针对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来寻求经营方式的转变。虽然,农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的产业结构,但是农业单位产量没有因机械程度的提高而上升,但其成本却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从相关政策来看,受到政府的相关补助,农户们更多地尝试购买农牧业机械,从而降低人力在农业生产中的负担,逐渐形成农牧业机械化,但该政策却没有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此外,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升,使得部分劳动力得到了解放,但农村牧区对于机械性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充分的吸收能力,闲置劳动力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成本的一种提高[5]。其次,随着粮食收购价格的上涨,农资成本也有着相应的提升。
与农业生产成本相比,畜牧业的成本的上升更为明显,程度也更高。由于天然草场的面积不断减少,国家实施了禁牧体牧、围封舍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更多地采取了人工饲草的方法,导致饲草料的价格水涨船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畜牧业养殖成本,给牧民带来了更为沉重的负担。
2.农牧业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当前,内蒙古地区的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可以说初步进入了农牧业机械化阶段,但这种机械化是低级的、简单的,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并没有实现机械化,尤其是牧区的畜牧业仅仅实现了低水平的机械化,仅限于打草、捆草等环节的操作。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科技基础的差异,导致内蒙古各地农牧业的机械化水平也千差万别。
内蒙古地区的农牧业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第一,农机生产企业的维修站一般都在市一级区域,在县乡两级地区几乎没有。第二,农机产品在维修的时候需要有大量的零部件供给,但是当前维修服务网点并不能承担起大型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第三,农机维修院的素质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
3.家庭经营、分散生产不够现代化。第一,由于农牧户使用的是家庭经营、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大大降低了耕地资源的利用率,牧民们不愿意承受因改变个体、家庭经营的模式而带来的风险。在经济统计、项口支持、惠牧政策等一系列措施的执行过程中都是以牧户为单元的,因此对于牧民的个人意识有一定的加固作用。第二,农牧户这样的生产经营模式阻碍了农牧业朝着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农牧业的机械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但是受到内蒙古地区的经济条件的制约,小家小户的经营单位根本无法实现现代化农牧业所需的基础条件。第三,家庭经营、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导致生产成本的提升,降低了经济利益,农牧户对于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较差。
三、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创新措施
1.积极培植壮大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是连接国内外市场和普通家庭用户的重要纽带,能够指导生产、拓宽业务、深化理解、保证服务的特点,以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为领导和指引力量,对普通农户有着市场推广和辐射的作用。运用龙头企业的力量把农牧业和农牧民推向市场,使普通农牧业的小规模、分散式的经验模式能和市场保持紧密联系。
为了实现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的高收入,能够加强企业实力、扩大辐射效应,规避和减小特色农牧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最终实现让农牧民增收的目的。因此,龙头企业必须具备完善和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改进,实现产业的技术性改造。通过法律的成文规定来与农牧民之间建立畅销的保障制度,协调企业与农牧民之间的关系。龙头企业要逐步实现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内蒙古地区的特色农牧业的发展。
2.完善特色农牧业市场体系。针对当前的小市场格局,要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改变当前条块式的、奋笔状的分割状况,使生产要素的市场推广做到极致,实现跨行业、跨区域、跨人员的大范围流动,实现市场的国际化、一体化和开放式,能够与国际市场有着更加紧密的连接。
农牧业发展需要配套的价格体系和市场机制,实现农畜产品的增收;建立完善的商品流通体系,使资源配置成为商品市场网络的核心;在生产资料、资金储备、人力资源配置、科学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实现完善、良好的配置和构建。
为实现内蒙古农牧地区市场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健全化、行为规范化,通过网络信息手段来规范市场,利用电子商务来实现经营,在网络营销的现代化交易手段的帮助下,能够使销售人员更具备专业素质,能够使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一系列的操作和流程更加系统化,建设一个平台进行利益的共享,实现产业化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共同承担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将产业发展的核心防线建设区域性批发市场上,能够将其打造为各类特色农牧业产品的专业化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
3.加强特色农牧业的技术创新。特色农牧业发展的基础支持就是技术。要将技术创新放在首要的战略地位,从特色产业为核心着手,实现产业技术的结构调整,确定科研的发展目标,实现科技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重视特色技术引进的同时也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自主研究。
进一步实施“种子工程”,关键是要推进特色农牧业优良品种的拓展,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新型育种手段的开发,使优良品种在农牧户主之间普及,重点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进一步形成生产推广、引进自发一体化的物种养殖和培育格局。
为了实现的特色农牧业高新技术产业,要将信息化产业、农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育种选种技术、生态经济发展技术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推进产业化、集成化、机械化的进程,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的局限。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将其作为特色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提高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从而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和振兴,提高全区特色农牧业业主的个人素质。
当前,内蒙古少数民族的农、林、牧、渔业速度增长,粮食、经济、饲料类作物的比例逐渐合理,乳业给农牧业结构带来调整,城乡二元经济加大城乡经济差距。但是,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经营收益下降;农牧业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家庭经营、分散生产不够现代化,使得农牧业生产遇到瓶颈。因此,要积极培植壮大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完善特色农牧业市场体系的建设,加强特色农牧业的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关区.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方经济,2103,(12).
[2] 李红.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的实证分析[J].农业与技术,2103,(10).
[3] 李靖,肖运来,常瑞甫,等.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即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
一、加强《行政许可法》的贯彻落实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切实把依法行政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行政许可法》颁布后,农机局全体公务员在农牧业厅统一安排下,进行了认真学习培训,培训面达到100%。
(二)依法规范农机化行政许可行为。按照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1月1日实施的《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规定,依法规范农机化行政许可行为。特别明确了农机维修网点由旗县农机主管部门审定,在自治区农机主管部门备案的许可制度。
(三)加强农机化政务公开建设,增强行政工作透明度。为了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自治区农牧业厅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分解及实施方案》,凡涉及全区农机主管部门的执法行为、自治区农机主管部门的公共政策均在“农牧业信息网”和“农牧业机械化信息网”以及“农机安全监理网”网上公开,并根据执法权、政策变更,及时充实、完善和更新网站的政务公开项目的内容,以便方便查阅。
二、加强执法责任制落实
(一)加强工作责任目标和岗位职责制度的建设。将行政执法权、政策执行权、责分解到各个工作岗位,制定了厅农机化工作责任目标,并随工作变化及时调整。4月,完善和修订了《农机局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保证农机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和布克赛尔县始终把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多渠道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但影响农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
1 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
1.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和布克赛尔县的农业基础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是缺水及农村电网陈旧等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离现代农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加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业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制约了和布克赛尔县农业的快速发展。
1.2 生产技能水平不高。由于资金、信息、科技和自主创新能力等因素制约,和布克赛尔县农民的生产技能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民都不愿从事收入低、见效慢、劳动强度大的农业劳动,但是又缺乏其他实用技能。近年来,虽然农广校、农技站开展了一系列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但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生产技能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3 农业经营方式落后。我县农牧民主要以分散经营为主,规模较小,加之农区专业的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比较少,难以及时有效地将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市场与农户有机对接,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壮大。
1.4 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由于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快速上涨,农业劳动力用工价格上涨,平均种植成本增加。成本上涨幅度超过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给农民带来的利益被增幅更猛的农业生产成本所抵消,农业的收益与其他产业相比呈下降之势。
1.5 农产品质量低。自治县优质特色产品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不多,对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认识不足,对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无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2 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途径探讨
2.1 从调整农牧业结构中促进农牧民增收。 要坚持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成本调低、效益调佳的原则,加快调整步伐。北部乡场依托蒙哥尔肉类开发有限公司和江格王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有机畜牧业,合理调配畜群母畜结构,引导牧民提高牲畜出栏和商品率。同时北部乡场根据海拔、积温、土壤等特点,鼓励农牧民种植特色林果业,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牧民增收渠道。和什托洛盖镇区周围可以发展大棚蔬菜、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项目,主要以发展专用小麦、制种玉米、加工辣椒、打瓜等。夏孜盖及查和特乡自然资源丰富,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生长,通过高压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从主攻单产上下功夫,通过提高单产,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2.2 推进规模化经营,在加快现代农牧业进程中促进农牧民增收。实施规模化经营,加快建立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是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和布克赛尔县农业发展现状,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着眼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加快土地和草场向种养能手、公司企业集中,实现由粗放增长的传统农牧业向集约发展的现代农牧业转型,从而有效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二是坚持以发展工业的思路经营农牧业,重点支持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生产型向复合经营型企业转变,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有机农牧业资源优势,打特色牌、走生态路,依托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大力调整农牧业内部结构,依靠科技进步,调新品种、调大规模、调高效益。
2.3 从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保障农牧民增收。农业受自然条件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因素的影响很大。针对我县缺水的现状,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加快公共卫生、农村道路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推进白杨河引水工程进程,扩大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抓紧制定水利工程前期规划,努力扩大项目储备,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力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强农牧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增强后劲。
2.4 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农牧业科技推广促进农牧民增收。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的要求,建立多元化乡镇场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牧业科技推广新机制。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强化公益功能;实行市场化运作,增强经营机构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力度推广有机棉、有机南瓜、科学饲养等农牧业实用技术,加快农牧民掌握科技速度,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关键词】内蒙古农业保险;政策性保险
位于祖国北部边疆,是一个农牧业大省(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对内蒙古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内蒙古正处于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建设现代农牧业的关键时期。农业保险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业产业升级所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内蒙古开展的农业保险以政策性保险为主。
一、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保险的必要性
首先,推进农牧业保险发展,是降低农牧业风险、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需要。内蒙古气候受蒙古和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很大,西部地区是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十年九旱、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稳定和农牧民收入增加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构建完善的农牧业保险体系,建立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分散转移分摊机制,是提高农牧民抗御风险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其次,推进农牧业保险发展,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内蒙古的农牧业正处于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政策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将农牧业保险与金融信贷结合,可保障经营者合理的收益预期,促进信贷对农牧业的支持,保险的风险转移机制和经济损失分担机制,有利于延伸农牧产业化链条,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再次,推进农牧业保险发展,是完善政府调控手段的需要。2007年来,内蒙古充分利用保险机制,通过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畜牧产品的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不断提高主要粮食品种及重要畜牧产品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特色优势农畜产品保险产品,对农牧业生产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最后,推进农牧业保险发展,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最近几年,发达国家通过对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提供高额的保费补贴,对经营管理进行支持,不断提高保险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中的地位,来提高本国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农业保险补贴是市场化的农业支持政策,属于世贸组织认可的“绿箱”政策范围,因此,应在此制度框架内予以充分利用。
二、内蒙古农牧业保险发展概况
2007年,内蒙古被列为全国首批6个试点省份之一,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由政府给予财政、税收等支持政策,具体业务交由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中华联合内蒙古分公司和安华农业内蒙古分公司三家公司承办。承保范围包括小麦、玉米、大豆3大类农作物保险和能繁母猪保险。当年3大类农作物承保面积占实际播种面积的40%。目前,内蒙古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保险责任范围、保障水平确定原则、保险费率和保险补贴比率、经办机构、业务区域划分都做了详细规定。内蒙古农业保险范围,种植业涉及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养殖业涉及能繁母猪、奶牛和生猪。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内蒙古农业保险规模不断扩大,承保农作物面积与参保农牧户数量不断增加,保费收入和补贴金额逐步提高,覆盖面日益增加,摸索出“政府组织推动、商业模式运转、公司自主经营、农牧场乡村网络支撑”的经营模式,成为农牧民防灾减损,化解生产风险的重要渠道。
三、内蒙古农牧业保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蒙古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
1.系统性风险特征,使得市场主体太少
内蒙古地区自然条件差,大部分地区位于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农牧业生产很难规避农牧业生产的系统性风险,导致保险机构潜在理赔率较高。农业保险具有利润低、风险高等特性,使得保险公司缺乏进入农牧业保险市场领域的动力,造成农业保险供给乏力。目前,内蒙古只有4家保险公司承办保险。并由政府机构进行了区域划分经营,依靠行政力量进行市场的资源配置,制约了农业保险服务水平的提升。”
2.产品结构单一,承保率偏低
近几年来,虽然内蒙古的农业保险有了较快发展,但农业保险市场真正为农牧民所普遍欢迎的险种并不多。特别是养殖业保障范围较窄,没有开发针对畜牧业主要饲养品种的保险产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保险利润低,风险高,农业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没有拓展适合于地方性特色优势畜牧业的险种,而是急于开发其他险种来分散农牧业生产风险。且目前也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提供农业巨灾保险产品。
3.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限制着农业保险的供给
农牧业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特征,使得交易成本普遍比较高。内蒙古农牧地区地域分散,小户经营的比例还比较高,再加上交通不便,通讯落后,因此保险公司进行风险判断、保险核保难度较大,运营成本高,并且进行定损和理赔的难度较大。风险控制难度较大和业务管理成本较高,制约了农牧业保险大幅推广的潜力。
(二)内蒙古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1.农牧民收入低
农牧民收入水平与农牧业保险需求存在强相关性。相对于偏低的农牧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保险费率较高,参加保险时所需缴纳的保费,相对于农牧民的收入仍然很高,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即使有参保的意愿,也缺乏购买的实力。特别是对于没有政策性补贴的险种,农业保险的保险费率对农牧民来说仍然是很重的负担。
2.农牧民保险意识淡薄
目前,内蒙古地区的农牧民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对需要提前提交保费以防备未知风险的农业保险还不能充分理解,保险意识淡薄。农牧民对政府救济的依赖心理也很严重,政府提供的援助救济补贴,使农民认为既然受灾后有政府救济,就没必要参保。此外,个别保险公司无理拒赔、拖赔以及惜赔等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使得农牧民虽有需求,但投保的积极性并不高。
3.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和方式的影响
目前,内蒙古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偏小,土地基本是按户均分承包,且划分零散,小规模生产格局特点使农业保险需求减小。并且由于农户自给性需要和种植的多样化产生了一种内在风险调节和分担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灾害损失的经济影响,在在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
(三)缺乏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撑
1.财政补贴不及时、规模不大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要靠政府的积极倡导和财力支持下才能开办起来,目前,内蒙古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实行中央、自治区级、盟市及旗县四级财政补贴90%保费,农户自缴10%;养殖业保险中奶牛、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由财政部补贴50%,自治区级财政补贴分别为35%、20%、20%,盟市、旗县财政各补贴10%;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的影响,有些贫困地区政府部门的农业保险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承保积极性。此外,内蒙古财政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品种,种植业保险与养殖业保险品种不平衡。种植业保险占比重大,养殖业占比重小,而且养殖业保险补贴覆盖范围小,没有将畜牧业主要饲养品种纳入自治区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
2.政府的意愿同保险机构的经营理念存在较多差异
当前,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推动,这项工作的成效,主要是看参保缴费覆盖面扩大程度、保险赔付款增加幅度等方面,这同保险公司作为商业性企业,以盈利性为目的开展业务是不一样的。显然,政府的意愿同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存在较多差异。
3.缺乏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
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开始实施,但《农业保险条例》仅对农业保险进行一些原则性规定的制度安排,但内容还不够细化,缺乏一些具体的规定,对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的特征仍然有所回避。农业保险经营一直缺乏具体指导,不利于农业保险规范化、制度化。
四、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宣传农业保险消费意识,拓展农业保险销售渠道
一方面加强保险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针对农牧民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较差及存在侥幸心理的特点,基层政府和保险公司应通过宣传栏、培训班、会议、微信平台等形式宣传农业保险,树立农牧民的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鼓励自愿参保。另一方面,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方式,以规避“逆向选择”风险。特别是针对参保意愿不强的养殖业保险,更宜采取“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原则。
(二)开发适合实际的农牧业保险产品,提高补贴力度
保险机构应根据内蒙古农牧业生产需求,特别是当前农牧业现代化时期的生产经营需求,研究制定农牧业保险保障标准,拓宽保险范围,开发保险品种,创新保险服务,适应农牧民保障需求,满足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多层次风险管理需求。还要根据农牧区实际,科学设定农牧业保险查勘、定损和理赔方式,例如引入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做到快速查勘、理赔,提高保险工作效率。此外,针对内蒙古广大牧区季节性灾害频发,而养殖业保险保障范围相对较小的情况,应鼓励保险机构加强针对牧业、牧民的保险市场需求调研,积极开发适合地方特色牧业发展的需要的基础母羊、肉牛、肉羊、马、骆驼等保险产品,降低养殖业风险。针对内蒙古政策性养殖业保险承保率偏低的情况,积极扩大潜在保费规模,提高承保比例。在扩大种植业承保范围的同时,要提高种植业保险的补贴水平,可以考虑实行各盟市、旗县差异化的补贴政策。
(三)健全对保险机构的扶持与约束政策
《农业保险条例》确立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设计为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模式,因此政府应为农业保险机构创造必要的经营环境与条件,研究和探索对农业保险提供各类服务和各种补贴的方式与方法,对保险机构适度提供一些管理费用补贴,降低保险机构的经营成本。适时引入市场机制,更好发挥农业保险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在现代农牧业建设背景下,各级财政应为积极进行商业模式探索的保险机构及时提供基础建设等投入的支持。此外,规范保险公司经营行为,防止保险公司造假套取财政补贴
(四)开展对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黑龙江省的做法,研究探索建立合理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首先要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可以将实力雄厚的再保险公司引入内蒙古,开发契合实际的再保险产品,然后引导经营农业保险的企业,向再保险公司进行分保,分散直保市场风险,降低保险公司经营压力。政府应对再保险业务进行适度的政策性补贴。
(五)制定地区规章制度,改善政策法律环境
在国家农业保险法细则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内蒙古可以因地制宜,详细制定本地区的规章制度。用法规形式确立政府、农户、保险公司等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能和作用,使进入农业保险就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刘春艳,吕喜明.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分析[J].经济论坛,2012(2)
关键词:生态移民政策;阿拉善盟;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093-02
一、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移民现状
1.示范区概况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位于阿拉善左旗嘉尔嘎勒赛汉镇境内,东北与银川市相望,东南与青铜峡、中卫市相接,西与阿左旗腾格里镇毗邻。示范区规划面积为24万亩,设计面积17万亩,开垦面积11.3万亩,总人口1.1万人,辖14个嘎查(社区),主要由蒙、汉、回等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占65.5%,蒙古族占34.4%,回族占0.1%。境内地貌类型以沙漠和荒漠草原为主。
20世纪90年代,阿拉善盟提出了转移发展战略。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作为阿盟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移民安置基地,1991年开发建设,1994年开始移民搬迁,先后搬迁安置阿左旗、阿右旗33个苏木(镇)87个嘎查的生态移民1588余户5456人,安置困难企业、国营农牧林场(站)下岗职工近千人,为全盟乃至全区的生态修复、屯垦守边做出了贡献。
2.生态移民后示范区居民生活现状
在示范区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民大部分是生态移民。由于这些生态移民的经济基础差,搬迁到示范区后,在举家搬迁、平田整地、建房、农机具购置、必要的生活用品添置方面的硬性投入均在3―5万元之间。同时,由于示范区的移民开发未列入国家移民项目,这些搬迁牧民未享受国家、自治区移民搬迁的有关补助,加上示范区地区气候条件干旱(年平均降雨量仅147毫米)、土壤肥力较差、不能进行规模种植等原因,农民种植成本高、生活困难,收入处于阿拉善盟农民最低水平。据民政部门统计,示范区现有低保户363户788人,低保边缘困难户210户653人,两者占示范区总人口的13%。
实施生态移民政策以来,示范区坚持走由农牧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的经济转型之路,其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渐转变给农牧民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并逐渐向着水、电、路、讯全覆盖的目标迈进。(1)农牧业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米、油葵、棉花等优势农作物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结合科技下乡工作,大力开展农牧民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实施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工程,确定阿盟电大为示范区培训基地。(2)工业方面:2011年农牧区劳动转移培训500人,转移就业350人,就业率70%;2011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示范区加挂内蒙古阿拉善葡萄墩工业园区牌子,并纳入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管理,成为自治区第46个、我盟第2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3)基础设施方面:按照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要求,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创新科技服务内容。示范区已初步建立起了电视、电脑网络、电话“三电合一”的信息传输通道,实行全覆盖;与网通公司联手,共同建设“农事通”信息服务网,通过手机短信把农牧业气象信息及时快速传送给农牧民。(4)政策实施方面: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孪井滩总体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搬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略高,牧业嘎查收入高于农业嘎查收入。搬迁移民现金年人均收入相较于原先的低于300元,增加了28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2%,移民子女就学率达到100%,计划生育率到达100%。
搬迁移民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实现了贫困向温饱的转变。随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工业经济也初具规模,但成效尚不明显,第三产业更是刚刚起步,产业转移难度颇大。
二、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短缺
阿拉善历来以畜牧业为基础,且又处于极干旱少雨,惯称十年九旱的荒漠化地区,腾格里等三大沙漠横贯全境,沙漠面积占三分之一,自然条件异常严酷。导致示范区水资源缺乏,虽然有5 000万立方米的黄河水指标,但是每年都在按比例缩减,随着供水逐年减少,农业用水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水困”问题日益突显。而且孪井滩扬水灌溉工程从宁夏中卫市北干渠引水,经四级泵站扬水到灌区。由于在扬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电损、水损,且种植业需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所以示范区水价一直居高不下。“水困”问题也成为示范区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根据2011年的调查情况,以玉米为例(占总播面积的50%),玉米亩均种植成本为704元,其中水费支出为225元,占总成本32%。水费支出比例如此之高,由此可见,“水困”问题是示范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瓶颈。而“水困”问题难以解决,电价也就居高不下,由于扬水灌溉工程提灌电价过高,虽然一度调整水价电价,但是农业种植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农民生产生活仍然没有脱离贫困。在此次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统计中,有80%的居民认为生态移民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短缺。
2.农牧民增收困难
孪井滩搬迁农牧民收入渠道单一,收入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有: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输水渠道先天不足,且严重老化,2000多公里农渠未进行水泥防渗衬砌、防护林薄弱防风效果差。二是孪井滩灌区土壤相对瘠薄,大部分农田属于中低产田,加之长期以来的高水价运行,使农业生产投入高,效益比较差,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三是搬迁农牧民底子薄,大多还比较贫穷。全镇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和残疾人口达883人(其中残疾人18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8%,这些农牧民基本丧失劳动力,生活极度困难。同时全镇现有低保户213户518人,占嘉镇总户数的7.7%,生活水平低下。四是种养结构不尽合理,农牧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及特色优质品牌尚未形成,种植养殖规模小,产业化发展艰难。五是嘉镇属荒漠、半荒漠草原区,春季沙尘暴频繁发生,旱灾、风灾、冻灾接连不断,使农牧业生产受灾频繁。六是由于扬水灌溉工程提灌电价过高,导致了灌区农业用水价格过高,农业种植成本居高不下,造成农民增收困难。
3.补奖政策有待完善
由于生态移民示范区的特殊性,特在示范区实行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按照要求,从2011年起,尚未到期的退牧还草项目区全部转入补奖机制区,已到期的退牧还草工程区按照划定的草场功能区享受相应补奖政策。但是补奖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主要原因有:一是示范区重点生态保护区牧民人口多,人均占有草场面积小,人均享受资金不到9000元,享受补贴资金相对较少;二是草原补奖机制项目区面积大、人口多、涉及面广、路途远且路况差,落实补奖机制任务重,开支大,且禁牧区10万亩安排1个管护员,路途远、管理难度大;三是示范区经济发展起步晚,财政底子薄,补奖机制实施中各项配套政策落实难。四是搬迁移民在转移安置时,按照当时的政策,分配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并转为农业户。在1998年二轮草原承包时,未划分草牧场,享受惠农政策外没有享受其他政策。2011年,国家实施草原补奖政策,导致部分搬迁户多次上访要求享受草原补奖政策,存在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改善生态移民示范区居民生活现状的对策建议
1.着力解决生态移民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1)改变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努力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的方式进行农业灌溉。(2)通过农业项目做足做好农业工程节水工作,示范区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小型农田节水灌溉补助等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灌区基础条件薄弱的局面。(3)通过健全制度来规范农业用水。示范区继续实行“以水定植、定额供水”的制度,禁止大畦漫灌,推行“一亩二畦”或“二亩三畦”的小畦田灌溉模式。(4)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业节水知识,普及农业节水技术,不断更新提高农民节水观念和节水技术。(5)上级部门能够继续加大惠民力度,将高扬程电价再度给予调整,希望能够免收提灌电费,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2.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1)是通过产业化调整政策增加农牧民收入,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扶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使税收减免、贷款扶持等项政策落到实处。(2)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推进现代农业综合试点工作,加快实现农业转型。(3)走农牧业机械化道路,发展有机农业、设施农业、农区养殖业及特色产业,加大新兴技术的投入力度,加强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大力推广沼气利用和秸秆转化,改善农业发展环境。(4)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第三产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把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纳入规划中来。加大小城镇建设,在示范区建立起一个多行业、多层次、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社区服务、居民服务、家政服务、餐饮、商贸流通等创业和就业成本较低、增长潜力较大的三产行业的发展,达到服务于农牧业生产,方便农牧民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目的。(5)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加对农牧业产业化的投入。优化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向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倾斜,发挥综合效益。金融部门也要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对重点龙头企业在基础建设、土地使用、用电价格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
3.完善草原补奖政策,将补奖政策落实到位
(1)针对示范区草原禁牧任务成本高、标准低,禁牧区10万亩仅安排一个管护员,面积过大,管理难度大,为便于管理,建议五万亩安排一个管护员。(2)示范区补奖机制项目区面积大、人口多,落实草原补奖机制任务重,开支大,建议用草原补奖资金1%-2%作为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监管和技术服务类费用。(3)结合个别项目实施了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解除了农牧民从事非牧业生产的后顾之忧,以提高牧民响应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积极性。(4)落实好草原“双权一制”的落实,尤其是草原承包到户,能够进一步明确草原主体,牧民建设草原、保护草原、合理利用草原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鹏.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幅员辽阔,肥沃的土地资源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优势的农产品包括玉米、高粱、小麦、马铃薯、莜麦、荞麦等,畜产品包括牛、羊肉,是国家进行农牧业开发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内蒙古农牧业厅的数据显示,2012年内蒙古全年粮食总产量505.7亿斤,较上年增长5.9%,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全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780家,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为内蒙古发展及农牧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增产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与季节性、受气候影响大和储藏周期较短等特点,这些独特的属性决定了农产品在供给和消费的时间上具有不对称性,当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而销售环节不畅,就极易发生农产品的滞销,所以“卖难”一直是农产品销售中的“老大难”问题。
一、内蒙古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优势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配送过程中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并在线完成农产品的购买、销售、电子支付等过程。
1.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
相较于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方式,电子商务通过畅通的信息流通和互动的信息交流,使农产品生产者和市场、中介机构、消费者面对面进行沟通,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可以将农产品信息快速传播,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供求状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公布,使供需双方及时获得全面、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获取农业信息的平台,从而减少双方所获信息的不对称,帮助农户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养殖决策进而减少追风现象造成的经济损失。
2.扩大农产品市场空间
互联网的发展为农产品开辟了更广阔的销售空间,同时延长了农产品销售时间,使农产品在销售区域和销售时间上大大扩展,在扩大市场的同时还有效节约了人力成本,为农业生产者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3.衔接产销、减少流通环节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是生产者、批发商、分销商最后到消费者,由于多个经销商的参与使农产品的销售环节增多,造成农产品信息传播的拖延和产品积压,多次传输与配送使物流交易成本增加、交货时间延长,提高了农产品腐烂变质的机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损失。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将农产品的流通从生产者直接到消费者,生产者通过网络农产品信息,消费者通过网络浏览农产品信息并直接下订单,在交易过程中由于流通环节的减少使流通成本大幅度下降,而且也缩短了买卖双方的空间距离,实现双方在网络平台上的互动交流,有效提高农产品交易的速度。
(二)内蒙古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为了借助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农业,内蒙古人民政府在2001年就印发了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十五”规划,指出在大力推进全区农牧业信息化的基础上,使电子商务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发展目标。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站建设、维护、管理能力都大大加强。根据内蒙古农牧业信息厅的统计,截至到2011年11月,全区的农牧业系统报送农牧业相关信息共12688条,总浏览数量达167.5万人次,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加36%和324. 8%,农牧业网站的总访问数量达2910万人次,网站的服务能力也显著提升。
自2011年,内蒙古地区已建成区级的农业数据中心和粮食数据中心两大网络平台,在全区的各盟市和大部分旗县建立了农业局域网络,共71个旗县建立了农牧业信息平台,282个乡镇建设了农牧业综合信息网络服务点,形成了以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为中心,覆盖34个旗县、12个盟市的农业信息网以及19家农牧业专业网站,逐步实现了农业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同时,设施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也在试点展开,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和通辽市的23个蔬菜基地安装了706台大棚管家,及时对大棚的温湿度进行采集,通过设施农业网络平台实时指导农民进行生产、采集农户的种植信息、市场的价格信息、需求信息等,以网络信息和手机短信的方式向农户发送实时信息,指导农户的蔬菜实错期上市、产销对接,使农户降低风险,增加收益。
2013年3月3日,供销合作社的内蒙古首家农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绿岭瀚漠电子商务平台()上线,成为内蒙古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表现。电子交易平台依托供销合作社在农牧区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将电子商务营销配送网络与实体销售网络结合,有效整合内蒙古区内专业合作社的产品资源,形成农畜产品的高效产销衔接。目前,供销合作社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等地建起实体农超对接示范网点20多家,经销商品来自12个盟市390多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包括有机杂粮、大米、山珍、肉类、奶制品、沙漠产品等系列土特产品,共计20个种类5000多种产品,市场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二、内蒙古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农产品实施电子商务观念不强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施需要农产品企业、农产品种植户、合作社、中介机构和消费者参与电商活动,而其中每一个成员对于网络信息的知识和掌握能力都会影响到网络交易的成功与否。目前我区很多农户存在对于电脑、网络和网上交易知识掌握不足;或存在对于网络信息和交易不认同,认为网上交易风险大、销售难以掌控;同时,农产品企业、合作社等对于农产品电商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内蒙古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和普及。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依托的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
虽然内蒙古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十分重视,但受财政能力所限;政策资金的投入还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目前,内蒙古大部分农村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村级的网络信息平台很难建立,很多农户由于家中没有网络终端设备和电脑,对于通过网络农产品信息和交易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
同时,农产品电子商务对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有特殊的要求,需要既熟悉农产品经营方式和农业经济运行规律,又掌握电子商务技术与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农牧民基本不具备这样的技术能力,而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优秀人才基本不愿为农村地区服务,这些问题也制约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内蒙古地区的快速发展。
(三)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农产品的生物属性对其加工、包装和运输等流程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内蒙古鲜活农产品的冷藏运输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当落后,且专用储藏库的数量很少,立体仓库、低温库、冷藏库等仓库种类、数量更少。
内蒙古地区的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也较滞后,物流配送体系及物流信息化的不足,是内蒙古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展中较大的障碍。目前内蒙古大多数农产品的交易市场还没有配备相应的信息设备,不能将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充分展示,虽然已有物流网和农牧业信息网络平台等相关网站,但针对农产品的加工与仓储等流程的专业化网站建设并不完善,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四)农产品标准化不足
内蒙古农业标准化的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许多农业标准并没制定,整个标准体系还处在持续地修改和完善中,已经制定的农业标准也存在产中的标准较多而初加工和产后的标准较少等问题,关于农产品市场准入、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就更少,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水平还很低和农业标准的推广示范及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已颁布的农业标准也没有很好地推广应用。
三、针对内蒙古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电商意识
作为政策制定者,内蒙古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的作用,促进农业信息网站和平台的建设,采取各种形式对内蒙古电子商务的各类业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激励具有电商技术的大学毕业生和技术人员为农牧区服务;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农业企业、合作社的鼓励带动下,使农牧民培养市场观念,主动参与农产品企业化经营,积极加入农业合作社,利用多种形式学习宣传网络知识,更新农牧民观念,提高农产品电商意识,利用产地优势、特色产品优势,形成专业的种植村或养殖村,通过网络传播农产品信息,并及时收集市场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或不对等形成的过度种植而产生“卖难”问题。
(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利用移动网络
从目前来看,内蒙古地区可以引进比较先进的农业生产资料订货系统和拍卖系统,依托农业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将农牧户、中介机构、批发商和零售商整合起来,使每一个成员可以自主的参与信息沟通并同时收集信息,借助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对接、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等,实现消费者在线订购、电子支付以及物流配送。同时,激励网络运营商和移动通讯企业对于农产品电商给与鼓励和支持,通过政策指导和激励建设,完善市场监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
目前,内蒙古农牧区互联网的普及率还较低,但广播、电视、固定电话和手机的使用率高。因此,在逐步建设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同时,前期可以注重传统媒体和手机辅助网络信息平台的推广和使用。结合电子商务发展来看,电子商务正向手机的移动终端发展,而手机终端非常适合农民这样具有流动性的生产群体。手机的普及直接可以实现以网络平台为支撑的手机对手机链接,可以帮助农牧民解决不愿意使用电脑、没有时间被束缚在电脑旁、需要随时随地关注需求信息等问题,所有买卖和需求信息、在线订购、交流沟通等都能通过手机实现,同时还可以借助企业微博、微信等沟通工具增加信息的灵活性和主动性,移动网络的高效使用可以有效辅助网络平台的局限性和不足。
(三)建立高效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健全的物流配送体系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借助农牧区便捷的公路系统,实现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畜产品的快速运输。
同时,为了降低农产品在仓储和运输等环节的损耗,要借助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等经营模式,支持农业合作组织、种植基地建设农产品包装加工、仓储等配套设施,发展一体化冷链物流系统,并建立现代化专用仓库用以储存独具特点的农畜产品。促进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以发展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各级农业部门与交通部门协调合作,对鲜活农产品的运输予以特殊管理,避免运输时间和路线的限制,通过农产品绿色通道和发放通行证等方式,使农畜产品能快速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或运输到消费者手中。还要完善内蒙古农产品物流网络,以及时、准确地为农牧民、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农产品信息。
(四)促进内蒙古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内蒙古农畜产品种类众多,不同的产品对于仓储、运输条件要求差异很大,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会使电商在销售农产品和保证消费者体验、利益上增加难度。因此促进内蒙古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是保证农产品电商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完善内蒙古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其次,建设、完善内蒙古农业生产原料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业标准实施情况的监控;再次,使内蒙古农业标准化体系得到切实的应用与推广,使农户积极参与标准化农产品生产流程,提高农产品品质,形成农产品品牌。使农户从自给自足的经营者变成为具有专业种植、养殖技术的商品生产者,提高内蒙古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都兰县是一个农牧业县,长期以来.农牧业一直是全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力度的加大。全县的工业经济和商贸、餐饮服务等二、三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工、农、牧及商贸流通等产业多头并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为发展以矿产资源、农牧业资源以及森林、水利资源为载体的循环经济方面提供了许多潜在优势:一是全县现有耕地约22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5万吨左右,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可饲养牲畜5万头(只),积攒农家肥17万方,节约化肥开支800万元。依托这些资源优势,2004年以来,经过积极探索,在广大农村逐步推广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沼气(清洁能源)―沼渣沼液优质有机肥一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庭院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县建成农村沼气池3890座,年均产气140万立方米,节约能源开支600万元,节约化肥开支33万元,在优化农村环境面貌,改善广大农民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随着近年来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日光塑料大棚、两用暖棚、防灾基地的建成使用,农牧业生产能力得到增强,农牧业资源积累进一步壮大,对形成和扩大“粮食―饲草、饲料加工―畜牧养殖”“饲草饲料生产―养殖―粪便―沼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两个循环链奠定了坚实基础。到目前,全县已建成日光节能温室600座,占地面积300亩;食用菌栽培棚20座;建成两用暖棚1800座,占地512亩;牛羊育肥户达700户,年均育肥牛羊1万头(只);改良黄牛3000多头,引进良种母猪1300头;组建各类协会5个。三是境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煤、铁、铜、铅、锌、金、钾肥、硅灰石、石墨等47个矿种,共有矿产地227处,依托矿产资源开发和深度加工的潜力巨大。特别是以西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铁精粉和县多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铅锌精粉生产加工企业在我县的落户和发展壮大,工业发展由单一的开采向深度加工拓展。资源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形成了以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发展体系。同时也带动了建材、盐化等传统产业的发展。2005年生产铁精粉29.07万吨,铅锌精粉4800吨,钾肥8244吨,工业增加值由“九五”末的1574万元增长到“十五”末的1.19亿元,是“九五”末的5.38倍;四是通过“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以及天然林保护力度的加大,全县的生态优势进一步凸现,发展循环经济的大环境开始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尽管我县发展循环经济有着诸多优势,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建立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社会的要求相比,还面临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一是现有企业规模小而散,效益低,产业集中度低,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在生产、市场、研发等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二是产品结构层次低,经济关联度差,工业经济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资源初加工产品多,大宗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条较短,产品结构单一;三是企业技术装备低,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工业企业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投入和资源的高消耗实现的,增长方式仍很粗放,科技成果商品转化率和产业转化率低;四是农牧业生产仍处在农畜产品出售阶段,农作物秸秆大量废弃或焚烧,利用率极低;农田水利设施渗漏比较严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不健全,亟待建立和完善;牧业退牧还草、划区轮牧的意识不强,草场压力较大;农村沼气覆盖面不广,能源成本较高,农牧民群众对沼气池建设的意识不强;农民对农药、化肥、农膜的滥用、泛用,既造成了农业资源浪费,又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一)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根本,着力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1.突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级次。以矿产资源开发为载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产品项目,加快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对骨干企业、重点产品技改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加大科技投入,把信息技术更加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增强企业自我开发和自我创新能力。
2.推动资源回收利用,促进工业持续发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决杜绝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资源开采环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正确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保持一定的矿产资源储备,以保证资源的合理、有序、永续利用。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利用的观念,如西旺矿业公司要走矿石―铁精粉―生铁冶炼―铸铁生产―产品销售道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与科研部门的合作,解决好资源开发和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伴生矿深度加工和废弃物的利用问题,努力做到矿产资源的“吃干榨尽”,使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现工业“三废”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实施治污保洁工程,重点解决好西旺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县多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等采选企业的排污治污问题。
3.加大资源勘探力度,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力度,在积极争取省上加大基础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风险勘探等形式,扩大商业性勘查和开发,为大规模开发提供后续资源。今后,围绕优势产业群等重点产业进行招商。对现有矿产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对县35家资源开发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重点扶持三到四家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纳税额大的项目,注重主导产业的链式发展,在生产经营、资源配置、资金融通、项目建设、政策引导和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以此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总量扩大。同时,重点扶持一批符合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具有深加工能力、机制灵活、资产优良的企业,逐步做大做强。
(二)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契机,着力加快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
1.加强学习培训,努力营造氛围。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作为促进都兰经济转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加强对农牧业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科普教育,切实增强农牧业循环经济意识。逐步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和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变成自觉行动,形成循环型
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进节约型农牧区建设。
2.强化政府行为,推动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一是重塑农牧业经济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结合“十一五”规划,研究制定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战略目标和具体的分阶段推进计划;二是加强对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专题调研,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农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农牧业循环经济的档次和水平:三是完善农牧业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把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四是强力抓好落实。把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作为“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统筹谋划,强力推进,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构建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探索县、乡、村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选树典型,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发展。
3.建设农畜产品转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一是以发展养殖业为前提,通过农畜产品转化,走“粮食饲养牲畜一牲畜粪便还田发展种植业一种植业生产的粮食饲养牲畜”循环发展路子。积极实施“牧繁农育”、“牧繁牧育”和“自繁自育”工程,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粮食、青储饲料,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实现粮食作物的转化增值。“十一五”期间,农业区力争每年出栏育肥牛羊2万头(只):二是加大畜产品深加工力度。通过引进外资扶持龙头企业以及与外资企业签订合同等措施并举的办法,建立一批毛纺、皮革等加工企业,不断促进畜产品由肉食品加工向多成份深度加工延伸,延长产业链,增加农牧民收入。三是立足本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三废”污染的特点,以香日德下柴源村、兴盛村、察苏镇上滩西村、东山根村和宗加镇为核心,扩大温棚蔬菜、仔猪繁育、食用菌栽培、黄牛改良、绒山羊改良和宗加洋芋种植的规模,走基地、园区示范带动的路子。今年,重点实施好为686户牧户户均建设畜用棚圈1座的防灾基地建设项目;投资599.4万元,为270户群众户均建设120平方米暖棚1座、畜圈400平方米的畜用暖棚建设项目;100栋日光节能温室建设项目,为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奠定基础。
4.减少农业投入品消耗。充分认识减少化肥、农药、水资源等投入品对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重大现实意义。在化肥施用方面。一是引导农民积极开发有机肥源,如桔杆还田、合理轮作、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培肥地力。二是要通过科学指导如测土配方施肥,做到适时、适量、配方施肥,进一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质量。在农药施用方面,重点建立健全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示范体系,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力度,减少农药使用的次数和数量。
5.加大沼气池建设力度,降低农牧民生活成本。到2005年底,都兰县已累计建成沼气池3890座,为农牧民群众降低能源消耗633万元,户均降低1798元。今年,我们在实施好500座沼气池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牧民通过自筹资金,大力实施以沼气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初步形成“畜禽粪(厕)―沼气―无公害蔬菜”、“人畜粪―沼气―清洁能源”等多种循环发展模式。
深化认识,让工业富县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
长期以来,我们围绕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制订并实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收到了一些实际效果,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出现的剩余劳动力首先向第二产业转移,而农业本身也要靠工业来武装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村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农民增收缓慢,甚至下降的问题十分突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而从发展的内在联系看,农牧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据2001年统计资料分析,我县工业占GDP比重不足20%,对财政的贡献率不足15%,工业化率不足0.3,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还没有进入工业化阶段。综合分析我县经济发展现状,差距在工业,难点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进而形成了发展靠工业,财政靠工业,致富靠工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靠工业的共识。
工业化实质是工业经济不断增量、提质和升级的动态过程,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如果站在发展工业这个制高点上审视全局,不难发现,就农业抓农业,就农业研究农业,不用工业联系农业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农业就不会有前途。特别是在农业原始积累基本完成,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因此说,工业是带动第一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中轴产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才能有效延长国民经济产业链条,才能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因此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工业富县的目标,通过全县上下广泛动员,发展工业的合力初步形成。
科学定位,在优势和特色产业上做文章
从各地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工业是经济“起飞”的引擎。工业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来产出增长2.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带来0.44个百分点的增长。工业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是第三产业的6倍多。这足以说明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把握县域工业发展方向,怎样为县域工业定位呢?从实际出发,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进行定位,才会避免走弯路。从我县实际看,我们拥有近500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其中,有耕地180万亩,可利用草场180万亩,林地140万亩。正常年景粮食产量8亿斤,年产羊毛、羊绒600吨,肉类产量1万吨。我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煤、铜、铁、锌、玉石、高岭土等。现有工业门类有:采掘业、造纸、印刷、制酒、机械、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绒毛加工等。这些都为我县今后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站在全球看本地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自己的特色;站在本地看全球,要看到自己如何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因此,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即:立足农牧业、矿产业两大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差异性经济优势,这应是我们的基本定位,有了准确定位,就有了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我县工业经济要围绕这一基本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聚集发展为途径,通过内强素质,引进联合,梯次推进的办法,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尽快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强化措施,从抓工业项目上切入和突破
加快发展靠工业,工业发展靠项目,项目是工业的灵魂。一要抓技改项目,提升现有骨干企业。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就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就不能及时应对市场供求变化,产品就可能被淘汰,企业就可能面临关闭。适时抓好企业技改,才会永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要。二要抓新上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项目可以聚集发展的路子,通过建立工业经济示范园区等形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新项目要按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起点高、污染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按市场经济要求,实行新企新制。三要抓后续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工业经济增长,只靠现有企业增长是不够的,还必须抓好储备项目,建立项目办公室,组织专人研究市场,研究项目,并做好项目的前期可研论证工作,建立项目库,一旦遇到机遇,条件成熟,就可以立项建设,尽快形成好的经济效益。四要抓引进项目,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借助外力发展自己,是现实的又是明智的选择。要视引资者为功臣,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只求所活”的原则,广招天下商,走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借资生财,借智致富之路。通过引进联合,增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工业经济的勃勃生机。
优化环境,按市场规则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有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督、公共服务、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等。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优化、提升、改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