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30:54
导语:在高校教育教学理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心理学的应用;学生的学情;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196-01
一、前言
我国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提倡形成一个具有学术交流氛围的体系,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集思广益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现在的国家之间的竞争都放眼于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高度和教育的高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以心理学理论为教育教学指导,为国家的现代化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高等学校的教学体系包含了很多的方面,除了日常的基本的教学管理以及教职工的管理之外,还有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究和研讨以及学校之间的教学成果水平展示与竞争,现代的管理者多数是将心理学的一些理论运用到这个体系当中,通过分析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来决定实施的政策。
二、心理学理论的教学应用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出,通过刺激人们的需求度,才能更有奋斗和向上的动力,并且伴随着有效的激励措施,便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提到高校的教学事业,最重要的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有相应的专业素养之外,还应该根据教师格子的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激励,才能使得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教师这个职业自古以来都被称为神圣的职业,由我国的优良传统思想就是无私的付出而不计回报,没有比较高的物质追求是个人因素,但是教师这个整体若是没有一个相应的物质保证,生活发生困难,就很难对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也会消减教师的从业积极性。同时,教师这个职业对其自身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补充自己的不足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因此高校的管理人员应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考虑这个方面,对教师提供一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促进其全方位的提高。
在我国传统的观念当中,可能会存在对于教师这个行业的一些偏见,因此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保证教师的正常权利并且给予其相应的荣誉称号,来作为对教师的尊重和激励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选择教师这个行业的人,一般都是很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的人,她们不仅对于自己的要求比较高,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有所成就,因而会积极参加一些权威机构的活动或者专攻自己的教学领域,我们要对教师的这种追求给予支持和鼓励,并且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师的培训讲座,鼓励教师的先进,保证教学质量。
三、心理学理论对于学生的应用
我国现在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大班级为主导的,一个班里会选出相应的班干部来辅助老师进行教学中的一些日常工作,同时也是协调学生与老师关系的一个重要桥梁,教师所得到的很多的教学反馈都是从班干部当中得知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注意班干部这个团体的构建,使其为教学更好的进行服务。首先来说,对于班干部的选举还是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而非教师的个人喜好,通过正式的班级竞争来进行公开透明化的班干部选举,使最后的结果公平公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通过班干部进行的交流和反馈,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到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的重难点,更好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班干部进行的调查来判断判定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教师除了关注学生最后的成绩之外,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激励措施,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进行正确的引导来了解和提高同学们的思想和品行。以前我国就出现过很多这样的教学案例,就是教师过分的关注学生最后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导致最后教学的失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定期的对班里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时的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的纠正并处理,最终有利于实现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品格。
整体语言法是对语言习得的原理的一种体现,其理论基础主要是相关学科知识、语言习得以及自然发生的有关读写方面的能力的知识。而整体语言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语言的整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语言的社会性原则、语言发展能力性原则以及语言的真实性原则。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只有理解和尊重这几点原则才能够较为容易的开展语言学习,才可以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及语言水平的进步与发展,继而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推动学生不断向前发展。
二、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英语教学仍然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注重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却忽视培养学生语言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除此之外,高校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教学大纲不连贯、没有准确定位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陈旧落后等等。基于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三、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整体语言法,注重的是将语言看做一个整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从整体出发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要讲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结合在一起,从整体出发对学生进行教学。由此可见,整体语言法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努力建立健全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
为了更好地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及问题,各高校应该努力建立健全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因为不仅其教学理念较为科学,而且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可以确保将学生学习的每一个学习阶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健全一条龙的英语教学体系,将整体语言法融入其中,一改以往偏重某一方面的教学倾向,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这对解决高校学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并完善教学模式及方法,全面贯彻整体语言法的理念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其收效却并不明显,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落后过时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对于现在大部分的高校英语教学来说,其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依旧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根本就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与练习。但是我们知道,英语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其他学科重在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英语教学则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活动才能使其与英语相关的各项技能得以提升。因此,各高校在对英语教学改革时最先应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向学生全面贯彻整体语言法的理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各高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来代替传统式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高校英语教师在选取教学模式时一定不要将国外的相关教学模式或方法直接到英语教学课堂中来,或者是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模仿,这都是不利于学生学好英语的做法。因为,在我国英语被作为第二种语言,在教学本质上就与外国有着很多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不断地对教学方法及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从而使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及方法更适应我国英语教学的需要的同时使我国的英语教学理论得以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测试评估体系,实现素质教育的转变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当下高校的教学测试评估体系已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甚至阻碍了教学的发展。因此,各高校需要对测试评估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努力改变当下应试教育的现状,从根本上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各高校在对测试评估体系进行改革时,首先,将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也作为一项考察,将其纳入到测试评估体系当中去,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督促、推动作用,也使测试评估体系得以进一步的改革与完善。就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的学校都还只是重视终结评估,将某一次的考试结果作为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然后对其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而高校应该客观、全面的对一个学生进行评测,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 服务科学 高校教育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Service Scientific Theories
ZHANG Haiyan, LUO Yu, ZHANG Yihui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
Abstract Universities are the cradle of human resources which represent the future of a country, so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As far as the current 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education situation, we brought scientific theories into the system to meet the demands of globalism.
Key words scientific service; college education; exploration
0 前言
教育是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中国从西方引入了现代教育制度,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 在一些方面也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发展给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但中国大学近些年来的表现却与西方先进的办学理念相去甚远。在新世纪这样一个信息与技术主导的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我们培养高端人才的巨大障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时代的挑战 。
总结起来,新形式下,我国高等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有:(1)知识经济时代下,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的质与量。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渐渐被取代,新经济时代可以说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所以,对于全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经济社会发展形式下,高校教育如何做好定位。随着社会经济的日趋发展、完善,对经济社会下的个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本身的发展或人的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全球经济时代下,高校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机遇,高校需要考虑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人才综合质量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尽快为高校教育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1 服务科学理论概述
服务是管理。另外,服务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人、设备、资金、技术等因素都必不可少,且在整个的服务过程中,这些因素人、技术、设备等相互协调方可发挥作用共同完成服务过程。另外,这些因素和过程是否科学化,关系着服务的效果、系统的优化,包含着运筹学、博弈学、系统工程学等,所以,服务还是科学。
目前,服务科学的概念和内涵采用的多是IBM提出的服务科学、工程及管理(SSME)的提法。实际工作中,多是融合多种相关实际工作,将人力与科技有效结合,创新服务经济技能,为服务提供者和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此过程中可涉及到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产业工程、商务战略、管理科学、社会科学及法律科学等等。
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如何利用“服务科学”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进行指导,制定与“服务”相适应的战略,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服务业”。“服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区域,向“服务”转型的企业同样也创造出了新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它还让从事服务业的人们具备了全新的能力。服务是企业未来收入成长的关键,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提升,人们在选购产品时,除了关注产品本身价值外,更多的重视起产品附加价值,特别是在同类产品质量及性质类似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提供的附加服务越完备,产品的附加价值就越大,顾客从中获取的实际利益就会越大,这样商品的总体价值就会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企业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更应关注产品所衍生出来的服务体系,以增强自身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如图1)。
2 服务科学下的高校教育
人类文明已由工业文明演进到信息文明,服务业成为人类社会的支柱产业,服务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全球范围内基本达成共识:未来的经济是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面对这一发展方向,每一个行业,包括高校教育都应当对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适应这样一个变化,得以持续发展?
教育与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发展又进一步影响经济,从而使两者更加错综复杂。
这种理念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把社会经济服务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如果在服务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当今经济社会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与需求,除了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之外,可以增强学生对经济发展社会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
由此看来,我们在高校教育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1)打破旧的学科专业体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学科体系。高校教育关系着国家未来,故高校的培养体制、培养方法应受到高度的重视。高校教育教学中,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外,还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及时调整学生培养方案。另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制定学生培养协议,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多的实习机会,特别是针对边缘专业的学生,学生实习过程中,就专业设置情况向企业宣传和沟通,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他们可以做什么,也可以检验高校专业设置的必要性。(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及习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教学中,专业课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目前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热点问题、疑难问题、科学发展动态等,同时重点介绍跟踪了解学术前沿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自主知识更新的能力,以确保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科学时代不会被淘汰。(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人才可以走向世界的一个关键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目前高校教育过于偏重理论,很少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得学生理论能力强,而动手能力差,以致毕业后很难较快融入社会。所以,学校应该多与社会企业合作,制定培养实践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学生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更能提前了解适应社会,为以后毕业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正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主导地位。”因此,教育改革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各项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项历史性的工程,历来备受关注,而高校改革在整个教育改革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它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树良,曾一昕等.服务科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润彤,朱晓敏等.服务科学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进入以结构调整和质量提高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点。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学、管理、师资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教学管理是高校诸多工作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对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都把“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视为重要指标和具体要求。同时,实践表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由此可见,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情况是衡量高校教学工作水平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指标,在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思想认识偏差、机制体制不健全、理念观念滞后等主客观因素限制,致使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存在受重视程度不够、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校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视角,对如何建设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几点尝试性思考。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合作、对话、互动、建构、反思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一)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1.教育学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其本质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现代教育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主张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情感、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与作用等,都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学习共同体强调的正是成员之间通过沟通、交流、分享等方式,实现互动、合作、对话、建构、反思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过程。
2.心理学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纯粹客观的反映,知识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知识具有情境性、相对性和主观性,真正的知识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知识是被建构的。因而,学习不是教师传递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简单“授—受”和“刺激—反应”的单向过程,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以及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学习共同体正是强调在共同体的情境下,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影响与作用,实现对知识与意义的建构。
3.社会学基础。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群体动力学指出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动力整体,是一个系统,群体是个体的共同体。当个体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学习的时候,靠的是互动的力量。学习共同体中,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同时,协作的集体学习有利于成员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
(二)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机制
学习共同体是在共享性的、协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共同目标与愿景是学习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体现着大家的使命感与价值观。在建立了共同目标与愿景之后,成员之间通过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与信息的方式,开展学习、合作、研究等活动,以此实现对知识与意义的建构。同时,共同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随时对共同体的活动和自我进行反思,不断在反思中修正、完善集体和自我。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体对共同体的认同与归属。由此,共同目标与愿景的建立,学习与合作的开展,研究与建构的完成,反思的进行以及认同与归属的形成,整个过程构成了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机制。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思考
笔者认为,将学习共同体理论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建立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通过共同体的建立,实现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研究、分享、建构、反思、认同与归属,发展提高自我的同时,提升共同体。
(一)建立共同的目标与愿景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高校里的任何工作都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以服务教学、教师和学生为中心。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亦不例外。因此,建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共同目标与愿景尤为重要。一方面,转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行政化和官本位的思想观念,建立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术权力的管理理念,秉持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正确处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一切以教学为中心,一切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实践服务教学、服务教师和服务学生的意识与行动。教学是高校的中心,教师和学生则是教学的中心。高校教学管理要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个性、价值和人格,践行“尊重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理念,服务于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二)开展学习、研究与合作
共同的目标与愿景建立之后,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紧紧围绕共同的目标与愿景,针对高校教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通过沟通、交流、分享等方式,开展学习、研究和合作等活动。
1.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学习者”。21世纪是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时代,学习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和内在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以及知识更新周期的急剧缩短,“一劳永逸”的“一次性”教育时代终结了,任何人都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也要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高校教学管理理论与实践,持续充电,与时俱进。
2.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研究者”。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与深化,教师即研究者的呼声日益高涨。教师即研究者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自身遇到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同样应该成为研究者。因为,在高校教学管理实践领域存在很多实际的、真实的实践问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针对这些现实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通过行动研究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质量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将教学管理的理论与知识应用于教学管理实践,并检验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研究的相生相长。
3.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合作者”。“合作”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合作是人的重要能力与品质。合作更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与关键。在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需要通过合作来商讨教学管理目标与内容的确定,教学管理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管理资源、信息的获取、建设与分享,教学管理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教学管理效果的评价等方方面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通过合作,成员之间可以实现充分的交流与对话,分享彼此的知识与经验,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进行建构与反思
建构与反思同样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环节与过程。建构是在共同目标与愿景确立以及学习、研究与合作开展之后的深化与升华。反思则是对之前各环节与过程的分析、评价与批判。
1.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建构者”。知识与意义的建构是建构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在情境创设、合作探究和交流对话基础上,对事物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在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中,共同体成员之间也要在学习、研究、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和基础上,针对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知识与意义的建构,以全面深刻了解高校教学管理的性质、规律、过程以及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效率、质量和效益。
2.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反思者”。反思是人的重要品质,是专业工作者提高工作质量,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专门化、专业化工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专业人员。因此,反思对于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的提高与发展至关重要。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应在建立共同的目标与愿景以及学习、研究、合作、建构的过程中和过程后进行深刻反思,以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批判自我,改进完善。通过反思,可以清晰地认识、理解自我和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和共同体的更新与重建,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与专业发展,进而提升共同体的发展。
(四)形成认同与归属
成员的认同与归属对于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尤为关键。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对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的认同与归属同样如此。笔者认为,在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中,共同目标与愿景的确立是认同与归属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学习、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开展是关键,建构与反思的进行是核心。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共同目标与愿景的确立,学习、研究、交流、合作等活动的开展,以及建构与反思的进行。只有经历、体验、感受这些活动、环节与过程,个体成员才会建立起对共同体的认同与归属。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亦是如此。而其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实践者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更新,以及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高校教学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曹峰梅.高校教学管理与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冯方盛.地方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3]付荣超.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7).
[4]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管理 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低效化现状及原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和举措,各高校都配有专门的教学机构、专职教师和倾斜措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解决,其中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学习目的功利化。
由于崇尚实用理性,大多数学生习惯用是否具有实用性来衡量一门课程的重要性,学习的功利化色彩日渐浓厚。尽管这一现象不只出现在某一门课程,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尤为明显。一方面,目前真正信仰,愿意主动探究理论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本来就很低。另一方面,一些学生看似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实则是把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考研、考公务员、拿学分和奖学金的重要筹码,很难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也难以使学习收到真正的效果。尤其是高职学生,许多人认为自己毕业后主要从事一线生产活动,因此只要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就可以了,上课完全就是从眼前的利益出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内涵及对人生的指导意义往往不求甚解。
(二)学习行为被动化。
一些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少自己的问题,缺乏独立思考,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要求什么就做什么。但这种学习状态的存在,并非是因为他们真正理解和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学内容,反而是一种不求甚解、缺少信仰的表现。大部分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要我学”的状态,而缺少“我要学”的内在追求。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近年来各高校一直在探索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改革,但是,在从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转变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反而被自己遗忘了。
(三)课堂秩序失范化。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问题行为:课堂出勤率难以保证,许多学生逃课、迟到、早退;“后排现象”突出,上课时学生争坐后排;不少学生在课堂内睡觉、吃东西、看课外书、玩手机、说闲话等,做与上课无关的事,“隐形逃课”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被动参与:不专心听课、不带教材、不主动回答课堂问题、被动参与课堂讨论、对课后作业敷衍了事,等等。目前,课堂秩序失范化非但不是个别现象,反而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难题之一。
(四)课堂安排边缘化。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某些高校由于不被充分重视而导致课堂教学处于边缘地位。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一般不安排在黄金时段,而安排在周末或晚上;有的学校安排三节连上,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学规律要求;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这一共性问题,许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采取大班学习方式进行,效果不佳;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没有专业课受到重视,甚至地位比不上其他公共课(如大学语文、英语、数学等)。
造成上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在有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得不到高度的重视和必要的协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观念偏于功利化而忽略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分离,教学手段落后时代的要求,空洞的说教多于启发,严厉的指责多于耐心疏导;课堂管理缺乏有效方式,无法形成良好课堂秩序和课堂气氛等。而在众多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问题中,加强以课堂秩序和课堂气氛为主要内容的课堂管理尤其重要和紧迫。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还取决于教师对课堂秩序和课堂气氛等进行的有效课堂管理。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旨是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能够运用理论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仅靠教师的讲授就能实现的,而必须依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可是,在一些管理混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师生之间连正常交流都无法实现,更谈不上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尤其重要。有序的课堂管理,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讲授理论,甚至能激发教师的授课热情,从各个方面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序的教学管理有利于学生上课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自习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教学管理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合一”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主要的特点是知行合一,只知不行,不能把所学理论内化为内在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能称之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是,仅从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行为无序化的这一现象来看,很多学生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让人担忧。必须认识到,规则意识的树立对于当代大学生至关重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学生个体的学习、实践,而且要靠外在的规范、管理。为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更加重视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和“规范行为”的养成,从课堂管理抓起,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整体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观念,增强教师课堂管理意识。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低效化这一问题进行过许多研究,但一般集中在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提升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探讨,涉及课堂管理改革的探索较少。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老师上课上得好,学生自然就会被吸引;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教师只负责上课而无需管学生的课堂纪律。这说明了许多教师并没有树立管理课堂的观念,一定程度地放纵了部分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并且影响了一部分认真学习的学生。在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外,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加强教学管理,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低效化问题。
(二)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强化教师课堂管理责任。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失范,与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合理也存在密切联系。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评教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但是,由于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力有限,且容易带有主观随意性,他们通常给要求比较宽松的老师较高评分,而给要求比较严格的教师较低评分。由于这一不合理评价机制的存在,导致现实中为获得评价高分而一味迎合学生、放松对学生要求的教师屡见不鲜。因此,为提高课堂管理积极性和水平,必须将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和效果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体操作上,一方面,要加大常规教学检查力度,对学生到课率、听课率进行评估。另一方面,要合理设计听课评价指标,将学生到课率、认真听课率、课堂参与率等与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一起成为同行、领导、督导等进行教学评价的评价指标。教学督导部门根据检查和评价情况及时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指导、监督其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三)制定课堂管理规则,提升教师课堂控制力。
各高校的《学生守则》一般都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做出各种要求,但是这些要求的可操作性往往不强,且未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及课堂教学现状,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管理要求。因此,为提升教师课堂控制力,必须结合实际制定一些具体的、便于操作的课堂管理规则。例如,科学安排学生座位,形成良好的大班教学秩序;合理考勤,力求做到快捷、准确、公平,加强学生课堂行为的“他律”作用;积极创设合作学习教学、对话教学、交往教学、分组讨论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发现式教学、自主学习等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参与氛围,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果大有裨益。
(四)完善考核制度,形成学习检查机制和激励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检查和激励机制。如果考核方式不合理、科学,将会直接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同时又具有“知行合一”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仅通过考试很难全面体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课程成绩必须以学习的过程考核作为重要依据。学习的过程考核主要以课堂表现作为依据,既包括课堂纪律方面,又包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方面。通过学习的过程考核对学生课堂行为予以导向、规范和激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调动和激励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创造出积极课堂气氛的“团体动力”,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山,张坦.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边缘化的表现、原因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中):82.
[2]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等道德教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
关键词:环境伦理;教育对策;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18世纪工业文明的兴起,科技与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征服欲被极大的激发,人类理性被无限的放大,自然逐渐成为被掠夺的对象。工业文明像一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文明,也造成了全球规模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受到国际文化的影响,学术界开始关注环境伦理,进而产生了中国环境伦理。科学家们从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要求出发,呼吁人类的道德关怀应当普及到自然界,建立合理开发自然,满足生态平衡的伦理秩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意识,使生态伦理精神成为公众意识。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环境伦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众多问题。高校环境伦理教育比较薄弱,地位没有得到提升;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缺乏系统性以及大学生环境伦理素质较低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说明,大学生的整体生态环境意识状况不容乐观,学校本身的课程优势没有在生态教育上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都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1]。
二、问卷设计与内容
我们的调查设计了如下四个方面,共21个问题的调查内容:
(一)学生的环境伦理学知识,涉及3个问题,包括:对环境伦理学的了解,环境伦理学研究重点,环境伦理学讨论范畴。
(二)学生环境伦理观与环境情感(态度),涉及12个问题,包括:自然界价值的认识,自然界权利的认识,环境情感与责任感,适度消费观念,适度人口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环保理念。
(三)学生环境伦理教育需求,涉及了3个问题,包括:学生对开设环境伦理教育课程的认识,学生对环境伦理教育重点内容的认识,学生最乐于接受的环境伦理教育方式。
(四)学生对高校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意见(该题为开放性题目),对学生提出的意见整理分析。
我们对上述问题设计了问卷调查,组织学生进行选择,然后对回收的问题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出每个问题的回答百分比,以此百分比作为学生对与每个问题的反映量度,进而得出学生的环境伦理知识、观念和教育需求。在问卷发放中对几个专业进行随机发放问卷,随机选取学生作答。
调查于2010年底进行,样本中男生96人,占总体的53.3%,女生84人,占总体46.7%;地理科学类专业30人,占了16.7%;其它专业150人,占总体的83.3%;云南师范大学100人,占总体的55.6%,云南大学20人,占总体11.1%,昆明理工大学30人,占总体16.7%,云南财经大学30人,占总体的16.7%。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为95.83%。
三、问卷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环境伦理知识
调查结果说明,我省高校学生当中有部分学生至少听说过或了解环境伦理,这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有一定关系,也和环境类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当今社会各种媒体传播的途径多、信息量丰富对普及环境伦理知识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与此同时,有绝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听说过,但不了解”的程度之上,相对来说,学生对环境伦理的理解程度也不容乐观,只有72.8%的学生能准确指出环境伦理学的讨论范畴。说明很多环境伦理知识的传播与教育不够深入,学生理解掌握不到位,尤其是从学生对环境伦理学讨论范畴的确认,更能看出学生对于环境伦理学讨论范畴模糊不清,对该类知识的匮乏与理解上的肤浅。此外更有33.3%的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环境伦理。可见当代高校学生的环境伦理知识水平相当不理想,环境伦理知识结构还需要近一步充实和完善。
(二)学生环境伦理观与环境情感(态度)
1.自然界的价值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不赞同自然界有内在价值,且有20%的学生对此不关心或没有主见。在具体涉及有关土壤价值问题当中,情况稍好,但是也有22.8%和6.7%的学生不承认土壤自身价值或对此不关心。这说明学生对身边的具体事物感受较深,同时也暴露了学生们对环境伦理学理论知识的不够了解且环境伦理观淡薄,因此要提高对学生在理论层次上的教育。从上述可知,我省高校学生的环境伦理基本知识理论不足,更能反映出学生对自然界价值,尤其是自然界内在价值认知度不够,导致其对环境伦理观认知的狭隘。
2.自然界的权利的认识。由问卷可知,仍然有五分之一的学生缺乏对环境伦理学内涵的深刻理解,对自然界权利的认同程度低。另外,在问卷中,若把自然界权利具体化,将自然界的生存权和人类获取经济利益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考察时,约有40%的高校学生对自然界的权利问题表示怀疑或犹豫,并且在经济利益面前,表现出了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伦理观。
3.环境情感与责任感。考察高校学生对环境的情感与责任感,是很有必要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情感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缺乏对自然界和生命的情感,缺乏对其它生命的尊重,对待生态环境态度比较消极。但是也有2/3多的学生环境情感意识较强。
绝大部分(83.3%)的学生认为保护动植物是有必要的,但是也有1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或是不关心。说明近1/6的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欠缺,没有认识到个人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的作用,环境保护态度消极,但绝大部分学生对环境责任意识比较强。
4.适度消费观念。在对我省高校学生适度消费观的调查当中,高校学生的适度消费观念淡薄,情况令人担忧。在调查中,如问卷中设计问题:你认可“我有钱,怎么花都可以”的言论吗?调查结果显示,有极个别学生对此不关心,有38.3%的学生反对如此观点,然而,竟有60.6%的学生赞成该观点。由此反映出,有很大部分学生对适度消费的意义不清楚,甚至完全没有适度消费的意识,环境伦理道德观念比较淡薄。
5.适度人口观念。调查显示,赞成“人口过量将导致过度消费”的观点的人有近三成,比例为26.7%;不赞成的占多数,比例为64.4%,不知道或不关心的有8.9%的学生。反映出我省高校学生对目前人口问题的严重后果预见性低,缺乏忧患意识。对控制人口的内涵和实践战略意义理解不够深刻,人口伦理道德观淡薄。
6.可持续发展观。在之前考察到的适度消费观、适度人口观其实均涉及到了可持续发展观,提倡人口和消费的适度,就是为了强调人口、经济和资源的相互协调,在资源永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有大部分的学生可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与近几年来在学校教育中大量涉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有直接关系的,再加上新闻、广告等媒体的传播效果,使得可持续发展观大大深入新一代高校学生的脑海中,为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环境伦理素养打下了基础。但是还有近三成的学生仍旧对可持续发展漠然置之,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缺乏了解。
另外,在具体化了的“滇池”问题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赞同”(赞同对滇池的保护),占了98.9%。由此,又可以看出,我省高校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特别关心,可见学生有自我为中心的私利心态,仅仅从自身角度来看问题,而非站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看问题,而非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把握,同时也表现出来学生们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真正内涵理解不够确切。
7.环保目标理念。我省高校学生的环保理念如何?也就是说我们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究竟是为了什么?本项调查设计了三个典型的环保目标理念,这三种目标理念分别是“人类顺应自然”、“人类征服自然”、“人类更持久地利用自然”。
调查结果显示,有五成多的学生认为环保目标是“人类更持久地利用自然”,比例为54.4%;近三成的学生认为“人类顺应自然”,比例为25.6%;有近二成的学生认为环保目标是“人类以后征服自然”,确切比例为17.2%;还有2.8%的学生认为还有其它目的。
从此次调查当中可以知道,有五成多的学生认为环保目标是“人类更能持久利用自然”,说明这部分学生能比较正确和全面理解环保的意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
由以上对我省高校学生的环境伦理观和环境情感(态度)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我省高校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环保责任感,但是可能更多地是从自身利益去直接考虑问题,没有从环境伦理观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环境问题,环境情感处于浅层次,环境伦理观淡薄。因此,高校环境教育的重点应该是环境伦理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更多地关怀生命和自然界其它存在物,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学生环境伦理教育需求
本次问卷中设计用于调查学生对环境伦理课程设置的看法,对重点教学内容的看法,最喜欢的教育方式,对学校环境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认识四个方面。调查统计结果与讨论分析如下:有近八成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设环境伦理教育的课程。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接受环境伦理教育的积极性较高。有36.7%的学生认为学校环境伦理教育内容的重点应在“生态伦理观念的培养”上,32.2%的学生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对生命和自然界情感的培养”方面,16.7%的学生认为重点应在“提升个人思想道德境界”上,14.4%的学生认为重点应在“环境伦理的基本知识和伦理”上。
此外,“参与实践活动”是学生最乐意的环境伦理教育方式,比例为62.8%;其次是“开设课堂教育”,比例为27.2%;而“专题讲座”、“提供阅读资料”和“通过媒体广告”分别为2.8%、3.9%和3.9%。可见,学生最乐意的是参加实践活动。
学生认为学校环境伦理教育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学校不够重视”,比例为56.1%,其次是“学生对生态伦理了解不够”和“学校教师水平不够”,比例分别为17.8%和15.6%,“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占的比例最小,只有10.6%。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代高校学生总体上具有一些环境伦理的知识,但其掌握程度十分浅薄,理解不够到位;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环境伦理理论知识认知狭隘,还普遍缺乏对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问题的关注,缺乏对全人类及未来的思虑,环境情感处于浅层次,远没有上升到环境伦理观的高度。观调查结果还显示,很多学生对可持续发展内涵和适度消费的意义还没有清楚的认识,这说明他们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还比较淡薄。并且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私利心态,缺乏热情和使命感,忧患意识差。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环境教育课程,最乐于接受的环境教育方式是实践参与式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学生认为,学校环境教育的重点是环境伦理观的教育,学校环境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资金缺乏,学校不够重视等。
最后根据我省目前高校环境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次的问卷调查结果,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对高校环境伦理教育提出以下建议[2]:
1.进一步明确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目标。
2.合理设置环境伦理教育课程。
3.充实和完善环境伦理教育教学的内容。
4.改进教学方法,丰畜教学实践活动。
5.遵循综合评价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环境教育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系的LillianChristieMcDermott提出,物理教育要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分析并解决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中遇到的共性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她开展了物理学习与教育方面的研究,成功地开拓了物理教育研究的新方向。由于对美国物理教育的突出贡献,她获得了RobertA.Mil-likanLecture奖(1990年),Oersted奖章(2001年),2013年她又获得了MelbaNewellPhillips奖[3]。除华盛顿大学外,美国的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等也都开始进行物理教育方面的研究。PER的研究队伍具备了雏形,学科建设随之拉开序幕。1994年秋季,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召开了首次PER大会,商讨PER的研究对象和PER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更重要的是,PER的先驱者们在会议上起草了一份白皮书[4],递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白皮书的题目为《给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物理部的建议——支持将“物理教育研究”作为物理学的子学科》。白皮书论述了PER在美国的兴起以及PER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PER走研究型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困难。白皮书中建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物理部像支持其他物理研究一样支持PER,提出每年需要约200万美元的资助基金。1999年,萌芽中的PER等到了春天,这年美国物理学会(APS)发表了“关于物理教育研究的声明”,承认PER是成长中的研究领域,支持在美国高校物理系中设置PER研究方向。声明中指出:物理系将会受益于拥有PER这样一个严密的研究领域,PER会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5]。此后,PER得到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资助。据不完全统计,2006至2010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至少资助了262个PER项目,经费约为7250万美元,占PER总经费的75%[6]。PER的发展除了经费的保障外,还必须有相应的学术刊物做支撑。经过努力,《美国物理杂志》(AmericanJournalofPhysics)首先大量发表PER的研究成果;之后AAPT旗下的杂志《物理教师》(ThePhysicsTeacher)也开始登载PER文章。为了使PER在物理学科中拥有被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美国物理学会与AAPT联手,于2005年开始出版电子期刊《物理评论专辑——物理教育研究》(Physi-calReviewSpecialTopics——Phys-icsEducationResearch)[7]。PhysicalReview是享有很高学术声誉的杂志,此杂志设置物理教育专题,使从事PER的教师可以得到正确的评价,并专注于这个研究方向。有经费的资助,有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又有科学且实用的研究方向,使PER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在美国发展了起来,图1直观地显示了PER小组在美国的分布。美国大学中,做PER的教师有高级别的研究项目,可以指导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并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他们既是研究者,又是优秀的教师。PER的诞生给美国的物理教育与教学带来了生机,使美国成为全球高等物理教育的领跑国家。
2“物理教育研究”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PER研究的对象是学习物理的过程以及教学活动如何影响该过程,采用科学的方法探测、甄别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困难,揭示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动力学过程,评价学习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物理学习的认知理论,用于开发新课程、新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研究工具。PER是围绕学生和学习过程进行的,在我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研究领域。由物理学家开拓出来的PER继承了物理学的研究传统与方法,强调观察、数据采集与分析,并重视应用。PER有实验和理论两个研究方向。实验方面的主要工作是采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结合的方法,来测试、记录并了解物理学习过程。定性的实验研究是针对少量典型学生进行,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与跟踪调查,记录物理学习(包括学生的思维)过程。为了实时地了解学生的思维,可采用“边想边说”实验,即要求学生看到教师给定的测试后,不停地用语言表达头脑中的思路,直至给出解答。通过录像、录音等方法记录实验全过程,并予以保存。定量的实验研究主要面向大量学生,使用标准教学测量工具进行各种测试,了解学生整体掌握知识的平均水平,以分析、评价学习效果。现在,PER已获得了大量相关实验数据。400多年前,开普勒基于第谷毕生积累的天文学数据,归纳出了著名的开普勒三定律。今天,PER也在积累着各种关于物理学习的数据,为揭示和控制物理学习过程进行准备。开拓PER的物理学家们明白,如果没有理论研究,PER不过就是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系列反复实验。PER理论研究方面以马里兰大学的Redish,Hammer和Elby等人的工作最为著名,他们研究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先天直觉是什么,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是怎样演化的等问题。当然,PER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发展依赖于更多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3“物理教育研究”给高等学校物理教学带来的新生机
PER使物理教学理念、教学技术与环境、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获得了许多进步,本文集中介绍物理教学理念、教学技术与环境这两个方面的进展,因为这两个方面国内较少涉及,且与美国差异较大。PER使物理教学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的内容安排等等都必须经过实际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测试和检验,并以学生的学习收益为最终判断标准。也就是说,衡量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教师讲授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只有被大量教学实验数据验证的、使学生获得更高学习收益的方法才是令人信服的。翻开美国的《物理评论专辑——物理教育研究》、《美国物理杂志》等期刊,可以找到对物理教学的各种测量。例如:通过分析6000名左右学生的学习收益,发现交互式教学方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讲授式方法[9];哈佛大学Mazur小组用十年的数据表明,Mazur发明的同伴教学法(PeerInstruction,简称PI)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解决问题[10]。一些测量结果还挑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大多数人看来,掌握知识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和知识状况的实际测量表明,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学,对于培养科学推理能力没有帮助[11,12]。对于学生学习收益的测量数据表明,采用传统讲授式方法,学生的学习收益很低[13];有趣的是,测量结果还显示,学生的学习收益和学习困难基本上与任课教师没有关系[13,14]。早在1933年,美国著名教授F.K.Richtmyer写道:“教学,我说,是艺术,而不是科学,……教学绝不能被称为科学[15]”。这仍然是目前很多人对于物理教学的认识。PER使这个观点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被更新了。CarlWieman是美国科学院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席,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在《知识的诅咒——为什么对于教学的直觉经常失效》一文中写道[16]:“聪明的物理界已经找到了在初始直觉失效的领域取得进展的方法,例如,原子结构的发现。这个方法在于细致地、客观地进行实验测量并利用得到的数据完善我们的认知和直觉。对于物理教学,这意味着要着眼于显示人们是如何学习的数据,着眼于显示学生是怎样学到或学不到物理知识的数据”。物理教学也要从已有的各种数据出发,而不能仅凭直觉。PER将科学理念注入于物理教学之中。PER催生了各种标准教学测试工具的研发。就像可以利用电压表显示电压值一样,教学测量需要测试工具。这些测试工具实际上是针对某一部分物理知识的诊断性测试题目,其功能类似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测量设备。美国已经研发出来的测试工具有:FCI(测试牛顿力学概念)、BEMMA(测试电磁学概念)、LCTSR(测试科学推理能力)等等[17]。当然,教学测试工具的有效性也要经过测试才能被认可。FCI刚刚研发出来后,教师们感觉题目设计过于简单,有侮于学生的智商,以致于不乐意使用它。但是,实测结果与教师们的预期并不一致。哈佛大学的测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哈佛大学物理系EricMa-zur教授偶然看到了PER的相关研究,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了FCI测试,结果是学生们的得分很低,甚至低于期中考试成绩。Mazur教授认为,期中考试比FCI更难、更复杂。惊讶之余,Mazur教授着手改变教学方法,发明了著名的同伴教学法[18]。此后,标准测试工具的开发受到重视。除了测量物理知识的工具外,还有一些工具用于测试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如科罗拉多大学关于学习科学课程的态度测试(CLASS),马里兰大学的物理期望测试(MPEX)等。尽管对于教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等方面还有一些批评意见,但是总体上认可了测量工具在物理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测量工具的开发,教学测量方法也逐渐定型,如判定教学收益的前测—后测法,统计理论在物理教学研究中的应用等等。Hake提出了一种测量学生学习收益的方法[9]。他利用测试工具,在学习开始前进行测量,称为前测,以了解学习开始前的情况;学习结束后,再次进行测试,称为后测。他定义学习收益g为g=sˉf-sˉiT-sˉi,其中sˉi为班级学生前测平均分,sˉf为后测平均分,T为测试题目的总分。g0.7为高学习收益,0.3g<0.7为中等收益,g<0.3为低收益。将其与统计方法结合,便可以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规范测量。这个方法已经被物理教育界的许多人用来做教学研究。PER的研究结果表明,交互式教学在许多方面都优于传统讲授式教学。为了开展交互式教学,在美国开发出了一种新教学技术——课堂交互反馈系统,也叫做clicker。北美大约有800所大学、百余万学生曾使用clicker在课堂上学习。课堂交互反馈系统利用无线电发射、接收系统以及配套软件,实现了课堂上多个学生与教师间的集体实时互动[19]。课堂上,教师首先设置问题,之后学生通过手持发射器发射答案,教师利用接收器接收来自学生的多路反馈信号(如图2)。经过计算机处理接收信号后,全体学生的结果被实时地显示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同时每个学生的反馈信息均被记录下来,逐节课积累后,形成各个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该教学技术不仅支持了大班互动教学,而且还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改革,目前,课堂交互反馈系统中的题目已经出现在了美国大学物理教材中,供教师和学生使用[20]。交互式教学的实施还导致了教室布局的变化,以讲台为焦点的传统教室布局被更改,代之以圆桌为主体,集讲授、课堂演示和学生小组学习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室。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物理课教室布局如图3所示[21]。目前,麻省理工学院的TEAL教室,俄亥俄州立大学的PALET教室等均采用了类似的教室布局。此外,在美国还开发出了物理工作室、网络作业系统、三维立体演示等方面的教学技术。
4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教育
高校理论教育课中的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关心每个人学生自身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满足学生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把知识传授和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提高理论教育课的教学效果。达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的需求和知识的传授有机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一、和谐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要实现高校理论教育课中的和谐教育,高校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因为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恩主义理论教育课教学改革的灵魂。理论教育课中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发展,特别是以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和谐发展为根本。高校马克思主足理论课担任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我们党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理论课教学不仅要传播一般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引导学生,使学生站在的立场上,运用的基本理论、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现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比较复杂,他们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时期,急需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格创造过程,学生是此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只是作为外在因素采用一切手段诱导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师教学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把知识传授和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采用一切可以调动的手段,提高理论课的教育的实效。
二、“和谐教育”在理论课教学的具体要求
1.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赞科夫曾经断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上的,要实现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都积极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必须立足于现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考虑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对学生的影响,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配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把对思想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把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对生命的体验同教材中的理论观点结合起来,使学生听课时有感有悟,并使这种感悟转化为学生具体的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思想理论力量的强大和一种正确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在人生中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
2.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教师面对的得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是富于个性的存在。人的素质、能力不是均一的,是有着可以区分的个性差异的;每个人所指向的自我实现又是个性化、多样化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差异的个性要求教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需求,培养学生的个性。
一方面,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在以往教学中理论课教师老是拘泥于讲授法一种教法,而理论课又是学生的必修课,不管老师讲什么、怎样讲,学生都必须学,于是课堂上理论成了居高临下的灌输,不能适应学生丰富的个性,没有给学生留下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空间,学生的主动性被忽视,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为此,我们应该重视教法研究,努力改进教法。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法,求得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同一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完成,如:讲授、多媒体教学、参观访阎、请典型人粝与学生对话、网络交谈等多种方式。给学生以适合他自身的接受方式,这样“可以技学生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和与教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可以使他们体验学习后的成功,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喜悦,这种方法满足了学生心理的各种需要,它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愉快是长期的、深刻的、全面的”。
另一方面创设民主、平等教学氛围,创立学生个性伸展的氛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民主化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个性充分仲展的条件,因此在课堂上,理论教育课教师应把自己视为“组织者”“诱导者”,而不是“操纵者‘命令者”。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我们只有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到见解,教师才能将教学大纲上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身要求,逐渐地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探求真理进而发展自己的个性。
3.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
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崇高而丰富的情感,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理论教育课教学中的重要体现。理论教育课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珍爱生命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他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敬的需要,人就会感到自己有价篮,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进出创新的火花。"[情感情绪的发展与需要密切相关,改革大潮中大学生由于竞争的压力、经济的贫困、人际关系、爱情受挫等刺激增多,其情感需求也显示出情感强烈但深度不够;情绪心境化。隐蔽性提高;情感的社会性增强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从事理论课教学的老师们要注熏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使学生感受到关心与温暖。同时,积极引导,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学生思想情感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学生教育、指导、质询,帮助学生进行情感建构,充分发挥情感净化的功能,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的统一,使学生心智更加健全,意志更加坚强。人格更加完整。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对“学习者共同体”进行了理论解读,而后分析了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学习者共同体”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具体作用,以期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有所稗益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从关注物质、能源生产的工业社会进入到一个更加关注知识生产与创新的知识社会。相应地,仅仅作为语言知识承载者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英语专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建构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是所有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者共同体”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意识,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此相适应,创建“学习者共同体”,改革传统教学工厂式组织形式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在“学习者共同体”中,无论专家、课程开发者,还是教师、学生,都是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学习者,所有学习者都以协同性活动为中心,而不再像以往那样以某一方为中心。这将从组织层面上实现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极教学模式的双重超越,完成教学组织形式向学习组织形式的过渡。因此,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应用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的完善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对“学习者共同体”的理论解读
“学习者共同体”这一教学模式来自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提出,他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求和主动建构知识。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主要强调学生个体在学习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对建构主义进行了深度研究和发展,指出学生个体学习知识不仅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在社会背景下建构知识的过程。于是,他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认为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形成的,而是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人发展的社会源泉是他们参与的各种共同活动,这种社会性的互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效果的完善,因为社会互动是信息传递的桥梁,知识就是在学习者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建构的。
1989年,美国学者布朗(Brown,J.S.)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基于广泛学习共同体的社会性建构,需要在丰富资源的支持下与同伴学习者、教师和学科专家等展开充分的交流。他在此基础上于1989年率先提出了“学习者共同体”(community of learners)这一概念。“学习者共同体”或译为“学习者社区”,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它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实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是一个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在学习中能发挥群体的动力作用,强调人际心理沟通与相容,反映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学习文化,是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也是一种崭新的、培养终身学习者的学习组织形式。
二、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转变知识结构:变“惰性知识”为“生产性知识”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需要反复运用、不断建构和生成,在无数次实践中得到矫正和完善的过程。概念性知识就如同是一套工具,不仅在运用中被充分理解、实现其存在价值,而且还会不断得到发展和改进。人类的知识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惰性知识”和“生产性知识”。“惰性知识”是指贮存于人类大脑之中,很少或很难被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它们通常来源于书本和课堂学习;而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在头脑中也会积累很多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通常被称为“生产性知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往往束手无策,这说明“惰性知识”向“生产性知识”转化的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因为难以解决而被刻意回避。这一现象在当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教育领域中尤为突出。很多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每天早起晚睡,忙于背单词、短语,但仍然无法轻松自如地用英语表达思想、沟通交流,大量从书本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不到有效应用,而成为了“惰性知识”。针对上述情况,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习者共同体”的优势,努力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共同参与、集体学习的过程中,激活头脑中的“惰性空间”,实现“惰性知识”向“生产性知识”的转化。
(二)转变思维模式:变单一性思维为多元化、发散性思维
“学习者共同体”不仅为激活学习者概念性知识创造了条件,还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互相学习的平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是外部世界在认识主体意识中的反映,因而具有主观性、社会性和可传达性的特征。世界上不存在超越于认识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知识,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任何问题都不存在唯一的、完全正确的答案。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以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来解释或建构现实,由于每个人的社会经验和认识环境各不相同,没有任何两个人的知识建构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处理方式。由于每个人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可以在学习者之间搭建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使他们在参与合作、协商对话的过程中,了解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拓展思维空间,变“单一性思维”为“多元化、发散性思维”,他知识的建构更加科学、系统。
(三)转变教育观念:变课堂学习为终身学习
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和生成的认识过程。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拓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学习型社会,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者。“学习者共同体”对于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为教育者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鼓励创新的全新教育理念和学习文化。在“共同体”中,教师要在心理上完成角色转化,不再以知识拥有者自居,而应该以自己热爱学习的态度、善于学习的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带动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师生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互动学习的热情,引领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要组建真正的“学习者共同体”,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角色的转换。信息化时代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了相似的信息平台,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拥有对知识的垄断权。在这样的形势下,每个人都是知识的吸纳者和学习者。社会要发展,学习者就必须树立超越前人的勇气和信心。学生要勤于钻研,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在学术问题上积极探索、兼收并蓄,既要在人格上尊重教师,也要敢于质疑、挑战权威。“学习者共同体”无疑为这种超越和挑战提供了极佳的土壤。
三、“学习者共同体”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主导思想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结构等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情境,规划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互动建构英语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第二,以精心设计学习情境为出发点。学习情境是“学习者共同体”实现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探求知识建构和师生相互交流讨论的重要场地,因此,要尽可能多地利用一切资源(书籍、报刊、Internet资源等)创设学习情境,以最大的效力帮助学生实现对英语知识的建构。第三,以协作学习为载体。通过包括师生、专家等在内的礼会性因素的共同参与,使学生既有自己对英语知识建构的心得,也有其他个体或群体对英语知识的体会,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操作程序
第一步,提供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背景知识,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用生动形象、鲜活可靠的信息手段(如录像、PPT等)向学生展示该知识点学习前的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学习该知识点重要性的认识和认同。
第二步,鼓励学生围绕该知识点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考虑学生能力不同、性别搭配、人数不定的问题,将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者共同体学习”;其次,让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学任务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要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探析该知识点的深层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精心布置教学情境。教师可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赛、语音语调比赛等符合教学任务的新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完美融合中进行讨论学习。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学情景设计,师生共同讨论学习该知识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四步,同专家合作并应用网络技术,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进行网上交流学习,通过网络资源、图书等独立解决问题。
第五步,总结不足,继续发展。教师要对学生在分组讨论、发言及与专家学者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改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三)教学效果
1.提出有吸引力的英语知识点背景知识,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组织者”的角色,使学生自主完成“对外来知识的加工和抽象以及对内在知识的重组和具体化”。
2.鼓励学生选择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可以创造“学习者其同体”载体,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合作、帮助、提高,在共享集体心得的同时,完善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在学习英语知识点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知识点的学习非常重要,它促进了高校教学关系的深刻变革,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推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存储,推动该知识点在教学情景中转移。并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在应用网络技术查找资料时,通过论坛或E—mail方式能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将相关英语知识点学习得更透彻、更深入,解决方案也更完善、更合理。
3.精心设计教学背景,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实现学生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可以充分体现“学习者共同体”的本义——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平等,即学生是主体,教师者辅助。
4.同专家合作,可以弥补教师和学生自身思维、仪器使用、方法、学识、眼界等的局限性,增长才干,积累相关知识。在同国内外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时,实际上已经形成“网络共同体”,它是“学习者共同体”英语教学模式的延伸,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在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中,师生都可以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有利于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
5.通过不断的总结分析,可以发现“学习者共同体”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并通过修改完善来提升“学习者共同体”的效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互动、应用语言知识的平台,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注意事项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学生不是只简单地对英语知识进行输入、存储,而是对新旧知识的相互融合和建构;英语教师不只是英语知识的呈现者和主导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不再是知识建构的组织者、垄断者而是促进者、支持者;英语知识教授不再是单向地从教师传向学生,而是双向地在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协调的传递。因此,英语教师在制定学习任务时,要尽可能地使学习任务服务于现实世界,避免空洞无实;在设计学习情境时,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各抒己见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效果跟踪时,要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检验,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