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41:15
导语:在产业发展与规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自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后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文化产业提升到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2011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则再次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对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部署,将文化产业发展推向新一轮。
当前,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从政府到民間的共识,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里来。在县域,各种文化产业的开展热火朝天,纷纷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吸引文化产业人才。一些发展较早的区县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探索中已经小有成就,如浙江横店影视基地、北京的宋庄、深圳的大芬油画村,以及河北的魏县剪纸之乡等等,在国内外都小有名气。
但我们应看到,大部分区县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还不是十分明确。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近2万个人造景观、3000多亿投资灰飞烟灭。大型主题公园项目在2011年被叫停说明文化产业也存在同实体经济同样的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情况。文化资源并不一定能成为文化产品,“无中生有”的文化创意产业绝不是异想天开。
县域文化产业不同于城市文化产业。城市人才集中,资金充足,有条件发展高端的文化产业,而县一级由于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相对匮乏,在与城市文化产业的竞争中无优势可言。目前,许多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表现出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区域特色不够明显,盲目跟风发展的一些文化产业,超出了自身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条件。能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战略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二、我国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相比表示出不同的特点,同时,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也分别形成了东部模式和西部模式。
1 东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呈两种不同模式
受文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力、科技水平、人才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东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两种不同模式。总体上,东部沿海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市场主导模式”,内容以创意型文化产业为主,科技含量相对较高,附加值较大;中西部则是“政府主导模式”,内容以资源型文化产业为主,多与旅游业形成互动。
(1)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市场经济较为活跃,市场体系较为完善,投融资渠道较多,加之信息资源畅通,消费能力较强,这些有利条件直接决定了东部沿海城市的“市场主导模式”,即通过市场机制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相比较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资金、人才和科技实力等条件的限制,文化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政府的作用,从资金、政策到市场等,政府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上的“政府主导模式”。因为在市场机制还不充分完备的条件下,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对发展文化产业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
(2)与文化资源禀赋相适应
一般来说,中西部更加注重利用本地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产业,并且与旅游业形成互动。这种文化产业模式属于资源型文化产业。
相比较而言,东部沿海城市在历史上大都属于远离中原的边远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积淀明显不如中西部地区丰富多彩,更缺少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所以,东部沿海城市利用东部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和条件,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属于创意型文化产业模式。
(3)与科技、资本、人才等因素相适应
从城市资源来看,东部沿海城市更适合于发展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业门类。东部沿海城市拥有中西部城市无可比拟的城市资源优势,尤其是智力资源、市场资源和科技资源,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間。
在文化资本方面,东部沿海城市显得更加多元化,尤其是民营资本发挥了很大作用,有效地加速了资本向文化产业的集聚。浙江横店集团发展影视产业,正是依赖于其强大的民营资本的背景,有效地化解了经营风险,避免了其它企业在发展影视产业中所经常发生的资金链断裂的现象。一般而言,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民营资本非常活跃,实力也非常雄厚,这是东部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比中西部城市更具优势的地方。
2 县域主要发展资源型文化创意产业
近几年,县域文化产业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市场经营规模,还是利润增长规模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县域经济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影响,包括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等,当前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县域文化产业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及演艺、工艺美术品、健康体验、特色农业、及大城市文化产业配套等领域。这是由县域的资源禀赋特点决定的,目前的县域文化产业项目主要有民族风俗、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宗教道场、名人故居、革命遗址、主题公园等。
(2)县域地区的文化产业是藏富于民的产业,能把当地一家一户的老百姓动员起来。这种文化的传播力量和藏富于民的力量,已经远远大于带动GDP的力量。也正因如此,政府高度重视,以各种方式积极地介人县域文化产业,极大的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3)文化产业集群度低,规模效益不明显。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因为无法形成产业集群从而缺乏规模效益。县域发展文化产业不宜过多,发展的方向多了,资源集中度自然下降。只要立足自身资源、凸显特色,集中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一到两种文化产业。比如,浙江横店基于民間资本优势发展成“东方好莱坞”、河北蔚县做大“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蔬菜出口第一县(市)”的山东安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西安曲江新区重现盛唐文化。
(4)文化产品档次不高,创意含量低。目前,县域内还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文化产品交易基本处于分散状态。一是文化市场粗放,经营分散,交易总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二是文化中介机构少,对文化产品策划、推广和市场运作乏力;三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小,产业間缺乏联系,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或产业群;四是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名牌产品不多,消费渠道狭窄;五是文化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闲置和浪费现象比较普遍,市场垄断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5)启动和发展具体项目的投融资问题相当突出。从总体上来看,县域信贷支持量不足,县域资金外流比较严重,缺少现代市场经济投融资体制。
三、县域文化产业战略规划原则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发展的关键。新华咨询一部在为县域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原则:
1 立足优势,准确定位。县域文化产业,是最具地域性、原创性的特色产业。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坚持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出发,根据本地区在某一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即文化资源、人才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文化产业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县域主导产业。县域文化产业在多方竞争的情况下,要抓住重点,经营强项,发挥优势。
2 整合资源,产业突破是关键。文化产业是个开放的产业。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整合文化资源是必由之路,即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間的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产业融合的特征,如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餐饮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业之間的融合等。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巨大生命力就在于与其他产业嫁接和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
3 创意是灵魂,必须超越对传统文化的依赖。以旅游业为例,传统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景区开发雷同、文化内涵不高的现象。随着竞争的加剧,人们逐步意识到旅游景区的成功因素并不仅仅是资金、设备、区位的选择,要想使景区具有长足的发展和强大的生命力,独创性和文化性非常重要,即要实现从景观旅游到体验旅游的升级。由此,一个新兴的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便应运而生。英国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7大类13小类,进一步将这13小类分别与旅游产品进行联系,得到各类衍生产品,如下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化 贵州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发展产业集群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和专家学者的深切关注。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产业集群是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城市化促进产业集群的优化。产业集群对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化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城市化整体水平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培育产业集群,促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一、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理论综述
1.产业集群的理论综述
从20世纪20年代起,产业集群成为西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讨论的焦点之一。对集群的认识起源于100多年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的概念。马歇尔(1920)从外部经济性的角度研究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为以后的企业群落理论奠定了基础。波特把产业集群纳入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创立了产业集群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1998年,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他在“族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中对产业集群进行了重新定义,系统地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在地理上的集中”;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波特,2003)。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从生产组织形式的角度认为产业集群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众多中小企业集合起来的组织。
国内学者在产业集群这一领域也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王缉慈(2001)提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李新春(2002)提出在一定意义上,产业集群是以企业家个人的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区性企业群体。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相同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的企业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关系,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区而形成具有聚集经济性的产业组织。产业集群最显著的特点是空间的聚集性和产业的关联性。
由此可见,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基本都包括以下几点内容:①地缘上的邻近;②企业之间的互相依存与联系;③企业之间,企业与各种组织、机构之间的互动;④良好的公用基础设施;⑤知识的快速扩散;⑥价值链上的互相需求;⑦外向型的投入产出;⑧资源的共享(包括政策资源)。
2.城市化的理论综述
城市化(urbanization)的概念最早由西班牙人A.Serda于1867年在其著作《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提出。城市化通常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库兹涅茨定义城市化“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即城市化”。近几十年来,我国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对城市化进行了大量研究,给出了对城市化内涵不同的解释。综合各种理解可以认为,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以产业为驱动,实现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并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影响地域空间结构的过程,是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中的定义为,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产业转化的过程,城市化具有动态的特征,内容包括: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传统的农村文明向现代的城市文明转化。
二、贵州城市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贵州城市化现状
第一,城市化水平低。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城市化率没有达到30%的省区。2008年底,全省总人口37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04.14万人。2008年贵州省的城市化率为29.11%,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了16.6%,全国排名倒数第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的潜力。
第二,中心城市和综合性工业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城市辐射能力弱。贵州省的城市体系为: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4个地级市;毕节、铜仁两个地区,黔东南、黔南、黔西南3个自治州,下设凯里、都匀、铜仁、兴义、毕节、赤水、清镇、仁怀、福泉市9个县级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例不到2%。2008年贵州特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仅有5个,遵义市为首位城市,城市首位度为2.1,首位城市人口集中度为15.52%。贵州城市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城市数量偏少,并且在这些城市中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如首位城市遵义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4.48%;②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不合理,城市首位度偏低,中心城市难以发挥辐射带动和整合整个地区经济资源的作用;③首位城市人口集中度相对偏高,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称。因此,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加快中心城市如遵义、贵阳等城市的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更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城市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异显著。以贵州省县级市为例,从9个县级市的地理区位和工业水平来看,位于西部或西北部(以贵阳为中心)的5个县级市(包括兴义市、毕节市、赤水市、清镇市、仁怀市)工业化水平明显高于东部或东南部的4个县级市(包括凯里市、都匀市、铜仁市和福泉市),全省的轻工业主要集中在西北5个县级市。东南部地区的经济在全省都是比较落后的,缺少一个大型的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城市来带领这一地区的发展,而且由于东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不利于农业人口向城市产业转移,阻碍了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所以,从贵州省内部的空间分布看,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必须尽快形成以贵阳市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群落,加快全省特别是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城市产业(尤其是轻工业)的发展。
第四,城乡差距拉大、二元结构特征显著。贵州农业生产仍相当落后,同时工业发展缓慢,导致工业“反哺”农业不足,城乡二元结构所产生的城乡差距不断加大。贵州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机会不均等,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的研究,若农村地区严重落后于城市,就会恶化城市的失业问题,进而对城市化产生不利影响。
2.贵州城市化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依托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城市化发展。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是众所周知的。虽然贵州旅游业起步较晚,但旅游业是未来发展极有前景的一个产业,它可以依托贵州秀丽山川、民族风情,发展长久不衰。同时还可以带动交通业、服务业、民族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是难以替代的劳动密集型综合产业,从而可以带动区域包括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或第三产业的转移,有力推动该地区城市化的发展。
第二,利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形成地方化经济,促进地区城市化。贵州是中国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煤炭、锰矿、铝土矿、锑矿、硫铁矿、磷矿、重晶石等主要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贵州雨量充沛,产水模数高,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因此拥有巨大的水能资源。贵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还造就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贵州必须以本地区已有的条件为基础,集中资源发展适合本地区条件的优势产业,并组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将支柱产业所在城镇建成综合性工业城市,有效地吸收劳动力,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第三,提升现有大城市的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化经济效应,推动区域城市化。贵州城市体系中,缺少中等城市,直接由大城市支配小城镇,从而削弱了大城市的辐射能力。贵阳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其大城市的中心地位更为突出,但其城市竞争力较弱,城市化经济效应不显著,对周边小城镇发展影响和带动力不强,因此,提升大城市竞争力,加强其城市经济效应是推动区域城市化的关键。
三、贵州产业集群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第一,产业集群发展能加速区域工业化,促进地区城市化。贵州应充分利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的比较优势,创建一批具有很强“区域根植性”的块状特色经济――能源工业群、重工业群、资源加工型工业群、农产品加工工业群等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地区工业化发展,形成以该地区为核心的地方化经济,推动地区城市化进程。
第二,产业集群发展可提升城市竞争力,利于城市化进程。产业集群所根植的区域将形成一个经济增长极,不仅可在全球范围内吸纳资金与技术,还对周边地区的增长起了推动刺激的作用,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区域、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城市的经济增长使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福利,从而吸引各种要素与人口将不断地流向竞争力强的城市,经过这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最终城市规模扩大。
第三,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降低城市化的成本。产业集群有效地推动了城市生产与生活功能的分离,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布局合理性、设施共享性,再加上集群内地理、文化和组织的接近,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降低,企业能够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吸引更多的企业集聚。所以产业集群也是降低城市化成本的有效途径。据调查,按照城市化的要求,产业集群可以节约土地30%,提高能源利用率40%,节约行政管理费用20%以上。
第四,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城市化拓展了地理空间,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大城市产业集群形成后集群的产业可能会因为土地价格上升、劳动成本的提高等原因而向周边地区迁移,带动周边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促进其城市化迅速上升。随着周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些相距不远的城市中,相同的产业结构会把城市联系起来形成城市群。城市群形成后又会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四、贵州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贵州省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地理特征等限制,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较东部等发达省市落后,而且面临着建设方式单一、资金来源短缺、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投资主体单一、投资效率低下等因素的困扰。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城市化也是以此为前提,所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贵州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实行积极财政和金融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尤其是要加大政府预算内外资金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倡多种基础设施的投资方式。
第二,构筑城市群。针对贵州还处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首位度普遍偏高,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基地化”作用突出而综合经济中心职能较弱,城镇体系发育程度较低的实际,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走重点突破的道路,采取集中开发、集中投资的方法,重点建设若干基础好、交通条件便利的大中城市,尤其是以发展大城市为主,以此带动一批中小城市或者小城镇,形成相互联系,分工合作的城市群,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根据贵州现有的基础和未来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当重点发展以省城贵阳市为中心的黔中城市圈。贵州省的黔中地区城市具有一定的规模与数量,拥有贵阳、安顺、都匀、凯里、遵义等城市及众多小城市和小城镇,它们可构成黔中地区城市圈的基础。
第三,发展大企业促进产业集群。贵州的中小企业实力相对较弱,显然没有能力解决区域发展问题,而目前贵州已经初步形成了烟草、酿酒、化工、生物制药等产业的大企业,所以实施大企业战略是把贵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大企业使产业和资源通过整合,实现了优化配置;使企业的投资能力增强;使企业的可信度和研发能力提高;使产业链延长、深加工全面展开;依托大企业加快了工业园区的建设。只有培育大企业,带动大产业,才能促进人口和其他要素的积聚,形成和壮大产业集群。
五、结束语
从产业集群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来看,贵州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贵州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培育和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来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必须进一步加强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调整全省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推动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实现贵州经济的历史性跨越。
参考文献:
[1] 马春辉.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城市化[J].经济问题,2004(3).
[2] 赵淑玲 曹康.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关系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5,13(2):136-138.
[3] 富筠 魏靖晖.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城市化的影响[J]保山师专学报,2007,26(1):46-48.
[4] 徐丽华 武友德.云南民族地区城市化与产业集群关系的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5):21-24.
[5] 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9-65.
[6] 何静.产业簇群的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初探[J].财经问题研究,2004(2).
[7] 苏雪串.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
[8] 罗文.产业集群对城市化进程的意义[J].科技与管理,2005(1).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广场休闲体育产业;SWOT分析;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142-020 引言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文化是濒临相连的,西安市悠久的文化历史,为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具有西安地域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西安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历史基础。
2011年国务院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西安是中国唯一一个被定位“历史文化基地”的城市。西安是发展迅速、产业兴旺的城市。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的发展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经济增长连续9年保持了13%及以上的速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健身的需求日益提升,从而迎来了休闲时代的到来,休闲体育产业也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广场休闲体育也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和青睐。因此,对于健身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实西安市广场休闲体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西安市广场休闲体育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构建西安市广场休闲体育产业文化品牌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以下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展开分析。并对西安市大雁塔北广场,新城广场、南门广场、西安市电子商城广场、西安大明宫万达广场、西安市樱花广场的实地走访中调研。
1 西安市广场休闲体育产业的SWOT分析
1.1 优势(Strengths) 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地处中国的地理中心,作为联接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已形成了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西安北濒黄河水系最大的支流——渭河,南有被称为中国国家公园的秦岭,东与骊山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南至北秦岭主脊;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自然景观优美,市政设施齐全,现代化水平较高,便利的铁路、公路、航空、港通运输环境,已经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的门户城市。由此看来,西安市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为西安市广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便于资金、人才的聚集的良好市场环境和体育商品服务信息。
随着近年来西安市全民健身工程的顺利实施,投资兴建了一大批以全民健身为中心的体育场地设施,如:大雁塔北广场,新城广场、南门广场、西安市电子商城广场、西安大明宫万达广场、西安市樱花广场等等,从而形成了以“西安市都市圈”为发展战略规划目标的休闲体育产业集群效应,并为西安市广场休闲体育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硬件保障。
[关键词] 竞争力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区域战略发展的需要进行产业的发展规划并适时进行调整与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它又是建立在对产业的正确分析与评价基础之上的。对产业发展的评价,主要是考察产业的竞争力大小。而产业竞争力是由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本文将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两个决定性因素,对重庆市的产业发展给予分析和评价。
一、比较优势及动态发展趋势
产业的比较优势归结为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而区域内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趋势则表现为区域产业相对发展的增长、扩张或衰退、收缩。它们可分别采用产业区位熵和产业集聚指数来衡量。
在产业结构的研究中,产业区位熵被用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它是区域内某产业和全国对应产业的同一经济指标值占各自经济总量比重的比值。产业区位熵值可反映区域内产业在全国经济中所处的相对地位。
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趋势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里,区域产业相对全国同一产业发展的集聚或衰退,产业的集聚反映了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上升,反之,则说明区域产业的衰退。这一指标以某产业的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为基准,采用区域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与其比值,来判定区域内产业的动态表现。
二、产业竞争优势及动态趋势
产业的竞争优势则与产业技术水平及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波特认为,企业可通过创新获取竞争优势,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小体现在产业内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投入和产业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等方面。这种对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反映了产业的“科技区位熵”。而制度创新能力则要求微观的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和宏观的经济体制的改革。
我们用产业科技区位熵来衡量产业竞争优势的现状。科技区位熵值体现了区域内产业目前具备的技术创新实力,从而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小。对科技区位熵的测度,石庆焱主张考虑以下影响因素:(1)反映产业内研究与开发活动资金投入力度的R&D占产品销售的比重;(2)反映产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强弱的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3)反映产业创新市场接受程度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我们赋予上述三个因素相同的权重,则某产业的科技区位熵等于上述三个比值分别除以我国同一产业对应因素比重的的简均。
产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发展趋势则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里,区域产业相对全国该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或衰减。我们定义: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平均增长速度与我国该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为产业科技集聚指数。这一指标可用来判别区域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区域产业科技区位熵在全国范围内横向比较中的动态表现。同时,还可以采用计算不同年份同一地区各产业的科技区位熵,通过前后时期的纵向比较,来判别该地区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自有基础上的发展变化情况。本文下文的分析采用了这种计算方法。
关于制度创新能力,一方面是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另一方面,则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的要求。从外部体制创新的表现来看,一是重庆市的产业发展,适逢直辖和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圈的建设机遇,它所提供的制度创新平台,为创造性地开辟适宜的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条件;二是市政府对市场服务功能的准确定位和对市场服务与引导功能的充分发挥。这种制度创新的外部条件和创新能力的实际发挥保证了重庆市产业发展所需的良好大环境,也给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重庆市制造业行业竞争力分析
根据竞争力强弱的衡量指标,我们针对重庆市的制造业进行了相关计算,得出重庆市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区位熵、产业集聚指数和科技区位熵值,并总结出各行业科技区位熵的变化趋势(计算及结果略)。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如下:
重庆市目前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较少,仅有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四个。从产业科技区位熵值看,重庆市制造业在这方面的表现较好,在有可比数据的21个行业中,具备科技创新优势的行业11个。这得益于政府和企业对科技的重视,特别是由重庆市政府发起组织的“千百高新人才”的引进。但遗憾的是,在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庆市的科技创新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除极少数外,大部分行业在2003年~2005年的发展均超过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尤以化学纤维制造业为胜,其次是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重庆率先在“官产研”合作的基础上组建了“重庆市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走在了这一行业的前面。只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呈现出负增长。但在由产业创新能力体现的竞争优势方面,形势却不容乐观。在有可比数据的20个行业中,采用本地区2004年和2005年前后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只有9个行业呈现增长,其中,塑料制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增长幅度最快。
四、重庆市制造业发展规划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对重庆市的产业发展规划,我们有如下建议:
1.在重庆市的制造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势头。对于这些行业,应加大投入力度,注重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维持并促进其优势的增长,使其能够获得更大发展。
2.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具有一定的行业发展基础。但部分行业表现出因科技投入不足带来的创新能力偏低或下降。对这些行业,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以帮助行业建立起区域优势。政策性的助推将有利于它们在重庆市未来优势产业的形成中脱颖而出。
3.基础稍差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基础较弱的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这些行业发展势头却不错。对这些行业,可考虑通过政策规划,充分利用区域吸引力和行业集聚力,加强产业集群的构建;同时,在产业内部,加深产业内的分工协作,延伸产业价值链,促进效率的提升,并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加最终产品的附加值,以促进产业新的增长。
4.其余7个行业在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比较劣势。对于其中对重庆市未来发展具备战略意义的行业,出于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考虑,可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尽快发展壮大;其他一些不具备战略意义的行业在产业规划中可分别采取三种方式区别对待:(1)通过政策引导,将目标导向行业创新型项目。利用本地区的后发优势,低成本地引进和学习示范性先发地区的先进技术和制度,通过自主性创新活动,获得行业在短时间内的追赶跨越式发展,并最终取得行业发展的突破;(2)让其在市场经济中自由搏击,接受竞争的考验,实行优胜劣汰,而将政府资源集中于扶持那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3)引导其合理的退出。
总之,只有在正确分析和认识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才能够引领区域经济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浪潮中获得最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课题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4
[2]曾国平:市场经济与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
目前我省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总量的比重比较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文化市场化程度不充分,科技水平低,缺乏创新性;高科技领域文化产业的企业竞争力不足,没有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文化产品;相关文化产业政策滞后,还没有形成培育高技术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没有形成培养高科技文化人才的教育体系,高端技术人才相当匮乏。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贵州省高科技领域文化产业要有大的发展,必须立足省情,要有新思路。
立足省情,面向市场,依托贵州的资源优势,以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自然风光、生态文化为主要创意内容,以现代数字、信息通讯、网络技术为载体或表现形式,向国内外提供富有贵州文化资源特色的高科技文化产品或服务应是贵州高科技领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按照这个思路,贵州有必要把贵州旅游业、高技术文化产业、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走一条以高技术与市场机制为动力推动下的旅游经济、文化发展、扶贫开发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道路。
2006年8月26日我省召开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省委《若干意见》”),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贵州省高科技领域文化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文化产业全球化背景下,以国外、省外消费市场为目标,通过引进、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本、人才和管理手段,使之与地区本土文化资源相融合,以现代市场手段研发、生产、销售、传播高科技文化产品,在经济落后省区实现技术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省委《若干意见》就加大对文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针对整个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建议各级各部门应该以此为指导,针对高科技领域文化产业投资大、创意性高、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出台适合该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省委文件精神。
财政优惠政策。省委《若干意见》中明确,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实施。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贵州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专项资金申请使用工作。这对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高科技文化产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时,应强调项目的科技含量,以此作为评断的一个标准,对引进利用高技术手段开发、设计与生产的项目,应优先评估与扶持。同时,还应该设立高科技文化产业启动资金(或发展基金),有偿借贷,流动使用,重点支持高科技领域文化产业的研发、创作,扶持产业的上游价值链。
行政优惠政策。我省积极鼓励发展高科技领域文化产业的政策已经成型,需要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行政审批、宣传发动、配套奖励措施等工作中。对优秀的文化产业项目、个人创作作品、优秀文化产业企业家进行评优奖励,制定相应的奖励、补助办法;允许社会资本、个体、民营企业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项目融资、兼并收购、租赁、承包的方式进入高科技文化产业;非文化产业企业只要从事文化产业的研发和生产经营,一律享受参股、投资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共同开发、联合开发高科技文化产品,支持企业以项目实施单位以项目收费权、经营权作为财产抵押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等。
关键词:大城市边缘区 规划弊端 规划模式 产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03-02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大城市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区域带动与增长极核效应,特别是位于城乡交错带的大城市边缘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增长地域,是产业发展最集中、城市面貌变化最迅速的地区。然而在城市增长过程中,由于核心区和乡村的共同作用,大城市边缘区的各种规划出现了很多弊端,导致其产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大城市边缘区成为社会、经济矛盾最集中的地区。从区域行政和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策略就是优化和更新规划模式,消除规划弊端所带来的影响,协调推进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促进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城市边缘区概念及特征
大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核心区的社会、经济功能和影响力等因素集中向周边区域辐射与扩散,所形成的位于城乡之间,特征、结构和功能实质介于传统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互相作用、互相融合、互相转化的特殊地带。
大城市边缘区在地域空间上处于城市核心区和乡村之间,是城乡要素激烈转换的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核心区向乡村的辐射与扩散,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在城市和乡村二重要素的共同影响下,大城市边缘区中部分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而逐步被纳入城市建成区,或成为相对独立的边缘城市,从而转化为真正意义的城市区;同时,这一区域又不断地向外扩展,继续吸纳部分郊区或乡村地区,形成新的边缘区域,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发展也随着区域性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大城市边缘区具有明显的二元性、过渡性和动态性特征。
二、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发展状况
作为城乡关系过渡区,大城市边缘区是乡村不断向城市转换的中间环节,一方面它是城市核心区产业向外扩散的前沿地域;另一方面它是乡村产业最先更替的“形成层”。因此,与城市核心区和乡村相比较,大城市边缘区的产业发展往往表现出更大的弹力和活性,但往往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表现出更大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
1.产业发展迅速,发展空间优势明显。大城市边缘区是在城市核心区和乡村地带之间形成的一个城乡要素激烈转换的中间地带。和城市其他区域相比较,它具备区位、土地、环境等多方面的产业发展优势。在此条件下,它是培育城市经济实力和发挥城市功能的腹地,它是第二、三产业的重要扩散区,城市核心区的工业、商业和科技首先向这里辐射延伸,它也是第一产业的重要保障区,提供生活食品和生产资源。因此,城市边缘区的产业发展迅速、生机勃勃。
2.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发展保持了城乡混杂的状态,从城市核心区扩散而来的第一产业在边缘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其带动下,乡镇工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在第一产业的带动下,第二产业虽然快速增长,但是第三产业由于产业结构集中和劳动力结构分化而导致发展不足,不符合城市经济架构的需要。
3.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布局混乱。大城市边缘区由于自身的二元性、过渡性和动态性,同时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很容易造成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重构现象严重等状况。面对这些状况,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以期使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大城市边缘区的土地、人口、环境、社会等要素较为复杂,存在多头管理和多重管理的现象,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发展后劲不足。
三、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常见的规划弊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城市边缘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产业规划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近年来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规划的关系来看,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可以说是常见的弊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规划体系不健全。目前中国大城市边缘区产业规划体系尚不够健全,规划制定过程较为随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产业规划理论研究不足,产业规划理论基础广泛但不成体系,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制定的产业规划要么流于形式,要么背离现实,难以形成有操控价值的产业规划,无法指导现实的产业规划实践;另一方面产业规划在实际应用中的针对性不强,很多产业规划缺乏科学的论证和严格的制定过程。
2.规划模式及管理缺乏弹性。传统的规划模式及管理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其过分强调产业发展与规划期末的一致性,使规划在市场经济下,面临一些突况时缺乏弹性,而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又极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给规划和管理都带来很大的麻烦,面对“不定性”,缺乏调控机制,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和权威性受到严峻的挑战。
3.规划目标定位不准确。产业规划的目的在于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通过产业的选择、产业发展规模的评价、产业布局的合理化等手段提高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因此,大城市边缘区的产业规划受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制约。从目前中国产业规划的实践来看,很多边缘区在产业规划制定中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导致规划的目标常常脱离于当地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要么过分超前于经济发展,要么落后于经济发展。两种情况的结果都将使得产业规划成为一纸空谈,使规划失去意义。
四、大城市边缘区规划弊端问题的对策建议
大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弊端问题是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累积性矛盾问题。该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需要通过统筹协调产业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更新规划观念、改变规划模式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1.统筹协调产业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规划是一个体系,编制产业规划不能只关注产业自身的问题,还要注意与其他规划尤其是城市规划的衔接。从规划定制的角度来看,不同的规划有不同的对象、功能和内容,他们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产业规划如同边缘区发展的源泉,而与其他规划的协调就是边缘区产业发展得以持续的基础,两者是双向因果的关系。没有产业规划,边缘区产业发展就像无源之水;没有与其他规划的协调,边缘区将失去持续成长的生命力。所以,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统筹协调产业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促进边缘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遵守产业规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城市边缘区空间具有比较高的动态性,其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换空间比较广阔,其产业结构相应地具有很大的可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技术不断更新,边缘区的产业结构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大城市边缘区的产业规划要充分考虑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因素,确立“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使得规划本身具有一定的可调范围和弹性空间,以此适应时间和空间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人口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及生态环境容量的约束内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大计。
3.采用产业规划的新模式。传统的规划模式可以概括为:“时间―规模―布局”,即由时间决定规模,再由规模决定布局。这种规划模式的特点是静态的、封闭式的完整状态,它专注于边缘区发展的两个端点的状态描述,却忽视了边缘区自身生长的规律和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规划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更加无法起到规划的引导作用。针对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发展的二元性、过渡性和动态性,我们需要转变思想,采用具有弹性和动态性的规划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规模―产业―布局”,即由边缘区的规模来决定产业分布,再由产业分布来决定空间布局。这种规划模式的特点是动态的、开放的完整状态,它专注于边缘区发展的动态过程,重视边缘区自身发展规律以及面对的机遇和挑战,随时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真正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促使边缘区产业规划顺利科学地进行。
五、结语
产业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规划、安排、部署或展望,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的战略谋划或部署。在中国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发展中,只有通过明确产业规划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产业目标的定位、规范产业规划的编制程序等手段,才能逐步消除传统规划带来的弊端影响,促进大城市边缘区产业的有序、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朝林,陈田,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J].地理学报,1993,(4):54-65.
[2]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47-150.
[3]毛岩亮,刘俊甲.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12):53-57.
[4]王林容.浅析城市边缘区的产业发展[J].江苏城市规划,2005,(3):25-27.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规模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都有待提高。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缺乏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组织保障。
2、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产业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区还没有正式规划的娱乐区域或文化产业区域,市场相对分散零乱,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上规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绝大部份经营项目规模小,市场档次不高,缺乏竞争力。
3、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在全区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很小。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文化设施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5、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研发管理专业人才缺乏,成为直接影响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建议与对策
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资源,着力培养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以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我区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推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
2、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应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尽快制定既符合我区实际、又可操作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今后目标和各项任务,加快推进全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
3、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文化经济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制定相应的文化市场准入政策和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研发政策,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降低门槛,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政策的引导和服务管理工作,增强执法的透明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内容摘要:金融业作为提供金融产品的服务行业,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促进金融产业的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调节、监督宏观经济运行。本文从土地政策出发,着重探讨土地政策与区域金融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寻找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土地政策环境。
关键词:土地价格政策 土地税赋政策 土地规划政策 土地金融政策
按照产业集聚理论,同一产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创新效益、竞争效益等集聚效益,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促使产业的繁荣。金融产业的发展同样不是零星式的,而是在某个区域内,众多金融企业通过竞争、合作来实现产业的整体扩张。区域内实行的土地政策,对区域的发展,包括区域内各产业的发展,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一般来说,促进区域金融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完善金融体制、吸引外部资金等多种途径,而土地政策同样是影响区域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土地政策的具体类型
土地政策一般包括地权政策、土地价格政策、土地税赋政策、土地规划政策和土地金融政策等。各类土地政策在我国的执行情况如表1所示。
土地价格政策与金融产业
我国执行的土地价格政策,系由政府部门根据土地出让年限、用途、地产市场行情、产业政策、开发商竞投心态等因素综合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底标价格,由竞标者按最高报价取得土地使用权。地价高低的决定权在较大程度上由政府主管部门掌控。
一般而言,土地价格对房地产价格是有影响的,两者变动方向一致,但变动幅度及变动时间上存在差别。土地价格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会传导并引致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从实证分析来看,2003年至2008年间,上海房价变动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产值比重的关系见图1。
上海房价于2003年出现大幅度上涨后(当年房价指数为120,而2002年之前基本在108以内),第二产业于次年出现较大幅度滑坡,第三产业比重却逐步走高。房价上涨对第二产业的挤出效应明显,而第三产业因政策扶持、居民需求上升、房价承受能力较高等因素,在GDP中所占比重逐年攀升。第三产业中,金融产业无疑占据重要地位。仅就2009年之前的情况来看,金融产业并未因房地产价格走高而出现滑坡。
考虑到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会大幅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包括金融产业在内的各产业受到不利影响。从政策角度来看,一方面,应根据金融产业特点制定出适应其发展的土地价格政策;另一方面,平抑过快增长的房地产价格,通过抑制投机、调控信贷等途径实现房价平稳增长,满足金融产业发展的成本控制需求。
土地税赋政策与金融产业
对于城镇土地的使用及转让,我国目前执行的主要税收项目见表2。
我国土地税收主要集中在流转环节,使用环节的征税数额不大,其中房产税的征收具有同一性,不存在针对个别产业的倾斜;土地使用税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征收的额度不同,但征税额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由于金融业企业对于房产的利用形式主要是自用,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土地税赋政策对金融企业的调节作用较不明显。从土地政策的角度,促进一个地区金融产业的发展,更多依赖于其他政策形式。
土地规划政策与金融产业
土地规划政策根据区域土地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土地开发、利用、保护进行总体规划。城镇土地规划一般对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及产能过剩的产业实施限制;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通过市场化途径配置土地资源;对基础性产业、公用事业用地实施政策优惠。从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主管部门在进行城镇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对于金融商务较为集中的区域,需要从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视角,制定符合金融产业发展环境的整体规划,创造吸引金融业企业聚集的经济、社会条件,包括以下内容:
活跃的资金交易。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企业、居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会带动金融企业的集聚。打造金融企业聚集区往往需要多年的时间,这就要求从土地规划政策出发,为金融聚集区创造良好的发展土壤,促进地区金融贸易的逐步活跃。
商业繁荣程度。一般来说,金融业态总是与商业消费生态融合起来的,如上海黄浦区既是城市的金融聚集区,又是奢侈品和高端消费场所聚集区。金融机构之所以选择黄浦区,某种程度上是对该区域综合环境和条件的认可。
外部环境指标。高噪声、重污染的环境显然不适宜金融企业进驻,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是土地规划政策应考量的因素之一。
金融人才聚集。金融机构对于人才的需求总是其发展的重要环节。土地规划方面,需要考虑金融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及为人才聚集配备相应的社会公共设施。
土地金融政策与金融产业
土地金融政策围绕与土地有关的金融活动制定准则和规范,这里的金融活动包括因土地开发利用而发生的各种土地抵押贷款、资金融通、资金结算以及土地信托、土地保险、土地证券等。有研究表明,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土地金融政策体系,今后应加快构建具体的专项土地金融政策,建立规范的土地金融市场。土地金融政策对金融产业发展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现行的土地金融政策通过调整土地贷款主体资格、贷款审批标准,影响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等因素调控区域经济运行。考虑到金融机构向地产行业发放的贷款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土地贷款主体资格、贷款审批标准等环节的政策调节,对金融产业亦具有重要影响。
在现有土地金融政策基础上,为进一步繁荣相关产业,推进房地产行业规范运作,应着手制定创新性土地金融政策,构建与土地金融相关的机构、交易场所、金融工具。土地的开发、利用、经营、转让需要大量资金,涉及相关产业众多,而国内商业银行对地产企业放贷主要出于利润因素考虑,难以从宏观经济运行全局出发,承担起配置土地资源、调控地产市场的政策任务。因此,从中长期发展来看,我国应建立政策性土地银行。土地银行的设立,并非同商业银行竞争客户资源,而是成为土地金融市场的调控者。
土地政策与金融产业发展关系综述
总体而言,有益于金融产业发展的土地政策如图2所示。
综合上述讨论,土地政策对金融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土地规划政策、土地金融政策的影响最为明显。土地政策对金融产业的影响,既有间接通过土地开发利用相关产业影响到金融产业,又有直接作用于金融业本身。政府部门在制定地区发展规划时,对于金融产业发展较为集中的区域,或者将来要建成区域金融中心的地段,应重视土地政策对金融产业发展的影响,积极采用有益于金融产业的政策手段,推动地区金融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为民.土地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分析[M].上海经济研究,2008.3
2.张先锋,程瑶.土地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调控的内在机理分析[J].国土经济,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