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民俗体育研究

时间:2023-07-18 16:41:23

导语:在民俗体育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民俗体育研究

第1篇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6-0038-05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on of cultural generative characteristics, folk sports culture naturally poss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tive culture.Further studies find that the whole generative mechanism involves three aspects:1)crystallization of history determines the generated trajectory of folk sports culture;2)creativity of human beings is the generative dynamics of folk sports culture;3)formation and succession of normal form is the generative connotation of folk sports culture.

Key words: folk sports culture; generative mechanism

收稿日期:2012-08-2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我国民俗体育现代功能及社会文化价值研究” (10CTY024),山东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体育文化互动研究”(10CTYZ02)。

作者简介:李刚(1978- ),男,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民俗体育。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School of PE,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

无论是在西方词源里,还是在中国传统词源之中,“文化”(culture)本身就具有了先天的生成性特征。前者通常是指“耕耘”或“掘种土地”的意思,而后者的“化”则代表着变易、生成、造化等。所以,民俗体育文化,这个典型的、经过人类社会加工过的“次级文化”,也自然具有了生成性文化的特征。特别是经过中国几千年民俗文化和体育文化土壤的培育,经过人类创造性的发挥,所演绎的内容已经涵盖了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体育文化等诸多文化载体,这使得其生成机制非常复杂,有待于进一步剖析与探究。

1 历史的凝结: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成轨迹

民俗体育文化关注的是文化范畴中的本体性的理解,是把文化作为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从而对于人的生存和历史的运行提出更为深刻的理解。正是基于这种理解,我们认为,民俗体育文化并不存在“过时”的说法。过去我们总是认为,探讨民俗体育文化一定是“向后看”的,民俗体育文化似乎成为“落后”、“陈旧”、“迂腐”的代名词,但是事实却远非如此,这种对于民俗体育认识上的误区,已经成为我们研究民俗体育的“绊脚石”。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民俗体育文化一定是一种历史的凝结。它注定是符合时展的趋势,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一种“契合”型文化。只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时代”是指的“当时代”而不是“现时代”,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解读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文化精神去理解,而必须要将其还原到当时代的背景之中。就像在清末民初盛行在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的民俗体育“拜罗圈”,运动方法是游戏者三人以上,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边唱歌谣边进行游戏。当唱到“钻”时手不松开,领头的一人低头带动众人从与自己相邻近的一位游戏者的腋下空档处钻过,形成一个外圈,大家就这样唱着歌谣反复钻来钻去。这个在我们今天看来已经非常简单的运动方法,其所凝结的历史文化精神却是有着深远的意义。拜罗圈主要是女子(尤其是女孩子)参与的民俗体育运动,如果以今天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念去审视这项运动,它似乎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它发生在清末民初,出现在山东省却值得我们深思。长期以来,妇女在我国的地位并不高,从儒家思想中的“三从四德”再到明宋开始的“裹脚”,都成为封建礼教制度对妇女压迫的记载。在当时代女子要想参加体育活动是无法想象的,她们只能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终日与女红为伴的日子。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就是在山东省——这个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尤其是鲁西南地区),在清末民初却打破了这种封建枷锁的桎梏,迈出了冲破旧礼制的第一步,这是一种可以载入史册的进步。如果我们全面审视历史,在拜罗圈这项民俗体育运动兴起后不久,封建制度的崩溃,的兴起,这些典型的“进步文化”的代表,其实早在民间的“拜罗圈”民俗体育运动中就已经显现出了雏形。

其次,民俗体育文化关注的是“点”。历史的生成方式有很多种,有直线型的也有螺旋上升型的,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成方式更加关注的是“点”。所有的民俗体育文化都是以一个个体“点”的形式出现,而后众多的“点”再聚集成一条主线,这成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产生脉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聚集成直线的“点”也不是整齐划一地在一条直线排列,而是围绕着一条主线聚集在其周围,形成一条轨迹。有很多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看似是历经一种时空的延续发展到今天,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它们发展的轨迹更确切的是由众多的点形成的轨迹。例如民俗体育运动“走百病”就可以分为明显的几个发展“点”。“走百病”在我国起源很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非常盛行,当时这个项目叫做“追傩”,几乎在所有的祭祀、驱鬼活动中都可以见到,这时候该项目是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发展到明朝,“追傩”已经不再属于祭祀的范畴,演变成为“驱疫鬼”仪式,并且逐渐形成“走百病”、“消百病”等运动。此时的“走百病”运动尽管在形式上和追求的终极意义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第一,该运动从祭祀活动成为驱鬼除魔的封建迷信活动。第二,逐渐演变为特定的日期进行的活动,主要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夜晚,据说这天夜晚地下鬼穴是空的,此时在外走动,可保一年不生病。现在类似“走百病”的民俗体育运动还依然存在,并且选择活动进行的时间大都是在傍晚或者晚上。但是,这项运动已经完全不具备原有的封建迷信本质,而是成为一种人们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它摒弃了理论上文化直线演进的轨迹,在发展中不断寻求突破,修正自身文化体系。但是,我们依然还是要说,它是围绕着文化的发展主线在其附近不断演化,第一,它还是注重人类自身的健康,只不过是由过去的被动式祈求(鬼神保佑)变化成为自身主动的增强锻炼;第二,透过现代运动项目自身我们还是依稀可以看到过去文化传承的影子,过去的“走百病”一定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进行,现在的“走百步”依然是在晚上进行,只不过对于时间的要求变得相对宽泛的多,因此才有了“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民谚。

2 超越和创造: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成动力

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成动力是什么?是什么原因推动了民俗体育文化的演进?是超越性和创造性。这个答案我们不难知晓,但是是谁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2.1 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成动力之人类对自然的超越和创造

我们已经知道文化最根本的意义上是人类历史凝结成的生存方式。文化的人本规定性,是文化的最本质的规定性。文化作为历史凝结成的生存方式,体现着人对自然和本能的超越,代表着人区别于动物和其他自然存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因此,民俗体育文化也同样源自于人类自身对于自然的超越和创造。比如说民俗体育的功能,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民俗体育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祭祀活动(这其中也包括巫术),早先的人们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因此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总是求助于神灵的庇佑——这种敬畏自然也包括对于自身生命的诉求。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的问题,正是基于这种持久的关注,人们也在不断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的自然界,人们开始认识到运动对于人体心肺功能、对于身体各个器官的锻炼意义,这就导致了由祭祀产生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功能上的重大转型。民俗体育由过去的象征意义逐渐演变成关注参与者个体健康的一种健身活动。就像我们的民俗体育运动龙舟竞渡、舞龙、舞狮等运动项目,也是从早先的祭祀(像龙舟竞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由皇帝亲自主持)逐渐演变为一类强身健体的运动形式的。当我们开始意识到个体的健康除去身体健康之外还应该关注心理健康之后,民俗体育再次产生了新的创造性,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功能成为当代民俗体育关注的重点。民俗体育这种功能性的变化导致了民俗体育文化的转型,文化核心从过去的“敬”和“畏”逐渐演变成对于自我的一种信仰,人通过自身不断的认知过程完成了对自然的超越。在这种超越之后,自然是一种新民俗体育文化的创造,当今的民俗体育文化已经充分完成了对于最初的民俗体育文化的超越和创造。

民俗体育的另一种重要产生方式是源自于人们的生产实践。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文化起源于人的类本质活动,即实践活动。文化是实践的历史积淀和对象化;文化又构成实践活动的内在机理和方式。民俗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它综合了人之为人的所有根本特征:自由、创造性、社会性、超越性、目的性等等。民俗体育运动作为人的本质活动和存在方式的实践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对给定性的否定、超越和扬弃;在于对人自身和人的世界的创造与再创造。民俗体育文化起源于人的超越性与创造性实际上就是起源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因此,按照文化学的理解,民俗体育文化所具有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俗体育文化是人与自然分裂与统一的根基。

民俗体育运动源于人类在自然中的实践活动,因此民俗体育文化也就继承了这种实践中的自然性。相当一部分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是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并且总是要将自然融为运动项目,民俗体育文化的一部分,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例如最简单的跳房子、打瓦都不需要固定的标准场地,只需要一块简单的自然场地即可,更不用说打水漂、滑冰等运动项目。但是,这种和谐统一并不是民俗体育文化的全部,作为一种运动形式的文化代表,民俗体育文化中还体现着与自然的对立与分裂精神。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却是超越了自然。征服自然一度成为人类的终极目标,并且伴随着这种目标实现的过程,人类与自然产生了分裂继而形成根本性的对立,民俗体育文化也是如此,很多运动项目也在重复着现代竞技体育的特点,不断的追求极致,不断的试图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体育文化本身就具备了人与自然分裂与统一的特质,这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根基,民俗体育文化的演化过程几乎都遵循着这一脉络主线。

第二,民俗体育文化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分裂和统一的基础。

民俗体育文化是人创造的,一旦民俗体育文化形成,也就标志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分裂和统一逐渐形成。民俗体育文化的思想和行为必须被一处居民或一群人所共同享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民俗体育文化,它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几乎所有的民俗体育文化都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这其中包括民俗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等)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很多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从最初的一项体育运动最终演化为一项制度,成为被全社会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制度文化,就像清朝自康熙以来,每年秋季都在热河拦围场大会蒙古王公,其活动有:“较射”,即射箭比赛;“跳驼”,即跳过八尺高的骆驼;“诈马”,即驯服烈马;最隆重的是“库布”即角力摔跤。以及十月的“冰嬉”和元宵前后的马术、灯舞也都是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些运动项目自清朝入关以后带入关内结合中原实际情况进行推广普及,使之成为“国俗”。

人之所以可以与自然界分裂开来,很重要的原因是人类自身的个性和创造性,这种特质也成为民俗体育文化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分裂的基础。民俗体育不像现代竞技体育一样,具有严格的制度体系,成为制度体育的典范,而民俗体育具有很强的灵动性。就像我们提到过的“投壶”运动,从过去的士大夫阶层的游戏,逐渐平民化,人们所使用的器械也从酒壶、箭逐渐演化为杏核、石子和任意的器皿,这种变化固然有利于民俗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推广,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标志着阶级的分化。同样一种运动形式,由于器械的不同可以看出阶级的区别,这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差异。类似的还有踢毽子,过去王公贵族踢的毽子是用雕翎做成的,一般平民的毽子则多使用鸡毛制作,这也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赌博在任何一种社会文化体系中都被列为不良文化,但是在民俗体育运动中却存在相当数量的运动项目“涉赌”,像斗鸡、斗蟋蟀、斗羊甚至于砸元宝、砸铜钱等等,这些民俗体育运动就明显呈现出与主流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分裂,这种分裂并不是由个体人所决定的,而是成为社会民众的集体行为,像斗鸡、斗蟋蟀等运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乐此不疲,参与其中。这种分裂现象对于促进民俗体育演变本身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却违背了社会主流文化,这在民俗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是需要我们认真思索解决的问题。

2.2 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成动力之民俗体育文化自身的不断超越和创造

一个民族在共同的民俗体育文化影响下其内在形式和整个表现是相似的,民俗体育文化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它的创造者。涂尔干认为:“文化是我们身外的东西——它存在于个体之外,而又对个人施加着强大的强制力量。我们并不总是感到文化的强制力量,这是因为我们通常总是与文化所要求的行为和思想模式保持着一致。然而,当我们真的试图反抗文化强制时,它的力量就会明显的显现出来。” 因此,文化的特性表现在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影响人、制约人、左右人的生活方式的深层的、激励性的东西。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俗体育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但是却是自由发展的。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尽管是人类创造了民俗体育文化,但是人类却并不能真正驾驭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只能让它按照自身文化体系的演进规律去发展。譬如说我们最近遇到的民俗体育文化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到今天,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却逐渐走向没落,无论是从其文化传播意义上还是从其影响力上都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此时民俗体育文化的创造者竭力想使其发展壮大,但是现实却是非常残酷,人类无法真正驾驭这个由自己亲手创建的文化体系。我们只能做的是通过各种途径、渠道来帮助民俗体育文化,仅此而已。如果民俗体育文化不想被湮没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只能依靠其自身的力量来完成。

第二,民俗体育文化具有内在的自由和创新性。

民俗体育文化具有内在的矛盾和张力,而这种矛盾和张力的动力来源于正式民俗体育文化所具有的内在的自由和创新精神。一方面民俗体育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物,是人超越自然本能而形成的,它代表着文化的自由和创造性的特征。但是另一方面,民俗体育文化又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文化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行为模式,对于个体的存在往往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一旦形成,就对参与民俗体育运动的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生活具有制约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由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内在的矛盾性或张力结构,民俗体育文化才一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使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得以流传至今;另一方面具有自我超越性和创新性,使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能够不断地丰富、发展(即使是已经消失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也是这种超越性和创新性的产物)。民俗体育文化是一种由历史生成的产物,它既不是给定的先验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规范体系,而是经历着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进程的相对稳定的一种文化生存方式。

3 范式的建立:民俗体育文化生成内涵

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成可以看作是表层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和深层文化(精神文化)的建立,在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成过程中,人们总是试图为文化体系建立起一种固定的范式,将文化桎梏在这个现有的范式体系之中,这个看似美好的文化愿景却从来没有真正的实现过,因为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成自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

3.1 民俗体育文化表层范式的建立

人们试图建立文化范式的意图是建立在民俗体育文化表层范式的建立基础之上的。民俗体育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其运动的器械、运动的一般规则都已普遍建立起来,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能够得到参与大众的认可,应当说这种文化的表层范式建立起来相对轻松。因此往往给人们一种假象,认为民俗体育文化的范式可以轻而易举地建立起来,即使运动项目自身的结构体系、功能发生了变化,我们也会发现一种新的范式很快就取代了旧有的范式,并不会对民俗体育运动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就像我们曾经指出的“骑马打仗”一样,最初的骑马打仗是由两匹“马”,两个人组成的四人对打项目,它是属于“单打”项目,这是一种满族青少年非常热衷的民俗体育运动,伴随着清王朝统治的确立,骑马打仗像许多满族民俗一样在全国推广普及。及至后来,在民间将“骑马打仗”这一运动形式进行了变革,逐渐增加了“马匹”数目,开始变成“三匹马”、“四匹马”,将“单打”运动变成了“群打”。这种变化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只是简单地认为这只不过是一次范式的变化(请注意只是变化而已),属于一种新的范式取代旧有范式的过程。然而,这种变化带给运动项目的绝不仅仅是文化表层范式的变化,而是一种文化深层范式的转折。

3.2 民俗体育文化深层范式的更迭

民俗体育文化还存在一种深层次的范式生成过程,也就是精神文化建立的过程,因为文化的基本功能是从深层次制约和支配个体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内在的机理和文化图式,所以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内涵是比文化的人本规定性更为丰富的展示和具体表现。也就是说,民俗体育文化是一种超越性的文化,它建立在一定的范式基础上却又超越这一范式,并不是依靠范式来决定民俗体育文化的演进方向,而是依靠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范式来决定。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民俗体育文化结构是由主体结构文化自身与客体以结构人类实践活动共同构成的。它们的“同构”根基在于主体与客体在人之实践过程中的同时生成。因此,民俗体育文化必须是要建立在二者同步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这种同步过程并不是僵死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变化。当我们试图建立民俗体育文化范式时(即使我们已经建立起表层范式),我们往往忽略了文化深层范式的动态性和协调性,也就是说,我们所建立起来的表层范式,文化的深层范式根本不会接受——甚至于会产生一种反抗,正是这种反抗导致了两种结果:一种是民俗体育文化深层范式与表层范式的冲突,两者根本无法兼容,这种后果就会将民俗体育推向灭亡;另一种则是民俗体育深层文化范式处于不断的自我调整阶段(毕竟我们已经将表层文化范式固定),使之与表层文化范式相匹配,这种调整的后果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民俗体育深层文化范式和表层文化范式尽管能够共生共存,但是已经不再是我们过去所认识的民俗体育(文化)。就像“骑马打仗”一样,由“单打”变成“群打”这其中的深层文化范式已经添加了中国传统战争文化——战车的文化因子,其运动方式更加讲究策略,追求礼仪式的运动文化制度,这与当时满族人所推崇的“骑马打仗”已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尽管它依旧套用的是旧有的范式。深层文化范式始终呈现出一种滞后性,并且文化范式在不断的更迭之中,这将会成为民俗体育不断演进的源动力。

4 结语

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成机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缘起于人类的时间认知过程,却又超越了人类自

身的驾驭能力。因此,它的演进之路注定是复杂的,既是一个被组织的过程,同时也是自组织的产物,这就给我们把握民俗体育文化增加了难度,我们必须在尊重民俗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试着去走近它,理解它。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胡小明.民族体育集锦[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4]郑传锋.看民俗体育的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4).

[5]张同宽.海岛渔村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2):86-89.

[6]岳游松.关于中国体育文化研究的现状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7]柯玲,邵荣.体育民俗学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6,(3).

[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9]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0]杨凤,周道平,蒋作文.区域民俗文化与体育旅游开发[J].山东体育科技,2010,(1):91-93.

第2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大学体育 民俗体育 弘扬

引言: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异彩纷呈,但是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地冲击,如何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向广大年轻学生证明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最为典型的传统文化活动形式,通过民俗体育进行传统优秀文化传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就从大学体育课程中开设民俗体育项目的必要性以及民俗体育项目进入大学体育课堂的实际操作环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一、民俗体育基本概念释义

民俗体育古已有之,形式多种多样,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叫法不同而已。“民俗体育”一词是上世纪八十年才进入学者的视野,乌丙安先生是我国最早研究民俗体育的学者,老先生主要是从民俗学的视角提出了“民俗体育”,开创了民俗体育研究的先河。真正从体育学视角系统地对民俗体育进行研究始于上世纪末。目前,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逐渐增多,国内有一批著名的体育学学者从民俗体育的概念、发展、传承、创新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寻。民俗体育一直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我们经常都会接触或者参与的活动形式,只是它过于平常而被我们忽视,就如舞龙、舞狮、秧歌、腰鼓等项目都是其中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它们是那样的亲近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民族特有文化特征与习俗才是民族的标志,如今我们对于民俗文化的这种淡漠可以说是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悲哀。我们可以把民俗体育理解为: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

二、民俗体育进入大学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一)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文化是民族繁衍、传承、发展过程中各种人文教化和知识总结的积累,是民族的血脉。正是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将我们所有中国人和热爱中华民族的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见证了我们伟大民族的繁衍与发展。目前,我们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处于消亡的边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刻不容缓。民俗体育文化作为典型民族文化活动形式,有着灿烂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诸如,舞龙、赛龙舟、腰鼓、秧歌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是我们民族精神物化的象征。大力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繁衍生存、发展壮大的现实需要,所以在当前有必要大力宣传和推广民俗体育项目。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割断民族的精神命脉,要深入持久的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精髓,宣传和践行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涵养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源泉。民俗体育活动是我国开展最为广泛的体育项目,依托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最接地气的教育、建设方式。

(三)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依托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进行大学体育课程建设是立足我们传统文化和学生健身发展双重需要而进行的课程优化发展建设。是切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民俗体育项目课程化的实施

(一)民俗体育项目的甄别。我国地缘辽阔,民俗体育项目十分多样,因此,必须选择那些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体育项目进入课堂;另外,民俗体育项目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所以,不同地区选择的民俗体育项目也就各不相同。舞龙、腰鼓、龙舟等项目都是优质的大学体育课堂资源开发内容。

(二)任课教师的遴选。授课教师的数量和技能是制约民俗体育项目进入大学体育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就很少有民俗体育项目的内容,因此,在岗教师自然也就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目前,加强在岗教师的民俗体育项目再培训是促进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民俗体育项目进入高校课堂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同时要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以确保民俗体育项目课程规范化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多方面了解和认识我们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课程可以以多种形式开展,民俗体育项目学习、观赏、调研都是非常好的形式。

结束语:当前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增加民俗体育项目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民俗体育项目进入大学体育课堂时必须要做好民俗体育项目的甄别、任课教师的遴选、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评价等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若光,啜静,刘F航. 我国民俗体育现代化演进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10-15.

[2]张弘,苗苗.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0):92-95.

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小学 民俗体育 课程资源 开发 对策

一、前言

2010年10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新《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点。因此,民俗体育就成为课程资源研究的重点之一并凸显出来。笔者对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开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分析四川省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开展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体育的概念,学术界已有相关的研究,它是指一定的民众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所创造的,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使用,并融入和依附民众日常生活习惯如节日、礼仪等之中的一种具有集体性、模式化、类型性、继承性、传带性和非方言性、非正式性特征的体育活动事物。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定义为:在民间风俗或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综上,民俗体育含义应包括三个方面:民俗体育与民俗密不可分;民俗体育是由民众所创造和发展的;民俗体育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中的实验中学、通安中学、沙坝中学、黎溪中学等7所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况为研究对象,针对老师和学生分别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发放250份,回收总计205份,回收率为82%,其中有效问卷为186份,有效回收率为74.4%。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

四、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

1.体育教师对民俗体育的了解情况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对民俗体育很了解的体育教师只占5%,了解的占12.5%,而不了解的占62.5%。调查结果说明,四川省少数民族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大多数不了解民俗体育。

2.体育教师对开设民俗体育课程的态度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赞同开设民俗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师比例高达62.5%,说明大多数体育教师非常支持开展民俗体育课程。

3.影响学生参与民俗体育的因素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缺乏师资是导致学生无法参与民俗体育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缺少场地等硬件设施,说明四川省少数民族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投入不足。

4.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说明,四川省少数民族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较多问题,但民俗体育课程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应加大投入,积极开展。对调查情况的分析有以下几点:第一,作为体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四川省少数民族中小学大多数体育教师对民俗体育课程了解很少。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体育教师认知的缺位,是目前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第二,大多数体育教师非常支持开展民俗体育课程,他们认为民俗体育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认为民俗体育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并且也乐意向校方提出意见。这为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支持与保障。第三,学生参与民俗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入不足的限制,如师资的缺乏、场地等硬件的缺少,这反映了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对民俗体育的投入与学生的期望有着较大的差距。第四,民俗体育进入教改可行,意义重大。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点。少数民族学校体育中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符合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是落实新《标准》的重要途径。

五、对策与建议

针对四川省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强重视,加大投入,采取综合措施,将民俗体育课程作为教改重点予以推进。第一,要充分利用应有的课程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将民俗体育纳入到体育课程当中,使其能与田径、篮球等运动结合在一起发展。第二,各类师范院校对体育教师的培养要加入民俗体育课程,对未来体育教师进行民俗体育的灌输,培养善于发现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对于体育教师进行再教育,以利于对民俗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第三,体育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对民俗体育的兴趣,让学生能在体育课程中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对民俗体育的开发与人才培养,完善民俗体育开发的基础设施,并且组织专门的机构进行维护管理。

第4篇

关键词:民俗节日 传统体育 白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72―04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色彩,它是随着民族习俗、、文学及艺术的发展而传承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特征,同时还突显出不同民族所固有的与其他民族所不同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存在其民俗传统节日中,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与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相连,每逢传统的民族节日、宗教祭祀、庆祝丰收等仪式都要举行相应的传统体育活动和表演,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民俗文化和。

根据2000年中国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全国有白族1858063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105644人),其中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就占总人口的60%以上,是其主要聚居地区。白族的主要民俗节日有“绕三灵”、“三月街”、“耍海会”、“火把节”、“谢水节”,这些民俗有的源自古代的民俗,洋溢着浓重的生活气息;有的来自宗教,充满神秘色彩;有的源于重大历史事件,有纪念价值;有的出自对英雄的崇敬和缅怀,表达民族感情。因此,传统节日是白族民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白族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对云南大理白族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研究,揭示民俗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开展之间的关系和内涵,能够更好地对民俗节日和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进行保护和发展。

1 白族民俗 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

1.1“绕三灵”与传统体育活动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大理、洱源、宾川、巍山的白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成群结队地来到苍山洱海之间,参加狂欢节日“绕三灵”。白族“绕三灵”又称“绕山林”、“绕桑林”、“祈雨会”,意思是游逛山林或园林,“三灵”指的是“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相传“绕三灵”起源于南诏国。

在“绕三灵”过程中始终贯穿“霸王鞭舞”这项最具白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活动中女性使用霸王鞭,男性则用八角鼓,男女人数均为偶数。活动行进过程中,队形可随意变化,人们有时单个表演,有时男女对舞或集体表演,还有的人则边唱边舞。霸王鞭多用竹子做成,两端装有铜钱、铁片,棍上缠着红色和绿色布条,舞动时靠铜钱、铁片撞击发声,其声音圆润、清亮。活动时舞姿既柔和轻盈又刚劲有力,带有鲜明的节奏感,能表达欢快的情感。

在跳“霸王鞭舞”时,一般由两人以上进行表演,有时则多达几十到上百人,舞蹈中霸王鞭通过杵地脚踢的敲,以及擦击身体的肩、胸等部位发出响声;金钱鼓在舞中一般用掌击鼓,使其发出嘭嘭的声音,所以金钱鼓又称“手鼓”。在“霸王鞭舞”过程中,人们有时在行进中表演,有时在站立中表演,有时蹲下表演,常常以腰部的晃动形成一整套的奔跑、跳跃动作。表演中夹有屈膝和双方仰俯屈伸、辗转反侧,按各种规律在肩、胸、腿、脚上进行敲击,节奏鲜明而欢快,节拍由慢到快,形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2“三月街”与传统体育活动

“三月街”也称“观音街”,是白族的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化娱乐活动的盛会。在云南方言里“街”就是“集市”的意思。相传在南沼细奴逻时(公元649年-902年),观音于夏历三月十五日在今三月街的所在地传授佛经。明代的《白国因由》记载:“善男信女朔望会集,于三月十五日在榆城(即大理城)西搭篷礼拜方广经……年年三月十五日皆以蔬菜祭之,名日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观音街,即今三月街也。

赛马是“三月街”期间最吸引人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赛马会”为期4天,比赛形式分为速度赛马、走马和马术表演,近年来还增加了竞技性很强的男子跑马拔红旗和具有浓郁白族特色的阿鹏马上追金花等比赛。关于白族赛马在徐霞客“游大理三月街说”中记载:“余乃仍由西门西向一里半,入演武场,据结棚为市,环错纷纷,其北为马场,千骑交集,数人驰骑于中,更队以觇高下焉,……”。这表明大理白族赛马在很早以前就有较大规模的开展。

近年来,大理政府以“大理三月街赛马会”为品牌,邀请国内外马术高手参加,力求将“三月街”赛马办成闻名国内外的民族体育项目,使成为大理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为此,从2007年起大理州政府,在往年的基础上,邀请国内5个马术俱乐部和协会参加,在原来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箭、跑马拔红旗马术表演的基础上增设了混合组比赛项目,并开设了“马王”奖。2007年赛马活动吸引北京、新疆、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等12支马队,近百名骑手参数,比赛共进行了四天,每天都吸引了10万多各族人民和中外游客前来观看。

1.3“耍海会”与传统体育活动

“耍海会”又叫“捞尸会”,每年农历八月初八,大理洱海沿岸白族人民要在洱海东岸的洱海神祠(龙王庙)祭拜斩蟒英雄段赤诚。同时还会举办传统的“耍海”盛会。在“耍海会”中除举行“耍海”、“对歌”活动外,还要举办规模盛大的龙舟比赛。大理白族赛龙舟历史悠久,据史籍记载,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与崇奉龙神和本主崇拜有关,后来发展为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

龙舟赛一般以村为单位,在赛前参赛的各村都要在舷上画有黄龙、黑龙或青龙图来装饰龙船,龙船挂着用彩绸扎成的绣球花,船的四周插着各色彩旗,吊着响铃,十分漂亮。比赛时,在船中央设一敲锣手,船尾站舵手,其左右前方各站一吹锁呐、唱调子和摇柳枝的人,摇柳枝和敲锣者为船上指挥,他们装扮可爱,动作滑稽。龙舟赛场设在洱海东的水面上,随着一声炮响,指挥者发出号令,船桨同时击向水面。顿时,唢呐声、号子声、击水声,配合着桨的起落拍节,一艘艘龙船向海心飞驰而去,第一个绕过标,转回岸边用时最少者,就是当年的冠军。比赛分为男子赛、女子赛、男女混合赛等,所有比赛都是以划完规定距离用时长短来分胜负的,在比赛过程中对技术动作没有要求,只要在最短时间内全速通过终点就为胜利。

白族的龙舟赛在当地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耍海会”这一天白族人民为了祭祀“本主”,都会自发的来到洱海边,进行烧香、“耍海”和观看龙舟比赛,使得整个赛龙船场面,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1.4“火把节”与传统体育活动

“火把节”是白族古老的宗教祭祀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日当天,白族人民聚集在一起祭祖,通过竖火把、点火把、拜火把、打歌、耍火把等活动祈求早日生育、祛病消灾,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火把节”是白族人民自发组织的一种宗教祭祀活动,一般以村为单位开展,分为“大火把”和“小火把”。“火把节”作为一种白族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受到白族人民的高度重视,经久不衰。

白族人民在“火把节”这一天都要“打歌”,一般以村为单位,活动的人多场面大,往往整村都参与。“打歌”时一般参加人数不等,场面一般围成圈形,中间有火把,人们手牵手,脚步有进有退,身子左右摆动,在器乐伴奏下载歌载舞,场面振奋人心。白族人认为,通过举办“打歌”活动能祛病消灾、能保子嗣繁荣、家业兴旺。同时,“耍火把”是白族火把节中一种特殊的娱乐祭祀活动。“小火把”是把松树劈开很多裂口后,在劈开的裂口处插上松明,然后将其晒干即可。“小火把”一般长两米左右,直径约十厘米,重约三到五千克。“火把节”这天,人们会手持“小火把”在田间、旷野、自家院子里奔跑玩耍,一般由“照穗”、绕火把、跳火把等活动组成,一直以来“耍火把”在白族火把节中都有广泛的开展。

1.5“谢水节”与传统体育活动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白族人民都要举行“谢水节”。“谢水节”又叫“送龙船”,节日这天白族人民要举行传统的祭龙王、送龙船、舞龙等活动。“谢水节”其实是白族人民一种传统的祭祀水神仪式,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舞龙是“谢水节”中最重要的传统体育活动,白族舞龙又叫“耍龙”,顾名思义就是娱乐玩耍的意思,它是白族一种传统的祭祀仪式,现在春节和各种喜庆节日中也会举行舞龙,而以“谢水节”求雨仪式中的舞龙最为隆重,规模也最大。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也是一个十分喜欢水的民族,在大理白族聚集地区都有“家家门前有流水”的习俗,白族人民认为“龙是水的化身”,龙主管着雨水的多少,所以舞龙在“谢水节”这个以求雨为主要目的节日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白族的舞龙在锣鼓的器乐声中进行,伴随着锣鼓的节奏,人们不停的奔跑跳跃,把手中的龙舞得活灵活现,白族舞龙时的动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其中有很多如“龙翻身”、“双龙戏珠”、“龙戏水”、“龙上天”、“盘龙入海”等动作,但主要还是以龙的“翻腾”动作为主。人们认为龙在天上行雨时都是在不停翻云覆雨的,所以人们舞龙时就多以龙的翻腾动作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在“谢水节”中,我们看到在送龙船的过程中人们的舞龙动作多以“双龙戏珠”、“龙戏水”等娱乐性的舞龙动作为主,目的是为了取悦龙王使龙王能给人们兴雨。这也是白族人民把舞龙叫做“耍龙”的缘故。而在送完龙船之后人们舞龙回村时则大多以龙的“翻腾”动作为主,意思是通过人们的祭祀之后龙已经开始给人们降雨了。

2 传统体育在民俗节日中的内涵

2.1蕴含严肃的宗教性

民族体育文化以一种依附的、不独立的状态存在于宗教活动、生产劳动等社会活动之中,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也不能够明显地呈现出来,而是依赖其他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如祭祀、娱神中的舞蹈和竞赛活动,没有宗教文化显然就失去了文化存在的载体和基础。白族民俗节日中的传统体育与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从这些传统体育的起源来看,它们大都起源于宗教祭祀仪式,并体现出严肃的宗教特性。

首先,体现了“本主崇拜”。本主是白族“本境福主”的简称,白族认为本主是村社的保护神。大理白族很多人都信仰本主,每个白族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神和本主庙。“本主”是白族传说中各朝代的民族英雄人物和对国家对人民的有功之臣,白族人民为纪念其丰功伟绩而尊奉他们为“本主”。如“绕三灵”中的金奎寺,供奉斩蟒英雄段赤城,圣源寺供奉“爱民皇帝”段宗榜。人们认为这些“本主”能保佑风调雨顺,所以白族人民通过在“绕三灵”中开展“霸王鞭舞”,来“娱神”祭祀,以祈求“本主”赐予全村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表达了白族人民对“本主”有极高的崇拜之情。

其次,体现了“图腾崇拜”。大理白族地区主要是以龙为对象的图腾崇拜,《九隆神话》是云南最古老的关于龙的神话之一,也是现知云南古老神话最早见于文献记录者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在很早以前就认为自己是龙的后代,一直以来就以龙作为自己的图腾崇拜。我们在白族民居中很容易发现,每户白族人民的屋顶及房檐上都各雕有一条龙,大多数人家的照壁上都会雕龙刻凤,还有在每年一度的大理“耍海会”中白族人民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以祭祀洱海的龙王,这些现象都表明了白族人民以龙为图腾的崇拜。

最后,体现了“自然崇拜”。白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在远古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先民与自然界的抗争能力十分有限,各种自然灾害、瘟疫、疾病等给白族先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人们无力控制和应对这些自然现象,于是就将这些现象归咎于自然的神秘力量,从而产生了崇拜自然的观念。在白族的火把节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白族人民通过在“大火把”中举行“打歌”活动来祈求生育;在“小火把”中通过“耍火把”活动来祈求祛病消灾、人畜平安;通过用火把“照穗”来驱赶虫害,以祈求来年的粮食丰收,这些现象都表明了白族人民强烈的火崇拜意识。

同时,大理白族民居的特点是“家家门前有流水”,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对水的喜爱之情。从白族“谢水节”中舞龙运动的开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对水有极高的崇拜之情,可以认为白族龙文化是白族水文化的另一种展现。

2.2具有独特的民俗性

民间体育从来没有独立存在过,总是和军事、农作、生活密切相连,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依靠民间赛会和节令活动得以开展,依附民俗习惯得以沿袭,民俗促进了民间体育的深化和发展,民间体育丰富了民俗的内容。

白族民俗节日中所进行的传统体育活动各不相同,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也只会在相应的民俗节日中举行。如赛马活动只会在“三月街”中开展而不会在其他民俗节日中举行;赛龙舟也只会在“耍海会”中举行。白族的“打歌”、“耍火把”等活动也只会在“火把节”中举行。不同的传统体育活动依附于固定的民俗节日,是民俗节日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各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保留至今的各种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是各民族群众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和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体现着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独特的民俗性和稳定的指向性。

2.3具备很强的传承性

各民族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世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并将继续流传下去,而民俗节日中的重要活动内容和核心的价值体系同样会随着民俗节日得到传承。虽然部分民俗节日和内容受到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出现弱化现象,但一些民俗节日被弱化的同时,其重要的民俗节日必将会得到加强,如我国最大的民俗节日――春节和春节所包含核心价值观将会继续传承下去。

“绕三灵”、“三月街”、“耍海会”、“火把节”、“谢水节”等民俗节日是白族群众非常重要的节日,这些民俗节日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白族群众文化生活和精神寄托的载体而传承至今,而这些民俗节日中的活动内容是白族群众亲历其中的手段和行为方式,通过这些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方式和手段,使民俗节日的内容得到丰富和加强,使参与其中的群众感到神秘和神圣,通过这种固化的活动方式,让民俗节日的内涵显得更加稳定和深邃。“霸王鞭舞”、“赛马”、“龙舟赛”、“打歌”、“舞龙”等这些体育活动,都是源自于白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并逐步成为各民俗节日固化的活动方式,随民俗节日被不断的传承,成为体现民俗节日特点和内涵的主要方式。

2.4体现强烈的娱乐性

有史料记载,民族娱乐先于民族体育而存在,从白族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可以看出,白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在原始的祭祀活动中这种娱乐性体现在“娱神”上,就是通过传统体育活动使白族人民所崇拜的“本主”开心,白族人民认为通过这样的娱乐活动,“本主”才会保佑他们、才会给他们赐福,就因为这样的目的所以形成了白族传统体育特有的娱乐性。

而如今白族传统体育所表达的娱乐性则更多的为“自娱”与“娱人”。从白族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绕三灵”中的“霸王鞭舞”、“火把节”中的“打歌”,“谢水节”中的“舞龙”等这些传统体育活动都带有明显的娱乐性,不管是参加者还是观众都会被活动浓浓的娱乐气氛所感染。人们用自己身体的运动方式表达出内心的激情,从而达到娱乐消遣的目的。由此可见,民俗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在民俗节日中看到的这些技巧性和艺术性相互交织,具有很强娱乐意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

3 结语

第5篇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本文基于竞技体育教育盛行的现状,立足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教育中缺失的现实,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强身健体和素质培养作用。除此之外,发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也顺应了我国教学师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民族众多的现实,据此,作者提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要立足现在、面向社会、着眼未来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素质教育 传统文化 教学改革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尽沧桑,经久不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即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具有体育性、民族性、传统性三个特征。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重视竞技体育,忽视传统民族体育的缺陷日益明显。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多样化、灵活化,有利于学校教学素质的提高。

一、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重视竞技体育,忽视传统民族体育的现实。毫无疑问,从20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劳卫制体育到20世纪80年代引进日美国家的快乐体育模式,我国的体育教育取得了很显著的进步。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存在着重视竞技体育,忽视传统民族体育的缺陷。很多学校仅仅把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增强学生体质、素质和教学的技术、方法等方面,很少有学校真正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很少有学校真正做到竞技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

轻视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文化没很好普及。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校体育教育中是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与我国惩恶扬善、除强扶弱、尊师重教、孝悌为先、救厄济困等传统文化价值观不想符合。而由于教学体系中轻视民族传统体育,谦和忍让、立身正直、见义勇为、尊师重教等与国人民族情感相吻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而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都是在借鉴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文化并走向世界。

竞技体育的标准较高,部分学生失去对体育的热情。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足球篮球等竞技运动项目对于学生自身的体能和技巧要求过高,而广大学生由于自身对体育的兴趣、身体素质、基本体育技巧等方面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很多学生部分对竞技体育的热情度不高,失去了体育课本身具有的生动活泼,身心愉悦的特点。

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适合我国学校素质教育现状

(一)民族传统体育适应了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差别大。由于教育经费和体育设备等方面的欠缺,西方竞技体育如田径、体操、球类等很难在边远地区得到普及。而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资金投入小、简单易学、易于开展。学校体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由于简单易学、简单易教和简单易赛等特点,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开展具有可行性,减少经费投入,而且在对学生的强身健体、高尚娱乐、素质教育等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为此,因地制宜,选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与现代竞技体育教学内容兼容互补,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同步发展。

(二)民族传统体育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

首先,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文化内容丰富。民族传统体育比如抢花炮、打格螺、扳手腕、踩高跷、跳龙门、舞龙耍狮体现了各民族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种类众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满足各民族的需求。其次,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形成民族凝聚力。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各民族不同传统体育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使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能得到较好的传播。最后,民族传统体育可以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提高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三)民族传统体育符合我国现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要求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民族传统体育可以结合当地的课程资源、本校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多种教学资源,综合利用地方特色,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以民族体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发挥体育在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等方面的不可代替作用。

三、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素质教育推动的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民族传统体育的民俗性、娱乐性、竞技性等特点使学生在愉快反复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成功、失败、努力、汗水的体验,形成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践活动,比如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学生在相互较量、切磋武艺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价值观,学生不仅能达到生理和心理满足,实现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还能对民族文化心理产生认同作用,起到文化传承和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最后,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现代学生大多出自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很多学生家庭的溺爱形成了贪图安逸、意志力不强、心理素质较差的特点,我们要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去激励学生坚持不懈,勇于迎接挑战,提高学生的思想人文素质,促进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立足社会。

(二)民族传统体育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使学生直接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体能的健康发展。身体素质是人的体力、经力、耐力、毅力等的综合表现,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抢花炮、打格螺、摔跤、踩高跷等,以其特有的民俗性、娱乐性、竞技性,使学生积极快乐的参与体育锻炼。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以兴趣为导向,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易于推广,不受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的影响,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另外,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现代竞技体育由于教学场所、体育设备的限制无法实施。而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多样、对场所和体育设备的要求较低,可以真正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

(三)民族传统体育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对内,民族传统体育能使学生在锻炼各民族体育的同时,增强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较好的民族特色,能够很好的体现或地域特色的多民族文化,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能更多地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不同民族文化。对外,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促使各国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正是在借鉴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文化并走向世界。

四、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建议

首先,要改变以往体育教育只重视西方竞技体育,轻视民族传统体育的观念。教育观念是教育政策得以实施并发扬光大的根本,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在传统体育项目上的知道,培养起学生对毽球、跳绳、跳皮筋、秧歌舞、拔河等传统项目的兴趣,只有这样,民族传统体育才能在现阶段学校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改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目前,由于各学校的老师多是学习篮球、排球、游泳等西方竞技体育出身,自身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缺失,导致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师资力量薄弱。相关部门应该实施相关政策,如招聘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为在职体育教师定期提供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培训等方法来调整师资队伍。

最后,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各民族地区的特点,编写出全面的、实用性强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将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融合起来,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自身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教学。同时,编写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不仅对教师的授课形成指导,也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李江平.民族传统体育与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3).

[2] 李国冰.论民族传统体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功能[J].中国电力教育.2008(4).

[3] 任琳.成都市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探讨[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8(6).

第6篇

【关键词】傩舞;舞蹈动作;体态;民俗;关系

傩从中国有文字始就得到了记载,是中国古代驱鬼逐疫的最原始仪式,被认为是中国舞蹈的“活化石”以及中国戏曲的源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傩文化具有世界性影响。

傩舞,也称 “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起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以后逐渐发展成原始巫教中的一种仪式,后来演变成有固定目的、内容的节令祭仪。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至今,主要以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遗存较多。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江西傩舞风格古老稚拙、粗犷豪放,具有原生形态特质,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及史料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傩舞是一种手舞足蹈的原始舞蹈形态,其姿势造型、动作规律都与民俗息息相关,它包容历史、民俗、民艺的纷繁复杂内容,蕴含着原生态文化价值,有其独特的观赏审美可视性。尽管现今的人们基本已经不再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以驱鬼逐疫为宗旨的傩戏,却仍依附在民俗中滋生和蔓延着,而且发展成一支颇有艺术和文化深度的傩文化。

目前对傩舞的研究成果数量极为有限,重复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内容较单一,研究思路比较狭窄。因此,有必要对傩舞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傩舞的舞蹈动作体态与民俗的关系做以粗浅研究和探讨。

一、傩舞的风格特点

由于傩舞流传地区不同,其表演风格也各异,既有场面变化复杂,动作幅度较小,表演细致严谨,生活气息浓厚,动作古朴庄重,飘逸洒脱,戏剧结构程式较浓,舞姿优美动人的“文傩”流派;又有动作激烈遒劲,粗犷豪放,气势威严,气势威武磅礴,情绪奔放开朗,节奏势热烈明快,动作刚劲有力的“武傩“流派。

傩舞按照表演人数可分为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和小舞剧。傩舞的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大多取材神话传说及历史典故,如表现驱鬼逐疫的《开山》、《钟魁》;表现演义传奇人物的《双伯郎》、《关公祭刀》;展现织耕文化的《獭捉鲤鱼精》;表现崇拜神曼的《雷公》、《纸钱》、《跳凳》;祈求吉祥平安的《财神》、《魁星》、《猪嘴》、《鸡嘴》;也有取材于民间传说的《孟姜女送寒衣》、《鲍三娘与花关索》;表现神话故事的《哪吒》、《过流沙河》、《关公》等。以表现神灵崇拜、祖先崇拜为内容的傩舞.动作粗犷剽悍、古朴道劲,既具有阳刚之美,又富于浪漫色彩,表现出原始、天真、拙朴的宗教情感、观念和理想,以“近戏乎,非真戏也”为主要特征。

傩舞的显著特点是戴面具而舞。傩面具是傩事驱赶巫术和假面模拟巫术的产物。现今我国民间还保存了近百个优秀传统节目和2000多个傩面具。假面信仰源于头颅崇拜,先民们认为人死后灵魂应存留在头颅里,而人类敬奉神灵,必须有个看得见的对象。因此傩舞表演过程中舞者佩戴的面具形似神面的特点直接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感,同时加上舞者借助乐器和环境衬托,更便于进入拟神的状态,舞者在傩舞中就成了神的化身。

二、傩舞的舞蹈动作体态分析

傩舞在实际生活中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效。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是由主角4人进行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身披兽皮,手执长戈盾牌,口中时时发出“傩傩”的叫声。另一种是由12人组成,每人都是涂红面颊画皮,手执(下转第136页)几尺长麻鞭,甩麻鞭发出声响,并高呼能制服恶鬼、猛兽的天神的名字,在音乐伴奏下群舞群乐。

傩舞的孕育形成及发展的全过程,一直与祭祀活动紧密联系,是祭祀活动的主要成分。舞者或头戴法帽风冠、身穿八副罗裙,或手持铜铃,边摇边舞边念咒语,并口吹牛角,敲锣打鼓,造成一种神秘的巫术氛围。舞蹈中的喂马、逗马、上马、跨马、奔马、下马,动作形象逼真。对先民的生活、劳作情况作直观的拟态反映,同时也能拟化出各种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形态。如《扮仙凤娘》,表演者头戴彩色面具,头包头帕,两鬓处各插着一面小白旗,身着七彩盛装,脚穿绣花鞋,持白、黄或绿色仙凤旗两面,通过模拟洗脸、梳头、洗脚、挖耳、穿衣服、洗澡、围围裙、扣扣子、烧火、做饭等一系列夸张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女性的日常生活,极富生活情趣;另如《开路郎君舞》,表演者头上包着青丝帕,身穿朴素的生活装,脚穿草鞋,手持大刀、长棍、扫帚或锄头等道具,在打击乐伴奏声中,模拟做除草、挖土、扫路等动作。舞者表演时动作刚劲,充分表现了当年祖先为了道路畅通,不辞辛劳修筑道路的精神。

傩舞拟态语言的表意功能还体现在模拟动植物生命形态上。如《接龙舞》,有龙翻身、龙穿花、跳龙门、龙抢宝等动作,形象生动地模仿了龙的形态特征和具有代表性的肢体语言,从而表达了人们的传统情感和心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摆手舞》通过对雄鹰动态的模仿,表达了他们渴望展翅飞翔的美好愿望;而《跳丧舞》中的八字步弯腰、弓背、曲膝的舞姿,则是模拟白虎的姿态,而猛虎下山、虎洗脸、虎抱头、滚身子等舞蹈动作,亦是源于虎的各种动作,直观地表达了人们对虎的敬畏与崇拜之意。《迁徙舞》,舞者手持砍牛刀、柴刀、镰刀、鱼鳞刀等舞蹈,生动地再现了祖先在西迁过程中披荆斩棘、勇战恶势力、采集狩猎及欢庆胜利的情景。其动律特征是上身前倾,甩同边手,顺拐,以胯为动力点,用头、肩、手、腰、脚的扭、甩、转、踹、蹬等构成对比强烈的动作组合,是先民迁徙山区长期生活的最本质反映。舞蹈动作折折扣扣,层次分明,内容贯通,结构严谨,舞姿惊险而优美,有上梯倒三转、倒爬杆、过天桥、滚山珠、三角倒立、蚯蚓滚沙等高难度动作,叙述了战争及迁徙的史实。

从上述具体的舞蹈中都可以体现出,在湘西地区,人们将自身的模仿能力充分展现在傩舞意识中,通过其人体动作语言直接模仿出大脑意识中所支配的动作或形象特征,从而展现出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三、傩舞与民俗的有机整合

民俗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象征。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着急速变革,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日益尖锐,民俗文化既要继承传统的,又必须面对现实。优良的民俗事象和民俗传统,尤其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些好的礼俗和道德规范,对群体、乃至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整合和促进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加强,傩舞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民俗生态依托渐失,艺人队伍后继乏人,傩班渐减。有鉴于此,急需加以保护扶持。傩文化在各地的传流过程中,也因人文地理、生态环境以及民族信仰等差异而体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湘西的傩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民风以及少数民族艺术形式相融合,逐渐发展成独具特色的湘西傩舞。因此,傩舞便成了当地精神文化的载体,表达了湘西少数民族强大的生命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也必然会随之发展变化。江西南丰各地至今留存着20余座傩神庙,充实了傩文化的内涵,其中始建于明代的三溪乡石邮村傩神庙名扬天下,神庙的楹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令人叹为观止。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稳定模式,体现着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的积淀。民俗文化属于民间约定俗成,具有很强的遵从性和规定性,进而外化为一种规定的行为规范,给人以某种思想上制约,有人称之为“不成文的习惯法”。从此意义上看,民俗文化对社会具有一种整合、凝聚与规范功能,可以是社会有效排除干扰,保护文化特色,产生重要的社会控制作用。据有关民俗专家调查,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村民们能和睦相处,就是因为有村民们仍默认和遵守的习惯法、道德规范和民间信仰。这些道德规范和民间信仰,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小至村寨、大至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的加强,起着积极的整合与促进作用。

总之,傩舞研究,对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傩舞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丰富和发展舞蹈学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使之日趋合理完善。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有机融入傩舞的舞蹈动作体态当中,充分展示中国傩文化的风采,扩大国际间的文化合作与交流,有效地推动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作,为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扩大影响,以期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因此,挖掘傩文化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利用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对促进人类文化资源的共享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曲六乙、陈达新主编,傩苑,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01).

[2]刘凤芝,戴着面具起舞--中国傩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0).

[3]段宝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01).

[4]刘永红,开发江西傩舞课程资源的意义.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5]刘永红,论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02).

第7篇

收稿日期:2013-1

>> 大众传播对女性农民工的影响 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素养的提升 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与公众科学素养 论农民工法律素养的提升 人际传播路径下的大众传播新模式 大众传媒与农民工的关系研究 谈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新媒介素养 论大众传播背景下的编辑素养 基于GERT网络模型的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演进路径研究 大众传播的偏向 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 利用大众媒介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形势下廊坊市农民科学素养提升研究 基于科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材研究 基于PISA框架下的科学素养试题研究 基于企业理论的“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 基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金融服务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基于劳务派遣的农民工就业模式研究 基于财政角度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白南生,李靖.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8):2-10.

[3]周大平.培训农民工:职业教育服务空间的新拓展[J]. 教育,2006(1):40-43.

[4]陈兴荣.缓解“用工荒”教育培训是根本[J]. 新农村,2011(2):51-53.

[5]方学军.互联网对于农民工精神文化家园的影响调查研究[J]. 南方论刊,2011(4):54-56.

[6]王兰柱.中国电视收视年鉴 2010[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7]李国新.让农民工享受文化发展成果[N]. 人民日报, 2011-10-20(24).

[8]江苏省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报告[EB/OL]. ( 2011-02-11) [2012-02-25]..

[9]张雅利.农民工媒介接触状况及评议――以兰州地区为调查分析单位[J]. 东南传播,2008(4):114-116.

[10]来英.提升农民工科学素养的大众传播对策研究――以电视媒体为例[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11]夏耘海.北京建筑业农民工的媒介使用[D].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12]曾永青.报纸不会消失,但再造时代已经来临[N]. 中华读书报,2013-6-12(6).

Improving migrant workers’ scientific literacy by using mass communication

YANG Qin1, LIU Bing1,2

(1.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2.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 R. China)

第8篇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农民来完成。高素质不仅指技能专业素质等方面,也包含了身体素质,其也是所有素质中的基本。本文主要通过对农民身体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突出农村推广体育保健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从而探讨在农村推广体育保健的措施,有效的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

体育保健;推广;农民;身体素质

在我国社会人口中,农民是数量最多的群体,同时农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如何将会对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人的素质则主要包括了身体素质、思想素质以及文化素质等,身体素质则是这几种素质中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当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去开展和从事各项生产活动。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情况下,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下降非常厉害,在这种情况,积极的在农村推广体育保健活动,则是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的一项有效措施。

1 在农村推广体育保健以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如果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不高,就会对农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农民群众身体素质不好,就没有办法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我国农村现阶段还有很多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家庭,并不是因为没有生产资料或者没有耕地,而是因为家里的劳动力身体素质不行,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次,农民身体素质不好,还可能会降低家庭收入,这样就不能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如果农民长期患病,就更不能为家庭创造收入。虽然现在农村已经有了医疗保险,但是还是存在一人生病,全家贫困的情况。最后,高素质农民不只从事农业活动,还可以去从事其他事业。不管从事某种工作都会以身体素质作为基础,如果农民群众身体素质不好,就可能没有办法从事某些工作。因此,在农村推广体育保健,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农民群众具有良好身体素质时,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减少生病的几率以及从事其他事业增加家庭的收入。

2 我国农民身体素质的发展现状

2.1 常见病发病率高

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市场化的改革以后,我国农民的常见病发病率开始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之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传统疾病也开始出现重复发病的情况。比如肺结核、痢疾等;肿瘤、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这些和人们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的上升;农村职业病以及艾滋病等一些新的病害也开始出现。

2.2 流行病发病率有所回升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政府部门加强对流行病的重视,使得一些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降低了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市场化以来,这些流行病的发病率有所回升。

2.3 农村体育健身设施缺乏

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体育健身也不重视,对于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各级政府部门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的体育健身设施还比较缺乏,让农民在闲暇之余没有锻炼的机会,对农民群众身体素质的提高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

2.4 农民身体素质下降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逐渐得到了改善,但是农民的身体素质却在不断的下降。主要原因是现代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的空余时间变得更多,但是在空余时间里没有去重视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休闲娱乐,这样就会让农民的身体素质严重的下降。

3 如何在农村推广体育保健以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3.1 加强农村体育保健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情况会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如果农民的居住环境比较良好就能够为提高农民身体素质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要加大农村体育保健基础设施的建设,设置独立的管理部门,让政府部门的引导、示范以及调控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逐步完善农村的体育保健基础设施。

3.2 积极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增强农民体质

农村体育活动就是以农民为主要的参与主体,在农村开展,为了增加农民体质,丰富农民的社会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群众性的体育活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农民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在闲暇之余通过积极的开展农村体育活动,能够让农民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增强。

3.3 健全农村体协组织机构

我国农村现在基本上都存在设施落后、居住不集中以及体育保健场地不足等各种不利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来进行有效协调,那农村体育保健也就不能有效开展。所以在农村推广体育保健时要有健全的农村体协组织机构,在组织机构的带动和组织下才会有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体育保健活动中。

3.4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健身意识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要加强宣传工作,这样才能够让农民的健身意识得到有效提高,在宣传农村体育保健工作时,应该要尽量联系和配合新闻媒体,当有节庆日活动、农村体育会议以及大型赛事时就可以和新闻媒体及时沟通,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宣传工作,来对体育保健活动进行报道,这样才能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让农村体育保健的影响力扩大,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健身意识。

3.5 增加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民的体育保健设施

在农村中建立的体育保健设施比较的匮乏,主要是因为资金投入不足。要加大设施的建立,就需要增加资金投入。目前,在设施建设中是由村委会提供的小部分资金,要增加资金投入,就需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以增强设施的建设,如可以通过各种体育协会、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意愿进行赞助投资。

3.6 改善条件吸纳或培养从事农民体育保健的专业人员

在农村推广体育保健时,目前还没有专门从事农民体育保健工作的人员。后期,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和组织,培养从事农民体育保健的专业人员,这样才能保证农民体育保健活动顺利的开展。

3.7 加大在农村推广体育保健活动的力度提高农民身体素质来提高生产力

在农村加强推广体育保健活动的力度,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让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提高,提高生产力,从而让农业生产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应该要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到推广体育保健对农民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为加大推广体育保健活动的力度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各级政府部门也应该要认真把各项工作落实,解决实际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物力和人力上去支持推广工作。再次,各个相关组织部门应该要团结一心,让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能够充分调动出来,如群众积极性,领导积极性等,这样推广活动才能更好的开展。故而,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不断加大在农村推广体育保健活动的力度,让农民身体素质提高,最终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4 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有效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农民群众良好的身体素质来作为保障。在农村推广体育保健活动,可以让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9篇

引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起源国和传播中心。中国茶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丰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也随之复兴,茶马古道等传统文化的复兴进一步推动了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近年来逐步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的民宿也在改进和升级,民宿主们对民宿的设计往往需要一段长时间的酝酿,赋予其能够令人感同身受的文化内涵或者说情怀。然而,环境影响人,学会通过研究顾客对环境的感受能更好地对民宿做出设计。因此,本文将探析环境心理和定向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俗设计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

(一)环境心理和定向

定向是一个人进入到某一个环境时的第一行为需要。定向包含了地点定向问题(如“我在哪里?”)和功能定向问题(如“我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两个问题。当顾客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时,顾客可以利用空间线索和以往的经验获来确定他们在哪里,他们将要去哪里,以及他们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如果陌生环境里不存在空间线索或者无法利用先前的经验,会导致定向力障碍,顾客有可能产生紧张、焦虑和无助等消极情绪。RichardE.Wener认为服务环境中的定向力障碍可以通过合并以下各项的设施设计来减弱:先前经验、设计的易读性和定向帮助。

通过规划设施,特许的服务已经有效的消除了定向力障碍带来的焦虑,,所以,顾客确切的知道该做什么。而在设施设计的帮助下,定向也能使顾客穿越空间进行观察,如银行宾馆布局常采用在入口处设置中厅的形式,使整个空间可以一眼被看到并表达出它的概念,这种布局也易于让顾客通过观察他人的活动以获得行为方面的线索。

(二)茶文化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拥有4000年的发展历史,根据加工手法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白茶、黑茶、清茶和黄茶六大类。我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以茶为载体传播不同相关文化。其既是一种上层文化,又是多民族、多层次的大众文化,是各阶层、各职业以及国家的文化纽带。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不仅仅用于冲泡引用,在综合利用茶资源以及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也逐步深入。

(三)民宿及其发展现状

《浙江省民宿管理办法》首次给民宿一个定义:民宿是指经营者利用农村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旅游经营方式,为游客体验乡村生活提供餐饮住宿的接待场所。定义中强调“农村”和“乡村”,也许指出了与主题酒店等其他类型的酒店的不同之处。笔者认为茶文化元素可以与民宿结合,一是因为民宿多在自然环境、生物资源、景观等原生态条件较好的地方,再者民宿更有“情怀”的存在,二是因为茶文化并不是遥远的事物,只是被现代人遗忘了一段时间,茶文化的传承更多地需要依靠茶园、茶山或原汁原味的东西,那么这样一来,“情怀”和原汁原味是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

不可否认,相比传统酒店的标准化服务和装饰,民宿里有情怀的宿主和个性的装饰颇具吸引力。然而,颇具情怀的民宿屡屡亏损甚至倒闭。情怀体现的前提必须是住宿和休息那功能能够得到预约和满足。所以,在目前阶段,相比情怀的温暖,外观和空间的设计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更能影响消费者决策。

二、环境心理和定向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设计的影响分析

定向是人到陌生环境的第一行为需要,因此,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更应该注重设施设计,以下从设计定位、功能空间设计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其影响。

(一)设计定位

正如陆羽所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优秀茶树种多集中于我国的南方,民宿以“茶文化”为主题,应该将市场和资源结合,综合分析民宿的区位因素以及周边环境特征,赋予不同的茶文化内涵。比如安溪因铁观音而闻名,可将主题细分为铁观音文化,融合铁观音的发展历史、茶叶加工、茶的种植采摘和茶艺等方面的特色内容。另外,民宿主应该对某种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懂茶爱茶,才能将茶文化的内涵更好地表现在民宿中。

(二)功能空间

在功能空间上主要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公共空间、观赏空间、餐饮空间和住宿空间。以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主题为例,民宿的公共空间相对较小,走廊或阁楼等可以作为铁观音茶文化的展示区域和装饰元素米恶化空间。观赏空间可用于茶艺表演及器乐等演出。餐饮空间可以作为体验茶文化的区域,设置茶艺教学区域,让顾客亲身学习茶艺技术和泡茶方法,还有制茶品茶区域,提供DIY茶点,让歌顾客亲身感受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兰花香”。至于民宿的住宿空间,同样小规模但可以很精致。房间可以很小,10平米左右,但是要有自己独立的门和观景阳台。

三、基于环境心理和定向的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设计研究

环境心理和定向是人的第一行为需要,环境心理和定向对以茶文化主题的民宿设计风格影响不大,主要是在细节方面影响较多,在设计时要对目标市场的这个需要进行调研,了解目标市场在环境心理和定向的习惯要求期望,从而对民宿的设计进行调整。在参考其它文献资料以及实際体验后,总结该民宿设计应遵循的设计理念,并且从区位和功能空间两个方面分析环境心理和定向在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实际中的应用。

(一)设计理念

1.简约自然:对旅客而言,民宿应该是一个能使旅客放松身心,摆脱城市喧嚣、事业压力和信息繁冗,达到旅游度假的目的的地方。不需要太多传统酒店豪华的装饰,正如茶汤的本质就是水,清澈自然。

2.人性化:比起民宿主的情怀更重要的可能是细节,周到的室内细节更能体现民宿主的用心和民宿的人性化。民宿主会考虑到各种各样的需求,考虑到客人的饮食,在房间的桌子上,民宿主人可以备上一套茶具和茶叶(茶叶根据客人喜好和健康状况赠予),自制的茶点和果脯;考虑到客人需要存储物品,民宿里会有专用的带密码的储物箱,箱子设计感十足,与茶有关,如果客人要也可以作为卖品,出售给客人。

3.本土化:前文中提到民宿的区位选择必须有市场和自然资源,民宿的设施和传播的文化也该符合所在地的特征。假设要在安溪建立一家以“铁观音茶文化”為主题的民宿(据笔者调查,目前为止安溪并没有一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民宿设计要体现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具体到实践中应该落实到每个特定的区域。比如一个茶叶包,一个门把手、一个指示牌、一个垃圾桶、一副餐具,都可能成为文化的符号。安溪铁观音的品牌是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在用文化符号抽象地描述铁观音时,应该归纳成系统的文化符号,用一套自成体系的文化符号或艺术概念对细节进行包装,会显得相对和谐。

(二)环境心理和定向在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1.区位:据研究环境心理学的专家们,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自然人对于周围环境的基本态度共同决定了人们对于环境的认知。休闲作为见证社会变化的一个载体和象征,已经突出成为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形式,因此城市人群会倾向于选择近郊民宿躲避生活压力。这就要求民宿多依托于自然人文价值较高的风景名胜区,尤其是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福建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安徽有黄山毛峰,浙江有西湖龙井,这些优质茶叶品种的产地周围必定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

2.功能空间:赋予茶文化内涵的民宿,既要保持传统,又要可持续发展。满足游客对于地域传统文化的渴望,又不使当地居民产生排斥,传承民宿地域文化,并对紫色和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因为该主题的民宿更多地需要依山傍水,处于乡村之间,所以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最终村庄已经形成的建筑、街道的脉络,在不影响拆迁重建、不毁坏农田和森林的情况下,建设本土化的民宿。总而言之,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建筑外形和空间设计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需求,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