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41:24
导语:在银行风险案例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国际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发展研究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第三方物流消解信息不对称研究
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现象剖析
短期博弈策略下的利益不对称: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障碍分析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变异:东营案例
产成品抵押贷款的案例剖析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莱芜案例
试论建设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问题
浅析客户身份识别与客户尽职调查
总分行体制下的分行经济增加值运用
信贷结构优化与提升商业银行信贷能力探析
试析国际转口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的识别误区
中国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影响的分解——基于VAR模型的分析
科技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农村金融创新中的多重委托结构问题研究——基于耕地抵押贷款模式的考察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研究
浅析内部审计在央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大国模型下的货币政策博弈
中国经济中的非正式信贷市场:制度分析
利益相关者社会观与商业银行价值提升探讨
金字塔股权结构与控股股东行为研究述评
基于集群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问题研究
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南京的证据
山东省金融深度和金融宽度实证分析
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诸城金融服务站
“积成电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案例剖析
大学生村官帮扶工程:临沂案例
金岭矿业重组华光陶瓷案例分析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理论发展与实践演进
区域差异呼唤差别化金融政策
全面改善农村支付环境:金融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建设目标与实现路径
对我国农村支付环境的透视
农业银行在农村支付体系的目标市场与策略
上市公司公告时间的选择对公告信息含量的影响——基于2001-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年报公告的事件研究
股指期货的市场稳定作用及其现实意义
银行卡风险不容忽视
2008青岛国际金融博览会掠影
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
货币危机与汇率制度关系研究
金融效率研究评述
我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经验研究——基于1978-2007年数据
论信贷配给现象的货币政策含义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冲击——基于我国利率、房价和股价互动关系的经验研究
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政策应对
操作风险管理体制:框架与建构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的委托理论解释
经济下行惯性犹存 通胀压力有所缓解——2008年3季度山东省企业家、银行家和城镇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报告
金融辐射力与金融中心层级实证研究
商业银行网点评价与整合研究
全球统一技术支持系统在跨国银行中的应用
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冲击的实证研究
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流动性研究
我国保险混业禁制变迁与保险系金融控股公司萌动探析
以农户金融合作为基础构建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中小银行 操作风险 内部控制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陆续有一大批中小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先后成立。中小商业银行在推动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很大的风险。
一、操作风险定义和分类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分为三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自商业银行诞生以来风险就伴随其左右,并时时刻刻存在于商业银行的运行过程中,直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才首次提出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立了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为核心的风险资本计算和监管框架。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及成因分析
(一)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2004 年中行湖州市分行凤凰分理处因员工严重违规操作,违规办卡、违规放贷,网点员工基于自身利益,合伙违规、隐瞒不报,引发多功能借记卡自助质押贷款诈骗案。经查,涉及金额2599 万,形成巨大风险。深入剖析该案例发生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没有把握和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关系、业务发展和合法守规的关系;二是缺乏对零售贷款的管理经验,没有把握和处理好新业务品种的风险点,缺乏对新业务品种必要的操作风险的评估,更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商业银行运行的特点、运作的环境以及内部控制的状况等因素,引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欺诈行为
该原因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出现操作风险的主要诱因之一,是指商业银行的相关人员通过利用欺诈、盗窃、抢劫和伪造票据等手段,使商业银行发生资产性损失的行为。这一原因引发的资金损失具有数量大的特点,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大,这就需要加强对这一原因的预防,杜绝风险的出现。
2.管理中的失误
在进行执行、交割和流程的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也是引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诱因之一,主要是指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业务人员在数据的输入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交易失败或者是管理出错,对商业银行的健康运行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需要加强重视和防范。
3.客户或者是产品的失误
在商业银行的操作中,由于违约或者是滥用客户的秘密信息,造成对客户信息的不合法利用,以及一些错误或者违法的管理或者是销售未经授权的产品,进而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对银行或者是客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在客户服务方面加强重视,做到客户至上,制定金融产品的合理商业行为,从根源上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
4.在经营过程中的错误
主要是源于系统的错误或者是外部原因导致经营过程的中断,对计算机网络、软件和硬件造成危害,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导致经济的损失,对银行的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就我国而言,该项原因是引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个潜在的原因,需要加强防范。
三、某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控经验及做法
随着近年来,银行业操作风险的日益凸显,各类大案、要案的频发,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防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某城市商业银行以银监会防范操作风险十三条、“十条禁令”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为指导,结合该行自身的经营管理特色,积极构筑操作风险防控矩阵,逐步形成了系统有效的操作风险防控体系,对中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促进作用。
(一)按业务条线细分风险点,科学设计风险防控矩阵框架
该行从客户产品管理、执行交割流程管理、内外部欺诈、业务中断及系统缺陷四个方面,对业务条线的各类风险点进行重点防控。一是采用“逆向思维、反向覆盖”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完善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实现对操作风险的全面覆盖;二是全面查疏补漏,强化条线管控。针对操作风险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对现行的防控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及压力测试,并针对查找到的各个风险点,相应制定了风险防控措施;三是以案为戒、举一反三,完善操作风险防控体系。
(二)积极发挥“火炉效应”,着力提升操作风险防控制度执行力
该行通过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度,在内部“架设”违规、违纪、违法的高压线,将风险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强化学习与验收问责制;二是加强“三道防线”建设;三是做好后续检查及跟踪整改。
(三)将风险量化管理,实行千分制检查监督
该行在创建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同时,为了使各个风险防控措施能够得以有效地贯彻落实和实施,该行没有将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估计量模型进行生搬硬套,而是有建设性的将各个风险防控措施以“千分制”形式逐条按分值进行量化,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四)全面推行垂直、集约式的授权管理模式
该行在授权管理上实行 “岗位监督+制度约束+机器制约+分级授权”的管理模式,确保风险防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四、加强中小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防范的对策
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操作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综合的任务,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结合我们以上所分析的案例以及某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成功案例,针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提出以下主要对策:
(一)树立内控优先理念,提高制度建设的效率和针对性
一是中小商业银行应自觉地把加强内控管理作为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关键环节来抓,要一手抓内控管理,一手抓业务发展,实现管理与发展并重;二是必须找准关键的风险环节,做到“制度完善、目标准确”,提高操作风险防范的效率和能力;三是中小银行应对现有制度不断进行评估修订、补充和整合,确保各项制度在各部门、各层次得到贯彻执行。
(二)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做好风险管控的关键是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执法必严、令行禁止。要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需要三项机制的支持:一是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各相关岗位、相关人员做到有章必循,执制必严;二是严格的风险责任制,对于制度执行不力或有章不循造成的风险失控,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决不能姑息养奸,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强大的合规检查,即对全行所有岗位、人员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合规性检查,促使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三)加快组织架构再造及信息系统建设
一是中小银行应借鉴国外及国内大型银行经验,加快组织结构再造,打破原有的那种条块式的组织架构设置,建立起扁平化、垂直化的经营管理架构,来强化总行管理职能;二是中小商业银行要注重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庞大的网络,建立完善的业务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使其能够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五、结束语
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产生操作风险具有客观必然,控制与防范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管理的一项长期任务。本文在阐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具体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管理的实际情况,借鉴某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研究了具有中小商业银行管理特色的操作风险的主要对策,对降低中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静琳.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清华领导力培训,2010(7).
[2] 孙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价格月刊,2007(1).
[3] 孙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模式及其防治策略研究[M].财贸经济,2006(9):90-92.
[4] 万杰,苗文龙.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比较及成因分析[M].国际金融研究,2005(7):10-15.
[5] 汪办兴.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成因的国际比较[J].上海金融,2007(5).
第十六招:多管齐下控成本
宁波市鄞州区某公司主要进口高科技产品。尽管产品体积小但货值大,需要保证产品安全抵达-节省费用殊为不易。为此,该公司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是在深圳进口采购。并以卡车运输,方便快捷、费用节省;
二是选择一条龙服务的货代,做到货物进货开单无风险。减少中间环节;
三是用远期信用证支付。方便公司融资,节省无形损耗,使资金利用率最优化。
第十七招:货币支付有讲究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某公司在进口商品成本控制方面,除了“货比三家”。选择价格和质量性价比最优的品种,还注重对进口商品交易币种选择。针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该公司尽量采用美元等币值平稳或下滑的货币付款。从而降低了进口商品经营成本。
第十八招:境外结算避损失
很多企业既有出口业务又有进口业务。存在资金的频繁进出与汇兑问题,在人民币升值与国际货币汇率变动的背景下,经常有汇率等方面的损失。慈溪市某生产企业也如此,该公司出口赚取了大量美元,但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压力。于是,这家企业采用境外结算方式,将赚到的美元在境外采购物资,用以开展加工贸易。同时’还开展进口业务。目前,这家企业已基本做到年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既规避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j中击,又降低了进口货物的采购成本。
第十九招:套期保值稳贸易
资源商品的价格与国际资本市场价格波动紧密联系,例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挂牌镍价直接影响国内价格。为此,宁波市江东区某公司既通过国际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又给客户提供实物交易的“套期保值”服务这为客户控制成本提供了便利,客户在出口时能转移价格变动因素。放心拓展贸易。
第二十招:优化配置保利润
宁波市江东区某公司长期从事进口业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内部运营来确保获取利润。该公司首先提高库存现货管理能力,合理配置进口商品数量,尽量减少库存挤压产生的风险。并合理安排现金流。确保公司资金正常运转,其次是发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虚拟和实体两个结合”商业模式的优势-分进口、转口、国内分销三个渠道灵活运作,三是通过国内现货和国际期货的时间和价格差进行互补。以确保公司能积极应对价格和市场需求波动。避免出现重大损失。保障企业的经营效益。
第二十一招:银行信用消疑虑
宁波市鄞州区某进出口公司经营设备进口业务,因为设备单价高。金额较大,产品风险和资金压力较重,该公司不敢贸然付款,供应商也不敢轻易供货。为此-该公司办理了进口信用证业务并留有一部分余款,将在设备验收后通过公司签发的设备验收合格证作为承兑的条件。这既保证了公司货款资金的安全。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又使供应商放心交货。
第二十二招:进出货代同一家
对于进口货物运输及货代公司的选择,宁波有的外贸企业依托自身出口量大的优势,与一些专业的、有实力的货代公司进口部门合作,与总公司签订合同,在出口合作基础上,扩大进口合作。这种将进口赁代捆绑到已由出口货代的办法,可以在费用及运输成本上得到更多实惠。
第二十三招:进口保险保安全
进口商品由于环节较多、链条较长。蕴藏了一定的风险。为此-许多宁波外贸企业在降低进口商市场风险方面,主动办理保险业务,为进口商品投保,通过这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减少投入,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二十四招:金融工具抗风险
宁波市江东区某公司经营的进口资源商品业务的交易金额很大。并有财务运行风险。为此,该公司尽力依靠现代金融手段管理控制经营风险。该公司与银行积极合作。通过银行为公司提供信用担保贷款、货物抵押融资等方式化解风险,使企业可以放心开展进口贸易。
第二十五招:谨慎审单识诈骗
宁波市海曙区某进出口公司曾过北方一家矿业公司与印尼一家公司的5万吨镍矿进口生意。那家印尼公司因镍矿价格上涨等原因,违约不发货且两次提供虚假的提单复印件。并将单据提交银行议讨。因此,该公司当即采取措施:一是严格审核银行议付单证。发现三条不符点,立即通知银行拒付;二是根据调查核实对方提供的提单和质量证书均属伪造。马上向公安局报案。由此避免了一起重大诈骗案。
关键词:风险投资;风险企业;冲突管理;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281 文献标志码,A
风险投资从运作方式看,是风险投资公司向风险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公司、风险资金投资者和风险企业之间关系,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中国在风险投资这块起步较晚。1985年,我国第一家专营新技术风险投资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在北京成立。经过20多年发展风投行业还有很大缺陷。制约我国风投行业因素很多,如龚国光提到的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等。正如张跃涛说风险投资运作成功要靠微观主体和宏观环境共同发挥作用。发展我国风险投资既要完善我国风险投资外部环境,也要积极协调风险投资参与方内部关系。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权益资本,而不是风险资本,其承担风险性远高于银行贷款,高风险项目组员间易产生冲突。在风险投资中,风司与风险企业关系是一个随时间推移不断变化动态过程,会产生不合作行为,导致合作破裂。对于风险投资内部关系问题解决方法,许多学者做了相关研究。有些学者从整个风投过程提出解决措施。杨艳萍认为声誉机制对风司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互动合作有激励效应。陈海英,刘洋认为应从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良好风投环境;完善风险投资立法;培养高素质的投资人才等方面发展我国风投行业。有的学者针对风险投资单方提出解决措施。阮利民等盯以为分阶段投资可以满足风司风险分担、规避道德风险等方面需要。本文基于风司和风险企业视角,在分析风险投资各阶段冲突类型后,从风险投资不同阶段提出冲突管理策略。
1 风险投资的冲突类型分析
在风险投资中参与各方基于自身利益会产生不一致,不一致最后上升为冲突。而风险投资中冲突分为多种类型,要对风险投资中冲突进行合理管理首先要区分冲突类型。根据风险投资中冲突激烈程度可将冲突类型分为沟通型、竞争型、回避型3种。
沟通型冲突。当风司和风险企业有不一致时,双方会引用对自己有利证据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这种冲突并不激烈,可以通过谈判、讨论等相对和平方式解决冲突。沟通型冲突基本存在于所有风险投资合作中,双方通过沟通暂时达成一致。如风司和风险企业在签订合同时针对一些条款产生不一致时,冲突并不激烈,通过沟通暂时解决冲突达成共识。
竞争型冲突。当风司和风险企业的不一致无法用谈判、讨论等方式解决时,冲突就上升为竞争型。竞争型冲突表现为双方互不让步,视对方为利益敌对方,风险投资合作破裂或频临破裂,最后以两败俱伤或一方退出作为终结。风司与风险企业竞争型冲突时有发生,如有许多公司创业者引进投资后其股权被稀释,对公司控制力减弱,或是自身能力不符合风司要求被踢出局。
回避型冲突。对风司和风险企业不一致采取回避态度,明知冲突存在却为了合作需要假装不存在。这样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结果是随着合作加深,双方沟通的增多,冲突渐渐变弱直至消除;另一种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冲突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而逐渐激化,最后合作破裂。
2 不同阶段的风险冲突管理方式
2.1风险投资的阶段性冲突类型分析
关于风险投资阶段有不同划分,主流划分方法有风险投资运作包括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四阶段。融资阶段主要是风险资金投资者向风司提供闲置资金进行风险投资。由此风司与风险企业产生冲突阶段主要发生在投资、管理、退出三阶段。
投资阶段冲突产生过程及类型。主要解决资金投资方向问题。风司通过对企业筛选、调查、估价、谈判、合同设计与签订等一系列程序,把风险资本投向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风险企业。由于投资风险性较大,风司在进行风险投资时要考虑各种因素,投资金额也不会过多,多数资金是分期投入的,所以在数量和规模上可能不能满足风险企业需要。双方产生冲突表现在签订合同时双方为投入资金数量、时间等问题争论不休。本阶段冲突以沟通型为主,是风司与风险企业利益协调阶段。投资阶段冲突虽然不激烈,但其成功解决对双方将来合作至关重要。
管理阶段冲突产生过程及类型。主要解决风险资金增值问题。当风险投资资金到达风险企业时,风司为确保资金安全性,对风险企业进行监管和指导。在管理过程中,风司与风险企业目标并不完全一致,风险企业通常做出企业效用最大化决策,而不是风司希望的收益最大化。当风司利益受损或风司的监管与指导影响企业正常运作时,双方就会产生冲突。本阶段沟通型、回避型和竞争型冲突往往是并存的,是风司与风险企业管理博弈阶段。管理阶段冲突情况复杂,要根据实际冲突类型进行策略选择。
退出阶段冲突产生过程及类型。主要解决如何实现收益的问题。风司最终目的是套现。一般最好的退出是风险企业上市后风司出售股份实现利益。但资本退出方式和时机不合适会导致风司收益受损和风险企业资金不稳定、失去技术支撑等问题,双方产生冲突。本阶段冲突比较激烈,多为竞争型。冲突产生原因有微观如风险企业的潜力,管理者素质等;宏观如经济政策,证券市场情况等。
2.2风险投资中不同阶段管理方式选择
风司与风险企业在投资、管理、退出阶段冲突类型不同,风险投资冲突管理应根据风险投资不同阶段进行分阶段管理。
(1)风险投资投资阶段,冲突以沟通型为主,可以采取协调式冲突管理。协调式冲突管理适用于冲突并不激烈的情况,双方经过充分地沟通,协调双方利益,最终解决投资阶段冲突,为将来合作奠定基础。
(2)风险投资管理阶段,竞争型,沟通型,回避型冲突都有很能产生,可以采取整合式冲突管理。整合式冲突管理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管理阶段,根据冲突不同特点将协调型,旁助式等方法综合运用,将冲突分个击破,最终解决本阶段所有冲突。
(3)风险投资退出阶段,冲突较激烈,可以采取旁助式冲突管理。在风险投资的退出阶段,涉及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和时机,这时的冲突一般是竞争型的,在沟通无效下试着向第三方求助。第三方可以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双方形成新的计划和选择。旁助式冲突管理可打破双方僵局,最终解决冲突。风险投资分阶段冲突类型及管理方式总概括,如表1所示。
3 冲突管理的分阶段案例分析
3.1投资阶段的冲突类型与管理
关键词: 《风险管理》实践教学两个阶段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当前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企业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单纯的理论讲授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风险管理》这门课程更是如此。管理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风险管理》作为经管类学生的必修课,其本质也是一门管理的科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企业里面临的各种风险,然后用数理统计的知识对风险进行衡量和评估,最后依据科学理论做出最优的决策方案。所以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之外,更重要的是把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应用到企业中。因此,风险管理课程更要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本文主要从风险管理实践教学的两个阶段——认识性和操作性的实践活动来探讨了《风险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风险管理》进行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在现代商业社会,企业是社会的主要支柱,大量创造社会财富,改善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着科技进步。然而,很多企业就像蜜蜂一样,虽然勤劳地寻花采蜜,却只有很短暂的生命周期。2003年经理世界年会提供了这样的数据,“中国企业平均寿命约为8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以前一些耳熟能详的企业,比如三株、秦池、太阳神、亚细亚、飞龙等,有的各领两三年,有的消失得更为迅速。实际上,即使在企业竞争力最强的美国,也有平均62%的公司存活不到5年,寿命超过20年的公司只占公司总数的10%,仅仅2%的公司能存活50年以上。可见,风险管理对企业及其他经济单位都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风险管理形势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呼唤加强风险管理,另一方面,我国的风险管理无论从建章立法还是从理论实务都处于国际落后地位。更为严峻的是,我国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无法满足对风险管理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人才缺乏,是提高我国风险管理水平,降低风险事故损失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这一形势,我们开设风险管理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风险管理专业技能的人才,让学生能从专业的角度开展风险诊断、风险评估、风险审计、意外或责任调查、危机处置等实际工作,参与企业、政府决策,从而有效地实现风险的分散、转移、转嫁,减少风险损失,促进决策目标的实际。所以要解决目前人才缺乏的问题,就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更快地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风险管理》进行实践教学的两个阶段
“走进企业”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加入案例教学,大量引入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案例,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让学生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有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要走出校门,真正走进企业,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两种方式也正是《风险管理》在具体进行实践教学的两个阶段。
(一)认识性实践活动
认识性实践活动即案例教学。一位哲学家说过:智者从别人失败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聪明者从自己失败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愚者则永不懂得从经验中学习。在《风险管理》课程学习过程中,从众多的企业中学习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那我们就是智者,同时,案例教学也会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
1.利用案例教学研究加强对理论的运用
案例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那种单纯为理论学习而学理论的学习方式的不足,利用教学案例研究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案例的形式运用理论,可以有效地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进而用不同的理论来审视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效果、总结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有200多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例,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样一件事情,然后让学生自己来结合案例分析巴林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最重要的是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很好地把理论所学与实践结合了起来。最后老师总结一下整个原因,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了。通过这样一个案例教学,学生能感性地认识到风险管理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同时也会对这门课感兴趣,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2.利用案例教学研究总结教学经验
案例教学是教学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一方面可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能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哪些方面掌握得不好,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例如在风险识别环节的讲授中,所有的方法都介绍完了之后,给同学们一个橡胶公司的案例,简单介绍这家公司的情况,然后让学生们讨论该公司的面临的风险。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识别风险,一方面把各种方法应用到实践了,另一方面方法掌握得如何教师也就心中有数了。所以说利用案例教学可以总结教学经验。
(二)操作性实践活动
有了上述认识性的实践活动,接下来学生就应该真正进行操作性的实践活动──走进企业。实践出真知,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接触企业,才能了解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为自己将来毕业成为企业的合格劳动者做准备。老师要提前与实习单位联系好,确定好什么时间去企业,重点让学生参观学习哪些内容。学生在走进企业的活动中,重点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比如,利用流程图来识别企业的风险,当真正走进企业,才能了解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才有可能画出正确的流程图;还有风险衡量,学生可以搜集企业过去若干年的针对某一风险的损失资料,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衡量。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要自己动手、动脑,针对企业里的风险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把风险管理的每个环节落到实处。最后请企业有关的专家和学生一起座谈,学生提出在实际中碰到的问题,专家围绕本企业风险管理的情况加以解决,这样学生就能受益匪浅,解决许多问题,也能了解到企业到底是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的。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是完全必要的,在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投融资决策、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等,涵盖了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安排到各项业务运作流程和操作等各个层面,形成了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而在我国,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风险管理》课程要进行实践教学,从认识性的实践教学环节过渡到操作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满足企业对风险管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玉叶.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J].企业管理,2005,(8).
[2]张惠英.对高校《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3]阚春燕.高职《资产评估》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4]罗志慧.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会展管理》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2).
一、业务运行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成因
业务运行操作风险表现形式很多,我们从形成风险的直接原因来分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人为违章操作形成。表现在操作过程中有章不循,或违反操作流程办理业务形成差错或风险。二是操作流程不严密或制度不健全,在操作过程中随意处理形成风险。三是技术原因形成风险,例如因临柜人员综合素质低,无法识别票据真伪形成风险。四是道德风险。表现在内部人员作案或内外勾结作案,也是业务运行操作风险的黑洞。五是操作失误形成风险。临柜人员每日都要进行业务操作,不停做账务处理、清点现金等大量重复性劳动,工作中的失误也再所难免。
风险形成的深层原因:
(一)管理机制的偏颇导致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尽管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原因,但通过对大量案例分析显示“十案十违章”,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是所有案件中的共同点,根本原因就是经办人员风险意识淡漠,在日常办理业务中没有树立风险防范理念。但这一原因的产生,与我们行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奖惩机制)也有较密切的关系。目前,很多业务和产品指标通过上级行层层分解下达到网点直至每一名临柜柜员,而这些业务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均与柜员绩效工资收入挂钩,并且在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如揽存、销售基金、发卡或推销一笔保险等兑现多少收入,而对工作中无差错事故、无违章、无案件的柜员则没有明确的考核奖励标准或奖励很少,相对于产品奖励来说可谓九牛一毛,以至于某些员工趋利冒险。如揽存开户不审核客户身份证件,办理集体发卡、集体工资业务由他人代签客户名字等,为完成任务受理柜员明知违章仍然受理,形成风险隐患。一些网点负责人或业务主管为了营销业务,放弃了主管职责,或不认真审查凭证,或将授权卡交于经办柜员,使业务主管的授权与监督形同虚设,客观上形成了核算管理和案件防范上的一些漏洞。
(二)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新业务、新制度的变化。
因新老员工更替及岗位轮换,目前银行内部人员的流动性很强,但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员工培训机制。一是新进员工经过简单培训后就匆匆上岗,并且培训中也是简单介绍银行基本业务及制度,并没有掌握操作要领,使大部分新员工对制度要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制度规定的目的和意义更是一知半解,只能是边干边学,因此技术性风险错误或事故难以根除。二是目前业务品种不断增加,业务、电子业务发展迅速,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一些业务、电子业务、信用卡业务任务下发或产品开发都在个金部门,基层支行对员工的培训一般由核算部门负责,由于部门分工不同、沟通协调不够,致使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出现脱节现象,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跟不上新业务发展变化的节奏。
(三)内控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第一,管理人员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认识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的关系,过分强调业务的开拓与发展,往往以实现多少效益作为自己的功绩,而对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重视不够。但一个大的事故或案件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却很可能使支行一年或数年创造的效益毁于一旦。第二,制度建设跟不上业务发展变化。我行各项业务发展较快,特别是电子银行、业务、银行卡等发展迅猛,但管理制度、核算制度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特别是对新业务在凭证的使用、管理和控制上,没有严密的流程、办法,形成一些风险点;另外,新的制度办法不断推出,旧的制度没有明确废除,造成基层行无所适从。第三,监督检查落实不到位。目前在支行以总会计、核算管理部为监督,以网点负责人、营业经理为操作管理,建立了运行管理的事中控制体系,但有的行配备的营业经理对前台业务不熟悉,在没有经过全面、系统的培训就持卡上岗,因而对特殊业务处理能力受到制约,弱化了事中监督的作用。同时,各职能部门对新业务的检查普遍重视不够,特别是对业务、电子业务的检查频率较低,使一些风险不能及时暴露并得到有效控制。
(四)外部欺诈及内外勾结作案
当前,对于银行来说外部环境比较严峻,利用伪造变造票据、凭证进行诈骗的活动时有发生;伪造证件冒充行政司法机关人员进行查询、冻结、扣划,利用假身份证开户等诈骗行为也屡见不鲜,犯罪分子欺诈花样不断翻新,无孔不入攻击银行薄弱环节。另外,有的员工贪图享受,为利益所驱,内部作案或被社会不法分子诱惑利用,内外勾结作案。去年发生的邯郸农行金库盗窃案就是一起员工为个人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的典型性案例。
二、业务运行风险防范措施
(一)以人为本,积极开展风险防范教育
一是防范操作风险应立足于以人为本,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加强员工的心理引导,要让员工有平衡的心态,这样才能发挥每一位员工能力和潜力,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薪酬、晋升等激励办法,为员工创建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精神,强化员工的责任心,提升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和贡献度。二是对员工采取案例分析等方式经常性地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警示教育活动,使员工在思想上对违法违纪的行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其所造成的危害有深刻的感触,并逐步巩固员工抵御违法违纪行为的思想防线。三是加强对员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杜绝虚荣、贪婪等不良道德观念的诱惑。引导全行员工站在对工行事业负责、对员工自己负责、对家庭幸福负责的高度来认识违规违章的危害性和遵章守纪的重要性,时刻保持自警、自醒和自律,根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真正把“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的理念贯穿到一切业务经营活动中。
(二)强化内控管理,提高制度执行力
第一,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机制。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合理调配临柜人员及营销人员,科学调动员工积极性。强化和落实各级行经营管理责任,推行问责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各项业务迅速健康发展。第二,加强对人员和岗位分工的管理,健全岗位责任,狠抓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网点、重点人员管理,培养员工良好的操作习惯,使其业务操作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第三,提高制度执行力。为防范风险,银行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措施,要让这些制度措施深入到员工的脑子中,贯彻落实到业务操作中,而不是停留在纸上、墙上,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比如制度规定小额低风险业务由一人办理,特殊业务和大额业务双人办理换人复核,在复核过程中就要认真负责,不能流于形式造成风险。第四,业务发展制度先行,要加快针对新业务的制度建设步伐,同时根据业务发展变化改进旧制度,使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防范能力
一是加强员工的业务理论学习和柜面操作与业务流程的培训,新员工上岗前做好全面培训,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对新业务,新流程改造及时进行学习,通过培训不仅让员工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业务,还要明白业务的来龙去脉,掌握业务的风险点。二是加强员工识假、辨假技能的培训。要求柜员熟练掌握票据、凭证标识、暗记等反假技能,利用配备ETO票据定位对比器和紫光灯等仪器设备,对可疑现钞、票据进行鉴别,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堵塞业务操作漏洞,杜绝诈骗风险。
(四)优化业务流程,减少风险环节
优化业务操作流程,简化操作环节,积极开发完善系统功能,加强系统控制力度,减少人为操作环节。目前经济体制下公转私业务非常普遍,由于系统不支持,本可以使用“一记双讫”一个交易就可完成账务处理,现在账务处理需要经过三¬¬¬¬至四个交易来完成,先单边借记往来户,单边贷记内部过渡户,再用“一记双讫”交易由内部户记入个人账户,如果是卡账户要使用两个单边交易来完成,这样柜员操作环节越多越容易出现差错。还有同网点往来户与个人账户大宗现金存取,如库存不足,往往会发生“先存后取”现象。
一、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
×银行是我国最优秀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内控制度是比较完善和健全的。刚刚组建初期的××银行××支行,在内控制度建设上不仅仅停留在按上级行规章制度办事的层面上,他们立足于自身实际,整合现有业务管理模式,面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考验,先后制定了信贷管理、资金管理、会计管理、安全管理、行政管理等二十项规章制度,强化了会计、出纳、联行、计算机系统等重要岗位的自身监管,对印章、密押、重要空白凭证的交接和保管进行了再保险。建立了合理的组织架构,使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转移。同时还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在案件多发的票据业务、集团客户与关联交易等风险集中的重要业务上,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建立了银行与客户、银行与银行以及银行内部业务台帐与会计之间的适时对帐制度。这些制度贯穿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所有风险点,使××银行××支行各项工作一开始就纳入条理化、规范化的轨道,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特色,培育企业内控文化
为了保证内控系统有效运行,提高员工对内控制度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培养严格、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银行××支行面对成立时间短、业务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积极组织员工学习内控知识,采取多种方式,强化风险识别量化意识,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发展目标、企业精神教育员工。一是开展“纠树”活动。今年以来××银行××支行开展了一次“纠正不良习惯,树立无缺陷工作作风”的主题活动,号召全行员工从小事做起,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克服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树立“违规操作就是制造风险”的理念,全局至上,力求和谐完美。二是实行工作日志制度。××银行××支行规定所有员工每天要利用班后时间记录一天的工作情况,对自己当日工作中执行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情况进行总结,对麻痹大意、违规操作要深刻反思,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改进办法和措施,以达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三是坚持内控自查评审会议制度。支行每月都要召开内控评审会议,每个岗位、每个操作环节的具体工作人员对其上游和下游岗位和操作环节执行内控制度情况都要进行评价,提出看法和意见,互相监督,明确责任。各部室对当月存在的风险隐患要进行分析总结,行领导每次对内控自查评审情况进行点评,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高管层对内控管理的重视,促进了××行××支行内控管理文化不断完善,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内控管理是每个员工的职责,深刻理解风险防范是银行发展永恒的主题,形成了“内控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银行求生内控先行”“执行制度没有特权”等个性鲜明的内控文化。
三、规范自律行为,强化内控执行力
制度建设固然重要,然而把制度落到实处,增加执行力,使内控机制运转有效,乃是重中之重,××银行××支行在执行内控制度方面,规定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制定铁律,不管是谁、无论是谁,在遵守规章制度上一视同人,没有特权,不搞姑息迁就,不搞下不为例,发现问题一查到底,力求达到纠正问题,排除风险,规范业务的最终目的。营造一种层层设防、处处把关、事事对照、人人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在信贷资金投放过程中,××银行××支行坚决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坚持资产运行的可控制原则,以质量求发展,健全了贷款管理组织架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考核标准,出台了客户资格准入意见,制定了客户优选标准,并且一律公开,不搞暗箱操作,凡是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无论是什么人、哪个部门推荐的,坚决拒绝,不予考虑。从源头上有效的规避了风险,避免了以贷谋私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资产质量。截止到今年九月末该行全部贷款余额×××××万元,无一逾期,无一欠息。此外,在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中,该行领导高度重视,以身作则,全行员工认真对待,积极查改,保证了此次活动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共计发现问题九十个,其中一般性问题八十六个,较严重问题四个,有效整改七十九个,整改率百分之八十七点七,没有整改的体现在会计、出纳专业流程上,已构成差错事实,只能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彻底杜绝。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警示教育,防范道德风险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人是关键,不解决人的问题,再好的内控制度也无济于事。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加大对员工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力度,按照“规定动作”规范员工行为。
市场利率化是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的融资水平。与传统的利率相比,市场利率化降低了国家对于市场利率的调控力度,使其主要受到经济市场的影响和调节。金融机构成为市场利率的决定主体,在中央银行基础利率的要求下,由经融机构根据自身的资金情况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从而对自身机构的利率进行调节的一种机制。减少中央控制中的“少数服从多数”的调控格局,是经融机构能够在货币市场中国,对于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具有更大的自主和活动的空间,创建出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联合制约管理调控市场利率的新体系。
二、市场利率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发展的影响
(一)市场利率化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正面激励
1、提升银行竞争力。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一般是按照通过金融业务和大型的证券交易、贷款等项目来实现自身的盈利和发展的,市场利率化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带动货币市场证券交易的活跃度,银行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实现市场调控,以便实现市场的消费刺激和消费者的项投资热情,从而更好地实现银行的盈利,以此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利率化主要是以市场作为利率调节的主体,以市场的变化作为参照值,使得商业银行建立起等文件盒行之有效和金融体制,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不仅有更大的活跃空间,还能对市场进行更严控的监管,极好的把握市场的走向,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带动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财富值的增长。
2、加强银行业务创新。
市场利率化的应用和发展,为各大商业银行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使得银行市场的竞争逐渐白热化,商业银行要想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获得长远的利益和持续进步的发展,则要求商业银行要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和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改革创新变成了一项不得不完成的转变。市场利率化的出现与实施,无疑针对市场传统管理是很大的挑战,它会打破传统格局和思维方式,积极建立和创新市场管理的战略和目标,以及实现方式和业务投入的多样化,是商业银行彻底摆脱业务单一的特点,发展成为业务多样化的新型投资发展的金融机构。
(二)市场利率化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负面制约
1、加大银行利率风险。
正所谓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市场利率化的实现和运用,使得银行获得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发展的同时又必须得面对同等的风险。因为市场利率化总要受到市场变化的支配,于是市场利率化在市场变化的环境下,将会出现频繁的波动,并且波动呈现出的特点即为波动和风险的系数和厉害程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一旦在经济活动实施或者银行决策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利率波动,且波动大范围和程度都超出了银行调节控制的范围,银行就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经济危机,加大银行战略设置和发展管理端的压力,容易加大利率风险。
2、影响传统存贷款业务。
存贷款业务一直是商业银行发展中一项传统而稳定的业务,在银行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更稳定的为银行带来一定的收益。市场利率化的出现会使得顾客为了降低风险,主动减少存贷款量,这样即将使得银行大程度失去传统的稳定的收益,降低银行整体的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使得银行的发展在市场的变化中,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和战略方向,一旦出现偏差,银行将很难挽救,甚至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经济危机。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对策
(一)加强银行抗利率风险能力建设
1、组建科学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机构。
市场利率化的实施与应用,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进程中,在主要依托市场为载体的背景下,将要面对多变的市场中拥有的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机构能够有效地提升银行的抗风险的能力,以保证在市场的发展中,银行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2、加强银行风险识别能力。
相对于风险管理来说,风险识别明显具有更好地前瞻性,能够在银行发展中,在风险哈妹发生前,有效地进行识别,然后规避,实现银行的稳定发展。所以,商业银行要想在市场利率化以多变且无规律的市场中寻求稳定持续的发展,还需要提升滋生的风险识别能力,从而有效的回避掉风险。
(二)改变运作模式
1、市场营销战略改变。
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和银行的持续发展,所以银行在整个战略制定和部署上都要首先以满足市场为原则,积极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获得稳定而优质的客源,实现银行长期发展。所以,在营销战略的制定上,要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提升业务和服务水平,吸引消费者。
2、建设网络银行。
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使得消费者们认识、选择业务越来越便捷化,网络银行的建设和重视是势在必行的。加大网上银行规模和提升网上银行服务质量,将是每一个商业银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积极进行网站建设和有效规划管理设置,是访问和操作更加安全、便捷,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特征。另外,网上银行的建设能早很大程度上节约出设置服务网点的资金,有效的节约成本,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案例分析
我们以中小银行为例来进行分析。对于中小银行而言,他们具有灵活性高、积极性高的优点,但同时,因为我国的银行业接近垄断,导致中小银行所占市场份额低、资产规模小,加上自身管理缺陷,中小银行面对危机时往往存在更大的风险。
(一)市场利率化为中小银行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1、促进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
为了减少市场利率化带来的风险,中小企业就会针对其更为广泛的客户群设置多元化的融资业务。
2、使得存贷方式更为灵活。
实行市场利率化以后,银行的自主性有所提高,可以向客户提供多样的存贷方式。
3、优化内部结构。
随着市场利率化进程的不断加强,中小企业在保证与原有的核心客户的关系的同时也会调节、细化它们的业务内容,从而就需要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比如删减掉不必要的部门、增设新的部门、对原有的部门进行细化或重组。
(二)市场利率化对中小企业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
1、导致业务萎缩。
市场利率化会使银行出现更多的存贷方式,这也就意味着客户进行选择的范围增大,银行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些客户。
2、会使利差收窄。
利差指的就是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之差,传统的银行业基本上利差作为主要利润来源,而市场利率化很可能导致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利率,从而利差收窄,利润减少。
五、结束语
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次贷危机发生在美国,产生于房地产市场,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消费的过度发展是根本原因;市场监管的松弛、激励错位以及机构自身风险管理的缺失等是具体原因。
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消费的过度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形成了以美金为本位的信用货币体系,而美国则进入了无约束的美金泛滥时期。全球经济的不平衡使得亚洲的过度储蓄与美国的过度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石油国家和亚洲出口型国家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和公司债,进一步压制了美国的市场利率,造成了美国低利率环境。由于房地产市场需要资金量较大,成为吸纳大额投资的理想市场,在有效需求不足以及资金逐利的驱动下,向信用等级较低的人群发放贷款成为必然。
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刺激了次贷的快速发展。2006年,美国次贷总规模是2001年的5.3倍。截止2007年底,次级市场总规模大致在15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有近半数的人没有固定收入,这部分贷款额在5000亿~6000亿美元之间。这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瑞银国际(UBS)的研究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底,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还款违约率高达10.5%,是优惠级贷款市场的7倍。
而随着2001年到2007年间美联储不断升息,美国房价开始下跌,次级房贷的违约率开始上升,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例逐步上升,高杠杆机构开始倒闭,市场变得更敏感,拆借利率上升,市场流动性更紧缺,从而形成恐慌。随着流动性压力和资产损失的不断蔓延,欧洲金融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全球经济放缓的预期增加,商品市场开始暴跌,美元意外走强导致外汇市场大幅波动,新兴市场国家遭受重创。次贷危机遂逐渐演变为一场大的金融危机。
除了大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外,市场各参与主体对于危机的爆发也难辞其咎。我们认为主要还有以下原因:
(1)次级抵押贷款标准降低。由于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贷款风险被认为可以分散,从2004年末至2007年初,美国浮动利率次级抵押贷款的承销标准大大降低,由于住房价格下降,这种抵押贷款的拖欠率大幅上升,从而埋下了危机爆发的种子。
(2)激励错位引发严重道德风险。“金降落伞”、“股票期权”、“大比例分红”等等激励措施导致了管理层和员工的短期行为。在这种激励措施下,员工的交易策略会置公司的长远利益及声誉而不顾,而倾向于非对称交易,这种策略在市场形势好的时候会取得额外的正向回报,但市场一旦大幅逆转,公司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3)不透明的复杂金融衍生品。以CDO为代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过于复杂,而且不透明。如2004年美国的Axa公司发起的AriaCDO的资产池中出现了140家公司,分出了28层,含5种货币,不同层中又分了固定、浮动以及通货膨胀相连的层,可谓是创了CDO市场的先河。这种纯粹为了追求高利润而设计的金融衍生品,使这些业务变成了纯粹的金钱游戏,这与分散风险的初衷差之千里,远远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
(4)投资者缺乏尽职调查。首先,现代金融衍生品的盛行使得金融工程师流行,而基础信用分析技术丧失,投资者普遍认为,金融工程技术会把基础信用风险剔除。其次,证券产品的过于复杂以及信息在不断传递中的损耗也使得投资者缺乏尽职调查的条件。最后,在经历了多年良好的经济形势和充足的市场流动性后,评级机构和投资者都已变得相当自满,降低了风险意识。
(5)信息披露不充分。美国大量的房屋贷款是通过贷款经纪人发放的,贷款经纪人掌握了贷款者的第一手资料,但它增加了银行对信贷质量评估的困难。在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传递的链条过长,导致信息进一步失真,参与各主体,包括发行人、承销商、资产管理人、信用评级机构和投资者没有获得足够的信息。同时,他们自身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做得不够。
(6)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缺陷。首先,评级机构的自身利益驱动。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的收入来自于产品的卖方-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一般按照评级机构提供的评级模型设计证券化产品,以便得到较好的评级,由于自身的利益关系,信用评级机构在主观上也有提高产品评级等级的动力。其次,评级机构不尽责。证券化产品大多集合了风险性类似的资产,对系统性风险更加敏感,但评级机构并没有区分不同债券风险性的差别,对AAA太大方。最后,评级机构针对证券化产品的评级模型存在缺陷。内含价值模型不适宜CDO证券,公司债的信用主要依靠公司信用及宏观经济条件,而债务证券更依赖宏观经济周期,具有更高的系统化风险。此外,对公司债评级的历史数据覆盖了过去几个经济周期,但CDO市场却只有好时期的数据,数据具有片面性。
(7)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薄弱。美国和欧洲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实践,尤其是在风险集中、非流动性金融工具评估以及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美国和欧洲共同的问题都在于压力测试程序的失败,压力测试假定情景太保守。
(8)监管失效。监管失效表现为监管体制的失效和监管方法的失效。监管体制失效表现为监管的多头性,缺乏对市场的统一监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推进,金融市场之间产品创新的发展,交叉出售的涌现和风险的快速传递,这样的监管体制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它的监管标准不一致,监管领域的重叠和空白同时存在,过于细致的规则描述对于市场的反应太慢,没有一个机构有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看管金融市场和体系的整体风险监管状况,风险无法得到全方位的覆盖等等。监管的方法失效表现为忽视了对流动性风险的监管,以及监管的亲周期性,对声誉风险以及表外帐户的风险监督不够等等。
(9)公允价值的亲周期性。使用公允价值的方法对流动性较差的证券进行估值可能放大损失的规模,从而迫使机构需要计提更多的准备以及筹集更多的资本,加剧市场恐慌,市场流动性变弱,市值进一步降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10)对模型过度依赖。所有的模型都只是帮助人们判断未来的一种工具,模型总是会假设一些简单的共同性因素,当危机来临时,无关联的风险也开始产生关联,模型就失效了。格林斯潘就说:“根本问题在于,那些已变得十分复杂的模型―既包括风险模型,也包括计量经济学模型―仍过于简单,我们无法捕捉到驱动全球经济变化的全部主导变量”,“当前的风险管理或计量经济学预测体系很大程度上未能很好地植根于现实世界。风险管理和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均缺失重大“解释性变量”。因此,过度依赖模型的风险管理方式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纠正。
银行机构风险管理的重新审视
本次金融危机是对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的一次全面检验。为什么那么多的资本充足、经验丰富的国际大行也纷纷陷入困境,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再次受到危机的冲击,损失累累?
次贷危机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失效。在次贷危机发生前,充足的市场流动性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使得一些机构高估了市场吸收风险的能力,很多机构的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技术出现了不足,尤其是集团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缺失,导致机构未能对主要风险加以识别或有效管理。
1992年,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赞助委员会COSO制定了COSO内部控制框架,这个框架主要是从财务的角度出发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借鉴COSO内部控制框架提出了银行内部控制框架,从内容上来看,基本就是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翻版,但巴塞尔委员会着重提出了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和监管。
2004年,COSO在内部控制框架概念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风险管理的全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简称ERM),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外银行所探讨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但怎样结合银行业的实际把这个框架运用到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管理,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巴塞尔委员会也没有进一步改进1998年银行内部控制框架。
比较1998年巴塞尔银行内部控制框架和ERM,我们发现ERM更全面,它在目标内增加了战略目标,在要素里增加了目标制定、事项识别以及风险对策三个要素。从当前的危机来看,这些都是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必不可少的环节。如,银行普遍对战略风险的忽视,对风险的反应缓慢而又无效,等等。
巴塞尔委员会一直倡导的新资本协议主要从资本的角度约束银行的风险,力求银行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各国监管机构也制定了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日程表。巴塞尔委员对资本监管的重视导致各国监管机构对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监督和评价的忽视。英国北岩银行是银行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第一家银行,但也是英国第一家倒闭的银行,这不能不说是对监管导向的一种讽刺。
因此,我们认为监管导向以及银行内控失效是国际先进银行陷入危机困境的主要原因。以下我们结合COSO框架和银行危机的案例分析当前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风险文化意识淡薄
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需要良好的风险文化,这是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高盛为什么能躲过这场危机?这与高盛良好的风险文化相关。最早看空次贷资产是两个普通的交易员,他们竭力向上层反映存在的风险,并说服了他们的财务总监,从而及早将次贷资产卖出,这说明高盛的风险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每个员工。能够预测次贷危机的绝不仅仅是高盛的交易员,相信还有很多公司的员工也预计到了危险,但却没有躲过这场危机。这表明,在全机构上下有效地培养统一的“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有力工具。银行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文化,并在机构的经营理念和各项业务活动中加以落实。
风险控制组织不完善
2008年8月,国际交易对手风险防范小组了题为“抑制系统性风险-改革之路”的报告,这份报告由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风险及业务管理高层人员组成完成。该报告对于风险缓释第一条核心原则即是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该小组建议:“所有大型综合金融机构必须定期检查其公司治理结构,以确保其激励机制在追求商业利润和防范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同时确保主要的内控人员的决策制定真正独立于业务部门”。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国际大行的风险管理人员深刻的认识到正是公司治理失效以及风险控制组织不完善才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
风险控制组织不完善还表现为:
(1)信息沟通机制欠缺。很多大行的部门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风险信息并没有在各部门之间有效流动,董事会与高管层缺乏持续对话。比如,次贷产品由一个部门卖出,但同时又被另一个部门买回,等等。因此,银行机构应充分评估信息流动的有效性,确保风险信息在内部及时、合理的流动和传递。
(2)风险管理部门的非独立性。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保持相对独立有利于发挥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很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设置在经营层之下,而不是在董事会之下,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风险管理部的建议让位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银行机构在设置风险管理和其它关键控制职能时,应保证其行为和决策的相对独立性。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应积极发挥作用,确保机构关键控制职能的独立性。此外,即使首席风险官不直接向董事会报告,也应设置其与董事会的有效沟通路径。
(3)风险容忍度过高。风险容忍度是一家银行风险战略的基本内容。很多银行陷入危机就是因为没有确定适当的风险容忍度,风险战略过于激进。因此,银行机构应确保其风险容忍度由最高层管理人员确定或批准并通报董事会。应确保将风险容忍度的定期评估情况通报最高层管理人员、董事会和主监管机构。
(4)不合格的人员。从巴林银行的倒闭以及法国兴业银行的巨额损失案例来看,合格的人员也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合格的人员要能够理解和适当评估市场稳定时和遭受压力时的风险状况,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在为银行谋取利益时也应合理的评估业务的风险。
(5)司库与风险管理职能的不协调。雷曼倒闭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德国国家发展银行通过自动付款系统,向雷曼转入3亿欧元,这充分说明了司库并没有融入银行的风险管理。因此,银行应确保司库职能和风险管理职能相互协调,并应与业务单元协调管理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构成,确保设定的风险容忍度与融资能力及持续的流动性的一致性。
(6)定期检查的松弛。很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可谓不完善,风险管理政策不可谓不合理,但政策的执行往往存在偏差,这就需要最高管理层定期检查相关委员会的架构和运作情况,以确保各委员会的主席及人员配备合理。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承担监督和评价的功能,确保政策执行的到位。
(7)新产品审批专门委员会的缺失。次贷危机也是金融衍生品的危机。目前金融创新日益频繁,银行新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其风险也往往高于传统的业务。因此,银行应设立专门的委员会针对新产品进行审批,其监督流程应包括系统性的审批后评价,尤其当新产品涉及较高的财务风险、操作风险或声誉风险时,更应如此。
对主要风险因素的忽视
银行经营风险不仅仅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还包括战略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国别风险,等等。在次贷危机中,我们看到,导致大多数银行遭受损失的却是巴塞尔协议关注的主要风险之外的风险事件。
首先,银行对战略风险不够重视。次贷危机也是一场系统性风险,银行应该制定战略风险防范措施应对系统性风险以及风险容认度过高,而当前世界主要银行对战略风险明显重视不够。
其次,对流动性风险的严重性估计不够。雷曼倒闭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流动性枯竭,它在危机爆发之初,并没有利用美联储的流动性支持政策,低估了流动性风险,最终陷入倒闭。在次贷危机的后期,流动性问题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问题。因此,银行应充分重视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第三,对声誉风险重视不够。很多银行的表外次贷资产由于声誉的原因不得不购回;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在出现问题后也不得不进行回购,如雷曼倒闭后,香港银行界被逼回购雷曼“迷你债券”。等等,这说明声誉风险对银行经营影响重大。银行在将资产移出表外的时候应充分评估可能的声誉风险。
对整体性风险把握不够
本次危机不是单个的风险事件,而是一次全面的风险事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等相互影响、相互推动,造成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原因。信用风险受市场信心的影响在危机中不断扩大,并向市场风险转化,而在市场出现恐慌时,流动性出现干涸,引起信贷紧缩,这样形成市场的恶性循环。因此,银行机构应形成跨产品、跨账户、跨部门、跨市场的整体化风险管理,从整体的角度全面把握风险。
风险管理方法存在缺陷
银行在风险管理方法上也存在各种缺陷,如对集中性风险注意不够,模型假设使用不当,压力测试太保守,交易限额管理不严,授信条件不灵活等等。
集中性风险注意不够是本次危机暴露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缺陷之一。陷入危机的银行大多由于房贷资产过多。此外,压力测试太保守也是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多数银行的情景分析中没有假定更严酷的市场环境。
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
从银行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来看,新巴塞尔协议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面对诸多的批评,巴塞尔委员会也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在近期出台了《流动性管理与监管的原则》以及《交易账户的增量资本的计量》两个文件,以弥补新巴塞尔协议在流动性管理和交易账户资本计量方面的不足,但我们认为,新巴塞尔协议还存在更多的问题,全面实施新巴塞尔协议还很长的路要走。
与旧巴塞尔协议相比,新巴塞尔协议有四个优点,一是建立了风险更敏感的资本要求体系;二是通过资本节约鼓励好的风险管理模式;三是要求有完善的监督;四是运用了市场纪律。
新巴塞尔协议通过资本约束机制引导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但新协议在第二支柱的监督检查的重要性中也专门提到:“银行为抵御风险所持资本的数量与其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程序的执行力度及有效性有关。增加资本不应被视为银行解决更大风险的唯一选择”,“增加资本不能替代控制或风险管理中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巴塞尔委员会也意识到资本监管不能完全代替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我们且不论监管部门对银行风险管理引导的片面性,仅就新巴塞尔协议本身来看,它在指导银行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支柱存在的问题
第一支柱存在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一是风险权重公式的假定存在缺陷;二是存在监管套利;三是亲周期性。
第一,风险权重公式的假定缺陷。内部评级法的风险权重模型有两个主要假定:一是假设信用风险的系统风险由单一风险因子决定;二是组合不变性,组合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以使所有特殊风险充分多样化。这些假设促成内部评级法成为简单易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资本监管工具。这导致两个重大风险忽视,一是集中度风险,二是国家和区域风险。因为该模型假定资产风险是分散的,所以,过于集中的资产不会影响银行的风险资本的计量,而次贷危机导致的银行倒闭正是由于次级房贷资产过于集中导致。其次,本次发生的次贷危机表明,由于对小事件的共同敏感导致单亿因子模型并不有效,该模型对国家和区域风险不敏感。
第二,存在监管套利。内部评级模型具有道德风险,如当某些风险参数是主观的,或某些没有市场参考价格的资产,银行可能操纵这些参数去降低银行的资本需要。次贷危机中银行交易账户中差流动性资产的估值就是一个体现。
第三,亲周期性。第一支柱下的资本要求一定程度上具有亲周期特点。在市场不好的时候,要求银行提供更多的资本,市场好的时候,资本要求较少,它加剧了银行的资本波动。本次危机也体现了资本要求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危机。巴塞尔委员会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通过三个渠道缓解:一是对PD/LGD等风险参数估计采取跨经济周期评级法,使用长期历史数据;二是在第二支柱框架下监管当局在经济上升时期要求商业银行多提资本,以备经济衰退时期弥补损失;三是通过建立动态准备金制度,以熨平资本水平的波动。
第二支柱存在的问题
第二支柱描述的是监管责任,主要缺陷在于对流动性、集中风险、声誉风险管理的标准缺失,以及监管尽职的困难等等。新协议认为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能影响它获取流动性的能力,但需要制定流动性准备的标准。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已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此外,监管部门资本监管的能力以及监管实践的有效性也值得怀疑。如果监管不能有效,又怎么能保证资本计量的准确性呢。
第三支柱的问题。
第三支柱通过市场纪律和信息披露要完善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事实上,即使是内部人也很难评估自身的风险,延迟的财务报表以及不充分的信息披露使得市场纪律达不到预期效果。
由以上分析可知,新巴塞尔协议只是一个监管标准,而不是一个银行全面风险控制的标准。银行应正确的认识到监管标准和自身风险控制体系之间的关系,切忌让监管标准高于内部风险控制,而应坚持以满足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风险控制体系为第一位,以监管标准为第二位。
次贷危机的主要启示
次贷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界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借鉴,综合以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1)应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
目前,国内银行业还没有刻意加强对风险文化的培育。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关键,这需要国内银行业界共同努力。
(2)尽快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的风险管理需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流程设计等多方面的制度基础。目前,国内有少数几家银行已经设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但大多数城商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仍不够完善。
(3)保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国内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都不够,风险管理往往让位于业务发展,风险管理处于经营层下,这些都不利于风险管理部发挥独立的判断,也不利于对业务部门的制约。
(4)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功能
内部审计承担了后监督、后评价的职责。特别是对风险政策的执行情况、业务规章制度的合规情况等的评价,这对于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5)要重视对新产品、新业务的风险
目前,国内新业务、新产品也逐渐增多,如资产证券化产品、互换、掉期等业务。对于这类新产品的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应特别重视,应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此进行评价。
(6)重视声誉风险管理
国内银行特别要注意理财产品的声誉风险。香港雷曼债的回购事件说明,从法律意义上对银行没有风险的事件,由于考虑到银行的声誉,也不得不承担相应的风险。此外,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项目,如贷款出售等,也可能会由于声誉问题而回购。因此,国内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及将表内资产移出表外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声誉风险的影响。
(7)重视战略风险管理
战略风险是关系到银行发展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是回避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银行应有专门的研究支持部门进行研究,把握自身的特点和行业发展的方向,确定合理的战略方向。
(8)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
由于国内流动性非常充足,国内银行对流动性风险重视不够明显。为获取更多的利益,有的银行的超额备付金常年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同时,我国大多数银行的期限结构非常不平衡,短借长贷的情况很多,特别是中小银行,这种状况更普遍。一旦市场发生逆转,市场信心下降,对于中小银行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合理调整期限结构,保留适当的准备,做好流动性风险测算。
(9)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