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01:28:15
导语:在高中教师评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温故知新;重点讲解
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掌握优良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语文知识并能够高效解题。试卷讲评就是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学手段,在利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到学生的不足,针对这些学习问题,对症下药。就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学以致用。为学生学习语文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高中语文的试卷讲评需要结合所学的课堂知识并进行有关的拓展训练
在有关古诗词分析与训练的试题讲解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书本中相关的知识进行类比地讲解分析。通过这样的讲解我们可以为学生系统地归纳总结语文知识。语文并不是无迹可寻的,在适当的总结归纳后学生可以通过类比将课堂的语文知识更好地学以致用。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帮助学生解答试卷。这样在试卷的讲评中练习所学知识可以使学生在语文的相关练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例如,李白的诗词分析是学生经常能遇见的古诗词问题,而作者的作品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在学习《蜀道难》一文时,对文章讲解的同时可以做刻意的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对这类文章的分析留下印象。当我们在试卷讲评课遇到李白的诗词时就可以更好地练习这些内容了。这不仅有助于课本知识的渗透,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点评语文试卷,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解题。
二、试卷点评要有重点地进行,对学生弱点的阅读问题重点分析
语文阅读是学生语文解题中的难点,也一直是我们高中语文试卷点评中重点而核心的内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文章的精髓,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掌握了文章的这个中心,解决其他阅读问题才能得心应手。否则,学生阅读时就将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无从下手。在进行试卷点评的时候我们要针对阅读这一部分的文章主线做有关的剖析与论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学习技巧。当我们帮助引导学生认真剖析了课文的主题后,学生自己解决阅读问题将更容易,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相关的语文兴趣。
例如,我会在试卷讲评的时候归纳总结一些主旨相似的文章,歌颂母爱、科技类论文等。我对这些相关文章的主题加以重点剖析,当学生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会引以为例,进行类似的分析阅读。这样,学生阅读时不知从何做起的难题就被很好地解决了,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我认为,归纳相似的主题是教学过程中的必备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并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日后自主学习中学会这种主题式的剖析方法。
三、试卷讲评需要师生的讨论,只有通过讨论才能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在试卷讲评课上,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果在课堂上只把答案一道题一道题地对一下,再稍作分析,学生好像改得挺认真,但是,效果总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去认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因此,在讲评课上,要让一些答错试题的学生分析失分的原因以及今后改进的措施。教师评讲时,也不能三言两语带过,应该找出不同分数段学生的作文,让他们将自己写作的思路及体验说出来,找出为什么改卷教师给这个分数。今后写作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以便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写作。
例如,我在课堂上经常采取师生讨论、与生生讨论的方式,更好地分析解决试卷中的问题。试卷讲评时,我常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先在组内讨论,总结、分析组内同学的典型问题。然后再展开师生互动的环节,将组内讨论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全面地分析讨论。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一类的问题怎么解决,这是我们讨论的目的。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识讲解与总结归纳同步进行的过程,因而我们在教学时也应当注重课堂点评课的进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温故知新的习惯,在总结归纳自己理解错误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我们作为教师,应当注重语文试卷点评,将这一环节的课堂教学作用发挥到最大。让试卷点评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永继.提高高中语文试卷评讲有效性的原则与方法[J].新课
程学习,2012(8).
[2]陆秋华.“活动单导学”背景下高中语文试卷评讲课的思考[J].
教师,2011(18).
关键词:测试;评讲;分析;点评;共评;自评
在三年高中英语教学和高考备考中,测试起着评价和促进教学的重要功能,同时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每次测试之后,师生谈得最多的是考试成绩,感叹的是上次做错、评讲过的题目或同类型的题这次又错。试卷评讲课上,学生面对不如意的成绩、教师可能的指责甚至是家长的训斥,感到忧虑、烦躁、懊恼、恐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导致考了等于没考,讲了等于没讲。这种测试和讲评的效果可想而知。如此情况在高三后期更是常见。
要改变这种状况,走出英语测试与试卷评讲的误区,教师既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更要在确保有效测试的同时,改革传统的试卷评讲方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就有效英语测试和英语试卷该“如何评”“怎么讲”“讲什么”等微观操作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尝试。
一、有效测试
要有效测试,首先必须精选试题,尽可能自己组题。面对铺天盖地的英语试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确保测试的有效性。
(一)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一个年级就是一个团队,既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又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平时加强商量、研讨,每一次测试除了每个人进行积极准备,之前也会做研讨,拿出来的应该说就是精品。为不让学生掉进题海,老师首先跳进题海,这样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学生就不用花很多时间自己去做那些题了,老师把学生该念的这些题提供给他,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轻松,而且效率也会高。
(二)命制测试题的前提
1.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相关省份高考试题和教材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充分利用最新高考和命题研究成果,形成对高考趋势的正确分析判断,并与日常教学的有机结合。
2.准确掌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是组织测试的依据,包括他们的知识储备、解题能力、考试技巧和心理状态,尤其是踩线生;再有是测试中加入上次考试中错误较多的题,同时加强对试题难度的有效控制,不让学生的分数太低,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测试的鉴定功能和激励功能。
二、有效试卷评讲
(一)科学分析,以析促评
任何形式的考试都是对特定内容的抽样考查,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教与学有一定的检测和引导作用。因此对考试试卷和考后结果的科学分析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认真做一遍试卷,切不可盲目自信,带着空白试卷进教室或是直接照抄参考答案。其次,要重视统计各试题的错误率。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考试可以发现错误,教师评讲试卷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成绩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出错误多的试题是评讲的真正重难点,只有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并有可能做到“药到病除”。笔者经常采用以下方法来统计试题的错误率:
1.列表法。在表格中列出学生各题的错误率。
2.记“正”法。在试卷上出错题的旁边标记出“正”字。
3.要重视归纳错误类型和挖掘其错误根源。通过仔细批阅学生的试卷错误类型,再通过调查、访谈和交流等途径,从学生的角度认真分析和查找出错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评讲,则会让学生茅塞顿开。
(二)爱心点评,以情励志
试卷评讲既是师生平等交流、情感交融的过程,又是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和面对挫折和失败的过程。爱是教育的真谛,关爱每一个学生,力争学生因教师而爱上英语。有爱心就有良法。因此,只有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建立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在面对试卷时不再紧张,也才有可能真正提高教师试卷评讲的效率。
我们做完试卷和分析完学生试卷以后,会结合学生试卷中的错误,仔细回想平时学生的种种表现,然后认真地在每份试卷上写下想对他们说的话。对于这些类似心语的点评,学生们非常喜欢。那些充满激励、鞭策又饱含爱心的评语使学生在自我反省、树立信心的同时,又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鼓励,增加了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试卷评讲时他们自然就听得格外专心,效果也很好。
当然,评讲中的分析和比较、表扬和批评也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度,并讲究艺术性。
1.在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语气诚恳,评价中肯,变横向比较为纵向比较,用学生的今天与学生的昨天相比,在肯定学生进步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和努力方向。
2.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洞察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尽量在评讲试卷的过程中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心理指导,课后主动找其谈心,以化解其心理负担和压力,努力降低考试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学会自我调控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师生共评,以生为本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知识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中。试卷评讲中的学生活动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主动、积极地重新建构知识的过程。此时,学生的学习既是不断接受教师引导的过程,也是不断摆脱教师引导并获得独立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首先改变教育观念,贯彻有效的学习必定是主动的、积极的这一基本原则。在试卷评讲中,要变教师独霸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为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多种学习方式中获得异曲同工之效。例如,将学生分成两人对子、四人小组或多个小组,每个成员承担一部分内容,在学生重温试题、提前准备的前提下,参与评讲活动。通过学生说、学生听、学生改、学生评,让学生自己获得答案。这样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看问题,并寻找解决途径,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理解。这样学生的角色得以转化,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同时,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得以促进,成功的喜悦得以分享。
通过以上处理,学生余下的问题已不是很多且具有代表性,往往是试卷的重点或难点题,再结合教师先前的做题、学生错误的统计和分析,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分析、点评、归纳、扩展,以指出解题思路、答题技巧和平时的学习方法为重点,帮助学生将模糊的知识清晰化,残缺的知识完整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知识点连成线、织成面、编成网。同时让学生得到了一次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交流和自我教育。
(四)反思自评,以评导学
测试与评讲是一个师生共同反思评价、调整教与学的过程,其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和改进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测试、评讲和学生意见反馈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进行改进、调整,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剖析存在的问题,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教学。同时要求学生保存考卷,整理成册,建立错误档案,以备查和日后复习之用;错误档案中,要求学生记录测试中所犯错误的实例及疑难问题,随时反思、查找自己的知识盲点和考试失误,以免再犯。
总之,测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检验教与学的效果,发现不足;评讲则是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科学制订下一步学习计划和有效实施查漏补缺的过程。高效的测试与评讲必定会对教学效益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英语语言水平主要包括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语言素质三个方面,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对初中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发展水平还不高,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初中教师的英语水平十分有限,并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对这部分教师进行系统化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英语专业知识、改变不良的语言习惯。
【关键词】
如何提高 初中英语 教师教学 语言水平
当前中国素质较高的外语教师主要集中在大学或高中,而初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的语言水平不高。研究发现,语言是通过不断的模仿和复制进行传播的,初中是英语学习打基础的阶段,从事这一阶段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水平就会影响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今后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要根据英语教师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提高他们英语教学语言水平的策略。
一、增强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
初中学校只有很少的英语教师是本、专科出身,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甚至连专业的英语教师也没有而是让其他专业的老师来担任英语课的教学,这部分英语教师缺乏专业的英语知识,口语能力也较弱,并不能很好的完成相关英语教学任务,只能对课本知识进行浅显的讲解,不能举一反三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比较级句式的有很多种,诸如more/less+adj.+than或be+比较级+than等,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在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教授时,只能一味强调句式的套用,而不能从句子的结构出发对句式进行分析讲解,提高学生们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英语语言水平首先要增强对英语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考、成考、函授等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给学生进行授课时更加深入的讲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详细的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另外,学校方面也不能给教师过多的压力,并要适时组织英语教学讲座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只有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师才能更从容的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由简入繁,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二、培养教师的口语能力
学生外语听说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的口语能力有很大关系,当前不少初中学校教师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并不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师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很少有机会能够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因此语言表达不地道。这就导致他们在课堂不能完美的担任交际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情景。目前,初中教师在口语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发音不地道,乡土味儿重,语音语调不纯正;课堂用语刻板僵硬,不自然,不符合英语交流的习惯。为了改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要积极参加听说强化训练,利用较短的时间着重进行某一方面的技能训练;同时也要重视平时的听说练习,模仿标准录音带的发音;还要积极参加高校组织的培训,接触更多的外籍教师;到较好的中学进行参观学习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这一系列的口语培训,教师要能够做到改变过去Openyourbooks-Listentomeandreadafterme这类呆板的课堂口语氛围,增加更多灵活的语言,例如课前与同学们用英语交流今天的天气,在课程开始之前,使用更加缓和的语句,从而改善课堂口语氛围。
三、提高教师的语言丰富性和优美性
在强化了英语专业知识和口语能力之后,教师还需要提高自己语言的丰富性和优美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语言的优美性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把握好语音语调,尽量使语言更富韵律感,例如在指示性命令时,教师的语调要先高后低,而表扬语句在使用时,语调尽量高,避免毫无感情、过分平淡。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适当使用体态语言,为自己增加幽默风趣的元素,例如,根据语调的升降挥舞手臂。当然,动作使用的前提是教师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口语水平。
四、改善教师的个人修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教师上课时秉着对不遵守课堂纪律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会对学生进行一些语言上的攻击,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破坏课堂学习气氛。面对小动作、小瞌睡这类行为,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这些学生叫起来回答问题,回答正确了要进行表扬,回答错误了,要指明原因并进行批评教育,要注意不能使用过激的言论。初中生接触英语的时间不长,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面对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一味指责挖苦学生,而是采用积极的语言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例如:Student:WhenIgotoschoolyes-terday,Ifoundacutebird.这句话中明显存在一处错误,面对这类比较严重的语法错误,教师不应该讽刺挖苦学生,而是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发现错误:不仅指出了学生句子中存在的错误,也避免了伤害他们的信心。教师的语言水平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极大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增强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进行强化训练;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学习地道的英语口语发音;同时还要提高语言的丰富性和优美性,注意语音语调,适当使用肢体语言;最后,教师还要注意提升个人语言素养,使用更得当的语言表述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作者:万和圣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参考文献】
实施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评价”,一是依据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影响高年级学生语文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总体表现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两大方面。“过程评价”是将二者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升学习能力和成绩。二是依据学习评价理论。学习活动离不开评价。现行的评价体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直接的动力。
我是怎样实施语文教学“过程评价”的呢?
一、 建构《学生一周学习情况组内评价表》
新课程强调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学习。近几年,我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语文教学“过程评价”,建构起“小组内学习过程评价”的基本方案。通过对学生尤其是小组长的培训,学生能熟练地完成“每日评价”(见《学生一周学习情况组内评价表》),为实施语文教学“过程评价”奠定了基础。
1. 评价实行“等级制”,等级依次为“优秀”“良好”“中等”。
2. 家长评价内容为书面家庭作业、组内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学习任务适时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教师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课堂表现、书面作业完成质量等方面。
3. 各小组每周对组内各成员的“成绩”进行统计并记入个人成绩统计表。
4. 评价分值:“优秀”为“1分”;“良好”为“0.8”;“中等”为“0.5”,其余不得分。
此表由小组中的“船长”带领组内成员共同填写,教师适当参与,给予指导。
二、 形成语文学科“过程评价”体系
在完善“过程评价”操作方案、实施“过程评价”的基础上,我结合学校开展的“自组织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及原有的“三卡”激励方法,完成了“过程评价”的基本体系:
1. 将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评价的方法是凡预习的加1分,课堂发言分层加分:正副船长每次加1分,大副二副每次加2分,水手每次加3分;对自组织教学中的发言的、补充发言的,质疑的,则依据不同的表现每人次加1―2分 ;小组作业全部过关的每人次加2分,当天作业未完成的则扣1―2分。
2. 将形成性检测列入过程评价之中。考满分的学生直接获得一枚“启航卡”,获得“优秀”等第的加5分,进步明显的加5分,只奖不罚。
3. 将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小组每周评一次,获得最高分的小组,每人获得一枚“启航卡”。个人每月评一次,获得前10名的每人获得一枚“启航卡”。学生用10枚“启航卡”可以换取一枚“卡”,3枚“卡”可以换取一枚“致远卡”。
这就形成了“每天评价―每周评价―起航卡―卡―致远卡(可获三好生称号)”的评价体系。
三、 通过反馈交流增强评价有效性
在实施“过程评价”的过程中,我将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家长进行反馈,让家长通过留言方式与教师沟通。此外,通过与学生座谈等方式,不断完善评价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对每周的记录数据和家长留言作统计和分析,跟踪观察个别学生(抽取的实验对象)了解,我深刻地感到“学习过程评价”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家长能通过“反馈表”及时了解到孩子一周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督促孩子更好地学习;学生通过“反馈表”,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更加明确了奋斗目标,增强了学习动力。
四、 “自组织教学模式”中的“过程评价”策略
结合平时教学中采用的“自组织教学模式”,我在实施“过程评价”中主要采用以下策略:
1.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评价机制。在“学习过程评价”中许多项目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根据其不同的分工,担任不同角色,负责组织各自承担的评价工作。如:预习评价,家庭作业评价、作业评比、课堂发言评价等以小组评价为主要方式,再辅之以教师的抽查评价。
2. “本周十佳”评比。每周根据“学习过程评价”的得分,确定10名以上(约占班级总人数的40%)为“本周十佳”,发放奖励“星册”,再引入动态的“梯级成长性目标”奖励举措,如:“启航卡”、“卡”、“致远卡”等。
3. 课堂教学中的“奖励分”机制。课堂是学习的主渠道,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直接影响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到了小学高年级,由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因素等原因,高年级的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远不如小学低年级。如何改变这一状态? 虽然方法很多,我采用的主要是课堂表现“加分”的方法,让那些勇于参与学习过程的学生得到“实惠”(因为这些加到的“分”直接关系着“本周十佳”的评比)。奖励分远比送上几句空洞的赞誉更有意义(当然赏识性语言也必不可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得到充分的调动。奖励分的形式是多样的,一次精彩的朗读,一次智慧的发言,一个词语(成语)的正确使用,一次独到的理解……都是很好的奖励机会,学生因此获得了学习的动力。
4. 因人而异的“达标机制”。所谓“因人而异”实际上是一种分层教学思想。根据评价目标,教师可以有弹性地掌握达标时间和目标达成度。优等生可适当提高标准,潜能生可以适当降低标准。例如 :课堂发言,对于水平相对较低一些的“水手”给予的评价分就比大副和船长高,教师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就可以在达标的时间和程度上弹性操作。对于潜能生也可以为其制定适合的达标“时间表”,使其在老师和小组的关心下最终达标。
5. 自我评价与组内评价相结合。实施“学习过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是将“外力作用”,转化成“内驱力”的关键。我发现当学生有满意的表现或是获得了加分的机会,他自己郑重地将得分(或是加分)填在统计表中的时候,那一份自豪和幸福真可谓“喜形于色”,溢于言表。
6. 巧用评价中的激励元素。凡是对小学生有激励作用的因素,皆称之为激励“元素”。“精彩一刻”―当小老师、精彩的发言等可得到一定分值的奖励。
语文教学“过程评价”的实施引起我一系列的反思:
―实施“学习过程评价”体现的理念:关心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每一天,关心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学习过程评价”在教师、学生之间,引入了“第三方”(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它融洽了师生关系,使教师、学生成为合作者,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学习过程评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质量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它实现了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让每一位家长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为家长教育管理孩子提供了凭借,改变了家长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被动局面,变关心结果为关心过程,以便适时干预、调控、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质量。此举也为教师真实地全面地了解学生提供了参照,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的评价更科学合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习过程评价”在操作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它体现在统一要求下的不同处理方式,即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评价尺度上有所区别,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但要考虑的是如何保护孩子的那一份在学习中的进取心,给予一定的压力,又让他们能够承受,从而实现化压力为动力,化腐朽为神奇。
―实施“学习过程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动发展,自觉发展,因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减轻学习压力,变压力为动力,从而将外部力量转化成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互动 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1-0046-02
语言是我们学习和交流的基本工具,而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获得要靠平时积累还要靠语文课堂的培养和训练,在我们学习时期的语文课堂当中。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对学生知识和各科能力培养的重要学科,提高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和文化水平。因此,做好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中职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不仅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更要实现师生良好的互动。加强语文教学的课堂互动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和兴趣,有效的加强学习效果。
一、提高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水平的措施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当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态度较为生硬,课堂上缺乏民主和谐的交流讨论气氛,整体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师生之间由于缺乏交流互动,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敬畏心里,疏远师生距离,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加之由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整体课程过程较为形式化,另外,语文课堂的作业内容较为沉重,繁琐的重复抄写背诵过程,成为语文作业的全部,学生难免产生抵触心里。要加强语文课堂中的师生交流互动水平,需要采取以下相应措施,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工作。
1.建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点,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学生不应只是简单的参与者,而是整个教学环境中的主体。在学习中,学生自主的进行讨论分析,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减少对知识的被动获取,增加主动学习的积极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大多以案例方式提出问题,实行以点带面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由一个问题点进行思考,引出相应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兴趣,由于采用问题带动方式,减少了学生学习知识和记忆知识的的压力,提高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课文的分析也可以参照以往课文进行分析解决,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仅深化对课文知识记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理解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方式较为生硬,师生间缺乏良好互动,课堂气氛一直在很严肃的情况下持续,教师和学生直接缺乏必要的交流,整体交流水平不足,课堂学习效率较低,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态度。在改进后的语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主动交流的需求和环境,从而保证整体课堂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在学习相应课文时,课堂上教师通过相应课文和现实相关知识的引导,进行立体的课堂讨论和交流,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从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在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加强情绪的引导,多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节。通过相应的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掌握课文知识,并理解教学的主体思想。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要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利用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的自身学习兴趣,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在课程进行的同时,学生对于语文课的兴趣会随着课程的重复进行而降低。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对于语文课的新鲜感和兴趣在教学中会逐渐降低,最后产生敷衍、厌学的心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是最好的动力,学生对课程如果有兴趣,那么会大大的加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积极的对课程进行思索和学习。同时,积极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创造性,对于学习效果也有很大的保证。现代的教学工作要求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增加对知识的渴求。教师要合理引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设计中,要合理把握学生心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交流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3.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
自由的学习空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需要的,它可以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释放,可以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当中获得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摆正态度,改变以为对于教材内容过于重视的情况,避免忽视对于课文延伸内容的指导教学。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课文相关材料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创造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同时,语文教师要尽量从以往专注教学内容上转变为引导式教学,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巩固学习的知识,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造积极的自由的学习空间引导,保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考和学习空间。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要尽量避免以往的死记硬背的模式,让学生更灵活的进行掌握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度。
二、结束语
中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尤其在现阶段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兴趣,从而加强语文教学工作,达到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进行积极的自我转变,教师要在注重自身形象的同时,展现亲和力和幽默,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设立相应的讨论交流话题,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好语文课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最大目标,语文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利用各种教育设备和手段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内容的准备上,要突出创新精神,把沉闷的课本内容转变为令学生有兴趣的教学内容。对于教育工作来说,加强中职语文课堂的交流,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并且形式良好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当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教学难度,减少教师相应的负担,并且更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评价 思考
按照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的改革要有利于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期学生为目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注重历史评价的教育功能的发挥。我们传统的教学评价有很多弊端,忽略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妨碍了全面素质的提升,随着新课改的产生,历史教学评价必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完成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在课改实行过程中,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就是把字合作和探究形式化、简单化,这样,探究就变成了一种模式,变成了机械性的操作,有的教师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写在备课本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照本宣科,坚持进行。有些实验活动,有的老师甚至越俎代庖,完全替代了学生完成这样实践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课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我们要对新课改有深层次的思考,深思如何把合作教学落到实处,思考如何去探究教学和自主思考,而不应机械的简单套用新课程字面上的内容。
实验证明,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但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提高思维习惯,进步明显,最有力度的学习都是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最容易让学生深入思考,自我完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使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哦自主学习的方式去解决。合作学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关键是看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的如何,教师作为工作在一线的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引导,当需要学生思考时,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放手让大家自主思考,充分想象,同时,也要避免大家思考过度,喧宾夺主,起不到讨论的效果,教师要懂得“收”和“放”的时机,切实做到每个环节都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二、宽松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
课堂气氛的融洽与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但是过度的、单纯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采用的提问不仅不会起到正常的启发思维的作用,反而让认真思考,独立思考的学生无所适从。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的理解新课改的条文,在课堂上,不断的发问,提问,重复的问一些不需要“太高技术含量”的问题,忙的不亦乐乎,但学生向无头苍蝇似的,被牵着到处乱窜,很难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考习惯,表面上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灌输固有的知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我们对于新课改的内容要全面的理解,不能拿出一个片段,错误的理解。比如,新课改倡导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但是我们不能错误的认为,这是给学生的全面松绑,是让学生为所欲为,不拘小节,全面自由化。因为一个课堂上几十名学生,要是大家都想看就看,想学就学,想说就说,势必会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有些不守规矩的学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甚至是视而不见,纵容了他们的作为,时间久了,势必会形成错误的导向作用,会被学生误解为老师“软弱可欺”。在教学活动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就要相互尊重,老师要尊重学生,不体罚,不责骂;学生也要老师,维护课堂秩序,不奇装异服,不哗众取宠。“无规矩不成方圆”,世界上没有完全的自由,必要的制度和纪律是学习的必备保证,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学生优劣评价
我们的新课改强调要尊重学生,多用表扬。于是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取消了负面的批评,所有的课堂问答都用“好”、“非常好”来笼统的评价。只要学生回答,得到的反馈都是赞扬的声音,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找不到感觉,即使错了也不知道是哪里不对,只能是概念模糊,模棱两可,时间久了,表扬不再有价值,单一的表扬和单一得批评模式一样是不可取的,用得多了都会使人麻木,天长日久的都是表扬,你还会在乎表扬么?所以,我们要奖罚并用,浅尝辄止,只要起到效果就可以。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不要花费太多的言语去说,也不要体罚学生,而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道理要讲到点子上,做到言之有物,点到为止,从而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的效果。
四、认知目标的完成
认知是课堂上重要的重要任务,但并不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唯一目的,教师不应该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传递,而忽略学生的情感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评课标准是看教学进程安排的是否流畅高效、课堂效率高,一些“听课”的内容往往都是教师精心准备的模板教程,老师就按照既定的方案走,先讲后问,最后总结,貌似井井有条,实则形式主义。整个教学进程就像是上紧发条一样,整个课堂感觉气氛沉闷,紧张而无序,把讲授课做成了表演课,整个课堂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老师,整个过程是刻板的,枯燥的,看不到思维碰撞的火花,看不到拍案叫绝的经典片段,只是像一杯清水,索然无味。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的评价应该是综合的,是全面的,所以用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评价方法也是综合性、系统性的,多角度分析,多渠道考核,了解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灵活的运用评价办法,才能真正的发挥教师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顺.中学历史教学评价途径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16).
[2]聂幼犁.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三)中篇 创造教评一体,共同改进与开发课程的教学评价[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1).
关键词:口头作文;训练;口语交流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074-01
人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语言交流,语言修养代表一个人的品位。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现代传声技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语文口语交流再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个人如果听别人说话而不能快速作出反应,或不能把话说得清晰、简洁、准确,就难以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势必会在现代生活中处处碰壁,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而语文课堂上的口头作文训练是提高口语交流的最佳手段,如何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呢?
一、利用好课堂主阵地,培养口头表达的兴趣
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口头作文对学生来说,要求更高,思维的,心理的,表达的,应变的能力更高一些,如何使学生能消除这些障碍,适应课堂口头作文的训练呢?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教学中可采取创设情景、短剧表演、小组对话、讲故事、学唱歌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不断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
二、重点抓好语感训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作文训练的最好的方法,不是背诵,而是反复高声朗读课文,反复的去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培养语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事也会吟”这便是语感增强了。语感是非常关键的对于语言的敏感,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语言素质高的人,往往是语感能力强大的人,能达到一听就明,一说就清,一读就懂,一写就通。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进步。
1、一般说来,朗读和背诵是说的基础,是为说服务的
获得语感也必须走成熟的路子,通过大量的朗读和背诵,学生不但使语感、语调、语音、停顿等得到充分训练,而且学生的脑海里储存了大量“说”的素材,需要时可随时从“仓库”取出,为“说”服务。朗读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还可以把一些课文改为小品,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如教材中小说、戏剧、童话等体裁的文章都可以进行角色朗读或会话,大量的感情朗读,本身就是阐释他们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朗读、对话等手段就能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语言的要素,词语、句式、情味、气势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背诵的篇章多了,语言运用的各种规则就会在大脑中自动整合成一种语言直觉,产生一种强烈的语感,有了语感,就会在口语交流时分辨表达语言的正误和优劣。
2、运用电教手段,听配乐朗诵,也是在训练表达能力
口头交流不仅要自己表达明白,而且还要能听得清、听得懂别人的表达,这也是口头作文训练所必需的。“十聋九哑”,揭示了一个道理。人在语言的学习中,要靠耳朵获取信息,然后表现在语言表达上。所以不要怕牺牲时间,不要怕效果来得缓慢,要长时间的、有一定指向的听读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听读能力会不断加强。听的过程使学生的耳朵已经开始尝试这时适应一种新的语言发音,大脑在调整频率,准备接受一种新的信息代码,这本身就是一种飞跃。所以切记:听就是在进步。
3、不怕有错,敢于开口
学语文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来和他人交流,但开口难也是口头作文训练的的一大难点。心理胆怯,开口脸红,表达无序,结结巴巴,这是口头作文存在的突出问题。这就需要老师耐心引导,教学中给学生以激励和赏识。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高尔基也说过:“一个孩子,你说他好,他就好了。”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各方面都存在着潜能。用赞赏的语言称赞他,便可以调动其无穷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为口头作文提供素材
古人云:“言为心声。”“心声”主要来源于对事物的观察感知,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就必须让学生有目的地、充分地去观察、去感知。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学生才能拥有原始的材料,说起话来就有话可说、即“我口表我见”,以感知促想象,以想象促思维,以思维促表达。学生边看边想,边观察边交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了其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创设语言环境,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
高职院校的性质特点是培养面向经济生产、社会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上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的目标也应力求实用,以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具备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能在生产岗位上把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应用自如。高职教育中传授理论知识要以能用为准则,应用为方向和宗旨。
高职院校近年来数量和规模扩大,政府在考虑优化高职院校教育结构时,也提出要在注重理论知识教授的基础上,要比以前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强化高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这也是考虑到高职教育的性质,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所以,实践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但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出现瓶颈,实践教学的力度不够,方向不对。发现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和寻找对策是高职院校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现状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初步成绩
高职院校在走教育方式转型道路之后,有一些关于实践教学的进步,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实践教学课时明晰化、明确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又如将实践教学管理和职业资格证书中所包含职业素质挂钩,重视实践;再如注重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行监控和监管;更加明显的还有成立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建立、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方式。
(二)高职院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构比例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政府的指导思想和方向也侧重实践教学,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过程中,一部分高职院校还是停留在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为次的教育结构中。即便增加实践教育课时,强调教育方式,从宏观来看,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依旧远高于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瓶颈和原因
(一)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
多数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还停留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状态,如强调概念、公式等的讲解,却把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辅助课程,用来反证理论知识,而不是理论指导实践。有的甚至还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实践课可有可无。教育者和管理者依旧陷在僵硬的、落后的传统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中,这也是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瓶颈,也是最根本、主要的原因。若高职教学者忽视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就是还没有和时代接轨,没有正确理解高职院校的性质所在。这样一种落后的、难扭转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无论对教学目标的理解还是落实在教学过程中的培养模式,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对发展培养对象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作用甚微,同时也直接钳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客观环境欠缺
1、实践教学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鉴于高职院校教育类型的特殊性,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地和基础设备,但我国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可程度相比不高,国家对学校实践场地和基础设备的投入经费有限,使得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高职教育不断改革,近年来院校规模因扩招不断扩大,个体分配到的实践基础设施变少,现有教学设备、实践教育经费、实训基地等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快速增多的学术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很多实训场地建设不完善,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实践的力度和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也有其他一些情况,如经费充足时,盲目追求设备高端,但设备与课堂没法对口衔接,达不到对器材的合理、充分利用,导致一些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学生对其真正使用的少之又少。
2、实践教学缺乏与时俱进的教材。目前,能够鲜明地指导实践性课程的理论成果不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系统的指导,这方面的教研也相对较弱。实践讲求以理论指导,只靠概论和公式无法在实践教学中起到良性作用,行业和企业应多参与编写针对专业实践的教材,最好能把新行业、新现象、新技术、新工艺等都及时在实践教育的指导教材中反映出来,与时俱进,推陈革新,追求与快速发展的科技接轨,而不是陈旧落后的理论公式。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对实践教育的管理无序而盲目,缺少严格有效的管理体制。很多管理体制散漫,没有效率,如二级管理,实习基地不在学校内有序组织,而是分散在其他相应专业的实习单位,这样容易造成管理松散、义务不明,实践教学责任不清楚。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和评价本身就是一个不好处理的难点,现阶段各高职院校普遍缺乏独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建立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时,必须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制度,遵照实践教学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模式和管理方法,建立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四)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高职院校里,真正基于理论知识传授,又侧重实践教学,并有能力做好的教师并不多,之前提到过教学工作者传统教育方式难以改变,同时实践专业型教师严重缺口。再者,能够指导专业实践的教师指导能力也参差不齐,很多教师来源于高校毕业的理论性、知识性教育者,自己在接受教学时,绝大多数时间里也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自己都缺少实践经验,指导学生更是纸上谈兵。种种原因使得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滞后,这个问题仍旧是制约高职院校实践教育水平提高的主要瓶颈。
总之,软件部分,如实践教育观念缺乏、实践教育管理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够,硬件设施,如基础设备和实训场地不足、指导实践教材不足等,都是制约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原因和表现。
三、实践教学发展瓶颈的应对措施
(一)从高职院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
提高对实践教育的重视度,建立一个有效的实践教育管理体系,完善实践教育考核和评价制度。如增加实践课时、内容,增加学生实践成绩的考核比例。另外,针对实践教育的硬件设施缺乏问题,积极引进资金,如校企合作,到相关企业进行科研或生产合作,企业看到合作的益处,在技术项目和生产上获益后会接受学校的实训活动,达到一个互惠互利的关系。针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活动,要严格规定实践任务和目标,并考核。
(二)从教师队伍出发
只有转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才能从观念上正确引导实践教学发展走向。具体可以表现为培养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学校针对教师技能素质的提高开展培训,或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要求并实施考核。
(三)从学生角度出发
贯彻注重实践的思想,强调职业学校的性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我实践,提高学生实践兴趣,如鼓励学生建立社会实践队伍,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活动,旅游专业可以与旅游区协商,承担一些礼仪和导游服务等。
综上所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不是院校单方面的努力可以做到的,要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只有靠校方、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
四、结语
评价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重点要环节之一,是英语课程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学生的学法得失及诊断学生学习成效,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进步和学业水平的提高。这也是英语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评价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采用最后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结果,这使得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评价的方式、方法和评价手段的使用有所限制,也只有把分数用来做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纵观传统的教学评价可以看出如下问题:只重视评价基础知识与技能;只有终结性评价,没有过程性评价;过多地采用相对评价;评价是为了甄别而不是为了促进;以考试代替评价;以一种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学生,忽视个体差异;教师评价公式化,没有体现个性化;评价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评价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激励,监控和导向功能;重视测试性评价,轻视非测试性评价;重视外部评价(国家或地区评价),轻视内部评价(校本评价);学生不能有效地参与评价;教师对学生自身评价重视不够,指导乏力,而且传统评价以“挑错”为主要导向。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些都不利于英语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也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建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要求在评价中不但要评价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就教学过程把不同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决心。遵循“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原则,通过平时教学经验、教研交流活动和学结,再根据评价的方式、方法、时间功能把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评价类型即形成性评价归为以下类型;就谁来评价而言可分为Teacher evaluation 师评、Self-evaluation自评、Peer evaluation互评、Collaborative evaluation合作评价、Group evaluation小组评价,Parent evaluation家长评价等;就评价的方式可分为Descriptive evaluation描述性评价、Grade evaluation等级评价、Mark evaluation分数评价等等;就评价的方法有Questionaires问卷、journals/Diaries日记、Personal accounts个人描述、Verbal reports口头报告、Interview访谈、Learner reflection学习反思、Summary总结、Checklist检查表、Observation观察、Case study案例研究、Progress test 进展性小测、Examination考试、Learner Portfolios学习档案、Best work portfolios最佳作品夹等等;就评价的时间可分为Pre-term evaluation课前评价、While-class evaluation课中评价、Post-class evaluation课后评价、Post-unit evaluation单元后评价、Post-examination evaluation测试后评价,marking period evaluation阶段性评价等等;就评价的功能可分为Diagnostic evaluation诊断性评价、Monitoring evaluation监控性评价、Checking evaluation检测性评价、Feeback evaluation反馈性评价、Reflective evaluation反思性评价等等。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我们在教学课程中也不断应用多种评价方法,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形式多样性。新课程标指出,形成性评价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终结性评价(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争科学的、全面的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同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高考评价改革的趋势要求高考成绩将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依据,高考将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这与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完全吻合的。
在我们的教学评价中,我们教师与学生同时面对共同成长。合理的评价方式不仅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也给教师提供了教与学的信息,提供给学生更有意义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得到个人反馈,明确努力方向;让学生有成就感,同时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励帮助他们努力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得到个人反馈,改进自己以便更好的组织教学,从而提高完善自己。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评价中,要把评价有机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和促进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学评价以激励为主,在评价方式上发挥激励的作用,要恰当地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品尝到英语学习的成功喜悦,提高学习水平,完善自我。新课标评价一堂好课应看是否体现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发散、统一以及自圆其说之中;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魄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
综上所述,不管我们对学生进行哪一种评价,其最终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成长。教师要借助评价,迅速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适时和恰当的指导,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为学生的持久学习打下基础。课堂教学评价观的转变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新课程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即“以学论教”的评价观。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从这六各方面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从学生的“学”中反思自己,及时得到教学反馈,以便能有效地完善教学实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体现真实的学习过程,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