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6:41:30
导语:在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 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有其必要性、重要性。新疆医科大学实施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取得了成效。针对该计划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想法。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 科研思维能力培养
一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教委高等医学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其培养目标为: 1.有厚实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2.有较强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技能;3.有一定的医学科学研究的训练;4.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是未来的医学精英人才。实现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适应未来国际医学科学技术的竞争, 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医学人才,实行本、硕连读制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是一条重要途径。为确保上述目标,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医学科研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二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分阶段训练及其重要性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科研训练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二年级 : 基础学科阶段, 初步培养学生科研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导师、名医、科研人员讲座等形式, 启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培养其初步具备科研的条件、方法和态度; 第二阶段: 三至五年级:基础医学阶段, 进行系统科研训练, 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如通过“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撰写论文—理性认识”科研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第三阶段: 临床学习阶段, 则在临床导师的指导下, 进行临床科研训练, 通过完成硕士研究论文和硕士论文答辩,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在基础学科阶段, 学生的课程以理科类基础课程为主,还没有足够能力参与科研, 而基础医学阶段的科研训练则直接关系到学生进入临床阶段能否以较短的时间开展课题研究, 撰写学位论文, 乃至能否顺利完成本硕连读学业的大事。因此, 如何做好基础医学阶段的科研训练工作是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中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1]。
三 基础医学科研训练的方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1988年起国家教委批准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新疆医科大学至今已招收10 届,实施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已历经5期,它以学生完成课题,SRTP立项的方法, 经过系统的训练, 把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为自主个性发展的管理模式, 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或调查研究等方法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突破常规进行创新研究, 摸索出科学研究的性质和律, 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四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
新疆医科大学SRTP 实施包括如下方面:
1.组织机构:成立了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和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专家委员会。由新疆医科大学教务处实验管理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执行程序:由“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教学检查、结题验收”组成,各学院教师组织学生自行申报,教务处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确定立项课题,立项负责人组织实施,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中期检查,通过中期检查的立项继续进行,最后,教务处组织结题验收。
3.项目来源:学院自行申报(由各学院教师结合自身情况组织学生进行)。
4.教务处管理部门相关规定:出台《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管理办法》。
五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已见成效
新疆医科大学从2005年首期推出, 已立项5期, 全校共立项目326项, 9个学院的1289名学生次参加了训练。
通过SRTP训练计划,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增强了多方面的能力,如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等,开阔了视野,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意志力也得到了磨练。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导师、博士生、硕士生接触,在这样充满学术氛围的研究集体中,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了锻炼; 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工作的认真踏实作风、对事业的敬业精神、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六 进一步做好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础医学科研训练的想法
1. 改革教学模式, 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除了贯彻理论探索,还应有适宜的研究氛围和环境。医学高校应深化课程改革,为有效实施SRTP创建良好的内部环境。首先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状况,鼓励教师将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方向以及各种学派的观点传授给学生。其次在教学模式和教材的编排上,积极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探索和怀疑精神,避免造成学生对权威和书本的被动接受。 转贴于
2. 鼓励科研训练项目学科交叉。
SRTP项目大部分都是在本专业和本学科内部实施的, 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和交叉性较差。学生如果仅仅接触本专业的知识, 会不利于思维多向发散性的培养, 而且也很难提高对于目前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认识。立项打破专业的界线, 鼓励不同层次的结合、不同学科的交叉, 以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医学人才[2]。
3. 加强组织, 营造校园科研氛围。
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重要性,积极设计和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如医学院可举办生命科学节、医学节等,邀请著名专家讲学,开展科普活动、医学知识竞赛等; 学校要为学生组织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业计划及课件制作竞赛等,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调动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还可以成立“大学生科技协会”等社团, 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研讨、报告会、沙龙、竞赛等活动[3]。
4. 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创造良好的场所。
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等,配置适当现代化、高科技的技术装备,建成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践基地; 利用社会资源如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手段, 利用企业、科研院所的装备条件来建设校外的科研训练实践基地; 也可以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与实验材料, 不受人、财、物、空间、时间的限制, 使学生科研训练得以自由开展。
5. 让更多教师来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
创造意识、科学鉴赏力、创造原则与方法、科学品质与研究风格等都是凝聚在人的思想与行为之中, 只能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机制来体现。要充分认识教师在其中的重要性,实行导师制。新生入学后, 即为其指定一位导师, 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 指导学生的科学训练, 学生必须定期到导师那里去与导师讨论, 向导师作读书心得报告, 与导师交流等, 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潜能, 达到预期的目的。
6. 实施激励机制, 鼓励大学生科研训练出成果。
为了调动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的积极性, 培养其科研能力, 鼓励其在训练中出成果, 学校可实施大学生科研奖励办法, 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学生科研活动评奖评优制度, 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进行津贴补助和学分奖励; 对正式和申请专利的给予经费补助; 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奖金、纪念章, 甚至推荐免试研究生等。要推行大学生科研能力等级评定, 把学生的科研训练效果直接与综合素质测评、毕业分配挂钩。
七 展望未来
为了使七年制医学生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临床技能等整体素质得到优化培养,必须实施七年制医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SRTP作为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有着普通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借鉴国外大学同类项目在几十年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校内七年制医学生科研训练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从而完善其科研素质的培养。
参 考 文 献
[1] 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基本类型与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95-98.
关键词:贵州省;学术型社团;重要性;调查分析;对策
0 引言
大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志向自愿组成并共同遵守社团规定的群众性组织。高校学生社团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扩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是学生实现理论结合实际以及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平台,而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更能够有力的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以及学风建设。因此各高校争相进行社团建设,条件较好的高校有上百个社团,条件较的差的也有几十个,使社团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然而这其中主要是以娱乐、公益型社团为主,而学术型社团则偏少。如贵州师范学院共有社团48个,而学术型社团仅电子设计与人工智能学会1个,占社团总量的2%。
学术型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己专业、学术爱好而自发成立的具有学术性的自治组织。该组织具有自发性、自主性、研究性等特点。其是高校建设发展特色文化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提升学术文化氛围,同时更有利于打造社团品牌。学生通过参与学术型社团的学习、论辩和科技竞赛等活动,既有利于弥补第一课堂因教学时间限制而导致知识不足,又有利于促进课内知识的应用。活动的开展既能够增强学术的凝聚力、大学生的归属感,又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灵感。
1999年随着各高校开始施行扩招政策,这使得全国各地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来到贵州高校学习,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单位等用人部门门槛的提高,使的贵州高校学生探求知识的范围越来越广;如今互联网技术更新日新月益,网络资源日益S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开拓,加之目前“双创”政策的背景下,贵州高校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依据自身意愿组建或参与能够提升个人创新、管理、科研等能力的综合性社团。此时对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故探索贵州本科院校学术型社团建设现状及学术型社团的重要性极为重要,这对调动大学生参与科研学术活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发展学术型社团的重要性
1.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近年来,贵州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学生求职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的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大学生迫切的渴望。而综合素质的提高往往在团队活动中得到培养,活动过程中各成员分工明确,除了培养成员的责任心,还由于成员院系不同,思维的相互碰撞,更能够锻炼成员之间协作和创新能力。以贵州师范学院电子设计与人工智能学会为例,社团相关成员通力合作,在2016微软“创新杯”全球大学生科技大赛中国区总决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该校的育人成果,也表明学术型社团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1.2 强化高校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与管理,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在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学术型社团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它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将第一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消除课堂玩手机、睡觉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由于学术型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院系和专业,这有助于社团成员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以及本专业的重要性,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同样由于学术型社团具有专业性与严肃性这就要求社团成员对待学术科研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从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3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社团建设来看,高校精品社团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各高校在社团建设发展上,都注重打造精品社团,而娱乐性社团虽有数量大的优势,但这些社团却大同小异,因而很难体现独特性,而学术型社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更符合高等教育的内涵,也能够提升社团活动层次。因而更容易打造特色的品牌。从社团开展的活动看,学术型社团更能起到传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如贵州大学学术性社团“国学社”,每周一至周五早上进行晨读国学经典,每周日下午举办国学社读书会活动,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国学,热爱国学,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繁荣了校园文化。
2 贵州高校学术型社团建设现状与分析
本文结合发放问卷和走访的方式,以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学院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发放1000份问卷,整理获有效问卷948份,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表1为贵州大学学术型社团对学生的影响力及社团建设和管理情况统计。由表1中BQ变量统计可知,关于学术型社团的影响力中,各项所获得均值均大于3。其中关于学术型社团的发展空间这一项均值为3.92,近似于4;而关于学术型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以及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这三方面的均值均大于4。由此可以看出贵州大学进行学术性社团建设很有必要性且在该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此类社团对该校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由表1中CQ变量关于学术型社团建设和管理情况的统计可以看到,在涉及的9个问题中关于学术型社团经费支持力度方面均值为2.96,均值偏低,其余各项均值均大于3,而其中关于社团的数量和指导教师力量方面均值也相对偏低。这说明贵州大学在学术型社团建设中尤其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建设。
表2为贵州师范学院学术型社团对学生的影响力及社团建设和管理情况统计,由表中关于学术型社团的影响力的BQ项目变量统计可以看出经过分析后关于该项目中的8个问题各项均值都大于3。其中在关于学术性社团在学校的发展空间这一方面均值为3.960,近似于4.000。而在关于学术性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三方面均值都大于4.000。由此可见,贵州师范学院学术性社团建设与发展非常有必要,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由表中关于学术型社团建设和管理情况的CQ统计变量可知,贵州师范学院以及下属学院都比较重视学术性社团的建设,但在学术型社团的数量、指导教师力量以及经费的支持方面比较欠缺;同时在学术性社团活动开展的趣味性以及在对社团管理制度健全和凝聚力方面表现出明显不足。
通过对以上两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贵州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建设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学术型社团相比于其他社团的吸引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社团对学生吸引力不足以及学生缺乏兴趣两方面。在社团的吸引力方面,以上两所高校学术型社团存在因日常宣传力度不大而导致学生对该校学术型社团了解不够的情况,在活动开展中,往往表现出形式单一、创新不足的现象。以贵州师范学院数学协会为例,该社团在日常的宣传上只有每年在高考期间开展“挑战高考”的活动以及社团招新中才被学生所了解,而活动的开展方式近三年来一直采取“考试”+发放证书的方式。从学生兴趣度来看,一方面是在校大学生对学术科研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老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科研学术兴趣的培养还存在不足。如省教育厅及各高校每年都会安排一定的经费鼓励大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然而由于学生自身对科研学术兴趣不高加之缺少申报项目的意识,使得最后申报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
其次,学生对学术型社团数量满意度不高。这主要反映出贵州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建设数量存在不足,以贵州大学为例,该校在校团委的领导下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将所属的90个社团分为实践公益、学术科创、文娱艺术、体育健身和其它五个类型。其中学术科创类共22个,而其中以苗学青年研究小组为代表的学术型社团只有7个,比例为31.8%,在全部社团的比例则为7.8%。
最后,社团指导教师力量不足。这主要反映出贵州高校在学术型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指导教师在质量上存在一定不足。在目前各高校学生学术型社团建设数量不足的情况,如果以职称在副教授及上的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足以满足其需要,然而在现实情况下,这些高职称的教师往往在平时需要上课甚至要申请科研项目,为此已经花费了大量精力,面对社团日常建设发展的指导管理却表现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进而削弱了指导教师的力量。
3 贵州高校学术型社团发展对策
3.1 重视学术型社团软硬件条件的建设
近年来贵州各大高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对学术型社团建设发展应注重软硬条件的投入。在硬性条件上,学校应根据社团发展的需要为其提供活动场所,如设立社团学术研究室;在活动的场所的布置上要体现社团的特点,如设立专门的期刊杂志摆放点。在软性条件上,学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学校院系可以根据实际为学生选择学术水平较高的老师担任授课教师,以便在日常的授课中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学术知识,更为重要的,则是学校院系应抓住每年申请校级和省级学生项目的机会,提前为学生培训,对其中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如贵州师范学院在每年度的优秀评比中都设有“优秀科研活动分子”这一奖项,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研究。
3.2 提高学术型社团建设比例
高校学术型社团是学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平台。在调查中了解到,贵州高校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有学术型社团。这说明贵州高校学术型社团建设数量存在不足,一方面高校主要领导要认识到学术型社团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与校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支持学术型社团建设;另一方面高校社团管理部门领导,应在充分了解该校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学术型社团数量,优化不同类型社团的发展比例。同时学校应为学术型社团的建设提供更大的扶持力度,在社F的成立审批上应放宽条件,优化简化相关程序;在社团运营中,允许并鼓励学术型社团根据该社团的研究方向与相关的企业达成合作,引入赞助机制,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SPE学生分会,根据其学术背景,得到相应企业的青睐与资金支持,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3.3 重视社团活动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
学术型社团是学生学习长的第二课堂,因而社团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如通过对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的调查访谈了解到,部分学生有意愿甚至渴望申请立项校级省级大学生项目,因而社团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向学生讲解申请项目的流程、材料撰写规范和注意事项等;社团指导教师往往在学术上具有比较敏感的学术思维,因而能够为社团成员提供新颖的思路,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在引导学生开展相学术研究时也要尽量结合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和申请项目的实际,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也能提高学生的归属以及社团的凝聚力。
3.4 注重学术型社团师资力量的投入
学术型社团指导老师,既是社团的管理者,也是参与者,高校在进行学术型社团建设发展时要注重师资力量的投入。在社团指导老师的选择上有三种方式,一是校内选派,这要求社团管理部门在选派指导老师时,要尽量选派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有获得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经历或者科研能力较强的老师要优先考虑;二是教师返聘,退休教师往往具备一定的科研学术能力和充裕的时间,可以对社团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指导;三是教师外聘,这种方式是让外校或科研部门的优秀老师定期为社团成员做指导,这更有利于开拓成员的学术思维。高校也要重视建立针对指导教师的奖惩机制,对于优秀得指导教师,要向其发放荣誉证书以及一定的奖金,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对于缺乏责任心的指导老师则要给予一定的处罚,以此来规范约束老师的行为。
4 结语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社会性
大学教育是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要求其在培养学生专业才能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其他发展(如德、体等方面),即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而创新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生命力,是大学的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大学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大多局限于课堂情景的自我创新,而忽视了创新的社会意义,即,没有将创新与实际应用、技术前沿等结合起来,缺乏社会性科学研究创新活动的锻炼,必将导致大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对创新能力与创造精神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可以通过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课外时间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指标、培养大学生科研梯队、实施科研量化奖励机制等这些方法来提高大学生内在的社会性科研创新机制和素养,以期满足学生后期的职业需求。
一 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
大学教育不仅要提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由教育部和全国学联组织实施的“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计划”早已明确指出,可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促使其在身心发展、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科学技术创新创业、思想品质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然而,要确保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全面良好有序地进行,必须要求高校老师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确定创新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将其全面贯彻应用到大学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拥有健康体魄、坚强内心、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确立科学全面的素质教育观,构建科学健康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二 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
大学教育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地方,其实施的素质教育追求的创造性应该是学生的自我课堂创造性和社会应用创造性的衔接和过渡。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基础理论和一般性实验操作,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创新。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性创新的培养,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创新理念,逐步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首先在理论教学环节,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指出其和现有技术之间的关联性、未来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充分调动其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理念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力,让学生亲身体验科研创新活动,在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从最初的模仿行为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创新活动,为日后从事相关创新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课外时间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大学生不仅具有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智力基础,而且具有从事创新性活动的基本能力,因此大学教育在要求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活动的外延扩展。首先,针对各个学科专业的特点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知识、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创新活动。其次,可借助外部媒介如科技文艺活动等途径来宣传科学研究创新的重要性,调动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研究活动积极性,使学生能逐步从看科研发展到爱科研的程度。最后,针对学生参与课题存在的问题,重视老师的指导作用,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完善大学生内在的基本科研能力结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 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指标
众所周知,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认证体系和评价机制。其中,素质拓展认证体系是实现计划目标所必需的条件,而素质拓评价机制是确立学生素质的社会认可性。基于创新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通过建立专门的认证委员会,科学合理地全面设置大学生素质认证指标,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内容,确立创新在大学生素质认证中的重要地位,达到有效保证认证内容的合理性和认证结果的实效性的目的,建立良好的社会认同机制,为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奠定基础。
五 培养大学生科研梯队
在大学里,科研活动是培养和发挥学生创新潜能必不可少的途径。众所周知,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基础理论和一般性实验操作,因此学生要独立从事科研创新活动,难度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实施导师辅导制,组建以高年级为主,低年级为辅的学生科研梯队,搭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选定一些具有较大潜力且难度适中的课题进行研究,当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实践创新中遇到问题时,老师从旁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外,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时可以实施小组内互助、小组间竞争的激励机制,形成和谐有序的科研氛围,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完善其基本科研能力结构,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研究创新的能力,为日后从事相关行业进行创新性工作奠定基础。
六 实施科研量化奖励机制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一、引言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和逻辑,借助形象和抽象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技能是保障。而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运用先进、科学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及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我国大多本科院校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研能力。但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不断涌现,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如何保持甚至提升大学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达到既定的高校培养目标,带给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人员深刻思考。
本文从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情况,研究了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的国际竞争往往体现在具有科技创新竞争力和高素质的人才竞争上,作为承担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上进行改革就尤为重要。我国本科生科研活动起步相对较晚,普及率较低,成效不显著,对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尚未形成体系。因此,在高校如何更多更好地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既是学生素质整体提升的要求,又是教师科研队伍水平提高的需要,更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
1.学生素质提升的要求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知识化、信息化要求程度越来越高,对人才要求也变得更高,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已不仅仅是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的人才,而应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大学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舞台。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在这个舞台上尽量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其中科技创新是学生素质提升的很好的一个实践锻炼环节。通过科技创新的实践,学生可以巩固并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可以培养自身的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过程的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有力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2.教师水平提高的需要
在大学里,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两个并行的主体,大学生素质的提升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指导。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需要不断更新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因此,高校教师不单纯以教学为唯一工作,而是教学科研并重。教师把所学和所教的知识在科研中进行实践,同时又从科研中获得新的知识,教给学生。创新是科研中最重要的目标,通过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教师完成科研目标,更有助于教师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3.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社会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纵观人类发展历程,科技创新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社会在科技的带动下飞速发展,而创新又使这个速度不断加速。例如,汽车已成为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仅仅120多年的发展中,汽车已经从少数富人的奢侈品逐步变成了百姓的代步工具,就是因为汽车相关专业人才的不断科技创新成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的强大就没有国力的强大,没有科技的创新就没有国家的发展以及长久生存下去的动力。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如何充分利用高校优势,结合课堂和课外教学资源,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几点措施。
1.创新题目的合理选择
好的科技创新题目是有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如何合理的选择创新题目非常重要。首先,指导老师要认真设计科技创新题目,应根据本专业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及教师本身优势。汽车专业已经发展了120多年,专业知识不断地应用到汽车实体中,社会也不断对汽车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本专业指导老师在设计题目时会认真考虑创新技术对汽车发展的影响以及自身条件的优势。其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及特点。例如有些学生很擅长理论推导,那就应该设计偏重理论创新的题目;而有些学生擅长机械方面或电子方面的动手能力,就需要设计一些偏重试验的科技创新题目。
2.创新过程的互动配合
科技创新是一项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指导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查阅一些新的技术资料,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有新的想法时,要及时讨论,用自己专业知识去帮助学生完善创新思路,同时也可以从学生的新思路中得到启发,为自己的科研题目及教学积累新的知识点。学生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要积极思考,勤于阅读国内外资料,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并及时与指导老师讨论,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更新完善,形成新的方案和思路。
3.创新成果的积极推广
科技创新不是简单地完成一项作品或大学生完成一次课程设计,更应该重视创新成果的推广。创新作品完成后,指导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学生将成果推向社会,包括写作科技论文,申请发明专利,让同行业人能了解所做的创新成果,以至于应用到企业生产;或指导老师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中,推动行业发展。只有科技创新成果被社会应用,才是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最重要认可,也会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自信心。
四、结论
科技创新是大学生培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结合学生兴趣、教师科研以及社会需求合理选择科技创新题目,认真对待科技创新过程的每个环节,积极推广科技创新的成果,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霖,武军莉,杨静宁等.浅谈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2009,(4):32-33.
[2]黄静.对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的指导.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89-91.
[3]辛丽艳.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29(5):66-68.
[4]杨学昭,张五一,王东云.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1):146-148.
[5]徐洪珍,李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294-297.
关键词 卫生法学;实践教学;科研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008-02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诸多深层次的医疗卫生问题不断浮出水面,逐渐向世人发出新的挑战,例如:和谐医患关系中医患信任机制的构建问题;如何在伦理与法律视角下平衡家庭伦理观念与堕胎权以及与生殖健康有关的医疗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如何完善和加强医疗卫生体制和社会保障机制对公民医疗权利的保护与医疗纠纷的处理问题;如何规范医药市场,杜绝诸如“毒胶囊事件”等问题药品的出现,保证人类合理用药的问题研究;关于医疗权利在我国公私法领域的地位确认及范围界定的问题;人格权法视角下患者自己决定权的问题研究;等等。
以上种种问题不单单是医学界、法学界等社会各界的研究难题和焦点,同时是我国向世界医疗卫生强国迈进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而这一重任则毫无疑问地落在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医学院校身上。因此,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医疗卫生人才尤其是卫生法学专业人才,就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1 卫生法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定位分析
1.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
卫生法学又名医事法学,是涵盖了一切有关人的生命健康权益等诸多内容在内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培养目标和方向十分明确,即通过四年的专业教育,培养出适应我国医疗卫生法制化需要的,全面发展且系统掌握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法学知识,能在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法律服务等部门从事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咨询、诉讼和研究工作,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创新型、专业型法律人才[1]。
卫生法学的专业培养目标表明:卫生法学类专业人才是研究和解决社会各领域与人体生命健康权益之间的生命伦理和法律关系的重要主力军,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1.2 明确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各界包括医疗卫生领域对自身人才的引进不再单单看重一纸文凭,更多开始注重对应聘者动手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考察。对此,高等院校应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教育职责。这对于卫生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般而言,科研活动的研究者不但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判断力和能动的分析力,而且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大胆的创新精神、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怕挫折、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秀品质。因此,在校期间加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既有助于其知识的深化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也有助于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此外,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也将为校园的文化建设和浓重学习氛围的构建添上有力的一笔。
1.3 明确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关系
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都是课堂教学或者说理论教学的持续和深入,二者都是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一种培养和提高。其中,实践教学要以科研为灵魂、为指导,而科研活动也能够使大学生的个性在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展现。由于卫生法学涵盖了医学和法学两大实践性和研究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对卫生法学专业的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必要性。
2 卫生法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条件和依据
2.1 较为成熟的心理基础
作为卫生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自入学之初就已经对我国的医疗卫生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思维能力、思维水平和个性的发展水平已渐趋成熟,基本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他们已经具备在纷杂的医疗卫生现象中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些都为其在卫生法学领域开展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2 充足的卫生法学专业知识基础
拥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科研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活动。卫生法学的相关教学恰恰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通过卫生法学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卫生法制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管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医疗纠纷的处理和医疗损害的赔偿等各种与人体生命健康权益密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解读。加之卫生法学相关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社会调查、专业见习和实习、毕业论文、法律咨询活动等[2]实践教学活动,为卫生法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
2.3 良好的高校环境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当今高校之间的竞争由单纯的高水平教学质量之争上升为品牌之争、综合实力的竞争,而优秀毕业生的水平尤其是其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逐渐成为一项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这也就是说,科研不再单单是高校教师的事,学生科研水平的高低同样对高校品牌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开设卫生法学专业的3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而言,不仅具有医学、法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教学队伍和科研团队,而且大都具备自己固定的附属医院和医疗卫生实习单位,这些都为卫生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 卫生法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
3.1 制定综合培养计划,将科研创新能力贯穿于卫生法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天才可遇不可求,但人才是可以经过后天来培养的。而科研活动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于卫生法学人才的科研培养也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就需要制定综合的培养计划。
1)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增加专门的研究课程,使其内容包含更多的科研成分,如开设研讨班(seminar)课程,使学生由科研理论基本知识入手,逐渐加深对科研的意义的体会与认识[3]。
2)在社团活动方面制定大学生科研活动计划,如部分高校开展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既要邀请校内外知名的医疗卫生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营造科研学术氛围,强化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也要积极为大学生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搭建平台,促进其科学文化的交流。
3)建立科研活动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如对科研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津贴和科研学分奖励,在年度评优中给予加分奖励等[4]。
3.2 提高卫生法学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科研活动本质上也属于实践活动,但科研之于实践乃灵魂之根本,实践之于科研乃物质之基础。因此,基于卫生法学横跨医学和法学两大实践性学科的特殊性,其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其次,卫生法学的实践教学教师也应积极争取和珍惜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调研学习机会,不断更新所学,真正实现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的对接,从而在日常教学中有选择地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式教育等实践教学模式,由简入难,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平时的实践学习中摸索和掌握课堂学习中所不能讲授的默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动脑能力,并且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实际医疗卫生问题。
3.3 倡导“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科研教学方式
导师制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在高校的历史由来已久,其不仅专注于言传身教,更专注于身体力行的亲力亲为型教育模式,使学生手脑并用,在学中“动”,在“动”中学。目前应用最广的应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提出和应用目前一般较多地应用于本科生论文写作方面,而在本科生的科研活动方面应用得太少。
鉴于卫生法学专业自身的社会实践性要求以及与社会医疗卫生现状的紧密联系性,通过科研创新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参与性是一个值得推荐的个性化教育方式。通过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使学生从入学之时便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创新活动中,不但可以拉近师生关系,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而且可以迸发“头脑风暴”的强大力量,就医疗卫生信息与问题进行切磋,相互促进,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共赢局面。
3.4 让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科研共同体”或研究工作小组
“科研共同体”或研究工作小组是校内外一些科研兴趣相近或相投的人员自发组织的科研活动组织或中心。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专家不会因为新手的潜力而感到有所威胁,会尽可能地提供自己的知识和技能[3]。对此,卫生法学专业应充分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积极加强与实习单位如卫生厅(局)、医院、疾控中心等医疗卫生部门的紧密联系,既可以聘请知名医疗卫生专家学者加入校内的“科研共同体”进行指导,也可把在校内“科研共同体”或研究工作小组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推荐到这些实习单位的知名科研活动中心去锻炼和学习。通过这样一种与专家学者亲密互动的交流和学习,可以使学生处于知识产生的真实情境之中,真正地理解和深化所学,并将所学有意识地加以运用,从而使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洪婧,胡勇,王树华.论医事法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进[J].卫生软科学,2009(6):422.
[2]朱莉莉,韩志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科教导刊,2011(6):85-86.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性实验 创新 收获 体会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国家为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而设立的面向本科层次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创业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进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和研究方案的制订、实验条件的准备、具体实施与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与分析及撰写报告等,并亲身参与动手实施和操作的科研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大学生自觉参与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全国重点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积极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工作,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每年批准几百项校级或院级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笔者作为项目成员参与并完成了校重点创新性实验项目“基于ISJ标记的麦类作物杂交种真伪性的早期鉴定技术”。现就此谈谈我们参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几点收获与体会。
1.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态度
严谨的科研态度,是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我们认为培养和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基础。此次科技创新实验中,我们有幸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中,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酸甜苦辣。
刚开始参与实验时,总觉得调枪、加样、做胶都是很简单的事情,根本没有把操作流程和要点记在心里,但在具体实验时,忘记换枪头、污染试剂、误扔实验试剂这样的错误犯了不少次。记得有一次,我们把重要的实验试剂误扔掉了,直接使我们三天的功夫白白浪费了,而另一次,我们连续几天DNA的提取量都较少,找来找去始终找不到原因,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才发现我们没有冷冻离心,而在实验方法上是清楚地写明了4℃离心。一个可靠的实验结果需要每个成员认真对待实验的每一个细节,严谨的态度不仅是对实验的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尤其是在做科技创新方面,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会与一个重要成果擦肩而过,付出的很多心血也将付诸东流。
在如今的大学课堂中,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很少,因此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对于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理论书呈现出来的虽很简单,但真正动手做起来可能会出现各种“失误”。这真的是失误吗?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经过层层筛选选的大学生,这并不是“失误”,而是缺乏一种认真做科研的态度。幸运的是,在参与实验室创新实践过程中,我们的科学严谨性有了较大提升,也了解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性,为我们今后的科研探究奠定了基石。
2.创新性实验项目提升了实验技能
创新性实验,不仅要求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科研态度,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更加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实验技能。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我们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实验技能得到很大提高。
首先,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多渠道收集信息。例如,书籍报刊、文献档案、网络数据库,等等。这要求我们有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筛选资料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实验的实施。其次,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实验步骤,都会用到不同实验器材,每一样精密的仪器都有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实验仪器是实验数据精准且有说服力的保证。再次,为有效地完成好实验任务,我们还必须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将理论付诸实践,将书本上的东西学以致用。
由于初次接触小麦DNA提取和PCR扩增等,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多加练习提升实验操作技能。每次实验中,都需记录实验数据,这对最终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必不可少。实验的圆满完成需要团队越来越扎实的实验技能,团队的成长和提升也离不开反复地进行研实验。所以,参加科创项目是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亦是大学生提升实验能力的宝贵机会。
3.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
与大学生平常课程实验相比,科创实验更具探究性,需要我们拥有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求真务实的实验精神。但仅靠实验中的动手操作是远远不够的,自我学习也至关重要。
我们在实验开始前就多次查阅相关文献、书籍并讨论学习。实验期间我们也定期进行讨论学习,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并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小组成员实验操作技能的练习和巩固。另外向指导老师求教也是我们获取相关知识的一大渠道。实验前期,指导老师曾给我们讲了有关ISJ标记法的作用与应用及实验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但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我们不能够全面理解,为了全面理解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我们除了自己查找资料外,还主动请指导老师及师兄师姐们帮我们答疑解惑。
在整个实验期间,我们需要做大量重复性工作,除了多动手操作外,我们还会认真观看师兄们的演示,有时候甚至需要师兄手把手地教。经过多次反复练习,我们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4.创新性实验项目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
古语有云:“众人拾柴火焰高。”开展科创实验也是一样。对于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进行科创实验的大学生来说,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整个实验流程,俨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共同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最初的预实验中,由于缺乏基本的实验技能,因此要求大家每次都一起去实验室学习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在指导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帮助下,我们反复练习了提取DNA、检测DNA、PCR扩增及制作琼脂糖凝胶等实验基本流程。
经过种种尝试,我们最终确定了以分组行动、合作完成实验的方式完成整个实验流程。为了保证所有实验成员都能熟悉整套实验操作,期间我们进行了组间交换操作。分组协作后,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且提高了效率。
实验开展期间,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我们需要进行中期答辩和期末答辩。而答辩考核也需要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答辩前,我们分工做了准备工作。打印图片、完善实验记录本、制作PPT和汇总信息在分工合作之下变得轻松不少,但倘若这些事项都交由一人完成,想必工作量和压力必然都不会少。
此外,在这样的实验氛围之下,成员之间也减少了摩擦,增进了友谊,更有益于实验顺利结题。因此,通过这样的科创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不但提高了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培养了科研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平台和途径,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希望有更多大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在创新性实验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喻良文.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的探讨[J].教育论坛,2008,5(19):99-100.
[2]朴大志.在教学科研中培养和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J].学术论坛,2013(30).
[3]汪义菲,韩立赤,向彬.论本科生在创新课题中培养科学严谨性[J].教师观点,2013(15).
[4]冯一纳,冯莉,宋均凤,等.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收获与感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0):29-31.
[5]綦盛健,陆树良.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29-31.
[6]张友琴,王萍,朱昌平,等.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167-170.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高、更严。高等教育是教学和科研、学习和创新的结合,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任。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社会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通过科学研究不但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完善了知识结构,而且还培养了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在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和医学研究中实践运用。这样医学院校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和目的。
二、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和科研相脱离的现象,加上医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学科门类繁多,学时数多,教师“灌输式”教授,忽视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就业、考研的压力下“接受型”学习.,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习惯和创新性意识。除少数真正有兴趣想了解科研整个过程的学生外,多数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意识还比较淡漠,即是有极大的科研兴趣也因氛围不够浓厚、缺乏正确的引导等原因而放弃。据统计,有近86.2%的学生把业余时问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而国外对医学生的培养较重视在本科教育早期就提供融入科研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率先实行UROP(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MIT有70%的本科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参加过这个活动。
2.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由于医学院本科教育主要以“教”为主,学生没有从事科研的经历和规范的科研训练,绝大多数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较低,文献检索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没有科研课题设计和科研论文撰写能力。而通过科研训练,教医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文献、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运用新技术、分析数据、撰写科研论文等的能力,而且科研经历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进行科研的兴趣和动力,在方法论上对以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把至少3个学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的科研训练上,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进行基础科研活动,造就了该院学生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
3.医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制和保障措施。尽管国内各大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项目的执行,但还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时间上,由于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学校的实验中心、实验室虽然向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开放,但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多困难;创新活动缺乏足够的经费;指导教师和学生相互脱节,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指导教师,教师指导的项目学生不愿参加;指导教师和学生花费了时间、精力参与课外学术活动,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种种因素都限制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的竞争力。
三、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思考
科技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科技人才是强国的根本。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创造原创性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承担着民族发展和强盛的历史重任。医学生还肩负着解决病人疾患、推动医学发展的重任。针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加强对医学生在校期间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为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医学人才夯实基础,积蓄后备力量。
1.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生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具备科研能力,不是对某些学生的培养,也不是对学生某个方面的培养,而是对全体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科研培养。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众多各领域和学科知识的支持,因此需在教学中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教师除传授书本知识外,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主动性,及时介绍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如教师课题组科研活动、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综合性实验活动等。同时,开设基础科研能力培养课程,使学生掌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采集和统计数据、撰写科研文章等基本科研技能。学生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为保证,善于学习,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良好的学风给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外科研活动;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01-03
步入21世纪,一些科研机构及用人单位对生命科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现今高校本科教学的首要任务。想要培养生物专业本科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实验素质,就需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技活动,进行科研训练,探索提高本科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课外科研活动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大的重要性。首先,课外科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兴趣[1]。只有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才能建立起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才能创造新知识。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同时,可以主动或者被动地了解许多生活中的科普常识和科学知识,从而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兴趣。课外科研还有利于学生接触多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课外科研过程中,训练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但有利于他们获得感性知识,还能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践表明,课外科研活动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正确地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探索,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其次,学生在进行课外科研的过程中还能培养自己对科学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勇于献身的科研作风,培养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实事求是的好习惯,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和综合实验技能。另外,课外科研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是科研必需的基本素质,团队合作也是科研队伍必不可少的。[1]在课外科研活动中,可以充分培养和加强学生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商讨、合作的精神。由于一项科研任务必须依靠众人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才能顺利完成,在共同奋斗的过程中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促使其团结奋斗,共担风险,荣辱与共,从而逐步形成学生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现参考国内高校的课外科研的实施办法,取得的成效,对课外科研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说明。
一、理论课的完善
课外科研虽然是在课堂之外来完成的,但是和课堂教学还是不可分割的。理论课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是直接的,很多课程教师讲授的内容索然无味,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理论课的内容不局限于理论知识,一些与生活或者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或科普知识也可以作为讲授的内容[2],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如何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生物学方法建立;“地沟油”等回流餐桌是一件令人伤透脑筋的事情,如何找到解决办法,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等等。把这些热点问题结合科学理论进行讲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带动起来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设施,例如,授课过程可以将“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相互融合,现今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完全进入了分子细胞水平,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在讲授“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术与方法”的时候可以用网络和多媒体设施,演示给学生,这样更加直观和容易理解。
二、实验课程的配合
实验课程的教学可以从让学生先看清实验室的规模、规则、了解仪器的摆放位置;掌握仪器的型号、用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认识新仪器,这些仪器的使用导师要示范操作,并详细讲解。教师可以对生物学不同专业领域的仪器可以进行分类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某些专业兴趣的提高。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每门课程的实验课中设立1~2个综合性的大试验,在内容上安排综合多项实验内容或运用多种实验方法的实验。要求学生从查阅文献资料开始,应用所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拟定方案,列出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这种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思维、科研能力和创作精神,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安排这种综合性的大试验,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地运用。举例说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本科教学日历中专门设立短学期,进行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实验课程的专门训练,并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为3学分,单独设立考核制度。实验课程也给予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良好实验环境,让学生在实验室通过研究课题的训练实践,能在各方面得到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研究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培养并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
三、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在新课程体系的要求下,学生除了在预定的学时内完成基本的实验课内容,往往还需要课余时间继续进行研究性实验。这就要求学校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实行实验室新的管理制度,例如部分实验室的定时开放和实验室部分设备的完全开放制度。具体改革方案可以参考很多学校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例如,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园的大型仪器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体系,仪器公共服务平台的高精仪器放在独立的区域,由专人管理,定时为课题需要的学生做培训并开放;仪器公共服务平台的部分常用设备,如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恒温摇床、光照培养箱、制冰机等操作步骤简单的设备,学生容易掌握且仪器不易损坏,可以实现完全开放管理,让学生任何时候在自觉做好登记的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或者让经常使用的研究生或者在勤工助学岗位的学生负责临时管理。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大楼设立了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平台——综合创新开放实验室[3]。综合创新开放实验室是为了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而设立的,全年接受具备一定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本科生提出涉及生命学科方面的各类科研训练实践(课题)项目申请,如: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本科毕业论文和自主设计研究型小课题等。而且,只要是具备一定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本科生,只要带着自己设计的课题或已申请到的课题,便可向综合创新开放实验室提出申请。实验室和设备的开放使用,方便学生完成简单的基础性实验项目,又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周末和假期等课余时间开展课题研究,切实做到按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培养。与此同时为了加强管理,需要制定和完善实验室开放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浙江大学生物中心实验室全年开放(包括寒暑假和节假日),实行以同学自我管理为主,老师监管为辅的模式进行管理。因此,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正常运行,实验室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实验室申请制度”、“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自2010年浙江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开放以来,接受同学们的科研训练课题项目,先后为“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iGEM)竞赛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校级科研实践项目(NSEP)”,其中有的项目取得了校级奖和在国际大赛中获奖:2010年“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iGEM)”竞赛研究项目——首次参加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获金牌;2011年“浙江大学第六期NSEP”项目——获校一等奖;2011年“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iGEM)”竞赛研究项目——参加在香港科技大学举办的2011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iGEM)亚洲区预赛中荣获亚洲赛区总冠军,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世界总决赛中荣获第三名,同时还取得了Best New Application单项奖。实验室开放必然给实验教师、专业教师和仪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带来更多的工作任务和困难,例如,相关人员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储备、高水平的实验技能,并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也使教师能够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在科研上和教学中不断创新。为了使开放实验室更好地成为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基地和乐园,让他们在科研实践过程中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实验室还可以邀请一些院内外的教师担任科研及实验技术顾问和指导老师,与院内外有关研究所、实验室共同建立本科生的课外科研训练与实践协作平台,以便为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与实践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和技术支持,让学生充分利用综合创新开放实验室和有关研究所室的实验平台、实验设备资源和技术力量来完成科研实践项目。
四、课外科技知识的补充
现今,学校邀请国内外学者来校访问的同时并进行讲座,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校互相交流的一个常用渠道。这种方式可以向同学们展现国内外各个专业方向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思维冲击,并保持良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将不再停留于书本上的枯燥记忆。但是这讲座的形式和时间点很重要,桂林理工大学2012年的一个学术报告就举办得非常成功。学校紧紧抓住当时大家一直关注的诺贝尔奖这一个焦点,10月25日邀请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有机化学家、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弗朗西斯-埃普斯荣誉教授哈罗德.克罗托(Prof. Harold Kroto)先生进行访问。Kroto教授为全校师生做了题为“纳米尺度与外太空的碳元素(Carbon in Nano and Outer Space)”的学术报告,整个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Kroto教授还谈及他所倡导的科学教育,传达了他的科学研究思想和对年轻人的希望,对广大师生都有很大的启发和良好的引导。
五、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科学竞赛
以“挑战杯”等科学竞赛和科技活动为引导,以科普类的讲座和专业学术交流为基础,有效地调动学生对科研的积极性,可以形成较为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或者相关部门制定一些能够促使大学生参与课外科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例如,学校或者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科研成果给予物质奖励[4],或者在教学计划中制定相应的科研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一定的科研能力或者学科研分才能毕业。科研学分可以通过科研活动成果或进行评定。东北师范大学在2000年就提出,以双向选择形式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2001年,已有15名学生与老师合作发表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并且在科研报告会上作主题发言[5]。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舞台。这种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树立严谨学风和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经过一段时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后,大部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分析,独立撰写科研论文,在研究中对专业方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信心。
实践证明,学生在参加课外科研活动中,通过撰写实验设计、实验答辩、制作多媒体幻灯、实验操作等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这些都为今后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徐,章燕棋,应美丹,等.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03):58-59.
[2]刘文冲,张海锋,蔡晓庆等.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外科研效果[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04):365-367.
[3]王国强,吴敏,陆庆等.研究型大学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08):65-68.
[4]夏欧东,曾志嵘,杨军等.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05):493-494.
关键词:专业课程 教学效果 探索与实践
一、专业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高校现行课程体系设置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几个部分。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的一二年级。是任何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专业课程则安排在三四年级,不同专业的差异就体现在大学生通过不同专业课程的学习来获得将来从事某一特定专业的能力这一方面。
基础课程为大学生将来深入学习某一专门知识提供了一个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自然比较高。专业课程则是大学阶段继基础课程之后开设的专业知识方面的课程,是大学生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特定领域的工作必须学习的专门知识的课程。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尽快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课程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同样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于大学生来说,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可偏废其一。
二、当前影响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前已叙及专业课程在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不少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作一番分析。
1 大学生专业思想的影响。
专业思想是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学科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是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有一些大学生没有清晰的专业意识,对专业通常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甚至对专业产生困惑,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专业情绪。这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专业认识不深,不感兴趣,有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对专业课学习不努力、不认真、消极应付。当然这部分学生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他们思想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及其他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 教师授课方式单一,讲授内容轻重不分。
导致当前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不好的一个原因是:一部分讲授专业课程的教师,或者没有针对所教课程的特点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授课方式,或者讲授的内容轻重不分,学生抓不住重点,产生了厌学情绪。由于专业课程是与现实的生产或服务紧密结合的,因此,对于初学专业课程的大学生来说,若缺少实践经验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任课老师不了解初接触专业课程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循守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的轻重也不作区分,就会影响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曾在讲授一门专业课程时就同一节课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结果发现其效果截然不同。
3 大学生出勤率较低。听课效果不好。
专业课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任课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方式,二是学生的听课效率,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不少的专业课程教师教学功底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但由于学生的出勤率低,或者是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答疑解惑,如果大学生的出勤率得不到保证,学生不去听教师讲授,那么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4 大学生重基础课程。轻专业课程的思想作祟。
由于目前高校一直提倡“重基础、轻专业”,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只要学好基础课程。如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就可以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不重视。一些大学生往往在专业课的课堂上学习其它内容,忽视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实际“重基础、轻专业”指的是不要有专业思想(对某一专业不满的抵触情绪),要注重基础,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忽视专业课程的学习。
5 大学生实践环节薄弱。
这里所讲的实践环节薄弱,主要是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没有得到适当的练习,如课程设计、实验课、课后作业。以及适合大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等等。虽然目前各个高校都注重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但是真正结合专业课程和任课老师的科研还不多。
6 课程考核方式不够灵活。
专业课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特点决定了采用合适的考核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专业课程的考试方式也较多地采用了传统的闭卷笔试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专业课程的重要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三、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改革与实践
要使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从教师的备课、课程的授课方式、实践环节、纪律考核方式、课程的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1 讲授内容的筛选与精心准备。
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任课老师应该遵循“二八”原则组织教学活动。即对一门专业课程中重要的约占本门课的20%的内容,要花总学时的80%的时间来讲授;而本门课程其他的80%的内容,仅用本门课程总学时的20%的时间讲解即可。专业课的任课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精心准备,对所教课程的内容精讲重点内容、少讲或不讲次要内容,对于重点、难点要求学生多做习题进行巩固。
2 授课方式的优化。
当前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考试为教与学效果的检验手段。这种教学方式与当前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太符合的。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专业课程的任课老师更应该探索适合本门课程的授课方式,如启发式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方式、设问式教学方式、情景式教学方式等。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从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项目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共同实施这一完整的项目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被划分到不同的项目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项目要求进行资料收集、选择、整理,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一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自觉地进行知识的建构。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比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来得深刻、有趣,也更能调动大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
3 实践环节的强化与指导。
这里所说的实践环节指的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课程实验、课后作业练习及课程设计等一些实践性的环节。对于这些实践性的内容,专业课教师应该加强指导工作。
如专业课程的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视情况适当地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但是与实际生产活动结合的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从多角度去启发和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专业课所涉及的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内容,要求学生认真 地做,避免“眼高手低”的局面,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某些科研项目比较多的专业课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所讲授的专业课程关系比较紧密的部分加以分解。作为综合性的作业或者是论文布置给学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正常的教学活动。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只有注重平时的教与学才能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
4 采用灵活的纪律考核方式。
学生的出勤率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一位专业课教师课程内容准备得再充分,授课方式再先进。但是学生缺课率较高,那么教学效果也不会好,从而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纪律考核方式,督促学生到课堂听课,保证教学效果达到良好的目标。
教师常采用课堂上点名的办法检查学生是否到课堂上听课。因为最终的课程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最后的考试成绩两部分,课堂点名不到的学生的平时成绩将会受到影响,对于缺课达到一定的学时数的学生,学校规定将不允许其参加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所以这对故意逃课的学生有一定的威慑作用。但问题是现在学生比较多,点一次名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在专业课程课时日益压缩的情况下,将会影响宝贵的教学时间。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能避免学生故意逃课,又不占用太多课堂时间的纪律考核方式。该纪律考核的具体做法是,课上任课老师自己准备纸张,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签名,然后任课老师将学生的签名收回后再抽查进行核对,这样不仅能节省专门用于点名的时间,而且能更加有效地督促学生到课堂听课。
5 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课程考试是为了检验教学的效果,以前单纯的闭卷笔试的考试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容易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如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半开卷考试方式及学生参与命题的考试方式等。改革考试方式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刻地认识所学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考试前有重点、有目标、系统地进行复习,真正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和精华。
四、结语
促进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但关键要靠任课老师想尽一切办法,从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讲课的方式、纪律的考核、考试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加以改进和优化,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必备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黄解军,袁艳斌.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路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