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时间:2023-07-18 16:41:34

导语: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第1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与思考

一、 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本文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它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传递的特点,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发送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

目前,我国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化的现实必要有以下几点:

1、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发达国家提升农业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农业的主导力量。以美国为例,一方面政府把对农业的管理决策建立在信息支持的基础上,同时把进行信息引导和提供信息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另一方面,农民把信息作为一项生产要素来投入,以信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依据。美国的传统农业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都已超过了一半。

2、农业信息化是目前认识到的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产业的比重还不高,处在国家和人民用增加资金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的现代化刚刚起步。只有实施农业的信息化,才有可能针对农业所涉及的因素,复杂性、区域性和时空差异性大以及生产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的特点,科学的优化配置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可以说,信息技术可以渗透到农业的各个环节和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

3、农业信息化是实现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最佳平台。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我国农村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不能再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地走“原始农业古代农业现代农业信息农业”的常规发展道路,而应该摆脱传统思维模式,实施以农村的信息化互补共进,同步发展的道路,实现跳跃式的发展,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以成立的。为此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立足于中国农村的实际,特别要注意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和土地经营高度分散的基本现实,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二是要借鉴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有效的信息化运行体制和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农村的农业管理制度创新,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其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资源配置状况,以便达到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4、农业信息化能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是信息知识能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战略性资源。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知识的价值将会得到确认和重视,在农业生产流通中,科技知识在利用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二是农业信息化可促进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推广和普及。由于农业信息网络

的广泛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大范围培训,使农业信息流和科学技术迅速地推广到千家万户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生产力。三是农业信息化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提升进步。新兴的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结构方式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将会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改造、生产成本大幅度的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成为农村经济长的重要技术基础。

二、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可能性

我国发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应该说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条件:

其一,信息产业已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其二,国家已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党的十六大已将农业放在所有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并提出了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各个行业包括信息产业,都将农业市场放在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位置,准备开发农业信息化资源。

其三,农村经济的发展已使农民有了强烈的信息需求意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或进城打工,或进城经营第三服务产业。这些年青的农民会经过新环境的感染,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商品经营意识,而且还会感悟到信息化的强大作用,使自己逐渐意识到自己家乡的落后,不仅仅是物质的贫穷,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知识的贫乏和观念意识的落后。他们会回乡进行思想互动带动广大农民树立信息化意识,抛弃旧的传统观念和农业经营方式。为农业经济信息化扫清思想意识的障碍。

三、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可操作性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开发、利用效果并不理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结合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建立三级网络构架模式,创造发展的硬件环境。以“中国三农振兴网”为龙头,通过“村、乡、县”三级网络构架,互联网络配套完整、高效、直接、互动的网络体系;通过基层信息站各类农资、农业信息的层层收集、汇总、上传和主站、区域总站的及时整理、归纳、反馈等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有效“黄金”信息的“上传下达”问题。

2、建立“信息化示范县”工程,创造发展的组织环境。合理利用、有效调动和高效整合各行业相关资源,为农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以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3、试办农村信息化教育基地创造发展的软件环境。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培养一大批知识和实践能力俱佳的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农业管理人才、外语人才和法律人才等各方面高端人才。农民是农业信息的主要利用者,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和使用信息能力的关键。应该充分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从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技能上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的能力。

4、组建农业信息化投资公司创造发展的融资环境。国家应该出台有关文件和政策,允许鼓励各种大型公司,特别是开发公司投资农业信息化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特别是制度保障条件,包括免税政策等一切优惠政策,并使投者有利可图,放心投资从事农业经济信息的建设。另外,国家可成立“农业经济信息化股份投资公司”,由政府出资一定比例,私人筹资一定比例,为农业信息化发展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述彭.“数字鸿沟”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对应[N].光明日报,2004-04-02.

第2篇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初步建成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但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多数地市和绝大多数县、乡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网络还没有延伸到最急需信息的基层乡镇,乡镇一级网站还不到4%,对生产的指导作用弱小,尚未真正发挥出网络的优势,从而形成“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也没有自己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不能及时和搜集信息,导致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等得不到应用和普及。另一方面就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较落后。与农业信息化的需求相比,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明显不够。我国农村虽然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的目标,但由于一些村的电话线路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增加的需要。还有一些偏僻农村没有通电话,仍是空白点。且一些农村持用手机者时常遇到信号不灵和没有信号的困挠。

2 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农业信息科研部门和信息服务部门缺乏市场机制的引导和调节,导致了农业网站的农业信息产品中,生产信息多、市场信息少,宏观信息多、微观信息少,综合信息多、专业信息少,滞后信息多、预测信息少,宣传的东西多、为领导提供参考的东西多,而指导农民生产、真正适合农户、为农民增收的信息少而又少,直观反映的信息较多,有分析、协助领导决策和农民生产决策的信息较少。不但深度不够,而且实用性也较差。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最终使用者,对应该选择使用何种农业信息却常常缺少自,农民急需的信息难以获得,而某些部门又经常强加给农民一些自以为有用的信息,结果生产出来的东西却往往不适应市场的需要。据调查,大多数农户对大宗农作物的信息需求相对较小,而对某些如食用菌、中药材、优质水果等市场销路较好、价格较高的经济作物,或特种养殖如奶牛、鱼类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强烈,但这方面的信息供给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广大农户需求。同时,信息质量差还体现在“信息污染”和虚假信息方面。虚假信息、“信息污染”对农户的伤害非常严重,大大地挫伤了农民应用信息的积极性。

3 农业信息化落地入户困难

信息成本高。我国农户由于生产规模小及受环境、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农业信息的需求并不迫切,信息化意识较为淡薄。采用信息技术需要一定的投入,如购买信息技术设备,支付获取信息费用,信息成本高。这是信息化落地入户难主要原因之一。

服务针对性不强,对农民的信息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一是服务范围较窄,的范围主要局限于农业系统:二是以生产信息、实用科技信息较多,市场信息、供求信息和农村经济信息仍然偏少;三是信息来源可靠性差,致使不少假信息和过期信息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四是缺乏大型实用数据库,数据库建设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实用性差;五是基层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六是无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基层缺少能主动、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的人员,使得信息不能深入农村,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

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工作手段不到位。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许多贫困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十分迟缓,信息化水平相当低。许多农村信息工作基本处在“硬件不硬、软件很软、运行较难”的状态。互联网、信息化与当地政府部门、基层干部、群众相距甚远,基层干部中,大部分不懂电脑操作,更不知怎么上互联网。农业网络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农业信息还未真正实现进村入户,各级网站的触角还较窄。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

1 政府主导作用不足及相关农业部门工作协调性差

①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各级政府虽然认识到农业信息化是新世纪农业的出路,但仍有对农业信息化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提供配套政策和完善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工作进展速度远远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速度。有些农业政策和规章制度已不能够满足新的发展要求,急需进行重新补充、修改和完善,但政府部门在这些方面进展缓慢。此外,从省到县都制定出了信息化的规划和设想,但真正列入财政投入计划的很少。每年虽然都有资金投入,但相对全省信息化建设需求来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在偏远的地市及县、乡镇农业部门尤为突出。

②农业管理体制不合理,部门之间协调分工不明确。农业管理体制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一个省的农业信息化涉及到省政府、省农业厅、省科学技术厅、省信息产业厅等多个机构。一方面,在进行农业信息化的指导和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或者“无头”领导的情况,使下级农业部门无所适从,很多信息化工作难以展开。另一方面,如果国家对某一项目立项,很容易出现部门争资金、争项目问题。同时,部门职能具有局限性,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应用较片面,不利于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③农业信息化发展缺乏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我国缺乏有效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激励机制,科技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地影响到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农业信息化要发展就必须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改善科技人员生活条件,才能够使其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努力工作,唯有此才能充分地为农民考虑,为农业发展做贡献。我国在这方面基本上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科研成果、科技发明、科技推广等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成果,进展缓慢。

2 农业信息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农业部门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整体素质都难以满足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要求:一是管理人员不懂信息技术,信息化知识更新缓慢,缺乏实施农业信息化的综合能力,跟不上信息化发展步伐:二是农业信息技术专门人才缺乏,开发能力不强:三是信息分析人员严重不足,使大量信息资源仅停留在低水平开发状态;四是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现代化农业技术,既善于经营现代信息产业、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但目前在我国教育模式和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的现状下,由于专业的分割、专业知识面的局限及相关教育的落后,使得农业信息人员整体素质较低,队伍建设滞后。

3 农民知识层次低,信息化意识淡薄

第3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模式;目标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起利用农产品供求信息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的信息系统。许多农产品生产出来后,由于信息不畅,产生滞销,造成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巨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资源整合其他农业生产要素,以提高农业生产及流通领域的生产效率。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用信息技术来装备农业,用信息资源来支持和服务农业,以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交易成本,最终达到用农业信息化来带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政府提供农业信息的模式

政府可通过其网站开辟专栏提供当地和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信息;通过电视定期播放农业方面的科技节目;免费分发农业科技书刊及定期开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等等。这需要政府建立多层次和多渠道的信息资源提供系统。并且政府需要农业科技专家来培训大量专业信息采集和人员。在农业信息搜集方面,政府不仅要充分搜集本地的农业相关信息,而且还要搜集和整理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基本信息。因此,政府农业信息的社会化应是我国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方式。

(二)企业提供农业信息的模式

由信息企业提供的农业信息产品具有私人产品特性,这些信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特点,通过市场交换才能更有效率,而这些农业信息提供企业通过信息的市场化获得利润就成为必然。这包括信息企业经销采编软件、农村财务软件及专家智能软件。另外,企业还通过制作网站来提供专门化的农业信息。同时,在农产品市场上,农产品初级生产和深加工环节都需要一大批农业信息化企业,这些企业运作的是垄断性商业信息,包括技术机密信息、市场客户信息、财务信息、劳资信息及生产、交易等各环节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为农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起重要作用。

二、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以信息化来提高设施装备水平,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推广,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形成,以信息化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以信息化培养新型农民,使其达到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信息化的需要。

(一)农业信息化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从我国农村和农业的现状出发,使其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能解决小规模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整合农业信息资源,研究有效的信息资源利用及开发形式和实施战略,解决好农村信息服务滞后问题,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第二,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问题,遵循市场经济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律,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资政策,以农业信息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信息服务为目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合理制定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配套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承担农业信息化的主体角色。

(二)健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在信息化发展初期,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只靠服务所得很难维持。首先,可从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等资金中适当安排一定份额,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的发展基金,也要向农业信息化项目倾斜。其次,国家应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融资渠道。积极主动联合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多渠道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体,高校、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再次,放宽信息产业的进入条件,加速信息部门的改革,降低农业信息网络的经营和使用成本。同时,各运营企业要大力开发适合农村需要、贴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新业务,不断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对信息通信和网络的需要。最后,应借鉴国外信息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和保障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金融政策上,银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行优先贷款、贴息或低息贷款政策,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风险基金。在税收政策上,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所用进口物资的征税给予优惠;对自主开发、产业化条件成熟、市场广阔及技术领先、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采取减让或返还税收政策。在产业政策上,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在技术政策上,把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研究和技术攻关项目纳入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规划中,并给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的政策扶持。

(三)实施农业信息化人才战略

要强化农业信息化培训,农业及有关部门应建立规范可行的培训制度,结合实际编写通俗易懂的信息化培训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在农村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以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采用脱产与在职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发展农业信息教育。不仅要加大对从事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高校、研究所的投入,建立一批信息技术开发基地,而且要重视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再教育。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大对现行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竞争机制、利益分享机制、风险吸纳和分担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与流动。另一方面,通过住房、薪酬、职务等条件吸引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信息科技人才从事信息工作,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信息专家队伍,使其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第4篇

关键词:寿光;农业信息化;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寿光市是山东省农业强市之一,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寿光市立足蔬菜产业优势,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以推动农业现代化。

(一)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到2012年底,寿光市有线广播电视网入户率达到99%以上,基本实现了户户通;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94部,移动电话67部,电视102台,电脑10台,实现了广播电视、电话和宽带网络的“村村通”。 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遍地开花的基础上,又建立起覆盖市内35个涉农部门、产业组织及执法单位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让方便快捷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直通农家。

(二)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2005年 12月,成立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中心;2006年5月,投资30万元建成“三农”服务信息平台——寿光农业信息网,随后在全国农业部门中率先开通远程视频咨询服务系统和“12316”农技服务热线;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元,配备了信息服务配套设施和服务车辆,成立了信息采编室、专家远程视频服务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室等,开发了系列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依托农资经营点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建立了360多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站,促进了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三)现代物流信息与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投资20亿元,建成占地面积3000亩的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投资4000万元,建成蔬菜电子拍卖大厅,克服了传统交易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投资1300万元,建设的蔬菜电子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额达330亿元;新建成的农贸物流整体调配调度中心和信息平台,实现了对全市农村商品流通的综合管理;目前正在开发的“省钱猫”手机蔬菜销售平台,可以让各地用户在娱乐中完成寿光蔬菜的网上订购和配送。

二、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育和成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环节薄弱。长期以来,各部门普遍存在“重硬轻软”的思想,对信息资源建设尤其是信息技术研究缺乏必要的重视。虽然涉农网站建设和发展速度较快,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却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不高,为民服务功能较弱,指导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缺乏信息资源统筹、共享机制。由于缺乏宏观发展规划和部门间的统筹协调,信息采集、分析和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信息资源分散、交叉重复现象普遍,信息集成共享程度低,信息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广泛。受条件、环境的种种限制,一些社会力量的信息化意识比较薄弱,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扶持和部分龙头企业的带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广泛支持参与、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

(四)农业信息人才短缺。寿光市还未形成完善的信息人才培训机制,农业信息人才队伍仍不健全,既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瓶颈。

(五)农民信息意识淡薄。随着寿光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多数农民逐步开始对信息服务有所需求。但农民的综合素质整体偏低,信息意识淡薄,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不强,导致农业信息服务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加快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当前,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主导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方向、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寿光市应抓住机遇,统筹协调、突出重点,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要两手抓:完善各类信息传输网络建设;继续推广“三电合一”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行业在网络服务方面的优势;建立覆盖面广、内容全面的信息网络数据库;强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政务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二)健全农业信息化网络体系。要继续加强政务网站建设,完善市、镇、村涉农部门局域网建设,还要着力加大特色农业网站建设力度,逐步构建起以“寿光农业信息网”为门户、各镇村涉农网站为平台、特色农业网站为支撑的农业信息网站群,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协调作用。新形势下政府应把加强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把满足农民信息需求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信息服务发展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构建农业信息标准体系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使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四)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机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规格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

(五)促进农业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在农业信息服务实践中,要根据用户的不同特点和各类信息的不同属性,选择适当的传播方式,既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又要利用好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等传统信息传播手段,做到“土洋结合”,多渠道、多手段地传播农业信息,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信息和传播窗口,扩大农业信息的覆盖面。

参考文献:

第5篇

1.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实践举措

1.1政府要不断提高自身在农业经济中的管理水平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在政府方面,首先要做到权责分明,统一领导。要不断增强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职能,不断提高自身监管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随着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不断深入,政府要积极组织和培养更多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农业发展抱有极大热情的专业人士,积极投身到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来,要做到统筹部署,合理分工,认真落实[1]。其次,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政策的支持,经济方面的投入也不可或缺。政府要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优化农业硬件设施建设,以便尽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步伐。天津市早在十年前就进行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极大地提高了金融网络服务中心的管理和业务操作水平,使信用社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1.2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领域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建立农业信息网站,让广大农民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农业发展政策,学习农业生产知识,使政府工作公开化、透明化,从而实现政府与农民互信互利,共同为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献计献策[2]。农业信息网站的建立也改变了农村接收信息闭塞、滞后的局面,缩短了城乡差距,做到了资源整合,进而为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效率发挥了极大作用。此外,要认识到农民始终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势在必行。要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积极投身家乡农业信息化建设,主动为家乡父老答疑解惑,言传身教,不断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提高其利用网络增加农业收入的水平,把农业经济管理由被动转向主动。江苏省通过农业信息化管理,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了管理上与技术上的跨越,值得进行全国范围的推广与学习。

1.3表彰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

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农业的改革和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农村表彰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对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相对城市发展而言,农村的生产发展带有浓重的地方性色彩,要注重具体的乡土民情观念,不易强制性地以往农业生产模式,让农民被动接收信息化知识。而榜样的出现无疑会在一贯以先进为荣,向榜样看齐的农民群体中发挥积极作用。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个抽象性的概念,对于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的农民来说没有实际价值,而表彰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使信息化从概念上走向具体的农业发展成果,让农民真正看到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从而自觉利用网络学习农业知识,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3]。浙江省在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就注重表彰信息化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信息化意识,率先建立了以乡镇为落脚点的信息化示范基地,使信息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真正落到了实处。

2.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而信息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无疑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也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4]。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优化了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农业生产知识的人才,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开拓了光明的未来。

总结

第6篇

“十二五”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信息化处于稳步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中,必将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发展“春天”。

传统农业将靠信息化实现“升级”

当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我国消耗了世界25%的化肥和30%的农药,但化肥、农药利用率则不足35%,浪费严重,农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都迫切需要进行转变。

小农户、大市场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一大矛盾,并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瓶颈,迫切需要信息化的“升级”。但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还较低,其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各级人员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业信息化基础仍然薄弱,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鼓励与推进政策还很缺乏,稳定、可靠、低廉和实用的农业信息化技术产品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同时,相应的市场机制和协调机制也还没形成。

“十二五”时期,农业的信息化将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这一阶段,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更加迫切,农业生产方式将向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信息化管理转变,这些变化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这一阶段,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分工更加精细,农民和市民的物质、信息和资金的交流进一步加大,农业信息化逐步成为方便市民、富裕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全社会的这一认识会上升到一个重要的高度,农业信息化投入会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专业化、标准化、步伐加快,多功能、经济型、智能化的农业装备设施和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信息技术和产品将大量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从单项技术应用向综合集成技术应用过渡,农业信息化的综合经济效益凸显,农业企业投入显著增加,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将进入迅速推进阶段。这一时期,面向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与营销网络即将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

农业信息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将从1000美元升至1500美元,城镇人口比例将超过农村,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经营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信息技术革命也将如期而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信息化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期。

首先是经济环境方面,“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承前启后、国民经济继续高速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农民的人均收入有望达到1500美元。伴随收入水平的递增,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将增强,百户拥有电脑的台数将从目前的7.5台,增加到30台左右。这一变化将加速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和水平。同时,农业劳动力成本会迅速提高,这将进一步刺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也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转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

其次是社会发展环境,“十二五”是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信息化与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时期。这一时期城市人口比例将超过农村,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加强,国家在对农村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土地流转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将有很大提高,农民合作组织进一步壮大,为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农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提供了更大的应用空间。

最后是新信息革命的影响。“十二五”时期,是整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农民教育整体水平迅速提升的关键时期,并迎来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浪潮。这一时期,物联网技术将从概念设计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必将大大催生农业传感器、农业传感网和农业电子产业发展,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注入坚强的技术动力;这一时期,农业信息化将迎来农业云服务时代的到来,农业企业和大户将由技术产品购买转向购买服务,软件即服务,泛在化、可视化、智能化服务时代的到来,将催生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化服务模式,农业信息化将迎来又一个春天;这一时期,3G、4G和移动互联等新型信息技术将在农村和农业中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物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的融合发展将为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农业信息化技术由单项技术应用向集成技术应用过渡,农业信息化迎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和迅速发展的。

“信息化”硕果 渐露端倪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不断得到夯实。截至2010年,全国乡镇实现了100%的上网率和通电话率,农村网民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在广播电视网方面,农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2010年的96.78%和97.62%,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在信息采集方面,全国农业系统建设了近40条信息采集渠道,部署8000多个信息采集点,通过远程联网采集、报送农业农村各行业和领域的生产动态、价格行情、科技教育、自然灾害、动物疫情、农民收入、质量安全等信息。在农业网站建设方面,全国建有覆盖部、省、地、县四级政府的4000多家农业网站。在农业数据库建设方面,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我国农业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基本格局。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有农业信息化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和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拥有信息服务站。此外,全国有100万个乡村信息服务点和70万农村信息员。

农业的信息化促进了部分地区农业的良性发展。如吉林农委与吉林联通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成功打造了“12316”新农村热线。浙江利用“农民信箱”,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其实名制用户已达236万。上海的“农民一点通”信息服务平台,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宁夏作为西部后发展省区,探索出了适合宁夏农业信息化实际的“平台上移、服务下延”模式,破解了资源整合难、信息共享难、网络进村难等制约信息化建设的难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网络、村村有信息服务站”的目标。云南则积极打造“数字乡村”,建成了覆盖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1348个乡镇四级共1494个“数字乡村”网站集群和13431个建制村、124206个自然村网页。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农垦系统及各大国营农场成功得到应用。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北京、江苏、河南和新疆等地,改变了“一张嘴,两条腿”式的传统农技推广模式。黑龙江农垦、北京、江苏无锡等地区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养殖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部分大型奶牛场引进物联网技术,操纵先进的挤奶机器人获得巨大成果。

农业信息化 需关注四大环节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政策、投入、组织和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提供保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四大方面全面推进农业发展的信息化。

农业生产信息化的主体是生产者,即农户、生产型农业公司(集团)、农垦生产系统,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等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产业化及组织化水平,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农业生态安全。

农业经营信息化的主体是经营者,即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商务企业,目标是在农产品加工、储运、交易、市场等环节,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和效率,减少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透明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网络系统、条码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以及数据融合等技术,对农产品进行一体化设计、信息化管理、产业化运行、电子化交易,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安全和信用安全。

农业管理信息化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监督管理水平、工作效率以及农业相关部门对农民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农业管理信息化对搭建农业政务管理信息平台和系统,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标准和规范,保障农业政务管理高效、公正、科学、安全,确保国家农业信息安全、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服务信息化的主体是基层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目标是要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农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对加强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搭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健全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创新基层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化和机制,让信息走向农业(农民)合作组织,实现信息服务农民千家万户。

支招补贴政策 助力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国家实施了“农机、良种、家电”等惠农补贴政策,但在信息补贴政策方面还是空白。信息补贴政策可以从以下四类群体入手。

第一是农民。农村家庭上网费贵是影响计算机在农村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和电信运营商可协调对农户进行一定上网补贴,培养农民信息消费习惯,让农民感觉信息化“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第二是基层信息服务站点,补贴可用去购买一些计算机、打印机等信息装备,扩大服务效果。

第7篇

关键词 新媒体 农业信息化 发展

一、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物联网,电子商务、3S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推广应用日渐深入,现代农业已经驶入了信息化的快车道。全国各地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农业生产领域延伸、向农民生活延伸,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受益群体,信息化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对现代农业的倍增效益已经凸显。农业发展的要素主要是土地资源,科技,制度,资金四大要素来推进农业的发展,而其中唯一不能改变的是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多少根本少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模式,而土地资源与农业人口的比例,往往就构成了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

二、新媒体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发展新方式

(一)农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化

虽然数据库、系统模拟、人工智能、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单项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但是,现代农业对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的综合开发利用的需求却日趋迫切,单项信息技术已不能满足需要。GIS与作物模型技术、遥感与GIS技术、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的集成以及作物模型、专家系统、信息系统三者的结合等多种信息技术的结合与集成成为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发源于美国的精确农业,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是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农业电子信箱

一般来说,电子信箱可以分为两种,常见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以互联网为依托,内容一般是文字形式,另一种以电信线路为载体,内容为语音表述的信息,换句话来说就是语音信箱,目前,很多省事的农业部门都会采用第一种形式进行农业信息服务,比如农业养殖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等等,目前注册的农户数量还在激增,所以说这种信息化方式是很受农民的欢迎的,对于第二种方式,优点就是信息量丰富,直接通过语音进行交流,便利了彼此的交流,但是在农业领域应用较少,需要加大开发力度。

(三)农业电视节目专栏

虽然说在互联网不是很普及的时代,农业电视节目专栏是农民接受外面信息的重要方式,在目前的大背景之下,这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农业信息传递渠道,所以说我们要重视这条方式的完善,以往的农业节目由于财力、缺少广告支持等原因没有过多的创新和进步,同时农业节目也比较少,在数字电视时代,虽然这种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节目质量和播出时段方面还是不能与其他节目相提并论,

三、新媒体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积极促进农业信息化

(一)做好面向政府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

新媒体条件下的信息技术化,要充分发挥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政府可以推行政务信息化来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农业政务管理信息化。由于农业部门的业务繁琐,服务种类多,服务人员的基数大,在平时的工作中,一些常见的公文制作、文件传输等工作我们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技术支持,其次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政府的工作进行信息化公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的具体规定进行公开,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远距离的视频会议,就当地农业发展情况与外界进行交流,除此之外还可以农业数字化指挥调度。为及时了解农作物生长状况、农业抗灾防灾和救灾、农业生产应急指挥,需要建立反应灵敏、现场清晰、数据可靠的数字化指挥系统;

(二)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有以下几种形式:广电网 报刊和电信网等等 从手段来看, 主要是以电视 电话等手段来与外界联系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服务系统 与大多数互联网系统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地区相比,我国广大农村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慢 。数据显示,城市网络普及率是农村的740倍。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的信息服务主要依靠电话 但其实际效果却不尽合理。因此 这些都不利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做好面向农民和城镇居民的信息服务

农村信息化需要逐步有序进行,需要各级政府及商家保持冷静的头脑,以防过热,要有一个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架构。第一步首先需要把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电子化,把一些对改善当地农民生活有帮助的信息电子化,透过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让农民朋友更快、更准、更方便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在这个阶段还必须引入多媒体交互技术,现今的农民主要还在从事种植和养殖阶段,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需要这个领域的专家帮助,多媒体交互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上这个阶段属于提高生产力范畴,使科学技术真正服务生产;第二步就需要改善农民朋友的生活质量,教育培训、生活娱乐、公共卫生等等。现在很多的商家,把农村信息化同到农村卖电脑划上等号,严重扭曲了政府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本意,所有的硬件设备在信息化中充其量只能作为载体,而内容才是真正至关重要的东西。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城乡结合部;信息化技术研究;任务;目标;措施

1西部地区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意义

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程,城乡结合部的基本特征都是由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并趋向集聚,同时也都是由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此外,也包括城市价值观和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域的扩散。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地处大中城市市区与郊区(县)交错接壤地带,即为城乡结合部。随着大中城市工业、交通、文教、卫生、居住地及第三产业不断向近郊扩散,城乡结合部从原以农村为主的市郊地带较快演变为兼有城乡特色的特殊空间。

农村城市化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一个制约因素是农村城市化程度太低,把开发、开放城乡结合部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突破口,以此提高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切实可行的。

2西部地区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任务与目标

根据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对信息技术的重大需求,以城乡结合部农村信息化建设为试点,突破对电子农务平台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和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建立区域公共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属地化开发农业、农村和农民需求的应用系统。wwW.lw881.com集成计算机、广播电视、电信等各类技术成果,在针对具有西部民族地区代表性的城乡结合部农村、引黄灌区农村、山区农村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分布特点,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实现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配置完善信息化基础软硬件条件,开展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与服务,实现区域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服务[2];构建现代农村信息化技术体系,实现信息技术向村户的延伸,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新型农民培养;通过示范区剖析探索适合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和农民技术培训途径,形成适合不同生态经济区的新农村信息化应用典型方案,并探索建立以科技特派员系统为平台,以农业信息化服务站多元化运行为依托,面向农户“技术+物质+信息”三合一的农村信息化应用模式,分析适合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健康持续发展和项目研究成果向西部民族地区扩散的机制,推动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跨越式发展。

主要目标:面向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的重大需求,整合信息资源,研究建立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农业信息网络和公共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属地化研制适合西部民族地区特点的助农、富农、便民、乐民的信息系统和产品,为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能力。针对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建立新型农业信息化运行机制,开展电子农务平台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探索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以信息化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体现“信息兴业”;以信息化提高农民收入,体现“信息惠民”;以信息化提高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体现“信息强政”。

2.1项目确定的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目标与建设措施分析

2.1.1项目确定的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目标。面向西部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的重大需求,突破对西部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应用前景的产业和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基于项目研究的关键技术、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根据西部城乡结合型农村实际,利用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应用系统的自由组合和拆卸功能,开发助农、富农、便民、乐民的信息系统和产品,加快我国西部城乡结合型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城乡结合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围绕城乡结合型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基于计算机、广播电视、电信网络和互联网等现代化设施,在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开展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并探索西部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以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带动西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城乡结合型农村产业效益和农户的收入,提高城乡结合型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2.1.2项目确定的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建设的措施分析。农村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信息及应用系统,需要各单位的多方共同协作努力,围绕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目标和任务的需求,遵循共同的原则,建立起信息准确、信息量大、易交流、易维护、易更新的农村数据库,并针对农村需求开发相应的信息系统[3]。

重点针对特色种养殖业和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建立典型示范区;在公共信息系统和农业信息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完善属地化的信息数据库,实现区域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在线服务;推广应用种养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生产的规范化,推广应用农村规划管理系统等,提高农业农村的资源合理配置和农村经济的优化升级,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管理溯源系统等,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化竞争力和信息化水平,推广应用农业产业链信息系统,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化升值和经营效益;基于计算机、广播电视和电信网络,配置完善信息化基础软硬件条件,实现相关应用系统正常运行[4];建立“三网合一”的信息综合服务与信息终端服务,实现信息技术向村户的延伸,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体系;并通过示范区剖析探索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和农民交互式创意技术培训,分析研究成果向西部同类地区扩散和适合于农业信息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机制,最终形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快速组合和重用服务。

通过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工作的实施,将大幅度提高我国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我国西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西部农村科技创新水平,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参考文献

[1] 郑国清,徐丽敏,段韶芬.河南省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计算机与农业,2002(6):17-20

[2] 许声毓.农业信息化:现代农业新引擎[j].中国科技财富,2010(z1):66-67.

第9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生态农业;发展

一、传统环境下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

(一)气候缺陷

农业种植与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黄陂区位处我国湖北省东部偏北,黄金水道长江中下游临近黄陂南端,北部依偎着大别山南麓,水域和山脉构成黄陂区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的地势。黄陂区水资源并不缺乏,无愧于百库千渠万塘之雅称。

黄陂区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具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这极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黄陂区多种植水稻,气候特征无疑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与水分。当然利弊相依,黄陂区虽多降水,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也是个致命的缺陷,农作物生长不稳定。冬春季节寒潮天气使水患灾害频发,农作物收成极其不稳定。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不断向城镇流动,是我国现存的普遍现象,也是黄陂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与突破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现了很多方面矛盾。

黄陂农村人口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不惜背井离乡,纷纷进入城镇打工谋生。在给家庭增进经济流入的同时,也引发了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白叟幼儿留守于农村,家中劳动主力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向愈加明显。

而往往留守于黄陂乡村的老人与小孩,并不具备足够的务农能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诱发了一系列问题。农田因缺少人手垦植而被遗弃至荒芜,农业产量也因此直线下降。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发了许多问题,农村文化水平普遍下降,缺少青壮年和较高文化水平的人群,向农村投入的建设性资金也因缺少劳动力而无处可施。

(三)农业技术落后

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提升对生产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传统环境下农业技术落后,大大制约了黄陂农业产量增长。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传统环境下的黄陂仍然处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模式,耕作辛劳,生产效率低,农业器具也是沿用的传统的人工器具,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还很落后。

二、生态农业信息化应运而生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转变,黄陂经济与需求的大飞跃使传统农业也向生态农业转变着,农业信息化也就应运而生。

社会信息化发展得如火如荼,农业信息化是其分支,农业信息化是黄陂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同时又促进着人类社会的上升与革新。农业信息化的来源是农业电气化,根本是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信息化是农业智能化的条件,是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内容和重点。

农业信息化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数据为王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黄陂农村社会需求和发展战略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计算机等高科技因素的产生,人们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将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农业、工业、手工业等等,由此,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农业信息化趋势应运而生。

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推动。信息技术用于农业生产中,从根本上解决了黄陂在传统农业中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监测到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及时防治,减轻农作物受病虫害干扰,同时合理适度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防治污染环境,现如今黄陂区已形成良性循环的综合系统。黄陂同样也引入了遥感技术,实时检测自然灾害,成功统计农业资源。引入气象卫星预测多变的天气状况,让农民能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黄陂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农业信息化使生态农业得到保障。

三、生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农业正在由传统的保障粮食安全到提供安全食品转变,象征着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

生态农业信息化是新世纪的娇子。黄陂区若想有序的过渡到现代农业,就必须增大对信息科技的依赖度。和黄陂过去的传统农业相比,黄陂现代农业是一个拥有产前、产中及产后三大领域的综合产业,它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其次,黄陂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通过统一和规范的标准产品和知识型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实现了黄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发展。

对于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黄陂地区在以下几个方面卓有成就:

1. 该地依托其发达的网络系统,构建“农村移动通信网”,有效的消除了数字鸿沟,让农民能够使用最基本的网络协助农业发展。例如,在电商平台上出售农产品等方式。

2. 为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黄陂区通过引入移动网络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同时将农村市场负担得起的品牌手机引入黄陂农村供普通老百姓使用。

3. 通过一流的网络业务,创建“农信通网络平台”,进而来搞好信息工程,用信息来帮助该地农民走上小康之路,改善生活质量。

4. 通过各种渠道综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农民提供周到且实用的服务,为农民创造价值,让农民受益。

四、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对黄陂区的启示

(一)缺水少地也能做好生态――以色列

以色列属于夏季炎热的地中海气候,由于长时间高温少雨而严重缺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色列应用了滴灌和其他微灌技术,使该地农业在缺水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生长。

黄陂区虽不缺水资源,但在冬春季节水旱现象也时有发生,若能采纳以色列滴灌和其他微灌技术,定能应对季节性水旱问题,农业作物也能得到稳定生产。

(二)严格的德国生态农业

德国在十九世纪就有了生态农业的观念,德国人严谨的习惯在农业上也有充分体现,他们对农业化肥有很高的要求,不使用有害农作物生长的的化学肥料和杀虫剂,代而取之的是机械化大规模操作,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附加原料全部来源于纯生态农业绿色生态产物。

黄陂区地处我国东部平原,土壤较为肥沃,但近期由于过度的耕种开发黄陂不少地区出现了土壤酸性化沙土化的现象,学习德国绿色耕种,绿色加工,合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进行绿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黄陂生态农业模式化,构建标准体系,需搞清楚生态系统内部各模块的构成,尤其是模块间的联系以及由此引起的技术变化。

五、农业信息化对生态农业的影响

随着黄陂区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协会+农户”、“公司+农户”、“大户+小户”等多种新兴组织模式,为我国农业集约化高效化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农业信息化有利于调整生态农业经济体系,促进黄陂经济飞跃增长

需求决定供给,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决定市场方向,而市场方向需要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来预测,所以是否能够掌握黄陂周边地区、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农业市场信息就显的尤其重要。

由于黄陂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严重的道路交通问题,农产品市场信息很难及时掌握 ,导致农产品严重滞销。为了避免生产和需求不匹配的情形再次发生,加强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让农民更快、更好、更准确的知晓市场供求信息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二)有助于农产品市场经济服务系统得到完善

一个成功的生产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能够及时知晓、完全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并能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频繁的市场需求变化。他们往往通过市场信息就可以基本预测到近期农业市场的大致走向。农业信息化将帮助农民更好的做好农业安排,生产市场导向的生态农业产品。同时,也可以让农民们及时了解到农业生产中的不足,以便于做更好的调整。

(三)农业信息化可以促进生态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现代农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之一,解开了不少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症结,生态农业的完善同时也少不了市场经济的持久推动。

在现代信息经济的推动下,市场资本和劳动力、耕地资源等传统农业经济因素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由此产生了黄陂区大力施行的O2O模式,繁杂的生态农业资源也得到了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高万林,李桢,于丽娜,王 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03).

[2]王儒敬.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与应对策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