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8:21:04
导语:在团干部学法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贝类 宝贝计划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从2001年新课改启动到2005年全面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践中遭受到不少质疑和考验。从全国各地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各校开课情况很不均衡,不同程度上存在不开、假开、虚开的现象,有的学校甚至占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用于中考、高考考试科目的教学,严重违背国家教育教学法规。现今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教师感受到的“校内支持”、“校外支持”和教师的“关心事项”是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若能结合国内、国际实情热点,紧紧围绕中学生物教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所具有的地区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高效性。下面以利用海洋贝类资源开展的“宝贝计划”为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
1 “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背景
当今社会,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海域资源、海洋权益争端等问题越来越关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海域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所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我国东海、南海等海洋权益争取问题此起彼伏。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涉及“认识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软体动物、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以及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高中生物教学中,涉及“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活动建议中均有提及调查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我校做为一所滨海学校,靠山面海,校门口500 m处即是汕尾海域,地理位置相当独特,有着丰富的贝类资源。
因此,笔者结合目前的国内、国际时局,围绕关于“软体动物”及“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等中学生物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校门口这片得天独厚的海域资源,依托我校的生物学社,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宝贝计划”,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融入自然、切身感受海洋生态环境和调查海域资源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丰富中学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给学生们提供接触自然、锻炼能力、探索创新的平台。
2 “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2.1 活动一:学习贝类的基础知识、解剖观察及标本制作
(1) 活动目的:
① 学习贝类的基础知识。
② 进行贝类解剖和观察的实验,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③ 掌握贝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为后续活动打好基础。
(2) 活动设计:
① 了解贝类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 学习软体动物的简介及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为贝类解剖打好理论基础。
③ 动手实践,进行软体动物的解剖和观察。笔者要求学生根据理论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实验材料(沙白贝,又称为沙白、白贝,是中国文蛤的一种)进行解剖,结合所发资料上的图片,观察软体动物的形态和生理结构,指导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④ 师生合作,共同制作贝类浸制标本。
(3) 活动成果及反思:
① 首先介绍了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贝类,把课堂的氛围一下子调动起来,教学效果非常好。
② 作为“宝贝计划”的第一次活动,加入了实验解剖这个环节,第一次接触解剖实验,学生们异常兴奋,积极性很高,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活跃氛围。学生们乐在其中,特别是初、高中学生进行合理穿插分组,恰逢初二学生刚刚学习完软体动物等相关知识,实现了彼此的优势互补。
③在实验材料这一块,因为采用的是提前买回来放在冰箱里冷藏的,因此个别沙白贝有些异味,给解剖实验带来一些困难和干扰。如果条件允许,可尽量买新鲜的、活的产品回来开展解剖实验。
此外,解剖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最好买个大的贝类来解剖,比如一些较大的扇贝,效果可能会更好。
2.2 活动二:调查贝类的应用,集体创作大型手抄报
(1) 活动目的:
① 掌握科学调查的方法,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② 调查贝类在食用、生活、药用、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③ 集体创作大型手抄报,加强贝类应用的了解和宣传。
(2) 活动设计:
① 提前布置活动任务,每个小组长给组员至少分配一个方面的调查任务,通过各种方法,或网上查阅资料,或去药店、菜市场进行实物拍摄,用两周的时间收集素材。
② 由社团干部精选学生查找或拍摄的照片,统一冲印,以备手抄报之用。
③在社团活动课上,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利用图片、彩色卡纸、彩笔、双面胶、剪刀等工具,分四大板块“食用”、“生活”、“药用”、“生产”,创作一幅高2 m、长6 m的大型手抄报,完成后在学校宣传栏进行集中展示。
(3) 活动成果及反思:
① 本次手抄报共展示了50多种贝类的具体应用,部分学生拍摄了很多实物照片,非常贴近生活。
② 每个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成果,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共同完成作品,体现出合作和创新精神。
③ 在校园进行展示,受到师生的大力关注,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2.3 活动三:“汕尾海洋贝类生态环境调查――海岸线徒步10 km”实践活动
(1) 活动目的:
① 调查校门口汕尾海域海岸线附近的生态环境,关注人类生产、生活等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影响。
② 采集贝类,利用所学的生物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为今后制作贝类工艺品收集原材料;部分活体贝类带回学校制作标本。
③ 每隔一段距离调查海岸沙滩的贝类多样性。
④ 冬季开展徒步十公里的活动,能够锻炼身体,同时能够扩大宣传,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2) 活动设计:
① 注重社团文化建设,发动学生设计好统一的社服和社旗。
② 加大前期的宣传力度,在活动开展前进行“保护海洋环境,关注海洋资源,守卫海域疆土”的现场签名活动,在校园内营造积极的氛围。
③ 统一乘车前往活动的起点――白鹤寺,集结队伍,点名确认后出发,沿途采集贝类标本,观察海岸线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拍摄,按计划开展“探究海岸沙滩的贝类多样性样方调查”实验。
④完成徒步10 km的活动,返校后对采集的贝类进行处理(贝壳的清洗及活体标本的制作),为后续的活动作准备。
⑤撰写实践活动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建议书。
(3) 活动成果及反思:
① 作为本校第一次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的活动,反响强烈,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② 徒步10 km的活动是个较大的挑战,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地完成任务,收集到较多的贝类标本,为后续的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③ 沿途发现黑黢黢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大海,学生对此进行了统计和拍摄,为制作调查报告收集了真实的宝贵资料。
④ 在高二学生的主导下,各个小组完成了“探究海岸沙滩的贝类多样性样方调查”实验,记录了详细而真实的数据,将生物教学的实验平台置于真实的大自然情境下,学生收获了不一样的经验。
⑤ 从学生的实践报告和活动反思来看,本次实践活动非常成功,学生的内心体验受到极大的感染,也争取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实践调查报告,希望环保部门加大对污水直入大海的控制。
2.4 活动四:软体动物的分类及命名
(1)活动目的:
① 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
② 学习贝类的分类。
③ 利用参考书,尝试对采集的贝类标本进行分类和命名。
(2) 活动设计:
① 指导老师结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等内容进行理论教学,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以及软体动物的分类。
②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参考书《中国海洋贝类图鉴》和《中国南海经济贝类原色图鉴》对实践活动中所采集的贝类标本进行分类和命名。
③ 展示分类和命名的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3) 活动成果及反思:
① 践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践操作,本次活动共鉴定了大约40种软体动物,为组建学校的“宝贝馆”收集了第一份资源。
② 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问题,激发了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2.5 活动五:贝类海鲜的食用及安全问题
(1)活动目的:
① 了解中国菜系。
② 了解贝类的烹饪方法。
③ 了解有毒贝类及常见的中毒案例及对策,熟记吃海鲜的禁忌等生活常规。
(2)活动设计:
① 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四大菜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② 了解贝类常见的烹饪方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家庭贝类的烹饪方法。
③ 向学生介绍有毒贝类的种类、有毒成分、中毒的原因、症状、诊断、急救处理和预防措施,了解我国的“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等法律法规。
④ 识记吃海鲜3禁忌:不能与大量维生素C同食;不能与寒凉食物同食;不能与啤酒、红葡萄酒同食。
(3) 活动成果及反思:学生们了解国家在食品方面的法律、法规,掌握了实用的应急方法,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健康问题。这些项目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们收获了课堂教学里所不能学到的东西。
3 “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因此,“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记录、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决定了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前设计并准备好每次活动的评价表。如“海岸线徒步10 km”活动中设计的评价表包括的具体项目有:① 各小组采集到的贝类标本情况;② 活动参与情况自评;③ 组内成员互评(生生互评);④ 教师评价(师生互评);⑤ 个人的活动反思及小组提交的活动报告。总的要求是既注重个人评价,也注重小组评价,力求评价方式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