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

时间:2023-07-19 17:12:04

导语:在中医理论基础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

第1篇

PBL教学法是一套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同时,通过PBL教学法可以将学习与相关问题或任务密切联系,使学生投入到问题当中。此外,PBL教学法设计的任务是具有十分的真实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解决相关问题,进而探究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医理论基础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导向,运用实际临床医学中的病例为背景,通过教师提出相关基础问题,让学生展开对问题的探究与解决,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

二、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要重视其基础作用,只有将中医基础理论学扎实了,才能为学习临床专科打好基础;中医的传统特性使其存在一定的传统思维,因此给初学生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很多学生刚刚接触中医学,对其概念掌握不到位,同时存在部分学生对经络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因此要提高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进而狭隘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PBL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格局,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PBL教学模式通过营造一个轻松的、愉快的良好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观点表达出来,同时可以参考他人观点与想法,不断提升自己。

三、PBL教学模式在中医理论基础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加强PBL教学管理与组织能力

中医理论基础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学习中医理论知识,提高对中医理论的整体认识与掌握。中医理论基础教师应用PBL教学模式应在中医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进行科学的学习小组人员分配,坚持协调性原则,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只有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开展PBL教学模式,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由于PBL教学模式是有问题的设计开始,故要学生做好前期资料收集工作,在资料收集过程还需要学生之际相互合作,因此,需要学生的自主性。中医理论基础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基础知识比重大的授课时,若学生提前做好课前准备,那将会大大减少教师在课堂讲课的时间,而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教师要设计合理的问题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先导,教师为基础的教学形式,问题设计得合不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要提高问题设计的合理性。由于中医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化,其临床病例过于复杂化,故给问题设计添加一定的难度,问题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例如,在上《五行学说》一课时,中医理论基础教师应从五行的概念入手,结合五行的特性,即“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展开对五行学说的认识教学,进行问题设计时应重点突出五行概念与五行的生克乘悔两个大的方面,加强学生对其的理解与掌握。

四、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基础教学中的实施

(一)以非结构化问题为前提

非结构化问题是指由于问题所涉及的内容、背景过于复杂,使其解决过程与解决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最后的解决结果全取决于主体的主观行为(学识、判断力、经验、直觉、个人偏好等)。在中医理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以问题为主轴,构架出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真实世界”,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自主解决这些非结构化的问题。例如,中医理论基础教师在上《消化吸收与五脏调节》一课时,应根据自身多年临床经验结合教学要求,设计相应的问题,如“当患者出现经常胀气,排便不畅,消化差,舌苔很厚且发黄,感觉口干,味道很重,口水腥臭等症状时,是什么症状?应怎么调节?”通过这样的实际案例提问,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水平提出自己的想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散发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PBL教学模式中的主要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基础。中医理论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小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中医理论,探究中医问题及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增进彼此间的情谊。例如,在上《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课时,中医理论基础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五脏六腑”的讨论,根据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评比出最佳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营造一个积极竞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

在完成每一个问题和每个单元学习后,中医理论基础教师应开展小组评价与组员自我评价活动,根据各个小组成员给予自我评价,总结出对小组的评价,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适合的评价并予以正确解决方法,总结出最好的学习方法与经验,为学生今后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2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培训;视频技术

中医护理操作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内容,随着近年来中医学知识的推广,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中医护理操作相对繁杂,需要护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中医基础知识才能充分掌握,因此传统的培训方案往往培训时间较长,效果较差。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多媒体视频教学逐渐被临床所采纳,本文就视频技术在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丽水市中医院接受中医护理培训的60名护理人员,年龄20~24岁,平均(21.7±0.4)岁,学历包括大专57人,本科3人,职称包括护士52人,护师8人。根据培训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人,两组护士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护士仍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安排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观察组护士则利用视频技术进行培训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1.2.1建立中医护理培训团队

遴选具有扎实中医理论基础和操作技巧的护士5~6名组成中医护理培训团队,团队负责中医护理操作培训大纲和评分准则的制定。培训团队定期对培训进度进行调查,了解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方针,收集护士及患者对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及建议,根据建议进行调整和改进。在培训开始前,由培训团队进行带教老师的挑选,带教老师的工作直接汇报给培训团队,由培训团队进行整体培训工作的调配,根据阶段性的培训结果进行下一阶段培训方向的调整,为带教老师提供建议和方向。

1.2.2制定规程由培训团队

通过角色互换、亲身体验、互相操作等方法了解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中的要点,对操作的步骤进行充分理解和调整,为培训护士提供最人性化的培训流程。通过组内讨论制定统一的培训流程,在护理部审批通过的情况下初步录制中医护理操作视频,团队成员内部讨论修改,确保用品齐全、患者隐私保护妥当,操作流程合格,无重复动作,操作定位及手法准确,正反面教材均有充分体现,交付测试团队,了解该视频的培训效果,时间为1个月,收集反馈意见,对视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流程视频严格遵循护理部及培训团队讨论得出的操作流程,以分段法录制,用远镜头拍摄充分体现整体操作过程,穴位等需要局部体现的精细环节则用近镜头拍摄,确保穴位位置一目了然,视频中的字幕、配乐等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烘托操作重点,最终整合成一套完整的中医护理操作培训流程视频,内容包括中药熏洗、按摩排尿、耳穴埋豆、中药塌渍等。

1.2.3培训过程

带教老师除了安排学生跟随学习和课外理论学习外,采用当场实际操作和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中医护理操作培训,培训过程中以视频中的内容为主,详细示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学生不清楚的地方可反复观看培训视频,在实际练习中针对学生不熟练、不清楚的地方进行重点练习,培训视频每个学生发放一份,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强理论知识和视频教学视频的学习,在集中培训结束后,带教老师可根据学生个体需求不同,针对性进行强化练习,对各个步骤进行分步讲解,尤其是对于穴位的选择、手法动作、手法标准及注意事项等内容的说明,要求带教老师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操作内容,与视频操作相符,避免动作走形。

1.3评价方法

由护理部统一安排考核,内容包括中医理论、中医基础护理、中医情志护理、按摩推拿及辩证施护等内容,每项考核均以百分制计分,分值越高责说明护士的培训效果越好。由培训团队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形式了解护士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问卷不记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以P<0.05视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的中医护理操作培训考核结果比较

观察组护士的中医理论、中药熏洗、按摩排尿、耳穴埋豆、中药塌渍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士对培训模式满意度调查的比较

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模式满意度达到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

3讨论

3.1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护理操作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因此护士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效果受到中医基础理论掌握程度的影响,即使在培训的同时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也会因为进度不同而影响学习效果,尤其是西医护理院校毕业的护士,在该方面的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3]。在传统的带教模式中,带教老师现场操作现场说明,对学生的操作手法进行指导,一对一的培训虽然具有个性化的优势,但局限性较强,带教老师不可能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进度来进行教学,因此学生在学习操作时往往一知半解,而课后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时又缺乏标准的参照。此外,带教老师的操作、教学方法存在一定差异,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3.2视频技术在中医护理培训中的意义

利用视频技术的可重复性、全面性,可以充分的为学生提供学习依据,在课外时间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也可以参照视频加深记忆,避免了带教老师和学生不同步的问题。培训团队在视频拍摄的过程中,也是对中医护理手法的一个规范,避免了长期形成的陋习对学生的影响,为学生和带教老师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参考。教学视频能够永久保存,这对于以后的中医护理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3.3视频技术教学提高了中医护理操作培训的效果

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观察组护士的中医理论、中药熏洗、按摩排尿、耳穴埋豆、中药塌渍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从护理操作上来说,护士能够从视频中学到更标准、规范的操作动作,对于不理解、不熟练的地方也可以跟随带教老师进行强化练习,充分的实现了课堂、课余时间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4视频技术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

从调查来看,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模式满意度达到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说明视频教学更符合护士的学习需求,护士能够在课外时间也接触到护理操作的学习内容,加速了学习进度,提高了学习效果,视频技术生动的传达方法也更符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获得了护士们的一致认可。

参考文献

[1]贺霞,蒋谷芬,彭丽丽,等.我院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培训的探讨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1,17(4):139.

[2]李佳.中医院护士的中医内涵培养探究[J].中医药导报,2013,19(3):123.

[3]张广清,罗丽霞,叶凤梅,等.中医护理操作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0,17(6):66.

[4]张慧珍.儿科护理技能教学探讨[J].当代护士,2005(9):84-85.

第3篇

1联系中医药学基本理论

中医药学理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药基本理论是中医理论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中医医理密不可分。因此,在中药学实践训练中,必须注意中医理论对中药用药的指导,在具体药味讲述中适时复习中医理论,强化学生对理法方药体系的理解,增强其对理论的灵活运用能力。例如,川芎为治头痛要药,请学生讨论头痛有哪些常见证型,病因病机分别是什么?川芎治各型头痛的机理是什么?结合川芎的性能特点,思考川芎最适宜治何种头痛,不适宜治何种头痛?可否及怎样通过合理配伍扩大川芎对头痛的治疗范围?通过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以识药带动基础知识学习

传统的临床中药学教学是按照大纲及教材的要求,讲解药物的来源、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其结果是学生容易产生大脑疲惫,厌倦本课,以致课堂教学收效不佳。我们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开设中药实训课,设计“模拟药房”带动中药性能的复习巩固,提高了学生识药的兴趣,进而增强了其辨证用药的能力,为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很快适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模拟药房”按中药功效分类建立常见饮片辨认区、真伪中药识别区、毒性药物警示区、中成药样品区。“模拟药房”作为实验教学的一种载体,相当于学校的一个“实验室”,模仿药房的格局,设立柜台、货架、药品,供学生学习实践;配套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学生看到一种常用饮片,要能够识别,并回答其药性特点、功效、适应范围;给出一种常用中药的性能描述,能够回答是哪味中药,并到药柜中找出对应饮片。“模拟药房”以生动直观的中药饮片引出问题———是什么药,有什么性能,如何应用,注意什么?即以饮片辨识带药性功效[5-6],巩固中药基础知识,强化用药能力训练。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视觉记忆、感性认识引导理性思考,是“模拟药房”的价值所在。我们根据“模拟药房”中药饮片编号制作“中药饮片辨识及双向考核系统”,建立中药实训与考核评价体系,为学生识药用药提供保障。

3区别同类药物功用异同

功效相似药物的鉴别是临床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亦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问题。然而学生在这方面学习中往往掌握不好,对同类药物的性能特点差异、临床应用区别难以建立深刻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在实践训练中强化学生对药物功用异同的把握[7]。本部分训练可以与上部分训练同时进行,在“模拟药房”中给出两味及两味以上功效相近药物的饮片,要求学生回答是什么药,分别有什么性能,功效应用有哪些区别,临床上如何合理应用。可以结合临床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例如给出石膏和知母的饮片,首先让学生辨认,思考温热病气分实热,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如何用药?肺经实热,发热,喘咳,如何选药?肺热燥咳,干咳无痰如何选药?阴虚火旺,骨蒸潮热,如何选药?并以药性功效特点解释不同情况下区别用药的理由。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和重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4熟知常用药味配伍内涵

临床上中药更多以复方形式应用,配伍则是用药的基本方法,因此有必要强化训练学生掌握常用药味配伍的法度和内涵。可以在“模拟药房”中,给出常用配伍药味,让学生回答是什么药,分别有什么性能,配伍的目的及原理,配伍后适应病证的变化。例如给出苍术、厚朴、枳实3种饮片,要求学生辨认并回答各药性能功效,三者之间常用的药对配伍,不同配伍的目的和适应病证分别是什么。进而结合病例,湿阻中焦,脘痞呕恶,舌苔厚腻,选用哪两味药配伍?食滞胃肠,腹满胀痛,大便不通,选用哪两味药配伍?给出选择依据。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真正理解中医临床用药的法度,形成法随证立,方从法出,因证选药,灵活加减的思维。

第4篇

西医,亦即是现代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实验、观察和实证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是开放式的,与现代科学中的生物学、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紧密相连、互相渗透;它的发展是从宏观不断走向微观,一步一步向生物内部深入的过程,是现代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医理论源自于古代哲学,秉承了中国人特有的类比思维模式。它的主要内容有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学说。这些学说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学,都是运用哲学的思辨方法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治疗进行宏观上的把握。与现代自然科学相比较而言,中医更具有人文科学的特性。由于缺乏西医学上的解剖结构、实验论证、观察推理等方法,其认识的层次比较表浅,不分明;它只有宏观上的把握,没有微观上的深入研究;并且缺少通用的现代科学语言。因此,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发展很缓慢,不但没有产生突破性的进展,反而与现代自然科学距离越来越远。以至于现在,中医被很多人认为不属于自然科学,甚至有人认为其不是科学、甚至是伪科学,应将其废除。关于这一观点,当代的中南大学教师张功耀和当年法国传教士李明、俄国传教士塔塔村诺夫的话很能说明问题。李明说:“两千多年前,黄帝写过有关论著,从那时开始,中国的医生就把这一学科看成是整个医学的基础。他们在医学上从未取得过较大的进展”。塔塔村诺夫说:“确信中国的医书都是按照同一种模式,根据古代医书一字不差而写成的之后,我们便不再需要注意了解近代出版的医书和古代的医书……无论是二三百年之前出版的书中,还是距今相当近的时候出版的书中,医学的所有原理和主要基础知识,都是一样的。他们有着共同的来源:《黄帝内经》”。2006年张功耀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和网络上,发表了“告别中医中药”的一系列文章,呼吁国家采取办法“推动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系,回归民间”,他的观点曾获得了包括西医专业人士在内的很多人的广泛响应。他说:“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中医不是什么积极的文化,更说不上是什么科学,都不够格称为伪科学”[6]。

当代医学生的中小学教育经历都是应试教育。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除了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外,自然学科仅仅是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很少涉猎到其他领域的学科。医学生的这一教育背景,使他们在面对中医和西医这两种医学体系的时候,更容易认同西医,更容易接受西医是科学并且西医比中医更加科学的观点。上中医课时,笔者对所在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第一个问题是“上中医课前,你了解中医吗?”备选答案有三个:一是听说过,但不了解;二是听说过并有所了解;三是了解。70%的学生选择第一个选项,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第二个问题是“中医和西医哪个更科学?”备选答案有三个:一是两者都科学;二是中医比西医科学;三是西医比中医科学。86%的学生选择第三个选项,认为西医比中医科学。第三个问题是“你有兴趣学习中医吗?”备选答案仍有三个:一是感兴趣;二是好奇想了解一下;三是不感兴趣,但为了考试被迫学习。80%的学生选择第二和第三个选项。这一调查结果,从某个方面说明了当代的西医学生,普遍持有西医比中医科学的观点,并且缺乏学习中医的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而且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学生自然就不愿意学习中医了。

2西医与中医理论存在巨大差别,难以理解中医

西医是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医学,与东方的中国不同。它研究的医学是基于解剖与实验,从微观入手,以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直观、可视、可实证的方法研究人体,并以之为基础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一门学科。其方法与现代科学具有一致性、同步性。中医学则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主要以援物比类、司外揣内、心法等方法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缺少现代科学通用的方法手段。两者在方法学上存在根本不同的认知方法。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中西医理论差异就出现了。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但是其理论却有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渗透于中西医理论体系的每一个角落。归纳起来,中西医理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表述;二是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诊断治疗的认识。语言表述上,中医更加明显地具有哲学思辨、人文学科的特点和色彩;而西医则是具有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等现代科学通用的语言。在生理、病理、疾病诊断治疗上的区别,主要在于同一个组织器官有着不同的功能描述,同一种疾病有着不同的病理、病因解释和不同的治疗手段。这里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例子是关于内脏“脾脏”的功能,中医认为其具有“运化、统血”的功能。在人体出现消化不良、出血等情况下,要考虑脾的病变;而西医则认为其是免疫器官,与中医的消化功能根本不搭界。另一个例子是,病人出现多尿、尿有甜味、消瘦等症状时,中医的诊断是消渴病,其病理机制是阴虚燥热、津伤;而西医的诊断就叫糖尿病,其机理是人体胰岛素减少或抵抗,血糖升高所致。西医院校的课程设计,一般是临床医学专业第一年安排西医基础课程,第二年或往后才安排中医学这门课,这一设计无疑使学生在学习中医之前形成了一种西医的思维定势。这一思维定势将束缚学生对与西医理论有着巨大差别的中医学的理解和学习。在教学中,笔者也观察到,对于中医的脏器生理功能的学习中,其与西医有关联的内容,学生容易理解与记忆;而与西医无关或者在西医学中根本不存在的一些内容,学生则很难理解和记忆。有一个考试题目为“中医心脏的生理功能有哪些”,80%的学生能答出“心主血脉”的功能;而仅有30%的学生能答出“心藏神”这一功能。究其原因,很明显中医“心主血脉”与西医“心为血液循环动力器官”的认识有相似之处,学生容易理解记忆;而对于“心藏神”,神是意识思维,西医认为其属于脑的功能,心脏并无此项功能,因此学生便难以理解和记忆了。

3对策

3.1要突破学生中医无用论的惯性思维学生存在“西医有前途、西医更科学”的思维惯性,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医无用论”。无用就没有学习的必要,没有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因此,突破学生西医的思维惯性,首先就是要破除其所形成的“中医无用”的观点。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存在就是合理的。中医能生存几千年,自然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医的疗效性。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是公认的。疗效不管大小,只要有效就是其存在的最大理由。医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解决人类疾病的痛苦,而中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病人的痛苦。尽管用西医理论还无法解释其疗效的内在机制,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其疗效的评价。同时,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这些疗效性,正是当代科学研究中医的动力所在,这也是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必要性的所在。第二,中西医具有互补性。西医理论强调微观,其优点是研究深度逐层次不断深入,也正因为如此,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对人体的认识缺乏整体分析、横向联系,易出现片面性、孤立性。而中医正好相反,它强调的是宏观整体观。它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本身、人体与外界的社会、自然环境都有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中医的这一整体观念理论,对西医的研究方法是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目前正在倡导的整合医学,就是中医整体观念理论在西医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另一方面,当今西医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但对于疾病仍存在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还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当中有的正好是中医的强项所在。一个较浅显的例子,绿脓杆菌的感染,虽然几十年前发明的抗生素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由于现代抗生素的滥用,绿脓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不断增多,使西医已经解决的问题又成了新的问题。而中医在这方面却显示了它的独特疗效。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调整了人体的整体状态,调动人体内一切抗病因素抑制耐药的绿脓杆菌,最终治愈疾病。类似的例子,临床上已有大量报道,人们在临床实验中亦亲身体会过,这也是得到了包括西医在内的医学界的认可。

第5篇

纵观我国医学史,自南北朝至明清时代,也曾出现过以“太医署”、“太医局”、“太医院”等为代表的院校教育,但是规模均较小,系统性不强。建国后,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建立了4所中医学院,至此,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才由师承教育逐渐转变为院校教育。就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历史传统而言,主要还是以传承教育为主。[3]师承教育具有以下优势:①师承教育规模小,能够因材施教,实现个性教育,有利于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发展。②徒弟在跟师的过程中,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大量的中医典籍,不但继承了老师的临床经验,还继承了中医典籍,使徒弟的基础知识扎实。③由于是口传面授的跟师形式,使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达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实现对中医概念的深刻理解。④在跟师过程中,老师崇高的医德时常感染着徒弟,而这种日常生活的感染比课堂的讲授更加行之有效,这就使老师的医德得以继承。⑤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心授口传,个别指导,弟子才可以逐步领会和较快掌握,少走弯路,缩短成才周期。师承教育的这些特点和优势可以弥补单纯院校教育的不足,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才的现状,为“院校+师承”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大专中医专业院校教育与师承教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建立与专科中医学专业师承教育相适应的管理模式:①建立专科生导师制:在学生管理上,建立专科生导师制。“专科生导师制是指根据学校的统一组织,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专科生的指导教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制度。”专科生导师制可以密切师生关系,使老师充分的了解所带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能够提高专业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对于解决目前专科中医学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专业思想不稳固、专业基础差等问题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②建立互动、开放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教学就其本质或主要内容而言,是教师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创造条件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同时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这两个“转化”。教学工作本质上是引导这两个“转化”的工作;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5]

结论

第6篇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幕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何使高等中医教育传承优秀的中医药学术传统和思维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是中医教育学界长期以来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时现行中医药教育进行思考,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高等中医药教育50余年来进行了很多适应社会变革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校生人数为80,637人,至2005年达到303,075人(《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办学规模翻了两番;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由原来的6一7个增加到20个左右。但是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中医药教育仅仅依赖单一的院校教育模式,并且根据临床实际要求,中医院校学生中西医两套理论都要学。基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内容,培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思维和中医实践能力不尽如人意,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上也显得不足,部分学生甚至面临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尴尬局面。

    1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

    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不完整、没有依据完整的中医学知识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毕业实习三段式培养模式。中医学人才成长缓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中医技能不足,更缺乏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从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弱化,纯正中医后继乏人。作为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扩招、培养目标不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临床实习基地西医化等因素,临床实践中中医比例过少,缺乏纯正的中医治疗,教师和学生都偏于西医知识的深化学习,或者西医诊疗操作的锻炼,忽视中医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忽视锻炼学生的中医诊疗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渐渐弱化,中医临床基本功逐渐减弱,中医思维慢慢被西医的思维模式所取代,不能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使中医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临床中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医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从目前高校的学生培养过程来看,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比较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度却显得不足。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目前的中医教育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部分高等中医院校不注重锻炼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科研技能,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十分差,中医毕业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具备科研优势。

    2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思考

    如何使身处21世纪的高等中医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相得益彰,既传承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又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中医院校必须进行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思考,还必须在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临床教学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套用西医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从中西医学发展规律的差异进行反思。

    2.1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定位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去办学。中医药不同于西医学的学科体系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中医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办学道路,开展试点,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当务之急是要深刻思索中医教育的主要任务,继承中医药传统思维和方式,以培养具有中医传统文化基础和具有在中医领域进一步深造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为目标,跳出固有的中医教育体制,顺应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拓展思路,敢于开展并确立新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

    2.2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几点思考

    (1)系统学习中医课程,早期建立中医知识架构

    多年来,各界对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普遍认同的是要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中国传统文史哲和自然知识以形成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药的经典医著以确立中医药学的概念和体系;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导引、食疗等疗法。

    对于西医知识的学习,各界也持有不同观点,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教授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概要》中提出:“能否不要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和外语课程,将来工作需要西医知识和外语时,可以再脱产学习。起码应允许一半中医药院校以纯中医药院校方式存在,同时,应允许师徒传承方式的存在,并给师带徒出身的人以一定的学术地位。培养兼具中西医知识的人才应该由西医院校承担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学习西医基础课程的现状下,培养中医药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大中医经典的学习深化,扩大中医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的比例。当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牢固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中西思维的碰撞建立在基本理解中医内涵和确立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那么,中医药学生也会更加客观深人地看待中西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2)重视中医临床技能的早期培养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石,但其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思维去学习和体会。因此中医专业思想的根植,是一个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医的院校教育应以中医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内容为重点,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的临床技能的学习运用能力。

    因此,应该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进行临床跟诊、见习,也就是在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见习的同步性。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中医讨论、临床见习、中医门诊跟诊,或者经典与临床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同时,接触实际病例,在临床上培养中医经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并及时深化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本科教育和七年制教育中,以医学知识基础为根基,加强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为了巩固中医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学生人学的第二个学期起,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基础》五门课为主的“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历年的考试成绩将作为进人临床实习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实践课的比例,规定实践教学应占整门课程的30 %。实践学习时间的增加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70%的理论学习时间基本保证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也为提炼实践知识留下了足够时间。

    (3)继承师承教育,发展院校教育

    现今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采用院校教育的形式,具有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相对于院校教育,师承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继承教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因此将中医药教育的师承教育和现代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的中医教育体制中适当的方式是在学生的临床课和临床实习中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医有专长的教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如普及性的师带徒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既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从业个体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内涵,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增强人才队伍对中医的信心。

    针对近年来中医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承教育的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代带二代”、“跨学院、跨医院、跨地区”的模式进行师承,甚至可以试行优秀的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辅导本、专科中医药学生的方式,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不断的修正培养方法。

    根据邓铁涛等巧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倡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为试点,创新传统“师带徒”模式,发挥“集体带集体”的优势,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中青年骨干,由中青年骨干带徒学生,师生定时见面,进行生动的授业解惑,并且实行定期的不同的名老中医跟诊制度。该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均受到了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拥有开阔的思维,在掌握自己导师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其他老中医的医学思想。

    (4)中医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中医药的基础是继承,但是创新才能促进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中医院校也应担负起培养中医药科研人才的重任。中医药学生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了解统计学、系统论等理论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学,以便于能够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中医,同时要避免一律以西医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研究。

第7篇

论文摘要:在当前我国中医药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维,盲目遵从大家,创新意识薄弱,西方医学教育色彩过重等弊端成为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障碍。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费邓阿本德提出的多元主义方法论,其反对科学教条主义、科学霸权主义以及反对一元主义方法论,进而倡导科学认识工具的无限自由、批判理性思维等核心思想,时中医药教育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保罗·卡尔·费耶阿本德(paul karl feyerabend,1924一1994年)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集大成者之一,与另外三位科学哲学家一波普尔、库恩、阿卡托斯并称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四杰”。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是其理论的核心,用他自己的语言描述就是"angthing goes",即“怎么都行”。面对当前我国中医药教育出现的一系列弊端,结合多元主义方法论这一主要理论观点,对于正确认识并采取有效手段改进中医药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1费耶阿本德多元主义方法论核心内涵

    非理性批判。多元主义方法论实际上是费耶阿本德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流派的一种理性反思,故费耶阿本德也以理性者自称。尽管费耶阿本德批判理性思维,主张用非理性思维来对待科学,但其批判的整个过程又显然是理性的。而他对于理性的一元主义方法论的批判,却是非理性的多元主义方法论的最好体现。

    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不存在统一的标准。费耶阿本德之前的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用普适的超越特定语境的定义、标准、理论来为世间万物奠定基础。至少在“维也纳学派”看来哲学的任务就是为一切知识奠定统一标准,并给人生指示可靠的行为准则。费耶阿本德却认为只要有助于科学的发现,任何方法和尝试都是可以被应用的。因此,他说,“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任何单一的程序或单一的一组规则能够构成一切研究的基础并保证它是‘科学的’、可靠的。

    文化需要存在差异性。费耶阿本德承认“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理由能使人们宁愿选择科学与西方理性主义,而不选择别的传统,事实上,很难设想类似的理由是什么……所有文化都有它们各自喜欢的‘客观’理由。对于文化的选择,人们应该有其自由,而不应该用各种理由来规制人们的权利。

    教育应该倡导自由和宽容。费耶阿本德看来,个人的快乐和发展一直以来并最终将是可能的最高价值。这样的价值不是否定历史演化而成的现存价值观,而是排斥用现存或是立足于固定语境下的价值来批评否定另外语境下的价值观。自由社会下,任何事物都是平等的,包括科学知识。所以不应当用权威的科学来教育人们,而这样使得人们丧失了本应该可以改变自己思想、行为等的机会。

    2多元主义方法论对中医药教育的借鉴意义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多元层次化的就医格局也日渐形成,而中医药成长发展的根基—中医药教育,尚未形成开放、自信、包容的思维框架。在全球多元化的进程中,中医药教育有必要突破传统的思维范式,以创新的理念指导,新颖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社会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元主义方法论为中医药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用非理性批判的眼光确立中医药发展的自信心。一个巨大的问题始终围绕着中医药教育整个过程,即中医是否科学。一直以来,中医药从业者和师生们被冠以“经验医学者”的角色。这不仅影响到了中医药教师的教学热情,对中医药受教者来说也产生一定的负担,主要表现在就业上遭受的“歧视”,因而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用费耶阿本德的批判理性一元主义的观点,可以从哲学理论的高度予以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启迪。由于费耶阿本德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因此患有残疾的缘故,此后曾亲身体验到传统医学的魅力,费耶阿本德对此总结评论说,“对付一种特定的真实客体,通常有不止一种实践,而是有许多种实践。在医学中,人们有西方的科学方法(它产生于17世纪的科学向人体领域的可疑扩展),还有《内经》的医学和部落医学。这些实践要么产生机体的状况,要么能够说出这些状况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科学的”。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和非科学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张力和空间,这样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能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所以在中医药教育创新意识培养上,首要的任务是建立教师和学生强大的民族自信心,自信才是创新的基础。

    提倡质疑的精神。教育的创新有渐进创新、结构创新和突破创新。通过医学的客观经验总结到对权威的质疑最后创造出新的理论,这一系列的过程涵盖了整个三种教育创新。从我国的传统文化渊源来看,尊师重教的理念纵向贯穿了整个民族教育,当然也包括中医药教育,而这又导致了中医药创新意识的发展显得非常缓慢。对先人及大家的盲目遵从,使得中医药的实践要求与理论无法很好的匹配。费耶阿本德认为既然科学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么这个自由的社会中专家学者也应该没有特殊的话语权,“问题不是被专家们解决的(虽然他们的建议不会被忽视),而是被有关的人们按照他们所重视的思想,根据他们认为最适当的程序来解决的”。从这点来说,对权威的质疑会极大的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中医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有李东垣、王好古、罗天益等弟子。张元素在《内经》《中藏经》的脏腑辨证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弟子李东垣则发展了张元素的学说创立脾胃学说,自成“补土”一派;王好古则创“阴证论”;罗天益则着意阐发脾胃虚损病机外,对三焦辨治又有进一步的发挥,这一例子很好地证明了质疑精神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最好途径。

    中医药的发展要因时因地因人。医学的发展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达到两者和谐共生。创新的观点要用动态的眼光来捕捉,文化生态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共生性,用“兼收并蓄”的态度对待各种医学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古代使用虎骨、野生羚羊角等野生中药材是合法的,但是在当今生态系统弱化的情况下,使用野生中药材显然不太现实,因而利用药物化学技术制造生物活性相同或相仿的药材便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再者一个例子,中医流派中有一个“火神派”,其核心理念是用附子、干姜等烈药“洞明阴阳之理”。火神派发端于川蜀,用药适应了当地人的体质,但是在江南或是其他地区,由于不适应当地环境和群众体质,疗效没有在川蜀地区显著,然而也不能由此断定火神派的理论错误。中医药根植于特定的地域文化上,用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文化的差异性也正是培育中医药教育创新意识的方法。

   中医药教育应该因才施教。疗效是检验医学的唯一标准,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医药的教育更应该以临床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中医药教育走高质量的道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前的中医药高等教育统一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已经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而中医药教育又是中医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自由社会中,人人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亦即有了平等的选择权。专家和权威的话语只能是作为参考,因此对学生进行因才施教,切实尊重学生的选择,正确引导学生的中医药价值观也是中医药教育的创新之处。

    3差异化引导教学培育创新意识

    哲学是一个认识工具,它能为人们认识和解决新问题提供智慧和方法论的指导,同时哲学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思维导向。通过多元主义方法论的理论支撑,对比中医药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实行差异化引导的教学模式对中医药教育整体改善将有促进作用。

    中西医理论教学需要交叉整合。当前中医药院校面临的尴尬境况是中医不中,逐渐沦落为二流的西医院校,集中表现为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接受西医理论课时明显多于中医理论课时。多元主义方法论看来,用一种思维方式解决不了层出不穷的医学问题,那么多种医学思维的有效整合才能避免医学上的短板理论。常用药安宫牛黄丸中有一味清热解毒的君药—牛黄,古人所著的辨证用药理论基础《温病条辨》中用的都是天然牛黄,然而天然牛黄少之又少,不能满足现代市的需求,因此现代多采用了人工牛黄加以制造,而人工牛黄在效用上显然不能十分准确地匹配天然牛黄。那么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就应当通过西方医学的还原论观点,对比总结用量一疗效之间的规律,找出符合现代特征的用药量。中医教育要回归其本质,并不是说要全盘中化,否定西医的优点。正确的做法是合理设置课程,以中医药传统理论教学为主,西医理论教学为辅。中医药传统理论教学以古籍经典为主,西医理论教学以实用性为首要原则,以此来体现中医药教育兼容并包的系统医学理念而又有差异化的策略。

    公共课程教学与开放式教学有机结合。规模化的教育有助于从数量上培养中医药技术人员,却无法很好地保证质量上的优质性。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同时又需要在发散后形成收敛性的思维意识。在发散过程中能提出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质疑问题,总结规律后收敛成独特的技能和理论。公共课程的教学应该多注重灌输体现中医药价值导向的理论特别是中医药人文精神的培养,以集中授课的形式展开,奠定一定程度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形成发散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借鉴pbl (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形式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以此形成批判教条主义一元方法的收敛性思维,契合多种思维方式有机结合的曲线知识结构。

    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中医药教育的另一遭人垢病之处就是理论教育无法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多元主义方法论观点看来,只要是能够对认识客观事物有好处的方法都应该被加以应用。临床疗效是医学价值和尊严最直接的体现,实践亦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故而突出临床实践教学的首要性,以实践总结理论,深化理论教学在中医药教育中应当被一以贯之的执行。具体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时间需要增加,理论教学应当以实用和简洁的方式为实践教学服务;探索本科导师制、研究生教学师承制的可行性;临床实践学分要求需要被提高;鼓励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和出版文章、著作,形成有价值的理论体系,由此用具有时效性的理论反哺理论教学滞后的弱点。

第8篇

肿瘤是一种细胞的异常增生,肿瘤细胞来自正常细胞,但又不同于正常细胞,两者在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恶性肿瘤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也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目前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治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中西医结合的肿瘤防治研究体系。笔者现仅以系统观的认识思路对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探讨。

1 目前肿瘤治疗存在的问题

1.1 片面追求肿瘤灶的治疗,较少从整体考虑疗效把体内肿瘤细胞的消除情况当做疗效好坏的客观指标,而没有考虑到患者体质能否承受治疗的实际情况。其实,有效的治疗并不需要肿瘤的完全消退及癌细胞的全部杀灭,机体对癌症的反应性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宿主的最后命运。

1.2 治疗缺乏合理性和计划性

目前,肿瘤的临床治疗主要还是以近期疗效为评价终点的短期行为。由于多数肿瘤治疗方法的损伤较大,治疗引起的并发症较多,所以,并非所有的治疗都能获得预期的近期疗效。对于多数手术不能治愈的患者,行大剂量化、放疗后并没有明显改善预后,强化治疗的速决战不仅增加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也没有留给患者机体恢复的机会,对某些发展相对缓慢的肿瘤,强化治疗方案的实施还有悖于肿瘤发展规律和治疗原则,使后续治疗的机会大大减少,甚至降为零。

1.3 综合治疗方法缺乏理论支持

综合治疗缺乏合理的内涵。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理论上应根据肿瘤原发部位、性质、分化程度和全身情况等合理、有计划地综合选用各种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导向治疗、局部理化治疗、中药治疗、支持治疗等,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效提高治愈率,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疗效。但当前的综合治疗远不能令人满意,各学科的本位主义严重,缺乏正常的交流与协作。在为肿瘤患者寻求切实可行的治疗策略时,既缺乏整体观念,也缺少全科知识,结果只能把几种治疗手段盲目地加在一起,因此,肿瘤患者得到的只是形式上的综合治疗,而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正确而全面的治疗[1]。

1.4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视不够

因不适当的治疗而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甚至提前死亡的例子很多。国内肿瘤的治疗迄今仍然是以公式化的经验治疗为主,缺乏个体化的合理治疗。因此,只重视治疗强度,忽视肿瘤患者对治疗的敏感性,是肿瘤临床治疗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1.5 对中医药重视不够

中医药治疗肿瘤有其独到之处。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有效预防肿瘤的术后复发、转移[2];对肿瘤病灶有缓解和稳定作用,对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但不少人习惯认为,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仅是在西医没有办法时采取的一种辅助措施。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导致目前对中医药的重视不够、认识不够、应用不够。

1.6 中医治疗肿瘤的缺陷

《灵枢》指出:“是故虚之中人也……传舍于伏冲之脉……传舍于胃肠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留而不去,息而成积。”强调了正气在肿瘤发病学中的主导地位。历代医家对肿瘤转移的病机认识主要包括正气内虚、伏邪未尽、血瘀痰凝等方面。现代中医学者结合西医研究成果,对肿瘤转移的病因病机有了更完善的认识。肿瘤患者的虚证常涉及多个方面,但重点是脾肾二脏不足,邪实尽管持续存在,甚或增强,但本虚已不能耐受攻伐,单用攻伐,癌细胞更易增殖、转移。因传统中医药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知识体系,有时由于缺乏实验的检验,故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或经验[4]。另外,中医药借助现代医学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如目前主要限于运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测中药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高表达的肿瘤细胞的调节作用,而缺乏对相应中医理论的探讨[5]。

转贴于   2 中西医结合在肿瘤防治中应该大有作为

2.1 加强中医对恶性肿瘤基础知识的研究

就肿瘤的治疗而言,西医注重的是局部治疗,而中医更加重视整体调节,两者结合,取长补短,会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这点已为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中西医结合也体现了我国的卫生政策,是我国在疾病防治领域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学虽有许多关于恶性肿瘤的描述,但毕竟从未有过完整的肿瘤学概念。因此,若要将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手段更好地用于恶性肿瘤的防治,首先必须从中医学本身的理论出发,系统深入地观察和认识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按照中医理论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特点有非常清楚的认识,才会使中西医在技术方法上的结合更趋完善,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2 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疗效的系统化判定,研究合理化、规范化的方案

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包括西医的综合治疗,也包括中医的综合治疗。前者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后者包括中药的内服、外敷、静脉点滴、局部注射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不仅仅是西药加中药或某种西医手段加某种中医手段的一起治疗,而是要结合中医和西医对恶性肿瘤的基本认识以及各种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体质强弱等,进行辨证施治,制定一个合理的、有计划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对许多恶性肿瘤都无统一的治疗方案,致使临床上无据可依;且各地方治疗方案不尽相同,治疗方案中的经验成分很大,势必影响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整体效果。因此,制定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案势在必行。

2.3 加强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

恶性肿瘤术后的复发、转移,是迄今肿瘤防治工作面临的难题。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虽然试图采用介入手法进行防治,但疗效不满意。而中医药最大的特点就是扶正祛邪,或者说是祛邪不伤正。对于根治性切除的实体瘤患者,理论上说其体内残留的癌细胞短期内在数量上不会太多。如何利用中药来清除体内少量的癌细胞而又不损伤机体的正气(各脏器和组织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复发、转移的目的,是十分值得研究的。在许多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后如何减少复发和转移的研究领域,中医与西医都有优势,但最重要的是,能把二者的基础理论更好地结合,使二者的临床优势更好地互补,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方案。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系统观的最好体现

肿瘤治疗已逐渐进入中西医综合治疗时代。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能有效指导临床,关键是我们要在头脑中真正建立起这种整体思维。如果在临证中真正能始终不离整体观念,自然就会发现当前病患所需的治疗原则。中医学的整体观就是系统观的属性之一,科学已开始迈向系统时代,系统理论将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理论基础。许多科学家指出,科学正从分子时代走向系统时代,系统观和系统方法正在成为主导现代科学的思路,中医学的临床思维正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发掘和发展中医学的系统方法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6]。系统观正成为认识现代科学的新思路,中医学应加以发扬光大,要利用现代科学方法,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找到治疗肿瘤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2] 沈晔华,宋明志,黄雯霞.中西医结合治疗7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1):30.

[3] 李佩文,毕国文,刘宝宽,等.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2):115-117.

[4] 阙华发,陈红风,徐杰男,等.生命质量与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探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4(7):254.

[5] 郑 展,徐振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与中西药肿瘤靶向治疗[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4(7):320.

第9篇

在人体中,生理活动的规律存在着阴阳对立关系,并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基础及生理学的知识将体内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联系阐述说明。这样的讲述,不仅阐明了生理学中蕴藏着的阴阳学说的元素,还将中医的阴阳学说渗透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了教师主动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吸引了中医专业的学生学习生理学的注意力,从而增强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起来学习的意识,最终取得教与学双丰收的目的。

授课环节:针对传统中医学专业,各学科采取单独教学计划、单班授课的形式,杜绝千课一律,各专业授课趋同的弊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调整,我们学习其他院校的经验,针对传统中医专业构建了新的现代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其课程和主要模块内容不是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浓缩版,而是由以下重点模块知识内容组成:生命科学基础学科:内容包括细胞生物学,酶与维生素,生物氧化,糖、脂、蛋白质与核酸的代谢,营养物质的代谢调节,分子生物学基础。人体结构与形态学:内容包括人体基本组织的结构与形态,各系统器官的组织结构与形态。人体功能学:血液与血液生化,血液循环,体温与体温调节,消化与肝胆生化与吸收,肾脏功能与水盐代谢与平衡,神经系统,内分泌与激素,呼吸功能,造血功能、免疫功能。病原生物学:细菌学、病毒学与寄生虫学概述,常见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及其致病作用,免疫学基础等。病理学:常见致病因素及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其特殊病理变化。基础药理学:药动力学,药效学,各系统药理,激素及体内其他活性物质等。

实践环节:拓宽基础知识、强化技能训练、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教学。如针对望诊中的舌诊,重点实习舌的组织结构,针对触诊,着重观察心脏、中动脉的结构及相关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功能。在人体结构学模块知识中,有重点的将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正常人体形态构造和各系统的组成以及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某些器官的体表投影与针灸穴位的关系;人体体表的骨性、肌性、皮肤标志与针灸穴位的标准化定位联系阐述,为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好两项工作

学生学习动力的储备:上述课程体系的开设,帮助学生在深入学习本专业精髓的同时,进行了知识、方法的更新。使学生懂得中医专业的发展不仅离不开本学科的实践,还依赖于相邻或边缘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中医要振兴和发展,必须从它相邻的学科———现代医学领域取其精华,也就是采用与中医教育相关的,具有生物共性的人体基本知识和现代医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方法。这并不等于用现代医学理论体系来取代经典的中医理论体系。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西医课程的动力和兴趣。例如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中,赵承军教授在开课前对中医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中医专业学生该如何学习组织胚胎学课程”的讲座,学生听的极为专注,且正确认识了人的整体性与微细结构之间的平衡对维持健康的重要性。教材的准备:各学科应针对中医专业的专业特色,做好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工作。目前教学中多采用中医药专业系列教材,且有部分教材为案例版,增强了学生的临床认知和感受,已有多名教师参与到中医药类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中。

把好验收最后关口

考虑到传统中医专业学生部分为文科背景,学习西医基础理论知识背景不足、学习能力不足的客观问题,除平时狠抓教学实践环节外,还要做好复习考试阶段的知识巩固工作。通过知识竞赛、发放复习资料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融合的梳理,以使教学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发挥基础医学优势,支持中医专业的科技创新

1科学研究支撑中医学教学和临床实践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生长着丰富的道地中草药。其医用有效成分的分离提纯、药理作用功效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对宁夏特色经济作物的开发、疾病的防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期以来进行了大量的宁夏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药效分析等研究工作。如:枸杞多糖的神经保护、生殖保护中医研究、甘草的抗抑郁作用研究,苦豆子生物碱的抗内毒素、抗肝损伤等专业的研究;沙枣花精油的提取及药用作用研究等。经初步统计,仅药理学系2007-2010年就发表与本地区道地中草药药理研究的专业论文32篇,其中SCI收录3篇;核心刊物收录20篇。全院在此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多项,涉及到药理、化学、神经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等多学科,这些科研成果对中医药教学及临床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依据。

2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使中医专业学生感悟科研精神、体验科技创新、领略科研思路的形成,并认识到要完成中医技术现代化,就需要通过生物医学工程方法,建设现代中医基础医学研究平台,才有可能将现代科学技术引入中医诊疗体系中来,进而实现中医技术现代化。蟾酥是由蟾蜍科两栖爬行动物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物经加工而成,为传统中药材。味甘、辛,性温,蟾酥所含甾体物、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恶疮、痛疽、咽喉肿痛等症,外用可止血,是六神丸的主要成分,为了观察蟾酥的抗癌效果,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师指导中医专业学生进行大学生创新项目“蟾酥注射液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工作,通过立题、技术路线设计及选择实验方法、观察实验结果、分析试验数据,进行了科研工作的过程体验,获得了蟾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结果。使中医学生开拓了应用现代技术方法深入探索中医中药防病治病机制的视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中医专业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素质教育的创新平台。

3开放实验室,为中医学院教师提供科研平台,提供现代生物学技术服务

目前,宁夏医科大学已有多名中医学院的教师进入基础医学院科研平台,进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进行复方制剂动物模型的研究,这样的平台支持、资源倾斜大力提高了中医学院教师产出科研成果的水平和产出速度。对我校中医药、特色回医回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