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12:07
导语:在采购管理数字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校;数字化;成本控制;对策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面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1990年美国赖特蒙大学发起“信息化校园计划”项目(CompusComputingProject,简称CCP),该项目对美国大学校园中计算机应用的现状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全面反映了美国大学校园信息化的发展过程。[1]数字化校园是指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料(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从1994年CerNet成立开始,经历了数十年的努力,数字化校园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2]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和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库与应用系统支持平台建设,从最早期的“单机应用阶段”和“基础网络化阶段”,目前已进入到“应用普及阶段”和“数字化阶段”。校园教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信息资源目录系统等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公共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不断增加,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已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存在盲目性,资金使用效果不佳
数字化校园建设所需装备具有特殊性,一是品种层次多、设施设备投资数量大;二是要求特殊、专用电子类设备多;三是非定型、非标准的软件开发费用多;四是高技术类设施设备时效性强、采购的计划性较差。一些学校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了解并不深入、不全面,数字化建设方面盲目跟风,事先没有进行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在缺少细致的研究论证条件下,就开始草率投资、采购等建设活动,等校园网建成了,却成了面子工程、献礼工程。虽然在形式上符合了高校教育的要求,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标准,但成本费用居高不下,审计中暴露出了一些财政资金使用不合理的问题。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在系统建设中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战,自行筹资,自行采购的问题。不同时期由不同人员开发的信息系统采用不同的软件技术,造成应用系统各自独立,缺乏统一规划下的访问接口。由于没有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格式各不相同,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数据交换和互联互通。应用不集成,数据不共享,形成大量的“信息孤岛”,[3]致使投入的资金效率不高。
(二)资产采购重视硬件投入,忽视软件投入与成本控制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软硬件相结合,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应用”倾向,使得投入大,收益小。一些学校在硬件方面不遗余力,舍得投入,采购高档的设施设备,而在软件投入方面极其吝啬。另外,有些高校政府采购观念淡薄,采购没有按计划和程序办事,采购到货的物质类资产价格高,质量差,难以投入使用。具有了先进的网络系统,拥有了数字化校园环境,但数字化校园的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如很多部门配备的计算机档次很高,但利用率却不高;一些系统硬件设施高配,但与之配套的软件和设施显得相对贫乏,不能彰显信息化带来的效率和益处。在资产投入方面存在重视硬件采购,轻视软件投入及应用现象;热衷立项开工铺摊子,忽视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
(三)资产采购周期长,手续繁琐,成本增加
高校设备采购一般流程较长,平均下来通常需要6个月以上,除了商品进销直接费用外,还有许多间接费用。[4]采购周期过长,容易造成学校急需的物品不能及时采购和供应,难以满足高校采购工作的需要。首先学校要有政府采购预算计划,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再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财政部门批准后,随后交政府采购中心具体实施。政府采购机构根据批准的采购项目计划确定招标相应程序,通常需要经过确定招标方式,在指定媒体上公告和招标文件。通过投标、开标及评标等程序后,才能在媒体上评标结果,发放中标通知书,中标人与学校需求方签订合同后,双方才能进入合同实施阶段。采购环节多,手续繁琐,势必使成本费用增加,采购成本增加。
(四)资产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准确性差
政府采购预算是政府采购计划执行的前提和依据。数字化校园所需的设施设备的类别和性能,随着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变化,其技术含量、实效性及品种规格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这些特点本身就给采购预算的编制带来了不确定性。另外,高校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编制时间早、跨年度,在实践工作中就难以准确预见未来市场价格和需求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使得高校政府采购预算和实际执行情况出现较大的差距。[5]加之高校采购预算的编制本身就缺乏准确性,在实际执行采购计划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着随意更改采购用途,没按采购预算安排采购资金等问题,这些情况就会使预算执行脱离计划,造成采购成本难以准确控制的局面。
(五)政府采购价格与高校期望价格存在差距
对于数字化校园建设所需的电子类设施设备和应用软件来说,政府采购的优势会打折扣。特别是根据实际需求专门开发的软件,其技术含量和成本价格的差别较大,尤其是软件开发的报价也很悬殊。政府采购往往选择信誉度好,规模大的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投标的一般都是商,其本身是以赢利为目的,实施政府采购后,也就意味着增加了中间商的环节和费用,价格自然就高了。一些有实力的小公司由于缺乏大公司的信誉和品牌,低价报价不被看好,很难取得中标的机会,大公司或垄断公司中标的机会较大。因而,政府采购到的一些资产价格与高校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专用设备和软件类产品,供应商数量有限,采集到的价格信息不全,价格差异较大,给成本分析也带来困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缺少有效的保障机制。
公立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公共财政拨款、科研项目、社会捐赠等,从理论上讲,高校的所有采购都应当纳入政府采购预算范围内。但多年的自行采购方式,对部分高校来说其切身利益之根深蒂固,思想深处不十分接受政府采购的形式。一是有些学校不热心政府集中采购,片面地认为引入竞争机制,实施政府采购实际上是限制和削弱高校的自;担心政府集中采购会形成新的暗箱操作,由个人转向集体形成“新的集中腐败”;担心政府集中采购的价格不如自行采购理想,反而浪费了资金和时间;担心政府集中采购保证不了采购项目的需求,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影响了效率和质量,因而存在认识的偏差甚至存在有抵触情绪。二是一些部门政府采购观念淡薄,不按采购程序办事,有的想方设法将整个项目化整为零逃避集中采购,将应公开招标的不经审批变为擅自采购,或寻找理由尽量采用单一来源招标形式。由于认识的偏差和制度的缺失,在一些高校的自主招标过程中,缺少严格的信息方式和公平的交易程序,使得供应商有限,缺乏有效竞争,造成资产实际采购价格比市场价格高的多现象,在总体上使项目采购成本费用上升。
2.采购管理机构多样化,缺乏专业性人才。
一些高校的采购管理机构大多是挂靠机构,附属于设备、教务、财务或后勤等部门,造成采购管理职责不清,关系不顺。采购人员往往身兼数职,顾此失彼,很难全面掌握高新技术、财务成本、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隔行如隔山”,采购部门和相关机构之间不能很好的沟通和配合,极易导致交易成本的大大增加。还有一些高校采购机构不熟悉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不能定期对所需产品规格及结构成本进行调查分析,不开展对供应商信息及市场价格信息进行收集,对专用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的知识了解甚微,采购中难以避免随意性、盲目性、重复性、资金浪费的现象,使成本控制和资金管理的水平难以达到应用的标准。
(二)客观原因
1.《政府采购法》及配套的法律法规亟待进一步完善。
《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对政府集中采购工作起到巨大作用。由于政府采购的起步晚,采购的经验不多,加之我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行政法规规定,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仅为各级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这对于作为采购人的高校,其威慑力并不大,违法成本太低。另外,尽管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了监督的范围及主要内容,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程序规定和可行的监督标准,政府采购的监督工作无法有效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缺乏依据,因此,采购实践的不断深入,有待于法律法规的配套与完善。
2.政府采购电子信息化的程度尚待进一步普及。
由于政府采购信息化水平较低,缺少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平台和交易平台,极容易出现采购过程不透明,采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采购需求双方很难对各种商品价格数量作出合理的判断,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诱导和欺骗。在政府采购交易信息披露监督薄弱的情况下,采购当事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倾向于人为制造失真的、虚假的采购信息。由于缺乏规范的信息交流平台,市场交易难以透明,结果导致部分潜在供应商不能入围,而使寻租的供应商极其轻易的获得合同,从而增加了交易风险和采购成本。
三、加强资产采购成本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采购已经不单是个成本的问题,它是当今高校打造核心竞争力,规范公共资金支出,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实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提出应对策略及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和完善采购管理制度
公立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必须强化政府采购观念,围绕国有资产采购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探索实践活动。一是应当按照政府采购要求,健全统一权威的采购机构,合理配备采购人员。在机构组建中,注重吸纳精通业务和法律知识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采购队伍,形成高层次、高水平的采购运作体系。二是建立完善采购管理制度,实行“管采分离”的管理体制。明确采购决策和执行人员的职责,严格落实采购决策和采购执行的责任制,用制度来保障资金支出管理措施的落实。三是细化和优化采购作业流程,在对采购价格、方式和检验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这样就有效的规避了暗箱操作的行业,从而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首先,要做好比价采购,按照合理的程序和标准采购,这是降低采购价格的有效手段;其次,进行周密的研判分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价格最低化采购,以低价格获取高质量的采购指标;再次,建立项目审计监督制度并加大项目检查力度,推行项目责任追究制度,在资产采购和工程服务全过程中实施“阳光工程”,用阳光的防腐剂抑制采购活动中的各种腐败行为,达到对采购成本进行科学控制的目的。
(二)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的投资决策控制机制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渐激烈的大环境下,应当从顶层设计入手,开展对数字化校园总体框架的分析,从高层管理者层面做起,建立科学的项目投资决策机制,通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拟定建设目标,提出设计原则、制定设计路线,最终规划出技术路线。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机制运行,才能保证最终完成高水平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应根据自身发展规划情况及政策要求,认真进行拟建项目技术和经济上的科学评估,保障项目在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资金限额控制投入;其次,无论是资产采购还是设施建设,都应当按照项目计划建设,保证项目不突破总定额,运用科学的投资决策来进行成本控制;最后,通过界定政府采购指标体系入手,分析高校政府采购绩效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对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指标进行优化研究,确保建设资金的利用效果和效率。
(三)强化和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严格控制采购成本
高校投资管理的核心是立项的合理性与使用的有效性,部门采购预算制定的科学、准确与否是关乎政府采购是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强化和细化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编制,则是高校顺利实现政府采购制度的关键药效之一。首先,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之初,高校就应当加强资产采购预算编制和规范资金支出的管理程序,在编制资产采购预算计划过程中,要针对不同项目的不同资产,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研究制定详细的项目需求和完整的收支范围,做到专款专用。其次,在建设过程中,对确因项目需要追加资金的申请,需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和保障措施,确保资金人员和工程的安全。再次,注重从加强高校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入手,采购活动的失控极其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建立起全程监督的机制。通过严密的预防控制系统,强化资产采购的制度约束,才可能有效抑制采购活动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
(四)灵活运用多种采购方式,减少采购环节和周期
在政府集中采购活动中,高校应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特点和要求,采用针对性强的,灵活多样的资产采购方式。除公开招标方式外,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经财政部门同意后,采用邀标招标、竞争性机制、询价或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减少采购中间环节和一些不必要的费用,缩短由于过多程序而导致过长的时间,从而使资产的采购成本大大降低。对技术复杂的数高,数量较小的固定资产,在取得财政部门同意后,也可申请由学校按照要求组织招标采购,既能缩短采购供应链,同时也能节约采购相关费用。这样能够比较好的解决采购周期与高校所需货物类资产时间要求紧之间的矛盾。高校还应当根据采购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和利用降低采购成本的其它有效方法和手段。适度竞争对高校政府采购效益的提升至关重要,关键是如何在竞争中引入、调节和采取有力措施。比如:可以通过付款条款的不同方式选择来降低采购成本;充分把握价格变得的时机,利用货物类资产销售旺季和淡季间的价格波动变化来择机采购;条件具备时,几个学校可以结成同盟实施联合采购,以规模数量来争取更多的价格折扣;在众多供应商中选择信誉好的商家通过签订长期合同,除可得到质量保障和及时的售后服务外,还可得到其付款和价格的优惠,学会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降低采购过程的成本。
(五)积极推广和实施采购网络化的管理模式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的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管理交易一体化系统。通过建立政府采购价格和市场价格的联动机制,实现采购价格和采购质量的最优化。通过政府采购网络化,能够实现在接受采购委托、在线组织专家议标、评标,在线汇总评标结果,在线产生评标报告,在线审批采购文件。货物类资产采购的申报、审项、竞价、议价,履约主要实行网络化管理,可以改变以往手工操作的模式,用户可在办公室直接上网申请采购,供应商也可在网上采取背对背的方式竞价投标,职能部门也可在网络系统中进行审批,这样不仅能够缩短采购周期,节约采购费用,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采购的透明度和公信度。同时,网络化的采购留下的每笔交易痕迹,在采购平台上的操作留下的采购记录,也为日后的监管提供了原始资料和依据。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越来越多的高校都把建设数字化校园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学校发展和资金合理使用间的关系,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从加强资产采购的预算管理入手,实施规范的采购流程和过程监管;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和预警机制强化采购成本的控制,配套建立投诉举报奖励等相关制度,提升高校对国有资产采购成本进行科学控制和优化管理的水平,不断促进高校廉政建设和国有资产采购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安裕.高校信息化评估的思路研究[J].价值工程,2011,(3):181.
[2]李忠林.基于高校数学化校园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2,(26):51-52.
[3]刘政良,等.高校数学化校园建设问题与思考[J].科技与财富,2011,(12):157.
[4]全新华.完善政府采购在高校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3,(10):200.
行业信息化
创新产品奖
中电普华电子商务平台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构建的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了从计划、采购到废旧物资处理的物资全寿命周期管理。
一、产品简介
中电普华电子商务平台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构建的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了从计划、采购到废旧物资处理的物资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涵盖业务模块:
1.采购标准管理:构建采购模板库、采购目录库和产品目录库,并与物料主数据关联,实现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自动生成。
2.采购管理:实现采购全过程电子化管理,支持招标采购、询价、竞争性谈判等多种采购方式,满足多种采购业务场景。
3.合同管理:自动生成采购合同,提供合同签订、订单、履约和结算等一站式服务。
4.专家管理:实现对专家分类分级动态管理,强大的评标专家抽取功能提高了采购过程规范化和评标公正性。
5.配送管理:实现配送计划管理、配送资源管理和配送线路优化功能,基于GPS、条码和GIS等技术的在途监控功能实现配送过程实时跟踪和监控。
6.废旧物资管理:基于废旧物资再利用与报废管理、废旧物资网上拍卖等功能强化废旧物资处置规范化管理。
7.质量监督管理:统一监管重大关键设备生产过程,有效监督设备生产进度和质量,与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有机结合,提升物资供应和质量保障能力。
8.供应商管理:通过供应商业绩、绩效/诚信管理和供应商网上服务大厅等功能实现对供应商的全面评价和关系协同。
二、产品在其获奖领域的优势和特点
电子商务平台基于“架构先进、自主创新、安全高效”的建设思路,具备以下优势和特点:
1.架构先进:平台采用JavaEE规范和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结合构件化技术,满足系统灵活部署和多级管理。
2.自主创新:在国内外先进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要求,满足招标“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实现工作透明、高效;产品拥有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国际新技术鉴定(鉴定报告ISO9001编号:JL-7.5-02-XXZ)。
3.安全高效:严格遵循“等级保护,纵深防御”的信息化安全要求,实施主动、综合性的安全措施。
三、用户反馈
国家电网公司向国务院办公厅汇报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情况的评价:
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总部一级部署的信息系统,通过与ERP系统横向应用集成,助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实现了总部、网省两级的采购计划管理、采购过程管理等的无缝衔接,全面提升了国家电网公司的物资管理水平。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3)
摘 要:在高校图书馆由传统模式向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化的新形势下,如何革新图书采购管理思路,创新图书采购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要求,本文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新形势;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
中图分类号:G2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209-02
收稿日期:2015-02-09
作者简介:赖春花(1972-)女,江西宁都人,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高校图书馆管理。
一、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情势再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高校图书文献资源快速电子化和数字化,尤其是随着中国科教网(CERNET)和校园网的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得目前图书馆呈现出信息传递网络化,文献利用共享化,文献资源种类多样化等诸多特点,真正成为了重要的知识信息中枢,即信息的集散地 、知识的加工地。当下高校图书馆由传统模式向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化亦是必然趋势,这也就是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在此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及供货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图书采购工作越来越困难,传统的图书采购方式已不能适应高校师生对文献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和广泛的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应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革新图书采购管理思路,创新图书采购方式,才能随着时展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要求。使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作为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真正履行好其教育与情报的双重职能。
二、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管理的革新思路
面对新形势,高校图书采购管理应革新理念,厘清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以提高采购质量。
1.根据学校定位,明确馆藏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俗话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图书采购工作同样应该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也就是说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专业设置与布局,科学合理的确定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目标与任务,这样才不至于使得图书采购工作盲目而失去方向。高校图书采购人员平时一定要做好功课,要对本馆的藏书了如指掌,了解本馆藏书的总量、类别、科目,将馆藏图书按学科分类,统计好各学科的藏书比例,也就是说只有清楚了自己的家底,才能根据每年图书购置经费总额,结合本馆各学科类别的藏书比例,学校每年新招生的专业、人数等科学合理地分配图书购置经费,把有限的图书购置经费用在刀刃上,保障图书购置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合理性,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能。
2.根据采购目标与任务,制定采购策略
当明确采购目标与任务后,接下来就要制定具体的采购策略。当然在制定具体的采购策略前,还应该做到知己知彼,也就是说要做好两项基础性工作。一是细分自己的图书采购品类:建立图书分类,确定所采购图书的标准。二是了解图书供应市场,建立图书供应商资料库:广泛收集可能的供应商,了解可能的供应商能力,建立供应商档案。只有做好了这两项基础性工作,接下来就可制定具体的采购策略:评估自身的购买、谈判实力;权衡不同的采购策略;选择可行的采购方案。选定采购方案以后,还要制定策略执行方案,论证并调整采购策略,制定与供应商交流的方案,制定谈判策略并进行多轮谈判,最终选定供应商。我想只有这样,通过制定一个严密而周详的采购策略,并认真付诸实施才能较好的实现图书采购目标,完成图书采购任务。
3.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图书采购品质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工作一定要把师生的需求放在首位,以服务师生教学与科研为第一要务。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购人员熟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发展情况,但人非圣贤,孰能无惑,任何人的知识结构都是有限的,图书采购人员也不例外,任何一个图书采购人员也不可能熟悉所有专业及其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以及学科边缘交叉的特点。因此高校图书采购人员就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师生对图书采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让全体师生参与图书采购工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师生直接参与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师生对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了解,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同时在图书采购工作中还可以运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师生兴趣和教学科研方向进行分析,针对师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采购结构科学的图书,并开展个性化服务,使师生真正享受到特色化、高附加值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师生对图书的满意程度,提高师生在信息获取中对图书馆的信赖,我想这应是图书采购工作始终应坚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正确处理好图书采购数量与品质的关系
高校教育评估总有对生均馆藏图书数量的指标要求,评估的初衷和目的是好的,是为了促进学校图书建设工作,让学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但图书采购经费总是有限的,这就在数量与经费之间总是产生矛盾。如何在不牺牲图书品质的前提下,用有限的经费完成相应的数量,这就需要我们合理规划藏书结构,对“复本结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特色建设”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管。否则就算图书数量增加但如果并未引起实际借阅次数提高,反而给图书编目、图书存放空间带来巨大压力,这样无质量保证的数量将贻患无穷。
5.要建立完善的图书采购管理制度与科学的采购评价机制
随着信息与知识的快速更新,高校图书馆藏必然也要不断更新,图书采购工作也就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而应该是每年都必须有的经常性工作。因此建立完善的图书采购管理制度与科学的采购评价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图书采购管理制度重点要体现对订单的到货情况、付款情况管理清楚完善。同时还体现在图书到货登记、剔旧登记、分类管理、馆藏分析、合同等资料的健全与存档等方面,做到账目清楚,账实相符。要注重盘库工作,包括对当年采购情况,年底应该有相应的总结与盘点报告,要对年度采购计划实施评价,既要兼顾数量又要兼顾质量;既要防止“暗折”腐败,还要防止以次充好。要统计图书到货情况、图书付款情况等。另外特别要注意对藏书结构的分析,对图书借阅率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在分析的基础上,动态调整采购计划,及时指导在招标中淘汰服务不到位、到书周期长与图书质量差的书商,这种客观评价机制的建立对规范书商的商业行为、对图书馆的藏品质量建设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方式的路径选择
1.书目采购
书目采购是高校图书采购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主要是指通过采选书目信息源,包括纸质征订书目、光盘征订书目和网上征订书目,目前主要有《全国新书目》《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和《上海新书目》等征订目录对图书的描述和介绍,认真鉴别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学术水平,辨析图书出版情况。然后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进行,避免重订、漏订,最后将选定的图书编制采购清单,发送给供货商,由供货商配货到馆的购书方式。但由于书目采购涉及到的出版社及文献品种不够齐全,不能全面反映各出版社的出版动态,且书目采购存在着采购周期长、信息反馈慢、市场变化大的弊端,有些图书如果用书目采购方式,图书到货上架流通早已时过境迁,失去其原有价值了。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的学术性图书和地方特色书目也相对缺乏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图书馆的馆藏。因此,专业性、学术性强的图书以及重要工具书等,不适合书目采购。
2.现场采购
现场采购是改善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的重要途径。现场采购又称现采,它是指图书采购人员直接到图书供应商提供的图书批销中心、书店、书市等现场进行图书采购的方式。其最大的优点是采购人员可以通过阅览样书,对图书的种类和质量有直接的感性认识,可以消除采购过程中信息与实际情况的差距,避免仅靠书目的广告性摘要信息征订图书的盲目性,求得最直观、最准确的图书信息,保证图书质量;另外,目前现场采购可通过便携式采集器的使用避免过去很难做到的重复采购。具体操作是在进行现场采购时运用采集器上面预先导入的原始数据,查询被采图书在自己馆藏中是否存在?存在多少?通过采集器的查新功能,可以直接扫描新书的条码,屏幕上显示的是新书的相关信息:书名、作者、价格、出版社、版次、印次。并提示是否要进行采购,采购人员只需要根据实际馆藏的需要,进行相应数量的选择即可,完全避免采购人员对已有图书进行重复采购的弊端。当然,现场采购也有明显的缺陷:由于现场采购往往都要花费较长时间,挑选的图书数量也是非常有限,影响采购效率。同时由于规模的限制,可供采购的图书品种不可能按照图书馆的要求提供齐全,过分依赖现场采购很容易会造成图书馆的缺藏,导致图书馆体系失衡、缺乏系统完整性。
3.网上采购
网上采购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采购的新模式。是指图书采购人员利用联机计算机下载、查阅、检索网上的书目文献信息,并根据采购需要在网上完成收集、整理、订购、支付的采购方式。其优点:一是扩大了图书采购的品种与范围。通过网上书店平台获取丰富书源信息的强大优势,能广泛搜集到全国各地出版社的出版信息,从而为图书采购人员提供较为全面的图书信息,同时通过网络系统提供的强大检索功能,避免了漏订、重订,保证了订购质量。二是大大缩短了图书采购周期,提高了采购效率。当然网上采购也有其致命的不足就是只能看到书名,看不到书的内容,在包装过度、夸大宣传的当下不能确保图书的品质。
4.直接采购
直接采购是高校图书采购方式的重要补充,主要是指高校图书馆针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图书和一些特藏书,如标准、手册、年鉴之类的图书由图书采购人员根据本馆特定的需求直接向出版社采购图书的方式。这种采购方式的运用是由于任何一家中标图书供应商、图书出版社都不可能提供学校所需的所有图书,为保障馆藏资源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因此就有必要通过直接采购的方式为特定的图书向一些出版社直接购买所需图书。其优点是通过直接采购可避免出现图书漏购的现象,保障馆藏资源的完整性。缺点是需要图书馆与出版社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操作繁琐,联系、结算、运输、退货等事项的工作量增加。
显而易见,上述高校图书采购的几种主要方式都是各有利弊,各有短长,高校图书采购人员只有综合利用,取长补短,才能为图书馆配置高质、高效的馆藏资源。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应始终铭记“师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与宗旨,把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对文献资源的信息需要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结合新时期的技术条件,努力加强图书采购工作的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图书采购方式,为学校图书馆采购到所需要的优质图书资料,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传授知识和教育的职能,为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晓辉,刘霖.现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2).
[2]温雅娟.对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招标采购的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10(1).
[3]方丛蕙.学科馆员与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工作[J].新世纪图书馆,2010(4).
[4]何淅淅.图书采购程序化: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一环[J].全国新书目,2007(4).
投入产出的管理对于国家、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决策科学性提升的重要方法。随着经济的变化越来越快,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重大且快速的变化。对此,企业需要加强投入产出的数字化和动态管理,提升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关键词:
投入产出;企业管理;数字化;动态;经营
企业的经营就是各要素的投入产出管理和优化,投入产出的比例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存。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企业的投入产出事前核算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企业都是手工或者静态的核算,并没有建立数字化、动态的投入产出管理,没有实时跟进各类要素和产品的成本和市场价格,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敏感性不足,无法及时进行动态管理,这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整体经济向着节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将不利于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稳固。
1现阶段加强企业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1.1竞争的加剧及环境变化的快速决定企业要加强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目前国家整体出现了产能过剩,很多的企业主要依靠政府补助进行生存,企业整体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影响,一些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环境的变化,决策的时候没有借助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造成企业的资源浪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走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东莞等传统的制造强地都出现了大批企业倒闭,经济整体下滑,这些问题的发生决定了企业必须在投资和生产的时候更加科学化管理。另外,现代社会由于新媒介等的介入,很多环境因素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市场价格变化速度及其传导速度更快,企业如果依托于以往的手工计算的投入产出管理,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变化,无法获取最新的数据进行决策,导致其决策无效,反而被市场淘汰。
1.2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企业管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及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内部也选用了以市场机制运行的方式,对各要素进行内部的层层分解,实现内部的核算,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较快,很多的内部管理需要更加高效,及时将市场的变化融入到管理之中,而且目前很多公司内部的员工、车间、厂房和班组的工资都是和投入产出的管理系统挂钩,因此投入产出的管理要实现数字化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够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化和公司各个班组的成本、能耗的降低,这样的内部管理才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才能够推动企业的改革。
1.3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的制造业也在全球竞争中面临着迁移的风险,周边国家越南等国也慢慢在制造业上与我国企业进行竞争。未来我国企业的发展要向更高级的产业主动性转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这种转移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其投入产出的管理,通过市场信息的收集,加强研发的投入,向一些蓝海竞争领域发展,避免简单初级的加工业,实现我国整体产业的结构调整。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投入产出管理就随意进行调整,将可能导致很多企业没有获取相关的动态信息,缺少数字化的管理,而导致企业盲目转型,这样企业可能反而会失去发展的机会进入发展的陷阱,这最终也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2建立完善的动态化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
2.1建立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企业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企业需要建立起符合自身业务特色的动态化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查明企业生产管理所存在的基本数量关系,明确企业生产的界限,通过这一系统获得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其他一些重要的情报信息,在系统的建设中要将企业的业务和产品统一在这个系统中,清晰地发现人财物的关系。这个系统要实现对产品分配方向、价值构成的集成和查询等功能,系统内的数据要能够实时根据原材料的价格、委托加工的费用、人力的投入、产品价格的变动等进行更新。
2.2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模型建立及其与ERP系统的对接在系统的建设上要着力建设一个模型库、数据库和方法库,企业内产品、业务的投入产出数据要归集到数据库,用以对模型库等提供数据来源,数据库应当将企业的财务数据库、计划数据库、物资供应数据库、生产调度数据库、设备数据库、销售数据库、人事定额数据库等集合在一起,做一个综合的数据库,面向企业的管理层,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库就包括了矩阵、基本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和数据规划等,为不同的决策内容和生产要求提供相应的方法分析。模型库包括了决策分析模型、相关性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等,这是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进行选择。企业需要将ERP系统与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统一,利用ERP所拥有的计算机高速运转的能力处理制造生产和管理运营中的海量数据,提升ERP系统的动态反应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在双方的统一中要确定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实现ERP与投入产出表数据的转换、利用投入产出表提升ERP系统的功能,对于输入数据可以利用原有的公用数据模块和其他模块进行提取,并通过手工添加一些必要的数据,将生产计划书、产品定价文件、成本核算文件、原材料供应清单等输入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块、生产模块、车间模块、采购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生产计划模块等,从而根据生产流程得到各类投入产出的消耗关系矩阵,得到总产品矩阵及总产量向量,设计ERP模块中的数据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价格模拟提供依据,满足多种经营的需要。
3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加强成本管理
3.1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加强成本管理的总体思路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最主要的运用是在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中的投入是指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消耗,产出是指产品的分配和数量、方向,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将这些关系以矩阵式的方法进行棋盘式列示,综合分析双方的数量关系和匹配关系。由于现在技术的变化也导致很多消耗关系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但是技术的改变也将导致其消耗比例出现变化,而且采购价格、产品价格、劳动力价格等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该系统必须是动态化的,对目标成本中的各要素变动也要进行动态管理,这也需要对成本内的项目进行详细的分解,确定足够细的基础数据。成本管理需要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中进行分层设计,综合考虑实物投入和价值投入的不同,企业需要对成本中所涉及的流程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分析主要产品的生产流程和技术经济关系,结合会计核算特点对该流程进行归集合并,全面反映企业生产中的物料投放和产品产出关系。
3.2加强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与多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由于现在很多生产都是柔性生产,多数企业也接受了定制化生产,这对企业的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带来了变化。传统的财务成本核算已经难以反映这种生产的变化,投入产出管理也需要对财务成本的分摊标准和核算提出新的要求,投入产出管理应当结合一些最新的技术和财务方法,对成本进行更好的分摊。例如投入产出管理可以结合作业成本法,对生产流程中的作业进行归类,利用作业分摊成本,并以作业动因归集成本,投入也应当利用作业对各类消耗资源进行归集,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的准确性,通过提升成本分摊的科学性,企业也可以提升其投入产出管理的准确性。相对比而言,对于一些新的产品,由于要明确其作业,在对新产品的投入产出模型设计的初期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是作业成本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一些作业可能在柔性生产系统和敏捷生产系统中面临着人员和物料组合灵活性较强的问题,生产任务也随时进行调整,容易造成一些资源的消耗难以追溯到活动中,这样可以利用列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记录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投入、产出活动、货币投入,计算中间投入成本和初始投入成本,汇总的投入成本,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单位成本向量、物理单位计算的投入产出表,得到单位成本,从而得到成本核算。
4加强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运用
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除了可以提升企业财务核算和成本管理外,对企业整体的运营和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可以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的原理提升企业整体经营和价值链管理。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包括了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可以通过产值、费用、收入、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衡量,辅助活动也包括了订单、人事、采购、管理、研发等,财务指标主要是新增合同金额、人工费用、材料采购价格、固定费用、技术开发费用、制造费用等,这种方法的投入产出管理是利用投入产出的理念加上价值链管理的思想,将企业的各个价值链环节的轻重缓急进行划分,用量化的指标确定重点环节和战略方向,准确计算出内部管理的价值,监控企业的研发投入及其对生产的作用,避免研发投入不足,通过财务指标的分析,反映各指标的平衡关系、对企业管理提升的价值及其实现的利润,推算各环节应当贡献的价值,反映各环节需要提升的不足,推动企业管理的提升。将这种投入产出的方法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可以解决企业管理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分析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不足及其努力的方向,为制定后续的管理提升计划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以成为管理环节中绩效考核的依据,避免管理的盲目性。在企业的制造资源计划中也应当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将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与企业工序产品的生产计划、成本计划、外购产品采购计划、成本核算、物料清单结合起来,以企业的基础信息平台为依托,提升制造资源计划的科学性。
企业的投入产出管理有利于企业提升其经营的有效性,是现代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和竞争加剧而必然采取的措施,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升级,企业要利用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数字化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完善成本的管理和核算,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资源的整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对企业有所帮助,也对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升级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崔晓,王艳刚,李富忠.投入产出技术在农业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北方经贸,2015(07).
[2]苗泽华,董莉,苗泽伟,李红涛.投入产出分析在制药企业生态工程中的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7).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物资管理;电力企业
1 目前在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过高的物资管理成本:过去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采用手工方式来进行物资管理,这样就会加大物资管理的成本。物资操作的透明度不够,导致积压大量的库存,需要的物资却不能够及时的供应,物资的流转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特别长的周期,这样就逐渐显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无法实现物资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的难度较大等等。从实质上来讲,过去的管理模式属于粗放型的管理,依据计划和职能管理,这样就会影响到物资资源的利用率,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长远发展都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
物资采购管控体制不够健全:对于小批量、零星、低值易耗的物资,通常情况下,采用了如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谈判等方式,
由于此类物资较为杂,人为监控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管控体系建设。
不能有效的融合信息技术:虽然大部分的电网企业都开始应用先进的信息计划,但是往往只是停留在业务处理的层面,人工劳动被计算机所替代,系统也可以进行多项功能,比如记录一些信息、统计等等,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的目的;但是,系统功能较为简单,不能够和物资业务以及企业管理思想进行深度的融合,物资管理流程也没有得到优化,从横向上来讲,无法有效的集成其他信息系统;涉及的方面较少,像组织、优化设计以及协同办公等领域都没有涉及,还不能智能分析信息资源管理、数据管理等,这样就无法有效的指导企业的综合管理与决策。
2 系统技术实现
系统架构:数字化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J2EE技术,采用的B/S体系架构有着十分多的优势,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可以对企业的应用集成进行有效的整合。物资管理的组织架构实现了统一定义,对于企业的不同业务管理需求都可以一一满足。具体来讲,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构成了系统架构,分别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应用平台以及数据库系统。
在基础设施方面:使用的是基于TCP/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这是因为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是网络应用,这样才能够符合需求。
在数据库系统方面:数据库系统有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数据库服务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一个数据平台,来支持物资管理系统。
在应用平台方面:应用平台的作用主要是支持应用软件的运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中间件和应用服务器软件。
在应用系统方面:主要是一些功能软件,用来满足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
3 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功能模块的应用
系统的拓扑结构如下图1所示:
仓储管理:对物资的储存进行科学的管理,合理安排货位,分类摆放等,并利用条形码、二维码等信息技术,提高劳动效率,保证进出仓数据实时刷新,使进出仓更方便、快捷。
数据库:对物资的相关信息进行存储,为上级的决策提供支持。
物资管理平台:对物资的需求、计划、采购、销售、进出库、平衡利库等进行管理、统计,对项目物资提供查询和统计,提供合理库存量、物资周转率等的计算,为物资采购决策提供所需的技术数据.。
协同办公:通过系统处理公司的各项日常工作,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实现无纸话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图1 系统的拓扑结构
4 系统关键技术
管理重点和难点:在需求分层次方面,因为决策层、管理层以及执行层三者的需求是不同的,并且还需要互相联系,那么系统就需要满足这两点。要对需求的背景充分理解,结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依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充分的沟通,对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进行良好的把握,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在系统模型方面,系统体系结构十分的重要,它对于系统的可持续改进能力、对隐含需求的适应性具有十分大的决定性影响;如果出现了问题,仅仅依靠相关设计建设人员的聪明才智不是一个长远之法,最根本的还是优化结构和流程,保证系统可以灵活的改变组织架构,并且及时的调整业务。
技术重点和难点:在技术选型方面,选择的技术应该是开放的,可以有效的进行集成,系统的升级也要十分的方便,从而不断的改进管理体系。组件的开发,需要保证在不同的平台上都可以顺利移植,还需要保证应用组件可以在系统信息平台上快速的组合组装,扩展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方面。针对这些需求,我们最终选用了J2EE技术,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在很多类型的操作系统以及硬件上运行系统,并且如果应用发生了改变,还可以对服务能力进行适当的增加,利用的是负载均衡技术。系统采用的架构模式有着多层体系,这样就可以增强系统的易用性。
在工作流平台和产品选型方面:企业的管理层以及技术人员目前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定值工作流模型,并且还需要保证工作流系统可以有效的集成企业原有的各个应用系统,在对技术路线进行选择时,需要充分的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因此,在产品选型的时候,除了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业务流程之外,还需要对系统的可持续性、可移植性进行充分的考虑。
5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且获得发展和壮大,就需要重视物资企业的内部管理。通过调查发现,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和问题,严重制约到物资企业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积极的引进数字化技术,将数字化管理技术应用到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中去,不断的提高物资管理效率,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数字化管理技术在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陈武.电网企业数字化物资管理能思考与探索[J].电力信息化,2010(2)
[2]刘娜.层次分析法在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0).
作为一家专业钻采设备生产企业,北石厂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有着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经过50多年的发展,北石厂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其钻采设备已经远销到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特别是北石厂的顶部驱动技术,不仅在国内独家掌握此项技术,与国外少数几家掌握顶部驱动技术的企业相比也颇具竞争力。在北石厂副厂长兼企业信息化负责人邹亮的眼里,北石厂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ERP铺就企业快速路
十年ERP的实施,为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搭建了一条快速的跑道,北石厂在这条跑道越跑越稳,越跑越快。
现在,北石厂所有单据报表的生成都由ERP系统自动产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系统,操作人员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处理更多的工作,有更多的精力控管采购与生产进度。而且,通过系统强大的数据汇总及分析功能,许多管理所需的信息变得唾手可得,主管可以轻松地从原始、零散的数据中获得有意义的管理数据,以便高层主管能正确掌握企业现状及趋势,进行必要的决策。
说起ERP给企业带来的变化,邹亮深有感触,他表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企业管理清晰了,工作流程规范了,企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此前,我们的经营数据经常是多口统计,十天半个月还送不到领导手中,不利于领导快速决策。ERP上线之后,领导随时能看到经营数据,我们现在订货多少,我们最好的订货客户是谁,订我们的货最多的客户是谁,很容易就能检索到,根本不用再等我们上报数据,这对领导的及时决策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此外,通过建立科学、合理、规范、适用的品号编码体系,使现有库存内品号做到了一物一号,保证了库存资料的唯一性、正确性,避免了管理上的混乱,为实现“精细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严格的ERP流程管理,规范了采购、销售、生产、财务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系统化、集成化堵塞了管理漏洞,降低了企业的管理风险。ERP重组后的业务流程,实现了采购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异动数据同步处理,高度集成了进销存财务,真正实现了一单多用、资料共享的效果。克服了手工重复录入及人为归集等原因造成的资料错误。
ERP小组负责人李宁对记者表示,系统正式运行后,公司的库存结算由原来的10天缩短到了7天,库存准确率达到了96%,库存出入单据时差控制在了1天以内,负值库存数量0项,订单交货追踪准确率达92%;采进货追踪准确率达94%。
今年是北石厂引入ERP系统的第10个年头,对于与鼎捷合作的这10年,邹亮表示,从“真累”到“真好”,现在管理规范了,ERP已经成为北石厂日常工作离不开的一部分。现在,他正准备将企业的ERP系统升级到最新的9.0版本。
数字化“梦工厂”
最近几年,邹亮每年都会进行几次出国考察。为把北石厂打造成数字化工厂而取经。
目前,全厂已经实施了2D、3D、CAPP、CAE、PDM、PLM、DNC等数字化研发技术的应用,通过三维建模对关键零件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进行协同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确保了承载能力及结构设计的准确性。
顶部驱动是当今油气钻井界重大前沿技术与装备,被誉为近代钻井装备的三大技术成果之一,过去一直被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发达国家的几家公司垄断。而北石厂打破了这种局面,其自主研发并生产的称顶驱目前已经出口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与国外少数几家掌握顶部驱动技术的企业相比,北京石油机械厂颇具竞争力,不仅技术过硬,顶驱装置能在地质条件复杂、钻井难度大的油井完成任务,而且价格仅为国外同类顶驱装置的三分之一。正如美国罗恩公司顶驱总监奥斯卡所说:“通过使用,我们发现北京石油机械厂生产的北石牌(BPM)顶驱具有技术一流、性能优良、价格合理等特点,部分性能指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所以在二次订购时我们又一次选择了北石顶驱。”自2003年至今,北石厂仅顶驱便生产了近400套,创造了50多亿元的产值。
谈到CAXA三维创新设计软件对北石厂顶驱装置研发的所起的作用,邹亮说:“我们用最先进的技术设计出了最好的产品,从立项到完成整体设计,在短短一年时间北石厂就把价值近千万元的顶驱装置设计出来了。一般传统设计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我们在一年之间就完成了从设计到做出样机的整个过程”。
邹亮回忆,“当时不仅设计上没有返工,实验上也没有失败。如果我们按照传统方式做个样机出来试验,没有问题再生产成品去卖,首先样机的800万元是肯定要花的,而且如果样机不合格,多次返工重新修改和生产样机要花多少钱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利用CAXA三维创新设计软件,我们只需要做个虚拟的样机,设计软件提供各种分析手段,可确保设计出来的东西就是最终产品。所以一次成功节省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效率非常明显”。而这种超高的效率和成功率,也使得北石厂现在完全有把握在设计之前就签合同,设备、装配完就可以卖出去,这当中节省了不少环节。
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石油机械厂现在能够做到先进行三维设计,然后再以二维图纸的形式提供给生产单位。事实上,从设计到生产的协同,这对于像北石厂这样以组装性生产为主的装备制造企业而言,已经迈出了虚拟化生产的脚步。
目前,北石厂通过大量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提升企业的制造能力,企业拥有数十台代表世界最先进加工能力的数控加工设备,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的工作效率,加强管理,企业相继实施了数控设备网络DNC,对多台数控设备进行网络化制造改进,建立起了车间的数控代码控制服务器,实现数控代码在设备端和服务器端的双向传输,实现了实时采集数控机床的加工状态,并实现了代码服务器与产品数据服务器的集成管理,使数控加工设备与整个信息化平台进行连接。DNC网络化制造实施后,大大提高了数控设备的利用率,缩短了产品产出周期。经过分厂使用,纯工效提高5倍以上,最高可达8-10倍。
关健词:图书馆 数字 资源采购
中图分类号:G2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248-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网络和文献资源数字化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发展,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的结构有了较大变化,数字资源已成为图书馆流通和典藏文献资料库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哪个人能够确定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的临界点出现在什么时候,但已经有人估计,到2020年,各种数字出版物的销售额将会占到图书出版市场总的份额的一半左右。一旦跃过50%这个比率,一个以纸质型资源和纸面阅读为主的时代终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数字型资源和数字阅读为主的新媒体时代[1]。
从往年的各个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购情况的变化趋势来看,随着购书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购比率和绝对总量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数字资源采购过程中也逐渐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资源数据保存期限、采购程序不合规范、供应商垄断行为、联合采购组织等问题等。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充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和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1 数字资源采购的特点和模式
数字资源是指拥有新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二次文献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2]。单体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购总是要结合各个图书馆自身文献资源建设特点为考量,以满足目标用户需求为导向,具有采购模式多样化,产品定价模型复杂、采购资金相对巨大、经费投入具有持续性等特点[3]。
通常,数字资源的采购方式基本上有这么几种不同的划分。从牵头的采购人的情况来看,可以划分为图书馆团体的采购、个体图书馆的采购;从所需实用资源的提供方式来看,可以有书本式资源配光盘加影像的方式和提供全数字资源的方式;从资源采购的动态过程序来看,可以有业主自行采购和委托政府代为采购。从如今我们国家的绝大多数的图书馆对于数字资源采购这方面的具体实践来看,对于一般性的中小型中文文献资料数据库大多数是采用单体图书馆业主自行采购或委托政府进行招投标采购的方式,而对于较大型中文数据库的采购则多选择采用以某一地区为单位的地域联合集中采购的方式。
2 数字资源采购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当前,随着各地政府和部门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进一步规范化,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一方面逐渐按照规范化程序实行政府采购,这样一来,可以杜绝人为暗箱操作,防止出现如关系采购,萝卜招标、吃拿回扣等腐败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实行联合集中采购,可以加大与数字资源供应商的谈判力度,汇聚筹码,节约专项购书经费,也可以归并整合采购项目,以需定购,资源共享,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但总的来看,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数据保存期问题
当下,信息技术革命的潮流汹涌澎拜,势不可当,在这样的一种境况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的采购已经不单单是图书、报刊、杂志等出版物,而且还有众多的已经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来的可供读者随意获取的数字化产品。而这些数字化产品(我们统称为数字资源)目前对于购买者――图书馆来讲,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而是有一定时限的使用权人。这就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到期了,哪个图书馆没有及时补交续用费,供应商就会停止图书馆用户对此数据资源的访问权限,包括之前已经付费的购买来的数据内容。因此图书馆能否说服更多的数据库供应商使这此花钱买来数字资源能够永久使用或者说尽可能地让使用时间得以延长,就成为与供应商进行采购谈判的焦点。
2.2 垄断经营者的偏离行为。
现今在我们国内算得上比较有名气的学术性数据库供应商主要有CNKI、万方、维普、超星、方正等不多的几家,而且每个供应商又各有其产品特性,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开招标,图书馆主要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性的邀约招标,通过进行竞争性谈判和单一来源采购的方式与数据库供应商达成购买合约。由于我国国内的学术性数据库的产供销的竞争性都不算强,加上近些年来,社会上的有些数据库开发商为了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不惜牺牲自已的既得利益,与好些个期刊杂志社出版商等单位签订了独家出版授权协议,旨在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因此国内数字资源垄断有日渐加强的趋势。市场信息则是一些表赫场的现有状况、市场占有率、市场分割情况、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市场潜力、竟争企业和竞争商品的状况、用户状况、流动渠道和市场价格、销售服务等情况的信息
2.3 联合集中采购的运作问题
联合集中采购是近年来出现的图书馆业界发挥各地图书馆学会的行业指导功能采用的一种采购形式。这种采购形式,既经济又实惠,既方便又灵活。从理论上来讲,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具有很可靠的操作性。然而,由于当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关系不是垂直隶属关系,而是行业指导关系,图书馆学会也就是个松散型行业组织。因此在联合集中采购如何高效运作的层面上存有一些现实难以很好处理的问题,如成员馆(或称为加盟馆)资金筹措和费用分摊、资源需求的地区差异性、采购效益问题等。
3 做好数字资源采购的措施
数字资源采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买卖行为,它涉及到好多方面。如何做好数字资源采购工作,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完善采购管理制度。笔者认为首先是要根据数字资源这一特种商品的采购行为内在的相关性和特殊性建立起数字资源采购制度,从提高采购人的决策水平和采购项目的透明度着手,按照数字资源采购流程拿出符合通行法律法规的条目。采购流程一般包括:提出需求计划、制定采购方案,做好资金预算;搜集数字资源相关的产品信息;试用及功能效果初评;成立专门谈判小组,谈判、签订和履行合约;对数据库进行使用效能评估,并综合考虑是否续订。其次是要结合本馆事业发展以及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建设项目,拿出馆藏数字资源的建设规划,再结合本馆实际及目标用户的现实需求,通过不懈地努力,逐步构建起既科学合理又具有自身特色自成一体的馆藏数字资源结构体系。
优化联合集中采购的组织形式。这是做好数字资源采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这种联合集中采购形式具有价格上的优惠、资源上的共享、节时高效等突出优势。当今联合集中采购还客观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要进一步优化联合集中采购组织形式。具体做法一是组建统一的数字资源采购联盟,增强各种类型馆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联合集中采购的综合管理经验,尽量避免区域失衡,促进资源共建共享,避免资源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二是规范数字资源联合采购运作。牵头馆在组织数字资源联合采购过程中,一方面应规范运作模式,设计合理的采购流程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定期开展售后服务评价监督和用户主质询工作;另一方面应遵循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程序,把握政策导向和尺度,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认真编制招标文书。
改革创新评价机制。一是建立采购评估项目指标体系。在坚持可用性、可行性和可靠性评估原则的前提下,一方面要足够重视要买之前的评估,创建较为完整的符合数字资源采购特点的购前评价指标体系,这里面主要包括了诸多影响因子,如资源等级、价格定位、产品内容、检索工具、配套服务、用户意见等。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买了之后的评估,创建数字资源购后评价指标体系,同样这里面也包括了好多影响因子,如劳务成本、使用频率、用户的反响、数据采集难易度等。采购业主方可以依靠采用各种可以量化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和判别。二是统一资源利用情况统计科目。可参考国外的统计规范来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统计标准。
开发和应用采购平台管理系统。数字资源采购是用户对社会需求情况、资源环境状况和信息源质量真伪、潜在价值实现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而采取的购买行为。因此开发设计一个比较能够既考虑到了数字资源这一特殊商品的个体特性,又便于支撑图书馆业主采购方实现规范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数字资源采购平台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通常是依据图书馆内部所确立的数字资源采购的流程出发,其中有采购基础、行为控制、供应商信息采集、法律文本、和落槌系统等五大管理功能模块。采购基础的管理大致包括采购系统的设置保养和维护、目标使用者的管理、组织行业机构的管理等;行为控制管理包括订计划、做东评估、搜信息以及供应商登录系统等;供应商信息采集管理包括厂商名录、产品名目和战略前瞻性思考等;法律文本的管理包括契约模板及其分类、采购文书档案的归集、销售凭证、原始发票查阅等;落槌系统管理可能既是前一包采购行为的扫尾工作的结束,又是后一包采购行为的前期工作的开始。它包括了资源价值评估和用户需求分析、资源采购实际费用核算、成本效益分析等内容。
参考文献
[1] 吴建中.观点对话,解放牛网解放日报,2012-07-05.
关键词:网络机房;设备管理;系统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5-0168-01
作者简介:姜世东,工程师,工作单位为天津联通电子商务部,研究方向为互联网和计算机网络
现代网络机房属于一种结构复杂的环境设施。计算机机房中不但包含了大量计算机终端、高性能服务器、防火墙路由器等多种设备,以及一系列网络数据通信连接装置。传统的网络机房管理模式主要以人员手工管理方式为主,对网络机房设备运行情况定时进行巡查,记录设备故障信息,再通知相关负责人员解决设备故障问题,这种人工管理方式不利于网络机房设备信息的准确统计,工作人员对设备故障的判断很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甚至造成网络机房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后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现代网络机房中的每个硬件设备并不是以独立形式存在的,只有将各个设备配置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才能确保网络机房的高效性。因此,现代网络机房中的设备之间通常会配置网络连接设备,确保这些设备都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中。本文提出了现代网络机房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能够实时监控网络机房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出现故障问题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故障申报,由相关负责人员及时处理故障信息,提高了网络机房日常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现代网络机房的安全稳定运行。
1现代网络机房设备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网络机房是支撑大中型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但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人工管理模式对机房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由于经常出现工作人员调离、巡查工作敷衍、人为错误操作等问题,导致网络机房设备的故障得不到及时维护,影响了企业业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如果由于网络机房设备管理不善带来网络瘫痪、数据丢失等情况,更会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1)由于很多企业采用的是人工巡查方式对网络机房设备进行管理,只有在巡查过程中才会发现设备故障问题,不能实时监控网络机房设备运行情况,导致设备故障报修工作滞后。
2)大部分企业对网络机房的管理没有制定完善有效的管理体制。一旦网络机房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多名工作人员之间很容易互相推诿责任,由于没有限制设备维修时限,也没有提前采购设备配件,一般都是发现设备故障后再去采购替代品或设备配件,影响了网络机房的正常运行。
3)企业工作人员不能实时掌握网络机房设备运行状态,设备维修后不能及时通知企业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影响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现代网络机房设备维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本文从现代网络机房管理实践角度出发,对现代企业机房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国家信息化战略发展要求,提出现代网络机房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的需求如下。
1)现代网络机房设备基础数据管理:对网络机房各个设备的基础信息进行管理,包括机房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型号、采购时间等。
2)现代网络机房设备故障管理:由网络机房专门负责人对机房设备故障进行管理,包括故障认定、故障申报、故障维修等。
3)现代网络机房设备库存和采购管理:由网络机房专门负责人对机房设备库存数量进行统计管理,包括设备出入库管理、报废管理、预算管理和采购管理等。
4)现代网络机房设备查询管理:由网络机房专门负责人按照需求查询机房设备情况,例如按设备编号条件查询、按采购时间条件查询、按设备负责人条件查询等,获得的查询结果包括设备使用年限、设备维护次数、设备编号型号等。同时,该功能还可以导出设备的维护记录。
5)系统管理:主要对用户授权进行管理,用户权限分为普通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机房负责人等。
3现代网络机房设备维护管理系统构建方案
本文提出的现代网络机房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现代网络机房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共计7个功能模块,分别是设备故障上报管理功能模块、设备故障认定管理功能模块、设备故障维修管理功能模块、设备配件库存管理功能模块、设备配件采购管理功能模块、基础数据管理功能模块和系统管理功能模块。
3.1设备故障上报管理
设备故障上报管理功能模块是为网络机房系统管理员提供设备故障信息上报的功能,同时,该功能模块还要求提交认为损坏设备的情况。设备故障上报管理功能模块包括设备故障申报子模块和设备损坏责任认定子模块。
3.2设备故障认定管理
设备故障认定管理功能模块主要负责对网络机房系统管理员提交的设备故障信息进行审核,同时,对于人为因素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要进行处罚管理。设备故障认定管理功能模块包括设备故障信息认定子模块和人为损坏设备赔偿认定子模块。
3.3设备故障维修管理
设备故障维修管理功能模块是对网络机房系统管理员维修故障设备的整个工作过程提供方便和支持。设备故障维修管理功能模块包括设备维修情况上报子模块、设备维修任务下达子模块、设备维修反馈子模块、设备维修完成结果子模块、设备配件申报领取子模块。
3.4设备配件库存管理
设备配件库存管理功能模块发展对网络机房管理员的设备配件库存管理工作提供支持。设备配件库存管理功能模块包括设备配件入库管理子模块、设备配件出库管理子模块、设备配件数量预警管理子模块、设备库存数量查询子模块和设备配件报废管理子模块。其中,设备配件报废管理子模块严格规定了设备配件的报废工作流程,包括设备配件故障信息、设备报废申请和设备报废审批等。
3.5设备配件采购管理
设备配件采购管理功能模块主要负责网络机房系统管理员的设备配件采购工作管理。设备配件采购管理功能模块包括设备配件预算申报子模块、设备预算审批子模块和设备采购信息子模块。
3.6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对网络机房设备的基础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网络机房信息管理子模块、设备基本信息管理子模块、设备配件信息管理子模块、系统管理员信息管理子模块、机房负责人信息管理子模块。
3.7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功能模块主要负责对用户授权进行管理。系统管理功能模块包括用户权限管理子模块、用户角色管理子模块、系统日志管理子模块。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现代网络机房设备维护管理系统构建方案能够实现对计算机机房的高效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随时登陆平台了解网络机房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响应设备故障信息,防止出现设备故障维护滞后带来的网络瘫痪、数据丢失等现象。同时,网络机房负责人也可以登录平台实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并对设备使用年限、维护次数等进行查询和统计。由此可见,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的构建能够有效保障现代网络机房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杨创社.数字化电视中心机房设备维护与管理[J].新媒体研究,2015(8).
[2]张强.通信机房设备管理数字化的实现[J].冶金丛刊,2015(1).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资管理系统;作用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信息技术的概述
1.电子信息技术的内涵
所谓“信息”,即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陈述,是表示事物状态的一种普遍形式,是通过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来表现的可以传递和处理的对象。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正是实现信息传递和处理的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是指采用电子技术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电子信息产业涉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微电子和元器件制造业、视频音频产品、专用信息应用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以及信息服务业和网络建设。
2.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特点
(1)智能化,集约化。计算机智能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进而研究的,在计算机的发展道路上,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对人的思维活动以及感觉行为进行模拟,然后对其展开集约化逻辑分析以及综合处理信息。
(2)网络化,数字化。网络在计算机应用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的高清晰数字处理技术和运行的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的互动交流及共享得到了实现。
(3)高效化,快捷化。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其开发应用来说,是以整合和存储各种信息资源为基础,用计算机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使得信息上的各类管理实现高效化及快捷化。相对以前的技术来说,这样的发展倾向有着高效且快捷的优点。
二、物资管理系统的概述
计划经济的取缔,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必须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这就使得企业的权利和业务随之增加。企业的物资管理现在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物资管理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物资的配置,运输和储存,同时还可以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减少企业的物资管理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拉升。物资管理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确保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管理系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以现代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管理的目标以及管理的流程进行规范。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物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库存以及存货核算管理。通过制定计划来加强对物资流程各个方面进行全程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在物资申请技术管理前提下,对物资进行科学的采购管理,加强对生产所需要的物资采购和控制。库存管理是对生产所需的物资进行全面监控和统一的调配管理。最后是对存货的核算管理,通过对存货的核算,可以掌握企业生产物资的使用情况,存活构成情况,以及企业资金使用和占用比例等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以此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依据,从而达到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的目的。
对于企业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贯穿整个系统的数据结构方面。对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要尽量符合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对企业的物资供需要进行较细致的分配和管理。企业的物资管理系统数据结构设计需把物资基础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仓库存货,一是存货分类及物资的供货商分类。设计出一种较为清晰的信息结构,便于物资管理系统的整体管理。对物资管理系统中的每一分支结构设计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其结构特点、管理方式及管理深度。这样便于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对物资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准确的结构设计。
三、物资管理系统的计划管理
企业物资计划管理是物资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物资计划主要分为物资需求计划和物资的采购计划。同时这两方面也是开展物资计划的两个重要阶段,对需求计划的分析,应该包括针对企业的生产计划制定出科学稳妥的物资需求计划,对于物资需求计划中与企业生产不相关的需求,可以视为企业物资的独立需求。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密切关系的是企业自身需求,也是企业的相关需求,这也是企业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它主要是根据企业已经批准的生产所需,或者是通过检修计划之后,依据自动生成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物资的采购和分配。对于一些较为重要且使用寿命较长,但又比较贵重的物资,必须在制定需求计划之前对其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分析,需要长时间的现场分析之后再确定其采购计划。在确定采购计划之后,物资管理系统就可以依据相关人员制定的采购计划,对企业生产所需的物资进行采购,从而形成一种较为科学的采购体系。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物资管理以及采购效率,为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做好必要的基础工作。
四、物资管理系统的采购管理
在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中的采购管理,是企业的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在采购期间对各种所需物资的采购移动要保存完整的采购票据,因为各种物资的购买票据是企业的物资管理机构与企业的财务部门之间沟通联系的纽带,只有根据购买的票据,财务部门才可以对其进行支付报销。传统的物资采购方式要求采购人员对采购票据要保存,但这样简单的保存也极易出现各种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在采购环节的应用,企业采购系统逐渐实现了电子化的采购方式,极大地减轻了采购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工作压力。采购人员可以很便捷的了解订单的执行情况,可以轻松地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包括成本的支出情况进行相应的跟踪了解。通过信息网络处理票据可以实现物资管理系统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实时对接,安全便利的同时,还实现了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实时控制。在物资管理中的采购过程中,相对应现代物资管理而言,传统的物资采购一直都是出现问题比较多的环节,这也是企业管理中的漏洞环节,然而自从开始实行信息化物资采购管理方式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贪污、吃回扣以及购买低质量物资等情况的监督,是促进企业物资采购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举措。通过网上记录的核实,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采购部门的采购情况,包括对物资采购权的实现掌控。严格规定物资货源的质量的标准化,从源头杜绝和减少问题的发生。
五、物资管理系统的库存管理
企业物资的库存管理是一项繁琐和重要的工作,对于物资的收支,包括物资的种类和存储、物资的分类摆放等等都是库存工作人员要熟记于心的任务。同时,物资的库存管理也是企业内部监督及外部监督的连接点,对企业外部的监督主要是通过验收以及确认实现的,对内部的监督主要是通过相关的物资计划申请及物资的领取来实现的。在企业的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对企业物资每一笔的支出以及收入都应该仔细地做好记录,以供检查与核对。通过库存管理可以实现调拨以及盘点的需要。加强对各种账表的管理及利用,库存不仅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重点,也是一个企业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存货的核算可以加强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了解,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正常运行都有所帮助。存货的成本记录也是存货核算的重要基础,这可以确保企业物资存货的管理及记账单据的科学严谨性。对物资管理实行全面的分析和监督控制,可以促使企业物资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物资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物资管理的水平,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打造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总之,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物资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了物资管理的科学合理性,为企业的发展和日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信息技术对企业物资管理系统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促进了企业物资管理的高效率和科学性,同时信息技术也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物资采购以及管理中的成本的支出,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物资的采购成本,提高物资采购的效率。所以,加大信息技术在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志先.国有资产流程化管理系统建设[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左振安.铁路建设工程中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10).
[3]李武.电建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