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德育基本要求

时间:2023-07-19 17:12:07

导语:在小学德育基本要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德育基本要求

第1篇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皮亚杰提出,后由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认知模式是:(1)理论假设:①道德发展论;②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①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②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③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①认知模式的缺陷;②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2.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体谅模式是:(1)理论假设: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④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①设身处地。②证明规则。③付诸行动。(3)简要评论:①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②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3.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奖惩教育法?

    (1)奖惩教育法,即奖励与惩罚法,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和痛苦的体验进而强化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的方法。奖惩教育法包括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等方式。

    (2)运用奖惩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

    第二,目的明确,具体有度。

    第三,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

    第四,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4.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

    (1)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2)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第2篇

小学德育工作对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人所共知,当今世界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同样不可忽视,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许多中外教育专家都认为:未来的人才应具有更高的道德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消极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有所抬头,它们不可避免地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人们常生动地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各条战线上的生力军,他们能否在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这就要靠我们今天的教育。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书"就是要给学生以文化科学知识,获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本领。"育人"就是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把所学本领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祖国。怎样抓好小学德育工作?

要根据不同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指导。有的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有的从培养道德情感开始,也有的从锻炼意志开始或训练行为开始。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但无论从哪个因素开始,都要以养成完美的道德品质为最终目的。

在德育工作中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进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小学生由于道德认识的局限,情感不稳定,控制自己道德行为的能力不强,这就更需要教育者的严格管理,但这种管理不是动辄训斥,不是把学生思想填街塞巷"死",而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学生的思想管"活",使其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将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性统一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搞好德育工作。

由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是在教师指导下形成,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结果。因此,德育工作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小学生行为常规训练谈点看法:

1、把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确定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

可分以下步骤:具体安排学生,讲行为规范;比行为规范;查行为规范;促行为规范。要反复要求,加强训练,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宣传教育,激发动机,用思想支配行动。

教育者既要对教育对象进行组织学习,讨论行为规范的要求,让学生领会地接受,提高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营造教育氛围,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例如:学生都能认训到打架、骂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但偏有人犯,这就是正确的思想还未形成正确的行为动机。

3、提出要求,制订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

要有计划,联系本校实际、学生实际,制定出德育工作的目标。计划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看采取什么教育方式,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为达到培养目标而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学生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就是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学校和班集体可结合学校的学生实际制订学生一日(包括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行为常规细则,使学生行为有章可循,知道怎么做,提出时时、处处以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养成思考自己行为是否符合要求的习惯。

4、实施和检查。虽然实施和检查是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但不应单纯地把学生只看成是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要充分信任学生。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教师不可能整天守着学生,班主任不可能有分身法,监督每个学生,所以,实施和检查要依靠学生,要形成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生互相监督管理的氛围。那么,学校的德育教育就既有生气,又有好的结果。

德育和教学一样,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能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机制。

5、随时注意观察实施效果。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析学生行为不规范的原因。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不良习惯的影响无处不在,不是积极的影响占上风,就是消极的影响占上风。因此,教师应注意协调学校与家庭及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学校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知道社会上一切歪风邪气都是错误的,以促进学生思想行为的健康发展。

6、巩固行为,形成习惯。

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发展势态,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就成为一种积极定势。它将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正确轨道,要坚持做到时时处处对学生德育反复抓,抓反复。对良好的行为有意识的提供肯定机会,进行表彰,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持续发展。

7、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第3篇

【关键词】德育目标 道德底线 道德高标

学校德育目标的“道德目标过高”问题,一直处在讨论之中。陈桂生先生对德育目标过高问题的研究做了一个评价性的指引: “如果只考虑成文的德育目标,而忽视不一定成文的传统德育文化的影响,如果一味强调德育的必要性,而不研究德育的可能性,那么,长期存在的‘德育目标过高’现象将难以改变。”

笔者通过对德育目标演变过程的梳理发现,当前德育目标文本已经越来越关注道德底线的要求。例如2005年正式的小学阶段德育目标要求:“让小学生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但是,当前小学德育中仍然存在目标过高问题,症结在于在德育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没有转变传统的德育理念以及对道德底线的误解。因此,本文从德育目标的实施过程研究德育目标过高问题,从道德底线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问题。

一、道德底线内涵的界定

1 道德底线的内涵

黄向阳先生曾在其著作中提出道德的三个层次: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道德理想是学校提倡的,并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道德境界;道德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则是学校强制执行的学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

底线是什么?底线是指一个社会对人的行为的最起码的规范。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曾在《底线伦理》一书中指出,“底线”是对所有人、所有社会成员共同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要求,如果打破这个“底线”,等而下之,则人不成其为人了。”

因此,从底线伦理的角度去理解道德底线,即是对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种最起码的规范和要求。从道德层次的角度看,道德底线属于道德规则层次。

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还处在一个转变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还不具备理解高标准道德要求的能力,因此小学阶段道德底线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人与自己关系的道德底线。即尊重自己的生命、正直、诚实、自制等。

其次,人与他人、社会关系的道德底线。即尊重他人的生命、人格,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遵纪守法等,具体表现为尊敬父母和师长、团结同学、待人真诚、友爱、有同情心、爱护公物等。

2 道德底线的深层次分析

道德底线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互利性”,即在与他人、社会发生关系时,主体的行为既有益于自己,又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同时,道德的本质是人们善的社会行为,对道德底线的界定不能仅仅概括为“不损人、不杀、不偷、不抢、不欺等”,即不能只停留在“不准”的道德层次,而在于保证人之行善。因为“不恶”并不等于“善”,在善恶两极之间还存在一个“不善不恶”的阶段,即通常所说的“道德冷漠”。因此,道德底线教育并不是培养“道德冷漠”的人,而是培养有最低层次善的行为的人。

相对应地,道德高标准则是一种“至善”,即人们社会行为的最高境界,具体表现,如“为了他人牺牲自己、先人后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等。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学校德育不需要这种“至善”的境界,而是说在小学阶段,需要从最低层次的善开始,这样才有达到最高层次善的可能。

二、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抓起。反思当前小学德育目标实施中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即德育目标理念和德育目标实施的载体,德育目标实施的载体主要是课堂德育教学和生活中的德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德育目标理念没有转变

传统德育的重心是放在理想的层次上,提出高标准的道德要求,追求达到圣贤的境界,但是同时这又是一种“原心不原迹”的至善论,即重要的是有没有去做的心意,而不看你做得怎么样。如孔子和弟子在讨论仁义道德时,就曾提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也就是说这种道德评价的方式关注的是你的动机而不是结果。虽然小学的德育目标文本已经越来越关注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可是在德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仍然习惯于用传统的高标准去要求学生。而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我们往往只是满足于德育的必要性,而忽视德育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很容易受到隐性德育观念的影响,而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当前我们所强调的道德底线的教育目标。

2 德育课堂上的高标准

德育课堂是德育目标实施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则是一种重要的媒介。然而现实的德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从教学内容上看,小学德育的内容文本要求是“文明习惯和基本的社会公德教育、人道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品格教育等”,但是在具体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倾向的仍然是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等高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基本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却很少关注,或者认为道德底线是太过低层次的要求,仅仅是对学生“不准”行为的规范,而没有认识到道德底线也是教学生“善”的社会行为。从教学手段上看,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只关注所教授的道德精神,却忽视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是否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行为。

3 忽视教育细节

德育的要求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道德习惯的养成也要在生活中进行。这就是教育细节的问题。我们强调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底线的教育,其中有很多是对生活中行为的基本要求。可是当学生运用于实践时,却得不到教师的回应。比如,德育目标要求学生“尊敬师长”,小学生见到老师都会大声地向老师问好,可是教师的反应却只是点点头,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反应。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学生的礼貌行为也会销声匿迹。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一种好的行为要及时强化,才会使这种行为延续并长久坚持;如果对行为给予惩罚,该行为将会逐渐消失。反思前面提到的教师的反应,不仅没有给学生及时强化,反而在无形之中给了学生惩罚,如此,学生的这种礼貌行为也会慢慢消失。

三、小学道德底线教育回归的对策

鉴于当前小学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道德高标问题,有必要呼吁“小学道德底线教育的回归”。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 提高教师道德底线教育的意识

教师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角色,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教师应充分理解我国小学德育目标的要求,明确小学道德底线教育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道德底线的内涵。目前对道德底线的误解是认为“不恶”即“善”,道德底线的标准就

是“不准”模式。但就如黄向阳先生所说:“‘爱护公物’和‘不破坏公物’的差别很大,‘爱护公物’要求不但不破坏还要主动去维护,带有一种感情在里面,要比‘不破坏公物’要求高。”捌笔者认为“爱护公物”才是道德底线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对小学生进行^之为人的教育,更要进行“为善”教育。Bull在其《道德教育》一书中指出“孩子不是天生就有道德意识,但他天生具备这种本质,使他具有成为‘道德人’的可能”,如同我国古代孟子提出的“善端”的思想。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善端”,并使其转化为现实的行为,具备这种意识才是真正理解道德底线教育的全部内涵。

2 德育目标实施的栽体要关注底线

德育课堂是集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环节,教学内容应关注学生基本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掌握底线的规范。底线的要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应特别强调教学的直观性、情境性等。 “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让学生体悟、理解和感动。教师要善于将教科书中的静态内容,转换为教室里学生自己的活动,引导学生在亲历中得到体验。”例如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感同身受,以引起情感的共鸣。

道德底线所要求的品质需要在生活中加以养成,因此我们要关注生活细节,及时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进行正强化和奖励。朱熹在其《童蒙须知》里,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范、行为细节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如在衣着、言语、洒扫清洁、顺从、读书写字等各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虽然这些要求也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却强调了教育细节的重要性。

第4篇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许多中小学将提升德育特色、打造德育品牌作为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使命,德育品牌建设也逐渐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德育品牌建设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误区,制约了学校德育品牌的发展与德育有效性的提升。

一、片面追新求异而忽视学校传统文化资源

品牌是指组织及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有形和无形的综合表现。品质优良、与众不同、有口皆碑是品牌的三要素。对学校来说,品牌是其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学校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的升华,是对学生发展的良好预期,其目的在于保持教育服务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稳定优质性和持续创新性。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形态,德育品牌是在长期的文化积淀、发展过程中,凝聚学校独特的德育思想、德育理念,为学校师生、社会所认同,并能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精神品质与德育模式。“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构建的全过程,实质是学校德育特色文化营造和形成的过程。学校德育特色文化,表现为显性的和隐性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的和制度的、行为的和精神的文化氛围和传统,它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形成的标志和最终体现”[1]。因此,德育品牌的建设有别于具体化的德育举措、德育活动,而应根植于学校文化传统之中,在文化溯源与校本德育中汲取德育品牌专业化、优质化的支撑与力量。

文化环境资源是学校的无形资产,是学校特色的根本所在,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重要标识。在德育改革创新实践中,一些学校基于自身学校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学校德育品牌,在充分发掘学校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德育的创新性发展。然而,仍有部分学校没有正确地认识学校文化传统与学校德育品牌的关系,将追新、求异与德育品牌的创新等同起来,没有从学校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中挖掘德育特色、凝聚德育理念。这种本末倒置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德育品牌的无根性,使学校德育品牌在未来发展中陷入困境,不仅难以真正彰显德育品牌的魅力,更难以担负传承德育品牌、创生学校文化、提升德育核心竞争力的历史使命。

二、将德育品牌建设内容与日常行为规范混为一谈

德育内容是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及道德体系的综合体,是一定社会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从我国已颁布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来看,中小学德育内容分为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基本道德品质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或政治道德品质教育、道德理想教育四个方面。作为德育品质核心体现的学校德育品牌,不仅在内容的选择和提炼上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要为德育在实践中产生增值提供条件。学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正确政治态度的形成是德育品牌的核心内容。而日常行为规范是对主体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二者在本质、特点与功能上都具有显著的差异。从本质上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一种外在约束,是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道德化的行动方案;德育品牌则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导向,教育性是其根本属性。从特点与功能上看,学生行为规范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行动准则,是学生思想、行为的底线要求,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哪些可以做、应当做、必须做或哪些不应该做、不能做;而作为一种抽象化的精神品质,德育品牌既是一种被社会理解和肯定的文化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中的折射,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由他律走向自律的重要引领。其意义在于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成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学校德育品牌内容应基于学校文化,进行特色诊断和优势评估之后,提炼主题、明确内容。而部分学校时常模糊德育品牌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界限,甚至将二者等同起来。如一所小学为了让学校德育品牌系列化,其出台的《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内容》有三部分: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国学文化(弟子规及由其衍生而来的结合该校实际编写的《一日常规三字歌》),三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种忽视特色发掘、主题提炼等关键环节,将日常规范作为德育品牌创建的内容或主题,无疑弱化了德育品牌的教育意蕴和内在张力。

三、以德育品牌的外延式发展代替内涵提升

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29―01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方案的不断完善更新,德育工作逐渐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德育工作主要要求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德育工作的本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实现德育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这就需要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制定具体的规划设计、实施建议、效果检测并反思总结,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小学德育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

一、小学教育中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1. 国家政策要求。小学教育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促进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在小学教育中强调全面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其中德育则是灵魂和核心。为更好地在小学教育中发挥德育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完善德育管理工作。随着当前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当前小学教育加强德育管理不仅促进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综合发展,同时对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教育目标。

2. 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小学教育实施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加强对小学教育中德育管理工作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塑造具有奠基作用。中华五千年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始终继承着道德教育的灵魂,儒家文化中用简洁概括的字词传递着对德育的具体概括,“仁、义、礼、智、信”传递着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当今社会同样将道德管理放置在关键的地位。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同样展现着时代的新要求。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实施德育管理,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就必须加强管理的全方位建设,正确把握将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

二、小学教育中德育管理实施建议

1. 坚持正确方向。国家教育目标中明确了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政策要求,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必须要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对小学生在思想认识、道德规范、社会要求、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过程中要有目标地将对学生的道德建设规范到国家规范的轨道内。同时要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性格差异,确保在德育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此外,由于小学生德育工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顺序性原则,因此德育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结合管理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形成道德教育。

2. 强化师资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开展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性。因此,小学教育中的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重视对小学教师道德品质建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不断更新,教师应该时刻铭记着自己的教师使命为实现“百年育人”做好前提准备。同时还需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确保教师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第6篇

关键词:品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学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贯彻全面普及性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素养起着极大的作用。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去,这是当代小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当代小学教育的基本方针已经一再指出,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的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在许多知识点教学处都融入了品德教育,比如说尊老爱幼品德的培养,积极进取的心得历练,互助与分享思想的渗透等等。在数学教育中这些品德的教育不单单拘泥于平淡的讲述,而是与数学教育中的各种几何数据,图表方程相结合以全新的,立体的方式陶冶学生。这种品德教育对于刚刚走出家庭、步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有着深远影响,也更易于接受。所以这就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数学教育不再单单拘泥于加减乘除,更要积极地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一、当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品德教育渗透的现况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不少先驱者在数学教育中融入品德教育取得了突出成就,今天我们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看一看当代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是如何将品得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的。

1.在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渗透品德教育

老师是学生的灵魂向导。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的举止行为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初谙世事的小学生来说,模仿老师的行为举止是一种本能反应。所以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自己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用我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渊博的文化知识来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模板。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渗透品德教育

老师必须尊重学生,小学教育过程中老师不再是单一地向学生教导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求知识,师生之间不在单单拘泥于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更应该是互相学习、共同探究、共同娱乐的关系。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更要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让老师通过这种平等对话来了解学生,让学生通过这种平等对话来彰显个性。老师了解学生的个性,更加容易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学生不惧怕老师,当老师是朋友,更容易让学生积极主动向老师学习。这种平等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就是我们所追求的。

3.在数学的日常应用中渗透品德教育

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充斥着数学知识,大到航天火箭的制造,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我们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联系实际,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在日常应用知识的过程中牢记品德教育。

4.在讲解数学家的成长故事中渗透品德教育

可以通过讲解我国古代优秀数学家的一些经典典故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以列举优秀数学家成功所具备的优秀品德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为人处世标准,更好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二、当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品德教育渗透的发展和实践

知识与品德的统一,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可能性的保障。老师要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授学生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导入学生正确的品得教育,在无形中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

1.结合课本知识有效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数学教育中的品德教育不能像一般的德育课一样枯燥地讲述如何树立良好的品德,也不能像语文课一般通过对文章的讲解来讲述主人公的良好品德。要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不能生搬硬套一些德育的内容,要将品德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去,将数学的知识点与品德的统一性挖出来,结合数学课本身知识独特的品德性来加强数学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像在数学课本上讲解的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的数学成就:“祖冲之发现精确的圆周率”“曹聪称象”等等及讲解了数学知识,又可以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甚至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未来为祖国的数学事业增添光彩的鸿鹄之志。

2.结合生活素材有效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结合生活素材来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这就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更加仔细地留意生活细节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和品德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举例来说:在某道数学统计题中大背景是学生集体打扫教室,这时老师就可以通过提问“孩子们在干什么啊?”“他们积极打扫教室卫生好不好啊?”“为什么他们一起打扫教室才比较快啊?”等等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喜欢清洁,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这种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和品德知识与同学们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既不会耽误数学教育本身的质量,也能巩固学生的品德教育,更加能促进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与品德还是存在很大的统一性。只要我们教师能够留心观察生活,仔细备课,就能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百元.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N].伊犁日报:汉,2008-12-24.

[2]肖艳.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N].黔西南日报,2009-09-05.

第7篇

一、明确施教主线:做到学校领导、科任教师、班主任、学生自我教育四层次齐头推进

1.中小学校长对德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应该建立以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在整个德育工作体系中,校长是指挥中心。德育工作首先从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德育管理系统开始,建立目标,制订计划,建设队伍,保证时间,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这是施教主线的开端。

2.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教师在课内和课外均应加强品德教育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学校必须明确每个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任务,组织全体教师投身到德育工作中去。

3.班主任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学生的导师。他们和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交往交流最多,和学生最亲近。班主任既要组织好学生,管理好班级,更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思想上、情感上影响学生。

4.学生自我教育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思想转化过程中产生内在省悟力。一方面,要把学生尽可能地组织在共青团、学生会等青少年的组织中去,通过“学生组织”的纪律和互相影响,起到积极地教育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锻炼,让他们在自我教育和友省中增强道德观念,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鉴赏力。

二、拓宽途径主线:做到课堂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层层相扣

1.课堂育人是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各科教学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内容,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更要向学生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2.在着眼课堂育人的基础上,要加强活动育人。学

校要更多地、经常地、反复地组织德育活动,并形成制度,有效地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的秩序。

3.学校要时刻意识到通过管理育人的重要性。学校管理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一代新人,管理的过程要发挥管理者的教育作用。一方面,校长、处室主任、班主任要忠于职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学校的工作井然有序。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努力发掘管理中的教育因素,“学校教育无小事”,只有这样,学校的管理才会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

4.学校应该树立环境育人的观念,使学生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学校环境氛围,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充实内容主线:做到行为规范、权利义务、科学文明、思想政治教育逐层深化

1.向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这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党和国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日常活动的准则,也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以此为依据,认真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俗语说:“要像个学生的样子”,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就是把学生教育成“有样子”的人规教育。

这些看似简单的人规教育,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做人的起点,一定要抓早、抓实、抓好。

2.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学校必须向学生提供进入社会的教育,即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教育。

3.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和文明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社会文明的个性化。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知识哺育他们成长。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科学于育人之内,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还应开展科学普及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从中受到科学的思维训练,陶冶思想情操。文明行为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文明教育也是德育的基本内容,“五讲”、“四美”是社会主义文明行为的基本概括,要教育学生崇尚文明,崇尚科学。

4.确实做好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把我们的学生教育成一般意义上的公民,这是德育的目的。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抓好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做好政治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

四、慎择方式主线:坚持讲解引导、检查评比、学习交流、慎独省身四个层次互动

1.讲解引导。德育工作首先要向学生讲清要求,讲明道理,从正面进行引导。教师、班主任、校长要有计划、分专题向学生讲清学生必须知道的要求,讲清学生迫切知道的问题,使学生对此有个科学的、正确的认识。

2.检查评比。它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实施德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一是做好常规检查,如卫生检查、校纪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做好班级评比,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检查评比是德育制度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分层分项的评比检查,形成多线检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机制,以提高德育的效果。

3.学习交流。在检查评比的基础上开展学习交流,德育的效果才会持久。举办报告会、经验交流会,通过黑板报、广播站等向学生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使德育向更深层次发展。德育绝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也不能停留在评比的结果上,更重要的是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风气,共同发展。

4.慎独省身。在集体交往中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完成作为社会人的培养的必然途径。实施创新教育、个性教育,认真对待德育过程中慎独省身的作用,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只有自省,才能说是完整意义上的自我教育和道德修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层次。

五、营造氛围主线:使班级氛围、学校氛围、家庭氛围、社会氛围共同起到感染熏陶的作用

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班级不应是学生个体的简单组合,要发挥群众功能,组织群体竞争,让学生树立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群体观点。

2.树立良好的校风。一个好的学校风气比说服教育要有力得多。优良校风的形成,良好的教师群体是关键,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通过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才能最终形成良好的校风。

第8篇

一、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办好学校教育事业,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需要一个政治强、作风正、懂教育、善管理的领导班子,学校始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增强班子成员政治素质。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把党的方针政策与学校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广大师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增强班子成员业务素质。每年选读一到二本有关学校管理方面的书籍,分工到学科,蹲点到年级,深入一线教学,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技能,使教学指导、学校管理有针对性、说服力,为学校创造出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增强班子成员公仆意识。按照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支撑、后勤为保障的工作布局,自觉履行公仆职责,坚持服务广大师生的宗旨,做到为师生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把广大师生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衡量标准,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满意度。四是增强班子成员和谐意识。班子成员形成各司其职与相互配合的关系,既摆正位置、按分工办事,又胸怀全局、主动配合,形成相互支持、相互补台的良好风气,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发展。

二、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只有建设好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形象,获得社会的肯定。在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一是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落实教师职业行为规则,使教师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既教书又育人,做到为人师表,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二是加强教师的奉献意识,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三是加强教师的纪律意识,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明纪律,做为人师表的先锋和模范,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四是全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育和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生,使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变得有血有肉,鲜活生动,取得最佳成效。

三、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做到爱党爱国爱家乡,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与行为规范,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学生基础,引导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要取得德育教育的实效,不能教条僵化形式,要有鲜明的特色,获得学生的喜爱,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增强德育教育特色中,学校一是加强“主体性德育”,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开展以理想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团队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开展以社会公德为主体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个人修养和遵纪守法意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勇敢、向上精神,树立学习、工作、生活信心。二是加强文化熏陶和引领,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让学生设计、组织学校和班级德育教育活动,开展时政时事专题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三是开展多种活动,深化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与社区进行联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合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定期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大型红歌比赛,演讲比赛,办好校刊、墙报,让学生参与其中,接受德育熏陶。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年人,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爱老人的孝道精神。

四、加强教育教学常规及教学质量管理

在加强教育教学常规及教学质量管理中,学校着重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创新教育管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使教学工作的各层次、各环节按既定要求互相配合有条不紊地运转,保证了教学的有序和协调,,避免教育教学常规及教学质量管理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保证各项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障体育、艺术、综合实践等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明确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听课、讲课、示范课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师备课、听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辅导等基本要求,明确学生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等基本要求。同时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业质量检测和评价制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使学生轻松愉快学习,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五、创建艺术教育品牌

第9篇

新学年伊始,教育部了2015年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相比于一年前征求意见稿后所引发的关注和热议,正式版《守则》所引起的讨论,明显要少很多。

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既成事实,那就随它去吧。”而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人们对《守则》的意义与价值的怀疑。“9条282字的小守则,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多大作用呢?”

如果大家只是把守则看成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口号,那自然不愿意花更多精力去研究它,更不愿意用行动去落实它,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觉遵守的观念和准则。但实际上,新版守则的价值却不能用短短的282字来概括。

守则的出台,历时三年之久,是经过慎重研究的结果,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早在2012年,教育部便启动了守则的修订工作,将2004年版守则和与之配套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而为一,将原本70条2000多字,浓缩成9大准则300多字的征求意见稿。又经过一年的修订,才有了现在的版本。

从宏大的时代背景来看,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所说:“修订《中小学生守则》,是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具体举措,也是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体现。”

从微观的守则内容来看,新版守则去掉了很多口号化、“高大全”的说法,既体现了传承性,又增加了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的表述,简单明了,易记易行,更加具有指引性和操作性。修订专家组组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邓友超表示:“让守则的内容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核心素养来反观学生守则,从而还原学生守则的本来面目,使规则像规则,学生看得懂、记得牢、做得到、守得住。”

从守则修订的过程来看,之所以把守则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而为一,简化为对学生价值、言行的基本要求,实质就是凸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给予各地、各校、各师更多的创造空间,制定符合实际的学生管理规定或行为规范,进而探索中小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新范式。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宁波指出,新版《守则》主要亮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体现问题导向,提出“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时尚理念;强调行为实践,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体现,也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一贯、稳定的习惯。

《守则》的出台,不仅是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更为学校、教师变革育人模式和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从守则到行动,既远又近,既是当下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需要持之以恒坚持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