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

时间:2023-07-19 17:12:11

导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归因方式 心理健康

一、引言

归因方式,也称“归因风格”或“解释方式”,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作怎样的解释,具有个性的特点,通过个体对多个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判断来评定。归因研究领域的专家(Arkin, 1979; Weiner 1985)认为,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归因认知评价与个体对未来目标的期望、某种情感体验的产生是紧密相连的。在成就范围内,当人们把成功结果归因于自身内部原因时,会体验到自豪、自信等情感,从而提高自我价值感;相反的,当把失败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时,则会体验到悲伤、挫折等消极情感。因此,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进行归因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的综合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这样,为更好地提高学校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提供参考。

二、大学生归因与心理健康的概述

关于归因方式的纬度,虽然心理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B. Weiner. 1978;孙煌明、雨田 2001),认为包括不同的维度,但一般认为归因方式有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三个个维度,后来增加了整体—局部这个纬度。对于这三个维度,韦纳提出每一种维度都联系着一批独特的情绪、情感。

大学生是我国的高级知识人才,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对自我及客观事物没有进行正确的归因,于是难以正确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导致产生心理障碍。因此,从根本上排除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提高大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归因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三、国外有关研究的回顾

国外的早期研究就有许多涉及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面,如Peterson等指出,由于低自尊和抑郁高度相关,与一般人相比,情绪低落或抑郁的人倾向于将消极事件的结果归于内在的、个人的和必然的原因,而将积极事件归于外在的、特殊的原因。Cohen报告说,严重抑郁者不会有公正的归因,而更多地表现出自我批评的归因。

Tracy R. G. Gladstone(1997)等人对成年人性别差异、归因方式和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证明: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日本研究者Shinji Sakamoto和Masahiko Kambara(1998)对日本研究生所做调查发现,不管是面对正性事件还是负性事件时,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进行归因的人更容易感到压抑。John M.Chamberlain(2004)等人对归因方式的特点和评价的研究中表明,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出现无助感从而导致抑郁。Suan G. Assonline(2006)等人对天才学生的归因方式的研究显示,天才学生更倾向于把失败归于学习努力不够(积极地归因方式)而不是不够聪明。这样的归因方式也会带到生活中的其它方面,从而获得健康的身心。

从国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但是,也有研究从正面证实了那些积极归因方式的人能够更好的处理学业和生活中的事情,具有较为健康的心理。

四、国内有关研究的回顾

施承孙、钱铭怡(1998)研究了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与应对风格,发现易羞耻者和不易羞耻者仅在可控性中等的正性事件上易羞耻者倾向于作他人的归因。而在对负性事件的归因上,易羞耻者更倾向于认为坏事件的原因有较强的自身性、持久性、整体性。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2001)研究了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发现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包括内在性、稳定性、整体性三个维度,对负性事件做出稳定和整体归因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低,而内在性维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不大。张学军(2002)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大学生在对负性事件归因的内在外在性维度、整体局部性维度和可控不可控维度上得分越高。李成齐(2004)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倾向于把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整体的和持久的,而把正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外在的、局部的和暂时的,那么他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反之则相反。郑金香、吴真、吉峰(2005)的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社交热虑偏高,心理健康状况偏差对成功的归因多于对失败归因。对人际交往失败的归因仅影响心理不健康组的社交热虑,对学业失败的归因对心理不健康组和心理健康组的社交热虑都有显著影响。从国内的研究来看,绝大多数的研究结论都得出了消极的归因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 转贴于

五、小结与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归因方式特点的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总体基本上还是以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归因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某些群体在某些情境的归因过程中做出了有可能损害自身身心健康的归因,如把负性事件的发生归因为内在的、可控的原因(如自己的努力)。此外,通过上述相关研究也发现,个体的归因方式将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创造力水平及未来成就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归因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常抓不懈。

对大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可以从大学生的特征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掌握背景信息,重新做出科学归因。由于个体的生活范围、认识能力或主观意识等方面的缘故,个体往往会在拥有有限信息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归因,导致各种误会的发生。要改变这种归因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在归因以前充分搜集相关信息,科学分析相互关系,最后做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归因。

2.灵活调整归因策略,适时做出有益归因。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更改的,而人们对它的知觉却是主观多变、可以更改的。有时候,个体对事件原因的无偏归因反而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不妨调整归因的策略,用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却对自己有益的归因来代替它。罗斯等人(Ross et.al,1969)的研究表明,让人们将消极的经验归因于某种情绪上中性的因素,有助于提高他们随后在类似情境中应付有关恶性刺激的能力。

3.改善不良归因方式,养成良好归因习惯。首先,个体的归因方式是历经无数次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后才得以形成的,它将会对人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其次,在遭受失败时要全面地采用那些以前很少用过的方式来考虑造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导致失败的外部因素上,不要轻率地、习惯性地做出“都是自己惹的祸”之类的反应。最后,因为一个人归因习惯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个体要时时警惕、处处留心,通过一点一滴的改变来纠正以前不良的归因方式。

参考文献

[1]余洁.大学生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及归因的相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2]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杂志,2001,15 (1):6-8.

第2篇

关键词: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贫困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他们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容易产生挫折感,从而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均造成很大影响。师范院校培养的大学生,肩负着未来教师这一职业角色所带来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们所应具备的心理修养和素质尤为重要。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作为师范院校学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教育者的重视,他们心理问题困扰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本研究目的旨在了解和掌握高等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师范大学2007、2008、2009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贫困生是由辅导员固定选取的,这些贫困生均选自学院困难生信息库。共取全体1911名师范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贫困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为492名、女生为1419名;同时抽取2007、2008、2009级933名非师范专业在校本科贫困生,其中男生为354名、女生为579名。

(二)研究方法

以院系为单位,整群抽样。填表前给被调查者统一的指导语,并嘱其独立完成,为填写真实,保护隐私权,问卷采用自愿,无记名形式。

调查工具: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译本。该量表10组症状群组成。每组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5个等级:1=无(自觉没有症状);2=轻度(自觉有点症状);3=中度(自觉有症状);4=重度(常有症状);5=极重(症状频度和强度十分严重)。总均分大于2,说明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本研究以SCL-90因子分为评定指标。因子分<2时计为第Ⅰ类无心理问题、3>因子分≥2时计为第Ⅱ类可能有轻度心理问题,因子≥3时计为第Ⅲ有严重的心理问题。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 进行数据录入、管理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在本研究中我们把因子分<2时计为第Ⅰ类无心理问题、3>因子分≥2时计为第Ⅱ类可能有轻度心理问题,因子分≥为第Ⅲ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从反映心理健康程度的9项因子中因子分≥3人数百分率,强迫症倾向居于首位,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其三是抑郁,其四是偏执,其五是敌对与焦虑,其六是恐怖与精神病性。(见表1)。

(二)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通过表2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因子分均值比较,只有敌对因子分均值略低于非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水平,经t检验我们发现在九个因子维度上,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平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与非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相同水平。

(三)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比较

根据往年师范专业学生基本信息显示,师范专业大学生生源结构与其他院校不同,女生越来越多。根据这一现象我们把性别作为一个维度进行研究。通过表3我们发现:9项因子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值女大学生大于男大学生,即M女>M男,经t检验我们发现在焦虑因子P<0.05达到显著差异,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P<0.01达到极其显著差异;9项因子分均值女大学生小于男大学生即M女<M男,为敌对、偏执,经t检验我们发现在敌对因子上达到显著性差异即,P<0.05。结果说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男生优于女生。

(四)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与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常模比较

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SCL―90九个因子分均值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均低于国内大学生常模,达到极其显著差异,P

三、讨论

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SCL-90量表中的9项因子,因子分≥3人数百分率,强迫症倾向居于首位、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第三是抑郁、第四是偏执、第五是敌对与焦虑、第六是恐怖与精神病性。这与以往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结论相同[2]。我们发现在九个因子维度上,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平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与非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相同水平。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男生优于女生。

存在较大心理压力的贫困生存在“状态”[3]性抑郁和恐怖,如不能改善其心理状况,可能演变为严重的神经症。可能的原因为:一方面,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父母家人过高的期望使贫困生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出现心理困扰。另一方面,对于“贫穷状况”的非理性认知,以及长期形成的自卑、封闭的心理使之难于积极、有效地利用高校有限的心理辅导资源,社会支持低下[4]。“心理控制源”外控倾向明显,负性情感多,正性情感少,倾向于应用消极方式及不成熟防御应对困难[5,6]。因此,“生存”和“发展”造成的矛盾心理常常使心理健康恶化。对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来说,除了解决他们在经济上的贫困,更应重视他们由于经济贫困打来心理上的压力,因此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给予经济困难学生更为积极的关注,不仅要从物质上帮助他们,健全并完善现有的助学贷款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助学岗位和机会[3],更要给与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励志教育,多树立逆境成材的榜样,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海门,等.SCL-90症状量表评价师专生心理健康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2005,(1).

[2]郑书宇.近几年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证研究综述[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3]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4]杜松涛.贫困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2006,(3).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 母亲职业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73

Abstract Factors that may lead to psychological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include family, society and school, among which family has the most profound influence. Through analyzing data from a surve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t's found that mother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than father; and that students whose mother is of older age and works in institution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esides, regular psychological consulting can ease students' mental problems. Therefore, it's suggested that college establish dynamic file monitor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and launch regular survey on students' family to help students in time.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 family; mother; psychological consult

0 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涉及到社会、家庭、教育及其自身等诸多维度的因素。其中,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环境,因此,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家庭因素的影响。由家庭因素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少见:家庭暴力造成大学生心理畸形;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的心态等。李国强,王旭红①指出,在家庭因素中,从子女的启蒙教育到小学、中学阶段,父母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以及年龄等因素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在内在关系值得进一步探究。

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相关学者也进行了积极探索。谢爱武②首先探究了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背景、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等的关系,对家庭因素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后,凌四宝和舒曼③从父亲文化程度、学生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表现进行了研究,认为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负面作用。在实践层面,张亚民④及李曼⑤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融入社会进而服务社会,在此过程中肯定自身价值,承担社会责任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对于母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由娟等⑥发现,青少年的健康行为与母亲的文化水平等因素有关,提出通过提升大学生家庭成员总体文化水平的途径,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曾美英等、⑦徐秀梅等⑧研究认为在总分和抑郁及敌对因子上,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的具体解决路径方面,冯蓉⑨以及李海涛等⑩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从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入手,及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信息进行分析。

在以上现实与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基于中山大学学生的调研数据,从父母亲的特质、其他家庭因素以及专业满意度等方面,重点对母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探究,旨在为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1 数据

本研究以中山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要调查群体,得到有效样本1278份,其中男生351份,女生432份,未知填写性别495份;研究生122份,本科生1056份。本研究主要采用国际通用的SCL-90问卷症状自评量表为调查问卷:问卷包含90个项目,10个因子,采取1-5的5级评分,总分在90-450分之间,得分越高提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本研究SCL-90量表各因子数据Cronbach 系数为0.83-0.94,内部一致性良好。在以上问卷数据基础上,在剔除家庭状况不完整的样本后,共计得到294份家庭信息完整的数据样本。对于这些数据样本,本研究使用R软件,用15个关于家庭状况的自变量分别对F1-F10及总分十一个因变量进行逐步线性回归以探究造成大学生异常心理的成因。

本实验检验了性别、院系、专业、年级这4个基本信息变量及父亲、母亲分别的年龄、职业、文化、健康状况和有无家族病史这9个家庭状况变量;另外包括有无做过心理学测验、对专业的满意程度这2个变量共计15个变量对大学生异常心理的影响。

2 分析结果与讨论

数据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这15个变量对F6、F7、F10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这三项指标未在下表中列出。其中1-8分别表示:母亲是公司高管、母亲是公职人员、母亲的年龄、父亲的年龄、有无做过心理学测验、对专业的满意程度、性别以及院系专业。由于对于每个家庭而言,母亲的职业、年龄等是影响子女和父母两代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母亲的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此外,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学生工作经验及大量访谈经验,可以发现对大学新生而言,专业是否满意,是否做过心理学测验、接受过心理辅导,可能会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若入学专业不满意,新生可能会产生厌学、逃避的情绪,不但会导致学习危机,而且会影响其大学发展,甚至最终不能毕业或者找不到满意工作,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基于以上因素,本文选取了这8个维度作为研究切入点。

表1表明,院系专业、母亲是公司高管及是否做过心理学实验对于F1变量影响的t检验显著(P

其次,研究表明,母亲于事业单位工作(即公务员、教师或医生)及是否做过心理学实验对于F2变量影响的t 检验显著;说明母亲从事的职业是事业单位,有做过心理学实验的人群更倾向于患有强迫症的症状。对于这一结果,本文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从事事业单位工作的母亲性格上较为内敛,且应酬多压力大,易将部分不良情绪传给子女,造成子女患强迫症的倾向更高。

另外,母亲是公司高管对于F4变量影响的t检验显著,即母亲是公司高管的个体更有患有抑郁症的倾向。这说明对于母亲是企业高管的家庭,父母亲同子女沟通的时间相对不足。此外,性别对于偏执性异常的心理的倾向影响十分显著,女性大学生更易患有偏执的症状。

而有做过心理学测验的大学生在躯体化和强迫症方面的异常倾向症状更为显著。本文认为由于躯体化症状和强迫症状自我很容易感知到异常,因此当大学生感知到自己身心异常时便会主动接受心理学测验。

本研究发现相对于父亲,母亲对于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更为显著,尤其是母亲的职业。总体而言,母亲是公司高管对总分影响的t检验显著,且在躯体化、抑郁和敌对等异常心理的倾向也都更高,说明母亲是公司高管的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出现异常心理的状况。

母亲的年龄对于F4变量影响的t检验显著;父亲的年龄对于F5变量影响的t检验显著,表明父亲的年龄会对大学生敌对的异常心理产生显著影响,而母亲的年龄会对大学生抑郁的心理产生显著影响。本文认为父亲年龄过大会导致父子间的代沟增大,从而加重父子间敌对的异常心理。而母亲的年龄过大,会使得大学生对母亲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因而更容易产生抑郁的倾向。

3 结论

调研结果发现,母亲在子女心理状况的维护方面扮演了比父亲更重要的角色,如果母亲的职业生涯占据了其过多与子女沟通的时间,子女在各个方面发生心理异常状况的倾向会大大提高。此外,父母亲的年龄、是否做过心理测验等因素也有明显影响,建议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先从新生家庭背景入手,详细记录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开展相关工作中,一方面要严格保密学生信息,另一方面要建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家庭、学习状况的动态监测机制;对于父母亲年龄较大、符合本文所阐述的人群应重点、有计划地进行访谈与疏导,进而逐步形成自身、学校、家庭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高校管理研究重点课题“大学生异常心理问题辅导的研究”

注释

① 李国强,王旭红.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5(6):74-80.

② 谢爱武.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89-103.

③ 凌四宝,舒曼.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调查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20(3):91-94.

④ 张亚民.试谈当代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66.

⑤ 李曼.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7.

⑥ 由娟,郑琳琳,董广伟.大学生健康行为与家庭因素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2(10):57-58.

⑦ 曾美英,晏宁,于,卢丹蕾.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3):597-601.

⑧ 徐秀梅,刘磊,彭志珍,孙祥义,付林,孙录.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575-1595.

⑨ 冯蓉.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9.27(9):165-168.

⑩ 李海涛,李华荣,汤晓兰.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探微[J].企业家天地,2012(3):115-116.

第4篇

【摘要】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压力的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生活节奏加快,高校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学习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会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综述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而找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一些创新措施。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措施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起步晚,发展缓慢等问题,虽然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以改善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措施,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期,有关部门对某学校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1]。调查结果如下图。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几个大的方面:学习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图1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

1.1 学习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缺乏学习动力。目前大学生大部分都是为了拿到毕业证和毕业后找到好工作而学习,而在学习中体会不到乐趣,缺乏探索知识的动力。(2)学习目标模糊。每个学生都匆匆的行走在自习室的路上,但当问起这些学生的学习目的时,却得不到满意的回答。很多同学学习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大多学生的目标是“不求精耕细作,只求考试过关”。(3)学习成绩不理想。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学习差的学生并不多,但是他们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其成长。

1.2 情绪问题

学生成功要有稳定的情绪状态,而良好的情绪状态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大学生表现出很多亚健康的症状,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这些不良情绪有:(1)抑郁症。表现为心中情绪低落,常伴有身体不适、缺乏睡眠等。(2)情绪失衡。高校学生的社会情感强烈并且丰富,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易于波动。

1.3 人际关系问题[2]

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和学习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地方同学的生活习惯不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人际关系问题。而且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都受到父母过多的爱护,使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经常需要与他人合作,这势必会对一些独生子女造成困难。在大学中,很多学生为了打发时间和逃避孤独,去谈恋爱,但是谈恋爱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而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的关系,则最终会诱发心理危机。

1.4 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将大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大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方面存在如下两个问题:(1)生活自立能力差。尽管目前很多学校都要求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但是目前学生还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差。目前的大学生都出生在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物质条件变好,大多数学生没有遇到过大的挫折。在大学中,当他们面临来自学业和生活等方面的挫折时,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处理。而在毕业后,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心理准备不够,无法承担由此产生的挫折。

2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状况

2.1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2001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必然要求,是时展的需要。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促进心理,文化,专业,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制动性有很大帮助”[3]。2005年9月,教育部成立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研究及评价等。由此反应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4]。

2.2心理健康教育正陆续开展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变革也日渐增多,家庭,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成长过程遇到更多更为复杂的问题,成长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更多人的心理出现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多,因此有必要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不少高校已经进行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北京,上海等地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清华大学于1988年正式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教育部也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高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有所加强

各省市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也相继出台了许多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通过诸多途径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培训,例如:举办专业培训班,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及专业,建立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健康教育咨询师等。各高校对健康咨询师的标准加高,只有通过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的人方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也加大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要求各高校按照1:2000来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各高校也根据要求进行了专业咨询师配备,因此: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已经有所加强。

2.4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或组织相继成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国家的大力关注,并由此展开了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01年9月以后,至今培训了数千名学员,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到目前为止,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都基本设置了地方性心理健康教育分会,以及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备案,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相应的专业,从各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训练。目前各省也响应了国家政策,成立了一系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已经得到了政府和国家的肯定,并被列入到国家大学生培养计划中,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迅速和系统化起来。

3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

3.1 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简单

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简单,主要表现为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同,某些高校认为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应取消思想教育课。在这种思想引导下,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教育,这样就会泛化心理健康教育;要么用思想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疾病过于简单,只是灌输道理和说教来解决学生焦虑、抑郁、厌世等心理问题,这样只会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3.2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网络空白”

现在,高校都安装了校园网,校园周边也有很多的网吧,我国大学生随之产生相关的心理问题。有研究者者将之称为网络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上课走神等症状。在大学中,学生会产生网络恐怖、网络上瘾、网络恋爱、厌学逃课等问题,这些新问题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和网络结合起来,把网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工具。

3.3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从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配备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包括德育教师、心理学教师、 医务工作者等。近期,对北京等地高校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5]。根据下表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队伍中大多数人不是心理学专业,不了解心理学的知识和心理测量技术,也不了解学生心理变化规律。而心理健康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如果不懂心理咨询的知识,则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产生伤害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应该具有如下素质要求:(1)职业道德高尚;(2)品质优良;(3)全面的知识结构。

3.4在教育形式上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和其他社会因素相结合。父母和兄弟姐妹是和学生一起成长与发展,家庭成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将影响学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应当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家庭成员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破校园的界限,延伸到到家庭,延伸到社会。

4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措施

4.1 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目前,大多高校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选修课,甚至必修课的教学计划,但是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材版本没有统一的规定,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和现在的社会发展同步,教育效果非常不理想。由于教学观念的落后和缺乏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都过于模式化,至使学生越来越讨厌心理健康课,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心理健康课程,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顺利进行。

4.2点面结合、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策略

WHO提出:21世纪人人享有健康。心里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有幸福感。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加剧,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高职学院稳定的突出因素。湖南省某高校的调查显示,有近23%的学生感到苦恼,14%的学生在积极和消极情绪维度上偏向消极一方。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职学院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及其具体应对策略,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将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根据“素质――压力模型”,个体若有倾向得某种心理疾病的遗传素质,则特别容易受环境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相对应的偏差行为。就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其“压力”主要指其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困扰或问题,而“素质”指大学生自身由遗传获得的,潜在的心理困扰特质[1]。当大学生潜在的心理困扰特质水平偏高,在面临外界压力时,如果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那么个体就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的状况,进而衍生出各种情绪障碍或偏差行为,甚至导致严重心理疾病的产生。

1.1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心理上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不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由于我国中学阶段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不重视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性教育,使得他们在这一时期普遍感到迷茫,出现一些行为或心理上的偏差。还有部分学生可能存在部分先天或后天的机能缺陷,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也可导致身体不适,作息异常,从而限制其学习范围与学习潜力的发挥,影响学习效果与自我价值感。在心理特质方面,“自我中心”、缺乏弹性的人格特质,人际交往技能的缺乏等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个性追求完美,过于苛求,过度在乎周围的一切,别人的看法,不允许自己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容易将失败进行内部归因,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另一类是自我意识消极、学习动机薄弱、容易将失败过度归因于外在因素、自我控制能力低,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等。

1.2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格形成的摇篮” 。青少年的人格基础形成于家庭,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2-3]。事实证明,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谦虚、礼貌、随和、乐观的人格特征;反之,则易使大学生形成粗暴、孤僻、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因此,父母的管教态度、家庭气氛、手足关系等家庭成长经验,深刻影响个体日后的人格独立与心理健康。同时,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4]。

1.3学校因素

高校中乏力的人格教育、呆板的教学方法、强制性学习、竞争的无序化、同学关系紧张等,均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而影响心理健康。多年来,我国的高校以“学科为本”为主题设置课程,极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尽管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工作开展的并不尽任意,主要是因为咨询手段和方法落后,适应不了学生的要求,以致学生一旦有了问题,也不愿意取进行心理咨询。

1.4社会因素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因此经济状况、价值观与社会制度也随时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目前,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变革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在变化中,而大学生又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不稳定时期,出现各种心理困惑在所难免。例如:社会价值观偏差,过度看重文凭、名牌学校、唯升学论,从而窄化人生,不利于个人多元价值观的建立。其次,由于大众传媒的发达与普及,每个人每天接受大量资讯,但内容却充满商业物质取向,女性物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表面肤浅的内容,不但学生容易受到迷惑而分心于学业之外,有时也会造成学生严重的价值观偏差。

2.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虽然目前各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成立了各种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社团。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发展,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2.1从学生个人方面增进心理健康的策略

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最佳方式。大学生具有较高层次的知识水平,良好的认知能力和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单单依靠“说服性教育”可能收效不大,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自我教育。结合“压力调节模式”,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掌握缓解压力的各种方法,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通过阅读一些心理学、哲学的经典名著,并开展符合自身特点和水平的心理素质训练,提升自我强度;积极参加各项心理健康活动,熟悉专业心理资源网络,努力增加社会资源等。

2.2从学校环境方面增进心理健康的策略

2.2.1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大学校园应该是充满温馨关怀、充满活力与希望,能够提供每位学生在此学习与成长的地方;应该是一个重视学生的各种能力协调发展、尊重学生各项意见,安全的、性别平等的友善之地;是一个学生能够快乐学习、自我成长的健康环境。因此,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2.2.2重视学生的生涯规划进程,确认学生的生涯发展目标。

很多学生就读大学专业时,对自己所读专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模糊的,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地开展生涯规划与选课辅导,特别是大一新生的辅导员可以组织利用新生座谈、班会时间、系学生活动时间、学术演讲等机会,由师长、研究生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涯规划过程,提供学生生涯规划的学习对象。当学生的生涯规划设计目标明确清楚时,学生也才能安心于学习,相对的,心理健康的程度也会比较高。

2.2.3 积极宣导校内心理卫生工作,增进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并非只对问题学生或是危机事件中的学生服务,当学生在心中有困惑、生活感到不适应、希望自我探索以及帮助自己不断迈向自我实现等情形时,都可以主动到中心寻求各项免费的专业咨询,它要承担学生的个别咨询、团体咨询、新生筛查、成长团体、自我探索、生涯规划等服务。心理健康社团要承担心理影片欣赏、书籍借阅、心理健康推广活动等工作,二者应相互配合,通过心理健康的三级预防模式来帮助学生增进心理适应能力,及早解决心理困惑。

参考文献:

[1] Kring,A.M.,Davison,G.C, Neale,J.M. & Johnson,S.L.,Abnormal Psychology,(10th ed.),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2009:131~135.

[2] 徐慧,张建新,张梅玲.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心理科学[J].2008,314(4):940~942.

[3] 凌辉,张建人,李俊良.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2013,16(6):652~653.

[4] 胡春红.不同贫困程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方差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10,18(3):333~334.

第6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1.引言

自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在21世纪,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十余年的深入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随后,大量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学法上,已不拘泥于教师对学生的简单讲授,而是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技能运用。因此,教育部在2011年专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在该文件中,要求该课程要“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体验式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

2.体验式教学法

2.1体验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体验式教学即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学习者在情境中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验证,在体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提高技能。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体验式教学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灌输,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和技能的形成。

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但并非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减弱。相反,体验式教学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创造性,这体现在体验式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根据库博1984年建立了体验学习循环模型

2.2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从课程性质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课程目标除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外,还应掌握自我认知、人际沟通、自我心理调节等技能。

因此,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程中,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领悟与理解情境中的丰富内容,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分享体验达成共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理念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教学形式来说,体验式教学一般有游戏体验、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现实体验(社会实践);从教学过程来说,心理健康课堂上体验式教学大致经历这几个流程:(1)体验,根据教师预先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中,全身心去体会情境的中的问题和冲突,形成自我体验。(2)分享,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认真倾听他人的体验,由于每个人的背景、动机不同,对相同情境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就不同。(3)总结,在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揭示问题本质,讨论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形成可行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预防或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4)内化,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摧毁旧的不合理信念,建构新的理性信念,在学习、生活中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在课堂上,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某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其中,“分享”和“内化”环节尤为重要。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学生的体验汇集起来,基本形成了课堂所要传授的知识框架,这会让学生体会到强烈的成就感。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去感悟。一堂心理课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在走出教室后,内心是否有所触动,有所感悟。

3.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堂中应用的优点与不足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教学效果较好。银星严(2010)随机选取了400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平均分成2组,分别使用体验式教学和传统讲授式教学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学”课程教学,随后,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等四个层面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接受体验式教学法的学生在四个层面均优于接受传统讲授法教学组的学生。学生普遍认为,体验式教学形式新颖、充满活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深刻体验,从而使认知发生改变。因此,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心理健康课堂上被广泛应用,采取的形式有团体心理辅导、角色扮演、案例法、小组讨论、学生讲课等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团体心理辅导角色扮演及案例法,据研究者报告,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作者通过阅读前人的报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体验式教学法在实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尚存在以下局限:

3.1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体验式教学主要按照“体验——分享——总结——内化”的流程进行,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其中,“分享”是最重要的环节,尤其在实践课上,分享的时间要占相当大的比重。分享是教师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心理体验。通过分享、交流,学生把从自己的角度所经历到的体验呈现出来,每个学生就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问题的面目。在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由于课堂人数、时间等限制,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分享。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是几个班合成一个大班来授课,人数一般都在100以上。这就使得在实践课上,教师要按照所设计的活动程序去开展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而分享环节则是草草了事,基本上只有几个学生简单陈述自己的感受。从整个课堂过程,给人的印象是气氛活跃,参与度高,而实际上,只是相当于做了个游戏,下课之后,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增加什么。这就使得课堂流于形式。这就使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在“分享”的过程中,有些人的心理冲突就得到了解决。例如,作者在一次以信任为主题的教学中,设计了“盲行”活动,在分享的时候,有一位学生A流着泪说自己被蒙上眼睛后,认为自己的好朋友一定会很快来带领她,但是等了很久,感觉自己身边的“盲人”都被带走了,只剩下自己一个,感到恐惧和失望。后来听到另一位同学B分享自己被蒙上眼的时候也非常恐惧,正在自己焦虑、恐惧的时候,忽然一只大手紧紧地抓住她的手,带领她走出教室,她感到那只手很温暖。听了学生B的分享,学生A忽然感到自己一直在埋怨朋友,却忘了感谢在自己万分焦急时向她伸来援助之手的同学。可见,如果没有充分地分享,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体验就无法进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更谈不上认知重建。

3.2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参差不齐。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构成相对复杂,教师心理学知识的层次不同,教学水平不同,因而对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掌控能力也参差不齐。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作为辅助者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减弱。实际上,与传统教学相较而言,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传统教学是教师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教学程序是基本上是统一的,教师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要在情境中体验,从而形成知识结构。因此,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就尤为关键。如果没有适当的情境设置,就不能让学生产生适宜的体验,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体现了教师能力水平的差异,而能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则与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及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关。因此,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思维及人格魅力提出极大的挑战。

3.3教学效果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标准。

目前,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研究较多,而对其教学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教学效果如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从评价方法来说,大部分研究仅仅根据课堂气氛,学生参与情况等认为教学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银星严则设计实证研究,通过问卷法比较接受传统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法的两组学生在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等四个层面上的差异,但目前这类实证研究还较少。从研究工具来说,主要SCL-90,SDS,SAS等问卷,对体验式教学前后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

4.建议与展望

4.1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班级人数多,分享不充分,体验式教学流于形式的问题,建议进行实践课时,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由几位老师带领。这样,每位老师带的学生就由100多人降到30至40人,从而保证每个人都能分享。

4.2针对体验式教学对教师能力带来的挑战,建议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采用体验式培训法,让受训教师充当学生角色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学生的体验,并学习培训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能力。

4.3未来应多开展体验式教学法有效性的相关研究,形成理论,制定良好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使教师能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不断改进以臻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志红.体验式教学的实践运用.教育与职业.2011(9):140-141.

[2]银星严.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教育与职业.2010(5):153-154.

[3]黄永坚.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广西教育.2011(9):78-79.

[4]卢春宏.户外体验式培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5-67.

[5]李明.论高校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97-100.

第7篇

>> 安徽医学院校毕业班研究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高就业压力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研究生就业调查与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就业压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硕士研究生就业倾向调查与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贫困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公务员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压力下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析 高职学生就业压力下的心理健康塑造机制 技校班主任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与心理适应研究 某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压力现状分析 当代研究生就业心理探究 高职体育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 研究生就业压力以及应对策略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RADLOFFI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2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00-202.

[3]戴伯韬.论研究学校课程的重要性[J].课程.教材・教法,1981,(1).

第8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来源于对幸福的追求,是关注幸福与最佳机能的领域,主要是针对积极的个性特征以及主观体验等开展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对于身患心理和生理疾病的人来说,需要愉快、满意、快乐的积极情绪,积极、乐观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克服心理问题。大学时期作为个人成长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很多大学生都会面临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学业压力、情感困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为此,各大高校应该进一步利用积极心理干预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

一、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虽然积极心理干预对解决和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积极心理干预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调查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干预在大学教育应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大多数高校进行的积极心理干预教育内容较为狭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个性的发展方面、职业选择方面等进行指导,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教学依据,针对的问题大多数是负面的,向学生介绍的也都是问题的消极面,这就导致积极心理干预教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其次,高校积极心理干预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大学心理课堂教学,以少量的专家讲座和心理咨询为辅导教育方式,这就使得高校内部的积极心理干预与学生的日常学科学习分割开来,甚至很多教师认为心理干预只是心理干预教师负责的教学内容,没有将其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积极心理干预教育与整个校园文化资源、家庭教育资源不相关,很难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后,在实际的积极心理干预教育过程中,高校对积极心理干预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因为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关注的是如何减少人们的心理痛苦,忽视了个体本身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而积极心理干预则强调通过唤醒人们自身的积极心理因素来预防各类心理问题,提高人们的幸福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过分关注理论性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使得积极心理干预效果不佳,没有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再者,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关注有问题的学生,将其他学生排除在积极心理干预教学范围之外。

二、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首先,积极心理干预可以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心理潜能,让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比如:高校可以通过心理拓展训练让大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通过人际交流帮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认识自我,改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沟通,形成新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通过积极心理干预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干预教育中,让其发现自己区别于他人的自我调节、自我成长的能力,最终实现自我成长。为此,各大高校还必须将积极心理干预教育与整个学校的工作融合在一起,将积极心理干预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以帮助每个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最后,积极心理干预可以帮助高校大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传统的心理干预教育中,主要关注如何让每个学生解决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且尽量避免各类恶性事件的发生,教育主要局限在解决问题的层面。然而,相比传统心理干预教育的滞后性,积极心理干预则更注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强调大学教育不应只关注学生某一时期的行为表现,而应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去分析他们是否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可以去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是否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造福社会,服务人民。积极心理干预以此为标准去教育学生,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更加积极地应对各种压力,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各种难题,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概率,增强自身的幸福感。

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病态和主观幸福感成为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指标,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人的主观幸福感,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对其进行诸如积极体验、美好回忆等方面的积极心理干预,可以帮助其在面临困境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克服,勇敢地面对现实,而不是自暴自弃。为此,各大高校应该利用积极心理干预有效引导大学生的心理,提高其幸福感。

参考文献:

[1]董耘,李萍,朱孔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5,(11).

[2]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02).

第9篇

1心理亚健康的界定

什么是心理亚健康?2008年以陶芳标为主编制了《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4,5],问卷中指出亚健康状态包括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两部分,其中心理亚健康包括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困难3个维度,共有39个项目,每个项目分6个等级,分别将持续3个月以上赋值为1,持续2个月以上赋值为2,持续1个月以上赋值为3,持续2w以上赋值为4,持续1w以上赋值为5,没有或持续不到1w赋值为6。将症状持续不到1个月的赋值为0,持续达1个月以上的赋值为1,分别计算每一个调查对象的得分,将总分≥1的界定为存在心理病理症状,界定标准为全国青少年学生症状数的P90,将心理病理症状总数≥8界定为心理亚健康状态[6]。刘欢欢[7]也曾对心理亚健康做过研究,将其定义为:"是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的状态"。

2不同层次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状况

近年来,国内有关大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有很多。梅松丽[8]在对长春市1271名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发现,有34.8%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其中感到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紧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8%、14.9%及11.6%,另外敌对症状、焦虑、抑郁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张衡[9]对呼和浩特市29中的学生进行了心理亚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407名学生中,与108名属于心理亚健康状况,占总调查人数的26.5%,主要表现在紧张、心理烦躁、人际关系敏感、学习适应困难等方面。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状况也不容忽视。雷军在山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10]中指出,在被调查的409名高职学生中,大约有76.7%的学生在学习、工作中都感觉到不同程度的劳累,且存在着自我感觉压抑、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较高。李力生[11]等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进行了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为61.8%,其中女生亚健康者的比例为56.%,男生则较高,为67.7%,作者认为可能与男女生处理事情的方式,应对情绪的方法及生活习性不同所致。

3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干预

目前国内对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干预所采用的方法大多为集体(团体)辅导、开设相关心理健康课程、生物反馈疗法、个体心理咨询等等[12]。不同干预方法的使用,所达到的干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肖艳红[13]等对120名存在心理亚健康的在校大学生采用集体心理辅导、生物反馈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发现,3个月后,SCL-90总均分、抑郁、焦虑等均有显著性降低。陈瑜[14]对广州某医科院校168名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进行了为期4w的干预实验,共将其分为音乐组(34人)、健身组(33人)、健康课组(32人)、综合组(32人)、对照组(37人),共五组。实验结果显示,音乐组、健康课组以及综合组的MR总分、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4因子得分,PSQI总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建设组的MR总分,SCL-90总均分、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4研究意义与展望

当今社会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个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未来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社会实践,还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收到了来自诸如学业、就业、感情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大学生成为了当今社会中心理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心理健康不仅是一切个人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性格上活泼好动,情绪波动比较大,易激动好怒,更容易出现诸如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出现学习困难、沟通及情感交流障碍等问题。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研究目的在于减少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对于有心理亚健康行为的青少年能够做出及时地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干预,以求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今后顺利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勇.试议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成因与对策[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2):60.

[2]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2002,176: 23-56.

[3]Mikolaidis G.Indeterminacy of definitions and criteria in mental health:case study of emotional disorders[J].Eval Clin Pract,2013,19(3):531-536.

[4]陶芳标,胡传来,孙业桓,等.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09-314.

[5]邢超,陶芳标,袁长江,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31-1033.

[6]陶芳标,邢超,袁长江,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全国常模研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292-295.

[7]刘欢欢.广东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筛查及生物反馈干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

[8]梅松丽,李晶华,马晓黎,等.长春市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07,02(36):215-216.

[9]张衡.呼和浩特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10]雷军.山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94):18-19.

[11]李力生,井蕊,王泓午.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8(24):990-992.

[12]李爱叶.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研究及对策[J].心理健康教育, 2010,1:48-50.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