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12:13
导语:在建设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加强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精细化管理意识包括以下几方面,即细节意识、服务意识、规则意识、系统意识。
1.1细节意识
细节归根到底是责任心。作为现场的工程管理人员,需要经常到施工工地进行检查和监督,管理人员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每个细节,包括从数据的周全准备至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从各部门和各单位的相互协调配合到各自岗位上的小事处理完善等。
1.2服务意识
由于项目的施工涉及业主、施工、设计、监理及供应商等单位,接口多,协调难度大。为此,业主应树立良好的主人翁服务意识,积极协调施工、设计和监理等单位的关系,以及业主内部各处室的横向协调,并做好配合工作,防止相互推诿,以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
1.3规则意识
工程质量控制,归根结底就是依照设计图纸及规范等标准要求控制好工程质量。为此,业主自身应加强规则意识,完善组织机构和各类监督控制程序,以便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同时,施工及监理单位也应加强规则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技术程序和工作程序,尤其是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进度计划、质量安全专项方案以及监理月报等。
1.4系统意识
安装工程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业主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应强化系统意识。如:将整个项目的安装工程划分为消防、给排水、电气及通风空调等子系统进行控制,分别安排专职的工程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并做好各子系统施工的协同配合工作。
2实行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2.1工程施工前期的精细化管理
(1)计划编制的精细化
工程施工中,计划是龙头,其编制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计划编制的精细化,要求对项目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系统地剖析整个项目的结构构成,包括实施过程和细节,系统规则地分解项目,并要与投资、质量、安全等目标相协调,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和风险预计等,以达到计划分解的合理和可行。如: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根据业主总体计划的需要,采取计划分解的方式,将工程计划分解为日计划、周计划和节点计划,做到日保周,周保节点,以节点保总工期,顺利指导工程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
(2)设计方案的精细化
设计方案的精细化,要求业主在组织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进行图纸会审时,应把握好设计的整体布局、设计风格和特点、设计方案的局部细节处理等,以便尽早发现设计方案中的缺陷,并及时整改,达到设计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3)原材料的进场控制
原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根源所在,其精细化管理在于加强原材料的检验和检测控制,这就要求在原材料进场前和进场后都要进行不问断的抽样和检测。
(4)开工前的先决条件检查
通过对开工前的先决条件进行细化,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业主和监理应重点对施工单位开工前准备的人、机、料、法、环等5要素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使工程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工。
2.2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
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施工中必须做到工程质量零缺陷和现场安全零事故的要求。
(1)工程质量的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是质量管理的目标,精细化管理的质量控制推行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管理。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监理实施全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控制,业主实施不定期的现场巡检、抽查以及现场的总体协调,以便尽早发现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隐患和缺陷,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和整改,达到工程质量的零缺陷管理。
(2)通过在工程质量计划中选取必要的停工待检点(H点)、见证点(W点)和报告点(R点)等质量控制点,对工程的工序进行梳理,明确重点环节和关键工序,并对重点环节和关键工序实施现场监督验证。如:开工前的先决条件检查、管道水压试验、隐蔽工程检查以及质量控制点文件的关闭等关键工序,必须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加强隐蔽工程的监控,实施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要细致检查和全方位旁站,做到“眼快、嘴快、行动快”,及时发现施工中的缺陷,并迅速处理,避免工程隐患的出现。
2.3现场安全的零事故管理
安全管理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生命线,为达到安全的零事故管理,业主应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活动中推行5S的安全管理模式,注重项目现场管理,把提高人的素养放在首位。5S安全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1)整理;在施工区域,由施工单位将工作场所的所有东西进行细分,把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明确、严格地分开,现场不放置任何非必需品,这是保证现场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否则,不仅占用了工作场所的空间和通道,还会影响现场作业和应急事件处理的响应,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2)整顿;经过整理后的工作场所,必须将留下来的必需品进行合理分类和堆放,并加以标识,以达到工作场所整齐明了,减少或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是现场安全生产的要求。如:在施工区域整顿时,施工单位应考虑通道的畅通和合理,大量使用“目视管理”等方法,标识清楚明了。
(3)清扫;在施工活动中,不定期地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扫和加强设备保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满意度,是现场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如:在安装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做到工完场清,消除一切潜在的事故隐患。
(4)清洁;是施工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是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必要手段。在施工活动中,为落实安全责任,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完善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以规范现场的安全管理,业主和监理负责监督检查。
(5)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养成具有高效率和安全意识的习惯。在施工活动中,习惯性违章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人为因素。
2.4工程完工后的精细化管理
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安装工程完工后,业主进行的主要质量控制目标是工艺及电气系统等设备的零故障交付和安装工程交工文件的标准化、规范化。
(1)零故障交付管理
安装工程的工艺及电气系统安装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负责对部分设备及电缆在现场进行单体调试和相关性能的测试,业主及监理负责监督见证。在对系统设备及电缆进行单体调试和性能测试时,对照设计标准和规范,确认测试结果的有效性,检查其完好性和可用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并做好记录,以达到工艺及电气系统的零故障交付。
(2)交工文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安装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负责对交工文件进行分类、收集、整理、立卷与管理工作,监理和业主负责审查、验收。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工程交工文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资料验收的关键。
3结束语
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工程,需要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等现场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要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熟管理,又要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才能创造精品工程,达到工程质量的零缺陷、现场安全的零事故、系统设备的零故障以及交工文件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 精细化管理 探讨
一、前言
当前,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相应工程项目的建设,在此过程中,为了确保电力运行的可靠性,以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确保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就需要完善落实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但是,基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电力企业在落实这一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应管理理念滞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完善管理,而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所呈现出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陈旧。电力企业在落实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管理理念滞后,粗放型管理模式下无法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而这一工程本身工期较长且投资规模大,缺乏对工程项目的细化管理,致使工程延期、工程投资超预算或者工程质量偏低等问题频发。第二,尚未实现对工程建设目标的完善控制。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要想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就需要实现对工程建设目标的有效控制,进而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都按照目标落实,以最终在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竣工。但是,在实际落实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各管理环节脱轨而导致无法实现对总体建设目标的有效控制。第三,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现有管理制度体系下,管理职责划分不清,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无法实现对管理执行行为的有效规范,进而因管理失力而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质量与效益。第四,合同不规范。基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自身的特殊性,相应合同的重要性凸显。但是,由于合同管理的松懈,致使合同的约束力不强,无法确保双方能够按照约定完善的履行自身的义务,后期合同纠纷问题频发,严重影响到了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第五,信息化建设水平低。项目建设施工的各个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各阶段所涉及的管理人员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而基于现有信息系统的不完善,致使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进而致使整个管理工作因缺乏有效的信息基础而无法实现对所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落实质量精细化管理
首先,施工前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在实际落实项目施工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对已建的初期项目进行验收与检查,确保满足建设目标的要求,同时要针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等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在入场施工之前做好相应的施工技术与安全培训工作,为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基础。其次,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针对施工阶段,要求要全方位的落实相应的管理工作,针对施工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完善的监管,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保障工程按照计划进行落实,以避免因工期延误等问题而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再次,工程验收阶段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为了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稳定运行,要求在竣工后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对施工情况进行完善的验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并要将相应的验收资料信息进行完善归档。最后,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落实管理。将WHS这一质量控制方法应用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则能够以严密的控制措施来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并提高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二)落实进度精细化管理
第一,指导工期管理工作的落实。整个指导工期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能否在规定的工期内竣工。因此,对电力工程项目指导工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实现对工程进度的有效控制,以通过施工进度信息的完善反映为实现对工程进度的有效控制奠定基础。第二,进度计划上管理工作的落实。这一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进度计划与相关调整工作展开的,在制定进度计划的过程中,要以投资计划与指导期限为依据,实现进度计划方案的合理化制定,在此基础上,针对施工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需要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以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完工。例如,在夏季雷雨天气下,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工程施工会因此而受到延误,这就需对施工进度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避免因后期赶工期等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为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完善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四、总结
在电力工程项目中,落实精细化管理能够为提高施工质量奠定基础,进而为后期投入使用后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证。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基于现有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的束缚,要想落实精细化管理,就需要结合所存在的问题,围绕工程质量与进度管理来完善落实相应的管理内容,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在合同规定的日期内保质保量地竣工,以从根本上提升工程的综合效益,为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国网安陆市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邓永辉.论电力建设工程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8):106.
工程物资的管理是工程施工企业的重要管理内容,其不仅对施工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铁路项目建设中的工程物资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管理,能够更好的提高工程物资的使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其改变了以往粗放式的物资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分工、精确定位、责任细化等实现对工程物资的精细化管理。本文就铁路项目建设企业如何做好工程物资的精细化管理展开研究,希望为提高物资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铁路项目;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
一、铁路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1.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
铁路建设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物资管理的动态、透明、信息化管理,其可以对项目部物资数量以及类型快速地做出响应。并且通过一系列的电子信息系统实现了物资验收、盘点、发放的自动化与实时化管理,使物资材料的库存达到了最小化,为施工现场物资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2.根据项目实际需求进行采购
工程物资的管理依托于工程项目,并随着项目的竣工而结束,所以,在进行物资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当其发出物资的需求信号时,物设部才开始进行采购,而不是盲目的进行物资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工作,这就需要在物资采购时与项目部进行密切沟通。
3.可实现物资的后台管控
铁路建设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是“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企业物资管理。通过“制定一套文件、建立一套定额、规范一套流程、运用一套软件”,强化上级公司对项目部物资管理的管控力度,实现项目物资管理由前台管控向后台管控的转变,提高项目物资管理的运行质量。
二、铁路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的要点
1.应对精细化管理有正确的认知
工程物资管理不单单是物设部的工作,其涉及到财务部、工程部、计合部、试验室等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各部门员工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物资的精细化管理。由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粗放式的物资管理模式深入人心,短时间内很难进行改变,因此,要想实现工程物资的精细化管理首先需要相关人员改变以往的观念,对精细化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为物资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2.掌握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
对于铁路工程物资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做到“精”,其关键就是切中要点,于管理而言就是要抓住其中的关键环节;其次要做到“细”,对于管理的标准要具体的量化,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及考核。而要想更好的实现管理的“精”与“细”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才能为工程物资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基础支持。
3.将工作流程规范化
对于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而言,其管理的宗旨就是按章办事,而所谓的“章”指的就是工作流程,在进行物资管理时,只有规范了工作流程,使涉及的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管理工作有效衔接,才能确保物资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
4.加强物资管理的后台管控
加强物资管理的后台管控工作是实现铁路项目工程物资管理的重要措施。虽然公司的管理制度已经十分完善,但是在执行时难免会出现偏离实际的现象,这就要求各子(分)公司的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物资管理的后台管控,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进行纠正,促使建设项目的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朝着健康、稳定、高效的目标前进。
三、加强铁路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加强对铁路基建物资采购的精细化管理
要想做到有效控制物资采购成本,必须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对每件物资的采购成本进行严加控制,并落实全程管控,通过对比选取具有高性价比的物资予以采购,从而有效控制采购成本。而且还可以通过电子采购与信誉好且具有一定口碑的商家进行合作,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又保证了物资的质量。此外,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应当严禁吃拿回扣,应当对采购过程进行公开。
2.制定精细化的物资供应管理制度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制定出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为此需要做到如下两点:首先,应当深入施工现场,切实了解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物资的需求情况与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从而制定出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其次,精细化管理得以有效落实的基础便是全面的预算管理,因此企业应当做好全面预算管理。
3.对物资管理方式进行改进与优化
为全面提升管理成效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应当针对过去落后的管理模式予以改进与优化。比如,对于物资仓库管理,便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化与专业化的科学管理。在物资入库出库时应当做好登记入册及现场清点工作,保证物资的登记与实际情况不出现偏差。而且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所存储物资的特点,对其按照存储要求进行分类存放,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存储管理。此外,在进行物资管理过程中应当经常进行自我剖析,找出目前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还应当引进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对物资供应商信息进行分享公开,并对物资采购全程进行实时监督,通过动态的对比与分析物资消耗情况,对物资采购计划进行制定与优化。在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同时规范现场的消耗,从而有效提升物资精细化管理水平。
4.对物资验收进行精细化把控
在工程物资进场前,物资部工作人员应同质检人员、工程监理、业主代表共同对其进行检验,另外对于进场物资还要进行抽检以及试验室检验等更深层次的检查,对于特殊的物资材料还要送到比较权威的第三方试验检测部门进行检验。如若检验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物资材料,试验检测人员应当及时上报给采购人员,由采购人员及时同供应商进行沟通,根据合同条款内容对不合格物资进行处理,严禁在施工中使用,并应当做好对其的验收记录。
四、结语
物资管理作为铁路项目建设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对工程的施工成本、质量以及进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想实现铁路施工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加强对其的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物资管理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深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并对其进行创新,把物资的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为企业的长足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贾红英.浅谈精细化管理在物资集中采购中的应用[J].企业文化,2016,(7):145.
管道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既要协调好外部关系,又要处理好内部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共同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协调难度极大。外部关系方面,管道工程从项目提出到项目核准,从施工建设到竣工通气,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上至省、市、县政府及发改委、项目办、土地、环保、规划、林业、水利、交通、地震、文物、安全等部门,下至线路经过的乡、镇、村及被占地的村民,可以说层级众多,情况复杂。无论是取得行政许可文件,还是处理工程建设当中的问题,一旦缺乏政府部门的支持,项目建设将寸步难行。因此,协调处理好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关系,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内部关系方面,项目公司需要处理好与股东会、董事会的关系,求得支持与配合;项目团队内部需要配备素质高、力量强的各专业人员,大家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同时要领导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物质供应商等与工程相关的各有关单位之间相互配合,有序组织,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因此,处理好内部关系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基础。
明确管道工程建设的重点
(一)确定一个目标
确定一个目标就是按照限定时间,高质量地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任务。
(二)抓住两个重点
抓住两个重点就是抓好气源供应和市场开发。管道工程必须有气源保证和销售市场,这是其获得政府部门批准立项的前提条件,也是项目稳定运行的基础。气源能否按时供应,气源数量、质量和价格能否满足要求,市场用户是否提前落实,用量是否稳定,定价是否合理,并在技术上按时实现与上游供气商和下游用户的成功对接,是在管道建设过程中必须同步考虑的问题。
(三)搞好三大控制
搞好三大控制就是要抓好进度、质量、投资三项控制。进度、质量、投资是考核工程建设优劣的三项重要指标。进度受客观和主观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工程进行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质量是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在设计、物资采购、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控制投资主要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在各个环节有效地控制成本,降低费用。
(四)抓好四个环节
1.抓好施工设计。抓好施工设计是管道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和蓝图,按照有关规定,管道工程要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必须按照各种设计规范要求,合理设计,确保准确无误。2.抓好招标投标。要程序公正,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通过招标工作,选择质量上乘、价格低廉的物资,配备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的监理和施工队伍。3.抓好施工组织。关键是组织好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质量和进度。4.抓好竣工验收。在各项工作完成以后,集中力量进行竣工验收,确保一次通过。
(五)做到两项保证
做到两项保证就是确保资金和组织协调保证。资金是工程的血液。一方面,要按要求落实项目资本金;另一方面,要落实好融资贷款。管道工程一般贷款数额大,所以审批周期长,手续繁多,必须提前筹划,确保在项目施工之前建设资金到位。组织协调保证就是要协调处理好内部和外部两个关系。内部关系协调主要是处理好董事会、项目团队、各参建单位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到内部和谐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外部关系协调关键是要紧紧依靠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来开展工作,经常沟通、密切联系,求得支持和配合,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加强管道工程建设管理的途径
(一)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计划是行动的先导。要遵循管道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对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仅要制定年度计划、季度计划,还要制定月度计划、周计划。计划制定要采取先下后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并与各方充分沟通,力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人人头上有指标。根据计划执行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保证目标的实现。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纵观管道工程的各个方面,虽然内容繁杂,环节众多,但是也有主次之分,先后之别。要抓好主要矛盾,以便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抓关键环节和控制性工程,以促进其他附属性工程的解决。
(三)科学管理,精心组织
管道工程一般线路较长,分项工程和参建单位众多,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企业必须自觉按照工程建设的特点和项目管理的规范要求开展工作,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充分发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等各项管理职能,确保制度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监控到位、奖惩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精细化建设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迫切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与之相适应。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服务质量,优化水利设施的职能,应进一步研究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得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得以提升。
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概念与内涵
1.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概念阐释以及可行性分析
为了构建质量过硬、服务一流、科学先进的水利工程服务体系,需要对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和改革,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更是需要进行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含义较为广阔,不仅包括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和数据化,更是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构建人性化的服务平台。不仅需要实现监控软件的现代化、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同时要加强内部体制的整改和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必将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是一个动态的体制改革过程,主要包括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管理人才这几个主要方面。
构成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体制的这五大要素,彼此之间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人才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高素质人才的使用是现代化管理体制的核心,水利工程的运行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的管理和操控。进一步细分现代化管理体制,在提高水利设施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合理分配任务。显而易见,经过改革和优化的现代化管理体制与传统体制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并具备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1.2 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概念与内涵的分析
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服务运营过程和产品的调配。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从而实现操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数据化,确保操作员工的技术水平达标,实现掌控平台的信息化管理。具体的讲,“精”是指把握水利工程的关键环节,突出重点;“细”是指加强水利工程流程的治理和监督工作,并进一步细化流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打破传统模式,实现水利工程精细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有效结合,从而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
2 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主要内容
2.1 管理体制方面的建设
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将工作重心放在运行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上。进一步深入和贯彻改革的广度和力度。注重人才的作用,在人才分配、人才引进、人事奖励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好人才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上,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检测体制和维修体制,优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使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2.2 管理设施方面的改革
2.2.1 检测监控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
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健全的监督系统是其重要的前提和保障,对于水利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将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监督管理体制的可靠运行,有助于及时发现对于水利工程造成威胁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应完善视频监视系统,提高水利工程监控水平,有效掌握和控制大坝和闸门的运行情况,以及河流的水势情况。其次,将监控点均匀分散地布置,是监督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对于一些特定的区域,应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监控,利用语音、视频、图像,实现对于监控点的实时、有效、全面监控,尽量缩小监控点布置的密度。同时,还应合理利用监控系统和检测系统,使之有机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实现检测体系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结合。对于工程中出现的沉陷变形、渗水,以及工程本身的裂缝监督,都要进行及时的检测,对于发现的险情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和排除险情。
2.2.2 维修养护体系的完善
水利工程与河水长期接触,日复一日,在水的作用下,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破坏。因此,在水利工程的使用阶段,加强工程的养护和维修十分重要,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安全,同时还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对于水利工程的日常清理和维修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典型提防地段的维护作为维修和养护工作的重点,这类地段极容易出现问题,应指派专门的人员和部门负责维护工作,从而使水利工程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3 实现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基本途径探究
3.1 提高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然而在资金的利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水利工程的服务水平也很难获得提升。同时,对于水利工程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视程度不足,现有的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改革,从而促进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
3.2 加快推进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人才管理是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实施者――管理人员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在吸收、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对他们的后期培训,强化他们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管理人员对自身岗位的适应能力,此外,还要定期举行相关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其思想的引导,让其深入了解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地在日常工作中严格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3.3 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水利工程的改革力度和深度要不断得到拓展,完善其基础的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主动地创新管理体制,对于运营中的机器设备要加以有效的检测和维修,优化水利工程性能,降低维修成本。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久远的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已经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势必会对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希望文章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探索和相关研究,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水利工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服务质量,更好地造福百姓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侯昊华,倪大银,马云霞.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1(6):60-63.
[2]沈岩,张馨方.精细化管理于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上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140.
[3]蒋琳.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和现代化建设[J].河南科技,2013(15):230.
[4]张道均.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6):189-190.
关键词:水利工程 管理现代化 精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历史过程,其建设标志着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其次,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是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就没有水利现代化。
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涵义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水利现代化建设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必须构建先进、一流、科学的管理体系,在软硬件设施、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上均要体现现代化。通过坚持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运用先进的管理设施和调度监控技术,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使的水利工程处于动态、全方位管理的状态。
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必须做到细分对象、细分职能、细化具体工作、细化制度落实。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下,要重视每一项工作,确保每一细节精益求精,重视细节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效益管理,力求达到最佳状态。同时,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要遵循“精、准、细、严”的基本原则,使管理工作、管理流程、管理制度、流程控制等均要体现程式化,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效益。
二、目标和思路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目标
在进行工程基础方面的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要责任到人,认真检查。收集过程中可以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内容,从而建立一个标准的数学模拟系统,用以实现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可以研究和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管理手段,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技术,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计算机运营网络系统,对水情进行实时状况收集。还可以通过动态的远程监控,利用一些公共通信传输线路,根据所采集的数据和信息实时分析,从而对水利工程的安全现状进行一个大致的评估,这样便能对工程的动态进行更好的把控,并方便、快速、科学的制定工程维护策略,为水利工程调度打基础。
2、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建设思路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思路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民生水利的一个工作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并形成循环机制。要充分利用搜集的水利工程各方面的信息,建立精细化的管理机制,实行现代化信息管理,从而不断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体系。
三、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途径
1、树立现代化水利管理观念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要从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入手,摒弃“重建轻管”的思想,树立先进的水利管理观念。首先,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水利工程管理者应全面兼顾水利工程管理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促进各效益协调发展。在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强化对水资源的保护,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树立公共安全意识,使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均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防洪、供水工作。再次,树立公平公正意识,使水利工程招投标、稽查检查、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均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市场规范化运行。
2、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管理必须运用科学、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确保水利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有序运行,做到管理细致化、规范化、制度化。首先,实行流程化管理。在梳理归纳水利工程管理业务工作的基础上,实行水情水环境管理、调度管理、设施设备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细化管理流程。各个管理部门、各个岗位都要制定工作标准,减少管理漏洞。其次,落实岗位责任制。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遵循因事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明确岗位职责,形成合理分工、共同协作、相互监督的工作局面。水利工程管理应实施岗位聘用制,竞争上岗,从而调动起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科学划分薪酬等级,构建完善的薪酬体系,使薪酬体系与工作绩效挂钩,从而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潜力。再次,落实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建立由工程管理、部门绩效和岗位绩效构成的三级考核管理机制,从日常管理、重点项目管理以及综合性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各科室、各岗位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职工职位升降、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并根据考核结果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
3、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
(1)实现管理信息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加快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水利工程管理应建设信息系统,实现生产控制自动化、工程管理现代化、调度决策智能化、输水过程可视化以及日常办公网络化。通过运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时采集设备机组的运行状态,并作出最佳的调度方案。
(2)实现监控自动化。水利工程监控自动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设视频监视系统,对水位、闸门、大坝等进行实时监视,为统一调度水资源、做好防洪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建设远程监控系统,利用工程监控系统对各监控点的图像、数据、音频等资料进行处理,并运用远程视频功能实时了解水利工程运行情况,实现对工程操作的远程控制;三是建设监测系统,运用定点监测与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将监测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尤其要强化对工程裂缝、沉陷、渗水、变形等情况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四是建设维修养护巡检系统,使该系统具备考勤、位置查询、信息查询、问题上报、问题协调控制等功能,从而提高维修养护工作效率,使其向现代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4、建设高素质水利工程管理队伍
建设高素质水利工程管理队伍,是加快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首先,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运用制度刚性化与管理柔性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让职工认识到自己担负的重任,强化职工的责任感。其次,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鼓励职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从而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积极参加水利现代化建设。同时,为了满足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还应当让管理队伍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培养既懂信息系统管理、又熟悉水利工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水利工程消除水害和利用水资源的作用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因此,研究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和精细化建设是促进现代水利发展、保证水利工程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侯昊华,倪大银,马云霞.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探讨[J]. 水利发展研究. 2011(06) :86―58
[2] 高玉琴,方国华,韩春晖,王弘.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内涵、目标及内容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46―75
一、坚持把融入现代元素作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根本保证
关于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营房的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现代营房是今后营房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长期任务[1]。检查工程建设是否实现精细化管理,主要看建设现代营房四项标志性成果是否实现:一是营房设施实现升级换代。各类营房设施均衡发展、整体提高、全面配套,生态营区建设加速推进,数字营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支队级以下机动部(分)队实现规模化部署,营房综合保障水平与建设现代化武警相匹配。二是资源配置实现科学合理。通过聚散为整、空间置换,合理整合房地产资源,切实发挥最大效益。统筹使用经费,优化投向投量,始终坚持“三服务”、“三倾斜”的原则,确保最佳投资效益。三是标准制度实现配套完善。进一步健全完善营房设施配套、营具配备、资源消耗、生态建设等管理标准制度体系,推动水电暖供应经费、管理经费、消耗经费标准一体化改革,加速实现基建营房工作由行政主导型向法规主导型转变。四是现代科技实现普及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广泛应用,资源节约设施设备全面普及,治污减排技术普遍推广,再生能源得到合理利用,驻国家重点区域城市部队清洁能源使用率大幅提升,与现代后勤相融合的基建营房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建成。
二、坚持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本质要求
工程质量管理是基建工作的永恒主线,是打造现代营房的重点环节,必须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加强和提高[2]。对此,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单体设计求“精”。坚持以创新的思维、先进的理念搞好单体设计。在设计目标上,牢固树立“创一流、上档次、建精品”的建设理念,努力实现“符合任务要求、方便官兵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美观实用超前”的目标。在设计方案上,好中选优,集思广益,倾听专家、职能处室和官兵意见,满足部队日益发展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需求。在设计风格上,力求体现军营特色、反映时代特征、结合地域特点、融入地方人文,找到最佳结合点。通过精细设计,提升营房品质,提高部队在驻地的形象,增强官兵军人荣誉感和履职使命感。二是施工管理求“严”。施工管理事无巨细,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首先,质量监控健全“四个体系”,即:建设、监理、施工、地方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逐级签订责任书。其次,工程开工做到“四个到位”,即: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做到熟悉图纸深度到位;制定周密的工艺措施,做到技术保证到位;论证详实的施工方案,做到安全保障措施到位;严格工序计划,做到质量控制布局到位。第三,建设流程把好“四个关口”,即:把好招标投标关,优中选优建设队伍;把好材料质检关,确保材料质优货实;把好质量监督关,确保不留任何隐患;把好竣工验收关,达不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决不交付使用。三是设施配套求“细”。在营房设施配套建设上,不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还在“细”字上做文章、求深入。比如,战士夏季午休被子不拆怎么放?个人隐私、零碎物品放在哪?总队可拿出专门经费,研制配发极富人性化的多功能放物柜和单人床等一系列营具。又如,如何实现库室配置科学?以三层楼营房为例,可将器材室设置在一楼靠近集合处,兵器室设置于二楼靠近楼梯口处,储藏室一般设置在三楼等,更加利于管理、训练和战备。
三、坚持把有效防范风险作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保底工程。
牢固树立法规观念,按程序组织建设,是工程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要从加强“三治”入手,加大管理力度,改进管理办法,堵塞管理漏洞[3]。一是计划立项治“偏”。凡是由部队具体建设的工程项目,无论经费来自何种渠道,都必须纳入工程建设计划,实行项目库管理,按审批权限报批;在报批立项之前,单位要对拟建工程的建设地点、规模、资金、方案等进行可行性研究,报主要领导批准后,以单位党委名义上报;立项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截留、拐弯。对不按规定先建后报、边建边报、未批擅建的建设项目,一经发现,不但给予停拨经费、停工整顿等处理,还要追究决策人的领导责任、行政责任,这样可以较好解决工程计划管理各行其是等倾向性问题。二是方案设计治“超”。为从源头上控制建设经费超支,在建设方案设计上,要严格限额设计,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将限额设计写进设计合同;必须按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必须将初步设计报总队审核批准;必须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否则,一律不准开工建设。三是工程招标治“暗”。要把工程招标列入敏感问题,作为促进风气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招标范围上,1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必须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公开招标;在招标方式上,逐步将工程建设项目推向社会,委托地方招标机构,采用国际通用的工程量清单招标;在招标监督上,做到公开招标工作程序、公开招标信息、公开考察施工队伍、公开定标、公布评标结果,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报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参考文献:
[1]申海龙.军队现代营房建设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探索・理念,2011(10)70-71
[2]陈景才.军队现代营房建设规划控制要点[J]探索・设计,2011(11)71
【关键词】强化;建筑工程; 施工;精细化;施工管理
1.前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相关行业市场壁垒的全面解除,全球化竞争的热潮无疑给我国国内很多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精细化”管理也作为一种理念在我国被众多的行业、众多的企业追求与实践。毫无疑问,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的建筑施工行业,如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已经不能单纯的仅仅考虑依靠规模支撑发展的问题。走“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道路将是众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在如今这个“以质量求生存,以速度求发展”的竞争社会中,只有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加强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提高行业的竞争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2.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令人担忧。由于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中都有施工主体参与,导致很多矛盾和问题的发生,施工过程管理不严,问题不断出现,各个环节相互影响也形成了恶性循环,参与人员过多,主要负责人不明,出现问题却找不到负责人,大家不能明确定位,明白自己的职责,施工管理形同虚设,管理局面一片混乱,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3.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目标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安全、环保、和谐、耐久、节约的建设新理念,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基础上,建立以合同为依据,涵盖项目管理、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体系。通过细化管理目标、标准、任务、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打造精品工程。
4 .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措施
4.1 组织机构的设立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由质检、技术、计划、物资、设备、试验、测量等部门及施工队等单位的主管领导组成,项目经理部下设质量监察部具体实施该项工作,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各施工队成立以队长为小组长,现场工程师为副小组长,统计核算员及工班长为成员的质量管理小组,控制各队工序施工质量。
4.2 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4.2.1 建章立制,规范约束。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各部门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办法》、《工程变更实施办法》、《工程计量、支付实施办法》、《试验质量保证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使制度管理不缺位,执行制度不漏位,用各项制度推动规范化管理,减少工作随意性。
4.2.2 严格执行程序,不违反或者擅自简化程序,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严把材料关、配比关、工序关、工艺关。严格工程缺陷责任期管理,系统地解决附属工程的完整性、排水防护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养护维修的可行性、防洪减灾的有效性、竣工资料的完整性等问题。
4.2.3 抓好进度控制。细化目标责任,坚持实行计划管理,层层下达施工组织计划,把计划分解到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要将合同约定的工期分解到年、月、旬。
4.2.4 抓好投资控制。加强合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严格履行财务制度,建立资金使用审签制度,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加强计量支付管理,建立计量台账,及时掌握计量的进度。
4.2.5 抓好质量控制。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关口入手,层层分解质量责任,签订质量责任书。完善质保体系,严抓质量监管,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施工技术管理规范、专项施工流程和专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照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实行分项、分部开工报告制度,质量评定制度和交验制度。在保证总体工程经济合理的同时,要重视局部、细节的技术处理。保证科学合理的建设工期,坚持速度服从质量,避免由于工期不合理或压缩工期造成工程质量低劣。
4.2.6 依靠科技,提高技术水平。积极推广比较成熟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引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增加科技含量,深入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解决工程难题,不断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推行建设项目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在工程管理、财务管理、资料管理等方面普及计算机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实现创新。
4.3 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4.3.1 加强质量教育。加强对职工进行有关质量法规的教育,增强全员的质量责任意识。
4.3.2 加强技术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有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 “四新”成果的技术培训和推广。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成立提高工程质量的QC小组。
4.3.3 工程材料控制。水泥、钢材等其他外购材料必须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使用。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料。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出现场。
4.3.4 质量自检制度。质量监察部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每季度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召开一次工程质量总结分析会。施工队每天进行中间检查及竣工质量检查并评出质量等级。班组坚持“三检制”,自检合格后,专职质检员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然后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4.3.5 制定质量奖罚规定。工程质量评为90分以上给予奖励;工程质量评为80分以下时给予处罚,奖罚直接到施工队、班、组和个人。
4.3.6 质量责任终身制。从项目部到工程施工队实行领导责任终身制。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终身责任,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从严格技术把关入手,抓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4.3.7 工程施工旁站制度。关键工序实行施工负责人、专业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旁站制度,在工程中,对施工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实行旁站。
4.4 保证质量的控制措施
4.4.1 工程工艺控制。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时申报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4.4.2 施工操作控制。施工操作者必须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4.4.3 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生产指定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
5.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和优势
5.1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密切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关系,为构建和谐项目施工创造条件。施工现场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效益真正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并作为奖金分配的唯一参考标准,通过实施精细化施工管理,使管理者与操作者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化解了矛盾,理顺了关系,稳定了施工人员的情绪,调动了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班组是施工现场最小的组织单位和细胞,每个班组都按标准做好,安全和效益就有保证,项目质量安全就有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就有保证,为构建标化班组、标化项目、标化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2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通过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量化分解,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实现从项目、班组到个人都权责清晰、责任明确。实施精细化管理施工,强化了施工人员的标准化作业,提高了施工人员岗位精细化意识,明确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确保了安全施工;明确了管理者管理的重点在于过程的控制,在于人本管理,强化了管理者的走动巡查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规范了管理者的责任标准和行为养成。
5.3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促进文化管理形成。通过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培养了施工人员精细化作业的习惯,标准明确,责任明确到位,施工人员按标准主动去做,变成了自觉行为。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服从意识和执行力,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逐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企业管理由单一制度管理正在向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并重转变。通过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方式不断发生改变,相信不远的将来文化管理必将会一步步走向现实。
6.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需要做好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建设企业进行大力改革、建立及安全长效运行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等措施,从而保证建设企业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今儿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鲁怀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之我见[J].水利水电施工,2009.05
【关键字】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成本精细化管理
1、引言
国内外关于房地产开建设目的成本管理研究主要强调的是全过程管理中的某一个阶段的管理,比如前期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建设阶段等。其理论分布于各类期刊杂志,理论联系不够,缺乏系统性、精细化的管理,本文则从建设项目各阶段去研究精细化控制。
2、项目建设各阶段成本精细化控制
所谓项目的成本精细化研究,就是要对项目全过程,从项目的建议书到项目的竣工结算各个阶段的成本目标做到严格控制,确保做到精细化管理。下面我们就依次对各个阶段的精细化管理进行论证。
2.1项目前期阶段成本精细化管理
2.1.1项目前期决策阶段
项目前期决策阶段是一个工程项目的起点,正确的前期决策不仅是影响施工企业取得项目的结果,更是会影响后期工作的正常开展。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项目选址,布局规划设计,开发策划及推广,土地使用,市场研究,规划研究。
2.1.2项目征地和拆迁补偿阶段
房地产要开发建设项目,就要有相应的建设用地。这里主要讲的是房地产项目建设用地的选址。现在房地产项目建设用地一般都是靠当地土地部门挂牌出让或拍卖出让的土地,这就要求房地产公司在进行买地时要考虑地块的用途,分析该地块的升值空间。
2.2设计阶段的成本精细化管理
设计阶段开展成本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高设计标准、增强设计意识。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和标准设计,来源于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循的科学依据。
(2)实行限额设计,树立成本动态管理的观念。限额设计就是按标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标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即将上阶段审定的投资额作为下一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总体目标。从而把技术经济统一起来,改变目前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成本要素,由“画了算”变为“算着画”。
(3)注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价值工程分析,并总结成的可操作和实用的数据[2]。设计阶段的成本不完全是省出来的,而是与客户感知、产品精细定位、精细决策确定出来的。换句话说,在设计阶段成本管理是创造价值的过程,而并非简单的省钱过程。但在这价值创造过程中,需要长期进行价值工程分析(V = F /C) 并最终总结一套可实际操作的数据出来。
2.3 招投标阶段成本精细化管理
在整个招投标过程总成本管理的精细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确定工程招投标底价格。对于有标底的招标,其招标价格通常都会有一个有效价格浮动范围,这个范围的确定,一般是在开标之前,测算出各项工作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系数,然后加总,得到一个总的有效招标浮动系数,然后进行一定的修正,得出有效的招标价格范围;对于没有标底的招标价格确定,
(2)有效控制招标价格。第一,建立合理的管理管理条例。往往从设计就要开始介入,通过确保严格、精确、细致的设计,做出相对精确的成本估算,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数量。第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投标单位了解充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各个投标单位的诚信、技术、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解,再结合投标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最适合的施工单位。
(3)招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我们在进行招标工作的工程中,一定要对各个环节所涉及的主要材料的市场价格有一个清醒的了解,并且尽量选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掌握和理性比较投标单位的投标价格是否合理]。在进行评标的过程中,一定要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方案论证工作,最后还要做到单价与工作内容、施工方案、技术工艺的综合评审,从而择优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
2.3 施工阶段
2.3.1施工阶段成本精细化管理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是项目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为做好此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合理的项目成本计划。项目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进行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优化和实现项目目标成本、总目标及其分项目标,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利的保障。
(2)现场建立良好造价管理系统。施在工现场的成本控制实施过程中,现场造价工程师必须与施工技术人员、材料机械人员密切结合,互相了解,以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节约成本为目的。
(3)加强索赔意识、熟悉索赔程序。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气候条件的变化, 施工进度的变化, 以及合同条款、规范、标准文件和施工图纸的变更、差异、延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承包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索赔。造价工程师首先要结合签订的合同,在对合同基本条款、涵盖内容有较深入的了解的前提下,切实维护合同赋予甲方的权益,尽量减少施工方的索赔,有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实习反索赔。
2.4竣工验收阶段成本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通常出现的成本方面的问题有:冒算多算、高价套定额单价、高套取费标准等。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所编制工程结算书不真实,另外建设单位大多数对施工单位的结算审查不完善。为避免这种情况,具体精细化管理过程控制要点如下:
(1)严格控制竣工结算编制的主要依据。建设工程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所承包的工程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所规定的施工内容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后,向发包单位办理工程竣工后工程价款结算的文件[3]。竣工结算编制的主要依据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设计施工图及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书、现场签证记录、甲、乙方供料手续或有关规定、采用有关的工程定额及与工期相应的市场材料价格以及有关预结算文件等、开、竣工报告书、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现行工程造价计价依据。
(2)工程结算的实施及内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工程结算,作为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的依据。对内部分包的施工结算,对过程中所以产生的费用进行认真审核,重新核定新的单位工程造价。在建设单位的竣工结算及内部分包单位的施工结算完成审查定案后,应及时收回工程款以便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加快资金周转。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还要认真总结,进行细致的成本分析。必要时还要采取一些成本预测模拟[21],以便更精细化的对下一个工建设项目的成本进行预测与管理。
3、结论
本文主要是围绕房地产建设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控的问题来展开的。成本精细化管理不仅涉及房地产成本方面的管理知识还讲到成本管理的操作方法,具体展开了对建设前期、设计、施工、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管理分析,并针对每一个建设过程提出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总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强调在过程中进行主动管理、并针对管理效果积极分析、总结、反馈,如若出现较大偏差要及时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细化。
参考文献:
[1]胡震.浅谈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管理[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3):27.
[2]邓敏虹. 如何做好工程造价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4):47-48.
[3]王莹. 试论工程招标阶段的成本控制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1:74.
[4]封加明.施工定额的动态管理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成本管理[J].中外建筑2010,(6): 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