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12:16
导语: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行业机会分析 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创新分析 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目标分析 “互联网+”下九华山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视角下粤菜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下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义乌电子商务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O2O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移动互联网之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 安龙县“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 农村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简政放权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02-03.
参考文献:
[1]刘盟.互联网+背景下义乌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青春岁月,2015,(22):17.
[2]朱佩珍.义乌外贸综合服务新型业态培育机制研究[J].中国经贸,2015,(24):31.
[3]张岸嫔.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背景下义乌外贸企业转型外贸电商创新发展新思路[J].中国市场,2014,(14):12.
[4]金文进.义乌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与分析[J].电子商务,2012,(10):21.
[5]吕丹丹.基于贸易结构的义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33.
[6]义乌统计局.2014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义乌网,2016(4):7.
[7]义乌统计局.2015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义乌网,2016(4):7.
[8]中国证券网.义乌:“互联网+”浪潮下借力电商转型样本[EB/OL].http:///20150522/n413641700.shtml.2015-05-22.
[9]中国义乌网.2015年义乌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EB/OL].http:///system/2016/01/25/010046893.shtml.2016-01-25.
[10]浙江日报.浙江外贸,把脉2015.新华网.[EB/OL].http:///local/2015-02/03/c_127450236.htm2015-02-03.
[11]浙江省外贸转型升级试点示范申报材料.义乌市人民政府,2016(5):2.
[12]王辉.浅析电子商务对义乌外贸企业的影响和对策.时代经贸,2012,(6):1.
[13]朱作明.义乌商人这十年,生意越来越难做[N].第一财经日报,2015-07-20.
[14]罗应机.我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查与分析[J].商情,2011,(44):82.
[15]严厚雁.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0):35.
[16]左力.如何应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J].现代经济信息,2011,(2):99.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 标准化 质量追溯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指在农产品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供求、价格等信息的与收集,并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使农产品的交易与货币支付迅速、安全得以实现。
一、永川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永川区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建成了黄瓜山、圣水湖、八角寺三个规划总面积达25万亩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23个镇街的特色效益示范园或基地。有“永川秀芽”、“黄瓜山梨”、“五间富硒西瓜”、“朱沱龙眼”、“永川豆豉”、“永川松花皮蛋”等一批独具永川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但其中90%以上的农产品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成渝两地,以传统销售渠道为主,网络销售的比重很低,年产值都不是特别高。有些厂家或种植大户也在尝试用一些新的销售手段,比如在京东或淘宝上开设网店、微店,但都处在尝试摸索阶段,起步困难比较多,基本上呈碎片化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相关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目前我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还不是特别完善,覆盖率远远没有达到100%,且网速较慢,价格相对来说比较昂贵,3G、4G手机网络达不到全覆盖,公共上网资源匮乏。一些偏远镇街农民意识仍比较落后,更喜欢用传统模式来完成生产生活的各种交易。其次农村电子商务的专业性人才少。
(2)物流网络未能打通最后“一公里”,农产品即时即地运输未能实现。截至2015年永川区从事物流相关的企业有243个,个体工商户有147户,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物流配送都没有把配送网络延伸到农村,连接工业品进村和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仍然没打通,农产品即时即地运输未能实现。个别农户和物流公司签订合同,由于未能形成抱团发展优势,合作价格偏高,造成物流成本较高,从而影响整个产品的竞争优势。
(3)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凸显。一是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是执行各种标准和操作规程,而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实现标准化生产难度大。二是对农产品标准执行的监测能力和手段不足。农产品监督检测在提供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和保证标准实施方面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投入不足,制约农产品标准化的实施。
(4)农产品电子商务中产品的质量监管和责任追溯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国计民生,一旦出现问题危害很大。所以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包括从投入要素的生产、供给、使用、加工、流通,直到销售等各个流程环节都必须采用可靠的现代化手段管理,使政府监管部门能够即时监督、全面掌控,将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种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
(5)伴随着海外农产品的涌入,竞争加剧。伴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大批海外原产地农产品的进入对本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也是一个巨大冲击和挑战。
二、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加大支持引导力度,整合优质资源,形成抱团发展优势
1、打造电商孵化平台
利用永川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打造重庆市电子商务示范区的契机,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龙头电子商务企业,建立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引导和鼓励建成产品展示、影像文案处理等相关配套功能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并且将农村电商人才培育纳入该产业园。
2、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设立专门针对农(副)产品企业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组织,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原则,以参股、融资担保等方式跟进投资,实行区政府、镇街二级扶持引导,从而通过政策影响力使其他社会资金追加对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投资。
3、统一打造对外营销网站或者开发综合APP软件
借力其他知名电商企业,整合永川现有资源,统一打造对外营销网站,建议政府利用自己特殊影响力和公信力,为本地区农副产品在标识、品牌、营销等方面代言、背书和推广。
(二)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点,培养电商专业人才
1、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网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将宽带主干线设置入村入院落,组织开展电脑、手机上网知识技能培训,使电脑与手机等移动商务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必需的硬件条件。
2、加快建设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点
借助各知名电商在区县建立服务中心,在乡镇、村建立电商服务点的契机,充分利用目前各村村级服务中心的现有资源,加速农村电商服务点建设。扩大村级电商服务点服务范围,实现农产品收购、销售,信息收集、,代购,缴费,代收、发快递等服务功能一体化,扩大村级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让广大农民体会到电子商务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3、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
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范围,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二是引导高校和企业的电商专业人才进入有基础和意愿的镇街进行一对一帮扶,成功塑造发展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农村电商发展。
(三)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打通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1、打造电商快递产业园,建立分拨中心,增强永川辐射力
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需求,集中建设集“仓储、电子商务、邮政快递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商快递产业园,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入驻,建立邮件、快件处理中心。推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力的快递企业在永川建立二级分拨中心,提升永川城际和同城产品配送能力。
2、组建物流快递协会,划片提供服务,延伸物流到镇进村
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区内物流快递企业组建物流快递协会,分片负责一定区域的物流快递。区政府配套相关政策,支持有实力的快递企业将触角延伸到镇街的电商服务点,负责收集、配送各村商品,按照所收件、配送件数量和距离远近给予补助,降低农户的物流成本,提升永川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对策;江苏盐城
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300-02
江苏省于2005 年启动了“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规划(2005―2007 年)”项目,省财政对苏北地区按60%的比例予以补助,设置了地方特色农业网站建设促进措施,大力推动苏北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近年来,盐城市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农村,运用互联网的手段致富农民,积极培植“一村一品一店”,农村电子商务正呈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
1 盐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 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已组织实施农产品电子商务“百网千店”工程,建成“乡旮旯网”“几百粒”“中国新街苗木网”“农一网”等大型自主农业电商平台。同时,积极引导农业市场主体在淘宝、京东、苏宁易购、1号店、中邮快购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农产品销售网店。淘宝特色中国盐城馆、京东商城盐城馆和苏宁易购盐城馆正在积极筹建之中。目前,全市已建成规模较大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3 370个。
1.2 销售范围迅速拓展
据统计,通过网络销售的农产品品种占全市所有农产品品种比例达到36%,主要以大米、五谷杂粮、醉螺、醉蟹、、何首乌、阜宁大糕等加工产品和土特产品为主。随着物流产业特别是冷链物流产业的加速发展,蔬菜、鸡蛋、畜禽肉品、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快速上升。建成了“盐城送菜网”“东台鲜菜网”“儒家优生活网”“盐渎商城”等鲜活农产品配送平台,年销售额均达到500万元以上。同时,农业电子商务正从传统的农产品向农资、休闲观光旅游、农事操作服务等方面转变。积极探索互联网+专业化服务,建成了“农一网”“蜻蜓农服网”等网上服务平台,开辟线上线下诊断、网上订购、农资供应、农事作业一条龙服务新模式。
1.3 发展层次不断提升
积极探索“一村一品一店”农村电商新模式,打造产业与电商互动发展新格局,建成苗木电商专业镇、火鸡电商专业村、大闸蟹电商专业村、电商专业村等一批“淘宝镇”和“淘宝村”,农业电子商务呈现集聚发展、抱团发展的态势。目前,全市已建成东台市新街镇等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5 家、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已达14家,总数全省第二。全市14家示范村共建有网站(店)约8 650个,从事电商人数约28 000人,网络年交易额超10亿元。其中,东台市新街镇在阿里巴巴、淘宝、百度等网站注册的网店达800多家,从事电子商务人员已超过4 000人;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廖正军和鲁曼夫妇,从4 000元起步,创办“乡旮旯网”和“天和生态农业网”,网下养火鸡,网上卖火鸡,2015年销售额超过5 000万元;射阳县洋马镇药材村全村通过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开设网站300多个,从事中药材等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商户360多户,相关从业人员1 600余人,年实现网上交易额2 500万元以上。
1.4 村级站点迅猛发展
借助农业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项目实施,在亭湖、大丰、阜宁、滨海等县(区)建成村级电商平台“益农信息社”247家,占全省总数25%以上,全省第一。抢抓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进村”机遇,积极发展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全力打通“网货下乡”和“村货进城”双向通道。目前,各县(市、区)基本都与京东、阿里、苏宁三大龙头电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2015年1月,“农村淘宝”华东地区第一村落户盐城,目前,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已在盐城市设立6个县级服务中心,470个服务站点;京东已设立7个农村电商服务中心、84个农村电商合作点,招募2 000多名乡村电商推广员;苏宁云商设立11个苏宁易购直营店、9个加盟店、143个点,并建成了苏北首家O2O体验店苏宁云店。知名电商村级服务站点的设立,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了“网购”的好处、体验到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捷,也让一批年轻的合伙人、信息员、推广员有了施展创业才华的舞台,推动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1.5 基础设施日益健全
按照“一区多点”总体框架,坚持以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区域优势支撑电商平台建设,强力推进各县(市、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网络创业园和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盐城电商快递产业园入驻电商、快递企业60多家,引进各类人才50多名;盐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驻企业达50多家。全市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已达100%,实现“乡乡有网点”。同时,结合快递末端投递水平提升和村邮站建设,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继续深化快递下乡工作,在“乡乡有网点”的基础上,正加快推动“村村通快递”,更好地服务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1.6 配套服务不断完善
各地都把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作为加快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举措来抓[1]。按照省农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万人培训计划”,2015年共培训人员2 230人。2015年9月,在第十七届省农洽会召开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盐城农产品电子商务高层论坛,邀请南大商学院、淘宝、京东、苏宁易购、CCBOT等电商专家为盐城农业电子商务出谋划策、指明发展方向。同时,积极组织名特优农产品对接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目前,已组织20多家企业、80多种产品进驻苏宁易购江苏馆。
1.7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各县(市、区)政府均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财政每年安排电子商务发展专项基金,对电商企业在平台建设、品牌创建、税费优惠、工商登记、金融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持。其中,建湖县对新建的营销规模达1 000万元以上的综合性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按设备投入的30%奖励投资者;东台、大丰、建湖等县(市、区)对市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村和示范企业分别给予3万~10万元的奖励[2]。
盐城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传统农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和变革。盐城市农业电子商务业务形式上以农林部门网站和农产品网站为主,多由农业合作组织牵头开展,政府和企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参与,运营过程集中于为农信息服务,多依赖会员费和广告费为主要收入渠道。但总体来看,盐城市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尚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问题。
2 制约因素
2.1 网上交易意识淡薄
尽管现在网上购物如火如荼,然而很多农业市场主体对网上交易的兴趣不高,加之受少数网上交易失败案例的不良影响,他们更愿意选择周边批发市场销售农产品。大多数农户对电子商务也是观念滞后、认知度不高,加之缺乏计算机和网络使用技巧、农产品网上交易技能,导致农民参与农产品网上交易的比例不高。
2.2 网络设施基础薄弱
虽然全市通讯网络已基本铺设到各镇、村,但参与电子商务信息的费用较高,特别是上网资费偏高,农户普遍难以承受,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薄弱。
2.3 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目前全市从事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农民教育程度较低,对新事物、新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更不具备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操作能力和技巧。农村有知识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毕业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去农村创业,导致村电子商务人才十分缺乏。
2.4 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求交易的农产品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以及产品编码化,具有一定的品牌,为交易各方提供便利。目前,全市大部分农业生产主体仍采用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的口感、颜色、形状、大小等都不同,很难有具体的标准来管控,容易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产生疑虑甚至纠纷。同时,农产品品牌少,知名品牌更少,网络消费人群的认知度低。
2.5 配套物流产业不发达
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多数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是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品种多、生产单位小、组织化程度低。特别是冷链物流处于起步阶段,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标准不高,难以满足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要求[3]。
3 思路与对策
盐城市将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发展模式,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电商平台,积极培植特色产业和品牌产品,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3.1 推进特色产业电商化
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行动,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推出一批网络营销额较大、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打造1~2个年电商交易额超1亿元以上的农业特色产业。
3.2 培植电商品牌产品
做好现有农产品特别是优势特色加工产品的上网营销,着力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上网营销农产品,做到应有尽上。强化农产品标准化、精神化、差异化加工和包装设计,充分发掘农产品文化内涵和功能,提升农产品档次,加强网上网下宣传,开发农业电商品牌。培育1~2个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 000万元的品牌农产品[4]。
3.3 打造电商营销平台
与知名电商加强合作,扶持、引导农业市场主体建设农业电商平台,打造淘宝特色中国盐城馆、苏宁易购盐城馆和京东商城盐城农产品馆。组织发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驻“三大馆”,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农产品网络直销平台,开展农产品同城配送业务。加快建设县域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商服务点。抢抓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进驻农村的机遇,建设200个村级农产品电商服务站点[5]。
3.4 提升物流基础设施
积极发展共同配送,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电商企业自建或与物流、快递企业合作,构建城乡一体的综合配送体系。积极鼓励创设一批本地品牌快递企业,拓展同城快递、乡村配送、生鲜配送等特色业务。推动快递网络向农村延伸,力争年内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6]。
3.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盐城市“515”人才引进行动计划,引进一批农业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深入实施农业电商“万人培训计划”,依托省级电子商务培训基地或其他培训机构,分层分类开展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活动[7-8]。
4 结语
加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力度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而电商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持。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可将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的信息不流通问题进行充分解决,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当前盐城市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不能完全照搬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而应该根据盐城市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改革与创新。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激发农业产业链中各个参与方,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的积极性,推动盐城市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5 参考文献
[1] 罗应机.农村电子商务“三点两面”赢利模式构建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2] 凌守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5(1):104-109.
[3] 任鹏.江苏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4] 周海琴,张才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J].中国信息界,2012(1):17-19.
[5] 弭凤峰.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建设及运营管理改进方案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6] 徐芳.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关键词: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由于农村地区受到交通不畅、地域辽阔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农产品无法顺利的销售出去。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抑制了社会经济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合作社的方式,来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很有必要。本文主要是从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两方面对基于合作社的农村电子商务展开了分析。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据数据资料统计,农村电子商务异常迅速,农村地区现已经有超过200万家的淘宝店,经营着各类农产品,但是总体上来讲,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并不高,效益也未能达到预期,也未达到预期的辐射效应。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发展电子商务应该遵循这样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就我国整个电子商务发展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种物流、安全、支付等。因为农村与农产品与其他商品有些不同,因此农村电子商务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不过这也预示着未来成长空间的巨大。
1.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潜在需求分析
(1)农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最近几年,各类媒体报道农产品遭遇销售难的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品的滞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信息的闭塞,外界市场很难打开,但是,如农村推广了电子商务市场,这就可以很好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2)农村生活方面对电子商务的需求。由于农村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没有大型超市,商场等购物场所,使得因为生活需要的购买相比城市显得非常不方便,而电子商务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再加上在线营销的产品价格往往较实体店更便宜,这也能更好的满足了农村的市场需求。
(3)农村劳动力市场对电子商务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增加,农村劳动力剩余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亿左右,为了生计,这些剩余的劳动力必须得寻找新的工作岗位,然而,现阶段并没有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方式来针对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如果这一问题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可以大大的减少。一些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市场的用工需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互联网开设相关的远程职业培训课程,满足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2.目前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1)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据数据统计计算,我国城市地区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0%,但是农村地区却还未超过25%,城市中有接近74%是网民,而农村地区网民数还未超过27%。从上述数据就可以看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普及率并不高,会计算机操作的人更少,这就使得电子商务无法在农村地区进行更广泛的推广。目前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通常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店铺并不大,因此难以形成品牌产业链。
(2)物流配送需要很高的成本,也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农产品要想顺利的销售出去就必须要有完整的配送体系。农村与城市相比,地域辽阔,但是交通不畅,物流运输网络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另外,某些农产品还需要做好包装,储运等工作,这就使得农产品采摘、收集、运输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而时间越长成本就越高。因此要想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就必须解决物流配送的问题。
(3)网络支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农村地区并没有过多的金融机构,类型少,数量也很少,再加之,农村居民很少有人对计算机操作特别熟知,更不懂得网络安全问题。很多农村居民都认为网上支付不安全,宁愿现钱交易,也不使用网络支付工具。这无疑限制了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
(4)存在着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现象。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因为农产品种类也比较多,而农产品生产者通常是家庭,基本上没有大型的组织团体,再加之,农产品采购以及销售需要经过非常多的环节,这使得农产品买卖都非常难,市场价格不稳定,波动幅度非常大。小农户的这种生产方式,并不能满足大市场的需求。除此之外,农产品外形、品质具有非常大的差异,难以客观的标准的进行描述,这就使得农产品评价机制难以规范化。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1.政府主导、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
当地政府可以统一构建一个开放交易平台,加以推广,将当地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资源加以整合,集中发挥优势。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农民成立专门合作组织。政府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合作组织则是主体,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的弥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着各种劣势。当然要想农产品供应形成稳定体系,长期发挥作用,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合作组织成立之后,农产品的收购以及销售都有其负责,解决小农户的问题。
综上所述,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实现农村合作社的集体运营,让全体村民参与这种发展模式。以村为单位,建立配送中心或配送站,解决货物流通问题。政府、村委会组织网络支付培训,能够更好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承德市;对策
一、承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农产品种类丰富,交通区位优势显著
承德市物产丰富,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物、食用菌、中药材、果蔬、畜牧等,有“中国板栗之乡”、“中国山楂之乡”、“中国马铃薯之乡”等美誉。承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邻京、津,北接辽、蒙,具有“一市连五省”近邻三大港(天津港、秦皇岛港、天津港)的独特区位优势,随着城市高速公路网的陆续建成通车和京沈客运专线、承德机场的开工建设,承德将进入北京一小时,天津、沈阳两小时交通圈。发达的交通网络、巨大的消费市场、高度聚集的生产要素,为承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承德市政府积极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战略,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全力推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逐年上升,据《承德市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将突破810亿元。截至2016年底,全市拥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2个,“河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6个,农村电子商务平台7个,物流中心7个,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8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1500个,基本实现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全覆盖。
二、承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交易主体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不深,电子商务应用程度低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以农民和涉农企业为主,其受传统交易方式的影响,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有限。农民和涉农企业对网络支付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存在较大的疑虑,担心上当受骗或者不能及时收到货款,因此对电子商务的应用仅停留在线上查看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了解政府相关政策,线下进行交易的阶段,并未认识到电子商务对农产品产业带来的无限商机。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国家和学校培养了大批电子商务人才,由于农产品企业大多处于地理位置较大城市偏僻的地区,故鲜有人才会选择在农产品产业中发展,导致农产品知识丰富的电子商务人才的严重缺乏,制约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网站信息不全面,更新缓慢
目前承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政府主导的农产品网站和企业的专业农产品网站两类,网站建设规模较小,信息量小,信息更新缓慢,信息整合率低,导致网站资源浪费,应用效率较低。
(四)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缺乏标准化体系,品牌化程度低
承德市有大量优质农产品以单户生产为主,比如承德县的苹果,丰宁县的小米等产品,这些农产品质量好,口碑好,确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并没有形成产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购买农产品不仅买的是产品,还有安全、服务和品牌,健全农产品标准化、建立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承德市农产品在种植、生产、包装、设计、物流、流通等环节缺乏标准化,不同农户、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导致消费者购买同一农产品时形成认知差异,难以树立品牌,农产品的品牌化程度也较低。
三、承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多举措加强宣传力度,提升交易主体的电子商务应用程度
借助电视、报纸、宣传单页等宣传手段宣传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指南;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系列讲座,树立优秀典型,鼓励农户和涉农企业参与到电子商务应用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电子商务带来的支付便利、交易成本低等优势,提高电子商务应用程度。
(二)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针对涉农企业,利用校企联合培养对口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针对农户,应定期组织开展知识青年下乡活动,指导农户如何使用电子商务网站查询信息、信息以及如何在网站进行交易以及帮助农户解决其他电子商务疑难问题。此外,政府应对广大青年、高校毕业生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如增加补贴等引进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吸引他们到农村地区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
(三)政府大力投资,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综合平台
政府和行业协会投资建设一个信息全面,实时更新,综合性强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综合网站平台,农户和涉农企业能够在网站上查看、、交易、讨论承德市所有农产品相关的信息,还可以通过该网站平台与各级县网、市直部门网站、省级农业网等多个农产品网络站点连接,形成综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和利用效率。
(四)加强电子商务聚集区建设,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提升品牌化程度
政府应该加强电子商务应用集聚区,形成农产品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对园区内企业进行指导,发挥规模化生产的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学习现有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完善我市农产品在供、产、销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化体系,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质量追溯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的产地、生产企业、包装、物流等信息的全程追溯,保证农产品质量。政府、农产品协会等应该引导涉农企业建立品牌意识,树立品牌形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旭旭.河北省承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北京农业,2014(18).
[2]田茹,熊英,汤红娜.河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河北企业,2017(1):71-72.
[3]李隽波,陈薇.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创新对策[J].商业时代,2014(34):89-90.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吉林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08
[中图分类号]F323.7;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
1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理论概述
1.1 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不仅在网络上购买和出售商品,还包括很多商业活动,如基于网络平台的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以及企业用来支持销售、采购、图片、计划及其他业务流程。电子商务分为狭义和广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EB与EC。
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概述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业的出产和交易,可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扩大农产品市场范围,优化农业产业价值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在其商务活动中,主要利用完善的商务规则和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及专用网络等现代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进而达到农产品商务活动。一般来说,农产品是交易客体,农产品和农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电子商务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利于了解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指导生产过程。同时,农产品的交易双方不仅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沟通商谈,还可利用平台进行支付结算等。
2 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现状及所存在问题
2.1 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扶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制定了很多电子商务成长规划,购买了加快发展的有关设施,同时,与我国电子商务中心建成了首个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即吉林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它是以农产品的出口为主要业务的公共信息平台,对吉林省农产品的发展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截至2014年,该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发展会员18 523家,覆盖了大部分外贸企业,同时加强了与黑龙江有关方面的合作,在交流中保持了较好的优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且随着吉林省农产品贸易数量的不断加大,吉林省将原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为两个省农产品交易和物流中心,以便于吉林的农产品被普通消费者所购买。随着其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会为农产品其他地方的销售提供更好的通道。
2.2 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信息设施标准化建设存在缺陷
当前吉林省围绕着数字城市建设,在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及社会信息化等应用信息建设方面稳步推进,同时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吉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尽管其信息设施建设取得了发展,但涉及吉林省农产品贸易综合信息服务和商贸服务的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吉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其在包装和品质及产品的编码方面由于区域的不同,农产品存在较大差异,这阻碍了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2.2.2 农业信息分类标准体系不健全
目前,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农业网站缺乏专业标准,更新周期长,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多共同点,如支付功能不完善,网站的部分设置功能。比如,以专业提供吉林省水果信息平台的服务机构的“水果农产品网”为例,其网站主要还是以供求信息为主,并不具备完整的商务操作功能。
2.2.3 农民信息获取能力弱
目前,农村上网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网络使用率低,使用成本高。至2014年12月,吉林省乡下移动电话普及率达82.98%,经省市级国家机关批准设置的村落宽带普及率达93.4%。同时数据显示吉林省农村网民上网更依赖手机终端,农村新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5.2%。可以看出,虽然吉林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上述数据,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是农业部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程度不高。受经济和文化水平限制,农民没有条件及时、直接从网上获取消息,也缺少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剖析挑选。
3 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实施
3.1 政府应提高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扶持
吉林省政府有关部门应传达关于农村,农业电子商务的实施工作计划,研究解决的问题,从政府到基层经营单位实施领导的各级领导,各级县、乡、村,建立领导责任制的重点村,农产品纳入领导考核内容电子商务。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电子商务重点内容并制定行动计划,最大化地营造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快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进而提高农民的信息文化素质。
3.2 提升交易主体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
吉林省有关部门应该整合资源,建立与完善面向农村的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市场营销、价格信息、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数据库,实现数字化存储和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应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开展党员远程教育,结合相关协会或合作组织、农业经纪人,建立和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雇用全职、兼职的服务员,为农民、农业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还可通过各种途径,如广播电视、网络、多媒体、报纸和其他手段,开展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教育,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吉林省从事农业生产人民的信息意识文化水平。
3.3 服务农户与客户
农户和客户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主要人群,因此,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必须突出对农户和客户的服务。同时,与普通的电子商务平台不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需要针对农户特有的问题做技术支持,并针对不同农产品着重加强养殖或种植技术的推广,结合相关科学研究机构共同合作,为农户解决农产品养殖或种植中的疑难问题,做好客户的配套服务以及针对市场行情的信息提供。
3.4 平台运行科学稳定
对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首先要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行,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平台必须富有系统性、前瞻性、适用性、安全性的特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涉及农户、合作社、平台管理方、物流、客户等各方用户,业务关系较为复杂,因此,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必须能兼顾各方需求,全面协同各方关系,使平台具有系统性。同时,平台需要面向未来,具备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的前沿功能,从平台视觉设计、功能设计上推陈出新,紧随时代潮流。另外,面对新兴的移动客户端,应发展配套的移动客户端应用,方便用户使用,在平台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用户的隐私保护、密码保密程度等,提供账号和邮箱或者手机的绑定服务,保证账号安全。
4 结 语
吉林省农产品种类多样、产量丰富,而其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能为农产品交易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再加上吉林省高度重视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已经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政策的出台提供了极大方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其优越的市场环境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吉林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也基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改善过去农产品交易渠道少,运输成本高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规划,希望对吉林省的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构建有一定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普,李昕桐.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研究[J].商,2013(6).
[2]王艳.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3]孙秀梅,罗娜,赵志恒.交易成本的特征和基本理论[J].中国商贸,2010(12).
[4]彭俊,黄晓英.消费者安全农产品认证及消费行为调查分析――基于杭州市县消费者调查[J].中国农业信息,2014(2).
>> 我国电商零售企业发展自有品牌的策略探讨 我国电商节日营销广告策略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制约因素与改进策略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 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同质化及特色化发展 我国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同质化趋势及规避策略研究 我国电商企业的物流模式创新及“云物流”发展前景探讨 我国海洋经济陷入同质化竞争 我国工程机械商服务发展策略探讨 电商环境下我国零售业应对外资零售业的策略研究 我国电商企业物流管理成本控制优化策略 浅析我国电商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 我国跨境进口电商面临的问题与策略 我国金融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关于我国电商物流模式选择问题的探讨 由电商之争看我国零售商业发展问题 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论我国电商物流发展中的管理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514.
[2]中国时尚品牌网.电商平台同质化严重 需要竞争突围[DB/OL].,20130513.
[4]邝凝丹.电商退货评价调查:国内满意度亚马逊最高[DB/OL].,20130506.
[6]刘楠.电商陷同质化困局:豪赌大数据胜算几何[DB/OL].http:///2013/0118/194109.shtml,20130118.
[7]李松.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集中度及成因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2,(10).
[8]卢慧芳,傅军.电商价格战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2,(17).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47-03
2016年是全面深入改革的紧要之年,在哈尔滨召开的黑龙江省农业工作大会上提出,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快速发展“互联网+农业”。2016年黑龙江省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加强农户与消费者的协作能力,大力促进农户自主创业,加快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的搭建。加快电子商务推进强度,使乡村农作物与电子商务完美结合,提质增效,稳粮增收。现代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也使得电子商务成长起来,更是给大家的经济和生活都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同时,互联网不仅让流通模式不断创新,还改变着人们的交易方式,新的贸易形势不断形成。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发展现状
(一)黑龙江省农产品传统流通模式现状
据相关部门统计,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覆盖全省114个城市,97个农村地区。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模式也有了新的改善,而且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笔者针对五种比较典型的流通模式进行分析。
1.“农户――市场”模式。是常见的直接流通模式,主要是产品销售过程中不经过任何其他环节就把农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的流通模式。这种流通模式是消费者与农户直接进行面对面的现货交易,销售渠道的范围小。而且,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一直持续增长,其中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占国家粮食产量比重逐年增加,2015年比重已达到11%,可见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2.“农户――经纪人”模式。是指农户通过中间人介绍进入市场进行农产品销售,该模式是以中间人为中介,而且一般情况下,中间人与农户的关系也是非常松散的。我国农民的规模分布非常散乱,所以在农产品流通上具有绝对的弱势地位,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高效流通。农户中间人作为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主要为农户提供信息的传播、产品的营销、农产品的运输等中介服务。
3.“农户――批发商”模式。是指农户通过批发商进行农产品销售,批发商在农产品的产地进行跨区域采购,这个模式的特点是可以大批量的进行农产品流通,但是价格上可能要相对较低。这种流通模式规模较小、数量太多、组织化程度偏低,这也造成了农产品流通复杂的必然因素。农户与批发商之间关系不稳定,利益冲突激烈,批发商故意压低农产品价格,导致农户盈利太小。
4.“农户――龙头企业”模式。这种“契约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对于农户来讲,不仅能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还减少了风险,使农户收人稳定,同时也可以带动产业链的发展。但是个别农产品具有特殊性,无法正常进行工业化生产,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而且会导致企业的管理成本过高。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订单农业”违约率达80%,农户与企业对接的模式矛盾层出不穷,继而出现了契约的“不平等性”。
5.“农户――超市”对接模式。“农超”模式是指挖掘超市自身的长处,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和流通,同时给农户提供市场供求关系、物流和销售方面的信息。很多国家都是采用的“农超”模式,它加快了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进程。但是,许多超市不具备自己采购的业务能力,很多超市都是送货上门,直接与农户对接,运输成本高,所以超市在“直采”方面临重大的挑战。而且,我国农户分布散乱,生产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够,甚至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二)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关键词:河北省;农村电商;风险;防范
1.引言
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了极大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总理在2015年两会期间提出的“互联网+”思维以及“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政策以后,从原来单纯的“单向供应”转变成了现在的“双向沟通”,农村电商在规模和增长率两个方面都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局面,2016年全年农村电商规模突破4600亿元,并且农产品将会成为网络购物的风向标。河北省伴随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大力发展,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在广大的农村区域也将呈现井喷的局势。然而由于农村处在农产品供应链的最前端,物流设施设备落后、物流专业人员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农村区域的供应链风险也是最大的。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中可能产生的供应链风险进行识别、分析,构建出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中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机制,以期对河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2.河北省农村电商中供应链风险的识别
鉴于农村电子商务中供应链风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河北省独特的区域性特点,就使得河北省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1河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2.1.1河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
(1)河北省农村电商平台系统初步建成。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目前河北省建成了以河北农业信息网、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网等6大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了河北省“农产品进城”的需求信息、产品类型介绍等功能,这些网站的投入使用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电商网站发展迅猛。河北省因其区域特色,形成了以沧州小枣、迁西栗子、安国药材等比较有名的农产品。围绕着这些农产品,河北省搭建了一批以农副产品采销为主的特色网站,使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客户可以了解到这些农产品,这些特色网站的搭建有力地促进了河北农村电商的发展。
(3)河北省农村电商网络覆盖范围不断加快。目前农村在PC机、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不断加大,而且在移动终端的电商消费将会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渠道,鉴于此,河北省不断加大信息网络的建设力度,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2河北省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
(1)河北省农村电商应用型人才不能满足需求。河北省约有80%的农民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电子商务专业培训的更是不足10%。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在河北省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自信,而且大学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这一矛盾亟待解决。
(2)河北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采销成本较高。河北省比较有特色的农产品在进行采销的过程中,由于区域限制和产品特点造成的采销成本较高,这也是导致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较为缓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农村电商网站中的内容缺乏吸引性和有效性。虽然河北省在电商平台上搭建的网络已初具规模,但是很多县级电商网站还处在起步阶段,网站信息已静态信息为主,缺乏交互功能,不能很好地吸引消费者,宣传的有效性也较差。
2.2河北省农村电商中的供应链风险识别
基于对河北省农村电商的现状分析和问题梳理,除了对电商平台的搭建,最为主要的还是农村电商在采销环节中的供应链风险问题,根据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河北省农村电子上午中存在的供应链风险主要表现在需求风险、环境风险、信息风险和结构风险四个方面。
(1)需求风险。农产品在电子商务中进行交易、预测、运输、储存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都构成了需求方面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交易的未知性、预测的不准确性、运输安排不合理性、农产品储存不当等问题都较为突出。
(2)环境风险。农产品进行供应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诸如自然灾害等原因,进而导农产品质量问题,同时由于供应商分散导致供应链运作难度加大等问题导致了环境风险。
(3)信息风险。消费者在对农产品进行采销过程中,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并且信息在农村电商的供应链网络中进行传递时会出现扭曲和放大的效应,因此对于双方来说信息风险是很大的而且无可避免。
(4)结构风险。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供应链网络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节点设置、信任体系搭建、考核机制建立等都需要认真考虑吧,否则一旦出现结构风险,整个供应链网络可能就会崩溃。
3.河北省农村电商中供应链风险的评估
在河北省农村电商的供应链中为了有效地防范风险,就必须对上述识别出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此次研究采用Hallikas的风险评估方法,从风险事件的概率和结果角度定量评估风险。其中的概率是风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将风险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这种风险发生的机率越大;结果则是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产生的的损失,根据风险事件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将风险结果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风险事件的影响越大。
4.河北省农村电商中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4.1环境风险及结构风险建立
预警机制环境风险在所有供应链风险当中是最不可控的,不以供应链各成员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可以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通过对每次发生的环境风险因素进行数据收集,形成大数据分析的数据库资源,建立数学模型,评估环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造成的损失,通过对环境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最小化环境风险的损失。结构风险是可以通过供应链各成员间的努力得以控制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建立供应链的初期可以在利润获取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主要可以通过优质供应商选取、与供应商之间关系改进以及加强供应链监控等手段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些也可以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增加大数据分析在其中的作用来实现对供应商的鉴别、供应链运转状态的监控等各项功能。
4.2需求风险和信息风险设定
预防指标需求风险、信息风险和环境风险、结构风险不同,预警的方式对这两类风险不太适用,因为需求风险和信息风险主要是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因此只靠数据资源作为参考是不能奏效的,主要还是需要建立一些指标体系来进行风险的防范。
4.2.1需求风险的预防
需求风险主要来源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不确定性、运输过程的安排不当等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些风险产生的因素,普遍的做法就是在电商平台上设计一些指标,如订单完成率、订单履行率、订单时效性、运输准点率、运输车辆的满载率等指标,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约束在电商中供应链各节点成员的权利及义务,规范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提升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协同有效性和竞争力。
4.2.2信息风险的预防
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削减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危害。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是解决牛鞭效应最有利的工具,供应链上的各成员通过共享需求信息、供应信息,共同预测市场上对农产品的需求,就可以有效缓解信息部队称造成的产品积压等问题,同时可以有效解决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信任问题,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实现供应链各成员之间协调主动。信息共享并不能完全确保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由于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各成员会在共享信息的进程中缺乏主动性,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促使供应链上各成员共享信息,达成供应链协调的目的。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通过设定管理指标来评价供应链信息的真实性、供应链成员的考核、替换、发展等因素,实现对农村电子商务中供应链的动态管理,加强各成员的自觉地、积极地、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共享和权利义务履行。
5.河北省发展农村电商的对策建议
5.1建立农村电商中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通过对上述农村电商中存在的风险的识别、评估及风险防范的指标体系的建立来规避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中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进而提升整个省份的农村电商体系的水平。
5.2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性人才
首先,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推广电子商务的应用性指导,提高农民参与电商的热情;其次,通过政策渠道吸引大学生回农村开展创业,到农村进行“技术扶贫”,提升农村电商的素质能力;最后,需要确定培训重点,合理组织农村相关人员进行宣贯和指导工作。
5.3在电商平台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在电商环境下,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农产品的质量,因为在采销双方不见面的方式下,交易是否会达成的关键就是产品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不断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才能改善农村电商的诚信状况,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俊淼.农产品供应链中农户风险及防机制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2]刘海斌.供应链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企业战略,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