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村财务审计

时间:2023-07-19 17:12:18

导语:在村财务审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村财务审计

第1篇

1、搞好宣传,提高认识。在开展审计工作前,县农业局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的通知》(綦农业〔〕120号)。通知明确指出:开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能够更好地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党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能够促进村级财务公开和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监督和权力制约机制;加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是巩固“三农”工作成果的要求,是改善民生和构建乡村和谐的要求,是推进乡村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求各街(镇)要充分认识开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2、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各镇都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领导或纪检书记担任组长,农经干部、财政干部、驻村干部、会计为成员的乡村财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乡村财务审计工作。

3、明确审计工作的范围和重点。这次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范围,是街(镇)、村两级年度农民负担情况和农民负担资金的提取使用及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的情况和日常。审计的重点是农民负担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日常财务审计。

二、乡村财务审计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全县314个行政村、2629个村民小组中,已审计249个村、2046个村民小组。接受审计的村、社在乡村合作医疗收费、乡村中小学收费、农民建房收费、农民集资收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中未发现贪污挪用、自立项目、违规收费、强行以资代劳筹工等情况。通过检查审计,主要反映出以下问题:

1、挪用集体资金的情况仍有发生。个别村组干部由于思想素质不高,财经纪律意识不强,挪用集体资金的情况仍然存在。这次审计中查出:挪用集体资金8人,金额53050.54元,其中:安稳镇一村支书挪用集体资金23000余元,永城镇一村民组长挪用集体资金20859.54元,古南街道一村民组长挪用集体资金4536.5元;其他违规行为23人,主要是在集体报销旅游费、伙食费、重报支出等费用,涉及金额15418.5元。到目前为止,已有21人作了退赔,退出集体资金6243.5元,占应退赔金额的9.92%。

2、部分村组执行制度不够严格。我县乡村财务实行委托和电算化管理以来,制度比较健全。但是,由于少数村组干部思想素质不高,遵章守纪意识不强,因而在乡村工作中执行制度不够严格。这次审计中同时查出集体收入未及时入账17笔84578元,少支多报1笔50元,拒绝不合理开支入账25笔9541元,违规新增债务3笔18170元。

3、财务管理监督仍需加强。一是开支审批手续不够完善。少数开支单据或无事由,或无经办人签字,或无审批人审批,或无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盖章。二是部分票据不规范。少数村组仍有使用三联收据收款或白条单据付款的情况,一些本应取得正规合法凭证的经济业务,却以非正规票据代替。三是民主理财小组未能履行监督职能。全县共有民主理财小组2214个,其中村314人,社1900个,有的民主理财小组由于无报酬或民主监督意识不强,不愿参与或按要求参与乡村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全县共有161个村、组民主理财小组违反财务制度规定由村、组干部兼任民主理财小组组长,有名无实,形同虚设。四是公款私存情况仍然存在。少数村由于过去欠有银行或乡村信用社贷款,不愿或不敢在银行或乡村信用社开设集体存款账户,因而将集体资金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或乡村信用社,造成集体资金管理失控。三角镇一村主任将集体资金263100从1999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该村向9户私人发放借贷款,到目前为止,经清理小组督促追收,累计至今尚有60000元未还,原村会计将管理费、农税、基本水费等集体资金24578.07元以私人的名义存入银行,现已追收上缴,存入乐兴村集体资金账户。

4、村干部违规经办集体经济业务。按照制度规定,村组集体的经济收支业务只能由财务人员负责办理,但少数村的支书或主任不放手,强行经手集体经济业务。

三、整改措施

1、加强督促检查,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乡村财务管理工作是乡村工作,乃至整个乡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搞好乡村财务管理,对于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今后要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抓好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严格执行乡村财务各项制度。各镇必须针对本地乡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和完善,使之尽快达到规范化、制度化。

2、强化审计监督,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搞好乡村财务审计监督,是加强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此,要把乡村财务审计监督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针对乡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审计监督。按照我县乡村财务要求,每年要审计三分之一的村组,原则上三年内对所有的村组要轮流审计一遍。对审计中查出的一般经济问题,要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2篇

[关键词]县级 审计机关 直审 村级财务

现行的村级财务审计模式已制约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化解部分村级财务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村级财务审计模式改革由县级审计机关直审刻不容缓。

一、现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不仅仅关系村民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一直是群众议论反映的热点和期待解决的问题。现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是以村账镇管为主体,即在集体资金所有权不变、资金独立核算权不变、资金管理权不变、债权债务归属不变的情况下,由镇级农村经济管理站对村级财务账目实行统一管理,即记账,但不代管资金。

二、 现行村级财务审计模式及现状

现行的村级财务审计主要由镇级农村经济管理站承担,农村经济管理站管理人员既要承担农民集体经济的管理工作,又要开展审计工作,难免顾此失彼,审计工作不能独立履行职能,势必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另外,农村经济管理站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参差不齐,离实际审计工作的需要相差甚远,审计工作也只是局限于常规的财务收支内容的真实性审计,只是就账论账,审计反映不全面,无法适应现代审计发展的需要。

三、村级财务审计模式改革意义

村级财务审计改革由县直机关直审计,审计机关经费和人员独立,工作中不受他人的制约,审计工作更公正、更权威。另外,审计人员具有专业的审计技能,遵守职业道德,采用规范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审计结论更权威,可信度更高,而且通过审计能够对村级财务管理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真正发挥审计服务与监督的作用。

四、村级财务审计模式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村级审计监督制度。

村级财务审计,审计机关过去从未涉猎,村级财务目前属于社会监督的盲区,村级财务审计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应尽快制订有关村级财务审计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使农村审计工作做到规范化,法制化。

(二)审计机关内部成立专门的村级财务审计中心,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办公经费和人员经费均列入财政预算,保证经费和人员独立,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

(三) 拓宽审计内容,试行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村级财务审计的内容除常规的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外,将审计内容拓宽,一是实行包括经济指标及财务收支计划的完成情况、财经法纪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对外投资和重大建设投资项目的管理情况等的效益审计;二是对村级组织负责人即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或负责主持全面工作的其他负责人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检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资金投入等落实到位,使之真正惠及农民群众。

(四)对村级财务审计结果综合运用,审计结果公开化。

1、督促整改

实行三年一审的村级财务决算审计监督制度,针对村级财务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效益性进行定期审计,规范收支行为,对村级财务审计中查出及披露的问题,及时从纠正问题、加强管理、完善机制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督促整改,并跟踪、搜集整改的情况和结果。

2、接受群众监督

建立适应审计结果公开的内部机制,增强透明度,激发群众参与集体经济民主管理和民众监督的积极性,构建财务公开监督小组,加大民主监督力度,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积极推行财务公开,将村民的村级财务公开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如集体土地征用、上级划拨、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使用、村办企业上缴、集体投资收益等资金的使用, 都要将审计结果及时公布,使村级财务逐步实现管理程序化、监督制度化。

3、严肃纪律,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对财务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制定出具体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村财镇管”制度,对于村级发生的所有收支、资产的增减等都必须按规定纳入镇级农村经济管理站核算,不得隐瞒与会计核算有关的内容,更不能私设“小金库”;认真落实审计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审计震慑力,对在审计中查出的擅自以个人名义变更和处置集体资产、侵占或挪用集体资产和资金的,要责令如数退赔,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情节严重者, 要依法依纪追究当事人相关责任, 给予相应处罚。

五、 结论

村财县直审的村级财务审计模式改革,完善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实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对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保证村干部廉洁,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滋生和蔓延,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文淼. 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09) :94-95

第3篇

关键词 农村财务审计;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6;F23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50-02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级经济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农村财务审计跟不上集体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农民因村级财务问题上访甚至集体越级上访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对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1]。

1 农村财务审计现状

1.1 农经机构

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农经站34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10个,乡镇机构23个。共有农村经营管理干部320人,其中乡镇站工作人员28人。有中专以上学历195人,中级职称195人,高级职称28人。

1.2 财务审计主要模式

近年来,周口市组织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村级财务清理整顿、村级财务年度审计、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较大规模的清财整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财务管理。但农村财务仍然是“边清边乱”,管理混乱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周口市各级农经部门作为农村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一直高度重视农村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行专题调研,在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近年来逐步推行了“村账乡(镇)管”、“会计委派”、“会计”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取得一定的成效[2-3]。目前农村财务审计主要对乡镇农村财务核算中心进行审计,必要时再进入村进行财务审计。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财务审计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农村财务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机构不健全。乡级基本无专职的审计人员,全市有4 882个村,203个乡镇街道,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只有太康县保留有乡级农经站,农经人员是太康县农业局编制,其他乡镇没有农经机构。有些乡镇虽成立了农业服务中心,在岗人员只有3人左右,肩负着涉农的所有工作,尽管农村财务审计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但因目前农村经济呈多元化发展的势头迅猛,涉农工作任务繁重,使农村审计工作仅仅是有重点的对部分村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无法开展常规性农村财务收支审计。二是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有规范的操作程序,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悉审计专业知识,以前农经工作人员对村级财务监督偏重于财务检查和清理,现在要进行财务审计,业务知识存在一定差距[4]。

2.2 审计主体职能偏差

周口市、县的农经机构较分散,农经机构分为产业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农经站3套牌子,虽然全市有农经人员320人,分成3个机构以后,各自负责各自的农经业务,从事农村财务审计的人员则少之又少。审计过程中往往只停留于查清事实,对被审单位特别是对非党员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很难进行有效处理。

2.3 村级财务管理较混乱

周口市村级财务虽然已全面实行乡镇委托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一些村级财务仍然存在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财务工作职责不分,有关会计资料分散在村长、书记、会计手里。有的村无出纳日记账,无村集体资产台账、档案,村干部人人都有现金控制权,村集体收入谁收谁支。有的用款单位的支出仅凭自制的领款单作为项目支出,大量的白条使资金真正用于项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有的村受换届选举的影响,使用自己信得过的人管理村级财务,频繁更换村级财务人员,让不懂账的人管账,造成会计核算不准确。

3 农村财务审计的对策

3.1 健全农村审计组织体系

一是完善农村财务审计机构,强化农村审计的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县、乡镇2级村级财务审计组织,明确县级农村审计部门的职责,统一规范其部门归属。各乡镇建立相应的农村财务审计小组,对本乡镇的村级财务开展经常性的3年一轮审。二是要提高农村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人员,逐步提高农村审计队伍的专职化程度,通过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5]。

3.2 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是搞好农村审计工作的当务之急。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面的规章,要以国家和各级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修订村级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制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重点项目招投标、村级债权债务、农村财务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

3.3 把握农村财务审计的重点

一是从村级收入来源入手,审查村级各项经济收入是否纳入中心统一核算,有无截留、挪用和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审查各村是否建立健全支出的预算和审批制度,各项支出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支出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6]。二是围绕村干部监督,搞好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做到干部离任必审、干部调整必审、任职3年必审、村级换届必审,逐步实现审计的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立体式监督转变,做到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三是围绕村集体资产出租和转让、征地补偿金发放、村公益事业兴建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计,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项事件的执行情况。

3.4 审计与民主监督相结合

要把检查、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公开,及时帮助被审计单位纠正错账,梳理问题,健全制度,帮助被审计单位搞好民主理财,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的作用,逐步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4 参考文献

[1] 徐岩松,吴绍华,郭申.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4):398,400.

[2] 黄清娟.如何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0(18):94.

[3] 王艳华.如何搞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86-87.

[4] 田淑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J].商品与质量,2011(S7):119.

第4篇

关键词:原因;对策;建议

一、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现状及其原因

(一)乡镇未设立专职审计机构,且没有专职的审计人员。随着村级经济不断发展,村级财务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有的还非常严重。由于县级审计部门受经费、人员和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乡镇派出审计机构无法成立,特别是实行村集体会计委托制,会计一般由乡镇农经人员兼任,同时乡镇农经干部又承担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有的甚至出现自己记账、自己审计的情况,这就不符合审计的独立性这一准则。

(二)村级财务审计制度不健全,没有可供操作的法律法规。由于还没有出台关于开展村级财务审计的法律法规,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因为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同时,村级财务审计没有专项经费保障,没有审计人员编制等,这些制度均不利于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个别村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给审计工作带来不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资料不规范。有的村的财务工作缺乏足够的原始凭证,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自条、收据和报销单。例如,在对东山村进行审计时发现,该村2008年l2月8日的伙食费直接自制付出凭证并写成生活费236.80元,并且没有附上任何的原始凭证,有的所附原始凭证数与实际数不相符;其次,项目支出繁多,无法准确核实。有些用款单位的支出仅凭自制的领款单领款或以领款单作为项11支出;有些用款单位财务管理较混乱,大量的白条使资金真正用于项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四)村级财务审计环境较差。一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财务中“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比较普遍,个别离任村长、会计拒不移交帐目,给村级财务管理和农村审计造成麻烦。二是农村干部群众对审计工作认识有偏差。一些农村干部谈到审计,就认为是审计人员故意找麻烦,抵触情绪大,工作不配合。而有些群众认为,审计人员能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一切问题,一旦审计结果达不到要求就口出怨言。

(五)村级财务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难以达到审计目的。由于村级财务工作涉及面广,要求审计人员必需具备丰富的专业审计知识和财会、法律等相关知识。而乡镇一级审计人员大多由农经员兼职,由于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在对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相关财经规章制度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方面参差不齐,致使审计工作达不到监督的目的。

二、村级财务审计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成立基层专职审计机构。乡镇党委、政府要支持和重视审计工作,将农村审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同时各乡镇要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成立基层专职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接受县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要经常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交给专职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同时要做专职审计人员的坚强后盾,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没有后顾之忧,解决专职审计机构所需要的经费。

(二)加快农村审计立法,规范农村审计行为。目前乡镇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没有具体的法规和规章依据,应当参照国家审计的有关规范原则,结合乡镇村级财务审计特点,由国家尽快制订有关乡镇村级财务审计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实现乡镇审村级财务审计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乡镇党委、政府应提供必要的经费作保证使乡镇村级财务审计适应现时需要,尽快步入正轨。

第5篇

一、开展农村财务审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一)审计的目的

通过开展审计监督,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遏制财务管理混乱的势头,促进“村账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通过对农村承包合同的审计,促进承包合同的兑现,保护合同双方的正当权益;通过对农民负担的专项审计,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的行为,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通过对粮食风险基金及良种补贴资金的审计监督,防止截留、挪用、抵扣现象的发生,使党的惠农政策真正送到千家万户;通过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查处违纪案件,预防和制止经济犯罪,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秩序。

(二)审计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重点是: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情况,“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审计,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涉农收费情况的审计,债权债务清理、财务公开、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重点审计,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出租变卖集体资产等组织专项审计。

主要内容包括:1、财产的验证和集体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2、财务收支和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3、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4、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5、收益(利润)分配情况;6、转移支付到位情况;7、负责人任期目标和经济责任。

二、开展农村财务审计的方式和审计年限

(一)审计方式

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的审计方式主要采用就地审计。全市分为三个审计小组,各个审计小组负责本小组乡(镇)村委会的审计工作。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市经管局今年未审计的村委会委托当地经管站负责审计。审计小组分组安排由市农业局另行下文通知。

(二)审计年限

审计年限自年6月1日至今。如遇特殊情况可追溯到以前会计年度。

三、几点要求

1、加强协调配合。各乡(镇)要积极配合审计小组搞好本次审计工作,并通知被审计的村委会(见年农村财务审计计划安排表),将账簿、报表、凭证等有关资料整理好。没有报账的村应督促其尽快报账做账,做好迎审准备,保证审计顺利进行。对阻碍审计、拒绝或者拖延提供审计资料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其改正,并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6篇

[关键词]农村 审计工作 新农村建设

农村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开展的社会审计不同。社会审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以审计服务为主要职能,不具有强制性,只有在接受委托的情况下,才能对被审计单位或个人实施审计。而农村审计机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以审计监督为主要职能,是有计划安排的例行审计、受委托或根据群众举报进行的审计,不管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是否同意,都有权对其进行强制审计。

一、当前基层农村审计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农村审计机构不规范。农村审计没有正式列入国家法律法规,法律地位不明确。而农业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发文(农经办〔2005〕12号)规定,农村审计由农村经管站负责组织实施,工作体系是由农业部门牵头负责,农村审计由农经站直接实施。因此导致现阶段我国农村审计缺少明确的、独立的审计机构。

第二,农村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审计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但目前,农村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参差不齐:他们中有大、中专毕业生;有在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从事过财会工作的;有乡镇其他部门调入的;也有文化程度较低的“皇亲国戚”等等。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对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农村会计专业技术知识等掌握得还不熟练,甚至是一片空白。这离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还相差甚远。

第三,农村审计环境不理想。审计工作是一种监督方式,从根本上看是一种监督制约方式,而这种方式势必会对某些地区或群体的利益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农村审计环境不理想。首先,乡镇没有建立关于运用审计结果的方式、要求、责任和考核办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没有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建立起审计联动机制,致使审计结果的运用大打折扣,对审计提出的整改建议和要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其次,对责任人追究缺乏法律依据,导致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责任人用党纪政纪处理较难,在向司法机关移交的行政案件中,往往以违法违纪问题界定不清或达不到立案标准而不立案,问题久拖不决,难以采取实质性措施对其处罚并促其整改,从而造成审计工作的无奈,难以有效遏制个别人的违纪违法行为。

第四,农村审计立法滞后。农村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国家目前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农业部1992年颁发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中的个别条款,已不适应农村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地方出台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又不能作为法律依据,这样造成农村审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工作中存在极大的不便。

二、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保障措施

自199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之后,国家农业部、省、市相关的审计规章制度相继出台,各地区逐渐重视起农村审计工作,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作为新时期工作的一个切入点。

1.逐步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考核、培训。要逐步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尤其要建立健全县、乡(镇)两级审计机构,保证县乡级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能。同时, 由于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因此要求从事农村财务审计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素质,所以一定要切实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考核、培训及监督,从根本上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建立健全审计体系,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农村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过去,由于审计队伍长期不稳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随意性大,审计质量不高,审计工作难以形成气候。要逐步建立健全县、乡(镇)两级审计机构,充实审计人员。同时,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监督,从整体上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严格对审计人员的监督管理。

3.严格审计纪律,树立审计权威。随着审计面的逐步打开,要把提高审计质量、树立审计权威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来抓。要求并监督审计人员做到“四不”,即:审计账簿不留死角;核查手续不留漏洞;定性是非不偏听偏信;处理问题不留情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借助各方面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加大审计结果的执行力度,树立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4.突出重点,把握环节。在审计中,要始终抓住审计工作重点,做到“六审,六查”,一审财产物资,查账、物是否相符;二审存款现金,查账款是否相符;三审各基收支,查是否符合规定;四审集体积累,查去向是否清楚;五审承包上交,查合同是否兑现;六审各项往来,查债权债务是否落实。

总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地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是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保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侯人和,吕民法.农村财务审计应处理好四个关系[J].中国审计,1994(06).

第7篇

随着我国农村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工作的开展,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用于农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农村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审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涉及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本文主要就开展财务审计的必要性、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更好的促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帮助。

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形象焕然一新,农村经济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村民和社会大众对农村财务工作关注度很高,而要想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农村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要始终意识到,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全面而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保证农村地区社会秩序和谐和稳定发展,而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如何才能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力,作者结合自己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1.1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有效地管理

目前,在农村集体财产中,资产流失现象十分的明显,关乎与农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在经营和流转过程中存在很多暗箱操作的现象,村干部从中获利,造成了集体资产出现了严重流失的现象。此外,农村集体的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地方,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不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随意的使用,各种非生产资金开展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严重危害到集体中农民群众的利益,而只有通过对农村财务进行有效的审计,就可以对农村集体资金和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并及时的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农村集体有限的资金和物质得到全面而高效的利用,从而更好的对农村地区的事业进行建设,保证农村建设的方向不改变。

1.2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推动村集体财务公开

现阶段,从农村财务总体公开的情况来看,很多农村集体的民主意识不强,没有及时的将村集体的财务公开。因此,在农村集体中积极地开展财务审计,定期的对农村财务进行监督和考核,将审核的内容及时的向群众公开,这样既有利于村民对本集体中的财务收支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同时还能够保证村集体与村民的紧密联系性,稳定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1.3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提高村级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农村村集体的财务工作人员是做好基层财务工作的基础,通过对村集体财务进行有效的审计,可以进一步提高村级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促进其严格按照新的会计法中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开展工作,保证对村集体的财务科目、建账以及记账和报账进行科学的管理。同时,通过有效地财务审计,还可以提高村级财务人员遵纪手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村级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更好的执行本职工作,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2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对策分析

2.1 建立完善的农村财务审计部门

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根据每一个乡镇的实际经济实力和发展情况,建立完善和功能齐全的财务审计机构,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顺利的开闸下去。在农村财务审计部门建设过程中,要明确专业审计人员的额责任和义务,并有专门的监督人员对审计人员的业务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建设高效而完善的农村财务审计机构,能够有效的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

2.2 提高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现阶段,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定期的对农村的财务审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保证审计人员在培训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并不断拓展审计人员的知识层面,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的财务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不断适应现代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

2.3 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审计环境

在农村进行财务审计过程中,要想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就需要为财务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这样做的目的能够为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各个乡镇要积极的利用好网络媒体和广播等媒介做好农村财务审计的宣传工作,各个乡镇的政府要积极的支持农村审计部门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并独立的开展工作,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审计人员在有效的环境背景下开展工作。审计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要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要始终坚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和相互监督的原则,从而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下去。

2.4 落实好农村财务审计管理制度,及时公开审计结果

在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过程中,需要我们完善并且落实好财务管理制度,各个乡镇要做好财务管理制度的公开工作,通过对一系列制度公开和完善,切实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得到全面的保证,从而稳定农村社会的秩序,保证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此外,在审计过程中,还要对审计结果及时的进行公开,在财务审计结束之后,要将审计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交给县级的财务审计机构,并及时的通过村级的财务公开栏对审计结果进行公开,让群众进行全面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徐岩松,吴绍华,郭申.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04)

[2]胡志光,华雄光.开化县农村财务审计步入正轨[J].农村财务会计.2010(07)

第8篇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对农村经济组织产生的资金流动,财务管理等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审核、评价和监督的重要手段。因此,农村财务审计既是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向着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农村集体经济中,财产是集体成员共有的,任何个人不得私占、挪用,但就目前的情况看,部分农村地区的领导干部没有做到清廉执政,滥用职权,侵吞国家公共财政,铺张浪费的现象频繁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财务审计工作没有严格落实到位,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尽到有效监督和严格查处的职责,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对财务管理工作不以为意、肆意乱为。因此,将财务审计工作落到实处,既能发现农村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又能端正领导干部观念,加强廉政建设,还能有效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完善,促进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三、我国农村财务审计管理的现状

农村政务管理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其在管理过程中基本上不受上级组织及相关法律的约束,因此存在诸多管理缺陷,未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具体而言,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

我国对农村审计管理工作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相关制度约束,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现象。从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实践来看,目前还没有配置专门化的队伍,没有标准化的制度规范。审计工作没有形成标准化,制度化,这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审计工作不受重视,执行力度不够

外部有效规章制度执行标准的缺乏和内部观念淡漠等都使得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一直以来都不受重视,工作开展不到位。比如凭证审核把关不严,审批手续不全;仍有部分不规范的原始凭证和白条入账;部分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分录,不谁确、不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等情况普遍存在。

3.农村财务审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

目前有些农村经济财务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很多村落进行选举换届的时候,村级审计人员的出纳业务不是很熟练,有的甚至不会办理会计业务。许多农村干部的审计工作都由当地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来代办,审计质量比较低,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且很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素质低,在审计过程中缺乏专业性,工作粗糙,不能达到审计要求。

四.规范农村财务审计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1.健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有关国家部门应明确全体村民村级财务审计委托人的主体地位,应该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合同审计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规定》等,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出适合本地的,具体的财务审计相关规章制度、管理细则以及规范的审计程序和指导标准等来规范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和领导干部职权,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

2.强化审计的执行力度,形成农村审计长效机制

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保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长期有效,形成“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首先各级业务部门要主动加强资金运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对在审计巡查中及时发现各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督促整改。如没有按要求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力的村(组),将采取批评教育、限期整改、诫勉谈话。其次,要严肃纪律。审计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向全村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3.提升审计人员自身的工作素质

审计部门的领导要在平常的工作中多向审计人员做宣传,告知每位审计人员提升自身工作素质的必要性,让每位审计人员都有严肃严格工作的强烈意识; 审计部门的领导要在平常的工作中多为审计人员做培训,尤其要培训每位审计人员的专业审计能力; 审计部门的领导要带头做好追究责任的工作。当审计工作中发现了某些部门有不合法合理的收入、支出状况时,审计部门的领导要敢于给出批评意见。对于某些严重违法违规的农村干部,审计部门的领导更要敢于跟监察部门、纪检部门联合追究农村干部的责任。只有这样,农村地区的经济才能长久且健康地运行下去。

第9篇

本文结合我们国家审计涉及到涉农专项资金的延伸审计和财务收支专项检查情况,对查出问题形成的制度缺乏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加以分析,以村集体内部管理、村财管理中心监管和其他职能部门监督三个层次,提出健全制度,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等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村集体经济内部的财务管理

针对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以镇(乡)政府有关部门应要求各村集体经济建章立制,以执行较好的村委为示范和推广模式,重点抓好会计基础规范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支出预算制度、资产管理登记制度的制定,并形成指导、检查、考核的工作机制,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工作

针对村级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人员不够稳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现状,应建立村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达标制度,力争在一、两年内有较大的改观。

具体内容有:各村会计人员需具备会计员资格,各村需制定相对完备的会计基础规范制度。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签章管理制度、资金收付制度、票据审核制度、固定资产台账和管理制度、会计工作移交制度、定期对现金和银行存款账实核对制度等。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各村应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严格现金开支范围,杜绝现金坐收坐支。包括: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现金管理制度、现金开支审批制度等。

(三)推行支出预算制度

选择重点村为试点,在三年内在所有村推行支出的预算制度,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经过一定的议事程序, 村集体每年年初要根据本村经济实力和当年计划发展集体事业情况,编制详细财务收支预算,经“四议会”讨论通过后,报批。要对非经营性开支的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制定有关村级招待费、差旅费、租车费用、汽油费、旅游项目等费用的开支标准,作为村务公开的一项内容,接受监督和检查。

(四)建立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村集体的工程项目,大部分由村民自己组织实施,施工队伍极不规范,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工程款大部分以劳务费的形式结算,支付方式也是以大额现金支付。管理上存在着很多漏洞,造成了违规行为的易发多发。

针对上述情况,要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对投资在10万以上(具体数额可以根据村集体的规模来确定)的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四议两公开”等资料要进行审核备案,工程决算时要有必要的验收程序。资金来源是财政专项资金的项目,必须履行招投标和决算审计等程序。

(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资产台账登记制度和处置制度。村集体的资产存在着底数不清、在用和弃用不清、增减变动登记不规范的现状,因之产生的收益极易流失或成为帐外资金的来源。应该严格管理、摸清底数,使资产日常登记逐步正规。

镇政府、农经办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承包、租赁、对外投资、入股和合作经营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监督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上缴纳入账内核算,特别是开发合作合同有无合同外约定违规收入,或者签订超长期限合同,跨界收取有关收入的问题。

二、发挥村财管理中心的管理和监督职能

村财管理中心作为代管机构,应发挥其管理和监督的职能。但目前还存在着财务人员不够稳定,新旧会计交接不够清楚,会计人员实际账务处理的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村财的管理职能实质上只是记账功能,没有适当规模和功能的资金中心。所代管的村的基本账户开户虽在指定银行,但实际上是现金坐支、资金体外循环。

镇(乡)政府应在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指导下,将建立具有资金收付审核、会计集中核算职能的会计核算管理中心列为长期规划。目前应从严格审核把关、推动各项制度的执行、内部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

一是严格审核票据,规范账务处理,推动各村财务会计基础规范工作。

对各村主要现金收入、现金开支的内容、管理现状进行摸底,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核定各村库存现金的限额,保证村集体经济组织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的同时,对公必须使用支票结算,严格杜绝大额现金支出。

规范票据使用,严把审核关。印制统一的收款收据和内部往来收据,用于村内部的收款和往来活动,建立统一购领、审核、核销等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资产的动态管理。组织一年两次的往来账清理核对、开展不定期的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和处置情况的清理和检查。

三是提升硬件和软件的配置,稳定中心人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充分发挥村财管理中心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三、建立健全全方位立体化监督机制

根据农村廉政工作要求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主管部门镇政府和农委、财政、审计等部门,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包含多部门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加强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和监督

对拨付村集体使用的各类专项资金和项目,涉及农委、国土、水利、林业、环保、住建、文广新等资金项目安排部门、郝庄镇作为资金拨付部门和郝庄镇内审机构和审计局、纪检等监督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项目效益的跟踪监督工作。

(二)建立经济合同预审和备案制度,形成合同管理工作机制

制定涉及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方面的重要合同、协议的审核备案制度。村有关涉及惠民的重大事项、重大资金、重点工程所签订的合同、协议等文件,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审核。

预审部门应审核规范合同签订事项是否合规,约定要素是否健全,合同双方相关责任是否明确,约定的期限是否恰当。

特别是租赁合同重点审核租金比照同等条件的市场价格是否合理,租期是否恰当;房地产开发合作合同重点审核开发项目是否可行、开发条件是否具备、合作条件是否公允、有无收益分配、收益分配约定是否合理、有无合同外私自约定分配其他收益的问题。

(三)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积极探索村干部离任和任期审计

根据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我们建立了审计制度,对重点村进行年审、其他村两年轮审;对群众反映问题进行专项审计。制定了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重点内容是:会计基础规范工作、财务管理情况(包括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合同管理和资产管理)、收支情况(包括收入、非生产性支出、土地补偿费收支等)及债权债务情况。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效果,形成督促整改和落实,对共性问题集体研究对策,形成制度等的工作机制,取得实际效果。

积极探索村干部离任和任中审计。规范村委换届交接工作中的涉及资金、资产和资源等管理的权责划分和交接程序等事项。